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661648A - 应用推荐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存储介质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 Google Patents

应用推荐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存储介质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661648A
CN116661648A CN202210156213.8A CN202210156213A CN116661648A CN 116661648 A CN116661648 A CN 116661648A CN 202210156213 A CN202210156213 A CN 202210156213A CN 116661648 A CN116661648 A CN 11666164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b
application
peer
applications
targ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15621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铁鸣
唐军
向航
林莉
李斌
陈晓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156213.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661648A/zh
Publication of CN1166616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66164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1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based on specific properties of the displayed interaction object or a metaphor-based environment, e.g. interaction with desktop elements like windows or icons, or assisted by a cursor's changing behaviour or appearance
    • G06F3/0482Interaction with lists of selectable items, e.g. menu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90Details of database functions independent of the retrieved data types
    • G06F16/95Retrieval from the web
    • G06F16/953Querying, e.g. by the use of web search engines
    • G06F16/9535Search customisation based on user profiles and personalis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1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based on specific properties of the displayed interaction object or a metaphor-based environment, e.g. interaction with desktop elements like windows or icons, or assisted by a cursor's changing behaviour or appearance
    • G06F3/0481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based on specific properties of the displayed interaction object or a metaphor-based environment, e.g. interaction with desktop elements like windows or icons, or assisted by a cursor's changing behaviour or appearance using ic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4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for the control of specific functions or operations, e.g. selecting or manipulating an object, an image or a displayed text element, setting a parameter value or selecting a rang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 G06F3/048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10/00Energy efficient computing, e.g. low power processors, power management or thermal manage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应用推荐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存储介质和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方法包括:显示母应用的子应用入口,母应用以目标组织中的目标成员账号登录;在子应用入口处,显示同行使用子应用缩略信息;同行使用子应用缩略信息,包括与目标成员账号具有相同组织类型的同行账号所使用的第一数量的子应用的子应用标识;子应用包括第一子应用和第二子应用;响应于从第一子应用的子应用标识移动至第二子应用的子应用标识的触发操作,在子应用入口处,显示与第一子应用和第二子应用相关的至少一个推荐子应用的子应用标识;在子应用入口处显示的子应用标识用于被触发后从母应用进入子应用标识所对应的子应用。采用本方法能够提高在母应用中推荐子应用的准确性。

Description

应用推荐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存储介质和计算机程序 产品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应用推荐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存储介质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背景技术
随着计算机技术与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出现了子应用(Mini Program),子应用也称小程序,是一种需依赖于原生的母应用运行的应用程序,无需下载与安装。目前,用户通常是在支持子应用的原生母应用中手动搜索子应用,上述方式操作繁琐,用户无法便捷地使用与自身匹配度较高的子应用,影响子应用的使用效率。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子应用推荐准确性的应用推荐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应用推荐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显示母应用的子应用入口,所述母应用以目标组织中的目标成员账号登录;
在所述子应用入口处,显示同行使用子应用缩略信息;所述同行使用子应用缩略信息,包括与所述目标成员账号具有相同组织类型的同行账号所使用的第一数量的子应用的子应用标识;所述子应用包括第一子应用和第二子应用;
响应于从所述第一子应用的子应用标识移动至所述第二子应用的子应用标识的触发操作,在所述子应用入口处,显示与所述第一子应用和所述第二子应用相关的至少一个推荐子应用的子应用标识;在所述子应用入口处显示的所述子应用标识用于被触发后从所述母应用进入所述子应用标识所对应的子应用。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响应于对所述子应用入口的触发操作,显示同行使用子应用清单;所述同行使用子应用清单,包括与所述目标成员账号具有相同组织类型的同行账号所使用的第二数量的子应用的子应用标识;所述第二数量大于所述第一数量;显示的子应用标识用于向所述目标组织的成员账号推荐相应的子应用。
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应用推荐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显示模块,用于显示母应用的子应用入口,所述母应用以目标组织中的目标成员账号登录;
所述第一显示模块,还用于在所述子应用入口处,显示同行使用子应用缩略信息;所述同行使用子应用缩略信息,包括与所述目标成员账号具有相同组织类型的同行账号所使用的第一数量的子应用的子应用标识;所述子应用包括第一子应用和第二子应用;
推荐子应用显示模块,用于响应于从所述第一子应用的子应用标识移动至所述第二子应用的子应用标识的触发操作,在所述子应用入口处,显示与所述第一子应用和所述第二子应用相关的至少一个推荐子应用的子应用标识;在所述子应用入口处显示的所述子应用标识用于被触发后从所述母应用进入所述子应用标识所对应的子应用。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显示模块,用于响应于对所述子应用入口的触发操作,显示同行使用子应用清单;所述同行使用子应用清单,包括与所述目标成员账号具有相同组织类型的同行账号所使用的第二数量的子应用的子应用标识;所述第二数量大于所述第一数量;显示的子应用标识用于向所述目标组织的成员账号推荐相应的子应用。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显示模块,还用于在所述子应用入口处,显示第一数量的属于所述目标组织的同行账号所使用的子应用的子应用标识;所述第二显示模块,还用于响应于对所述子应用入口的触发操作,显示第二数量的属于所述目标组织的同行账号所使用的子应用的子应用标识。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显示模块,还用于在所述子应用入口处,显示第一数量的属于所述目标组织的同行账号所使用的子应用的子应用标识;所述第二显示模块,还用于响应于对所述子应用入口的触发操作,依次显示第三数量的属于所述目标组织的同行账号所使用的子应用的子应用标识,以及第四数量的与所述目标成员账号具有相同组织类型的同行账号所使用的子应用的子应用标识;所述第三数量大于等于所述第一数量,所述第三数量与所述第四数量之和为所述第二数量。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显示模块,还用于在所述子应用入口处,显示查看属于所述目标组织的同行账号所使用的子应用的提示信息。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显示模块,还用于在所述子应用入口处,依次显示第三数量的属于所述目标组织的同行账号所使用的子应用的子应用标识,以及第四数量的与所述目标成员账号具有相同组织类型的同行账号所使用的子应用的子应用标识;所述第三数量与所述第四数量之和为所述第一数量。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显示模块,还用于在所述子应用入口处,显示第一数量的与所述目标成员账号具有相同组织类型的同行账号所使用的子应用的子应用标识;所述第二显示模块,还用于响应于对所述子应用入口的触发操作,显示第二数量的与所述目标成员账号具有相同组织类型的同行账号所使用的子应用的子应用标识。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显示模块,还用于在所述子应用入口处,显示查看与所述目标成员账号具有相同组织类型的同行账号所使用的子应用的提示信息。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同行使用子应用清单中各个子应用的子应用标识按子应用推荐度从高至低的顺序依次排列,显示在所述子应用入口处的子应用标识是所述同行使用子应用清单中第一数量的排列在前的子应用标识。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显示模块,还用于响应于对所述子应用入口的触发操作,显示子应用搜索界面;在所述子应用搜索界面中,显示所述针对所述目标组织的同行使用子应用清单,所述同行使用子应用清单中的子应用标识按推荐度从高至低的顺序依次排列,所述同行使用子应用清单包括显示在所述子应用入口处的子应用标识。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显示模块,还用于在所述子应用搜索界面中,显示子应用的搜索框;响应于在所述搜索框中输入搜索词,显示与所述搜索词匹配的至少一个子应用的子应用标识。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子应用启动模块,用于响应于对所述同行使用子应用清单中目标子应用的触发操作,显示所述目标子应用的子应用交互界面。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母应用为第一应用,当针对所述目标组织的所述同行使用子应用清单中的子应用的数量之和小于目标数值时,所述同行使用子应用清单中,还包括针对第二应用的推荐子应用和/或针对行业的推荐子应用,所述针对第二应用的推荐子应用基于在所述第二应用中使用的子应用确定。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子应用清单生成模块,用于确定属于所述目标组织的同行账号所使用的子应用;对于每个子应用,统计使用所述子应用的所述目标组织的同行账号的数量;根据统计的相应数量大于第一阈值的子应用,确定属于所述目标组织的同行账号所使用的子应用,各个子应用按统计的相应数量的降序排列;根据排列的子应用的子应用标识生成所述同行使用子应用清单。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子应用清单生成模块,用于当统计的相应数量大于第一阈值的子应用的总数未达到目标数值时,则获取与所述目标成员账号具有相同组织类型的同行账号所使用的子应用,各个子应用按使用子应用的所述组织中同行账号的数量的降序排列;根据排列的属于所述目标组织的同行账号所使用的子应用的子应用标识,以及与所述目标成员账号具有相同组织类型的同行账号所使用的子应用的子应用标识,生成所述同行使用子应用清单。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子应用清单生成模块,用于确定所述目标组织所属的组织类型;确定属于所述组织类型的组织中同行账号所使用的子应用;对于确定的子应用,统计使用子应用的所述组织中同行账号的数量;根据统计的相应数量大于第二阈值的子应用,确定与所述目标成员账号具有相同组织类型的同行账号所使用的子应用,各个子应用按相应的所述第二数量的降序排列;根据排列的子应用的子应用标识生成所述同行使用子应用清单。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上报模块,用于在所述子应用入口进入目标子应用的子应用界面后,上报子应用使用记录,所述子应用使用记录包括所述目标成员账号以及所述目标子应用的应用标识;上报的所述所述子应用使用记录,用于生成针对所述目标组织的同行使用子应用清单。
第三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所述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显示母应用的子应用入口,所述母应用以目标组织中的目标成员账号登录;
在所述子应用入口处,显示同行使用子应用缩略信息;所述同行使用子应用缩略信息,包括与所述目标成员账号具有相同组织类型的同行账号所使用的第一数量的子应用的子应用标识;所述子应用包括第一子应用和第二子应用;
响应于从所述第一子应用的子应用标识移动至所述第二子应用的子应用标识的触发操作,在所述子应用入口处,显示与所述第一子应用和所述第二子应用相关的至少一个推荐子应用的子应用标识;在所述子应用入口处显示的所述子应用标识用于被触发后从所述母应用进入所述子应用标识所对应的子应用。
第四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显示母应用的子应用入口,所述母应用以目标组织中的目标成员账号登录;
在所述子应用入口处,显示同行使用子应用缩略信息;所述同行使用子应用缩略信息,包括与所述目标成员账号具有相同组织类型的同行账号所使用的第一数量的子应用的子应用标识;所述子应用包括第一子应用和第二子应用;
响应于从所述第一子应用的子应用标识移动至所述第二子应用的子应用标识的触发操作,在所述子应用入口处,显示与所述第一子应用和所述第二子应用相关的至少一个推荐子应用的子应用标识;在所述子应用入口处显示的所述子应用标识用于被触发后从所述母应用进入所述子应用标识所对应的子应用。
第五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显示母应用的子应用入口,所述母应用以目标组织中的目标成员账号登录;
在所述子应用入口处,显示同行使用子应用缩略信息;所述同行使用子应用缩略信息,包括与所述目标成员账号具有相同组织类型的同行账号所使用的第一数量的子应用的子应用标识;所述子应用包括第一子应用和第二子应用;
响应于从所述第一子应用的子应用标识移动至所述第二子应用的子应用标识的触发操作,在所述子应用入口处,显示与所述第一子应用和所述第二子应用相关的至少一个推荐子应用的子应用标识;在所述子应用入口处显示的所述子应用标识用于被触发后从所述母应用进入所述子应用标识所对应的子应用。
上述应用推荐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存储介质和计算机程序产品,在以目标组织中的目标成员账号登录的母应用中,显示母应用的子应用入口,在该子应用入口处,显示目标成员账号的同行账号所使用的第一数量的子应用的子应用标识,由于该同行账号是与目标成员账号具有相同组织类型的账号,能够展示与当前目标成员账号有匹配度的部分子应用,包括第一子应用和第二子应用,当进一步触发从第一子应用的子应用标识移动至第二子应用的子应用标识的触发操作时,直接地、自动地显示与第一子应用和第二子应用相关的至少一个推荐子应用的子应用标识,不需要用户手动输入搜索关键词,免去了手动输入的繁琐操作,提高了在母应用中启动子应用的便捷性与效率;而且,基于第一子应用和第二子应用所呈现的推荐子应用,与第一子应用和第二子应用具有相关性,提高了在母应用中推荐子应用的准确性,可以提升子应用的使用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应用推荐方法的应用环境图;
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应用推荐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一个实施例中子应用入口的示意图;
图4为另一个实施例中子应用入口的示意图;
图5为一个实施例中显示同行使用子应用清单的示意图;
图6为又一个实施例中子应用入口的示意图;
图7为再为一个实施例中子应用入口的示意图;
图8为一个实施例中应用推荐方法的框架示意图;
图9为一个实施例中应用推荐方法的时序示意图;
图10为一个实施例中生成小程序使用清单的步骤示意图;
图11为一个实施例中应用推荐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12为另一个实施例中应用推荐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13为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设备的内部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应用推荐方法,可以应用于如图1所示的应用环境中。其中,终端102通过网络与服务器104进行通信。数据存储系统可以存储服务器104需要处理的数据。数据存储系统可以集成在服务器104上,也可以放在云上或其他网络服务器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终端102可以显示母应用的子应用入口,母应用以目标组织中的目标成员账号登录;在子应用入口处,显示同行使用子应用缩略信息;同行使用子应用缩略信息,包括与目标成员账号具有相同组织类型的同行账号所使用的第一数量的子应用的子应用标识;该第一数量的子应用包括第一子应用和第二子应用,终端102可以响应于从第一子应用的子应用标识移动至第二子应用的子应用标识的触发操作,在子应用入口处,显示与第一子应用和第二子应用相关的至少一个推荐子应用的子应用标识;在子应用入口处显示的所述子应用标识用于被触发后从母应用进入子应用标识所对应的子应用。
在一个实施例中,终端102还可以响应于对子应用入口的触发操作,显示同行使用子应用清单;同行使用子应用清单,包括与目标成员账号具有相同组织类型的同行账号所使用的第二数量的子应用的子应用标识;第二数量大于第一数量;显示的子应用标识用于向目标组织的成员账号推荐相应的子应用。
其中,终端102可以但不限于是各种个人计算机、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物联网设备和便携式可穿戴设备,物联网设备可为智能音箱、智能电视、智能空调、智能车载设备等。便携式可穿戴设备可为智能手表、智能手环、头戴设备等。服务器104可以用独立的服务器或者是多个服务器组成的服务器集群来实现。
母应用是直接运行于操作系统上的应用程序。操作系统(Operating System,简称OS)是管理和控制终端硬件与软件资源的计算机程序,是直接运行在终端裸机上的最基本的系统软件,应用程序需要在操作系统的支持下运行。操作系统可以是视窗(Windows)操作系统或Linux操作系统或者Mac OS(苹果桌面操作系统)等桌面操作系统,也可以是iOS(苹果公司开发的移动操作系统)或者安卓(Android)操作系统等移动操作系统。母应用可以是社交应用程序、邮箱应用程序、浏览器应用程序、游戏应用程序等。社交应用程序可包括即时通信应用、SNS(Social Network Service,社交网站)应用或者直播应用等。母应用通常是需要下载安装到终端上再运行的应用程序。
相较于母应用直接运行于操作系统上,子应用则是在母应用提供的环境中运行的应用程序,即母应用具备子应用功能,子应用功能用于为母应用的注册用户提供在母应用中使用子应用的服务。子应用可以是外卖应用程序、购物应用程序、商超生鲜应用程序、美食饮品应用程序、出行应用程序等。子应用可以称之为小程序。相较于母应用需要下载安装后运行,子应用则无需下载安装,而是直接在母应用中运行,即用即走。
相关技术中,当用户有需要使用子应用的需要时,都是在母应用中按输入的关键词搜索子应用,这种方式需要用户手动输入、并查找需要使用的某个子应用,操作繁琐,无法直接、便捷地使用与用户相关度较高的子应用,导致子应用的使用效率较低。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在母应用的子应用入口处,显示目标成员账号的同行账号所使用的第一数量的子应用的子应用标识,能够展示与当前目标成员账号有匹配度的部分子应用,当进一步触发从第一子应用的子应用标识移动至第二子应用的子应用标识的触发操作时,直接地、自动地显示与第一子应用和第二子应用相关的至少一个推荐子应用的子应用标识,不需要用户手动输入搜索关键词,免去了手动输入的繁琐操作,提高了在母应用中启动子应用的便捷性与效率;而且,基于第一子应用和第二子应用所呈现的推荐子应用,与第一子应用和第二子应用具有相关性,提高了在母应用中推荐子应用的准确性,可以提升子应用的使用效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提供了一种应用推荐方法,以该方法应用于图1中的终端102为例进行说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2,显示母应用的子应用入口,母应用以目标组织中的目标成员账号登录。
具体地,终端可以在母应用的用户交互界面中,显示子应用入口。母应用的子应用入口,是母应用中用于进入子应用的入口。子应用入口可以是位于母应用的用户交互界面中的一个区域,也可以是位于母应用的用户交互界面中的一个控件。终端上运行母应用,该母应用处于以目标组织中的目标成员账号登录的状态。组织可以是企业、集体、集团等,目标组织是使用目标成员账号的目标成员所在的组织,目标组织中存在很多成员,每个成员对应一个成员账号。可选地,由于一个用户也可以属于多个组织,那么用户的成员账号可以同时关联至多个组织,用户可以通过在关联的多个组织中进行切换,切换到目标组织后,通过母应用展示与目标组织对应的用户交互界面,在该目标组织对应的用户交互界面中,展示子应用入口。
在一个实施例中,母应用是属于组织中的成员账号所使用的即时通信应用,通过该即时通信应用,可以实现目标成员所在的目标组织中成员之间的即时通信。在一个实施例中,母应用的用户交互界面中包括“工作台”控件,通过该控件可以进入工作台界面,该工作台界面中包括母应用支持组织中成员办公的各项功能入口,如考勤、打卡、日程、邮箱等,此外,在该工作台界面中,还包括子应用入口。
如图3所示,为一个实施例中子应用入口的示意图。参照图3,该子应用入口是母应用的用户交互界面300的一个区域302,目标成员可以通过点击该区域 302进入到子应用的搜索界面,然后再在搜索界面中搜索子应用,进入子应用。当该目标成员通过目标成员账号使用过子应用时,该区域中还可以展示目标成员账号使用过的子应用的子应用标识,该子应用标识可在被触发后直接进入该子应用的子应用交互界面。
步骤204,在子应用入口处,显示同行使用子应用缩略信息;同行使用子应用缩略信息,包括与目标成员账号具有相同组织类型的同行账号所使用的第一数量的子应用的子应用标识;所述子应用包括第一子应用和第二子应用。
具体地,终端在子应用入口处,显示同行使用子应用缩略信息,其包括与目标成员账号具有相同组织类型的同行账号所使用的第一数量的子应用的子应用标识,可用于在该子应用入口处直接推荐与目标成员账号存在相关性的子应用。子应用标识,可以是子应用的名称、图标等等。本实施例中,第一数量的子应用至少包括第一子应用和第二子应用。
其中,在子应用入口处显示的子应用缩略信息,是与目标成员账号具有相同组织类型的同行账号所使用的子应用(也即下文的同行使用子应用清单)中一部分(也即第一数量的)子应用的子应用标识,故而称之为缩略信息。在子应用入口处显示的子应用标识,可以被触发后启动相应的子应用,也可以不支持被触发后启动相应的子应用。
组织类型是组织所属的类型,本实施例主要以组织类型为组织所属的行业为例进行说明。组织所属的行业,与组织所运营事务的类型相关。例如,组织类型可以包括教育、IT、制造业、批发零售等多个行业。
与目标成员账号具有相同组织类型的同行账号,是与目标成员账号所在的目标组织的组织类型相同的组织中的账号。具体来说,同行账号可以是属于目标组织中的成员的账号,此时该同行账号实际上可以理解为同事账号,同行账号还可以是与该目标组织的组织类型相同的组织中的账号,也就是相同行业内企业中员工的账号。同行账号还可以是包括这二者。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子应用入口处显示的第一数量的子应用,是同行使用子应用清单中排名靠前的第一数量的子应用。第一数量可以是3~5,优选为4。
本实施例中,子应用入口位置有限,通过在子应用入口处展示子应用缩略信息,可以向目标成员推荐与其使用的目标成员账号所在目标组织的组织类型相关的子应用信息,目标成员可以快捷地使用与自身匹配度较高的子应用。
如图4所示,为一个实施例中子应用入口的示意图。参照图4,示意性的,在该子应用入口中,展示了4个同行使用子应用缩略信息,该4个同行使用子应用缩略信息,可以是同行使用子应用中,使用账号的数量排名前4的子应用。
步骤206,响应于从第一子应用的子应用标识移动至第二子应用的子应用标识的触发操作,在子应用入口处,显示与第一子应用和第二子应用相关的至少一个推荐子应用的子应用标识;在子应用入口处显示的子应用标识用于被触发后从母应用进入子应用标识所对应的子应用。
其中,从第一子应用的子应用标识移动至第二子应用的子应用标识的触发操作,可以是从第一子应用的子应用标识所在屏幕位置连续滑动至第二子应用的子应用标识所在屏幕位置的滑动操作。与第一子应用和第二子应用相关的推荐子应用,可以是与第一子应用和第二子应用的应用功能存在联系的、且被同行账号使用次数达到阈值的子应用。
在一个实施例中,步骤206包括:响应于选取第一子应用的子应用标识的触发操作,在第一子应用的子应用标识的上层展示可移动控件;响应于移动该可移动控件至与第二子应用的子应用标识交叠后释放,显示与第一子应用和第二子应用相关的至少一个推荐子应用的子应用标识。
其中,在第一子应用的子应用标识的上层显示的可移动控件,可以是以一定透明度悬浮显示的该第一子应用的子应用标识,如第一子应用的应用图标、名称等。
在一个实施例中,当该可移动控件移动至与第二子应用的子应用标识交叠时,可以显示该第二子应用被选中,该第二子应用被选中可以通过任意可视化的形式表示。例如,可以是该第二子应用的子应用标识被缩小、被放大、被高亮显示等等。示例性地,当该可移动控件移动至与第二子应用的子应用标识所在的位置产生交叠时,则高亮显示选中的第二子应用的子应用标识。
在一个实施例中,当不存在与第一子应用与第二子应用相关的推荐子应用时,则终端可以向用户提示推荐失败的提示信息。当存在与第一子应用和第二子应用相关的多个推荐子应用时,则可以按一定的规则对其进行排序后依次展示。多个推荐子应用的数量可以是有限的,例如1~4个。多个推荐子应用可以按照被同行账号使用的频次从高至低的顺序进行排序。
上述应用推荐方法,在以目标组织中的目标成员账号登录的母应用中,显示母应用的子应用入口,在该子应用入口处,显示目标成员账号的同行账号所使用的第一数量的子应用的子应用标识,由于该同行账号是与目标成员账号具有相同组织类型的账号,能够展示与当前目标成员账号有匹配度的部分子应用,包括第一子应用和第二子应用,当进一步触发从第一子应用的子应用标识移动至第二子应用的子应用标识的触发操作时,直接地、自动地显示与第一子应用和第二子应用相关的至少一个推荐子应用的子应用标识,不需要用户手动输入搜索关键词,免去了手动输入的繁琐操作,提高了在母应用中启动子应用的便捷性与效率;而且,基于第一子应用和第二子应用所呈现的推荐子应用,与第一子应用和第二子应用具有相关性,提高了在母应用中推荐子应用的准确性,可以提升子应用的使用效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应用推荐方法还可以包括:
响应于对子应用入口的触发操作,显示同行使用子应用清单;同行使用子应用清单,包括与目标成员账号具有相同组织类型的同行账号所使用的第二数量的子应用的子应用标识;第二数量大于第一数量;显示的子应用标识用于向目标组织的成员账号推荐相应的子应用。
具体地,子应用入口可被触发。对子应用入口的触发操作,可以是对子应用入口的单击操作、双击操作、按压操作或滑动操作等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当子应用入口被用户触发时,终端就可以显示同行使用子应用清单。
同行使用子应用清单中包括与目标成员账号具有相同组织类型的同行账号所使用的子应用的子应用标识,其数量为第二数量,第二数量大于子应用入口处展示的子应用标识的第一数量。第二数量可以是20~40,优选为30。第二数量的子应用,可以是与目标成员账号具有相同组织类型的同行账号所使用的全部的子应用的子应用标识,还可以是对同行账号所使用的子应用按使用次数、使用人数、使用组织的数量等维度进行筛选后的子应用的子应用标识。
终端所显示的同行使用子应用清单中,包括同行账号所使用的第二数量的子应用的子应用标识。该第二数量的子应用,可以是属于目标组织中的成员的账号使用的子应用,此时该同行使用子应用清单实际上可以理解为同事使用子应用清单。该第二数量的子应用,可以是与该目标组织的组织类型相同的组织中成员的账号使用的子应用,此时该同行使用子应用清单实际上可以理解为同类型组织中同行使用子应用清单。
该第二数量的子应用,还可以是包括这二者,当其中属于目标组织中的成员的账号使用的子应用占比较多,或是排名前列的子应用均属于目标组织中的成员的账号使用的子应用时,该同行使用子应用清单可以被显示为同事使用子应用清单。而当其中与该目标组织的组织类型相同的组织中成员的账号使用的子应用的占比较多或是排名前列的子应用均属于与该目标组织的组织类型相同的组织中成员的账号使用的子应用时,该同行使用子应用清单可以被显示为同行使用子应用清单。
如图5所示,为一个实施例中显示同行使用子应用清单的示意图。参照图5,在子应用入口502处,显示了同行使用子应用缩略信息,包括子应用A、子应用B、子应用C的名称,以提示目标成员同行常用的子应用,当目标成员对该子应用入口502触发操作后,显示子应用搜索界面,并在子应用搜索界面中显示同行使用子应用清单,同行使用子清单中的top3为子应用入口处显示的3个子应用。
在一个实施例中,终端上运行的母应用处于以目标成员账号登录的状态时,每次通过子应用入口打开某个子应用时,都会上报目标成员账号和/或目标成员账号所在的目标组织的组织标识以及所打开的子应用的子应用标识至服务器,由服务器据此记录每个子应用被打开的成员账号的数量,以此实现向目标成员账号推荐子应用。
示意性地,服务器还可以在目标组织内部,统计每个子应用被目标组织中成员打开的成员账号的数量。例如,对于目标组织,根据上报的记录,统计目标组织内部的成员账号使用的子应用,按子应用的使用账号数量的降序排列,获得属于目标组织中的成员的账号使用的子应用形成的同行使用子应用清单。
示意性地,服务器还可以按组织类型划分,统计每个子应用被每种组织类型的账号打开的成员账号打开的数量。例如,对于目标组织所属的目标组织类型,根据上报的记录,统计目标组织类型的所有组织中成员账号使用的子应用,按子应用的使用账号数量降序排列,获得属于目标组织类型的组织中成员账号使用的子应用形成的同行使用子应用清单。
示意性地,终端统计的同行使用子应用清单可以同时包括上述二者。
本实施例中,对该子应用入口的操作时,能够展示针对目标组织中成员账号的子应用清单,该子应用清单可以向目标组织的成员账号推荐相应的子应用,不需要用户手动输入并搜索子应用,提高了在母应用中启动子应用的便捷性与效率,而且显示的子应用标识均是同行账号所使用的子应用的子应用标识,与目标组织中成员具有较高的相关性,提高了在母应用中推荐子应用的准确性,可以提升子应用的使用效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子应用入口处,显示同行使用子应用缩略信息,包括:在子应用入口处,显示第一数量的属于目标组织的同行账号所使用的子应用的子应用标识;响应于对子应用入口的触发操作,显示同行使用子应用清单,包括:响应于对子应用入口的触发操作,显示第二数量的属于目标组织的同行账号所使用的子应用的子应用标识。
具体地,终端在子应用入口处显示的第一数量的子应用的子应用标识,全部是属于目标组织的同行账号所使用的子应用的子应用标识,终端响应于对子应用入口的触发操作,所显示的第二数量的子应用标识,也全部是属于目标组织的同行账号所使用的子应用的子应用标识。
例如,对于存在大量账号使用各式各样子应用的目标组织,其内部成员账号存在大量的子应用使用记录,此时可以针对该目标组织统计“同事在用小程序清单”,该“同事在用小程序清单”中的每个小程序都是使用账号数量大于预设阈值的小程序,其数量为第二数量,如30个,按使用账号数量的降序排列。
本实施例中,通过在子应用入口处以及向目标成员推荐属于目标组织的同行账号使用的子应用,也就是目标成员所在的组织内部各个成员常用的子应用,能够提升对目标成员推荐子应用的准确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子应用入口处,显示同行使用子应用缩略信息,包括:在子应用入口处,显示第一数量的属于目标组织的同行账号所使用的子应用的子应用标识;响应于对子应用入口的触发操作,显示同行使用子应用清单,包括:响应于对子应用入口的触发操作,依次显示第三数量的属于目标组织的同行账号所使用的子应用的子应用标识,以及第四数量的与目标成员账号具有相同组织类型的同行账号所使用的子应用的子应用标识;第三数量大于等于第一数量,第三数量与第四数量之和为第二数量。
具体地,终端在子应用入口处显示的第一数量的子应用的子应用标识,全部是属于目标组织的同行账号所使用的子应用的子应用标识,终端响应于对子应用入口的触发操作,所显示的第二数量的子应用标识,既包括第三数量的属于目标组织的同行账号所使用的子应用的子应用标识,又包括第四数量的与目标成员账号具有相同组织类型的同行账号所使用的子应用的子应用标识。
例如,对于存在账号使用少量子应用的目标组织,其内部成员账号存在较少的子应用使用记录,此时可以针对该目标组织统计小程序清单,该小程序清单中的小程序,是目标组织中内部使用账号数量大于预设阈值的全部小程序,其数量为第三数量,如8个,按使用账号数量的降序排列,其数量未能达到第二数量,如30,此种情况,使用与目标成员账号具有相同组织类型的同行账号所使用的第四数量的小程序作为补充,如IT行业的前22个常用小程序作为补充,该22个小程序同样按使用账号数量或使用组织的数量降序排列。
示意性地,所显示的第二数量的子应用标识中,第三数量的属于目标组织的同行账号所使用的子应用的子应用标识,相较于第四数量的与目标成员账号具有相同组织类型的同行账号所使用的子应用的子应用标识,被推荐的优先级更高。
此种情况下,虽然补充后的小程序清单中,与目标成员账号具有相同组织类型的同行账号所使用的第四数量的小程序可能会更多,而属于目标组织中内部使用账号数量相对少一些,但由于被优先推荐的,如排列在前的是目标组织中内部账号常用的小程序,故而该小程序清单被称为“同事在用小程序清单”。
本实施例中,通过在子应用入口处向目标成员推荐属于目标组织的同行账号使用的子应用,也就是目标成员所在的组织内部各个成员常用的子应用,并在目标成员触发操作后,向其推荐目标成员所在的组织内部各个成员常用的子应用以及相同行业常用的子应用,能够提升对目标成员推荐子应用的准确性。
在上述实施例中,由于子应用入口处显示的是全部属于目标组织的同行账号使用的子应用,上述方法还可以包括:在子应用入口处,显示查看属于目标组织的同行账号所使用的子应用的提示信息。
也即,由于子应用入口处显示的是全部属于目标组织的同行账号使用的子应用,那么,终端可以在子应用入口处,显示查看同事在用小程序的提示信息。此外,终端响应于对子应用入口的触发操作所显示的同行使用子应用清单,可以称为“同事在用小程序清单”。
如图6所示,为一个实施例中子应用入口的示意图。参照图6,除了在子应用入口处显示同事在用小程序之外,还会显示查看同事在用小程序的提示信息。当目标成员对该子应用入口触发操作时,显示详细的同事在用小程序清单。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子应用入口处,显示同行使用子应用缩略信息,包括:在子应用入口处,依次显示第三数量的属于目标组织的同行账号所使用的子应用的子应用标识,以及第四数量的与目标成员账号具有相同组织类型的同行账号所使用的子应用的子应用标识;第三数量与第四数量之和为第一数量。
具体地,终端在子应用入口处显示的第一数量的子应用的子应用标识,其中一部分是属于目标组织的同行账号所使用的子应用的子应用标识,另一部分是与目标成员账号具有相同组织类型的同行账号所使用的子应用的子应用标识,二者数量之和为第一数量。
例如,对于存在少量使用子应用的目标组织,其内部成员账号的子应用使用记录很少,如目标组织内部常用小程序只有2个,而子应用入口处需要展示4 个,则此时可以使用与目标成员账号具有相同组织类型的同行账号所使用的小程序作为补充,如IT行业的前2个常用小程序作为补充,共同展示在子应用入口处。
本实施例中,通过在子应用入口处向目标成员推荐属于目标组织的同行账号使用的子应用,以及同行组织内部各个成员常用的子应用,能够提升对目标成员推荐子应用的准确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子应用入口处,显示同行使用子应用缩略信息,包括:在子应用入口处,显示第一数量的与目标成员账号具有相同组织类型的同行账号所使用的子应用的子应用标识;响应于对子应用入口的触发操作,显示同行使用子应用清单,包括:响应于对子应用入口的触发操作,显示第二数量的与目标成员账号具有相同组织类型的同行账号所使用的子应用的子应用标识。
具体地,终端在子应用入口处显示的第一数量的子应用的子应用标识,全部是与目标成员账号具有相同组织类型的同行账号所使用的子应用的子应用标识,终端响应于对子应用入口的触发操作,所显示的第二数量的子应用标识,也全部是与目标成员账号具有相同组织类型的同行账号所使用的子应用的子应用标识。
例如,对于新注册的企业来说,其内部成员账号未使用过子应用,此时可以针对该目标组织统计其它同行组织使用的小程序清单,如教育行业的组织中成员使用排名前30且使用次数大于预设阈值的小程序,该小程序清单中的每个小程序都是该行业内使用账号数量大于预设阈值的小程序,其数量为第二数量,如30个,按使用账号数量和/或使用组织的数量的降序排列。
本实施例中,通过在子应用入口处以及向目标成员推荐与目标成员账号具有相同组织类型的同行账号使用的子应用,也就是目标成员所在的组织的同行组织中成员常用的子应用,能够提升对目标成员推荐子应用的准确性。
在上述实施例中,由于子应用入口处显示的是全部与目标成员账号具有相同组织类型的同行账号使用的子应用,上述方法还可以包括:在子应用入口处,显示查看与目标成员账号具有相同组织类型的同行账号所使用的子应用的提示信息。
也即,由于子应用入口处显示的只有部分属于目标组织的同行账号使用的子应用,且同行使用子应用清单中大多数都是同行组织常用的小程序,终端可以在子应用入口处,显示查看同行在用小程序的提示信息。此外,终端响应于对子应用入口的触发操作所显示的同行使用子应用清单,可以称为“同行在用小程序清单”。
如图7所示,为一个实施例中子应用入口的示意图。参照图7,除了在子应用入口处显示同行在用小程序之外,还会显示查看同行在用小程序的提示信息。当目标成员对该子应用入口触发操作时,显示详细的同行在用小程序清单。
在一个实施例中,同行使用子应用清单中各个子应用的子应用标识按子应用推荐度从高至低的顺序依次排列,显示在子应用入口处的子应用标识是同行使用子应用清单中第一数量的排列在前的子应用标识。
本实施例中,同行使用子应用清单中的子应用,是按推荐度排列的,推荐度可以根据使用子应用的账号的数量、使用子应用的组织的数量、使用子应用的次数等维度共同确定。此外,显示在子应用入口处的子应用标识,是同行使用子应用清单中第一数量的排列在前的子应用标识,也就是说,同行使用子应用清单中,也同样包括显示在子应用入口处的子应用标识,且位于同行使用子应用清单的靠前推荐的列表项中。
在一个实施例中,响应于对子应用入口的触发操作,显示同行使用子应用清单,包括:响应于对子应用入口的触发操作,显示子应用搜索界面;在子应用搜索界面中,显示针对目标组织的同行使用子应用清单,同行使用子应用清单中的子应用标识按推荐度从高至低的顺序依次排列,同行使用子应用清单包括显示在子应用入口处的子应用标识。
具体地,终端可以响应于对子应用入口的触发操作,显示子应用搜索界面,在该子应用搜索界面中显示同行使用子应用清单,如前面所描述的实施例,该同行使用子应用清单,可以仅包括目标成员账号所在的目标组织中的账号使用的子应用,可以仅包括目标组织同类型的组织中的账号使用的子应用,还可以是二者都有的子应用。
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方法还包括:在子应用搜索界面中,显示子应用的搜索框;响应于在搜索框中输入搜索词,显示与搜索词匹配的至少一个子应用的子应用标识。
其中,子应用搜索界面,是用于搜索子应用的界面,在该子应用搜索界面中,展示搜索框,供目标成员搜索子应用。此外,在该子应用搜索界面中,展示同行使用子应用清单,能够向目标成员推荐与所在组织相关的子应用,提升子应用推荐的准确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方法还包括:响应于对同行使用子应用清单中目标子应用的触发操作,显示目标子应用的子应用交互界面。
本实施例中,显示的同行使用子应用清单中的每个子应用标识可被触发,被触发后可以显示相应子应用的子应用交互界面。参照前文所描述的图中的同行使用子应用清单,以列表形式对子应用进行排列,终端可以响应于对其中任意一个列表项的触发操作,显示该列表项中子应用标识的子应用交互界面。
在一个实施例中,母应用为第一应用,当针对目标组织的同行使用子应用清单中子应用的数量之和小于目标数值时,同行使用子应用清单中,还包括针对第二应用的推荐子应用和/或针对行业的推荐子应用,针对第二应用的推荐子应用基于在第二应用中使用的子应用确定。
其中,第二应用也是支持运行子应用的原生应用程序,第二应用可以是即时通信应用程序,第二应用例如可以是个人进行即时通信所使用的应用程序。
针对目标组织的同行使用子应用清单中子应用的数量之和大于目标数值,可以是包括以下几种情况:属于目标组织中的成员的账号使用的子应用的数量之和大于目标数值;与该目标组织的组织类型相同的组织中成员的账号使用的子应用的数量之和大于目标数值;属于目标组织中的成员的账号使用的子应用的数量之和小于目标数值,但其与该目标组织的组织类型相同的组织中成员的账号使用的子应用的数量之和的总和,大于目标数值。
若上述情况都不满足,此时终端可以获取针对第二应用的推荐子应用和/或针对行业的推荐子应用,使用这些子应用补充针对目标组织的同行使用子应用清单,使其所包含的子应用的总数量达到目标数值。
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方法还包括:在子应用入口进入目标子应用的子应用界面后,上报子应用使用记录,子应用使用记录包括目标成员账号以及目标子应用的应用标识;上报的子应用使用记录,用于生成针对目标组织的同行使用子应用清单。
其中,上报的子应用使用记录,还可以包括服务器可以根据上报的子应用使用记录,统计每个子应用被使用的账号的数量、每个子应用被使用的组织的数量,再根据每个账号所属的组织的组织类型,统计每种组织类型中常用的子应用,据此生成针对目标组织的同行使用子应用清单。
如图8所示,为一个实施例中应用推荐方法的框架示意图。参照图8,包括终端与服务器。终端上运行的母应用包括小程序模块、工作台模块,其中,小程序模块用于打开启动小程序,同时上报小程序使用记录。工作台模块,用于从服务器获取同行使用小程序清单,并缓存同行使用小程序清单,以及用于按该同行使用小程序清单中来自于的目标组织中成员账号使用小程序的数量为该清单分配相应的标签(同事在用小程序清单或同行在用小程序清单)。服务器为母应用提供的服务包括统计服务、推荐服务与小程序服务,其中,统计服务用于基于母应用上报的小程序使用记录,统计每个小程序被同行账号使用的数量,以及被同事账号使用的数量等数据,推荐服务用于基于统计服务统计的数据,生成相应的同行使用小程序缩略信息与同行使用小程序清单,小程序服务用于将推荐服务生成的同行使用小程序缩略信息与同行使用小程序清单发送至母应用,使母应用在小程序入口进行展示,以及提供在母应用中打开小程序的服务。
在一个实施例中,同行使用子应用清单的生成步骤包括:确定属于目标组织的同行账号所使用的子应用;对于每个子应用,统计使用子应用的目标组织的同行账号的数量;根据统计的相应数量大于第一阈值的子应用,确定属于目标组织的同行账号所使用的子应用,各个子应用按统计的相应数量的降序排列;根据排列的子应用的子应用标识生成同行使用子应用清单。
示意性地,可以通过服务器中推荐服务生成同行使用子应用清单。当然也可以由终端生成。具体方式此处举例来说:对于企业内部使用过的每个小程序,企业内部使用的账号的数量,当使用的账号的数量大于第一阈值,第一阈值例如为3,则可以将统计的相应数量大于3的小程序,作为同事使用小程序,并按统计的相应数量的降序排列,生成同事使用小程序清单。还可以根据上报的小程序使用记录,每日重新统计并更新同事使用小程序清单。
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方法还包括:当统计的相应数量大于第一阈值的子应用的总数未达到目标数值时,则获取与目标成员账号具有相同组织类型的同行账号所使用的子应用,各个子应用按使用子应用的组织中同行账号的数量的降序排列;根据排列的属于目标组织的同行账号所使用的子应用的子应用标识,以及与目标成员账号具有相同组织类型的同行账号所使用的子应用的子应用标识,生成同行使用子应用清单。
具体地,在统计的同事使用小程序清单中小程序的数量未达到目标数值,如30个时,此时通过统计的同行使用小程序清单中的小程序作为补充。具体方式此处举例来说,可以按照教育、IT、制造业、批发零售等14个行业划分,根据使用企业数量、使用账号数量、使用次数等维度综合后排序,生成出3~25个小程序构成的同行使用小程序清单,可以不定期更新。
例如,如果同事使用小程序清单仅包括8个小程序,则可以从同行使用小程序清单中补入22个以达到向用户推荐30个小程序的目的。
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方法还包括:确定目标组织所属的组织类型;确定属于组织类型的组织中同行账号所使用的子应用;对于确定的子应用,统计使用子应用的组织中同行账号的数量;根据统计的相应数量大于第二阈值的子应用,确定与目标成员账号具有相同组织类型的同行账号所使用的子应用,各个子应用按统计的相应数量的降序排列;根据排列的子应用的子应用标识生成同行使用子应用清单。
具体地,在统计的同事使用小程序清单中小程序的数量未达到目标数值,或是新建企业不存在相应的同事使用小程序清单时,可以直接统计并使用同行使用小程序清单中的小程序进行推荐。具体方式此处举例来说,可以按照教育、 IT、制造业、批发零售等14个行业划分,根据使用企业数量、使用账号数量、使用次数等维度综合后排序,生成出3~25个小程序构成的同行使用小程序清单,可以不定期更新。
如图9所示,为一个实施例中应用推荐方法的时序示意图。参照图9,该方法涉及用户1、用户2、…、用户N使用各自的成员账号登录的即时通信应用,还涉及服务器。每个即时通信应用打开小程序时,都会上报相应的小程序使用记录至服务器,服务器根据小程序使用记录,统计各个小程序的使用账号数量,生成相应的同事使用小程序清单、同行使用小程序清单等。对于用户1而言,进入到即时通信应用的小程序入口时,即时通信应用请求从服务器获取相应的小程序使用缩略信息,服务器则返回小程序使用缩略信息以及相应的标签,供即时通信应用在小程序入口处显示,从小程序入口进入到小程序搜索界面后,即时通信应用请求从服务器获取完整的同事或同行在用小程序清单,服务器则返回同事在用小程序清单或同行在用小程序清单。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除了使用同事在用小程序清单、同行在用小程序清单以外,在这些清单中小程序数量未达到目标数值的情况下,还可以使用小程序在其它应用中使用的数据作为补充,还可以用当前目标账号所在企业的行业类型对应的行业使用小程序top数据作为补充。
如图10所示,为一个实施例中生成小程序使用清单的步骤示意图。参照图 10,需要收集四份推荐优先级不同的小程序推荐数据,按推荐优先级从高至低的顺序依次为:同事使用小程序清单、行业使用小程序清单、其它应用使用小程序清单、行业使用小程序top数据。其中,行业使用小程序清单,是对于每个行业,根据使用企业数量、使用账号数量、使用次数等维度进行排序后生成的出3-20个不等推荐小程序,此处使用的是与目标组织所在行业对应的行业使用小程序清单。行业使用小程序top数据,是对每个行业,根据使用账号数量排序后生成的top4的子应用,此处使用的是与目标组织所在行业对应的行业使用小程序top数据。
首先,优先填充同事使用小程序清单,如果其数量大于5(示意性地),或是,其数量与其它应用使用小程序清单中小程序的数量之和大于5,则在小程序入口处显示“同事在用小程序”,否则显示“同行在用小程序”。在同事使用小程序清单中小程序的数量未达30个时,接着填充行业使用小程序清单中的小程序作为补充。若仍未达到30个,再填充其它应用使用小程序清单中的小程序作为补充。若仍为达到,再填充行业使用小程序top数据作为补充,直至达到 30个小程序时,生成同事在用小程序清单或同行在用小程序清单。
本申请各实施例中,通过向目标企业中的目标成员推荐与目标成员所在企业和/或目标企业所在行业相关的较高的小程序,提高了在母应用中推荐小程序的准确性,可以提升小程序的使用效率。
应该理解的是,虽然如上的各实施例所涉及的流程图中的各个步骤按照箭头的指示依次显示,但是这些步骤并不是必然按照箭头指示的顺序依次执行。除非本文中有明确的说明,这些步骤的执行并没有严格的顺序限制,这些步骤可以以其它的顺序执行。而且,如上的各实施例所涉及的流程图中的至少一部分步骤可以包括多个步骤或者多个阶段,这些步骤或者阶段并不必然是在同一时刻执行完成,而是可以在不同的时刻执行,这些步骤或者阶段的执行顺序也不必然是依次进行,而是可以与其它步骤或者其它步骤中的步骤或者阶段的至少一部分轮流或者交替地执行。
基于同样的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实现上述所涉及的应用推荐方法的应用推荐装置。该装置所提供的解决问题的实现方案与上述方法中所记载的实现方案相似,故下面所提供的一个或多个应用推荐装置实施例中的具体限定可以参见上文中对于应用推荐方法的限定,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1所示,提供了一种应用推荐装置1100,包括:第一显示模块1102和第二显示模块1104,其中:
第一显示模块1102,用于显示母应用的子应用入口,母应用以目标组织中的目标成员账号登录;
第一显示模块1102,还用于在子应用入口处,显示同行使用子应用缩略信息;同行使用子应用缩略信息,包括与目标成员账号具有相同组织类型的同行账号所使用的第一数量的子应用的子应用标识;所述子应用包括第一子应用和第二子应用;
推荐子应用显示模块1104,用于响应于从所述第一子应用的子应用标识移动至所述第二子应用的子应用标识的触发操作,在所述子应用入口处,显示与所述第一子应用和所述第二子应用相关的至少一个推荐子应用的子应用标识;在所述子应用入口处显示的所述子应用标识用于被触发后从所述母应用进入所述子应用标识所对应的子应用。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二显示模块1106,用于响应于对子应用入口的触发操作,显示同行使用子应用清单;同行使用子应用清单,包括与目标成员账号具有相同组织类型的同行账号所使用的第二数量的子应用的子应用标识;第二数量大于第一数量;显示的子应用标识用于向目标组织的成员账号推荐相应的子应用。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显示模块1102,还用于在子应用入口处,显示第一数量的属于目标组织的同行账号所使用的子应用的子应用标识;第二显示模块 1106,还用于响应于对子应用入口的触发操作,显示第二数量的属于目标组织的同行账号所使用的子应用的子应用标识。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显示模块1102,还用于在子应用入口处,显示第一数量的属于目标组织的同行账号所使用的子应用的子应用标识;第二显示模块 1106,还用于响应于对子应用入口的触发操作,依次显示第三数量的属于目标组织的同行账号所使用的子应用的子应用标识,以及第四数量的与目标成员账号具有相同组织类型的同行账号所使用的子应用的子应用标识;第三数量大于等于第一数量,第三数量与第四数量之和为第二数量。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显示模块1102,还用于在子应用入口处,显示查看属于目标组织的同行账号所使用的子应用的提示信息。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显示模块1102,还用于在子应用入口处,依次显示第三数量的属于目标组织的同行账号所使用的子应用的子应用标识,以及第四数量的与目标成员账号具有相同组织类型的同行账号所使用的子应用的子应用标识;第三数量与第四数量之和为第一数量。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显示模块1102,还用于在子应用入口处,显示第一数量的与目标成员账号具有相同组织类型的同行账号所使用的子应用的子应用标识;第二显示模块1106,还用于响应于对子应用入口的触发操作,显示第二数量的与目标成员账号具有相同组织类型的同行账号所使用的子应用的子应用标识。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显示模块1102,还用于在子应用入口处,显示查看与目标成员账号具有相同组织类型的同行账号所使用的子应用的提示信息。
在一个实施例中,同行使用子应用清单中各个子应用的子应用标识按子应用推荐度从高至低的顺序依次排列,显示在子应用入口处的子应用标识是同行使用子应用清单中第一数量的排列在前的子应用标识。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显示模块1106,还用于响应于对子应用入口的触发操作,显示子应用搜索界面;在子应用搜索界面中,显示针对目标组织的同行使用子应用清单,同行使用子应用清单中的子应用标识按推荐度从高至低的顺序依次排列,同行使用子应用清单包括显示在子应用入口处的子应用标识。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显示模块1106,还用于在子应用搜索界面中,显示子应用的搜索框;响应于在搜索框中输入搜索词,显示与搜索词匹配的至少一个子应用的子应用标识。
在一个实施例中,装置还包括子应用启动模块,用于响应于对同行使用子应用清单中目标子应用的触发操作,显示目标子应用的子应用交互界面。
在一个实施例中,母应用为第一应用,当针对目标组织的同行使用子应用清单中的子应用的数量之和小于目标数值时,同行使用子应用清单中,还包括针对第二应用的推荐子应用和/或针对行业的推荐子应用,针对第二应用的推荐子应用基于在第二应用中使用的子应用确定。
在一个实施例中,装置还包括:子应用清单生成模块,用于确定属于目标组织的同行账号所使用的子应用;对于每个子应用,统计使用子应用的目标组织的同行账号的数量;根据统计的相应数量大于第一阈值的子应用,确定属于目标组织的同行账号所使用的子应用,各个子应用按统计的相应数量的降序排列;根据排列的子应用的子应用标识生成同行使用子应用清单。
在一个实施例中,子应用清单生成模块,用于当统计的相应数量大于第一阈值的子应用的总数未达到目标数值时,则获取与目标成员账号具有相同组织类型的同行账号所使用的子应用,各个子应用按使用子应用的组织中同行账号的数量的降序排列;根据排列的属于目标组织的同行账号所使用的子应用的子应用标识,以及与目标成员账号具有相同组织类型的同行账号所使用的子应用的子应用标识,生成同行使用子应用清单。
在一个实施例中,装置还包括:子应用清单生成模块,用于确定目标组织所属的组织类型;确定属于组织类型的组织中同行账号所使用的子应用;对于确定的子应用,统计使用子应用的组织中同行账号的数量;根据统计的相应数量大于第二阈值的子应用,确定与目标成员账号具有相同组织类型的同行账号所使用的子应用,各个子应用按相应的第二数量的降序排列;根据排列的子应用的子应用标识生成同行使用子应用清单。
在一个实施例中,装置还包括:上报模块,用于在子应用入口进入目标子应用的子应用界面后,上报子应用使用记录,子应用使用记录包括目标成员账号以及目标子应用的应用标识;上报的子应用使用记录,用于生成针对目标组织的同行使用子应用清单。
上述应用推荐装置1100,在以目标组织中的目标成员账号登录的母应用中,显示母应用的子应用入口,在该子应用入口处,显示目标成员账号的同行账号所使用的第一数量的子应用的子应用标识,由于该同行账号是与目标成员账号具有相同组织类型的账号,能够展示与当前目标成员账号有匹配度的部分子应用,当进一步触发对该子应用入口的操作时,显示目标成员账号的同行账号所使用的第二数量的子应用的子应用标识,能够展示针对目标组织中成员账号的子应用清单,该子应用清单可以向目标组织的成员账号推荐相应的子应用,不需要用户手动输入并搜索子应用,提高了在母应用中启动子应用的便捷性与效率,而且显示的子应用标识均是同行账号所使用的子应用的子应用标识,与目标组织中成员具有较高的相关性,提高了在母应用中推荐子应用的准确性,可以提升子应用的使用效率。
上述应用推荐装置1100中的各个模块可全部或部分通过软件、硬件及其组合来实现。上述各模块可以硬件形式内嵌于或独立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处理器中,也可以以软件形式存储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存储器中,以便于处理器调用执行以上各个模块对应的操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该计算机设备可以是图1所示的终端102,其内部结构图可以如图13所示。该计算机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通信接口、显示单元和输入装置。其中,处理器、存储器和输入/输出接口通过系统总线连接,通信接口、显示单元和输入装置通过输入/ 输出接口连接到系统总线。其中,该计算机设备的处理器用于提供计算和控制能力。该计算机设备的存储器包括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内存储器。该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存储有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该内存储器为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的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的运行提供环境。该计算机设备的输入/输出接口用于处理器与外部设备之间交换信息。该计算机设备的通信接口用于与外部的终端进行有线或无线方式的通信,无线方式可通过WIFI、移动蜂窝网络、NFC(近场通信)或其他技术实现。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以实现一种应用推荐方法。该计算机设备的显示单元用于形成视觉可见的画面,可以是显示屏、投影装置或虚拟现实成像装置,显示屏可以是液晶显示屏或电子墨水显示屏,该计算机设备的输入装置可以是显示屏上覆盖的触摸层,也可以是计算机设备外壳上设置的按键、轨迹球或触控板,还可以是外接的键盘、触控板或鼠标等。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3中示出的结构,仅仅是与本申请方案相关的部分结构的框图,并不构成对本申请方案所应用于其上的计算机设备的限定,具体的计算机设备可以包括比图中所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具有不同的部件布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应用推荐方法。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应用推荐方法。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应用推荐方法。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所涉及的用户信息(包括但不限于用户设备信息、用户个人信息等)和数据(包括但不限于用于分析的数据、存储的数据、展示的数据等),均为经用户授权或者经过各方充分授权的信息和数据,且相关数据的收集、使用和处理需要遵守相关国家和地区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本申请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对存储器、数据库或其它介质的任何引用,均可包括非易失性和易失性存储器中的至少一种。非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只读存储器(Read-OnlyMemory,ROM)、磁带、软盘、闪存、光存储器、高密度嵌入式非易失性存储器、阻变存储器(ReRAM)、磁变存储器(Magnetoresistive Random Access Memory,MRAM)、铁电存储器(Ferroelectric Random Access Memory,FRAM)、相变存储器(Phase Change Memory,PCM)、石墨烯存储器等。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 (Random Access Memory,RAM)或外部高速缓冲存储器等。作为说明而非局限,RAM可以是多种形式,比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SRAM)或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ndomAccess Memory, DRAM)等。本申请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涉及的数据库可包括关系型数据库和非关系型数据库中至少一种。非关系型数据库可包括基于区块链的分布式数据库等,不限于此。本申请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涉及的处理器可为通用处理器、中央处理器、图形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可编程逻辑器、基于量子计算的数据处理逻辑器等,不限于此。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21)

1.一种应用推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显示母应用的子应用入口,所述母应用以目标组织中的目标成员账号登录;
在所述子应用入口处,显示同行使用子应用缩略信息;所述同行使用子应用缩略信息,包括与所述目标成员账号具有相同组织类型的同行账号所使用的第一数量的子应用的子应用标识;所述子应用包括第一子应用和第二子应用;
响应于从所述第一子应用的子应用标识移动至所述第二子应用的子应用标识的触发操作,在所述子应用入口处,显示与所述第一子应用和所述第二子应用相关的至少一个推荐子应用的子应用标识;在所述子应用入口处显示的所述子应用标识用于被触发后从所述母应用进入所述子应用标识所对应的子应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对所述子应用入口的触发操作,显示同行使用子应用清单;所述同行使用子应用清单,包括与所述目标成员账号具有相同组织类型的同行账号所使用的第二数量的子应用的子应用标识;所述第二数量大于所述第一数量;显示的子应用标识用于向所述目标组织的成员账号推荐相应的子应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子应用入口处,显示同行使用子应用缩略信息,包括:
在所述子应用入口处,显示第一数量的属于所述目标组织的同行账号所使用的子应用的子应用标识;
所述响应于对所述子应用入口的触发操作,显示同行使用子应用清单,包括:
响应于对所述子应用入口的触发操作,显示第二数量的属于所述目标组织的同行账号所使用的子应用的子应用标识。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子应用入口处,显示同行使用子应用缩略信息,包括:
在所述子应用入口处,显示第一数量的属于所述目标组织的同行账号所使用的子应用的子应用标识;
所述响应于对所述子应用入口的触发操作,显示同行使用子应用清单,包括:
响应于对所述子应用入口的触发操作,依次显示第三数量的属于所述目标组织的同行账号所使用的子应用的子应用标识,以及第四数量的与所述目标成员账号具有相同组织类型的同行账号所使用的子应用的子应用标识;所述第三数量大于等于所述第一数量,所述第三数量与所述第四数量之和为所述第二数量。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子应用入口处,显示查看属于所述目标组织的同行账号所使用的子应用的提示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子应用入口处,显示同行使用子应用缩略信息,包括:
在所述子应用入口处,依次显示第三数量的属于所述目标组织的同行账号所使用的子应用的子应用标识,以及第四数量的与所述目标成员账号具有相同组织类型的同行账号所使用的子应用的子应用标识;所述第三数量与所述第四数量之和为所述第一数量。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子应用入口处,显示同行使用子应用缩略信息,包括:
在所述子应用入口处,显示第一数量的与所述目标成员账号具有相同组织类型的同行账号所使用的子应用的子应用标识;
所述响应于对所述子应用入口的触发操作,显示同行使用子应用清单,包括:
响应于对所述子应用入口的触发操作,显示第二数量的与所述目标成员账号具有相同组织类型的同行账号所使用的子应用的子应用标识。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子应用入口处,显示查看与所述目标成员账号具有相同组织类型的同行账号所使用的子应用的提示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同行使用子应用清单中各个子应用的子应用标识按子应用推荐度从高至低的顺序依次排列,显示在所述子应用入口处的子应用标识是所述同行使用子应用清单中第一数量的排列在前的子应用标识。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响应于对所述子应用入口的触发操作,显示同行使用子应用清单,包括:
响应于对所述子应用入口的触发操作,显示子应用搜索界面;
在所述子应用搜索界面中,显示所述针对所述目标组织的同行使用子应用清单,所述同行使用子应用清单中的子应用标识按推荐度从高至低的顺序依次排列,所述同行使用子应用清单包括显示在所述子应用入口处的子应用标识。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子应用搜索界面中,显示子应用的搜索框;
响应于在所述搜索框中输入搜索词,显示与所述搜索词匹配的至少一个子应用的子应用标识。
12.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对所述同行使用子应用清单中目标子应用的触发操作,显示所述目标子应用的子应用交互界面。
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母应用为第一应用,当针对所述目标组织的所述同行使用子应用清单中子应用的数量之和小于目标数值时,所述同行使用子应用清单中,还包括针对第二应用的推荐子应用和/或针对行业的推荐子应用,所述针对第二应用的推荐子应用基于在所述第二应用中使用的子应用确定。
1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同行使用子应用清单的生成步骤包括:
确定属于所述目标组织的同行账号所使用的子应用;
对于每个子应用,统计使用所述子应用的所述目标组织的同行账号的数量;
根据统计的相应数量大于第一阈值的子应用,确定属于所述目标组织的同行账号所使用的子应用,各个子应用按统计的相应数量的降序排列;
根据排列的子应用的子应用标识生成所述同行使用子应用清单。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统计的相应数量大于第一阈值的子应用的总数未达到目标数值时,则
获取与所述目标成员账号具有相同组织类型的同行账号所使用的子应用,各个子应用按使用子应用的所述组织中同行账号的数量的降序排列;
根据排列的属于所述目标组织的同行账号所使用的子应用的子应用标识,以及与所述目标成员账号具有相同组织类型的同行账号所使用的子应用的子应用标识,生成所述同行使用子应用清单。
1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同行使用子应用清单的生成步骤包括:
确定所述目标组织所属的组织类型;
确定属于所述组织类型的组织中同行账号所使用的子应用;
对于确定的子应用,统计使用子应用的所述组织中同行账号的数量;
根据统计的相应数量大于第二阈值的子应用,确定与所述目标成员账号具有相同组织类型的同行账号所使用的子应用,各个子应用按统计的相应数量的降序排列;
根据排列的子应用的子应用标识生成所述同行使用子应用清单。
1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子应用入口进入目标子应用的子应用界面后,上报子应用使用记录,所述子应用使用记录包括所述目标成员账号以及所述目标子应用的应用标识;上报的所述所述子应用使用记录,用于生成针对所述目标组织的同行使用子应用清单。
18.一种应用推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显示模块,用于显示母应用的子应用入口,所述母应用以目标组织中的目标成员账号登录;
所述第一显示模块,还用于在所述子应用入口处,显示同行使用子应用缩略信息;所述同行使用子应用缩略信息,包括与所述目标成员账号具有相同组织类型的同行账号所使用的第一数量的子应用的子应用标识;所述子应用包括第一子应用和第二子应用;
推荐子应用显示模块,用于响应于从所述第一子应用的子应用标识移动至所述第二子应用的子应用标识的触发操作,在所述子应用入口处,显示与所述第一子应用和所述第二子应用相关的至少一个推荐子应用的子应用标识;在所述子应用入口处显示的所述子应用标识用于被触发后从所述母应用进入所述子应用标识所对应的子应用。
19.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2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21.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CN202210156213.8A 2022-02-21 2022-02-21 应用推荐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存储介质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Pending CN11666164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156213.8A CN116661648A (zh) 2022-02-21 2022-02-21 应用推荐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存储介质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156213.8A CN116661648A (zh) 2022-02-21 2022-02-21 应用推荐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存储介质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661648A true CN116661648A (zh) 2023-08-29

Family

ID=877085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156213.8A Pending CN116661648A (zh) 2022-02-21 2022-02-21 应用推荐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存储介质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661648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90384801A1 (en) Application processing method, computer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US9070109B2 (en) Dynamic presentation of a user profile
US11042590B2 (en) Methods, systems and techniques for personalized search query suggestions
US10031954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esenting a search result in a search result card
US11080287B2 (en) Methods, systems and techniques for ranking blended content retrieved from multiple disparate content sources
KR20150057987A (ko) 추천 엔진에 기초하는 일반화된 그래프, 규칙 및 공간 구조
US9594540B1 (en) Techniques for providing item information by expanding item facets
US11899728B2 (en) Methods, systems and techniques for ranking personalized and generic search query suggestions
CN105324771A (zh) 识别用户先前交互的物理位置的个人搜索结果
US11558324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dynamically generating a card
US9767417B1 (en) Category predictions for user behavior
US20160162583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earching information using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
US11232522B2 (en) Methods, systems and techniques for blending online content from multiple disparate content sources including a personal content source or a semi-personal content source
US11836169B2 (en) Methods, systems and techniques for providing search query suggestions based on non-personal data and user personal data according to availability of user personal data
CN111738785A (zh) 选品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US20200409543A1 (en) Application custom property framework
US9767400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generating a card based on intent
US20150221014A1 (en) Clustered browse history
US20060265383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performing and sorting a content search
CN109120783A (zh) 信息获取方法及装置、移动终端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6661648A (zh) 应用推荐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存储介质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CN110659406A (zh) 搜索方法及装置
US9767207B1 (en) Adaptive user interface for directories
WO2015178778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oviding personalized intelligent content data base and a personalized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 gui
CN117033451A (zh) 搜索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