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684041A - 基于5g通讯线缆的数据传输方法及该线缆 - Google Patents

基于5g通讯线缆的数据传输方法及该线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684041A
CN116684041A CN202310734437.7A CN202310734437A CN116684041A CN 116684041 A CN116684041 A CN 116684041A CN 202310734437 A CN202310734437 A CN 202310734437A CN 116684041 A CN116684041 A CN 11668404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communication cable
transmission
signal
transmit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73443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684041B (zh
Inventor
冯业平
杨少波
杨剑岚
李兴
付平平
周清
黄飞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undao Shenzhen In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undao Shenzhen In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undao Shenzhen Ind Co ltd filed Critical Xundao Shenzhen In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734437.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684041B/zh
Publication of CN1166840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68404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68404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68404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09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channel cod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3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transmitt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36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recei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18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52/24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using SIR [Signal to Interference Ratio] or other wireless path parameters
    • H04W52/241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using SIR [Signal to Interference Ratio] or other wireless path parameters taking into account channel quality metrics, e.g. SIR, SNR, CIR, Eb/lo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18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52/24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using SIR [Signal to Interference Ratio] or other wireless path parameters
    • H04W52/245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using SIR [Signal to Interference Ratio] or other wireless path parameters taking into account 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Cable Transmission Systems, Equalization Of Radio And Reduction Of Echo (AREA)
  • Detection And Prevention Of Errors In Transmiss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5G通讯线缆的数据传输方法,包括:在数据发送端,获取待传输数据,对待传输数据进行与5G通讯线缆承载的信道特性相适应的编码和脉冲调制预处理操作;在数据传输端,通过5G通讯线缆对预处理后的待传输数据进行数据传输操作,并根据网络传输质量自适应地调整发送功率、调制方式和编码方案;在数据接收端,对接收到的经过5G通讯线缆传输的数据信号进行解调和解码,获取原始数据。实现了高速、低延时、高稳定性的数据传输,有效提升了通信效率和信息传递的准确性。

Description

基于5G通讯线缆的数据传输方法及该线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5G通讯线缆的数据传输方法及该线缆。
背景技术
随着5G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对于数据传输的需求越来越高。5G通讯线缆作为5G通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大量的数据传输任务。目前,现有的5G通讯线缆数据传输技术主要采用数字信号处理方式,实现数据在5G通讯线缆中的传输。但是,现有技术中的5G通讯线缆数据传输存在着一些缺陷,如传输速率低、传输距离短、抗干扰性能差等问题,这些问题限制了5G通讯系统的发展和应用。
因此,急需一种基于5G通讯线缆的数据传输方法,以满足5G通讯系统对于高速、低延迟、高带宽等通信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5G通讯线缆的数据传输方法及该线缆,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随着5G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对于数据传输的需求越来越高。5G通讯线缆作为5G通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大量的数据传输任务。目前,现有的5G通讯线缆数据传输技术主要采用数字信号处理方式,实现数据在5G通讯线缆中的传输。但是,现有技术中的5G通讯线缆数据传输存在着一些缺陷,如传输速率低、传输距离短、抗干扰性能差等问题,这些问题限制了5G通讯系统的发展和应用的上述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基于5G通讯线缆的数据传输方法,包括:
S101:在数据发送端,获取待传输数据,对待传输数据进行与5G通讯线缆承载的信道特性相适应的编码和脉冲调制预处理操作;
S102:在数据传输端,通过5G通讯线缆对预处理后的待传输数据进行数据传输操作,并根据网络传输质量自适应地调整发送功率、调制方式和编码方案;
S103:在数据接收端,对接收到的经过5G通讯线缆传输的数据信号进行解调和解码,获取原始数据。
其中,S101步骤包括:
S1011:在数据发送端,获取待传输数据,其中,待传输数据是指从数据源获取的原始数据;
S1012:对待传输数据进行与5G通讯线缆承载的信道特性相适应的预处理操作,预处理操作包括根据当前传输环境对数据进行压缩;
S1013:在对待传输数据进行预处理操作过程中,对待传输数据进行编码和脉冲调制,利用高级正交频分多路复用的信号调制方式,使数据调制后与5G通讯线缆所承载的信道特性相适应。
其中,S102步骤包括:
S1021:在数据传输端,将经过编码和脉冲调制后的待传输数据发送至5G通讯线缆上,通过5G通讯线缆对待传输数据进行数据传输操作;
S1022:实时监测5G通讯线缆的网络传输质量,网络传输质量包括信号强度和信号噪声比;
S1023:根据监测到的网络传输质量自适应地调整发送功率、调制方式和编码方案,通过自适应调整的方式对5G通讯线缆的传输性能进行优化。
其中,S103步骤包括:
S1031:在数据接收端,对接收到的经过5G通讯线缆传输的数据信号进行解调,解调包括通过调制方式将5G通讯线缆上传递的高级正交频分多路复用的信号还原为原始脉冲信号;
S1032:对解调后的脉冲信号进行解码,解码包括根据预先定义的编解码规则将解调后的脉冲信号恢复为原始数据;
S1033:对解码后获取的原始数据进行后续处理,后续处理包括根据实际应用场景对原始数据进行存储、展示或进一步传输。
其中,S1013步骤包括:
在对待传输数据进行预处理操作过程中,将待传输数据进行编码处理,并对编码后的数据进行脉冲调制,以生成适配5G通讯线缆传输的高级正交频分多路复用信号;
其中,编码处理包括通过运用编码算法对原数据添加冗余校验信息;脉冲调制包括将编码后的数据转换为对应5G通讯线缆传输的高频脉冲波形信号。
其中,S1021步骤包括:
在数据传输端,基于自适应传输控制策略,根据线路状况和传输距离实时调整传输功率、模式和参数;
在经过5G通讯线缆进行数据传输时,采用整合通信信号的导频序列及时添加人工噪声,当发射机接收到新的导频序列信息时,干扰拦截器的信道,保护传输数据信号;
部署5G通讯线缆的中继节点,对待传输数据进行信号放大和传输范围扩展,同时将安全信号与导频信号放入CSI零空间环境,并在传输信号前、预设信号开启时对信号进行处理,其中,CSI零空间环境表示信道状态信息为空间的信道特性。
其中,S1032步骤包括:
将接收到的经过5G通讯线缆传输的解调后的脉冲信号恢复为原始数据;
采用校正方案,对原始数据进行校验和纠错处理,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采用重复信号反馈,对原始数据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若发现信号传输过程中出现问题,则将有问题的信号数据返回至数据发送端,要求数据发送端重新发送问题的信号数据。
其中,S1022步骤包括:
对5G通讯线缆进行实时监测,评估网络传输质量,网络传输质量包括信号强度和信号噪声比;
基于5G通讯线缆,在数据传输过程中引入新的组网模式,新的组网模式包括核心网简化模式;
基于新的组网模式,进行重新组网操作,在重新组网期间,根据接入云、控制云和转发云对网络结构进行部署,调整和优化网络传输质量;其中,优化网络传输质量包括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技术,通过模型预测和数据分析,为网络传输质量提供对应的参数调整建议。
其中,在经过5G通讯线缆进行数据传输时,包括:
通过5G通讯线缆进行数据传输时,基于安全漏洞数据库,实时监测数据传输过程中的潜在安全威胁,其中,安全漏洞数据库用于存储已知的病毒及安全漏洞信息;
若检测到潜在安全威胁,将潜在威胁信息与安全漏洞数据库进行匹配,获取匹配结果,匹配结果包括安全威胁类型及相关修复措施;
根据匹配结果,对检测到的5G网络安全漏洞进行修复操作,确保5G通讯线缆数据传输正常运行。
用于数据传输的5G通讯线缆,包括:电缆、同轴电缆和光纤;
将若干根绝缘导线和绝缘层进行包裹构成电缆,绝缘导线包括铜线和绝缘层;同轴电缆包括中心导线、绝缘层、环形导线和外部绝缘层;光纤与电缆和同轴电缆平行布置于同一个线圈内;
当数据在通过5G通讯线缆进行数据传输时,在数据发送端,对待传输数据进行与5G通讯线缆承载的信道特性相适应的编码和脉冲调制预处理操作;
在数据传输过程中,通过所述5G通讯线缆对预处理后的待传输数据进行数据传输操作,并根据网络传输质量自适应地调整发送功率、调制方式和编码方案;
在数据接收端,对接收到的经过所述5G通讯线缆传输的数据信号进行解调和解码,获取原始数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基于5G通讯线缆的数据传输方法,包括:在数据发送端,获取待传输数据,对待传输数据进行与5G通讯线缆承载的信道特性相适应的编码和脉冲调制预处理操作;在数据传输端,通过5G通讯线缆对预处理后的待传输数据进行数据传输操作,并根据网络传输质量自适应地调整发送功率、调制方式和编码方案;在数据接收端,对接收到的经过5G通讯线缆传输的数据信号进行解调和解码,获取原始数据。实现了高速、低延时、高稳定性的数据传输,有效提升了通信效率和信息传递的准确性。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基于5G通讯线缆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获取待传输数据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对预处理后的待传输数据进行数据传输操作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5G通讯线缆的数据传输方法,包括:
S101:在数据发送端,获取待传输数据,对待传输数据进行与5G通讯线缆承载的信道特性相适应的编码和脉冲调制预处理操作;
S102:在数据传输端,通过5G通讯线缆对预处理后的待传输数据进行数据传输操作,并根据网络传输质量自适应地调整发送功率、调制方式和编码方案;
S103:在数据接收端,对接收到的经过5G通讯线缆传输的数据信号进行解调和解码,获取原始数据。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为:在数据发送端,获取待传输数据,对待传输数据进行与5G通讯线缆承载的信道特性相适应的编码和脉冲调制预处理操作,这一步骤的目的是为了使待传输数据更好地适应5G通讯线缆的特性,从而提高传输质量,例如,将传输信息转换为适应5G信道传输的频率上进行调制,以适应5G网络的高速特性;
在数据传输端,通过5G通讯线缆对预处理后的待传输数据进行数据传输操作,并根据网络传输质量自适应地调整发送功率、调制方式和编码方案,这一步骤使得数据在5G通讯线缆上的传输能够根据当前网络环境的实际情况进行实时调整,以优化传输效果,例如,在网络状况较好时,可以提高发送功率,选择更高效的调制方式;而在网络状况不佳时,可以降低发送功率、变更调制方式以降低传输错误率;
在数据接收端,对接收到的经过5G通讯线缆传输的数据信号进行解调和解码,获取原始数据,这一步骤保证了接收端能够还原经过5G通讯线缆传输后的原始数据,从而实现准确的信息传递,通过解调和解码算法,将网络传来的信号转换回所需的原始数据,真实反映信息内容。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实现了高速、低延时、高稳定性的数据传输,有效提升了通信效率和信息传递的准确性;通过自适应地调整发送功率、调制方式和编码方案,使得数据传输能够在不同网络环境下实现优化,提高传输质量;能够方便地应用于多种数据传输场景,如智能设备之间的通信、远程监控、远程教育等,拓宽了5G技术的应用范围。
在另一实施例中,S101步骤包括:
S1011:在数据发送端,获取待传输数据,其中,待传输数据是指从数据源获取的原始数据;
S1012:对待传输数据进行与5G通讯线缆承载的信道特性相适应的预处理操作,预处理操作包括根据当前传输环境对数据进行压缩;
S1013:在对待传输数据进行预处理操作过程中,对待传输数据进行编码和脉冲调制,利用高级正交频分多路复用的信号调制方式,使数据调制后与5G通讯线缆所承载的信道特性相适应。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为:在数据发送端,获取待传输数据,其中,待传输数据是指从数据源(例如,通过服务器、数据库、传感器等设备,提供需要通过5G网络进行传输的信息)获取的原始数据;
对待传输数据进行与5G通讯线缆承载的信道特性相适应的预处理操作,预处理操作包括根据当前传输环境对数据进行压缩,压缩操作包括用无损压缩算法(如LZ77、LZ78)或有损压缩算法(如JPEG、MPEG)对数据进行压缩,这样可以减小数据量,缩短传输时间,降低占用的网络资源,从而提高网络传输效率;
在对待传输数据进行预处理操作过程中,对待传输数据进行编码和脉冲调制,利用高级正交频分多路复用(A-OFDM)的信号调制方式,使数据调制后与5G通讯线缆所承载的信道特性相适应,其中,A-OFDM是一种高效的多信道数据传输技术,通过将待传输数据划分为多个子信道,并在各个子信道上分别进行调制,可以提高频谱利用率,降低信号传输的干扰;
例如,在智能手机上传输4K视频的场景下,首先从手机内部存储器获取待传输的视频数据,然后根据当前网络环境,使用有损压缩算法对视频数据进行压缩,压缩后的数据通过A-OFDM信号调制方式,使得数据能够有效地在5G网络中传输。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根据当前传输环境对数据进行压缩,降低了待传输数据量,减少了网络资源的消耗,提高了网络传输效率;通过采用高级正交频分多路复用(A-OFDM)信号调制方式,有效地降低了信号传输过程中的干扰,提升了信号质量,保证了数据传输的稳定性;能够广泛应用于多种数据传输场景,例如高清视频传输、大规模互联网物联网数据传输等,对5G网络的普及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在另一实施例中,S102步骤包括:
S1021:在数据传输端,将经过编码和脉冲调制后的待传输数据发送至5G通讯线缆上,通过5G通讯线缆对待传输数据进行数据传输操作;
S1022:实时监测5G通讯线缆的网络传输质量,网络传输质量包括信号强度和信号噪声比;
S1023:根据监测到的网络传输质量自适应地调整发送功率、调制方式和编码方案,通过自适应调整的方式对5G通讯线缆的传输性能进行优化。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为:在数据传输端,将经过编码和脉冲调制后的待传输数据发送至5G通讯线缆上;例如,在对高清视频数据进行传输时,先将数据编码和调制,然后通过5G通讯线缆将编码后的数据发送到接收端;
实时监测5G通讯线缆的网络传输质量,包括信号强度和信号噪声比;对于不同的数据传输环境,例如高楼、隧道等,信号强度和信号噪声比可能存在较大的波动,此时需要实时监测这些参数,以确保传输质量;
根据监测到的网络传输质量,自适应地调整发送功率、调制方式和编码方案;例如,当在某一时刻监测到信号强度较低时,可以通过增加发送功率来提高传输质量;当信号噪声比较高时,可以选择更为鲁棒的调制方式和编码方案,以确保数据传输的精确性和可靠性。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实现了实时监测5G通讯线缆的网络传输质量,可以有效地应对信号干扰和传输环境变化的问题,提高了数据传输的可靠性;通过自适应地调整发送功率、调制方式和编码方案,实现在保证数据传输质量的前提下,充分利用5G通讯线缆的传输性能,缩短数据传输时间,降低传输延时;适应于多种数据传输场景,例如高清视频传输、大规模互联网物联网数据传输等,对5G网络的普及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在另一实施例中,S103步骤包括:
S1031:在数据接收端,对接收到的经过5G通讯线缆传输的数据信号进行解调,解调包括通过调制方式将5G通讯线缆上传递的高级正交频分多路复用的信号还原为原始脉冲信号;
S1032:对解调后的脉冲信号进行解码,解码包括根据预先定义的编解码规则将解调后的脉冲信号恢复为原始数据;
S1033:对解码后获取的原始数据进行后续处理,后续处理包括根据实际应用场景对原始数据进行存储、展示或进一步传输。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为:在数据接收端,对接收到的经过5G通讯线缆传输的数据信号进行解调;例如,在一个遥控无人机的应用中,接收端需要将无线信号还原为原始脉冲信号,解调过程通过调制方式将5G通讯线缆上传递的高级正交频分多路复用的信号还原为原始脉冲信号;
对解调后的脉冲信号进行解码,此时,解码过程根据预先定义的编解码规则将解调后的脉冲信号恢复为原始数据,例如将解调后的脉冲信号通过解码算法恢复为无人机的遥控信号;
对解码后获取的原始数据进行后续处理,针对不同的应用场景,解码后的原始数据可以进行存储、展示或进一步传输。以无人机遥控为例,解码后的遥控信号可以实时地通过显示器展示给操作者,同时通过接收端的硬件控制无人机进行飞行;
实现了对接收到的经过5G通讯线缆传输的数据信号进行解调和解码,确保了数据接收端获取原始数据的精确性和实时性;通过根据预先定义的编解码规则,确保了数据传输过程中的完整性和可靠性,提高了数据传输的效率;适应多种实际应用场景,根据不同场景需求对原始数据进行存储、展示或进一步传输,实现了实际应用场景的多样性。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在数据接收端,接收到经过5G通讯线缆传输的数据信号后,需要先进行解调处理,将传输时采用的调制方式还原出来,得到原始的脉冲信号,这一步操作是为了消除在传输过程中引入的干扰,将信号还原为一个可处理的格式,使得后续的解码步骤更加精确;对于高级正交频分多路复用的信号,在解调过程中需要还原出原始的载波频率、位移、幅度等相关信息,以便后续解码操作;解调后得到原始脉冲信号后,需要对其进行解码,将其恢复为原始数据,解码操作需要预先定义编解码规则,以便将脉冲信号转化为具有实际意义的数据,由于不同应用场景的数据格式和编码方式可能不同,因此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定制;例如,在音频传输中,需要对接收到的脉冲信号进行解码,将其转化为对应的声音信号,若采用的是MP3编码方式,则需要根据MP3编码规则进行解码操作;获取到原始数据之后,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处理,以满足实际应用需求,获得的数据可以进行存储、展示或进一步传输等操作,这一步骤中的具体操作方式也需要根据应用场景进行规划;例如,对于视频传输,获取到的数据可以经过解码后进行显示,或者存储为文件等形式进行回放,对于远程医疗等应用场景,获取到的数据可以在云端进行存储,并提供给远程医生进行诊断。
在另一实施例中,S1013步骤包括:
在对待传输数据进行预处理操作过程中,将待传输数据进行编码处理,并对编码后的数据进行脉冲调制,以生成适配5G通讯线缆传输的高级正交频分多路复用信号;
其中,编码处理包括通过运用编码算法对原数据添加冗余校验信息;脉冲调制包括将编码后的数据转换为对应5G通讯线缆传输的高频脉冲波形信号。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为:在对待传输数据进行预处理操作过程中,将待传输数据进行编码处理,并对编码后的数据进行脉冲调制,以生成适配5G通讯线缆传输的高级正交频分多路复用信号;
其中,采用编码算法对原数据添加冗余校验信息,以提高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在数据传输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传输误码或丢失数据的情况,添加冗余信息后可以检测并纠正这些错误,例如,在基于5G通讯线缆传输视频信号的应用中,传输数据中的每个数据包都需要添加冗余校验信息,以确保传输的视频图像质量;
将编码后的数据转换为适配5G通讯线缆传输的高频脉冲波形信号,以便远程接收器可以通过解调解码器接收和解码信号,5G通讯需要快速且可靠地进行数据传输,该步骤可以确保传输的数据发送和接收之间能够快速准确地转化,并且在传输过程中尽可能减小误码率。例如,在下载大型文件时,可以确保数据传输的速度和准确性,同时支持高速网络连接。
假设需要传输的原始数据为“100101”,采用的编码算法是CRC(循环冗余校验),根据CRC算法将原始数据转换为含有冗余校验信息的编码数据,例如“100101011”。
通过调制器对编码数据进行脉冲调制处理,将其转换为高频脉冲波形信号,例如,通过正交频分多路复用技术对编码数据进行调制,把数据转换为适配5G通讯线缆传输的脉冲波形。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将待传输数据进行处理后,使其适配5G通讯线缆并提高了数据的传输效率和可靠性,同时,还能实现数据的速度和准确性,使得数据传输更加流畅。该步骤适用于需要高效、稳定、可靠传输数据的各种场景,并且可以广泛应用于现有的5G网络和技术中。
在另一实施例中,S1021步骤包括:
在数据传输端,基于自适应传输控制策略,根据线路状况和传输距离实时调整传输功率、模式和参数,以降低数据传输路径损耗;
在经过5G通讯线缆进行数据传输时,采用整合通信信号的导频序列及时添加人工噪声,当发射机接收到新的导频序列信息时,干扰拦截器的信道,保护传输数据信号;
部署5G通讯线缆的中继节点,对待传输数据进行信号放大和传输范围扩展,同时将安全信号与导频信号放入CSI零空间环境,并在传输信号前、预设信号开启时才对信号进行处理,以实现对信号拦截者的信息接收信道的有效干扰。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为:在数据传输端,首先通过自适应传输控制策略,根据当前的线路状况和传输距离实时调整传输功率、模式和参数;自适应传输控制策略为一种在传输过程中根据信道状况动态调整的方法,例如可以自适应地切换不同的调制解调方式以获得更高的传输效率,当传播环境较好时,在信号强度高、干扰低的条件下,可以采用更高阶的调制方式以获得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而在信号差的情况下,可以降低调制阶数以提高传输的可靠性;
在经过5G通讯线缆进行数据传输的过程中,为了保护传输数据信号以免被拦截,可以采用整合通信信号的导频序列及时添加人工噪声;例如,在发射机接收到新的导频序列信息时,可以将噪声信号和有效信号叠加,从而使得拦截者难以分辨有效信号,并在接收端通过相应的信号处理算法抵消噪声,这样可以增加拦截者在恢复信号时的困难度,提高数据传输的安全性;
部署5G通讯线缆的中继节点,对待传输数据进行信号放大和传输范围扩展,当待传输数据经过较长的距离时,信号会出现衰减,通过设置中继节点,对衰减的信号进行放大,从而实现更远距离的传输;同时,在此过程中将安全信号与导频信号放入CSI零空间环境(CSI表示为信道状态信息)。CSI零空间环境是指信道状态信息为空间的信道特性,通过将安全信号放入零空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拦截者的信道进行干扰,这样,当预设信号开启时,才对信号进行处理,以实现对信号拦截者的信息接收信道的有效干扰,提升传输数据的安全性。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实时调整自适应传输控制策略,可以在保证数据传输可靠性的同时提高传输效率,使得数据传输更加高效和稳定;采用整合通信信号的导频序列及时添加人工噪声和将安全信号放入CSI零空间的策略,有助于提高数据传输的安全性,降低被拦截和破解的风险;通过设置中继节点进行信号放大和传输范围扩展,使得数据传输的距离得到延伸,实现远距离、大范围的通信覆盖。
在另一实施例中,S1032步骤包括:
将接收到的经过5G通讯线缆传输的解调后的脉冲信号恢复为原始数据;
采用校正方案,对原始数据进行校验和纠错处理,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采用重复信号反馈,对原始数据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若发现信号传输过程中出现问题,则将有问题的信号数据返回至数据发送端,要求数据发送端重新发送问题的信号数据。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为:将接收到的脉冲信号进行解调,恢复为数字信号,可以通过将接收到的信号进行解调,将其转换为原始数据;对恢复后的原始数据进行校验和纠错处理,通过使用校验和和纠错码的技术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采用重复信号反馈技术,对原始数据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在数据传输过程中不断地对数据进行监测和分析,如果发现有问题的信号数据,就将其返回至数据发送端,要求数据发送端重新发送问题的信号数据。
假设在5G通讯线缆中,需要将一份数据从发送端传输到接收端,在传输过程中,由于信号干扰等原因,部分数据包出现了丢失或传输错误的情况。此时,采用如下操作:
将接收到的脉冲信号进行解调,恢复为原始数据;对恢复后的原始数据进行校验和纠错处理,如果发现数据包出现了错误,就可以使用纠错码的技术进行纠错处理;采用重复信号反馈技术,对原始数据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如果发现有问题的信号数据,就将其返回至数据发送端,要求数据发送端重新发送问题的信号数据。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并且能够在信号传输过程中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从而提高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和效率。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可以有效地提高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和效率,避免数据传输过程中出现丢失或传输错误的情况,从而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同时,采用重复信号反馈技术可以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避免问题的扩大化,从而提高数据传输的效率和可靠性。
在另一实施例中,S1022步骤包括:
对5G通讯线缆进行实时监测,评估网络传输质量,网络传输质量包括信号强度和信号噪声比;
基于5G通讯线缆,在数据传输过程中引入新的组网模式,新的组网模式包括核心网简化模式;
基于新的组网模式,进行重新组网操作,在重新组网期间,根据接入云、控制云和转发云对网络结构进行部署,调整和优化网络传输质量;其中,优化网络传输质量包括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技术,通过模型预测和数据分析,为网络传输质量提供对应的参数调整建议。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为:对5G通讯线缆进行实时监测,评估网络传输质量,其中网络传输质量包括信号强度和信号噪声比;通过专业的监测设备和软件进行实现,例如使用无线功率计和频谱分析仪;
基于5G通讯线缆,在数据传输过程中引入新的组网模式,新的组网模式包括核心网简化模式,这一步骤的目的是通过优化网络结构和传输协议,提高数据传输效率和可靠性,核心网简化模式可以减少网络节点和传输路由,从而降低网络延迟和数据丢失率;
基于新的组网模式,进行重新组网操作,在重新组网期间,根据接入云、控制云和转发云对网络结构进行部署,调整和优化网络传输质量,其中,优化网络传输质量包括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技术,通过模型预测和数据分析,为网络传输质量提供对应的参数调整建议。这一步骤可以通过网络管理系统和云计算平台进行实现;
在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技术,通过模型预测和数据分析,为网络传输质量提供对应的参数调整建议的过程中,根据网络传输质量的调整目标,从原始数据中提取关键的特征,关键的特征包括网络拓扑结构、带宽、负载、服务类型;使用机器学习人工智能技术构建适用于网络传输质量优化的预测模型,预测模型根据网络性能指标的历史数据进行训练,在训练过程中预测模型学习网络传输质量与各种参数调整之间的关系;使用历史数据对构建的预测模型进行训练,并使用验证数据集对预测模型进行验证和调优;通过不断迭代模型训练和验证的过程,提高模型的准确性和泛化能力;根据训练好的预测模型,对实时采集到的网络传输质量数据进行分析,预测模型根据当前的网络传输质量数据,预测网络参数的最优值,为优化网络传输质量提供参数调整建议;根据模型预测的参数调整建议,对网络进行相应的参数调整操作。通过实施参数调整,优化网络传输质量,提升网络性能和用户体验。
如果在实时监测中发现5G通讯线缆的信号强度较弱,可以通过增加信号放大器和天线增益来提高信号强度;如果发现信号噪声比较大,可以通过降低信号频率或增加信噪比优化器来减少信号噪声;在重新组网期间,可以根据网络拓扑结构和数据流量分布,对接入云、控制云和转发云进行部署和优化,从而提高网络传输质量。例如,在高峰期,可以增加转发云的带宽和存储容量,以满足大量数据传输的需求。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实现了对5G通讯线缆的实时监测和网络性能优化,从而提高了数据传输的效率和可靠性,同时,采用了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技术,为网络传输质量提供了更加精准的调整建议,可以进一步提高网络性能和数据传输质量。
在另一实施例中,在经过5G通讯线缆进行数据传输时,包括:
通过5G通讯线缆进行数据传输时,基于安全漏洞数据库,实时监测数据传输过程中的潜在安全威胁,其中,安全漏洞数据库用于存储已知的病毒及安全漏洞信息;
若检测到潜在安全威胁,将潜在威胁信息与安全漏洞数据库进行匹配,获取匹配结果,匹配结果包括安全威胁类型及相关修复措施;
根据匹配结果,对检测到的5G网络安全漏洞进行修复操作,确保5G通讯线缆数据传输正常运行。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为:为了保障5G通讯线缆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建立一个安全漏洞数据库,用于存储已知的病毒及安全漏洞信息,通过安全漏洞数据库可以快速找出和修复潜在的网络风险,防止在数据传输过程中发生安全问题。
在进行5G通讯线缆数据传输时,实时监测传输过程中的潜在安全威胁,实时监测可以通过网络流量监控和数据包分析技术来实现;当检测到潜在安全威胁时,将其与安全漏洞数据库中的已知威胁进行匹配,可以通过模式匹配、模型预测技术实现,以确定威胁类型及相应的修复措施;根据匹配结果,对检测到的5G网络安全漏洞进行及时修复操作,修复操作包括:风险评估、确定修复优先级和策略和实施具体修复措施。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对5G通讯线缆数据传输过程中的潜在安全威胁进行实时监测,可以更快地发现和响应潜在的安全问题,降低风险发生几率;将潜在威胁信息与安全漏洞数据库进行匹配,有助于确定威胁的类型及相关修复措施,从而提高修复工作的针对性和准确性;根据匹配结果对5G网络安全漏洞进行及时修复操作,能确保5G通讯线缆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和持续性,防止通信系统瘫痪;实时监测和修复可以帮助企业提早发现并预防潜在的安全风险,保障5G通讯线缆数据传输的稳定运行,降低数据泄露、系统瘫痪的风险。
在另一实施例中,用于数据传输的5G通讯线缆,包括:电缆、同轴电缆和光纤;
将若干根绝缘导线和绝缘层进行包裹构成电缆,绝缘导线包括铜线和绝缘层;同轴电缆包括中心导线、绝缘层、环形导线和外部绝缘层;光纤与电缆和同轴电缆平行布置于同一个线圈内;
当数据在通过5G通讯线缆进行数据传输时,在数据发送端,对待传输数据进行与5G通讯线缆承载的信道特性相适应的编码和脉冲调制预处理操作;
在数据传输过程中,通过所述5G通讯线缆对预处理后的待传输数据进行数据传输操作,并根据网络传输质量自适应地调整发送功率、调制方式和编码方案;
在数据接收端,对接收到的经过所述5G通讯线缆传输的数据信号进行解调和解码,获取原始数据。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为:用于数据传输的5G通讯线缆,包括一条电缆、一条同轴电缆和一根光纤,该电缆由4-6根铜导线和一根绝缘层包裹而成,每一根绝缘导线都包括一根铜线和一层绝缘物质;该同轴电缆由一条中心导线、一层绝缘物质、一个环形导线和一个外部绝缘层构成,且该光纤与该电缆和该同轴电缆平行布置于同一个线圈内;
该中心导线和该环形导线分别由高纯度铜制成,保证了其导电性和抗氧化性;该线缆可用于5G通讯系统中的数据传输,并且能够满足高速、低延迟、高带宽等通信需求,从而提供更高效的数据传输服务。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该线缆可用于5G通讯系统中的数据传输,并且能够满足高速、低延迟、高带宽等通信需求,从而提供更高效的数据传输服务。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0)

1.基于5G通讯线缆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S101:在数据发送端,获取待传输数据,对待传输数据进行与5G通讯线缆承载的信道特性相适应的编码和脉冲调制预处理操作;
S102:在数据传输端,通过5G通讯线缆对预处理后的待传输数据进行数据传输操作,并根据网络传输质量自适应地调整发送功率、调制方式和编码方案;
S103:在数据接收端,对接收到的经过5G通讯线缆传输的数据信号进行解调和解码,获取原始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5G通讯线缆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S101步骤包括:
S1011:在数据发送端,获取待传输数据,其中,待传输数据是指从数据源获取的原始数据;
S1012:对待传输数据进行与5G通讯线缆承载的信道特性相适应的预处理操作,预处理操作包括根据当前传输环境对数据进行压缩;
S1013:在对待传输数据进行预处理操作过程中,对待传输数据进行编码和脉冲调制,利用高级正交频分多路复用的信号调制方式,使数据调制后与5G通讯线缆所承载的信道特性相适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5G通讯线缆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S102步骤包括:
S1021:在数据传输端,将经过编码和脉冲调制后的待传输数据发送至5G通讯线缆上,通过5G通讯线缆对待传输数据进行数据传输操作;
S1022:实时监测5G通讯线缆的网络传输质量,网络传输质量包括信号强度和信号噪声比;
S1023:根据监测到的网络传输质量自适应地调整发送功率、调制方式和编码方案,通过自适应调整的方式对5G通讯线缆的传输性能进行优化。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5G通讯线缆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S103步骤包括:
S1031:在数据接收端,对接收到的经过5G通讯线缆传输的数据信号进行解调,解调包括通过调制方式将5G通讯线缆上传递的高级正交频分多路复用的信号还原为原始脉冲信号;
S1032:对解调后的脉冲信号进行解码,解码包括根据预先定义的编解码规则将解调后的脉冲信号恢复为原始数据;
S1033:对解码后获取的原始数据进行后续处理,后续处理包括根据实际应用场景对原始数据进行存储、展示或进一步传输。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5G通讯线缆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S1013步骤包括:
在对待传输数据进行预处理操作过程中,将待传输数据进行编码处理,并对编码后的数据进行脉冲调制,以生成适配5G通讯线缆传输的高级正交频分多路复用信号;
其中,编码处理包括通过运用编码算法对原数据添加冗余校验信息;脉冲调制包括将编码后的数据转换为对应5G通讯线缆传输的高频脉冲波形信号。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5G通讯线缆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S1021步骤包括:
在数据传输端,基于自适应传输控制策略,根据线路状况和传输距离实时调整传输功率、模式和参数;
在经过5G通讯线缆进行数据传输时,采用整合通信信号的导频序列及时添加人工噪声,当发射机接收到新的导频序列信息时,干扰拦截器的信道,保护传输数据信号;
部署5G通讯线缆的中继节点,对待传输数据进行信号放大和传输范围扩展,同时将安全信号与导频信号放入CSI零空间环境,并在传输信号前、预设信号开启时对信号进行处理,其中,CSI零空间环境表示信道状态信息为空间的信道特性。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5G通讯线缆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S1032步骤包括:
将接收到的经过5G通讯线缆传输的解调后的脉冲信号恢复为原始数据;
采用校正方案,对原始数据进行校验和纠错处理,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采用重复信号反馈,对原始数据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若发现信号传输过程中出现问题,则将有问题的信号数据返回至数据发送端,要求数据发送端重新发送问题的信号数据。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5G通讯线缆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S1022步骤包括:
对5G通讯线缆进行实时监测,评估网络传输质量,网络传输质量包括信号强度和信号噪声比;
基于5G通讯线缆,在数据传输过程中引入新的组网模式,新的组网模式包括核心网简化模式;
基于新的组网模式,进行重新组网操作,在重新组网期间,根据接入云、控制云和转发云对网络结构进行部署,调整和优化网络传输质量;其中,优化网络传输质量包括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技术,通过模型预测和数据分析,为网络传输质量提供对应的参数调整建议。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5G通讯线缆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经过5G通讯线缆进行数据传输时,包括:
通过5G通讯线缆进行数据传输时,基于安全漏洞数据库,实时监测数据传输过程中的潜在安全威胁,其中,安全漏洞数据库用于存储已知的病毒及安全漏洞信息;
若检测到潜在安全威胁,将潜在威胁信息与安全漏洞数据库进行匹配,获取匹配结果,匹配结果包括安全威胁类型及相关修复措施;
根据匹配结果,对检测到的5G网络安全漏洞进行修复操作,确保5G通讯线缆数据传输正常运行。
10.用于数据传输的5G通讯线缆,其特征在于,包括:电缆、同轴电缆和光纤;
将若干根绝缘导线和绝缘层进行包裹构成电缆,绝缘导线包括铜线和绝缘层;同轴电缆包括中心导线、绝缘层、环形导线和外部绝缘层;光纤与电缆和同轴电缆平行布置于同一个线圈内;
当数据在通过5G通讯线缆进行数据传输时,在数据发送端,对待传输数据进行与5G通讯线缆承载的信道特性相适应的编码和脉冲调制预处理操作;
在数据传输过程中,通过所述5G通讯线缆对预处理后的待传输数据进行数据传输操作,并根据网络传输质量自适应地调整发送功率、调制方式和编码方案;
在数据接收端,对接收到的经过所述5G通讯线缆传输的数据信号进行解调和解码,获取原始数据。
CN202310734437.7A 2023-06-20 2023-06-20 基于5g通讯线缆的数据传输方法及该线缆 Active CN11668404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734437.7A CN116684041B (zh) 2023-06-20 2023-06-20 基于5g通讯线缆的数据传输方法及该线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734437.7A CN116684041B (zh) 2023-06-20 2023-06-20 基于5g通讯线缆的数据传输方法及该线缆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684041A true CN116684041A (zh) 2023-09-01
CN116684041B CN116684041B (zh) 2024-02-06

Family

ID=877871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734437.7A Active CN116684041B (zh) 2023-06-20 2023-06-20 基于5g通讯线缆的数据传输方法及该线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684041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081707A (zh) * 2023-09-04 2023-11-17 唐人通信技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通信传输线路的质量优化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96623A (zh) * 2002-02-08 2004-05-12 连宇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高速数据传输的自适应调制与编码方法
EP1643661A2 (en) * 2004-09-07 2006-04-05 Samsung Electronics Co.,Ltd. MIMO system with adaptive switching of transmission scheme
US20100002575A1 (en) * 2006-11-30 2010-01-07 Nokia Siemens Networks Gmbh & Co. Kg Adaptive modulation and coding in a sc-fdma system
US20100040163A1 (en) * 2008-08-15 2010-02-18 Giuseppe Caire Channel classification and rate adaptation for su-mimo systems
CN101944942A (zh) * 2010-08-10 2011-01-12 北京邮电大学 一种低复杂度自适应传输的多天线传输方法及系统
CN103338412A (zh) * 2013-06-07 2013-10-02 洛阳亿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结合无线自适应调制与编码的自适应视频编码系统
WO2015019663A1 (ja) * 2013-08-07 2015-02-12 株式会社日立国際電気 デジタル伝送システム及び遅延時間算出方法
CN104618070A (zh) * 2015-02-16 2015-05-13 哈尔滨工业大学 基于校验计算的自适应ldpc编码调制的飞行试验无线双向传输方法
EP2947784A1 (en) * 2014-05-23 2015-11-25 Witikee SRL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data signals
CN105721385A (zh) * 2016-03-24 2016-06-29 清华大学 面向子载波数可变系统的编码调制方法和系统
US20160234052A1 (en) * 2013-10-18 2016-08-11 Centre National D'Études Spatiales C N E S Method of reception and receiver for single-carrier cyclic waveform coded serial digital transmission
CN108564959A (zh) * 2018-03-06 2018-09-21 湖南正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甚低频透地通讯的无线传输分系统
CN108900280A (zh) * 2018-06-22 2018-11-27 达新宇 联合wfrft预处理的新型自适应编码调制方法、无线通信系统
CN113660060A (zh) * 2021-07-29 2021-11-16 深圳市博裕纳科技有限公司 信号调制解调方法、数传电台及其mcu和存储介质
CN113783821A (zh) * 2021-09-06 2021-12-10 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 一种基于功率复用的帧信令传输方法
CN114826852A (zh) * 2022-03-17 2022-07-29 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可调脉宽的无线通信方法、装置及通信终端
CN115037385A (zh) * 2022-06-21 2022-09-09 重庆大学 基于Lamb波的信号调制解调通信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96623A (zh) * 2002-02-08 2004-05-12 连宇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高速数据传输的自适应调制与编码方法
EP1643661A2 (en) * 2004-09-07 2006-04-05 Samsung Electronics Co.,Ltd. MIMO system with adaptive switching of transmission scheme
US20100002575A1 (en) * 2006-11-30 2010-01-07 Nokia Siemens Networks Gmbh & Co. Kg Adaptive modulation and coding in a sc-fdma system
US20100040163A1 (en) * 2008-08-15 2010-02-18 Giuseppe Caire Channel classification and rate adaptation for su-mimo systems
CN101944942A (zh) * 2010-08-10 2011-01-12 北京邮电大学 一种低复杂度自适应传输的多天线传输方法及系统
CN103338412A (zh) * 2013-06-07 2013-10-02 洛阳亿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结合无线自适应调制与编码的自适应视频编码系统
WO2015019663A1 (ja) * 2013-08-07 2015-02-12 株式会社日立国際電気 デジタル伝送システム及び遅延時間算出方法
US20160234052A1 (en) * 2013-10-18 2016-08-11 Centre National D'Études Spatiales C N E S Method of reception and receiver for single-carrier cyclic waveform coded serial digital transmission
EP2947784A1 (en) * 2014-05-23 2015-11-25 Witikee SRL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data signals
CN104618070A (zh) * 2015-02-16 2015-05-13 哈尔滨工业大学 基于校验计算的自适应ldpc编码调制的飞行试验无线双向传输方法
CN105721385A (zh) * 2016-03-24 2016-06-29 清华大学 面向子载波数可变系统的编码调制方法和系统
CN108564959A (zh) * 2018-03-06 2018-09-21 湖南正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甚低频透地通讯的无线传输分系统
CN108900280A (zh) * 2018-06-22 2018-11-27 达新宇 联合wfrft预处理的新型自适应编码调制方法、无线通信系统
CN113660060A (zh) * 2021-07-29 2021-11-16 深圳市博裕纳科技有限公司 信号调制解调方法、数传电台及其mcu和存储介质
CN113783821A (zh) * 2021-09-06 2021-12-10 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 一种基于功率复用的帧信令传输方法
CN114826852A (zh) * 2022-03-17 2022-07-29 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可调脉宽的无线通信方法、装置及通信终端
CN115037385A (zh) * 2022-06-21 2022-09-09 重庆大学 基于Lamb波的信号调制解调通信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081707A (zh) * 2023-09-04 2023-11-17 唐人通信技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通信传输线路的质量优化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684041B (zh) 2024-02-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51623C (zh) 码分多址移动通信系统及其传输功率控制方法
CN116684041B (zh) 基于5g通讯线缆的数据传输方法及该线缆
CN106257944A (zh) 基于无人机的多媒体数据处理方法及系统
JP2014225889A (ja) データフレームを送信及び受信する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CN115549954B (zh) 一种基于异构的碎片化网络资源安全拼接通信系统
CA2945253C (en) Methods for encoding and decoding frames in a telecommunication network
CN108259811B (zh) 一种分类包位置调整的时间隐通道装置及其构建方法
EP1600001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power efficient transmission of scalable video over wireless networks
CN110324161B (zh) 一种传输协议的测试方法及设备
CN112910568A (zh) 一种数据通信方法、数据发送方法及数据接收方法
US8726133B2 (en) Method for detecting return link packet error in hub which communicates with satellite terminal and apparatus thereof
KR102409974B1 (ko) 인공신경망 기반의 소스, 채널부호율 및 전력제어 최적화 방법 및 시스템
CN113572629B (zh) 消息传输的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
US20140064118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satellite terminal
CN112153094B (zh) 电子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控制方法和装置
KR102661352B1 (ko) 통신 장치 및 그의 작동 방법
KR102218103B1 (ko) 다중 셀 네트워크를 위한 협력 순차적 간섭 제거 기반 협업 통신 시스템
CN113067763B (zh) 高可靠性的山区配网通信系统及其通信方法
CN110113139A (zh) 一种下行业务信道发送方法、用户终端和基站
CN113489645B (zh) 一种基于卫星通信的数据链路聚合方法和路由器、服务器
CN118118514A (zh) 高原隧道内数据的传输方法及系统、存储介质
Vankayala et al. A Novel Front-haul Bandwidth Compression Method for RAN Systems
CN117278968A (zh) 一种无人机与云巢图传通信方法
CN112911558A (zh) 数据通信系统、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接收装置
Chaoub et al. Reliable multicast video transmission over cognitive radio networks: Equal or unequal loss protec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