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684029A - 一种双纤交互环回的时间同步系统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纤交互环回的时间同步系统及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6684029A CN116684029A CN202310698947.3A CN202310698947A CN116684029A CN 116684029 A CN116684029 A CN 116684029A CN 202310698947 A CN202310698947 A CN 202310698947A CN 116684029 A CN116684029 A CN 11668402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ime
- optical fiber
- wavelength
- station
- lambda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Withdrawn
Links
- 239000000835 fiber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4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3
- 230000002452 intercep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7
- 239000013307 optical fib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2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3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2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3
- 101000800055 Homo sapiens Testican-1 Protein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1
- 102100033390 Testican-1 Human gen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1
- 230000002457 bidirection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7613 environment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2474 experiment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1934 dela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NAWXUBYGYWOOIX-SFHVURJKSA-N (2s)-2-[[4-[2-(2,4-diaminoquinazolin-6-yl)ethyl]benzoyl]amino]-4-methylidenepentanedioic acid Chemical compound C1=CC2=NC(N)=NC(N)=C2C=C1CCC1=CC=C(C(=O)N[C@@H](CC(=C)C(O)=O)C(O)=O)C=C1 NAWXUBYGYWOOIX-SFHVURJK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977 d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101150050759 outI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070 samp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3/00—Time-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 H04J3/02—Details
- H04J3/06—Synchronising arrangements
- H04J3/0635—Clock or time synchronisation in a network
- H04J3/0638—Clock or time synchronisation among nodes; Internode synchronis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双纤交互环回的时间同步系统及方法,主从站点之间采用同一光缆中两根相邻光纤相连接,主授时站点和从授时站点的时钟信号分别在两根光纤上完成环回传递,在温度变化条件下通过系统的4台时间间隔计数器进行4路时间信号的时延进行测量,可直接求解主从站点的瞬时钟差,消除了温度变化对光纤长度影响,同时消除了温度变化对不同波长信号传输时延波动的影响,提高了时间同步的精度和稳定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纤时间授时同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纤交互环回的时间同步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基于光纤的主从时间同步方法主要以单纤双波长双向传递为主,包括单纤双向波分复用法、单纤双向环回法、单纤双向时分复法等,单纤波分复用法的钟差和单纤环回法的求解中都需要对主从站点往返时延差进行估算,而往返时延差的估算精度成为主从站点钟差估算精度的关键。
然而,实际光纤链路传输时,时延受到压力、温度变化等环境因素影响而波动,往返波长的时延差也随温度变化而波动,由于光纤链路的环境温度难以测量,授时系统缺乏对环境温度变化引起时延差值变化的跟踪估算,从而导致时间同步精度和稳定度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双纤交互环回的时间同步系统及方法,解决了光纤主从时间同步方法中缺乏对环境温度变化引起时延差值变化的跟踪估算,从而导致时间同步精度和稳定度较差问题,主从站点之间采用同一光缆中两根相邻光纤相连接,主授时站点和从授时站点的时钟信号分别在两根光纤上完成环回传递,在温度变化条件下通过系统的4台时间间隔计数器进行4路时间信号的时延进行测量,可直接求解主从站点的瞬时钟差,消除了温度变化对光纤长度影响,同时消除了温度变化对不同波长信号传输时延波动的影响,提高了时间同步的精度和稳定度。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体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一方面公开一种双纤交互环回的时间同步系统,包括主授时站点和从授时站点,所述主授时站点和从授时站点之间通过同一光缆中相邻两根长度分别为L1和L2的光纤链路连接;其中,所述主授时站点包括第一钟源ClockA、第一激光发射器、第一时间间隔计数器TIC1、第二时间间隔计数器TIC2、第一波分服用模块和第一光探测器,其中,第一钟源ClockA,作为参考钟源,向所述从授时站点发送时间信号,时间信号以波长λ1通过长度为L1的光纤传输至从授时站点,波长为λ1的时间信号在长度为L1的光纤上的传输时延为波长为λ1的时间信号到达从授时站点后,被调制为波长λ2的时间信号,波长为λ2的时间信号经长度为L1的光纤返回主授时站点,波长为λ2的时间信号在长度为L1的光纤上的传输时延为/>时间信号在长度为L1的光纤上完成了一次环回传递;第一激光发射器用以将所述第一钟源Clock A发送的时间信号转换为光信号;第一时间间隔计数器TIC1用以测量长度为L1的光纤上主授时站点发出时间信号到达从授时站点后再返回主授时站点的一个环回周期的时间间隔,其测量值/>表示为:
第二时间间隔计数器TIC2用以测量主授时站点发出的波长为λ1的时间信号时刻至主授时站点接收到从授时站点由第二钟源clock B发出波长λ1的时间信号的时刻的时间间隔,其测量值表示为:
第一波分复用模块用以把时间信号调制到两个不同波长发送到光纤链路中;第一光探测器用以接收从授时站点发送来的时间信号;
所述从授时站点包括第二钟源Clock B、第二激光发射器、第三时间间隔计数器TIC3、第四时间间隔计数器TIC4、第二波分复用模块、第二光探测器和时延补偿模块,其中,第二钟源Clock B作为待驯服时钟,与所述第一钟源Clock A同时刻,向所述主授时站点发送时间信号,时间信号以波长λ1通过长度为L2的光纤传输至主授时站点,波长为λ1的时间信号在长度为L2的光纤上的传输时延为波长为λ1的时间信号到达主授时站点后,被调制为波长λ2的时间信号,波长为λ2的时间信号经长度为L2的光纤返回从授时站点,波长为λ2的时间信号在长度为L2的光纤上的传输时延为/>第二激光发射器用以将所述第二钟源Clock B发送的时间信号转换为光信号;第三时间间隔计数器TIC3,用以测量从授时站点发出波长λ2的时间信号时刻至从授时站点接收到由主授时站点发出的波长λ1的时间信号时刻的时间间隔,其测量值/>表示为:
第四时间间隔计数器TIC4用以测量长度为L2的光纤上从授时站点发出的波长为λ2的时间信号到达主授时站点后再返回从授时站点的一个环回周期的时间间隔,其测量值表示为:
第二波分复用模块用以把时间信号调制到两个不同波长发送到光纤链路中;第二光探测器,用以接收主授时站点发送来的时间信号;时延补偿模块用以根据计算出的瞬时钟差ΔT对第二钟源Clock B的时间信号进行补偿;
其中,长度为L1的光纤所在的环回周期的设备收发时延为长度为L2的光纤所在的环回周期的设备收发时延为/>ΔT为第一钟源Clock A和第二钟源Clock B的瞬时钟差;
进一步地,所述主授时站点和从授时站点均还包括光带通滤波器和功率放大器。
本发明另一方面公开一种双纤交互环回的时间同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通过第一时间间隔计数器TIC1、第二时间间隔计数器TIC2、第三时间间隔计数器TIC3和第四时间间隔计数器TIC4分别获取τTIC1、τTIC2、τTIC3和τTIC4;
根据获取的测量至与时延值及钟差的关系,结合时延比值关系,计算主授时站点与从授时站点的瞬时钟差ΔT;
和/>通过下式表示:
其中,c表示真空中的光速,LK表示两根光纤的物理长度,α为光纤的热膨胀系数5.6×10-7/℃,T0取23℃,λN表示两种光纤号的波长,表示光信号在光纤中的折射率;
其中,光纤的Sellmeier折射率公式如下式:
其中,A、B、C、D和E为Sellmeier系数,且A、B、C、D是依据经验数据拟合得到的温度T函数;
根据式(5),长度为L1的光纤往返时延的比值ρ1可表示为:
长度为L2的光纤往返时延的比值ρ2可表示为:
观察ρ1和ρ2,由于λ1和λ2为激光器发射的固定波长,可视为定值,且由于光纤时间同步系统中两根光纤包裹于同一根光缆中,在缓慢温度变化的环境中,两条光纤链路的四个光信号的环境温度都是一致的,因此ρ1和ρ2是相等的,因此有:
根据式(1)-(4)和式(9)五个方程求解瞬时钟差ΔT:
根据获得的瞬时钟差ΔT,通过从授时站点的时延补偿模块对从授时站点进行补偿,实现主授时站点和从授时站点的时间同步;
重复以上步骤,实现主授时站点和从授时站点的实时时间同步。
有益技术效果:
本发明公开一种双纤交互环回的时间同步系统及方法,主授时站点和从授时站点由两根长度不相等的光纤相连,通过4个时间间隔计数器的测量值及其比值关系直接求解主从站点时钟的钟差值,从而实现主从站点的时间同步,不仅消除了温度变化对光纤长度影响,同时消除了温度变化对不同波长信号传输时延波动的影响,有效提高了时间同步的精度和稳定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双纤交互环回的时间同步方法原理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双纤交互环回的时间同步系统的实验装置示意图;
图3为利用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双纤交互环回的时间同步系统时序图;
图4为设定的光纤链路温度变化曲线图;
图5a为TIC1在如图4所示温度变化下的测量数据;
图5b为TIC2在如图4所示温度变化下的测量数据;
图5c为TIC3在如图4所示温度变化下的测量数据;
图5d为TIC4在如图4所示温度变化下的测量数据;
图6为当系统的TIC1、TIC2、TIC3和TIC4采用100ps的测量精度时,主从站点的时间同步精度结果图;
图7为当系统的TIC1、TIC2、TIC3和TIC4采用100ps的测量精度时,双纤互环回系统与传统的单纤环回法系统的时间同步精度结果对比图;
图8为当系统的TIC1、TIC2、TIC3和TIC4采用10ps的测量精度时,主从站点的时间同步精度结果图;
图9为当系统的TIC1、TIC2、TIC3和TIC4采用10ps的测量精度时,双纤互环回系统与传统的单纤环回法系统的时间同步精度结果对比图;
图10为采用测量精度分别10ps和100psTIC的时间同步精度对比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本发明一方面公开一种双纤交互环回的时间同步系统,参见图1-图2,具体包括主授时站点和从授时站点,主授时站点和从授时站点之间通过同一光缆中相邻两根长度分别为L1和L2的光纤链路连接;优选地,主授时站点包括第一钟源ClockA、第一激光发射器、第一时间间隔计数器TIC1、第二时间间隔计数器TIC2、第一波分复用模块和第一光探测器,其中,第一钟源Clock A作为参考钟源,向从授时站点发送时间信号,时间信号以波长λ1通过长度为L1的光纤传输至从授时站点,波长为λ1的时间信号在长度为L1的光纤上的传输时延为波长为λ1的时间信号到达从授时站点后,被调制为波长λ2的时间信号,波长为λ2的时间信号经长度为L1的光纤返回主授时站点,波长为λ2的时间信号在长度为L1的光纤上的传输时延为/>时间信号在长度为L1的光纤上完成了一次环回传递;第一激光发射器用以将第一钟源Clock A发送的时间信号转换为光信号;第一波分复用模块用以把时间信号调制到两个不同波长发送到光纤链路中;第一波分复用模块用以把时间信号调制到两个不同波长发送到光纤链路中,第一光探测器用以接收从授时站点发送来的时间信号;第一时间间隔计数器TIC1用以测量长度为L1的光纤上主授时站点发出时间信号到达从授时站点后再返回主授时站点的一个环回周期的时间间隔,其测量值/>表示为:
这里需要理解的是,第一时间间隔计数器TIC1计算时延和,可避免时间间隔计数器测量极小的时间间隔,从而提高系统的时间同步性能;
第二时间间隔计数器TIC2,用以测量主授时站点发出的波长为λ1的时间信号时刻至主授时站点接收到从授时站点由第二钟源clock B发出波长λ1的时间信号的时刻的时间间隔,其测量值表示为: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从授时站点包括第二钟源Clock B、第二激光发射器、第三时间间隔计数器TIC3、第四时间间隔计数器TIC4、第二波分复用模块、第二光探测器和时延补偿模块,其中,第二钟源Clock B作为待驯服时钟,与第一钟源Clock A同时刻,向主授时站点发送时间信号,时间信号以波长λ1通过长度为L2的光纤传输至主授时站点,波长为λ1的时间信号在长度为L2的光纤上的传输时延为波长为λ1的时间信号到达主授时站点后,被调制为波长λ2的时间信号,波长为λ2的时间信号经长度为L2的光纤返回从授时站点,波长为λ2的时间信号在长度为L2的光纤上的传输时延为/>时间信号在长度为L2的光纤上完成了一次环回传递;第二激光发射器用以将第二钟源Clock B发送的时间信号转换为光信号;第二波分复用模块用以把时间信号调制到两个不同波长发送到光纤链路中;第二光探测器用以接收主授时站点发送来的时间信号;时延补偿模块,用以根据计算出的瞬时钟差ΔT对第二钟源Clock B的时间信号进行补偿;第三时间间隔计数器TIC3用以测量从授时站点发出波长λ2的时间信号时刻至从授时站点接收到由主授时站点发出的波长λ1的时间信号时刻的时间间隔,其测量值/>表示为:
第四时间间隔计数器TIC4,用以测量长度为L2的光纤上从授时站点发出的波长为λ2的时间信号到达主授时站点后再返回从授时站点的一个环回周期的时间间隔,其测量值表示为:
这里需要理解的是,第四时间间隔计数器TIC4计算时延和,可避免时间间隔计数器测量极小的时间间隔,从而提高系统的时间同步性能;
其中,长度为L1的光纤所在的环回周期的设备收发时延为长度为L2的光纤所在的环回周期的设备收发时延为/>ΔT为第一钟源Clock A和第二钟源Clock B的瞬时钟差。
需要理解的是,在主授时站点和从授时站点中,时间信号需被调制和编码,并通过激光发射器和光电探测器等收发器设备处理,从而在两个终端上产生了设备时延,在实验中,主授时站点和从授时站点的终端设备可以放置在温度、湿度和压力稳定的环境中,因此终端的设备收发延时相对固定,可以在实验前对终端的设备时延进行精确的测量标定,也即长度为L1的光纤所在的环回周期的设备收发时延为长度为L2的光纤所在的环回周期的设备收发时延为/>可提前进行测量标定。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主授时站点和从授时站点均还包括光带通滤波器和功率放大器。
本发明另一方面公开一种双纤交互环回的时间同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通过第一时间间隔计数器TIC1、第二时间间隔计数器TIC2、第三时间间隔计数器TIC3和第四时间间隔计数器TIC4分别获取τTIC1、τTIC2、τTIC3和τTIC4;
根据获取的测量至与时延值及钟差的关系,结合时延比值关系,计算主授时站点与从授时站点的瞬时钟差ΔT;
具体地,和/>通过下式表示:
其中,c表示真空中的光速,LK表示两根光纤的物理长度,α为光纤的热膨胀系数5.6×10-7/℃,T0取23℃,λN表示两种光纤号的波长,表示光信号在光纤中的折射率;
其中,光纤的Sellmeier折射率公式如下式:
其中,A、B、C、D和E为Sellmeier系数,且A、B、C、D是依据经验数据拟合得到的温度T函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采用G.652光纤,则其中相关参数设置如下:
A=6.90754×10-6T+1.31552,B=2.35835×10-5T+0.788404,C=5.84758×10-7T+0.0110199,D=5.48368×10-7T+0.91326,E=100。
根据式(5),长度为L1的光纤往返时延的比值ρ1可表示为:
长度为L2的光纤往返时延的比值ρ2可表示为:
在式(7)和(8)中,比值ρ1和ρ2与光纤长度L1和L2无关,比较ρ1和ρ2的结果λ1和λ2为激光器发射的固定波长,可视为定值,/>和/>为光信号的折射率,随环境温度变化,因此,比值ρ1和ρ2是一个随环境温度变化的变量,但是,由于光纤时间同步系统中两根光纤包裹于同一根光缆中,对于主站和从站之间的100km光纤链路,在同一环路周期内,往返延迟的时间间隔小于1ms,在缓慢温度变化的环境中,往返链路在1ms内的温差为10-7℃,由此产生的延迟差为飞秒,因此,两条光纤链路的四个光信号在任何时候的环境温度都是高度一致的,因此比值ρ1和ρ2在任何时候都是相等的,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根据式(1)-(4)和式(9)五个方程求解瞬时钟差ΔT:
根据获得的瞬时钟差ΔT,通过从授时站点的时延补偿模块对从授时站点进行补偿,实现主授时站点和从授时站点的时间同步;
具体地,式(10)中,和/>可通过四个TIC测量获得,/>和/>可在实验前预先测量标定,将计算出的钟差ΔT送入时延补偿模块,并在从授时站点补差第二钟源Clock B,从而实现主从站点时间同步。
重复以上步骤,实现主授时站点和从授时站点的实时时间同步。
为验证本发明所公开的双纤交互环回的时间同步方法,搭建如下的实验环境:
双纤互环回传递系统采用G.652光纤,经预先精确测量,光纤长度L1=100.637km、L2=99.251km,给定两组波长分别为λ1=1310.25nm、λ2=1550.87nm和λ1=1490.92nm、λ2=1550.87nm,环境温度模型为周期为24小时的正弦函数:参见图6,采样间隔和时长分别设置为1秒和24小时,初始温度为-20℃,温度变化幅度为60℃,实验设置参数如表1所示。
表1:
TIC1在温度变化下的测量数据如图5a所示;TIC2的测量数据如图5b所示;TIC3的测量数据如图5c所示;TIC4的测量数据如图5d所示,将以上测量的TIC1、TIC2、TIC3、TIC4数据代入式(10),可直接求解主从站点ClockA与Clock B的瞬时钟差ΔT,求解结果可用于从授时站点补偿第二钟源Clock B,从而实现主从站点时间同步,ΔT的求解精度也就是系统时间同步精度。
由于ΔT的求解精度也就是系统时间同步精度,因此TIC的测量精度会直接影响时间同步精度。
当系统的TIC1、TIC2、TIC3和TIC4采用100ps的测量精度时,主从站点的时间同步精度结果如图6所示,同时,在相同的温度环境和波长组合实验条件下,将双纤互环回系统与传统的单纤环回法系统的时间同步精度进行比较,参见图7,结果显示,24小时内传统的单纤环回法时间同步峰峰值为1.443ns,双纤互环回系统时间同步峰峰值为142ps,,采用双纤环回方案相比于传统单纤环回方案,时间同步精度可提升一个数量级,精度提高约1.3ns。
当系统的TIC1、TIC2、TIC3和TIC4采用10ps的测量精度时,主从站点的时间同步精度结果如图8所示,同时,在相同的温度环境和波长组合实验条件下,将双纤互环回系统与传统的单纤环回法系统的时间同步精度进行比较,,参见图9,结果显示,24小时内传统的单纤环回法时间同步峰峰值为1.355,ns,双纤互环回法时间同步峰峰值为14ps,采用双纤环回方案相比于传统单纤环回方案,时间同步精度可提升2个数量级,精度提高约1.34ns。
当双纤互环回系统采用两种不同的TIC测量精度时,主从站点时间同步精度发生了显著的变化,100ps测量精度的时间同步峰峰值为142ps,10ps测量精度的时间同步峰峰值14ps,参见图10;而在传统的单纤环回系统中,100ps测量精度的时间同步峰峰值为1.443ns,10ps测量精度的时间同步峰峰值1.355ns,即TIC测量精度的提高对系统的时间同步精度并无明显的变化。
因此在双纤互环回系统中,选用TIC的测量精度越高,可获得相应的越高的时间同步精度,随着时间间隔计数器技术的发展,未来应用皮秒及亚皮秒的时间间隔计数器将可进一步提升双纤互环回系统的时间同步精度。
本发明公开的双纤交互环回的时间同步系统及方法,主从站点之间采用同一光缆中两根相邻光纤相连接,主授时站点和从授时站点的时钟信号分别在两根光纤上完成环回传递,在温度变化条件下通过系统的4台时间间隔计数器进行4路时间信号的时延进行测量,可直接求解主从站点的瞬时钟差,消除了温度变化对光纤长度影响,同时消除了温度变化对不同波长信号传输时延波动的影响,提高了时间同步的精度和稳定度。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的实施例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3)
1.一种双纤交互环回的时间同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授时站点和从授时站点,所述主授时站点和从授时站点之间通过同一光缆中相邻两根长度分别为L1和L2的光纤链路连接;
所述主授时站点包括:
第一钟源Clock A,作为参考钟源,向所述从授时站点发送时间信号,时间信号以波长λ1通过长度为L1的光纤传输至从授时站点,波长为λ1的时间信号在长度为L1的光纤上的传输时延为波长为λ1的时间信号到达从授时站点后,被调制为波长λ2的时间信号,波长为λ2的时间信号经长度为L1的光纤返回主授时站点,波长为λ2的时间信号在长度为L1的光纤上的传输时延为/>时间信号在长度为L1的光纤上完成了一次环回传递;
第一激光发射器,用以将所述第一钟源Clock A发送的时间信号转换为光信号;
第一时间间隔计数器TIC1,用以测量长度为L1的光纤上主授时站点发出时间信号到达从授时站点后再返回主授时站点的一个环回周期的时间间隔,其测量值表示为:
第二时间间隔计数器TIC2,用以测量主授时站点发出的波长为λ1的时间信号时刻至主授时站点接收到从授时站点由第二钟源clock B发出波长λ1的时间信号的时刻的时间间隔,其测量值表示为:
第一波分复用模块,用以把时间信号调制到两个不同波长发送到光纤链路中;
第一光探测器,用以接收从授时站点发送来的时间信号;
所述从授时站点包括:
第二钟源Clock B,作为待驯服时钟,与所述第一钟源Clock A同时刻,向所述主授时站点发送时间信号,时间信号以波长λ1通过长度为L2的光纤传输至主授时站点,波长为λ1的时间信号在长度为L2的光纤上的传输时延为波长为λ1的时间信号到达主授时站点后,被调制为波长λ2的时间信号,波长为λ2的时间信号经长度为L2的光纤返回从授时站点,波长为λ2的时间信号在长度为L2的光纤上的传输时延为/>
第二激光发射器,用以将所述第二钟源ClockB发送的时间信号转换为光信号;
第三时间间隔计数器TIC3,用以测量从授时站点发出波长λ2的时间信号时刻至从授时站点接收到由主授时站点发出的波长λ1的时间信号时刻的时间间隔,其测量值表示为:
第四时间间隔计数器TIC4,用以测量长度为L2的光纤上从授时站点发出的波长为λ2的时间信号到达主授时站点后再返回从授时站点的一个环回周期的时间间隔,其测量值表示为:
第二波分复用模块,用以把时间信号调制到两个不同波长发送到光纤链路中;
第二光探测器,用以接收主授时站点发送来的时间信号;
时延补偿模块,用以根据计算出的瞬时钟差ΔT对第二钟源ClockB的时间信号进行补偿;
其中,长度为L1的光纤所在的环回周期的设备收发时延为长度为L2的光纤所在的环回周期的设备收发时延为/>ΔT为第一钟源ClockA和第二钟源ClockB的瞬时钟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纤交互环回的时间同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授时站点和从授时站点均还包括光带通滤波器和功率放大器。
3.如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双纤交互环回时间同步系统的时间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通过第一时间间隔计数器TIC1、第二时间间隔计数器TIC2、第三时间间隔计数器TIC3和第四时间间隔计数器TIC4分别获取τTIC1、τTIC2、τTIC3和τTIC4;
根据获取的测量至与时延值及钟差的关系,结合时延比值关系,计算主授时站点与从授时站点的瞬时钟差ΔT;
和/>通过下式表示:
其中,c表示真空中的光速,LK表示两根光纤的物理长度,α为光纤的热膨胀系数5.6×10-7/℃,T0取23℃,λN表示两种光纤号的波长,表示光信号在光纤中的折射率;
其中,光纤的Sellmeier折射率公式如下式:
其中,A、B、C、D和E为Sellmeier系数,且A、B、C、D是依据经验数据拟合得到的温度T函数;
根据式(5),长度为L1的光纤往返时延的比值ρ1可表示为:
长度为L2的光纤往返时延的比值ρ2可表示为:
观察ρ1和ρ2,由于λ1和λ2为激光器发射的固定波长,可视为定值,且由于光纤时间同步系统中两根光纤包裹于同一根光缆中,在缓慢温度变化的环境中,两条光纤链路的四个光信号的环境温度都是一致的,因此ρ1和ρ2是相等的,因此有:
根据式(1)-(4)和式(9)五个方程求解瞬时钟差ΔT:
根据获得的瞬时钟差ΔT,通过从授时站点的时延补偿模块对从授时站点进行补偿,实现主授时站点和从授时站点的时间同步;
重复以上步骤,实现主授时站点和从授时站点的实时时间同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0698947.3A CN116684029A (zh) | 2023-06-14 | 2023-06-14 | 一种双纤交互环回的时间同步系统及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0698947.3A CN116684029A (zh) | 2023-06-14 | 2023-06-14 | 一种双纤交互环回的时间同步系统及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6684029A true CN116684029A (zh) | 2023-09-01 |
Family
ID=877888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10698947.3A Withdrawn CN116684029A (zh) | 2023-06-14 | 2023-06-14 | 一种双纤交互环回的时间同步系统及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6684029A (zh) |
-
2023
- 2023-06-14 CN CN202310698947.3A patent/CN116684029A/zh not_active Withdrawn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9302258B (zh) | 一种光纤时间传递中时延偏差的自动补偿装置及方法 | |
CN109039453A (zh) | 一种传输光纤延时的测量系统及测量方法 | |
CN112202523B (zh) | 一种双纤双波时间传递系统及瞬时钟差估算方法 | |
CN111277328B (zh) | 一种光波导中群速度色散的测量系统和测量方法 | |
CN110784783B (zh) | 基于光纤网络的时钟同步方法及装置 | |
Smotlacha et al. | Two-way optical time and frequency transfer between IPE and BEV | |
CN108616309B (zh) | 采用偏振光在光纤中传递时间频率信号的方法 | |
CN108683459A (zh) | 一种基于马赫-曾德尔光纤干涉仪的光纤相位补偿器 | |
CN105933085A (zh) | 测量非对称光纤链路传输时延的方法 | |
CN101476877A (zh) | 一种精密测量光纤长度的方法和结构 | |
CN109547098A (zh) | 一种微波光子延时测量校准装置 | |
Azendorf et al. | Accurate single-ended measurement of propagation delay in fiber using correlation optical time domain reflectometry | |
CN105356944A (zh) | 用于高精度光纤授时系统的色散补偿装置与方法 | |
Zuo et al. | Multiple-node time synchronization over hybrid star and bus fiber network without requiring link calibration | |
CN112187346B (zh) | 一种温度变化下光纤时间传递的往返时延差估算方法 | |
CN208971520U (zh) | 一种传输光纤延时的测量系统 | |
US10958995B2 (en) | Determination of the latency of an optical transmission link | |
CN106452641A (zh) | 一种采用等时延波长对传输高精度时间信号的装置及方法 | |
CN116684029A (zh) | 一种双纤交互环回的时间同步系统及方法 | |
CN112202524B (zh) | 一种光纤时间传递中的双纤双环回时延偏差估算补偿方法 | |
Ebenhag et al. | Fiber based one-way time transfer with enhanced accuracy | |
CN113295097B (zh) | 基于光波元件分析仪群时延的光纤长度测量方法及装置 | |
US20130182244A1 (en) | Optical differential delay tester | |
Peek et al. | White rabbit absolute calibration | |
CN210571083U (zh) | 一种光纤温度传感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WW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
WW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309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