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657706A - 建筑管网供水系统 - Google Patents
建筑管网供水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6657706A CN116657706A CN202310651384.2A CN202310651384A CN116657706A CN 116657706 A CN116657706 A CN 116657706A CN 202310651384 A CN202310651384 A CN 202310651384A CN 116657706 A CN116657706 A CN 11665770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ater supply
- water
- pipe
- area
- flow regulat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49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44
- 230000001502 supplemen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2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2
- 239000012528 membran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4
- 239000008400 supply wat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0000001276 controll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265 energy consump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38000005192 parti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29058 respiratory gaseous ex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13589 supplem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2035 prolong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826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428 plumb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853 adhesiv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070 adhe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96 convention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28 dus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3013 elastic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535 impurit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347 inj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924 injec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707 rearrang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30 ri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3—WATER SUPPLY; SEWERAGE
- E03B—INSTALLATIONS OR METHODS FOR OBTAINING, COLLECTING, OR DISTRIBUTING WATER
- E03B7/00—Water main or service pipe systems
- E03B7/02—Public or like main pipe system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3—WATER SUPPLY; SEWERAGE
- E03B—INSTALLATIONS OR METHODS FOR OBTAINING, COLLECTING, OR DISTRIBUTING WATER
- E03B11/00—Arrangements or adaptations of tanks for water supply
- E03B11/02—Arrangements or adaptations of tanks for water supply for domestic or like local water supply
- E03B11/06—Arrangements or adaptations of tanks for water supply for domestic or like local water supply with air regulator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3—WATER SUPPLY; SEWERAGE
- E03B—INSTALLATIONS OR METHODS FOR OBTAINING, COLLECTING, OR DISTRIBUTING WATER
- E03B7/00—Water main or service pipe systems
- E03B7/07—Arrangement of devices, e.g. filters, flow controls, measuring devices, siphons or valves, in the pipe syste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Pipeline Systems (AREA)
Abstract
发明属于建筑供水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建筑管网供水系统,包括高区供水管网、非高区供水管网、供水泵和辅助调流装置。高区供水管网包括并联的高区供水管路和高区调流装置,非高区供水管网与高区供水管网并联,非高区供水管网包括并联的非高区供水管路和非高区调流装置,供水泵用于向高区供水管路和非高区供水管路供水,高区供水管路和非高区供水管路中串联有辅助调流装置中的调流箱和/或调流管。通过分区管理可以更好的对高区供水管网和非高区供水管网进行补水,并且通过设置辅助调流装置,进一步地提升建筑管网中的补水效率,并且通过辅助调流装置,使得不仅降低了水泵的扬程,还降低能耗,使得一个供水泵即可满足供水需求,节约了成本。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供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建筑管网供水系统。
背景技术
过去城市水厂产能不足、管网供水能力差、城市水压普遍偏低的情况下,设置楼顶水箱在夜间利用管网余压补充蓄水,在用水高峰管网压力下降时出水,缓解了供水能力不足的问题,有效解决了供需矛盾,使供水压力平稳。而随着楼层的数量越来越多,高度越来越高,使用楼顶水箱进行补充蓄水的方案已经无法满足目前的高层建筑供水的需求。目前常规的做法是在变频水泵后增加并联的气压罐,通过气压罐来对对供水管网进行补充蓄水,以此来替代楼顶水箱的方案。
但是随着城市中高层建筑的逐渐增多,其累计的无用能耗已达到惊人的数量,而且随着高层甚至超高层建筑的增多,对供水管网的补水压力也进一步加剧,因此只设置一个气压罐来对整个管网系统进行补水已经无法满足使用需求。
因此,亟需一种建筑管网供水系统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管网供水系统,降低水泵扬程,降低水泵流量,节能减排,增强补水效果,提升补水效率。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该建筑管网供水系统包括:
高区供水管网,所述高区供水管网包括高区供水管路和高区调流装置,所述高区调流装置与所述高区供水管路并联,所述高区供水管路用于向多个高区用水端供水;
非高区供水管网,所述非高区供水管网与所述高区供水管网并联,所述非高区供水管网包括非高区供水管路和非高区调流装置,所述非高区调流装置与所述非高区供水管路并联,所述非高区供水管路用于向多个低区用水端供水;
供水泵,所述供水泵用于向所述高区供水管路和所述非高区供水管路供水;
辅助调流装置,所述辅助调流装置包括调流箱和调流管,所述高区供水管路串联有所述调流箱和/或所述调流管,所述非高区供水管路串联有所述调流箱和/或所述调流管。
可选地,所述非高区供水管网包括多个低区供水管网,每个所述低区供水管网分别用于向各自所述的多个所述低区用水端供水,所述非高区供水管路包括非高区供水主管路和多个彼此并联的非高区供水次管路,多个所述非高区供水次管路中均串联有所述调流箱和/或所述调流管,所述非高区供水次管路用于向对应的所述低区用水端供水。
可选地,所述调流管包括进水管、出水管和补水管,所述补水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进水管和所述出水管连接,所述补水管的内径大于所述进水管的内径和所述出水管的内径,所述补水管上还开设有用于平衡所述补水管内部气压的调压气口。
可选地,所述调流管还包括调压管阀,所述调压管阀包括排气管和吸气管,所述吸气管的一端与所述排气管连通,所述吸气管的另一端与外界连通,所述排气管一端与所述调压气口连通,所述排气管另一端与所述外界连通,所述排气管内设有排气阀,所述排气阀用于控制排气管与外界的通断,所述吸气管内设有吸气阀,所述吸气阀用于控制吸气管与外界的通断。
可选地,所述排气管内还设有止水阀,所述排气管在所述止水阀处设有第一圆环挡板,止水阀包括止水上盖、止水下盖、止水连杆、第一弹性件和浮漂,所述止水上盖和所述止水下盖分别连接在所述止水连杆的两端,并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圆环挡板的两侧,所述止水连杆可滑动地穿设在所述第一圆环挡板中,所述浮漂连接在所述止水下盖背离所述止水上盖的一侧,所述第一弹性件夹设在所述止水上盖和所述第一圆环挡板之间。
可选地,所述排气管在所述排气阀处设有第二圆环挡板,所述排气阀包括排气上盖、排气下盖和排气连杆,所述排气上盖和所述排气下盖分别连接在所述排气连杆的两端,并分别位于所述第二圆环挡板的两侧,所述排气连杆可滑动地穿设在所述第二圆环挡板中。
可选地,所述吸气管在所述吸气阀处设有第三圆环挡板,所述吸气阀包括吸气上盖、吸气下盖和吸气连杆,所述吸气上盖和所述吸气下盖分别连接在所述吸气连杆的两端,并分别位于所述第三圆环挡板的两侧,所述吸气连杆可滑动地穿设在所述第三圆环挡板中。
可选地,所述调流箱包括连接主箱和与所述连接主箱连通的储水次箱,所述连接主箱串联在所述高区供水管路或所述非高区供水次管路中,所述储水次箱内设有弹性储水结构。
可选地,所述弹性储水结构包括底板、第二弹性件和弹性膜,所述第二弹性件夹设在所述底板与所述储水次箱的箱底之间,所述弹性膜的一端与所述底板连接,所述弹性膜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接主箱和所述储水次箱的交界处连接,所述弹性膜和所述底板所围成的储水腔与所述连接主箱连通。
可选地,所述调流箱包括多个储水次箱,沿所述连接主箱的周向分布。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建筑管网供水系统,通过在高区供水管网中并联高区调流装置,在非高区供水管网中并联非高区调流装置,通过对高区供水管网和非高区供水管网分区管理可以更好的对高区供水管网和非高区供水管网进行精确补水,并且通过在高区供水管路和非高区供水管路中串联辅助调流装置中的调流箱和/或调流管,进一步地提升建筑管网中的补水效率,增强补水效果,从而满足日愈严峻的供水压力,并且通过辅助调流装置,使得不仅降低了水泵的扬程,还降低能耗,使得一个供水泵即可满足供水需求,节约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建筑管网供水系统的总体示意图;
图2是图1部分A的放大图;
图3是图1部分B的放大图;
图4是本发明的调流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调压管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部分C的放大图;
图7是图5部分D的放大图;
图8是图5部分E的放大图;
图9本发明的调流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的调流箱的内部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的调流箱储水时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的建筑管网供水系统中设置非高区市政供水管路的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二的示意图。
图中:
1、高区供水管网;11、高区供水管路;12、高区调流装置;13、高区用水端;
2、非高区供水管网;21、非高区供水管路;211、非高区供水主管路;212、非高区供水次管路;22、非高区调流装置;23、低区用水端;
3、供水泵;
4、辅助调流装置;41、调流箱;411、连接主箱;412、储水次箱;4121、底板;4122、第二弹性件;4123、弹性膜;42、调流管;421、进水管;422、出水管;423、补水管;424、调压管阀;4241、排气管;42411、第一圆环挡板;42412、第二圆环挡板;4242、吸气管;42421、第三圆环挡板;4243、排气阀;42431、排气上盖;42432、排气下盖;42433、排气连杆;4244、吸气阀;42441、吸气上盖;42442、吸气下盖;42443、吸气连杆;4245、止水阀;42451、止水上盖;42452、止水下盖;42453、止水连杆;42454、第一弹性件;42455、浮漂;
5、压力开关;
6、第一止逆阀;
7、第二止逆阀;
8、非高区市政供水管路;
9、市政调流装置;
100、主供水管路;
200、高区分支管路;
300、非高区分支管路;
400、高区补水分支管路;
500、非高区补水分支管路;
600、单向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为了降低水泵扬程,降低水泵流量,节能减排,增强补水效果,提升补水效率,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建筑管网供水系统。
实施例一
如图1至图11所示,该建筑管网供水系统包括高区供水管网1、非高区供水管网2、供水泵3和辅助调流装置4,高区供水管网1包括高区供水管路11和高区调流装置12,高区调流装置12与高区供水管路11并联,高区供水管路11用于向多个高区用水端13供水,非高区供水管网2与高区供水管网1并联,非高区供水管网2包括非高区供水管路21和非高区调流装置22,非高区调流装置22与非高区供水管路21并联,非高区供水管路21用于向多个低区用水端23供水,供水泵3用于向高区供水管路11和非高区供水管路21供水,辅助调流装置4包括调流箱41和调流管42,高区供水管路11串联有调流箱41或调流管42中的一个,也可以在高区供水管路11将调流箱41和调流管42都串联在内,非高区供水管路21串联有调流箱41或调流管42中的一个,也可以在非高区供水管路21中将串联调流箱41和调流管42都串联在内。
通过在高区供水管网1中并联高区调流装置12,在非高区供水管网2中并联非高区调流装置22,通过对高区供水管网1和非高区供水管网2分区管理可以更好的对高区供水管网1和非高区供水管网2进行精确补水,并且通过在高区供水管路11和非高区供水管路21中串联辅助调流装置4中的调流箱41或调流管42中的一个,或者将两者都串联在内,进一步地提升建筑管网中的补水效率,增强补水效果,从而满足日愈严峻的供水压力,由于缓解了供水压力,从而延长了供水管网中管道、水泵、阀件寿命,并且通过辅助调流装置4,使得不仅降低了水泵的扬程,还降低能耗,使得一个供水泵3即可满足供水需求,节约了成本。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非高区供水管网21还包括非高区市政供水管路8,非高区市政供水管路8与非高区供水管路21和高区供水管路11并联,与非高区供水管路21不同的是,非高区市政供水管路8没有供水泵3,可以通过市政供水系统直接对低区用水端23供水,从而与非高区供水管路21相配合,从而进一步地降低供水泵3的能耗,并且为了非高区市政供水管路8更好地对低区用水端23进行供水,在非高区市政供水管路8中也设有市政调流装置9,以及串联有调流箱41或调流管42中的一个,也可以将调流箱41和调流管42都串联在内。
如图1至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供水泵3为工频泵,与传统的高程建筑供水如住宅变频供水技术相比,本实施例所使用的工频泵可以消除变频器电能损耗,当然在本实施例中也可以用变频泵,此时可减小变频泵规格,减少电能波动造成的损耗,更为节能,并且供水泵3通过压力开关5控制水泵的启停,除此之外,为了避免水倒流,在供水泵3通往高区调流装置12之间设有第一止逆阀6,在供水泵3通往非高区调流装置22之间设有第二止逆阀7,在本实施例中,高区调流装置12和非高区调流装置22均为具有补水调压作用的气压罐。
可选地,如图1所示,非高区供水管网2包括多个低区供水管网,每个低区供水管网分别用于向各自的多个低区用水端23供水,非高区供水管路21包括非高区供水主管路211和多个彼此并联的非高区供水次管路212,多个非高区供水次管路212中均串联有调流箱41或调流管42中的一个,也可以在多个非高区供水次管路212中将调流箱41和调流管42都串联在内,非高区供水次管路212用于向对应的低区用水端23供水。通过对非高区供水管网2进行进一步地的细分,并且在每个非高区供水次管路212中串联调流管42或调流箱41使得可以更精确、更效率的对每个低区供水管网进行补水。
可选地,如图4至图8所示,调流管42包括进水管421、出水管422和补水管423,补水管423的两端分别与进水管421和出水管422连接,补水管423的内径大于进水管421的内径和出水管422的内径,补水管423上还开设有用于平衡补水管423内部气压的调压气口。通过在进水管421和出水管422之间设置一个内径大于进水管421和出水管422的补水管423,使得在补水管423中可以存储一定量的水,当用水量比较小时,通过利用补水管423中暂存的水,向低区用水端23和高区用水端13供水。使得供水泵3无需在用水量较小时启动,从而避免供水泵3的频繁启停,降低能耗,提高供水泵3的使用寿命,并且由于在用水量大时,供水泵3、补水管423和高区调流装置12或低区调流装置一起供水,降低了高峰用水时供水泵3的流量,使得可以选择小功率的供水泵3,从而节省成本,降低造价。
在本实施例中,调流管42包括多个进水管421,在满足供水需求的条件下,多个低区供水管网可通过多个进水管421与同一补水管423连接,通过同一补水管423对多个低区供水管网进行补水调流,从而节省制造成本,并且补水管423管身的长度可长可短,补水管423的形状也可以是圆形结构、方形结构、直线形结构或弯曲形结构等内部中空的结构皆可,并且补水管423可以垂直安装、倾斜安装或水平安装等,综上所述,补水管423的长度、形状以及安装方式在符合本申请的功能的前提下,均不受限制,均可以根据现场需求进行修改,对此不再赘述。
进一步地,如图5至图8所示,调流管42还包括调压管阀424,调压管阀424包括排气管4241和吸气管4242,吸气管4242的一端与排气管4241连通,吸气管4242的另一端与外界连通,排气管4241一端与调压气口连通,排气管4241另一端与外界连通,排气管4241内设有排气阀4243,排气阀4243用于控制排气管4241与外界的通断,吸气管4242内设有吸气阀4244,吸气阀4244用于控制吸气管4242与外界的通断。通过设计一种调压管阀424,使得调流管42在进出水时,可以通过气压自动开启或关闭调排气阀4243和吸气阀4244来平衡调流管42内的气压,并且通过设置调流管阀424,还可以避免外界的灰尘杂质进入到管网系统中。
可选地,如图5、图7所示,排气管4241内还设有止水阀4245,排气管4241在止水阀4245处设有第一圆环挡板42411,止水阀4245包括止水上盖42451、止水下盖42452、止水连杆42453、第一弹性件42454和浮漂42455,止水上盖42451和止水下盖42452分别连接在止水连杆42453的两端,并分别位于第一圆环挡板42411的两侧,止水连杆42453可滑动地穿设在第一圆环挡板42411中,浮漂42455连接在止水下盖42452背离止水上盖42451的一侧,第一弹性件42454夹设在止水上盖42451和第一圆环挡板42411之间。通过设置止水阀4245,当对调流管42内注入水时,随着水位的升高,水逐渐进入到排气管4241中,此时水的浮力会带动浮漂42455逐渐向上,使得止水下盖42452与第一圆环挡板42411抵接,从而将排气管4241封闭,从而避免水从排气管4241中流出。
在本实施例中,浮漂42455与止水下盖42452通过一硬质杆连接在一起,为了保证浮漂42455的浮力可以带动止水上盖42451、止水下盖42452和止水连杆42453整体向上浮动,止水上盖42451、止水下盖42452和止水连杆42453均采用轻质材料制成。示例性地,第一弹性件42454为弹簧。
可选地,如图5、图6所示,排气管4241在排气阀4243处设有第二圆环挡板42412,排气阀4243包括排气上盖42431、排气下盖42432和排气连杆42433,排气上盖42431和排气下盖42432分别连接在排气连杆42433的两端,并分别位于第二圆环挡板42412的两侧,排气连杆42433可滑动地穿设在第二圆环挡板42412中。通过采用排气上盖42431和排气下盖42432分别连接在排气连杆42433的两端作为排气阀4243,使得在非排气工作期间,排气上盖42431、排气下盖42432和排气连杆42433组成的结构在重力的作用下,落在第二圆环挡板42412上,排气上盖42431与第二圆环挡板42412抵接,使得排气上盖42431在非排气工作状态下,将排气管4241封闭。
在本实施例中,组成排气阀4243的排气上盖42431、排气下盖42432和排气连杆42433均采用轻质材料制成,从而保证在排气时,排出的气体可以推动排气下盖42432,使得排气上盖42431与第二圆环挡板42412分离,使得气体可以顺利排出。
可选地,如图5、图8所示,吸气管4242在吸气阀4244处设有第三圆环挡板42421,吸气阀4244包括吸气上盖42441、吸气下盖42442和吸气连杆42443,吸气上盖42441和吸气下盖42442分别连接在吸气连杆42443的两端,并分别位于第三圆环挡板42421的两侧,吸气连杆42443可滑动地穿设在第三圆环挡板42421中。通过采用吸气上盖42441和吸气下盖42442分别连接在吸气连杆42443的两端作为吸气阀4244,使得在非吸气工作期间,吸气上盖42441、吸气下盖42442和吸气连杆42443组成的结构在重力的作用下,落在第三圆环挡板42421上,吸气上盖42441与第三圆环挡板42421抵接,使得吸气上盖42441在非吸气工作状态下,将吸气管4242封闭。
在本实施例中,组成吸气阀4244的吸气上盖42441、吸气下盖42442和吸气连杆42443均采用轻质材料制成,从而保证在吸气时,外界的气体可以推动吸气下盖42442,使得吸气上盖42441与第三圆环挡板42421分离,使得气体可以顺利进入到进气管内部。
可选地,如图9至图11所示,调流箱41包括连接主箱411和与连接主箱411连通的储水次箱412,连接主箱411串联在高区供水管路11或非高区供水次管路212中,储水次箱412内设有弹性储水结构。通过设置调流箱41,在储水次箱412中的弹性储水结构中存储有一定量的水,当用水量比较小时,通过利用弹性储水结构中暂存的水,向低区用水端23和高区用水端13供水,使得供水泵3无需在用水量较小时启动,从而避免供水泵3的频繁启停,降低能耗,提高供水泵3的使用寿命,并且由于在用水量大时,供水泵3、储水次箱412和高区调流装置12或非高区调流装置22一起供水,降低了高峰用水时供水泵3的流量,使得可以选择小功率的供水泵3,从而节省成本,降低造价。
在本实施例中,连接主箱411和储水次箱412可以为箱体结构,也可以为圆罐结构等,并且连接主箱411和储水次箱412的容积可以根据需求设计,综上所述,连接主箱411和储水次箱412的形状以及容积在符合本申请的功能的前提下,均不受限制,均可以根据现场需求进行修改,对此不再赘述。
可选地,如图9所示,弹性储水结构包括底板4121、第二弹性件4122和弹性膜4123,第二弹性件4122夹设在底板4121与储水次箱412的箱底之间,弹性膜4123的一端与底板4121连接,弹性膜4123的另一端与连接主箱411和储水次箱412的交界处连接,弹性膜4123和底板4121所围成的储水腔与连接主箱411连通。通过利用弹性膜4123的弹性,使得在储水是弹性膜4123受力膨胀,第二弹性件4122被压缩,当需要使用弹性储水结构进行补水时,在第二弹性件4122和弹性膜4123的弹力的作用下,使得弹性储水结构中的水受力排出,从而实现利用弹性储水结构进行补水。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弹性件4122为弹簧,当弹性储水结构储水时,弹簧受力压缩,当弹性储水结构补水时,弹簧通过自身的弹力作用,推动底板4121将水排出,其中弹性膜4123可使用任何具有弹性的材质进行制作,示例性地,可以使用橡胶材质来制作弹性膜4123,其中弹性膜4123可以使用结构性连接与底板4121进行连接,同时也可以使用粘接等方式与底板4121进行连接,其具体连接方式属于常规方式,在此不再赘述,并且由于第二弹性件4122的作用,也可以实现弹性储水结构内容积的变化,因此弹性膜4123也可以为柔性材质的材料进行制作,其形状,大小均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制作,在此不再赘述。
可选地,如图10所示,调流箱41包括多个储水次箱412,沿连接主箱411的周向分布。通过增设多个储水次箱412,从而增加调流箱41的储水量,从而更好的实现补水的功能。在本实施例中,在连接主箱411的轴向呈90°均匀分布有四个储水次箱412,在其他实施例中,储水次箱412的数量及布置角度均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修改,不限于上述数量,分布角度以及是否均布。
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首先通过供水泵3将市政总供水系统中的水输送到高区供水管网1和非高区供水管网2中,输送到高区供水管网1中的水,沿着高区供水管路11流向多个高区用水端13并进行供水,其中一部分水会进入到高区调流装置12即气压罐中和辅助调流装置4即调流管42或调流箱41中存储起来,当用水量较小时,供水泵3不会启动,使用高区调流装置12对高区用水端13进行供水,由于用水量的不可确定性,可能突然间增大,此时供水泵3存在无法及时供水的情况,此时串联的高区供水管路11中的辅助调流装置4,会辅助高区调流装置12进行供水,在本实施例中,高区供水管路11中串联的辅助调流装置4为调流箱41,当需要使用调流箱41进行辅助供水时,由于调流主箱中反馈给储水次箱412中的压力小于第二弹性件4122和弹性膜4123的弹力,此时第二弹性件4122和弹性膜4123开始恢复原形,并将储水次箱412中的水挤压到调流主箱中,并对高区用水端13进行供水;
输送到非高区供水管网2中的水,沿着非高区供水主管路211流向多个并联的非高区供水次管路212,对多个低区供水管网中的多个低区用水端23供水,其中一部分的水会存储到与非高区供水主管路211并联的非高区调流装置22,即气压罐中存储起来,还有一部分会流入到辅助调流装置4即调流管42或调流箱41中存储起来,当用水量较小时,供水泵3不会启动,使用非高区调流装置22对低区用水端23进行供水,由于用水量的不可确定性,可能突然间增大,此时供水泵3存在无法及时供水的情况,此时串联的非高区供水次管路212中的辅助调流装置4,会辅助非高区调流装置22进行供水,在本实施例中,非高区供水次管路212中串联的辅助调流装置4为调流管42,由于调流管42的补水管423的内径大于进水管421的内径和出水管422的内径,所以补水管423中存储有一定量的水,当需要调流管42辅助供水时,补水管423中存储的水便会与非高区调流装置22共同向低区用水端23供水,以满足低区用水端23的用水需求。
与补水管423调压气口连接的调流管42阀具有四种工作状态,初始状态,第一阶段排气状态,第二阶段排气状态和吸气状态。
初始状态:止水阀4245常开,此时止水阀4245的第一弹性件42454在止水上盖42451、止水下盖42452、止水连杆42453和浮漂42455的重力的作用下处于压缩状态,排气阀4243关闭,吸气阀4244关闭;
第一阶段排气状态:注水时,为了保证气压平衡,需要向外排气,此时气体通过止水阀4245,将排气下盖42432顶起,使得排气上盖42431与第一圆环挡板42411分离,从而使气体通过,实现排气,此时吸气阀4244关闭;
第二阶段排气状态:注水一段时间后,水顺着排气管4241进入,此时浮漂42455在水浮力的作用下,向上运动,此时消除止水上盖42451、止水下盖42452、止水连杆42453和浮漂42455的重力,第一弹性件42454复位,辅助浮漂42455,带动止水下盖42452靠近第一圆环挡板42411,直至止水下盖42452将第一圆环挡板42411封闭,从而将排水管封死,避免水从排气管4241中流出,此时气体不在排出,排气阀4243的排气下盖42432失去了气体的推动,在重力的作用下下落,此时排气上盖42431将第二圆环挡板42412封闭,排气阀4243关闭,吸气阀4244关闭。
吸气阶段:供水时,为了保证气压平衡,需要由吸取外界的气体,此时浮漂42455失去了水的浮力,止水上盖42451、止水下盖42452、止水连杆42453和浮漂42455的重力作用下压缩第一弹性件42454,使得第一弹性件42454的弹力等于止水上盖42451、止水下盖42452、止水连杆42453和浮漂42455的重力停止收缩,止水阀4245开启,此时吸气上盖42441上部处于负压状态,外界气体推动吸气下盖42442,使得吸气上盖42441与第三圆环挡板42421分离,外界气体进入到吸气管4242内部,从而平衡补水管423内的气压。
实施例二
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在实施例一中,高区供水管路11和非高区供水管路21是两条并联的管路,供水泵3位于两条管路的连接处,在本实施例中,高区供水管路11和非高区供水管路21还可以是一条主供水管路100上的不同分支,供水泵3只需要对主供水管路100进行供水。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该管网系统包括主供水管路100、高区分支管路200和多个非高区分支管路300,高区分支管路200和多个非高区分支管路300彼此并联在主供水管路100中,供水泵3用于向主供水管路100进行供水,在主供水管路100上还设有高区补水分支管路400和非高区补水分支管路500,在高区补水分支管路400中设置有用于为高区分支管路200进行补水的高区调流装置12,在非高区补水分支管路500中设置有为非高区分支管路300补水的非高区调流装置22,并且在高区补水分支管路400中设置有单向阀600,从而保证高区调流装置12只负责向高区分支管路200进行补水,其中在主供水管路100、高区分支管路200和非高区分支管路300中串联有调流箱41或调流管42中的一个,也可以将调流箱41和调流管42都串联在内,从而与高区调流装置12和非高区调流装置22进行配合供水。
与实施例一相同的是,在本实施例中,供水泵3也是通过压力开关5进行控制,也设有与主供水管路100并联的非高区市政供水管路8,与主供水管路100不同的是,非高区市政供水管路8没有供水泵3,可以通过市政供水系统直接对低区用水端23供水,从而与非高区分支管路300相配合,从而进一步地降低供水泵3的能耗,并且为了非高区市政供水管路8更好地对低区用水端23进行供水,在非高区市政供水管路8中也串联有调流箱41或调流管42中的一个,也可以将调流箱41和调流管42都串联在内。
显然,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建筑管网供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管网供水系统包括:
高区供水管网(1),所述高区供水管网(1)包括高区供水管路(11)和高区调流装置(12),所述高区调流装置(12)与所述高区供水管路(11)并联,所述高区供水管路(11)用于向多个高区用水端(13)供水;
非高区供水管网(2),所述非高区供水管网(2)与所述高区供水管网(1)并联,所述非高区供水管网(2)包括非高区供水管路(21)和非高区调流装置(22),所述非高区调流装置(22)与所述非高区供水管路(21)并联,所述非高区供水管路(21)用于向多个低区用水端(23)供水;
供水泵(3),所述供水泵(3)用于向所述高区供水管路(11)和所述非高区供水管路(21)供水;
辅助调流装置(4),所述辅助调流装置(4)包括调流箱(41)和调流管(42),所述高区供水管路(11)串联有所述调流箱(41)和/或所述调流管(42),所述非高区供水管路(21)串联有所述调流箱(41)和/或所述调流管(4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管网供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非高区供水管网(2)包括多个低区供水管网,每个所述低区供水管网分别用于向各自的多个所述低区用水端(23)供水,所述非高区供水管路(21)包括非高区供水主管路(211)和多个彼此并联的非高区供水次管路(212),多个所述非高区供水次管路(212)中均串联有所述调流箱(41)和/或所述调流管(42),所述非高区供水次管路(212)用于向对应的所述低区用水端(23)供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管网供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流管(42)包括进水管(421)、出水管(422)和补水管(423),所述补水管(423)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进水管(421)和所述出水管(422)连接,所述补水管(423)的内径大于所述进水管(421)的内径和所述出水管(422)的内径,所述补水管(423)上还开设有用于平衡所述补水管(423)内部气压的调压气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建筑管网供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流管(42)还包括调压管阀(424),所述调压管阀(424)包括排气管(4241)和吸气管(4242),所述吸气管(4242)的一端与所述排气管(4241)连通,所述吸气管(4242)的另一端与外界连通,所述排气管(4241)一端与所述调压气口连通,所述排气管(4241)另一端与所述外界连通,所述排气管(4241)内设有排气阀(4243),所述排气阀(4243)用于控制排气管(4241)与外界的通断,所述吸气管(4242)内设有吸气阀(4244),所述吸气阀(4244)用于控制吸气管(4242)与外界的通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建筑管网供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管(4241)内还设有止水阀(4245),所述排气管(4241)在所述止水阀(4245)处设有第一圆环挡板(42411),止水阀(4245)包括止水上盖(42451)、止水下盖(42452)、止水连杆(42453)、第一弹性件(42454)和浮漂(42455),所述止水上盖(42451)和所述止水下盖(42452)分别连接在所述止水连杆(42453)的两端,并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圆环挡板(42411)的两侧,所述止水连杆(42453)可滑动地穿设在所述第一圆环挡板(42411)中,所述浮漂(42455)连接在所述止水下盖(42452)背离所述止水上盖(42451)的一侧,所述第一弹性件(42454)夹设在所述止水上盖(42451)和所述第一圆环挡板(42411)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建筑管网供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管(4241)在所述排气阀(4243)处设有第二圆环挡板(42412),所述排气阀(4243)包括排气上盖(42431)、排气下盖(42432)和排气连杆(42433),所述排气上盖(42431)和所述排气下盖(42432)分别连接在所述排气连杆(42433)的两端,并分别位于所述第二圆环挡板(42412)的两侧,所述排气连杆(42433)可滑动地穿设在所述第二圆环挡板(42412)中。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建筑管网供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气管(4242)在所述吸气阀(4244)处设有第三圆环挡板(42421),所述吸气阀(4244)包括吸气上盖(42441)、吸气下盖(42442)和吸气连杆(42443),所述吸气上盖(42441)和所述吸气下盖(42442)分别连接在所述吸气连杆(42443)的两端,并分别位于所述第三圆环挡板(42421)的两侧,所述吸气连杆(42443)可滑动地穿设在所述第三圆环挡板(42421)中。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管网供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流箱(41)包括连接主箱(411)和与所述连接主箱(411)连通的储水次箱(412),所述连接主箱(411)串联在所述高区供水管路(11)或所述非高区供水次管路(212)中,所述储水次箱(412)内设有弹性储水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建筑管网供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储水结构包括底板(4121)、第二弹性件(4122)和弹性膜(4123),所述第二弹性件(4122)夹设在所述底板(4121)与所述储水次箱(412)的箱底之间,所述弹性膜(4123)的一端与所述底板(4121)连接,所述弹性膜(4123)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接主箱(411)和所述储水次箱(412)的交界处连接,所述弹性膜(4123)和所述底板(4121)所围成的储水腔与所述连接主箱(411)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建筑管网供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流箱(41)包括多个储水次箱(412),沿所述连接主箱(411)的周向分布。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0651384.2A CN116657706A (zh) | 2023-06-02 | 2023-06-02 | 建筑管网供水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0651384.2A CN116657706A (zh) | 2023-06-02 | 2023-06-02 | 建筑管网供水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6657706A true CN116657706A (zh) | 2023-08-29 |
Family
ID=877093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10651384.2A Pending CN116657706A (zh) | 2023-06-02 | 2023-06-02 | 建筑管网供水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6657706A (zh) |
-
2023
- 2023-06-02 CN CN202310651384.2A patent/CN116657706A/zh active Pending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1193344Y (zh) | 气囊增压补偿供水装置 | |
CN201610567U (zh) | 智能双模式供水设备 | |
CN209468814U (zh) | 一种多功能补偿式箱式无负压供水设备 | |
CN220058180U (zh) | 建筑管网供水系统 | |
CN112942488B (zh) | 一种节能型无负压设备及控制方法 | |
CN116657706A (zh) | 建筑管网供水系统 | |
US20060159985A1 (en) | Mixing gas delivery apparatus with check valve | |
CN210946972U (zh) | 一种无负压供水系统 | |
CN1104535C (zh) | 管道余压射流联合变频调速加压供水装置 | |
CN201250419Y (zh) | 管网叠压智能供水泵站系统 | |
CN207277418U (zh) | 一种新型分区智能供水系统及供水装置 | |
CN102192332B (zh) | 防虹吸真空断路阀 | |
CN102121260A (zh) | 多水源多向无负压供水方法及设备 | |
CN215406270U (zh) | 一种节能型无负压设备 | |
CN206784497U (zh) | 一种箱式无负压供水设备 | |
CN202627074U (zh) | 箱式矢量无负压供水设备 | |
CN213394097U (zh) | 水锤消除罐管道补水灌水阻抗结构 | |
CN211523366U (zh) | 一种双腔的无负压供水设备 | |
CN212835624U (zh) | 一种绝压二次供水设备 | |
CN210397823U (zh) | 一种液压油输送系统的排水排气阀 | |
CN208309683U (zh) | 一种自带管道间的箱式一体化泵站 | |
CN202767179U (zh) | 无负压供水设备 | |
CN201162245Y (zh) | 带自增压补水的稳压补偿供水装置 | |
CN217399794U (zh) | 一种生活供水系统 | |
CN201193343Y (zh) | 一种无负压成套给水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