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686224A - 用于分布式mimo传输的高分辨率码本 - Google Patents

用于分布式mimo传输的高分辨率码本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686224A
CN116686224A CN202180084520.3A CN202180084520A CN116686224A CN 116686224 A CN116686224 A CN 116686224A CN 202180084520 A CN202180084520 A CN 202180084520A CN 116686224 A CN116686224 A CN 11668622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rh
vector
basis
csi
b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8008452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吉远
M·S·拉赫曼
E·昂戈萨努西
全晸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66862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68622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H04B7/0417Feedback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22Site diversity; Macro-diversity
    • H04B7/024Co-operative use of antennas of several sites, e.g. in co-ordinated multipoint or co-operative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MIMO]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H04B7/0456Selection of precoding matrices or codebooks, e.g. using matrices antenna weighting
    • H04B7/0478Special codebook structures directed to feedback optimis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9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using feedback from receiving side
    • H04B7/0621Feedback content
    • H04B7/0626Channel coefficients, e.g.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CSI]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9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using feedback from receiving side
    • H04B7/0621Feedback content
    • H04B7/0634Antenna weights or vector/matrix coeffici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9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using feedback from receiving side
    • H04B7/0636Feedback format
    • H04B7/0639Using selective indices, e.g. of a codebook, e.g. pre-distortion matrix index [PMI] or for beam sel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86Hybrid systems, i.e. switching and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91Hybrid systems, i.e. switching and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using subgroups of transmit antenna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10Polarisation diversity; Directional diversit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种用于操作用户设备(UE)的方法包括:接收与信道状态信息(CSI)报告相关联的信息,该信息包括第三域(TD)参数其中确定空域(SD)基向量;确定频域(FD)基向量;确定系数;其中SD基向量、FD基向量或系数中的至少一个对于TD的每个维度是独立确定的、或者对于TD的所有维度是联合确定的;以及发送包括预编码矩阵指示符(PMI)的CSI报告,该PMI指示SD基向量、FD基向量和系数。

Description

用于分布式MIMO传输的高分辨率码本
技术领域
本公开总体上涉及无线通信系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基于用于分布式MIMO传输的码本的CSI报告。
背景技术
理解和正确估计用户设备(UE)和基站(BS)(例如,gNode B(gNB))之间的信道对于高效和有效的无线通信是重要的。为了正确地估计DL信道条件,gNB可以向UE发送用于DL信道测量的参考信号,例如CSI-RS,并且UE可以向gNB报告(例如反馈)关于信道测量的信息,例如CSI。利用这样的DL信道测量,gNB能够选择适当的通信参数来高效且有效地执行与UE的无线数据通信。
发明内容
问题的解决方案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了无线通信系统中基于用于分布式MIMO传输的码本来实现信道状态信息(CSI)报告的方法和装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进行CSI报告的UE。该UE包括收发器,该收发器被配置为接收与信道状态信息(CSI)报告相关联的信息,该信息包括第三域(TD)参数其中/>UE还包括可操作地连接到收发器的处理器。基于该信息,该处理器被配置为确定空域(SD)基向量;确定频域(FD)基向量;并确定系数;其中SD基向量、FD基向量或系数中的至少一个对于TD的每个维度是独立确定的、或者对于TD的所有维度是联合确定的。该收发器还被配置为发送包括预编码矩阵指示符(PMI)的CSI报告,该PMI指示SD基向量、FD基向量和系数。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无线通信系统中的BS。该BS包括处理器,该处理器被配置为生成与信道状态信息(CSI)报告相关联的信息,该信息包括第三域(TD)参数其中/>该BS还包括可操作地连接到处理器的收发器。该收发器被配置为:发送信息;以及接收包括预编码矩阵指示符(PMI)的CSI报告,该PMI指示空域(SD)基向量、频域(FD)基向量和系数;其中SD基向量、FD基向量或系数中的至少一个是基于TD的每个维度或基于TD的所有维度的。
在又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用于操作UE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接收与信道状态信息(CSI)报告相关联的信息,该信息包括第三域(TD)参数其中/>确定空域(SD)基向量;确定频域(FD)基向量;确定系数;其中SD基向量、FD基向量或系数中的至少一个对于TD的每个维度是独立确定的、或者对于TD的所有维度是联合确定的;以及发送包括预编码矩阵指示符(PMI)的CSI报告,该PMI指示SD基向量、FD基向量和系数。
根据下面的附图、描述和权利要求,其他技术特征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清楚的。
在进行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之前,阐述对本专利文档中使用的某些词语和短语的定义可能是有利的。术语“耦接”及其派生词是指两个或更多个元件之间的任何直接或间接的通信,无论这些元件是否彼此物理接触。术语“发送”、“接收”和“通信”及其派生词包括直接和间接通信。术语“包括”和“包含”以及它们的派生词意味着无限制的包括。术语“或”是包含性的,意味着和/或。短语“与……相关联”及其派生词是指包括、被包括在内、与……互连、包含、被包含在内、连接到或与……连接、耦接到或与……耦接、可与……通信、与……合作、交织、并置、接近、被结合到或与……结合、具有、具有……的属性、具有到……的关系或与……具有关系等。术语“控制器”是指控制至少一个操作的任何设备、系统或其一部分。这种控制器可以用硬件或者硬件和软件和/或固件的组合来实现。与任何特定控制器相关联的功能可以是集中式的或分布式的,无论是本地的还是远程的。当与项目列表一起使用时,短语“……中的至少一个”意味着可以使用一个或多个所列项目的不同组合,并且可能仅需要列表中的一个项目。例如,“A、B和C中的至少一个”包括以下任意组合:A、B、C、A和B、A和C、B和C以及A和B和C。
此外,下面描述的各种功能可以由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来实现或支持,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中的每一个由计算机可读程序代码形成并包含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中。术语“应用”和“程序”是指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软件组件、指令集、过程、功能、对象、类、实例、相关数据或其适于以合适的计算机可读程序代码实现的部分。短语“计算机可读程序代码”包括任何类型的计算机代码,包括源代码、目标代码和可执行代码。短语“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能够由计算机访问的任何类型的介质,诸如只读存储器(ROM)、随机访问存储器(RAM)、硬盘驱动、压缩盘(CD)、数字视频盘(DVD)或任何其他类型的存储器。“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排除传送暂时电信号或其他信号的有线、无线、光学或其他通信链路。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可以永久存储数据的介质和可以存储数据并在以后覆写的介质,诸如可重写光盘或可擦除存储器设备。
在本专利文档中还提供了对其他特定词语和短语的定义。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在多种(如果不是大多数)情况下,这样的定义适用于这样定义的词语和短语的先前以及将来的使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完整地理解本公开及其优点,现在结合附图参考以下描述,其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部分:
图1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示例无线网络;
图2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示例gNB;
图3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示例UE;
图4A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正交频分多址发送路径的高级图;
图4B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正交频分多址接收路径的高级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用于子帧中PDSCH的发送器框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用于子帧中PDSCH的接收器框图;
图7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用于子帧中PUSCH的发送器框图;
图8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用于子帧中PUSCH的接收器框图;
图9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形成波束的示例天线块或阵列;
图10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示例分布式MIMO(D-MIMO)系统;
图11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示例天线端口布局;
图12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过采样的DFT波束的3D网格;
图13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其中每个RRH具有单个天线面板的示例D-MIMO;
图14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其中每个RRH具有多个天线面板的示例D-MIMO;
图15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其中每个RRH可以具有单个天线面板或多个天线面板的示例D-MIMO;
图16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用于D-MIMO的示例码本;
图17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基于空域和频域压缩的示例去耦和联合码本;
图18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示例D-MIMO系统;
图19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示例D-MIMO系统;
图20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单面板和多面板情况的DL信道的示例;
图21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使用SD/FD基波束的压缩的示例;
图22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在FD-PD平面上针对每个SD基波束形成矩阵的重构的示例;
图23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在SD-PD平面上针对每个FD基波束形成矩阵的重构的示例;
图24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操作UE的方法的流程图;和
图25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操作BS的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讨论的图1至图25以及在本专利文档中用于描述本公开的原理的各种实施例仅是示例性的,并且不应该以任何方式被解释为限制本公开的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本公开的原理可以在任何适当布置的系统或设备中实现。
以下文献和标准描述通过引用并入本公开,如同在本文中完整阐述一样:3GPP TS36.211v16.6.0,“E-UTRA,Physical channels and modulation”(在本文中被称为“REF1”);3GPP TS 36.212v16.6.0,“E-UTRA,Multiplexing and Channel coding”(在本文中被称为“REF 2”);3GPP TS 36.213v16.6.0,“E-UTRA,Physical Layer Procedures”(在本文中被称为“REF 3”);3GPP TS 36.321v16.6.0,“E-UTRA,Medium Access Control(MAC)protocol specification”(在本文中被称为“REF 4”);3GPP TS 36.331v16.6.0,“E-UTRA,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protocol specification”(在本文中被称为“REF 5”);3GPP TR 22.891v14.2.0(在本文中被称为“REF 6”);3GPP TS 38.211v16.6.0,“NR,Physical channels and modulation”(在本文中被称为“REF 7”);3GPP TS38.212v16.6.0,“E-UTRA,NR,Multiplexing and channel coding”(在本文中被称为“REF8”);3GPP TS 38.213v16.6.0,“NR,Physical Layer Procedures for Control”(在本文中被称为“REF 9”);3GPP TS 38.214v16.6.0;“NR,Physical Layer Procedures for Data”(在本文中被称为“REF 10”);3GPP TS 38.215v16.6.0,“NR,Physical LayerMeasurements”(在本文中被称为“REF 11”);3GPP TS 38.321v16.6.0,“NR,Medium AccessControl(MAC)protocol specification”(在本文中被称为“REF 12”);以及3GPP TS38.331v16.6.0,“NR,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Protocol Specification”(在本文中被称为“REF 13”)。
根据以下详细说明,简单地通过说明多个特定实施例和实现方式(包括实施本公开的最佳模式),本公开的方面、特征和优点是清楚的。本公开还能够包括其他和不同的实施例,并且其若干细节可以在各种明显的方面进行修改,所有这些都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因此,附图和描述本质上被认为是说明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在附图中,通过示例而非限制的方式示出了本公开。
在下文中,为简洁起见,FDD和TDD均被视为针对DL和UL信令两者的双工方法。
尽管以下示例性描述和实施例假设正交频分复用(OFDM)或正交频分多址(OFDMA),但本公开可以被扩展到其他基于OFDM的传输波形或多址方案,诸如经滤波OFDM(F-OFDM)。
为了满足自部署4G通信系统以来增加的对无线数据流量的需求并且实现各种垂直应用,5G/NR通信系统已经被开发并且目前正被部署。5G/NR通信系统被认为是在更高频率(毫米波)频带(例如,28GHz或60GHz频带)中实现的,以实现更高的数据速率、或者在较低频率频带(例如,6GHz)中实现,以实现稳健的覆盖和移动性支持。为了减少无线电波的传播损耗并增加传输距离,在5G/NR通信系统中讨论了波束成形、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IMO)、全维MIMO(FD-MIMO)、阵列天线、模拟波束成形、大规模天线技术。
此外,在5G/NR通信系统中,正在基于高级小小区、云无线电接入网络(RAN)、超密集网络、设备到设备(D2D)通信、无线回程、移动网络、协作通信、协调多点(CoMP)、接收端干扰消除等进行针对系统网络改进的开发。
对5G系统和与其关联的频带的讨论是供参考的,因为本公开的某些实施例可以在5G系统中实现。然而,本公开不限于5G系统或与其关联的频带,并且本公开的实施例可以与任何频带结合使用。例如,本公开的各方面还可以被应用于可以使用太赫兹(THz)频段的5G通信系统、6G或者甚至更高版本的部署。
下面的图1-图4B描述了在无线通信系统中使用正交频分复用(OFDM)或正交频分多址(OFDMA)通信技术实现的各种实施例。对图1-图3的描述并不意味着对不同实施例可以实现的方式的物理或架构限制。本公开的不同实施例可以在任何适当布置的通信系统中实现。本公开涵盖了可以彼此结合或组合使用、或者可以作为独立方案操作的若干组成部分。
图1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示例无线网络。图1所示的无线网络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在不脱离本公开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使用无线网络100的其他实施例。
如图1所示,无线网络包括基站gNB 101、gNB 102和gNB 103。gNB 101与gNB 102和gNB 103通信。gNB 101还与至少一个网络130(诸如互联网、专有互联网协议(IP)网络或其他数据网络)通信。
gNB 102为gNB 102的覆盖区域120内的第一多个用户设备(UE)提供对网络130的无线宽带接入。第一多个UE包括UE 111,其可以位于小型企业中;UE 112,其可以位于企业(E)中;UE 113,其可以位于WiFi热点(HS)中;UE 114,其可以位于第一住宅(R)中;UE 115,其可以位于第二住宅(R)中;和UE 116,其可以是移动设备(M),诸如蜂窝电话、无线膝上型计算机、无线PDA等。gNB 103为gNB 103的覆盖区域125内的第二多个UE提供对网络130的无线宽带接入。第二多个UE包括UE 115和UE 116。在一些实施例中,gNB 101-103中的一个或多个可以使用5G、LTE、LTE-A、WiMAX、WiFi或其他无线通信技术来彼此通信以及与UE 111-116通信。
取决于网络类型,术语“基站”或“BS”可以指被配置为提供对网络的无线接入的任何组件(或组件的合集),诸如发送点(TP)、发送-接收点(TRP)、增强型基站(eNodeB或eNB)、5G基站(gNB)、宏小区、毫微微小区、WiFi接入点(AP)或其它支持无线的设备。基站可以根据一种或多种无线通信协议(例如,5G 3GPP新无线电接口/接入(NR)、长期演进(LTE)、高级LTE(LTE-A)、高速分组接入(HSPA)、Wi-Fi 802.11a/b/g/n/ac等)来提供无线接入。为了方便起见,术语“BS”和“TRP”在本专利文档中可以互换使用,以指代向远程终端提供无线接入的网络基础设施组件。此外,取决于网络类型,术语“用户设备”或“UE”可以指任何组件,诸如“移动站”、“订户站”、“远程终端”、“无线终端”、“接收点”或“用户设备”。为了方便起见,术语“用户设备”和“UE”在本专利文档中用于指代无线接入BS的远程无线设备,无论UE是移动设备(诸如移动电话或智能电话)还是通常被认为是固定设备(诸如台式计算机或自动售货机)。
虚线示出了覆盖区域120和125的大致范围,其仅出于说明和解释的目的被示为近似圆形。应该清楚地理解,取决于gNB的配置和无线电环境与自然和人为障碍相关联的变化,与gNB相关联的覆盖区域(诸如覆盖区域120和125)可以具有其他形状,包括不规则形状。
如下面更详细描述的,UE 111-116中的一个或多个包括用于接收与信道状态信息(CSI)报告相关联的信息的电路、程序或其组合,该信息包括第三域(TD)参数其中确定空域(SD)基向量;确定频域(FD)基向量;确定系数;其中SD基向量、FD基向量或系数中的至少一个对于TD的每个维度是独立确定的、或者对于TD的所有维度是联合确定的;以及发送包括预编码矩阵指示符(PMI)的CSI报告,该PMI指示SD基向量、FD基向量和系数。gNB 101-103中的一个或多个包括用于生成与信道状态信息(CSI)报告相关联的信息的电路、程序或其组合,该信息包括第三域(TD)参数/>其中/>发送信息;以及接收包括预编码矩阵指示符(PMI)的CSI报告,该PMI指示空域(SD)基向量、频域(FD)基向量和系数;其中,SD基向量、FD基向量或系数中的至少一个基于TD的每个维度或基于TD的所有维度。
尽管图1示出了无线网络的一个示例,但是可以对图1进行各种改变。例如,无线网络可以包括任何合适布置的任何数量的gNB和任何数量的UE。此外,gNB 101可以直接与任意数量的UE通信,并向这些UE提供对网络130的无线宽带接入。类似地,每个gNB 102-103可以直接与网络130通信,并向UE提供对网络130的直接无线宽带接入。此外,gNB 101、102和/或103可以提供对其他或附加外部网络(诸如外部电话网络或其他类型的数据网络)的接入。
图2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示例gNB 102。图2所示的gNB 102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并且图1的gNB 101和103可以具有相同或相似的配置。然而,gNB有各种各样的配置,并且图2不将本公开的范围限制于gNB的任何特定实现方式。
如图2所示,gNB 102包括多个天线205a-205n、RF收发器210a-210n、发送(TX)处理电路215和接收(RX)处理电路220。gNB 102还包括控制器/处理器225、存储器230和回程或网络接口235。
RF收发器210a-210n从天线205a-205n接收传入的RF信号,诸如由网络100中的UE发送的信号。RF收发器210a-210n下变频传入的RF信号以生成IF或基带信号。IF或基带信号被发送到RX处理电路220,RX处理电路220通过对基带或IF信号进行滤波、解码和/或数字化来生成经处理的基带信号。RX处理电路220将经处理的基带信号发送到控制器/处理器225以供进一步处理。
TX处理电路215从控制器/处理器225接收模拟或数字数据(诸如语音数据、网络数据、电子邮件或交互式视频游戏数据)。TX处理电路215对传出的基带数据进行编码、复用和/或数字化,以生成经处理的基带或IF信号。RF收发器210a-210n从TX处理电路215接收传出的经处理的基带或IF信号,并将该基带或IF信号上变频为经由天线205a-205n发送的RF信号。
控制器/处理器225可以包括控制gNB 102的整体操作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或其他处理设备。例如,控制器/处理器225可以根据公知的原理来控制RF收发器210a-210n、RX处理电路220和TX处理电路215对UL信道信号的接收和对DL信道信号的发送。控制器/处理器225还可以支持附加功能,诸如更高级的无线通信功能。
例如,控制器/处理器225可以支持其中来自多个天线205a-205n的传出信号被不同地加权的波束成形或定向路由操作,以有效地将这些传出信号导向期望的方向。控制器/处理器225可以在gNB 102中支持多种其他功能中的任何一种。
控制器/处理器225还能够执行驻留在存储器230中的程序和其他过程,例如OS。控制器/处理器225可以根据执行过程的需要将数据移入或移出存储器230。
控制器/处理器225还耦接到回程或网络接口235。回程或网络接口235允许gNB102通过回程连接或通过网络与其他设备或系统通信。接口235可以支持通过任何合适的有线或无线连接的通信。例如,当gNB 102被实现为蜂窝通信系统(诸如支持5G、LTE或LTE-A的蜂窝通信系统)的一部分时,接口235可以允许gNB 102通过有线或无线回程连接与其他gNB通信。当gNB 102被实现为接入点时,接口235可以允许gNB 102通过有线或无线局域网或者通过有线或无线连接与更大的网络(诸如互联网)进行通信。接口235包括支持通过有线或无线连接进行通信的任何合适的结构,诸如以太网或RF收发器。
存储器230耦接到控制器/处理器225。存储器230的一部分可以包括RAM,而存储器230的另一部分可以包括闪存或其他ROM。
尽管图2示出了gNB 102的一个示例,但是可以对图2进行各种改变。例如,gNB 102可以包括任何数量的图2所示的每个组件。作为特定示例,接入点可以包括多个接口235,并且控制器/处理器225可以支持在不同的网络地址之间路由数据的路由功能。作为另一个特定示例,尽管被示为包括TX处理电路215的单个实例和RX处理电路220的单个实例,但是gNB102可以包括每个的多个实例(诸如每个RF收发器一个实例)。此外,图2中的各种组件可以被组合、进一步细分或省略,并且可以根据特定需要添加附加的组件。
图3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示例UE 116。图3所示的UE 116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并且图1的UE 111-115可以具有相同或相似的配置。然而,UE有各种各样的配置,并且图3不将本公开的范围限制于UE的任何特定实现方式。
如图3所示,UE 116包括天线305、射频(RF)收发器310、TX处理电路315、麦克风320和接收(RX)处理电路325。UE 116还包括扬声器330、处理器340、输入/输出(I/O)接口(IF)345、触摸屏350、显示器355和存储器360。存储器360包括操作系统(OS)361和一个或多个应用362。
RF收发器310从天线305接收由网络100的gNB发送的传入的RF信号。RF收发器310对传入的RF信号进行下变频,以生成中频(IF)或基带信号。IF或基带信号被发送到RX处理电路325,RX处理电路325通过对基带或IF信号进行滤波、解码和/或数字化来生成经处理的基带信号。RX处理电路325将经处理的基带信号发送到扬声器330(诸如用于语音数据)或处理器340以供进一步处理(诸如用于网络浏览数据)。
TX处理电路315从麦克风320接收模拟或数字语音数据、或者从处理器340接收其他传出的基带数据(诸如网络数据、电子邮件或交互式视频游戏数据)。TX处理电路315对传出的基带数据进行编码、复用和/或数字化,以生成经处理的基带或IF信号。RF收发器310从TX处理电路315接收传出的经处理的基带或IF信号,并将该基带或IF信号上变频为经由天线305发送的RF信号。
处理器34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或其他处理设备,并执行存储在存储器360中的OS 361,以控制UE 116的整体操作。例如,处理器340可以根据公知的原理来控制RF收发器310、RX处理电路325和TX处理电路315对DL信道信号的接收和对UL信道信号的发送。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340包括至少一个微处理器或微控制器。
处理器340还能够执行驻留在存储器360中的其他过程和程序,诸如用于接收与信道状态信息(CSI)报告相关联的信息的过程,该信息包括第三域(TD)参数其中/>确定空域(SD)基向量;确定频域(FD)基向量;确定系数;其中SD基向量、FD基向量或系数中的至少一个对于TD的每个维度是独立确定的、或者对于TD的所有维度是联合确定的;以及发送包括预编码矩阵指示符(PMI)的CSI报告,该PMI指示SD基向量、FD基向量和系数。处理器340可以根据执行过程的需要将数据移入或移出存储器360。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340被配置为基于OS 361或响应于从gNB或运营商接收到的信号来执行应用362。处理器340还耦接到I/O接口345,I/O接口345向UE 116提供连接到其他设备(诸如膝上型计算机和手持式计算机)的能力。I/O接口345是这些附件和处理器340之间的通信路径。
处理器340还耦接到触摸屏350和显示器355。UE 116的操作者可以使用触摸屏350向UE 116输入数据。显示器355可以是液晶显示器、发光二极管显示器或能够呈现(诸如来自网站的)文本和/或至少有限图形的其他显示器。
存储器360耦接到处理器340。存储器360的一部分可以包括随机访问存储器(RAM),而存储器360的另一部分可以包括闪存或其他只读存储器(ROM)。
尽管图3示出了UE 116的一个示例,但是可以对图3进行各种改变。例如,图3中的各种组件可以被组合、进一步细分或省略,并且可以根据特定需要添加附加的组件。作为特定示例,处理器340可以被分为多个处理器,诸如一个或多个中央处理单元(CPU)和一个或多个图形处理单元(GPU)。此外,尽管图3示出了被配置为移动电话或智能电话的UE 116,但是UE可以被配置为作为其他类型的移动或固定设备来操作。
图4A是发送路径电路的高级图。例如,发送路径电路可以用于正交频分多址(OFDMA)通信。图4B是接收路径电路的高级图。例如,接收路径电路可以用于正交频分多址(OFDMA)通信。在图4A和图4B中,对于下行链路通信,发送路径电路可以在基站(gNB)102或中继站中实现,并且接收路径电路可以在用户设备(例如,图1的用户设备116)中实现。在其他示例中,对于上行链路通信,接收路径电路450可以在基站(例如,图1的gNB 102)或中继站中实现,并且发送路径电路可以在用户设备(例如,图1的用户设备116)中实现。
发送路径电路包括信道编码和调制块405、串行到并行(S-to-P)块410、大小为N的快速傅立叶逆变换(IFFT)块415、并行到串行(P-to-S)块420、添加循环前缀块425和上变频器(UC)430。接收路径电路450包括下变频器(DC)455、移除循环前缀块460、串行到并行(S-to-P)块465、大小为N的快速傅立叶变换(FFT)块470、并行到串行(P-to-S)块475以及信道解码和解调块480。
图4A 400和图4B 450中的至少一些组件可以以软件实现,而其他组件可以通过可配置硬件或软件和可配置硬件的混合来实现。具体地,注意到本公开文档中描述的FFT块和IFFT块可以被实现为可配置的软件算法,其中大小N的值可以根据实现方式来修改。
此外,尽管本公开针对实现快速傅立叶变换和快速傅立叶逆变换的实施例,但这仅是说明,并且不被解释为限制本公开的范围。可以理解,在本公开的替代实施例中,快速傅立叶变换函数和快速傅立叶逆变换函数可以分别容易地由离散傅立叶变换(DFT)函数和离散傅立叶逆变换(IDFT)函数来代替。可以理解,对于DFT和IDFT函数,N变量的值可以是任何整数(即1、4、3、4等),而对于FFT和IFFT函数,N变量的值可以是2的幂的任何整数(即1、2、4、8、16等)。
在发送路径电路400中,信道编码和调制块405接收信息比特集,对输入比特应用编码(例如,LDPC编码)和调制(例如,正交相移键控(QPSK)或正交幅度调制(QAM)),以产生频域调制符号序列。串行到并行块410将串行经调制符号转换(即,解复用)为并行数据,以产生N个并行符号流,其中N是在BS 102和UE 116中使用的IFFT/FFT大小。大小为N的IFFT块415然后对N个并行符号流执行IFFT运算,以产生时域输出信号。并行到串行块420转换(即,复用)来自大小为N的IFFT块415的并行时域输出符号,以产生串行时域信号。添加循环前缀块425然后将循环前缀插入到时域信号中。最后,上变频器430将添加循环前缀块425的输出调制(即,上变频)到RF频率,以经由无线信道发送。信号也可以在转换到RF频率之前在基带被滤波。
发送的RF信号通过无线信道后到达UE 116,并且与gNB 102处的操作相反的操作被执行。下变频器455将接收到的信号下变频到基带频率,并且移除循环前缀块460,并且移除循环前缀,以产生串行时域基带信号。串行到并行块465将时域基带信号转换为并行时域信号。大小为N的FFT块470然后执行FFT算法以产生N个并行频域信号。并行到串行块475将并行频域信号转换为经调制数据符号序列。信道解码和解调块480解调并随后解码经调制符号,以恢复原始的输入数据流。
gNB 101-103中的每一个可以实现类似于在下行链路中向用户设备111-116进行发送的发送路径,并且可以实现类似于在上行链路中从用户设备111-116进行接收的接收路径。类似地,用户设备111-116中的每一个可以实现与用于在上行链路中向gNB 101-103进行发送的架构相对应的发送路径,并且可以实现与用于在下行链路中从gNB 101-103进行接收的架构相对应的接收路径。
通信系统包括将信号从诸如基站(BS)或NodeB的发送点传送到用户设备(UE)的下行链路(DL)和将信号从UE传送到诸如NodeB的接收点的上行链路(UL)。UE通常也被称为终端或移动站,可以是固定的或移动的,并且可以是蜂窝电话、个人计算机设备或自动化设备。一般是固定站的eNodeB也可以被称为接入点或其他等效术语。对于LTE系统,NodeB通常被称为eNodeB。
在诸如LTE系统的通信系统中,DL信号可以包括传送信息内容的数据信号、传送DL控制信息(DCI)的控制信号和也被称为导频信号的参考信号(RS)。eNodeB通过物理DL共享信道(PDSCH)发送数据信息。eNodeB通过物理DL控制信道(PDCCH)或增强型PDCCH(EPDCCH)发送DCI。
eNodeB在物理混合ARQ指示符信道(PHICH)中发送响应于来自UE的数据传输块(TB)传输的确认信息。eNodeB发送多种类型的RS中的一种或多种,包括UE公共RS(CRS)、信道状态信息RS(CSI-RS)或解调RS(DMRS)。CRS在DL系统带宽(BW)上传输,并且可以被UE用来获得信道估计以解调数据或控制信息或者执行测量。为了减少CRS开销,eNodeB可以在时域和/或频域中以比CRS更小的密度来发送CSI-RS。可以仅在相应的PDSCH或EPDCCH的BW中发送DMRS,并且UE可以使用DMRS来解调分别在PDSCH或EPDCCH中的数据或控制信息。DL信道的传输时间间隔被称为子帧,并且可以具有例如1毫秒的持续时间。
DL信号还包括携带系统控制信息的逻辑信道的传输。BCCH在DL信号传送主信息块(MIB)时被映射到被称为广播信道(BCH)的传输信道、或者在DL信号传送系统信息块(SIB)时被映射到DL共享信道(DL-SCH)。大多数系统信息被包括在使用DL-SCH传输的不同SIB中。子帧中DL-SCH上的系统信息的存在可以由对应的PDCCH(其传送具有用系统信息RNTI(SI-RNTI)加扰的循环冗余校验(CRC)的码字)的传输来指示。可替代地,可以在较早的SIB中提供用于SIB传输的调度信息,并且可以由MIB提供用于第一个SIB(SIB-1)的调度信息。
以子帧和一组物理资源块(PRB)为单位执行DL资源分配。传输BW包括被称为资源块(RB)的频率资源单元。每个RB包括NEPDCCH个子载波或资源元素(RE),诸如12个RE。一个RB在一个子帧上的单元被称为PRB。对于PDSCH传输BW,UE可以被分配ns=(ns0+y·NEPDCCH)modD个RB,总共个RE。
UL信号可以包括传送数据信息的数据信号、传送UL控制信息的控制信号(UCI)和UL RS。UL RS包括DMRS和探测RS。UE仅在相应的PUSCH或PUCCH的BW中发送DMRS。eNodeB可以使用DMRS来解调数据信号或UCI信号。UE发送SRS以向eNodeB提供UL CSI。UE通过相应的物理UL共享信道(PUSCH)或物理UL控制信道(PUCCH)来发送数据信息或UCI。如果UE需要在同一UL子帧中发送数据信息和UCI,则UE可以在PUSCH中复用这两者。UCI包括混合自动重复请求确认(HARQ-ACK)信息,其指示对PDSCH中的数据TB的正确(ACK)或不正确(NACK)检测或PDCCH检测的缺失(DTX);指示UE的缓冲器中是否存在数据的调度请求(SR);秩指示符(RI)和使得eNodeB能够针对到UE的PDSCH发送执行链路自适应的信道状态信息(CSI)。响应于检测到指示释放半持久调度的PDSCH的PDCCH/EPDCCH,UE也发送HARQ-ACK信息。
UL子帧(或时隙)包括两个时隙。每个时隙包括用于传输数据信息、UCI、DMRS或SRS的个符号。UL系统BW的频率资源单元是RB。对于传输BW,UE被分配了NRB个RB,总共个RE。对于PUCCH,NRB=1。最后一个子帧符号可以用于复用来自一个或多个UE的SRS传输。可用于数据/UCI/DMRS传输的子帧符号的数量是其中,如果最后一个子帧符号用于传输SRS,则NSRS=1;否则,NSRS=0。
图5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用于子帧中PDSCH的发送器框图500。图5所示的发送器框图500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图5所示的组件中的一个或多个可以在被配置为执行所述功能的专用电路中实现、或者组件中的一个或多个可以由执行指令以执行所述功能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来实现。图5不将本公开的范围限制于发送器框图500的任何特定实现方式。
如图5所示,信息比特510由编码器520(诸如turbo编码器)编码并由调制器530例如使用正交相移键控(QPSK)调制来调制。串行到并行(S/P)转换器540生成M个调制符号,这些调制符号随后被提供给映射器550,以针对分配的PDSCH发送BW,被映射到由传输BW选择单元555选择的RE,单元560应用快速傅立叶逆变换(IFFT),然后输出被并行到串行(P/S)转换器570串行化以创建时域信号,滤波器580应用滤波,并且信号被发送590。诸如数据加扰、循环前缀插入、时间窗口化、交织的附加功能在本领域中是公知的,为简洁起见没有示出。
图6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用于子帧中PDSCH的接收器框图600。图6所示的图600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图6所示的组件中的一个或多个可以在被配置为执行所述功能的专用电路中实现、或者组件中的一个或多个可以由执行指令以执行所述功能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来实现。图6不将本公开的范围限制于图600的任何特定实现方式。
如图6所示,滤波器620对接收到的信号610进行滤波,BW选择器635针对分配的接收BW选择RE 630,单元640应用快速傅立叶变换(FFT),并行到串行转换器650对输出进行串行化。随后,解调器660通过应用根据DMRS或CRS(未示出)获得的信道估计来对数据符号进行相干解调,并且解码器670(诸如turbo解码器)解码解调后的数据以提供对信息数据比特680的估计。为简洁起见,没有示出诸如时间窗口化、循环前缀移除、解扰、信道估计和去交织的附加功能。
图7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用于子帧中PUSCH的发送器框图700。图7所示的框图700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图5所示的组件中的一个或多个可以在被配置为执行所述功能的专用电路中实现、或者组件中的一个或多个可以由执行指令以执行所述功能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来实现。图7不将本公开的范围限制于框图700的任何特定实现方式。
如图7所示,信息数据比特710由编码器720(诸如turbo编码器)编码并由调制器730调制。离散傅立叶变换(DFT)单元740对经调制的数据比特应用DFT,BW带宽选择单元755选择与分配的PUSCH发送BW相对应的RE 750,单元760应用IFFT,并且在循环前缀插入(未示出)之后,滤波器770应用滤波,并且信号被发送780。
图8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用于子帧中PUSCH的接收器框图800。图8所示的框图800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图8所示的组件中的一个或多个可以在被配置为执行所述功能的专用电路中实现、或者组件中的一个或多个可以由执行指令以执行所述功能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来实现。图8不将本公开的范围限制于框图800的任何特定实现方式。
如图8所示,滤波器820对接收到的信号810进行滤波。随后,在移除循环前缀(未示出)之后,单元830应用FFT,接收BW选择器845选择与分配的PUSCH接收BW相对应的RE 840,单元850应用逆DFT(IDFT),解调器860通过应用根据DMRS(未示出)获得的信道估计来对数据符号进行相干解调,解码器870(诸如turbo解码器)解码解调后的数据以提供对信息数据比特880的估计。
在下一代蜂窝系统中,设想了超出LTE系统能力的各种用例。被称为5G或第五代蜂窝系统的系统能够在低于6GHz和高于6GHz(例如,在毫米波区段中)下操作成为要求之一。在3GPP TR 22.891中,已经确定和描述了74个5G用例;这些用例可以大致被分入三个不同的组。第一组被称为“增强型移动宽带(eMBB)”,其目标是具有不太严格的等待时间和可靠性要求的高数据速率服务。第二组被称为“超可靠和低等待时间(URLL)”,其目标是对数据速率要求不太严格,但对等待时间的容忍度较低的应用。第三组被称为“大规模MTC(mMTC)”,其目标是大量低功率设备连接(诸如每km2 100万个),对可靠性、数据速率和等待时间要求不太严格。
图9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示例天线块或阵列900。图9所示的天线块或阵列900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图9不将本公开的范围限制到天线块或阵列900的任何特定实现方式。
对于毫米波频段,尽管对于给定的形状因子,天线元件的数量可以更大,但CSI-RS端口的数量(其可以对应于经数字预编码端口的数量)往往会受到硬件约束(诸如在毫米波频率下安装大量ADC/DAC的可行性)的限制,如图9所示。在这种情况下,一个CSI-RS端口被映射到可以由模拟相移器组901控制的大量天线元件上。然后,一个CSI-RS端口可以对应于一个子阵列,该子阵列通过模拟波束成形905产生窄模拟波束。该模拟波束可以通过在符号或子帧之间改变相移器组被配置为扫过更宽的角度范围(920)。子阵列的数量(等于RF链的数量)与CSI-RS端口的数量NCSI-PORT相同。数字波束成形单元910对NCSI-PORT个模拟波束执行线性组合,以进一步增加预编码增益。尽管模拟波束是宽带的(因此不是频率选择性的),但是数字预编码可以在频率子带或资源块上变化。
为了实现数字预编码,对CSI-RS的高效设计是关键的因素。为此,支持与三种类型的CSI-RS测量行为相对应的三种类型的CSI报告机制,例如,对应于非预编码的CSI-RS的“类A”CSI报告,对应于UE特定波束成形CSI-RS的具有K=1个CSI-RS资源的“类B”报告,以及对应于小区特定波束成形CSI-RS的具有K>1个CSI-RS资源的“类B”报告。
对于非预编码的(NP)CSI-RS,利用CSI-RS端口和TXRU之间的小区特定一对一映射。不同的CSI-RS端口具有相同的宽波束宽度和方向,因此通常具有小区宽度的覆盖。对于波束成形的CSI-RS,在非零功率(NZP)CSI-RS资源(例如,包括多个端口)上应用小区特定或UE特定波束成形操作。至少在给定的时间/频率,CSI-RS端口具有窄波束宽度,因此没有小区宽的覆盖,并且至少从gNB的角度来看是这样。至少一些CSI-RS端口-资源组合具有不同的波束方向。
在可以在服务eNodeB处通过UL信号来测量DL长期信道统计数据的场景中,可以容易地使用UE特定BF CSI-RS。这在UL-DL双工距离足够小时通常是可行的。然而,当该条件不成立时,一些UE反馈对于eNodeB获得对DL长期信道统计数据的估计(或其任何表示)是必要的。为了促进这样的过程,以周期T1(ms)发送第一BF CSI-RS,并且以周期T2(ms)发送第二NP CSI-RS,其中T1≤T2。这种方法被称为混合CSI-RS。混合CSI-RS的实现方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CSI过程和NZP CSI-RS资源的定义。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MIMO通常被确定是实现高系统吞吐量要求的基本特征。MIMO传输方案的关键组成部分之一是在eNB(或gNB)(或TRP)处的准确CSI获取。特别地,对于MU-MIMO,为了保证高MU性能,准确CSI的可用性是必要的。对于TDD系统,可以使用依赖于信道互易性的SRS传输来获取CSI。另一方面,对于FDD系统,可以使用来自eNB(或gNB)的CSI-RS传输以及来自UE的CSI获取和反馈来获取CSI。在传统的FDD系统中,CSI反馈框架是CQI/PMI/RI(还有CRI和LI)的形式下“隐式的”,其从假设来自eNB(或gNB)的SU传输的码本中导出。由于推导CSI时固有的SU假设,这种隐式CSI反馈对于MU传输是不充分的。由于未来(例如,NR)系统可能更加以MU为中心,这种SU-MU CSI失配将成为实现高MU性能增益的瓶颈。隐式反馈的另一个问题是大量天线端口在eNB(或gNB)处的可扩展性。对于大量天线端口,针对隐式反馈的码本设计相当复杂(例如,3GPP LTE规范中总共有44个类A码本),并且不能保证所设计的码本在实际部署场景中带来合理的性能收益(例如,最多只能展现很小百分比的增益)。认识到上述问题,3GPP规范还支持LTE中的高级CSI报告。
在5G或NR系统[REF7,REF8]中,上述来自LTE的“隐式”CSI报告范例也得到支持并且被称为类型I CSI报告。此外,还支持高分辨率CSI报告,其被称为类型II CSI报告,以向gNB提供更准确的CSI信息,用于诸如高阶MU-MIMO的用例。然而,类型II CSI报告的开销在实际的UE实现中可能是一个问题。一种减少类型II CSI开销的方法是基于频域(FD)压缩的。在版本16NR中,已经支持类型II CSI的基于DFT的FD压缩(在REF8中被称为版本16增强型类型II码本)。对于该特征,一些关键组成部分包括(a)空域(SD)基W1、(b)FD基Wf、以及(c)线性组合SD基和FD基的系数在非互易FDD系统中,UE需要报告完整的CSI(包括所有分量)。然而,当UL和DL之间确实存在互易性或部分互易性时,可以基于使用来自UE的SRS传输估计的UL信道来获得CSI分量中的一些。在版本16NR中,基于DFT的FD压缩被扩展到这种部分互易性情况(在REF8中被称为版本16增强型类型II端口选择码本),其中W1中基于DFT的SD基被SD CSI-RS端口选择替换,即,/>个CSI-RS端口中的L个端口被选择(该选择对于CSI-RS端口的两个天线极化或两半是公共的)。在这种情况下,在SD中对CSI-RS端口进行波束成形(假设角度域中的UL-DL信道互易性),并且可以基于使用SRS测量估计的UL信道在gNB处获得波束成形信息。
图10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示例分布式MIMO(D-MIMO)系统1000。图10所示的分布式MIMO(D-MIMO)系统1000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图10不将本公开的范围限制于分布式MIMO(D-MIMO)系统1000的任何特定实现方式。
NR支持多达32个CSI-RS天线端口。对于在低于1GHz频率范围(例如,小于1GHz)下操作的蜂窝系统,在一个站点或远程无线电头端(RRH)处支持大量CSI-RS天线端口(例如,32个)是具有挑战性的,这是因为(当与在更高频率(例如2GHz或4GHz)下操作的系统相比时)在这些频率下的天线形状因子(form factor)较大。在这样的低频率下,可以共址于站点(或RRH)的CSI-RS天线端口的最大数量可以被限制为例如8。这限制了这种系统的频谱效率。特别地,由于大量CSI-RS天线端口(诸如32个)而提供的MU-MIMO空间复用增益无法实现。操作具有大量CSI-RS天线端口的低于1GHz系统的一种方式是基于在多个站点(或RRH)分布天线端口。多个站点或RRH仍然可以连接到单个(公共)基带单元,因此仍然可以在一个集中位置处处理经由多个分布式RRH发送/接收的信号。例如,32个CSI-RS端口可以分布在4个RRH上,每个RRH具有8个天线端口。这种MIMO系统可以被称为分布式MIMO(D-MIMO)系统,如图10所示。尽管使用了术语RRH,但是也可以使用其他术语来代替RRH,例如,TRP、分布式单元(DU)、远程单元(RU)、接入点(AP)等。
所有以下组成部分和实施例都适用于具有CP-OFDM(循环前缀OFDM)波形以及DFT-SOFDM(DFT-扩频OFDM)和SC-FDMA(单载波FDMA)波形的UL传输。此外,当时间上的调度单元是一个子帧(其可以由一个或多个时隙组成)或一个时隙时,所有以下组成部分和实施例都适用于UL传输。
在本公开中,CSI报告的频率分辨率(报告粒度)和跨度(报告带宽)可以分别根据频率“子带”和“CSI报告频带”(CRB)来定义。
用于CSI报告的子带被定义为连续PRB的集合,PRB表示用于CSI报告的最小频率单元。子带中PRB的数量对于给定的DL系统带宽值可以是固定的、或者经由更高层/RRC信令半静态地配置、或者经由L1 DL控制信令或MAC控制单元(MAC CE)动态地配置。子带中PRB的数量可以被包括在CSI报告设置中。
“CSI报告频带”被定义为连续或非连续子带的集合/合集,其中执行CSI报告。例如,CSI报告频带可以包括DL系统带宽内的所有子带。这也可以被称为“全频带”。可替代地,CSI报告频带可以仅包括DL系统带宽内子带的合集。这也可以被称为“部分频带”。
术语“CSI报告频带”仅用作表示功能的示例。也可以使用诸如“CSI报告子带集合”或“CSI报告带宽”的其他术语。
就UE配置而言,UE可以被配置有至少一个CSI报告频带。这种配置可以是(经由更高层信令或RRC)半静态的或(经由MAC CE或L1 DL控制信令)动态的。当(例如,经由RRC信令)被配置有多个(N个)CSI报告频带时,UE可以报告与n≤N个CSI报告频带相关联的CSI。例如,>6GHz,大的系统带宽可能需要多个CSI报告频带。n的值可以(经由更高层信令或RRC)被半静态地或(经由MAC CE或L1 DL控制信令)动态地配置。可替代地,UE可以经由UL信道报告n的推荐值。
因此,可以如下针对每个CSI报告频带定义CSI参数频率粒度。当一个CSI参数用于CSI报告频带内的所有Mn个子频带时,对于具有Mn个子频带的CSI报告频带,CSI参数被配置有“单个”报告。当针对CSI报告频带内的Mn个子带中的每一个报告一个CSI参数时,对于具有Mn个子频带的CSI报告频带,CSI参数被配置有“子带”。
图11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示例天线端口布局1100。图11所示的天线端口布局1100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图11不将本公开的范围限制于天线端口布局1100的任何特定实现方式。
如图11所示,N1和N2分别是在第一维度和第二维度中具有相同极化的天线端口的数量。对于2D天线端口布局,N1>1,N2>1,并且对于1D天线端口布局,N1>1并且N2=1。因此,对于双极化天线端口布局,当每个天线映射到一个天线端口时,天线端口的总数是2N1N2。图11示出了其中“X”表示两种天线极化的示例。在本公开中,术语“极化”是指一组天线端口。例如,天线端口包括第一天线极化,并且天线端口包括第二天线极化,其中PCSIRS是CSI-RS天线端口的数量,并且X是起始天线端口号(例如,X=3000,则天线端口是3000、3001、3002、……)。/>
设Ng是gNB处天线面板的数量。当有多个天线面板(Ng>1)时,我们假设每个面板都是双极化天线端口,两个维度有N1和N2个端口。这如图11所示。注意,不同天线面板中的天线端口布局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如[REF 9]的章节5.2.2.2.3所述的,类型II单面板码本具有以下秩1(1层)预编码器结构:
其中和/>是幅度系数,/>是相位系数,并且/>其中i=0,1,…,L-1是包括W1的L个波束,波束索引为/>并且
是二维DFT向量。的支持值对应于QPSK或8-PSK(可配置)。表1给出了(N1,N2,O1,O2)的支持值。
表1:(N1,N2)和(O1,O2)的支持配置
/>
和/>的支持值分别根据表2和表3。幅度分量/>的报告是可配置的(开(ON)/关(OFF))。
表2:的幅度码本/>
表3:的幅度码本
如[REF 9]的章节5.2.2.2.4所述的,类型II端口选择码本具有以下秩1(1层)预编码器结构:
其中vm是PCSI-RS/2个元素列向量,其在元素中包含值1,而在其余位置包含值0(其中第一个元素是元素0)。d的值由更高层参数portSelectionSamplingSize配置,其中d∈{1,2,3,4}且/>其余细节与[REF 8]的章节5.2.2.2.3中的相同。
如在于2020年5月19日公布的题为“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xplicit CSIReporting in Advanc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的美国专利No.10,659,118中所述的,该专利的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UE被配置有高分辨率(例如,类型II)CSI报告,在该高分辨率CSI报告中,基于线性组合的类型II CSI报告框架被扩展为除了第一天线端口维度和第二天线端口维度之外还包括频率维度。
图12示出了过采样的DFT波束的3D网格1100(第一端口维度、第二端口维度、频率维度),其中
·第一维度与第一端口维度相关联,
·第二维度与第二端口维度相关联,并且
·第三维度与频率维度相关联。
第一端口域和第二端口域表示的基集(basis set)分别是长度为N1和长度为N2的过采样DFT码本,并且分别具有过采样因子O1和O2。同样,频域表示(即,第三维度)的基集是长度为N3且具有过采样因子O3的DFT码本。在一个示例中,O1=O2=O3=4。在另一个示例中,过采样因子Oi属于{2,4,8}。在又一个示例中,O1、O2或O3中的至少一个是更高层配置的(经由RRC信令)。
如REF8的章节5.2.2.2.5和5.2.2.2.6中所解释的,UE被配置有用于增强型类型IICSI报告的被设置为‘typeII-PortSelection-r16’的更高层参数codebookType,在该类型II CSI报告中,对于所有SB和对于给定层l=1,..,ν(其中ν是关联的RI值)的预编码器由下式给出
或者
其中N1是天线端口在第一天线端口维度中的数量(具有相同的天线极化),
N2是天线端口在第二天线端口维度中的数量(具有相同的天线极化),
PCSI-RS是被配置给UE的CSI-RS端口的数量,
N3是用于PMI报告的SB的数量或者(包括CSI报告频带的)FD单元的数量或(包括CSI报告频带的)FD分量的数量或者由PMI(每个FD单元/分量一个PMI)指示的预编码矩阵的总数,
ai是2N1N2×1(等式1)或N1N2×1(等式2)列向量,并且如果天线端口在gNB处是共极化的,则ai是N1N2×1或端口选择列向量,并且如果天线端口在gNB处是双极化的或交叉极化的,则ai是2N1N2×1或PCSIRS×1端口选择列向量,其中端口选择向量被定义为在一个元素中包含值1而在其余位置包含值0的向量,并且PCSIRS是为CSI报告配置的CSI-RS端口的数量,
bf是N3×1列向量,
Cl,i,f是与向量ai和bf相关联的复系数。
在一个示例中,当UE报告K<2LM个系数的子集(其中K是固定的、或由gNB配置的或者由UE报告的)时,则预编码器等式1或等式2中的系数Cl,i,f被替换为xl,i,f×cl,i,f,其中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如果系数cl,i,f由UE报告,则xl,i,f=1。
否则(即,Cl,i,f不由UE报告),xl,i,f=0。
xl,i,f=1或0的指示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的。例如,该指示可以基于比特图。
在另一个示例中,预编码器等式1或等式2分别被概括为
其中对于给定的i,基向量的个数为Mi,且对应的基向量为{bi,f}.。注意,Mi是UE针对给定的i报告的系数cl,i,f的数量,其中Mi≤M(其中{Mi}或∑Mi是固定的、或由gNB配置的或者由UE报告的)。
Wl的列被归一化为范数1。对于秩R或R个层(υ=R),预编码矩阵由给出。在本公开的其余部分中考虑等式2。然而,本公开的实施例是通用的,并且也适用于等式1、等式3和等式4。/>
这里并且M≤N3。如果/>则A是单位矩阵,因此不被报告。同样,如果M=N3,则B是单位矩阵,因此不被报告。在一个示例中,假设M<N3,为了报告B的列,使用过采样的DFT码本。例如,bf=wf,其中量wf由下式给出
当03=1时,层l∈{1,..,υ}(其中υ是RI或秩值)的FD基向量由下式给出
其中且/>其中
在另一个示例中,离散余弦变换DCT基用于构建/报告第三维度的基B。DCT压缩矩阵的第m列简单地由下式给出
且K=N3,且m=0,...,N3-1。
因为DCT被应用于实值系数,所以DCT被分别应用于(信道或信道特征向量的)实部和虚部。可替代地,DCT被分别应用于(信道或信道特征向量的)幅度分量和相位分量。对DFT或DCT基的使用仅用于说明目的。本公开适用于构建/报告A和B的任何其他基向量
在高层次上,预编码器Wl可以描述如下。
其中A=W1对应于类型II CSI码本[REF8]中的版本15W1,并且B=Wf
矩阵由所有需要的线性组合系数(例如,幅度和相位或实部或虚部)组成。/>中每个报告的系数cl,i,f=pl,i,fφl,i,f被量化为幅度系数(pl,i,f)和相位系数(φl,i,f)。在一个示例中,幅度系数(pl,i,f)使用A比特幅度码本来报告,其中A属于{2,3,4}。如果对于A支持多个值,则经由更高层信令配置一个值。在另一个示例中,幅度系数(pl,i,f)被报告为/>其中
·是使用A1比特幅度码本报告的参考或第一幅度,其中A1属于{2,3,4},并且
·是使用A2比特幅度码本报告的差分或第二幅度,其中A2≤A1属于{2,3,4}。/>
对于层l,让我们将与空域(SD)基向量(或波束)i∈{0,1,...,2L-1}和频域(FD)基向量(或波束)f∈{0,1,...,M-1}相关联的线性组合(LC)系数表示为cl,i,f,并且将最大系数表示为从KNZ个非零(NZ)系数中报告最大系数,该最大系数是使用比特图报告的,其中KNZ≤K0=[β×2LM]<2LM和β是更高层配置的。不由UE报告的剩余2LM-KNZ个系数被假设为零。以下量化方案用于量化/报告KNZ个NZ系数。
对于中NZ系数的量化,UE报告如下
X比特指示符用于最大系数索引(i*,f*),其中或/>
最大系数(因此其幅度/相位不被报告)
使用两个天线极化特定的参考幅度。
对于与最大系数相关联的极化,由于参考幅度/>因此不被报告
对于另一种极化,参考幅度被量化为4个比特
该4比特幅度基本要素(alphabet)是
对于{cl,i,f,(i,f)≠(i*,f*)}:
对于每种极化,系数的差分幅度是相对于关联的极化特定参考幅度计算的,并且被量化为3个比特
该3比特幅度基本要素是
注意:最终量化幅度pi,i,f给出
每个相位被量化为8PSK(Nph=8)或16PSK(Nph=16)(这是可配置的)。
对于与最大系数相关联的极化r*∈{0,1},我们设/>且参考幅度对于另一种极化r∈{0,1}且r≠r*,我们设/> 并且参考幅度/>使用上述4比特幅度码本来量化(报告)。
UE可以被配置为报告M个FD基向量。在一个示例中,其中R是从{1,2}配置的更高层,并且p是从/>配置的更高层。在一个示例中,p值是针对秩1-2CSI报告配置的更高层。对于秩>2(例如,秩3-4),p值(由v0表示)可以不同。在一个示例中,对于秩1-4,(p,v0)从/>联合配置,即,对于秩1-2,/>且对于秩3-4,/>在一个示例中,N3=NSB×R,其中,NSB是用于CQI报告的SB的数量。
UE可以被配置为针对秩v CSI报告的每个层l∈{0,1,..,v-1},在一步中自由地(独立地)报告N3个基向量中的M个FD基向量。可替代地,UE可以被配置为在两步中报告M个FD基向量,如下所示。
在步骤1中,选择/报告包括N′3<N3个基向量的中间集(InS),其中该InS对于所有层是公共的。
在步骤2中,对于秩v CSI报告的每个层l∈{0,1,..,v-1},从InS中的N′3个基向量中自由地(独立地)选择/报告M个FD基向量。
在一个示例中,当N3≤19时使用一步法,且当N3>19时使用两步法。在一个示例中,其中α>1是固定的(例如固定为2)或者是可配置的。
基于DFT的频域压缩(等式5)中使用的码本参数是(L,p,v0,β,α,Nph)。在一个示例中,这些码本参数的值集如下。
·L:该值集一般为{2,4},除了对于秩1-2、32CSI-RS天线端口,并且R=1,L∈{2,4,6}。
·秩1-2的p,秩3-4的(p,v0):且/>
·
·α∈{1.5,2,2.5,3}
·Nph∈{8,16}。
在另一个示例中,码本参数(L,p,v0,β,α,Nph)的值集如下:α=2,Nph=16,如表4所示,其中,L,β和pυ的值由更高层参数paramCombination-r17确定。在一个示例中,UE不被期望被配置有等于以下各项的paramCombination-r17
·当PCSI-RS=4时,3、4、5、6、7或8,
·当CSI-RS端口的数量PCSI-RS<32时,7或8
·当对于任何i>1,更高层参数typeII-RI-Restriction-r17被配置有ri=1时,7或8
·当R=2时,7或8。
比特图参数typeII-RI-Restriction-r17形成比特序列r3,r2,r1,r0,其中,r0是LSB,r3是MSB。当ri,i∈{0,1,...,3}为零时,PMI和RI报告不被允许对应于与υ=i+1个层相关联的任何预编码器。参数R用更高层参数numberOfPMISubbandsPerCQISubband-r17配置。该参数控制由PMI指示的预编码矩阵的总数N3,作为csi-ReportingBand中子带的数量、由更高级参数subbandSize配置的子带大小以及带宽部分中PRB的总数的函数。
表4
上述框架(等式5)表示用于在2L个SD波束和Mυ个FD波束上使用线性组合(双和)的多个(N3)FD单元的预编码矩阵。通过用TD基矩阵Wt代替FD基矩阵Wf,该框架也可以用于在时域(TD)中表示预编码矩阵,其中Wt的列包括表示某种形式的延迟或信道抽头位置的Mυ个TD波束。因此,预编码器Wl可以描述如下。
在一个示例中,(表示延迟或信道抽头位置的)Mυ个TD波束选自N3个TD波束的集合,即N3对应于TD单元的最大数量,其中,每个TD单元对应于延迟或信道抽头位置。在一个示例中,一个TD波束对应于单个延迟或信道抽头位置。在另一个示例中,一个TD波束对应于多个延迟或信道抽头位置。在另一个示例中,一个TD波束对应于多个延迟或信道抽头位置的组合。
本公开适用于空间-频率(等式5)和空间-时间(等式5A)框架。
一般而言,对于层l=0,1,...,v-1,其中v是经由RI报告的秩值,预编码器(参见等式5和等式5A)包括在表5中总结的码本分量。
表5:码本分量
/>
在本公开中,提出了用于D-MIMO天线结构的若干高分辨率码本设计备选方案,其中,该设计基于类型II或类型II端口选择或者增强型类型II或增强型类型II端口选择。
在一个示例中,D-MIMO系统的天线架构是结构化的。例如,每个RRH处的天线结构都是双极化的(单面板或多面板),如图11所示。每个RRH处的天线结构可以是相同的。可替代地,一个RRH处的天线结构可以不同于另一个RRH处的天线结构。同样,每个RRH处端口的数量可以相同。可替代地,一个RRH处端口的数量可以不同于另一个RRH处端口的数量。
在另一个示例中,D-MIMO系统的天线架构是非结构化的。例如,一个RRH处的天线结构可以不同于另一个RRH处的天线结构。
在本公开中,我们假设结构化的天线架构。
在一个实施例I.1中,UE(例如,经由更高层信令)被配置有D-MIMO码本,其(针对每个层)具有三级预编码器结构。针对一个层的N3个预编码器可以表示为其中分量W1用于报告/指示包括SD基向量的空域(SD)基矩阵,分量Wf用于报告/指示包括FD基向量的频域(FD)基矩阵,分量/>用于报告/指示与SD基向量和FD基向量对相对应的系数。
图13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示例D-MIMO 1300,其中每个RRH具有单个天线面板。图13所示的每个RRH具有单个天线面板的D-MIMO 1300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图13不将本公开的范围限制于每个RRH具有单个天线面板的D-MIMO 1300的任何特定实现方式。
如图13所示,在一个实施例I.2中,每个RRH具有单个天线面板。分量W1具有包括X个对角块的块对角结构,其中1个(共极化)或2个(双极化)对角块与每个RRH相关联。
在一个示例I.2.1中,X=NRRH,假设每个RRH处的共极化(单极化)天线结构。在一个示例中,当NRRH=2时,分量W1由下式给出
其中B1是第一RRH的基矩阵,B2是第二RRH的基矩阵。在一个示例中,包括第r RRH的Lr个列或波束(或基向量)。在一个示例中,对于所有r值(RRH公共L值),Lr=L,例如,L∈{2,3,4,6}。在一个示例中,Lr在RRH上可以不同(RRH特定L值),例如,Lr可以取来自{2,3,4,6}的值(固定的或配置的)。
在一个示例I.2.2中,X=2NRRH,假设每个RRH处的双极化(交叉极化)天线结构。
在一个示例中,当NRRH=2时,分量W1由下式给出
其中B1是第一RRH的基矩阵,并且对于与第一对角块和第二对角块相对应的两种极化是公共的(相同的),B2是第二RRH的基矩阵,并且对于与第三对角块和第四对角块相对应的两种极化是公共的(相同的)。一般而言,第(2r-1)对角块和第(2r)对角块对应于第rRRH的两种天线极化。在一个示例中,包括第r RRH的Lr个列或波束(或基向量)。在一个示例中,对于所有r值(RRH公共L值),Lr=L,例如,L∈{2,3,4,6}。在一个示例中,Lr在RRH上可以不同(RRH特定L值),例如,Lr可以取来自{2,3,4,6}的值(固定的或配置的)。
在一个示例中,当NRRH=2时,分量W1由下式给出
其中B1是第一RRH的基矩阵,并且对于与第一对角块和第三对角块相对应的两种极化是公共的(相同的),B2是第二RRH的基矩阵,并且对于与第二对角块和第四对角块相对应的两种极化是公共的(相同的)。一般而言,第r对角块和第(r+NRRH)对角块对应于第r RRH的两种天线极化。在一个示例中,包括第r RRH的Lr个列或波束(或基向量)。在一个示例中,对于所有r值(RRH公共L值),Lr=L,例如,L∈{2,3,4,6}。在一个示例中,Lr在RRH上可以不同(RRH特定L值),例如,Lr可以取来自{2,3,4,6}的值(固定的或配置的)。
在一个示例中,当NRRH=2时,分量W1由下式给出
其中B1,1和B1,2是第一RRH的与第一对角块和第二对角块相对应的第一天线极化和第二天线极化的基矩阵,B2,1和B2,2是第二RRH的与第三对角块和第四对角块相对应的第一天线极化和第二天线极化的基矩阵。一般而言,第(2r-1)对角块和第(2r)对角块对应于第rRRH的两种天线极化。在一个示例中,包括第r RRH的第p极化的Lr,p个列或波束(或基向量)。在一个示例中,对于所有r和p值(RRH公共和极化公共L值),Lr,p=L,例如L∈{2,3,4,6}。在一个示例中,对于所有p值(RRH特定和极化公共L值),Lr,p=Lr。在一个示例中,对于所有r值(RRH公共和极化特定L值),Lr,p=Lp。在一个示例中,Lr,p在RRH上可以不同(RRH特定和极化特定L值)。
在一个示例中,当NRRH=2时,分量W1由下式给出
其中B1,1和B1,2是第一RRH的与第一对角块和第三对角块相对应的第一天线极化和第二天线极化的基矩阵,B2,1和B2,2是第二RRH的与第二对角块和第四对角块相对应的第一天线极化和第二天线极化的基矩阵。一般而言,第r对角块和第(r+NRRH)对角块对应于第rRRH的两种天线极化。在一个示例中,包括第r RRH的第p极化的Lr,p个列或波束(或基向量)。在一个示例中,对于所有r和p值(RRH公共和极化公共L值),Lr,p=L,例如L∈{2,3,4,6}。在一个示例中,对于所有p值(RRH特定和极化公共L值),Lr,p=Lr。在一个示例中,对于所有r值(RRH公共和极化特定L值),Lr,p=Lp。在一个示例中,Lr,p在RRH上可以不同(RRH特定和极化特定L值)。
在一个示例I.2.3中,其中ar=1用于第r RRH处的共极化(单极化)天线结构,ar=2用于第r RRH处的双极化(交叉极化)天线结构。
在一个示例中,当NRRH=2时,分量W1由下式给出
其中B1是第一RRH的基矩阵,B2是第二RRH的基矩阵,并且对于与第二对角块和第三对角块相对应的两种极化是公共的(相同的)。
在一个示例中,当NRRH=2时,分量W1由下式给出
其中B1是第一RRH的基矩阵,B2,1和B2,2是第二RRH的与第二对角块和第三对角块相对应的第一天线极化和第二天线极化的基矩阵。
图14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示例D-MIMO 1400,其中每个RRH具有多个天线面板。图14所示的每个RRH具有多个天线面板的D-MIMO 1400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图14不将本公开的范围限制于每个RRH具有多个天线面板的D-MIMO 1400的任何特定实现方式。
如图14所示,在一个实施例I.3中,每个RRH具有多个天线面板。分量W1具有由X个对角块组成的块对角结构,其中Ng,r个(共极化)或2Ng,r个(双极化)对角块与包括Ng,r个面板的第r RRH相关联,并且对于所有r值,Ng,r>1。注意,对于图14中的两个RRH,Ng,r=2。
在这种情况下(RRH处有多个面板),实施例I.2中的示例可以通过在W1中添加与多个面板相对应的对角块、以直接的方式进行扩展。
图15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示例D-MIMO 1500,其中每个RRH可以具有单个天线面板或多个天线面板。图15中所示的每个RRH可以具有单个天线面板或多个天线面板的D-MIMO 1500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图15不将本公开的范围限制于每个RRH可以具有单个天线面板或多个天线面板的D-MIMO 1500的任何特定实现方式。
如图15所示,在一个实施例I.4中,每个RRH可以具有单个天线面板或多个天线面板。分量W1具有包括X个对角块的块对角结构,其中Ng,r个(共极化)或2Ng,r个(双极化)对角块与包括Ng,r个面板的第r RRH相关联,并且当第r RRH具有单个面板时,Ng,r=1,且当第rRRH具有多个面板时,Ng,r>1。
在这种情况下(RRH处有多个面板),实施例I.2中的示例可以通过在W1中添加与多个面板相对应的对角块、以直接的方式进行扩展。
在一个实施例I.5中,包括分量W1的对角块的基矩阵具有从过采样的2D DFT向量的集合中选择的列。当天线端口布局在RRH上相同时,对于二维的给定天线端口布局(N1,N2)和过采样因子(O1,O2),DFT向量vl,m可以表示如下:
其中l∈{0,1,...,O1N1-1},m∈{0,1,...,O2N2-1}。
当天线端口布局在RRH上可以不同时,对于与第r RRH相关联的给定天线端口布局(N1,r,N2,r)和过采样因子(O1,r,O2,r),DFT向量可以表示如下:
其中lr∈{0,1,...,O1,rN1,r-1},mr∈{0,1,...,O2,rN2,r-1}.。
在一个示例中,过采样因子是RRH公共的,因此在RRH上保持相同。例如,O1,r=O1=O2,r=O2=4。在一个示例中,过采样因子是RRH特定的,因此对于每个RRH是独立的。例如,O1,r=O2,r=x,且x是从{2,4,8}中选择的(固定的或配置的)。
在一个实施例I.6中,包括分量W1的对角块的基矩阵具有从端口选择向量的集合中选择的列。当天线端口布局在RRH上相同时,对于给定的CSI-RS端口数量PCSI-RS,端口选择向量vm是PCSI-RS/2元素列向量,其在元素中包含值1,而在其他位置包含值0(其中第一个元素是元素0)。
当天线端口布局在RRH上可以不同时,对于给定的CSI-RS端口数量PCSI-RS,r,端口选择向量是PCSI-RS,r/2元素列向量,其在元素/>中包含值1,而在其他位置包含值0(其中第一个元素是元素0)。
在一个实施例I.7中,每个RRH可以具有单个天线面板或多个天线面板(参见图11)。分量W1具有包括X=2个对角块的块对角结构,其中Ng,r个(共极化)或2Ng,r个(双极化)对角块与包括Ng,r个面板的第r RRH相关联,并且当第r RRH具有单个面板时,Ng,r=1,且当第r RRH具有多个面板时,Ng,r>1。
在一个实施方案II.1中,分量Wf是根据以下实施例中的至少一个。
在一个示例II.1.1中,分量Wf是RRH公共的和层公共的,即,对于所有RRH和所有层报告一个公共Wf(当层数或秩>1时)。
在一个示例II.1.2中,分量Wf是RRH公共的和层特定的,即,对于每个层l∈{1,...,υ},其中υ是秩值或层数,对于所有RRH报告一个公共Wf
在一个示例II.1.3中,分量Wf是RRH特定的和层公共的,即,对于每个RRH r∈{1,...,NRRH},对于所有层报告一个公共Wf
在一个示例II.1.4中,分量Wf是RRH特定的和层特定的,即,对于每个RRH r∈{1,...,NRRH}且对于每个层l∈{1,...,υ},报告一个Wf
在一个实施例II.2中,对于给定的秩值υ,设Wf包括Mυ个列。Mυ的值可以是固定的(例如,1/2)或者经由更高层(RRC)信令配置的(类似于版本16增强型类型II码本)或者由UE作为CSI报告的一部分报告的。Mυ的值基于以下示例中的至少一个。
在一个示例II.2.1中,Mυ的值是RRH公共的、层公共的和RI公共的。同一Mυ值公用于NRRH、υ和层=1,...,υ的所有值。
在一个示例II.2.2中,Mυ的值是RRH公共的、层公共的和RI特定的。对于每个RI值υ,同一Mυ值公用于NRRH和层=1,...,υ的所有值。
在一个示例II.2.3中,Mυ的值是RRH公共的、层特定的和RI公共的。对于每个层=1,...,υ,同一Mυ值公用于NRRH和υ的所有值。
在一个示例II.2.4中,Mυ的值是RRH特定的、层公共的和RI公共的。对于每个RRH r∈{1,...,NRRH},同一Mυ公用于υ和层=1,...,υ的所有值。
在一个示例II.2.5中,Mυ的值是RRH公共的、层特定的和RI特定的。
在一个示例II.2.6中,Mυ的值是RRH特定的、层特定的和RI公共的。
在一个示例II.2.7中,Mυ的值是RRH特定的、层公共的和RI特定的。
在一个示例II.2.8中,Mυ的值是RRH特定的、层特定的和RI特定的。
在一个实施例II.3中,Wf的列选自过采样的DFT向量的集合。当天线端口布局在RRH上相同时,对于给定的N3和过采样因子O3,DFT向量yf可以表示为:
其中f∈{0,1,...,O3N3-1}。
当N3的值在RRH上可以不同时,对于第r RRH,DFT向量可以表示如下。
其中fr∈{0,1,...,O3,rN3,r-1}。
在一个示例中,过采样因子是RRH公共的,因此在RRH上保持相同。例如,O3,r=O3。在一个示例中,过采样因子是RRH特定的,因此对于每个RRH是独立的。例如,O3,r=x,x是从{1,2,4,8}中选择的(固定的或配置的)。在一个示例中,过采样因子=1。然后,DFT向量yf可以表示如下。
在一个实施例II.4中,Wf的列是从端口选择向量的集合中选择的。当N3值在RRH上相同时,对于给定的N3值,端口选择向量vm是N3元素列向量,其在元素(m mod N3)中包含值1,而在其他位置包含值0(其中第一个元素是元素0)。
当N3的值在RRH上可以不同时,对于给定的N3,r值,端口选择向量是N3元素列向量,其在元素(mr mod N3)中包含值1,而在其他位置包含值0(其中第一个元素是元素0)。
在一个实施例III.1中,由于NRRH>1个RRH,所以码本包括附加分量。
在一个示例III.1.1中,附加分量包括RRH间相位。在一个示例中,RRH间相位值对应于NRRH-1个相位值(例如,假设RRH之一是参考并且具有固定相位值=1)。在另一个示例中,RRH间相位值对应于NRRH个相位值。RRH间相位值可以使用标量码本(例如,每相位2比特的QPSK或每相位3比特的8PSK)被量化/报告为标量、或者可以使用向量码本(例如,DFT码本)被量化/报告为向量。此外,对于RRH的双极化天线,对于RRH的两种极化,RRH间相位可以是相同的。可替代地,对于RRH的两种极化,RRH间相位可以是独立的。以下示例中的至少一个用于RRH间相位报告。
在一个示例III.1.1.1中,以宽带(WB)方式报告RRH间相位,即,在所配置的CSI报告频带中针对所有SB报告一个值。由于WB报告,其可以被包括在码本的W1分量中。可替代地,其可以被包括在新的分量(例如码本的W3)中。
在一个示例III.1.1.2中,以子带(SB)方式报告RRH间相位,即,在所配置的CSI报告频带中为每个SB报告一个值。由于SB报告,其可以被包括在码本的W2分量中。可替代地,其可以被包括在新的分量(例如码本的W3)中。
在一个示例III.1.1.3中,以WB加SB方式报告RRH间相位,即,在所配置的CSI报告频带中针对所有SB报告一个WB相位值,并且在所配置的CSI报告频带中针对每个SB报告一个SB值。由于WB加SB报告,WB部分可以被包括在码本的针对分量中,SB部分可以被包括在码本的W2分量中。可替代地,WB和SB部分两者可以被包括在新的分量(例如码本的W3)中。
在一个示例III.1.2中,附加分量包括RRH间相位和RRH间幅度,其中关于RRH间相位的细节如在示例III.1.1中所解释的。注意,由于UE与RRH的距离不相等,所以需要RRH间幅度。在一个示例中,RRH间幅度值对应于NRRH-1个幅度值(例如,假设RRH之一是参考并且具有固定的幅度值=1)。在另一个示例中,RRH间幅度值对应于NRRH个幅度值。RRH间幅度值可以使用标量码本(例如,每幅度2比特或每幅度3比特)被量化/报告为标量、或者使用向量码本被量化/报告为向量。此外,对于RRH的双极化天线,对于RRH的两种极化,RRH间幅度可以是相同的。可替代地,对于RRH的两种极化,RRH间幅度可以是独立的。以下示例中的至少一个用于RRH间幅度和相位报告。
在一个示例III.1.2.1中,以宽带(WB)方式报告RRH间幅度,即,在所配置的CSI报告频带中针对所有SB报告一个值。由于WB报告,其可以被包括在码本的W1分量中。可替代地,其可以被包括在新的分量(例如码本的W3)中。以下示例中的至少一个用于RRH间相位。
在一个示例III.1.2.1.1中,根据示例III.1.1.1报告RRH间相位。
在一个示例III.1.2.1.2中,根据示例III.1.1.2报告RRH间相位。
在一个示例III.1.2.1.3中,根据示例III.1.1.3报告RRH间相位。
在一个示例III.1.2.2中,以子带(SB)方式报告RRH间幅度,即,在所配置的CSI报告频带中针对每个SB报告一个值。由于SB报告,其可以被包括在码本的W2分量中。可替代地,其可以被包括在新的分量(例如码本的W3)中。以下示例中的至少一个用于RRH间相位。
在一个示例III.1.2.2.1中,根据示例III.1.1.1报告RRH间相位。
在一个示例III.1.2.2.2中,根据示例III.1.1.2报告RRH间相位。
在一个示例III.1.2.2.3中,根据示例III.1.1.3报告RRH间相位。
在一个示例III.1.2.3中,以WB加SB方式报告RRH间幅度,即,在所配置的CSI报告频带中针对所有SB报告一个WB幅度值,并且在所配置的CSI报告频带中针对每个SB报告一个SB值。由于WB加SB报告,WB部分可以被包括在码本的W1分量中,SB部分可以被包括在码本的W2分量中。可替代地,WB和SB部分两者可以被包括在新的分量(例如码本的W3)中。以下示例中的至少一个用于RRH间相位。
在一个示例III.1.2.3.1中,根据示例III.1.1.1报告RRH间相位。
在一个示例III.1.2.3.2中,根据示例III.1.1.2报告RRH间相位。
在一个示例III.1.2.3.3中,根据示例III.1.1.3报告RRH间相位。
在一个示例III.1.3中,附加分量包括RRH间幅度,其中关于RRH间幅度的细节如示例III.1.2中所解释的。
在一个示例III.1.4中,附加分量包括RRH间功率,其中关于RRH间功率的细节如示例III.1.2中通过用功率代替幅度所解释的。在一个示例中,RRH间幅度的平方等于RRH间功率。
在一个示例III.1.5中,附加分量包括RRH间相位和RRH间功率,其中关于RRH间相位的细节如示例III.1.1中所解释的,关于RRH间功率的细节如示例III.1.2中通过用功率代替幅度所解释的。在一个示例中,RRH间幅度的平方等于RRH间功率。
在一个示例III.1.6中,附加分量包括指示(用于参考的)最强RRH的指示符。由于分布式架构,可以报告最强RRH,以指示相对于其报告了RRH间分量(诸如幅度或/和相位)的参考RRH。与最强RRH相关联的RRH间幅度和相位可以被设置为固定值,例如1。以下示例中的至少一个用于最强RRH报告。
在一个示例III.1.6.1中,以WB方式报告最强RRH(指示符),即,针对所有SB报告一个值(指示符)。由于WB报告,其可以被包括在码本的W1分量中。可替代地,其可以被包括在新的分量(例如码本的W3)中。
在一个示例III.1.6.2中,以SB方式报告最强RRH(指示符),即,针对每个SB报告一个值(指示符)。由于SB报告,其可以被包括在码本的W2分量中。可替代地,其可以被包括在新的分量(例如码本的W3)中。
在一个示例中,以层公共方式报告最强RRH,即,当层数>1(或秩>1)时,针对所有层公共地报告一个最强RRH。
在一个示例中,以层特定方式报告最强RRH,即,当层数>1(或秩>1)时,针对多个层中的每个层报告一个最强RRH。
与最强RRH相关联的幅度/相位可以被固定为例如1。在替代设计中,最强RRH可以(例如,经由RRC信令)被配置、或者可以是固定的(例如,RRH 1总是最强的)。
在一个实施例III.1.4中,执行RRH选择,其中从NRRH个RRH中选择Z个RRH的子集,并且针对所选择的Z个RRH报告CSI。在一个示例中,RRH选择经由RRC信令来配置。在另一个示例中,RRH选择由UE执行,例如,UE报告用于该选择的指示符、或者报告指示RRH未被选择的RRH间幅度=0。
在一个示例中,以层公共方式执行RRH选择,即,当层数>1(或秩>1)时,针对所有层公共地执行RRH选择。
在一个示例中,以层特定方式执行RRH选择,即,当层数>1(或秩>1)时,针对多个层中的每个层执行RRH选择。
在一个示例III.1.4.1中,UE被配置有用于D-MIMO的类型II码本(或类型II端口选择)(例如,通过设置RRC参数codebookType=TypeII-D-MIMO或TypeII-PortSelection-D-MIMO),其中码本包括用于RRH选择(开/关)的分量。
在一个示例中,该分量是独立的(专用于RRH选择)。例如,使用包括NRRH个比特的比特序列,其中该比特序列的每个比特与一个RRH相关联,比特值‘1’用于指示RRH被选择,且比特值‘0’用于指示RRH未被选择。
在另一个示例中,该分量与码本的幅度分量组合(联合),其中幅度码本包括值0(以及大于0的其他值),比特值‘0’用于指示/报告RRH未被选择,且大于0的比特值用于指示/报告RRH被选择,并且所指示/报告的值指示预编码器等式/计算中的幅度加权。
在一个示例III.1.4.2中,UE被配置为使用两部分UCI(UCI部分1和UCI部分2)、基于D-MIMO码本来报告CSI,UCI部分1用于指示/报告RRH选择。在一个示例中,仅当UE被配置为基于D-MIMO码本来报告SB CSI报告时,才配置两部分UCI。在一个示例中,仅当UE被配置有用于D-MIMO的类型II或类型II端口选择码本时,才配置两部分UCI。
在一个示例III.1.4.3中,UE被配置为使用两部分UCI(UCI部分1和UCI部分2)、基于D-MIMO码本来报告CSI,UCI部分2用于指示/报告RRH选择。在一个示例中,仅当UE被配置为基于D-MIMO码本来报告SB CSI报告时,才配置两部分UCI。在一个示例中,仅当UE被配置有用于D-MIMO的类型II或类型II端口选择码本时,才配置两部分UCI。
在本公开中,码本分量W1和Wf是指经由第一PMI指示符i1的分量指示的预编码器(或预编码矩阵)分量。同样,码本分量是指经由第二PMI指示符i2的分量指示的预编码器(或预编码矩阵)分量。同样,新的码本分量W3是指经由第三PMI指示符i3的分量指示的预编码器(或预编码矩阵)分量。
在一个实施例IV.1中,码本的其他分量类似于版本16增强型类型II码本。
在一个示例IV.1.1中,比特图用于指示矩阵的非零系数的位置(或索引)。在一个示例中,该比特图对于所有层是公共的,即,针对所有层报告一个比特图。在另一个示例中,该比特图是层特定的,即,针对每个层值报告一个比特图。
在一个示例IV.1.2中,最大系数指示符(SCI)用于指示矩阵的最大系数的位置(或索引)。在一个示例中,SCI对于所有层是公共的,即,针对所有层报告一个SCI。在另一个示例中,SCI是层特定的,即,针对每个层值报告一个SCI。
在示例IV.1.3中,使用相应的码本来报告矩阵的非零系数的幅度和相位。在一个示例中,相位码本是固定的,例如16PSK。在一个示例中,相位码本是例如根据8PSK(每相位3比特)和16PSK(每相位4比特)配置的。
在一个示例中,幅度码本是固定的,例如,如下所示的4比特码本。
4比特幅度码本:至/>
在一个示例中,幅度码本是固定的,例如,如下所示的3比特码本。
3比特幅度码本:至/>
图16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用于D-MIMO的码本1600。图16中所示的用于D-MIMO的码本1600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图16不将本公开的范围限制于用于D-MIMO的码本1600的任何特定实现方式。
如图16所示,在一个实施例V.1中,用于这种分布式设置的码本(CB)可以是去耦的(CB1)或联合的(CB2)。对于CB1,码本包括RRH内分量和RRH间分量,RRH内分量针对每个RRH内的天线端口,RRH间分量针对跨多个RRH的天线端口。对于CB2,码本包括聚合在RRH上的所有天线端口的分量。码本的分量可以是低分辨率(例如,5G NR中的类型I码本)或高分辨率(例如,5GNR中的类型II码本)或者低分辨率和高分辨率分量的组合。对于高分辨率,5G NR支持没有任何频域(FD)压缩的码本(版本15类型II码本)或具有FD压缩(版本16类型II码本)的码本两者。后者实现了CSI开销的大幅减少,同时维持了与前者几乎相同的用户感知吞吐量(UPT);因此对于UE实现来说更有吸引力。
图17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基于空域和频域压缩的示例去耦和联合码本1700。图17所示的去耦和联合码本1700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图17并不将本公开的范围限制于去耦和联合码本1700的任何特定实现方式。
对于CSI报告,可以考虑跨多个RRH的去耦和联合高分辨率码本。对于去耦码本(CB1),RRH内分量基于针对每个RRH的版本16增强型类型II(e-TypeII)码本,RRH间分量包括RRH间幅度(功率)和相位。对于联合码本(CB2),考虑修订后的版本16e-TypeII码本,其中空域(SD)压缩是针对每个RRH执行的,而‘联合’频域(FD)压缩是跨RRH执行的。两个码本的高级设计原理如图17所示(假设有2个RRH)。有三个关键分量:
·W1:对2L个SD基向量(每个为P×1)的选择,P是SD维度(例如,天线端口)的数量
·Wf:对M个FD基向量(每个为N3×1)的选择,并且N3是FD维度(例如,子带)的数量
·对K0个最大(SD,FD)组合系数的选择,以及对所选系数的幅度和相位的量化,其中K0=β2LM,β<1是系数压缩因子。
压缩是经由所有三个分量实现的:SD维度中的P到2L、FD维度中的N3到M以及组合系数中的2LM到K0。尽管SD和FD维数降低实现了一些压缩,但是大的压缩是经由系数压缩实现的。开销压缩约为
对于去耦码本(CB1),针对每个RRH分别获得三个分量,它们确定RRH内分量其与来自/>的相应RRH间分量相乘,从而获得最终的预编码器。对于联合码本(CB2),针对每个RRH分别获得SD压缩分量(类似于CB1),然后将(SD压缩后的)所得SD系数矩阵(跨所有RRH)连接在一起以执行联合FD压缩和系数压缩。
当秩(或层数)>1时,针对每个层独立的执行压缩。在一个示例中,W1对于所有层可以是公共的或者对于每个层可以是独立的,Wf对于每个层是独立的,并且对于每个层是独立的。CSI报告包括至少三个分量,预编码矩阵指示符(PMI)、秩指示符(RI)和CQI。码本的分量经由PMI报告,秩值经由RI报告,并且信道质量经由CQI报告。
返回参考图9,其中示出的系统利用多个模拟波束进行发送和接收(其中,例如,在训练持续时间之后,从大量模拟波束中选择一个或少量模拟波束供不时地执行),因此术语“多波束操作”用于指代整个系统方面。出于说明的目的,这包括指示所分配的DL或UL发送(TX)波束(也被称为“波束指示”),测量至少一个参考信号以用于计算和执行波束报告(也分别被称为“波束测量”和“波束报告”),以及经由对对应的接收(RX)波束的选择来接收DL或UL传输。
图9所示的上述系统也适用于更高的频带,诸如>52.6GHz(也被称为FR4)。在这种情况下,系统只能采用模拟波束。由于60GHz频率附近的O2吸收损耗(100米距离处的额外损耗约为10dB),将需要更多更尖锐的模拟波束(因此阵列中的辐射器数量更大)来补偿额外的路径损耗。
另一方面,在较低的频带(诸如FR1或特别是低于1GHz的频带)下,由于大的波长,给定形状因子的天线元件的数量无法增加。例如,对于中心频率600MHz的波长大小(λ))(其为50cm)的情况,对于16个天线元件的均匀线性阵列(ULA)天线面板需要4m,其中两个相邻天线元件之间的距离为半波长。考虑到在实际情况下多个天线元件被映射到一个数字端口,在gNB处支持大量天线端口(例如32个CSI-RS端口)的天线面板所需大小在这样的低频带中变得非常大,并且导致在传统形状因子的大小内部署2-D天线阵列的困难。这可能导致受限数量的物理天线单元以及随后可以在单个站点得到支持的CSI-RS端口,并且限制了这种系统的频谱效率。
图18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用于D-MIMO的示例系统1800。图18中所示的用于D-MIMO的示例系统1800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图18不将本公开的范围限制于用于D-MIMO的示例系统1800的任何特定实现方式。
如图18所示,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方法是不是将所有天线端口集成在单个面板(或单个站点)中,形成具有少量天线端口的多个天线面板(例如天线模块、RRH)并将多个面板分布在多个位置/站点(或RRH)中,如图18所示。
图19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用于D-MIMO的示例系统1900。图19中所示的用于D-MIMO的示例系统1900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图19不将本公开的范围限制于用于D-MIMO的示例系统1900的任何特定实现方式。
如图19所示,多个位置处的多个天线面板仍然可以连接到单个基本单元,因此经由多个分布式面板发送/接收的信号可以通过单个基本单元以集中式方式来处理。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多个分布式天线面板可以连接到一个以上的基本单元,这些基本单元彼此通信并联合地支持单个天线系统。尽管对分布式MIMO系统的多个天线面板的放置没有限制,但是多个天线面板中的一些(或全部)可以并置在例如同一建筑物/体育场上是可能的。在多个天线面板并置的情况下(或者甚至在面板未并置的情况下),跨面板的信道系数可以具有一定程度的相关性,并且这可以在CSI码本设计中用于压缩针对分布式MIMO的CSI反馈的量。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本公开提出了具有面板域基的新码本结构,用于有效地压缩信道系数以报告分布式MIMO的天线面板/RRH。尽管我们在本公开中使用术语“面板域”,但是其可以被扩展或应用于任何其他域(例如,第三维域以及SD和FD域)。在一个示例中,多普勒域可以被应用于本公开的实施例。
图20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单面板和多面板情况2000的DL信道的示例。图20中示出的单面板和多面板情况2000的DL信道示例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图20不将本公开的范围限制于D-MIMO的单面板和多面板情况系统2000的DL信道的示例的任何特定实现方式。
与单面板(或单RRH、单个天线模块/块)的情况相比,在多面板(或多RRH、多个天线模块/块)MIMO系统的情况下,对于CSI报告,可以多压缩一个维度。图20分别示出了单面板和多面板情况的DL信道。对于多面板情况的DL信道,对于给定的层其可以表示为其中ng=1,2,…,Ng。这里,N、K和Ng分别是天线端口、子带和面板(或RRH)的数量。在一个示例中,对于双极化情况,N=2N1N2。在另一个示例中,对于单极化情况,N=N1N2
图21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使用SD/FD基波束的压缩示例2100。图21所示的使用SD/FD基波束的压缩示例2100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图21不将本公开的范围限制于使用SD/FD基波束的压缩示例2100的任何特定实现方式。
如图21的左侧(或图20的右侧)所示的,由于空间、子带和面板域这三个维度是可用的,因此除了(在版本15/16/17CSI码本中用于压缩的)空域和频域之外,还可以通过引入面板域的基(basis)来进一步压缩CSI报告。
假设空域和频域使用SD/FD基波束(即,如在类型II码本[9]中,对于给定的层的预编码器结构)来压缩,三维信道系数可以表示为
对于ng=1,2,…,Ng
其中,是第ng面板的L×M系数矩阵,W1和Wf分别是空域和频域的N×L和M×K基矩阵。图8示出了使用SD/FD基波束(即,经由类型II压缩[9])的压缩。在一个示例中,可以使用/>码本来量化,如在类型II码本[9]中,并且可以以面板特定(RRH特定)的方式来报告。然而,在这种情况下,反馈量将相对于面板的数量Ng线性增加,即为O(NgLM),并且因此其可能增加用于CSI报告的上行链路信道开销。
在多面板(或RRH)框架中压缩反馈量的一种方式是为面板域引入另一个基,并利用面板之间的相关性、使用该基降低面板域的维度。
图22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在FD-PD平面上针对每个SD基波束形成矩阵的重构2200的示例。图22所示的在FD-PD平面上针对每个SD基波束形成矩阵的重构2200的示例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图22并不将本公开的范围限制于在FD-PD平面上针对每个SD基波束形成矩阵的重构2200的示例的任何特定实现方式。
在一个实施例VI中,UE被配置有多面板码本(或D-MIMO码本),其包括面板域的基矩阵。多面板码本的结构由W1、Wf、Wp和W3组成,面板ng的给定层的预编码器可以表示为
对于所有ng=1,2…,Ng (等式6)
其中,分量W1是N乘L矩阵并且用于指示/报告包括空域(SD)基向量的SD基矩阵,分量Wf是K乘M矩阵并且用于指示/报告包括频域(FD)基向量的FD基矩阵,分量WP是LNg乘LU矩阵并且用于指示/报告包括面板域(PD)基向量的PD基(或多个PD基),分量W3是LU乘M矩阵并且用于指示/报告与上述形式的SD/FD/PD向量元组相对应的系数。这里,IL是L乘L的单位矩阵,是Ng维(列)向量,其对于ng元素包含1且对于其他位置为全零,/>是克罗内克(Kronecker)积,因此/>是确定性矩阵,因此不被报告。
(等式6)的码本结构的基本原理如图22所示。与所有面板ng=1,2,…,Ng的SD和FD基向量对相对应的系数矩阵,即可以被重构,以在FD-PD平面上形成针对给定SD基波束的矩阵,如图22所示。也就是说,对于给定的SD波束i,FD-PD平面上重构的矩阵可以表示为
其中ai是SD基矩阵W1的第i列向量。重构的矩阵的列向量可以是相关的,因此重构的矩阵/>可以通过在比原始形式的/>更小的维度上分解PD基矩阵G和对应的系数矩阵/>而被进一步压缩(就CSI报告而言)。在一个示例中,其中Gi是给定SD波束i的Ng乘U基矩阵,其中U≤Ng,/>是给定SD波束i的U乘M系数矩阵。使用Gi和/>WP和W3可以分别表示为,/>
在一个实施例VII.1中,分量WP在FD-PD平面上针对所有SD基波束由相同的PD基矩阵组成。例如,其可以表示为
其中G=[g0,g1,…,gU]是Ng乘U PD基矩阵。这是公共PD基矩阵在FD-PD平面上被应用于所有SD基波束的所有信道系数矩阵的情况。
在一个实施例VII.2中,分量WP在FD-PD平面上针对每个SD基波束由不同的PD基矩阵组成。例如,其可以表示为
其中,对于i=1,…,L,Gi=[gi,0,gi,1,…,gi,U]是Ng乘U PD基矩阵。这是特定PD基矩阵在FD-PD平面上被应用于每个SD基波束的每个信道系数矩阵的情况。
在另一个示例中,对于i=1,…,L,是Ng乘UiPD基矩阵。这是特定PD基矩阵可以具有不同数量的基向量的情况。
在一个实施例VII.3中,分量WP在FD-PD平面上针对每个SD基波束组中的所有SD基波束由相同的PD基矩阵组成,其中SD基波束组是对所有SD基波束的集合的划分。例如,其可以表示为
其中是Ng乘UiPD基矩阵。这是公共(或组特定)PD基矩阵在FD-PD平面上被应用于同一SD基波束组内所有SD基波束的所有信道系数矩阵的情况。
在另一个示例中,对于不同Xi是Ng乘/>PD基矩阵。这是组特定PD基矩阵可以具有不同数量的基向量的情况。
在一个实施例VII.4中,从过采样的DFT向量的集合中选择作为WP的对角矩阵的PD基矩阵。在一个示例中,对于给定的Ng和过采样的因子O4,DFT向量pi可以表示为
其中i∈{0,1,…,O4Ng-1}。
在一个实施例VII.5中,从面板/RRH/天线模块选择向量的集合中选择作为WP的对角矩阵的PD基矩阵。
在一个实施例VIII.1中,系数分量W3由U乘M系数矩阵组成。
在一个实施例VIII.2中,系数分量Ws个系数矩阵组成,每个系数矩阵具有Ul乘M维度。
在一个实施例VIII.3中,系数分量W3个系数矩阵组成,每个系数矩阵属于组Xi并且具有/>乘M维度,其中Xi是指实施例VII.3中的组。
在一个实施例VIII.4中,的每个元素被分解为幅度和相位值,并且它们选自不同的量化码本。在一个示例中,它们可以被设计为类似于版本16码本中用于/>的码本。
在一个示例VIII.4.1中,比特图用于指示矩阵的非零系数的位置(或索引)。
在一个示例VIII.4.2中,最大系数指示符(SCI)用于指示矩阵的最大系数的位置(或索引)。
在示例VIII.4.3中,矩阵的非零系数的幅度和相位使用相应的码本来报告。在一个示例中,相位码本是固定的,例如16PSK。在一个示例中,相位码本是例如由8PSK(每相位3比特)和16PSK(每相位4比特)配置的。
在一个实施例IX中,UE被配置有多面板码本(或D-MIMO码本),其包括面板域的基矩阵。多面板码本的结构由W1、Wf、WP和W3组成,面板ng的给定层的预编码器可以表示为
对于所有ng=1,2…,Ng (等式7)
其中,分量W1是N乘L矩阵并且用于指示/报告包括空域(SD)基向量的SD基矩阵,分量Wf是K乘M矩阵并且用于指示/报告包括频域(FD)基向量的FD基矩阵,分量WP是MNg乘MU矩阵并且用于指示/报告包括面板域(PD)基向量的PD基(或多个PD基),分量W3是MU乘L矩阵并且用于指示/报告与上述形式的SD/FD/PD向量元组相对应的系数。这里,IM是M乘M单位矩阵,是Ng维(列)向量,其对于ng元素包含1且对于其他位置为全零,/>是克罗内克积,因此/>是确定性矩阵,因此不被报告。
图23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在SD-PD平面上针对每个FD基波束形成矩阵的重构2300的示例。图23中所示的在SD-PD平面上针对每个FD基波束形成矩阵的重构2300的示例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图23并不将本公开的范围限制于在SD-PD平面上针对每个FD基波束形成矩阵的重构2300的示例的任何特定实现方式。
(等式7)的码本结构的基本原理如图23所示。与所有面板ng=1,2,…,Ng的SD和FD基向量对相对应的系数矩阵,即可以被重构,以在SD-PD平面上形成针对给定FD基波束的矩阵,如图10所示。也就是说,对于给定的FD波束j,SD-PD平面上重构的矩阵可以表示为
其中bj是FD基矩阵Wf的第j列向量。重构的矩阵的列向量可以是相关的,因此重构的矩阵/>可以通过在比原始形式的/>更小的维度上分解PD基矩阵G和对应的系数矩阵/>而被进一步压缩(就CSI报告而言)。在一个示例中,其中Gj是给定FD波束j的Ng乘U基矩阵,其中U≤Ng,/>是给定FD波束j的U乘L系数矩阵。使用Gj和/>WP和W3可以分别表示为,/>
在一个实施例X.1中,分量WP在SD-PD平面上针对所有FD基波束由相同的PD基矩阵组成。例如,其可以表示为
其中G=[g0,g1,…,gU]是Ng乘U PD基矩阵。这是公共PD基矩阵在SD-PD平面上被应用于所有FD基波束的所有信道系数矩阵的情况。
在一个实施例X.2中,分量WP在SD-PD平面上针对每个FD基波束由不同的PD基矩阵组成。例如,其可以表示为
其中,对于j=1,…,M,Gj=[gj,0,gj,1,…,gj,U]是Ng乘U PD基矩阵。这是特定PD基矩阵在SD-PD平面上被应用于每个FD基波束的每个信道系数矩阵的情况。
在另一个示例中,对于=1,…,M,是Ng乘UjPD基矩阵。这是特定PD基矩阵可以具有不同数量的基向量的情况。
在一个实施例X.3中,分量WP在SD-PD平面上针对每个FD基波束组中的所有FD基波束由相同的PD基矩阵组成,其中FD基波束组是对所有FD基波束的集合的划分。例如,其可以表示为
其中是Ng乘U PD基矩阵。这是公共(或组特定)PD基矩阵在SD-PD平面上被应用于同一FD基波束组内所有FD基波束的所有信道系数矩阵的情况。
在另一个示例中,对于不同的Xj是Ng乘/>PD基矩阵。这是组特定PD基矩阵可以具有不同数量的基向量的情况。
在一个实施例X.4中,从过采样的DFT向量的集合中选择作为WP的对角矩阵的PD基矩阵。在一个示例中,对于给定的Ng和过采样因子O4,DFT向量O4可以表示为
其中i∈{0,1,…,O4Ng-1}。
在一个实施例X.5中,从面板/RRH/天线模块选择向量的集合中选择作为WP的对角矩阵的PD基矩阵。
在一个实施例XI.1中,系数分量W3由U乘L系数矩阵组成。
在一个实施例XI.2中,系数分量W3个系数矩阵组成,每个矩阵具有Ul乘L维度。
在一个实施例XI.3中,系数分量W3个系数矩阵组成,每个系数矩阵属于组Xi并且具有/>乘L维度,其中Xi是指实施例X.3中的组。
在一个实施例XI.4中,的每个元素被分解为幅度和相位值,并且它们选自不同的量化码本。在一个示例中,它们可以被设计为类似于版本15/16/17码本中用于/>的码本。
在一个示例XI.4.1中,比特图用于指示矩阵的非零系数的位置(或索引)。
在一个示例XI.4.2中,最大系数指示符(SCI)用于指示矩阵的最大系数的位置(或索引)。
在一个示例XI.4.3中,矩阵的非零系数的幅度和相位使用相应的码本来报告。在一个示例中,相位码本是固定的,例如16PSK。在一个示例中,相位码本是例如由8PSK(每相位3比特)和16PSK(每相位4比特)配置的。
在一个实施例XII.1中,分量W1类似于版本16(增强型)类型II码本中的分量。
在一个实施例XII.2中,分量W1是N乘N单位矩阵,这意味着在SD域中没有压缩。在一个示例中,在SD域中针对每个端口索引执行FD-PD压缩。
在一个实施例XII.3中,分量Wf类似于版本16(增强型)类型II码本中的分量。
在一个实施例XII.4中,分量Wf是K乘K单位矩阵,这意味着在FD域中没有压缩。在一个示例中,在FD域中针对每个子带索引执行SD-PD压缩。
任何上述变化实施例可以独立使用或者与至少一个其它变化实施例组合使用。
图24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用于操作用户设备(UE)的方法2400的流程图,该方法可以由诸如UE 116的UE来执行。图24所示的方法2400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图24不将本公开的范围限制到任何特定的实现方式。
如图24所示,方法2400开始于步骤2402。在步骤2402中,UE(例如,图1中所示的111-116)接收与信道状态信息(CSI)报告相关联的信息,该信息包括第三域(TD)参数其中/>
在步骤2404中,UE确定空域(SD)基向量。
在步骤2406中,UE确定频域(FD)基向量。
在步骤2408中,UE确定系数;其中SD基向量、FD基向量或系数中的至少一个对于TD的每个维度是独立确定的、或者对于TD的所有维度是联合确定的。
在步骤2410中,UE发送包括预编码矩阵指示符(PMI)的CSI报告,该PMI指示SD基向量、FD基向量和系数。
在一个实施例中,TD参数对应于远程无线电头端(RRH)的数量,并且UE针对每一个RRH独立地确定SD基向量和FD基向量两者。
在一个实施例中,UE针对每一个RRH独立地确定与(SD,FD)基向量对相对应的系数,并且确定除最强RRH之外的每一个RRH的RRH间幅度和RRH间相位,其中,最强RRH是基于RRH的信道质量确定的,并且CSI报告还包括指示最强RRH的指示符。
在一个实施例中,TD参数对应于RRH的数量,并且UE针对每一个RRH独立地确定SD基向量;并且确定所有的RRH公共的FD基向量。
在一个实施例中,UE使用所有的RRH的公共FD基向量,针对每一个RRH独立地确定与(SD,FD)基向量对相对应的系数。
在一个实施例中,UE确定TD基向量;确定与(SD,FD,TD)基向量元组相对应的系数,并且PMI还指示TD基向量。
在一个实施例中,UE针对每一个SD基向量的FD-TD系数矩阵独立地确定TD基向量,其中,该FD-TD系数矩阵包括与所有FD基向量、所有TD维度和固定的SD基向量相关联的系数;或者针对所有FD-TD系数矩阵共同地确定TD基向量,其中,每个FD-TD系数矩阵包括与所有FD基向量、所有TD维度和固定的SD基向量相关联的系数。
在一个实施例中,UE针对每一个FD基向量的SD-TD系数矩阵独立地确定TD基向量,其中,该SD-TD系数矩阵包括与所有SD基向量、所有TD维度和固定的FD基向量相关联的系数;或者针对所有SD-TD系数矩阵共同地确定TD基向量,其中,每个SD-TD系数矩阵包括与所有SD基向量、所有TD维度和固定的FD基向量相关联的系数。
图25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另一种方法2500的流程图,该方法可以由诸如基站(BS)102的BS执行。图25所示的方法2500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图25不将本公开的范围限制到任何特定的实现方式。
如图25所示,方法2500开始于步骤2502。在步骤2502中,BS(例如,图1中所示的101-103)生成与信道状态信息(CSI)报告相关联的信息,该信息包括第三域(TD)参数其中/>
在步骤2504中,BS发送该信息。
在步骤2506中,BS接收包括预编码矩阵指示符(PMI)的CSI报告,该PMI指示空域(SD)基向量、频域(FD)基向量和系数;其中SD基向量、FD基向量或系数中的至少一个是基于TD的每个维度或基于TD的所有维度的。
在一个实施例中,TD参数对应于远程无线电头端(RRH)的数量,并且SD基向量和FD基向量两者是针对每一个RRH独立确定的。
在一个实施例中,与(SD,FD)基向量对相对应的系数是针对每一个RRH独立确定的,RRH间幅度和RRH间相位是针对除最强RRH之外的每一个RRH确定的,其中,最强RRH是基于RRH的信道质量确定的,并且CSI报告还包括指示最强RRH的指示符。
在一个实施例中,TD参数对应于RRH的数量,SD基向量是针对每一个RRH独立确定的,并且所有的RRH公共的FD基向量被确定。
在一个实施例中,与(SD,FD)基向量对相对应的系数是使用所有的RRH的公共FD基向量、针对每一个RRH独立确定的。
在一个实施例中,TD基向量被确定,与(SD,FD,TD)基向量元组相对应的系数被确定,并且PMI还指示TD基向量。
在一个实施例中,TD基向量是针对每一个SD基向量的FD-TD系数矩阵独立确定的,其中,该FD-TD系数矩阵包括与所有FD基向量、所有TD维度和固定的SD基向量相关联的系数;或者TD基向量是针对所有FD-TD系数矩阵共同确定的,其中,每个FD-TD系数矩阵包括与所有FD基向量、所有TD维度和固定的SD基向量相关联的系数。
在一个实施例中,TD基向量是针对每一个FD基向量的SD-TD系数矩阵独立确定的,其中,该SD-TD系数矩阵包括与所有SD基向量、所有TD维度和固定的FD基向量相关联的系数;或者TD基向量是针对所有SD-TD系数矩阵共同确定的,其中,每个SD-TD系数矩阵包括与所有SD基向量、所有TD维度和固定的FD基向量相关联的系数。
在一些实施例中,一种用户设备(UE)包括收发器,该收发器被配置为接收与信道状态信息(CSI)报告相关联的信息,该信息包括第三域(TD)参数其中/>以及可操作地耦接到收发器的处理器,基于该信息,该处理器被配置为确定空域(SD)基向量;确定频域(FD)基向量;并确定系数。SD基向量、FD基向量或系数中的至少一个是针对TD的每个维度独立确定的、或者是针对TD的所有维度联合确定的。该收发器被配置为发送包括预编码矩阵指示符(PMI)的CSI报告,该PMI指示SD基向量、FD基向量和系数。
在一些实施例中,TD参数对应于远程无线电头端(RRH)的数量,并且处理器还被配置为针对每一个RRH独立地确定SD基向量和FD基向量两者。
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还被配置为针对每一个RRH独立地确定与(SD,FD)基向量对相对应的系数;以及确定除最强RRH之外的每一个RRH的RRH间幅度和RRH间相位,其中,最强RRH是基于RRH的信道质量确定的,并且CSI报告还包括指示最强RRH的指示符。
在一些实施例中,TD参数对应于RRH的数量,并且处理器还被配置为针对每一个RRH独立地确定SD基向量;并确定所有的RRH公共的FD基向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还被配置为使用所有的RRH的公共FD基向量、针对每一个RRH独立地确定与(SD,FD)基向量对相对应的系数。
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还被配置为确定TD基向量;并且确定与(SD,FD,TD)基向量元组相对应的系数,并且PMI还指示TD基向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还被配置为针对每一个SD基向量的FD-TD系数矩阵独立地确定TD基向量,其中,该FD-TD系数矩阵包括与所有FD基向量、所有TD维度和固定的SD基向量相关联的系数;或者针对所有FD-TD系数矩阵共同地确定TD基向量,其中,每个FD-TD系数矩阵包括与所有FD基向量、所有TD维度和固定的SD基向量相关联的系数。
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还被配置为针对每一个FD基向量的SD-TD系数矩阵独立地确定TD基向量,其中,该SD-TD系数矩阵包括与所有SD基向量、所有TD维度和固定的FD基向量相关联的系数;或者针对所有SD-TD系数矩阵共同地确定TD基向量,其中,每个SD-TD系数矩阵包括与所有SD基向量、所有TD维度和固定的FD基向量相关联的系数。
在一些实施例中,一种基站(BS)包括处理器,该处理器被配置为生成与信道状态信息(CSI)报告相关联的信息,该信息包括第三域(TD)参数其中/>以及可操作地耦接到处理器的收发器,该收发器被配置为:发送信息;以及接收包括预编码矩阵指示符(PMI)的CSI报告,该PMI指示空域(SD)基向量、频域(FD)基向量和系数;SD基向量、FD基向量或系数中的至少一个是基于TD的每个维度或基于TD的所有维度的。
在一些实施例中,TD参数对应于远程无线电头端(RRH)的数量,并且SD基向量和FD基向量两者是针对每一个RRH独立确定的。
在一些实施例中,与(SD,FD)基向量对相对应的系数是针对每一个RRH独立确定的,RRH间幅度和RRH间相位是针对除最强RRH之外的每一个RRH确定的,其中,最强RRH是基于RRH的信道质量确定的,并且CSI报告还包括指示最强RRH的指示符。
在一些实施例中,TD参数对应于RRH的数量,SD基向量是针对每一个RRH独立确定的,并且所有的RRH公共的FD基向量被确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与(SD,FD)基向量对相对应的系数是使用所有RRH的公共FD基向量、针对每一个RRH独立确定的。
在一些实施例中,TD基向量被确定,与(SD,FD,TD)基向量元组相对应的系数被确定,并且PMI还指示TD基向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TD基向量是针对每一个SD基向量的FD-TD系数矩阵独立确定的,其中,该FD-TD系数矩阵包括与所有FD基向量、所有TD维度和固定的SD基向量相关联的系数;或者TD基向量是针对所有FD-TD系数矩阵共同确定的,其中,每个FD-TD系数矩阵包括与所有FD基向量、所有TD维度和固定的SD基向量相关联的系数。
在一些实施例中,TD基向量是针对每一个FD基向量的SD-TD系数矩阵独立确定的,其中,该SD-TD系数矩阵包括与所有SD基向量、所有TD维度和固定的FD基向量相关联的系数;或者TD基向量是针对所有SD-TD系数矩阵共同确定的,其中,每个SD-TD系数矩阵包括与所有SD基向量、所有TD维度和固定的FD基向量相关联的系数。
在一些实施例中,一种用于操作用户设备(UE)的方法,包括接收与信道状态信息(CSI)报告相关联的信息,该信息包括第三域(TD)参数其中/>确定空域(SD)基向量;确定频域(FD)基向量;和确定系数。SD基向量、FD基向量或系数中的至少一个是针对TD的每个维度独立确定的、或者是针对TD的所有维度联合确定的。该方法还包括发送包括预编码矩阵指示符(PMI)的CSI报告,该PMI指示SD基向量、FD基向量和系数。
在一些实施例中,TD参数对应于远程无线电头端(RRH)的数量,该方法还包括:针对每一个RRH独立地确定SD基向量和FD基向量两者;针对每一个RRH独立地确定与(SD,FD)基向量对相对应的系数;以及确定除最强RRH之外的每一个RRH的RRH间幅度和RRH间相位,其中,最强RRH是基于RRH的信道质量确定的。CSI报告还包括指示最强RRH的指示符。
在一些实施例中,TD参数对应于RRH的数量。该方法还包括:针对每一个RRH独立地确定SD基向量;确定所有的RRH公共的FD基向量;以及使用所有的RRH的公共FD基向量,针对每一个RRH独立地确定与(SD,FD)基向量对相对应的系数。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包括:确定TD基向量,确定与(SD,FD,TD)基向量元组相对应的系数,并且PMI还指示TD基向量。该方法还包括针对每一个SD基向量的FD-TD系数矩阵独立地确定TD基向量,其中,该FD-TD系数矩阵包括与所有FD基向量、所有TD维度和固定的SD基向量相关联的系数;或者针对所有FD-TD系数矩阵共同地确定TD基向量,其中,每个FD-TD系数矩阵包括与所有FD基向量、所有TD维度和固定的SD基向量相关联的系数;或者针对每一个FD基向量的SD-TD系数矩阵独立地确定TD基向量,其中,该SD-TD系数矩阵包括与所有SD基向量、所有TD维度和固定的FD基向量相关联的系数;或者针对所有SD-TD系数矩阵共同地确定TD基向量,其中,每个SD-TD系数矩阵包括与所有SD基向量、所有TD维度和固定的FD基向量相关联的系数。
上述流程图示出了可以根据本公开的原理实现的示例方法,并且可以对本文的流程图中所示的方法进行各种改变。例如,尽管被示为一系列步骤,但是每个图中的各个步骤可以重叠、并行发生、以不同的次序发生或者多次发生。在另一个示例中,步骤可以被省略或者被其他步骤代替。
尽管已经用示例性实施例描述了本公开,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各种改变和修改。本公开旨在包含落入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这些改变和修改。本申请中的任何描述都不应被理解为暗示任何特定的元素、步骤或功能是必须包括在权利要求范围内的必要元素。要求专利保护的主题的范围由权利要求限定。

Claims (15)

1.一种用户设备(UE),包括:
收发器,被配置为接收与信道状态信息(CSI)报告相关联的信息,所述信息包括第三域(TD)参数其中/>以及
处理器,可操作地耦接到所述收发器,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基于所述信息:
确定空域(SD)基向量;
确定频域(FD)基向量;以及
确定系数;并且
其中,SD基向量、FD基向量或系数中的至少一个对于TD的每个维度是独立确定的、或者对于TD的所有维度是联合确定的,并且
其中,所述收发器被配置为发送包括预编码矩阵指示符(PMI)的CSI报告,所述PMI指示SD基向量、FD基向量和系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UE,其中,所述TD参数对应于远程无线电头端(RRH)的数量,并且所述处理器还被配置为针对每一个RRH独立地确定SD基向量和FD基向量两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UE,其中:
所述处理器还被配置为:
针对每一个RRH独立地确定与(SD,FD)基向量对相对应的系数;以及
确定除最强RRH之外的每一个RRH的RRH间幅度和RRH间相位,其中,所述最强RRH是基于RRH的信道质量确定的,并且
所述CSI报告还包括指示最强RRH的指示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UE,其中,所述TD参数对应于RRH的数量,并且所述处理器还被配置为:
针对每一个RRH独立地确定SD基向量;以及
确定所有的RRH公共的FD基向量,
其中,所述处理器还被配置为独立地确定与(SD,FD)基向量对相对应的系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UE,其中:
所述处理器还被配置为:
确定TD基向量;以及
确定与(SD,FD,TD)基向量元组相对应的系数,并且
所述PMI还指示TD基向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UE,其中,所述处理器还被配置为:
针对每一个SD基向量的FD-TD系数矩阵独立地确定TD基向量,其中,所述FD-TD系数矩阵包括与所有FD基向量、所有TD维度和固定的SD基向量相关联的系数;或者
针对所有FD-TD系数矩阵共同地确定TD基向量,其中,每个FD-TD系数矩阵包括与所有FD基向量、所有TD维度和固定的SD基向量相关联的系数。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UE,其中,所述处理器还被配置为:
针对每一个FD基向量的SD-TD系数矩阵独立地确定TD基向量,其中,所述SD-TD系数矩阵包括与所有SD基向量、所有TD维度和固定的FD基向量相关联的系数;或者
针对所有SD-TD系数矩阵共同地确定TD基向量,其中,每个SD-TD系数矩阵包括与所有SD基向量、所有TD维度和固定的FD基向量相关联的系数。
8.一种基站(BS),包括:
处理器,被配置为生成与信道状态信息(CSI)报告相关联的信息,所述信息包括第三域(TD)参数其中/>以及
收发器,可操作地耦接到所述处理器,所述收发器被配置为:
发送信息;以及
接收包括预编码矩阵指示符(PMI)的CSI报告,所述PMI指示空域(SD)基向量、频域(FD)基向量和系数;
其中,SD基向量、FD基向量或系数中的至少一个是基于TD的每个维度或者基于TD的所有维度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BS,其中:
所述TD参数对应于远程无线电头端(RRH)的数量,并且
SD基向量和FD基向量两者是针对每一个RRH独立确定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BS,其中:
与(SD,FD)基向量对相对应的系数是针对每一个RRH独立确定的,
RRH间幅度和RRH间相位是针对除最强RRH之外的每一个RRH确定的,其中,所述最强RRH是基于RRH的信道质量确定的,并且
所述CSI报告还包括指示最强RRH的指示符。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BS,其中:
所述TD参数对应于RRH的数量,
SD基向量是针对每一个RRH独立确定的,并且
所有的RRH公共的FD基向量被确定,并且
其中,与(SD,FD)基向量对相对应的系数是使用所有的RRH的公共FD基向量、针对每一个RRH独立确定的。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BS,其中:
TD基向量被确定,
与(SD,FD,TD)基向量元组相对应的系数被确定,并且
所述PMI还指示TD基向量。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BS,其中:
所述TD基向量是针对每一个SD基向量的FD-TD系数矩阵独立确定的,其中,所述FD-TD系数矩阵包括与所有FD基向量、所有TD维度和固定的SD基向量相关联的系数;或者
所述TD基向量是针对所有FD-TD系数矩阵共同确定的,其中,每个FD-TD系数矩阵包括与所有FD基向量、所有TD维度和固定的SD基向量相关联的系数。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BS,其中:
所述TD基向量是针对每一个FD基向量的SD-TD系数矩阵独立确定的,其中,所述SD-TD系数矩阵包括与所有SD基向量、所有TD维度和固定的FD基向量相关联的系数;或者
所述TD基向量是针对所有SD-TD系数矩阵共同确定的,其中,每个SD-TD系数矩阵包括与所有SD基向量、所有TD维度和固定的FD基向量相关联的系数。
15.一种由被配置为实现权利要求1至7之一的用户设备(UE)或被配置为实现权利要求8至14之一的基站(BS)执行的方法。
CN202180084520.3A 2020-12-17 2021-12-17 用于分布式mimo传输的高分辨率码本 Pending CN11668622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9)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2063126924P 2020-12-17 2020-12-17
US63/126,924 2020-12-17
US202163145273P 2021-02-03 2021-02-03
US63/145,273 2021-02-03
US202163216220P 2021-06-29 2021-06-29
US63/216,220 2021-06-29
US17/549,658 US20220200666A1 (en) 2020-12-17 2021-12-13 High-resolution codebook for distributed mimo transmission
US17/549,658 2021-12-13
PCT/KR2021/019351 WO2022131879A1 (en) 2020-12-17 2021-12-17 High-resolution codebook for distributed mimo transmission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686224A true CN116686224A (zh) 2023-09-01

Family

ID=820217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80084520.3A Pending CN116686224A (zh) 2020-12-17 2021-12-17 用于分布式mimo传输的高分辨率码本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200666A1 (zh)
EP (1) EP4233187A4 (zh)
KR (1) KR20230118186A (zh)
CN (1) CN116686224A (zh)
WO (1) WO202213187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37345A (zh) * 2019-01-09 2022-09-09 苹果公司 编码增强的ii型信道状态信息
US20240113756A1 (en) * 2022-08-29 2024-04-04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porting of time-domain channel correlation properties
WO2024079100A1 (en) * 2022-10-11 2024-04-18 Fraunhofer Gesellschaft zur Förderung der angewandten Forschung e.V. Enhanced type-ii doppler-based csi reporting for 5g nr system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726593B1 (ko) * 2010-12-07 2017-04-1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분산 안테나를 사용하는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제한된 정보량을 이용하여 채널 상태 정보를 피드백 하기 위한 송신 장치 및 방법
US10367568B1 (en) * 2018-08-08 2019-07-30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Determining precoding coefficients for fronthaul links in a cloud radio access network
US11349542B2 (en) * 2018-11-02 2022-05-31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Uneven frequency-domain basis allocation for Type II CSI enhancements
CN113965232B (zh) * 2019-01-30 2024-04-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信息反馈方法及装置
WO2020164083A1 (en) * 2019-02-15 2020-08-20 Zte Corporation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feedback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US11277184B2 (en) * 2019-02-26 2022-03-1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high rand CSI reporting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s
EP3949146B1 (en) * 2019-03-29 2023-10-04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ultibeam precoder based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CN114144982B (zh) * 2019-08-01 2024-05-10 联想(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 用于生成信道状态信息报告的方法和装置
CN114616762A (zh) * 2019-10-25 2022-06-1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用于传输信道状态信息的方法和设备
US20230037394A1 (en) * 2021-07-23 2023-02-09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mpression-based csi reporti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230118186A (ko) 2023-08-10
EP4233187A4 (en) 2024-04-24
US20220200666A1 (en) 2022-06-23
WO2022131879A1 (en) 2022-06-23
EP4233187A1 (en) 2023-08-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476580B1 (ko) 진보된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공분산 매트릭스 피드백을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US10868603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to enable CSI reporting based on space-frequency compression
US11888562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ciprocity based CSI-RS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US11888557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ort selec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20220069881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si reporting based on a codebook
US20220200666A1 (en) High-resolution codebook for distributed mimo transmission
US20220263564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ntenna selection for distributed mimo system
US11689268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figuring parameters of a port selection codebook
CN115280686A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信道状态信息(csi)报告的方法和装置
US20220329303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figuring csi reporting granularity
US20230283329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obust mimo transmission
US20220200683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si parameter configur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20220190897A1 (en) Codebook for distributed mimo transmission
US20230421228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mpression-based csi reporting
US20220352947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si reporting based on combining coefficients
US20220376759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ci multiplexing
US20220417778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si reporting
US20220239356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si reporting
US20220271811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si reporting
CN116530028A (zh) 用于基于端口选择码本的csi报告的方法和装置
US20220255603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si configuration
CN117063517A (zh) 用于配置csi报告粒度的方法和装置
CN117813774A (zh) 用于基于压缩的csi报告的方法和装置
KR20230117109A (ko) 분산 mimo 송신을 위한 코드북
CN116806416A (zh) 用于无线通信系统中的csi报告的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