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708158A - 自动配置系统、节点的自动配置以及相关装置 - Google Patents

自动配置系统、节点的自动配置以及相关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708158A
CN116708158A CN202210178654.8A CN202210178654A CN116708158A CN 116708158 A CN116708158 A CN 116708158A CN 202210178654 A CN202210178654 A CN 202210178654A CN 116708158 A CN116708158 A CN 11670815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ode
address
message
network
network addre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17865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广
杨继尚
郭铭
鲁晶
刘国栋
钟华
汪权
王强
王景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178654.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708158A/zh
Publication of CN1167081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70815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8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of networks or network elements
    • H04L41/0876Aspects of the degree of configuration automation
    • H04L41/0886Fully automatic configur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8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of networks or network elements
    • H04L41/0889Techniques to speed-up the configuration proces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自动配置系统、节点的自动配置方法以及相关装置,属于网络技术领域。所述系统包括根节点和多个子节点,所述多个子节点直接或间接连接所述根节点,所述根节点为所述自动配置系统的出口节点,所述多个子节点与所述根节点之间通过虚拟总线连接,所述多个子节点的配置数据是在加入所述自动配置系统时通过所述虚拟总线自动获取的,每个子节点的配置数据用于配置所述子节点。本申请中,子节点通过虚拟总线自动获取配置数据,从而加入自动配置系统,可以降低网络配置成本。

Description

自动配置系统、节点的自动配置以及相关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网络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自动配置系统、节点的自动配置方法以及相关装置。
背景技术
在通信网络中,节点在新入网时,需要先获得配置数据,才能实现网络连接。通常,节点可以通过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DHCP)机制获得网络地址。
DHCP机制中,节点发送地址请求,该地址请求通过网络中预先配置的DHCP中继,到达DHCP服务器。DHCP服务器根据该地址请求,为节点分配网络地址。节点再使用分配到的网络地址从其他配置服务器获得其他配置数据。
DHCP服务器的管理和维护比较复杂,成本也比较高,导致网络的配置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自动配置系统、节点的自动配置方法以及相关装置,能够利用虚拟总线实现自动配置系统中各个节点的自动配置,从而实现网络自组织。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自动配置系统,该系统包括根节点和多个子节点,所述多个子节点直接或间接连接所述根节点,所述根节点为所述自动配置系统的出口节点,所述多个子节点与所述根节点之间通过虚拟总线连接,所述多个子节点的配置数据是在加入所述自动配置系统时通过所述虚拟总线自动获取的,每个子节点的配置数据用于配置所述子节点。
这里,子节点直接连接根节点是指,子节点与根节点通过物理链路连接,且该物理链路上不存在其他的子节点。子节点间接连接根节点是指,子节点与根节点通过物理链路连接,且该物理链路上存在至少一个其他的子节点。自动配置系统的出口节点与外部网络连接,用于实现自动配置系统中各个子节点对外部网络的访问。这里,子节点与所述根节点之间通过虚拟总线连接指的是逻辑连接。
由于子节点在加入自动配置系统时,能够通过虚总线自动获取配置数据,无需额外设置服务器管理配置数据,可以简化系统组成,降低网络配置成本。并且,可以实现自动化的开局配置,减少手动操作以及因手动操作带来的失误,从而降低人力成本,提升网络部署效率。
在一些示例中,当所述多个子节点中的第一节点加入所述自动配置系统时,所述第一节点用于:发送地址请求消息;接收第二节点发送的地址响应消息,所述地址响应消息包括为所述第一节点分配的第一网络地址和/或第一网络地址池,所述第一网络地址和/或第一网络地址池属于第二网络地址池,所述第二网络地址池由所述第二节点管理,所述第二节点为第一节点的父节点且所述第二节点为所述根节点或所述多个子节点中的一个子节点;根据所述地址响应消息配置所述第一节点。
第二节点在收到第一节点发送的地址请求消息后,从自己管理的第二网络地址池中,为第一节点分配第一网络地址和/或第一网络地址池,并通过地址响应消息将第一网络地址或第一网络地址池通知给第一节点,这样,每个节点均能够从自己的父节点获得网络地址,无需设置DHCP服务器对网络地址进行管理。
在本申请中,第一节点具有至少一个网络接口。在第一节点上电时,会为每个网络接口自动生成一个链路本地地址,例如,IPv6链路本地地址。每个网络接口的链路本地地址均是唯一的。
在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一节点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节点的网络接口的链路本地地址,发送所述地址请求消息。这样,与第一节点的网络接口连接的邻居节点均能够接收到地址请求消息,已配置有网络地址池的邻居节点(即前述第二节点)会对接收到的地址请求消息进行响应。
当第一节点接收到多个地址响应消息时,会选择一个目标地址响应消息。将目标地址响应消息中的第一网络地址作为自己的网络地址,用于后续进行网络通信,或者,将目标地址响应消息中的第一网络地址池配置为自己的网络地址池,用于为第一节点的子节点分配网络地址和/或网络地址池。示例性地,第一节点将最先收到的地址响应消息作为目标地址响应消息。
可选地,第一节点还用于向接收到的地址响应消息对应的第二节点发送地址确认消息,该地址确认消息用于指示第二节点分配的第一网络地址和/或第一网络地址池是否被使用。第二节点可以根据地址确认消息确定第一网络地址和/或第一网络地址池是否被使用,以便将未被使用的第一网络地址和/或第一网络地址池及时回收。或者,第一节点还用于向目标地址响应消息对应的第二节点发送地址确认消息,该地址确认消息用于指示第二节点分配的第一网络地址和/或第一网络地址池被使用。这样,第二节点可以根据是否接收到地址确认消息确定第一网络地址和/或第一网络地址池是否被使用,以便将未被使用的第一网络地址和/或第一网络地址池及时回收。
在本申请中,第二节点分配第一网络地址和/或网络地址池的方式可以按照从低到高的顺序,或者从高到低的顺序进行分配。
在一些示例中,所述系统中的第三节点用于:通过所述虚拟总线发送服务发布消息,所述服务发布消息包括所述第三节点提供的服务的信息,所述第三节点为所述多个子节点和所述根节点中的任意一个;所述系统中除所述第三节点外的其他节点用于:根据所述服务发布消息获取所述第三节点提供的服务。这样,自动配置系统中的各个节点可以利用该虚拟总线发布自己提供的服务,以便于其他节点可以获取该服务。
在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三节点还用于:通过所述虚拟总线发送服务订阅消息,所述服务订阅消息包括所述第三节点订阅的服务的信息。
在一些示例中,所述系统中的第四节点用于:接收第一报文,所述第一报文包括第一目的地址;根据所述第一目的地址确定转发路径,所述转发路径为沿所述虚拟总线到达所述第一目的地址的最短路径;通过所述转发路径转发所述第一报文;所述第四节点为所述多个子节点和根节点中的任意一个。其中,所述第一目的地址为所述多个子节点和所述根节点中任意一个节点的网络地址。
与所有的报文的发送都需要经过根节点相比,在本申请提供的自动配置系统中,通过沿虚拟总线到达第一目的地址的最短路径转发第一报文,能够提高报文的转发效率。
可选地,该第一报文可以为控制报文或者数据报文。
在一些示例中,所述系统中的第五节点用于接收系统配置数据,并通过所述虚拟总线向所述根节点扩散所述系统配置数据,所述第五节点为所述多个子节点中的任意一个。这样,网络维护人员能够通过系统中的任意一个子节点输入系统配置数据。
在另一些示例中,所述系统中的第六节点用于通过所述虚拟总线向所述根节点发送链路状态信息,所述链路状态信息指示所述第六节点的网络接口所连接的链路的状态,所述第六节点为所述多个子节点中的任意一个。系统中的任意一个子节点均通过虚拟总线向根节点发送链路状态信息,这样,根节点能够获得系统的链路状态信息集合,以便于后续通过泛洪的方式将系统的链路状态信息集合通知给系统中的各个子节点。
上述的第三节点,第四节点,第五节点,以及第六节点只是用于描述技术方案,并不意味着第三节点,第四节点,第五节点,以及第六节点是不同的节点。例如,第三节点,第四节点,第五节点,或第六节点可以是上述的第一节点或第二节点。第三节点,第四节点,第五节点,以及第六节点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在一些示例中,所述根节点用于:发送所述系统的链路状态信息集合,所述链路状态信息集合包括所述多个子节点以及所述根节点的链路状态信息;所述多个子节点用于根据所述链路状态信息集合进行路由计算。这样,每个子节点均能够计算出到达系统中任意一个节点的最短路径。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节点的自动配置方法,该方法应用于自动配置系统中的第一节点。所述第一节点直接或间接连接自动配置系统的根节点,所述根节点为所述自动配置系统的出口节点,所述自动配置系统还包括多个子节点,所述多个子节点与所述根节点之间通过虚拟总线连接,所述多个子节点包括所述第一节点。所述方法包括:所述第一节点在加入所述自动配置系统时,发送地址请求消息;所述第一节点接收第二节点发送的地址响应消息,所述地址响应消息包括为所述第一节点分配的第一网络地址和/或第一网络地址池,所述第一网络地址/或所述第一网络地址池属于第二网络地址池,所述第二网络地址池由所述第二节点管理,所述第二节点为所述第一节点的父节点且所述第二节点为所述根节点或所述多个子节点中的一个子节点;所述第一节点根据所述地址响应消息配置所述第一节点。
在一些示例中,所述发送地址请求消息,包括:根据所述第一节点的网络接口的链路本地地址,发送所述地址请求消息。
在一些示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通过所述虚拟总线发送服务发布消息,所述服务发布消息包括所述第一节点提供的服务;或者,通过所述虚拟总线发送服务订阅消息,所述服务订阅消息包括所述第一节点订阅的服务。
在一些示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接收第一报文,所述第一报文包括第一目的地址;根据所述第一目的地址确定转发路径,所述转发路径为沿所述虚拟总线到达所述第一目的地址的最短路径;通过所述转发路径转发所述第一报文。
在一些示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接收系统配置数据,并通过所述虚拟总线向所述根节点扩散所述系统配置数据。
在一些示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通过所述虚拟总线向所述根节点发送链路状态信息,所述链路状态信息指示所述第一节点的网络接口所连接的链路的状态。
在一些示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接收根节点发送的所述系统的链路状态信息集合,所述链路状态信息集合包括所述多个子节点以及所述根节点的链路状态信息;根据所述链路状态信息集合进行路由计算。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了另一种节点的自动配置方法,应用于自动配置系统中的第二节点,所述第二节点为自动配置系统的根节点或者子节点,所述根节点为所述自动配置系统的出口节点,所述第二节点直接或间接连接所述根节点,所述自动配置系统的子节点与所述根节点之间通过虚拟总线连接,所述方法包括:所述第二节点接收地址请求消息,所述地址请求消息是第一节点在加入所述自动配置系统时发送的;所述第二节点向所述第一节点发送地址响应消息,以使所述第一节点根据所述地址响应消息配置所述第一节点,所述地址响应消息包括为所述第一节点分配的第一网络地址和/或第一网络地址池,所述第一网络地址和/或所述第一网络地址池属于第二网络地址池,所述第二网络地址池由所述第二节点管理,所述第二节点为所述第一节点的父节点。
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所述计算机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其中: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指令。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指令,以实现前述任意一种方法。
第五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指令,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的计算机指令被计算机设备执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设备执行前述任意一种方法。
第六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所述程序代码包括用于实现前述任意一种方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自动配置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系统配置数据的扩散过程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利用自动配置系统提供终端接入服务的场景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利用自动配置系统提供终端接入服务的过程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利用自动配置系统提供终端控制服务的场景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节点的自动配置方法的流程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节点的自动配置方法的流程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节点的自动配置装置的结构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节点的自动配置装置的结构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计算机设备的架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自动配置系统,在该自动配置系统中,各个节点在接入该自动配置系统时通过虚拟总线自动获取配置数据,并且利用获取到的配置数据对自己进行配置,从而能够实现网络自组织。在加入该自动配置系统之后,各个节点能够通过该虚拟总线实现服务发布和/或服务订阅以及其他数据的传输。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自动配置系统进行进行详细介绍。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自动配置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自动配置系统包括根节点11和多个子节点12,多个子节点12直接或间接连接根节点11。这里,子节点与根节点直接连接是指,子节点与根节点之间通过物理链路(如图中的实线所示)连接,且该物理链路上不存在其他的子节点。例如,子节点12a直接连接根节点11。子节点与根节点与根节点间接连接是指,子节点与根节点之间通过物理链路连接,且该物理链路上存在其他子节点。例如子节点12b间接连接根节点11。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每个子节点12与根节点11之间的物理链路至少部分为有线链路,有线链路包括但不限于电缆或光缆等。在一些示例中,子节点12与根节点11之间的物理链路为有线链路。在另一些示例中,子节点12与根节点11之间的物理链路的一部分为有线链路,另一部分为无线链路。
其中,根节点11为自动配置系统的出口节点,用于与外部网络连接,使得自动配置系统中的子节点12能够通过根节点11访问外部网络。
多个子节点12与根节点11之间通过虚拟总线(如图1中的虚线所示)连接。这里,子节点与所述根节点之间通过虚拟总线连接指的是逻辑连接。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虚拟总线,又称软件总线、消息总线或者自组网总线(autonomic network bus,ANB)。该虚拟总线在网络层建立。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虚拟总线既可以基于底层网络(underlayer)建立,也可以基于覆盖网络(overlay)建立。需要说明的是,图1中的虚线仅连接了部分子节点12,而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各个子节点12与根节点11之间均通过虚拟总线连接。
多个子节点的配置数据是在加入自动配置系统时通过虚拟总线自动获取的。
这里,子节点的配置数据是指子节点的正常工作所需要的配置数据。子节点的配置数据至少包括子节点的网络地址,即互联网协议(Internet Protocol,IP)地址。本申请实施例中,子节点的配置数据是基于系统配置数据生成的。系统配置数据是由网络维护人员配置的,用于对自动配置系统进行开局配置。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系统配置数据至少包括网络标识,该网络标识用于指示根节点的网络地址池,例如,可以为网络前缀(prefix)或者网络地址池范围。
除了网络标识之外,系统配置数据还可以包括各种策略,例如终端接入策略、终端地址配置策略、边缘识别策略和出口识别策略等等。终端接入策略用于指示终端设备的接入方式,例如,有线或者无线等。终端地址配置策略用于指示终端设备的地址分配方式,例如DHCP配置或者手动配置等。边缘识别策略用于识别节点是否用于供终端接入。出口识别策略用于识别节点是否为根节点,例如指定根节点的设备类型。
示例性地,根节点11包括但不限于接入路由器(access router,AR)(也可以被称为网关)和接入控制器(access control)等。子节点12包括但不限于交换机、接入点(access point,AP)和终端设备等。交换机包括局域网交换机(LAN switch,LSW)、数据交换机(data switch,DSW)、接入交换机和核心交换机(core switch,CSW)中的至少一种。终端设备包括但不限于移动终端(例如手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和可穿戴设备等)、个人计算机或者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设备(例如智能打印机、智能灯泡、智能水泵或者传感器等)等可以进行有线或者无线通信的其他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对自动配置系统中的节点数量和类型以及与自动配置系统连接的终端设备的数量和类型均不做限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布置。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每个节点均具有至少一个网络接口,通过网络接口与邻居节点连接。在节点上电时,会为每个网络接口生成链路本地(link local)地址。链路本地地址用于唯一标识网络接口,以便在节点加入自动配置系统之前,利用网络接口的链路本地地址与邻居节点进行通信。示例性地,链路本地地址为互联网协议版本6(IP version 6,IPv6)link local地址。
首先,施工人员先将各个节点设置在需要的位置,并根据网络规划通过物理链路连接各个节点。然后,根节点获得前述系统配置数据。根节点获得系统配置数据的方式可以包括以下两种方式中的任意一种。
方式一、根节点接收通过虚拟总线扩散的系统配置数据。
在该方式一中,用户在任一子节点处直接输入系统配置数据,或者,终端设备接收用户输入的系统配置数据,然后将接收到的系统配置数据通过短距离通信技术发送给任一子节点。这里,短距离通信技术包括但不限于蓝牙或者WiFi等。子节点接收到用户输入或者终端设备发送的系统配置数据后,通过虚拟总线向根节点扩散该系统配置数据。
在子节点通过虚拟总线扩散系统配置数据的过程中,首先根据出口识别策略确认自身是否是根节点,例如,出口识别策略用于指示根节点的设备类型。当节点确定自己的设备类型与出口识别策略中的设备类型不同时,确定自己不是根节点,通过虚拟总线扩散配置数据。
可选地,在根节点接收到系统配置数据之后,会发送配置确认消息,配置确认消息用于指示根节点已接收到配置信息。该配置确认消息会通过虚拟总线扩散至接收到系统配置数据的子节点,接收到配置确认消息的子节点会停止通过虚拟总线扩散系统配置数据。
下面结合图2说明系统配置数据的扩散过程。如图2所示,系统配置数据的扩散过程包括:
201:多个子节点中,接收到系统配置数据的节点A通过自身的网络接口发送hello报文,该节点的邻居节点接收该hello报文。
该hello报文中包括系统配置数据。该hello报文的源地址为网络接口的IPv6本地链路地址,目的地址为默认地址。例如,该默认地址为组播地址。
该节点接收到的系统配置数据可以是用户直接输入的,或者,是该节点连接的终端设备发送的,或者,是该节点A的邻居节点发送的。
202:该邻居节点判断自己是否是根节点。
该邻居节点确定自己不是根节点,则执行203。
203:该邻居节点确定自己是否接收过hello reply报文。
如果该邻居节点接收过hello reply报文,则停止发送hello报文,并执行204a;如果该邻居节点没有接收过hello reply报文,则执行204b。
204a:通过接收hello报文的网络接口发送hello reply报文。
节点A接收该hello reply报文,停止发送系统配置数据。
204b:该邻居节点通过自己未接收到hello报文的网络接口发送hello报文,该hello报文中包括系统配置数据。
根节点接收该邻居节点发送的hello报文。这里,该根节点为该邻居节点的邻居节点。
205:根节点判断自己是否是根节点。
该根节点确定自己是根节点,则执行206。
206:根节点向邻居节点发送配置确认消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如果节点A没有收到hello reply报文,会持续发送hello报文,直至收到hello reply报文之后停止继续发送hello报文。而只有在根节点接收到hello报文时,才会生成第一个hello reply报文发送给虚拟总线上的子节点,这样,能够保证系统配置数据能够扩散至根节点。
为了避免广播风暴,节点在接收到hello reply报文之前,可以采用抑制手段控制hello报文的发送频率或者发送间隔时长等。例如,节点可以以流定时器(trickle timer)的机制发送hello报文。
这里,通过虚拟总线扩散系统配置数据的节点可以被称为第五节点,该第五节点可以为自动配置系统中的任一子节点。
方式二、根节点接收通过网络配置的系统配置数据。
由于根节点为自动配置系统的出口节点,直接与外部网络连接,因此可以通过外部网络(例如云服务器)直接对根节点进行配置。
在根节点获得系统配置数据之后,各个节点即可开始自动配置流程。下面对本申请的自动配置系统的自动配置过程进行详细说明。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自动配置系统的多个子节点中的第一节点在加入该自动配置系统时,第一节点用于:发送地址请求消息,该地址请求消息用于请求网络地址和/或网络地址池;接收第二节点发送的地址响应消息,地址响应消息包括为第一节点分配的第一网络地址或第一网络地址池,第一网络地址或第一网络地址池属于第二网络地址池,第二网络地址池由第二节点管理,第二节点为第一节点的父节点且第二节点为根节点或多个子节点中的一个子节点。
其中,网络地址池中包括多个网络地址。网络地址池中的多个网络地址可以是连续的,或者,非连续的。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网络地址可以为IPv6地址或者IPv4地址。
在一些示例中,当第一节点未获得分配给自己的网络地址池和网络地址之前,发送的地址请求消息用于请求网络地址和网络地址池。在另一些示例中,当第一节点获得了分配给自己的网络地址池之后,发送的地址请求消息用于请求网络地址。在又一些示例中,当第一节点获得了分配给自己的网络地址之后,发送的地址请求消息用于请求网络地址池。在又一些示例中,当第一节点发现自己的网络地址池中的网络地址的数量不足时,发送的地址请求消息用于请求网络地址池。
在一些示例中,当地址请求消息用于请求网络地址池时,地址请求消息中还可以包括容量指示信息,该容量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请求的网络地址池的大小,即网络地址池所包含的网络地址的数量。第二节点可以按照尽力而为的方式为第一节点分配第一网络地址池。尽力而为的方式是指,当第二节点管理的第二网络地址池的大小大于容量指示信息所指示的网络地址池的大小时,按照容量指示信息所指示的大小分配第一网络地址池;而当第二网络地址池的大小小于容量指示信息所指示的网络地址池的大小时,按照最大能力分配第一网络地址池。
在另一些示例中,当地址请求消息用于请求网络地址池时,地址请求消息中也可以不包括容量指示信息,第二节点按照默认大小为第一节点分配第一网络地址池。
示例性地,第一节点用于根据第一节点的网络接口的链路本地地址,发送地址请求消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节点会通过第一节点的各个网络接口(下文中称为第一接口)分别发送地址请求消息,每个第一接口均可能接收到来自第二节点的地址响应消息,因此第一节点会接收到多个第二节点发送的地址响应消息。第一节点会从接收到的地址响应消息中选择一个目标地址响应消息,并将目标地址响应消息中的网络地址或者网络地址池配置为自己的网络地址或者网络地址池。
示例性地,第一节点将最先接收到的地址响应消息作为目标地址响应消息。
第二节点通过第二节点的各个网络接口(下文中称为第二接口)接收地址请求消息,每个第二接口均可以接收到一个地址请求消息,因此,第二节点可能会接收到多个地址请求消息。第二节点会针对各个地址请求消息分别发送地址响应消息。
可选地,第一节点还用于向接收到的地址响应消息对应的第二节点发送地址确认消息,该地址确认消息用于指示第二节点分配的第一网络地址和/或第一网络地址池是否被使用。第二节点可以根据地址确认消息确定第一网络地址和/或第一网络地址池是否被使用,以便将未被使用的第一网络地址和/或第一网络地址池及时回收。或者,第一节点还用于向目标地址响应消息对应的第二节点发送地址确认消息,该地址确认消息用于指示第二节点分配的第一网络地址和/或第一网络地址池被使用。这样,第二节点可以根据是否接收到地址确认消息确定第一网络地址和/或第一网络地址池是否被使用,以便将未被使用的第一网络地址和/或第一网络地址池及时回收。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节点分配第一网络地址和/或网络地址池的顺序可以按照从低到高的顺序,或者从高到低的顺序。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节点将接收到的地址响应消息对应的第二节点记录为自己的父节点,得到第一节点的父节点集。第二节点将接收到的地址请求消息对应的第一节点记录为自己的子节点,得到第二节点的子节点集。对于自动配置系统中的每个子节点,父节点集包括至少一个父节点,子节点集中包括至少一个子节点。而对于根节点,父节点集为空,子节点集包括至少一个子节点。
在一些示例中,该第一节点还用于向第一节点的子节点发送探测报文;基于探测报文的第一响应结果,回收分配给第一节点的子节点的网络地址和/或网络地址池,第一响应结果用于指示第一节点未响应探测报文的时长超过阈值。
在一些示例中,第一节点周期性地向第一节点的子节点发送探测报文,以确定第一节点的子节点是否保持在线,这样,可以在第一节点的子节点掉线的情况下,及时回收网络地址,提高网络地址的利用率。在另一些示例中,第一节点在第一节点管理的网络地址池中的网络地址数量低于阈值时,或者,在第一节点管理的网络地址池中的网络地址数量不足以满足接收到的网络地址请求所请求的网络地址的数量时,向第一节点的子节点发送探测报文。这样,可以在第一节点管理的网络地址数量不足时,及时回收未被使用的网络地址,提高网络地址的利用率。
在该自动配置系统中,每个节点均可以向其他节点提供服务,也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其他节点提供的服务。这里,服务包括但不限于终端接入服务和终端控制服务等。终端接入服务用于控制终端是否可以访问外部网络以及可以访问的网络资源。终端控制服务用于使用终端提供的功能。
下面以提供服务的节点为第三节点为例进行说明。第三节点为多个子节点和根节点中的任意一个。第三节点用于通过虚拟总线发送服务发布消息,服务发布消息包括第三节点提供的服务的信息。自动配置系统中除第三节点外的其他节点用于:根据服务发布消息获取第三节点提供的服务。
这里,服务发布消息中服务的信息可以包括设备标识、服务类型和服务内容等。例如,第三节点为AP,第三节点提供的服务类型为接入服务。又例如,第三节点为打印机,第三节点提供的服务类型为打印服务,服务内容包括打印模式(黑白打印或者彩色打印)等等。又例如,第三节点为灯泡,第三节点提供的服务类型为照明服务,服务内容包括开灯/关灯等。
在一些示例中,第三节点还用于:通过虚拟总线发送服务订阅消息,服务订阅消息包括第三节点订阅的服务的信息。这里,服务订阅消息中服务的信息可以包括设备标识、服务类型和服务内容等。
可选地,第三节点可以记录发布服务的节点,或者,记录订阅服务的节点,或者同时记录发布服务的节点和记录订阅服务的节点。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利用自动配置系统提供终端接入服务的场景示意图。如图3所示,终端设备31与自动配置系统中的AP 32通过虚拟总线连接,AP 32通过虚拟总线与自动配置系统中的网关33(根节点)连接。网关33通过因特网与认证服务器34连接。在终端接入服务中,提供服务的节点为AP 32,获取服务的节点为终端设备31。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利用自动配置系统提供终端接入服务的过程示意图,该终端接入服务的过程基于图3所述的场景。如图4所示,该过程包括:
401:终端设备通过虚拟总线向所连接的AP发起认证。
例如,终端设备通过虚拟总线向AP发送认证开始请求消息。AP接收该认证开始请求消息。
402:AP通过虚拟总线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认证请求消息。
终端设备接收该第一认证请求消息。该第一认证请求消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发送身份信息。示例性地,身份信息包括但不限于账号和口令等。
403:终端设备通过虚拟总线向AP发送第一认证响应消息。
AP接收该第一认证响应消息。该第一认证响应消息包括账号和口令。
404:AP通过虚拟总线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二认证请求消息。
终端设备接收该第二认证请求消息。该第二认证请求消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发送加密信息。该第二认证请求消息包括加密字。示例性地,该加密字为AP随机生成的。该第二认证请求消息可以为MD5-chanllenge报文。
405:终端设备通过虚拟总线向AP发送第二认证响应消息。
AP接收该第二认证响应消息。该第二认证响应消息包括加密信息,这里,加密信息包括采用该加密字加密后的口令。
406:AP将终端设备的认证信息通过虚拟总线发送给网关。
网关通过虚拟总线接收该认证信息。其中,终端设备的认证信息包括账号、加密后的口令和加密字。
407:网关向认证服务器发送终端设备的认证信息。
认证服务器接收认证信息。示例性地,该认证服务器可以为远程认证拨号用户服务(Remote Authentication Dial In User Service,RADIUS)认证服务器。该认证信息可以通过RADIUS access-request报文发送。
408:认证服务器向网关发送认证结果。
网关接收该认证结果。该认证结果用于指示终端设备是否通过认证。
409:网关向AP发送认证结果和访问控制列表(access control list,ACL)规则。
该ACL规则是网关根据认证结果生成的。例如,当认证结果表示终端设备未通过认证时,生成的ACL规则中的动作为禁止报文通过。又例如,当认证结果表示终端设备通过认证时,生成的ACL规则中的动作为允许报文通过。AP接收认证结果和ACL规则,并且保存接收到的ACL规则。
410:AP通过虚拟总线向终端设备发送认证结果。
终端设备接收该认证结果,并根据该认证结果访问服务。
通过步骤401-409即可实现通过虚拟总线完成对终端设备的认证。
需要说明的是,在图3中,网关33通过因特网与认证服务器34连接,在其他实施例中,网关33与认证服务器34也可以通过虚拟总线连接,即将认证服务器34作为自动配置系统中的一个节点。在这种情况下,认证服务器34和网关33之间也通过虚拟总线交互。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利用自动配置系统提供终端控制服务的场景示意图。如图5所示,终端54a和54b、AP 53、LSW 52均通过虚拟总线55与AR 51连接。终端54a和终端54b可以在不同的区域,例如,终端54a在办公楼的一楼,终端54b在办公楼的二楼。或者,终端54a和终端54b可以在相同的区域,例如,在同一办公室。假设终端54a为个人计算机,终端54b为打印机。终端54b先通过虚拟总线发送服务发布消息,通知虚拟总线上的其他设备终端54b能够提供打印服务。终端54a接收到该服务发布消息后,记录终端54b提供的服务。在终端54a需要打印时,通过虚拟总线55向终端54b发送打印请求(即服务请求)以及需要打印的内容。终端54b根据接收到的打印请求以及需要打印的内容进行打印。
可选地,在一些示例中,终端54b需要先通过虚拟总线55发送服务订阅请求,以获得打印服务的使用权限。
可选地,自动配置系统中的任意一个节点可以用于:接收第一报文,第一报文包括第一目的地址;根据第一目的地址确定转发路径,转发路径为沿虚拟总线到达第一目的地址的最短路径;通过转发路径转发第一报文。其中,第一目的地址可以为系统中任一节点的网络地址。这里,接收并转发第一报文的节点可以被称为第四节点。
与所有的报文的发送都需要经过根节点相比,在本申请提供的自动配置系统中,通过沿虚拟总线到达第一目的地址的最短路径转发第一报文,能够提高报文的转发效率。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报文可以为控制报文或者数据报文。示例性地,数据报文可以携带前述服务发布消息或者服务订阅消息,或者,可以携带服务使用过程中的各种数据,例如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或者终端接入过程中的口令等。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转发路径是通过路由计算得到的,而路由计算的基础是先获得系统的链路状态信息集合,该链路状态信息集合包括系统中各个节点的链路状态信息。下面对自动配置系统中的各个节点获得链路状态信息集合的过程进行示例性说明。节点获得链路状态信息集合的过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首先,每个子节点均生成自身的链路状态信息。链路状态信息用于指示子节点的网络接口所连接的链路的状态。示例性地,一个子节点的链路状态信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设备标识(也可以称为路由标识)、版本号、父节点集和子节点集、开销的度量(metrics)和约束(constraints)、各个网络接口的链路本地地址、网络地址对应的前缀和掩码以及网络地址的存活时间(lifetime)。
其中,设备标识可以是由根节点分配的,作为节点在自动配置系统中的唯一标识,类似于开放最短路径优先(Open Shortest Path First,OSPF)中的路由器标识(routerID)。示例性地,设备标识可以为一个4字节的整数。版本号由每个节点自己生成和维护,可以为一个数字编号,每更新一次链路状态信息,将该数字编号加一。父节点集和子节点集、以及网络接口的链路本地地址的获取方式参见前文。网络接口的前缀和掩码可以基于网络接口的链路本地地址得到。网络地址的存活时间是第二节点在为第一节点分配网络地址时确定的。开销的度量和约束包括但不限于链路开销(link-cost)、吞吐量(throughput)、延迟(latency)和链路可靠性(link reliability)等。示例性地,链路开销为带宽参考值/接口带宽。这里,带宽参考值为一个常数值,比如10000Mbit/s。接口带宽为接口的物理带宽,比如10M/100M/1000M/10G等,单位为Mbit/s。吞吐量即为接口的物理带宽。延迟是指协议运行期间,当前节点与邻居节点的链路往返时间测试值。链路可靠性是指协议运行期间,当前节点与邻居节点的丢包率和网络抖动。丢包率和网络抖动越小,可靠性越高。
在一些示例中,链路状态信息中的设备标识、版本号和存活时间组成链路状态信息的摘要。
节点生成或更新链路状态信息的时机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子节点完成父节点集合子节点集的收集(即确定了自己的父节点集和子节点集),且配置了网络地址;节点接收网络地址的网络接口开启或关闭;父节点和子节点向当前节点引入了新的链路状态;节点的网络接口的度量或约束值发生了变化。
然后,各个子节点会通过虚拟总线向根节点发送自己的链路状态信息。根节点接收各个子节点发送的链路状态信息,得到自动配置系统的链路状态信息集合。
链路状态信息集合包括多个子节点以及根节点的链路状态信息。这里,发送链路状态信息的子节点可以被称为第六节点,该第六节点可以为多个子节点中的任意一个。在一些示例中,第六节点周期性地向根节点发送自身的链路状态信息。
随后,根节点向各个子节点发送接收到的链路状态信息,根节点可以分别发送从各个子节点接收的链路状态信息,也可以一次性发送链路状态信息集合。
在一些示例中,根节点通过泛洪的方式将接收到的链路状态信息发送给系统中的各个子节点,这样,每个子节点均能够获得系统的链路状态信息集合。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根节点接收到第六节点发送的链路状态信息时,会先在本地保存的链路状态信息集合中查找第六节点的设备标识,如果未在链路状态信息集合中查找到第六节点的设备标识,则将第六节点的链路状态信息添加到链路状态信息集合中,并将第六节点的链路状态信息通过虚拟总线发送给系统中的各个子节点。如果在链路状态信息集合中查找到第六节点的设备标识,则比较链路状态信息集合中该第六节点的版本号与接收到的链路状态信息中的版本号,如果接收到的链路状态信息中的版本号表示第六节点发送的链路状态信息更新(例如接收到的链路状态信息中的版本号大于链路状态信息集合中的版本号),则根节点更新链路状态信息集合中的第六节点的链路状态信息,并将更新后的链路状态信息通过虚拟总线发送给系统中的各个子节点。
最后,子节点根据系统的链路状态信息集合进行路由计算。
在一些示例中,节点可以采用最短路径优先(short path first,SPF)算法进行路由计算。例如,可以采用基于度量和/或约束值的SPF算法进行路由计算,从而得到到达系统中任意一个节点的最短路径。
在另一些示例中,该过程还包括:根节点定期将自己的链路状态信息集合中的每条链路状态信息的摘要发送给系统中的各个子节点。仍然以第六节点为例,当第六节点接收到链路状态信息的摘要后,将本地保存的各个节点的链路状态信息中的版本号与接收到的摘要中对应的版本号进行比较。如果本地保存的第六节点的版本号比接收到的摘要中第六节点的版本号新,则第六节点向根节点发送自己的链路状态信息,通过根节点将新的链路状态信息发送给系统中的其他子节点。如果本地保存的除第六节点之外的其他节点的版本号比接收到的摘要中的同一节点的版本号旧,则向根节点请求该同一节点的链路状态信息。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节点的自动配置方法,该方法可以由前述自动配置系统中的任一子节点执行。下面以子节点为第一节点为例进行示例性说明。如图6所示,该方法包括:
601:第一节点在加入自动配置系统时,发送地址请求消息。
602:第一节点接收第二节点发送的地址响应消息,地址响应消息包括为第一节点分配的第一网络地址和/或第一网络地址池,第一网络地址和/或第一网络地址池属于第二网络地址池,第二网络地址池由第二节点管理,第二节点为第一节点的父节点且第二节点为根节点或多个子节点中的一个子节点。
603:第一节点根据地址响应消息配置该第一节点。
例如,保存地址响应消息中的第一网络地址和/或第一网络地址池,以便后续使用。
在一些示例中,发送地址请求消息,包括:根据第一节点的网络接口的链路本地地址,发送地址请求消息。
在一些示例中,该方法还包括:通过虚拟总线发送服务发布消息,服务发布消息包括第一节点提供的服务的信息;或者,通过虚拟总线发送服务订阅消息,服务订阅消息包括第一节点订阅的服务的信息。
在一些示例中,该方法还包括:接收第一报文,第一报文包括第一目的地址;根据第一目的地址确定转发路径,转发路径为沿虚拟总线到达第一目的地址的最短路径;通过转发路径转发第一报文。
在一些示例中,该方法还包括:接收系统配置数据,并通过虚拟总线向根节点扩散系统配置数据。
在一些示例中,该方法还包括:通过虚拟总线向根节点发送链路状态信息,链路状态信息指示第一节点的网络接口所连接的链路的状态。
在一些示例中,该方法还包括:接收根节点发送的系统的链路状态信息集合,链路状态信息集合包括多个子节点以及根节点的链路状态信息;根据链路状态信息集合进行路由计算。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节点的自动配置方法,该方法可以由前述自动配置系统中的任一子节点执行。下面以子节点为第二节点为例进行示例性说明。如图7所示,该方法包括:
701:第二节点接收地址请求消息,地址请求消息是第一节点在加入自动配置系统时发送的。
702:第二节点向第一节点发送地址响应消息,以使第一节点根据该地址响应消息配置第一节点。
该地址响应消息包括为第一节点分配的第一网络地址和/或第一网络地址池,第一网络地址和/或第一网络地址池属于第二网络地址池,第二网络地址池由第二节点管理,第二节点为第一节点的父节点。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节点的自动配置装置的结构图。该装置可以通过软件、硬件或者两者的结合实现上述第一节点的功能。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装置能够实现本申请实施例图6的流程,该装置可以应用于前述自动配置系统中的任意一个子节点。如图8所示,该装置包括发送模块801、接收模块802和配置模块803。其中,发送模块801用于在加入自动配置系统时,发送地址请求消息。接收模块802用于接收第二节点发送的地址响应消息,地址响应消息包括为第一节点分配的第一网络地址和/或第一网络地址池,第一网络地址和/或第一网络地址池属于第二网络地址池,第二网络地址池由第二节点管理,第二节点为第一节点的父节点且第二节点为根节点或多个子节点中的一个子节点。配置模块803用于根据所述地址响应消息配置第一节点。
在一些示例中,发送模块801用于根据第一节点的网络接口的链路本地地址,发送地址请求消息。
在一些示例中,发送模块801还用于通过虚拟总线发送服务发布消息,服务发布消息包括第一节点提供的服务的信息;或者,发送模块801还用于通过虚拟总线发送服务订阅消息,服务订阅消息包括第一节点订阅的服务的信息。
在一些示例中,接收模块802还用于接收第一报文,第一报文包括第一目的地址;根据第一目的地址确定转发路径,转发路径为沿虚拟总线到达第一目的地址的最短路径;通过转发路径转发第一报文。
在一些示例中,接收模块802还用于接收系统配置数据,发送模块801还用于通过虚拟总线向根节点扩散系统配置数据。
在一些示例中,发送模块801还用于通过虚拟总线向根节点发送链路状态信息,链路状态信息指示第一节点的网络接口所连接的链路的状态。
在一些示例中,接收模块802接收根节点发送的系统的链路状态信息集合,链路状态信息集合包括多个子节点以及根节点的链路状态信息;该装置还包括计算模块804,计算模块804用于根据链路状态信息集合进行路由计算。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节点的自动配置装置的结构图。该装置可以通过软件、硬件或者两者的结合实现上述第二节点的功能。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装置能够实现本申请实施例图7的流程,该装置可以应用于前述自动配置系统中的子节点和根节点中的任意一个节点。如图9所示,该装置包括:接收模块901和发送模块902。接收模块901用于接收地址请求消息,地址请求消息是第一节点在加入自动配置系统时发送的。发送模块902用于向第一节点发送地址响应消息,以使所述第一节点根据所述地址响应消息配置所述第一节点,地址响应消息包括为第一节点分配的第一网络地址和/或第一网络地址池,第一网络地址和和/第一网络地址池属于第二网络地址池,第二网络地址池由第二节点管理,第二节点为第一节点的父节点。
本申请实施例中对模块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也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模块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器中,也可以是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模块集成为一个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
该集成的模块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手机,或者网络节点等)或处理器(processor)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该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提供的节点的配置装置在进行节点配置时,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另外,上述实施例提供的节点的配置装置与节点的自动配置方法实施例属于同一构思,其具体实现过程详见方法实施例,这里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图10示例性的提供了计算机设备1000的一种可能的架构图。
计算机设备1000包括存储器1001、处理器1002、通信接口1003和总线1004。其中,存储器1001、处理器1002和通信接口1003通过总线1004实现彼此之间的通信连接。
存储器1001可以是ROM,静态存储设备,动态存储设备或者RAM。存储器1001可以存储程序,当存储器1001中存储的程序被处理器1002执行时,处理器1002和通信接口1003用于执行设备访问方法。存储器1001还可以存储数据集合,例如:存储器1001中的一部分存储资源被划分成一个数据存储模块,用于存储链路状态信息集合,服务的信息等。
处理器1002可以采用通用的CPU,微处理器,特定应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图形处理器(graphics processing unit,GPU)或者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
处理器1002还可以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处理能力。在实现过程中,本申请的节点的自动配置装置的部分或全部功能可以通过处理器1002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上述的处理器1002还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drocessing,DSP)、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申请上述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申请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译码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译码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随机存储器,闪存、只读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或者电可擦写可编程存储器、寄存器等本领域成熟的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1001,处理器1002读取存储器1001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本申请实施例的节点的配置装置的部分功能。
通信接口1003使用例如但不限于收发器一类的收发模块,来实现计算机设备1000与其他设备或通信网络之间的通信。例如,可以通过通信接口1003获取服务发布消息、服务订阅消息和第一报文等。
总线1004可包括在计算机设备1000各个部件(例如,存储器1001、处理器1002、通信接口1003)之间传送信息的通路。
上述各个附图对应的流程的描述各有侧重,某个流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流程的相关描述。
本申请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指令,当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的计算机指令被计算机设备执行时,使得计算机设备执行上述所提供的节点的自动配置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设备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设备执行上述所提供的节点的自动配置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芯片,用于执行图6或图7所示的节点的自动配置方法。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基础上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9)

1.一种自动配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根节点和多个子节点,所述多个子节点直接或间接连接所述根节点,所述根节点为所述自动配置系统的出口节点,所述多个子节点与所述根节点之间通过虚拟总线连接,所述多个子节点的配置数据是在加入所述自动配置系统时通过所述虚拟总线自动获取的,每个子节点的配置数据用于配置所述子节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多个子节点中的第一节点加入所述自动配置系统时,所述第一节点用于:
发送地址请求消息;
接收第二节点发送的地址响应消息,所述地址响应消息包括为所述第一节点分配的第一网络地址和/或第一网络地址池,所述第一网络地址和/或所述第一网络地址池属于第二网络地址池,所述第二网络地址池由所述第二节点管理,所述第二节点为所述第一节点的父节点且所述第二节点为所述根节点或所述多个子节点中的一个子节点;
根据所述地址响应消息配置所述第一节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节点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节点的网络接口的链路本地地址,发送所述地址请求消息。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系统中的第三节点用于:通过所述虚拟总线发送服务发布消息,所述服务发布消息包括所述第三节点提供的服务的信息,所述第三节点为所述多个子节点和所述根节点中的任意一个;
所述系统中除所述第三节点外的其他节点用于:根据所述服务发布消息获取所述第三节点提供的服务。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节点还用于:
通过所述虚拟总线发送服务订阅消息,所述服务订阅消息包括所述第三节点订阅的服务的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中的第四节点用于:
接收第一报文,所述第一报文包括第一目的地址;
根据所述第一目的地址确定转发路径,所述转发路径为沿所述虚拟总线到达所述第一目的地址的最短路径;
通过所述转发路径转发所述第一报文;
所述第四节点为所述多个子节点和根节点中的任意一个。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中的第五节点用于接收系统配置数据,并通过所述虚拟总线向所述根节点扩散所述系统配置数据,所述第五节点为所述多个子节点中的任意一个。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中的第六节点用于通过所述虚拟总线向所述根节点发送链路状态信息,所述链路状态信息指示所述第六节点的网络接口所连接的链路的状态,所述第六节点为所述多个子节点中的任意一个。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根节点用于:发送所述系统的链路状态信息集合,所述链路状态信息集合包括所述多个子节点以及所述根节点的链路状态信息;
所述多个子节点用于根据所述链路状态信息集合进行路由计算。
10.一种节点的自动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自动配置系统中的第一节点,所述第一节点直接或间接连接所述自动配置系统的根节点,所述根节点为所述自动配置系统的出口节点,所述自动配置系统包括多个子节点,所述多个子节点与所述根节点之间通过虚拟总线连接,所述多个子节点包括所述第一节点;
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第一节点在加入所述自动配置系统时,发送地址请求消息;
所述第一节点接收第二节点发送的地址响应消息,所述地址响应消息包括为所述第一节点分配的第一网络地址和/或第一网络地址池,所述第一网络地址和/或所述第一网络地址池属于第二网络地址池,所述第二网络地址池由所述第二节点管理,所述第二节点为所述第一节点的父节点且所述第二节点为所述根节点或所述多个子节点中的一个子节点;
所述第一节点根据所述地址响应消息配置所述第一节点。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地址请求消息,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节点的网络接口的链路本地地址,发送所述地址请求消息。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所述虚拟总线发送服务发布消息,所述服务发布消息包括所述第一节点提供的服务;
或者,通过所述虚拟总线发送服务订阅消息,所述服务订阅消息包括所述第一节点订阅的服务。
13.根据权利要求10-12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第一报文,所述第一报文包括第一目的地址;
根据所述第一目的地址确定转发路径,所述转发路径为沿所述虚拟总线到达所述第一目的地址的最短路径;
通过所述转发路径转发所述第一报文。
14.根据权利要求10-13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系统配置数据,并通过所述虚拟总线向所述根节点扩散所述系统配置数据。
15.根据权利要求10-14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所述虚拟总线向所述根节点发送链路状态信息,所述链路状态信息指示所述第一节点的网络接口所连接的链路的状态。
16.根据权利要求10-15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根节点发送的所述系统的链路状态信息集合,所述链路状态信息集合包括所述多个子节点以及所述根节点的链路状态信息;
根据所述链路状态信息集合进行路由计算。
17.一种节点的自动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自动配置系统中的第二节点,所述第二节点为所述自动配置系统的根节点或者子节点,所述根节点为所述自动配置系统的出口节点,所述自动配置系统的子节点与所述根节点之间通过虚拟总线连接,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第二节点接收地址请求消息,所述地址请求消息是第一节点在加入所述自动配置系统时发送的;
所述第二节点向所述第一节点发送地址响应消息,以使所述第一节点根据所述地址响应消息配置所述第一节点,所述地址响应消息包括为所述第一节点分配的第一网络地址和/或第一网络地址池,所述第一网络地址和/或所述第一网络地址池属于第二网络地址池,所述第二网络地址池由所述第二节点管理,所述第二节点为所述第一节点的父节点。
18.一种计算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其中:
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指令;
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指令,以实现权利要求10-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或者,实现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
1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指令,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的计算机指令被计算机设备执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设备执行权利要求10-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或者,执行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
CN202210178654.8A 2022-02-25 2022-02-25 自动配置系统、节点的自动配置以及相关装置 Pending CN11670815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178654.8A CN116708158A (zh) 2022-02-25 2022-02-25 自动配置系统、节点的自动配置以及相关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178654.8A CN116708158A (zh) 2022-02-25 2022-02-25 自动配置系统、节点的自动配置以及相关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708158A true CN116708158A (zh) 2023-09-05

Family

ID=878419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178654.8A Pending CN116708158A (zh) 2022-02-25 2022-02-25 自动配置系统、节点的自动配置以及相关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708158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339991B2 (en) Node self-configuration and operation in a wireless network
JP4989745B2 (ja) 通信を中継するための装置、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RU2441331C2 (ru) Соединение ячеистых сетей с множеством узлов-ретрансляторов с использованием сетевого моста подуровня управления доступом к среде передачи
CN112654049B (zh) 用于配置无线通信覆盖扩展系统的方法、系统、节点和介质
US9438557B2 (en) Adaptive 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 assignment with 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 pool
KR102327021B1 (ko) 네트워크 슬라이스를 통한 서비스 제공 방법 및 장치
JP7389091B2 (ja) トラフィックフォワーディングを制御するための方法、装置及びシステム
WO2017058908A1 (en) Generating service-optimized paths based on enhanced eigrp telemetry
WO2020078043A1 (zh) 一种确定组播流的df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13162779B (zh) 一种多云互联的方法及设备
EP4319310A1 (en) Message forwarding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and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CN108574635B (zh) 一种路由优先级配置方法、设备以及控制器
US11929851B2 (en) Gateway selectio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Campos et al. Network infrastructure extension using 802.1 D‐based wireless mesh networks
JP7119174B2 (ja) ネットワークトポロジディスカバリ方法、ネットワークトポロジディスカバリ装置及びネットワークトポロジディスカバリシステム
CN112887209B (zh) 关于数据传输的表项建立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07786441B (zh) 一种通信方法、OpenFlow交换机及通信系统
CN111327530B (zh) 数据发送方法、装置、网络系统及交换机
CN113037691A (zh) 报文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6708158A (zh) 自动配置系统、节点的自动配置以及相关装置
CN107666443B (zh) 一种报文转发方法及装置
CN115474257A (zh) 接入Mesh网络的方法及设备
JP6360012B2 (ja) ネットワーク統合システムおよびネットワーク統合方法
CN104185971A (zh) 宣布进入相对较低的功率状态的至少一个消息
EP4358476A1 (en) Message processing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and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