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647848A - 频段共享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频段共享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647848A
CN116647848A CN202310747574.4A CN202310747574A CN116647848A CN 116647848 A CN116647848 A CN 116647848A CN 202310747574 A CN202310747574 A CN 202310747574A CN 116647848 A CN116647848 A CN 11664784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equency band
base station
station node
sharing
pres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74757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蔡勇
杨振辉
周剑明
吴乃星
戴鹏
刘祖英
郑夏妍
吕政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747574.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647848A/zh
Publication of CN1166478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64784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6/00Network planning, e.g. coverage or traffic planning tools; Network deployment, e.g. resource partitioning or cells structures
    • H04W16/14Spectrum sharing arrangements between different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53Resources in frequency domain, e.g. a carrier in FDM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8Access point devic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频段共享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用于高效且合理地实现频率资源共享,以增加网络容量并提高网络质量。该方法应用于第一基站节点;第一基站节点为区块链系统中的任意一个基站节点。该方法包括:发送用于表示存在频段使用需求的第一需求信息;从响应于第一需求信息的至少一个第一共享频段中,确定符合预设规则的目标共享频段;预设规则包括相邻基站节点未使用;确定与目标共享频段对应的基站节点之间的智能合约;智能合约用于执行目标共享频段的共享规则。

Description

频段共享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频段共享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移动通信网络中,不同的运营商一般占用不同的频率资源。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这种频率资源利用率较低的方式,容易造成网络拥塞问题。为了增加网络容量和覆盖范围,考虑实现不同运营商之间的频率资源共享。
通用技术中,主要是基于不同运营商的工作人员进行线下协商实现频率资源共享,以使各运营商的基站可以基于其他运营商的频率资源运行。这种依赖于人力的方式效率低下,且容易发生频率资源规划不合理的情况,造成基站之间的同频干扰,导致网络质量降低。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频段共享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用于高效且合理地实现频率资源共享,以增加网络容量并提高网络质量。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频段共享方法,应用于第一基站节点;第一基站节点为区块链系统中的任意一个基站节点;方法包括:发送用于表示存在频段使用需求的第一需求信息;从响应于第一需求信息的至少一个第一共享频段中,确定符合预设规则的目标共享频段;预设规则包括相邻基站节点未使用;确定与目标共享频段对应的基站节点之间的智能合约;智能合约用于执行目标共享频段的共享规则。
可选地,该频段共享方法,还包括:接收来自于第二基站节点的第二需求信息;第二需求信息包括与期望使用的频段对应的使用时间需求;当存在未使用、且满足使用时间需求的第二共享频段时,向第二基站节点发送第二共享频段。
可选地,发送用于表示存在频段使用需求的第一需求信息的方法,具体包括:确定覆盖范围内多个采样点中第一信号强度大于或等于预设强度阈值的采样点的第一数量;第一信号强度用于表示第三基站节点在采样点的信号强度;当第一数量和多个采样点的数量之间的比值大于预设比例阈值时,将第三基站节点确定为相邻基站节点;向相邻基站节点发送第一需求信息。
可选地,从响应于第一需求信息的至少一个第一共享频段中,确定符合预设规则的目标共享频段的方法,具体包括:接收响应于第一需求信息的至少一个第一共享频段;确定相邻基站节点的使用频段;将至少一个第一共享频段中与使用频段不同的第一共享频段,确定为目标共享频段。
可选地,预设规则还包括:带宽满足预设带宽需求、且小于其他满足预设带宽需求的频段的带宽,以及预估成本小于或等于预设成本阈值;当目标共享频段的数量为多个时,该频段共享方法,还包括:从多个目标共享频段中,选取带宽满足预设带宽需求、且小于其他满足预设带宽需求的频段的带宽的至少一个目标共享频段;从至少一个目标共享频段中,选取预估成本小于或等于预设成本阈值的目标共享频段;预估成本用于表示目标共享频段对应的频段权重和预设频段成本之间的乘积,以及目标共享频段对应的场景权重和预设场景成本之间的乘积的和值。
可选地,确定与目标共享频段对应的基站节点之间的智能合约的方法,具体包括:向目标共享频段对应的基站节点发送共享请求消息;响应于目标共享频段对应的基站节点的共享确认消息,生成智能合约。
可选地,执行目标共享频段的共享规则,包括:确定目标共享频段的频段权重、场景权重和共享时长权重;将频段权重和预设频段成本之间的乘积、场景权重和预设场景成本之间的乘积、以及共享时长权重和单位时间成本之间的乘积相加,得到目标共享频段的共享成本。
可选地,确定目标共享频段的频段权重、场景权重和共享时长权重的方法,具体包括:将目标共享频段的中心频率和带宽之间的乘积,与总中心频率和总带宽之间的乘积相比,得到频段权重;总中心频率用于表示归属于目标共享频段对应的基站节点的各频段的中心频率之和;总带宽用于表示归属于目标共享频段对应的基站节点的各频段的带宽之和;将预设权重集合中与目标共享频段对应的基站节点所部署场景对应的权重,确定为场景权重;预设权重集合包括与多个场景一一对应的多个权重;将目标共享频段的共享时段划分为至少一个单位时段;将物理资源块PRB平均利用率大于预设利用率阈值的单位时段确定为忙时段,并将PRB平均利用率小于或等于预设利用率阈值的单位时段确定为闲时段;将各忙时段的时长之和与各忙时段的PRB平均利用率的平均值之间的乘积,和各闲时段的时长之和与各闲时段的PRB平均利用率的平均值之间的乘积相加,得到共享时长权重。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频段共享装置,应用于第一基站节点;第一基站节点为区块链系统中的任意一个基站节点;装置包括:发送单元和确定单元;
发送单元,用于发送用于表示存在频段使用需求的第一需求信息;
确定单元,用于从响应于第一需求信息的至少一个第一共享频段中,确定符合预设规则的目标共享频段;预设规则包括相邻基站节点未使用;
确定单元,还用于确定与目标共享频段对应的基站节点之间的智能合约;智能合约用于执行目标共享频段的共享规则。
可选地,该频段共享装置,还包括:接收单元;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来自于第二基站节点的第二需求信息;第二需求信息包括与期望使用的频段对应的使用时间需求;
发送单元,还用于当存在未使用、且满足使用时间需求的第二共享频段时,向第二基站节点发送第二共享频段。
可选地,发送单元,具体用于:
确定覆盖范围内多个采样点中第一信号强度大于或等于预设强度阈值的采样点的第一数量;第一信号强度用于表示第三基站节点在采样点的信号强度;
当第一数量和多个采样点的数量之间的比值大于预设比例阈值时,将第三基站节点确定为相邻基站节点;
向相邻基站节点发送第一需求信息。
可选地,确定单元,具体用于:
接收响应于第一需求信息的至少一个第一共享频段;
确定相邻基站节点的使用频段;
将至少一个第一共享频段中与使用频段不同的第一共享频段,确定为目标共享频段。
可选地,预设规则还包括:带宽满足预设带宽需求、且小于其他满足预设带宽需求的频段的带宽,以及预估成本小于或等于预设成本阈值;当目标共享频段的数量为多个时,
确定单元,还用于从多个目标共享频段中,选取带宽满足预设带宽需求、且小于其他满足预设带宽需求的频段的带宽的至少一个目标共享频段;
确定单元,还用于从至少一个目标共享频段中,选取预估成本小于或等于预设成本阈值的目标共享频段;预估成本用于表示目标共享频段对应的频段权重和预设频段成本之间的乘积,以及目标共享频段对应的场景权重和预设场景成本之间的乘积的和值。
可选地,确定单元,具体用于:
向目标共享频段对应的基站节点发送共享请求消息;
响应于目标共享频段对应的基站节点的共享确认消息,生成智能合约。
可选地,确定单元,具体用于:
确定目标共享频段的频段权重、场景权重和共享时长权重;
将频段权重和预设频段成本之间的乘积、场景权重和预设场景成本之间的乘积、以及共享时长权重和单位时间成本之间的乘积相加,得到目标共享频段的共享成本。
可选地,确定单元,具体用于:
将目标共享频段的中心频率和带宽之间的乘积,与总中心频率和总带宽之间的乘积相比,得到频段权重;总中心频率用于表示归属于目标共享频段对应的基站节点的各频段的中心频率之和;总带宽用于表示归属于目标共享频段对应的基站节点的各频段的带宽之和;
将预设权重集合中与目标共享频段对应的基站节点所部署场景对应的权重,确定为场景权重;预设权重集合包括与多个场景一一对应的多个权重;
将目标共享频段的共享时段划分为至少一个单位时段;
将物理资源块PRB平均利用率大于预设利用率阈值的单位时段确定为忙时段,并将PRB平均利用率小于或等于预设利用率阈值的单位时段确定为闲时段;
将各忙时段的时长之和与各忙时段的PRB平均利用率的平均值之间的乘积,和各闲时段的时长之和与各闲时段的PRB平均利用率的平均值之间的乘积相加,得到共享时长权重。
第三方面,提供一种频段共享装置,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处理器与存储器通过总线连接;当频段共享装置运行时,处理器执行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以使频段共享装置执行如第一方面的频段共享方法。
该频段共享装置可以是网络设备,也可以是网络设备中的一部分装置,例如网络设备中的芯片系统。该芯片系统用于支持网络设备实现第一方面及其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涉及的功能,例如,接收、确定、分流上述频段共享方法中所涉及的数据和/或信息。该芯片系统包括芯片,也可以包括其他分立器件或电路结构。
第四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执行指令,当计算机执行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第一方面的频段共享方法。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全部或者部分存储在第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其中,第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与频段共享装置的处理器封装在一起的,也可以与频段共享装置的处理器单独封装,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在本申请中,上述频段共享装置的名字对设备或功能模块本身不构成限定,在实际实现中,这些设备或功能模块可以以其他名称出现。只要各个设备或功能模块的功能和本申请类似,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
本申请的这些方面或其他方面在以下的描述中会更加简明易懂。
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至少带来以下有益效果:
基于上述任一方面,本申请中的频段共享方法,可以应用于第一基站节点。第一基站节点可以是区块链系统中的任意一个基站节点。第一基站节点可以发送用于表示存在频段使用需求的第一需求信息,并从响应于第一需求信息的至少一个第一共享频段中,确定符合预设规则的目标共享频段,以进一步确定与目标共享频段对应的基站节点之间的智能合约。
由于预设规则包括相邻基站节点未使用,因此,本申请可以令第一基站节点与相邻基站节点使用不同的频段,改善通用技术容易引起的频率资源规划不合理的问题,避免第一基站节点与相邻基站节点使用同一频段容易导致的同频干扰。并且,本申请可以通过智能合约执行目标共享频段的共享规则,改善通用技术中依赖于人力导致的效率低下的问题,可以高效地实现频段共享。因此,本申请可以用于高效且合理地实现频率资源共享,以增加网络容量并提高网络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区块链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站节点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频段共享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频段共享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频段共享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频段共享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频段共享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频段共享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频段共享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频段共享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频段共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用于表示作例子、例证或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被描述为“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的任何实施例或设计方案不应被解释为比其它实施例或设计方案更优选或更具优势。确切而言,使用“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旨在以具体方式呈现相关概念。
为了便于清楚描述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采用了“第一”、“第二”等字样对功能和作用基本相同的相同项或相似项进行区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第一”、“第二”等字样并不是在对数量和执行次序进行限定。
此外,本申请实施例和权利要求书及附图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不是排他的。例如,包括了一系列步骤或模块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模块,还可以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模块。
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现对本申请涉及到的相关要素进行描述。
移动通信网络中,不同的运营商一般占用不同的频率资源,即每个运营商都拥有独立的频率资源,这使得频谱资源的利用效率低下。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频率资源的浪费和网络拥塞成为了普遍存在的问题。为了增加网络容量和覆盖范围,考虑实现不同运营商之间的频率资源共享。如何让两个或者多个运营商之间的空闲频率充分利用起来成为一个热点问题。基站频率共享技术是一种用于提高移动通信网络容量和效率的技术,它可以使多个运营商共享同一频段的频率资源,从而减少频谱资源的浪费,增加网络容量和覆盖范围。因此,可以通过基站频率共享技术充分利用运营商之间彼此空闲的频率。
目前,已有一些实现基站频率共享技术的方案。例如,频率共享、频率交换、租赁频率资源和频率共建等。频率共享是一种基站频率租赁技术方案,可以让多个运营商共享同一频段的频率资源,以使运营商可以获得更多的频率资源,提高其网络容量和覆盖范围。
频率交换是一种运营商之间通过互相交换未使用的频率资源来扩展自己的网络容量和覆盖范围的技术。通过频率交换,运营商可以避免浪费频率资源,实现最大化的频率资源利用。
租赁频率资源是指运营商可以通过租赁其他运营商未使用的频率资源来扩展网络容量和覆盖范围。作为租赁方的运营商需要支付一定的费用,以获得频率资源的使用权限。
频率共建是指多个运营商可以共同建设基站,并共享该基站的频率资源。通过频率共建,运营商可以减少基站建设成本,提高网络覆盖范围和容量。
可见,基站频率共享技术可以减少运营商的基站建设成本,提高网络容量和覆盖范围,且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和应用不同的实现方案。
然而,以上的实现方案也存在一些缺点。例如,在频率共享的情况下,多个运营商共享同一频段的频率资源,可能会导致频率干扰,从而影响网络质量和用户体验。频率交换需要运营商之间进行协商和合作,如果协商不当或合作不足,可能会导致交换失败,从而影响网络扩展和发展。在租赁频率资源的情况下,作为租赁方的运营商需要支付一定的费用,如果费用过高或者租赁方拒绝支付费用,可能会影响网络扩展和发展。多个运营商共同建设基站并共享频率资源时,需要统一标准和协调合作。如果标准未能统一或者合作不足,可能会导致基站建设失败或者频率资源浪费。
综上,通用的实现方案,主要是基于不同运营商的工作人员进行线下协商实现频率资源共享,以使各运营商的基站可以基于其他运营商的频率资源运行。这种依赖于人力的方式效率低下,且容易发生频率资源规划不合理的情况,造成基站之间的同频干扰,导致网络质量降低。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频段共享方法,可以应用于第一基站节点。第一基站节点可以是区块链系统中的任意一个基站节点。第一基站节点可以发送用于表示存在频段使用需求的第一需求信息,并从响应于第一需求信息的至少一个第一共享频段中,确定符合预设规则的目标共享频段,以进一步确定与目标共享频段对应的基站节点之间的智能合约。
由于预设规则包括相邻基站节点未使用,因此,本申请可以令第一基站节点与相邻基站节点使用不同的频段,改善通用技术容易引起的频率资源规划不合理的问题,避免第一基站节点与相邻基站节点使用同一频段容易导致的同频干扰。并且,本申请可以通过智能合约执行目标共享频段的共享规则,改善通用技术中依赖于人力导致的效率低下的问题,可以高效地实现频段共享。因此,本申请可以用于高效且合理地实现频率资源共享,以增加网络容量并提高网络质量。
该频段共享方法适用于区块链系统。图1示出了该区块链系统100的一种结构。如图1所示,该区块链系统100可以包括:多个基站节点101。各基站节点101可以与其他的至少一个基站节点101通信连接。
一种可能的方式中,图1中的多个基站节点101可以组成区块链网络。各运营商均可以通过基站加入该区块链网络中,发布频率需求和提供频率资源,以参与频率资源共享。在该区块链网络中,各运营商的基站可以作为基站节点101,在区块链上注册并获得相应的权限,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隐私性。基站节点101可以拥有一个唯一的身份标识,且可以在区块链上创建和处理交易。
一种可能的方式中,区块链系统100中的多个基站节点101可以存储有相同的区块链。区块链一般包括多个区块,是一种维护区块的链式结构,可以维持持续增长的、可共享的、不可篡改的数据记录。
可选地,基站节点101存储的区块链可以是私有链或者共有链。私有链可以是访问权限控制较为严格的区块链。共有链可以是任何设备都可读取的区块链。
一种可能的方式中,图1中的基站节点101可以向区块链上传其基础信息。基础信息可以包括作为基站节点身份标识的唯一编号、所归属的运营商、正在使用的频段信息、未使用可共享的频段信息和测量报告(measurement report,MR)数据。
MR数据是移动终端定期向基站上报的测量数据。移动终端向基站上报MR数据时,所处的位置点也可以看作是采样点。MR数据也可以看作是采样点的采样数据。即每个采样点可以采集到完整的MR数据。MR数据包括当前为移动终端提供通信服务的基站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eference signal receiving power,RSRP)、参考信号接收质量(referencesignal receiving quality,RSRQ)、邻区信息和邻区基站的RSRP等信息。其中,邻区信息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邻区的信息。
可选地,基站节点101可以是基站。基站可以是通过移动通信交换中心,同移动设备进行信息传输的无线电收发信电台。基站可以作为移动设备接入互联网的接口设备,也可以称为公用移动通信基站。
一种可能的方式中,多个基站节点101可以配置有相同的智能合约生成规则,且可以基于配置的规则生成用于实现频段共享的智能合约。智能合约是一种自我执行的协议,由代码编写而成,运行在区块链节点之间,可以用于管理交易、数字资产、权益、金融工具和任何可计算的数据和逻辑。进一步地,智能合约可以是一种被嵌入在区块链中的计算机程序,用于自动化执行预先设定的条款和条件。在没有中介方的情况下,共享同一频段的双方可以通过智能合约达成自动化的交易协议。
如图2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站节点101的一种硬件结构示意图。该基站节点101包括处理器21,存储器22、通信接口23、总线24。处理器21,存储器22以及通信接口23之间可以通过总线24连接。
处理器21是基站节点101的控制中心,可以是一个处理器,也可以是多个处理元件的统称。例如,处理器21可以是一个CPU,也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等。其中,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作为一种实施例,处理器21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CPU,例如图2中所示的CPU0和CPU1。
存储器22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或可存储静态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静态存储设备,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或者可存储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动态存储设备,也可以是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EPROM)、磁盘存储介质或者其他磁存储设备、或者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具有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的程序代码并能够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其他介质,但不限于此。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存储器22可以独立于处理器21存在,存储器22可以通过总线24与处理器21相连接,用于存储指令或者程序代码。处理器21调用并执行存储器22中存储的指令或程序代码时,能够实现本申请下述实施例提供的频段共享方法。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存储器22也可以和处理器21集成在一起。
通信接口23,用于基站节点101与其他设备通过通信网络连接,所述通信网络可以是以太网,无线接入网,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WLAN)等。通信接口23可以包括用于接收数据的接收单元,以及用于发送数据的发送单元。
总线24,可以是工业标准体系结构(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ISA)总线、外部设备互连(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PCI)总线或扩展工业标准体系结构(extended 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EISA)总线等。该总线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2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需要指出的是,图2中示出的结构并不构成对基站节点101的限定,除图2所示部件之外,基站节点101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如图3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频段共享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频段共享方法可以应用于第一基站节点。第一基站节点可以是图1所示的区块链系统100中的任意一个基站节点101。该频段共享方法包括:S301-S303。
S301、第一基站节点发送用于表示存在频段使用需求的第一需求信息。
一种可能的方式中,第一需求信息可以包括与期望使用的频段对应的使用时间需求。使用时间需求可以是需求使用的时长(例如1个小时等),也可以是需求使用的时段(例如14:00-15:00等)。
一种可能的方式中,第一基站节点可以基于所配置的频率资源,向其覆盖范围内的各种电子设备提供网络通信服务。在各种电子设备的数量较多的情况下,第一基站节点会面临较高的网络负载,容易造成所配置的频率资源难以满足各种电子设备的网络通信需求的问题。
这种情况下,第一基站节点可以确定存在频段使用需求,并发送用于表示存在频段使用需求的第一需求信息,以获取归属于其他运营商的基站节点的频率资源,从而增加网络容量。
一种可能的方式中,第一基站节点发送第一需求信息的方式,可以是在区块链系统中广播第一需求信息。具体而言,第一基站节点可以基于点对点广播、广播网络和广播池等方式,在区块链系统中广播第一需求信息。
点对点广播方式下,第一基站节点可以向邻居节点发送第一需求信息,以使邻居节点再向它们的邻居节点发送第一需求信息,直至所有基站节点都接收到第一需求信息。
广播网络方式下,第一基站节点可以直接向区块链系统中所有的基站节点发送第一需求信息。
基于广播池时,第一基站节点可以向广播池发送第一需求信息,以使其他的基站节点可以从广播池中获取到第一需求信息。
一种可能的方式中,第一基站节点发送第一需求信息的方式,也可以是向特定的一个或多个基站节点发送第一需求信息。该特定的一个或多个基站节点,可以是第一基站节点的相邻基站节点,即与第一基站节点部署在相同或者相邻位置的基站节点。
S302、第一基站节点从响应于第一需求信息的至少一个第一共享频段中,确定符合预设规则的目标共享频段。
其中,预设规则可以包括相邻基站节点未使用。相邻基站节点可以是与第一基站节点存在覆盖范围交叠的基站节点。
一种可能的方式中,在区块链系统中,可以没有与第一基站节点存在覆盖范围交叠情况的基站节点,也可以有一个或多个基站节点与第一基站节点存在覆盖范围交叠情况。即第一基站节点可以没有相邻基站节点,也可以有一个或多个相邻基站节点。
一种可能的方式中,区块链系统中的基站节点可以接收到来自于第一基站节点的第一需求信息,并确定所配置的频率资源中是否存在未使用的频段。
若所配置的频率资源中不存在未使用的频段,即没有闲置的频率资源,或者所配置的频率资源中存在未使用的频段但不满足第一需求信息中的使用时间需求,区块链系统中的基站节点可以不响应第一需求信息,或者向第一基站节点发送拒绝共享消息。
其中,不满足第一需求信息中的使用时间需求可以是预估闲置时长小于需求使用的时长,或者预估闲置时段与需求使用的时段不一致。进一步地,第一基站节点可以基于所配置的各个频段的历史使用信息,确定所配置的各个频段对应的预估闲置时长和/或预估闲置时段。例如,若第一基站节点所配置的频段A的历史使用信息中,每天的1:00至5:00之间频段A处于未使用状态,则频段A对应的预估闲置时长可以是4个小时、预估闲置时段可以是1:00至5:00。
若所配置的频率资源中存在未使用的频段、且满足第一需求信息中的使用时间需求,区块链系统中的基站节点可以将未使用的频段,作为响应于第一需求信息的第一共享频段发送至第一基站节点。相应的,第一基站节点可以接收到来自于区块链系统中的基站节点的第一共享频段。后续,若第一基站节点确定使用该第一共享频段,则作为该第一共享频段的提供方的基站节点,可以得到来自于第一基站节点的虚拟资源(例如数字货币等)。
应理解,在区块链系统中,可以有一个或者多个基站节点向第一基站节点发送第一共享频段,一个基站节点可以向第一基站节点发送一个或多个第一共享频段。
一种可能的方式中,第一基站节点接收到响应于第一需求信息的至少一个第一共享频段后,可以从响应于第一需求信息的至少一个第一共享频段中,确定符合预设规则的目标共享频段。
具体而言,若第一基站节点没有相邻基站节点,则至少一个第一共享频段均符合相邻基站节点未使用的预设规则,第一基站节点可以从至少一个第一共享频段中,随机选择一个第一共享频段,并将该一个第一共享频段确定为符合预设规则的目标共享频段。
若第一基站节点有一个或多个相邻基站节点,则工作人员可以预先将该一个或多个相邻基站节点的通信地址配置在第一基站节点中。或者,第一基站节点也可以通过接收到的MR数据,确定该一个或多个相邻基站节点的通信地址。
基于此,第一基站节点可以向该一个或多个相邻基站节点发送使用信息请求,以获取该一个或多个相邻基站节点正在使用的频段。进一步地,第一基站节点可以将至少一个第一共享频段,与该一个或多个相邻基站节点正在使用的频段进行比较,以确定至少一个第一共享频段中未被相邻基站节点使用的频段,得到符合预设规则的目标共享频段。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目标共享频段为相邻基站节点未使用的频段,因此,第一基站节点使用目标共享频段时,可以避免与相邻基站节点之间的同频干扰。
S303、第一基站节点确定与目标共享频段对应的基站节点之间的智能合约。
其中,智能合约可以用于执行目标共享频段的共享规则,以实现运营商之间的频段共享交易。共享规则可以包括计费规则和区块生成规则等。计费规则可以用于确定第一基站节点使用目标共享频段所需要支付的虚拟资源。区块生成规则可以用于生成记录有第一基站节点使用目标共享频段时的日志信息的区块。
一种可能的方式中,结合图1,在图1所示的区块链系统中,各基站节点可以配置有相同的智能合约生成规则。各基站节点可以基于配置的智能合约生成规则,生成智能合约,或者对其他的基站节点生成的智能合约进行验证。智能合约生成规则可以用于规定智能合约中计费规则和区块生成规则的相关参数,以及智能合约支持的频段数量等。例如,一个智能合约可以执行一个频段的共享规则,若需要实现多个频段的共享,则可以分别生成多个智能合约,分别执行共享规则。
一种可能的方式中,第一基站节点在确定目标共享频段后,可以生成用于执行目标共享频段的共享规则的智能合约,并向目标共享频段对应的基站节点发送携带有该智能合约的共享请求消息。相应的,目标共享频段对应的基站节点可以接收到来自于第一基站节点的共享请求消息,并解析共享请求消息确定用于执行目标共享频段的共享规则的智能合约。
若目标共享频段对应的基站节点确定与第一基站节点共同使用目标共享频段,则目标共享频段对应的基站节点可以向第一基站节点发送共享确认消息。相应的,第一基站节点可以接收到来自于目标共享频段对应的基站节点的共享确认消息,并确定与目标共享频段对应的基站节点之间的智能合约。后续,第一基站节点和目标共享频段对应的基站节点可以分别执行智能合约,以执行目标共享频段的共享规则,实现目标共享频段在共享时段内的计费和使用,且保证共享时段内目标共享频段使用的安全性。
一种可能的方式中,目标共享频段结束共享后,第一基站节点可以通过智能合约执行计费规则,确定需要支付的虚拟资源,并在所拥有的虚拟资源中扣除需要支付的虚拟资源。目标共享频段对应的基站节点也可以通过智能合约执行计费规则,确定可以收取的虚拟资源,并在所拥有的虚拟资源中增加可以收取的虚拟资源。第一基站节点需要支付的虚拟资源,和目标共享频段对应的基站节点可以收取的虚拟资源在数量上一致。
一种可能的方式中,第一基站节点可以通过智能合约,生成与目标共享频段在共享期间内的日志信息对应的区块,并在区块链系统中广播所生成的区块。区块链系统中的其他基站节点可以验证区块中相关信息的正确性,以保证频率共享的透明性和安全性。
需要说明的是,智能合约具备自我执行、透明、不可篡改、无需信任第三方和可编程性等特点。
自我执行是指智能合约可以由基站节点自动完成执行,无需人工干预,可以支持实现无需信任第三方的自动化交易。
透明是指智能合约的执行过程可以被记录在区块链上,任何基站节点都可以查看和验证,可以确保交易的公平性和透明性。
不可篡改是指智能合约一旦被写入区块链,就无法被篡改,可以保证合约条款的可信性。
无需信任第三方是指智能合约的自动执行过程是公开、可验证的,不需要信任第三方即可实现。
可编程性是指智能合约可以根据需要进行编写和修改,可以实现各种复杂的业务逻辑和流程。
基于此,本申请可以通过智能合约,自动执行关于目标共享频段的计费规则和区块生成规则等共享规则,实现第一基站节点和目标共享频段对应的基站节点共同使用目标共享频段,以确保公平、透明和高效的计费,且可以自动记录关于目标共享频段的使用情况和交易信息,并将这些信息以区块的形式存储在区块链上,确保数据的安全和透明。
此外,智能合约也可以用来自动处理第一基站节点归属的运营商,和目标共享频段对应的基站节点归属的运营商之间的结算、支付和账单等过程,从而减少人为错误和欺诈的可能性。因此,本申请可以用于高效且合理地实现频率资源共享,以增加网络容量并提高网络质量。
在一种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频段共享方法,还包括:S401-S402。
S401、第一基站节点接收来自于第二基站节点的第二需求信息。
其中,第二需求信息可以包括与期望使用的频段对应的使用时间需求。
一种可能的方式中,第二基站节点可以是区块链系统中的任意一个基站节点,也可以是第一基站节点的相邻基站节点。
一种可能的方式中,第二基站节点可以在存储频段使用需求时,发送第二需求信息。相应的,第一基站节点可以接收到来自于第二基站节点的第二需求信息,并解析第二需求信息得到与期望使用的频段对应的使用时间需求。
应理解,关于第二基站节点发送第二需求信息的实现方式,可以参考S301中第一基站节点发送第一需求信息的具体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S402、第一基站节点当存在未使用、且满足使用时间需求的第二共享频段时,向第二基站节点发送第二共享频段。
一种可能的方式中,若第一基站节点确定所配置的频率资源中存在未使用、且满足使用时间需求的频段,则可以将确定到的频段确定为响应于第二需求信息的第二共享频段,并向第二基站节点发送第二共享频段。
在一种实施例中,结合图3,如图5所示,在上述S301中,即第一基站节点发送用于表示存在频段使用需求的第一需求信息时,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包括:S501-S503。
S501、第一基站节点确定覆盖范围内多个采样点中第一信号强度大于或等于预设强度阈值的采样点的第一数量。
其中,第一信号强度可以用于表示第三基站节点在采样点的信号强度。第三基站节点可以是区块链系统中的任意一个基站节点。
可选地,预设强度阈值可以由工作人员预先设置在基站节点中。例如,预设强度阈值可以是-110分贝毫瓦(decibel relative to one milliwatt,dBm)。
一种可能的方式中,第一基站节点的覆盖范围内可以存在有多个移动终端。各移动终端可以周期性地测量MR数据,并发送至第一基站节点。基于此,采样点可以是处于第一基站节点的覆盖范围内的移动终端测量得到MR数据的位置点。一个采样点对应的MR数据中,可以包括移动终端和第一基站节点之间的RSRP值,也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与第一基站节点相邻的基站节点的RSRP值。
一种可能的方式中,第一基站节点可以在覆盖范围内的多个采样点中,选取第一信号强度大于或等于预设强度阈值的采样点,并将选取到的采样点的数量确定为第一数量。
S502、第一基站节点当第一数量和多个采样点的数量之间的比值大于预设比例阈值时,将第三基站节点确定为相邻基站节点。
可选地,预设比例阈值可以由工作人员预先设置在基站节点中。例如,预设比例阈值可以是5%。
一种可能的方式中,第一基站节点可以确定第一数量和多个采样点的数量之间的比值,并进一步将确定到的比值与预设比例阈值进行比较。
若第一数量和多个采样点的数量之间的比值大于预设比例阈值,则可以表明第一基站节点与第三基站节点之间存在覆盖范围交叠,且使用相同频段时容易造成同频干扰。这种情况下,第一基站节点可以将第三基站节点确定为相邻基站节点。
若第一数量和多个采样点的数量之间的比值小于或等于预设比例阈值,则可以表明第一基站节点与第三基站节点之间不存在覆盖范围交叠,或者第一基站节点与第三基站节点之间交叠的覆盖范围较少,不会造成同频干扰。这种情况下,第一基站节点可以不将第三基站节点确定为相邻基站节点。
一种可能的方式中,第一基站节点可以确定到一个或多个相邻基站节点。
示例性的,在同一区域内,运营商A可以部署有基站节点1,运营商B可以部署有基站节点2和基站节点3。基站节点1、基站节点2和基站节点3部署地址不同,基站节点2和基站节点3是基站节点1的相邻基站节点。这种情况下,若运营商A的基站节点1需要使用运营商B的基站节点2提供的目标共享频段,则需要确保归属于运营商B的基站节点2和基站节点3均未使用目标共享频段,否则会导致基站节点之间的同频干扰。
S503、第一基站节点向相邻基站节点发送第一需求信息。
一种可能的方式中,考虑到一个基站节点的覆盖范围有限,若第一基站节点与间隔距离较远的基站节点(即非相邻基站节点)之间使用相同频段,不会导致同频干扰。若第一基站节点与相邻基站节点使用相同频段,容易导致同频干扰,降低网络质量。
基于此,第一基站节点可以向相邻基站节点发送第一需求信息,以获取到相邻基站节点未使用的频段,从而避免同频干扰。
在一种实施例中,结合图3,如图6所示,在上述S302中,即第一基站节点从响应于第一需求信息的至少一个第一共享频段中,确定符合预设规则的目标共享频段时,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包括:S601-S603。
S601、第一基站节点接收响应于第一需求信息的至少一个第一共享频段。
S602、第一基站节点确定相邻基站节点的使用频段。
其中,使用频段可以用于表示正在使用的频段。
一种可能的方式中,第一基站节点可以向其相邻基站节点发送使用信息请求,以获取相邻基站节点的使用频段。相应的,第一基站节点的相邻基站节点可以接收到来自于第一基站节点的使用信息请求,并确定使用频段,并向第一基站节点发送使用频段。相应的,第一基站节点可以接收到来自于相邻基站节点的使用频段,以确定相邻基站节点的使用频段。
一种可能的方式中,各基站节点也可以将使用频段实时或者周期性地更新在区块链中。基于此,第一基站节点也可以从存储的区块链中确定相邻基站节点的使用频段。
S603、第一基站节点将至少一个第一共享频段中与使用频段不同的第一共享频段,确定为目标共享频段。
在一种实施例中,当目标共享频段的数量为多个时,如图7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频段共享方法,还包括:S701-S702。
S701、第一基站节点从多个目标共享频段中,选取带宽满足预设带宽需求、且小于其他满足预设带宽需求的频段的带宽的至少一个目标共享频段。
一种可能的方式中,第一基站节点可以根据当前的业务负载情况,确定预设带宽需求。或者,工作人员也可以预设在第一基站节点中设置预设带宽需求。例如,预设带宽需求可以是10兆赫(mega hertz,MHz)。
一种可能的方式中,预设规则还可以包括带宽满足预设带宽需求、且小于其他满足预设带宽需求的频段的带宽。
一种可能的方式中,当目标共享频段的数量为多个时,第一基站节点可以从多个目标共享频段中,选取带宽满足预设带宽需求、且小于其他满足预设带宽需求的频段的带宽的至少一个目标共享频段。
示例性地,预设存在目标共享频段1、目标共享频段2和目标共享频段3,且预设带宽需求为10MHz。目标共享频段1的带宽为15兆赫MHz,目标共享频段2的带宽也为15MHz,目标共享频段3的带宽为20MHz。则第一基站节点可以确定目标共享频段1和目标共享频段2的带宽满足预设带宽需求、且小于其他满足预设带宽需求的频段的带宽。即目标共享频段1和目标共享频段2为至少一个目标共享频段。
一种可能的方式中,若S701执行结束后,目标共享频段的数量为一个,则无需执行以下的S702。若S701执行结束后,目标共享频段的数量为多个,则执行S702。
S702、第一基站节点从至少一个目标共享频段中,选取预估成本小于或等于预设成本阈值的目标共享频段。
一种可能的方式中,预设规则还可以包括预估成本小于或等于预设成本阈值。其中,预估成本可以用于表示目标共享频段对应的频段权重和预设频段成本之间的乘积,以及目标共享频段对应的场景权重和预设场景成本之间的乘积的和值。预设频段成本和预设场景成本可以由工作人员预先设置在基站节点中。
一种可能的方式中,第一基站节点可以在至少一个目标共享频段为多个目标共享频段时,确定各目标共享频段的预估成本,并将各目标共享频段的预估成本中值最小的预估成本确定为预设成本阈值。基于此,第一基站节点可以选取到预估成本小于或等于预设成本阈值的目标共享频段,即预估成本最低的目标共享频段。
在一种实施例中,结合图3,在上述S303中,即第一基站节点确定与目标共享频段对应的基站节点之间的智能合约时,如图8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包括:S801-S802。
S801、第一基站节点向目标共享频段对应的基站节点发送共享请求消息。
一种可能的方式中,第一基站节点在确定目标共享频段后,可以基于智能合约生成规则,生成用于执行目标共享频段的共享规则的智能合约,并向目标共享频段对应的基站节点发送携带有生成的智能合约的共享请求消息。相应的,目标共享频段对应的基站节点可以接收到来自于第一基站节点的共享请求消息,并解析共享请求消息得到用于执行目标共享频段的共享规则的智能合约。
进一步地,目标共享频段对应的基站节点可以基于智能合约生成规则,对用于执行目标共享频段的共享规则的智能合约进行验证。若验证通过,则目标共享频段对应的基站节点可以向第一基站节点发送共享确认消息,以表示确定共享目标共享频段。
S802、第一基站节点响应于目标共享频段对应的基站节点的共享确认消息,确定智能合约。
一种可能的方式中,第一基站节点可以响应于目标共享频段对应的基站节点的共享确认消息,确定智能合约。基于此,第一基站节点和目标共享频段对应的基站节点之间可以签署智能合约,并确认共享目标共享频段。
在一种实施例中,第一基站节点通过智能合约,执行目标共享频段的共享规则时,如图9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频段共享方法,还包括:S901-S902。
S901、第一基站节点确定目标共享频段的频段权重、场景权重和共享时长权重。
一种可能的方式中,工作人员可以预先在基站节点中设置各个频段对应的频段权重、各个场景对应的场景权重和各时长对应的共享时长权重。例如,时长1小时对应的共享时长权重可以是1,时长2小时对应的共享时长权重可以是0.8,时长3小时对应的共享时长权重可以是0.5等。
基于此,第一基站节点可以在各个频段对应的频段权重中,匹配与目标共享频段对应的频段权重。第一基站节点还可以在各个场景对应的场景权重中,匹配与目标共享频段对应的基站节点所部署场景对应的场景权重。第一基站节点还可以确定目标共享频段的共享时段的时长,并在各时长对应的共享时长权重中,匹配与目标共享频段的共享时段的时长对应的共享时长权重。
一种可能的方式中,在计算时长时,单位可以是小时,不足1个小时的则确定为1个小时。例如,共享时段的时长为半个小时,则确定为1个小时。共享时段的时长为3个小时15分钟,则确定为4个小时。
一种可能的方式中,第一基站节点可以将目标共享频段的中心频率和带宽之间的乘积,与总中心频率和总带宽之间的乘积相比,得到频段权重。其中,总中心频率可以用于表示归属于目标共享频段对应的基站节点的各频段的中心频率之和。总带宽可以用于表示归属于目标共享频段对应的基站节点的各频段的带宽之和。
一种可能的方式中,第一基站节点可以将目标共享频段的共享时段划分为至少一个单位时段,并将各个单位时段划分为忙时段和闲时段,以进一步将各忙时段的时长之和与各忙时段的物理资源块(physical resource block,PRB)平均利用率的平均值之间的乘积,和各闲时段的时长之和与各闲时段的PRB平均利用率的平均值之间的乘积相加,得到共享时长权重。
S902、第一基站节点将频段权重和预设频段成本之间的乘积、场景权重和预设场景成本之间的乘积、以及共享时长权重和单位时间成本之间的乘积相加,得到目标共享频段的共享成本。
一种可能的方式中,目标共享频段的共享成本可以用于表示第一基站节点在共享时段内使用目标共享频段需要支付的虚拟资源,即目标共享频段对应的基站节点在共享时段内向第一基站节点共享目标共享频段可以获取的虚拟资源。
第一基站节点可以将频段权重和预设频段成本之间的乘积、场景权重和预设场景成本之间的乘积、以及共享时长权重和单位时间成本之间的乘积相加,得到目标共享频段的共享成本。即频段权重、预设频段成本、场景权重、预设场景成本、共享时长权重、单位时间成本和共享成本可以满足第一公式。第一公式为:
Y=b×W+c×S+d×M。
其中,Y为共享成本。b为频段权重。W为预设频段成本。c为场景权重。S为预设场景成本。d为共享时长权重。M为单位时间成本。
在一种实施例中,结合图9,在上述S901中,即第一基站节点确定目标共享频段的频段权重、场景权重和共享时长权重时,如图10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包括:S1001-S1005。
S1001、第一基站节点将目标共享频段的中心频率和带宽之间的乘积,与总中心频率和总带宽之间的乘积相比,得到频段权重。
其中,总中心频率可以用于表示归属于目标共享频段对应的基站节点的各频段的中心频率之和。总带宽可以用于表示归属于目标共享频段对应的基站节点的各频段的带宽之和。
运营商在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the 4th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technology,4G)网络制式,和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th-generation mobilecommunication technology,5G)网络制式下均可以拥有多个频段。且每个频段的中心频率和带宽可以预先规定。例如,运营商在4G网络制式下拥有4个频段,分别是带宽为10Mhz和中心频率为955MHz的950MHz-960MHz,带宽为10Mhz和中心频率为1835MHz的1830MHz-1840MHz,带宽为20Mhz和中心频率为1850MHz的1840MHz-1860MHz,带宽为20Mhz和中心频率为2140MHz的2130MHz-2150MHz。
对于运营商来说,不同频段范围的频段价值是不一样的,不同带宽大小的频段价值也是不一样的。频段越低,带宽越大,则频率资源的价值越高。基于此,不同的频段可以具备不同的频点权重。
一种可能的方式中,第一基站节点可以将目标共享频段的中心频率和带宽之间的乘积,与总中心频率和总带宽之间的乘积相比,得到频段权重。即频段权重、目标共享频段的中心频率、目标共享频段的带宽、总中心频率和总带宽可以满足第二公式。第二公式为:
b(f1×a1)/(ft×at)。
其中,b为频段权重。f1为目标共享频段的中心频率。a1为目标共享频段的带宽。ft为总中心频率。at为总带宽。
第二公式中,频段越高、带宽越大,则分子越大,即频段权重越高,反之则越低。对于同一运营商的不同频段来说,分母部分是相同的。频段权重的取值范围在0到1之间。
S1002、第一基站节点将预设权重集合中与目标共享频段对应的基站节点所部署场景对应的权重,确定为场景权重。
其中,预设权重集合可以包括与多个场景一一对应的多个权重。
具体而言,工作人员可以根据基站节点所部署的场景来设置不同的场景权重,且可以动态调整,以反映该场景下基站节点的频率资源的稀缺程度和共享需求,更加精准和公平地计算共享成本。
一种可能的示例中,预设权重集合可以如表1所示。场景权重的取值范围为0到1之间。
学习和交易枢纽区等场景的基站节点可能更容易面临资源竞争和负载压力,可以设置较高的场景权重。
而公共场所和公园及广场等场景的基站节点则可能面临较少的资源竞争和共享需求,可以设置较低的场景权重。
表1
场景类型 场景权重
学校 1
住宅区 0.6
商业购物区 0.8
公共场所 0.2
政企单位 0.3
交通枢纽区 1
商务办公区 0.6
宾馆酒店区 0.4
交通干线 0.8
工业园区 0.9
医院 1
公园及广场 0.2
偏僻少人区 0
S1003、第一基站节点将目标共享频段的共享时段划分为至少一个单位时段。
一种可能的方式中,共享时段可以用于表示目标共享频段共享开始时刻和共享结束时刻之间的时段。单位时段可以是时长为1个小时的时段。进一步地,划分后不足1个小时的时段,可以按照1个小时计算。
一种可能的示例中,预设共享开始时刻为15:15,共享结束时刻为17:30,则共享时段为15:15-17:30。则可以划分为三个单位时段,分别为15:15-16:15、16:15-17:15和17:15-17:30。
S1004、第一基站节点将PRB平均利用率大于预设利用率阈值的单位时段确定为忙时段,并将PRB平均利用率小于或等于预设利用率阈值的单位时段确定为闲时段。
一种可能的方式中,预设利用率阈值可以由工作人员预先设置在基站节点中。例如,预设利用率阈值可以是40%。
一种可能的方式中,考虑到不同时段内通信业务的繁忙度不同,对频率的共享需求也不同。因此,可以为不同的时段分配不同的权重,以实现更精准地计费。
基于此,第一基站节点将目标共享频段的共享时段划分为至少一个单位时段后,可以分别确定各单位时段的PRB平均利用率,且可以进一步将PRB平均利用率大于预设利用率阈值的单位时段确定为忙时段,并将PRB平均利用率小于或等于预设利用率阈值的单位时段确定为闲时段。
一种可能的方式中,忙时段可以用于表示第一基站节点使用目标共享频率时,PRB平均利用率大于预设利用率阈值的单位时段。闲时段可以用于表示第一基站节点使用目标共享频率时,PRB平均利用率小于或等于预设利用率阈值的单位时段。
S1005、第一基站节点将各忙时段的时长之和与各忙时段的PRB平均利用率的平均值之间的乘积,和各闲时段的时长之和与各闲时段的PRB平均利用率的平均值之间的乘积相加,得到共享时长权重。
一种可能的方式中,共享时长权重、各忙时段的时长、各忙时段的PRB平均利用率的平均值、各闲时段的时长和各闲时段的PRB平均利用率的平均值可以符合第三公式。第三公式为:
d=d1×t1+d2×t2。
其中,d为共享时长权重。d1为各忙时段的时长。t1为各忙时段的PRB平均利用率的平均值。d2为各闲时段的时长。t2为各闲时段的PRB平均利用率的平均值。
一种可能的示例中,结合S1003中的示例,预设单位时段15:15-16:15的PRB平均利用率为30%,单位时段16:15-17:15的PRB平均利用率为45%,单位时段17:15-17:30的PRB平均利用率为60%,且预设利用率阈值为40%。则忙时段为16:15-17:15和17:15-17:30。闲时段为15:15-16:15。各忙时段的时长(即d1)为2个小时。各忙时段的PRB平均利用率的平均值(即t1)为45%和60%的平均值52.5%。各闲时段的时长(即d2)为1个小时。各闲时段的PRB平均利用率的平均值(即t2)为30%。则共享时长权重(即d)为0.525×2+0.3×1=1.35。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基站节点可以发送用于表示存在频段使用需求的第一需求信息,并从响应于第一需求信息的至少一个第一共享频段中,确定符合预设规则的目标共享频段,以进一步确定与目标共享频段对应的基站节点之间的智能合约。
由于预设规则包括相邻基站节点未使用,因此,本申请可以令第一基站节点与相邻基站节点使用不同的频段,改善通用技术容易引起的频率资源规划不合理的问题,避免第一基站节点与相邻基站节点使用同一频段容易导致的同频干扰。并且,本申请可以通过智能合约执行目标共享频段的共享规则,改善通用技术中依赖于人力导致的效率低下的问题,可以高效地实现频段共享。因此,本申请可以用于高效且合理地实现频率资源共享,以增加网络容量并提高网络质量。
上述主要从方法的角度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案进行了介绍。为了实现上述功能,其包含了执行各个功能相应的硬件结构和/或软件模块。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很容易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本申请能够以硬件或硬件和计算机软件的结合形式来实现。某个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计算机软件驱动硬件的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根据上述方法示例对基站节点进行功能模块的划分,例如,可以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模块,也可以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功能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可选地,本申请实施例中对模块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
如图11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频段共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频段共享装置可以应用于第一基站节点。第一基站节点为区块链系统中的任意一个基站节点。该频段共享装置可以用于执行如图3-图10所示的频段共享方法。该频段共享装置该包括:发送单元1101和确定单元1102;
发送单元1101,用于发送用于表示存在频段使用需求的第一需求信息;例如,结合图3,发送单元1101可以用于执行S301。
确定单元1102,用于从响应于第一需求信息的至少一个第一共享频段中,确定符合预设规则的目标共享频段;预设规则包括相邻基站节点未使用;例如,结合图3,确定单元1102可以用于执行S302。
确定单元1102,还用于确定与目标共享频段对应的基站节点之间的智能合约;智能合约用于执行目标共享频段的共享规则。例如,结合图3,确定单元1102可以用于执行S303。
可选地,该频段共享装置,还包括:接收单元1103;
接收单元1103,用于接收来自于第二基站节点的第二需求信息;第二需求信息包括与期望使用的频段对应的使用时间需求;例如,结合图4,接收单元1103可以用于执行S401。
发送单元1101,还用于当存在未使用、且满足使用时间需求的第二共享频段时,向第二基站节点发送第二共享频段。例如,结合图4,发送单元1101可以用于执行S402。
可选地,发送单元1101,具体用于:
确定覆盖范围内多个采样点中第一信号强度大于或等于预设强度阈值的采样点的第一数量;第一信号强度用于表示第三基站节点在采样点的信号强度;例如,结合图5,发送单元1101可以用于执行S501。
当第一数量和多个采样点的数量之间的比值大于预设比例阈值时,将第三基站节点确定为相邻基站节点;例如,结合图5,发送单元1101可以用于执行S502。
向相邻基站节点发送第一需求信息。例如,结合图5,发送单元1101可以用于执行S503。
可选地,确定单元1102,具体用于:
接收响应于第一需求信息的至少一个第一共享频段;例如,结合图6,确定单元1102可以用于执行S601。
确定相邻基站节点的使用频段;例如,结合图6,确定单元1102可以用于执行S602。
将至少一个第一共享频段中与使用频段不同的第一共享频段,确定为目标共享频段。例如,结合图6,确定单元1102可以用于执行S603。
可选地,预设规则还包括:带宽满足预设带宽需求、且小于其他满足预设带宽需求的频段的带宽,以及预估成本小于或等于预设成本阈值;当目标共享频段的数量为多个时,
确定单元1102,还用于从多个目标共享频段中,选取带宽满足预设带宽需求、且小于其他满足预设带宽需求的频段的带宽的至少一个目标共享频段;例如,结合图7,确定单元1102可以用于执行S701。
确定单元1102,还用于从至少一个目标共享频段中,选取预估成本小于或等于预设成本阈值的目标共享频段;预估成本用于表示目标共享频段对应的频段权重和预设频段成本之间的乘积,以及目标共享频段对应的场景权重和预设场景成本之间的乘积的和值。例如,结合图7,确定单元1102可以用于执行S702。
可选地,确定单元1102,具体用于:
向目标共享频段对应的基站节点发送共享请求消息;例如,结合图8,确定单元1102可以用于执行S801。
响应于目标共享频段对应的基站节点的共享确认消息,生成智能合约。例如,结合图8,确定单元1102可以用于执行S802。
可选地,确定单元1102,具体用于:
确定目标共享频段的频段权重、场景权重和共享时长权重;例如,结合图9,确定单元1102可以用于执行S901。
将频段权重和预设频段成本之间的乘积、场景权重和预设场景成本之间的乘积、以及共享时长权重和单位时间成本之间的乘积相加,得到目标共享频段的共享成本。例如,结合图9,确定单元1102可以用于执行S902。
可选地,确定单元1102,具体用于:
将目标共享频段的中心频率和带宽之间的乘积,与总中心频率和总带宽之间的乘积相比,得到频段权重;总中心频率用于表示归属于目标共享频段对应的基站节点的各频段的中心频率之和;总带宽用于表示归属于目标共享频段对应的基站节点的各频段的带宽之和;例如,结合图10,确定单元1102可以用于执行S1001。
将预设权重集合中与目标共享频段对应的基站节点所部署场景对应的权重,确定为场景权重;预设权重集合包括与多个场景一一对应的多个权重;例如,结合图10,确定单元1102可以用于执行S1002。
将目标共享频段的共享时段划分为至少一个单位时段;例如,结合图10,确定单元1102可以用于执行S1003。
将物理资源块PRB平均利用率大于预设利用率阈值的单位时段确定为忙时段,并将PRB平均利用率小于或等于预设利用率阈值的单位时段确定为闲时段;例如,结合图10,确定单元1102可以用于执行S1004。
将各忙时段的时长之和与各忙时段的PRB平均利用率的平均值之间的乘积,和各闲时段的时长之和与各闲时段的PRB平均利用率的平均值之间的乘积相加,得到共享时长权重。例如,结合图10,确定单元1102可以用于执行S1005。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可以意识到,在上述一个或多个示例中,本申请所描述的功能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或它们的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将这些功能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中或者作为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一个或多个指令或代码进行传输。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通信介质,其中通信介质包括便于从一个地方向另一个地方传送计算机程序的任何介质。存储介质可以是通用或专用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模块或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装置,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一个物理单元或多个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不同地方。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8)

1.一种频段共享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一基站节点;所述第一基站节点为区块链系统中的任意一个基站节点;所述方法包括:
发送用于表示存在频段使用需求的第一需求信息;
从响应于所述第一需求信息的至少一个第一共享频段中,确定符合预设规则的目标共享频段;所述预设规则包括相邻基站节点未使用;
确定与所述目标共享频段对应的基站节点之间的智能合约;所述智能合约用于执行所述目标共享频段的共享规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频段共享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接收来自于第二基站节点的第二需求信息;所述第二需求信息包括与期望使用的频段对应的使用时间需求;
当存在未使用、且满足所述使用时间需求的第二共享频段时,向所述第二基站节点发送所述第二共享频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频段共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用于表示存在频段使用需求的第一需求信息,包括:
确定覆盖范围内多个采样点中第一信号强度大于或等于预设强度阈值的采样点的第一数量;所述第一信号强度用于表示第三基站节点在所述采样点的信号强度;
当所述第一数量和所述多个采样点的数量之间的比值大于预设比例阈值时,将所述第三基站节点确定为所述相邻基站节点;
向所述相邻基站节点发送所述第一需求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频段共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响应于所述第一需求信息的至少一个第一共享频段中,确定符合预设规则的目标共享频段,包括:
接收响应于所述第一需求信息的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共享频段;
确定所述相邻基站节点的使用频段;
将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共享频段中与所述使用频段不同的第一共享频段,确定为所述目标共享频段。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频段共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规则还包括:带宽满足预设带宽需求、且小于其他满足所述预设带宽需求的频段的带宽,以及预估成本小于或等于预设成本阈值;当所述目标共享频段的数量为多个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从多个所述目标共享频段中,选取带宽满足所述预设带宽需求、且小于其他满足所述预设带宽需求的频段的带宽的至少一个目标共享频段;
从所述至少一个目标共享频段中,选取预估成本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成本阈值的目标共享频段;所述预估成本用于表示所述目标共享频段对应的频段权重和预设频段成本之间的乘积,以及所述目标共享频段对应的场景权重和预设场景成本之间的乘积的和值。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频段共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与所述目标共享频段对应的基站节点之间的智能合约,包括:
向所述目标共享频段对应的基站节点发送共享请求消息;
响应于所述目标共享频段对应的基站节点的共享确认消息,生成所述智能合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频段共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执行所述目标共享频段的共享规则,包括:
确定所述目标共享频段的频段权重、场景权重和共享时长权重;
将所述频段权重和预设频段成本之间的乘积、所述场景权重和预设场景成本之间的乘积、以及所述共享时长权重和单位时间成本之间的乘积相加,得到所述目标共享频段的共享成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频段共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目标共享频段的频段权重、场景权重和共享时长权重,包括:
将所述目标共享频段的中心频率和带宽之间的乘积,与总中心频率和总带宽之间的乘积相比,得到所述频段权重;所述总中心频率用于表示归属于所述目标共享频段对应的基站节点的各频段的中心频率之和;所述总带宽用于表示归属于所述目标共享频段对应的基站节点的各频段的带宽之和;
将预设权重集合中与所述目标共享频段对应的基站节点所部署场景对应的权重,确定为所述场景权重;所述预设权重集合包括与多个场景一一对应的多个权重;
将所述目标共享频段的共享时段划分为至少一个单位时段;
将物理资源块PRB平均利用率大于预设利用率阈值的单位时段确定为忙时段,并将PRB平均利用率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利用率阈值的单位时段确定为闲时段;
将各所述忙时段的时长之和与各所述忙时段的PRB平均利用率的平均值之间的乘积,和各所述闲时段的时长之和与各所述闲时段的PRB平均利用率的平均值之间的乘积相加,得到所述共享时长权重。
9.一种频段共享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一基站节点;所述第一基站节点为区块链系统中的任意一个基站节点;所述装置包括:发送单元和确定单元;
所述发送单元,用于发送用于表示存在频段使用需求的第一需求信息;
所述确定单元,用于从响应于所述第一需求信息的至少一个第一共享频段中,确定符合预设规则的目标共享频段;所述预设规则包括相邻基站节点未使用;
所述确定单元,还用于确定与所述目标共享频段对应的基站节点之间的智能合约;所述智能合约用于执行所述目标共享频段的共享规则。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频段共享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接收单元;
所述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来自于第二基站节点的第二需求信息;所述第二需求信息包括与期望使用的频段对应的使用时间需求;
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当存在未使用、且满足所述使用时间需求的第二共享频段时,向所述第二基站节点发送所述第二共享频段。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频段共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单元,具体用于:
确定覆盖范围内多个采样点中第一信号强度大于或等于预设强度阈值的采样点的第一数量;所述第一信号强度用于表示第三基站节点在所述采样点的信号强度;
当所述第一数量和所述多个采样点的数量之间的比值大于预设比例阈值时,将所述第三基站节点确定为所述相邻基站节点;
向所述相邻基站节点发送所述第一需求信息。
12.根据权利要求9或11所述的频段共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单元,具体用于:
接收响应于所述第一需求信息的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共享频段;
确定所述相邻基站节点的使用频段;
将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共享频段中与所述使用频段不同的第一共享频段,确定为所述目标共享频段。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频段共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规则还包括:带宽满足预设带宽需求、且小于其他满足所述预设带宽需求的频段的带宽,以及预估成本小于或等于预设成本阈值;当所述目标共享频段的数量为多个时,
所述确定单元,还用于从多个所述目标共享频段中,选取带宽满足所述预设带宽需求、且小于其他满足所述预设带宽需求的频段的带宽的至少一个目标共享频段;
所述确定单元,还用于从所述至少一个目标共享频段中,选取预估成本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成本阈值的目标共享频段;所述预估成本用于表示所述目标共享频段对应的频段权重和预设频段成本之间的乘积,以及所述目标共享频段对应的场景权重和预设场景成本之间的乘积的和值。
14.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频段共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单元,具体用于:
向所述目标共享频段对应的基站节点发送共享请求消息;
响应于所述目标共享频段对应的基站节点的共享确认消息,生成所述智能合约。
15.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频段共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单元,具体用于:
确定所述目标共享频段的频段权重、场景权重和共享时长权重;
将所述频段权重和预设频段成本之间的乘积、所述场景权重和预设场景成本之间的乘积、以及所述共享时长权重和单位时间成本之间的乘积相加,得到所述目标共享频段的共享成本。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频段共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单元,具体用于:
将所述目标共享频段的中心频率和带宽之间的乘积,与总中心频率和总带宽之间的乘积相比,得到所述频段权重;所述总中心频率用于表示归属于所述目标共享频段对应的基站节点的各频段的中心频率之和;所述总带宽用于表示归属于所述目标共享频段对应的基站节点的各频段的带宽之和;
将预设权重集合中与所述目标共享频段对应的基站节点所部署场景对应的权重,确定为所述场景权重;所述预设权重集合包括与多个场景一一对应的多个权重;
将所述目标共享频段的共享时段划分为至少一个单位时段;
将物理资源块PRB平均利用率大于预设利用率阈值的单位时段确定为忙时段,并将PRB平均利用率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利用率阈值的单位时段确定为闲时段;
将各所述忙时段的时长之和与各所述忙时段的PRB平均利用率的平均值之间的乘积,和各所述闲时段的时长之和与各所述闲时段的PRB平均利用率的平均值之间的乘积相加,得到所述共享时长权重。
17.一种频段共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所述处理器与所述存储器通过总线连接;当所述频段共享装置运行时,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所述计算机执行指令,以使所述频段共享装置执行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频段共享方法。
18.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执行指令,当所述计算机执行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频段共享方法。
CN202310747574.4A 2023-06-21 2023-06-21 频段共享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664784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747574.4A CN116647848A (zh) 2023-06-21 2023-06-21 频段共享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747574.4A CN116647848A (zh) 2023-06-21 2023-06-21 频段共享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647848A true CN116647848A (zh) 2023-08-25

Family

ID=876435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747574.4A Pending CN116647848A (zh) 2023-06-21 2023-06-21 频段共享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647848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395328A (zh) * 2023-12-06 2024-01-12 吉林大学 一种时频调度mac协议方法、装置及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395328A (zh) * 2023-12-06 2024-01-12 吉林大学 一种时频调度mac协议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7395328B (zh) * 2023-12-06 2024-02-27 吉林大学 一种时频调度mac协议方法、装置及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Yi et al. Cooperative communication-aware spectrum leasing in cognitive radio networks
US8041627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identifying spectrum with transferable access rights
Chang et al. Auction-based spectrum management of cognitive radio networks
US11568477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 RAN exchange
JP7226858B2 (ja) ブロックチェーンを利用したローミングサービスの提供方法及びそのための装置
WO2013154599A1 (en) Implementing thi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 protocols that combine use of internation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 bands and non-internation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 bands of licens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pectrum
CN116647848A (zh) 频段共享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05491569A (zh) 频谱资源分配、获取方法及装置
KR102145578B1 (ko) 블록체인을 이용한 로밍 서비스 제공방법 및 그를 위한 장치
CN103597871A (zh) 管理资源许可
CN113473537B (zh) 基于区块链的微基站流量共享方法、节点、设备及介质
CN105472707B (zh) 一种流量共享方法及装置
CN112153701B (zh) 一种带宽使用量的确定方法和装置
CN113014628B (zh) 物联网终端数据发送方法和系统、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2153679B (zh) 一种转网方法及装置
JP7304021B2 (ja) ブロックチェーンを利用したニュートラルネットワークサービスの提供方法及びそのためのシステム及び装置
Sevindik Autonomous 5G smallcell network deployment and optimization in unlicensed spectrum
Hultell Cooperative and non-cooperative wireless access: Resource and infrastructure sharing regimes
KR102159550B1 (ko) 블록 체인을 이용한 중립 네트워크 서비스 제공방법 및 그를 위한 시스템 및 장치
WO2023198021A1 (zh) 电子设备、通信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CN102318389B (zh) 基于信用的无线共存方法及其装置
Li et al. M2M access with dynamic cognitive virtual operators: A data aggregator’s perspective
Dixit A distributed framework with a novel pricing model for dynamic spectrum access to secondary users in infrastructure based wireless networks
CN116546508A (zh) 基站共享方法、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Deshpande et al. A Real Time Power Update Scheme for the Smart Grid Using TVW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