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735281A - 天然动植物提取有效成份制备用取样装置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天然动植物提取有效成份制备用取样装置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735281A
CN116735281A CN202310501960.5A CN202310501960A CN116735281A CN 116735281 A CN116735281 A CN 116735281A CN 202310501960 A CN202310501960 A CN 202310501960A CN 116735281 A CN116735281 A CN 11673528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ylinder
cylinders
inner cylinder
bottom end
sea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50196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叶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Yuanyi Brand Manage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Yuanyi Brand Manage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Yuanyi Brand Manage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Yuanyi Brand Manage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501960.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735281A/zh
Publication of CN1167352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73528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1/00Sampling; Preparing specimens for investigation
    • G01N1/02Devices for withdrawing samples
    • G01N1/10Devices for withdrawing samples in the liquid or fluent state
    • G01N1/16Devices for withdrawing samples in the liquid or fluent state with provision for intake at several level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1/00Sampling; Preparing specimens for investigation
    • G01N1/28Preparing specimens for investigation including physical details of (bio-)chemical methods covered elsewhere, e.g. G01N33/50, C12Q
    • G01N1/286Preparing specimens for investigation including physical details of (bio-)chemical methods covered elsewhere, e.g. G01N33/50, C12Q involving mechanical work, e.g. chopping, disintegrating, compacting, homogenising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1/00Sampling; Preparing specimens for investigation
    • G01N1/28Preparing specimens for investigation including physical details of (bio-)chemical methods covered elsewhere, e.g. G01N33/50, C12Q
    • G01N1/40Concentrating sampl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1/00Sampling; Preparing specimens for investigation
    • G01N1/28Preparing specimens for investigation including physical details of (bio-)chemical methods covered elsewhere, e.g. G01N33/50, C12Q
    • G01N1/40Concentrating samples
    • G01N1/4077Concentrating samples by other techniques involving separation of suspended solid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1/00Sampling; Preparing specimens for investigation
    • G01N1/28Preparing specimens for investigation including physical details of (bio-)chemical methods covered elsewhere, e.g. G01N33/50, C12Q
    • G01N1/40Concentrating samples
    • G01N1/4077Concentrating samples by other techniques involving separation of suspended solids
    • G01N2001/4088Concentrating samples by other techniques involving separation of suspended solids filtra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7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livestock or poultry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Sampling And Sample Adjustment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天然动植物提取有效成份制备用取样装置及方法,涉及从天然动植物中提取有效成份的技术领域。天然动植物提取有效成份制备用取样装置包含制备釜,还包括:所述制备釜上密封插接有安装管,所述安装管内活动安装有操作杆,所述安装管底端可拆卸连接有外筒,所述外筒内限位插接有内筒,所述内筒上密封滑动有调压件;所述外筒的侧壁上圆周设置有外通孔,所述内筒的侧壁上圆周设置有内通孔,所述外筒的内壁顶部设置有内螺纹,所述外筒的外壁底部设置有第二外螺纹,多个外筒之间的螺纹配合,可形成多种长度组合,适用不同大小的制备釜取样,多个连接在一起的内筒,可在取样过程中对制备釜中的物料进行分层取样。

Description

天然动植物提取有效成份制备用取样装置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从天然动植物中提取有效成份的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天然动植物提取有效成份制备用取样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天然动植物中有效成分是指从动植物中提取的具有独特功能和生物活性的化合物,其中许多有效成分是疾病防治、强身健体的物质基础。天然产物安全性高,已成为医药、食品及饲料的重要来,具有很高的生理活性和经济价值源。
在对天然动植物提取有效成分制备的过程中,需要对制备工艺中的不同环节进行多次取样检测,现有技术中,多采用真空取样阀对反应釜内的物料进行收集作为样品,但是该方法所取的样品并不具备代表性,反应釜内各物质受自身物理性质影响,其在反应釜内不同高度所占含量并不相同,不管是从反应釜顶端还是底端进行采样,均会造成样品内物质含量不均,影响最终的检测结果。
发明内容
本申请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申请提出了天然动植物提取有效成份制备用取样装置,包含制备釜,所述制备釜用于天然动植物提取有效成份制备用,还包括:
所述制备釜上密封插接有安装管,所述安装管内活动安装有操作杆,所述操作杆在所述安装管上转动连接,且所述操作杆在所述安装管上可轴向位移;
所述安装管底端可拆卸连接有外筒,所述外筒内限位插接有内筒,且所述内筒在所述外筒内可转动,所述内筒和所述外筒之间密封滑动配合,所述内筒上密封滑动有调压件;
所述外筒的侧壁上圆周设置有外通孔,所述内筒的侧壁上圆周设置有内通孔,所述内通孔位于所述内筒的侧壁顶部,所述内通孔和所述外通孔一一对应,所述内筒底端设置有单向阀;
所述外筒的内壁顶部设置有内螺纹,所述外筒的外壁底部设置有第二外螺纹,所述第二外螺纹和所述内螺纹螺纹配合;
所述调压件的顶端延伸出所述内筒并和所述操作杆插接。
另外,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天然动植物提取有效成份制备用取样装置还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在本申请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安装管的侧壁底部设置有第一外螺纹,所述第一外螺纹和所述内螺纹螺纹配合;
所述操作杆上活动套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和所述安装管限位转动连接;
所述操作杆的顶部和所述限位板之间套接有第一弹簧;
所述安装管上固定套接有法兰盘,所述法兰盘和所述制备釜密封连接。
在本申请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操作杆的底端固接有抵接筒,所述抵接筒插接于所述调压件延伸出所述内筒的一端;
所述抵接筒的底端面上圆周设置有限位插块。
在本申请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所述调压件包含滑杆和密封塞,所述滑杆密封滑动于所述内筒,所述密封塞固接于所述滑杆位于所述内筒内的一端,所述密封塞和所述内筒之间密封滑动配合。
在本申请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内筒的顶端面上同轴固接有顶端定位环,所述顶端定位环套接于所述滑杆。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顶端定位环的顶部端面上圆周设置有顶端定位孔,所述顶端定位孔和所述限位插块插接配合。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内筒的底端面上同轴固接有底端定位环,所述底端定位环和所述顶端定位环限位插接配合。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底端定位环的底端面上圆周设置有底端伸缩块;
所述底端伸缩块限位滑动于所述底端定位环;
所述底端伸缩块插接于所述底端定位环的一端设置有第三弹簧。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底端伸缩块和所述顶端定位孔插接配合。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内筒的侧壁上圆周设置有弧形槽,所述外筒的侧壁上弹性插接有卡接板;
所述卡接板和所述弧形槽插接,且所述卡接板和所述弧形槽滑动配合;
所述内筒的顶端面圆周设置有方位参照条,所述方位参照条和所述内通孔在所述内筒的轴向位置对应。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内筒的侧壁底部设置有斜角部;
所述卡接板插接向所述外筒内的一端设置有坡面,所述坡面和所述斜角部耦合。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卡接板呈L形设置,所述卡接板和所述外通孔在所述外筒上的轴向位置对应。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内筒的底端面上同轴设置有环形槽;
所述环形槽的内径大于所述底端定位环的外径;
所述内筒的底端面上转动连接有连接罩,所述连接罩顶端固接有环形限位条。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环形限位条和所述环形槽密封转动配合。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罩呈倒锥形设置,所述连接罩和所述外筒的内壁密封滑动配合。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天然动植物提取有效成份制备用取样装置,有益效果是:
1.利用多个外筒之间的螺纹配合,可根据实际使用情况形成多种长度组合,适用不同大小的制备釜取样;
2.利用多个连接在一起的外筒内的内筒,可在取样过程中对制备釜中不同深度位置的物料进行分层取样,增加了取样的随机性,提升了样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3.利用内筒的结构可在外筒组装在一起的时候,将多个内筒形成“整体”,经通过安装管内的操作杆即可实现多层同步取样动作,便于操作。
另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另提供天然动植物提取有效成份制备用的取样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天然动植物提取有效成份:
预处理,将天然动植物原材料进行粉碎;
第一提取步骤:利用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法对经过预处理后的天然动植物进行提取,分离得到溶于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的有效成分;
第二提取步骤:将第一提取步骤中的药渣和溶于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的有效成分混合,利用高压差低温提取法进行第二次提取,得到天然动植物提取液;
过滤步骤:将天然动植物提取液进行过滤,得到天然动植物清液;
浓缩步骤:将天然动植物清液进行浓缩,得到天然动植物有效成份的水溶性组分;
S2:组装外筒,将多个内筒对应插接向多个外筒内,并分别使外通孔和内通孔之间形成错位,使内筒内部形成密封腔,根据实际所需,将多个安装好内筒的外筒之间螺纹连接;
此过程中,转动内筒,使上方的内筒和下方的内筒之间形成卡接;
随着外筒之间的螺纹连接,内筒之间逐渐卡紧,且此过程中,除需要和安装管连接的内筒内的调压件没有变化,其他调压件分别受挤压在各自对应的内筒内发生轴向位移,并在各自内筒的密封腔中形成负压;
S3:安装取样装置,将连接在一起的多个外筒和安装管连接,利用最顶端的外筒上的内螺纹和安装管上的第一外螺纹螺纹连接;
将安装有多个外筒的安装管插接向各个工艺中需要取样的制备釜内,并和对应的制备釜之间密封连接;
S4:取样,按压操作杆并转动,使其和最顶端的内筒上的顶端定位环之间形成卡接,此过程中,最顶端内筒上的调压件受挤压,使顶端内筒的密封腔中形成负压;
继续转动操作杆,使外通孔和内通孔之间径向重合,即互相连通,此时制备釜内的物料在压力作用下分别涌向各个内筒中;
反向转动操作杆,使外通孔和内通孔之间重新形成错位,此时物料得以保存在内筒中;
取下安装管,根据S1反向操作,依次拆解多个外筒,最终将拆卸后的外筒中的内筒逐一转动,使外通孔和内通孔径向重合,此时可将物料倒出,完成取样。
本申请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天然动植物提取有效成份制备用取样装置在制备釜上的安装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天然动植物提取有效成份制备用取样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天然动植物提取有效成份制备用取样装置的结构剖视图;
图4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安装管以及其内部结构剖视图;
图5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抵接筒和限位插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外筒和内筒以及内筒内部的结构剖视图;
图7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外筒和内筒以及内筒内部的结构爆炸图;
图8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外筒和内筒以及内筒内部的另一视角结构爆炸图;
图9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外筒和内筒上的局部结构剖视图以及爆炸图;
图10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底端定位环的剖视图。
图标:1、制备釜;2、安装管;201、第一外螺纹;21、操作杆;22、限位板;23、第一弹簧;24、法兰盘;25、抵接筒;26、限位插块;3、外筒;301、外通孔;302、内螺纹;303、第二外螺纹;31、内筒;311、内通孔;312、单向阀;313、弧形槽;314、斜角部;315、环形槽;32、调压件;321、滑杆;322、密封塞;33、第二弹簧;34、顶端定位环;341、顶端定位孔;342、方位参照条;35、底端定位环;351、底端伸缩块;352、第三弹簧;36、卡接板;361、坡面;37、连接罩;371、环形限位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10所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天然动植物提取有效成份制备用取样装置,包含制备釜1,制备釜1用于天然动植物提取有效成份制备用。
其中,制备釜1上密封插接有安装管2,安装管2内活动安装有操作杆21,操作杆21在安装管2上转动连接,且操作杆21在安装管2上可轴向位移。
进一步的,安装管2底端可拆卸连接有外筒3,外筒3内限位插接有内筒31,对内筒31在外筒3上的插接位置进行限定,且内筒31在外筒3内可转动,内筒31和外筒3之间密封滑动配合,内筒31上密封滑动有调压件32。
进一步的,外筒3的侧壁上圆周设置有外通孔301,内筒31的侧壁上圆周设置有内通孔311,内通孔311位于内筒31的侧壁顶部,内通孔311和外通孔301一一对应,需要说明的是,内筒31在外筒3上的限位插接,可以使得内筒31在插接向外筒3最内端的时候,使得内通孔311和外通孔301位于同一高度。
其中,内筒31底端设置有单向阀312,需要说明的是,该单向阀312的流通方向为从内筒31内侧向外侧流通。
进一步的,外筒3的内壁顶部设置有内螺纹302,外筒3的外壁底部设置有第二外螺纹303,第二外螺纹303和内螺纹302螺纹配合,可以理解的是,如图1-图3所示,上方的外筒3上的第二外螺纹303和下方的外筒3上的内螺纹302之间可通过螺纹配合形成可拆卸连接,继而可根据实际需要将多个外筒3组装在一起。
进一步的,调压件32的顶端延伸出内筒31并和操作杆21插接,便于操作杆21在安装管2内向下方轴向位移的时候对调压件32进行挤压。
另外,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天然动植物提取有效成份制备用取样装置还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其中,如图3和图4所示,安装管2的侧壁底部设置有第一外螺纹201,第一外螺纹201和内螺纹302螺纹配合,由此,可将外筒3和安装管2之间形成可拆卸连接。
如图3和图4所示,操作杆21上活动套接有限位板22,限位板22和安装管2限位转动连接,可以理解的是,操作杆21在限位板22上可发生轴向位移,并通过限位板22在安装管2上发生轴向转动。
其中,操作杆21的顶部和限位板22之间套接有第一弹簧23,该第一弹簧23的存在,使得初始状态下,操作杆21的底端和与安装管2连接的外筒3中的调压件32远离,避免影响该外筒3和安装管2之间的安装。
其中,安装管2上固定套接有法兰盘24,法兰盘24和制备釜1密封连接。
进一步的,操作杆21的底端固接有抵接筒25,抵接筒25插接于调压件32延伸出内筒31的一端,便于通过操作杆21的轴向位移来对该调压件32进行挤压。
其中,如图5所示,抵接筒25的底端面上圆周设置有限位插块26。
进一步的,如图6-图8所示,调压件32包含滑杆321和密封塞322,滑杆321密封滑动于内筒31,密封塞322固接于滑杆321位于内筒31内的一端,密封塞322和内筒31之间密封滑动配合。
需要说明的是,密封塞322和内筒31内底部之间可增设第二弹簧33,该第二弹簧33可在取出样品的时候起到辅助作用,对密封塞322提供弹性,辅助密封塞322沿着内筒31向上位移,将物料从内筒31中推动向内通孔311方向。
其中,内筒31的顶端面上同轴固接有顶端定位环34,顶端定位环34套接于滑杆321,使得滑杆321可以在内筒31上正常轴向位移。
进一步的,顶端定位环34的顶部端面上圆周设置有顶端定位孔341,顶端定位孔341和限位插块26插接配合(该顶端定位孔341的具体位置是与安装管2相连接的外筒3中的内筒31上的),可以理解的是,按压操作杆21,并转动,使得限位插块26和顶端定位孔341之间形成插接,则此时转动操作杆21,将会带动内筒31发生同步转动。
其中,内筒31的底端面上同轴固接有底端定位环35,底端定位环35和顶端定位环34限位插接配合,由此,可以理解的是,在外筒3之间互相通过螺纹连接的时候,位于内部的内筒31将通过自身的底端定位环35与下方的内筒31上的顶端定位环34之间形成插接,继而多个内筒31之间可形成同步的轴向转动。
需要说明的是,两个外筒3之间螺纹连接之后,位于该两个外筒3内部的其中一个内筒31上的底端定位环35和另一个内筒31上的顶端定位环34之间抵接。
进一步的,如图10所示,底端定位环35的底端面上圆周设置有底端伸缩块351,底端伸缩块351限位滑动于底端定位环35,底端伸缩块351插接于底端定位环35的一端设置有第三弹簧352,进一步的,底端伸缩块351和顶端定位孔341插接配合。
可以理解的是,当上方的内筒31上的底端定位环35和下方的内筒31上的顶端定位环34之间抵接后,可转动其中一个内筒31,直至底端伸缩块351插接向顶端定位孔341中,此时,两个内筒31将可同步发生轴向转动。
需要说明的是,外筒3侧壁的顶底两端采用间隔镂空设计,如图7-图9所示,该间隔设计,使得互相连接在一起的外筒3之间存在通道,可以保证单向阀312的正常排气或者换气动作。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天然动植物提取有效成份制备用取样装置的使用过程:
使用的时候,根据实际需要来选择具体需要几个外筒3,而后,分别将选中数量的外筒3内插接上内筒31,并将内筒31插接向外筒3的最深处,并转动内筒31,使其上的内通孔311和对应外筒3上的外通孔301之间位于同一高度并相互错位,此时的内筒31形成封闭腔体,而后将多个外筒3之间,互相通过各自上的内螺纹302和另一个上的第二外螺纹303之间的螺纹配合连接在一起,此过程中,相邻的两个内筒31之间需转动,使得上方的内筒31上的底端伸缩块351插接向下方的内筒31上的顶端定位孔341中,继而使得多个内筒31之间可形成同步的轴向转动,相邻的两个外筒3在螺纹连接的过程中,将会通过上方的内筒31对下方的内筒31上的滑杆321进行挤压,使得下方的内筒31内部形成负压,而后将组装在一起的外筒3通过最顶端的内螺纹302和安装管2上的第一外螺纹201之间进行螺纹连接,再将已安装有多个外筒3的安装管2通过法兰盘24安装向制备釜1上,在需要取样的时候,向下按压操作杆21,使得最上方的滑杆321在对应的内筒31中可发生向下的轴向位移,使得该内筒31中形成负压,而后转动操作杆21,使得其上的限位插块26和最上方的内筒31上的顶端定位孔341之间形成插接,继而带动所有的内筒31发生同步的轴向转动,直至内筒31上的内通孔311和对应外筒3上的外通孔301之间径向重合,即外筒3外部和内筒31内部形成连通,在压力差的作用下,此时制备釜1内的物料将会涌向多个内筒31中,而后反向转动操作杆21(操作杆21一直保持按压状态),使得内筒31上的内通孔311和外筒3上的外通孔301形成错位,继而使得内筒31回复封闭状态,完成取样操作,该方案的此种设计,可对制备釜1内部进行分层取样,增强了取样的随机性以及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且外筒3之间的可拆卸连接,可形成多样化的拼接,使得该采样装置可以适用于不同大小的制备釜1。
在具体使用过程中,因外筒3和内筒31均位于制备釜1内部,在具体取样的时候,并无法看的见外通孔301和内通孔311之间的具体关系,仅凭感觉转动操作杆21,无法准确的使外通孔301和内通孔311之间是连通或者是闭合装填,导致取样困难,以及取样结束,从制备釜1中取出该取样装置的时候,易因外通孔301和内通孔311之间没有形成闭合,导致样品从各自对应的内筒31中脱落或者混合进入对应高度以外的样品,影响取样结果的准确性。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如图7-图9所示,内筒31的侧壁上圆周设置有弧形槽313,外筒3的侧壁上弹性插接有卡接板36,需要说明的是,卡接板36可通过拉簧等现有技术和外筒3的侧壁之间形成弹性连接,初始状态下,卡接板36和外筒3的侧壁之间为抵接状态。
进一步的,卡接板36和弧形槽313插接,且卡接板36和弧形槽313滑动配合。
进一步的,内筒31的顶端面圆周设置有方位参照条342,方位参照条342和内通孔311在内筒31的轴向位置对应。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理解,在本实施例中,限位插块26设置为四个,同一组外筒3和内筒31上的外通孔301、内通孔311、环形槽315、顶端定位孔341、方位参照条342、底端伸缩块351和卡接板36的数量均分别设置为四个,其中,卡接板36在环形槽315上的转动角度设置为45°。
其中,内筒31的侧壁底部设置有斜角部314。
进一步的,卡接板36插接向外筒3内的一端设置有坡面361,坡面361和斜角部314耦合。
其中,卡接板36呈L形设置,卡接板36和外通孔301在外筒3上的轴向位置对应。
由此,在内筒31向外筒3内部插接的过程中,内筒31的斜角部314将会抵接向卡接板36的坡面361,继而将卡接板36向外推动,即卡接板36沿着外筒3的径向发生远离外筒3的位移,通过方位参照条342,辨别环形槽315和卡接板36之间的位置关系,通过转动内筒31或者外筒3,使得卡接板36插接向外筒3的一端和环形槽315之间形成插接,继而使得内筒31在外筒3上形成行为,且环形槽315和卡接板36之间的滑动关系,将使得内筒31在外筒3上的转动角度受到限制,继而可避免在取样过程中,因无法看见外通孔301和内通孔311之间的位置关系,而导致取样困难,该方案的此种设计,可通过卡接板36和环形槽315之间的转动角度,来限定内筒31在外筒3上的转动角度,继而确定外通孔301和内通孔311之间的连通或者闭合关系,可以确保取样顺利,保证了分层取样的随机性。
在具体使用过程中,因为了保证单向阀312的正常排气或者换气动作,外筒3侧壁的顶底两端采用间隔镂空设计,该间隔设计,使得互相连接在一起的外筒3之间存在通道,这就使得在取样过程中,相邻的两个外筒3之间将会灌入物料,在取出该取样装置的时候,易造成灌入的物料洒落,影响生产环境,且造成了物料浪费。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如图3、图6、图8-图9所示,内筒31的底端面上同轴设置有环形槽315,环形槽315的内径大于底端定位环35的外径,内筒31的底端面上转动连接有连接罩37,连接罩37顶端固接有环形限位条371。
进一步的,环形限位条371和环形槽315密封转动配合,避免影响内筒31在外筒3中的转动。
进一步的,连接罩37呈倒锥形设置,连接罩37和外筒3的内壁密封滑动配合。
需要说明的是,连接罩37的底端和外筒3的底端齐平,使得连接罩37和其底侧的内筒31之间抵接,避免物料渗入。
由此可知,当内筒31插接到外筒3中的时候,连接罩37和下方的内筒31之间形成抵接,通过连接罩37的锥形面,使得此时对应的外筒3的内底部形成向上凸起的腔体,继而在取样过程中,内筒31和外筒3底部之间形成的腔体中虽然仍会灌入物料,但是在取出该取样装置的时候,灌入的物料将会在连接罩37的锥形面的作用下直接滑落向制备釜1内部,避免了灌入的物料洒落向制备釜1外侧,对生产环境造成影响,且避免了物料的浪费。
另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另提供天然动植物提取有效成份制备用的取样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天然动植物提取有效成份:
预处理,将天然动植物原材料进行粉碎;
第一提取步骤:利用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法对经过预处理后的天然动植物进行提取,分离得到溶于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的有效成分;
第二提取步骤:将第一提取步骤中的药渣和溶于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的有效成分混合,利用高压差低温提取法进行第二次提取,得到天然动植物提取液;
过滤步骤:将天然动植物提取液进行过滤,得到天然动植物清液;
浓缩步骤:将天然动植物清液进行浓缩,得到天然动植物有效成份的水溶性组分;
S2:组装外筒3,将多个内筒31对应插接向多个外筒3内,并分别使外通孔301和内通孔311之间形成错位,使内筒31内部形成密封腔,根据实际所需,将多个安装好内筒31的外筒3之间螺纹连接;
此过程中,转动内筒31,使上方的内筒31和下方的内筒31之间形成卡接;
随着外筒3之间的螺纹连接,内筒31之间逐渐卡紧,且此过程中,除需要和安装管2连接的内筒31内的调压件32没有变化,其他调压件32分别受挤压在各自对应的内筒31内发生轴向位移,并在各自内筒31的密封腔中形成负压;
S3:安装取样装置,将连接在一起的多个外筒3和安装管2连接,利用最顶端的外筒3上的内螺纹302和安装管2上的第一外螺纹201螺纹连接;
将安装有多个外筒3的安装管2插接向各个工艺中需要取样的制备釜1内,并和对应的制备釜1之间密封连接;
S4:取样,按压操作杆21并转动,使其和最顶端的内筒31上的顶端定位环34之间形成卡接,此过程中,最顶端内筒31上的调压件32受挤压,使顶端内筒31的密封腔中形成负压;
继续转动操作杆21,使外通孔301和内通孔311之间径向重合,即互相连通,此时制备釜1内的物料在压力作用下分别涌向各个内筒31中;
反向转动操作杆21,使外通孔301和内通孔311之间重新形成错位,此时物料得以保存在内筒31中;
取下安装管2,根据S1反向操作,依次拆解多个外筒3,最终将拆卸后的外筒3中的内筒31逐一转动,使外通孔301和内通孔311径向重合,此时可将物料倒出,完成取样。
需要说明的是,制备釜1、第一弹簧23、法兰盘24、单向阀312、密封塞322、第二弹簧33和第三弹簧352具体的型号规格需根据该装置的实际规格等进行选型确定,具体选型计算方法采用本领域现有技术,故不再详细赘述。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天然动植物提取有效成份制备用取样装置,包含制备釜(1),所述制备釜(1)用于天然动植物提取有效成份制备用,其特征在于:
所述制备釜(1)上密封插接有安装管(2),所述安装管(2)内活动安装有操作杆(21),所述操作杆(21)在所述安装管(2)上转动连接,且所述操作杆(21)在所述安装管(2)上可轴向位移;
所述安装管(2)底端可拆卸连接有外筒(3),所述外筒(3)内限位插接有内筒(31),且所述内筒(31)在所述外筒(3)内可转动,所述内筒(31)和所述外筒(3)之间密封滑动配合,所述内筒(31)上密封滑动有调压件(32);
所述外筒(3)的侧壁上圆周设置有外通孔(301),所述内筒(31)的侧壁上圆周设置有内通孔(311),所述内通孔(311)位于所述内筒(31)的侧壁顶部,所述内通孔(311)和所述外通孔(301)一一对应,所述内筒(31)底端设置有单向阀(312);
所述外筒(3)的内壁顶部设置有内螺纹(302),所述外筒(3)的外壁底部设置有第二外螺纹(303),所述第二外螺纹(303)和所述内螺纹(302)螺纹配合;
所述调压件(32)的顶端延伸出所述内筒(31)并和所述操作杆(21)插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然动植物提取有效成份制备用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管(2)的侧壁底部设置有第一外螺纹(201),所述第一外螺纹(201)和所述内螺纹(302)螺纹配合;
所述操作杆(21)上活动套接有限位板(22),所述限位板(22)和所述安装管(2)限位转动连接;
所述操作杆(21)的顶部和所述限位板(22)之间套接有第一弹簧(23);
所述安装管(2)上固定套接有法兰盘(24),所述法兰盘(24)和所述制备釜(1)密封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然动植物提取有效成份制备用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杆(21)的底端固接有抵接筒(25),所述抵接筒(25)插接于所述调压件(32)延伸出所述内筒(31)的一端;
所述抵接筒(25)的底端面上圆周设置有限位插块(26)。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天然动植物提取有效成份制备用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压件(32)包含滑杆(321)和密封塞(322),所述滑杆(321)密封滑动于所述内筒(31),所述密封塞(322)固接于所述滑杆(321)位于所述内筒(31)内的一端,所述密封塞(322)和所述内筒(31)之间密封滑动配合。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天然动植物提取有效成份制备用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31)的顶端面上同轴固接有顶端定位环(34),所述顶端定位环(34)套接于所述滑杆(321)。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天然动植物提取有效成份制备用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端定位环(34)的顶部端面上圆周设置有顶端定位孔(341),所述顶端定位孔(341)和所述限位插块(26)插接配合。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天然动植物提取有效成份制备用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31)的底端面上同轴固接有底端定位环(35),所述底端定位环(35)和所述顶端定位环(34)限位插接配合。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天然动植物提取有效成份制备用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端定位环(35)的底端面上圆周设置有底端伸缩块(351);
所述底端伸缩块(351)限位滑动于所述底端定位环(35);
所述底端伸缩块(351)插接于所述底端定位环(35)的一端设置有第三弹簧(352)。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天然动植物提取有效成份制备用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端伸缩块(351)和所述顶端定位孔(341)插接配合。
10.天然动植物提取有效成份制备用的取样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天然动植物提取有效成份制备用取样装置,包括以下步骤:
S1:天然动植物提取有效成份:
预处理,将天然动植物原材料进行粉碎;
第一提取步骤:利用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法对经过预处理后的天然动植物进行提取,分离得到溶于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的有效成分;
第二提取步骤:将第一提取步骤中的药渣和溶于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的有效成分混合,利用高压差低温提取法进行第二次提取,得到天然动植物提取液;
过滤步骤:将天然动植物提取液进行过滤,得到天然动植物清液;
浓缩步骤:将天然动植物清液进行浓缩,得到天然动植物有效成份的水溶性组分;
S2:组装外筒(3),将多个内筒(31)对应插接向多个外筒(3)内,并分别使外通孔(301)和内通孔(311)之间形成错位,使内筒(31)内部形成密封腔,根据实际所需,将多个安装好内筒(31)的外筒(3)之间螺纹连接;
此过程中,转动内筒(31),使上方的内筒(31)和下方的内筒(31)之间形成卡接;
随着外筒(3)之间的螺纹连接,内筒(31)之间逐渐卡紧,且此过程中,除需要和安装管(2)连接的内筒(31)内的调压件(32)没有变化,其他调压件(32)分别受挤压在各自对应的内筒(31)内发生轴向位移,并在各自内筒(31)的密封腔中形成负压;
S3:安装取样装置,将连接在一起的多个外筒(3)和安装管(2)连接,利用最顶端的外筒(3)上的内螺纹(302)和安装管(2)上的第一外螺纹(201)螺纹连接;
将安装有多个外筒(3)的安装管(2)插接向各个工艺中需要取样的制备釜(1)内,并和对应的制备釜(1)之间密封连接;
S4:取样,按压操作杆(21)并转动,使其和最顶端的内筒(31)上的顶端定位环(34)之间形成卡接,此过程中,最顶端内筒(31)上的调压件(32)受挤压,使顶端内筒(31)的密封腔中形成负压;
继续转动操作杆(21),使外通孔(301)和内通孔(311)之间径向重合,即互相连通,此时制备釜(1)内的物料在压力作用下分别涌向各个内筒(31)中;
反向转动操作杆(21),使外通孔(301)和内通孔(311)之间重新形成错位,此时物料得以保存在内筒(31)中;
取下安装管(2),根据S1反向操作,依次拆解多个外筒(3),最终将拆卸后的外筒(3)中的内筒(31)逐一转动,使外通孔(301)和内通孔(311)径向重合,此时可将物料倒出,完成取样。
CN202310501960.5A 2023-05-06 2023-05-06 天然动植物提取有效成份制备用取样装置及方法 Pending CN11673528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501960.5A CN116735281A (zh) 2023-05-06 2023-05-06 天然动植物提取有效成份制备用取样装置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501960.5A CN116735281A (zh) 2023-05-06 2023-05-06 天然动植物提取有效成份制备用取样装置及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735281A true CN116735281A (zh) 2023-09-12

Family

ID=879105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501960.5A Pending CN116735281A (zh) 2023-05-06 2023-05-06 天然动植物提取有效成份制备用取样装置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735281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804827A (zh) * 2024-03-01 2024-04-02 深圳市阿特拉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水下运载器搭载式深海沉积物取样设备
CN117804827B (zh) * 2024-03-01 2024-06-04 深圳市阿特拉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水下运载器搭载式深海沉积物取样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804827A (zh) * 2024-03-01 2024-04-02 深圳市阿特拉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水下运载器搭载式深海沉积物取样设备
CN117804827B (zh) * 2024-03-01 2024-06-04 深圳市阿特拉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水下运载器搭载式深海沉积物取样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393672U (zh) 一种伸缩型限位弹性定位销
AU2017212310B2 (en) Manual mixer
CN203925409U (zh) 油管堵塞器
CN104135945A (zh) 一种样品提取、稀释和排放装置
CN111665079A (zh) 一种列阵型农药残留检测用取样装置
US11590463B2 (en) Liquid-liquid mixing device suitable for sample preparation by liquid-liquid extraction
DE102014112042A1 (de) Austragsvorrichtung mit elastisch angetriebenem Mischer
US4518386A (en) Medicine container having lyophilized powder and diluent stored in separate sealed chambers
CN116735281A (zh) 天然动植物提取有效成份制备用取样装置及方法
CN115615743B (zh) 一种用于湿地的生态土壤修复取样装置
GB2550583A (en) Bone cement mixer
US20080144428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ixing Bone Cement
CN110239848B (zh) 一种储液袋进出料口结构及其装配和使用方法
CN104352352A (zh) 可拆卸的自动抽吸注射器
WO2017203234A1 (en) Bone cement mixer
CN208999128U (zh) 一种用于原位测试的取样装置
DE102009009096A1 (de) Gaskartuschenadapter zum Befestigung desselben an einem Übertragungs- und Verbrennungskammerfüllelement einer Gasbefestigungsvorrichtung und zum Trennen desselben von dem Element
CN107036840A (zh) 土壤分层采样器
CN109030086A (zh) 一种反应釜用自动取样装置
DE4128923A1 (de) Trennvorrichtung fuer fluessigkeits-, insbesondere blutfraktionen
KR20150130802A (ko) 배수구용 개폐장치
CN216791715U (zh) 一种可降解地膜残膜率监测装置
CN220834207U (zh) 旋转式投料提取罐
CN218035722U (zh) 方便采样的土壤采样器
CN216358998U (zh) 具有取样功能的罐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