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691343A - 一种集成控制功能的内饰件及其制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集成控制功能的内饰件及其制作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691343A
CN116691343A CN202211055651.1A CN202211055651A CN116691343A CN 116691343 A CN116691343 A CN 116691343A CN 202211055651 A CN202211055651 A CN 202211055651A CN 116691343 A CN116691343 A CN 11669134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nel
touch
light
interior trim
interi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05565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乔大红
刘向博
张锋
何文博
吕久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tong Bu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utong Bu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utong Bus Co Ltd filed Critical Yutong Bu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055651.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691343A/zh
Publication of CN1166913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69134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3/00Elements for body-finishing, identifying, or decorating; Arrangements or adaptations for advertising purposes
    • B60R13/02Internal Trim mouldings ; Internal Ledges; Wall liners for passenger compartments; Roof lin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S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SYSTEMS THEREOF; VEHICLE LIGH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 F21S8/00Lighting devices intended for fixed installa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VFUN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WITH OTHER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V1/00Shades for light sources, i.e. lampshades for table, floor, wall or ceiling lamp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VFUN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WITH OTHER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V11/00Screens not covered by groups F21V1/00, F21V3/00, F21V7/00 or F21V9/00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VFUN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WITH OTHER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V23/00Arrangement of electric circuit elements in or on lighting devices
    • F21V23/003Arrangement of electric circuit elements in or on lighting devices the elements being electronics drivers or controllers for operating the light source, e.g. for a LED arra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2Digitisers structurally integrated in a displa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witches That Are Operated By Magnetic Or Electric Fiel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器集成控制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集成控制功能的内饰件及其制作方法,其中内饰件包括:面板、透明的触控板、灯板、电性连接所述触控板和灯板的控制电路板;面板根据内饰结构形状随内饰成型,并将厚度控制在设定值以下,并对面板表面进行仅虚拟按键透光处理,并且面板上虚拟按键与触控板对应功能触控区相对应,然后将面板、触控板、灯板依次叠放设置,并将控制电路板电性连接触控板与灯板,形成一个完整的具备控制系统功能的内饰件。这种内饰件随内饰形成,并且具有控制功能,因此避免了集成控制装置与内饰分割独立,影响美观的状况,进而提升了内饰科技感。

Description

一种集成控制功能的内饰件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集成控制功能的内饰件及其制作方法,属于电器集成控制装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传统的车辆控制系统中,一般采用机械按键控制电器件,如车辆的灯光控制、雨刷器的控制、空调的开关及温度的档位调整控制等,随着车辆电动化智能化的发展,车载电气控制系统也不断改进提升科技感,机械控制按键已经满足不了车内复杂的控制功能以及内饰设计需要,所以车辆内饰设计中越来越多的采用了触摸屏实现车载系统的控制,通过将触摸控制面板集成设置于车内饰中,驾驶员以及乘车人可以通过触摸控制面板对车辆的电器件进行控制。
但是在目前,作为电器控制装置的触摸屏,因在其与内饰组合前,与车辆内饰面板相互独立,目前的集成方法多采用在原有内饰上挖孔后,将触摸屏镶嵌设置安装在内饰中,触摸屏与内饰互相独立存在割裂感,即使采用相同颜色或相近的材质,也很难使触摸屏与内饰面板完美融合,难以避免的会有接缝的存在。同时因为触摸屏与车内饰之间存在缝隙,此缝隙容易导致藏灰、湿布清洁时的进水等问题,进而会影响触摸屏的使用寿命,以及存在短路烧坏电器件的风险;而且进水后,内饰面板侧面和背面的潮湿可能导致发霉或者内饰板的损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集成控制功能的内饰件及其制作方法,用以解决现有技术电器控制装置与内饰分割影响美观且容易藏灰进水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集成控制功能的内饰件,所述内饰件包括:面板、透明的触控板、灯板、电性连接所述触控板和灯板的控制电路板;所述面板根据内饰结构形状随内饰成型,构成内饰的一部分,并将其厚度控制在设定值以下,使其达到设定电导率能够传递触控信号;再对其表面进行处理,使对应实现触控功能的位置透光形成虚拟按键;所述触控板设置在面板之下,紧贴面板设置,所述面板上各个虚拟按键与触控板上对应功能的触控区相对应;所述灯板设置在透明的触控板之下,在设定触发条件下,灯板点亮后通过触控板使面板上虚拟按键的位置发光,触控板通过虚拟按键受到触摸后通过控制电路板上的外围电路实现对应按键功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集成控制功能的内饰件制作方法,将面板、透明的触控板、灯板依次叠放,所述触控板和灯板电性连接控制电路板;所述面板根据内饰结构形状随内饰成型,构成内饰的一部分,并将其厚度控制在设定值以下,使其达到设定电导率能够传递触控信号;再对其表面进行处理,使对应实现触控功能的位置透光形成虚拟按键;所述触控板设置在面板之下,紧贴面板设置,所述面板上各个虚拟按键与触控板上对应功能的触控区相对应;所述灯板设置在透明的触控板之下,在设定触发条件下,灯板点亮后通过触控板使面板上虚拟按键的位置发光,触控板通过虚拟按键受到触摸后通过控制电路板上的外围电路实现对应按键功能。
其有益效果为:面板是根据内饰结构形状随内饰成型的,构成内饰的一部分,所以面板并不是与内饰件割裂存在的,而是与内饰件浑然一体的。在面板经过厚度控制以及透光处理后,能够使其具有传递触控信号以及对应按键位置透光的功能,并且电性连接触控板与灯板的控制电路板,能够控制灯板亮灭的同时,使得经过触控板的操作能够控制相应设备的功能,所以将上述处理后的面板、触控板、灯板依次叠放设置后,面板形成了具有控制系统功能的内饰件,使得面板在工作时,只有需要发光的图案发光,非工作状态时,面板不发光,与内饰融为一体,解决了触控板与内饰件分割影响美观的问题。
作为内饰件与制作方法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面板表面的处理方法为,对面板的上表面采用透明底漆与内饰设计颜色进行处理,并与内饰色彩纹路保持一致。通过对面板上表面的处理,即操作人员操作面的处理,使得面板与内饰浑然一体。
作为内饰件与制作方法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面板表面的处理方法为,对面板的下表面采用遮光黑漆处理,并根据对应虚拟按键上的图案显示需求采用镭雕处理,使涂覆遮光黑漆的下表面上需要透光的位置透光。通过对面板下表面的处理,使得面板具有只有虚拟按键位置能够透出图案形状的光,其余部分不透光的性能,因此在操作时能够使操作人员更直观的看到对应的操作按键,相应的操作人员的操作过程更为简便。
作为内饰件与制作方法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内饰件还包括设置在灯板下方的遮光板,使遮光板下方不受灯板发光的影响。通过在灯板下方设置遮光板,避免了灯板的光从下方透出,造成内饰件背面透光的现象,从而影响操作者视觉体验的情况。
作为内饰件与制作方法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遮光板开设有孔用于避让灯板背面的元件凸起和/或焊脚的凹槽。通过在遮光板上开设凹槽,能够容纳灯板背面的凸起,组装时灯板与遮光板能够紧贴设置,从而减少了装置的使用空间,因此空间利用率也相应提高。
作为内饰件与制作方法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面板采用纯透明高压耐抗板材。
作为内饰件与制作方法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触控板由若干触控功能模块与柔性控制面板粘接而成;每个触控功能模块配合外围电路实现一个触控功能,并形成对应的触控区。使得每个触控区与面板的虚拟按键相对应,虚拟按键的触控信号能够经面板传导至触控区,进而面板的虚拟按键也具备相应触控功能。
作为内饰件与制作方法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灯板在与所述虚拟按键的对应位置上,设置发光元件。使得面板在工作状态下的虚拟按键能够呈现出发光的状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集成控制功能的内饰件结构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一种集成控制功能的内饰件中的触控板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一种集成控制功能的内饰件中的灯板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一种集成控制功能的内饰件中的遮光板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一种集成控制功能的内饰件中的内饰装置俯视图;
图6是本发明的一种集成控制功能的内饰件中的内饰装置侧视图;
图7是本发明的一种集成控制功能的内饰件工作状态下面板的显示状态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的一种集成控制功能的内饰件面板的加工处理示意图。
其中,1为内饰,11为内饰件,12为手机无线充电装置,13为杯孔,111为面板,112为触控板,113为第一灯板,114为遮光板,115为控制电路板,116为第一底盖,121为无线充主机,122为第二灯板,123为第二底盖,1120~1129为播放音乐上一曲、减小风速、调大灯光亮度、调小灯光亮度、增大风速、灯光模式、调大音乐声音、调小音乐声音、播放音乐下一曲、音乐播放或暂停的触控区,1130~1139为给播放音乐上一曲、减小风速、调大灯光亮度、调小灯光亮度、增大风速、灯光模式、调大音乐声音、调小音乐声音、播放音乐下一曲、音乐播放或暂停的虚拟按键提供光源的发光元件,1140~1149为避让播放音乐上一曲、减小风速、调大灯光亮度、调小灯光亮度、增大风速、灯光模式、调大音乐声音、调小音乐声音、播放音乐下一曲、音乐播放或暂停的灯光器件的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一种集成控制功能的内饰件制作方法实施例:
如图1所示,将面板111、触控板112、第一灯板113、遮光板114、控制电路板115以及第一底盖116像如图1所示的组装方式后,形成具有控制系统功能的内饰件。
面板111的形成过程为,选用纯透明高压耐抗板材作为面板基材,并根据内饰结构形状要求制作成内饰产品,并将面板处理加工到一定厚度,使基材能够导电,基于所述厚度处理后,能够使面板具有导电的性能,为接入触控板后,操作人员在面板上的触控可以经过面板传递给触控板,实现具有控制功能的面板。
在经过厚度处理后的面板下表面(即与触控板相对的面板表面),采用遮光黑漆处理,并根据需要显示需求采用镭雕技术在对应位置镭雕对应形状,使得面板只有需要透光的位置可以透出对应形状的光。
在经过厚度处理后的面板上表面(即面板面对操作人员的操作面)采用透明底漆与内饰设计颜色进行混合,形成与内饰相同的颜色,并根据内饰色彩纹路,对面板进行色彩纹路处理,经过对面板上表面的处理,使得处理后的面板上表面与内饰相一致,达到面板与内饰浑然一体的效果。
如图7所示的面板,是在工作状态下的面板示意图,在制作如图7所示的面板时,首先,对面板进行厚度加工,达到可以导电的状态。接着对面板进行继续加工,如图8所示,采用基材纯透明高压耐抗板材,例如聚碳酸酯板材,本实施例对具体的材质不做限定,材质是根据内饰的实际情况选用相适应的板材材质。本实施例对面板的下表面和上表面处理,具体的面板上表面选用木色漆和透明漆进行混合,得到与内饰相一致的颜色,再根据内饰纹路,采用水转印木纹技术,形成与内饰相一致的纹路,并在形成一致色彩纹路后,再对上表面进行透明面漆处理,具有保护面板上形成的色彩纹路的作用,经过上述对面板上表面的处理后,得到一个与内饰相一致的光滑面板。在进行面板下表面的处理时,根据如图7所示,发光图案(即需要在面板上显示部分)仅是面板中的一小部分,所以首先,采用遮光黑漆对面板下表面进行全部遮光处理,即先将面板下表面加工成不透光状态,再采用镭雕技术,在需要的位置处进行相应图案的加工处理,达到如图7所示的只有发光部分透光的效果。作为其他实施例,在对面板下表面进行遮光处理时,还可以仅对不透光部分进行遮光处理,透光部分不进行遮光处理,以直接达到透光效果。经过上述对面板的处理后,在总体部件加工处理整合后,就能够得到如图7所示工作状态下的面板图。
如图1中触控板112的形成过程为,采用多层装饰性导电性和电介质墨水的子表面丝网印刷在聚酯薄膜片上,等到完全稳定之后,冲切成片材,完成具有操控功能的塑料件,通过多种功能塑料件组合形成具有相应功能的触控板。具体的如图2所示的触控板,触控板的制作过程为,按照功能要求分解具有操控逻辑的塑料件制作而成的触控功能模块,并将若干个触控功能模块集成到柔性控制面板后形成了触控板,并且将每个触控功能模块连接外围电路后形成一个具有触控功能的触控板。所以将触控板集成到成型内饰件,通过声光电组合,能够实现具有控制系统功能的车用内饰。并且根据图1所示的拼接方式,触控板112是在面板111与第一灯板113之间,所以触控板112不仅需要接收面板传导的触控信号,还要能够将灯板113的光传递到面板下表面,因此触控板112的材质是透明的。同时在触控板上可以增加线性马达实现振动反馈,即面板传导触控信号被触控板接收后进行震动反馈,实现不同场景的动态显示,进而达到了人机交互效果,并且触控功能模块表面能够覆透光表皮,能够实现多种外观。基于触控按键实现按键的高度集成,取代了传统的物理机械按键,使得造型更加简约。
如图1中的第一灯板113,具有发光的功能,使得本发明内饰件在工作状态下,灯板能够发光,并将光传输到面板上显示。本实施例因考虑到面板发光部分占面板的面积较小,所以仅在灯板需要发光位置处设置发光元件,设置后的灯板如图3所示,其中每一个小方块是一个发光元件(例如灯光条)。通过在灯板上设置对应位置的发光元件减少了发光器件的应用,相应的减少了光电资源的利用。对于其他实施例可以将灯板进行整面发光处理。
因本实施例考虑到桌板等底部可能存在透光的内饰件,所以本实施例中在第一灯板113的下方设置有遮光板114,能够使得桌板底部不受灯板发出的光的影响,提高操作者的使用体验,并且考虑到灯板下表面(即与遮光板对应的面)会存在发光元件的焊脚以及其他插件,所以第一灯板113的下表面并不是平整的,是存在凸起部分,所以根据对应凸起位置,在遮光板上开设凹槽,便于遮光板与灯板组装。本实施例中的遮光板如图4所示,设置避让对应灯光器件位置处的凹槽。
本实施例中,要实现具有控制功能的内饰件,则需要控制器实现控制功能,控制器如图1中控制电路板115所示,根据本实施例,所述控制器至少具备CAN功能,通过控制器能够对灯板的亮灭以及空调、音乐等设备的控制。
本实施例中还设置手机无线充电装置12,具有为操作人员手机充电的功能,图1中无线充主机121、第二灯板122、第二底盖123以及面板构成了如图5中手机无线充电装置12。还设置第一底盖116,第一底盖116能够防止进水进灰,具有保护内饰件硬件设备的作用。
通过上述对图1中各个部分的具体形成过程,得到了一种集成控制功能的内饰件如图5内饰件11所示,图5为一个完整的内饰1,其中内饰件11为内饰中制作而成的具有集成功能的内饰件部分,手机无线充电装置12为内饰中具有为手机充电功能的部分,杯孔13为内饰中用于放杯子的部分,并且图6进一步对内饰的侧视图进行了显示。根据图5所示,本实施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通过触摸屏集成控制存在与内饰割裂影响美观的问题。
图7所示是通过本发明的制作方法,制作而成的面板在工作状态下的面板示意图,此面板在工作中显示语音唤醒、制冷、制热、通风、温度、氛围灯、双闪灯、近光灯、远光灯、雾灯、音乐播放、以及声音调节功能的虚拟按键,操作者可通过触摸对应位置的虚拟按键进行相应的操作。
通过上述对各个部件的加工处理,在面板不工作,即不触摸面板上的虚拟按键时,形成了一个与内饰件浑然一体的具有集成控制功能的内饰件,在触摸到虚拟按键需要进行操作时,面板下的灯板点亮,使得面板上的虚拟按键点亮,供操作者操作。
一种集成控制功能的内饰件实施例:
本实施例中给出一种集成控制功能的内饰件,内饰件包括:面板111、触控板112、第一灯板113、遮光板114、控制电路板115以及第一底盖116。具体的上述装置的形成过程以及达到的效果已经在一种集成控制功能的内饰件制作方法实施例中详细说明,此处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凡是运用本发明的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结构变化,同理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6)

1.一种集成控制功能的内饰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饰件包括:面板、透明的触控板、灯板、电性连接所述触控板和灯板的控制电路板;所述面板根据内饰结构形状随内饰成型,构成内饰的一部分,并将其厚度控制在设定值以下,使其达到设定电导率能够传递触控信号;再对其表面进行处理,使对应实现触控功能的位置透光形成虚拟按键;所述触控板设置在面板之下,紧贴面板设置,所述面板上各个虚拟按键与触控板上对应功能的触控区相对应;所述灯板设置在透明的触控板之下,在设定触发条件下,灯板点亮后通过触控板使面板上虚拟按键的位置发光,触控板通过虚拟按键受到触摸后通过控制电路板上的外围电路实现对应按键功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控制功能的内饰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表面的处理方法为,对面板的上表面采用透明底漆与内饰设计颜色进行处理,并与内饰色彩纹路保持一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集成控制功能的内饰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表面的处理方法为,对面板的下表面采用遮光黑漆处理,并根据对应虚拟按键上的图案显示需求采用镭雕处理,使涂覆遮光黑漆的下表面上需要透光的位置透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控制功能的内饰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饰件还包括设置在灯板下方的遮光板,使遮光板下方不受灯板发光的影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集成控制功能的内饰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板开设有用于避让灯板背面的元件凸起和/或焊脚的凹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控制功能的内饰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采用纯透明高压耐抗板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控制功能的内饰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板由若干触控功能模块与柔性控制面板粘接而成;每个触控功能模块配合外围电路实现一个触控功能,并形成对应的触控区。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控制功能的内饰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灯板在与所述虚拟按键的对应位置上,设置发光元件。
9.一种集成控制功能的内饰件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将面板、透明的触控板、灯板依次叠放,所述触控板和灯板电性连接控制电路板;所述面板根据内饰结构形状随内饰成型,构成内饰的一部分,并将其厚度控制在设定值以下,使其达到设定电导率能够传递触控信号;再对其表面进行处理,使对应实现触控功能的位置透光形成虚拟按键;所述触控板设置在面板之下,紧贴面板设置,所述面板上各个虚拟按键与触控板上对应功能的触控区相对应;所述灯板设置在透明的触控板之下,在设定触发条件下,灯板点亮后通过触控板使面板上虚拟按键的位置发光,触控板通过虚拟按键受到触摸后通过控制电路板上的外围电路实现对应按键功能。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集成控制功能的内饰件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表面的处理方法为,对面板的上表面采用透明底漆与内饰设计颜色进行处理,并与内饰色彩纹路保持一致。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集成控制功能的内饰件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表面的处理方法为,对面板的下表面采用遮光黑漆处理,并根据对应虚拟按键上的图案显示需求采用镭雕处理,使涂覆遮光黑漆的下表面上需要透光的位置透光。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集成控制功能的内饰件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饰件还包括设置在灯板下方的遮光板,使遮光板下方不受灯板发光的影响。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集成控制功能的内饰件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板开设有用于避让灯板背面的元件凸起和/或焊脚的凹槽。
14.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集成控制功能的内饰件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采用纯透明高压耐抗板材。
15.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集成控制功能的内饰件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板由若干触控功能模块与柔性控制面板粘接而成;每个触控功能模块配合外围电路实现一个触控功能,并形成对应的触控区。
16.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集成控制功能的内饰件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灯板在与所述虚拟按键的对应位置上,设置发光元件。
CN202211055651.1A 2022-08-31 2022-08-31 一种集成控制功能的内饰件及其制作方法 Pending CN11669134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055651.1A CN116691343A (zh) 2022-08-31 2022-08-31 一种集成控制功能的内饰件及其制作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055651.1A CN116691343A (zh) 2022-08-31 2022-08-31 一种集成控制功能的内饰件及其制作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691343A true CN116691343A (zh) 2023-09-05

Family

ID=878281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055651.1A Pending CN116691343A (zh) 2022-08-31 2022-08-31 一种集成控制功能的内饰件及其制作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691343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780965A (en) Three dimensional electroluminescent display
CN1917113B (zh) 薄片开关、薄片开关模块及面板开关
US5669486A (en) Illuminated switch
CN104021968A (zh) 车载can总线按键面板及其控制方法
CN101090040A (zh) 片状开关模块
CN102042655B (zh) 一种空调器触摸显示屏
KR101883080B1 (ko) 내장재 및 그 제조방법
JP2013182885A (ja) 照光スイッチアセンブリ
CN105206183B (zh) 显示面板及包括该显示面板的电器
CN104933972A (zh) 家电使用的超薄交互式logo及其制作方法
CN209149277U (zh) 一种显示单元、触控显示模块及电器
CN201535558U (zh) 一种空调器触摸显示屏
CN116691343A (zh) 一种集成控制功能的内饰件及其制作方法
CN203983073U (zh) 用于吸尘器的显示组件和具有其的吸尘器
CN109449033B (zh) 一种带独立背光区域的遥控器导航按键结构
CN218298971U (zh) 一种一体化背光触控模块
CN105045403A (zh) 一种键盘及终端设备
CN205069022U (zh) 显示面板及包括该显示面板的电器
CN210912203U (zh) 汽车空调出风口氛围灯
CN101494129B (zh) 多层色多组微孔金属面板的制作方法
CN209045396U (zh) 一种带独立背光区域的遥控器导航按键结构
CN103792986A (zh) 一种车用旋钮按键结构
CN202662508U (zh) 发光按键装置和电视机
CN207264363U (zh) 一种采用薄膜发光电路制成的自发光触摸控制面板
CN207719248U (zh) 保护盖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