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709344A - 一种部分带宽切换方法、装置、网络设备及终端 - Google Patents
一种部分带宽切换方法、装置、网络设备及终端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6709344A CN116709344A CN202210191794.9A CN202210191794A CN116709344A CN 116709344 A CN116709344 A CN 116709344A CN 202210191794 A CN202210191794 A CN 202210191794A CN 116709344 A CN116709344 A CN 11670934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arget
- dci format
- dci
- bwp
- termina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7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9
- 230000011664 signal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3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8000007726 management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5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8000013468 resource allo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977 initi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6978 adapt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491 arra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364 calcul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458 analytic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399 behavior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0354 integ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507 map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95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065 semi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595 spect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704 transi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960 trigger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6/00—Network planning, e.g. coverage or traffic planning tools; Network deployment, e.g. resource partitioning or cells structures
- H04W16/02—Resource partitioning among network components, e.g. reuse partitioning
- H04W16/04—Traffic adaptive resource partition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6/00—Network planning, e.g. coverage or traffic planning tools; Network deployment, e.g. resource partitioning or cells structures
- H04W16/02—Resource partitioning among network components, e.g. reuse partitioning
- H04W16/10—Dynamic resource partition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6/00—Network planning, e.g. coverage or traffic planning tools; Network deployment, e.g. resource partitioning or cells structures
- H04W16/24—Cell structures
- H04W16/28—Cell structures using beam steer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6—Reselecting a communication resource in the serving access point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24—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24—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36/32—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by location or mobility data, e.g. speed data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部分带宽切换方法、装置、网络设备及终端,涉及通信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在满足切换条件的情况下,向目标终端发送第一目标下行控制信息DCI,所述第一目标DCI用于指示所述目标终端切换至目标部分带宽BWP;所述切换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所述目标终端的位置处于第一目标波束的波位覆盖临界区域内;所述目标终端处于第二目标波束覆盖内,且所述第二目标波束内的业务量的变化要求更换BWP;所述目标终端处于第三目标波束覆盖内,且所述第三目标波束的动态调度要求更换BWP。本发明的方案能够适用于非地面网络的BWP切换。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部分带宽切换方法、装置、网络设备及终端。
背景技术
部分带宽(Bandwidth Part,简称BWP)是5G NR引入的最重要的概念之一,对5G NR标准的方方面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BWP是载波带宽上连续资源块的子集,每个BWP可以使用不同的子载波间隔、频谱范围和大小。在5G NR地面网络上,连接态下的BWP切换主要是因用户终端设备(UE)的带宽需求或者省电需求而发生。
在非地面网络(Non-Terrestrial Networks,NTN),尤其是卫星通信中,基站/卫星上常常采用多波束天线,每个波束在地面上形成的覆盖范围,称为一个波位。每个波束使用一个或多个BWP。不失一般性地,常以每个波束使用一个BWP为例。相邻波束使用不同的BWP,从而避免同频干扰,而不相邻的波束可以使用相同的BWP,从而实现波束间的频率复用。
与5G NR地面网络不同的是,在非地面网络中,BWP的分配常常与波束的使用相关联,比如:每个基站使用多个波束,每个波束使用一个或多个BWP覆盖一个波位区域,为了降低波束之间的干扰,相邻的两个波束常常使用不同的BWP。而且,波束内的业务量是动态变化的,所以波束与BWP的配对关系不应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应该适时地更换。而且,在地面网络中的BWP切换依赖于有数据调度的下行控制信息DCI,但是,在NTN网络中,即使在没有数据调度的情况下,也需要及时进行BWP切换。
综上分析可见,NTN中BWP受波束的影响较大,现有地面网络的BWP切换方法不完全适用于NTN场景,需要提出适合非地面网络的BWP切换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部分带宽切换方法,解决了现有地面网络的BWP切换方法不完全适用于NTN场景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部分带宽切换方法,应用于网络设备,包括:
在满足切换条件的情况下,向目标终端发送第一目标下行控制信息DCI,所述第一目标DCI用于指示所述目标终端切换至目标部分带宽BWP;
所述切换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所述目标终端的位置处于第一目标波束的波位覆盖临界区域内;
所述目标终端处于第二目标波束覆盖内,且所述第二目标波束内的业务量的变化要求更换BWP;
所述目标终端处于第三目标波束覆盖内,且所述第三目标波束的动态调度要求更换BWP。
第二方面,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部分带宽切换方法,应用于终端,包括:
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目标下行控制信息DCI;其中,所述第一目标DCI是在满足切换条件的情况下发送的,且所述第一目标DCI用于指示所述终端切换至目标部分带宽BWP;
根据所述第一目标DCI,切换至所述目标BWP;
其中,所述切换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所述终端的位置处于第一目标波束的波位覆盖临界区域内;
所述终端处于第二目标波束覆盖内,且所述第二目标波束内的业务量的变化要求更换BWP;
所述终端处于第三目标波束覆盖内,且所述第三目标波束的动态调度要求更换BWP。
第三方面,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部分带宽切换装置,应用于网络设备,包括: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在满足切换条件的情况下,向目标终端发送第一目标下行控制信息DCI,所述第一目标DCI用于指示所述目标终端切换至目标部分带宽BWP;
所述切换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所述目标终端的位置处于第一目标波束的波位覆盖临界区域内;
所述目标终端处于第二目标波束覆盖内,且所述第二目标波束内的业务量的变化要求更换BWP;
所述目标终端处于第三目标波束覆盖内,且所述第三目标波束的动态调度要求更换BWP。
第四方面,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部分带宽切换装置,应用于终端,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目标下行控制信息DCI;其中,所述第一目标DCI是在满足切换条件的情况下发送的,且所述第一目标DCI用于指示所述终端切换至目标部分带宽BWP;
第二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目标DCI,切换至所述目标BWP;
其中,所述切换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所述终端的位置处于第一目标波束的波位覆盖临界区域内;
所述终端处于第二目标波束覆盖内,且所述第二目标波束内的业务量的变化要求更换BWP;
所述终端处于第三目标波束覆盖内,且所述第三目标波束的动态调度要求更换BWP。
第五方面,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网络设备,包括:收发器、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或指令;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或指令时实现如上所述的部分带宽切换方法。
第六方面,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包括收发器、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或指令;所述处理器执行所程序或指令时实现如上所述的部分带宽切换方法。
第七方面,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程序或指令,所述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部分带宽切换方法中的步骤。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在满足切换条件的情况下,向目标终端发送第一目标下行控制信息DCI,所述第一目标DCI用于指示所述目标终端切换至目标部分带宽BWP;所述切换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所述目标终端的位置处于第一目标波束的波位覆盖临界区域内;所述目标终端处于第二目标波束覆盖内,且所述第二目标波束内的业务量的变化要求更换BWP;所述目标终端处于第三目标波束覆盖内,且所述第三目标波束的动态调度要求更换BWP。本发明的方案能够适用于非地面网络的BWP切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部分带宽切换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波束覆盖示意图之一;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波束覆盖示意图之二;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波束覆盖示意图之三;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波束覆盖示意图之四;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波束覆盖示意图之五;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波束覆盖示意图之六;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波束覆盖示意图之七;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的UE位置更新时间轴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部分带宽切换方法的流程图之二;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部分带宽切换方法的流程图之三;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部分带宽切换装置的结构图之一;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部分带宽切换装置的结构图之二;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网络设备的结构图;
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应理解,说明书通篇中提到的“一个实施例”或“一实施例”意味着与实施例有关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包括在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因此,在整个说明书各处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或“在一实施例中”未必一定指相同的实施例。此外,这些特定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任意适合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
在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中,应理解,下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另外,本文中术语“系统”和“网络”在本文中常可互换使用。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实施例中,应理解,“与A相应的B”表示B与A相关联,根据A可以确定B。但还应理解,根据A确定B并不意味着仅仅根据A确定B,还可以根据A和/或其它信息确定B。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部分带宽切换方法,应用于网络设备,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在满足切换条件的情况下,向目标终端发送第一目标下行控制信息DCI,所述第一目标DCI用于指示所述目标终端切换至目标部分带宽BWP;其中,所述切换条件包括以下3个条件中的至少一项:
条件1:所述目标终端的位置处于第一目标波束的波位覆盖临界区域内。
下面分三个场景示例介绍上述条件1。
场景一:由于目标终端自身的移动,使目标终端处于第一目标波束的波位覆盖临界区域内。
例如,在地球静止轨道(Geostationary Earth Orbit,简称GEO)卫星系统中,波束通常是对地固定的,UE的波束切换主要由UE自身的移动引起。
再例如,在低轨(Low Earth Obit,简称LEO)卫星系统中,根据卫星波束角度是否动态可调,存在对地移动(Earth-moving)和对地固定(Earth-fixed)两种波束部署,其中,对地固定波束,亦称凝视波束,其波束方向角度是不断调整的,在卫星过顶的一段时间内,波束始终指向地面上某个固定区域,使得波位相对地面不动,在这种场景下,UE本身的移动,比如飞机上的UE从一个波位移动到相邻波位,会引起波束切换和相应的BWP切换。
如图2所示,波束1使用BWP1,波束2使用BWP2,波束1与波束2相邻,UE从波束1移动到波束2,需要在这个过渡期间完成从BWP1到BWP2的切换。对于该BWP切换场景,BWP切换时机的触发条件是:UE进入波位临界区。如图3中,其示出的波位覆盖临界区域b是波位a的外围且与其他波位交叠的区域。
场景二:由于第一目标波束的对地移动,使目标终端处于第一目标波束的波位覆盖临界区域内。
对于LEO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对地移动波束,波束对地面的俯角不变,波束及波位跟随卫星的移动而移动,波束的对地移动非常块,可达每秒钟几公里,而UE本身的移动速度较小,相对可以忽略,因此,波束的对地移动是波束切换和BWP切换的主要原因。
如图4所示,t1时刻UE1处于BWP1中,随着波束的对地移动(图4中示出有卫星的移动方向),在t2时刻UE1处于BWP2中。
对于该BWP切换场景,BWP切换时机的触发条件是:一个或一组UE处于波位覆盖临界区域。
该场景二中,波位覆盖临界区域的设置与卫星移动方向相关,采用非对称的形状。如图5所示,当卫星向右移动,临界区偏向于波位的左侧,比右侧的区域更大,这样能够保证左侧区域内的UE可以有一定的缓冲时间,能够接收到切换信令,避免由于卫星的移动导致UE很快脱离波位临界区,而收不到信令的情况。
场景三:由于波位形状变化,使目标终端处于第一目标波束的波位覆盖临界区域内。
在LEO在对地固定波束的场景下,尽管波束的中心相对地面固定,但是由于波束照射角度的变化,波位的形状会发生变化,导致波位边缘区域的变化,也可能会造成UE的波束切换。
如图6中,波位a由长长的椭圆变成圆形,导致一部分边缘区域b消失,需要为此消失的部分边缘区域b内的UE分配其他波束及BWP。这里,消失的部分边缘区域b即为波位覆盖临界区域。
条件2:所述目标终端处于第二目标波束覆盖内,且所述第二目标波束内的业务量的变化要求更换BWP;
该条件2中,目标终端包括一个BWP内所有的终端。
示例性地,在一个基站下配置了多个大小不同的BWP,需要根据各个波束的业务量合理分配BWP,并根据各个波束业务量的变化动态切换BWP。当一个波束内的业务量发生增长,即将超出其当前使用的BWP的带宽能力时,需要为此波束调配带宽更大的BWP。这就意味着,该波束内的连接态UE都需要切换至新的BWP。相反的,当一个波束内的业务量减少,则尽可能为其分配较小的BWP,以便为腾出资源,并利于UE的省电。
条件3:所述目标终端处于第三目标波束覆盖内,且所述第三目标波束的动态调度要求更换BWP。
该条件3中,目标终端包括一个BWP内所有的终端。
需要说明的是,在波束个数资源有限,且并不能同时覆盖卫星的整个覆盖范围的情况下,波束是动态调度的,波位的部署以及波束与BWP的映射关系并非一次性配置完成,而是根据需要进行着动态调整。而当一个波束需要更换其BWP时,该BWP内所有UE都需要进行BWP切换。
在一具体示例中,如图7所示,该基站有两个BWP,分别记为BWP1和BWP2.在t1时刻,波束1分配了BWP1,波束2分配了BWP2,然而在t2时刻,由于波束调度的需要,网络在波束1与波束2之间新分配了波束3,需要使用BWP2,导致需要将波束2的BWP2切换为BWP1。
上述实施例中,针对BWP的分配与波束的使用相关联的特点,通过具体定义BWP的切换条件包括目标终端的位置处于第一目标波束的波位覆盖临界区域内、目标终端处于第二目标波束覆盖内,且所述第二目标波束内的业务量的变化要求更换BWP,以及目标终端处于第三目标波束覆盖内,且第三目标波束的动态调度要求更换BWP,使该实施例提供的BWP切换方法适用于非地面网络。
在一实施例中,上述步骤101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项,确定所述波位覆盖临界区域:
所述目标终端的移动速度;
所述目标终端的移动方向;
所述目标波束的移动速度;
所述第一目标波束的移动方向;
所述第一目标波束与相邻波束的交叠区域;
信号强度;
所述第一目标波束覆盖区域的形状变化速率;
所述第一目标DCI的搜索周期;
所述第一目标DCI的发送时延。
需要注意的是,从网络做出UE处于切换时机的判断到网络发出BWP切换信令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时延,如果该时延过长,则UE可能已经脱离当前波位,导致无法成功接收到BWP切换信令。因此,为避免指示切换的DCI信令,存在UE收不到的情况,需要对DCI的搜索周期进行约束或通过相应基站算法提前对切换进行预判。
方法一:可以根据波位覆盖临界区域的大小,设置指示UE BWP切换的DCI搜索周期。具体地,在该DCI搜索周期的时间范围内,需要限制卫星移动距离不能超过临界区宽度的1/n,以保证UE在切换到下一个BWP之前,还能收到DCI信令。其中,n的值与场景内UE的移动速度有关,一般情况下,当UE低速移动时,n=1,当UE高速移动时n=2。
方法二:可以对BWP切换进行提前预测,使得UE提前接收到指示切换的DCI。具体地,根据之前几次基站做出判断到UE接收到DCI的时延,计算出平均时延,然后再根据平均时延和卫星的移动速度,计算出波位覆盖临界区域的宽度。这样可以让UE提前进入波位覆盖临界区域,达到上述切换条件1,并发送第一目标DCI指示BWP切换。
进一步地,需要指出的是,上述实施例中的目标终端为一个终端;或者,目标终端包括具有相同组标识的多个终端;或者,目标终端包括目标波束对应的一个BWP内的所有终端。其中,一个BWP内的所有终端具有相同组标识。
即,针对目标终端的不同,提供了三种切换方式如下:
切换方式一:网络对一个单独的UE进行BWP切换。
切换方式二:网络对一个UE组内所有的UE进行BWP切换。此切换方式依赖于对UE的分组管理。
如图8中,椭圆a1表示波束2对应的波位,椭圆a2表示波束1对应的波位,波束1使用BWP1,波束2使用BWP2。根据UE相对波束1和波束2的移动方向,右侧波束1的波位覆盖临界区域b中的UE处于切换时机,其中UE1-UE3属于一个组,即将从BWP1切换到BWP2,可以使用UE组的BWP切换,让这一组UE同时进行BWP切换,而避免对每个UE分别发起BWP切换的信令。
切换方式三:网络对一个BWP内所有的UE进行BWP切换。此方式可以视为BWP切换方式二的特例情况,也就是一个BWP下只有一个UE组。需要说明的是,BWP可以在多个波束之间重复使用,这里的一个BWP是指某个波束内的一个BWP。
切换方式三是将一个波束的一个BWP内的全部终端一起进行BWP切换。一般是由业务量的改变或者波束调度触发波束内的所有用户都处于切换时机,可对BWP内的所有终端一起进行BWP切换。需要指出的是,切换方式三可以视为切换方式二的一种特例,不同之处在于一个波束的一个BWP内只包含一个UE组,以及使用场景与触发时机不同。
上述切换方式二和三中,针对同时有多个终端处于相同的切换时机的情况下,使用组切换,即让这一组U终端同时进行BWP切换,这样能够节约多终端进行BWP切换时的信令开销,并减少处理时延。
下面针对不同的切换方式,对第一目标DCI的格式进行介绍。
1、针对切换方式一
在一实施例中,在RRC信令中不包括Group-RNTI与组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的情况下,所述第一目标DCI通过C-RNTI进行CRC加扰,且所述第一目标DCI的信令格式为第一DCI格式、第二DCI格式和第三DCI格式中的任意一种;
其中,所述第一DCI格式为有数据调度的DCI格式,且所述第一DCI格式中包括所述目标BWP的标识指示字段;
所述第二DCI格式中的目标字段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目标DCI为无数据调度的DCI格式,且所述第二DCI格式中包括所述目标BWP的标识指示字段;
所述第三DCI格式中不包括数据调度相关字段,且所述第三DCI格式中包括:所述目标BWP的标识指示字段。
该实施例中,第一DCI格式为有数据调度的DCI格式,第二DCI格式和第三DCI格式为无数据调度的DCI格式。网络选择使用第一DCI格式或第二DCI格式或第三DCI格式是根据UE是否有数据调度而判断。
具体地,当网络需要调度下行物理共享信道(Physical Downlink SharedChannel,简称PDSCH)时,则发送第一DCI格式信令指示切换,并将PDSCH调度到新的BWP(目标BWP)上;当网络不需要调度PDSCH,则发送第二DCI格式或第三DCI格式的信令指示BWP切换。
需要指出的是,第二DCI格式是在第一DCI格式的基础上,修改目标字段达到指示无数据调度的目的,而第三DCI格式是在第一DCI格的基础上,省略数据调度相关字段达到指示无数据调度的目的。第二DCI格式或和三DCI格式能够实现相同的作用。
上述实施例中,通过第一DCI格式或第二DCI格式或第三DCI格式的第一目标DCI实现对单独一个终端进行BWP切换。
在一实施例中,第二DCI格式中的目标字段为数据调度相关字段。
具体的,目标字段包括以下至少一项:频域资源分配字段、时域资源分配字段、编码调制方案MCS字段、HARQ进程号字段和冗余版本字段。
情况一:通过一个字段单独指示,具体示例如下:
(1)频域资源分配字段(Frequency domain resource assignment)
由于实际使用的资源指示值(resource indication value,简称RIV)范围为该字段可以表示的RIV取值范围的一个子集。因此,在存在信息冗余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该字段指示一个不可配置的RIV值,来单独指示该DCI为无数据调度的DCI。
或者,可以通过该字段指示一个RIV值,单独指示该DCI为无数据调度的DCI。
(2)时域资源分配字段(Time domain resource assignment)
当高层参数pdsch-TimeDomainAllocationList(PDSCH的时域资源分配表)存在配置时,该字段长度为比特,I为该高层参数包含的行项数目。因此,在存在信息冗余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该字段指示一个不存在的行项,单独指示该DCI为无数据调度的DCI。
当高层参数pdsch-TimeDomainAllocationList不存在配置时,该字段指示默认表的某一行项。可以设计该默认表的某一行项,当该字段指示该行项时,单独指示该DCI为无数据调度的DCI。
当高层参数pdsch-TimeDomainAllocationList存在配置,且高层参数包含的行项数目I=9时。DCI->Time domain resource assignment指示行项10,字段指示了一个不存在的行项,则单独指示该DCI为无数据调度的DCI
(3)编码调制方案MCS字段(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
该字段指示对应配置表的一特定行项。配置该特定行项表示该DCI为无数据调度的DCI。当任意码块(码块1或码块2)的该字段指示该行项时,单独指示该DCI为无数据调度的DCI。
(4)进程号字段(HARQ process number HARQ)
配置一个的特定的HARQ进程号,当该字段指示该进程号时,例如进程号0,单独指示该DCI为无数据调度的DCI。
(5)冗余版本字段(Redundancy version)
当任意码块(如码块1或码块2)的该字段指示一个特定的数时,例如冗余版本号0,单独指示该DCI为无数据调度的DCI。
情况二:通过至少两个字段组合指示
示例一
在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指示IMCS=26,且Redundancy version指示冗余版本号0,组合指示该DCI为无数据调度的DCI。
示例二
以第二DCI格式为例,如下表1所示:
表1
由上表1可知,当PDSCH为频域资源分配类型0时或者当高层参数pdsch-Config中的resourceAllocation设置为‘dynamicswitch’时,同时满足以下至少两个条件,组合指示该DCI为无数据调度的DCI:
DCI中的Frequency domain resource assignment设置为全0;
两码字的DCI中的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设置为全1;
两码字的DCI中的HARQ process number设置为全0或全1;
两码字的DCI中的Redundancy version设置为全1I。
当PDSCH为频域资源分配类型1时,DCI->Frequency domain resourceassignment设置为全1且两码字的DCI->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设置为全1且两码字的DCI->HARQ process number设置为全0或全1且两码字的DCI->Redundancy version设置为全1,组合指示该DCI为无数据调度的DCI。
上述实施例中,通过数据调度相关终端单独指示或组合指示无数据调度的DCI格式。
2、针对切换方式二和切换方式三
在一实施例中,在RRC信令中包括Group-RNTI与组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的情况下,所述第一目标DCI通过Group-RNTI进行CRC加扰,且所述第一目标DCI的信令格式为第四DCI格式、第五DCI格式、第六DCI格式和第七DCI格式中的任意一种;
所述第四DCI格式为有数据调度的DCI格式,且所述第四DCI格式中包括组标识指示字段和所述目标BWP的标识指示字段;
所述第五DCI格式中的目标字段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目标DCI为无数据调度的DCI格式,且所述第五DCI格式中包括组标识指示字段和所述目标BWP的标识指示字段;
所述第六DCI格式,所述第六DCI格式中不包括数据调度相关字段,且所述第六DCI格式中包括:组标识指示字段和所述目标BWP的标识指示字段;
所述第七DCI格式包括:组标识指示字段和所述目标BWP的标识指示字段;
其中,所述组标识指示字段用于指示为所述目标终端分配的组标识。
该实施例中,第四DCI格式、第五DCI格式、第六DCI格式用于对单独一个终端触发BWP切换,同时通过组标识指示字段对该终端进行组管理;第七DCI格式用于对一组具有相同组标识的终端,或者处于一个BWP内的所有终端触发BWP切换,同时对一组终端进行组管理。
该实施例中,第四DCI格式为有数据调度的DCI格式,第五DCI格式和第六DCI格式为无数据调度的DCI格式。网络选择使用第四DCI格式或第五DCI格式或第六DCI格式是根据UE是否有数据调度而判断。
示例性地,第四DCI格式、第五DCI格式、第六DCI格式可以包括如下表2所示字段:
表2
示例性地,第七DCI格式可以包括如下表3所示字段:
表3
在一实施例中,第五DCI格式中的目标字段为数据调度相关字段。
具体的,目标字段包括以下至少一项:频域资源分配字段、时域资源分配字段、编码调制方案MCS字段、HARQ进程号字段和冗余版本字段。
该实施例可参见上述对第二DCI格式中的目标字段的示例性说明,原理相同,为避免重复,在此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上述切换方式二和切换方式三,需要配合使用终端的组管理机制,为了支持对终端进行分组,需要为终端分配组标识(GroupID),以让每个终端知道自己的GroupID。
下面对终端的组管理机制进行介绍。
具体的,在一实施例中,在RRC信令中包括Group-RNTI与组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的情况下,步骤101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目标终端发送第二目标DCI,所述第二目标DCI用于指示为所述目标终端分配的组标识。
该实施例中,第二目标DCI可以用于对目标终端进行初始组标识的设置,或者用于对目标终端进行组标识的更新。
下面对第二目标DCI的格式进行介绍。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目标DCI的信令格式为第四DCI格式、第五DCI格式、第六DCI格式和第七DCI格式中的任意一种;
所述第四DCI格式为有数据调度的DCI格式,且所述第四DCI格式中包括组标识指示字段和所述目标BWP的标识指示字段;
所述第五DCI格式中的目标字段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目标DCI为无数据调度的DCI格式,且所述第五DCI格式中包括组标识指示字段和所述目标BWP的标识指示字段;
所述第六DCI格式,所述第六DCI格式中不包括数据调度相关字段,且所述第六DCI格式中包括:组标识指示字段和所述目标BWP的标识指示字段;
所述第七DCI格式包括:组标识指示字段和所述目标BWP的标识指示字段;
其中,所述组标识指示字段用于指示为所述目标终端分配的组标识。
该实施例中,第四DCI格式、第五DCI格式、第六DCI格式用于对单独一个终端分配组标识;第七DCI格式用于对一组终端,或者处于一个BWP内的所有终端分配组标识。
需要指出的是,在第四DCI格式、第五DCI格式、第六DCI格式和第七DCI格式仅用于组标识分配时,第四DCI格式、第五DCI格式、第六DCI格式和第七DCI格式中的目标BWP的标识指示字段指当前的BWP ID,并非新分配的BWP ID,即,第二目标DCI不用于BWP切换。
该实施例中,第四DCI格式为有数据调度的DCI格式,第五DCI格式和第六DCI格式为无数据调度的DCI格式。网络选择使用第四DCI格式或第五DCI格式或第六DCI格式是根据UE是否有数据调度而判断。
在一实施例中,步骤102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目标终端发送RRC信令;所述RRC信令包括Group-RNTI列表配置字段,所述Group-RNTI列表配置字段用于指示Group-RNTI与组标识的对应关系。
该实施例中,为了实现对三种BWP切换方式的支持,RRC信令中ServingCellConfig-x(服务小区配置字段)包括Group-RNTI列表配置字段,具体如下:
GroupRNTI-list::SEQUENCE(SIZE(1..maxNrofGroups))OF GroupConfigOptional。其中,maxNrofGroups是GroupID的最大数量。GroupConfig信息单元的内容为:
需要说明的是,在RRC信令中的Group-RNTI列表配置字段缺省的情况下,不用对终端进行组管理,同时也无法对一组终端进行BWP切换,只能进行对单独终端进行BWP切换。即无法执行上述切换方式二和切换方式三,只能执行上述切换方式一。
下面对目标终端的位置管理机制进行说明。
在判断目标终端是否满足上述BWP切换的条件1(目标终端的位置处于第一目标波束的波位覆盖临界区域内)时,需要先确定目标终端的位置,基于此,本申请提供以下位置管理机制。
在一实施例中,上述步骤101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通过以下方式之一确定目标终端的位置:
方式一:接收所述目标终端发送的所述目标终端的位置;
该方式一包括:目标终端主动向网络设备上报自身的位置信息,或者,目标终端基于网络侧设备的请求上报自身的位置信息。
具体的,目标终端主动上报自身的位置信息是指目标终端根据自身位置的变化,主动上报其位置信息。例如,当目标终端此刻的位置距离上一次上报的位置的偏移量超过一个预设的门限值时,主动发起位置信息上报请求;再例如,目标终端的移动到其他行政区域或地理区域时,主动发起位置信息上报请求。
具体的,基于网络侧设备的请求上报自身的位置信息是指网络设备向目标终端发送位置信息请求,要求目标终端上报位置信息。示例性地,当网络设备需要获取目标终端的位置时,会向目标终端发送位置请求信息。目标终端收到后,会向网络设备发送自身的位置信息。具体地,网络设备根据用于位置信息更新的定时器对目标终端的位置信息进行周期性更新,当定时器达到Ti时,触发网络发送位置信息请求。其中,Ti是位置更新最大时间间隔,是网络侧的可配置参数。,如图9所示,目标终端的位置信息更新后,定时器归零并重新计数。
方式二:
根据所述目标终端的过去n个时刻的位置,确定所述目标终端的位置;其中,n为正整数。
该方式二中,网络对接收到的UE位置信息存储起来,并不断对UE位置信息进行更新和维护。对于网络侧UE位置管理有两种可选方法:
第一种方法是:当网络需要使用UE位置时,可以直接从存储器中获取,不改变它本身的值。这种方法假设是默认了存储器中的位置是有效的位置信息,不用进行过多的预测计算,对过期的位置信息不需要存储,缓解了计算和存储压力。但是,如果位置信息未及时更新,存在实效和无法使用的可能。
第二种方法是:当网络在t0时刻需要使用UE位置时,可以根据之前t1,t2,…,tn时刻的UE位置分别为以及经过的时间t1-t2,t2-t3,…,tn-1-tn,通过相应的预测算法:/>推算出t0时刻UE位置/>其中,/>是t时刻UE的位置,它可以根据前个时刻UE的位置进行推算。特别的,f(x)函数可以采用空间位置拟合的方法对UE位置进行预测,举例如下:
t0时刻UE的位置是前一个时刻t1的位置,与t1到t0时间段内预测的UE移动偏移量之和。其中,预测的UE移动偏移量(lt0-lt1)是之前速度的加权平均的值与经过时间的乘积。
该方法二利用数值拟合的方法以相对较低的信息获取频度来获得相对较高的信息准确性。
需要说明的是,关于目标终端自身位置信息的获取,可以是实时获取的,也可以是提前获取的,也可以是根据历史信息拟合的。无论采用哪种方式,通常可认为,在目标终端进行位置信息上报时使用的目标终端的位置信息能够比较准确地体现目标终端当时所在的位置。
下面结合附图10,对本申请实施例的BWP切换流程进行介绍。
如图10中,基于UE的主动上报(UE触发)或被动上报(基站触发)的方式获取UE的位置;基于UE的位置和星历信息,计算UE的位置与波位覆盖临界区域的相对位置关系;通过该相对位置关系、UE对应波束内的业务量和UE对应波束的动态调度需求,判断是否满足BWP的切换时机,若满足切换时机,则执行BWP切换,其中,切换方式包括以下其中一种:对单独UE进行切换、对一组UE进行切换、对一个BWP内的所有UE进行切换。
如图11所示,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部分带宽切换方法,应用于终端,包括:
步骤201,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目标下行控制信息DCI;其中,所述第一目标DCI是在满足切换条件的情况下发送的,且所述第一目标DCI用于指示所述终端切换至目标部分带宽BWP;
步骤202,根据所述第一目标DCI,切换至所述目标BWP;
其中,所述切换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所述终端的位置处于第一目标波束的波位覆盖临界区域内;
所述终端处于第二目标波束覆盖内,且所述第二目标波束内的业务量的变化要求更换BWP;
所述终端处于第三目标波束覆盖内,且所述第三目标波束的动态调度要求更换BWP。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切换条件的介绍可参见网络设备侧的描述,为避免重复,在此不在限定。
在一实施例中,波位覆盖临界区域是根据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项确定的:
所述终端的移动速度;
所述终端的移动方向;
所述目标波束的移动速度;
所述第一目标波束的移动方向;
所述第一目标波束与相邻波束的交叠区域;
信号强度;
所述第一目标波束覆盖区域的形状变化速率;
所述第一目标DCI的搜索周期;
所述第一目标DCI的发送时延。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实施例中的终端包括不具有组标识和具有组标识两种情况。其中,在终端具有组标识时,该终端为待切换BWP的一组终端中的一个,或者一个BWP内的所有终端中的一个。
基于网络设备侧的介绍可知,共包括以下三种切换方式:
切换方式一:网络对一个单独的UE进行BWP切换。
切换方式二:网络对一个UE组内所有的UE进行BWP切换。此切换方式依赖于对UE的分组管理。
切换方式三:网络对一个BWP内所有的UE进行BWP切换。此方式可以视为BWP切换方式二的特例情况,也就是一个BWP下只有一个UE组。需要说明的是,BWP可以在多个波束之间重复使用,这里的一个BWP是指某个波束内的一个BWP。
进一步地,下面针对网络设备侧触发的不同BWP切换方式,对第一目标DCI的格式进行介绍。
1、针对切换方式一
在一实施例中,在RRC信令中不包括Group-RNTI与组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的情况下,所述第一目标DCI通过C-RNTI进行CRC加扰,且所述第一目标DCI的信令格式为第一DCI格式、第二DCI格式和第三DCI格式中的任意一种;
其中,所述第一DCI格式为有数据调度的DCI格式,且所述第一DCI格式中包括所述目标BWP的标识指示字段;
所述第二DCI格式中的目标字段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目标DCI为无数据调度的DCI格式,且所述第二DCI格式中包括所述目标BWP的标识指示字段;
所述第三DCI格式中不包括数据调度相关字段,且所述第三DCI格式中包括:所述目标BWP的标识指示字段。
该实施例中,通过第一DCI格式或第二DCI格式或第三DCI格式的第一目标DCI实现对单独一个终端进行BWP切换。
需要说明的是,网络设备侧关于第一DCI格式、第二DCI格式、第三DCI格式的介绍,同时适用于终端侧,具体可参见网络设备侧的说明,在此不再赘述。
2、针对切换方式二和切换方式三
在一实施例中,在RRC信令中包括Group-RNTI与组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的情况下,所述第一目标DCI通过Group-RNTI进行CRC加扰,且所述第一目标DCI的信令格式为第四DCI格式、第五DCI格式、第六DCI格式和第七DCI格式中的任意一种;
所述第四DCI格式为有数据调度的DCI格式,且所述第四DCI格式中包括组标识指示字段和所述目标BWP的标识指示字段;
所述第五DCI格式中的目标字段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目标DCI为无数据调度的DCI格式,且所述第五DCI格式中包括组标识指示字段和所述目标BWP的标识指示字段;
所述第六DCI格式,所述第六DCI格式中不包括数据调度相关字段,且所述第六DCI格式中包括:组标识指示字段和所述目标BWP的标识指示字段;
所述第七DCI格式包括:组标识指示字段和所述目标BWP的标识指示字段;
其中,所述组标识指示字段用于指示为所述目标终端分配的组标识。目标BWP的标识指示字段用于指示为目标终端新分配的目标BWP。
该实施例中,第四DCI格式、第五DCI格式、第六DCI格式用于对单独一个终端触发BWP切换,同时通过组标识指示字段对该终端进行组管理;第七DCI格式用于对一组具有相同组标识的终端,或者处于一个BWP内的所有终端触发BWP切换,同时对一组终端进行组管理。
需要说明的是,网络设备侧关于第四DCI格式为有数据调度的DCI格式,第五DCI格式、第六DCI格式和第七DCI格式的介绍,同时适用于终端侧,具体可参见网络设备侧的说明,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实施例中,在RRC信令中包括Group-RNTI与组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的情况下,步骤20I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二目标DCI,所述第二目标DCI用于指示为所述终端分配的组标识。
该实施例中,第二目标DCI可以用于对该终端进行初始组标识的设置,或者用于对该终端进行组标识的更新。
具体的,所述第二目标DCI的信令格式为第四DCI格式、第五DCI格式、第六DCI格式和第七DCI格式中的任意一种;
所述第四DCI格式为有数据调度的DCI格式,且所述第四DCI格式中包括组标识指示字段和所述目标BWP的标识指示字段;
所述第五DCI格式中的目标字段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目标DCI为无数据调度的DCI格式,且所述第五DCI格式中包括组标识指示字段和所述目标BWP的标识指示字段;
所述第六DCI格式,所述第六DCI格式中不包括数据调度相关字段,且所述第六DCI格式中包括:组标识指示字段和所述目标BWP的标识指示字段;
所述第七DCI格式包括:组标识指示字段和所述目标BWP的标识指示字段;
其中,所述组标识指示字段用于指示为所述目标终端分配的组标识。
该实施例中,第四DCI格式、第五DCI格式、第六DCI格式用于对单独一个终端分配组标识;第七DCI格式用于对一组终端,或者处于一个BWP内的所有终端分配组标识。
需要指出的是,在第四DCI格式、第五DCI格式、第六DCI格式和第七DCI格式用于组标识分配时,第四DCI格式、第五DCI格式、第六DCI格式和第七DCI格式中的目标BWP的标识指示字段指当前的BWP ID,并非新分配的BWP ID,即,第二目标DCI不用于BWP切换。
在一实施例中,第五DCI格式中的目标字段为数据调度相关字段。
具体的,目标字段包括以下至少一项:频域资源分配字段、时域资源分配字段、编码调制方案MCS字段、HARQ进程号字段和冗余版本字段。
该实施例可参见上述网络设备侧对第二DCI格式中的目标字段的示例性说明,原理相同,为避免重复,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实施例中,步骤201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RRC信令;所述RRC信令包括Group-RNTI列表配置字段,所述Group-RNTI列表配置字段用于指示Group-RNTI与组标识的对应关系。
该实施例中,为了实现对三种BWP切换方式的支持,RRC信令中ServingCellConfig-x(服务小区配置字段)包括Group-RNTI列表配置字段,以指示Group-RNTI与组标识的对应关系。
进一步地,在RRC信令中配置了Group-RNTI列表配置字段的情况下,终端(UE)的相关行为如下:
1、UE根据RRC信令,获知GroupRNTI-list配置:
UE通过接受RRC信令ServingCellConfig-x,获知GroupRNTI-list配置,包括若干个GroupConfig,每个GroupConfig中存在一个GroupID及其对应的GroupRNTI。
2、UE根据UE第二目标DCI,确定其GroupRNTI:
UE使用其C-RNTI接收第二目标DCI,根据第二目标DCI则可获得其对应的GroupID;进一步地,UE根据GroupID,并依据GroupRNTI-list配置,即可确定GroupID对应的GroupRNTI。
3、BWP切换
3-1,UE使用GroupRNTI接收用于UE组的BWP切换的第一目标DCI(即第七DCI格式),进行UE组的BWP切换和组管理:
UE使用其GroupRNTI接收用于UE组的BWP切换的第一目标DCI;根据接收到第一目标DCI,可获得其新的GroupID与BWP ID,并据此进行BWP切换和UE组号更新。
3-2,UE使用C-RNTI接收第一目标DCI(第四DCI格式、第五DCI格式或第六DCI格式),进行单独UE的BWP切换和组管理:
UE也可以使用C-RNTI接收第一目标DCI(第四DCI格式、第五DCI格式或第六DCI格式)。如果接收到第一目标DCI,且其中的BWP ID与当前所在的BWP不同,UE切换至该新的BWP上,并且更新其GroupID。
在一实施例中,步骤201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终端的位置。
具体的,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终端的位置包括:终端主动地向网络设备上报自身的位置信息,或者,目终端基于网络侧设备的请求上报自身的位置信息。
示例性地,目标终端主动上报自身的位置信息是指目标终端根据自身位置的变化,主动上报其位置信息。例如,当目标终端此刻的位置距离上一次上报的位置的偏移量超过一个预设的门限值时,主动发起位置信息上报请求;再例如,目标终端的移动到其他行政区域或地理区域时,主动发起位置信息上报请求。
示例性地,基于网络侧设备的请求上报自身的位置信息是指网络设备向目标终端发送位置信息请求,要求目标终端上报位置信息。示例性地,当网络设备需要获取目标终端的位置时,会向目标终端发送位置请求信息。目标终端收到后,会向网络设备发送自身的位置信息。具体地,网络设备根据用于位置信息更新的定时器对目标终端的位置信息进行周期性更新,当定时器达到Ti时,触发网络发送位置信息请求。其中,Ti是位置更新最大时间间隔,是网络侧的可配置参数。目标终端的位置信息更新后,定时器归零并重新计数。
如图1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部分带宽切换装置,应用于网络设备,装置1200包括:
第一发送模块1201,用于在满足切换条件的情况下,向目标终端发送第一目标下行控制信息DCI,所述第一目标DCI用于指示所述目标终端切换至目标部分带宽BWP;
所述切换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所述目标终端的位置处于第一目标波束的波位覆盖临界区域内;
所述目标终端处于第二目标波束覆盖内,且所述第二目标波束内的业务量的变化要求更换BWP;
所述目标终端处于第三目标波束覆盖内,且所述第三目标波束的动态调度要求更换BWP。
可选地,装置1200还包括:
第一处理模块,用于根据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项,确定所述波位覆盖临界区域:
所述目标终端的移动速度;
所述目标终端的移动方向;
所述目标波束的移动速度;
所述第一目标波束的移动方向;
所述第一目标波束与相邻波束的交叠区域;
信号强度;
所述第一目标波束覆盖区域的形状变化速率;
所述第一目标DCI的搜索周期;
所述第一目标DCI的发送时延。
可选地,所述目标终端为一个终端;或者,
所述目标终端包括具有相同组标识的多个终端;或者,
所述目标终端包括目标波束对应的一个BWP内的所有终端。
可选地,在RRC信令中不包括Group-RNTI与组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的情况下,所述第一目标DCI通过C-RNTI进行CRC加扰,且所述第一目标DCI的信令格式为第一DCI格式、第二DCI格式和第三DCI格式中的任意一种;
其中,所述第一DCI格式为有数据调度的DCI格式,且所述第一DCI格式中包括所述目标BWP的标识指示字段;
所述第二DCI格式中的目标字段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目标DCI为无数据调度的DCI格式,且所述第二DCI格式中包括所述目标BWP的标识指示字段;
所述第三DCI格式中不包括数据调度相关字段,且所述第三DCI格式中包括:所述目标BWP的标识指示字段。
可选地,在RRC信令中包括Group-RNTI与组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的情况下,所述第一目标DCI通过Group-RNTI进行CRC加扰,且所述第一目标DCI的信令格式为第四DCI格式、第五DCI格式、第六DCI格式和第七DCI格式中的任意一种;
所述第四DCI格式为有数据调度的DCI格式,且所述第四DCI格式中包括组标识指示字段和所述目标BWP的标识指示字段;
所述第五DCI格式中的目标字段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目标DCI为无数据调度的DCI格式,且所述第五DCI格式中包括组标识指示字段和所述目标BWP的标识指示字段;
所述第六DCI格式,所述第六DCI格式中不包括数据调度相关字段,且所述第六DCI格式中包括:组标识指示字段和所述目标BWP的标识指示字段;
所述第七DCI格式包括:组标识指示字段和所述目标BWP的标识指示字段;
其中,所述组标识指示字段用于指示为所述目标终端分配的组标识。
可选地,所述目标字段为数据调度相关字段。
可选地,在RRC信令中包括Group-RNTI与组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的情况下,装置1200还包括: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目标终端发送第二目标DCI,所述第二目标DCI用于指示为所述目标终端分配的组标识。
可选地,所述第二目标DCI的信令格式为第四DCI格式、第五DCI格式、第六DCI格式和第七DCI格式中的任意一种;
所述第四DCI格式为有数据调度的DCI格式,且所述第四DCI格式中包括组标识指示字段和所述目标BWP的标识指示字段;
所述第五DCI格式中的目标字段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目标DCI为无数据调度的DCI格式,且所述第五DCI格式中包括组标识指示字段和所述目标BWP的标识指示字段;
所述第六DCI格式,所述第六DCI格式中不包括数据调度相关字段,且所述第六DCI格式中包括:组标识指示字段和所述目标BWP的标识指示字段;
所述第七DCI格式包括:组标识指示字段和所述目标BWP的标识指示字段;
其中,所述组标识指示字段用于指示为所述目标终端分配的组标识。
可选地,所述在满足切换条件的情况下,装置1200还包括:
第三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目标终端发送RRC信令;所述RRC信令包括Group-RNTI列表配置字段,所述Group-RNTI列表配置字段用于指示Group-RNTI与组标识的对应关系。
可选地,装置1200还包括:
位置信息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目标终端发送的所述目标终端的位置;
请求发送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终端的过去n个时刻的位置,确定所述目标终端的位置;其中,n为正整数。
本发明的网络设备侧的部分带宽切换装置实施例是与上述网络设备侧的部分带宽切换方法对应的,上述网络设备侧的部分带宽切换方法实施例中的所有实现手段均适用于该部分带宽切换装置的实施例中,也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
如图1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部分带宽切换装置,应用于终端,装置1300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1301,用于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目标下行控制信息DCI;其中,所述第一目标DCI是在满足切换条件的情况下发送的,且所述第一目标DCI用于指示所述终端切换至目标部分带宽BWP;
第二处理模块1302,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目标DCI,切换至所述目标BWP;
其中,所述切换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所述终端的位置处于第一目标波束的波位覆盖临界区域内;
所述终端处于第二目标波束覆盖内,且所述第二目标波束内的业务量的变化要求更换BWP;
所述终端处于第三目标波束覆盖内,且所述第三目标波束的动态调度要求更换BWP。
可选地,所述波位覆盖临界区域是根据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项确定的:
所述终端的移动速度;
所述终端的移动方向;
所述目标波束的移动速度;
所述第一目标波束的移动方向;
所述第一目标波束与相邻波束的交叠区域;
信号强度;
所述第一目标波束覆盖区域的形状变化速率;
所述第一目标DCI的搜索周期;
所述第一目标DCI的发送时延。
可选地,在RRC信令中不包括Group-RNTI与组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的情况下,所述第一目标DCI通过C-RNTI进行CRC加扰,且所述第一目标DCI的信令格式为第一DCI格式、第二DCI格式和第三DCI格式中的任意一种;
其中,所述第一DCI格式为有数据调度的DCI格式,且所述第一DCI格式中包括所述目标BWP的标识指示字段;
所述第二DCI格式中的目标字段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目标DCI为无数据调度的DCI格式,且所述第二DCI格式中包括所述目标BWP的标识指示字段;
所述第三DCI格式中不包括数据调度相关字段,且所述第三DCI格式中包括:所述目标BWP的标识指示字段。
可选地,在RRC信令中包括Group-RNTI与组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的情况下,所述第一目标DCI通过Group-RNTI进行CRC加扰,且所述第一目标DCI的信令格式为第四DCI格式、第五DCI格式、第六DCI格式和第七DCI格式中的任意一种;
所述第四DCI格式为有数据调度的DCI格式,且所述第四DCI格式中包括组标识指示字段和所述目标BWP的标识指示字段;
所述第五DCI格式中的目标字段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目标DCI为无数据调度的DCI格式,且所述第五DCI格式中包括组标识指示字段和所述目标BWP的标识指示字段;
所述第六DCI格式,所述第六DCI格式中不包括数据调度相关字段,且所述第六DCI格式中包括:组标识指示字段和所述目标BWP的标识指示字段;
所述第七DCI格式包括:组标识指示字段和所述目标BWP的标识指示字段;
其中,所述组标识指示字段用于指示为所述目标终端分配的组标识。
可选地,所述目标字段为数据调度相关字段。
可选地,装置1300还包括: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二目标DCI,所述第二目标DCI用于指示为所述终端分配的组标识。
可选地,所述第二目标DCI的信令格式为第四DCI格式、第五DCI格式、第六DCI格式和第七DCI格式中的任意一种;
所述第四DCI格式为有数据调度的DCI格式,且所述第四DCI格式中包括组标识指示字段和所述目标BWP的标识指示字段;
所述第五DCI格式中的目标字段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目标DCI为无数据调度的DCI格式,且所述第五DCI格式中包括组标识指示字段和所述目标BWP的标识指示字段;
所述第六DCI格式,所述第六DCI格式中不包括数据调度相关字段,且所述第六DCI格式中包括:组标识指示字段和所述目标BWP的标识指示字段;
所述第七DCI格式包括:组标识指示字段和所述目标BWP的标识指示字段;
其中,所述组标识指示字段用于指示为所述目标终端分配的组标识。
可选地,装置1300还包括:
第三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RRC信令;所述RRC信令包括Group-RNTI列表配置字段,所述Group-RNTI列表配置字段用于指示Group-RNTI与组标识的对应关系。
可选地,装置1300还包括:
位置信息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终端的位置。
本发明的终端侧的部分带宽切换装置实施例是与上述终端侧的部分带宽切换方法对应的,上述终端侧的部分带宽切换方法实施例中的所有实现手段均适用于该部分带宽切换装置的实施例中,也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
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网络设备,如图14所示,包括收发器1410、处理器1400、存储器1420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1420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1400上运行的程序或指令;所述处理器1400执行所述程序或指令时实现上述应用于部分带宽切换方法。
所述收发器1410,用于在处理器1400的控制下接收和发送数据。
其中,在图14中,总线架构可以包括任意数量的互联的总线和桥,具体由处理器1400代表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存储器1420代表的存储器的各种电路链接在一起。总线架构还可以将诸如外围设备、稳压器和功率管理电路等之类的各种其他电路链接在一起,这些都是本领域所公知的,因此,本文不再对其进行进一步描述。总线接口提供接口。收发器1410可以是多个元件,即包括发送机和接收机,提供用于在传输介质上与各种其他装置通信的单元。处理器1400负责管理总线架构和通常的处理,存储器1420可以存储处理器1400在执行操作时所使用的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终端,如图15所示,包括收发器1510、处理器1500、存储器1520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1520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1500上运行的程序或指令;所述处理器1500执行所述程序或指令时实现上述应用于部分带宽切换方法。
所述收发器1510,用于在处理器1500的控制下接收和发送数据。
其中,在图15中,总线架构可以包括任意数量的互联的总线和桥,具体由处理器1500代表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存储器1520代表的存储器的各种电路链接在一起。总线架构还可以将诸如外围设备、稳压器和功率管理电路等之类的各种其他电路链接在一起,这些都是本领域所公知的,因此,本文不再对其进行进一步描述。总线接口提供接口。收发器1510可以是多个元件,即包括发送机和接收机,提供用于在传输介质上与各种其他装置通信的单元。针对不同的用户设备,用户接口1530还可以是能够外接内接需要设备的接口,连接的设备包括但不限于小键盘、显示器、扬声器、麦克风、操纵杆等。
处理器1500负责管理总线架构和通常的处理,存储器1520可以存储处理器500在执行操作时所使用的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程序或指令,所述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部分带宽切换方法中的步骤,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其中,所述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如只读存储器(Read-OnlyMemory,简称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RAM)、磁碟或者光盘等。
进一步需要说明的是,此说明书中所描述的终端包括但不限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且所描述的许多功能部件都被称为模块,以便更加特别地强调其实现方式的独立性。
本发明实施例中,模块可以用软件实现,以便由各种类型的处理器执行。举例来说,一个标识的可执行代码模块可以包括计算机指令的一个或多个物理或者逻辑块,举例来说,其可以被构建为对象、过程或函数。尽管如此,所标识模块的可执行代码无需物理地位于一起,而是可以包括存储在不同位里上的不同的指令,当这些指令逻辑上结合在一起时,其构成模块并且实现该模块的规定目的。
实际上,可执行代码模块可以是单条指令或者是许多条指令,并且甚至可以分布在多个不同的代码段上,分布在不同程序当中,以及跨越多个存储器设备分布。同样地,操作数据可以在模块内被识别,并且可以依照任何适当的形式实现并且被组织在任何适当类型的数据结构内。所述操作数据可以作为单个数据集被收集,或者可以分布在不同位置上(包括在不同存储设备上),并且至少部分地可以仅作为电子信号存在于系统或网络上。
在模块可以利用软件实现时,考虑到现有硬件工艺的水平,所以可以以软件实现的模块,在不考虑成本的情况下,本领域技术人员都可以搭建对应的硬件电路来实现对应的功能,所述硬件电路包括常规的超大规模集成(VLSI)电路或者门阵列以及诸如逻辑芯片、晶体管之类的现有半导体或者是其它分立的元件。模块还可以用可编程硬件设备,诸如现场可编程门阵列、可编程阵列逻辑、可编程逻辑设备等实现。
上述范例性实施例是参考该些附图来描述的,许多不同的形式和实施例是可行而不偏离本发明精神及教示,因此,本发明不应被建构成为在此所提出范例性实施例的限制。更确切地说,这些范例性实施例被提供以使得本发明会是完善又完整,且会将本发明范围传达给那些熟知此项技术的人士。在该些图式中,组件尺寸及相对尺寸也许基于清晰起见而被夸大。在此所使用的术语只是基于描述特定范例性实施例目的,并无意成为限制用。如在此所使用地,除非该内文清楚地另有所指,否则该单数形式“一”、“一个”和“该”是意欲将该些多个形式也纳入。会进一步了解到该些术语“包含”及/或“包括”在使用于本说明书时,表示所述特征、整数、步骤、操作、构件及/或组件的存在,但不排除一或更多其它特征、整数、步骤、操作、构件、组件及/或其族群的存在或增加。除非另有所示,陈述时,一值范围包含该范围的上下限及其间的任何子范围。
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24)
1.一种部分带宽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网络设备,包括:
在满足切换条件的情况下,向目标终端发送第一目标下行控制信息DCI,所述第一目标DCI用于指示所述目标终端切换至目标部分带宽BWP;
所述切换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所述目标终端的位置处于第一目标波束的波位覆盖临界区域内;
所述目标终端处于第二目标波束覆盖内,且所述第二目标波束内的业务量的变化要求更换BWP;
所述目标终端处于第三目标波束覆盖内,且所述第三目标波束的动态调度要求更换BWP。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部分带宽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满足切换条件的情况下,向目标终端发送第一目标下行控制信息DCI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项,确定所述波位覆盖临界区域:
所述目标终端的移动速度;
所述目标终端的移动方向;
所述目标波束的移动速度;
所述第一目标波束的移动方向;
所述第一目标波束与相邻波束的交叠区域;
信号强度;
所述第一目标波束覆盖区域的形状变化速率;
所述第一目标DCI的搜索周期;
所述第一目标DCI的发送时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部分带宽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目标终端为一个终端;或者,
所述目标终端包括具有相同组标识的多个终端;或者,
所述目标终端包括目标波束对应的一个BWP内的所有终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部分带宽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在RRC信令中不包括Group-RNTI与组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的情况下,所述第一目标DCI通过C-RNTI进行CRC加扰,且所述第一目标DCI的信令格式为第一DCI格式、第二DCI格式和第三DCI格式中的任意一种;
其中,所述第一DCI格式为有数据调度的DCI格式,且所述第一DCI格式中包括所述目标BWP的标识指示字段;
所述第二DCI格式中的目标字段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目标DCI为无数据调度的DCI格式,且所述第二DCI格式中包括所述目标BWP的标识指示字段;
所述第三DCI格式中不包括数据调度相关字段,且所述第三DCI格式中包括:所述目标BWP的标识指示字段。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部分带宽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在RRC信令中包括Group-RNTI与组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的情况下,所述第一目标DCI通过Group-RNTI进行CRC加扰,且所述第一目标DCI的信令格式为第四DCI格式、第五DCI格式、第六DCI格式和第七DCI格式中的任意一种;
所述第四DCI格式为有数据调度的DCI格式,且所述第四DCI格式中包括组标识指示字段和所述目标BWP的标识指示字段;
所述第五DCI格式中的目标字段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目标DCI为无数据调度的DCI格式,且所述第五DCI格式中包括组标识指示字段和所述目标BWP的标识指示字段;
所述第六DCI格式,所述第六DCI格式中不包括数据调度相关字段,且所述第六DCI格式中包括:组标识指示字段和所述目标BWP的标识指示字段;
所述第七DCI格式包括:组标识指示字段和所述目标BWP的标识指示字段;
其中,所述组标识指示字段用于指示为所述目标终端分配的组标识。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部分带宽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字段为数据调度相关字段。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部分带宽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在RRC信令中包括Group-RNTI与组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的情况下,所述在满足切换条件的情况下,向目标终端发送第一目标下行控制信息DCI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目标终端发送第二目标DCI,所述第二目标DCI用于指示为所述目标终端分配的组标识。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部分带宽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目标DCI的信令格式为第四DCI格式、第五DCI格式、第六DCI格式和第七DCI格式中的任意一种;
所述第四DCI格式为有数据调度的DCI格式,且所述第四DCI格式中包括组标识指示字段和所述目标BWP的标识指示字段;
所述第五DCI格式中的目标字段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目标DCI为无数据调度的DCI格式,且所述第五DCI格式中包括组标识指示字段和所述目标BWP的标识指示字段;
所述第六DCI格式,所述第六DCI格式中不包括数据调度相关字段,且所述第六DCI格式中包括:组标识指示字段和所述目标BWP的标识指示字段;
所述第七DCI格式包括:组标识指示字段和所述目标BWP的标识指示字段;
其中,所述组标识指示字段用于指示为所述目标终端分配的组标识。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部分带宽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满足切换条件的情况下,向目标终端发送第一目标下行控制信息DCI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目标终端发送RRC信令;所述RRC信令包括Group-RNTI列表配置字段,所述Group-RNTI列表配置字段用于指示Group-RNTI与组标识的对应关系。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部分带宽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满足切换条件的情况下,向目标终端发送目标下行控制信息DCI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目标终端发送的所述目标终端的位置;
或者,
根据所述目标终端的过去n个时刻的位置,确定所述目标终端的位置;其中,n为正整数。
11.一种部分带宽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终端,包括:
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目标下行控制信息DCI;其中,所述第一目标DCI是在满足切换条件的情况下发送的,且所述第一目标DCI用于指示所述终端切换至目标部分带宽BWP;
根据所述第一目标DCI,切换至所述目标BWP;
其中,所述切换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所述终端的位置处于第一目标波束的波位覆盖临界区域内;
所述终端处于第二目标波束覆盖内,且所述第二目标波束内的业务量的变化要求更换BWP;
所述终端处于第三目标波束覆盖内,且所述第三目标波束的动态调度要求更换BWP。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部分带宽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波位覆盖临界区域是根据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项确定的:
所述终端的移动速度;
所述终端的移动方向;
所述目标波束的移动速度;
所述第一目标波束的移动方向;
所述第一目标波束与相邻波束的交叠区域;
信号强度;
所述第一目标波束覆盖区域的形状变化速率;
所述第一目标DCI的搜索周期;
所述第一目标DCI的发送时延。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部分带宽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在RRC信令中不包括Group-RNTI与组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的情况下,所述第一目标DCI通过C-RNTI进行CRC加扰,且所述第一目标DCI的信令格式为第一DCI格式、第二DCI格式和第三DCI格式中的任意一种;
其中,所述第一DCI格式为有数据调度的DCI格式,且所述第一DCI格式中包括所述目标BWP的标识指示字段;
所述第二DCI格式中的目标字段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目标DCI为无数据调度的DCI格式,且所述第二DCI格式中包括所述目标BWP的标识指示字段;
所述第三DCI格式中不包括数据调度相关字段,且所述第三DCI格式中包括:所述目标BWP的标识指示字段。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部分带宽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在RRC信令中包括Group-RNTI与组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的情况下,所述第一目标DCI通过Group-RNTI进行CRC加扰,且所述第一目标DCI的信令格式为第四DCI格式、第五DCI格式、第六DCI格式和第七DCI格式中的任意一种;
所述第四DCI格式为有数据调度的DCI格式,且所述第四DCI格式中包括组标识指示字段和所述目标BWP的标识指示字段;
所述第五DCI格式中的目标字段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目标DCI为无数据调度的DCI格式,且所述第五DCI格式中包括组标识指示字段和所述目标BWP的标识指示字段;
所述第六DCI格式,所述第六DCI格式中不包括数据调度相关字段,且所述第六DCI格式中包括:组标识指示字段和所述目标BWP的标识指示字段;
所述第七DCI格式包括:组标识指示字段和所述目标BWP的标识指示字段;
其中,所述组标识指示字段用于指示为所述目标终端分配的组标识。
15.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部分带宽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字段为数据调度相关字段。
16.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部分带宽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在RRC信令中包括Group-RNTI与组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的情况下,所述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目标下行控制信息DCI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二目标DCI,所述第二目标DCI用于指示为所述终端分配的组标识。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部分带宽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目标DCI的信令格式为第四DCI格式、第五DCI格式、第六DCI格式和第七DCI格式中的任意一种;
所述第四DCI格式为有数据调度的DCI格式,且所述第四DCI格式中包括组标识指示字段和所述目标BWP的标识指示字段;
所述第五DCI格式中的目标字段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目标DCI为无数据调度的DCI格式,且所述第五DCI格式中包括组标识指示字段和所述目标BWP的标识指示字段;
所述第六DCI格式,所述第六DCI格式中不包括数据调度相关字段,且所述第六DCI格式中包括:组标识指示字段和所述目标BWP的标识指示字段;
所述第七DCI格式包括:组标识指示字段和所述目标BWP的标识指示字段;
其中,所述组标识指示字段用于指示为所述目标终端分配的组标识。
18.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部分带宽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RRC信令;所述RRC信令包括Group-RNTI列表配置字段,所述Group-RNTI列表配置字段用于指示Group-RNTI与组标识的对应关系。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部分带宽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目标下行控制信息DCI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终端的位置。
20.一种部分带宽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网络设备,包括: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在满足切换条件的情况下,向目标终端发送第一目标下行控制信息DCI,所述第一目标DCI用于指示所述目标终端切换至目标部分带宽BWP;
所述切换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所述目标终端的位置处于第一目标波束的波位覆盖临界区域内;
所述目标终端处于第二目标波束覆盖内,且所述第二目标波束内的业务量的变化要求更换BWP;
所述目标终端处于第三目标波束覆盖内,且所述第三目标波束的动态调度要求更换BWP。
21.一种部分带宽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终端,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目标下行控制信息DCI;其中,所述第一目标DCI是在满足切换条件的情况下发送的,且所述第一目标DCI用于指示所述终端切换至目标部分带宽BWP;
第二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目标DCI,切换至所述目标BWP;
其中,所述切换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所述终端的位置处于第一目标波束的波位覆盖临界区域内;
所述终端处于第二目标波束覆盖内,且所述第二目标波束内的业务量的变化要求更换BWP;
所述终端处于第三目标波束覆盖内,且所述第三目标波束的动态调度要求更换BWP。
22.一种网络设备,包括:收发器、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或指令;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或指令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部分带宽切换方法。
23.一种终端,包括:收发器、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或指令;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或指令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1-19任一项所述的部分带宽切换方法。
24.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程序或指令,其特征在于,所述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部分带宽切换方法中的步骤,或者如权利要求11-19任一项所述的部分带宽切换方法中的步骤。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191794.9A CN116709344A (zh) | 2022-02-28 | 2022-02-28 | 一种部分带宽切换方法、装置、网络设备及终端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191794.9A CN116709344A (zh) | 2022-02-28 | 2022-02-28 | 一种部分带宽切换方法、装置、网络设备及终端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6709344A true CN116709344A (zh) | 2023-09-05 |
Family
ID=878344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0191794.9A Pending CN116709344A (zh) | 2022-02-28 | 2022-02-28 | 一种部分带宽切换方法、装置、网络设备及终端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6709344A (zh) |
-
2022
- 2022-02-28 CN CN202210191794.9A patent/CN116709344A/zh active Pending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1323944B2 (en) | Virtual tracking or registration areas for non terrestrial networks | |
US11800377B2 (en) | Communication system | |
CN109804649B (zh) | 用于新无线电(nr)网络的无线资源管理(rrm)测量方法和用户设备 | |
CN108476057B (zh) | 位于航空器中的移动通信设备的飞行中蜂窝通信系统覆盖 | |
CN107836086B (zh) | 支持移动性的方法以及用户设备 | |
RU2384977C2 (ru) | Межчастотная эстафетная передача обслуживания | |
US8155681B2 (en) | Base station, mobile station, and cell determination method | |
US20140120926A1 (en) | Method of operating base station and terminal in cellular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 for operating multiple beams | |
CN110710309A (zh) | 用于基于云的侧链路调度和其基站接口的装置和方法 | |
US20100304747A1 (en) | Method for load balancing of devices in idle mode | |
WO2014113941A1 (en) | Resource allocation in a radio communication network | |
WO2021022489A1 (zh) | 切换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
WO2020150999A1 (en) | Communications among cells of different geographic coverage | |
CN116458092A (zh) | 由用户设备实现以接入卫星网络的方法 | |
CN109997343B (zh) | 无线电资源管理测量方法以及无线设备 | |
US20230057174A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beam-based transmission for sidelink | |
US20230300892A1 (en) | Signal transmission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nodes, and storage media | |
GB2609612A (en) | Communication system | |
US11012863B1 (en) |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nfiguration of carrier-aggregation service | |
CN116709344A (zh) | 一种部分带宽切换方法、装置、网络设备及终端 | |
US11026282B1 (en) | Use of secondary-node beamwidth as basis to control whether to use blind addition or rather threshold-based addition when configuring dual connectivity | |
US10750416B1 (en) | Proactive handover in response to prediction of precipitation | |
US10327192B2 (en) | Method of performing cell reselection by a user equipment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therefor | |
WO2024119447A1 (en) | Communication methods, apparatuses, non-transitory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devices, and systems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using hierarchical beam-layout | |
US11910411B2 (en) | Prediction-based non-terrestrial network satellite beam configuration and switching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