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723534A - Ue测量的放宽 - Google Patents

Ue测量的放宽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723534A
CN116723534A CN202310205671.0A CN202310205671A CN116723534A CN 116723534 A CN116723534 A CN 116723534A CN 202310205671 A CN202310205671 A CN 202310205671A CN 116723534 A CN116723534 A CN 11672353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tance
terminal device
time interval
angular movement
access n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20567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M·塔亚布
S·K·乔希
P·皮玛格梅多夫
T·科斯凯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Original Assignee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filed Critical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Publication of CN1167235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72353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64/00Locating users or terminals or network equipment for network management purposes, e.g. mobility management
    • H04W64/006Locating users or terminals or network equipment for network management purposes, e.g. mobility management with additional information processing, e.g. for direction or speed determin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64/00Locating users or terminals or network equipment for network management purposes, e.g. mobility man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8Testing, supervising or monitoring using real traffic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5/00Position-fixing by co-ordinating two or more direction or position line determinations; Position-fixing by co-ordinating two or more distance determinations
    • G01S5/02Position-fixing by co-ordinating two or more direction or position line determinations; Position-fixing by co-ordinating two or more distance determinations using radio waves
    • G01S5/0294Trajectory determination or predictive filtering, e.g. target tracking or Kalman filter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10Scheduling measurement reports ; Arrangements for measurement repor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02Processing of mobility data, e.g. registration information at HLR [Home Location Register] or VLR [Visitor Location Register]; Transfer of mobility data, e.g. between HLR, VLR or external network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5/00Position-fixing by co-ordinating two or more direction or position line determinations; Position-fixing by co-ordinating two or more distance determinations
    • G01S5/02Position-fixing by co-ordinating two or more direction or position line determinations; Position-fixing by co-ordinating two or more distance determinations using radio waves
    • G01S5/12Position-fixing by co-ordinating two or more direction or position line determinations; Position-fixing by co-ordinating two or more distance determinations using radio waves by co-ordinating position lines of different shape, e.g. hyperbolic, circular, elliptical or radia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文档公开了一种用于控制终端设备的测量的解决方案。根据一个方面,一种方法包括:基于从无线电链路测量的测量数据来确定接入节点与终端设备之间的距离和终端设备相对于接入节点的角运动;基于该距离和角运动来做出关于终端设备的连续无线电测量之间的时间间隔的长度的决定;以及通过无线电链路传送该决定。

Description

UE测量的放宽
技术领域
本文中描述的各种实施例涉及无线通信领域,并且具体地涉及由蜂窝通信系统的终端设备执行的无线电资源管理测量。
背景技术
蜂窝通信系统的终端设备执行各种无线电资源管理测量。这样的测量中的一些包括相邻小区测量,在相邻小区测量中,终端设备出于切换的目的而测量从相邻小区接收的信号。执行这样的测量消耗终端设备中的功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些方面由独立权利要求限定。
从属权利要求中限定了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
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属于独立权利要求范围的实施例和特征(如果有的话)将被解释为对理解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有用的示例。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由独立权利要求限定。
根据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装置,该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至少一个存储器,该至少一个存储器被配置为存储指令,该指令使该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至少以下各项:基于测量数据,确定接入节点与终端设备之间的距离和终端设备相对于接入节点的角运动;基于该距离和角运动,做出关于终端设备的连续无线电测量之间的时间间隔的长度的决定;以及通过无线电链路或另一无线电链路传送该决定,并且使终端设备以该时间间隔的长度进行连续无线电测量。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时间间隔指示到下一无线电测量时刻的持续时间。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装置被配置为在检测到上述距离正在减小或保持时选择第一时间间隔,并且在检测到上述距离正在增加时选择短于第一时间间隔的第二时间间隔。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装置被配置为基于上述角运动的度数来计算至少第二时间间隔。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装置被配置为存储信息,该信息指示就距接入节点的距离方面而言的小区边缘,使用由测量数据指示的距离和角运动来估计直到终端设备到达小区边缘的持续时间,并且基于所估计的持续时间来选择上述时间间隔。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时间间隔短于所估计的持续时间。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装置被配置为:确定上述距离是正在增加还是正在减小;如果该距离被确定为正在增加,则使用上述距离和角运动来确定上述时间间隔;如果上述距离被确定为正在减小,则基于该距离来确定上述时间间隔而不用角运动。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果上述距离被确定为正在增加,则该装置被配置为执行以下各项:如果上述距离被确定为正在增加但以低于所确定的阈值的速度增加,并且如果上述角运动被确定为非零,则基于距由接入节点提供的小区边缘的距离和上述阈值来计算上述时间间隔;并且如果上述距离被确定为正在以大于上述阈值的速度增加,则基于距小区边缘的距离、上述速度和上述角运动来计算上述时间间隔。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装置被配置为基于测量数据确定终端设备与接入节点之间是否存在视线,并且在确定不存在视线时,在测量窗口内对上述距离和角运动进行平均。
根据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方法,该方法包括:基于从无线电链路测量的测量数据,确定接入节点与终端设备之间的距离和终端设备相对于接入节点的角运动;基于该距离和角运动来做出关于终端设备的连续无线电测量之间的时间间隔的长度的决定;以及通过该无线电链路或另一无线电链路传送该决定,并且使终端设备以该时间间隔的长度进行连续无线电测量。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时间间隔指示到下一无线电测量时刻的持续时间。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检测到上述距离正在减小或保持时,第一时间间隔被选择,并且其中在检测到上述距离正在增加时,短于第一时间间隔的第二时间间隔被选择。
在一个实施例中,至少第二时间间隔基于上述角运动的度数被计算。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包括存储信息,该信息指示就距接入节点的距离方面的小区边缘,使用由测量数据指示的距离和角运动来估计直到终端设备到达小区边缘的持续时间,以及基于所估计的持续时间来选择上述时间间隔。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时间间隔短于所估计的持续时间。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包括:确定上述距离是正在增加还是正在减小;如果该距离被确定为正在增加,则使用上述距离和角运动来确定上述时间间隔;如果上述距离被确定为正在减小,则基于该距离来确定上述时间间隔而不用角运动。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方法包括基于测量数据确定终端设备与接入节点之间是否存在视线,并且在确定不存在视线时,在测量窗口内对上述距离和角运动进行平均。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包括存储在到接入节点的距离方面指示小区边缘的信息,使用由测量数据指示的距离和角运动来估计直到终端设备到达小区边缘的持续时间,并且基于所估计的持续时间来选择上述时间间隔。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方法由终端设备执行,并且其中上述通信包括终端设备向接入节点发送上述时间间隔。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方法由接入节点执行,并且其中接入节点通过向终端设备发送上述时间间隔来将终端设备配置为进行测量。
根据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体现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由计算机可读的计算机程序代码,其中该计算机程序代码将该计算机配置为执行计算机过程,该计算机过程包括:基于从无线电链路测量的测量数据,确定接入节点与终端设备之间的距离和终端设备相对于接入节点的角运动;基于该距离和角运动,做出关于终端设备的连续无线电测量之间的时间间隔的长度的决定;以及通过无线电链路或另一无线电链路传送该决定,并且使终端设备以该时间间隔的长度进行连续无线电测量。
附图说明
以下仅通过示例的方式参考附图描述实施例,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可以应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的无线通信场景;
图2示出了根据实施例的用于确定终端设备的测量间隔的过程;
图3示出了终端设备的距离和角运动的测量;
图4示出了根据实施例的在测量间隔的选择中使用角运动的过程;
图5和图6示出了在图4的实施例中所做出的选择;
图7和图8示出了用于减少会降低测量精度的异常值的实施例;
图9A至图9C示出了执行图2的过程的各种实施例;以及
图10示出了根据实施例的装置的结构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是示例。尽管说明书可以在多个位置引用“一个(an)”、“一个(one)”或“一些(some)”实施例,但这并不一定表示每个这样的引用都指向相同实施例,或者该特征仅适用于单个实施例。不同实施例的单个特征也可以组合以提供其他实施例。此外,词语“包括(comprising)”和“包括(including)”应当理解为没有将所描述的实施例限制为仅由已经提到的特征组成,并且这样的实施例也可以包含没有特别提到的特征/结构。
在下文中,将使用基于高级长期演进(高级LTE,LTE-A)或新无线电(NR,5G)的无线电接入架构作为可以应用实施例的接入架构的示例来描述不同示例性实施例,然而,没有将实施例限制于这样的架构。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通过适当地调节参数和过程,实施例也可以应用于具有合适部件的其他类型的通信网络。适合系统的其他选项的一些示例是通用移动电信系统(UMTS)无线电接入网(UTRAN或E-UTRAN)、长期演进(LTE,与E-UTRA相同)、无线局域网(WLAN或WiFi)、全球微波接入互操作性(WiMAX)、个人通信服务(PCS)、/>宽带码分多址(WCDMA)、使用超宽带(UWB)技术的系统、传感器网络、移动自组织网络(MANET)和因特网协议多媒体子系统(IMS)或其任何组合。
图1描绘了简化系统架构的示例,其仅示出了一些元素和功能实体,它们都是逻辑单元,其实现可以与所示的不同。图1所示的连接是逻辑连接;实际的物理连接可以不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很清楚的是,该系统通常还包括图1所示的功能和结构以外的其他功能和结构。
然而,实施例不限于作为示例而给出的系统,而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将该解决方案应用于具有必要特性的其他通信系统。
图1的示例示出了示例性无线电接入网的一部分。
图1示出了被配置为在小区中的一个或多个通信信道上与提供小区的接入节点(诸如(e/g)NodeB)104处于无线连接的终端设备或用户设备100和102。(e/g)NodeB是指3GPP规范中定义的eNodeB或gNodeB。从用户设备到(e/g)NodeB的物理链路称为上行链路或反向链路,而从(e/g)NodeB到用户设备的物理链路称为下行链路或前向链路。应当理解,(e/g)NodeB或其功能可以使用适合于这样的用途的任何节点、主机、服务器或接入点等实体来实现。
通信系统通常包括多于一个(e/g)NodeB,在这种情况下,(e/g)NodeB也可以被配置为通过为该目的而设计的有线或无线链路彼此通信。这些链路不仅可以用于信令目的,还可以用于将数据从一个(e/g)NodeB路由到另一(e/g)NodeB。(e/g)NodeB是被配置为控制其耦合到的通信系统的无线电资源的计算设备。NodeB也可以称为基站、接入点、接入节点、无线电接入网中的网络元件、或任何其他类型的接口设备,包括能够在无线环境中操作的中继站。(e/g)NodeB包括或耦合到收发器。从(e/g)NodeB的收发器,提供有到天线单元的连接,天线单元建立到用户设备的双向无线电链路。天线单元可以包括多个天线或天线元件。(e/g)NodeB还连接到核心网110(CN或下一代核心NGC)。取决于系统,CN侧的对应方可以是服务网关(S-GW,路由和转发用户数据分组)、用于提供用户设备(UE)到外部分组数据网络的连接的分组数据网络网关(P-GW)、或移动管理实体(MME)等。在5G新无线电的上下文中,核心网采用本领域已知的基于服务的架构。
关于定位,基于服务的架构(核心网)包括接入和移动性管理功能(AMF)和位置管理功能(LMF)。AMF向核心网中的其他网络功能和向请求终端设备的定位的其他实体提供用于呼叫处理、策略和计费的位置信息。AMF从若干源接收和管理位置请求:来自终端设备的移动发起位置请求(mobile-originated location requests,MO-LR)和来自核心网的其他功能或来自其他网络元件的移动终止位置请求(mobile-terminated location requests,MT-LR)。AMF为每个请求选择LMF,并且使用其定位服务来触发定位会话。LMF然后在从AMF接收到这样的请求时执行定位。LMF管理定位活动的资源和时间。LMF使用NL1接口上的Namf_Communication服务来向一个或多个接入节点请求终端设备的定位,或者通过N1与终端设备通信以进行基于UE的定位或UE辅助的定位。定位可以包括位置的估计,另外,LMF还可以在被请求时估计移动或位置信息的精度。就连接而言,AMF位于接入节点与LMF之间,因此比LMF更接近接入节点。
用户设备(user device)(也称为UE、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用户终端、终端设备等)示出了空中接口上的资源被分配和指派给的一种类型的装置,因此,本文中描述的用户设备的任何特征可以用对应装置来实现,诸如中继节点。这样的中继节点的示例是朝向基站的层3中继(自回程中继)。5G规范定义了两种中继模式:带外中继,其中可以针对接入链路和回程链路定义相同或不同的载波;以及带内中继,其中针对接入链路和回程链路两者使用相同的载波频率或无线电资源。带内中继可以被视为基线中继方案。中继节点被称为集成接入和回程(IAB)节点。它还内置有对多个中继跳的支持。IAB操作采用具有CU和多个DU的所谓的拆分架构。IAB节点包含两个独立的功能:IAB节点的DU(分布式单元)部分促进中继小区中的gNB(接入节点)功能,即,它用作接入链路;并且IAB节点的移动终止(MT)部分促进回程连接。宿主(donor)节点(DU部分)与IAB节点的MT部分通信,并且它具有到CU的有线连接,CU也具有到核心网的连接。在多跳场景中,MT部分(子IAB节点)与父IAB节点的DU部分通信。
用户设备通常是指便携式计算设备,包括使用或不使用订户标识模块(SIM)操作的无线移动通信设备,包括但不限于以下类型的设备:移动站(移动电话)、智能手机、个人数字助理(PDA)、手机、使用无线调制解调器的设备(报警或测量设备等)、膝上型电脑和/或触摸屏计算机、平板电脑、游戏控制台、笔记本电脑和多媒体设备。应当理解,用户设备也可以是几乎排他性的仅上行链路设备,其示例是将图像或视频剪辑加载到网络的相机或摄像机。用户设备也可以是具有在物联网(IoT)网络中操作的能力的设备,IoT是一种场景,其中对象具有通过网络传输数据的能力,而不需要人与人或人与计算机的交互。用户设备还可以利用云。在一些应用中,用户设备可以包括具有无线电部件的小型便携式设备(诸如手表、耳机或眼镜),并且计算在云中进行。用户设备(或在一些实施例中,层3中继节点)被配置为执行用户设备功能中的一个或多个。用户设备也可以称为订户单元、移动站、远程终端、接入终端、用户终端或用户设备(UE),仅提及若干名称或装置。
本文中描述的各种技术也可以应用于网络物理系统(CPS)(控制物理实体的协作计算元件的系统)。CPS可以实现和利用嵌入在物理对象中的不同位置的大量互连ICT设备(传感器、致动器、处理器微控制器等)。移动网络物理系统(所讨论的物理系统具有固有移动性)是网络物理系统的子类别。移动物理系统的示例包括由人类或动物运输的移动机器人和电子器件。
另外,尽管将装置描绘为单个实体,但是可以实现不同的单元、处理器和/或存储器单元(图1中未全部示出)。
5G支持使用多输入多输出(MIMO)天线,比LTE(所谓的小小区概念)更多的基站或节点,包括与较小基站协作并且根据服务需求、用例和/或可用频谱而采用多种无线电技术的宏站点。5G移动通信支持各种用例和相关应用,包括视频流、增强现实、不同的数据共享方式和各种形式的机器类型应用(诸如(大规模)机器类型通信(mMTC)),包括车辆安全、不同传感器和实时控制。预期5G具有多个无线电接口,即,低于6GHz、厘米波(cmWave)和毫米波(mmWave),并且能够与诸如LTE等现有传统无线电接入技术集成。与LTE的集成可以至少在早期阶段实现为系统,在该系统中,由LTE提供宏覆盖,并且5G无线电接口接入通过聚合到LTE而来自小小区。换言之,计划5G同时支持RAT间可操作性(诸如LTE-5G)和RI间可操作性(无线电接口间可操作性,诸如低于6GHz-cmWave、低于6GHz–cmWave–mmWave-sub-THz)。被认为在5G网络中使用的概念中的一个是网络切片,在网络切片中,可以在同一基础设施内创建多个独立且专用的虚拟子网(网络实例),以运行对延迟、可靠性、吞吐量和移动性具有不同要求的服务。
LTE网络中的当前架构完全分布在无线电中,并且通常完全集中在核心网中。5G中的低延迟应用和服务需要使内容接近无线电,从而导致局部中断和多址边缘计算(MEC)。5G使得分析和知识生成可以在数据源处进行。这种方法需要利用可能无法连续地连接到网络的资源,诸如笔记本电脑、智能电话、平板电脑和传感器。MEC为应用和服务托管提供分布式计算环境。它还具有在蜂窝订户附近存储和处理内容以加快响应时间的能力。边缘计算涵盖广泛的技术,诸如无线传感器网络、移动数据采集、移动签名分析、协作式分布式对等自组织网络和处理,也可分类为本地云/雾计算和栅格/网格计算)、露水(dew)计算、移动边缘计算、cloudlet、分布式数据存储和检索、自主自我修复网络、远程云服务、增强和虚拟现实、数据高速缓存、物联网(大规模连接和/或延迟关键)、关键通信(自动驾驶汽车、交通安全、实时分析、时间关键控制、医疗保健应用。
通信系统还能够与其他网络112通信,诸如公共交换电话网络或因特网,或者利用由它们提供的服务。通信网络也可以能够支持云服务的使用,例如,核心网操作的至少一部分可以作为云服务(这在图1中由“云”114描绘)来执行。通信系统还可以包括为不同运营商的网络提供用于例如在频谱共享中进行协作的设施的中央控制实体等。
边缘云可以通过利用网络功能虚拟化(NFV)和软件定义网络(SDN)被引入无线电接入网(RAN)中。使用边缘云可以表示要至少部分在服务器、主机或节点中执行接入节点操作,该服务器、主机或节点操作耦合到包括无线电部件的远程无线电头端或基站。节点操作也可以分布在多个服务器、节点或主机之间。cloudRAN架构的应用使得RAN实时功能能够在RAN侧(在分布式单元DU 105中)执行,并且非实时功能能够以集中式方式(在集中式单元CU108中)执行。
还应当理解,核心网操作与基站操作之间的功能分配可以不同于LTE的功能分配,或者甚至不存在。可能会使用的一些其他技术进步是大数据和全IP,这可能会改变网络的构造和管理方式。5G(或新无线电NR)网络被设计为支持多个层次结构,其中MEC服务器可以放置在核心与基站或nodeB(gNB)之间。应当理解,MEC也可以应用于4G网络。
5G还可以利用卫星通信来增强或补充5G服务的覆盖,例如通过提供回程。可能的用例是为机器对机器(M2M)或物联网(IoT)设备或车上乘客提供服务连续性,或者确保关键通信和未来铁路、海事和/或航空通信的服务可用性。卫星通信可以利用对地静止地球轨道(GEO)卫星系统,也可以利用低地球轨道(LEO)卫星系统、特别是巨型星座(其中部署有数百个(纳米)卫星的系统)。巨型星座中的每个卫星109可以覆盖创建地面小区的若干启用卫星的网络实体。地面小区可以通过地面中继节点或者由位于地面或卫星中的gNB来创建。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很清楚的是,所描绘的系统仅是无线电接入系统的一部分的示例,并且在实践中,该系统可以包括多个(e/g)NodeB,用户设备可以接入多个无线电小区,并且该系统还可以包括其他装置,诸如物理层中继节点或其他网络元件等。(e/g)NodeB中的至少一个可以是家庭(e/g)NodeB。另外,在无线电通信系统的地理区域中,可以提供有多种不同的无线电小区以及多个无线电小区。无线电小区可以是宏小区(或伞形小区),它们是直径通常长达数十公里的大型小区,或者是诸如微、毫微微或微微小区等较小小区。图1的(e/g)NodeB可以提供任何种类的这些小区。蜂窝无线电系统可以实现为包括若干种类的小区的多层网络。通常,在多层网络中,一个接入节点提供一个种类的一个或多个小区,因此,提供这样的网络结构需要多个(e/g)NodeB。
无线电资源管理(RRM)放宽(relaxation)是蜂窝通信系统的发展中的一个课题。一个目的是通过减少RRM动作(例如,相邻小区测量)来减小终端设备的功耗。例如,当终端设备具有低移动性(静止或接近静止)时和/或当终端设备不在小区边缘处时,测量可以减少。文献中已经存在用于确定和定义小区边缘的解决方案。例如,小区边缘可以根据距基站(接入节点)站点的距离来定义。终端设备的位置和移动性可以使用最先进的定位方法来测量。然而,用于确定RRM放宽的传统解决方案基于容易产生测量误差的距离。传统上使用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接收信号强度指示符(RSSI)、或通过接入节点与终端设备之间的无线电信道中参考信号的衰减来指示距离的类似度量,并且容易阻塞对象,从而使测量劣化。例如,在非常典型的用例中,终端设备周围有移动对象,例如车辆、建筑物等。甚至接入节点也可以是移动的,这增加了物体阻挡接入节点与终端设备之间的视线的概率。因此,使用距离作为唯一度量可能导致终端设备不必要地退出放宽的测量,从而增加功耗。
图2示出了为终端设备100选择测量速率的过程。该过程可以由用于终端设备的装置或由用于接入节点104的装置来执行,如下面更详细描述的。参考图2,该过程包括:基于从无线电链路测量的测量数据,确定(框200)接入节点104与终端设备100之间的距离和终端设备相对于接入节点的角运动;基于该距离和角运动,做出(框202)关于终端设备的连续无线电测量之间的时间间隔的长度的决定;以及通过该无线电链路或另一无线电链路传送该决定(框204),并且使终端设备以该时间间隔的长度进行连续无线电测量。
无线电链路可以是接入节点与终端设备之间的无线电链路,在这种情况下,在框204中,该时间间隔通过相同无线电链路在接入节点与终端设备之间被传送。在另一实施例中,另一无线电链路可以用于测量该距离和角运动,例如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的多个无线电链路。其目的是测量接入节点与终端设备之间的距离和角运动,并且实际上任何定位解决方案都可以用于该目的。在这种情况下,该距离和角运动可以从一个或多个无线电链路来测量,并且在框204中,该时间间隔可以通过在测量中未使用的另一无线电链路来传送。
使用角运动作为RRM放宽的准则的优点是RRM放宽中的更准确的决定。例如,在障碍物使距离测量劣化的情况下,角运动可以用于提供关于终端设备的移动性和方向的附加信息。此外,终端设备的角(旋转)运动不能用距离测量来检测,因为静止终端设备和在距接入节点固定距离处处于旋转运动中的终端设备提供相同距离测量数据。此外,旋转运动能够精确瞄准终端设备从基站站点的方向,从而能够在小区边缘不是在所有方向上与基站站点的距离都一致的情况下,更好地确定终端设备距小区边缘的距离。
图3示出了在图2的过程中使用的测量的示例。在时间tn,终端设备100距接入节点的距离为dn,位置为xn(终端设备的绝对位置xn可以省略以节省功率)。终端设备和接入节点的运动的净影响可以通过查看终端设备相对于接入节点的位置来量化。换言之,仅关注与接入节点的距离dn。让我们假定终端设备与接入节点之间的直接路径的到达时间(TOA)可以从测量数据中解析。对于TOA(或距离dn测量),我们可以利用定期发送的参考信号,例如用于RSRP测量的下行链路或上行链路参考信号(诸如同步信号、探测参考信号或解调参考信号等)。
图3示出了距离和角运动的概念、以及它们如何测量和定义。角运动可以通过在不同测量时机测量接收的参考信号相对于参考轴的到达角来确定。参考轴可以由陀螺仪、磁罗盘或其他部件提供,并且参考轴如图3中的水平虚线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该测量在终端设备100中根据从接入节点104接收的下行链路参考信号来执行。备选地,接入节点可以基于从终端设备100接收的上行链路参考信号来执行本文中描述的测量。在这种情况下,终端设备在测量时刻n和n+1测量到达角θn和θn+1。每个测量时刻可以与相应时间戳相关联。天线阵列(在接入节点或终端设备处)和相关联的空间信号处理可以用于测量到达角。接入节点处多个天线的使用复杂度较低。设测量时间戳为tn和tn+1,并且对应测量到达角为θn和θn+1,如图3所示。因此,终端设备在时间间隔[tntn+1]内在角速率或速度方面的角运动由下式给出:
β=θn+1n
如上所述,距离连同角运动可以用于确定连续RRM测量(例如,相邻小区测量(和服务小区的测量))之间的(多个)时间间隔。因此,该时间间隔可以被理解为指示到下一无线电测量时刻的持续时间。另一种解释是,该时间间隔定义了RRM测量的测量速率。所选择的测量速率可以与终端设备的任何连接状态相关联,诸如无线电资源控制(RRC)连接状态、RRC空闲状态和RRC非活动状态。
然后,让我们参考图4至图6描述使用所测量的距离和角运动来选择测量速率的实施例。图4示出了框202的实施例的流程图。参考图4,在框200中确定距离和角运动(例如,dn和dn+1以及β)之后,在框400中确定终端设备相对于接入节点的移动性。让我们记住,终端设备可以是移动的和/或接入节点可以是移动的。
在检测到上述距离正在减小或保持时,可以在框402中为由终端设备执行的RRM测量选择第一(较长)时间间隔。在终端设备最初已经使用默认测量间隔的情况下,测量间隔可以增加,使得对RRM测量的要求被放宽。在终端设备容易地使用了较长测量间隔的情况下,该较长测量间隔可以保持,或者甚至可以延长。在检测到终端设备与接入节点之间的距离正在减小或保持恒定时,框402可以被触发。
根据以上结合图3所述的测量,可以在框400中使用以下项目:
在v≤0的情况下,终端设备被确定为越来越接近接入节点或相对于接入节点是静止的。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进入框402,并且可以触发或继续RRM放宽,可以将较长测量间隔(较小测量速率)应用于未来的测量。这如图5所示,其中基于多个测量时机检测到该距离正在减小或保持恒定时,应用对测量间隔的放宽,并且降低测量速率。
在0<v≤ε并且β≠0的情况下,终端设备被视为在接入节点周围移动。这一点可以通过将ε限制为足够小的值而被纳入条件。其思想是找出终端设备可能以缓慢的速度远离接入节点的情况。终端设备到达小区边缘所需要的时间可以计算并且表示为:
其中r是接入节点的覆盖区域的期望半径。∈可以理解为与小区半径成比例的阈值。∈可以设置为能够确保终端设备将停留在小区的覆盖区域内并且在时间Tclk内不进入小区边缘区域的值。从一个方面来看,∈可以被理解为相对速度阈值,其具有表示慢速度的值,诸如步行速度(每小时5-7公里)或步行速度的分数。在知道角移动信息和距离度量(例如,RSRP)在由∈指定的限值内的情况下,可以安全地假定终端设备将停留在接入节点的覆盖区域内,并且不会在时间Tclk内进入小区边缘。因此,终端设备可以利用基于Tclk而导出的具有合适放宽时间的RRM放宽。例如,测量间隔可以设置为Tclk的分数,例如αTclk,其中0<α<1。因此,该实施例使用角运动来触发该函数的选择,以用于计算时间Tclk并且根据Tclk的分数来选择测量间隔。在框400中检测到该距离正在增加时,选择短于第一时间间隔的第二时间间隔。例如,第二时间间隔可以是默认时间间隔。这可以在框404中执行。第二时间间隔可以基于角运动的度数来计算。例如,在v>ε的情况下,终端设备被确定为朝向小区边缘移动。在这种情况下,UE到达小区边界可能花费的预期时间可以表示为
其中abs表示绝对值函数,cos表示余弦函数。因此,放宽的RRM测量时间间隔可以定义为αTclk。在放宽之后,下一测量时机tn+2将在tn+1+αTclk。如图6所示,其中在检测到该距离正在增加时,计算直到终端设备到达小区边缘的持续时间(由水平虚线表示),并且选择该时间的分数作为测量间隔。假定最新的测量是在时刻tn和tn+1进行的,则下一测量时机将被放宽到tn+2,其中tn+2与tn+1之间的时间间隔长于tn+1与tn之间的时间间隔。在tn+2之后,可以界定终端设备接近小区边缘,从而可以至少针对两个连续测量应用默认测量速率(间隔),如图6所示,在tn+2之后具有更大测量速率,以便确定终端设备在该阶段相对于接入节点的运动。可以是终端设备和/或接入节点的运动向量已经改变,并且终端设备正在朝向接入节点移动。
关于框404,在指示距接入节点的距离方面而言的小区边缘的信息可以存储在存储器中,并且由测量数据指示的距离和角运动可以用来估计直到终端设备到达小区边缘的持续时间,并且基于所估计的持续时间来选择测量时间间隔。如上所述,测量时间间隔短于到小区边缘的所估计的持续时间,以确保另外的测量在终端设备到达小区边缘之前被执行。
从另一角度来看,框400可以用于确定上述距离是正在增加还是正在减小。如果该距离被确定为正在增加,则在框404中使用上述距离和角运动来确定测量时间间隔。如果上述距离被确定为正在减小,则可以基于该距离来确定测量时间间隔而不用角运动。并且,如果上述距离在测量时机期间被确定是恒定的,则可以使用角运动来确定运动是否是旋转的,然后可以在不用角运动分量的情况下计算测量时间间隔,与框404相反。
如上所述,终端设备与接入节点之间的物体使距离测量精度劣化。通常,这样的障碍物会很快出现并且消失。因此,其影响可以通过过滤测量数据来减小。在一个实施例中,基于测量数据确定终端设备与接入节点之间是否存在视线。在确定没有视线时,可以在测量窗口内对上述距离和角运动进行平均。图7示出了这样的过程的一个实施例。该过程可以结合上述实施例中的任何一个实施例来执行。参考图7,在确定上述距离和角运动之后,例如,可以根据距离测量数据确定视线的存在/不存在。参考图8,如果该距离在连续测量时机(图8中在tn至tn+2之间的第一组、在tn+3至tn+5之间的第二组)内遵循稳定模式,则可以确定视线存在。第一组指示距离突然增加,然后突然减小。这样的模式指示存在使测量劣化的障碍物。可以存在其他模式,并且用于检测这样的模式的过程可以被配置到框700。另一方面,如果在连续测量中存在稳定模式,如第二组,则可以确定没有障碍物,或存在障碍物使得平均窗口不会消除其影响。例如,在检测到测量中存在视线时,该过程可以进行到框202或400。另一方面,在框700中检测到阻挡视线的障碍物时,可以选择平均窗口,并且可以在该窗口内对该距离和角运动测量进行平均。例如,针对第n平均窗口的平均的距离值和到达角可以导出为
类似地,对于第m平均窗口,可以找到平均的距离值和到达角/>进行平均的目的是减小因障碍物的存在而损坏的测量数据导致的异常值。使用该测量的平均值,可以根据上述实施例中的任何一个实施例来选择下一RRM测量间隔及其放宽。
如上所述,图2的过程可以在终端设备或接入节点中执行。图9A至图9C示出了例如通过包括终端设备和接入节点的系统确定测量速率和在终端设备与接入节点之间传送测量速率的实施例。在图9A至图9C中,由相同附图标记表示的步骤表示相同或基本相似的步骤或功能。参考图9A,在框900中,终端设备(UE)100和接入节点104可以建立RRC连接。如上所述,步骤900是可选的,并且实施例也可以在RRC空闲状态下执行。RRC连接的建立和特征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从文献中熟知的。在步骤902中,接入节点传输下行链路参考信号,并且终端设备接收参考信号。在框904中,终端设备测量参考信号,例如诸如RSRP或RSSI等距离度量、以及到达角。在步骤906中,终端设备向接入节点报告测量数据,该测量数据包括、表示或指示距离和角运动。基于在步骤906中接收的测量数据,接入节点然后执行图2或上述实施例中的任何一个实施例的过程,并且在框908中计算终端设备的测量间隔(测量速率)。此后,在步骤910中,接入节点向终端设备发送指示新的测量间隔(或测量速率)的消息。这可以是对当前测量速率的放宽,例如,如果距离正在减小。在测量速率保持的情况下,接入节点可以省略步骤910,或者该消息可以携带保持测量速率的指示。在接收到新的测量速率时,终端设备在框912中改变测量速率以遵循新的测量速率,并且使用新的测量速度执行后续测量。
在图9A的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基于下行链路参考信号执行测量,向接入节点报告测量数据,并且接入节点执行图2的过程。在图9B的实施例中,终端设备传输上行链路参考信号(步骤922),并且接入节点测量在步骤922中接收的参考信号,在框924中生成相应测量数据(距离和角运动),并且执行图2的过程(框926)。此后,接入节点向终端设备指示新的测量间隔或测量速率(步骤910),并且终端设备在框912中改变测量间隔(或速率),如上所述。在图9A和图9B的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可以选择否决新的测量间隔。例如,如果终端设备确定尽管接入节点提出了放宽,但放宽仍然不能应用,则终端设备可以选择较短(例如,默认)测量间隔。
在图9C的实施例中,终端设备接收下行链路参考信号(步骤902),并且执行测量数据的测量和生成(框904)。代替向接入节点报告测量数据(报告可以可选地被进行),在框930中,终端设备选择新的测量间隔(或测量速率),并且在步骤932中将该选择报告给接入节点。然后,接入节点可以存储当前测量间隔。如上所述,在框912中,终端设备应用新的测量间隔。在一个实施例中,存在两个测量间隔:默认测量间隔和放宽的测量间隔,并且步骤910和932中的指示可以指示启用/禁用放宽的测量间隔。因此,可以减小信令开销。
上述过程能够找到用于静止/低移动性终端设备的放宽的RRM测量时间间隔,例如,终端设备和接入节点正在移动,但它们之间的实际距离没有改变或仅轻微改变(由∈定义)。该过程可以描述如下。首先,使用诸如用于RSRP或RSSI测量的参考信号等现有信号来测量终端设备与接入节点之间的相对速度。可以被可选地应用求平均以减小障碍物的影响,从而不会不必要地触发从放宽的测量间隔的退出。然后,使用距离和角运动来确定终端设备相对于接入节点的角(旋转)运动。然后,为终端设备确定对RRM测量时间间隔的适当放宽。在一个实施例中,如果服务小区的RSRP或RSSI下降到某一阈值以下,尽管终端设备已经被确定为静止,终端设备可以触发RRM放宽退出条件,并且开始对服务小区和可选的相邻小区进行更频繁的测量。服务小区的频繁测量可以用于求平均目的。在另一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可以设置距离的变化阈值。例如,如果终端设备确定相对于接入节点的相对速度高于某一阈值,则可以允许距离的更多变化而不触发从放宽的RRM测量的退出。例如,变化阈值可以用于确定距离测量中的变化水平,以用于触发求平均,并且变化阈值可以根据终端设备相对于接入节点的速度而变化。
在一个实施例中,测量间隔可以是渐进的,并且是终端设备已经被确定为静止的各种时间间隔的函数。例如,在进入放宽的RRM测量间隔(或速率)时,终端设备可以启动用于确定终端设备已经静止多长时间的定时器。测量间隔可以与所确定的静止持续时间成比例地增加。对终端设备的运动的检测可以立即触发从放宽的测量间隔的退出,并且切换到默认或较短测量间隔。类似的解决方案可以用作进入放宽的测量间隔的条件,例如,终端设备在被允许进入放宽的测量间隔之前可能需要相对于接入节点静止达所确定的持续时间。
图10示出了一种装置,该装置包括用于执行图2或上述实施例中的任何一个实施例的过程的部件。该装置可以包括处理电路系统(诸如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或计算机程序指令(软件)44的至少一个存储器40,其中该至少一个存储器和计算机程序代码(软件)被配置为与至少一个处理器一起使该装置执行图2或上述实施例中的任何一个实施例的过程。该装置可以用于终端设备100或用于接入节点104。该装置可以是在终端设备100或接入节点104中实现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的电路系统或电子设备。因此,执行上述功能的装置可以被包括在这样的设备中,例如,该装置可以包括用于终端设备100或接入节点104的电路系统,诸如芯片、芯片组、处理器、微控制器或这样的电路系统的组合。该至少一个处理器或处理电路系统可以实现以上述方式控制蜂窝通信系统的无线电接口中的通信的通信控制器30。通信控制器可以包括RRC控制器34,该RRC控制器34被配置为建立和管理RRC连接、通过RRC连接与接入节点104的数据传输。
通信控制器30可以包括测量控制器35,该测量控制器35被配置为执行RRM测量,例如相邻小区测量和与服务小区的无线链路上的测量。测量控制器35可以包括移动性估计器38,该移动性估计器38被配置为获取描述终端设备与接入节点之间的距离和角运动的上述测量数据。测量控制器还可以包括测量速率控制器37,该测量速率控制器37被配置为根据上述实施例中的任何一个实施例,基于测量数据来选择测量间隔。
在该装置是终端设备的实施例中,该装置还可以包括应用处理器32,该应用处理器32执行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应用,该计算机程序应用生成通过通信控制器30传输和/或接收数据的需求。应用处理器可以形成该装置的应用层。应用处理器可以执行形成该装置的主要功能的计算机程序。例如,如果该装置是传感器设备,则应用处理器可以执行一个或多个信号处理应用,以处理从一个或多个传感器头获取的测量数据。如果该装置是车辆的计算机系统,则应用处理器可以执行媒体应用和/或自动驾驶和导航应用。这些测量可以有利于应用确保终端设备与无线电接入网的连接。
存储器40可以使用任何合适的数据存储技术来实现,诸如基于半导体的存储器设备、闪存、磁存储器设备和系统、光学存储器设备和设备、固定存储器和可移动存储器。存储器还可以存储配置数据库46,该配置数据库46存储例如测量间隔和/或用于选择测量间隔的准则。
该装置还可以包括通信接口42,该通信接口42包括用于向该装置提供无线电通信能力的硬件和/或软件,如上所述。通信接口42可以包括例如天线、一个或多个射频滤波器、功率放大器和一个或多个频率转换器。通信接口42可以包括例如根据LTE或5G无线电接口的规范通过无线电接口实现无线电通信所需要的硬件和软件。通信接口可以实现上述RRM测量,例如用于估计距离和到达角的参考信号的测量。
如本申请中使用的,术语“电路系统”是指以下中的一项或多项:(a)仅硬件电路实现,诸如仅在模拟和/或数字电路系统中的实现;(b)电路和软件和/或固件的组合,诸如(如适用):(i)(多个)处理器或处理器核的组合;或(ii)(多个)处理器/软件的部分,包括(多个)数字信号处理器、软件和至少一个存储器,它们一起工作以引起装置执行特定功能;以及(c)电路,诸如(多个)微处理器或(多个)微处理器的一部分,其需要软件或固件进行操作,即使软件或固件在物理上不存在。
“电路系统”的这个定义适用于该术语在本申请中的使用。作为另外的示例,如本申请中使用的,术语“电路系统”还将涵盖仅一个处理器(或多个处理器)或处理器的一部分(例如,多核处理器的一个核)及其附带软件和/或固件的实现。例如,如果适用于特定元素,则术语“电路系统”还将涵盖用于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装置的基带集成电路、专用集成电路(ASIC)和/或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电路。
图3至图9C中描述的过程或方法或其任何实施例也可以以由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定义的一个或多个计算机过程的形式执行。(多个)计算机程序可以是源代码形式、目标代码形式或某种中间形式,并且可以存储在某种载体中,该载体可以是能够承载程序的任何实体或设备。这样的载体包括暂态和/或非暂态计算机介质,例如记录介质、计算机存储器、只读存储器、电载体信号、电信信号和软件分发包。根据所需要的处理能力,计算机程序可以在单个电子数字处理单元中执行,或者可以分布在多个处理单元之间。对计算机可读程序代码、计算机程序、计算机指令、计算机代码等的引用应当被理解为表示用于可编程处理器的软件,诸如存储在硬件设备中的可编程内容作为用于处理器的指令,或者作为用于固定功能设备、门阵列或可编程逻辑器件的配置或可配置设置。
本文中描述的实施例适用于上文定义的无线网络,但也适用于其他无线网络。所使用的协议、无线网络及其网络元件的规范迅速发展。这样的发展可能需要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额外改变。因此,所有词语和表达都应当被广泛地解释,它们旨在说明而不是限制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很清楚的是,随着技术的进步,本发明概念可以以各种方式实现。实施例不限于上述示例,而是可以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变化。

Claims (16)

1.一种装置,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
至少一个存储器,被配置为存储指令,所述指令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至少以下各项:
基于测量数据,确定接入节点与终端设备之间的距离和所述终端设备相对于所述接入节点的角运动,其中所述角运动是通过在不同测量时机测量接收的参考信号相对于参考轴的到达角来确定的;
存储信息,所述信息指示就距所述接入节点的距离而言的小区边缘;
使用由所述测量数据指示的所述距离和所述角运动,估计直到所述终端设备到达所述小区边缘的持续时间;
基于所述距离、所述角运动和所估计的所述持续时间,做出关于所述终端设备的连续无线电测量之间的时间间隔的长度的决定;以及
通过无线电链路或另一无线电链路传送所述决定,并且使所述终端设备以所述时间间隔的所述长度进行所述连续无线电测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时间间隔指示到下一无线电测量时刻的持续时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装置被配置为:在检测到所述距离正在减小或保持时选择第一时间间隔,并且在检测到所述距离正在增加时选择短于所述第一时间间隔的第二时间间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装置被配置为:基于所述角运动的度数来计算至少所述第二时间间隔。
5.根据任一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时间间隔短于所估计的所述持续时间。
6.根据任一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装置被配置为:
确定所述距离是正在增加还是正在减小;
如果所述距离被确定为正在增加,则使用所述距离和所述角运动来确定所述时间间隔;
如果所述距离被确定为正在减小,则基于所述距离来确定所述时间间隔而不用所述角运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中如果所述距离被确定为正在增加,则所述装置被配置为执行以下各项:
如果所述距离被确定为正在增加但以低于所确定的阈值的速度增加,并且如果所述角运动被确定为非零,则基于距由所述接入节点提供的小区的边缘的距离和所述阈值来计算所述时间间隔;以及
如果所述距离被确定为正在以大于所述阈值的速度增加,则基于距所述小区边缘的所述距离、所述速度和所述角运动来计算所述时间间隔。
8.根据任一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装置被配置为:基于所述测量数据来确定所述终端设备与所述接入节点之间是否存在视线,并且在确定不存在视线时,在测量窗口内对所述距离和所述角运动进行平均。
9.一种方法,包括:
基于从无线电链路测量的测量数据,确定接入节点与终端设备之间的距离和所述终端设备相对于所述接入节点的角运动,其中所述角运动是通过在不同测量时机测量接收的参考信号相对于参考轴的到达角来确定的;
存储信息,所述信息指示就距所述接入节点的距离而言的小区边缘;
使用由所述测量数据指示的所述距离和所述角运动,估计直到所述终端设备到达所述小区边缘的持续时间;
基于所述距离、所述角运动和所估计的所述持续时间,做出关于所述终端设备的连续无线电测量之间的时间间隔的长度的决定;以及
通过所述无线电链路或另一无线电链路传送所述决定,并且使所述终端设备以所述时间间隔的所述长度进行所述连续无线电测量。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检测到所述距离正在减小或保持时,第一时间间隔被选择,并且其中在检测到所述距离正在增加时,短于所述第一时间间隔的第二时间间隔被选择。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至少所述第二时间间隔基于所述角运动的度数被计算。
12.根据任一项前述权利要求9至1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确定所述距离是正在增加还是正在减小;
如果所述距离被确定为正在增加,则使用所述距离和所述角运动来确定所述时间间隔;
如果所述距离被确定为正在减小,则基于所述距离来确定所述时间间隔而不用所述角运动。
13.根据任一项前述权利要求9至12所述的方法,包括:基于所述测量数据来确定所述终端设备与所述接入节点之间是否存在视线,并且在确定不存在视线时,在测量窗口内对所述距离和所述角运动进行平均。
14.根据任一项前述权利要求9至1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由所述终端设备执行,并且其中所述传送包括:所述终端设备向所述接入节点发送所述时间间隔。
15.根据任一项前述权利要求9至1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由所述接入节点执行,并且其中所述接入节点通过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时间间隔来将所述终端设备配置为进行所述测量。
16.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体现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并且包括由计算机可读的计算机程序代码,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将所述计算机配置为执行计算机过程,所述计算机过程包括:
基于从无线电链路测量的测量数据,确定接入节点与终端设备之间的距离和所述终端设备相对于所述接入节点的角运动,其中所述角运动是通过在不同测量时机测量接收的参考信号相对于参考轴的到达角来确定的;
存储信息,所述信息指示就距所述接入节点的距离而言的小区边缘;
使用由所述测量数据指示的所述距离和所述角运动,估计直到所述终端设备到达所述小区边缘的持续时间;
基于所述距离、所述角运动和所估计的所述持续时间,做出关于所述终端设备的连续无线电测量之间的时间间隔的长度的决定;以及
通过所述无线电链路或另一无线电链路传送所述决定,并且使所述终端设备以所述时间间隔的所述长度进行所述连续无线电测量。
CN202310205671.0A 2022-03-07 2023-03-06 Ue测量的放宽 Pending CN11672353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FI20225199 2022-03-07
FI20225199 2022-03-07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723534A true CN116723534A (zh) 2023-09-08

Family

ID=854151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205671.0A Pending CN116723534A (zh) 2022-03-07 2023-03-06 Ue测量的放宽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856554B2 (zh)
EP (1) EP4243522A1 (zh)
CN (1) CN116723534A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07686A (zh) * 2015-04-30 2018-07-20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宽松的测量报告与控制平面双连接
US20210105643A1 (en) * 2019-10-02 2021-04-0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radio resource management (rrm) measurement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3473556A (zh) * 2020-03-31 2021-10-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放松测量方法和通信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08060A (zh) 2016-08-08 2018-02-16 索尼公司 定位装置、方法、移动节点和无线通信设备
US20220369137A1 (en) * 2019-10-10 2022-11-17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Adaptive user equipment operation mode
US20210352507A1 (en) 2020-05-08 2021-11-11 Qualcomm Incorporated Rrm relaxation for stationary user equipment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07686A (zh) * 2015-04-30 2018-07-20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宽松的测量报告与控制平面双连接
US20210105643A1 (en) * 2019-10-02 2021-04-0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radio resource management (rrm) measurement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3473556A (zh) * 2020-03-31 2021-10-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放松测量方法和通信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VIVO: "R2-1905962 "Evaluation on the mobility impact for RRM measurement relaxation"", 3GPP TSG_RAN\\WG2_RL2, no. 2, 3 May 2019 (2019-05-03)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1856554B2 (en) 2023-12-26
EP4243522A1 (en) 2023-09-13
US20230284179A1 (en) 2023-09-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20230079378A (ko) Ue 포지셔닝을 위한 prs 측정을 리포트하기 위한 앵커 선택
JP2023512218A (ja) 複数の不連続受信グループとの測位測定/報告のため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US11243290B2 (en) Future position estimation for improved reliability of connectivity
JP2021141578A5 (zh)
US20230188290A1 (en) Coupled downlink and uplink reference signals for efficient multi-rtt positioning
US20240040542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fficient Positioning
US20230231614A1 (en) Apparatus for selecting radio beams
US20230239829A1 (en) Enhancing positioning efficiency
US11856554B2 (en) Relaxation of UE measurements
WO2023041169A1 (en) Device positioning
EP4345488A1 (en) Positioning reference unit activation
EP4345487A1 (en) Positioning reference unit selection
US20230397259A1 (en) Adaptive cellular access
US20240007181A1 (en) Communication in non-terrestrial networks
EP4016859A1 (en) Improved uplink operation
US20230413219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ositioning using sidelink information
EP4191270A1 (en) Device positioning
WO2024023395A1 (en) Determination of positioning anchor
WO2023151921A1 (en) Assisted positioning of terminal device
WO2024017516A1 (en) Bandwidth and/or scenario based feature selection
WO2022043608A1 (en) Interference estimation for improved reliability of connectivity
WO2023232431A1 (en) Positioning reference unit selection for sidelink positioning
WO2023117205A1 (en) Sidelink positioning in cellular system
WO2024027905A1 (en) Positioning reference unit activation
WO2023043461A1 (en) Switching positioning stat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