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672576A - 一种picc导管防滑脱固定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picc导管防滑脱固定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672576A
CN116672576A CN202310914692.XA CN202310914692A CN116672576A CN 116672576 A CN116672576 A CN 116672576A CN 202310914692 A CN202310914692 A CN 202310914692A CN 116672576 A CN116672576 A CN 11667257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ing
ring
catheter
clamping seat
adhesi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914692.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汪彦潼
廖晗宇
樊晓意
陈思
胡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Army Medic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Army Medic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Army Medic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Army Medic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310914692.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672576A/zh
Publication of CN1166725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67257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5/00Catheters; Hollow probes
    • A61M25/01Introducing, guiding, advancing, emplacing or holding catheters
    • A61M25/02Holding devices, e.g. on the body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5/00Devices for bringing media into the body in a subcutaneous, intra-vascular or intramuscular way; Accessories therefor, e.g. filling or cleaning devices, arm-rests
    • A61M5/14Infusion devices, e.g. infusing by gravity; Blood infusion; Accessories therefor
    • A61M5/1414Hanging-up devices
    • A61M5/1418Clips, separators or the like for supporting tubes or lead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5/00Catheters; Hollow probes
    • A61M25/01Introducing, guiding, advancing, emplacing or holding catheters
    • A61M25/02Holding devices, e.g. on the body
    • A61M2025/024Holding devices, e.g. on the body having a clip or clamp system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5/00Catheters; Hollow probes
    • A61M25/01Introducing, guiding, advancing, emplacing or holding catheters
    • A61M25/02Holding devices, e.g. on the body
    • A61M2025/0253Holding devices, e.g. on the body where the catheter is attached by straps, bands or the like secured by adhesive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nesthesi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Hemat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Pulmonology (AREA)
  • Biophysics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Media Introduction/Drainage Providing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医用工具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PICC导管防滑脱固定装置,包括呈“8”字状的贴环和设置在贴环上方的导管,贴环的上表面中部安装有间隔分布的第一绕管帽和第二绕管帽;贴环上纵向开设有均匀分布的方形孔,贴环通过方形孔插设有松紧带,松紧带延伸至贴环的两端分别连接有上拉带和下拉带;下拉带外侧的中部连接有固定贴,固定贴上表面的中部安装有下夹座和上夹座,下夹座和上夹座相铰接,下夹座和上夹座之间共同开设有夹孔,用以外置导管初始段的置入。此装置设计合理,该装置能够有效的防止PICC导管外置部分在使用过程中的移位、漏液,且避免了在对PICC导管外置部分形成固定的前提下,造成皮肤的张力性损伤的情况,提升PICC导管的使用时间。

Description

一种PICC导管防滑脱固定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用工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PICC导管防滑脱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PICC置管术是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术是现在临床化疗病人中很常见的一种安全有效的置管技术,在操作的时候一般是经过肘部的静脉穿刺,将PICC导管经过插管鞘置入到上腔静脉或者锁骨下静脉,方便化疗药物等输注,有利于保护外周的静脉,能够减少化疗药物对血管的刺激。
PICC置管患者在导管留置期间应进行规范的PICC导管护理,以保证导管安全,防止并发症,延长导管使用时间,特别是对导管外露部分的正确固定,能有效的防范与之相关的并发症的发生,而导管留置时存在以下问题:1.导管移位:PICC导管留置期间,可因导管固定不正确等原因,使导管外露部分发生移动,导管脱出或吞入体内,并因此可引发与之相关的并发症,如果导管吞入体内超过3cm,尖端会进入心房,可出现心律失常,心前区不适等,而且也会因体外导管进入体内,增加血流感染的几率;2.导管体外部分破损漏液:聚脲胺脂类导管体外部分较硅胶类导管材质柔软性差,如果贴膜下导管摆放形状或位置不当、贴膜固定不牢,会造成导管发生错位形成夹角,久而久之引起导管破损,发生输液渗漏;3.皮肤损伤:透明敷料粘贴过紧或拉伸透明敷料后进行粘贴,可导致透明敷料下皮肤张力变化,造成透明敷料边缘部位出现红斑、水泡,产生皮肤张力性损伤;4.穿刺点出血或渗液严重:对体质较差,肿瘤晚期营养不良、血小板低的患者,如果贴膜固定不牢,输液接头末端固定位于关节处,可因活动反复牵拉导管,造成穿刺点出血或渗液加重,增加感染的风险。
临床使用过程中,上述的缺陷仍然会导致PICC导管的使用时间较短,且易产生并发症不利于病人使用。为此,亟需提出一种PICC导管防滑脱固定装置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PICC导管防滑脱固定装置,能够有效的防止PICC导管外置部分在使用过程中的移位、漏液,且避免了在对PICC导管外置部分形成固定的前提下,造成皮肤的张力性损伤的情况,提升PICC导管的使用时间,利于患者使用。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PICC导管防滑脱固定装置,包括呈“8”字状的贴环和设置在贴环上方的导管,所述贴环的上表面中部安装有间隔分布的第一绕管帽和第二绕管帽;所述贴环上纵向开设有均匀分布的方形孔,所述贴环通过方形孔插设有松紧带,所述松紧带延伸至贴环的两端分别连接有上拉带和下拉带;所述下拉带外侧的中部连接有固定贴,所述固定贴上表面的中部安装有下夹座和上夹座,所述下夹座和上夹座相铰接,所述下夹座和上夹座之间共同开设有夹孔,用以外置导管初始段的置入;处于边侧的两个所述松紧带上均设置有固定夹,所述固定夹呈“U”形状,用以输液接头末端的固定,所述固定夹的两侧均开设有收纳槽,所述固定夹通过收纳槽的顶端栓接有粘贴带;所述贴环、上拉带、下拉带、固定贴以及松紧带的下表面均涂膜有医用胶,所述贴环、上拉带、下拉带、固定贴以及松紧带对应医用胶的一面粘贴有离型纸。
优选的,所述松紧带延伸至贴环两侧的长度相同,所述松紧带延伸至贴环外侧的端部上表面与上拉带、下拉带均相平齐。
优选的,所述贴环、松紧带对应方形孔的部分共同开设有穿孔,所述贴环通过穿孔穿插有固定杆,所述贴环与固定杆相熔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绕管帽和第二绕管帽的截面均呈“土”字状,所述第一绕管帽和第二绕管帽上开设有上环槽和下环槽,所述上环槽与下环槽与导管相匹配。
优选的,所述贴环靠近位于上侧的固定夹的上表面安装有辅助杆,所述辅助杆的截面呈“T”字状,所述辅助杆与贴环形成的槽孔与导管相匹配。
优选的,所述固定贴的主体呈蝶形状,所述固定贴上开设有对称分布的透气孔,所述固定贴上设置有均匀分布的毛细孔。
优选的,所述松紧带对应贴环内部的两侧开设有均匀分布的拉槽,所述拉槽呈半圆形状,用以适应所述松紧带撑开、收缩后的形变。
优选的,所述固定贴上表面的中部安装有底座,所述底座的下端开设有转槽,所述下夹座下表面中部安装有卡销,所述卡销与转槽相转动连接。
优选的,上夹座远离铰接侧的下端安装有卡杆,所述下夹座远离铰接侧的上端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杆和卡槽均为等腰梯形状,所述卡杆与卡槽相充盈配合。
优选的,所述固定夹为乳胶材质制成,位于两侧的所述粘贴带内、外表面分别设置有医用胶,医用胶外贴覆有离型纸。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能够根据穿刺位置进行固定位置的变化,并通过贴环、松紧带的可形变功能,形成与皮肤之间的紧密贴附,避免皮肤产生张力性损伤,对于输液接头末端处于关节处时,能够在固定夹的保护下,避免弯曲手臂产生的输液接头末端移位现象,进而不会造成对导管的反复牵拉,避免渗液现象;
2、同时,分散型的结构形式,能够提升整个固定装置的散热、透气性能,从而提升患者使用时的舒适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主体结构的拆分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松紧带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第一绕管帽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固定夹上的粘贴带的展开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上夹座与下夹座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导管走向示意图。
图中:1、贴环;2、上拉带;3、下拉带;4、松紧带;5、拉槽;6、固定杆;7、第一绕管帽;8、第二绕管帽;9、固定夹;10、辅助杆;11、粘贴带;12、固定贴;13、穿孔;14、方形孔;15、上环槽;16、下环槽;17、收纳槽;18、导管;19、下夹座;20、上夹座;21、透气孔;22、毛细孔;23、夹孔;24、底座;25、转槽;26、卡销;27、卡杆;28、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发明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发明。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
实施例1
如附图1-7所示的一种PICC导管防滑脱固定装置,包括呈“8”字状的贴环1和设置在贴环1上方的导管18,贴环1的上表面中部安装有间隔分布的第一绕管帽7和第二绕管帽8;贴环1上纵向开设有均匀分布的方形孔14,贴环1通过方形孔14插设有松紧带4,松紧带4延伸至贴环1的两端分别连接有上拉带2和下拉带3;下拉带3外侧的中部连接有固定贴12,固定贴12上表面的中部安装有下夹座19和上夹座20,下夹座19和上夹座20相铰接,下夹座19和上夹座20之间共同开设有夹孔23,用以外置导管初始段的置入;处于边侧的两个松紧带4上均设置有固定夹9,固定夹9呈“U”形状,用以输液接头末端的固定,固定夹9的两侧均开设有收纳槽17,固定夹9通过收纳槽17的顶端栓接有粘贴带11;贴环1、上拉带2、下拉带3、固定贴12以及松紧带4的下表面均涂膜有医用胶,贴环1、上拉带2、下拉带3、固定贴12以及松紧带4对应医用胶的一面粘贴有离型纸。
工作时,导管18完成穿刺置入后,通过穿刺点向外延伸,此时将贴环1上的固定贴12对应导管18的外置部分一侧,并拉动导管18穿过夹孔23,随即通过上夹座20上的卡杆27与下夹座19上的卡槽28相卡设的方式完成对导管18的初步固定;根据导管的长度,导管18通过夹孔23穿出后,选择是否由第二绕管帽8上的上环槽15或下环槽16绕设,若首先绕设下环槽16,则旋转半圈后,向上偏移导管18的水平位置,将导管18再沿着上环槽15旋转半圈,若导管18长度较长,则离开第二绕管帽8后以相同的绕设方式将导管18再绕设在第一绕管帽17上,继续拉动导管18,导管18向辅助杆10外侧靠近,最终将输液接头端固定在两个固定夹9之间,并使用粘贴带11完成固定;再将贴环1、上拉带2、下拉带3、固定贴12以及松紧带4下侧的离型纸全部撕去,首先按压贴环1所对应的环体部分,将使得靠近固定贴12一侧的贴环1牢靠贴附于大臂内侧;随即将连续的移动手指,并按压贴环1使得整个贴环1均牢牢的贴附在皮肤外,进一步的,将上下两侧的上拉带2和下拉带3固定在贴环1的两侧,完成整体固定;整个固定的过程中,能够根据穿刺点的导管18外置的位置进行固定贴12位置的改变,并通过贴环1、松紧带4的可形变功能,形成与皮肤之间的紧密贴附,完成固定。
松紧带4延伸至贴环1两侧的长度相同,松紧带4延伸至贴环1外侧的端部上表面与上拉带2、下拉带3均相平齐,贴环1、松紧带4对应方形孔14的部分共同开设有穿孔13,贴环1通过穿孔13穿插有固定杆6,贴环1与固定杆6相熔接,第一绕管帽7和第二绕管帽8的截面均呈“土”字状,第一绕管帽7和第二绕管帽8上开设有上环槽15和下环槽16,上环槽15与下环槽16与导管18相匹配。
贴环1靠近位于上侧的固定夹9的上表面安装有辅助杆10,辅助杆10的截面呈“T”字状,辅助杆10与贴环1形成的槽孔与导管18相匹配。
固定贴12的主体呈蝶形状,固定贴12上开设有对称分布的透气孔21,固定贴12上设置有均匀分布的毛细孔22,透气孔21的设置,提供固定贴12贴附在皮肤上后,由透气孔21完成透气,由于固定贴12无法设定密集的透气孔21,即固定贴12本身设置较为密集的毛细孔22完成固定贴12与皮肤接触部分的全面透气。
固定贴12上表面的中部安装有底座24,底座24的下端开设有转槽25,下夹座19下表面中部安装有卡销26,卡销26与转槽25相转动连接,卡销26与转槽25转动连接的方式,使得上夹座20与下夹座19形成的整体能够通过底座24转动,进而适配导管18通过穿刺点穿出时的位置,利于适配患者日常活动中胳膊移动时产生的导管18位移,降低导管18位移造成渗液的概率。
松紧带4对应贴环1内部的两侧开设有均匀分布的拉槽5,拉槽5呈半圆形状,用以适应松紧带4撑开、收缩后的形变。
上夹座20远离铰接侧的下端安装有卡杆27,下夹座19远离铰接侧的上端开设有卡槽28,卡杆27和卡槽28均为等腰梯形状,卡杆27与卡槽28相充盈配合,卡杆27和卡槽28能够紧密咬合,避免导管18脱落。
固定夹9为乳胶材质制成,位于两侧的粘贴带11内、外表面分别设置有医用胶,医用胶外贴覆有离型纸。
实施例2
参照图8,导管18完成穿刺置入后,通过穿刺点向外延伸,此时将贴环1上的固定贴12对应导管18的外置部分一侧,并拉动导管18穿过夹孔23,随即通过上夹座20上的卡杆27与下夹座19上的卡槽28相卡设的方式完成对导管18的初步固定;根据导管的长度,导管18通过夹孔23穿出后,选择是否由第二绕管帽8上的上环槽15或下环槽16绕设,若首先绕设下环槽16,则旋转半圈后,向上偏移导管18的水平位置,将导管18再沿着上环槽15旋转半圈,若导管18长度较长,则离开第二绕管帽8后以相同的绕设方式将导管18再绕设在第一绕管帽17上,继续拉动导管18,导管18向辅助杆10外侧靠近,最终将输液接头端固定在两个固定夹9之间,并使用粘贴带11完成固定。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
参照说明书附图1-7所示,该装置在使用时,导管18完成穿刺置入后,通过穿刺点向外延伸,此时将贴环1上的固定贴12对应导管18的外置部分一侧,并拉动导管18穿过夹孔23,随即通过上夹座20上的卡杆27与下夹座19上的卡槽28相卡设的方式完成对导管18的初步固定;根据导管的长度,导管18通过夹孔23穿出后,选择是否由第二绕管帽8上的上环槽15或下环槽16绕设,若首先绕设下环槽16,则旋转半圈后,向上偏移导管18的水平位置,将导管18再沿着上环槽15旋转半圈,若导管18长度较长,则离开第二绕管帽8后以相同的绕设方式将导管18再绕设在第一绕管帽17上,继续拉动导管18,导管18向辅助杆10外侧靠近,最终将输液接头端固定在两个固定夹9之间,并使用粘贴带11完成固定;再将贴环1、上拉带2、下拉带3、固定贴12以及松紧带4下侧的离型纸全部撕去,首先按压贴环1所对应的环体部分,将使得靠近固定贴12一侧的贴环1牢靠贴附于大臂内侧;随即将连续的移动手指,并按压贴环1使得整个贴环1均牢牢的贴附在皮肤外,进一步的,将上下两侧的上拉带2和下拉带3固定在贴环1的两侧,完成整体固定;整个固定的过程中,能够根据穿刺点的导管18外置的位置进行固定贴12位置的改变,并通过贴环1、松紧带4的可形变功能,形成与皮肤之间的紧密贴附,避免皮肤产生张力性损伤,对于输液接头末端处于关节处时,能够在固定夹9的保护下,避免弯曲手臂产生的输液接头末端移位现象,进而不会造成对导管18的反复牵拉,避免渗液现象;
综上:该装置能够有效的防止PICC导管外置部分在使用过程中的移位、漏液,且避免了在对PICC导管外置部分形成固定的前提下,造成皮肤的张力性损伤的情况,提升PICC导管的使用时间,利于患者使用。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内。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Claims (10)

1.一种PICC导管防滑脱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呈“8”字状的贴环(1)和设置在贴环(1)上方的导管(18),所述贴环(1)的上表面中部安装有间隔分布的第一绕管帽(7)和第二绕管帽(8);所述贴环(1)上纵向开设有均匀分布的方形孔(14),所述贴环(1)通过方形孔(14)插设有松紧带(4),所述松紧带(4)延伸至贴环(1)的两端分别连接有上拉带(2)和下拉带(3);所述下拉带(3)外侧的中部连接有固定贴(12),所述固定贴(12)上表面的中部安装有下夹座(19)和上夹座(20),所述下夹座(19)和上夹座(20)相铰接,所述下夹座(19)和上夹座(20)之间共同开设有夹孔(23),用以外置导管初始段的置入;处于边侧的两个所述松紧带(4)上均设置有固定夹(9),所述固定夹(9)呈“U”形状,用以输液接头末端的固定,所述固定夹(9)的两侧均开设有收纳槽(17),所述固定夹(9)通过收纳槽(17)的顶端栓接有粘贴带(11);所述贴环(1)、上拉带(2)、下拉带(3)、固定贴(12)以及松紧带(4)的下表面均涂膜有医用胶,所述贴环(1)、上拉带(2)、下拉带(3)、固定贴(12)以及松紧带(4)对应医用胶的一面粘贴有离型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PICC导管防滑脱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松紧带(4)延伸至贴环(1)两侧的长度相同,所述松紧带(4)延伸至贴环(1)外侧的端部上表面与上拉带(2)、下拉带(3)均相平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PICC导管防滑脱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贴环(1)、松紧带(4)对应方形孔(14)的部分共同开设有穿孔(13),所述贴环(1)通过穿孔(13)穿插有固定杆(6),所述贴环(1)与固定杆(6)相熔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PICC导管防滑脱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绕管帽(7)和第二绕管帽(8)的截面均呈“土”字状,所述第一绕管帽(7)和第二绕管帽(8)上开设有上环槽(15)和下环槽(16),所述上环槽(15)与下环槽(16)与导管(18)相匹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PICC导管防滑脱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贴环(1)靠近位于上侧的固定夹(9)的上表面安装有辅助杆(10),所述辅助杆(10)的截面呈“T”字状,所述辅助杆(10)与贴环(1)形成的槽孔与导管(18)相匹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PICC导管防滑脱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贴(12)的主体呈蝶形状,所述固定贴(12)上开设有对称分布的透气孔(21),所述固定贴(12)上设置有均匀分布的毛细孔(2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PICC导管防滑脱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松紧带(4)对应贴环(1)内部的两侧开设有均匀分布的拉槽(5),所述拉槽(5)呈半圆形状,用以适应所述松紧带(4)撑开、收缩后的形变。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PICC导管防滑脱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贴(12)上表面的中部安装有底座(24),所述底座(24)的下端开设有转槽(25),所述下夹座(19)下表面中部安装有卡销(26),所述卡销(26)与转槽(25)相转动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PICC导管防滑脱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夹座(20)远离铰接侧的下端安装有卡杆(27),所述下夹座(19)远离铰接侧的上端开设有卡槽(28),所述卡杆(27)和卡槽(28)均为等腰梯形状,所述卡杆(27)与卡槽(28)相充盈配合。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PICC导管防滑脱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夹(9)为乳胶材质制成,位于两侧的所述粘贴带(11)内、外表面分别设置有医用胶,医用胶外贴覆有离型纸。
CN202310914692.XA 2023-07-25 2023-07-25 一种picc导管防滑脱固定装置 Pending CN11667257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914692.XA CN116672576A (zh) 2023-07-25 2023-07-25 一种picc导管防滑脱固定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914692.XA CN116672576A (zh) 2023-07-25 2023-07-25 一种picc导管防滑脱固定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672576A true CN116672576A (zh) 2023-09-01

Family

ID=877840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914692.XA Pending CN116672576A (zh) 2023-07-25 2023-07-25 一种picc导管防滑脱固定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672576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147322A (en) Medical appliance securing device
US8827960B2 (en) Catheter anchoring system, apparatus and method
US4460356A (en) Catheter anchor tape
AU2012258974B2 (en) Catheter securement via integrated securement strips
US20120220947A1 (en) Intravenous securement device with adhesively interconnected anchoring component and permeable adhesive strip
US10232145B2 (en) Medical device securement system and method
CN215608690U (zh) 配备长度可变延伸腿的导管
US6165156A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fastening a catheter
AU2012258974A1 (en) Catheter securement via integrated securement strips
CN116672576A (zh) 一种picc导管防滑脱固定装置
CN217661061U (zh) 一种固定中心导管用的口袋式无菌敷贴
CN217660964U (zh) 一种皮肤保护型静脉套管针固定装置
CN214970272U (zh) 一种自带胶布的静脉留置针
CN215194297U (zh) 一种便于稳定穿刺及拔管的透析用留置针
CN219501725U (zh) 一种留置针液管加热贴
CN215960620U (zh) 一种锯齿状敷贴
CN213466446U (zh) 一种新型导管固定无菌贴膜
CN218652640U (zh) 一种使用稳定的输液器
CN215875909U (zh) 一种新型导管固定贴
CN213158459U (zh) 一种医用静脉输液贴
CN208541676U (zh) 一次性深静脉置管敷贴袋
CN215585200U (zh) 双腔导尿管
CN215134838U (zh) 一种使用效果佳的输液港蝶形针
CN213076948U (zh) 一种防夹子滑动的留置针贴膜
CN217014922U (zh) 一种套管式picc置管皮下隧道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