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671216A - 一种传输增强方法及通信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传输增强方法及通信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671216A
CN116671216A CN202180087833.4A CN202180087833A CN116671216A CN 116671216 A CN116671216 A CN 116671216A CN 202180087833 A CN202180087833 A CN 202180087833A CN 116671216 A CN116671216 A CN 11667121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porting
pdcch candidate
dci
pdcch
ti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8008783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黎添
生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RD Communication Shenzhen Ltd
Original Assignee
JRD Communication Shenzhen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RD Communication Shenzhen Ltd filed Critical JRD Communication Shenzhen Ltd
Publication of CN1166712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67121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传输增强方法,包括:接收PDCCH传输;根据所述PDCCH传输,确定上报时间参考点以及时间偏移量,以在所述上报时间参考点后所述时间偏移量处执行上报。本申请还提供相应的通信设备。本申请解决了多TRP系统中UE无法确定从何时开始上报的问题,能唯一确定上报时间点,实现传输增强。

Description

一种传输增强方法及通信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的所公开实施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且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传输增强方法及通信设备。
【背景技术】
在新空口(New Radio,NR)系统中,由于从传输接收节点(Transmission/Reception Point,TRP)到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之间PDCCH信道可能被阻塞,因此,为了充分发挥多TRP(Multiple-TRP)系统的优势,需要增强PDCCH的可靠性。
【发明内容】
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本申请提出一种传输增强方法及通信设备,以解决上述问题。
根据本申请的一方面,公开一种实例性的一种传输增强方法,包括:接收PDCCH传输;根据所述PDCCH传输,确定上报时间参考点以及时间偏移量,以在所述上报时间参考点后所述时间偏移量处执行上报。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方面,公开一种实例性的通信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和通信电路,该存储器存储有指令,所述指令在由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通过所述通信电路执行上述的方法。
根据本申请的又一方面,公开一种实例性的一种非易失性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指令,所述指令在被执行时,实现执行如上述的方法。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有:通过根据PDCCH传输,确定上报时间参考点以及时间偏移量,以在上报时间参考点后时间偏移量处执行上报,解决多TRP系统中UE无法确定从何时开始上报的问题,能唯一确定上报时间点,实现传输增强。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方式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所应用的多TRP系统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传输增强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本申请第一实施例的传输增强方法的部分流程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传输增强方法的第一应用情景图。
图5是本申请第二实施例的传输增强方法的部分流程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传输增强方法的第二应用情景图。
图7是本申请第三实施例的传输增强方法的部分流程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传输增强方法的第三应用情景图。
图9是本申请第四实施例的传输增强方法的部分流程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传输增强方法的第四应用情景图。
图11是本申请第五实施例的传输增强方法的部分流程图。
图1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传输增强方法的第五应用情景图。
图13是本申请第六实施例的传输增强方法的部分流程图。
图14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传输增强方法的第六应用情景图。
图15是本申请实施例的通信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申请实施例的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下面先介绍本申请的相关技术。
UE需要知道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PDCCH)在频域上的位置和时域上的位置才能成功解码PDCCH。而在NR系统中,PDCCH的频域资源信息和时域占用的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符号数等信息被封装在控制资源集合(Control Resource Set,CORESET)中,PDCCH起始OFDM符号以及监听周期、关联的CORESET等信息被封装在搜索空间(Search Space)中。
UE根据搜索空间和CORESET配置确定了PDCCH的候选时频位置后,这些候选的资源称为PDCCH候选(PDCCH candidate)。UE对每个PDCCH候选进行Polar解码和循环冗余校验(Cyclic Redundancy Check,CRC),当CRC通过后,则表示当前PDCCH候选解码成功。
如图1所示,从多个TRP传输多个PDCCH(即PDCCH1和PDCCH2)给一个UE,这些PDCCH使用不同的波束传输,并指示相同的资源分配信息用于调度一个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hysical Downlink Share Channel,PDSCH)/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hysical Uplink Share Channel,PUSCH)等。通过多TRP传输,可以增强PDCCH的可靠性。
目前,关于增强多TRP系统中PDCCH传输,支持重复(Repetition)方案,以及两个PDCCH候选显式连接(Explicitly Link),PDCCH候选的最大数量是2。
关于一个PDCCH传输配置两个传输配置指示(Transmission Configuration Indication,TCI),支持两个搜索空间集合(Search Space Set,SS set)分别关联到对应的控制资源集合。
两个PDCCH候选建立连接关系之后,关于盲检测(Blind Detection,BD)限制,已达成的设想有:UE不对单独的两个PDCCH候选解码,只解码合并之后的candidate;UE解码单独的两个PDCCH候选;UE解码第一个PDCCH候选以及合并之后的PDCCH候选;以及UE先单独解码两个PDCCH候选,再解码合并之后的PDCCH候选。
为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 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2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传输增强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可应用于图1的多TRP系统中PDCCH传输增强场景,由UE执行。该方法包括:
步骤210:接收PDCCH传输。
步骤220:根据PDCCH传输,确定上报时间参考点以及时间偏移量,以在上报时间参考点后时间偏移量处执行上报。
上报包括信道状态信息(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CSI)上报、混合式自动重传请求(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HARQ)肯定确认(Acknowledgement,ACK)/否定确认(Negative Acknowledgement。NACK)上报。
上报时间参考点和时间偏移量可以以时隙/符号为单位。
如上述,PDCCH可靠性增强方面,采用重复方案,也就是说,从多个TRP传输的两个PDCCH候选的编码比特(Coded Bits)是相同的,并且DCI载荷(Payload)相同,因此,两个PDCCH候选中DCI的时域资源分配(Time domain resource assignment,TDRA)域信息相同。而这两个PDCCH候选在不同的时间点传输,UE根据PDCCH传输,确定上报时间参考点以及时间偏移量,从而在上报时间参考点后时间偏移量处开始进行上报。
本实施例中,通过根据PDCCH传输,确定上报时间参考点以及时间偏移量,以在上报时间参考点后时间偏移量处执行上报,从而解决了多TRP系统中UE无法确定从何时开始上报的问题,能唯一确定上报时间点,实现传输增强。
在一些实施例中,UE被配置用于CSI测量的CSI测量配置信息和CSI上报的CSI上报配置信息。即CSI测量配置信息和CSI上报配置信息为CSI Resource配置和CSI Report配置。基站通过RRC给UE配置用于CSI测量和CSI上报的CSI Resource配置和CSI Report配置。
CSI上报配置信息包括参数reportConfigType,用于指示上报的上报类型,其中参数reportConfigType被设置为第一参数semiPersistentOnPUSCH,指示上报类型为在PUSCH(Physical Uplink Share Channel,物理上行共享信道)上进行半持续(Semi-Persistent,SP)CSI上报,参数reportConfigType被设置为第二参数aperiodic,指示上报类型为在PUSCH上进行非周期CSI上报。
其中,第一参数和第二参数均被配置3个时隙偏移值列表,每个时隙偏移列表是根据相应的DCI格式被选择以用作上报时隙偏移列表。也就是说,在PUSCH由相应的DCI格式调度时,相应的时隙偏移列表用作上报时隙偏移列表。
第一参数和第二参数均被配置3个时隙偏移值列表,分别为reportSlotOffsetList、reportSlotOffsetListForDCI-Format0-1和reportSlotOffsetListForDCI-Format0-2。如果该PUSCH是由DCI格式0_1(即DCI 0_1)调度,则reportSlotOffsetListForDCI-Format0-1用作上报时隙偏移值列表。如果该PUSCH是由DCI格式0_1(即DCI 0_1)调度,则reportSlotOffsetListForDCI-Format0-2用作上报时隙偏移值列表。其他情况下,则reportSlotOffsetList用作上报时隙偏移值列表。
如上述,UE被配置用于CSI测量的CSI测量配置信息和CSI上报的CSI上报配置信息,在此实施例中,由SP-CSI-RNTI加扰的相应DCI中CSI请求域用于激活一个触发状态(Trigger State),一个触发状态对应至少一个CSI上报(Report)设置。
具体地,在CSI上报配置信息中参数reportConfigType所指示的上报类型为在PUSCH上进行半持续(Semi-Persistent,SP)CSI上报的情况下,由SP-CSI-RNTI加扰的相应DCI中CSI请求域用于激活一个触发状态(Trigger State),一个触发状态对应一个CSI上报(Report)设置。如果PUSCH上无传输块(Transport Block)传输,但是根据CSI请求域,PUSCH上有CSI上报,此时,PUSCH只传输CSI。
在CSI上报配置信息中参数reportConfigType所指示的上报类型为在PUSCH上进行非周期CSI上报的情况下,相应DCI中CSI请求域用于激活一个触发状态,一个触发状态对应一个或者多个CSI上报设置。如果PUSCH上无传输块(Transport Block)传输,但是根据CSI请求域,PUSCH上有CSI上报,此时,PUSCH只传输CSI。
在多TRP系统中,对于这种场景,其中两个PDCCH候选在不同的时隙内传输,并且PUSCH只传输CSI,可以在多TRP系统下传输携带触发半持续CSI上报的DCI的PDCCH或者携带触发非周期CSI上报的DCI的PDCCH,此时,根据PDCCH传输,可以确定时间偏移量。
具体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步骤220中,根据PDCCH传输,确定时间偏移量,包括:
步骤321:根据PDCCH传输,确定第一个PDCCH候选;
步骤322:对第一个PDCCH候选携带的第一DCI进行解码;以及
步骤323:若解码成功,根据第一DCI,自相应的上报时隙偏移值列表获取时隙偏移值,从而确定时间偏移量。
并且,在本实施例中,上报时间参考点为成功解码第一个PDCCH候选携带的第一DCI时的时隙。
如此,在成功解码第一DCI的时隙+时间偏移量处,用户设备可以进行半持续CSI上报或非周期CSI上报。
例如,如图4所示,如果两个PDCCH candidate 1和2(即第一个PDCCH候选和第二个PDCCH候选)在两个不同的时隙内传输,并且UE能成功解码其中的DCI,例如,第一DCI,此时,通过上述方式,使用第一个PDCCH候选对应的第一DCI调度PUSCH传输CSI,可以及时地将CSI上报给基站,适用于低时延场景,可以有效地减少时延。
在一些示例中,当第一DCI中的CSI请求域激活一个触发状态,且一个触发状态对应至少一个CSI上报设置时,时隙偏移值是根据第一DCI中的TDRA域数值自相应的上报时隙偏移值列表获取而得到的。
进一步地,当一个触发状态对应一个CSI上报设置时,若TDRA域数值为n,时隙偏移值为相应的上报时隙偏移值列表中第(n+1)个时隙偏移值,n为大于或等于0的整数。
如上述,当一个触发状态对应一个CSI上报设置时,可以是上报类型为在PUSCH上进行 半持续CSI上报的情况,也可以是上报类型为在PUSCH上进行非周期CSI上报的情况。
具体地,在这任一种情况下,获得时隙偏移值的过程为:将第一DCI中TDRA域数值作为索引,从相应的上报时隙偏移值列表中获取具体的时隙偏移值,其中相应的上报时隙偏移值列表是根据第一DCI的格式而确定的,例如,上述的reportSlotOffsetList、reportSlotOffsetListForDCI-Format0-1或reportSlotOffsetListForDCI-Format0-2。若TDRA域数值为0,则相应的上报时隙偏移值列表中的第一个时隙偏移值作为时隙偏移值,从而确定时间偏移量,若TDRA域数值为1,则相应的上报时隙偏移值列表中的第二个时隙偏移值作为时隙偏移值,以此类推,若TDRA域数值为n,则相应的上报时隙偏移值列表中的第(n+1)个时隙偏移值作为需确定的时间偏移量。
UE对第一个PDCCH候选携带的第一DCI进行解码,如果解码成功,则根据第一DCI中的TDRA域数值,从相应的上报时隙偏移值列表中获取时隙偏移值,作为时间偏移量,即使用第一DCI对应的时隙偏移值调度PUSCH,并以成功解码第一个PDCCH候选的时隙作为上报时间参考点,进行半持续CSI上报或非周期CSI上报。
例如,假设在时隙#n解码出第一DCI,即时隙#n为上报时间参考点,从相应的上报时隙偏移值列表获取的时隙偏移值为Y,则在时隙(#n+Y)处,UE开始在PUSCH上进行半持续CSI上报或非周期CSI上报。
进一步地,当一个触发状态对应NRep个CSI上报设置时,将TDRA域数值作为索引,通过NRep个CSI上报设置,自相应的上报时隙偏移值列表获取每个CSI上报设置下的偏移值,从而获得NRep个偏移值,其中,时隙偏移值为NRep个时隙偏移值中的最大值,其中NRep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
如上述,当一个触发状态对应多个CSI上报设置时,可以是上报类型为在PUSCH上进行非周期CSI上报的情况。
具体地,在这种情况下,获得时隙偏移值的过程为:将第一DCI中的TDRA域数值作为索引,自相应的上报时隙偏移值列表中获取每个CSI上报设置下的时隙偏移值,其中相应的上报时隙偏移值列表是根据第一DCI的格式而确定的,例如,上述的reportSlotOffsetList、reportSlotOffsetListForDCI-Format0-1或reportSlotOffsetListForDCI-Format0-2。由于有NRep个CSI上报设置,则得到NRep个时隙偏移值,将NRep个时隙偏移值中的最大值作为待确定的时间偏移量。
UE对第一个PDCCH候选携带的第一DCI进行解码,如果解码成功,则根据第一DCI中的TDRA域数值,并通过NRep个CSI上报设置,从相应的上报时隙偏移值列表中获取每个CSI上报设置下的时隙偏移值,得到NRep个时隙偏移值,从而,获得最大时隙偏移值作为时间偏移量,并以成功解码第一个PDCCH候选的时隙作为上报时间参考点,使用第一DCI对应的最大时隙偏移值调度PUSCH以进行非周期CSI上报。
例如,假设在时隙#n解码出第一DCI,即时隙#n为上报时间参考点,通过NRep个CSI上报设置以及第一DCI中的TDRA域数值,从相应的上报时隙偏移值列表获取的最大时隙偏移值为 Y,则在时隙(#n+Y)处,开始在PUSCH上进行非周期CSI上报。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3所示,根据PDCCH传输,确定时间偏移量,进一步包括:
步骤324:若解码失败,根据PDCCH传输,确定第二个PDCCH候选,并对第二个PDCCH候选携带的第二DCI进行解码;以及
步骤325:若解码成功,根据第二DCI,自相应的上报时隙偏移值列表获取时隙偏移值,从而确定时间偏移量。
并且,此时,上报时间参考点为成功解码第二个PDCCH候选携带的第二DCI时的时隙。
UE对第一个PDCCH候选携带的第一DCI进行解码,如果第一个PDCCH候选携带的第一DCI解码失败,并且第二个PDCCH候选携带的第二DCI解码成功,则以成功解码第二个PDCCH候选携带的第二DCI的时隙作为上报时间参考点,并用第二DCI调度PUSCH以进行半持续CSI上报或非周期性CSI上报。
在一些示例中,当第二DCI中的CSI请求域激活一个触发状态,且一个触发状态对应至少一个CSI上报设置时,时隙偏移值是根据第二DCI中的TDRA域数值自相应的上报时隙偏移值列表获取而得到的。
进一步地,当一个触发状态对应一个CSI上报设置时,若TDRA域数值为n,时隙偏移值为相应的上报时隙偏移值列表中第(n+1)个时隙偏移值,n为大于或等于0的整数。
如上述,当一个触发状态对应一个CSI上报设置时,可以是上报类型为在PUSCH上进行半持续CSI上报的情况,也可以是上报类型为在PUSCH上进行非周期CSI上报的情况。
具体地,在这任一种情况下,获得时隙偏移值的过程为:将第二DCI中TDRA域数值作为索引,从相应的上报时隙偏移值列表中获取具体的时隙偏移值,其中相应的上报时隙偏移值列表是根据第二DCI的格式而确定的,例如,上述的reportSlotOffsetList、reportSlotOffsetListForDCI-Format0-1或reportSlotOffsetListForDCI-Format0-2。若TDRA域数值为0,则相应的上报时隙偏移值列表中的第一个时隙偏移值作为时隙偏移值,从而确定时间偏移量,若TDRA域数值为1,则相应的上报时隙偏移值列表中的第二个时隙偏移值作为时隙偏移值,以此类推,若TDRA域数值为n,则相应的上报时隙偏移值列表中的第(n+1)个时隙偏移值作为需确定的时间偏移量。
UE对第二个PDCCH候选携带的第二DCI进行解码,如果解码成功,则根据第二DCI中的TDRA域数值,从相应的上报时隙偏移值列表中获取时隙偏移值,作为时间偏移量,即使用第二DCI对应的时隙偏移值调度PUSCH,并以成功解码第二个PDCCH候选的时隙作为上报时间参考点,进行半持续CSI上报或非周期CSI上报。
例如,假设在时隙#n解码出第二DCI,即时隙#n为上报时间参考点,从相应的上报时隙偏移值列表获取的时隙偏移值为Y,则在时隙(#n+Y)处,UE开始在PUSCH上进行半持续CSI上报或非周期CSI上报。
进一步地,当一个触发状态对应NRep个CSI上报设置时,将TDRA域数值作为索引,通过 NRep个CSI上报设置,自相应的上报时隙偏移值列表获取每个CSI上报设置下的偏移值,从而获得NRep个偏移值,其中,NRep个时隙偏移值中的最大值被确定为时间偏移量,其中NRep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
如上述,当一个触发状态对应多个CSI上报设置时,可以是上报类型为在PUSCH上进行非周期CSI上报的情况。
具体地,在这种情况下,获得时隙偏移值的过程为:将第二DCI中的TDRA域数值作为索引,自相应的上报时隙偏移值列表中获取每个CSI上报设置下的时隙偏移值,其中相应的上报时隙偏移值列表是根据第二DCI的格式而确定的,例如,上述的reportSlotOffsetList、reportSlotOffsetListForDCI-Format0-1或reportSlotOffsetListForDCI-Format0-2。由于有NRep个CSI上报设置,则得到NRep个时隙偏移值,将NRep个时隙偏移值中的最大值作为待确定的时间偏移量。
UE对第二个PDCCH候选携带的第二DCI进行解码,如果解码成功,则根据第二DCI中的TDRA域数值,并通过NRep个CSI上报设置,从相应的上报时隙偏移值列表中获取每个CSI上报设置下的时隙偏移值,得到NRep个时隙偏移值,从而,获得最大时隙偏移值作为时间偏移量,并以成功解码第二个PDCCH候选的时隙作为上报时间参考点,使用第二DCI对应的最大时隙偏移值调度PUSCH以进行非周期CSI上报。
例如,假设在时隙#n解码出第二DCI,即时隙#n为上报时间参考点,通过NRep个CSI上报设置以及第二DCI中的TDRA域数值,从相应的上报时隙偏移值列表获取的最大时隙偏移值为Y,则在时隙(#n+Y)处,开始在PUSCH上进行非周期CSI上报。
具体地,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在步骤220中,根据PDCCH传输,确定时间偏移量,包括:
步骤521:根据PDCCH传输,确定第一个PDCCH候选和第二个PDCCH候选;
步骤522:分别对第一个PDCCH候选携带的第一DCI和第二个PDCCH候选携带的第二DCI进行解码;以及
步骤523:若成功解码第二个PDCCH候选携带的第二DCI,则根据第二DCI,自相应的上报时隙偏移值列表获取时隙偏移值,从而确定时间偏移量。
并且,在本实施例中,上报时间参考点为成功解码第二个PDCCH候选携带的第二DCI时的时隙。
如此,可以在成功解码第二DCI的时隙+时间偏移量处,用户设备进行半持续CSI上报或非周期CSI上报。
其中,第一个PDCCH候选与第二个PDCCH候选之间存在连接关系,解码第二个PDCCH候选可以根据该连接关系来进行解码,如此,第二DCI解码成功率得到提升。需要说明的是,第一个PDCCH候选与第二个PDCCH候选之间的连接关系在此处不作限定。
如图6所示,如果两个PDCCH candidate 1和2(即第一个PDCCH候选和第二个PDCCH候选)在两个不同的时隙内传输,解码第一个PDCCH候选携带的第一DCI之后,根据连接关系 解码第二个PDCCH候选中携带的第二DCI。此时,通过上述方式,使用第二个PDCCH候选对应的第二DCI调度PUSCH传输CSI,UE可以获取充足的时间进行准备PUSCH传输,这对UE能力的要求更低。
在一些示例中,当第二DCI中的CSI请求域激活一个触发状态,且一个触发状态对应至少一个CSI上报设置时,时隙偏移值是根据第二DCI中的TDRA域数值自相应的上报时隙偏移值列表获取而得到的。
进一步地,当一个触发状态对应一个CSI上报设置时,若TDRA域数值为n,时隙偏移值为相应的上报时隙偏移值列表中第(n+1)个时隙偏移值,n为大于或等于0的整数。
如上述,当一个触发状态对应一个CSI上报设置时,可以是上报类型为在PUSCH上进行半持续CSI上报的情况,也可以是上报类型为在PUSCH上进行非周期CSI上报的情况。
具体地,在这任一种情况下,获得时隙偏移值的过程为:将第二DCI中TDRA域数值作为索引,从相应的上报时隙偏移值列表中获取具体的时隙偏移值,其中相应的上报时隙偏移值列表是根据第二DCI的格式而确定的,例如,上述的reportSlotOffsetList、reportSlotOffsetListForDCI-Format0-1或reportSlotOffsetListForDCI-Format0-2。若TDRA域数值为0,则相应的上报时隙偏移值列表中的第一个时隙偏移值作为时隙偏移值,若TDRA域数值为1,则相应的上报时隙偏移值列表中的第二个时隙偏移值作为时隙偏移值,以此类推,若TDRA域数值为n,则相应的上报时隙偏移值列表中的第(n+1)个时隙偏移值作为需确定的时间偏移量。
UE对第二个PDCCH候选携带的第二DCI进行解码,如果解码成功,则根据第二DCI中的TDRA域数值,从相应的上报时隙偏移值列表中获取时隙偏移值,作为时间偏移量,即使用第二DCI对应的时隙偏移值调度PUSCH,并以成功解码第二个PDCCH候选的时隙作为上报时间参考点,进行半持续CSI上报或非周期CSI上报。
例如,假设在时隙#n解码出第二DCI,即时隙#n为上报时间参考点,从相应的上报时隙偏移值列表获取的时隙偏移值为Y,则在时隙(#n+Y)处,UE开始在PUSCH上进行半持续CSI上报或非周期CSI上报。
进一步地,当一个触发状态对应NRep个CSI上报设置时,将TDRA域数值作为索引,通过NRep个CSI上报设置,自相应的上报时隙偏移值列表获取每个CSI上报设置下的偏移值,从而获得NRep个偏移值,其中,时隙偏移值NRep个时隙偏移值中的最大值,其中NRep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
如上述,当一个触发状态对应多个CSI上报设置时,可以是上报类型为在PUSCH上进行非周期CSI上报的情况。
具体地,在这种情况下,获得时隙偏移值的过程为:将第二DCI中的TDRA域数值作为索引,自相应的上报时隙偏移值列表中获取每个CSI上报设置下的时隙偏移值,其中相应的上报时隙偏移值列表是根据第二DCI的格式而确定的,例如,上述的reportSlotOffsetList、reportSlotOffsetListForDCI-Format0-1或reportSlotOffsetListForDCI-Format0-2。由于有NRep个 CSI上报设置,则得到NRep个时隙偏移值,将NRep个时隙偏移值中的最大值作为待确定的时间偏移量。
UE对第二个PDCCH候选携带的第二DCI进行解码,如果解码成功,则根据第二DCI中的TDRA域数值,并通过NRep个CSI上报设置,从相应的上报时隙偏移值列表中获取每个CSI上报设置下的时隙偏移值,得到NRep个时隙偏移值,从而,获得最大时隙偏移值作为时间偏移量,并以成功解码第二个PDCCH候选的时隙作为上报时间参考点,使用第二DCI对应的最大时隙偏移值调度PUSCH以进行非周期CSI上报。
例如,假设在时隙#n解码出第二DCI,即时隙#n为上报时间参考点,通过NRep个CSI上报设置以及第二DCI中的TDRA域数值,从相应的上报时隙偏移值列表获取的最大时隙偏移值为Y,则在时隙(#n+Y)处,开始在PUSCH上进行非周期CSI上报。
具体地,在又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在步骤220中,根据PDCCH传输,确定时间偏移量,包括:
步骤721:根据PDCCH传输,确定第一个PDCCH候选和第二个PDCCH候选,并对第一个PDCCH候选和第二个PDCCH候选进行合并,得到合并PDCCH候选;
步骤722:对合并PDCCH候选携带的合并DCI进行解码;以及
步骤723:若成功解码合并PDCCH候选携带的合并DCI,根据合并DCI,自相应的上报时隙偏移值列表获取时隙偏移值,从而确定时间偏移量。
上报时间参考点为成功解码合并PDCCH候选携带的合并DCI时的时隙。
如此,可以在成功解码合并DCI的时隙+时间偏移量处,用户设备进行半持续CSI上报或非周期CSI上报。并且,对合并PDCCH候选进行解码,能获得合并增益,UE能更加容易解码合并DCI。
如图8所示,如果两个PDCCH candidate 1和2(即第一个PDCCH候选和第二个PDCCH候选)在两个不同的时隙传输,并对这两个PDCCH候选进行合并,对合并PDCCH候选进行解码,成功解码合并DCI,通过上述方式,使用合并PDCCH候选对应的合并DCI调度PUSCH传输CSI。
在一些示例中,当合并DCI中的CSI请求域激活一个触发状态,且一个触发状态对应至少一个CSI上报设置时,时隙偏移值是根据合并DCI中的TDRA域数值自相应的上报时隙偏移值列表获取而得到的。
进一步地,当一个触发状态对应一个CSI上报设置时,若TDRA域数值为n,时隙偏移值为相应的上报时隙偏移值列表中第(n+1)个时隙偏移值,n为大于或等于0的整数。
如上述,当一个触发状态对应一个CSI上报设置时,可以是上报类型为在PUSCH上进行半持续CSI上报的情况,也可以是上报类型为在PUSCH上进行非周期CSI上报的情况。
具体地,在这任一种情况下,获得时隙偏移值的过程为:将合并DCI中TDRA域数值作为索引,从相应的上报时隙偏移值列表中获取具体的时隙偏移值,其中相应的上报时隙偏移值列表是根据合并DCI的格式而确定的,例如,上述的reportSlotOffsetList、 reportSlotOffsetListForDCI-Format0-1或reportSlotOffsetListForDCI-Format0-2。若TDRA域数值为0,则相应的上报时隙偏移值列表中的第一个时隙偏移值作为时隙偏移值,若TDRA域数值为1,则相应的上报时隙偏移值列表中的第二个时隙偏移值作为时隙偏移值,以此类推,若TDRA域数值为n,则相应的上报时隙偏移值列表中的第(n+1)个时隙偏移值作为需确定的时间偏移量。
UE对合并PDCCH候选携带的合并DCI进行解码,如果解码成功,则根据合并DCI中的TDRA域数值,从相应的上报时隙偏移值列表中获取时隙偏移值,作为时间偏移量,并以成功解码合并PDCCH候选的时隙作为上报时间参考点,使用合并DCI对应的时隙偏移值调度PUSCH以进行半持续CSI上报或非周期CSI上报。
例如,假设在时隙#n解码出合并DCI,即时隙#n为上报时间参考点,从相应的上报时隙偏移值列表获取的时隙偏移值为Y,则在时隙(#n+Y)处,UE开始在PUSCH上进行半持续CSI上报或非周期CSI上报。
进一步地,当一个触发状态对应NRep个CSI上报设置时,将TDRA域数值作为索引,通过NRep个CSI上报设置,自相应的上报时隙偏移值列表获取每个CSI上报设置下的偏移值,从而获得NRep个偏移值,其中,时隙偏移值NRep个时隙偏移值中的最大值,其中NRep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
如上述,当一个触发状态对应多个CSI上报设置时,可以是上报类型为在PUSCH上进行非周期CSI上报的情况。
具体地,在这种情况下,获得时隙偏移值的过程为:将合并DCI中的TDRA域数值作为索引,自相应的上报时隙偏移值列表中获取每个CSI上报设置下的时隙偏移值,其中相应的上报时隙偏移值列表是根据合并DCI的格式而确定的,例如,上述的reportSlotOffsetList、reportSlotOffsetListForDCI-Format0-1或reportSlotOffsetListForDCI-Format0-2。由于有NRep个CSI上报设置,则得到NRep个时隙偏移值,将NRep个时隙偏移值中的最大值作为待确定的时间偏移量。
UE对合并PDCCH候选携带的合并DCI进行解码,如果解码成功,则根据合并DCI中的TDRA域数值,并通过NRep个CSI上报设置,从相应的上报时隙偏移值列表中获取每个CSI上报设置下的时隙偏移值,得到NRep个时隙偏移值,从而,获得最大时隙偏移值作为时间偏移量,并以成功解码合并PDCCH候选的时隙作为上报时间参考点,使用合并DCI对应的最大时隙偏移值调度PUSCH以进行非周期CSI上报。
例如,假设在时隙#n解码出合并DCI,即时隙#n为上报时间参考点,通过NRep个CSI上报设置以及合并DCI中的TDRA域数值,从相应的上报时隙偏移值列表获取的最大时隙偏移值为Y,则在时隙(#n+Y)处,开始在PUSCH上进行非周期CSI上报。
值得注意的是,在多TRP系统中的PDCCH可靠性增强场景中,多个PDCCH分别从不同TRP传输,这些PDCCH可以是在一个时隙内(Intra-slot)重复(Repetition),也可以是在时隙间(Inter-slot)重复,每个控制资源集合的时域持续时间可以是1/2/3个符号等,因此,对于时隙内 重复的PDCCH,不同的PDCCH对应的最后一个符号有可能不同,对于时隙间重复的PDCCH,不同的PDCCH对应的最后一个符号是不同的。
而用于指示SPS PDSCH释放的HARQ ACK/NACK是在指示该SPS PDSCH释放的PDCCH的N个符号之后进行上报。其中,半持续调度(Semi-Persistent Scheduling,SPS)是使用半静态调度小区无线网络标识(SPS-C-RNTI)掩码的PDCCH指示半持续调度资源的激活和释放。对于SPS PDSCH释放(SPS PDSCH release),UE对其解码后,需要在一段时间之后反馈对应的HARQ ACK/NACK给基站,这段时间即是指示SPS PDSCH释放的PDCCH的最后一个符号开始持续N个符号。
在一些示例中,当配置高层参数PDSCH-ServingCellConfig下的参数processingType2Enabled为使能状态,且SPS PDSCH释放被指示时,即当配置高层参数PDSCH-ServingCellConfig下的参数processingType2Enabled为使能状态,且SPS PDSCH释放被PDCCH传输指示时,N的值是根据该PDCCH传输和PUCCH中最小的子载波间隔(Sub-Carrier Spacing,SCS)而确定的。具体地,当子载波间隔分别是15KHz/30KHz/60KHz时,N的取值分别是5/5.5/11,否则,当子载波间隔分别是15KHz/30KHz/60KHz/120KHz时,N的取值分别是10/12/22/25。其中,PUCCH是用于反馈HARQ ACK/NACK,也就是说,在PUCCH上进行指示SPS PDSCH释放的HARQ ACK/NACK上报。
如上述,多TRP系统中,对于时隙内重复的PDCCH或时隙间重复的PDCCH,不同的PDCCH对应的最后一个符号不同,而用于指示SPS PDSCH释放的HARQ ACK/NACK是在指示该SPS PDSCH释放的PDCCH的N个符号之后进行上报,此时,将N个符号可以被确定为时间偏移量,并且根据PDCCH传输,可以确定上报时间参考点。
具体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在步骤220中,根据PDCCH传输,确定上报时间参考点,包括:
步骤921:根据PDCCH传输,确定第一个PDCCH候选,并对第一个PDCCH候选携带的第一DCI进行解码;
步骤922:若解码成功,将第一个PDCCH候选的最后一个符号作为上报时间参考点。
其中,第一DCI指示在PUCCH上进行用于指示SPS PDSCH释放的HARQ ACK/NACK上报。
并且,本实施例中,时间偏移量为N个符号的时间,其中N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
如此,可以在成功解码第一DCI时第一个PDCCH候选的最后一个符号+N个符号处,用户设备进行在PUCCH上进行用于指示SPS PDSCH释放的HARQ ACK/NACK上报。
如图10所示,如果两个PDCCH candidate 1和2(即第一个PDCCH候选和第二个PDCCH候选)在同一个时隙内传输,两个PDCCH候选可能占用不同的符号,或者如果两个PDCCH candidate 1和2在不同时隙内传输,并且UE能从第一个PDCCH候选成功解码第一DCI,此时,通过上述方式,使用第一个PDCCH候选对应的第一DCI指示在PUCCH上进行用于指示SPS PDSCH释放的HARQ ACK/NACK,并且在成功解码第一个PDCCH候选携带的第一DCI时,以 第一个PDCCH候选的最后一个符号作为上报时间参考点,可以及时地将HARQ ACK/NACK上报给基站,适用于低时延场景,可以有效地减少时延。
例如,如果第一个PDCCH候选的最后一个符号是#n,则UE在(#n+N)个符号之后上报SPS PDSCH释放的HARQ ACK/NACK,N的取值根据配置可以是5/5.5/11/10/12/22/25。需要说明的是,图10中所示的N是示意性的,两个PDCCH candidate 1和2在同一个时隙内传输与两个PDCCH candidate 1和2在不同时隙内传输,图中所表示N的距离可能不同。
具体地,在一些示例中,当配置高层参数PDSCH-ServingCellConfig下的参数processingType2Enabled为使能状态,且SPS PDSCH释放被指示时,即当配置高层参数PDSCH-ServingCellConfig下的参数processingType2Enabled为使能状态,且SPS PDSCH释放被PDCCH传输指示时,N的值是根据该PDCCH传输和PUCCH中最小的子载波间隔(Sub-Carrier Spacing,SCS)而确定的。具体地,当子载波间隔分别是15KHz/30KHz/60KHz时,N的值分别是5/5.5/11,否则,当子载波间隔分别是15KHz/30KHz/60KHz/120KHz时,N的值分别是10/12/22/25。其中,PUCCH是用于反馈HARQ ACK/NACK,也就是说,在PUCCH上进行指示SPS PDSCH释放的HARQ ACK/NACK上报。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9所示,根据PDCCH传输,确定上报时间参考点,进一步包括:
步骤923:若解码失败,根据PDCCH传输,确定第二个PDCCH候选,并对第二个PDCCH候选携带的第二DCI进行解码;
步骤924:若解码成功,将第二个PDCCH候选的最后一个符号作为上报时间参考点。
其中,第二DCI指示在PUCCH上进行用于指示SPS PDSCH释放的HARQ ACK/NACK上报。
如果第一个PDCCH候选携带的第一DCI解码失败,并且第二个PDCCH候选携带的第二DCI解码成功,则UE根据第二DCI指示HARQ ACK/NACK上报,并以第二个PDCCH候选的最后一个符号作为上报时间参考点。
如此,可以在成功解码第二DCI时第二个PDCCH候选的最后一个符号+N个符号处,用户设备进行在PUCCH上进行用于指示SPS PDSCH释放的HARQ ACK/NACK上报。
具体地,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1所示,在步骤220中,根据PDCCH传输,确定上报时间参考点,包括:
步骤1121:根据PDCCH传输,确定第一个PDCCH候选和第二个PDCCH候选;
步骤1122:分别对第一个PDCCH候选携带的第一DCI和第二个PDCCH候选携带的第二DCI进行解码;
步骤1123:若成功解码第二个PDCCH候选携带的第二DCI,将第二个PDCCH候选的最后一个符号作为上报时间参考点。
其中,第二DCI指示在PUCCH上进行用于指示SPS PDSCH释放的HARQ ACK/NACK上报。
并且,时间偏移量为N个符号的时间,其中N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
如此,可以在成功解码第二DCI时第二个PDCCH候选的最后一个符号+N个符号处,用户设备进行在PUCCH上进行用于指示SPS PDSCH释放的HARQ ACK/NACK上报。
其中,第一个PDCCH候选与第二个PDCCH候选之间存在连接关系,解码第二个PDCCH候选可以根据该连接关系来进行解码,如此,第二DCI解码成功率得到提升。需要说明的是,第一个PDCCH候选与第二个PDCCH候选之间的连接关系在此处不作限定,可参见上述实施例的描述。
如图12所示,如果两个PDCCH candidate 1和2(即第一个PDCCH候选和第二个PDCCH候选)在同一个时隙内传输,且两个PDCCH候选可能占用不同的符号,或者如果两个PDCCH candidate 1和2在不同时隙内传输,解码出第一个DCI之后,根据连接关系解码第二个PDCCH候选中携带的第二DCI。此时,通过上述方式,使用第二个PDCCH候选对应的第二DCI指示在PUCCH上进行用于指示SPS PDSCH释放的HARQ ACK/NACK,并且以第二个PDCCH候选的最后一个符号作为上报时间参考点,UE可以获取充足的时间进行准备PUSCH传输,这对UE能力的要求更低。
例如,如果第二个PDCCH的最后一个符号是n,则UE在(n+N)个符号之后上报SPS PDSCH释放的HARQ ACK/NACK,N的取值根据配置可以是5/5.5/11/10/12/22/25。需要说明的是,图12中所示的N是示意性的,两个PDCCH candidate 1和2在同一个时隙内传输与两个PDCCH candidate 1和2在不同时隙内传输,图中所表示N的距离可能不同。
具体地,在一些示例中,当配置高层参数PDSCH-ServingCellConfig下的参数processingType2Enabled为使能状态,且SPS PDSCH释放被指示时,即当配置高层参数PDSCH-ServingCellConfig下的参数processingType2Enabled为使能状态,且SPS PDSCH释放被PDCCH传输指示时,N的值是根据该PDCCH传输和PUCCH中最小的子载波间隔(Sub-Carrier Spacing,SCS)而确定的。具体地,当子载波间隔分别是15KHz/30KHz/60KHz时,N的值分别是5/5.5/11,否则,当子载波间隔分别是15KHz/30KHz/60KHz/120KHz时,N的值分别是10/12/22/25。
其中,PUCCH是用于反馈HARQ ACK/NACK,也就是说,在PUCCH上进行指示SPS PDSCH释放的HARQ ACK/NACK上报。
具体地,在又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在步骤220中,根据PDCCH传输,确定上报时间参考点,包括:
步骤1321:根据PDCCH传输,确定第一个PDCCH候选和第二个PDCCH候选;
步骤1322:对第一个PDCCH候选和第二个PDCCH候选进行合并,得到合并PDCCH候选;
步骤1323:对合并PDCCH候选携带的合并DCI进行解码;以及
步骤1324:若成功解码合并PDCCH候选携带的合并DCI,将合并PDCCH候选的最后一个符号作为上报时间参考点。
其中,合并DCI指示在PUCCH上进行用于指示SPS PDSCH释放的HARQ ACK/NACK上 报。
时间偏移量为N个符号的时间,其中N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
如此,可以在成功解码合并DCI时合并PDCCH候选的最后一个符号+N个符号处,用户设备进行在PUCCH上进行用于指示SPS PDSCH释放的HARQ ACK/NACK上报。并且,对合并PDCCH候选进行解码,能获得合并增益,UE能更加容易解码合并DCI。
如图14所示,如果两个PDCCH candidate 1和2(即第一个PDCCH候选和第二个PDCCH候选)在同一个时隙内传输,且两个PDCCH候选可能占用不同的符号,或者如果两个PDCCH candidate 1和2在不同时隙内传输,对这两个PDCCH候选进行合并,对合并PDCCH候选进行解码,解码成功合并DCI,此时,通过上述方式,使用合并PDCCH候选对应的合并DCI指示在PUCCH上进行用于指示SPS PDSCH释放的HARQ ACK/NACK,并且在成功解码合并PDCCH候选携带的合并DCI时,以合并PDCCH候选的最后一个符号作为上报时间参考点。
例如,如果合并PDCCH候选的最后一个符号是#n,则UE在(#n+N)个符号之后上报SPS PDSCH释放的HARQ ACK/NACK,N的值根据配置可以是5/5.5/11/10/12/22/25。需要说明的是,图14中所示的N是示意性的,两个PDCCH candidate 1和2在同一个时隙内传输与两个PDCCH candidate 1和2在不同时隙内传输,图中所表示N的距离可能不同。
具体地,在一些示例中,当配置高层参数PDSCH-ServingCellConfig下的参数processingType2Enabled为使能状态,且SPS PDSCH释放被指示时,即当配置高层参数PDSCH-ServingCellConfig下的参数processingType2Enabled为使能状态,且SPS PDSCH释放被PDCCH传输指示时,N的值是根据该PDCCH传输和PUCCH中最小的子载波间隔(Sub-Carrier Spacing,SCS)而确定的。具体地,当子载波间隔分别是15KHz/30KHz/60KHz时,N的值分别是5/5.5/11,否则,当子载波间隔分别是15KHz/30KHz/60KHz/120KHz时,N的值分别是10/12/22/25。
其中,PUCCH是用于反馈HARQ ACK/NACK,也就是说,在PUCCH上进行指示SPS PDSCH释放的HARQ ACK/NACK上报。
如图15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的通信设备的结构示意图,该通信设备1500包括存储器1510、处理器1520、通信电路1530,存储器1510和通信电路1530分别与处理器1520相互连接。
存储器1510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和/或随机存取存储器等,并向处理器1520提供指令和数据。存储器1510的一部分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随机存取存储器(NVRAM)。存储器1510存储有指令。
通信电路1530用于发送和接收数据,是通信设备1500与其他通信设备进行通信的接口。
处理器1520控制通信设备的操作,处理器1520还可以称为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单元)。处理器1520可能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处理器1520还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处理器1520用于执行指令以实现本申请传输增强方法实施例中任一个以及任意不冲突的组合所提供的方法。
本实施例中的通信设备可以是用户设备,也可以是可集成于用户设备中的独立部件,例如基带板。
如图16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的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结构示意图,该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1600内部存储有指令1601,该指令1601被执行时实现如本申请传输增强方法上述实施例中任一个以及任意不冲突的组合所提供的方法。
其中,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1600可以是便携式存储介质如U盘、光盘,也可以是用户设备或可集成于用户设备中的独立部件,例如基带板等。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6)

  1. 一种传输增强方法,其特征在于,由用户设备执行,包括:
    接收PDCCH传输;
    根据所述PDCCH传输,确定上报时间参考点以及时间偏移量,以在所述上报时间参考点后所述时间偏移量处执行上报。
  2. 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用户设备被配置用于CSI测量的CSI测量配置信息和CSI上报的CSI上报配置信息;
    所述CSI上报配置信息包括参数reportConfigType,用于指示所述上报的上报类型,其中所述参数reportConfigType被设置为第一参数,指示所述上报类型为在PUSCH上进行半持续CSI上报,所述参数reportConfigType被设置为第二参数,指示所述上报类型为在PUSCH上进行非周期CSI上报;
    其中,所述第一参数和所述第二参数均被配置3个时隙偏移值列表,每个时隙偏移列表是根据相应的DCI格式被选择以用作上报时隙偏移列表。
  3. 如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根据所述PDCCH传输,确定时间偏移量,包括:
    根据所述PDCCH传输,确定第一个PDCCH候选;
    对所述第一个PDCCH候选携带的第一DCI进行解码;以及
    若解码成功,根据所述第一DCI,自相应的上报时隙偏移值列表获取时隙偏移值,从而确定所述时间偏移量;
    所述上报时间参考点为成功解码第一个PDCCH候选携带的第一DCI时的时隙。
  4. 如权利要求3中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根据所述PDCCH传输,确定时间偏移量,进一步包括:
    若解码失败,根据所述PDCCH传输,确定第二个PDCCH候选,并对所述第二个PDCCH候选携带的第二DCI进行解码;以及
    若解码成功,根据所述第二DCI,自相应的上报时隙偏移值列表获取时隙偏移值,从而确定所述时间偏移量;
    所述上报时间参考点为成功解码第二个PDCCH候选携带的第二DCI时的时隙。
  5. 如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根据所述PDCCH传输,确定时间偏移量,包括:
    根据所述PDCCH传输,确定第一个PDCCH候选和第二个PDCCH候选;
    分别对所述第一个PDCCH候选携带的第一DCI和所述第二个PDCCH候选携带的第二DCI进行解码;以及
    若成功解码所述第二个PDCCH候选携带的第二DCI,则根据所述第二DCI,自相应的上报时隙偏移值列表获取时隙偏移值,从而确定所述时间偏移量;
    所述上报时间参考点为成功解码所述第二个PDCCH候选携带的第二DCI时的时隙。
  6. 如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根据所述PDCCH传输,确定时间偏移量,包括:
    根据所述PDCCH传输,确定第一个PDCCH候选和第二个PDCCH候选,并对所述第一个PDCCH候选和所述第二个PDCCH候选进行合并,得到合并PDCCH候选;
    对所述合并PDCCH候选携带的合并DCI进行解码;以及
    若成功解码所述合并PDCCH候选携带的合并DCI,根据所述合并DCI,自相应的上报时隙偏移值列表获取时隙偏移值,从而确定所述时间偏移量;
    所述上报时间参考点为成功解码所述合并PDCCH候选携带的合并DCI时的时隙。
  7. 如权利要求2-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第一DCI、第二DCI或合并DCI中的CSI请求域激活一个触发状态,且所述一个触发状态对应至少一个CSI上报设置时,所述时隙偏移值是根据所述第一DCI、第二DCI或合并DCI中的TDRA域数值自相应的上报时隙偏移值列表获取而得到的。
  8. 如权利要求7中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一个触发状态对应一个CSI上报设置时,若所述TDRA域数值为n,所述时隙偏移值为相应的上报时隙偏移值列表中第(n+1)个时隙偏移值,n为大于或等于0的整数。
  9. 如权利要求7中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一个触发状态对应NRep个CSI上报设置时,将所述TDRA域数值作为索引,通过NRep个CSI上报设置自相应的上报时隙偏移值列表获取每个CSI上报设置下的偏移值,从而获得NRep个偏移值,其中,所述时隙偏移值NRep个时隙偏移值中的最大值,其中NRep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
  10. 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根据所述PDCCH传输,确定上报时间参考点,包括:
    根据所述PDCCH传输,确定第一个PDCCH候选,并对所述第一个PDCCH候选携带的第一DCI进行解码;
    若解码成功,将所述第一个PDCCH候选的最后一个符号作为所述上报时间参考点;
    其中,所述第一DCI指示在PUCCH上进行用于指示SPS PDSCH释放的HARQ ACK/NACK上报;
    所述时间偏移量为N个符号的时间,其中N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
  11. 如权利要求10中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根据所述PDCCH传输,确定上报时间参考点,进一步包括:
    若解码失败,根据所述PDCCH传输,确定第二个PDCCH候选,并对所述第二个PDCCH候选携带的第二DCI进行解码;
    若解码成功,将所述第二个PDCCH候选的最后一个符号作为所述上报时间参考点;
    其中,所述第二DCI指示在PUCCH上进行用于指示SPS PDSCH释放的HARQ ACK/NACK 上报。
  12. 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根据所述PDCCH传输,确定上报时间参考点,包括:
    根据所述PDCCH传输,确定第一个PDCCH候选和第二个PDCCH候选;
    分别对所述第一个PDCCH候选携带的第一DCI和所述第二个PDCCH候选携带的第二DCI进行解码;
    若成功解码所述第二个PDCCH候选携带的第二DCI,将所述第二个PDCCH候选的最后一个符号作为所述上报时间参考点;
    其中,所述第二DCI指示在PUCCH上进行用于指示SPS PDSCH释放的HARQ ACK/NACK上报;
    所述时间偏移量为N个符号的时间,其中N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
  13. 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根据所述PDCCH传输,确定上报时间参考点,包括:
    根据所述PDCCH传输,确定第一个PDCCH候选和第二个PDCCH候选;
    对所述第一个PDCCH候选和所述第二个PDCCH候选进行合并,得到合并PDCCH候选;
    对所述合并PDCCH候选携带的合并DCI进行解码;以及
    若成功解码所述合并PDCCH候选携带的合并DCI,将所述合并PDCCH候选的最后一个符号作为所述上报时间参考点;
    其中,所述合并DCI指示在PUCCH上进行用于指示SPS PDSCH释放的HARQ ACK/NACK上报;
    所述时间偏移量为N个符号的时间,其中N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
  14. 如权利要求10-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高层参数PDSCH-ServingCellConfig下的参数processingType2Enabled被配置为使能状态,且SPS PDSCH释放被指示时,所述N的值是根据所述PDCCH传输和所述PUCCH中最小的子载波间隔而确定的。
  15. 一种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和通信电路,该存储器存储有指令,所述指令在由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通过所述通信电路执行如权利要求1-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6. 一种非易失性计算机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存储有指令,所述指令在被执行时,实现执行如权利要求1-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180087833.4A 2021-01-12 2021-01-12 一种传输增强方法及通信设备 Pending CN11667121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21/071314 WO2022150980A1 (zh) 2021-01-12 2021-01-12 一种传输增强方法及通信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671216A true CN116671216A (zh) 2023-08-29

Family

ID=824465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80087833.4A Pending CN116671216A (zh) 2021-01-12 2021-01-12 一种传输增强方法及通信设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6671216A (zh)
WO (1) WO2022150980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980051B2 (en) * 2018-01-22 2021-04-13 Qualcomm Incorporated 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 (PDCCH) repetition and decoding for ultra-reliability low latency communication (URLLC)
SG11202007616YA (en) * 2018-03-02 2020-09-29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device
CN110351846B (zh) * 2018-04-04 2023-08-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信息传输方法和信息传输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2150980A1 (zh) 2022-07-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820338B2 (en) User equipments, base stations and methods for RNTI-based PDSCH downlink slot aggregation
US10225058B2 (en) Terminal device, base station device,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integrated circuit for processing 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s
US11246117B2 (en) Procedures, user equipment and base stations for code block group-based transmission
US9204426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configuring uplink control channel resource
US11184924B2 (en) Multiple starting positions for uplink transmission on unlicensed spectrum
US10461912B2 (en) Dynamical search space alterations
AU2018328285B2 (en) User equipments, base stations and methods for RNTI-based PDSCH downlink slot aggregation
US20130022012A1 (en) Method for transceiving contention-based uplink channel signal
US11785606B2 (en)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CN111884770A (zh) Harq-ack码本产生方法
US9425933B2 (en) Terminal device, base station device, and intergrated circuit
KR102378516B1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제어 정보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US11943788B2 (en) Base station, terminal,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CN111435847B (zh) 传输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US20210227537A1 (en) Terminal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US20220225364A1 (en) User equipments, base stations and methods for indication of uplink transmission
EP3527023B1 (en)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transmitting/receiving scheduling commands
CN116671216A (zh) 一种传输增强方法及通信设备
US10367579B2 (en) Device and method of handling communication operation
RU2809493C2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передач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приема, способ передачи и способ прием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