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709583B - 实现双卡双通的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实现双卡双通的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709583B
CN116709583B CN202211735470.3A CN202211735470A CN116709583B CN 116709583 B CN116709583 B CN 116709583B CN 202211735470 A CN202211735470 A CN 202211735470A CN 116709583 B CN116709583 B CN 11670958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ll
sim card
connection
card
equip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73547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709583A (zh
Inventor
徐自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or Devi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or Devi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or Devi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or Devi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735470.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709583B/zh
Publication of CN1167095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70958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70958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70958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5Setup of multiple wireless link connec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20Manipulation of established connections
    • H04W76/25Maintenance of established connec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04W88/06Terminal devices adapted for operation in multiple networks or having at least two operational modes, e.g. multi-mode termina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实现双卡双通的方法和装置,第一设备利用第一SIM卡建立第一路通话;在第一设备接收到与第二SIM卡相关的通话第二路通话时,第一设备保持第一路通话,并利用第二设备为第二SIM卡建立第二路通话;其中,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建立有通信连接;在第二路通话建立过程中,第二设备为第二SIM卡提供蜂窝通信能力的接续功能,以使第二SIM卡利用第二设备的调制解调处理器modem处理第二路通话。这样,第一设备在利用第一SIM卡建立第一路通话的情况下,可以利用蜂窝通信能力的接续,使得第二设备可以为第一设备中的第二SIM卡的通话实现通话功能,进而第一设备中的双卡可以实现同时接通电话的通话业务上的双通。

Description

实现双卡双通的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终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实现双卡双通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终端技术的普及和发展,包含两张用户识别模块(subscriber identitymodule,SIM)卡的终端设备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例如,用户可以利用该两张SIM卡中的至少一个SIM卡实现蜂窝通信功能。
通常情况下,由于硬件成本、射频干扰等因素的限制,市场上设置有两张SIM卡的双卡终端设备通常不支持双卡同时使用通话能力的完整意义上的双通功能。例如,该双卡终端设备可以为双卡双待(dual SIM dual standby,DSDS)设备、或者也可以为该双卡双通(dual SIM dual active,DSDA)设备,在DSDS场景中,当DSDS设备的其中一张SIM卡处于通话状态时,该DSDS设备的另一张SIM卡无法使用任一蜂窝通信功能;在DSDA场景中,当DSDA设备的其中一张SIM卡处于通话状态时,该DSDA设备的另一张SIM卡允许使用部分蜂窝通信功能,如数据业务功能等。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实现双卡双通的方法和装置,使得第一设备的双卡可以实现同时接通电话的通话业务的双通。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实现双卡双通的方法,应用于第一设备,第一设备中包括第一用户识别模块SIM卡以及第二SIM卡,方法包括:第一设备利用第一SIM卡建立第一路通话;在第一设备接收到与第二SIM卡相关的通话第二路通话时,第一设备保持第一路通话,并利用第二设备为第二SIM卡建立第二路通话;其中,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建立有通信连接;在第二路通话建立过程中,第二设备为第二SIM卡提供蜂窝通信能力的接续功能,以使第二SIM卡利用第二设备的调制解调处理器modem处理第二路通话。这样,第一设备在利用第一SIM卡建立第一路通话的情况下,可以利用蜂窝通信能力的接续,使得第二设备可以为第一设备中的第二SIM卡的通话实现通话功能,进而第一设备中的双卡可以实现同时接通电话的通话业务上的双通。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设备利用第一SIM卡建立第一路通话之后,方法还包括: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建立蜂窝通信能力接续;其中,建立蜂窝通信能力接续包括:建立远程modem接续以及建立远程SIM接续;建立远程modem接续包括:第一设备远程访问第二设备的modem,建立远程SIM接续包括:第二设备远程访问第一设备的第二SIM卡。这样,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可以通过远程modem接续以及远程SIM接续实现蜂窝通信能力的接续,使得第一设备可以利用第二设备的modem实现第二路通话。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建立蜂窝通信能力接续包括:建立远程网络互联协议多媒体子系统IMS接续,建立远程IMS接续包括:第一设备远程使用第二设备的IMS能力。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方法还包括:当第一设备检测到任一目标设备时,第一设备显示第一界面;其中,第一界面中包括:第一提示信息、以及用于确认进入双通状态的第一控件,第一提示信息用于提示是否进入双通状态,双通状态用于指示第一设备允许第一SIM卡以及第二SIM卡同时处于接通状态;任一目标设备中包括第二设备;第一设备接收针对第一控件的第一操作;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建立蜂窝通信能力接续,包括:响应于第一操作,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建立蜂窝通信能力接续。这样,第一设备可以根据用户需求,在用户需要使用第二SIM卡进行通话时手动打开设备的双通状态,提高用户对于双卡双通的体验感。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建立蜂窝通信能力接续,包括:在第一设备确定满足预设条件的情况下,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建立蜂窝通信能力接续;其中,预设条件包括:第一设备满足双卡双待DSDS或者双卡双通DSDA,以及第一设备检测到任一目标设备,任一目标设备中包括第二设备。这样,第一设备可以在检测到预设条件时自动打开设备的双通状态,使得第二设备可以为第一设备中的第二SIM卡实现通话功能,进而第一设备中的双卡可以实现同时接通电话的通话业务上的双通。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预设条件还包括:第一设备确定数据账户为第一SIM卡,数据账户为第一设备中具有移动数据的SIM卡。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方法还包括:在第一设备确定数据账户不为第一SIM卡的情况下,第一设备将数据账户切换至第一SIM卡。由于第一设备可以利用第二设备实现第二SIM卡的蜂窝通信能力,因此为了保障第一SIM卡的蜂窝通信能力,第一设备可以将数据账户切换到正在通话的第一SIM卡中,这样也可以减少移动数据设置在第二SIM卡时的资源浪费情况。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方法还包括:当第一设备接收到打开SIM卡管理功能的操作时,第一设备显示第二界面;其中,第二界面中包括:第二控件,第二控件用于自动识别是否进入双通状态;预设条件还包括:第一控件为开启状态。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路通话为主叫通话或者被叫通话,第二路通话为主叫通话或被叫通话。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设备支持最大通话连接数量为2。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实现双卡双通的装置,第一设备的处理单元,用于利用第一SIM卡建立第一路通话;在第一设备接收到与第二SIM卡相关的通话第二路通话时,第一设备的处理单元,用于保持第一路通话,第一设备的通信单元,用于利用第二设备为第二SIM卡建立第二路通话;其中,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建立有通信连接;在第二路通话建立过程中,第二设备为第二SIM卡提供蜂窝通信能力的接续功能,以使第二SIM卡利用第二设备的调制解调处理器modem处理第二路通话。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设备的通信单元,用于与第二设备建立蜂窝通信能力接续;其中,建立蜂窝通信能力接续包括:建立远程modem接续以及建立远程SIM接续;建立远程modem接续包括:第一设备远程访问第二设备的modem,建立远程SIM接续包括:第二设备远程访问第一设备的第二SIM卡。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建立蜂窝通信能力接续包括:建立远程网络互联协议多媒体子系统IMS接续,建立远程IMS接续包括:第一设备远程使用第二设备的IMS能力。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第一设备检测到任一目标设备时,第一设备的显示单元,用于显示第一界面;其中,第一界面中包括:第一提示信息、以及用于确认进入双通状态的第一控件,第一提示信息用于提示是否进入双通状态,双通状态用于指示第一设备允许第一SIM卡以及第二SIM卡同时处于接通状态;任一目标设备中包括第二设备;第一设备的处理单元,还用于接收针对第一控件的第一操作;响应于第一操作,第一设备的通信单元,还用于与第二设备建立蜂窝通信能力接续。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第一设备确定满足预设条件的情况下,第一设备的通信单元,还用于与第二设备建立蜂窝通信能力接续;其中,预设条件包括:第一设备满足双卡双待DSDS或者双卡双通DSDA,以及第一设备检测到任一目标设备,任一目标设备中包括第二设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预设条件还包括:第一设备确定数据账户为第一SIM卡,数据账户为第一设备中具有移动数据的SIM卡。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第一设备确定数据账户不为第一SIM卡的情况下,第一设备的处理单元,还用于将数据账户切换至第一SIM卡。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第一设备接收到打开SIM卡管理功能的操作时,第一设备的显示单元,还用于显示第二界面;其中,第二界面中包括:第二控件,第二控件用于自动识别是否进入双通状态;预设条件还包括:第一控件为开启状态。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路通话为主叫通话或者被叫通话,第二路通话为主叫通话或被叫通话。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设备支持最大通话连接数量为2。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存储器用于存储代码指令;处理器用于运行代码指令,使得电子设备执行如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一种实现方式中描述的方法。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指令,当指令被执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一种实现方式中描述的方法。
第五方面,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当计算机程序被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一种实现方式中描述的方法。
应当理解的是,本申请的第二方面至第五方面与本申请的第一方面的技术方案相对应,各方面及对应的可行实施方式所取得的有益效果相似,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场景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远程分布式通信的系统架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SIM卡管理界面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实现双卡双通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双卡状态的界面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手动开启双通状态的界面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实现双卡双通的流程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蜂窝通信能力接续的通话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实现双卡双通的装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清楚描述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采用了“第一”、“第二”等字样对功能和作用基本相同的相同项或相似项进行区分。例如,第一值和第二值仅仅是为了区分不同的值,并不对其先后顺序进行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第一”、“第二”等字样并不对数量和执行次序进行限定,并且“第一”、“第二”等字样也并不限定一定不同。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用于表示作例子、例证或说明。本申请中被描述为“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的任何实施例或设计方案不应被解释为比其他实施例或设计方案更优选或更具优势。确切而言,使用“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旨在以具体方式呈现相关概念。
本申请中,“至少一个”是指一个或者多个,“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的情况,其中A,B可以是单数或者复数。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以下至少一项(个)”或其类似表达,是指的这些项中的任意组合,包括单项(个)或复数项(个)的任意组合。例如,a,b,或c中的至少一项(个),可以表示:a,b,c,a和b,a和c,b和c,或a、b和c,其中a,b,c可以是单个,也可以是多个。
目标市场上大部分双卡终端设备大多为DSDS设备、或者部分场景下支持DSDA的设备(或简称DSDA设备)。
例如,在DSDS设备的其中一个SIM卡处于通话状态时,DSDS设备的另一SIM卡无法处理如通话业务等任一蜂窝通信业务;在DSDA设备的其中一个SIM卡处于通话状态时,DSDA设备的另一SIM卡可以处理数据业务(或理解为DSDA设备可以支持数据业务+同时接通电话的通话业务上的双通),但该DSDA设备的另一SIM卡无法处理通话业务,例如该另一SIM卡无法接通电话。因此射频资源的限制,使得无论是DSDS设备还是DSDA设备均无法实现双卡能够同时接通电话的完整意义上的双通。
通常情况下,DSDA设备中的双卡同时使用蜂窝通信业务的方式可以包括:两个SIM卡分时复用同一个射频通路、或者两个SIM卡使用两个独立的射频通路。
一种实现中,在两个SIM卡分时复用同一个射频通路的场景中,一个SIM卡可以基于该射频通路实现通话业务,数据业务对时延要求不高时,则另一SIM卡可以在使用通话业务的间隙基于该射频通路实现数据业务,因此两个SIM卡可以在分时使用一个射频通路的场景中实现各自的业务。然而在此场景中,两个SIM卡无法同时实现通话业务;并且两个SIM卡分时复用同一射频通路时两个SIM卡的业务均会受到影响,例如当某一SIM卡的数据业务较多时,该较多的数据业务则难以在另一SIM卡使用通话业务的间隙处理完成。
另一种实现中,在两个SIM卡使用两个独立的射频通路的场景中,两个SIM卡可以基于各自对应的射频通路实现业务,然而当两个SIM卡同时处理业务时,两个天线上行同时发射时将会收到及特定的频段(band)组合的限制,存在射频干扰,使得该两个SIM卡的业务均收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并且,即使在部分band组合下,允许两个天线上行同时发射,但存在吞吐量、以及功率等的限制也会对传输速率造成影响。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限制DSDA设备中的两个SIM卡同时使用蜂窝通信业务的因素主要是,两个天线上行同时发射时存在有射频干扰,因此通常是通过采用快速切换双卡射频通道进行错开分时发射,或者评估双卡频段互扰影响,在影响可控时采用同时发射等方式。因此,由于双卡对于射频资源的占用,使得DSDA设备在进行数据业务+通话业务的并发处理过程中,双卡的业务性能均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且DSDA设备只能在特定的制式以及特定的band组合的场景下才能实现数据业务+通话业务,并不是所有网络状态均下的设备均可以支持数据业务+通话业务。
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存在一种智能切换上网卡、以及双卡间呼叫转移功能,然而实现逻辑较为繁琐。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实现双卡双通的方法,第一设备在利用第一SIM卡建立第一路通话的情况下,可以利用蜂窝通信能力的接续功能使得第二设备的调制解调处理器(modem)可以为第一设备中的第二SIM卡建立第二路通话,进而第一设备中的双卡可以实现同时接通电话的完整意义上的双通。在此场景下,第二设备的modem以及射频资源均可以用于为第二SIM卡建立第二路通话;并且在第一SIM卡与第二SIM卡双卡并发实现通话业务的过程中,第一设备的modem可以为第一SIM卡建立第一路通话,第二设备的modem可以为第二SIM卡建立第二路通话,使得双卡并发不会对双卡的业务性能造成影响。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描述的实现双卡双通的方法可以应用于多种场景,如图1对应的实施例中描述的近场场景。示例性的,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场景示意图。在图1对应的实施例中,以电子设备为手机或者平板为例进行示例说明,该示例并不构成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定。
如图1所示,该场景中可以包括设置于卧室的第一设备101、以及设置于客厅的第二设备102,第一设备101中可以设置有两个SIM卡,如第一SIM卡以及第二SIM卡;第二设备102中可以不设置SIM卡也可以设置SIM卡,该第二设备102中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空闲卡槽。其中,第一设备101可以为手机、第二设备102可以为平板,第一设备101以及第二设备102的蜂窝网络信号均处于较好的状态,且第一设备101以及第二设备102可以连接至相同的WIFI。
通常情况下,受第一设备的射频资源的限制,在第一设备101利用第一SIM卡建立通话的过程中,第一设备无法利用第一设备101中的第二SIM卡接通电话。因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实现双卡双通的方法,使得第一设备可以利用近场场景下的第二设备102为第一设备101中的第二SIM卡提供蜂窝通信能力接续功能,该蜂窝通信能力接续功能使得第一设备101可以利用第二设备102的modem接通与第二SIM卡相关的电话,这样可以实现双卡能够同时接通电话的完整意义上的双通。
可以理解的是,在如图1所示的近场场景中,第一设备101与第二设备102均可以通过连接到同一WIFI等方式建立通信连接,且通过连接到同一WIFI方式建立通信连接的场景中,路由器103可以实现对于第一设备101与第二设备102之间的数据转发。
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实现双卡双通的方法不仅可以应用于如图1所示的近场场景中,也可以应用于远场场景中。在远场场景中,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均可以通过连接至各自对应的WIFI等方式保证数据业务,使得第一设备以及第二设备均可以利用数据业务连接到通信业务云,并基于通信业务云实现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的数据交互、设备认证以及数据通道的建立等功能。其中,在近场场景中实现双卡双通方法的过程中,设备发现和设备连接的功耗较低。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第一设备或第二设备也可以称为电子设备、终端设备、终端(terminal)、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移动台(mobile station,MS)、移动终端(mobile terminal,MT)等。例如,第一设备或第二设备可以为:手机(mobile phone)、智能电视、穿戴式设备、平板电脑(Pad)、带无线收发功能的电脑、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设备、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设备等。本申请的实施例对第一设备或第二设备所采用的具体技术和具体设备形态不做限定。
为了能够更好地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结构进行介绍。示例性的,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图2所示的电子设备,可以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描述的第一设备,或也可以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描述的第二设备。当该电子设备为第一设备时,第一设备中可以包括Modem 210A以及SIM卡接口295,该SIM卡接口295的数量可以为两个,该两个SIM卡接口295中可以插有两个SIM卡;当该电子设备为第二设备时,第二设备中可以包括SIM卡接口295,该SIM卡接口295中可以插有SIM卡或也可以不插有SIM卡。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设备的硬件结构与第二设备的硬件结构可以相同,或也可以不同,本申请实施例中对此不做限定。第一设备也可以称为用户机、第二设备也可以称为接续(relay)机。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可以包括处理器210,外部存储器接口220,内部存储器231,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USB)接口230,天线1,天线2,移动通信模块250,无线通信模块260,音频模块270,传感器模块280,摄像头293,显示屏294,以及SIM卡接口295等。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示意的结构并不构成对电子设备的具体限定。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拆分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图示的部件可以以硬件,软件或软件和硬件的组合实现。
处理器210中还可以设置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和数据。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示意的各模块间的接口连接关系,只是示意性说明,并不构成对电子设备的结构限定。在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也可以采用上述实施例中不同的接口连接方式,或多种接口连接方式的组合。
电子设备的无线通信功能可以通过天线1,天线2,移动通信模块250,无线通信模块260,Modem 210A以及基带处理器等实现。
天线1和天线2用于发射和接收电磁波信号。
移动通信模块250可以提供应用在电子设备上的包括2G/3G/4G/5G等无线通信的解决方案。移动通信模块250可以包括至少一个滤波器,开关,功率放大器,低噪声放大器(low noise amplifier,LNA)等。在一些实施例中,移动通信模块250的至少部分功能模块可以被设置于处理器210中。在一些实施例中,移动通信模块250的至少部分功能模块可以与处理器210的至少部分模块被设置在同一个器件中。
Modem 210A可以包括调制器和解调器。其中,调制器用于将待发送的低频基带信号调制成中高频信号。解调器用于将接收的电磁波信号解调为低频基带信号。随后解调器将解调得到的低频基带信号传送至基带处理器处理。低频基带信号经基带处理器处理后,被传递给应用处理器。应用处理器通过音频设备(不限于扬声器,受话器等)输出声音信号,或通过显示屏294显示图像或视频。在一些实施例中,Modem 210A可以是独立的器件。在另一些实施例中,Modem 210A可以独立于处理器210,与移动通信模块250或其他功能模块设置在同一个器件中。
无线通信模块260可以提供应用在电子设备上的包括无线局域网(wirelesslocal area networks,WLAN)(如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网络),蓝牙(bluetooth,BT),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调频(frequency modulation,FM),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红外技术(infrared,IR)等无线通信的解决方案。
SIM卡接口295用于连接SIM卡。SIM卡可以通过插入SIM卡接口295,或从SIM卡接口295拔出,实现和电子设备的接触和分离。当电子设备为第一设备时,第一设备可以支持1个或N个SIM卡接口,N为大于1的正整数。SIM卡接口295可以支持Nano SIM卡,Micro SIM卡,SIM卡等。同一个SIM卡接口295可以同时插入多张卡。多张卡的类型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SIM卡接口295也可以兼容不同类型的SIM卡。SIM卡接口295也可以兼容外部存储卡。电子设备通过SIM卡和网络交互,实现通话以及数据通信等功能。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采用eSIM,即:嵌入式SIM卡。eSIM卡可以嵌在电子设备中,不能和电子设备分离。
另外,在上述部件之上,电子设备还运行有操作系统。例如iOS操作系统,安卓(Android)操作系统,或Windows操作系统等。在该操作系统上可以安装运行应用程序。
示例性的,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远程分布式通信的系统架构示意图。在图3对应的实施例中,该远程分布式通信的系统架构中可以涉及第一设备以及第二设备,且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的结构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本申请实施例中对此不做限定。
如图3所示,第一设备的分层架构将软件分成若干个层,每一层都有清晰的角色和分工。层与层之间通过软件接口通信。在一些实施例中,Android系统从上至下分别为:应用程序层,应用程序框架层,以及硬件抽象层(hardware abstraction layer,HAL)。第一设备中还可以包括modem。
应用程序层可以包括一系列应用程序包。如图3所示,应用程序包可以包括:电话应用、导航、蓝牙、以及短信息等应用程序。
应用程序框架层为应用程序层的应用程序提供应用编程接口(applicationprogramming interface,API)和编程框架。应用程序框架层包括一些预先定义的函数。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应用程序框架层中还可以包括:分布式通信服务模块、以及电话管理器(telephony)等。
分布式通信服务模块用于支持如远程modem通信、远程SIM通信、和/或远程IMS通信中的各种通信业务;电话管理器用于提供第一设备的蜂窝通信功能,例如通话状态的管理(包括接通,以及挂断等)。
分布式通信服务模块中可以包括:分布式蜂窝通信控制模块、远程modem服务模块、远程SIM服务模块、远程IMS服务模块、以及分布式总线。
分布式蜂窝通信控制模块可以理解为分布式通信服务模块中的总控制模块,用于基于不同的分布式通信业务确定分布式通信服务模块中的不同模块的调用方式。
远程modem服务模块用于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描述的远程modem通信。例如,第一设备的远程modem服务模块可以实现将远程modem切换指令转发至第二设备的远程modem服务模块,或者也可以将远程modem切换指令对应的响应消息,例如远程modem切换成功指令、驻网信息等数据转发至第一设备的电话管理器。其中,该远程modem切换指令用于指示第一设备请求访问第二设备的modem,使得第二设备可以将modem对应的工作模式切换为远程modem模式,便于第一设备随时访问。
该远程modem服务模块中可以包括:响应(response)接口和通知(indication)接口等。
远程SIM服务模块用于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描述的远程SIM通信,例如第一设备的远程SIM服务模块可以用于接收来自第二设备的远程SIM切换指令,以及用于向第二设备发送远程SIM切换成功指令。其中,该远程SIM切换指令用于指示第二设备远程访问第一设备的SIM卡信息;远程SIM切换成功指令用于指示第一设备允许第二设备访问第一设备的SIM卡信息。
可以理解的是,在蜂窝通信能力接续中,第一设备中的远程SIM服务模块也可以用于接受来自的第二设备远程SIM切换指令,以及用于向第二设备发送远程SIM切换成功指令。其中,蜂窝通信能力接续场景中提及的远程SIM切换指令、以及远程SIM切换成功指令的含义可以与单独进行远程SIM通信中的指令含义不同。
远程IMS服务模块用于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描述的远程IMS通信。例如,第一设备的远程IMS服务模块可以实现将远程IMS切换指令发送至第二设备,以及用于接收第二设备发送的远程IMS切换成功指令以及IMS注册信息等。其中,该远程IMS切换指令用于指示第一设备请求远程使用第二设备IMS能力,该远程IMS切换成功指令用于指示第二设备允许第一设备远程使用第二设备的IMS能力。
分布式总线用于建立第一设备的分布式蜂窝通信模块和第二设备的分布式蜂窝通信模块的连接通道,连接第一设备的分布式蜂窝通信模块和第二设备的分布式蜂窝通信模块。
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分布式总线可以负责近距离、局域网、或者远场同账号下的设备发现、自连接、鉴权管理等。该分布式总线还可以负责不同通道的调度管理、服务质量体验评估等,对应用程序层透明。该分布式总线还可以负责通道的保持,提供低功耗待机机制。还可以负责控制面信令(例如本申请实施例提及的远程modem切换指令、远程modem切换指令对应的响应消息、远程SIM切换指令、以及远程SIM切换成功指令等)的转发/响应,以及加密封装等功能。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分布式总线负责远场同账号下的设备认证、设备状态上报的场景中,该分布式总线也可以称为通信业务云(或称云服务器)。其中,通信业务云可以用于记录第一设备(和/或第二设备)注册时携带的设备状态信息等数据,用于基于该设备状态信息确定第一设备(和/或第二设备)的位置是否满足预设位置范围,以及用于记录第一设备(和/或第二设备)使用远程分布式通信功能的时长、以及使用远程分布式通信的剩余使用时长等。
HAL层中可以包括无线接口层(radio interface layer,RIL)。RIL中可以包括:无线电接口层守护进程(radio interface layer demon,RILD)等。
可能的实现方式中,HAL层中还可以包括:音频HAL模块以及音频流转发模块(图3中未示出)等,该音频HAL模块以及音频流转发模块可以用于实现蜂窝通信能力接续中的语音通道的切换、以语音包的转发等功能。
第一设备中还可以设置有modem,该第一设备中的modem连接有两张SIM卡。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设备的modem中可以设置有远程SIM模块(图3中未示出),该远程SIM模块用于实现对于远程SIM卡信息的调用。
可以理解的是,第二设备的软件架构与图3对应的实施例中的第一设备的软件架构类似,且软件架构中的各功能的作用可以与图3对应的实施例中描述的功能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下面以具体地实施例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以及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如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进行详细说明。下面这几个具体的实施例可以独立实现,也可以相互结合,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概念或过程可能在某些实施例中不再赘述。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设备中可以包括第一SIM卡以及第二SIM卡,当第一设备中的第一SIM卡处于通话状态的情况下,第一设备可以基于下述两种实现双卡双通的方法,打开第一设备的双通状态,使得第一设备可以同时接通与第二SIM卡相关的通话。其中,该双通状态可以理解为,第一设备允许设备中的第一SIM卡以及第二SIM卡可以同时处于接通状态(或同时使用蜂窝通信能力)。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第一设备确定切换为双通状态后,第一设备的电话应用(和/或电话管理器)可以支持最大通话连接数量为2、并且第一设备的电话应用(和/或电话管理器)可以支持本地保持(hold)功能。其中,该本地hold功能可以理解为第一设备可以保持已经接通的第一路通话不断开,并且在保持第一路通话不断开的情况下接通第二路通话。
第一设备可以基于下述两种方法打开设备的双通状态:方法一、第一设备基于自动识别方式打开设备的双通状态,方法二、第一设备基于用户手动切换的方式打开设备的双通状态。
方法一、第一设备基于自动识别方式打开设备的双通状态。
在第一设备基于自动识别方式打开设备的双通状态之前,第一设备可以在SIM卡管理界面中预先打开“智能双卡双通切换”的双通开关,并在该双通开关开启的情况下,实现如图5对应的实施例中描述的双卡双通。
可以理解的是,在第一设备中包括第一SIM卡以及第二SIM卡,并且第一设备中已经登录设备账号的情况下,用户可以通过双通开关开启设备的双通状态。
示例性的,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SIM卡管理界面示意图。在图4对应的实施例中,以第一设备为手机为例进行示例说明,该示例并不构成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定。
当第一设备接收到用户打开设置功能的操作时,第一设备可以显示如图4中的a所示的界面,该界面中可以包括:用于搜索设置项的文本框、用于登录账号的控件、用于设置WLAN的控件、用于设置蓝牙的控件、用于设置移动网络的控件401、用于设置超级终端的控件、以及用于设置更多连接的控件等。其中,该登录的账号可以为1234567XXXX。
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打开设置功能的操作可以为:用户在桌面中针对设置功能对应的控件的触发打开设置功能,或者用户在后台多任务界面中针对设置功能对应的缩略图的触发打开设置功能等,本申请实施例中对此不做限定。
在如图4中的a所示的界面中,当第一设备接收到用户针对用于设置移动网络的控件401的触发操作时,第一设备可以显示如图4中的b所示的界面。如图4中的b所示的界面,该界面中可以包括:用于开启飞行模式的控件、用于设置移动数据的控件、用于设置个人热点的控件、用于设置SIM卡管理的控件402、用于进行流量管理的控件、用于指示是否在寻找其他设置项的指示信息、以及用于进行通话设置的控件等。
在如图4中的b所示的界面中,当第一设备接收到用户针对用于设置SIM卡管理的控件402的触发操作时,第一设备可以显示如图4中的c所示的界面。如图4中的c所示的界面,该界面可以为SIM卡管理功能对应的界面,该界面中可以包括:处于插卡状态的卡1,以及处于插卡状态的卡2,用于设置默认移动数据的控件、用于设置默认拨号卡的控件、用于设置双卡间呼叫转移的控件、以及双通开关403等。其中,该双通开关可以显示为:智能双卡双通切换,该双通开关403的周围可以显示:一卡接通电话的过程中,允许另一张卡接通电话。
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双通开关403也可以设置在如图4中的b所示的移动网络功能所在的界面或其他界面中,本申请实施例中对此不做限定。
在如图4中的c所示的界面中,当第一设备接收到用户针对双通开关403的触发操作时,则第一设备可以在后续基于一张SIM卡接通电话的过程中,基于第一设备中的另一张卡接通另一通电话,实现如图5对应的实施例中描述的双卡双通。
在图4对应的实施例的基础上,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实现双卡双通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5所示,该实现双卡双通的方法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S501、第一设备利用第一SIM卡建立第一路通话。
其中,该第一SIM卡可以为第一设备中的任一SIM卡;第一设备利用第一SIM卡建立的第一路通话可以为主叫通话或也可以为被叫通话。
示例性的,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双卡状态的界面示意图。以第一SIM卡建立的第一路通话为被叫通话为例进行示例说明。
当第一设备接收到与第一SIM卡相关的来电时,第一设备可以显示如图6中的a所示的界面,该界面可以为接收到与第一SIM卡相关的来电时显示的界面,该界面的状态栏中可以包括标识601以及标识602,该标识601可以用于指示第一SIM卡的网络信号状态,该标识602可以用于指示第二SIM卡的网络信号状态。如图6中的a所示的界面,该界面中还可以包括:短信控件、提醒控件、拒绝控件以及接受控件等。
在如图6中的a所示的界面中,当第一设备接收到用户触发接受控件的触发操作时,第一设备可以确定利用第一SIM卡建立第一路通话,并执行S502所示的步骤。
S502、第一设备查询是否为DSDA状态或DSDS状态。
其中,该DSDA状态、或DSDS状态均可以理解为允许实现双卡双通的设备状态。示例性的,第一设备可以基于第一设备的modem上报的用于指示设备状态的标识确定第一设备所处的状态。其中,该用于指示设备状态的标识可以包括:用于指示通话时允许数据业务的标识(如DSDA标识)、用于指示通话时不允许数据业务的标识(如DSDS标识)、或者用于指示通话时允许通话的标识等。
第一设备可以经由电话管理器、以及第一设备的HAL向第一设备的modem发送请求信息,用于请求获取用于指示第一设备的设备状态的标识。或者,该用于指示设备状态的标识也可以为第一设备在利用第一SIM卡建立通话的过程中,从第一设备的modem上报的信息中获取的,本申请实施例中对此不做限定。
示例性的,在第一设备基于S501所示的步骤利用第一SIM卡建立第一路通话,且第一设备基于S502所示的步骤确定第一设备为DSDA状态或DSDS状态的情况下,第一设备可以由图6中的a所示的界面切换至图6中的b所示的界面。如图6中的b所示的界面,该界面中的状态栏中可以包括标识603,该标识603与标识602的作用相同,均用于指示第二SIM卡的网络信号状态,且该标识603可以显示为漏斗图样,漏斗图样可以理解为第二SIM卡无法接收到网络。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第一设备确定为DSDA状态或DSDS状态的情况下,第一设备可以执行S503所示的步骤;或者,在第一设备确定不是DSDA状态或DSDS状态的情况下,第一设备可以执行S508所示的步骤。可以理解的是,在第一设备处于DSDA状态的情况下,第一设备可以优先启动设备的DSDA状态。
S503、第一设备查询网络下是否有空闲设备。
其中,该空闲设备可以为:与第一设备处于同一网络下、且存在至少一个空闲卡槽的设备。在如图1所示的近场场景中,开启蓝牙的其他设备可以被开启蓝牙的第一设备发现、接入局域网的其他设备可以被局域网内的第一设备发现、接入近场网络(如无线网络)的其他设备可以被该近场网络下的第一设备发现、或者登录账号的其他设备可以被该账号下的第一设备发现。
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第一设备查询到与第一设备处于同一网络下、且存在至少一个空闲卡槽的设备的数量为多个时,则第一设备按照配置好的选取规则从该多个设备中选取一个作为在S505中发起蜂窝通信能力接续的第二设备。其中,该选取规则可以是随机选取、可以是优先选取距离最近的设备、也可以是优先选取信号最强的设备等。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第一设备查询到网络下有空闲设备的情况下,第一设备可以执行S504所示的步骤,并与空闲设备建立通信连接;或者,在第一设备查询到网络下没有空闲设备的情况下,第一设备可以执行S508所示的步骤。
S504、第一设备判断数据账户是否与正在通话的SIM卡一致。
其中,数据账户可以理解为具有移动数据的账户,或也可以理解为具有移动数据的SIM卡。如图4中的c所示的界面,在第一设备将默认移动数据设置在卡1上时,可以理解为数据账户在卡1上。
正在通话的卡槽可以为S501所示的步骤中描述的第一SIM卡,该第一SIM卡可以为图4中的c所示的卡1或者卡2。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第一设备确定数据账户与正在通话的SIM卡一致时,第一设备可以执行S505所示的步骤;或者,在第一设备确定数据账户与正在通话的SIM卡不一致时,第一设备可以执行S506所示的步骤。
S505、第一设备基于第二SIM卡向第二设备发起蜂窝通信能力接续。
在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建立连接的情况下,第一设备基于第二SIM卡向第二设备发起蜂窝通信能力接续的具体过程可以参见图9对应的实施例中的描述,在第二设备允许为第一设备的第二SIM卡提供蜂窝通信能力接续后,第一设备则可以利用第二设备接通与第二SIM卡相关的第二路通话。
由于射频器件的限制,双卡无法同时进行通话业务。因此可利用另一部具备modem和射频天线的空闲设备,进行蜂窝通信业务能力的扩展,使得第二SIM卡不受第一SIM卡正在进行业务的影响。
S506、第一设备将数据账户切换到正在通话的卡槽。
例如,当正在通话的第一SIM卡为卡2时,则第一设备可以将数据账户切换到卡2中,此时该图4中的c所示的界面中显示的移动数据可以设置在卡2上。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第一设备可以利用第二设备实现第二SIM卡的蜂窝通信能力,因此为了保障第一SIM卡的蜂窝通信能力,第一设备可以将数据账户切换到正在通话的第一SIM卡中,这样也可以减少移动数据设置在第二SIM卡时的资源浪费情况。
S507、第一设备切换为双通状态。
在第二设备完成为第一设备的第二SIM卡建立蜂窝通信能力的准备工作后,第一设备可以确定切换为双通状态,并第一设备可以由图6中的b所示的界面切换为图6中的c所示的界面。该图6中的c所示的界面中的标识604可以指示第二SIM卡的网络信号状态正常,该标识604中指示的网络信号状态可以为第二设备的网络信号状态。
在此场景下处于正常网络状态的第二SIM卡则可以利用第二设备的modem实现如通话业务等任一蜂窝通信业务。
进一步的,在第一设备切换为双通状态的情况下,第一设备利用第二设备接通与第二SIM卡相关的第二路通话。其中,该与第二SIM卡相关的第二路通话可以为主叫通话或也可以为被叫通话,在第一设备接通与第二SIM卡相关的第二路通话的过程中,与第一SIM卡相关的通话可以处于保持(hold)状态,即与第一SIM卡相关的通话未被挂断,此时第一设备可以实现双卡同时接通电话的真正意义上的双通。
S508、第一设备结束打开设备的双通状态的流程。
可以理解的是,图5对应的实施例中描述的实现双卡双通的方法可以在第一设备的分布式通信服务模块中执行;或者,电话应用中可以设置用于检测设备双通状态的双通状态识别模块,使得第一设备可以基于该双通状态识别模块在电话应用中实现双卡双通,本申请实施例中对此不做限定。
基于此,第一设备在利用第一SIM卡建立第一路通话的情况下,可以利用蜂窝通信能力的接续,使得第二设备可以为第一设备中的第二SIM卡实现通话功能,进而第一设备中的双卡可以实现同时接通电话的通话业务上的双通。
方法二、第一设备基于用户手动切换的方式打开设备的双通状态。
在第一设备利用第一SIM卡建立第一路通话的情况下,当第一设备检测到任一可用的空闲设备时,第一设备可以发起提示,以询问用户是否需要切换到双通状态。其中,该空闲设备的描述可以参见图5对应的实施例中S503所示的步骤,在此不再赘述。
示例性的,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手动开启双通状态的界面示意图。
在第一设备利用第一SIM卡建立第一路通话的情况下,当第一设备检测到可用的空闲设备时,第一设备可以显示如图7所示的界面,该界面中可以包括:提示框701,该提示框701用于提示用户是否切换至双通状态,该提示框701中可以包括:确认控件、取消控件、以及显示为“已为您检测到空闲设备,请确认是否进入双通状态?”的文字信息。其中,该提示框701可以在检测空闲设备时周期性的显示在界面中;或者,该提示框701也可以在显示一段时间阈值后取消显示,如该时间阈值可以为5秒或10秒等。
当第一设备接收到用户针对确认控件的触发操作时,第一设备可以切换至双通状态,并基于图5对应的实施例中的S505所示的步骤,向空闲设备(如第二设备)发起蜂窝通信能力接续;进一步的,在第二设备完成为第一设备的第二SIM卡建立蜂窝通信能力的准备工作后,第一设备可以切换至双通状态。
当第一设备接收到用户针对取消控件的触发操作时,第一设备可以取消进入双通状态,此时第一设备将无法接通与第二SIM卡相关的第二路通话。
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第一设备检测到多个可用的空闲设备时,第一设备可以按照配置好的选取规则从该多个设备中选取一个作为发起接续的第二设备,并显示如图7所示的界面。或者,当第一设备检测到多个可用的空闲设备时,第一设备也可以为用户提供用于选择空闲设备的界面,使得用户可以在多个空闲设备中选择需要发起接续的第二设备,本申请实施例中对此不做限定。
基于此,第一设备可以根据用户需求,在用户需要使用第二SIM卡进行通话时手动打开设备的双通状态,提高用户对于双卡双通的体验感。
可以理解的是,如方法一以及方法二对应的实施例中的描述,由于第一设备处于非通话状态下切换至双通状态时,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的连接通路将会增加待机功耗。因此,在第一设备的第一SIM卡处于通话状态时,第一设备可以与第二设备建立连接,并基于蜂窝通信能力接续,使得第二设备为第二SIM卡提供通话业务。
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设备也可以在利用第一SIM卡建立第一路通话前与第二设备建立连接,并在利用第一SIM卡建立第一路通话的情况下,基于第二设备接通与第二SIM卡相关的第二路通话。本申请实施例中对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建立连接的时间点不做具体限定。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双卡双通方法不限于图5对应的实施例中描述的通话场景,也可以应用于双卡使用蜂窝通信业务的其他场景,如使用短信业务、数据业务等场景,本申请实施例中对此不做限定。例如,当第一设备利用第一SIM卡进行通话时,第一设备也可以利用第二SIM卡执行数据业务,且由于该数据业务是利用第二设备的modem实现的,因此数据业务的上网速率不会收到通话业务的影响。
基于图5对应的实施例中的描述,第一设备完成一次双通的具体流程可以参见图8对应的实施例。
示例性的,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实现双卡双通的流程示意图。在图8对应的实施例中,第一设备中可以涉及:电话应用、第一设备的分布式通信服务模块、以及第一设备的modem,第二设备中可以涉及:第二设备的分布式通信服务模块、以及第二设备的modem。
第一设备可以利用第一SIM卡建立第一路通话,也利用第二SIM卡建立第二路通话,该第一路通话可以为主叫通话或也可以为被叫通话,该第二路通话也可以为主叫通话或也可以为被叫通话,本申请实施例中对此不做限定。
如图8所示,以第一路通话为主叫通话、且第二路通话为被叫通话为例进行示例说明,实现双卡双通的方法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S801、当第一设备的电话应用接收到用户触发与第一SIM卡相关的主叫通话时,第一设备的电话应用向第一设备的modem发送用于指示建立第一路通话的消息。
用于指示建立第一路通话的消息中可以包括:第一设备呼叫的第一电话号码。
示例性的,第一设备的modem可以基于第一设备的电话管理器、以及RIL等模块向第一设备的modem发送用于指示建立第一路通话的消息。
S802、第一设备的modem向第一设备的电话应用返回用于指示允许建立第一路通话的消息。
示例性的,在第一设备modem接收到用于指示建立第一路通话的消息时,第一设备的modem可以将该用于指示建立第一路通话的消息、通过蜂窝网络继续发送至第一电话号码对应的第三设备;适应的,在该第三设备确定接听第一路通话时,第三设备可以向第一设备的modem返回用于指示允许建立第一路通话的消息,进而第一设备的modem可以向第一设备的电话应用返回该用于指示允许建立第一路通话的消息,完成第一路通话的建立。
S803、第一设备的电话应用基于设备状态、以及空闲设备确定是否切换至双通状态。
该设备状态的描述可以参见S502所示的步骤,空闲设备的描述可以参见S503所示的步骤,第一设备确定是否切换至双通状态的步骤可以参见图5对应的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其中,空闲设备可以为S805-S809所示的步骤中描述的第二设备。
S804、在第一设备的电话应用确定第一设备切换至双通状态时,第一设备的电话应用向第一设备的分布式通信服务模块发送用于指示第一设备切换至双通状态的消息。
S805、第一设备的分布式通信服务模块向第二设备的分布式通信服务模块发送用于指示对第二SIM卡发起蜂窝通信能力接续的消息。
示例性的,在第一设备的分布式通信服务模块接收到该第一设备的电话应用发送的用于指示第一设备切换至双通状态的消息,第一设备的分布式通信服务模块可以先与第二设备的分布式通信服务模块建立通信连接;在连接建立的情况下,第一设备的分布式通信服务模块再向第二设备的分布式通信服务模块发送用于指示对第二SIM卡发起蜂窝通信能力接续的消息。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设备的分布式通信服务模块在接收到用于指示第一设备切换至双通状态的消息时,可以确定第一设备允许通过蜂窝通信能力接续的方式,使得第二设备为第二SIM卡提供通话能力。
S806、第一设备的分布式通信服务模块接收来自第二设备的分布式通信服务模块的用于指示完成蜂窝通信能力接续的消息。
其中,S805-S806所示的步骤描述的、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建立蜂窝通信能力接续的具体过程可以参见图9对应的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S807、第一设备的分布式通信服务模块向第一设备的电话应用发送用于指示进入双通状态的消息。
在第一设备的电话应用接收到用于指示进入双通状态的消息时,可以确定在第一SIM卡处于通话的过程中,第一设备也可以同时利用第二SIM卡接听或拨打电话。
S808、当第二设备的modem接收到与第二SIM卡相关的被叫通话时,第二设备的modem向第二设备的分布式通信服务模块发送指示建立第二路通话的消息。
S809、第二设备的分布式通信服务模块向第一设备的分布式通信服务模块发送用于指示建立第二路通话的消息。
S810、第一设备的分布式通信服务模块向第一设备的电话应用发送用于指示建立第二路通话的消息。
S811、第一设备的电话应用保持第一路通话,接听第二SIM卡的来电,并将音频通道由第一路通话切换至第二路通话。
示例性的,当第一设备接收到该用于建立第二路通话的消息时,第一设备的电话应用可以hold第一路通话,使得第一路通话不会在接听第二SIM卡的来电时被断开;进一步的,当第一设备的电话应用接确定用户接听第二SIM卡的来电时,第一设备可以将音频通道由第一路通话切换至第二路通话,使得用户可以在第二路通话中收听到第二路通话中的语音,此时第一路通话以及第二路通话可以均处于接通状态。
S812、第一设备的电话应用向第一设备的分布式通信服务模块发送用于指示允许建立第二路通话的消息。
S813、第一设备的分布式通信服务模块向第二设备的分布式通信服务模块发送用于指示允许建立第二路通话的消息。
S814、第二设备的分布式通信服务模块向第二设备的modem发送用于指示允许建立第二路通话的消息。
适应的,第二设备的modem可以将该用于指示接听第二SIM卡来电的消息通过蜂窝网络发送至第四设备,使得第四设备可以确定第一设备已经接听与第二SIM卡相关的来电。
可能的实现方式中,S814之后,在第一路通话与第二路通话均处于接通状态的情况下,第一设备也可以hold第二路通话,并将音频通道由第二路通话切换至第一路通话,使得用户可以根据通话需求在两路通话中灵活切换。
基于此,在第一设备中的第一SIM卡处于通话状态的过程中,第一设备可以通过蜂窝通信能力接续的方式,使得第二设备可以为第二SIM卡提供通话能力,实现第一SIM卡与第二SIM卡的同时接通电话的双卡双通。
在图5或图8对应的实施例的基础上,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蜂窝通信能力接续的通话方法。
示例性的,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蜂窝通信能力接续的通话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9所示,基于蜂窝通信能力接续的通话方法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S901、在第一设备检测到空闲设备的情况下,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建立通信连接。
在如图1所示的近场场景中,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可以通过连接到同一WIFI、或者通过蓝牙等方式建立设备之间的通信连接,本申请实施例中对近场连接的方式不做具体限定。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描述多处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的数据交互均是在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建立通信连接的情况下实现的。
S902、第二设备与第一设备利用远程modem功能,将第二设备的modem转移给第一设备的第二SIM卡使用。
本申请实施例中,远程modem功能可以理解为:A设备远程访问B设备的modem。在S902所示的步骤中,A设备可以为第一设备且B设备可以为第二设备,例如第一设备可以远程访问具有蜂窝通信能力的第二设备的modem,使得第一设备可以共享第二设备的modem,并利用第二设备的modem正常使用蜂窝通信功能;或也可以理解为第二设备的modem可以实现整体迁移,该第二设备的modem可以作为第一设备的一个虚拟modem。
示例性的,第一设备可以向第二设备发起用于指示对第二SIM卡发起蜂窝通信能力接续的消息,第二设备可以在接收到用于指示对第二SIM卡发起蜂窝通信能力接续的消息后,向第一设备返回响应消息。进一步的,第一设备在接收到响应消息后,可以向第二设备发起用于远程访问第二设备的modem的指令(或称为远程modem切换指令),请求访问第二设备的modem。进一步的,在第二设备接收到该远程modem切换指令时,可以向第一设备发送远程modem切换成功指令,进而执行S903所示的步骤。
其中,该用于指示对第二SIM卡发起蜂窝通信能力接续的消息的描述可以参见图8对应的实施例中的S805所示的步骤;响应消息可以为用于指示对第二SIM卡发起蜂窝通信能力接续的消息对应的响应消息,该响应消息用于指示第二设备确定可以为第一设备的第二SIM卡提供蜂窝通信能力接续。
S903、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利用远程(remote)SIM功能,将第二SIM卡远程转移给第二设备使用,使得第二设备的modem访问第二SIM卡。
本申请实施例中,远程SIM功能可以理解为:A设备远程访问B设备的SIM卡。在S903所示的步骤中,A设备可以为第二设备且B设备可以为第一设备,例如第二SIM卡可以远程转移给第二设备使用,使得第二设备远程访问第二SIM卡,模拟将第一设备中的SIM卡拔出并插入到第二设备中使用的场景。
示例性的,第二设备在向第一设备发送远程modem切换成功指令之后,可以继续向第一设备发起用于远程访问第二SIM卡的指令(或称为远程SIM切换指令),请求访问第一设备的第二SIM卡,使得第一设备可以将第二SIM卡信息发送给第二设备,进而第二设备可以利用该第二SIM卡信息注册蜂窝网络。在第二设备利用第二SIM卡信息注册蜂窝网络之后,也可以向第一设备返回驻网信息。该第二SIM卡信息可以为第二SIM卡的SIM卡信息。
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基于S901-S903所示的步骤,当第一设备接收到驻网信息时,可以确定蜂窝通信能力接续完成,此时该驻网信息可以跟随S806中的用于指示完成蜂窝通信能力接续的消息返回至第一设备。
可能的实现方式中,S904、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实现电路交换(circuitswitched,CS)通话业务。其中,该CS通话业务可以包括:CS主叫通话业务以及CS被叫通话业务,该CS通话业务可以为图5或图8对应的实施例中描述的第二路通话。
可以理解的是,该CS通话业务可以基于远程modem功能以及远程SIM功能实现,因此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可以基于S901-S904以及S907所示的步骤实现CS通话业务的接续。
S905、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利用远程IMS功能,将第二设备的IMS通信能力转移给第一设备使用。
本申请实施例中,远程IMS功能可以理解为:设备A可以利用远程IMS功能远程使用B设备的IMS通信能力。在S904所示的步骤中,A设备可以为第一设备且B设备可以为第二设备,例如第一设备远程使用第二设备的IMS通信能力,使得第一设备可以利用该第二设备的IMS通信能力实现IMS业务。其中,IMS业务可以包括:IMS通话业务。
示例性的,以获取第二设备的IMS通信能力为例进行示例说明。例如,第一设备可以向第二设备发起用于远程访问第二设备的IMS通信能力的指令(或称为远程IMS切换指令),使得第二设备可以将IMS注册信息、业务状态等消息通过远程IMS切换成功指令等指令返回至第一设备。
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基于S901-S905所示的步骤,当第一设备接收远程IMS切换成功指令时,可以确定蜂窝通信能力接续完成,此时该远程IMS切换成功指令的含义可以与S806中描述的用于指示完成蜂窝通信能力接续的消息的含义相同。
可能的实现方式中,S906、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实现IMS通话业务。其中,IMS通话业务可以包括IMS主叫通话以及IMS被叫通话,该IMS通话业务可以为图5或图8对应的实施例中描述的第二路通话。
S907、第二设备将modem从网络侧接收到的网络语音包转发给第一设备,且第一设备将接收到的本地语音包转发给第二设备的modem,由modem上报到网络侧。
其中,该本地语音包可以理解为第一设备在第二路通话中采集到的语音包。
可以理解的是,该IMS通话业务可以基于远程modem功能、远程SIM功能以及远程IMS功能实现,因此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可以基于S901-S903以及S905-S907所示的步骤实现IMS通话业务的接续。
基于此,第一设备可以利用第二设备实现与第二SIM卡相关的通话业务,进而使得第一设备可以实现通话业务上的双卡双通。
可以理解的是,图9对应的实施例中描述的各步骤的顺序仅作为一种示例,各步骤的顺序可以进行调整,如可以先后进行或并行进行等。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可以先执行S902所示的步骤中的远程modem功能,再执行S903所示的步骤中的远程SIM功能;或者,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可以先执行S903所示的步骤中的远程SIM功能,再执行S902所示的步骤中的远程modem功能等。
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先执行S902所示的步骤中的远程modem功能,再执行S903所示的步骤中的远程SIM功能能提升用户的体验,还可以提升蜂窝通信能力接续功能的效率和/或有效性。
可以理解的是,在第一设备的双卡在位的场景下,第一设备可将第二SIM卡转移到另一部空闲的设备上(如存在空闲卡槽的第二设备上),再通过分布式通信技术远程访问第二设备的modem和IMS能力,这样可以实现第一设备完整意义上的双通功能。此时,用户在第一设备中看到还是同一设备上同时使用两张SIM卡,但实际上双卡的业务完全可以并发而相互之间不受影响。
如图10所示,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实现双卡双通的装置示意图,该实现双卡双通的装置可以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一设备(或第二设备),也可以是第一设备(或第二设备)内的芯片或芯片系统。
如图10所示,实现双卡双通的装置1000可以用于通信设备、电路、硬件组件或者芯片中,该实现双卡双通的装置1000包括:显示单元1001、处理单元1002、通信单元1003其中,显示单元1001用于支持实现双卡双通的装置1000执行的显示的步骤;处理单元1002用于支持实现双卡双通的装置1000执行信息处理的步骤;通信单元1003用于指示实现双卡双通的装置1000执行数据的发送和接收等步骤。其中,该通信单元1003可以是输入或者输出接口、管脚或者电路等。
具体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实现双卡双通的装置1000,第一设备的处理单元1002,用于利用第一SIM卡建立第一路通话;在第一设备接收到与第二SIM卡相关的通话第二路通话时,第一设备的处理单元1002,用于保持第一路通话,第一设备的通信单元1003,用于利用第二设备为第二SIM卡建立第二路通话;其中,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建立有通信连接;在第二路通话建立过程中,第二设备为第二SIM卡提供蜂窝通信能力的接续功能,以使第二SIM卡利用第二设备的调制解调处理器modem处理第二路通话。
可能的实施例中,实现双卡双通的装置还可以包括:存储单元1004。处理单元1002、存储单元1004通过线路相连。存储单元1004可以包括一个或者多个存储器,存储器可以是一个或者多个设备、电路中用于存储程序或者数据的器件。存储单元1004可以独立存在,通过通信线路与实现双卡双通的装置具有的处理单元1002相连。存储单元1004也可以和处理单元1002集成在一起。
存储单元1004可以存储第一设备(或第二设备)中的方法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以使处理单元1002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的方法。存储单元1004可以是寄存器、缓存或者RAM等,存储单元1004可以和处理单元1002集成在一起。存储单元1004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memory,ROM)或者可存储静态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静态存储设备,存储单元1004可以与处理单元1002相独立。
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申请实施例的流程或功能。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digital subscriber line,DSL)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储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括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例如,可用介质可以包括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或磁带)、光介质(例如,数字通用光盘(digital versatile disc,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SSD))等。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述实施例中描述的方法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计算机存储介质和通信介质,还可以包括任何可以将计算机程序从一个地方传送到另一个地方的介质。存储介质可以是可由计算机访问的任何目标介质。
作为一种可能的设计,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紧凑型光盘只读储存器(compactdisc read-only memory,CD-ROM)、RAM、ROM、EEPROM或其它光盘存储器;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磁盘存储器或其它磁盘存储设备。而且,任何连接线也可以被适当地称为计算机可读介质。例如,如果使用同轴电缆,光纤电缆,双绞线,DSL或无线技术(如红外,无线电和微波)从网站,服务器或其它远程源传输软件,则同轴电缆,光纤电缆,双绞线,DSL或诸如红外,无线电和微波之类的无线技术包括在介质的定义中。如本文所使用的磁盘和光盘包括光盘(CD),激光盘,光盘,数字通用光盘(digital versatile disc,DVD),软盘和蓝光盘,其中磁盘通常以磁性方式再现数据,而光盘利用激光光学地再现数据。
上述的组合也应包括在计算机可读介质的范围内。以上,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所涉及的用户信息(包括但不限于用户设备信息、用户个人信息等)和数据(包括但不限于用于分析的数据、存储的数据、展示的数据等),均为经用户授权或者经过各方充分授权的信息和数据,并且相关数据的收集、使用和处理需要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并提供有相应的操作入口,供用户选择授权或者拒绝。

Claims (10)

1.一种实现双卡双通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一设备,所述第一设备中包括第一用户识别模块SIM卡以及第二SIM卡,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利用所述第一SIM卡建立第一路通话;
在所述第一设备接收到与所述第二SIM卡相关的通话第二路通话时,所述第一设备保持所述第一路通话,并利用第二设备为所述第二SIM卡建立所述第二路通话;
其中,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建立有通信连接;在所述第二路通话建立过程中,所述第二设备为所述第二SIM卡提供蜂窝通信能力的接续功能,以使所述第二SIM卡利用所述第二设备的调制解调处理器modem处理所述第二路通话;
所述第一设备利用所述第一SIM卡建立第一路通话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建立蜂窝通信能力接续;其中,所述建立所述蜂窝通信能力接续包括:建立远程modem接续、建立远程SIM接续以及建立远程网络互联协议多媒体子系统IMS接续;所述建立远程modem接续包括:所述第一设备远程访问所述第二设备的modem,所述建立远程SIM接续包括:所述第二设备远程访问所述第一设备的所述第二SIM卡,所述建立远程IMS接续包括:所述第一设备远程使用所述第二设备的IMS能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第一设备检测到任一目标设备时,所述第一设备显示第一界面;其中,所述第一界面中包括:第一提示信息、以及用于确认进入双通状态的第一控件,所述第一提示信息用于提示是否进入所述双通状态,所述双通状态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设备允许所述第一SIM卡以及所述第二SIM卡同时处于接通状态;所述任一目标设备中包括所述第二设备;
所述第一设备接收针对所述第一控件的第一操作;
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建立蜂窝通信能力接续,包括:响应于所述第一操作,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建立蜂窝通信能力接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建立蜂窝通信能力接续,包括:
在所述第一设备确定满足预设条件的情况下,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建立蜂窝通信能力接续;其中,所述预设条件包括:所述第一设备满足双卡双待DSDS或者双卡双通DSDA,以及所述第一设备检测到任一目标设备,所述任一目标设备中包括所述第二设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条件还包括:所述第一设备确定数据账户为所述第一SIM卡,所述数据账户为所述第一设备中具有移动数据的SIM卡。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第一设备确定所述数据账户不为所述第一SIM卡的情况下,所述第一设备将所述数据账户切换至所述第一SIM卡。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第一设备接收到打开SIM卡管理功能的操作时,所述第一设备显示第二界面;其中,所述第二界面中包括:第二控件,所述第二控件用于自动识别是否进入双通状态;所述预设条件还包括:第一控件为开启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路通话为主叫通话或者被叫通话,所述第二路通话为主叫通话或被叫通话。
8.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备支持最大通话连接数量为2。
9.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使得所述电子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211735470.3A 2022-12-30 2022-12-30 实现双卡双通的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1670958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735470.3A CN116709583B (zh) 2022-12-30 2022-12-30 实现双卡双通的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735470.3A CN116709583B (zh) 2022-12-30 2022-12-30 实现双卡双通的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709583A CN116709583A (zh) 2023-09-05
CN116709583B true CN116709583B (zh) 2024-05-14

Family

ID=878327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735470.3A Active CN116709583B (zh) 2022-12-30 2022-12-30 实现双卡双通的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70958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395618B (zh) * 2023-10-19 2024-03-01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数据链路切换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芯片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58177A (zh) * 2016-09-12 2017-01-25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基于双卡双待终端的通信方法及通信装置
CN109315017A (zh) * 2017-03-25 2019-02-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双卡双待双通的通信方法及终端
CN114466324A (zh) * 2022-01-21 2022-05-10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呼叫方法及相关装置
WO2022199673A1 (zh) * 2021-03-25 2022-09-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登录认证的方法和电子设备
WO2022206616A1 (zh) * 2021-03-31 2022-10-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系统、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351137B2 (en) * 2014-07-14 2016-05-24 Qualcomm Incorporated Simultaneous voice calls using a multi-SIM multi-active device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58177A (zh) * 2016-09-12 2017-01-25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基于双卡双待终端的通信方法及通信装置
CN109315017A (zh) * 2017-03-25 2019-02-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双卡双待双通的通信方法及终端
WO2022199673A1 (zh) * 2021-03-25 2022-09-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登录认证的方法和电子设备
WO2022206616A1 (zh) * 2021-03-31 2022-10-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系统、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
CN114466324A (zh) * 2022-01-21 2022-05-10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呼叫方法及相关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709583A (zh) 2023-09-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30086087A1 (en) 5G SA Network-Based Call Method, Electronic Device, and System
CN113438679A (zh) 用于提升sa网络下电话呼通率的通信系统及用户设备
WO2022094907A1 (zh) 信息发送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
CN105027623A (zh) 用于在双sim装置中避免呼叫失败的方法和装置
CN110692263A (zh) 终端监听的方法及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3160265A1 (zh) 一种来电呼叫的响应方法以及相应的终端、通信系统
CN113170334B (zh) 信息传输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和存储介质
EP3783957B1 (en) Transmission path switching method,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and device
US20230123352A1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s, user equipment, and base station
CN116709583B (zh) 实现双卡双通的方法和装置
US10397969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establishing backhaul link
WO2024067054A1 (zh) 蜂窝通信能力接续的方法和装置
CN113660653B (zh) 一种传输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9041145B (zh) 通信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1557102B (zh) 信息传输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709826A (zh) 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0546974A (zh) 获取系统消息的方法及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796107A (zh) 多用户身份模块用户设备及其操作方法
CN114980224B (zh) WiFi热点的切换方法、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EP4250835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paging reason, and storage medium
CN111314976B (zh) 网络驻留模式确定方法及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WO2022021271A1 (zh) 波束切换方法及装置、网络设备、终端及存储介质
WO2022198441A1 (zh) 网络切换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
WO2023124258A1 (zh) 远程访问用户识别模块sim卡的方法和装置
WO2023040750A1 (zh) 共享蜂窝能力的方法、设备、可读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