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679662A - 一种测试系统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测试系统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679662A
CN116679662A CN202310461486.8A CN202310461486A CN116679662A CN 116679662 A CN116679662 A CN 116679662A CN 202310461486 A CN202310461486 A CN 202310461486A CN 116679662 A CN116679662 A CN 11667966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st
hardware
control mechanism
module
loop contr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46148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立玉
彭玲
易浪华
彭玉环
李武兰
邵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ling Motor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ling Motor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ling Motor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ling Motor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461486.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679662A/zh
Publication of CN1166796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67966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23/00Testing or monitoring of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 G05B23/02Electric testing or monitoring
    • G05B23/0205Electric testing or monitoring by means of a monitoring system capable of detecting and responding to faults
    • G05B23/0208Electric testing or monitoring by means of a monitoring system capable of detecting and responding to faults characterized by the configuration of the monitoring system
    • G05B23/0213Modular or universal configuration of the monitoring system, e.g. monitoring system having modules that may be combined to build monitoring program; monitoring system that can be applied to legacy systems; adaptable monitoring system; using different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02Total factory control, e.g. smart factories,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o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Testing And Monitoring For Control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测试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自动化测试台架与IVI系统电连接,自动化测试台架包括机械手以及控制器,控制器与机械手电连接,硬件在环控制机构分别与控制器、IVI系统电连接,PC主机与硬件在环控制机构电连接,PC主机用于输出控制指令。本发明通过硬件在环控制机构与IVI系统连接,使硬件在环控制机构通过控制器控制机械手对IVI系统上的UI按键进行触控测试,使IVI系统上的UI触控按键能够进行实时仿真测试,自动化测试台架不需要额外的交互模块接入,只需要通过硬件在环控制机构将PC主机与IVI系统连接,有效避免了实车测试场景难以模拟或漏测试的问题,规避了人工测试中遗漏测试风险。

Description

一种测试系统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测试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科技的发展,“四化”引领汽车产业进入飞速发展的时期。智能座舱逐渐成为汽车智能化发展的重点,智能座舱将集成更多的信息和功能,实现更加全面的人机交互,为用户提供更多的智能和舒适体验。在此背景下,作为智能座舱重要系统之一的车载信息娱乐系统(以下简称IVI)功能尤显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车控设置、座舱设置、ADAS设置等个性化设置功能也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在各种场合上,人们对定制化的需求也更加迫切。IVI配备的设置开发搭载在车载信息娱乐系统的系统设置界面上,满足了客户“千人千面”需求,提高了驾驶者的体验感。由于整车厂有各种车型,在车型配置差异大,故开发设置项时做平台化开发,保证设置的各种应用场景。
现有技术当中,IVI UI触控按键测试在台架诊断工具模拟报文进行仿真测试信号;另外,人工点击液晶触控屏进行实车测试,但人工测试有遗漏风险,且点击触控开关的压力测试非常的费时费力。客户实际使用是人工点击及总线报文交互两种场景的融合,这两种测试方法虽分别模拟了人工点击开发,仿真了总线报文,但无法同步模拟;特别是在做压力测试时,上面的常规测试方法难以验证触控开发的设计及性能。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测试系统及方法,以至少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当中的不足。
本发明提供一种测试系统,用于IVI系统的测试,所述测试系统包括自动化测试台架、硬件在环控制机构以及PC主机;
所述自动化测试台架与所述IVI系统电连接,所述自动化测试台架包括机械手以及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机械手电连接;
所述硬件在环控制机构分别与所述控制器、所述IVI系统电连接;
所述PC主机与所述硬件在环控制机构电连接;
其中,所述PC主机用于输出控制指令至所述硬件在环控制机构,以使所述硬件在环控制机构通过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机械手对所述IVI系统上的UI按键进行触控测试,所述IVI系统通过所述硬件在环控制机构与所述PC主机信号交互,将测试结果传输至所述PC主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硬件在环控制机构与IVI系统连接,使得硬件在环控制机构通过控制器控制机械手对IVI系统上的UI按键进行触控测试,可以使得IVI系统上的UI触控按键能够进行实时仿真测试,自动化测试台架不需要额外的交互模块接入,只需要通过硬件在环控制机构将PC主机连接在IVI系统上,PC主机能够编写测试脚本,使得机械手能够进行仿真,有效避免了实车测试场景难以模拟或漏测试的问题,从而有效的规避了人工测试中遗漏测试风险。
进一步的,所述PC主机包括UDS诊断开发模块、图标训练模块、手动调试模块以及自动化编写模块;
所述UDS诊断开发模块用于开发控制界面;
所述图标训练模块用于查找所述IVI系统上的所述UI按键;
所述手动调试模块用于对所述UI按键的图标位置进行标定,并规划测试路径;
所述自动化编写模块用于编写测试脚本,以使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测试脚本控制所述机械手对所述UI按键进行触控测试。
进一步的,所述自动化编写模块使用用CAPL语言编写所述测试脚本。
进一步的,所述自动化测试台架上还包括工业相机,所述工业相机用于采集所述IVI系统上的所述UI按键图像信息。
进一步的,所述硬件在环控制机构包括程控电源模块、IO控制模块以及诊断模块,所述程控电源模块用于给所述自动化测试台架供电,所述IO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IVI系统、所述诊断模块电连接,以使所述诊断模块上配置DBC文件,以实现硬线和CAN总线报文信号仿真。
进一步的,所述IVI系统通过硬线以信号连接方式连接所述IO控制模块。
进一步的,所述测试系统还包括诊断设备,所述诊断设备与所述硬件在环控制机构电连接,所述诊断设备用于实时监测所述CAN总线报文信号的变化,并记录所述CAN总线报文信号。
进一步的,所述硬件在环控制机构包括CAN网络通讯模块,所述CAN网络通讯模块用于与所述IVI系统实现操作交互。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测试方法,应用于上述的测试系统,所述测试方法包括:
将所述自动化测试台架接入所述IVI系统,以使所述自动化测试台架与所述IVI系统电连接,所述自动化测试台架包括机械手以及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机械手电连接;
所述PC主机用于输出所述控制指令至所述硬件在环控制机构,将所述机械手、所述控制器分别接入所述硬件在环控制机构;
所述硬件在环控制机构通过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机械手对所述IVI系统上的所述UI按键进行触碰测试,得到触碰测试结果;
将所述触碰测试结果通过所述硬件在环控制机构传输至所述PC主机,以形成所述IVI系统、所述硬件在环控制机构以及所述PC主机形成信号交互。
进一步的,所述将所述自动化测试台架接入所述IVI系统的步骤包括:
将所述IVI系统中的扬声器硬线控制信号以及麦克风硬线控制信号接入所述自动化测试台架;
所述自动化测试台架通过IO控制板卡在诊断软件界面上配制项目的DBC文件,以实现硬线和CAN总线报文信号仿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的测试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2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的硬件在环控制机构的结构框图;
图3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的PC主机的结构框图;
图4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中的测试方法的流程框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IVI系统;
20、自动化测试台架;21、控制器;22、机械手;23、工业相机;
30、硬件在环控制机构;31、程控电源;32、IO控制模块;33、诊断模块;34、CAN网络通讯模块;
40、PC主机;41、UDS诊断开发模块;42、图标训练模块;43、手动调试模块;44、自动化编写模块。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所示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的测试系统,用于IVI系统10的测试,所述测试系统包括自动化测试台架20、硬件在环控制机构30以及PC主机10。
所述自动化测试台架20与所述IVI系统10电连接,所述自动化测试台架20包括机械手22以及控制器21,所述控制器21与所述机械手22电连接,所述硬件在环控制机构30分别与所述控制器21、所述IVI系统10电连接,所述PC主机40与所述硬件在环控制机构30电连接,其中,所述PC主机40用于输出控制指令至所述硬件在环控制机构30,以使所述硬件在环控制机构30通过所述控制器21控制所述机械手22对所述IVI系统10上的UI按键进行触控测试,所述IVI系统10通过所述硬件在环控制机构30与所述PC主机40信号交互,将测试结果传输至所述PC主机40。
在具体实施时,将IVI系统10接入自动化测试台架20上,实现总线信号的交互,此时可以通过控制器21控制机械手22可以对IVI系统10上的的UI触控按键进行点击、双击以及滑动仿真人手操作,此时可以通过将PC主机40接入硬件在环控制机构30,硬件在环控制机构30分别接入IVI系统10、自动化测试台架20,使得自动化控制台架20上的控制器21与机械手22与IVI系统实现信号交互,并通过PC主机40编辑测试脚本,并将测试脚本传输至硬件在环控制机构30,使得硬件在环控制机构20将测试脚本传输至控制器21,以使控制器21控制机械手22,以使机械手22能够安装测试脚本对IVI系统10上的触控按键进行触控测试。通过自动化测试台架20连接IVI系统10,从而可以不需要额外的交互模块,而通过硬件在环控制机构30将PC主机40连接在IVI系统10上,有效的避免了实车测试场景难以模拟或漏测试的问题,从而有效的规避了人工测试中遗漏测试风险。在本实施例中,机械手22能够对IVI系统10的UI按键进行点击、双击以及滑动仿真操作,使得该系统能够对IVI系统10上的UI按键能够进行仿真测试。
值得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IVI系统10分别与自动化测试台架20、硬件在环控制机构30连接,可以实现硬线信号、总线信号的交互以及人机操作交互。
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自动化测试台架20上还包括工业相机23,所述工业相机23用于采集所述IVI系统10上的所述UI按键图像信息。
请参阅图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PC主机40包括UDS诊断开发模块41、图标训练模块42、手动调试模块43以及自动化编写模块44,所述UDS诊断开发模块41用于开发控制界面,所述图标训练模块43用于查找所述IVI系统10上的所述UI按键,所述手动调试模块43用于对所述UI按键的图标位置进行标定,并规划测试路径,所述自动化编写模块44用于编写测试脚本,以使所述控制器21根据所述测试脚本控制所述机械手22对所述UI按键进行触控测试。
值得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自动化编写模块44使用用CAPL语言编写所述测试脚本,测试脚本通过硬件在环控制机构30使得控制器21控制机械手22按照测试脚本进行触控测试。
请参阅图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硬件在环控制机构30包括程控电源模块31、IO控制模块32以及诊断模块33,所述程控电源模块31用于给所述自动化测试台架20供电,所述IO控制模块32分别与所述IVI系统10、所述诊断模块33电连接,以使所述诊断模块33上配置DBC文件,以实现硬线和CAN总线报文信号仿真,所述硬件在环控制机构30还包括CAN网络通讯模块34,所述CAN网络通讯模块34用于与所述IVI系统10实现操作交互,所述IVI系统10通过硬线以信号连接方式连接所述IO控制模块32。
值得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程控电源模块21还可以控制机械手22、工业相机23以及诊断模块33的电源电压,并且还可以给IO控制模块32和CAN总线报文信号交互接口。
值得说明的是,IVI系统10在连接到自动化测试台架20时,此时扬声器以及麦克风硬线控制信号接入IO控制模块32,此时可以在诊断模块33上配置项目的DBC文件,从而实现硬线和CAN总线报文信号仿真,在IVI系统10与自动化测试台架20连接后,此时IVI系统10与硬件在环控制结构30连接,可以实现硬线信号、总线信号的交互以及人机操作交互,进而可以使得工作人员便捷知晓测试结果,有效减少测试时间。并且通过CAN总线报文信号仿真,可以仿真多种应用场景,有效解决了实车测试场景难以模拟以及人工漏测试的问题。
请参阅图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测试系统还包括诊断设备50,所述诊断设备50与所述硬件在环控制机构30电连接,所述诊断设备50用于实时监测所述CAN总线报文信号的变化,并记录所述CAN总线报文信号。
需要解释的是,图标训练模块42标定IVI系统10上的UI触控按键的图像位置坐标后,此时手动操作机械手22点击UI触控按键,并通过诊断设备50仿真交互模块点击后的响应总线报文,并可以实时监测CAN总线报文信号值变化,并记录测试流程及CAN总线报文数据。
综上,本发明上述实施例当中的测试系统,通过硬件在环控制机构30与IVI系统10连接,使得硬件在环控制机构30通过控制器21控制机械手22对IVI系统10上的UI按键进行触控测试,可以使得IVI系统10上的UI触控按键能够进行实时仿真测试,自动化测试台架20不需要额外的交互模块接入,只需要通过硬件在环控制机构30将PC主机40连接在IVI系统10上,PC主机40能够编写测试脚本,使得机械手22能够进行仿真,有效避免了实车测试场景难以模拟或漏测试的问题,从而有效的规避了人工测试中遗漏测试风险。
实施例二
请参阅图4,所示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中的测试方法,应用于上述实施例中的测试系统,测试方法包括步骤S101至步骤S104:
S101,将所述自动化测试台架接入所述IVI系统,以使所述自动化测试台架与所述IVI系统电连接,所述自动化测试台架包括机械手以及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机械手电连接;
S102,所述PC主机用于输出所述控制指令至所述硬件在环控制机构,将所述机械手、所述控制器分别接入所述硬件在环控制机构;
S103,所述硬件在环控制机构通过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机械手对所述IVI系统上的所述UI按键进行触碰测试;
S104,所述触碰测试结果通过所述硬件在环控制机构传输至所述PC主机,以形成所述IVI系统、所述硬件在环控制机构以及所述PC主机形成信号交互。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101包括步骤S1011至步骤S1012:
S1011,将所述IVI系统中的扬声器硬线控制信号以及麦克风硬线控制信号接入所述自动化测试台架;
S1012,所述自动化测试台架通过IO控制板卡在诊断软件界面上配制项目的DBC文件,以实现硬线和CAN总线报文信号仿真。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测试系统,用于IVI系统的测试,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系统包括自动化测试台架、硬件在环控制机构以及PC主机;
所述自动化测试台架与所述IVI系统电连接,所述自动化测试台架包括机械手以及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机械手电连接;
所述硬件在环控制机构分别与所述控制器、所述IVI系统电连接;
所述PC主机与所述硬件在环控制机构电连接;
其中,所述PC主机用于输出控制指令至所述硬件在环控制机构,以使所述硬件在环控制机构通过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机械手对所述IVI系统上的UI按键进行触控测试,所述IVI系统通过所述硬件在环控制机构与所述PC主机信号交互,将测试结果传输至所述PC主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PC主机包括UDS诊断开发模块、图标训练模块、手动调试模块以及自动化编写模块;
所述UDS诊断开发模块用于开发控制界面;
所述图标训练模块用于查找所述IVI系统上的所述UI按键;
所述手动调试模块用于对所述UI按键的图标位置进行标定,并规划测试路径;
所述自动化编写模块用于编写测试脚本,以使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测试脚本控制所述机械手对所述UI按键进行触控测试。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化编写模块使用用CAPL语言编写所述测试脚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化测试台架上还包括工业相机,所述工业相机用于采集所述IVI系统上的所述UI按键图像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硬件在环控制机构包括程控电源模块、IO控制模块以及诊断模块,所述程控电源模块用于给所述自动化测试台架供电,所述IO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IVI系统、所述诊断模块电连接,以使所述诊断模块上配置DBC文件,以实现硬线和CAN总线报文信号仿真。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IVI系统通过硬线以信号连接方式连接所述IO控制模块。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系统还包括诊断设备,所述诊断设备与所述硬件在环控制机构电连接,所述诊断设备用于实时监测所述CAN总线报文信号的变化,并记录所述CAN总线报文信号。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硬件在环控制机构包括CAN网络通讯模块,所述CAN网络通讯模块用于与所述IVI系统实现操作交互。
9.一种测试方法,应用于上述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方法包括:
将所述自动化测试台架接入所述IVI系统,以使所述自动化测试台架与所述IVI系统电连接,所述自动化测试台架包括机械手以及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机械手电连接;
所述PC主机用于输出所述控制指令至所述硬件在环控制机构,将所述机械手、所述控制器分别接入所述硬件在环控制机构;
所述硬件在环控制机构通过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机械手对所述IVI系统上的所述UI按键进行触碰测试,得到触碰测试结果;
将所述触碰测试结果通过所述硬件在环控制机构传输至所述PC主机,以形成所述IVI系统、所述硬件在环控制机构以及所述PC主机形成信号交互。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自动化测试台架接入所述IVI系统的步骤包括:
将所述IVI系统中的扬声器硬线控制信号以及麦克风硬线控制信号接入所述自动化测试台架;
所述自动化测试台架通过IO控制板卡在诊断软件界面上配制项目的DBC文件,以实现硬线和CAN总线报文信号仿真。
CN202310461486.8A 2023-04-26 2023-04-26 一种测试系统及方法 Pending CN11667966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461486.8A CN116679662A (zh) 2023-04-26 2023-04-26 一种测试系统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461486.8A CN116679662A (zh) 2023-04-26 2023-04-26 一种测试系统及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679662A true CN116679662A (zh) 2023-09-01

Family

ID=877798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461486.8A Pending CN116679662A (zh) 2023-04-26 2023-04-26 一种测试系统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679662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596972B (zh) 车载设备的测试方法、装置、系统、计算机设备
US8204711B2 (en) System and apparatus for managing test procedures within a hardware-in-the-loop simulation system
CN109740222B (zh) 一种针对汽车网联化场景的测试装置和系统
KR100985749B1 (ko) 내장형 시스템 소프트웨어 자동 테스트 시스템 및 방법과테스트 시나리오 작성 방법
US20080255823A1 (en) System of Automated Creation of a Software Interface
WO2022088862A1 (zh) 电力机车控制电路的检测方法、装置与移动终端
US11586852B2 (en) System and method to modify training content presented by a training system based on feedback data
CN113791605B (zh) 一种测试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221326A (zh) 基于Simulink实时仿真系统实现硬件在环测试控制的系统及其方法
CN1359492A (zh) 对具有嵌入式操作系统的设备进行测试和确认的系统和方法
CN112230562A (zh) 一种城轨全电子联锁仿真测试系统及方法
WO2013190714A1 (ja) 自動操作システム及び操作自動化方法
CN109901830B (zh) 一种用于scada系统开发的信号配置方法与系统
CN116859850A (zh) 一种模块化的工业数字孪生系统
KR101056263B1 (ko) 비행 시뮬레이션 및 테스트를 위한 항공기 임베디드 시스템
US20180365789A1 (en) Device management apparatus, device management method,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 readable storage medium
US11586946B2 (en) System and method to generate training content based on audio and image feedback data
CN116679662A (zh) 一种测试系统及方法
US11500915B2 (en) System and method to index training content of a training system
WO2023074249A1 (ja) シミュレーションのためのプログラムおよびシステム
CN114779744A (zh) 一种基于新能源汽车智能座舱域的测试系统及其搭建方法
CN115292774A (zh) 一种多模数据融合的联合仿真控制方法
CN114925516A (zh) 一种自动建模并仿真的方法和装置
KR101241830B1 (ko) 학습 구동체 조립 테스트 시스템
Yin Automated testing for automotive infotainment system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