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707093A - 一种电力供给装置和电力供给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力供给装置和电力供给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707093A
CN116707093A CN202310803766.2A CN202310803766A CN116707093A CN 116707093 A CN116707093 A CN 116707093A CN 202310803766 A CN202310803766 A CN 202310803766A CN 116707093 A CN116707093 A CN 11670709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supply
terminal
identification
gear
sig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80376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Dongcheng Tool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Dongcheng Tool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Dongcheng Tool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Dongcheng Tool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803766.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707093A/zh
Publication of CN1167070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70709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63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with circuits adapted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the battery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03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characterised by data exchange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13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acting upon several batteries simultaneously or sequentially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68Battery or charger load switching, e.g. concurrent charging and load supply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7Regulation of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current or voltag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力供给装置和采用该电力供给装置的电力供给系统,包括:第一电源部、第二电源部;输出电压切换开关部,包括第一开关、第二开关和第三开关;输出电压切换开关部包括在用户操作下切换的第一档和第二档,在第一档,两个电源部并联,在第二档下,两个电源部串联,使得对外有两个电压输出模式。本发明采用用户操作的输出电压切换开关部,其中的切换开关用户手动操作改变开关状态,无需多个驱动开关芯片,即实现档位切换,成本低且无复杂控制逻辑。

Description

一种电力供给装置和电力供给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力供给装置和电力供给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有一种使用多个电池向电动设备供电的电力供给装置。电力供给装置能够与外部的设备侧连接器一起构成电力供给系统。外部设备侧连接器构成为能够相对于电力供给装置的输出部进行拆装,并且与电动设备连接。
电力供给装置为了切换对电动设备的输出电压,具备使用多个开关而构成的切换部,通过切换多个开关的状态,将多个蓄电池的连接状态切换为并联连接、串联连接等,从而能够切换电力供给装置的输出电压。目前,电力供给装置通过识别连接的电动设备的种类或电压需求,以自动的切换电力供给装置的输出电压,多个开关往往需要复杂的MOS管连接在电路中,且由于电位不一致,需要独立的Mos隔离驱动芯片,控制器通过Mos隔离驱动芯片来控制Mos管的通断来,从而实现串并联的切换,Mos管和驱动芯片成本高且控制逻辑复杂。
鉴于此,确有必要提供一种改进的电力供给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成本切换档位的电力供给装置,技术方案为:一种电力供给装置,包括:第一电源部,包括正极端和负极端;第二电源部,包括正极端和负极端;输出部,用于连接并对外部设备供电,输出部包括接地输出端子、第一正极输出端子和第二正极输出端子,所述接地输出端子和所述第一正极输出端子分别与所述第一电源部的所述负极端和所述正极端连接,所述第二正极输出端子与所述第二电源部的正极端连接;输出电压切换开关部,包括第一开关、第二开关和第三开关,所述第一电源部的正极端通过所述第一开关与第二电源部的负极端连接并且通过所述第三开关与所述第二电源部的正极端连接,所述第一电源部的负极端通过所述第二开关与所述第二电源部的负极端连接,所述输出电压切换开关部包括在用户操作下切换的第一档和第二档这两个档位,在所述第一档,所述第一开关导通,所述第二开关和第三开关断开,在所述第二档下,所述第一开关断开,所述第二开关和第三开关导通。
优选地,第一电源部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电池包,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多个包连接部,所述多个包连接部与所述电池包可拆卸连接,并且所述第一连接部构成为能够将与所述多个包连接部连接的多个所述电池包并联连接;
所述第二电源部包括第二连接部和电池包,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多个包连接部,所述多个包连接部与所述电池包可拆卸连接,并且所述第二连接部构成为能够将与所述多个包连接部连接的多个所述电池包并联连接。
优选地,所述电力供给装置还包括档位识别单元和控制单元,所述档位识别单元用于检测所述输出电压切换开关部所处的档位并传输给所述控制单元;
所述输出部还包括识别端子,从外部获得识别信息传递所述控制单元;
所述控制单元根据所述档位和识别信息来确定所述电力供给装置与所述外部设备的连接状态,连接状态包括匹配连接状态和异常连接状态。
优选地,所述电力供给装置还包括连接状态指示部,用于指示所述连接状态,当处于所述异常连接状态,则报警提示用户。
优选地,所述控制单元还根据所述档位和识别信息来确定匹配连接的外部设备的类型,外部设备的类型包括充电器和电动设备;外部设备为电动设备时,所述控制单元调用第一程序控制放电过程,外部设备为充电器时,所述控制单元调用第二程序控制充电,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采用上述电力供给装置的电力供给系统,包括:电力供给装置、外部适配器,所述电力供给装置是上述的电力供给装置,所述外部适配器能够相对于所述电力供给装置的所述输出部进行拆装;所述外部适配器包括输入连接器和与所述输入连接器连接的设备侧单元,所述输出连接器与所述输出部可拆卸连接,所述设备侧单元与所述外部设备可拆卸连接。
优选地,所述电力供给装置还包括档位识别单元和控制单元,所述档位识别单元用于检测所述输出电压切换开关部所处的档位并传输给所述控制单元;所述输出部还包括识别端子,从外部获得识别信息传递所述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根据所述档位和识别信息来确定所述电力供给装置与所述外部适配器和所述外部设备的之间的连接状态,连接状态包括匹配连接状态和异常连接状态。
优选地,所述电力供给装置还包括连接状态指示部,用于指示所述连接状态,当处于所述异常连接状态,则报警提示用户。
优选地,所述控制单元还根据所述档位和识别信息来确定匹配连接的外部设备的类型,外部设备的类型包括充电器和电动设备。
优选地,所述外部适配器包括第一适配器和第二适配器;所述外部设备包括第一电动设备和第二电动设备;所述第一电动设备包括第一电池包安装部,所述第二电动设备包括第二电池包安装部和第三电池包安装部;所述第一适配器包括第一输入连接器与所述第一输入连接器和第一设备侧单元;所述第一输入器可拆卸的连接所述输入部,所述第一设备侧单元可拆卸的连接所述第一电池安装部;所述电力供给装置能够通过所述第一适配器连接并对所述第一电力设备供电;所述第二适配器包括第二输入连接器和与所述第二输出连接器分别连接的第二设备侧单元和第三设备侧单元;所述第二输入连接器可拆卸的连接所述输入部,所述第二设备侧单元和第三设备侧单元分别可拆卸的连接到所述第一电池安装部和第二电池安装部;所述电力供给装置能够通过所述第二适配器连接并对所述第二电力设备供电。
优选地,所述外部设备还包括充电器,所述充电器包括第四电池包安装部,所述第一设备侧单元可拆卸的连接所述第四电池安装部,所述充电器能够通过所述第一适配器连接并对所述电力供给装置充电。
优选地,所述识别端子包括第一识别端子和第二识别端子,控制单元从其分别获得第一识别信号和第二识别信号;所述第一输入连接器包括第一识别外部端子和第二识别外部端子,所述识别外部端子和所述第二识别外部端子分别与所述第一设备侧单元的第一识别设备端子和第二识别设备端子连接;所述第二输入连接器包括第三识别外部端子和第四识别外部端子,所述第三识别外部端子与所述第二设备侧单元的第三识别设备端子连接,所述第四识别外部端子与所述第三设备侧单元的第四识别设备端子连接;第一电池包安装部包括第一信号端子,能够与所述的第一识别设备端子连接并提供电压信号,第二电池包安装部包括第二信号端子,能够与所述第二识别设备端子连接并提供电压信号,第三电池包安装部包括第三信号端子,能够与所述第三识别设备端子连接并提供电压信号,所述第四电池包安装部包括第四信号端子和第五信号端子,所述第四电池包安装部能够与所述第一识别设备端子连接并提供电压信号,所述第五电池包安装部能够与所述第二识别设备端子连接并提供电压信号;所述第一识别端子和第二识别端子能够接收到表征电压信号的第一信号和不同于所述第一信号的第二信号;
当控制单元接收到档位为所述第二档、第一识别信号和第二识别信息分别为第一信号,或者档位为所述第一档,第一识别信息为第一信号、第二识别信息为第二信号,或者档位为所述第一档、所述第一识信息为第一信号、第二识别信息为第二信号,则确定为所述连接状态为所述匹配状态,否则,所述连接状态为异常状态。
优选地,第一电动设备启动工作时对所述第一信号端子提供电压信号,所述第二电动设备启动工作时对所述第二信号端子和第三信号端子提供电压信号,所述充电器上电工作时对所述第四信号端子和第五信号端子提供电压信号。
优选地,当所述控制单元接收到档位为所述第二档、第一识别信号和第二识别信息分别为第一信号,或者档位为所述第一档、第一识别信息为第一信号、第二识别信息为第二信号,则确定为所述外部设备为电动设备,当所述控制单元确定档位为所述第一档、所述第一识别信息为第一信号、第二识别信息为第二信号,则确定为所述外部设备为充电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申请的电力供给装置和电力供给系统,采用用户操作的输出电压切换开关部,其中的切换开关用户手动操作改变开关状态,无需多个驱动开关芯片,即实现档位切换,成本低且无复杂控制逻辑。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电力供给系统的结构组成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电力供给系统的电力供给装置的电路示意图的;
图3是图1所示的电力供给系统的外部适配器和外部设备的电路示意图;
图4A-4B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输出电压切换开关部的电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发明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发明。例如下述的“上”、“下”、“前”、“后”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词语仅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1.第一实施例】
【1-1.整体结构】
如图1-3所示,第一实施例的电力供给系统100包括电力供给装置10和外设适配器。电力供给系统100能够将存储于电力供给系统100的电力供给至与外设连接器连接的电动设备。
作为电动设备,例如能够列举出的电动工具、电动作业机以及其电动园艺设备等。在这些电动设备中,例如有连接一个20V的电池包来驱动的单包电动工具和连接2个20V电池包的40V供电驱动的双包电动工具。
电力供给装置10包括主体部和设置在主体部上的输出部12,主体部收纳电池存储能源,输出部12将电池的能量向外输出。
主体部构成为能够收纳多个电池包。如后详细那样,具有4个电池包(参照图2)。本实施方式中电池包的额定输出电压为20V。
输出部12包括输出延长电缆13和输出连接器14,主体部经由输出延长电缆13连接到输出连接器14,输出连接器14构成为能够可拆卸的与外设适配器(详细而言,后述的第一输入连接器21a和第二输入连接器21b中的任意一个)连接。
电力供给装置10还包括背带,背带固定于主体部,使得用户能够背负主体部。
外部适配器包括输入连接器、连接电缆和设备侧单元。输入连接器与输出连接器14可拆卸连接,输入连接器通过连接电缆与设备侧单元连接,设备侧单元与外部设备可拆卸的连接,从电力供给装置10与外部设备之间有电力传输。
外设适配器包括第一适配器20a和第二适配器20b。电力供给系统100构成为通过代替电池包而将外设适配器与电动设备连接,从而能够进行电力供给装置10向电动设备的电力供给。
第一适配器20a具备一个电压20V的输出系统,是用于将单电压20V向电动设备输出的适配器。第一适配器20a包括第一输入连接器21a、第一连接电缆23a和第一设备侧单元25aa。
第二适配器20b具备电压20V和40V的双电压的输出系统,是用于将双电压20V和40V同时向电动设备输出的适配器。第二适配器20b包括第二输入连接器21bb、第二连接电缆23b和设备侧单元,设备侧单元包括第二设备侧单元25b1和第三设备侧单元25b2。第二设备侧单元25b1和第三设备侧单元25b2在机械构造上独立的两个模块。
输出连接器14构成为能够相对于第一输入连接器21a和第二输入连接器21b中的任意一个进行拆装。设备侧单元构成为能够分别相对于电动设备进行拆装。
【1-2.电力供给装置10】
如上所述,电力供给装置10包括主体部、输出延长电缆13和输出连接器14。
如图2所示,输出连接器14具备接地输出端子14a、第一正极输出端子14b、第二正极输出端子14c、第一识别端子14d和第二识别端子14e。
本实施方式中,输出连接器14、第一输入连接器21a和第二输入连接器21b均采用航空连接器,航空连接器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和稳定性,保证电性连接的可靠性。
接地输出端子14a是输出电压的基准点位(=0)的端子。第一正极输出端子14b是在单输出20V的作为输出电压时、或在输出20V和40V的双电压中的20V时作为输出电压时使用的端子。第二正极输出端子14c是在输出20V和40V的双电压中的40V作为输出电压时使用的端子。第一识别端子14d和第二识别端子14e是用户从外部获取识别信息的端子,具体作用如后所述。
输出延长电缆13是将输出连接器14与主体部电连接的电缆。输出延长电缆13内部具有多个芯线,包括多个电压输出用芯线和多个信号用芯线。多个电压输出用芯线分别与接地输出端子14a、第一正极输出端子14b和第二正极输出端子14c连接。多个信号用芯线分别与第一识别端子14d和第二识别端子14e连接。
如图2所述,主体部包括控制单元15、第一电源部50a和第二电源部50b和输出电压切换开关部60。
控制单元15执行主体部中的各种控制处理。例如检测主体部的各部的异常检测处理、控制充电过程和控制放电过程。控制单元15包括运算器和存储器,具有的功能主要通过运算器执行在存储器中存储的各种程序来实现。
第一电源部50a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电池包(A组电池包,数量至少1个),第一连接部包括多个包连接部55a1、55a2和多个独立开关部57a1、57a2。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连接部包括2个包连接部55a1、55a2和2个独立开关部57a1、57a2。
多个包连接部55a1、55a2分别构成可拆卸的连接电池包A1和A2。因此,当电池包中的任意一个的输出电压降低,用户可对电力供给装置10的电池包进行更换。单个电池包分别具有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
本实施例中,A组和B组中的电池包均为20V包,且电力输出接口结构相同(且与第一设备侧单元25a、第二设备侧单元25b1和第三设备侧单元25b2的结构相同,输出端子极片不同),都能够单独插入第一电动设备30a和第二电动设备30b的各个电池包安装口。
需要指出的是,在其它实施例中,A组电池包和B组电池包的任意一个也可以是安装到其它电动设备上供电的电池包。
多个独立开关部57a1、57a2分别与多个包连接部55a1、55a2串联连接。多个独立开关部57a1、57a2分别能够基于来自控制单元15的控制信号而切换通断状态(导通和切断)。
第一连接部构成为能够将多个包连接部55a1、55a2并联连接,因此,构成为能够将与多个包连接部55a1、55a2连接的多个电池包A1和A2并联连接。具体的,每个包连接部的第一端相互连接,如图2形成第一电源部50a的负极端(电池包连接到包连接器时,负极端子靠近负极端),每个包连接部的另一端的各自的独立开关部相互连接,如图2形成第一电源的正极端(电池包连接到包连接器时,正极端子靠近正极端)。在其它实施方式中,电源部可以不包括独立开关部。
这样构成的第一电源部50a构成为:若基于来自控制单元15的控制信号而将多个独立开关部57a1、57a2中的至少一个控制为通电状态,则使用对应通电状态的独立开关部的包连接部连接的电池包来进行电压输出。
独立开关部包括串联连接的充电开关和放电开关,能够接收控制单元15的控制信号,在充电时通过控制充电开关来控制充电电流的导通和切断,在放电时通过控制放电开关来控制放电电流的导通和切断。独立开关部采用能够将电流状态切换为导通或断开的开关,例如机械式开关、半导体元件开关等。例如,充电开关和放电开关连接采用背靠串联连接的两个FET(场效应晶体管)构成,具体原理为本领域公知常识,不再赘述。
接下来,第二电源部50b包括第二连接部和电池包(B组电池包,数量至少一个),第二连接部包括多个包连接部55b1、55b2和多个独立开关部57b1、57ba2,个数均为2。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连接部包括2个包连接部55b1、55b2和2个独立开关部57b1、57ba2。多个包连接部55b1、55b2分别构成可拆卸的连接电池包B1和B2。
如图2所示,第二电源部50b为与第一电源部50a相同的结构,因此省略详细说明。
接下来,输出电压切换开关部60包括第一开关SW1,第二开关SW2和第三开关SW3和供用户操作的操作件。输出电压切换开关部60改变第一电源部50a和第二电源部50b的连接状态,本实施例方式中为在串联连接状态和并联连接状态之间切换。
在输出连接器14中,接地输出端子14a与第一电源部50a的负极端直接连接,并且经有输出电压切换开关部60(具体的为第二开关SW2)与第二电源部50b的负极端连接。第一正极输出端子14b与第一电源部50a的正极端直接连接,并且经由输出电压切换开关部60(具体的为第一开关SW1)与第二电源部50b的负极端连接,经由输出电压切换开关部60(具体为第三开关SW3)与第二电源部50b的正极端连接。第二正极电压输出端子与第二电源部50b的正极端直接连接。也即第一电源部50a的正极端通过第1切换开关与第二电源部50b的负极端连接。
接地输出端子14a构成为:接地输出端子14a经由多个包连接部55a1、55a2与多个电池包(A1和A2)的负极端子—电连接,接地输出端子14a顺序的经由第二开关SW2、多个包连接部55b1、55b2与多个电池包(B1和B2)的负极端子—电连接。
第一正极输出端子14b构成为:第一正极输出端子14b经由多个包连接部55a1、55a2与多个电池包(A1和A2)的正极端子—电连接,第一正极输出端子14b顺序的经由第一开关SW2、多个包连接部55b1、55b2与多个电池包(B1和B2)的负极端子连接,第一正极输出端子14b顺序的经由第三开关SW3、多个包连接部55b1、55b2与多个电池包(B1和B2)的正极端子连接。
第二正极输出端子14c构成为:第二正极输出端子14c经由多个包连接部55b1、55b2与多个电池包(B1和B2)的正极端子—电连接。
用户触发操作件可手动的控制开关部的三个开关SW1-SW3的状态,即在导通和断开状态之间切换,从而控制输出连接器14的输出电压。本实施例中,输出电压切换开关部60具第一档和第二档这两个档位,在第一档时,第一开关SW1导通,第二开关SW2和第三开关SW3断开,从而第一电源部50a和所述第二电源部50b串联,电池包A组和电池包B组串联连接,输出连接器14的第一正极输出端子14b和第二正极输出端子14c上的电压均为20V,电力供给装置10处于单电压输出模式;在第二状态下,第一开关SW1断开,第二开关SW2和第三开关SW3导通,从而第一电源部50a和第二电源部50b并联连接,电池包组A和电池包组B并联连接,输出连接器14的第一正极输出端子14b上电压为20V,第二正极输出端子14c上电压为40V,电力供给装置10处于双电压输出模式。用户可根据实际需求,操作输出电压切换开关部60的操作件,可实现档位在第一档和第二档之间的切换,从而实现电力供给装置10在单电压输出模式和双电压输出模式之间切换。
开关SW1-SW3集成在一个机械机构内,由用户手动控制直接通断,即可改变电池包组A和B之间的串并联关系,无需复杂的控制电路和控制逻辑,成本大大降低。本实施方式中,输出电压切换开关部60采用跷板开关,跷板开关包括一个手动的拨钮,拨动拨钮在第一档和第二档之间切换,拨钮带动活动件移动以改变接点之间的位置关系,接点直接形成由SW 1、SW 2、SW 3开关。参见x,跷板开关包括触点1~6和联动的第一活动件61和第二活动件62,第一活动件61的第一端固定连接触点1,第二活动件62的第二端固定连接触点5,用户拨动跷板开关的操作件时,第一活动件61的第二端在连接触点2和连接触点6之间切换,第二活动件62的第二端在连接触点6和触点3之间切换,触点2和触点3之间保持连接,触点6悬空。图4A-4B对应图2,触点1和触点2之间形成第一开关SW1,触点1和触点4之间形成第二开关SW2,触点3和触点5之间形成第三开关SW3。图4A为在第一档的电路连接图,触点1和触点2连接(SW1导通),图4B为在第二档的电路连接图,触点1和触点4连接(SW2导通),触点5和触点3连接(SW3导通)。其它实现相同结果的实施方式,均落入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不再赘述。
【1-3.外部适配器】
外设适配器具有针对电动设备的电压输出状态不同的多个种类的外设适配器。本实施方式中
外设适配器包括第一适配器20a和第二适配器20b。
第一适配器20a构成为对电动设备以输出20V的单电压。第二适配器20b构成为对电动设备输出20V和40V的双电压。
下面对第一适配器20a和第二适配器20b各自的结构进行说明。
【1-3-1.第一适配器】
如图3所示,第一适配器20a包括第一输入连接器21a、第一连接电缆23a和第一设备侧单元25aa。
第一输入连接器21a包括第一接地外部端子21a1、第一外部端子21a2、第一识别外部端子21a3和第二识别外部端子21a4。第一接地外部端子21a1构成为能够与接地输出端子14a连接,第一外部端子21a2构成为能够与第一正极输出端子14b连接,第一识别外部端子21a3构成为能够与第一识别端子14d连接,第二识别外部端子21a4构成为能够与第二识别端子14e连接。
第一设备侧单元25a构成为能够相对于第一电动设备30a的第一电池包安装部31a进行拆装,并且能够相对于充电器40的第四电池包安装部41进行拆装。第一设备侧单元25a包括第一接地设备端子25a1、第一设备端子25a2、一识别设备端子25a3和第二识别设备端子25a4。
第一连接电缆23a是与第一输入连接器21a电连接,并且经由第一设备侧单元25a间接地与第一电动设备30a连接的结构。第一连接电缆23a包括第一接地芯线23a1、第一电压芯线23a2、第一识别芯线23a3和第二识别芯线23a4。第一接地芯线23a1将第一输入连接器21a的第一接地外部端子21a1与第一设备侧单元25a的第一接地设备端子25a1电连接,第一电压芯线23a2将第一输入连接器21a的第一外部端子21a2与第一设备侧单元25a的第一设备端子25a2电连接,第一识别芯线23a3将第一输入连接器21a的第一识别外部端子21a3与第一设备侧单元25a的一识别设备端子25a3电连接,第二识别芯线23a4将第一输入连接器21a的第二识别外部端子21a4与第一设备侧单元25a的第二识别设备端子25a4电连接。多个芯线被电缆的单个包覆部件捆扎在一起。
第一电动设备30a是能够被供给的20V电压来驱动的电动设备,包括第一电池包安装部31a、电机、电机控制部和驱动用开关。
第一电动设备30a的第一电池包安装部31a包括第一接地端子31a1、第一设备电压端子31a2和第一信号端子31a3。第一接地端子31a1构成为能够与第一接地设备端子25a1连接,第一设备电压端子31a2构成为能够与第一设备端子25a2连接,第一信号端子31a3构成为能够与一识别设备端子25a3连接。第一电池包安装部31a构成为能够安装电池包,并且构成为能够安装第一设备侧单元25a。(标号-第一适配器20a的)
无论电力供给装置10处于单电压输出模式或双电压输出模式,第一电动设备30a经由第一电池包安装部31a的第一接地端子31a1和第一设备电压端子31a2获得20V供电,从而电机可被驱动转动工作。第一电动设备30a得到供电后,可通过第一信号端子31a3向外传递一个电压信号,该电压信号经过一识别设备端子25a3、第一识别外部端子21a3传输到第一识别端子14d,电力供给装置10的控制单元15连接到第一识别端子14d并能够检测到第一信号-表征上述电压信号。而第二识别设备端子25a4悬空,电力供给装置10的控制单元15连接到第二识别端子14e并能够检测到第二信号,第二信号区别于第一信号。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举例,例如高电平和低电平。
充电器40是能够输出20V电压对电池包充电的设备,包括第四电池包安装部41、充电控制部和充电控制开关。
充电器40的第四电池包安装部41包括充电负极端子41a、充电正极端子41b和第四信号端子41c和第五信号端子41d。充电负极端子41a构成为能够与第一接地设备端子25a1连接,充电正极端子41b构成为能够与第一设备端子25a2连接,第四信号端子41c构成为能够与一识别设备端子25a3连接,第五信号端子41d构成为能够与第二识别设备端子25a4连接。充电器40的第四电池包安装部41构成为能够安装电池包,并且构成为能够安装第一设备侧单元25a。
充电器40获得市电而上电工作后,通过第四信号端子41c和第五信号端子41d分别向外传输一个电压信号。电力供给装置10通过第一适配器20a连接到充电器40时,第四信号端子41c的电压信号经过一识别设备端子25a3、第一识别外部端子21a3传输到第一识别端子14d,电力供给装置10的控制单元15连接到第一识别端子14d并能够检测到第一信号-表征上述电压信号;第五信号端子41d的电压信号经过第二识别设备端子25a4、第二识别外部端子21a4传输到第二识别端子14e,电力供给装置10的控制单元15连接到第二识别端子14e并能够检测到第一信号-表征上述电压信号。
若第一识别端子14d、第二识别端子14e悬空(未连接),则控制单元15从第一识别信号和第二识别信号这两个端子检测到第二信号。若电力供给装置10连接了外部适配器,但是外部适配器未连接外部设备,则外部适配器上的识别设备端子悬空,控制单元15从第一识别端子14d和第二识别端子14e检测到第二信号。外部设备包括电动设备和充电器40。此处不局限于第一适配器20a,所有外部适配器都适用该情形。
由此,电力供给装置10成为能够使用与第一电源部50a和第二电源部50b的多个电池包(A组和B组)输出20V的电压的状态。
【1-3-2.第二适配器】
如图3所示,第二适配器20b包括第二输入连接器21bb、第二连接电缆23b、第二设备侧单元25b1和第三设备侧单元25b2。
第二输入连接器21b包括第二接地外部端子21b1,第二外部端子21b2、第三外部端子21b3、第三识别外部端子21b4和第四识别外部端子21b5。第二接地外部端子21b1构成为能够与接地输出端子14a连接,第二外部端子21b2构成为能够与第一正极输出端子14b连接,第三外部端子21b3构成为能够与第二正极输出端子14c连接,第三识别外部端子21b4构成为能够与第一识别端子14d连接,第四识别外部端子21b5构成为能够与第二识别端子14e连接。
第二设备侧单元25b1和第三设备侧单元25b2构成为能够相对于第二电动设备30b的第二电池包安装部31b1和第三电池安装部进行拆装。第二设备侧单元25b1包括第二接地设备端子25b11和第三识别设备端子25b12,第三设备侧单元25b2包括第二设备端子25b21、第三设备端子25b22和第四识别设备端子25b23。
第二连接电缆23b是与第二输入连接器21b电连接,并且经由设备侧单元(第二设备侧单元25b1和第三设备侧单元25b2)间接地与第二电动设备30b连接的结构。第二连接电缆23b包括第二接地芯线23b1、第二电压芯线23b2、第三电压芯线23b3、第三识别芯线23b4和第二四识别芯线。第二接地芯线23b1将第二输入连接器21b的第二接地外部端子21b1与第二设备侧单元25b1的第二接地设备端子25b11电连接,第二电压芯线23b2将第二输入连接器21b的第二外部端子21b2与第三设备侧单元25b2的第二设备端子25b21电连接,第三电压芯线23b3将第二输入连接器21b的第三外部端子21b3与第三设备侧单元25b2的第三设备端子25b22电连接,第三识别芯线23b4将第二输入连接器21b的第三识别外部端子21b4与第二设备侧单元25b1的第三识别设备端子25b12电连接,第四识别芯线23b5将第二输入连接器21b的第四识别外部端子21b5与第三设备侧单元25b2的第四识别设备端子25b23电连接。
第二电动设备30b是能够被供给的两个20V电压串行成40V来驱动的电动设备,包括第二电池包安装部31b1、第三电池包安装部31b2、电机、电机控制部和驱动用开关。
第二电池包安装部31b1包括第二接地端子31b11、第二设备电压端子31b12和第二信号端子31b13。第二接地端子31b11构成为能够与第二接地设备端子25b11连接。第二信号端子31b13构成为能够与第三识别设备端子25b12连接。第二电池包安装部31b1构成为能够安装电池包,并且构成为能够安装第二设备侧单元25b1。在第二设备侧单元25b1与第二电池包安装部31b1连接时,第二设备电压端子31b12悬空。
第三电池包安装部31b2包括第三接地端子31b21、第三设备电压端子31b22和第三信号端子31b23。第三接地端子31b21构成为能够与第三设备端子25b22连接,第三设备电压端子31b22构成为能够与第三设备端子25b22连接,第三信号端子31b23构成为能够与第四识别设备端子25b23连接。第三电池包安装部31b2构成为能够安装电池包,并且构成为能够安装第三设备侧单元25b2。
第三电池包安装部31b2的第三接地端子31b21与第二电池包安装部31b1的第二设备电压端子31b12连接,使得当第二电池包安装部31b1和第三电池包安装部31b2分别安装有电池包时两个电池包形成串联形成40V输入。
第二电动设备30b经由第二电池包安装部31b1的第二接地端子31b11和第三电池包安装部31b2的第三接地端子31b21和第三设备电压端子31b22获得40V供电,从而驱动电机转动工作。第二电动设备30b得到供电后,可通过第二电池包安装部31b1的第二信号端子31b13向外传递一个电压信号,该电压信号经过第三识别设备端子25b12、第三识别外部端子21b4传输到第一识别端子14d,电力供给装置10的控制单元15连接到第一识别端子14d并能够检测到第一信号-表征上述电压信号。同理,第二电动设备30b可通过第三电池包安装部31b2的第三信号端子31b23向外传递一个电压信号,该电压信号经过第四识别设备端子25b23、第四识别外部端子21b5传输到第二识别端子14e,电力供给装置10的控制单元15连接到第二识别端子14e并能够检测到第一信号-表征上述电压信号。
为了防止第二适配器20b的两个设备侧单元和第二电动设备30b的两个电池包安装部之间发生装错,在第三设备侧单元25b2和第三电池包安装部31b2上设置机械的防误插装置。本实施例方式中,防误插装置为防呆结构,防呆结构包括凸条和凹槽,第三设备侧单元25b2上设置凸条,第三电池包安装部31b2上设置对应于凸条的凹槽,安装时凸条与凹槽相匹配。而第二电池包安装部31b1上无凹槽,第三设备侧单元25b2无法安装到其上。从而提醒用户插错,防止误插导致的电动设备不工作甚至损坏。需要指出的是,还可以采用其它能够实现的防误插的设计,能实现相同效果,不再赘述。同样的,防误插装置可以设置在第二设备侧单元25b1和第二电池包安装部31b1上
由于防误插装置,第三设备侧单元25b2无法安装到充电器40上获得电能充电,也无法安装到第一电动设备30a上。第二设备侧单元25b1上只有第二接地设备端子25b11和第三识别设备端子25b12,当安装到第一电动设备30a上时,第一电动设备30a的第一设备电压端子31a2悬空,无法获得正电压输入而无法工作,当安装到充电器40上时,充电器40的充电正极端子41b悬空,电力供给装置10无法获得充电。
由此,电力供给装置10成为能够使用与第一电源部50a和第二电源部50b的多个电池包(A组和B组)输出20V和40V的电压的状态。
【1-4.输出电压与外部适配器和外部设备的匹配】
本实施例的电力供给系统100,电力供给装置10可在用户的选择下处于单电压输出模式和多电压输出模式中的一个,适配器包括两个-第一适配器20a和第二适配器20b,用户可择一与电力供给装置10连接。推荐的使用方式包括以下三种:
1)电力供给装置10处于单电压输出模式,电力供给装置10连接第一适配器20a,第一适配器20a连接第一电动设备30a,电力供给装置10对第一电动设备30a供电;
2)电力供给装置10处于多电压输出模式,电力供给装置10连接第二适配器20b,第二适配器20b连接第二电动设备30b,电力供给装置10对第二电动设备30b供电;
3)电力供给装置10处于单电压输出模式,电力供给装置10连接第一适配器20a,第一适配器20a连接充电器40,充电器40对电力供给装置10充电。
在实际使用时,用户不一定按照推荐的使用方式连接,因此,有必要解决连接不匹配问题导致的电力供给装置10有效使用率低、用户体验差的问题。
本发明中,电力供给装置10包括档位识别单元70,档位识别单元70用于检测输出电压切换开关部60所处的档位并传输给控制单元15;输出部12包括识别端子,从外部获得识别信息传递控制单元15;控制单元15根据档位和识别信息来确定电力供给装置10与所述外部适配器和所述外部设备的之间的连接状态,连接状态包括匹配连接状态和异常连接状态。
具体的,因此,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识别端子包括上述第一识别端子14d和第二识别端子14e,控制单元15接收到档位信号,接收到第一识别端子14d、第二识别端子14e的识别信息(上述第一识别信号、第二识别信号)。然后控制单元15根据状态信息和识别信息来确定电力供给装置10与外部设备的连接状态,连接状态包括匹配连接状态和异常连接状态。外部设备即第一电动设备30a、第二电动设备30b和充电器40,显而易见的,第一电动设备30a和第二电动设备30b属于类型-电动设备,充电器40属于类型-充电器。
本实施例中,上述三种推荐的使用方式下,即处于匹配连接状态,否则处于异常连接状态。如下,S1代表第一识别端子14d,S2代表第二识别端子14e,识别信息包括1和0,1代表第一信号,0代表第二信号。
具体的,列举所有使用方式如下:
使用方式1:当采用上述2)的使用方式,控制单元15将检测到档位信号为第二档,S1=S2=1;
使用方式2:用户选择档位在第二档,电力供给装置10连接第二适配器20b,第二适配器20b的第二设备侧单元25b1安装第一电动设备30a,第二接地设备端子25b11连接第一接地端子31a1,第三识别设备端子25b12连接第一信号端子31a3,第一电动设备30a的第一设备电压端子31a2悬空,第一电动设备30a无法上电工作且无法对第一信号端子31a3提供电压信号,则电力供给装置10的控制单元15的检测到档位信号为第二档,S1=0,S2=0(第三设备侧单元25b2悬空)。
使用方式3:用户选择在第二档,电力供给装置10连接第一适配器20a,第一适配器20a的第一设备侧单元25a安装第一电动设备30a,第一接地设备端子25a1连接第一接地端子31a1,一识别设备端子25a3连接第一信号端子31a3,第二识别设备端子25a4悬空,第一设备端子25a2连接第一设备电压端子31a2,从而第一电动设备30a获得20V供电工作,可对第一信号端子31a3输出一个电压信号,从而控制单元15检测到档位信号为第二档,S1=1,S2=0。这种使用方式缺点,电力供给装置10未发挥最大价值,输出的40V高压无用,B组电池包未被使用到,供电时间短。
使用方式4:在使用方式3上改为第一设备侧单元25a安装充电器40,第一接地设备端子25a1连接充电负极端子41a,一识别设备端子25a3连接第四信号端子41c,第二识别设备端子25a4悬空,第一设备端子25a2连接充电正极端子41b,充电器40向第四信号端子41c输出电压信号,由此,从而控制单元15检测到档位信号为第二档,S1=1,S2=0。这种使用方式缺点,即使充电器40能够对电力供给装置10充电,但由于A组和B组电池包串联,只能充其中的一组,效率低,不符合实际产品需求。
使用方式5:当采用上述1)的使用方式,控制单元15将检测到档位信号为第一档,S1=1,S2=0;
使用方式6:当采用上述3)的使用方式,控制单元15将检测到档位信号为第一档,S1=1,S2=1;
使用方式7:用户选择在第一档,电力供给装置10连接第二适配器20b,第二适配器20b的设备侧单元安装第二电动设备30b,第二电动设备30b只能获得20V,检测到与额定工作电压40V相差大,无法上电工作,从而不向两个信号端子输出电压信号,从而控制单元15检测到档位信号为第一档,S1=S2=0。
使用方式8:用户选择在第一档,电力供给装置10连接第二适配器20b,第二适配器20b的第二设备侧单元25b1安装第一电动设备30a,第二接地设备端子25b11连接第一接地端子31a1,第三识别信号端子连接第一信号端子31a3,第一电动设备30a的第一设备电压端子31a2悬空-无电压输入,第一电动设备30a无法工作,第一信号端子31a3无电压输出,从而控制单元15检测到档位信号为第一档,S1=S2=0。
使用方式9:在使用方式8的基础上改为第二设备侧单元25b1安装充电器40,第二接地设备端子25b11连接充电负极端子41a,第三识别信号端子连接第四信号端子41c,充电器40的第五信号端子41d和充电正极端子41b悬空,充电器40无法对电力供给装置10,从而控制单元15检测到档位信号为第一档,S1=1,S2=0。
使用方式10:用户选择档位在第二档,电力供给装置10连接第二适配器20b,第二适配器20b的第二设备侧单元25b1安装充电器40。
对于使用方式9和使用方式10,第二适配器20b是放电适配器,在使用说明书中指出,将第二适配器20b连接充电器40来充电的概率低,在此不做考虑。
表1-使用方式与连接状态的档位/识别信息对应表
序号 档位 S1 S2 连接状态
使用方式1 1 1 匹配
使用方式2 0 0 异常
使用方式3 1 0 异常
使用方式4 1 0 异常
使用方式5 1 0 匹配
使用方式6 1 1 匹配
使用方式7 0 0 异常
使用方式8 0 0 异常
上述使用方式2-4、7-8,电力供给装置10存在上述缺点或无法使用。
本实施例中,当控制单元15检测到档位为第一档,S1=1,S2=0,或者档位为第一档,S1=S2=1,或者档位为第二档,S1=S2=1时,判断电力供给装置10与外部设备的连接状态是匹配连接状态,否则,处于异常连接状态。
需要指出的时是,上述档位、S1、S 2的具体判断逻辑,是基于本申请所列举的实施例的机械结构、电路结构所实现,其它不脱离原理的变形的电路结构和判断逻辑,均落入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异常连接状态,则需要提醒用户检测连接方式。本实施例中,主体部还包括连接指示部,用于指示连接状态,连接状态为异常连接状态时,向用户告警。
采用上述匹配判断逻辑,可有效提醒用户纠正异常连接状态,避免用户接错,使电力供给系统100的使用性能最大化,提供用户体验。
具体的,档位识别单元70可以是霍尔元件,包括霍尔开关和磁性件,磁性件设置于输出电压切换开关部60的操作件上,霍尔开关固定在壳体上,随着操作件的移动,磁性件和霍尔元件之间的距离和磁场发生变化,从而霍尔元件输出一个变化的信号给控制单元15,控制单元15可由此判断出档位,具体为公知常识不再赘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知,除了霍尔元件,光栅元件灯等可应用到档位识别单位来识别档位,均落入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不再赘述。
具体的,连接指示部可以为一个指示灯,设置在壳体上,匹配状态时,控制单元15控制其绿灯长亮,异常连接状态时,控制单元15控制其红灯闪烁。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此处为举例,不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1-5.充电与放电的控制】
进一步的,根据上述使用方式1、5和6,当控制单元15接收到档位为第一档,S1=1,S2=0,或者档位为第二档,S1=S2=1时,可确定为外部设备为放电设备,控制单元15调用第一程序控制放电;当控制单元15接收到档位为第一档,S1=1,S2=1,可确定为外部设备为充电器40,控制单元15调用第二程序控制充电。
第一程序和第二程序均存储在存储器中,第一程序包括控制放电的控制逻辑,例如单个电池包的放电锂电保护、第一档并联放电的放电管理、第二档串联放电的放电管理等;第二程序包括控制充电的控制逻辑,例如单个电池包的充电锂电保护、第一档并联充电的充电管理等,在此不做赘述。
本实施方式中,放电管理如下:
1、控制单元15针对连接的多个电池包分别确认状态:针对各个电池包检测输出电压值,基于检测结果(整包电压)确认是否是能够进行电压输出的状态(允许放电状态);针对各个电池包获得其输出的放电停止信号。放电停止信号是电池包内基于自身诊断结果判断不能放电的状态时所输出的通知信号,例如电量过少而不能放电(任意一节电池过放),温度超过放电允许范围而不能放电。
2、管理多个电池包放电的顺序:在上述1之后,控制单元15确定能够进行放电的电池包的个数。对于第一档下,A组和B组的四个包并联,假设能够放电的电池包个数为0,则电力供给装置10不能放电,需要充电,可发出充电提醒,假设能够放电的个数等于1个,则采用该电池包对外供电,假设能够放电的电池包个数大于1个,则控制单元15优选选择剩余电量最多的电池包进行放电,控制该电池包对应的放电开关导通,控制其它能够放电的电池包的放电开关断开,同时有若干个电池包的电量相同且最高时,该若干个电池包同时放电。对于第二档下,同样,分别确定A组电池包和B组电池包能够放电的个数G1、G2,只要G1和G2中任意一个为0,则电力供给装置10不能放电,需要充电,可发出充电提醒,G1和G2均不为0,则控制A组中电量最多电池包和B组中电量最多的电池包对应的放电开关打开,有限放电,其余能够放电的电池包的放电开关断开。
本实施方式中,充电管理如下:
1、控制单元15针对连接的多个电池包分别确认状态:针对各个电池包检测输出电
压值,基于检测结果(整包电压)确认是否是能够进行充电的状态(允许充电状态),整包电压超过满充电压则不需要充电;针对各个电池包获得其输出的充电停止信号。充电停止信号是电池包内基于自身诊断结果判断不能充电的状态时所输出的通知信号,例如电量过高而不能放电(任意一节电池过充),温度超过充电允许范围而不能放电。
2、管理多个电池包充电的顺序:在上述1之后,控制单元15确定能够进行充电的电池包的个数。对于第一档下,A组和B组的四个包并联,假设能够充电的电池包个数为0,则不需要充电,假设能够充电的个数等于1个,则该电池包的陈充电开关打开,其余充电开关断开,仅对其充电,假设能够充电的电池包个数大于1个,则控制单元15优先选择剩余电量最少的电池包进行放电,控制该电池包对应的放电开关导通,控制其它能够放电的电池包的放电开关断开,避免电池包之间相互充电,当同时若干个电池包的电量相同且最低时,充电器40这若干个包并联充电。对于第二档下,不能充电,不再赘述。
【1-6.其它】
本实施例公开的上述电力系统系统,包括电力供给装置10、第一适配器20a和第二适配器20b;电力供给装置10包括电源部和输出部12,输出部12连接电源部;输出部12可选择地与第一适配器20a和第二适配器20b中的一个可拆卸地连接;第一适配器20a能够可选择地与第一电动设备30a和充电器40中的一个可拆卸地连接;电力供给装置10通过第一适配器20a连接第一电动设备30a并对其供电,充电器40通过第一适配器20a连接电力供给装置10并对其充电;第二适配器20b可拆卸地于第二电动设备30b连接;电力供给装置10通过所述第二适配器20b与第二电动设备30b连接并对其充电;第一电动设备30a和所述第二电动设备30b的额定工作电压不同。电源部包括第一电源部50a和第二电源部50b。如上所述,第一电动设备30a的额定工作电压为20V,第二电动设备30b的额定工作电压为40V,电力供给系统100通过是多个可拆卸的外部适配器可对不同的额定电压的电动设备供电,并且同一外部适配器通用于充电和放电两种情形,d。
具体的,第一适配器20a包括第一输入连接器21a、第一连接电缆23a和第一设备侧单元25a,所述第一输入连接器21a可拆卸地连接输出部12并通过第一连接电缆23a连接第一设备侧单元25a;第一电动设备30a包括第一电池包安装部31a,第一电池包安装部31a可选择地与第一设备侧单元25a和外部电池包连接;充电器40包括第四电池包安装单元,第四电池包安装部41可选择地与第一设备侧单元25a和外部电池包连接;第二适配器20b包括第二输入连接器21b、第二连接电缆23b、第二设备侧单元25b1和第三设备侧单元25b2,第二输入连接器21b可拆卸地与所述输出部12并通过第二电缆连接分别连接第二侧设备单元和第三侧设备单元;第二电动设备30b包括第二电池包安装部31b1和第三电池包安装部31b2,第二电池包安装部31b1可选择地与第二设备侧单元25b1和外部电池包连接,第三电池包安装部31b2可选择地与第三设备侧单元25b2和外部电池包连接。第一电动设备30a为单包工具,第二电动设备30b为双包工具,充电器40为能够给第一电动设备30a上专用的电池包充电的充电器40,在这里还能够通过第一适配器20a对电力供给装置10充电,这样,电力供给装置10充电不需要额外的充电器40和额外的外部适配器,用电动设备原有的充电器40来充电,用原有的放电适配器(第一适配器20a)来充电,大大节约成本,效率高。
另外,需要指出的是,上述各个电动设备可原先实用的外部电池包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第一设备侧单元25a、第二设备侧单元25b1和第三设备侧单元25b2的机械接口结构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2.其它实施例】
以上,对本公开的实施方例进行了说明,但本公开并现定于上述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很容易地理解到,在不脱离本公开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以各种方式来实施。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的内容为准。
1、上述实施例中,对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的多个包连接部的个数(换言之电池包的个数)均为2个的方式进行了说明,但包连接部的个数并不局限于2个,可以为1个或两个以上。
另外,上述实施例中,对第一连接部和第一连接部的各自的包连接部的个数相同的方式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分别具备不同个数的包连接部。
2、上述实施例中,对具有第一电源部50a和第二电源部50b的电源部的个数为2的方式进行了说明,但个数并不局限于2个,只要是2个以上就能够采用任意值。
3、对于本公开的电力供给装置10而言,其中所安装的电池包的额定输出电压并不局限于20V,也可以安装额定电压20V意外的电池包的结构。
4、上述实施例中,对输出电压与外部适配器和外部设备的匹配中识别信息的方式采用第一识别端子14d、第二识别端子14e和对应的第一适配器20a和第二适配器20b的第一识别外部端子21a3、第二识别外部端子21a4、一识别设备端子25a3、第二识别设备端子25a4、第三识别外部端子21b4、第四识别外部端子21b5、第三识别设备端子25b12和第四识别设备端子25b23(均为模拟信号端子)具体方式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采用其它不同(个数或端子类型)的识别端子和外部适配器的设计。例如其它实施例中,识别端子采用2个数字通信端子S1、S2,电力供给装置10包括数字通信模块通过S1和S2接收识别信号,外部适配器对应档位和外部设备的类型设置不同的通信通道(第二档用第二适配器20b有与S2对应的通信线路,第一档用的第一适配器20a有与S1对应的通信线路),外部设备的信号端子对适配器传输表示自身类型的数字信号(充电器40和第一电动设备30a均设置一个信号端子,向S1传递种类信息,第二电动设备30b设置一个信号端子,向S2传递信息/种类信息),从而电力供给装置10可接收到表示外部适配器类型和外部设备类型的识别信息,结合档位,即可判断上述连接状态。
5、上述实施例中,对第一档(并联)和第二档(串联)的方式进行了说明,但并档位数量并不局限上述2个,可以是2个以上的任意数量,档位不局限于串联和并联,可以是其它串并联方式,或包含改变电压方式。

Claims (14)

1.一种电力供给装置,包括:
第一电源部,包括正极端和负极端;
第二电源部,包括正极端和负极端;
输出部,用于连接并对外部设备供电,所述输出部包括接地输出端子、第一正极输出端子和第二正极输出端子,所述接地输出端子和所述第一正极输出端子分别与所述第一电源部的所述负极端和所述正极端连接,所述第二正极输出端子与所述第二电源部的正极端连接;
输出电压切换开关部,包括第一开关、第二开关和第三开关,所述第一电源部的正极端通过所述第一开关与第二电源部的负极端连接并且通过所述第三开关与所述第二电源部的正极端连接,所述第一电源部的负极端通过所述第二开关与所述第二电源部的负极端连接,
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出电压切换开关部包括在用户操作下切换的第一档和第二档这两个档位,在所述第一档,所述第一开关导通,所述第二开关和第三开关断开,在所述第二档下,所述第一开关断开,所述第二开关和第三开关导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电源部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电池包,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多个包连接部,所述多个包连接部与所述电池包可拆卸连接,并且所述第一连接部构成为能够将与所述多个包连接部连接的多个所述电池包并联连接;
所述第二电源部包括第二连接部和电池包,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多个包连接部,所述多个包连接部与所述电池包可拆卸连接,并且所述第二连接部构成为能够将与所述多个包连接部连接的多个所述电池包并联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力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力供给装置还包括档位识别单元和控制单元,所述档位识别单元用于检测所述输出电压切换开关部所处的档位并传输给所述控制单元;
所述输出部还包括识别端子,从外部获得识别信息传递所述控制单元;
所述控制单元根据所述档位和识别信息来确定所述电力供给装置与所述外部设备的连接状态,连接状态包括匹配连接状态和异常连接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力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力供给装置还包括连接状态指示部,用于指示所述连接状态,当处于所述异常连接状态,则报警提示用户。
5.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电力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还根据所述档位和识别信息来确定匹配连接的外部设备的类型,外部设备的类型包括充电器和电动设备;
外部设备为电动设备时,所述控制单元调用第一程序控制放电过程,外部设备为充电器时,所述控制单元调用第二程序控制充电。
6.一种电力供给系统,包括电力供给装置、外部适配器,所述电力供给装置是权1所述的电力供给装置,
所述外部适配器能够相对于所述电力供给装置的所述输出部进行拆装;
所述外部适配器包括输入连接器和与所述输入连接器连接的设备侧单元,所述输出连接器与所述输出部可拆卸连接,所述设备侧单元与所述外部设备可拆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力供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力供给装置还包括档位识别单元和控制单元,所述档位识别单元用于检测所述输出电压切换开关部所处的档位并传输给所述控制单元;
所述输出部还包括识别端子,从外部获得识别信息传递所述控制单元;
所述控制单元根据所述档位和识别信息来确定所述电力供给装置与所述外部适配器和所述外部设备的之间的连接状态,连接状态包括匹配连接状态和异常连接状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力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力供给装置还包括连接状态指示部,用于指示所述连接状态,当处于所述异常连接状态,则报警提示用户。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力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还根据所述档位和识别信息来确定匹配连接的外部设备的类型,外部设备的类型包括充电器和电动设备。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力供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部适配器包括第一适配器和第二适配器;所述外部设备包括第一电动设备和第二电动设备;所述第一电动设备包括第一电池包安装部,所述第二电动设备包括第二电池包安装部和第三电池包安装部;
所述第一适配器包括第一输入连接器与所述第一输入连接器和第一设备侧单元;所述第一输入器可拆卸的连接所述输入部,所述第一设备侧单元可拆卸的连接所述第一电池安装部;所述电力供给装置能够通过所述第一适配器连接并对所述第一电力设备供电;
所述第二适配器包括第二输入连接器和与所述第二输出连接器分别连接的第二设备侧单元和第三设备侧单元;所述第二输入连接器可拆卸的连接所述输入部,所述第二设备侧单元和第三设备侧单元分别可拆卸的连接到所述第一电池安装部和第二电池安装部;所述电力供给装置能够通过所述第二适配器连接并对所述第二电力设备供电。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力供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部设备还包括充电器,所述充电器包括第四电池包安装部,所述第一设备侧单元可拆卸的连接所述第四电池安装部,所述充电器能够通过所述第一适配器连接并对所述电力供给装置充电。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力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端子包括第一识别端子和第二识别端子,控制单元从其分别获得第一识别信号和第二识别信号;
所述第一输入连接器包括第一识别外部端子和第二识别外部端子,所述识别外部端子和所述第二识别外部端子分别与所述第一设备侧单元的第一识别设备端子和第二识别设备端子连接;
所述第二输入连接器包括第三识别外部端子和第四识别外部端子,所述第三识别外部端子与所述第二设备侧单元的第三识别设备端子连接,所述第四识别外部端子与所述第三设备侧单元的第四识别设备端子连接;
第一电池包安装部包括第一信号端子,能够与所述的第一识别设备端子连接并提供电压信号,第二电池包安装部包括第二信号端子,能够与所述第二识别设备端子连接并提供电压信号,第三电池包安装部包括第三信号端子,能够与所述第三识别设备端子连接并提供电压信号,所述第四电池包安装部包括第四信号端子和第五信号端子,所述第四电池包安装部能够与所述第一识别设备端子连接并提供电压信号,所述第五电池包安装部能够与所述第二识别设备端子连接并提供电压信号;
所述第一识别端子和第二识别端子能够接收到表征电压信号的第一信号和不同于所述第一信号的第二信号;
当控制单元接收到档位为所述第二档、第一识别信号和第二识别信息分别为第一信号,或者档位为所述第一档,第一识别信息为第一信号、第二识别信息为第二信号,或者档位为所述第一档、所述第一识信息为第一信号、第二识别信息为第二信号,则确定为所述连接状态为所述匹配状态,否则,所述连接状态为异常状态。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力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电动设备启动工作时对所述第一信号端子提供电压信号,所述第二电动设备启动工作时对所述第二信号端子和第三信号端子提供电压信号,所述充电器上电工作时对所述第四信号端子和第五信号端子提供电压信号。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力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控制单元接收到档位为所述第二档、第一识别信号和第二识别信息分别为第一信号,或者档位为所述第一档、第一识别信息为第一信号、第二识别信息为第二信号,则确定为所述外部设备为电动设备,当所述控制单元确定档位为所述第一档、所述第一识别信息为第一信号、第二识别信息为第二信号,则确定为所述外部设备为充电器。
CN202310803766.2A 2023-06-30 2023-06-30 一种电力供给装置和电力供给系统 Pending CN11670709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803766.2A CN116707093A (zh) 2023-06-30 2023-06-30 一种电力供给装置和电力供给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803766.2A CN116707093A (zh) 2023-06-30 2023-06-30 一种电力供给装置和电力供给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707093A true CN116707093A (zh) 2023-09-05

Family

ID=878432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803766.2A Pending CN116707093A (zh) 2023-06-30 2023-06-30 一种电力供给装置和电力供给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707093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368029B2 (en) Portable power supply
US20190291261A1 (en) Power tool system incorporating battery pack for use to supply power at different voltages to different tools
CN103124089B (zh) 电池适配器
JP5367906B2 (ja) 汎用充電システム
CN107925133B (zh) 电动工具、电池组及其组合以及控制其的方法
US7161253B2 (en) Portable power source
US6924620B2 (en) Battery, battery charger, electrical system and method of charging a battery
KR102062743B1 (ko) 차량 어플리케이션용 고전압 배터리 시스템
US20140091751A1 (en) System And Method Of Using High Energy Battery Packs
CN102110842A (zh) 电池系统和具备该电池系统的电动车辆
CN103580107A (zh) 蓄电池管理系统、蓄电池模块、蓄电池系统和机动车
US7560900B2 (en) Rechargeable lithium battery protection device
US20190386497A1 (en) Portable rechargeable battery power pack for cordless power tools
CN105074484A (zh) 电池管理系统
JPH0787685A (ja) 無停電電源装置
WO2020066904A1 (ja) アダプタ及び電気機器システム
US10964979B2 (en) Cell agnostic battery pack
JP2023029337A (ja) 電気機器
CN111433984B (zh) 用于在至少两个牵引电池与电动自行车的驱动单元之间建立电气连接的多电池适配器
CN220711137U (zh) 一种电力供给系统
CN116707093A (zh) 一种电力供给装置和电力供给系统
US11527897B1 (en) Battery charger and engine jump start system with automatic operating mode via a single output receptacle
US9120392B2 (en) Electronic speed controller with automatic detection for type of battery
CN111049210A (zh) 电力供给装置和电力供给系统
CN115775926A (zh) 用于监测电池驱动车辆的牵引电池的印刷电路板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