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661546A - 温度补偿电路及其校准方法 - Google Patents

温度补偿电路及其校准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661546A
CN116661546A CN202310750356.6A CN202310750356A CN116661546A CN 116661546 A CN116661546 A CN 116661546A CN 202310750356 A CN202310750356 A CN 202310750356A CN 116661546 A CN116661546 A CN 11666154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mperature
variable resistance
resistance unit
value
calibration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75035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姜俊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xi Shenglang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xi Shenglang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xi Shenglang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xi Shenglang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750356.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661546A/zh
Publication of CN1166615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66154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FSYSTEMS FOR REGULATING ELECTRIC OR MAGNETIC VARIABLES
    • G05F1/00Automatic systems in which deviations of an electric quantity from one or more predetermined values are detected at the output of the system and fed back to a device within the system to restore the detected quantity to its predetermined value or values, i.e. retroactive systems
    • G05F1/10Regulating voltage or current
    • G05F1/46Regulating voltage or current wherein the variable actually regulated by the final control device is dc
    • G05F1/56Regulating voltage or current wherein the variable actually regulated by the final control device is dc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in series with the load as final control devices
    • G05F1/565Regulating voltage or current wherein the variable actually regulated by the final control device is dc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in series with the load as final control devices sensing a condition of the system or its load in addition to means responsive to deviations in the output of the system, e.g. current, voltage, power factor
    • G05F1/567Regulating voltage or current wherein the variable actually regulated by the final control device is dc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in series with the load as final control devices sensing a condition of the system or its load in addition to means responsive to deviations in the output of the system, e.g. current, voltage, power factor for temperature compensa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10/00Energy efficient computing, e.g. low power processors, power management or thermal manage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Measuring Temperature Or Quantity Of Hea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温度补偿电路,包括:第一温度校准模块和第二温度校准模块;第一温度校准模块和第二温度校准模块依次连接,第二温度校准模块输出输出电流;第一温度校准模块包括第一可变电阻单元,第二温度校准模块包括第二可变电阻单元;第一可变电阻单元的取值设置为使得输出电流在第一温度点不随第二可变电阻单元的取值变化而变化;第二可变电阻单元的取值设置为输出电流在第二温度点进行温度补偿。本发明提供了温度校准电路,通过第一温度校准模块和第二温度校准模块在两个不同温度点做校准,对偏置电流进行调节,从而补偿后续传感器原件的灵敏度的温度系数。此类补偿电路可以广泛引用于各类需要电流偏置的传感器原件的温度补偿。

Description

温度补偿电路及其校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传感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温度补偿电路和温度补偿电路的校准方法。
背景技术
当今社会,传感器早已渗透到诸如工业生产、宇宙开发、海洋探测、环境保护、资源调查、医学诊断、生物工程、甚至文物保护等等极其之泛的领域。从茫茫的太空,到浩瀚的海洋,以至各种复杂的工程系统,几乎每一个现代化项目,都离不开各种各样的传感器。
由于传感器元件的灵敏度对温度变化敏感,需要相应的调节偏置电流来补偿传感器由于温度变化产生的灵敏度的变化。例如通过添加额外的高精度温度传感器和相应的补偿电路,调整传感器的偏置电流,从而确保传感器灵敏度在特定温度范围内的精确度和稳定性。但是这样的补偿技术对温度传感器和其对应的参考源,如Bandgap等,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增加了芯片设计的难度和成本。
引入额外的温度传感器做补偿的方式将提升芯片的复杂度,且对相应的基准参考源也有较高的要求。因此此类技术通常会增加芯片设计的难度和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温度补偿电路及其校准方法,基于温度变化对偏置电流进行校准。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温度补偿电路,包括:第一温度校准模块和第二温度校准模块;
所述第一温度校准模块和第二温度校准模块依次连接,所述第二温度校准模块输出输出电流;
所述第一温度校准模块包括第一可变电阻单元,所述第二温度校准模块包括第二可变电阻单元;
所述第一可变电阻单元的取值设置为使得输出电流在第一温度点不随第二可变电阻单元的取值变化而变化;所述第二可变电阻单元的取值设置为输出电流在第二温度点进行温度补偿。
可选地,所述第一温度校准模块还包括第一开关,所述第一开关根据第二温度校准模块的输出电流方向将第一可变电阻单元连接至供电正极或者供电地;
所述第一可变电阻单元包括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所述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的温度系数不同;
所述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串联连接的连接点连接第二温度校准模块。
可选地,所述第一电阻包括第一可变电阻矩阵。
可选地,所述第二温度校准模块还包括第一放大器;
第一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连接第一温度校准模块,输出端连接第二可变电阻单元的输入端;
所述第二可变电阻单元的输出端输出输出电流;
所述第一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与输出端通过第三电阻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二可变电阻单元包括第二可变电阻矩阵。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温度补偿电路的校准方法,如上所述的温度补偿电路,方法包括:
调整第一可变电阻单元的取值,使得输出电流在第一温度点不随第二可变电阻单元的取值变化而变化,将该阻值记录到第一可变电阻单元的寄存器;
调整第一开关的导通方向和第二可变电阻单元的取值,对输出的电流进行温度补偿。
可选地,所述调整第一可变电阻单元的取值,使得输出电流在第一温度点不随第二可变电阻单元的取值变化而变化,包括:
控制第二可变电阻单元的阻值在两个不同的电阻值之间以固定的频率变化;
调整第一可变电阻单元的取值,使得输出电流在第一温度点不随第二可变电阻单元的取值变化而变化。
可选地,所述调整第一开关的导通方向和第二可变电阻单元的阻值,包括:
调整当前的环境温度;
若输出电流与调整第一可变电阻单元的取值结束时输出电流方向相反,则调整第一开关的导通方向;
调整第二可变电阻单元的阻值直至当前的输出电流与调整第一可变电阻单元的取值结束时的输出电流完全相同。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具有温度补偿的偏置电路,包括温度补偿电路和偏置电路;
所述温度补偿电路为如上所述的温度补偿电路;
所述温度补偿电路的输出连接至偏置电路;
通过温度补偿电路对输出电流的温度补偿,对偏置电路的偏置电流进行温度补偿。
可选地,所述偏置电路包括用于产生偏置电流的第四电阻,和用于输出偏置电流的第二场效应管;
所述温度补偿电路的输出电流输出至第四电阻的高电位端。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在偏置电流电路中使用的温度校准电路,通过第一温度校准模块和第二温度校准模块在两个不同温度点做校准,实现对偏置电流的调节,从而补偿后续传感器原件的灵敏度的温度系数。引入该校准电路的电流偏置电路将不再需要额外的温度测量和相应的补偿电路,从而降低了设计的复杂度和芯片的成本。并且通过在两个不同温度点的校准,该技术可以消除传感器灵敏度的一阶温度系数,使得该电路可以广泛应用于大多数的高精度测量应用中。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了本发明提供的偏置电流的温度补偿电路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温度补偿电路的校准方法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第一可变电阻矩阵校准时的传感器输出电压波形示意图。
图4是根据第二可变电阻矩阵校准时的传感器输出电压波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发明的概念。
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以下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在各个附图中,相同的元件采用类似的附图标记来表示。为了清楚起见,附图中的各个部分没有按比例绘制。
现有的技术中,对芯片的温度漂移的校准大多是通过在芯片中引入额外的温度传感器以测量芯片的温度变化,然后根据实际的温度变化对电路进行相应的补偿,以达到通过调整偏置电流的大小来降低传感器灵敏度的温度系数的效果。
本发明是一个针对传感器芯片内偏置电流源的两点校准技术。通过在两个不同温度点对偏置电流的校准,可以有效降低传感器电路灵敏度的温度系数。
本发明可以运用于大部分高精度量测电路,例如霍尔传感原件的偏置。在此类应用中,由于传感器元件的灵敏度对温度变化敏感,需要相应的调节偏置电流来补偿传感器由于温度变化产生的灵敏度的变化。例如通过添加额外的高精度温度传感器和相应的补偿电路,调整传感器的偏置电流,从而确保传感器灵敏度在特定温度范围内的精确度和稳定性。但是这样的补偿技术对温度传感器和其对应的参考源,如Bandgap等,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增加了芯片设计的难度和成本。
图1是示出了本发明提供的偏置电流的温度补偿电路示意图。
参照图1,本发明提供的温度补偿电路,包括:第一温度校准模块1和第二温度校准模块2;
所述第一温度校准模块1和第二温度校准模块2依次连接,所述第二温度校准模块2输出输出电流;
所述第一温度校准模块1包括第一可变电阻单元,所述第二温度校准模块2包括第二可变电阻单元;
所述第一可变电阻单元的取值设置为使得输出电流在第一温度点不随第二可变电阻单元的取值变化而变化;所述第二可变电阻单元的取值设置为输出电流在第二温度点进行温度补偿。
本发明提供了在偏置电流电路中使用的温度校准电路,通过第一温度校准模块1和第二温度校准模块2在两个不同温度点做校准,实现对偏置电流的调节,从而补偿后续传感器原件的灵敏度的温度系数。引入该校准电路的电流偏置电路将不再需要额外的温度测量和相应的补偿电路,从而降低了设计的复杂度和芯片的成本。并且通过在两个不同温度点的校准,该技术可以消除传感器灵敏度的一阶温度系数,使得该电路可以广泛应用于大多数的高精度测量应用中。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温度校准模块1还包括第一开关3,所述第一开关3根据第二温度校准模块2的输出电流方向将第一可变电阻单元连接至供电正极或者供电地;
所述第一可变电阻单元包括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5,所述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5的温度系数不同;
所述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5串联连接的连接点连接第二温度校准模块2。
具体而言通过斩波开关3可以为本发明提供的温度校准电路切换电源方向,从而实现温度补偿的方向改变,适用范围更广。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阻包括第一可变电阻矩阵4。
具体而言,构成第一可变电阻单元的第一可变电阻矩阵4和第二电阻5具有相对不同的温度系数,可以一个电阻是相对正温度系数(PTAT),另一个是相对负温度系数(CTAT)。也可以都是正温度系数或都是负温度系数,只要绝对系数不同即可。例如,第二电阻5是PTAT电阻,第一可变电阻矩阵4是CTAT电阻,第一可变电阻矩阵4由一个数字控制的8位R2R电阻矩阵构成。在下文将具体阐述,通过调整第一温度校准模块1的第一可变电阻单元的比值,可以实现在第一温度点的校准,保证传感器偏置电流(以及传感器灵敏度)在第一温度点不随第二可变电阻单元的变化而改变。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温度校准模块2还包括第一放大器6;
第一放大器6的反相输入端连接第一温度校准模块1,输出端连接第二可变电阻单元的输入端;
所述第二可变电阻单元的输出端输出输出电流;
所述第一放大器6的反相输入端与输出端通过第三电阻8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放大器为负反馈放大器6。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可变电阻单元包括第二可变电阻矩阵7。
举例来说,第二可变电阻矩阵7也是8位R2R电阻矩阵,第二温度校准模块2在特定的温度点通过调节第一开关3以及第二可变电阻矩阵7即可以实现在该温度对输出偏置电流进行调整,从而补偿掉传感器由于温度变化而产生的灵敏度的变化。
本发明利用了两个可调电阻矩阵来实现了在不同温度点下对传感器偏置电流进行调节,从而实现补偿因为温度变化而造成的传感器灵敏度变化。第一可变电阻矩阵4的调节保证了系统在第一个温度点下的偏置不受到第二可变电阻矩阵7的影响。第二可变电阻矩阵7和第一开关3的调节确保了系统在第二个温度点下通过调节补偿电流抵消了传感器的温漂。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温度补偿电路的校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参照图2,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温度补偿电路的校准方法,应用于上述的温度补偿电路,方法包括:
调整第一可变电阻单元的取值,使得输出电流在第一温度点不随第二可变电阻单元的取值变化而变化,将该阻值记录到第一可变电阻单元的寄存器;
调整第一开关3的导通方向和第二可变电阻单元的取值,对输出的电流进行温度补偿。
参照图3,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调整第一可变电阻单元的取值,使得输出电流在第一温度点不随第二可变电阻单元的取值变化而变化,包括:
对待补偿的传感器施加信号;该信号是一个固定的已知信号;
控制第二可变电阻单元的阻值在两个不同的电阻值(如最大值至最小值)之间以固定的频率变化,如图3的波形图所示;
调整第一可变电阻单元的取值;观察待补偿的传感器的输出信号(如图3的波形图所示),其中待补偿的传感器的输出信号与本电路的输出电流有关;
使得输出电流在第一温度点不随第二可变电阻单元的取值变化而变化,此时,待补偿的传感器的输出方波消失。
在此过程中,若第一温度校准点的电压Vo1和第二温度校准点的电压Vi2存在任何的电压差,即会产生一个相应的电流叠加在由第二可变电阻矩阵7和第四电阻9产生的传感器偏置电流上,其大小与第二可变电阻矩阵7的大小相关。那么当第二可变电阻矩阵7的电阻不停变换大小的时候,就会让传感器的输出电压产生一个方波。因此,通过不断调整第一可变电阻单元的阻值,可以相应的调整第一温度校准点的电压Vo1,从而使得此电压接近和第二温度校准点的电压Vi2。当两点电压完全相等时,传感器的输出方波将消失。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调整第一开关3的导通方向和第二可变电阻单元的阻值,包括:
对传感器施加信号,该信号与调整第一可变电阻单元的取值时施加的信号相同;
调整当前的环境温度;
观察待补偿的传感器的输出信号,其中,待补偿的传感器的输出信号与本电路的输出电流有关;本电路的输出电流增加,传感器的输出信号也增加。
若输出电流与调整第一可变电阻单元的取值结束时输出电流方向相反,则调整第一开关3的导通方向;
调整第二可变电阻单元的阻值直至传感器输出达到预期值,例如与第一温度点传感器输出相同。
当前传感器的输出信号与调整第一可变电阻单元的取值结束时传感器的输出信号完全相同。
举例来说,当完成了在第一可变电阻矩阵4的校准之后,改变温度进行第二可变电阻矩阵7的校准,其中,改变温度时可以根据应用环境决定只要与之前的温度不同即可。此时,由于温度的变化,导致了传感器的灵敏度也随之变化。因此,在相同的信号下传感器的输出将会偏离理想值。为了补偿这个温度引起的灵敏度偏差,使得传感器的测量结果不受温度变化的影响,此时第二可变电阻矩阵7可用于对传感器的灵敏度的校准。
首先,在第二温度T2下,依然施加相同的被测信号,然后观察传感器的输出。此时,由于受到温度的影响,传感器的输出将偏离理想输出Vout。在第一可变电阻矩阵4校准结束时传感器的输出电压可以表达为:
Vout,T1=INPUT·ST1·I1
其中,INPUT为传感器的输入信号。由于此偏置电路可以用于任何需要电流偏置的传感器应用,所以输入信号用INPUT表示。ST1位传感器在第一温度T1的灵敏度。I1为传感器在第一温度点的偏置电流。在第二可变电阻矩阵7校准时传感器的输出电压可以表达为:
其中,INPUT为被测信号。I2为传感器在第二温度点的偏置电流。在校准过程中,此信号为一恒定且已知的信号。Vout为理想状态下的输出。ΔT为T2和T1的温度差。为系统的温度系数(V/oC)。此温度系数/>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包括传感器自身灵敏度的温度系数,以及偏置电路本身的温度系数带来的偏置电流的改变。
因此,在T2温度下,对第二可变电阻矩阵7进行温度校准具体步骤如下:
当在输出端检测到第一可变电阻矩阵4校准结束时传感器的输出电压和在第二可变电阻矩阵7校准时传感器的输出电压不相等时,则开始初步调整第二可变电阻矩阵7,以使得在第二可变电阻矩阵7校准时传感器的输出电压逐渐向第一可变电阻矩阵校准结束时传感器的输出电压靠拢。
值得注意的是,取决于具体的温度系数的方向,第一温度校准模块1的第一开关3可用于实现温度校准的方向变化。例如:系统的温度系数为正,则在T2点的校准中可保持将VDD接到第一可变电阻矩阵4。而如果系统的温度系数为负,则需要通过变换第一开关3让VDD接到第二电阻5,以实现相反方向的温度补偿。图中的举例是第一可变电阻矩阵4校准结束时传感器的输出电压大于在第二可变电阻矩阵7校准时传感器的输出电压,此时不需要调整斩波开关3,也有可能出现第一可变电阻矩阵校准结束时传感器的输出电压小于在第二可变电阻矩阵7校准时传感器的输出电压,就需要调整第一开关3。
通过逐步调节第二可变电阻矩阵7的阻值,从而会使得通过传感器的偏置电流在Ibias=Vbias/第四电阻9的基础上再叠加一个跟第二可变电阻矩阵7有关的补偿电流Icomp,从而实现在此温度下对传感器灵敏度偏移的校准。当检测到第一可变电阻矩阵4校准结束时传感器的输出电压和在第二可变电阻矩阵7校准时传感器的输出电压完全相等时,通过固定第二可变电阻矩阵7寄存器以记录第二可变电阻矩阵7此时的阻值。至此,在第二可变电阻矩阵7的校准完成。
此校准过程可以表达为:
其中,Icomp为通过调节第二可变电阻矩阵7阻值产生的额外的偏置电流。取决于系统的温度系数的方向,调节第一温度校准模块1的第一开关3可以决定Icomp的方向,从而达到补偿/>的目的。最终,通过对第二可变电阻矩阵7的校准,确保
由于在T1温度点的校准保证了传感器系统的灵敏度在T1温度值下不受到第二可变电阻矩阵7的影响,所以在T2校准时所调节的第二可变电阻矩阵7不影响系统在T1温度下的校准结果。由此,此发明保证了系统在两个温度点的校准不相互影响,实现了真正的两点温度校准。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具有温度补偿的偏置电路,包括温度补偿电路和偏置电路;
所述温度补偿电路为如上所述的温度补偿电路;
所述温度补偿电路的输出连接至偏置电路;
通过温度补偿电路对输出电流的温度补偿,对偏置电路的偏置电流进行温度补偿。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偏置电路包括用于产生偏置电流的第四电阻9,和用于输出偏置电流的第二场效应管12;
所述温度补偿电路的输出电流输出至第四电阻9的高电位端。
所述偏置电路还包括:
第一场效应管10、第三场效应管13、第二放大器15、漏极跟随器14、第三放大器16、第一电容18和第五电阻17;
所述第一场效应管10的源极连接电源,漏极连接第五电阻17的一端和第三场效应管13的源极;
第五电阻17的另一端连接第一电容18的一端和第三放大器16的反相输入端;
第三场效应管13的漏极连接第一场效应管10的栅极、第二场效应管12的栅极和漏极跟随器14的源极;
第三场效应管13的栅极连接第三放大器16的输出端和第一电容18的另一端;
漏极跟随器14的漏极连接第四电阻9的一端、第二可变电阻单元的输出端和第二放大器15的反向输入端;
漏极跟随器14的栅极连接第二放大器15的输出端;
第二场效应管12的源极连接电源,漏极连接第三放大器16的正向输入端和传感器的偏置电流输入端。
本发明提供的偏置电路工作原理如下:第二放大器15,漏极跟随器14和第四电阻9共同组成了一个电压跟随器电路,其作用是将相应的偏置电压Vbias施加到电阻R上以产生相应的电流。在理想状态下,由第二放大器15,漏极跟随器14组成的电压跟随器有足够大的环路增益(loop gain),所以Vbias=Vcm。因此,调节Vcm即可以调节相应的Vbias电压。
在第四电阻9上产生的电流流入由第一场效应管10和第二场效应管12组成的电流镜电路,从而将产生的偏置电流镜像到第二场效应管12的源极输出,以驱动相应的传感器原件A。
为了提高电压跟随器电路(第二放大器15,漏极跟随器14和第四电阻9)的输出阻抗以减小在漏极跟随器14的源极上的任何电压波动对偏置电流的影响,此电路加入了一个增益增强电路,由第三场效应管13和第三放大器16组成。第三场效应管13和漏极跟随器14组成了一个共源共栅放大器(cascoding),使得电压跟随电路的输出阻抗大大的提高。在此基础上,此设计加入了一个额外的第三放大器16,由第三场效应管13和第三放大器16构成的环路是一个典型的增益增强电路(gain boosting),从而进一步增强了用于产生偏置电流的电压跟随器的输出阻抗。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传感器,包括如上所述的具有温度补偿的偏置电路。
本发明旨在保护一种温度补偿电路;包括第一温度校准模块1和第二温度校准模块2;所述第一温度校准模块1和第二温度校准模块2依次连接,所述第二温度校准模块2输出输出电流;所述第一温度校准模块1包括第一可变电阻单元,所述第二温度校准模块2包括第二可变电阻单元;所述第一可变电阻单元的取值设置为使得输出电流在第一温度点不随第二可变电阻单元的取值变化而变化;所述第二可变电阻单元的取值设置为输出电流在第二温度点进行温度补偿。
本发明提供了在偏置电流电路中使用的温度校准电路,通过第一温度校准模块1和第二温度校准模块2在两个不同温度点做校准,实现对偏置电流的调节,从而补偿后续传感器原件的灵敏度的温度系数。引入该校准电路的电流偏置电路将不再需要额外的温度测量和相应的补偿电路,从而降低了设计的复杂度和芯片的成本。并且通过在两个不同温度点的校准,该技术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传感器灵敏度的一阶温度系数,使得该技术可以广泛应用于大多数的高精度测量应用中。
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的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于示例性说明或解释本发明的原理,而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因此,在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此外,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范围和边界、或者这种范围和边界的等同形式内的全部变化和修改例。
以上参照本发明的实施例对本发明予以了说明。但是,这些实施例仅仅是为了说明的目的,而并非为了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价物限定。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做出多种替换和修改,这些替换和修改都应落在本发明的范围之内。
尽管已经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是应该理解的是,在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做出各种改变、替换和变更。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10)

1.一种温度补偿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温度校准模块(1)和第二温度校准模块(2);
所述第一温度校准模块(1)和第二温度校准模块(2)依次连接,所述第二温度校准模块(2)输出输出电流;
所述第一温度校准模块(1)包括第一可变电阻单元,所述第二温度校准模块(2)包括第二可变电阻单元;
所述第一可变电阻单元的取值设置为使得输出电流在第一温度点不随第二可变电阻单元的取值变化而变化;所述第二可变电阻单元的取值设置为输出电流在第二温度点进行温度补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度补偿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温度校准模块(1)还包括第一开关(3),所述第一开关(3)根据第二温度校准模块(2)的输出电流方向将第一可变电阻单元连接至供电正极或者供电地;
所述第一可变电阻单元包括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5),所述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5)的温度系数不同;
所述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5)串联连接的连接点连接第二温度校准模块(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温度补偿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电阻包括第一可变电阻矩阵(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度补偿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温度校准模块(2)还包括第一放大器(6);
第一放大器(6)的反相输入端连接第一温度校准模块(1),输出端连接第二可变电阻单元的输入端;
所述第二可变电阻单元的输出端输出输出电流;
所述第一放大器(6)的反相输入端与输出端通过第三电阻(8)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度补偿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可变电阻单元包括第二可变电阻矩阵(7)。
6.一种温度补偿电路的校准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温度补偿电路,方法包括:
调整第一可变电阻单元的取值,使得输出电流在第一温度点不随第二可变电阻单元的取值变化而变化,将该阻值记录到第一可变电阻单元的寄存器;
调整第一开关(3)的导通方向和第二可变电阻单元的取值,对输出的电流进行温度补偿。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温度补偿电路的校准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调整第一可变电阻单元的取值,使得输出电流在第一温度点不随第二可变电阻单元的取值变化而变化,包括:
控制第二可变电阻单元的阻值在两个不同的电阻值之间以固定的频率变化;
调整第一可变电阻单元的取值,使得输出电流在第一温度点不随第二可变电阻单元的取值变化而变化。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温度补偿电路的校准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调整第一开关(3)的导通方向和第二可变电阻单元的阻值,包括:
调整当前的环境温度;
若输出电流与调整第一可变电阻单元的取值结束时输出电流方向相反,则调整第一开关(3)的导通方向;
调整第二可变电阻单元的阻值直至当前的输出电流与调整第一可变电阻单元的取值结束时的输出电流完全相同。
9.一种具有温度补偿的偏置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温度补偿电路、和偏置电路;所述温度补偿电路为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温度补偿电路;
所述温度补偿电路的输出连接至偏置电路;
通过温度补偿电路对输出电流的温度补偿,对偏置电路的偏置电流进行温度补偿。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温度补偿的偏置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偏置电路包括用于产生偏置电流的第四电阻(9),和用于输出偏置电流的第二场效应管(12);
所述温度补偿电路的输出电流输出至第四电阻(9)的高电位端。
CN202310750356.6A 2023-06-21 2023-06-21 温度补偿电路及其校准方法 Pending CN11666154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750356.6A CN116661546A (zh) 2023-06-21 2023-06-21 温度补偿电路及其校准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750356.6A CN116661546A (zh) 2023-06-21 2023-06-21 温度补偿电路及其校准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661546A true CN116661546A (zh) 2023-08-29

Family

ID=877097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750356.6A Pending CN116661546A (zh) 2023-06-21 2023-06-21 温度补偿电路及其校准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661546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294298A (zh) * 2023-09-19 2023-12-26 苏州纳芯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缓冲器电路及驱动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294298A (zh) * 2023-09-19 2023-12-26 苏州纳芯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缓冲器电路及驱动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151919B (zh) 一种压力传感器温漂补偿电路及补偿方法
US4414853A (en) Pressure transmitter employing non-linear temperature compensation
US8878598B2 (en) Sensing module
CN110427067B (zh) 一种用模拟电路来提高电流采样精度的方法
TW201122498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ccurately measuring currents using on chip sense resistors
CN1122631A (zh) 具有完整温度信号的应变仪传感器
CN116661546A (zh) 温度补偿电路及其校准方法
GB2201791A (en) Transducer signal conditioner
US8421477B2 (en) Resistance variation detection circuit, 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resistance variation detection method
US7625118B2 (en) Circuit for correcting sensor temperature characteristics
US6812684B1 (en) Bandgap reference circuit and method for adjusting
CN109520635B (zh) 一种铂电阻非线性补偿及信号处理电路
JP4861065B2 (ja) 温度補償回路および温度補償方法
JPS6343697B2 (zh)
RU2086940C1 (ru) Полупроводниковый датчик давления
KR100202589B1 (ko) 온도측정장치 및 그의 온도보상방법
CN110727306A (zh) 半桥差分传感器
CN115015824B (zh) 对数检波器校准电路及校准方法及对数检波器
CN217112512U (zh) 一种有源桥式电阻检测系统
US20240003992A1 (en) Sensor output compensation circuit
US20230408604A1 (en) Sensor output compensation circuit
CN217424394U (zh) 一种传感器的零满位调节系统
KR100238776B1 (ko) 압력센서용 온도보상방법 및 그를 이용한 온도보상장치
RU2165602C2 (ru) Полупроводниковый датчик давления
KR20180068106A (ko) 저항값 측정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