CN116736238B - 基于cdma和ddma的目标检测方法、装置、雷达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基于cdma和ddma的目标检测方法、装置、雷达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736238B
CN116736238B CN202311024877.XA CN202311024877A CN116736238B CN 116736238 B CN116736238 B CN 116736238B CN 202311024877 A CN202311024877 A CN 202311024877A CN 116736238 B CN116736238 B CN 11673623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dma
cdma
antenna group
group
ran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024877.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736238A (zh
Inventor
陈垦
唐勇
张胜
周勇
陈祥
陈涛
冯友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Digital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y Co Ltd
Nanjing Hawkeye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Digital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y Co Ltd
Nanjing Hawkeye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Digital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y Co Ltd, Nanjing Hawkeye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Digital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024877.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736238B/zh
Publication of CN1167362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73623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73623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73623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7/00Details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s G01S13/00, G01S15/00, G01S17/00
    • G01S7/02Details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s G01S13/00, G01S15/00, G01S17/00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 G01S13/00
    • G01S7/28Details of pulse systems
    • G01S7/282Transmitter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13/00Systems using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e.g. radar systems; Analogous systems using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waves whose nature or wavelength is irrelevant or unspecified
    • G01S13/02Systems using reflection of radio waves, e.g. primary radar systems; Analogous systems
    • G01S13/06Systems determining position data of a target
    • G01S13/46Indirect determination of position data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13/00Systems using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e.g. radar systems; Analogous systems using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waves whose nature or wavelength is irrelevant or unspecified
    • G01S13/88Radar or analogous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 G01S13/89Radar or analogous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for mapping or imag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Radar Systems Or Detail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CDMA和DDMA的目标检测方法、装置、雷达设备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将M个发射天线分为三组:第一组采用DDMA和CDMA交替联合编码,第二组采用DDMA编码,第三组采用CDMA编码。发射信号按奇偶Chirp周期轮流发射,并控制各组发送信号。接收回波信号后,根据奇偶Chirp周期划分为DDMA编码的第一组数据和CDMA编码的第二组数据。对这两组数据进行解码和傅里叶变换,得到第一距离多普勒图像和第二距离多普勒图像,以确定目标的真实位置。本申请结合DDMA和CDMA交替联合编码技术,提高了雷达系统的分辨率和定位精度。

Description

基于CDMA和DDMA的目标检测方法、装置、雷达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雷达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CDMA和DDMA的目标检测方法、装置、雷达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使用MIMO(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多输入多输出)技术的汽车雷达中的虚拟阵列合成依赖于不同天线发射的发射信号的分离,目前采用MIMO雷达技术有三种模式:TDMA(Tim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时分复用)、CDMA(Code Division MultipleAccess,码分复用)以及DDMA((Doppler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多普勒分复用),但这三种模式应用时均存在相应的局限性。
TDMA-MIMO雷达的缺点是发射功率低导致探测距离受限制,并且雷达最大不模糊速度与发射天线数量之间存在反比关系。CDMA-MIMO雷达的主要问题是在距离多普勒图像中,对应干扰通道的多普勒频率将随机扩散到整个多普勒频谱中,使得微弱的目标信号会被淹没在干扰信号中。DDMA-MIMO雷达由于较小的多普勒偏移,导致发射通道间存在耦合,额外扩展的目标很容易重叠。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CDMA和DDMA的目标检测方法、装置、雷达设备及存储介质,用以解决现有TDMA-MIMO、CDMA-MIMO、DDMA-MIMO三种雷达所存在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CDMA和DDMA的目标检测方法,应用于CDMA-DDMA-MIMO雷达,该雷达具有M个发射天线和N个接收天线,M、N均为正整数,所述方法包括:
将M个发射天线分为第一天线组、第二天线组以及第三天线组;
对所述第一天线组的发射信号进行DDMA和CDMA交替联合编码,对所述第二天线组的发射信号进行DDMA编码,以及对所述第三天线组进行CDMA编码;
控制所述第一天线组以奇偶Chirp周期轮流发射经DDMA编码的信号和经CDMA编码的信号,以及控制所述第二天线组和所述第三天线组以奇偶Chirp周期轮流发射经DDMA编码的信号和经CDMA编码的信号;
接收所述第一天线组、所述第二天线组以及所述第三天线组发射信号对应的回波信号,并将所述回波信号按照所述奇偶Chirp周期分为以DDMA编码的第一组数据和以CDMA编码的第二组数据;
对所述第一组数据进行DDMA解码和对所述第二组数据进行CDMA解码后,再分别进行傅里叶变换以得到对应的第一距离多普勒图像和第二距离多普勒图像,并结合所述第一距离多普勒图像和所述第二距离多普勒图像确定目标真实位置。
示例性地,假设所述第一天线组中发射天线数量为M1,M1为正整数,则第m个发射天线的DDMA编码序列为:
其中,Pm表示第m个发射天线的DDMA编码序列,exp( )为对数函数,为复数标志,为第m个发射天线进行DDMA编码所对应的多普勒频率偏移,/>为雷达脉冲重复频率,Na表示Chirp周期的数量。
示例性地,假设所述第二天线组中发射天线数量为M2,M2为正整数,则第n个发射天线的CDMA编码序列为:
;
其中,表示第n个发射天线的CDMA编码序列,/>表示随机序列编码器。
示例性地,所述接收所述第一天线组、所述第二天线组以及所述第三天线组发射信号对应的回波信号,并将所述回波信号按照所述奇偶Chirp周期分为以DDMA编码的第一组数据和以CDMA编码的第二组数据的步骤包括:
假设所述第一天线组按照奇偶周期轮流发射经DDMA编码的信号和经CDMA编码的信号,所述第二天线组按照奇数Chirp周期发射经DDMA编码的信号,所述第三天线组按照偶数Chirp周期发射经CDMA编码的信号;
将所述第一天线组按照奇数Chirp周期发射并经过DDMA编码的回波信号和所述第二天线组按照奇数Chirp周期发射并经过DDMA编码的回波信号均作为所述第一组数据;以及
将所述第一天线组按照偶数Chirp周期发射并经过CDMA编码的回波信号和所述第二天线组按照偶数Chirp周期发射并经过CDMA编码的回波信号均作为所述第二组数据。
示例性地,所述对所述第一组数据进行DDMA解码和对所述第二组数据进行CDMA解码后,再分别进行傅里叶变换以得到对应的第一距离多普勒图像和第二距离多普勒图像的步骤包括:
对所述第一组数据进行DDMA解码,以得到解码后所述第一天线组对应的第一目标通道信号和所述第二天线组对应的第二目标通道信号;
分别对所述第一目标通道信号和所述第二目标通道信号进行多普勒维傅里叶变换后,以得到呈现在所述第一距离多普勒图像的多普勒频移被补偿后的多普勒维峰值信号和多普勒频偏差的峰值信号。
示例性地,所述对所述第一组数据进行DDMA解码和对所述第二组数据进行CDMA解码后,再分别进行傅里叶变换以得到对应的第一距离多普勒图像和第二距离多普勒图像的步骤还包括:
对所述第二组数据进行CDMA解码,以得到解码后所述第一天线组对应的第三目标通道信号和所述第三天线组对应的第四目标通道信号;
分别对所述第三目标通道信号和所述第四目标通道信号进行多普勒维傅里叶变换后,以得到呈现在所述第二距离多普勒图像的多普勒维峰值信号和随机分布的噪声信号。
示例性地,所述结合所述第一距离多普勒图像和所述第二距离多普勒图像确定目标真实位置的步骤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距离多普勒图像的峰值信号和所述第二距离多普勒图像的峰值信号;
将所述第一距离多普勒图像和所述第二距离多普勒图像中的距离位置值和多普勒位置值相等的峰值信号判定为所述目标真实位置。
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基于CDMA和DDMA的目标检测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分组模块,用于将M个发射天线分为第一天线组、第二天线组以及第三天线组,M为正整数;
编码模块,用于对所述第一天线组的发射信号进行DDMA和CDMA交替联合编码,对所述第二天线组的发射信号进行DDMA编码,以及对所述第三天线组进行CDMA编码;
发射模块,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天线组以奇偶Chirp周期轮流发射经DDMA编码的信号和经CDMA编码的信号,以及控制所述第二天线组和所述第三天线组以奇偶Chirp周期轮流发射经DDMA编码的信号和经CDMA编码的信号;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一天线组、所述第二天线组以及所述第三天线组发射信号对应的回波信号,并将所述回波信号按照所述奇偶Chirp周期分为以DDMA编码的第一组数据和以CDMA编码的第二组数据;
处理模块,用于对所述第一组数据进行DDMA解码和对所述第二组数据进行CDMA解码后,再分别进行傅里叶变换以得到对应的第一距离多普勒图像和第二距离多普勒图像,并结合所述第一距离多普勒图像和所述第二距离多普勒图像确定目标真实位置。
第三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雷达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的基于CDMA和DDMA的目标检测方法的步骤。
第四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基于CDMA和DDMA的目标检测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提供的基于CDMA和DDMA的目标检测方法、装置、雷达设备及存储介质,通过对第一天线组的发射信号进行DDMA和CDMA交替联合编码和对第二天线组的发射信号进行DDMA编码,以及对第三天线组进行CDMA编码,然后控制各个天线组以奇偶Chirp周期轮流发射经DDMA编码的信号和经CDMA编码的信号,并进行解码以生成对应的距离多普勒图像以用于确定目标真实位置。因而本申请利用CDMA编码的无模糊性,(即没有DDMA编码引起的峰值目标扩展)可以在多目标场景扩展目标产生混叠的情况下准确定位目标真实多普勒位置,同时还可以利用DDMA没有高水平的多普勒干扰,有效提取弱目标散射点(即弱目标被有效检测到)。同时,CDMA编码还可以有效抗干扰,在同频车载雷达产品回波串扰的情况下可以有效降低相互间干扰的影响,提高了雷达系统的分辨率和定位精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现有技术的TDMA-MIMO波形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的CDMA-MIMO波形示意图;
图3是现有技术的CDMA-MIMO编码解码后的距离多普勒图像;
图4是现有技术的DDMA-MIMO编码解码后的距离多普勒图像;
图5是本申请提供的基于CDMA和DDMA的目标检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DDMA-CDMA的波形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奇数Chirp周期和偶数Chirp周期的波形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距离多普勒图像;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距离多普勒图像;
图10是本申请提供的基于CDMA和DDMA的目标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中的附图,对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内容以外的顺序实施。
请参考图1,图1是现有技术的TDMA-MIMO波形示意图。TDMA(Time DivisionMultiple Access,时分复用),因其实现简单和高度正交性而成为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方法,在每个慢时间脉冲时间内,仅有单根天线发射信号。因此接收信号时也只能接收单个天线的回波,天然的实现了波形正交性及通道信号的分离。图中Tx1,Tx2,Tx3表示发射天线,Ts表示目标回波起始时间,Tr表示目标回波持续时间,Tburst表示雷达发射脉冲宽度,NaChirps表示Na个Chirp周期的数量,frame表示帧。
TDMA-MIMO雷达的缺点是发射功率低,导致探测距离受限制,并且雷达最大不模糊速度与发射天线数量之间存在反比关系。后续为实现通道间的相干化处理,还需对各通道数据进行相位补偿,增加了信号处理的难度。
请参考图2、图3,图2是现有技术的CDMA-MIMO波形示意图,图3是现有技术的CDMA-MIMO编码解码后的距离多普勒图像。CDMA(Tim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码分复用),可以在不牺牲发射功率(即同时多天线发射波形,如图2所示)、带宽或线性调频持续时间的情况下有效地实现低互相关波形。由于不存在具有理想自相关和互相关特性的正交编码序列,因此相位编码后波形仅近似满足正交性要求。
CDMA-MIMO雷达的缺点是在距离多普勒图像中,对应干扰通道的多普勒频率将随机扩散到整个多普勒频谱中(如图3所示),导致微弱的目标信号会被淹没在干扰信号中,例如当有卡车和行人在同一距离分辨单元中时,行人很可能无法检测到。图3中Range Units表示距离的单位,通常以米(m)或千米(km)为单位,表示目标与雷达之间的距离。DopplerUnits表示多普勒频移的单位,多普勒频移是由于目标相对于雷达运动而引起的频率变化,其通常以赫兹(Hz)或其乘数(如千赫兹/千米,kHz/km)来表示。Amplitude表示幅值,表示目标回波信号的强度或振幅。在距离多普勒图像中,Amplitude表示目标回波的强度或能量,用于表示目标反射信号的强弱程度,通常以功率或幅值单位(如dB,dBm等)来表示。
请参考图4,图4是现有技术的DDMA-MIMO编码解码后的距离多普勒图像。DDMA(Doppler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多普勒分复用),与CDMA-MIMO类似,DDMA-MIMO采用特殊的相位编码(慢时间域线性编码序列),每个发射通道以一个较小和唯一的频率偏移同时发射相同的斜率的调频信号,在多普勒频谱中可以由预设的多普勒频移有效地将每个发射信号分离,等效实现了波形正交性。
DDMA-MIMO雷达的缺点是由于较小的多普勒偏移,导致发射通道间存在耦合,额外扩展的目标很容易重叠。例如图4示出的是同时两个发射天线发射DDMA正交波形,接收回波二维相干处理后的多普勒示意图,两个天线同时发射编码后波形,通道2与通道1之间多普勒频移为PRF/4,PRF为雷达脉冲重复频率。
为了解决上述TDMA-MIMO、CDMA-MIMO、DDMA-MIMO三种雷达所存在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CDMA和DDMA的目标检测方法、装置、雷达设备及存储介质,通过对第一天线组的发射信号进行DDMA和CDMA交替联合编码和对第二天线组的发射信号进行DDMA编码,以及对第三天线组进行CDMA编码,然后控制各个天线组以奇偶Chirp周期轮流发射经DDMA编码的信号和经CDMA编码的信号,并进行解码以生成对应的距离多普勒图像以用于确定目标真实位置。
因而本申请利用CDMA编码的无模糊性,(即没有DDMA编码引起的峰值目标扩展)可以在多目标场景扩展目标产生混叠的情况下准确定位目标真实多普勒位置,同时还可以利用DDMA没有高水平的多普勒干扰,有效提取弱目标散射点(即弱目标被有效检测到)。同时,CDMA编码还可以有效抗干扰,在同频车载雷达产品回波串扰的情况下可以有效降低相互间干扰的影响,提高了雷达系统的分辨率和定位精度。
下面结合图5-图10描述本申请的基于CDMA和DDMA的目标检测方法、装置、雷达设备及存储介质。
请参考图5,图5是是本申请提供的基于CDMA和DDMA的目标检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一种基于CDMA和DDMA的目标检测方法,应用于CDMA-DDMA-MIMO雷达,该雷达具有M个发射天线和N个接收天线,M、N均为正整数,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110,将M个发射天线分为第一天线组、第二天线组以及第三天线组。
步骤120,对所述第一天线组的发射信号进行DDMA和CDMA交替联合编码,对所述第二天线组的发射信号进行DDMA编码,以及对所述第三天线组进行CDMA编码。
步骤130,控制所述第一天线组以奇偶Chirp周期轮流发射经DDMA编码的信号和经CDMA编码的信号,以及控制所述第二天线组和所述第三天线组以奇偶Chirp周期轮流发射经DDMA编码的信号和经CDMA编码的信号。
步骤140,接收所述第一天线组、所述第二天线组以及所述第三天线组发射信号对应的回波信号,并将所述回波信号按照所述奇偶Chirp周期分为以DDMA编码的第一组数据和以CDMA编码的第二组数据。
步骤150,对所述第一组数据进行DDMA解码和对所述第二组数据进行CDMA解码后,再分别进行傅里叶变换以得到对应的第一距离多普勒图像和第二距离多普勒图像,并结合所述第一距离多普勒图像和所述第二距离多普勒图像确定目标真实位置。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基于CDMA和DDMA的目标检测方法,满足同一脉冲时间内,DDMA编码与CDMA编码分离,编码序列间的优势互补,编码缺点不相叠加的原理。
以下对上述步骤110~150进行具体描述。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步骤110中,将M个发射天线分为第一天线组、第二天线组以及第三天线组。
例如,以3个发射天线4个接收天线为例。发射天线Tx1可以被分配至第一天线组,发射天线Tx2可以被分配至第二天线组,发射天线Tx3可以被分配至第三天线组。
再例如,以4个发射天线4个接收天线为例。发射天线Tx1可以被分配至第一天线组,发射天线Tx2、Tx3可以被分配至第二天线组,发射天线Tx4可以被分配至第三天线组。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对于发射天线的划分和每组天线组的发射天线的数量不做限定。优选地,也可以按照以下方法合理分配天线组:
当雷达具有奇数个发射天线时,可以保持其中单发射天线作为第一天线组持续发射波形(可以是DDMA和CDMA交替联合编码,也可以是不编码的),剩余天线均等分为以DDMA编码的第二天线组和以CDMA编码的第三天线组。当雷达具有偶数个发射天线时,也可以将发射天线均等分为以DDMA编码的第二天线组和以CDMA编码的第三天线组。
例如,雷达具有4个发射天线时,可以将发射天线Tx1和Tx2划分为以DDMA编码的第二天线组,将发射天线Tx3和Tx4划分为以CDMA编码的第三天线组。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步骤120中,对所述第一天线组的发射信号进行DDMA和CDMA交替联合编码,对所述第二天线组的发射信号进行DDMA编码,以及对所述第三天线组进行CDMA编码。
例如,第一天线组包括发射天线Tx1,第二天线组包括发射天线Tx2,第三天线组包括发射天线Tx3。发射天线Tx1的发射信号是以DDMA和CDMA交替联合编码,发射天线Tx2的发射信号是以DDMA编码,发射天线Tx3的发射信号是以CDMA编码。
示例性地,假设所述第一天线组中发射天线数量为M1,M1为正整数,则第m个发射天线的DDMA编码序列为:
其中,Pm表示第m个发射天线的DDMA编码序列,exp( )为对数函数,为复数标志,为第m个发射天线进行DDMA编码所对应的多普勒频率偏移,/>为雷达脉冲重复频率,Na表示Chirp周期的数量。
示例性地,假设所述第二天线组中发射天线数量为M2,M2为正整数,则第n个发射天线的CDMA编码序列为:
;
其中,表示第n个发射天线的CDMA编码序列,/>表示随机序列编码器。
需要说明的是,发射天线以CDMA进行编码,可以采用随机编码序列,例如:Gold码,Chu码等,互相关函数是决定编码序列正交性的关键指标。例如,第n个发射天线CDMA编码序列可以为: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步骤130中,控制所述第一天线组以奇偶Chirp周期轮流发射经DDMA编码的信号和经CDMA编码的信号,以及控制所述第二天线组和所述第三天线组以奇偶Chirp周期轮流发射经DDMA编码的信号和经CDMA编码的信号。
例如,如图6所示,发射天线Tx1可以被分配至第一天线组,发射天线Tx2可以被分配至第二天线组,发射天线Tx3可以被分配至第三天线组。发射天线Tx1的编码是DDMA和CDMA交替联合编码,即奇数Chirp周期(即Chirp1,Chirp3,Chirp5,Chirp7,…)是以DDMA编码,偶数Chirp周期(即Chirp2,Chirp4,Chirp6,Chirp8,…)是以CDMA编码。发射天线Tx2的奇数Chirp周期是以DDMA编码,发射天线Tx3的偶数Chirp周期是以CDMA编码。
也就是说,控制发射天线Tx1在奇数Chirp周期发射经DDMA编码的信号和在偶数Chirp周期发射经CDMA编码的信号。控制发射天线Tx2在奇数Chirp周期发射经DDMA编码的信号,以及控制发射天线Tx3在偶数Chirp周期发射经CDMA编码的信号。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步骤140中,接收所述第一天线组、所述第二天线组以及所述第三天线组发射信号对应的回波信号,并将所述回波信号按照所述奇偶Chirp周期分为以DDMA编码的第一组数据和以CDMA编码的第二组数据。
示例性地,假设第一天线组按照奇偶周期轮流发射经DDMA编码的信号和经CDMA编码的信号,第二天线组按照奇数Chirp周期发射经DDMA编码的信号,第三天线组按照偶数Chirp周期发射经CDMA编码的信号;那么上述步骤140包括:
步骤1401,将第一天线组按照奇数Chirp周期发射并经过DDMA编码的回波信号和第二天线组按照奇数Chirp周期发射并经过DDMA编码的回波信号均作为所述第一组数据;以及
步骤1402,将第一天线组按照偶数Chirp周期发射并经过CDMA编码的回波信号和第二天线组按照偶数Chirp周期发射并经过CDMA编码的回波信号均作为所述第二组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将接收到的回波信号按照奇偶Chirp周期分为第一组数据和第二组数据,这样分组后的回波数据进行后续的二维傅里叶变换处理时不会产生DDMA和CDMA编码现象的混叠。
例如,还是以发射天线Tx1,Tx2,Tx3为例,请参考图7,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奇数Chirp周期和偶数Chirp周期的波形图。
从Tx1和Tx2两个发射天线中取出奇数Chirp周期的数据,其对应脉冲编码(慢时间维)编码序列为:
其中,表示Tx1的DDMA编码序列,/>表示Tx2的DDMA编码序列,exp( )为对数函数,/>为复数标志,/>为雷达脉冲重复频率,Na表示Chirp周期的数量,Tx1对应的调制多普勒频移为/>,Tx2对应的调制多普勒频移为/>
由同一接收天线接收到的回波信号经解调后,中频信号ADC采样后可以表示为:
式(1)。
其中,和/>分别表示中频采样信号的距离维、脉冲维数据索引,/>为Tx1未经编码的理想回波中频采样数据,/>为Tx2未经编码的理想回波中频采样数据,和/>分别表示Tx1和Tx2发射信号的脉冲维编码序列。这里/>取值范围为1~/>
从Tx1和Tx3两个发射天线取出偶数Chirp周期的数据,其对应脉冲编码(慢时间维)编码序列为:
其中,表示中频采样信号的脉冲维数据索引,/>和/>分别表示Tx1和Tx2发射信号的脉冲维编码序列。
其中,CDMA的随机编码序列可以是Gold码、Chu码等。表示Tx1的CDMA编码序列,/>表示Tx2的CDMA编码序列。
由同一接收天线接收到的回波信号经解调后,中频信号ADC采样后可以表示为:
式(2)。
其中,和/>分别表示中频采样信号的距离维、脉冲维数据索引,/>和/>分别表示Tx1和Tx2发射信号的脉冲维编码序列。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步骤150中,对所述第一组数据进行DDMA解码和对所述第二组数据进行CDMA解码后,再分别进行傅里叶变换以得到对应的第一距离多普勒图像和第二距离多普勒图像,并结合所述第一距离多普勒图像和所述第二距离多普勒图像确定目标真实位置。
示例性地,对所述第一组数据进行DDMA解码,以得到解码后所述第一天线组对应的第一目标通道信号和所述第二天线组对应的第二目标通道信号。
例如,结合上述式(1)对Tx1和Tx2进行DDMA解码,以分别得到:
Tx1:
;
Tx2:
其中,Tx1的解码后信号中第一目标通道信号为/>,Tx2的解码后信号/>中第二目标通道信号为/>。/>和/>分别表示编码序列/>和/>的共轭。
示例性地,分别对第一目标通道信号和第二目标通道信号进行多普勒维傅里叶变换后,以得到呈现在第一距离多普勒图像的多普勒频移被补偿后的多普勒维峰值信号和多普勒频偏差的峰值信号。
例如,对上述Tx1的解码后信号和Tx2的解码后信号/>分别进行多普勒维傅里叶变换可以得到:
其中,为DFT变换的旋转因子,Tx1的解码后信号中第一目标通道信号/>经过多普勒维傅里叶变换后呈现在第一距离多普勒图像的多普勒频移被补偿后的多普勒维峰值信号(表示多普勒位置准确)。而由于DDMA解码错误,在多普勒维傅里叶变换后呈现在第一距离多普勒图像的多普勒频偏为两通道间的多普勒频偏差(/>)的峰值信号。
示例性地,对第二组数据进行CDMA解码,以得到解码后第一天线组对应的第三目标通道信号和第三天线组对应的第四目标通道信号。
例如,结合上述式(2)对Tx1和Tx3进行CDMA解码,以分别得到:
Tx1:
Tx3:
其中,Tx1的解码后信号中第三目标通道信号为/>,Tx3的解码后信号/>中第四目标通道信号为/>
示例性地,分别对第三目标通道信号和第四目标通道信号进行多普勒维傅里叶变换后,以得到呈现在第二距离多普勒图像的多普勒维峰值信号和随机分布的噪声信号。
例如,对上述Tx1的解码后信号和Tx3的解码后信号/>分别进行多普勒维傅里叶变换可以得到:
其中,,/>分别表示/>和/>经过多普勒维DFT变换后的频谱。Tx1的解码后信号/>中第三目标通道信号/>经过多普勒维傅里叶变换后呈现在第二距离多普勒图像的多普勒维峰值信号,而由于随机序列解码错误,在多普勒维傅里叶变换后呈现在第二距离多普勒图像的信号功率随机分布在整个多普勒频率范围内,即为随机分布的噪声信号。/>表示CDMA错误解码导致信号多普勒频率随机散布在整个多普勒域,这是一个扩展的随机分布的多普勒频率。
同理,Tx3的解码后信号中第四目标通道信号/>经过多普勒维傅里叶变换后呈现在第二距离多普勒图像的多普勒维峰值信号,而由于随机序列解码错误,在多普勒维傅里叶变换后呈现在第二距离多普勒图像的信号功率随机分布在整个多普勒频率范围内,即为随机分布的噪声信号。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步骤150中,结合第一距离多普勒图像和第二距离多普勒图像确定目标真实位置的步骤包括:
步骤1501获取第一距离多普勒图像的峰值信号和第二距离多普勒图像的峰值信号。
步骤1502,将第一距离多普勒图像和第二距离多普勒图像中的距离位置值和多普勒位置值相等的峰值信号判定为所述目标真实位置。
示例性地,对上述示例的奇偶Chirp周期的数据分别按照Tx1对应编码序列的共轭进行解码后,进行2D-FFT(二维快速傅里叶变换)处理,以得到两幅距离多普勒图像,请参考图8、图9,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距离多普勒图像,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距离多普勒图像。图中Doppler Units表示多普勒频移的单位,Range Units表示距离的单位。
如图8所示,Tx1对应的回波数据经二维相干处理后在第一距离多普勒图像上显示的有坐标标志的位置(即峰值信号),而Tx2对应回波数据经二维相干处理后在第一距离多普勒图像中位置偏离有坐标标志的位置(即处于有坐标标志的位置的右侧)。
如图9所示,Tx1对应回波数据经二维相干处理后在第二距离多普勒图像上显示的有坐标标志的位置(即峰值信号),而Tx3对应回波数据经二维相干处理后在第二距离多普勒图像中以噪声形式随机分布。
可以看出图8和图9中Tx1对应的峰值信号相同,即为目标真实位置(即距离位置和多普勒位置相同),由此判断出目标真实位置。
综上所述,对发射天线Tx1进行奇偶分组后,分别按照Tx1的编码序列的共轭进行解码,多普勒维的调制被消除,但是回波信号里包含Tx2和Tx3的信号分量是错误解码的,导致调制引起的现象并没有消除,主要表现为Tx2对应的会波形信号距离多普勒相干处理后仍在多普勒域存在多普勒频率偏移,同理Tx3表现为多普勒随机噪声。Tx1在图8和图9中消除编码调制后,以峰值形式存在,其中图9的峰值位置对应于Tx1信号。然后对应于图8中的相同位置也是Tx1信号。
本申请通过将DDMA和CDMA进行交替联合编码的优点在于:在多目标情况下,可以通过CDMA编码的结果辅助DDMA确定真实目标位置,因为在多目标的情况下,DDMA判断真实目标位置是比较困难的。另外CDMA对弱目标的检测也具有缺陷,可能会被噪声淹没,但是DDMA对弱目标没有限制,保留了弱目标检测的可能性,可以加入其他辅助信息确定弱目标的真实信息。所以本申请将DDMA和CDMA两者的融合是对目标检测能力具有提升作用。
下面对本申请提供的基于CDMA和DDMA的目标检测装置进行描述,下文描述的基于CDMA和DDMA的目标检测装置与上文描述的基于CDMA和DDMA的目标检测方法可相互对应参照。
请参考图10,图10是本申请提供的基于CDMA和DDMA的目标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种基于CDMA和DDMA的目标检测装置1000,所述装置包括分组模块1010、编码模块1020、发射模块1030、接收模块1040以及处理模块1050。
示例性地,分组模块1010用于将M个发射天线分为第一天线组、第二天线组以及第三天线组,M为正整数。
示例性地,编码模块1020用于对所述第一天线组的发射信号进行DDMA和CDMA交替联合编码,对所述第二天线组的发射信号进行DDMA编码,以及对所述第三天线组进行CDMA编码。
示例性地,发射模块1030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天线组以奇偶Chirp周期轮流发射经DDMA编码的信号和经CDMA编码的信号,以及控制所述第二天线组和所述第三天线组以奇偶Chirp周期轮流发射经DDMA编码的信号和经CDMA编码的信号。
示例性地,接收模块1040用于接收所述第一天线组、所述第二天线组以及所述第三天线组发射信号对应的回波信号,并将所述回波信号按照所述奇偶Chirp周期分为以DDMA编码的第一组数据和以CDMA编码的第二组数据。
示例性地,处理模块1050用于对所述第一组数据进行DDMA解码和对所述第二组数据进行CDMA解码后,再分别进行傅里叶变换以得到对应的第一距离多普勒图像和第二距离多普勒图像,并结合所述第一距离多普勒图像和所述第二距离多普勒图像确定目标真实位置。
示例性地,假设所述第一天线组中发射天线数量为M1,M1为正整数,则第m个发射天线的DDMA编码序列为:
;/>
其中,Pm表示DDMA编码序列,exp( )为对数函数,为复数标志,/>为第m个发射天线进行DDMA编码所对应的多普勒频率偏移,/>为雷达脉冲重复频率,Na表示Chirp周期的数量。
示例性地,假设所述第二天线组中发射天线数量为M2,M2为正整数,则第n个发射天线的CDMA编码序列为:
;
其中,表示第n个发射天线的CDMA编码序列,/>表示随机序列编码器。
示例性地,编码模块1020还用于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种,本申请还提供一种雷达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上所述的基于CDMA和DDMA的目标检测方法的步骤。
示例性地,接收模块1040还用于:
假设所述第一天线组按照奇偶周期轮流发射经DDMA编码的信号和经CDMA编码的信号,所述第二天线组按照奇数Chirp周期发射经DDMA编码的信号,所述第三天线组按照偶数Chirp周期发射经CDMA编码的信号;
将所述第一天线组按照奇数Chirp周期发射并经过DDMA编码的回波信号和所述第二天线组按照奇数Chirp周期发射并经过DDMA编码的回波信号均作为所述第一组数据;以及
将所述第一天线组按照偶数Chirp周期发射并经过CDMA编码的回波信号和所述第二天线组按照偶数Chirp周期发射并经过CDMA编码的回波信号均作为所述第二组数据。
示例性地,处理模块1050还用于:
对所述第一组数据进行DDMA解码,以得到解码后所述第一天线组对应的第一目标通道信号和所述第二天线组对应的第二目标通道信号;
分别对所述第一目标通道信号和所述第二目标通道信号进行多普勒维傅里叶变换后,以得到呈现在所述第一距离多普勒图像的多普勒频移被补偿后的多普勒维峰值信号和多普勒频偏差的峰值信号。
示例性地,处理模块1050还用于:
对所述第二组数据进行CDMA解码,以得到解码后所述第一天线组对应的第三目标通道信号和所述第三天线组对应的第四目标通道信号;
分别对所述第三目标通道信号和所述第四目标通道信号进行多普勒维傅里叶变换后,以得到呈现在所述第二距离多普勒图像的多普勒维峰值信号和随机分布的噪声信号。
示例性地,处理模块1050还用于:
获取所述第一距离多普勒图像的峰值信号和所述第二距离多普勒图像的峰值信号;
将所述第一距离多普勒图像和所述第二距离多普勒图像中的距离位置值和多普勒位置值相等的峰值信号判定为所述目标真实位置。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本申请还提供一种雷达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上所述的雷达测试方法的步骤。
此外,上述的存储器中的逻辑指令可以通过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另一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存储在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当所述程序指令被计算机执行时,计算机能够执行上述各方法所提供的基于CDMA和DDMA的目标检测方法。
又一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执行上述各提供的基于CDMA和DDMA的目标检测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雷达设备、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一种处理器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使处理器能够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所实现的所有方法步骤,且能够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对本实施例中与方法实施例相同的部分及有益效果进行具体赘述。
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的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各实施方式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基于这样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如ROM/RAM、磁碟、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各个实施例或者实施例的某些部分所述的方法。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基于CDMA和DDMA的目标检测方法,应用于CDMA-DDMA-MIMO雷达,该雷达具有M个发射天线和N个接收天线,M、N均为正整数,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将M个发射天线分为第一天线组、第二天线组以及第三天线组;
对所述第一天线组的发射信号进行DDMA和CDMA交替联合编码,对所述第二天线组的发射信号进行DDMA编码,以及对所述第三天线组进行CDMA编码;
控制所述第一天线组以奇偶Chirp周期轮流发射经DDMA编码的信号和经CDMA编码的信号,以及控制所述第二天线组和所述第三天线组以奇偶Chirp周期轮流发射经DDMA编码的信号和经CDMA编码的信号;
接收所述第一天线组、所述第二天线组以及所述第三天线组发射信号对应的回波信号,并将所述回波信号按照所述奇偶Chirp周期分为以DDMA编码的第一组数据和以CDMA编码的第二组数据;
对所述第一组数据进行DDMA解码和对所述第二组数据进行CDMA解码后,再分别进行傅里叶变换以得到对应的第一距离多普勒图像和第二距离多普勒图像,并结合所述第一距离多普勒图像和所述第二距离多普勒图像确定目标真实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CDMA和DDMA的目标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天线组中发射天线数量为M1,M1为正整数,则第m个发射天线的DDMA编码序列为:
其中,Pm表示第m个发射天线的DDMA编码序列,exp( )为对数函数,为复数标志,/>为第m个发射天线进行DDMA编码所对应的多普勒频率偏移,/>为雷达脉冲重复频率,Na表示Chirp周期的数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CDMA和DDMA的目标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天线组中发射天线数量为M2,M2为正整数,则第n个发射天线的CDMA编码序列为:
;
其中,表示第n个发射天线的CDMA编码序列,/>表示随机序列编码器,Na表示Chirp周期的数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CDMA和DDMA的目标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所述第一天线组、所述第二天线组以及所述第三天线组发射信号对应的回波信号,并将所述回波信号按照所述奇偶Chirp周期分为以DDMA编码的第一组数据和以CDMA编码的第二组数据的步骤包括:
所述第一天线组按照奇偶周期轮流发射经DDMA编码的信号和经CDMA编码的信号,所述第二天线组按照奇数Chirp周期发射经DDMA编码的信号,所述第三天线组按照偶数Chirp周期发射经CDMA编码的信号;
将所述第一天线组按照奇数Chirp周期发射并经过DDMA编码的回波信号和所述第二天线组按照奇数Chirp周期发射并经过DDMA编码的回波信号均作为所述第一组数据;以及
将所述第一天线组按照偶数Chirp周期发射并经过CDMA编码的回波信号和所述第二天线组按照偶数Chirp周期发射并经过CDMA编码的回波信号均作为所述第二组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CDMA和DDMA的目标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第一组数据进行DDMA解码和对所述第二组数据进行CDMA解码后,再分别进行傅里叶变换以得到对应的第一距离多普勒图像和第二距离多普勒图像的步骤包括:
对所述第一组数据进行DDMA解码,以得到解码后所述第一天线组对应的第一目标通道信号和所述第二天线组对应的第二目标通道信号;
分别对所述第一目标通道信号和所述第二目标通道信号进行多普勒维傅里叶变换后,以得到呈现在所述第一距离多普勒图像的多普勒频移被补偿后的多普勒维峰值信号和多普勒频偏差的峰值信号。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CDMA和DDMA的目标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第一组数据进行DDMA解码和对所述第二组数据进行CDMA解码后,再分别进行傅里叶变换以得到对应的第一距离多普勒图像和第二距离多普勒图像的步骤还包括:
对所述第二组数据进行CDMA解码,以得到解码后所述第一天线组对应的第三目标通道信号和所述第三天线组对应的第四目标通道信号;
分别对所述第三目标通道信号和所述第四目标通道信号进行多普勒维傅里叶变换后,以得到呈现在所述第二距离多普勒图像的多普勒维峰值信号和随机分布的噪声信号。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CDMA和DDMA的目标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结合所述第一距离多普勒图像和所述第二距离多普勒图像确定目标真实位置的步骤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距离多普勒图像的多普勒频移被补偿后的多普勒维峰值信号和多普勒频偏差的峰值信号,以及所述第二距离多普勒图像的多普勒维峰值信号;
将所述第一距离多普勒图像和所述第二距离多普勒图像中的距离位置值和多普勒位置值相等的峰值信号判定为所述目标真实位置。
8.一种基于CDMA和DDMA的目标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分组模块,用于将M个发射天线分为第一天线组、第二天线组以及第三天线组,M为正整数;
编码模块,用于对所述第一天线组的发射信号进行DDMA和CDMA交替联合编码,对所述第二天线组的发射信号进行DDMA编码,以及对所述第三天线组进行CDMA编码;
发射模块,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天线组以奇偶Chirp周期轮流发射经DDMA编码的信号和经CDMA编码的信号,以及控制所述第二天线组和所述第三天线组以奇偶Chirp周期轮流发射经DDMA编码的信号和经CDMA编码的信号;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一天线组、所述第二天线组以及所述第三天线组发射信号对应的回波信号,并将所述回波信号按照所述奇偶Chirp周期分为以DDMA编码的第一组数据和以CDMA编码的第二组数据;
处理模块,用于对所述第一组数据进行DDMA解码和对所述第二组数据进行CDMA解码后,再分别进行傅里叶变换以得到对应的第一距离多普勒图像和第二距离多普勒图像,并结合所述第一距离多普勒图像和所述第二距离多普勒图像确定目标真实位置。
9.一种雷达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基于CDMA和DDMA的目标检测方法的步骤。
10.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基于CDMA和DDMA的目标检测方法的步骤。
CN202311024877.XA 2023-08-15 2023-08-15 基于cdma和ddma的目标检测方法、装置、雷达设备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673623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024877.XA CN116736238B (zh) 2023-08-15 2023-08-15 基于cdma和ddma的目标检测方法、装置、雷达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024877.XA CN116736238B (zh) 2023-08-15 2023-08-15 基于cdma和ddma的目标检测方法、装置、雷达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736238A CN116736238A (zh) 2023-09-12
CN116736238B true CN116736238B (zh) 2023-10-10

Family

ID=879119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024877.XA Active CN116736238B (zh) 2023-08-15 2023-08-15 基于cdma和ddma的目标检测方法、装置、雷达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73623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233705B (zh) * 2023-09-22 2024-04-12 南京楚航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bpsk调相模式的三发四收方法、系统及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80171A (zh) * 2020-07-07 2020-11-03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消除雷达目标盲速的脉冲分段编码方法
CN113777577A (zh) * 2021-11-12 2021-12-10 南京隼眼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mimo雷达的目标检测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US11509385B1 (en) * 2020-12-31 2022-11-22 Src, Inc. Angle diversity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radar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80171A (zh) * 2020-07-07 2020-11-03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消除雷达目标盲速的脉冲分段编码方法
US11509385B1 (en) * 2020-12-31 2022-11-22 Src, Inc. Angle diversity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radar
CN113777577A (zh) * 2021-11-12 2021-12-10 南京隼眼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mimo雷达的目标检测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Yanhua Wang.Doppler-Coded Joint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Waveform for Automotive MIMO Radar.《ICASSP 2023 - 2023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coustics, Speech and Signal Processing (ICASSP)》.2023,1-5. *
孟庆统.机载DDMA MIMO雷达杂波建模与杂波抑制.《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信息科技辑》.2021,第2021卷(第5期), I136-1403. *
李福友.多发多收GMTI雷达波形性能分析与优化设计.《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信息科技辑》.2021,第2021卷(第1期),I136-275.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736238A (zh) 2023-09-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906618B2 (en) MIMO radar apparatuses and MIMO radar methods
US10921436B2 (en) MIMO radar coding for resolving velocity ambiguity
CN110161504B (zh) 解决多普勒频移的车辆雷达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110412558A (zh) 基于tdm mimo的解车载fmcw雷达速度模糊方法
CN106405541B (zh) 全相参连续波多普勒雷达及其测距测速方法
US7342651B1 (en) Time modulated doublet coherent laser radar
ES2350875T3 (es) Procedimiento para medir la velocidad radial de un objetivo con un radar doppler.
CN105264400A (zh) Fmcw雷达中的干涉抑制
CN104777460B (zh) 一种pd雷达中的双波形相位编码自适应杂波对消方法
CN116736238B (zh) 基于cdma和ddma的目标检测方法、装置、雷达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5589067A (zh) Mimo雷达系统
CN113777577B (zh) 基于mimo雷达的目标检测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2356332A (zh) 具有用于使发送和接收信号分离以及抑制干扰辐射的装置和方法的雷达系统
CN104272132A (zh) 确定水下节点的位置
Rabaste et al. Signal waveforms and range/angle coupling in coherent colocated MIMO radar
CN112834992A (zh) 一种脉冲多普勒雷达的信号处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4137522A (zh) 面向自动驾驶的毫米波正交波形优化方法及车载雷达系统
CN111239721A (zh) 车载mimo雷达求熵解速度模糊的方法
CN114814817A (zh) 运动目标速度解模糊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Xu et al. Automotive FMCW radar with difference co-chirps
CN113406573A (zh) 基于多混频器的慢时间fda雷达信号处理方法、装置、介质及雷达系统
JP2019105601A (ja) レーダ装置及びそのレーダ信号処理方法
KR102226885B1 (ko) 상호 지연된 직교 코드에 의해 개선된 레인지 해상도를 갖는 레이더 시스템의 작동 방법 및 레이더 시스템
CN115421134A (zh) 一种雷达的速度解模糊的方法、装置及毫米波雷达
US11422232B2 (en) MIMO radar syste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