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697469A - 一种双用除湿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用除湿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697469A
CN116697469A CN202310685286.0A CN202310685286A CN116697469A CN 116697469 A CN116697469 A CN 116697469A CN 202310685286 A CN202310685286 A CN 202310685286A CN 116697469 A CN116697469 A CN 11669746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tating wheel
dehumidification
air cooler
frame structure
pipeline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68528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胜
周秋云
周伟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Jiasheng Environmental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Jiasheng Environmental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Jiasheng Environmental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Jiasheng Environmental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685286.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697469A/zh
Publication of CN1166974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69746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3/00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 F24F3/12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eatment of the air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and cooling
    • F24F3/14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eatment of the air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and cooling by humidification; by dehumidific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rying Of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用除湿机,属于除湿设备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内循环风机、再生加热器,以及工作面紧贴且工作面均与气流流动方向垂直的管道风冷器和除湿转轮;管道风冷器位于除湿转轮的进气端;管道风冷器内设有电子制冷器;内循环风机、再生加热器、除湿转轮的部分区域和管道风冷器依次连通构成再生回路;通过电子制冷器可由环境湿度确定并瞬间将管道风冷器内的空气温度降至最佳除湿温度,从而在除湿的初步阶段实现高效冷凝,再由除湿转轮完成深度除湿,进而更好地保证除湿效果;且再生回路可实现加热风直吹除湿转轮的效果,从而为除湿续航性提供可靠保障;有效解决了现有的除湿机,因除湿能力弱、转轮再生效果差,而导致除湿效果不佳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双用除湿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除湿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用除湿机。
背景技术
适当的湿度有助于人们更好地进行日常生活以及生产加工工作,但失衡的湿度则会带来严重的危害。例如在人流量较大的商业区域或是设备繁多的生产车间,过高的湿度会增加人们的闷热感,严重时甚至会诱发上呼吸道感染,而生产设备在湿度过高的环境中运行时,不仅会使设备频繁短路,还会引起内部零件的锈蚀;而过低的湿度将会加快人体水分的蒸发从而带来口干舌燥、咽痛、烦渴、食欲缺乏等一系列不良反应,同时过低的湿度也会间接提高静电产生的概率,从而影响生产设备的正常运行。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公告号为CN210399283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节能转轮除湿机,该装置通过蒸发器和除湿转轮的配合使外界的新风得到有效除湿,再通过冷凝器的加热作用使除湿转轮得到再生,从而保证除湿工作的持续性。
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发现,该除湿机尚存在以下不足之处:
1)该设备属于外置机型,整体笨重灵活性差,无法根据室内不同区域的除湿需求来自由放置除湿设备,从而达不到理想的除湿效果。
2)该设备采用向室内输送干燥气体,并直接将室内的潮湿气体排出室外的方式进行除湿,这种除湿方法虽然简单,但也会顺带将新生成的干燥气体一起排出室外,从而影响除湿效率。
3)该设备采用冷凝器释放至设备内部的热量来对除湿转轮进行再生,但由于冷凝器所能产生的热量有限,且生成的再生风较分散,因此转轮再生效果较差,从而导致除湿转轮只能实现短暂除湿,进而使流入室内的空气仍具有较大湿度,无法满足除湿需求。
因此,需要设计一种能够高效除湿,并保证除湿稳定性的除湿机。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能够高效除湿,并保证除湿稳定性的除湿机。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双用除湿机,包括内循环风机、再生加热器,以及工作面紧贴且工作面均与气流流动方向垂直的管道风冷器和除湿转轮;所述管道风冷器位于除湿转轮的进气端;所述管道风冷器内设有电子制冷器;所述内循环风机、再生加热器、除湿转轮的部分区域和管道风冷器依次连通构成再生回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提供的双用除湿机,结构紧凑、使用方便,电子制冷器可根据环境湿度确定并瞬间将管道风冷器内的空气温度降至最佳除湿温度,从而在除湿的初步阶段高效地凝结出气体内部的水分,再由除湿转轮完成深度除湿,进而更好地保证整体的除湿效果;且再生回路能够为除湿转轮的除湿续航性提供可靠保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双用除湿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双用除湿机(略去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标号说明:
1、内循环风机;2、再生加热器;3、管道风冷器;4、除湿转轮;5、蒸发器;6、压缩机;7、冷凝器;8、框架结构;9、主风机;
10、蓄水池; 101、挡水板;
11、导流管; 111、溢流组件;
12、万向轮;
13、壳体;131、内嵌把手;
14、控制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本发明最关键的构思在于:电子制冷器可根据环境湿度确定并瞬间将管道风冷器内的空气温度降至最佳除湿温度,从而在除湿的初步阶段实现水气的高效冷凝,再由除湿转轮完成深度除湿,进而更好地保证除湿效果;且再生回路能够为除湿转轮的除湿续航性提供可靠保障。
请参照图1至图2,本发明提供的双用除湿机,包括内循环风机1、再生加热器2,以及工作面紧贴且工作面均与气流流动方向垂直的管道风冷器3和除湿转轮4;管道风冷器3位于除湿转轮4的进气端;管道风冷器3内设有电子制冷器;内循环风机1、再生加热器2、除湿转轮4的部分区域和管道风冷器3依次连通构成再生回路。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提供一种双用除湿机,通过电子制冷器可根据环境湿度确定并瞬间将管道风冷器3内的空气温度降至最佳除湿温度,从而在除湿的初步阶段实现水气的高效冷凝,再由除湿转轮4完成深度除湿,进而更好地保证除湿效果;且再生回路能够实现加热热风直吹除湿转轮4的效果,从而明显提高除湿转轮4的再生能力,为除湿续航性提供可靠保障;该装置结构紧凑、操作方便,与现有的除湿机相比,不仅具有高效除湿能力,还具有可靠的转轮再生技术,从而可避免因除湿能力有限而出现除湿效果不佳的情况。
进一步的,上述的双用除湿机,还包相连通且构成回路的蒸发器5、压缩机6和冷凝器7;蒸发器5与管道风冷器3远离除湿转轮4的工作面紧贴;冷凝器7靠近除湿转轮4的出气端设置。
由上述描述可知,蒸发器5、压缩机6和冷凝器7所构成的制冷系统可进一步提高整体的除效果,即蒸发器5能够进一步为管道风冷器3提高冷量,从而提高初步阶段的冷凝除湿效果;冷凝器7则能够间接将热量传递至除湿转轮4,从而为除湿转轮4的再生提供额外热量;同时,由于除湿转轮4在除湿过程中会释放热量,因此无法长时间在高温高湿环境中工作,且压缩机6在低温环境下也会出现无法运行的问题,通过将二者结合,即能够实现互补的作用,从而使整体可适用的温度范围得到明显提升,进而设备能够在任何工况下进行稳定除湿。
进一步的,上述的双用除湿机,还包括双层的框架结构8和主风机9;蒸发器5、管道风冷器3、除湿转轮4、冷凝器7和主风机9位于框架结构8的上层;主风机9位于冷凝器7远离除湿转轮4的一端,且主风机9的进风口朝向除湿转轮4的出气端设置;内循环风机1和压缩机6位于框架结构8的下层;再生加热器2贯穿框架结构8,且再生加热器2的进气端位于框架结构8的下层,并与内循环风机1连通,再生加热器2的出气端位于框架结构8的上层,并与除湿转轮4的部分区域连通。
由上述描述可知,由于压缩机6和内循环风机1在运行的过程中会产生振动,若摆放位置过高将会加剧振动现象,从而导致设备整体晃动,进而失去稳定性;同时,双层的框架结构8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小除湿设备的占地面积,从而有效避免场地的浪费;位于框架结构8上层的主风机9为促进内外气体流通的主要动力元件,通过主风机9的运转能够持续地将环境中的湿热气体导入除湿机内部,并将干燥后的气体会送至需要除湿的环境中,从而保证除湿的高效性。
进一步的,框架结构8的下层还设有蓄水池10和导流管11;蓄水池10的侧壁上设有挡水板101;挡水板101的一端与蓄水池10的侧壁相连,另一端为自由端且朝向框架结构8的上层方向设置;导流管11的一端与框架结构8的上层连通,另一端设有溢流组件111;溢流组件111的出水口位于挡水板101的上方,且朝向挡水板101设置。
由上述描述可知,当外界的潮湿气体经过冷凝后,便在框架结构8的上层不断地产生冷凝水,通过设置导流管11,能够有效地将冷凝水汇集在框架结构8的下层,从而水汽与框架结构8上层的除湿设备相互隔绝,进而间接提高除湿效率;导流管11下方的溢流组件111能够有效降低冷凝水的流出速度,且从溢流组件111漫出的水分,能够进一步顺着挡水板101的走向朝蓄水池10侧壁的方向流动,从而有效消除因冷凝水直接从高处滴落在蓄水池10底部所发出的声音。
进一步的,框架结构8的底部设有万向轮12。
由上述描述可知,该设计能够便于用户将该除湿机移动至任意需要除湿的区域,从而增加设备的整体灵活性以及根据用户的实际需求来增减和布置除湿机。
进一步的,框架结构8的外围设有壳体13;壳体13靠近蒸发器5的侧壁上设有气体过滤器。
由上述描述可知,壳体13能够有效避免除湿机内部的冷量和热量逃逸至外界环境,从而影响整体的除湿效果;且在壳体13上设置气体过滤器,能够有效地过滤出流入除湿机内部的气体中的杂质,既能够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又能够提高除湿后的气体的质量。
进一步的,壳体13的相对侧壁上均设有内嵌把手131。
由上述描述可知,当需要将除湿机进行抬升时,内嵌把手131能够为用户提供合适的施力点,从而能够便于除湿机的搬运工作。
进一步的,壳体13的顶部设有控制组件14;内循环风机1、再生加热器2、管道风冷器3、除湿转轮4、压缩机6和主风机9均与控制组件14电连接。
由上述描述可知,该设计可通过控制组件14使除湿机内部的各个除湿器件有序地运作,从而使设备的运行更加稳定,且控制组件14能够为用户提供多种操作组合,使用户能够根据实际需求来调节除湿机,从而使除湿工作更加人性化。
本发明的双用除湿机可用于各种环境的除湿工作,尤其适用于商用或工业领域。
请参照图1至图2,本发明的实施例一为:
一种双用除湿机,包括内循环风机1、再生加热器2、蒸发器5、压缩机6、冷凝器7、双层的框架结构8和主风机9,以及工作面紧贴且工作面均与气流流动方向垂直的管道风冷器3和除湿转轮4;管道风冷器3位于除湿转轮4的进气端;管道风冷器3内设有电子制冷器(在图中未画出);内循环风机1、再生加热器2、除湿转轮4的部分区域和管道风冷器3依次连通构成再生回路;蒸发器5、压缩机6和冷凝器7相连通且构成回路;蒸发器5与管道风冷器3远离除湿转轮4的工作面紧贴;冷凝器7靠近除湿转轮4的出气端设置;蒸发器5、管道风冷器3、除湿转轮4、冷凝器7和主风机9位于框架结构8的上层;主风机9位于冷凝器7远离除湿转轮4的一端,且主风机9的进风口朝向除湿转轮4的出气端设置;内循环风机1和压缩机6位于框架结构8的下层;再生加热器2贯穿框架结构8,且再生加热器2的进气端位于框架结构8的下层,并与内循环风机1连通,再生加热器2的出气端位于框架结构8的上层,并与除湿转轮4的部分区域连通。
框架结构8的下层还设有蓄水池10和导流管11;蓄水池10的侧壁上设有挡水板101;挡水板101的一端与蓄水池10的侧壁相连,另一端为自由端且朝向框架结构8的上层方向设置;导流管11的一端与框架结构8的上层连通,另一端设有溢流组件111;溢流组件111的出水口位于挡水板101的上方,且朝向挡水板101设置;框架结构8的底部设有万向轮12。
框架结构8的外围设有壳体13;壳体13靠近蒸发器5的侧壁上设有气体过滤器(在图中未画出);壳体13的相对侧壁上均设有内嵌把手131;壳体13的顶部设有控制组件14;内循环风机1、再生加热器2、管道风冷器3、除湿转轮4、压缩机6和主风机9均与控制组件14电连接。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为:
启动设备,通过管道风冷器3内部的电子制冷器确认该环境所需的最佳除湿温度,并快速将设备的温度降低至最佳除湿温度;此时,控制组件14同步启动内循环风机1、再生加热器2、除湿转轮4、压缩机6和主风机9,在主风机9的带动下,外界气流逐一通过壳体13上的气体过滤器(过滤外界空气中的杂质)、蒸发器5(提供额外冷量使管道风冷器3的冷凝效果更佳)、管道风冷器3的外表面、除湿转轮4的部分区域和冷凝器7,最后进入主风机9内部,并顺着主风机9的出风口将干燥的气体回送至外界环境中;除湿过程中所产生的冷凝水沿着导流管11汇聚在溢流组件111中,漫出的水分则下落在蓄水池10的挡水板101上,顺着蓄水池10的侧壁缓慢流入蓄水池10中,进而完成整套的除湿工作。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双用除湿机整体结构紧凑、操作便捷;通过电子制冷器可根据环境湿度确定并瞬间将管道风冷器内的空气温度降至最佳除湿温度,从而在除湿的初步阶段实现水气的高效冷凝,再由除湿转轮完成深度除湿,进而更好地保证除湿效果;且再生回路能够实现加热热风直吹除湿转轮的效果,从而显著提高除湿转轮的再生能力,为除湿续航性提供可靠保障;通过该组合,本除湿机能够轻松地在环境温度为:-70℃~70℃,湿度为:5%~95%的任意工况下工作,且在同等风量均为600m3/h~800m3/h的情况下,现有的除湿设备的名义除湿量(27℃60%)仅为:2.5KG/h~3KG/h,而本申请的除湿机能够实现名义除湿量(27℃60%)为:4KG/h~6KG/h的除湿效果;弥补了现有的除湿机,因除湿能力弱、转轮再生效果差,而导致除湿效果不佳的缺点。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双用除湿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内循环风机、再生加热器,以及工作面紧贴且工作面均与气流流动方向垂直的管道风冷器和除湿转轮;所述管道风冷器位于除湿转轮的进气端;所述管道风冷器内设有电子制冷器;所述内循环风机、再生加热器、除湿转轮的部分区域和管道风冷器依次连通构成再生回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用除湿机,其特征在于,还包相连通且构成回路的蒸发器、压缩机和冷凝器;所述蒸发器与管道风冷器远离除湿转轮的工作面紧贴;所述冷凝器靠近除湿转轮的出气端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用除湿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双层的框架结构和主风机;所述蒸发器、管道风冷器、除湿转轮、冷凝器和主风机位于框架结构的上层;所述主风机位于冷凝器远离除湿转轮的一端,且主风机的进风口朝向除湿转轮的出气端设置;所述内循环风机和压缩机位于框架结构的下层;所述再生加热器贯穿框架结构,且再生加热器的进气端位于框架结构的下层,并与内循环风机连通,再生加热器的出气端位于框架结构的上层,并与除湿转轮的部分区域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用除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结构的下层还设有蓄水池和导流管;所述蓄水池的侧壁上设有挡水板;所述挡水板的一端与蓄水池的侧壁相连,另一端为自由端且朝向框架结构的上层方向设置;所述导流管的一端与框架结构的上层连通,另一端设有溢流组件;所述溢流组件的出水口位于挡水板的上方,且朝向挡水板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用除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结构的底部设有万向轮。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用除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结构的外围设有壳体;所述壳体靠近蒸发器的侧壁上设有气体过滤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用除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相对侧壁上均设有内嵌把手。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用除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顶部设有控制组件;所述内循环风机、再生加热器、管道风冷器、除湿转轮、压缩机和主风机均与控制组件电连接。
CN202310685286.0A 2023-06-09 2023-06-09 一种双用除湿机 Pending CN11669746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685286.0A CN116697469A (zh) 2023-06-09 2023-06-09 一种双用除湿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685286.0A CN116697469A (zh) 2023-06-09 2023-06-09 一种双用除湿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697469A true CN116697469A (zh) 2023-09-05

Family

ID=878271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685286.0A Pending CN116697469A (zh) 2023-06-09 2023-06-09 一种双用除湿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697469A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993416U (zh) * 2012-11-29 2013-06-12 杭州捷瑞空气处理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冷凝热回用节能型转轮除湿机
CN112146187A (zh) * 2020-09-08 2020-12-29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转轮除湿机
CN112648690A (zh) * 2021-01-31 2021-04-13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勤务学院 转轮耦合半导体加热制冷除湿装置
CN115585510A (zh) * 2022-10-21 2023-01-10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除湿机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993416U (zh) * 2012-11-29 2013-06-12 杭州捷瑞空气处理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冷凝热回用节能型转轮除湿机
CN112146187A (zh) * 2020-09-08 2020-12-29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转轮除湿机
CN112648690A (zh) * 2021-01-31 2021-04-13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勤务学院 转轮耦合半导体加热制冷除湿装置
CN115585510A (zh) * 2022-10-21 2023-01-10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除湿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571788B (zh) 一种除湿机及控制方法
CN211177289U (zh) 一种热泵型双级蒸发热回收新风机组
CN204593659U (zh) 一种除湿机
CN103277854B (zh) 空压机用带有余热回收的蒸发冷却除湿空调机组
CN206669909U (zh) 节能分体式空调
CN203323275U (zh) 一种适用于空压机可进行余热回收的蒸发冷却除湿空调器
CN101608819B (zh) 一种节能型中央空调
CN201906551U (zh) 一种除湿机
CN116697469A (zh) 一种双用除湿机
CN208612064U (zh) 一种润滑油生产用车间除尘装置
CN2881419Y (zh) 贯流式环保节能空气调节器
CN114777227A (zh) 一种多方式再生加热节能的转轮除湿机
CN204006435U (zh) 蓄能型太阳能杀菌溶液除湿洁净空调系统
CN201575540U (zh) 一种可实现节能的中央空调
CN206160322U (zh) 一种转轮除湿机组
CN201021829Y (zh) 节能保湿空调器
CN204757198U (zh) 一种溶液调湿新风机组的结构
CN219389940U (zh) 一种节能环保高速蒸发降温冷却设备
CN216346877U (zh) 空气净化装置
CN210951581U (zh) 一种具有加湿功能的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15892590U (zh) 净化空调机组除湿系统节能处理装置
CN214198972U (zh) 一种转轮除湿空调机组
CN212140013U (zh) 一种冷凝水直接蒸发式节能陈列柜
CN207990819U (zh) 一种智能化空气去湿器
CN219322223U (zh) 一种高效节能型发电机机舱冷却除湿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