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668352A - 状态指示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状态指示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668352A
CN116668352A CN202310520791.XA CN202310520791A CN116668352A CN 116668352 A CN116668352 A CN 116668352A CN 202310520791 A CN202310520791 A CN 202310520791A CN 116668352 A CN116668352 A CN 11666835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ode
policy
session
state
curr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520791.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曾楚轩
常晓波
邓玲
薛强
李飞鹏
杨振东
何小婵
邓国桃
蓝文华
邓诗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520791.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668352A/zh
Publication of CN1166683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66835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34Source rou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08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 H04L43/0805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by checking availability
    • H04L43/0811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by checking availability by checking connectiv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14Routing performance; Theoretical aspec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 Computer And Data Communication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状态指示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用于准确地检测应用于不同自治系统之间的SR Policy的有效性,以保障网络流量传输过程的可靠性。该方法应用于第一自治系统的第一边界节点,第一边界节点归属于包括第一边界节点、第一自治系统的源节点和第二自治系统的第二边界节点的状态指示系统。该方法包括:确定与第二边界节点之间的第一路径检测会话的会话状态;第一路径检测会话用于验证当前分段路由策略SR Policy的有效性;当前SR Policy用于表示数据在当前时刻于源节点和第二边界节点之间传输的路由策略;当会话状态处于异常状态时,执行目标操作,目标操作用于指示当前SR Policy处于失效状态。

Description

状态指示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状态指示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分段路由策略(segment routing policy,SR Policy)是在分段路由(segmentrouting,SR)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隧道引流技术。基于SR Policy的网络中,源节点和目的节点之间通常同时具备主SR Policy和备SR Policy,可以当主SR Policy经过的节点存在故障时进行主备SR Policy切换,保障网络流量传输过程的可靠性。
目前,一般可以通过源节点和目的节点之间的路径检测会话,检测主SR Policy经过的节点是否存在故障。例如,双向转发侦测(bidirectional forwarding detection,BFD)技术或者无缝双向转发侦测(seamless bidirectional forwarding detection,SBFD)等路径检测会话。然而,在源节点和目的节点位于不同自治系统的应用场景中,往往无法建立源节点和目的节点之间的路径检测会话,难以保障网络流量传输过程的可靠性。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状态指示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用于准确地检测应用于不同自治系统之间的SR Policy的有效性,以保障网络流量传输过程的可靠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状态指示方法,应用于第一自治系统的第一边界节点;第一边界节点归属于包括第一边界节点、第一自治系统的源节点和第二自治系统的第二边界节点的状态指示系统。该方法包括:确定与第二边界节点之间的第一路径检测会话的会话状态;第一路径检测会话用于验证当前分段路由策略SR Policy的有效性;当前SR Policy用于表示数据在当前时刻于源节点和第二边界节点之间传输的路由策略;当会话状态处于异常状态时,执行目标操作,目标操作用于指示当前SR Policy处于失效状态。
可选地,状态指示系统还包括软件定义网络SDN控制器;当会话状态处于异常状态时,执行目标操作的方法,具体包括:当会话状态处于异常状态时,向SDN控制器发送失效指示信息,SDN控制器用于在接收到失效指示信息时向源节点发送切换指示信息,切换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源节点将当前SR Policy切换为备用SR Policy。
可选地,当会话状态处于异常状态时,执行目标操作的方法,具体包括:当会话状态处于异常状态时,关闭用于建立与源节点之间的第二路径检测会话的目标环回接口,第二路径检测会话用于验证当前SR Policy的有效性。
可选地,第一边界节点配置有与多个边界节点一一对应的多个环回接口;关闭用于建立与源节点之间的第二路径检测会话的目标环回接口的方法,具体包括:将多个环回接口中与第二边界节点对应的环回接口,确定为目标环回接口;将目标环回接口的运行状态调整为关闭。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状态指示装置,应用于第一自治系统的第一边界节点;第一边界节点归属于包括第一边界节点、第一自治系统的源节点和第二自治系统的第二边界节点的状态指示系统;装置包括:确定单元和执行单元;
确定单元,用于确定与第二边界节点之间的第一路径检测会话的会话状态;第一路径检测会话用于验证当前分段路由策略SR Policy的有效性;当前SR Policy用于表示数据在当前时刻于源节点和第二边界节点之间传输的路由策略;
执行单元,用于当会话状态处于异常状态时,执行目标操作,目标操作用于指示当前SR Policy处于失效状态。
可选地,状态指示系统还包括软件定义网络SDN控制器;执行单元,具体用于:
当会话状态处于异常状态时,向SDN控制器发送失效指示信息,SDN控制器用于在接收到失效指示信息时向源节点发送切换指示信息,切换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源节点将当前SR Policy切换为备用SR Policy。
可选地,执行单元,具体用于:
当会话状态处于异常状态时,关闭用于建立与源节点之间的第二路径检测会话的目标环回接口,第二路径检测会话用于验证当前SR Policy的有效性。
可选地,第一边界节点配置有与多个边界节点一一对应的多个环回接口;执行单元,具体用于:
将多个环回接口中与第二边界节点对应的环回接口,确定为目标环回接口;
将目标环回接口的运行状态调整为关闭。
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状态指示装置,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处理器与存储器通过总线连接;当状态指示装置运行时,处理器执行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以使状态指示装置执行如第一方面的状态指示方法。
该状态指示装置可以是网络设备,也可以是网络设备中的一部分装置,例如网络设备中的芯片系统。该芯片系统用于支持网络设备实现第一方面及其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涉及的功能,例如,接收、确定、分流上述状态指示方法中所涉及的数据和/或信息。该芯片系统包括芯片,也可以包括其他分立器件或电路结构。
第四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执行指令,当计算机执行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第一方面的状态指示方法。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全部或者部分存储在第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其中,第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与状态指示装置的处理器封装在一起的,也可以与状态指示装置的处理器单独封装,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在本申请中,上述状态指示装置的名字对设备或功能模块本身不构成限定,在实际实现中,这些设备或功能模块可以以其他名称出现。只要各个设备或功能模块的功能和本申请类似,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
本申请的这些方面或其他方面在以下的描述中会更加简明易懂。
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至少带来以下有益效果:
基于上述任一方面,本申请中,第一自治系统的第一边界节点可以确定与第二自治系统的第二边界节点之间的第一路径检测会话的会话状态。由于第一路径检测会话用于验证当前SR Policy的有效性,因此,第一自治系统可以当第一路径检测会话的会话状态处于异常状态时,进一步执行目标操作,以指示当前SR Policy处于失效状态。
基于此,本申请可以通过自治系统的边界节点辅助源节点检测SR Policy的有效性,且可以在SR Policy失效时指示SR Policy处于失效状态,以实现源节点对于SR Policy的主备切换,从而回避源节点和目的节点之间建立路径检测会话的要求。因此,本申请用于准确地检测应用于不同自治系统之间的SR Policy的有效性,以保障网络流量传输过程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状态指示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边界节点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状态指示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一;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状态指示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二;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状态指示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状态指示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三;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状态指示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三;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状态指示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四;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状态指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用于表示作例子、例证或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被描述为“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的任何实施例或设计方案不应被解释为比其它实施例或设计方案更优选或更具优势。确切而言,使用“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旨在以具体方式呈现相关概念。
为了便于清楚描述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采用了“第一”、“第二”等字样对功能和作用基本相同的相同项或相似项进行区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第一”、“第二”等字样并不是在对数量和执行次序进行限定。
此外,本申请实施例和权利要求书及附图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不是排他的。例如,包括了一系列步骤或模块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模块,还可以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模块。
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现对本申请涉及到的相关要素进行描述。
SR Policy是网络流量调度的一个重要手段。一个SR Policy可以为特定流量指定从源节点到目的节点的路径,也可以为特定流量指定符合其流量特征的带宽、延时、抖动等路径。并且,为了提高特定流量传输过程的可靠性,源节点和目的节点通常同时具备主用SRPolicy和备用SR Policy。源节点确定主用SR Policy内存在节点故障时,可以进行主备SRPolicy切换。
目前,源节点一般通过BFD报文,或者SBFD报文确定主用SR Policy内是否存在节点故障。当主用SR Policy指定的源节点和目的节点位于同一自治系统内时,可以通过在源节点和目的节点之间建立BFD或者SBFD会话,实现BFD或者SBFD报文的传输以确认主用SRPolicy的有效性。
然而,在SR Policy指定的源节点和目的节点位于不同自治系统内的情况下,即SRPolicy跨域的场景中,源节点和目的节点无法之间建立BFD或者SBFD会话。如典型的出口对等工程(egress peer engineering,EPE)场景,一个出口路由器通过外部边界网关协议(external border gateway protocol,EBGP)与多个网络服务提供设备(internetservice provider,ISP)的路由器建立连接。源节点没有目的节点的ISP路由,无法和目的节点之间建立BFD或者SBFD会话,难以保障SR Policy的主备切换。即在源节点和目的节点位于不同自治系统的应用场景中,往往无法建立源节点和目的节点之间的路径检测会话,难以保障网络流量传输过程的可靠性。
针对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状态指示方法,第一自治系统的第一边界节点可以确定与第二自治系统的第二边界节点之间的第一路径检测会话的会话状态。由于第一路径检测会话用于验证当前SR Policy的有效性,因此,第一自治系统可以当第一路径检测会话的会话状态处于异常状态时,进一步执行目标操作,以指示当前SR Policy处于失效状态。
基于此,本申请可以通过自治系统的边界节点辅助源节点检测SR Policy的有效性,且可以在SR Policy失效时指示SR Policy处于失效状态,以实现源节点对于SR Policy的主备切换,从而回避源节点和目的节点之间建立路径检测会话的要求。因此,本申请用于准确地检测应用于不同自治系统之间的SR Policy的有效性,以保障网络流量传输过程的可靠性。
该状态指示方法适用于状态指示系统。图1示出了该状态指示系统100的一种结构。如图1所示,该状态指示系统100可以包括:第一边界节点101、源节点102和第二边界节点103。第一边界节点101与源节点102之间,可以通过第一自治系统内部的通信协议建立通信连接。第一边界节点101与第二边界节点103之间可以基于EBGP通信连接。
图1中的第一边界节点101、源节点102可以归属于第一自治系统。在实际应用中,第一自治系统内部可以包括多个网络节点。该多个网络节点均可以作为SR Policy指定的源节点进行数据传输。一个网络节点可以直接与边界节点相连接,也可以通过一个或者多个网络节点路由至边界节点,从而通过边界节点与互联网连接,或者与其他不同的自治系统连接。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以第一自治系统内的一个网络节点(即源节点102),以及一个边界节点(即第一边界节点101)为例进行说明。
图1中的第二边界节点103归属于第二自治系统。第二自治系统可以是与第一自治系统不同的自治系统。
一种可能的方式中,第一边界节点101可以分别与多个不同的自治系统的边界节点连接。
一种可能的方式中,第一边界节点101和第二边界节点103可以是ISP设备。该ISP设备可以用于为临近的节点提供边界函数支持。例如序列、步态和地址转换等支持。
可选地,第一边界节点101和第二边界节点103还可以是服务器。
可选地,图1中的源节点102可以是终端,也可以是服务器,还可以是其他具备数据传输和处理等功能的电子设备。图1中所示仅为源节点102的设备形态的一种示例,并不对其构成限定。
当源节点102是终端时,该终端可以是为指向用户提供语音和/或数据连通性的设备,具有无线连接功能的手持式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他处理设备。无线终端可以经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RAN)与一个或多个核心网进行通信。无线终端可以是移动终端,如具有移动终端的计算机,也可以是便携式、袖珍式、手持式、计算机内置的移动装置,它们与无线接入网交换语言和/或数据,例如,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上网本、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任何限制。
当第一边界节点101、源节点102和第二边界节点103是服务器时,该服务器可以是单独的一个服务器,或者,也可以是由多个服务器构成的服务器集群。部分实施方式中,服务器集群还可以是分布式集群。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任何限制。
如图2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边界节点101的一种硬件结构示意图。该第一边界节点101包括处理器21,存储器22、通信接口23、总线24。处理器21,存储器22以及通信接口23之间可以通过总线24连接。
处理器21是第一边界节点101的控制中心,可以是一个处理器,也可以是多个处理元件的统称。例如,处理器21可以是一个CPU,也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等。其中,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作为一种实施例,处理器21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CPU,例如图2中所示的CPU0和CPU1。
存储器22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或可存储静态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静态存储设备,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或者可存储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动态存储设备,也可以是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EPROM)、磁盘存储介质或者其他磁存储设备、或者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具有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的程序代码并能够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其他介质,但不限于此。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存储器22可以独立于处理器21存在,存储器22可以通过总线24与处理器21相连接,用于存储指令或者程序代码。处理器21调用并执行存储器22中存储的指令或程序代码时,能够实现本申请下述实施例提供的状态指示方法。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存储器22也可以和处理器21集成在一起。
通信接口23,用于第一边界节点101与其他设备通过通信网络连接,所述通信网络可以是以太网,无线接入网,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WLAN)等。通信接口23可以包括用于接收数据的接收单元,以及用于发送数据的发送单元。
总线24,可以是工业标准体系结构(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ISA)总线、外部设备互连(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PCI)总线或扩展工业标准体系结构(extended 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EISA)总线等。该总线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2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需要指出的是,图2中示出的结构并不构成对第一边界节点101的限定,除图2所示部件之外,第一边界节点101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如图3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状态指示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状态指示方法可以应用于图1所示的状态指示系统100中的第一边界节点101。该状态指示方法包括:S301-S302。
S301、第一边界节点确定与第二边界节点之间的第一路径检测会话的会话状态。
其中,第一路径检测会话可以用于验证当前SR Policy的有效性。当前SR Policy可以用于表示数据在当前时刻于源节点和第二边界节点之间传输的路由策略。数据可以是任意的多媒体数据或者业务数据等。
一种可能的方式中,位于第一自治系统内的源节点,可以基于当前SR Policy(也可以称为主用SR Policy)向外部的第二自治系统传输数据。进一步地,由于自治系统内除边界节点之外的网络节点无法直接路由至外部节点,因此,第一自治系统内的源节点无法与第二自治系统内的第二边界节点之间建立路径检测会话,以检测当前SR Policy的有效性。
这种情况下,本申请考虑在第一边界节点与第二边界节点之间建立第一路径检测会话,并在第一边界节点与源节点之间建立第二路径检测会话,从而可以结合第一路径检测会话和第二路径检测会话确定当前SR Policy的有效性。
一种可能的方式中,源节点可以基于当前SR Policy,在不同时刻多次的向第二自治系统传输数据。并且,源节点在第一次基于当前SR Policy向第二自治系统传输数据时,可以同时向第一边界节点发送用于建立第二路径检测会话的会话控制报文,以检测当前SRPolicy中源节点和第一边界节点之间是否存在异常情况。接着,第一边界节点可以向第二边界节点发送用于建立第一路径检测会话的会话控制报文,以检测当前SR Policy中第一边界节点和第二边界节点之间是否存在异常情况。
基于此,源节点可以实时或周期性地,确定第二路径检测会话的会话状态,以判断源节点和第一边界节点之间是否存在异常情况,从而进一步确定当前SR Policy的有效性。并且,第一边界节点可以实时或周期性地,确定与第二边界节点之间的第一路径检测会话的会话状态,以判断第一边界节点和第二边界节点之间是否存在异常情况,从而进一步确定当前SR Policy的有效性。
可选地,第一路径检测会话和第二路径检测会话可以是BFD会话,也可以是SBFD会话。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S302、第一边界节点当会话状态处于异常状态时,执行目标操作。
其中,目标操作可以用于指示当前SR Policy处于失效状态。
一种可能的方式中,当前SR Policy可以是源节点自行生成的,也可以是工作人员在源节点手工配置的,还可以由第三方的软件定义网络(software defined network,SDN)控制器生成并发送至源节点。同时,考虑到当前SR Policy内的节点故障或者通信线路故障等异常,均会导致当前SR Policy处于失效状态。为了提高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当前SRPolicy的生成方还可以配置与当前SR Policy对应的一个或多个备用SR Policy。基于此,源节点可以在当前SR Policy处于失效状态时进行主备切换。
一种可能的方式中,若源节点确定第二路径检测会话的会话状态处于异常状态,则可以表明源节点和第一边界节点之间存在异常情况,当前SR Policy处于失效状态。这种情况下,源节点可以进行主备切换,即启用备用SR Policy向第二自治系统传输数据。
若第一边界节点确定第一路径检测会话的会话状态处于异常状态,则可以表明第一边界节点和第二边界节点之间存在异常情况,当前SR Policy处于失效状态。这种情况下,第一边界节点可以执行目标操作,以指示当前SR Policy处于失效状态,从而使得源节点进行主备切换。
一种可能的方式中,目标操作可以是第一边界节点向SDN控制器发送失效指示信息,以使得SDN控制器指示源节点进行主备切换。或者,目标操作也可以是第一边界节点中断第二路径检测会话,以使得源节点进行主备切换。
可选地,当前SR Policy可以是基于互联网通信协议第四版(internet protocolversion 4,IPv4)转发平面的段路由(segment routing over IPv4,SRv4),也可以是基于互联网通信协议第六版(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6,IPv6)转发平面的段路由(segment routing over IPv6,SRv6)。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一种实施例中,结合图3,在上述S302中,即第一边界节点当会话状态处于异常状态时,执行目标操作时,如图4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可选地实现方式,包括:S401。
S401、第一边界节点当会话状态处于异常状态时,向SDN控制器发送失效指示信息。
其中,失效指示信息可以用于指示当前SR Policy处于失效状态。
一种可能的方式中,结合图1,如图5所示,状态指示系统100还可以包括SDN控制器104。SDN控制器是SDN中的应用程序,用于控制自治系统内的数据传输方向等,以实现智能网络。在图5中,源节点102可以通过第一自治系统内的网络节点105路由至第一边界节点101。
预设图5中的源节点102、网络节点105和第一边界节点101的环回接口对应的标签分别为1000、2000和3000。第二边界节点103的邻接标签为9000。这种情况下,当前SRPolicy可以用标签表示为(1000,2000,3000,9000)。第一路径检测会话可以用标签表示为(3000,9000)。第二路径检测会话可以用标签表示为(1000,2000,3000)。
基于此,若第一边界节点通过第一路径检测会话,确定与第二边界节点之间存在异常情况(例如第二边界节点故障或者线路故障等),则可以表明当前SR Policy处于失效状态。
这种情况下,第一边界节点可以向SDN控制器发送失效指示信息。相应的,SDN控制器可以接收到来自于第一边界节点的失效指示信息,并向源节点发送切换指示信息。切换指示信息可以用于指示源节点将当前SR Policy切换为备用SR Policy。相应的,源节点可以接收到来自于SDN控制器的切换指示信息,并将当前SR Policy切换为备用SR Policy。
因此,本申请可以在应用SDN控制器的EPE场景中,通过第一边界节点确定其与第二边界节点之间的第一路径检测会话的会话状态,并在会话状态为异常状态时立即触发上报SDN控制器,以进一步通过SDN控制器通知源节点进行对应的SR Policy的主备切换。基于此,本申请可以回避源节点和目的节点之间建立路径检测会话的要求,通过在第一边界节点和第二边界节点建立第一路径检测会话,辅助源节点对于SR Policy的有效性检测和主备切换。
一种实施例中,结合图3,在上述S302中,即第一边界节点当会话状态处于异常状态时,执行目标操作时,如图6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可选地实现方式,包括:S501。
S501、第一边界节点当会话状态处于异常状态时,关闭用于建立与源节点之间的第二路径检测会话的目标环回接口。
其中,第二路径检测会话用于验证当前SR Policy的有效性。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边界节点可以配置有与多个边界节点一一对应的多个环回接口。该多个边界节点可以归属于不同的自治系统。在当前SR Policy指定的目的节点为第二边界节点的情况下,当前SR Policy中第一边界节点对应的标签,可以是与第二边界节点对应的环回接口。在当前SR Policy指定的目的节点为第三边界节点的情况下,当前SRPolicy中第一边界节点对应的标签,可以是与第三边界节点对应的环回接口。
一种可能的方式中,源节点中可以存储有多个边界节点和多个环回接口之间的对应关系。基于此,源节点可以在生成当前SR Policy时,将当前SR Policy中第一边界节点的标签设置为与目的节点对应的环回接口。
一种可能的方式中,结合图5,如图7所示,状态指示系统100还可以包括第三边界节点106和第四边界节点107。第三边界节点106和第四边界节点107可以归属于相同的自治系统(例如第二自治系统),也可以分别归属于不同的第三自治系统和第四自治系统等。
预设图7中的源节点102和网络节点105的环回接口对应的标签分别为1000和2000。第一边界节点101可以配置有三个环回接口。该三个环回接口的标签分别为3001、3002和3003。环回接口3001与第二边界节点相对应。环回接口3002与第三边界节点相对应。环回接口3003与第四边界节点相对应。第二边界节点的邻接标签为9001。第三边界节点的邻接标签为9002。第三边界节点的邻接标签为9003。
这种情况下,当前SR Policy可以用标签表示为(1000,2000,3001,9001)。第一路径检测会话可以用标签表示为(3001,9001)。即第一边界节点可以基于与第二边界节点对应的环回接口3001,与第二边界节点之间建立第一路径检测会话。第二路径检测会话可以用标签表示为(1000,2000,3001)。即源节点可以基于第一边界节点上配置的环回接口3001,与第一边界节点之间建立第二路径检测会话。
并且,从源节点102出发,经由网络节点105和第一边界节点101,路由至第三边界节点106的SR Policy可以用标签表示为(1000,2000,3002,9002)。从源节点102出发,经由网络节点105和第一边界节点101,路由至第四边界节点107的SR Policy可以用标签表示为(1000,2000,3003,9003)。
基于此,若第一边界节点通过第一路径检测会话,确定与第二边界节点之间存在异常情况(例如第二边界节点故障或者线路故障等),则可以表明当前SR Policy处于失效状态。
这种情况下,第一边界节点可以关闭用于建立与源节点之间的第二路径检测会话的目标环回接口,以导致与源节点之间的第二路径检测会话异常。基于此,源节点可以确定到第二路径检测会话的会话状态处于异常状态,并进一步启动主备切换,将当前SR Policy切换为备用SR Policy。
因此,本申请中,在未应用SDN控制器的EPE场景中,可以在第一边界节点上配置多个环回接口,从而可以为路由至不同的边界节点的SR Policy分配不同的标签。当第一边界节点确定第一路径检测会话的会话状态处于异常状态时,可以关闭对应的环回接口以收回对应的标签,导致当前SR Policy失效,从而指示源节点当前SR Policy处于失效状态,使得源节点对当前SR Policy进行主备切换。基于此,本申请可以回避源节点和目的节点之间建立路径检测会话的要求,通过在第一边界节点和第二边界节点建立第一路径检测会话,辅助源节点对于SR Policy的有效性检测和主备切换。
一种实施例中,结合图3,在上述S501中,即第一边界节点当会话状态处于异常状态时,关闭用于建立与源节点之间的第二路径检测会话的目标环回接口时,如图8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可选地实现方式,包括:S601-S602。
S601、第一边界节点将多个环回接口中与第二边界节点对应的环回接口,确定为目标环回接口。
一种可能的方式中,第一边界节点可以在确定第一路径检测会话的会话状态处于异常状态时,将多个环回接口中与第二边界节点对应的环回接口,确定为目标环回接口,从而确定用于建立与源节点之间的第二路径检测会话的目标环回接口。
S602、第一边界节点将目标环回接口的运行状态调整为关闭。
一种可能的方式中,第一边界节点将目标环回接口的运行状态调整为关闭,以导致与源节点之间的第二路径检测会话异常,从而使得源节点可以确定到当前SR Policy处于失效状态。
第一自治系统的第一边界节点可以确定与第二自治系统的第二边界节点之间的第一路径检测会话的会话状态。由于第一路径检测会话用于验证当前SR Policy的有效性,因此,第一自治系统可以当第一路径检测会话的会话状态处于异常状态时,进一步执行目标操作,以指示当前SR Policy处于失效状态。
基于此,本申请可以通过自治系统的边界节点辅助源节点检测SR Policy的有效性,且可以在SR Policy失效时指示SR Policy处于失效状态,以实现源节点对于SR Policy的主备切换,从而回避源节点和目的节点之间建立路径检测会话的要求。因此,本申请用于准确地检测应用于不同自治系统之间的SR Policy的有效性,以保障网络流量传输过程的可靠性。
上述主要从方法的角度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案进行了介绍。为了实现上述功能,其包含了执行各个功能相应的硬件结构和/或软件模块。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很容易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本申请能够以硬件或硬件和计算机软件的结合形式来实现。某个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计算机软件驱动硬件的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根据上述方法示例对第一边界节点进行功能模块的划分,例如,可以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模块,也可以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功能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可选地,本申请实施例中对模块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
如图9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状态指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状态指示装置可以应用于第一自治系统的第一边界节点。第一边界节点归属于包括第一边界节点、第一自治系统的源节点和第二自治系统的第二边界节点的状态指示系统。该状态指示装置可以用于执行如图3、图4、图6和图8所示的状态指示方法。该状态指示装置包括:确定单元701和执行单元702;
确定单元701,用于确定与第二边界节点之间的第一路径检测会话的会话状态;第一路径检测会话用于验证当前分段路由策略SR Policy的有效性;当前SR Policy用于表示数据在当前时刻于源节点和第二边界节点之间传输的路由策略;例如,结合图3,确定单元701可以用于执行S301。
执行单元702,用于当会话状态处于异常状态时,执行目标操作,目标操作用于指示当前SR Policy处于失效状态。例如,结合图3,执行单元702可以用于执行S302。
可选地,状态指示系统还包括软件定义网络SDN控制器;执行单元702,具体用于:
当会话状态处于异常状态时,向SDN控制器发送失效指示信息,SDN控制器用于在接收到失效指示信息时向源节点发送切换指示信息,切换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源节点将当前SR Policy切换为备用SR Policy。例如,结合图4,执行单元702可以用于执行S401。
可选地,执行单元702,具体用于:
当会话状态处于异常状态时,关闭用于建立与源节点之间的第二路径检测会话的目标环回接口,第二路径检测会话用于验证当前SR Policy的有效性。例如,结合图6,执行单元702可以用于执行S501。
可选地,第一边界节点配置有与多个边界节点一一对应的多个环回接口;执行单元702,具体用于:
将多个环回接口中与第二边界节点对应的环回接口,确定为目标环回接口;例如,结合图8,执行单元702可以用于执行S601。
将目标环回接口的运行状态调整为关闭。例如,结合图8,执行单元702可以用于执行S602。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可以意识到,在上述一个或多个示例中,本申请所描述的功能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或它们的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将这些功能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中或者作为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一个或多个指令或代码进行传输。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通信介质,其中通信介质包括便于从一个地方向另一个地方传送计算机程序的任何介质。存储介质可以是通用或专用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模块或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装置,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一个物理单元或多个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不同地方。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状态指示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一自治系统的第一边界节点;所述第一边界节点归属于包括所述第一边界节点、所述第一自治系统的源节点和第二自治系统的第二边界节点的状态指示系统;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与所述第二边界节点之间的第一路径检测会话的会话状态;所述第一路径检测会话用于验证当前分段路由策略SR Policy的有效性;所述当前SR Policy用于表示数据在当前时刻于所述源节点和所述第二边界节点之间传输的路由策略;
当所述会话状态处于异常状态时,执行目标操作,所述目标操作用于指示所述当前SRPolicy处于失效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状态指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状态指示系统还包括软件定义网络SDN控制器;所述当所述会话状态处于异常状态时,执行目标操作,包括:
当所述会话状态处于异常状态时,向所述SDN控制器发送失效指示信息,所述SDN控制器用于在接收到所述失效指示信息时向所述源节点发送切换指示信息,所述切换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源节点将所述当前SR Policy切换为备用SR Policy。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状态指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所述会话状态处于异常状态时,执行目标操作,包括:
当所述会话状态处于异常状态时,关闭用于建立与所述源节点之间的第二路径检测会话的目标环回接口,所述第二路径检测会话用于验证所述当前SR Policy的有效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状态指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边界节点配置有与多个边界节点一一对应的多个环回接口;所述关闭用于建立与所述源节点之间的第二路径检测会话的目标环回接口,包括:
将所述多个环回接口中与所述第二边界节点对应的环回接口,确定为所述目标环回接口;
将所述目标环回接口的运行状态调整为关闭。
5.一种状态指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一自治系统的第一边界节点;所述第一边界节点归属于包括所述第一边界节点、所述第一自治系统的源节点和第二自治系统的第二边界节点的状态指示系统;所述装置包括:确定单元和执行单元;
所述确定单元,用于确定与所述第二边界节点之间的第一路径检测会话的会话状态;所述第一路径检测会话用于验证当前分段路由策略SR Policy的有效性;所述当前SRPolicy用于表示数据在当前时刻于所述源节点和所述第二边界节点之间传输的路由策略;
所述执行单元,用于当所述会话状态处于异常状态时,执行目标操作,所述目标操作用于指示所述当前SR Policy处于失效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状态指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状态指示系统还包括软件定义网络SDN控制器;所述执行单元,具体用于:
当所述会话状态处于异常状态时,向所述SDN控制器发送失效指示信息,所述SDN控制器用于在接收到所述失效指示信息时向所述源节点发送切换指示信息,所述切换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源节点将所述当前SR Policy切换为备用SR Policy。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状态指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执行单元,具体用于:
当所述会话状态处于异常状态时,关闭用于建立与所述源节点之间的第二路径检测会话的目标环回接口,所述第二路径检测会话用于验证所述当前SR Policy的有效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状态指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边界节点配置有与多个边界节点一一对应的多个环回接口;所述执行单元,具体用于:
将所述多个环回接口中与所述第二边界节点对应的环回接口,确定为所述目标环回接口;
将所述目标环回接口的运行状态调整为关闭。
9.一种状态指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所述处理器与所述存储器通过总线连接;当所述状态指示装置运行时,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所述计算机执行指令,以使所述状态指示装置执行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状态指示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执行指令,当所述计算机执行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状态指示方法。
CN202310520791.XA 2023-05-09 2023-05-09 状态指示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666835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520791.XA CN116668352A (zh) 2023-05-09 2023-05-09 状态指示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520791.XA CN116668352A (zh) 2023-05-09 2023-05-09 状态指示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668352A true CN116668352A (zh) 2023-08-29

Family

ID=877126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520791.XA Pending CN116668352A (zh) 2023-05-09 2023-05-09 状态指示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668352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398068B1 (en) Network redundancy and failure detection
CN107846342B (zh) 一种vxlan报文的转发方法、设备及系统
EP3691185B1 (en) Method for processing message, device, and system
CN111886833A (zh) 用于sdn控制信道故障的控制消息重定向机制
CN103782544B (zh) 用于为机箱间冗余配置的网络单元上虚拟地址不匹配时通知网络操作员的方法和装置
US20220007251A1 (en) Using location indentifier separation protocol to implement a distributed user plane function architecture for 5g mobility
CN101465859B (zh) 一种触发主备用接口板倒换的方法及装置
CN104541482A (zh) 为具有平滑重启能力的邻居使用rvsp hello抑制的系统和方法
CN108206759B (zh) 一种转发报文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5706393A (zh) 在链路聚合组中支持操作者命令的方法和系统
CN108243114B (zh) 一种转发报文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Hakiri et al. Managing wireless fog networks using software-defined networking
EP3029883B1 (en) Network protec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next-ring node, and system
CN103119400B (zh) 用于跨ip网络连接的串行数据链路会话的状态同步的方法和设备
KR20150033681A (ko) 연결 실패 시에 홈 네트워크에 대한 재라우팅을 인에이블시키는 방법 및 시스템
WO2020135339A1 (zh) 一种网络路径收敛的方法以及相关设备
CN103490951A (zh) 基于bfd的多跳链路中双向转发检测方法
CN103138957A (zh) 一种业务路径回切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EP2523401B1 (en) Virtual networks within a physical network
US20220294728A1 (en) Packet Transmission Path Switching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CN113037622B (zh) 一种防止bfd震荡的系统及方法
CN116668352A (zh) 状态指示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10545240B (zh) 基于分布式聚合系统的标签转发表的建立及报文转发方法
CN113132129A (zh) 网络管理方法、装置及系统、存储介质
CN113132220B (zh) 一种路由信息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