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709132A - 发声装置和电子终端 - Google Patents

发声装置和电子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709132A
CN116709132A CN202310770217.XA CN202310770217A CN116709132A CN 116709132 A CN116709132 A CN 116709132A CN 202310770217 A CN202310770217 A CN 202310770217A CN 116709132 A CN116709132 A CN 11670913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vity
shell
sound generating
sound
generat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770217.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于龙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oertek Inc
Original Assignee
Goertek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oertek Inc filed Critical Goertek Inc
Priority to CN202310770217.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709132A/zh
Publication of CN1167091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70913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9/00Transducers of moving-coil, moving-strip, or moving-wire type
    • H04R9/06Loudspeak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9/00Transducers of moving-coil, moving-strip, or moving-wire type
    • H04R9/02Detai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400/00Loudspeakers
    • H04R2400/11Aspects regarding the frame of loudspeaker transducer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发声装置和电子终端,所述发声装置包括壳体和发声器件,所述壳体设有安装腔,所述发声器件设于所述安装腔内,所述发声器件设有间隔设置的第一振膜和第二振膜,所述第一振膜与所述壳体围合形成第一前声腔,所述第二振膜与所述壳体围合形成第二前声腔;其中,所述壳体还设有谐振腔,所述谐振腔连通所述第一前声腔和所述第二前声腔。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能够有效调节频响曲线高频截止频率Fh位置峰值的发声装置,使得发声装置在不同工作模式下能够提升音频效果。

Description

发声装置和电子终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声转换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发声装置和应用该发声装置的终端设备。
背景技术
喇叭又称扬声器,是一种电声换能器,它通过某种物理效应把电能转换成声能。当不同的电子能量传至喇叭的音圈时,音圈产生一种能量与磁铁的磁场互动,这种互动造成振膜振动,因为电子能量随时变化,喇叭的音圈会往前或往后运动,因此喇叭的振膜就会跟着运动,此动作使空气的疏密程度产生变化而产生声音。
相关技术中,电子设备中设置有多个扬声器,电子设备在工作过程中,多个扬声器同时辐射同相位或反相位声波以实现不同的工作模式。但是多个扬声器同时辐射同相位或反相位声波时,频响曲线高频截止频率Fh位置峰值无法进行调节,导致电子设备在不同工作模式下的音频效果不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发声装置和电子终端,旨在提供一种能够有效调节频响曲线高频截止频率Fh位置峰值的发声装置,使得发声装置在不同工作模式下能够提升音频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发声装置,所述发声装置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设有安装腔;和
发声器件,所述发声器件设于所述安装腔内,所述发声器件设有间隔设置的第一振膜和第二振膜,所述第一振膜与所述壳体围合形成第一前声腔,所述第二振膜与所述壳体围合形成第二前声腔;
其中,所述壳体还设有谐振腔,所述谐振腔连通所述第一前声腔和所述第二前声腔。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发声器件包括第一发声器件和第二发声器件,所述第一发声器件和所述第二发声器件间隔设于所述安装腔内,所述第一发声器件设有所述第一振膜,所述第二发声器件设有所述第二振膜。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所述第一外壳包括第一壳部、连接部及第二壳部,所述第一壳部、所述连接部及所述第二壳部与所述第二外壳围合形成所述安装腔,所述第一发声器件与所述第一壳部围合形成所述第一前声腔,所述第二发声器件与所述第二壳部围合形成所述第二前声腔;
所述连接部设有所述谐振腔,且所述谐振腔的两端分别朝向所述第一壳部和所述第二壳部延伸,以使所述谐振腔连通所述第一前声腔和所述第二前声腔。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两端分别朝向所述第一壳部和所述第二壳部延伸,所述第一外壳还包括盖板,所述盖板盖合所述凹槽的槽口,并围合形成所述谐振腔,所述第一壳部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连通所述凹槽和所述第一前声腔,所述第一壳部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连通所述凹槽和所述第二前声腔。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还设有扩容腔,所述扩容腔连通所述谐振腔。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凹槽的底壁设有至少一个凸筋,所述凸筋从所述第一壳部延伸至所述第二壳部,以将所述谐振腔分隔为至少两个谐振子腔。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通孔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凸筋的延伸方向呈夹角设置,以使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谐振子腔连通;
且/或,所述第二通孔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凸筋的延伸方向呈夹角设置,以使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谐振子腔连通;
且/或,所述凸筋包括多个,多个所述凸筋沿垂直于所述凸筋的延伸方向间隔排布;
且/或,所述凸筋一体成型于所述凹槽的底壁;或,所述凸筋可拆卸地设于所述凹槽内。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通孔的尺寸大于或等于0.1mm;
且/或,所述第二通孔的尺寸大于或等于0.1mm;
且/或,所述盖板包括主板部和设于所述主板部周缘的支撑部,所述盖板盖合所述凹槽的槽口时,所述支撑部支撑于所述凹槽的底壁,以使所述主板部与所述凹槽的底壁间隔且相对,以形成所述谐振腔;
且/或,所述盖板固定盖合于所述凹槽的槽口,并密封所述凹槽的槽口;或,所述盖板可拆卸地盖合于所述凹槽的槽口,并密封所述凹槽的槽口。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壳部与所述第二外壳围合形成第一安装子腔,所述第二壳部与所述第二外壳围合形成第二安装子腔,所述第一安装子腔与所述第二安装子腔间隔,并形成所述安装腔,所述第一发声器件设于所述第一安装子腔,所述第二发声器件设于所述第二安装子腔;
且/或,所述第二外壳包括第一子壳和第二子壳,所述第一子壳与所述第一壳部连接,并围合形成第一安装子腔,所述第二子壳与所述第二壳部连接,并围合形成第二安装子腔,所述第一安装子腔与所述第二安装子腔间隔,并形成所述安装腔,所述第一发声器件设于所述第一安装子腔,所述第二发声器件设于所述第二安装子腔;
且/或,所述第一壳部、所述连接部及所述第二壳部背向所述第二外壳的一侧呈齐平设置;
且/或,所述第一前声腔的体积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前声腔的体积;
且/或,所述谐振腔的体积大于或等于0.01cc。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壳部、所述连接部及所述第二壳部依次连接为一体成型结构;
或,所述第一壳部和所述第二壳部中二者之一与所述连接部一体成型设置,二者之另一与所述连接部可拆卸连接;
或,所述连接部分别与所述第一壳部和所述第二壳部可拆卸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发声器件为双面发声单体,所述第一振膜和所述第二振膜相对且间隔设于所述双面发声单体的两面。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电子终端,所述电子终端包括设备外壳和上述所述的发声装置,所述发声装置设于所述外壳。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发声装置通过在壳体内设置安装腔,并将发声器件设置于安装腔内,使得发声器件的第一振膜与壳体围合形成第一前声腔,且发声器件的第二振膜与壳体围合形成第二前声腔,从而利用壳体实现对发声器件的安装和保护,可使得发声装置在多个发声器件或双面发声单体的作用下实现多个不同的工作模式,以使发声装置能够适用于不同的工作场景使用;同时,通过在壳体设有谐振腔,使得谐振腔连通第一前声腔和第二前声腔,如此可利用谐振腔扩大第一前声腔和第二前声腔的体积,从而提升发声器件的发声效果,同时实现频响曲线高频截止频率Fh位置峰值的调节,以提高发声装置的音频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发声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发声装置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发声装置的分解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发声装置的剖面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第一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与现有技术的发声装置在外放模式下的频响性能对比图;
图7为本申请与现有技术的发声装置在隐私模式下的频响性能对比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0 发声装置 1323 凸筋
1 壳体 133 第二壳部
11 安装腔 1331 第二通孔
12 谐振腔 1332 第二安装子腔
121 谐振子腔 1333 第二支撑台
13 第一外壳 134 盖板
131 第一壳部 14 第二外壳
1311 第一通孔 141 第一子壳
1312 第一安装子腔 142 第二子壳
1313 第一支撑台 2 第一发声器件
132 连接部 21 第一前声腔
1321 凹槽 3 第二发声器件
1322 扩容腔 31 第二前声腔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同时,全文中出现的“和/或”或“且/或”的含义为,包括三个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
另外,在本发明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喇叭又称扬声器,是一种电声换能器,它通过某种物理效应把电能转换成声能。当不同的电子能量传至喇叭的音圈时,音圈产生一种能量与磁铁的磁场互动,这种互动造成振膜振动,因为电子能量随时变化,喇叭的音圈会往前或往后运动,因此喇叭的振膜就会跟着运动,此动作使空气的疏密程度产生变化而产生声音。
相关技术中,电子设备中设置有多个扬声器,电子设备在工作过程中,多个扬声器同时辐射同相位或反相位声波以实现不同的工作模式。但是多个扬声器同时辐射同相位或反相位声波时,频响曲线高频截止频率Fh位置峰值无法进行调节,导致电子设备在不同工作模式下的音频效果不好。
基于上述构思和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发声装置100。可以理解的,发声装置100应用于终端设备,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XR、Pad、笔记本电脑等,在此不做限定。
请结合参照图1至图5所示,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发声装置100包括壳体1和发声器件,壳体1设有安装腔11,发声器件设于安装腔11内,发声器件设有间隔设置的第一振膜和第二振膜,第一振膜与壳体1围合形成第一前声腔21,第二振膜与壳体1围合形成第二前声腔31;其中,壳体1还设有谐振腔12,谐振腔12连通第一前声腔21和第二前声腔31。
在本实施例中,壳体1用于安装、保护和支撑发声器件等部件,也即壳体1为发声器件等部件提供安装基础。可以理解的,壳体1可以是盒体、箱体、盆体或筒体等结构。壳体1内形成有安装腔11,安装腔11为发声器件等部件提供安装空间。
可以理解的,壳体1可以是金属壳体、塑料壳体、金属和塑料注塑为一体的结构等,在此不做限定。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5所示,壳体1包括第一外壳13和第二外壳14,第一外壳13和第二外壳14围合形成安装腔11。可选地,壳体1的第一外壳13和第二外壳14采用焊接、黏结或一体注塑等方式连接为一体,如此既可以提供壳体1的连接稳定性,又可以确保壳体1的密封性。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壳体1的第一外壳13和第二外壳14也可采用卡扣连接、插接配合、螺钉连接、销钉连接或磁吸连接等可拆卸连接方式连接为一体,如此可方便发声器件等部件的拆卸。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将壳体1设置为中壳、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中壳为两端开口的筒状结构,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分别盖合在中壳的两端,在此不做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壳体1的安装腔11可以是一个整体的腔体结构,也可以是多个间隔的分体腔体结构,在此不做限定。可以理解的,发声器件可以是多个独立的发声单体结构,发声器件也可以是一个双面发声单体。发声器件为双面发声单体时,壳体1的安装腔11可选为一个整体的腔体结构,在此不做限定。
在本实施例中,发声器件可选为喇叭、扬声器等结构。可选地,发声器件为双面发声单体,该双面发声单体设有间隔且相对设置的第一振膜和第二振膜,此时第一振膜和第二振膜相背的一侧分别与壳体1的安装腔11的内壁围合形成间隔的第一前声腔21和第二前声腔31。
当然,发声器件也可以是多个独立的发声单体结构,可选地,发声器件包括第一发声器件2和第二发声器件3,第一发声器件2和第二发声器件3间隔设于安装腔11内,第一发声器件2设有第一振膜,第二发声器件3设有第二振膜。如此可利用壳体1实现多个发声器件的集成、安装和保护,可使得发声装置100在多个发声器件的作用下实现多个不同的工作模式,以使发声装置100能够适用于不同的工作场景使用。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发声器件2设于安装腔11内,第一发声器件2的第一振膜与壳体1围合形成第一前声腔21,第二发声器件3设于安装腔11内,第二发声器件3的第二振膜与壳体1围合形成第二前声腔31。可以理解的,第一发声器件2和第二发声器件3分别为独立的扬声器结构,作为单独的发声单体结构。
可以理解的,第一发声器件2和第二发声器件3均包括外壳以及收容于外壳内的磁路系统和振动系统,外壳设有出声孔,振动系统连接于外壳,并对应出声孔设置,磁路系统连接于外壳远离振动系统的一端,并与振动系统间隔设置。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发声器件2/第二发声器件3的外壳与壳体1的安装腔11配合形成第一前声腔21/第二前声腔31,出声孔连通第一前声腔21/第二前声腔31。
需要说明的是,壳体1上设置有分别连通第一前声腔21和第二前声腔31的出声口,从而方便将第一发声器件2/第二发声器件3正常工作发声的声音由出声孔传递至第一前声腔21/第二前声腔31,最后经由出声口传输至外部。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发声器件2/第二发声器件3的外壳为振动系统、磁路系统等部件提供安装基础。可选地,外壳可以是金属材质制成、塑胶材质注塑成型、金属和塑胶一体注塑成型等,在此不做限定。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发声器件2/第二发声器件3的磁路系统设置有磁间隙,振动系统包括振膜和连接于振膜的音圈,音圈悬设于磁间隙内,如此使得音圈与外部电路导通,利用音圈将电能传递至磁路系统的磁间隙,使得磁路系统产生的磁场将电能转换为机械能,从而使得音圈发生振动,并带动振膜的振膜实现振动发声,进一步将机械能转换为声能。也即设置于磁间隙内的音圈接收到外部变化的交流电信号后,在磁路系统的磁场力的驱动下做往复切割磁力线的运动,带动振动系统的振膜振动发声。
可以理解的,磁路系统包括导磁轭以及设有导磁轭的中心磁路部分和边磁路部分,边磁路部分位于中心磁路部分的外侧,并与中心磁路部分间隔以形成磁间隙。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发声器件2/第二发声器件3可以是方形结构,也可以是圆形结构,具体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适用,在此不做限定。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壳体1设有谐振腔12,谐振腔12连通第一前声腔21和第二前声腔31,如此可利用谐振腔12扩大第一前声腔21和第二前声腔31的体积,从而有效改善第一发声器件2和第二发声器件3发声效果,同时利用谐振腔12与第一前声腔21和第二前声腔31的配合,可有效对发声装置100在不同工作模式下,频响曲线高频截止频率Fh位置峰值进行调节,从而提升发声装置的音频效果。
本发明的发声装置100通过在壳体1内设置安装腔11,并将第一发声器件2和第二发声器件3设置于安装腔11内,使得第一发声器件2与壳体1围合形成第一前声腔21,且第二发声器件3与壳体1围合形成第二前声腔31,从而利用壳体1实现多个发声器件的集成、安装和保护,可使得发声装置100在多个发声器件的作用下实现多个不同的工作模式,以使发声装置100能够适用于不同的工作场景使用;同时,通过在壳体1设有谐振腔12,使得谐振腔12连通第一前声腔21和第二前声腔31,如此可利用谐振腔12扩大第一前声腔21和第二前声腔31的体积,从而提升第一发声器件2和第二发声器件3的发声效果,同时实现频响曲线高频截止频率Fh位置峰值的调节,以提高发声装置100的音频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发声器件2和第二发声器件3同时向外辐射同相位的声波,使得发声装置100处于SPK模式;第一发声器件2和第二发声器件3同时向外辐射反相位的声波,使得发声装置100处于RCV模式。可以理解的,第一发声器件2和第二发声器件3分别与壳体1围合形成两个单独的前声腔,使得发声装置100在处于SPK模式时,频响曲线的fh峰值比较高,实际播放声音比较尖锐,而发声装置100在处于RCV模式时,不仅影响灵敏度,还无法实现保护通话隐私。通过在两个独立的前声腔之间设置一个或并联多个谐振腔12,谐振腔12同时连通两个前声腔,使发声装置100在SPK模式下Fh峰值附近产生双峰,改善人声唇齿音,从而有效降低播放声音的尖锐问题,提高播放音效(如图6所示);而发声装置100在RCV模式下,不仅能够实现隐私通电话,还改善FR频响灵敏度,保证响度的同时兼具私密性效果(如图7所示)。
在一实施例中,壳体1包括第一外壳13和第二外壳14,第一外壳13包括第一壳部131、连接部132及第二壳部133,第一壳部131、连接部132及第二壳部133与第二外壳14围合形成安装腔11,第一发声器件2与第一壳部131围合形成第一前声腔21,第二发声器件3与第二壳部133围合形成第二前声腔31;连接部132设有谐振腔12,且谐振腔12的两端分别朝向第一壳部131和第二壳部133延伸,以使谐振腔12连通第一前声腔21和第二前声腔31。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5所示,第一外壳13的第一壳部131、连接部132及第二壳部133可选为一体成型结构,如此将第一壳部131、连接部132及第二壳部133连接为一个整体结构,从而既可以提高第一外壳13的结构强度,也可以提高密封性能。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连接部132也可单独设置,且第一壳部131和第二壳部133为一体成型结构,此时连接部132位于第一外壳13背向第二外壳14的上方,并分别与第一壳部131和第二壳部133连接,或者连接部132通过管路或其他结构第一壳部131和第二壳部133连接。
可选地,连接部132可以具有腔体的刚性结构,与可以是具有腔体的气囊等柔性结构,在此不做限定。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外壳13的第一壳部131、连接部132及第二壳部133也可设置为可拆卸连接结构,第一壳部131和第二壳部133中二者之一与连接部132一体成型设置,二者之另一与连接部132可拆卸连接,也即第一壳部131与连接部132为一体成型结构,连接部132与第二壳部133可拆卸连接;或者,第二壳部133与连接部132为一体成型结构,连接部132与第一壳部131可拆卸连接。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连接部132分别与第一壳部131和第二壳部133可拆卸连接。
可以理解的,第一壳部131、连接部132及第二壳部133可采用卡扣连接、插接配合、螺钉连接或销钉连接等方式,在此不做限定。可选地,第一壳部131、连接部132及第二壳部133背向第二外壳14的一侧呈齐平设置,如此可提高发声装置100的结构美观性。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外壳13的第一壳部131、连接部132及第二壳部133作为一个整体与第二外壳14配合连接,以形成安装腔11,也即安装腔11为一个腔体。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外壳13的第一壳部131和第二壳部133分别与第二外壳14连接,也即第一壳部131与第二外壳14连接以围合形成第一安装子腔1312,第二壳部133与第二外壳14连接以围合形成第二安装子腔1332,此时第一安装子腔1312与第二安装子腔1332间隔,并形成安装腔11,也即安装腔11不是一个腔体,而是由两个子腔形成,在此不做限定。
可以理解的,第一壳部131与第二外壳14围合形成第一安装子腔1312,第二壳部133与第二外壳14围合形成第二安装子腔1332,第一安装子腔1312与第二安装子腔1332间隔,并形成安装腔11,第一发声器件2设于第一安装子腔1312,第二发声器件3设于第二安装子腔1332。
当然,如图1至图4所示,第二外壳14包括第一子壳141和第二子壳142,第一子壳141与第一壳部131连接,并围合形成第一安装子腔1312,第二子壳142与第二壳部133连接,并围合形成第二安装子腔1332,第一安装子腔1312与第二安装子腔1332间隔,并形成安装腔11,第一发声器件2设于第一安装子腔1312,第二发声器件3设于第二安装子腔1332。
可以理解的,谐振腔12也可由连接部132与第二外壳14连接以围合形成独立的腔体,也即该腔体与第一安装子腔1312与第二安装子腔1332间隔。
在一实施例中,连接部132设有凹槽1321,凹槽1321的两端分别朝向第一壳部131和第二壳部133延伸,第一外壳13还包括盖板134,盖板134盖合凹槽1321的槽口,并围合形成谐振腔12,第一壳部131设有第一通孔1311,第一通孔1311连通凹槽1321和第一前声腔21,第一壳部131设有第二通孔1331,第二通孔1331连通凹槽1321和第二前声腔31。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图3至图5所示,通过在第一壳部131、连接部132及第二壳部133上凹陷形成凹槽1321,并通过设置盖板134,利用盖板134盖合凹槽1321的槽口,以使得盖板134和凹槽1321围合形成谐振腔12,从而方便对谐振腔12的尺寸大小进行调整,以实现频响曲线高频截止频率Fh位置峰值的调节,以提高发声装置100的音频效果。
可以理解的,如图4所示,盖板134包括主板部和设于主板部周缘的支撑部,盖板134盖合凹槽1321的槽口时,支撑部支撑于凹槽1321的底壁,以使主板部与凹槽1321的底壁间隔且相对,以形成谐振腔12。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调整主板部与凹槽1321的底壁之间的距离,从而实现调整谐振腔12的尺寸大小。
在本实施例中,盖板134固定盖合于凹槽1321的槽口,并密封凹槽1321的槽口,也即盖板134可通过焊接、黏结等方式固定于第一外壳13的凹槽1321的槽口,如此既可以确保谐振腔12的密封效果,又可以提高连接稳定性。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盖板134可拆卸地盖合于凹槽1321的槽口,并密封凹槽1321的槽口,盖板134可通过卡扣连接、插接配合、螺钉连接、销钉连接或磁吸连接等方式连接于第一外壳13的凹槽1321的槽口,如此既可以确保谐振腔12的密封效果,又可以实现对谐振腔12的尺寸大小。为了进一步提供密封效果,还可以在盖板134的周缘或凹槽1321的槽口处设置密封垫或密封圈等结构,在此不做限定。
为了确保第一前声腔21与谐振腔12之间的气流流动,第一通孔1311的尺寸大于或等于0.1mm。可选地,第一通孔1311可以圆孔、椭圆形孔、方形孔、三角形孔等多边形孔或异形孔等,在此不做限定。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通孔1311以规则的圆孔或方形孔为例,圆孔的直径大于或等于0.1mm,方形孔的长度和/或宽度大于或等于0.1mm。可选地,第一通孔1311的深度大于或等于0.1mm。
为了确保第二前声腔31与谐振腔12之间的气流流动,第二通孔1331的尺寸大于或等于0.1mm。可选地,第二通孔1331可以圆孔、椭圆形孔、方形孔、三角形孔等多边形孔或异形孔等,在此不做限定。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通孔1331以规则的圆孔或方形孔为例,圆孔的直径大于或等于0.1mm,方形孔的长度和/或宽度大于或等于0.1mm。可选地,第二通孔1331的深度大于或等于0.1mm。可以理解的,为了进一步确保谐振腔12内的气流流动,谐振腔12的体积大于或等于0.01cc。
在一实施例中,连接部132还设有扩容腔1322,扩容腔1322连通谐振腔12。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5所示,通过在连接部132上进一步设置扩容腔1322,进一步增大谐振腔12的体积,从而实现频响曲线高频截止频率Fh位置峰值的调节,以提高发声装置100的音频效果。可以理解的,扩容腔1322为凹设于凹槽1321底部的凹陷、凹槽等结构。当然,扩容腔1322也可以是设置于盖板134面向凹槽1321一侧的凹槽或凹陷结构,在此不做限定。可选地,扩容腔1322可以设置有多个,多个扩容腔1322沿凹槽1321的底壁或盖板134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在此不做限定。
为了进一步改善和调节频响曲线高频截止频率Fh位置峰值,以提高发声装置100的音频效果。在一实施例中,凹槽1321的底壁设有至少一个凸筋1323,凸筋1323从第一壳部131延伸至第二壳部133,以将谐振腔12分隔为至少两个谐振子腔121。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通过在谐振腔12内设置凸筋1323或凸条等结构,利用凸筋1323或凸条等结构将谐振腔12分隔为至少两个谐振子腔121,从而利用多个谐振子腔121为气流的流程提供流动通道,以使得使发声装置100在SPK模式下Fh峰值附近产生多个峰,改善人声唇齿音,从而有效降低播放声音的尖锐问题,提高播放音效;而发声装置100在RCV模式下,不仅能够实现隐私通电话,还改善FR频响灵敏度,保证响度的同时兼具私密性效果。
可选地,凸筋1323包括多个,多个凸筋1323沿垂直于凸筋1323的延伸方向间隔排布。在本实施例中,为了确保第一前声腔21/第二前声腔31分别与多个谐振子腔121连通,第一壳部131/第二壳部133分别在凹槽1321的底壁设置多个第一通孔1311/第二通孔1331。当然,也可将多个第一通孔1311/第二通孔1331依次连通为一个条形孔或腰型孔结构,如此使得多个谐振子腔121分别通过第一通孔1311/第二通孔1331与第一前声腔21/第二前声腔31连通,在此不做限定。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5所述,第一通孔1311的延伸方向与凸筋1323的延伸方向呈夹角设置,以使第一通孔1311与谐振子腔121连通。第二通孔1331的延伸方向与凸筋1323的延伸方向呈夹角设置,以使第二通孔1331与谐振子腔121连通。可以理解的,第一通孔1311和第二通孔1331可设置为条形孔结构。
可以理解的,凸筋1323可一体成型于凹槽1321的底壁,也即凸筋1323与第一外壳13为一体成型结构。当然,为了方便实现调节谐振腔12,凸筋1323可拆卸地设于凹槽1321内。此时可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或模式,增加或减少凸筋1323的数量,以调节谐振腔12的尺寸大小,进而实现频响曲线高频截止频率Fh位置峰值的调节,以提高发声装置100的音频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确保每个谐振子腔121的气流通畅,每个谐振子腔121的体积大于或等于0.01cc,在此不做限定。
为了方便安装固定第一发声器件2,在一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第一壳部131面向第一子壳141的一侧凸设有第一支撑台1313,第一支撑台1313环绕设置,并形成第一安装槽,第一发声器件2支撑固定于第一支撑台1313,并与第一安装槽围合形成第一前声腔21。第二壳部133面向第二子壳142的一侧凸设有第二支撑台1333,第二支撑台1333环绕设置,并形成第二安装槽,第二发声器件3支撑固定于第二支撑台1333,并与第二安装槽围合形成第二前声腔31。
可以理解的,第一发声器件2可通过黏胶方式连接于第一支撑台1313,使得第一发声器件2与第一安装槽的底壁(也即第一壳部131)间隔,并形成第一前声腔21。第二发声器件3可通过黏胶方式连接于第二支撑台1333,使得第二发声器件3与第二安装槽的底壁(也即第二壳部133)间隔,并形成第二前声腔31。
可选地,第一前声腔21的体积大于或等于第二前声腔31的体积。本发明的发声装置100应用于手机上时,第一前声腔21对应手机屏幕的出声管道面,第二前声腔31对应手机顶部声孔,如此可有效确保手机的通话音量。
可以理解的,本发明的发声装置100通过增加谐振腔12设置,使得发声装置100的两个应用模式:RCV模式和SPK模式的FR性能得到调节,更有利于改善整机音质和私密性效果。如图6所示,图6为本申请的发声装置100与现有技术的发声装置在SPK外放模式下的频响性能对比图,本申请的发声装置100可在SPK模式(两面同相叠加振动)下频响曲线的fh峰值附近产生双峰,改善人声唇齿音。如图7所示,图7为本申请的发声装置100与现有技术的发声装置在隐私模式下的频响性能对比图,在RCV模式(两面反相抵消振动)下改善FR灵敏度,保证响度的同时兼具私密性效果。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电子终端,该电子终端包括设备外壳和上述的发声装置100,发声装置100设于外壳。该发声装置100的具体结构参照前述实施例,由于本终端设备采用了前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前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可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2)

1.一种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声装置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设有安装腔;和
发声器件,所述发声器件设于所述安装腔内,所述发声器件设有间隔设置的第一振膜和第二振膜,所述第一振膜与所述壳体围合形成第一前声腔,所述第二振膜与所述壳体围合形成第二前声腔;
其中,所述壳体还设有谐振腔,所述谐振腔连通所述第一前声腔和所述第二前声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声器件包括第一发声器件和第二发声器件,所述第一发声器件和所述第二发声器件间隔设于所述安装腔内,所述第一发声器件设有所述第一振膜,所述第二发声器件设有所述第二振膜。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所述第一外壳包括第一壳部、连接部及第二壳部,所述第一壳部、所述连接部及所述第二壳部与所述第二外壳围合形成所述安装腔,所述第一发声器件与所述第一壳部围合形成所述第一前声腔,所述第二发声器件与所述第二壳部围合形成所述第二前声腔;
所述连接部设有所述谐振腔,且所述谐振腔的两端分别朝向所述第一壳部和所述第二壳部延伸,以使所述谐振腔连通所述第一前声腔和所述第二前声腔。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两端分别朝向所述第一壳部和所述第二壳部延伸,所述第一外壳还包括盖板,所述盖板盖合所述凹槽的槽口,并围合形成所述谐振腔,所述第一壳部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连通所述凹槽和所述第一前声腔,所述第一壳部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连通所述凹槽和所述第二前声腔。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还设有扩容腔,所述扩容腔连通所述谐振腔。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底壁设有至少一个凸筋,所述凸筋从所述第一壳部延伸至所述第二壳部,以将所述谐振腔分隔为至少两个谐振子腔。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凸筋的延伸方向呈夹角设置,以使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谐振子腔连通;
且/或,所述第二通孔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凸筋的延伸方向呈夹角设置,以使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谐振子腔连通;
且/或,所述凸筋包括多个,多个所述凸筋沿垂直于所述凸筋的延伸方向间隔排布;
且/或,所述凸筋一体成型于所述凹槽的底壁;或,所述凸筋可拆卸地设于所述凹槽内。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的尺寸大于或等于0.1mm;
且/或,所述第二通孔的尺寸大于或等于0.1mm;
且/或,所述盖板包括主板部和设于所述主板部周缘的支撑部,所述盖板盖合所述凹槽的槽口时,所述支撑部支撑于所述凹槽的底壁,以使所述主板部与所述凹槽的底壁间隔且相对,以形成所述谐振腔;
且/或,所述盖板固定盖合于所述凹槽的槽口,并密封所述凹槽的槽口;或,所述盖板可拆卸地盖合于所述凹槽的槽口,并密封所述凹槽的槽口。
9.如权利要求3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部与所述第二外壳围合形成第一安装子腔,所述第二壳部与所述第二外壳围合形成第二安装子腔,所述第一安装子腔与所述第二安装子腔间隔,并形成所述安装腔,所述第一发声器件设于所述第一安装子腔,所述第二发声器件设于所述第二安装子腔;
且/或,所述第二外壳包括第一子壳和第二子壳,所述第一子壳与所述第一壳部连接,并围合形成第一安装子腔,所述第二子壳与所述第二壳部连接,并围合形成第二安装子腔,所述第一安装子腔与所述第二安装子腔间隔,并形成所述安装腔,所述第一发声器件设于所述第一安装子腔,所述第二发声器件设于所述第二安装子腔;
且/或,所述第一壳部、所述连接部及所述第二壳部背向所述第二外壳的一侧呈齐平设置;
且/或,所述第一前声腔的体积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前声腔的体积;
且/或,所述谐振腔的体积大于或等于0.01cc。
10.如权利要求3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部、所述连接部及所述第二壳部依次连接为一体成型结构;
或,所述第一壳部和所述第二壳部中二者之一与所述连接部一体成型设置,二者之另一与所述连接部可拆卸连接;
或,所述连接部分别与所述第一壳部和所述第二壳部可拆卸连接。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声器件为双面发声单体,所述第一振膜和所述第二振膜相对且间隔设于所述双面发声单体的两面。
12.一种电子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终端包括设备外壳和如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声装置,所述发声装置设于所述外壳。
CN202310770217.XA 2023-06-27 2023-06-27 发声装置和电子终端 Pending CN11670913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770217.XA CN116709132A (zh) 2023-06-27 2023-06-27 发声装置和电子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770217.XA CN116709132A (zh) 2023-06-27 2023-06-27 发声装置和电子终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709132A true CN116709132A (zh) 2023-09-05

Family

ID=878275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770217.XA Pending CN116709132A (zh) 2023-06-27 2023-06-27 发声装置和电子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709132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756828B (zh) 发声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JP3199236U (ja) 逆方向音波イヤホン
CN214901292U (zh) 扬声器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09040926B (zh) 发声器件及便携终端
CN114554369A (zh) 发声装置和电子设备
US20240048913A1 (en) Speaker module and electronic device
KR200417799Y1 (ko) 동 위상 저음 반전 방식의 출력 구조를 갖는 전기음향변환유닛
TW200952505A (en) Sound box structure
CN108566599B (zh) 一种发声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7119360B (zh) 发声器件
KR101534629B1 (ko) 패널 가진형 스피커
EP1550346B1 (en) A sound generating apparatus, a mobile electric device and a system for generating sound
KR101470983B1 (ko) 마이크로 스피커
CN216930315U (zh) 扬声器及电子设备
CN111698620A (zh) 一种电子设备
CN116709132A (zh) 发声装置和电子终端
CN115967900A (zh) 电子设备
CN215734773U (zh) 一种扬声器结构和一种耳机
CN211909132U (zh) 一种双12寸有源四分频线性阵列音箱
CN114866631A (zh) 电子设备
CN210609588U (zh) 发声装置和电子设备
CN210016620U (zh) 扬声器箱
CN114567841B (zh) 发声装置和电子设备
WO2021103072A1 (zh) 扬声器及音频设备
CN217721443U (zh) 耳机芯及耳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