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645114A - 一种变电站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快速评估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变电站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快速评估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645114A
CN116645114A CN202310631750.8A CN202310631750A CN116645114A CN 116645114 A CN116645114 A CN 116645114A CN 202310631750 A CN202310631750 A CN 202310631750A CN 116645114 A CN116645114 A CN 11664511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bon emission
building
stage
transformer substation
constru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63175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亚山
刘浩
吴静云
戚文
姚丽娟
石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tate Grid Jiangsu Electric Power Design Consultation Co ltd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Research Institute of State Grid Jiangsu Electric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tate Grid Jiangsu Electric Power Design Consultation Co ltd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Research Institute of State Grid Jiangsu Electric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tate Grid Jiangsu Electric Power Design Consultation Co ltd,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Research Institute of State Grid Jiangsu Electric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State Grid Jiangsu Electric Power Design Consult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631750.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645114A/zh
Publication of CN1166451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64511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30/00Commerce
    • G06Q30/018Certifying business or produc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10Geometric CAD
    • G06F30/13Architectural design, e.g. computer-aided architectural design [CAAD] related to design of buildings, bridges, landscapes, production plants or road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20Design optimisation, verification or simul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08Construc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80Management or planning
    • Y02P90/84Greenhouse gas [GHG] management syste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ometry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Marketing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conomics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omputational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Analysis (AREA)
  • Mathematical Optimization (AREA)
  • Pure & Applied Mathematics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Finance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电站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快速评估法,步骤包括:计算两种典型结构变电站建筑建造阶段碳排放强度;计算典型变电站建筑运行阶段空调房间供暖制冷能耗强度;计算目标变电站建筑的生产阶段碳排放;计算目标变电站建筑的运输阶段碳排放;计算目标变电站建筑的建造阶段碳排放;计算目标变电站建筑运行阶段碳排放;计算目标变电站建筑的拆除阶段碳排放;计算目标变电站建筑的全生命周期总碳排放。该变电站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快速评估法能够帮助设计师和决策者在短时间内计算变电站建筑的碳排放数据,从而更好地进行设计优化和决策,也能够在初步设计阶段为相关人员提供关键的碳排放信息,以便更早地采取减排措施。

Description

一种变电站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快速评估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碳排放计算方法,尤其是一种针对变电站建筑的碳排放快速计算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日益严重,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成为各国政府和企业共同关注的焦点。建筑业是碳排放的重要来源,全生命周期碳排放计算是评估建筑物对环境影响的重要手段。准确的碳排放数据可以帮助建筑设计师、建筑商和业主了解建筑物的环境影响,并在设计、施工和运营过程中采取有效措施降低碳排放。此外,全生命周期碳排放计算也是实现绿色建筑和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关键。
目前,已有许多方法和工具可用于计算建筑物的全生命周期碳排放。这些方法通常包括生命周期评价(LCA)方法、建筑碳排放计算工具以及国家和地区标准。然而,在应用于变电站建筑时,现有的计算方法和工具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计算过程中需要考虑的参数和因素众多,如建筑材料的碳排放系数、运输距离、能源消耗等,导致计算过程复杂且耗时。此外,现有方法通常未针对变电站建筑的特点进行优化,可能导致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受到影响。
变电站是电力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电能的输送和转换。变电站建筑包括主变压器、断路器、互感器等设备以及控制、保护、通信等系统。由于变电站的特殊性,其建筑设计和施工需要满足严格的安全标准和电气性能要求。此外,变电站建筑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为它们的设计、体积、形状和功能都相对相似。这些特点使得针对变电站建筑的全生命周期碳排放计算面临特殊挑战。
针对变电站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的快速评估方法有着迫切的需求。快速评估方法可以帮助设计师和决策者在短时间内计算变电站建筑的碳排放数据,从而更好地进行设计优化和决策。此外,快速评估方法能够在初步设计阶段为相关人员提供关键的碳排放信息,以便更早地采取减排措施。这对于提高变电站建筑的环境性能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提供一种变电站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快速评估法,能够帮助设计师和决策者在短时间内计算变电站建筑的碳排放数据,从而更好地进行设计优化和决策,也能够在初步设计阶段为相关人员提供关键的碳排放信息,以便更早地采取减排措施。
技术方案:本发明所述的变电站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快速评估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获取钢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典型变电站建筑建造信息与施工机械台班碳排放因子,分别计算钢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典型变电站建筑建造阶段碳排放强度;
步骤2,以目标变电站的建筑地址所在气候分区内典型城市的典型气象年数据为外部环境条件,调用能耗模拟软件计算典型变电站建筑运行阶段空调房间供暖制冷能耗强度;
步骤3,获取目标变电站的建筑方案材料用量清单与对应的材料生产碳排放因子,并计算出目标变电站建筑的生产阶段碳排放;
步骤4,获取目标变电站的建筑方案材料用量、运输距离以及对应运输方式的碳排放因子,并计算出目标变电站建筑的运输阶段碳排放;
步骤5,根据钢结构或钢筋混凝土结构典型变电站建筑的建造阶段碳排放强度与目标变电站建筑面积信息,估算出目标变电站建筑的建造阶段碳排放;
步骤6,获取照明灯具与机械排风设备的数量、功率以及开启时长经验数据,再结合位于相同气候区典型城市典型变电站的空调房间供暖制冷能耗强度与目标变电站建筑空调COP数值与设计使用年限,估算出目标变电站建筑运行阶段碳排放;
步骤7,根据目标变电站建筑的建造阶段碳排放以及拆除与建造碳排放经验比值,估算出目标变电站建筑的拆除阶段碳排放;
步骤8,根据目标变电站建筑生产阶段碳排放、运输阶段碳排放、建造阶段碳排放、运行阶段碳排放以及拆除阶段碳排放,累加得出目标变电站建筑的全生命周期总碳排放。
进一步的,步骤1中,计算钢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典型变电站建筑建造阶段碳排放强度的具体步骤为:
首先,挑选地理位置、三维轮廓、几何平面相近的钢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典型变电站项目,再获取钢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典型变电站建筑的施工机械台班与对应的碳排放因子,再获取两种典型变电站建筑的建筑总面积,再分别计算出对应的建造阶段碳排放强度,其中,钢结构典型变电站建筑的建造阶段碳排放强度为:
式中,CI建造,典型,钢结构为钢结构典型变电站建筑建造阶段碳排放强度,Qi为第i种施工机械的台班数量,QFi为第i种施工机械对应的碳排放因子,A为钢结构典型变电站建筑的建筑总面积;
钢筋混凝土结构典型变电站建筑的建造阶段碳排放强度为:
式中,CI建造,典型,钢筋混凝土结构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典型变电站建筑的建造阶段碳排放强度,Qi为第i种施工机械的台班数量;QFi为第i种施工机械对应的碳排放因子,A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典型变电站建筑的建筑总面积。
进一步的,步骤2中,计算典型变电站建筑运行阶段空调房间供暖制冷能耗强度的具体步骤为:
步骤2.1,根据目标变电站建筑所在的气候分区选择对应的典型城市,并下载该典型城市的典型气象年文件,作为用于能耗模拟的外部气象信息;
步骤2.2,获取典型变电站建筑的施工图,并根据施工图在Rhino软件中建立三维几何形体模型,在Honeybee能耗模拟插件中输入围护结构热工信息、人员活动信息、温度控制信息以及外部气象信息,调用EnergyPlus能耗模拟引擎计算各类空调房间供暖制冷能耗强度为:EI空调,典型,配电装置室、EI空调,典型,二次设备室以及EI空调,典型,蓄电池室,其中,EI空调,典型,配电装置室为典型变电站建筑中配电装置室全年供暖制冷能耗强度,EI空调,典型,二次设备室为典型变电站建筑中二次设备室全年供暖制冷能耗强度,EI空调,典型,蓄电池室为典型变电站建筑中蓄电池室全年供暖制冷能耗强度。
进一步的,步骤3中,计算目标变电站建筑的生产阶段碳排放的具体步骤为:
首先根据项目材料清单获取各类材料用量信息;
再结合各类材料对应的碳排放因子计算出生产阶段碳排放为:
式中,C生产为目标变电站建筑的生产阶段碳排放,Mi为第i种材料的用量,MFi为第i种材料生产对应的碳排放因子。
进一步的,步骤4中,计算目标变电站建筑的运输阶段碳排放的具体步骤为:
首先获取各类材料的运输方式、运输距离以及运输方式的碳排放因子信息;
再计算出运输阶段碳排放为:
式中,C运输为目标变电站建筑的运输阶段碳排放,Mi为第i种材料的用量,Di为第i种材料的运输距离,Ti为第i种建材运输方式的碳排放因子。
进一步的,步骤5中,计算目标变电站建筑建造阶段碳排放的具体步骤为:
首先获取与步骤1中相同结构类型典型变电站建筑的单位面积建造碳排放数值;
再计算建造阶段碳排放为:
C建造=CI建造,典型,钢结构×A’
C建造=CI建造,典型,钢筋混凝土结构×A’
式中,C建造为目标变电站建筑建造阶段碳排放,CI建造,典型,钢结构为典型钢结构变电站建筑建造阶段碳排放强度,CI建造,典型,钢筋混凝土结构为典型钢筋混凝土结构变电站建筑建造阶段碳排放强度,A’为目标变电站建筑面积。
进一步的,步骤6中,计算目标变电站建筑运行阶段碳排放的具体步骤为:
步骤6.1,获取目标变电站建筑的照明灯具功率以及数量信息,并结合各类照明灯具全年开启时长经验值,估算出照明灯具全年耗电量为:
式中,E灯具为照明灯具全年耗电量,r为目标变电站建筑中安装照明灯具的房间数量,Pi为第i个房间的每平米照明功率,Hi为第i房间照明灯具的全年开启时长经验值,Ai为第i个房间的面积;
步骤6.2,获取目标变电站建筑的排风扇功率以及数量信息,并结合各类排风扇全年开启时长经验值,估算出排风扇全年耗电量为:
式中,E排风扇为排风扇全年耗电量,s为目标变电站建筑中有排风扇的房间数量,Pi为第i个房间内排风扇的功率,Hi为第i个房间内排风扇的全年开启时长经验值,Xi为第i个房间内排风扇的数量;
步骤6.3,获取目标变电站建筑的空调装机房间的面积以及空调COP数值信息,并调用步骤2中与目标变电站建筑相同气候分区内典型城市的典型变电站建筑的空调房间供暖制冷能耗强度,再估算目标变电站建筑的空调全年耗电量为:
式中,E空调为空调全年耗电量,A’配电装置室为目标变电站建筑的配电装置室面积,EI空调,典型,配电装置室为典型变电站建筑配电装置室全年空调能耗强度,COP配电装置室为目标变电站建筑的配电装置室内空调COP数值,A’二次设备室为目标变电站建筑的二次设备室面积,EI空调,典型,二次设备置室为典型变电站建筑二次设备室全年空调能耗强度,COP二次设备室为目标变电站建筑的二次设备室内空调COP数值;A’蓄电池室为目标变电站建筑的蓄电池室面积,EI空调,典型,蓄电池室为典型变电站建筑蓄电池备室全年空调能耗强度,COP蓄电池室为目标变电站建筑的蓄电池室内空调COP数值;
步骤6.4,根据运行阶段的照明灯具全年耗电量、排风扇全年耗电量以及空调全年耗电量,再结合用电碳排放因子与建筑设计使用年限,估算出目标变电站建筑运行阶段碳排放为:
C运行=(E灯具+E排风扇+E空调)×F×y
式中,C运行为运行阶段碳排放,E灯具为照明灯具全年耗电量,E排风扇为排风扇全年耗电量,E空调为空调全年耗电量,F为用电碳排放因子,y为建筑设计使用年限。
进一步的,步骤7中,计算目标变电站建筑拆除阶段碳排放的具体步骤为:
首先获取拆除阶段与建造阶段碳排放的经验比值;
再计算拆除阶段碳排放为:
C拆除=C建造×10%
式中,C拆除为拆除阶段碳排放,C建造为建造阶段碳排放,10%为拆除阶段与建造阶段碳排放的经验比值。
进一步的,步骤8中,计算目标变电站建筑的全生命周期总碳排放的具体步骤为:
将生产阶段碳排放、运输阶段碳排放、建造阶段碳排放、运行阶段碳排放以及拆除阶段碳排放进行累加,获得全生命周期总碳排放为:
C=C生产+C运输+C建造+C运行+C拆除
式中,C为全生命周期总碳排放,C生产为生产阶段碳排放,C运输为运输阶段碳排放,C建造为建造阶段碳排放,C运行为运行阶段碳排放,C拆除为拆除阶段碳排放。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充分利用变电站建筑方案在规模、功能、形体、构造等方面相似性高的特点,提出了变电站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快速计算方法,该方法对钢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典型变电站建筑建造阶段碳排放强度进行详细计算,并结合目标变电站建筑面积实现建造阶段碳排放快速估算,通过对不同气候分区典型城市气象环境下典型变电站的能耗模拟计算出空调房间供暖制冷耗电强度,结合目标变电站建筑面积实现空调耗电碳排放的快速估算,从而降低碳排放计算过程中专业能耗模拟软件的使用次数;通过建造与拆除阶段碳排放经验比例系数计算法代替传统逐个设备计算的方法,在保证一定准确性的前提下大大提升了计算效率,能够快速且较为准确的计算变电站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为建筑设计师、工程师、运维人员及决策者提供有关碳排放的关键数据,推动变电站建筑领域的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全生命周期碳排放快速评估法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的典型变电站建筑三维模型图;
图3为本发明的典型变电站建筑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所述实施例。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发明公开的变电站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快速评估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获取钢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典型变电站建筑建造信息与施工机械台班碳排放因子,分别计算钢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典型变电站建筑建造阶段碳排放强度;
步骤2,以目标变电站的建筑地址所在气候分区内典型城市的典型气象年数据为外部环境条件,调用能耗模拟软件计算典型变电站建筑运行阶段空调房间供暖制冷能耗强度;
步骤3,获取目标变电站的建筑方案材料用量清单与对应的材料生产碳排放因子,并计算出目标变电站建筑的生产阶段碳排放;
步骤4,获取目标变电站的建筑方案材料用量、运输距离以及对应运输方式的碳排放因子,并计算出目标变电站建筑的运输阶段碳排放;
步骤5,根据钢结构或钢筋混凝土结构典型变电站建筑的建造阶段碳排放强度与目标变电站建筑面积信息,估算出目标变电站建筑的建造阶段碳排放;
步骤6,获取照明灯具与机械排风设备的数量、功率以及开启时长经验数据,再结合位于相同气候区典型城市典型变电站的空调房间供暖制冷能耗强度与目标变电站建筑空调COP数值与设计使用年限,估算出目标变电站建筑运行阶段碳排放;
步骤7,根据目标变电站建筑的建造阶段碳排放以及拆除与建造碳排放经验比值,估算出目标变电站建筑的拆除阶段碳排放;
步骤8,根据目标变电站建筑生产阶段碳排放、运输阶段碳排放、建造阶段碳排放、运行阶段碳排放以及拆除阶段碳排放,累加得出目标变电站建筑的全生命周期总碳排放。
进一步的,步骤1中,计算钢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典型变电站建筑建造阶段碳排放强度的具体步骤为:
首先,挑选地理位置、三维轮廓、几何平面相近的钢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典型变电站项目,再获取钢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典型变电站建筑的施工机械台班与对应的碳排放因子,再获取两种典型变电站建筑的建筑总面积,再分别计算出对应的建造阶段碳排放强度,其中,钢结构典型变电站建筑的建造阶段碳排放强度为:
式中,CI建造,典型,钢结构为钢结构典型变电站建筑建造阶段碳排放强度,单位为kgCO2/m2,Qi为第i种施工机械的台班数量,QFi为第i种施工机械对应的碳排放因子,单位为kgCO2/台班,A为钢结构典型变电站建筑的建筑总面积,单位为m2
选取典型钢结构变电站建筑,获取其施工过程中机械台班与碳排放因子,结合建筑面积(1819.84m2),计算其建造阶段碳排放强度,具体计算过程如下表所示,计算结果CI建造,典型,钢结构=136.03kgCO2/m2
典型钢结构变电站建造过程碳排放计算表
钢筋混凝土结构典型变电站建筑的建造阶段碳排放强度为:
式中,CI建造,典型,钢筋混凝土结构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典型变电站建筑的建造阶段碳排放强度,单位为kgCO2/m2,Qi为第i种施工机械的台班数量,QFi为第i种施工机械对应的碳排放因子,单位为kgCO2/台班,A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典型变电站建筑的建筑总面积,单位为m2
选取典型钢筋混凝土结构变电站建筑,获取其施工过程机械台班与碳排放因子,结合建筑面积(1819.84m2),计算其建造阶段碳排放强度,具体计算过程如下表所示,计算结果CI建造,典型,钢筋混凝土结构=64.41kgCO2/m2
典型钢筋混凝土结构变电站建造过程碳排放计算表
进一步的,步骤2中,计算典型变电站建筑运行阶段空调房间供暖制冷能耗强度的具体步骤为:
步骤2.1,根据目标变电站建筑所在的气候分区选择对应的典型城市,并下载该典型城市的典型气象年文件,作为用于能耗模拟的外部气象信息;该实施例位于江苏省无锡市,属于夏热冬冷地区A,其对应的典型城市是江苏省南京市。
不同气候分区典型城市列表
气候区 典型城市
严寒地区A 黑龙江省嫩江市
严寒地区B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严寒地区C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
寒冷地区A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
寒冷地区B 北京市
夏热冬冷地区A 江苏省南京市
夏热冬冷地区B 重庆市
夏热冬暖地区A 福建省福州市
夏热东南地区B 广东省广州市
步骤2.2,获取典型变电站建筑的施工图,并根据施工图在Rhino软件中建立三维几何形体模型,在Honeybee能耗模拟插件中输入围护结构热工信息、人员活动信息、温度控制信息以及外部气象信息,其中,围护结构热工信息包括屋顶传热系数0.62(W/m2·K)、外墙传热系数0.67(W/m2·K)、外窗传热系数3.3(W/m2·K)、外窗得热系数0.70、外窗可见投射比0.72。人员活动信息中人员密度信息为0.02人/m2,人员活动计划信息如下表所示;依据暖通施工图中相关设定,配电装置室需控制室内温度在冬季有工作人员时间段保持在5℃及以上,在夏季保持在35℃及以下;二次设备室需控制室内温度在冬季有工作人员时间段保持在18℃及以上,在夏季保持在28℃及以下;蓄电池室需控制室内温度在冬季有工作人员时间段保持在20℃及以上,在夏季保持在30℃及以下;外部气象信息为南京市典型气象年EPW文件;
周一人员活动信息表
时间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计划 0 0 0 0 0 0 0 0 0 1 1 1
时间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计划 1 1 1 1 1 1 1 1 0 0 0 0
周二至周日人员活动信息表
时间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计划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时间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计划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调用EnergyPlus能耗模拟引擎计算各类空调房间供暖制冷能耗强度为:EI空调,典型,配电装置室、EI空调,典型,二次设备室以及EI空调,典型,蓄电池室,其中,EI空调,典型,配电装置室为典型变电站建筑中配电装置室全年供暖制冷能耗强度,EI空调,典型,二次设备室为典型变电站建筑中二次设备室全年供暖制冷能耗强度,EI空调,典型,蓄电池室为典型变电站建筑中蓄电池室全年供暖制冷能耗强度;代入相关参数计算得到EI空调,典型,配电装置室=3.44kWh/m2、EI空调,典型,二次设备室=122.79kWh/m2、EI空调,典型,蓄电池室=6.00kWh/m2
进一步的,步骤3中,计算目标变电站建筑的生产阶段碳排放的具体步骤为:
首先根据项目材料清单获取各类材料用量信息;
再结合各类材料对应的碳排放因子计算出生产阶段碳排放为:
式中,C生产为目标变电站建筑的生产阶段碳排放,单位为kgCO2,Mi为第i种材料的用量,单位为kg、m3或其它,MFi为第i种材料生产对应的碳排放因子,单位与材料用量单位相匹配。
目标变电站建筑生产阶段碳排放计算如下表所示。C生产=1610172kg。
进一步的,步骤4中,计算目标变电站建筑的运输阶段碳排放的具体步骤为:
首先获取各类材料的运输方式、运输距离以及运输方式的碳排放因子信息;
再计算出运输阶段碳排放为:
式中,C运输为目标变电站建筑的运输阶段碳排放,单位为kgCO2,Mi为第i种材料的用量,单位为t,Di为第i种材料的运输距离,单位为km,Ti为第i种建材运输方式的碳排放因子,单位为[kgCO2/(t·km)]。
目标变电站建筑运输阶段碳排放计算如下表所示。C运输=48191.4kg。
/>
进一步的,步骤5中,计算目标变电站建筑建造阶段碳排放的具体步骤为:
首先获取与步骤1中相同结构类型典型变电站建筑的单位面积建造碳排放数值;
再计算建造阶段碳排放为:
C建造=CI建造,典型,钢结构×A’
C建造=CI建造,典型,钢筋混凝土结构×A’
式中,C建造为目标变电站建筑建造阶段碳排放,单位为kgCO2,CI建造,典型,钢结构为典型钢结构变电站建筑建造阶段碳排放强度,单位为kgCO2/m2,CI建造,典型,钢筋混凝土结构为典型钢筋混凝土结构变电站建筑建造阶段碳排放强度,单位为kgCO2/m2,A’为目标变电站建筑面积,单位为m2
实施例的目标变电站建筑结构为钢筋混凝土结构,面积A’=1597m2,其建造阶段碳排放C建造=64.41×1597=102862.77kgCO2
进一步的,步骤6中,计算目标变电站建筑运行阶段碳排放的具体步骤为:
步骤6.1,获取目标变电站建筑的照明灯具功率以及数量信息,并结合各类照明灯具全年开启时长经验值,估算出照明灯具全年耗电量为:
式中,E灯具为照明灯具全年耗电量,单位为kWh,r为目标变电站建筑中安装照明灯具的房间数量,单位为个,Pi为第i个房间的每平照明米功率,单位为kW/m2,Hi为第i房间照明灯具的全年开启时长经验值,单位为h,Ai为第i个房间的面积,单位为m2
实施例的目标变电站建筑中,主变压室的每平米照明功率为0.003kW/m2,全年经验开启时长经验值为2658h,房间的面积为225m2;GIS室的每平米照明功率为0.003kW/m2,全年经验开启时长经验值为2658h,房间的面积为155m2;配电装置室的每平米照明功率为0.003kW/m2,全年经验开启时长经验值为2168h,房间的面积为285m2;二次设备室的每平米照明功率为0.003kW/m2,全年经验开启时长经验值为2168h,房间的面积为91m2;蓄电池室的每平米照明功率为0.003kW/m2,全年经验开启时长经验值为2168h,房间的面积为15m2;电抗器室的每平米照明功率为0.003kW/m2,全年经验开启时长经验值为2658h,房间的面积为93m2;电容器室的每平米照明功率为0.003kW/m2,全年经验开启时长经验值为2658h,房间的面积为93m2;楼梯间的每平米照明功率为0.003kW/m2,全年经验开启时长经验值为1220h,房间的面积为50m2;电缆室的每平米照明功率为0.003kW/m2,全年经验开启时长经验值为1220h,房间的面积为590m2;于是计算获得照明灯具全年耗电量为:
E灯具=0.003×2658×225+0.003×2658×155+0.003×2268×285+0.003×2168×91+0.003×2168×15+0.003×2658×93+0.003×2658×93+0.003×1220×50+0.003×1220×590=9398.75kWh。
步骤6.2,获取目标变电站建筑的排风扇功率以及数量信息,并结合各类排风扇全年开启时长经验值,估算出排风扇全年耗电量为:
式中,E排风扇为排风扇全年耗电量,单位为kWh,s为目标变电站建筑中有排风扇的房间数量,单位为个,Pi为第i个房间内排风扇的功率,单位为kW,Hi为第i个房间内排风扇的全年开启时长经验值,单位为h,Xi为第i个房间内排风扇的数量,单位为个;
目标变电站建筑中,主变压室内有0.55kW的排风扇2台,全年经验开启时长经验值为1562h,GIS室内有0.25kW的排风扇2台,全年经验开启时长经验值为2628h,配电装置室内有0.37kW的排风扇5台,全年经验开启时长经验值为3066h,二次设备室内有0.37kW的排风扇3台,全年经验开启时长经验值为3066h,电抗器室有0.3kW的排风扇1台,全年经验开启时长经验值为1562h,电容室内有0.37kW的排风扇1台,全年经验开启时长经验值为1562h,电缆室内有0.37kW的排风扇5台,全年经验开启时长经验值为1562h,于是计算排风扇全年耗电量为:
E排风扇=0.55×2×1562+0.25×2×2628+0.37×5×3066×+0.37×3×3066+0.3×1×1562+0.37×1×1562+0.37×5×1562+0.37×5×1562=16043.8kWh。
步骤6.3,获取目标变电站建筑的空调装机房间(配电装置室、二次设备室、蓄电池室)的面积以及空调COP数值信息,并调用步骤2中与目标变电站建筑相同气候分区内典型城市的典型变电站建筑的空调房间供暖制冷能耗强度,再估算目标变电站建筑的空调全年耗电量为:
式中,E空调为空调全年耗电量,单位为kWh,A’配电装置室为目标变电站建筑的配电装置室面积,单位为m2,EI空调,典型,配电装置室为典型变电站建筑配电装置室全年空调能耗强度,单位为kWh/m2,COP配电装置室为目标变电站建筑的配电装置室内空调COP数值,A’二次设备室为目标变电站建筑的二次设备室面积,单位为m2,EI空调,典型,二次设备置室为典型变电站建筑二次设备室全年空调能耗强度,单位为kWh/m2,COP二次设备室为目标变电站建筑的二次设备室内空调COP数值;A’蓄电池室为目标变电站建筑的蓄电池室面积,单位为m2,EI空调,典型,蓄电池室为典型变电站建筑蓄电池备室全年空调能耗强度,单位为kWh/m2,COP蓄电池室为目标变电站建筑的蓄电池室内空调COP数值;
目标变电站建筑位于夏热冬冷地区,其中A’配电装置室=285m2,COP配电装置室=3,A’二次设备室=91m2,COP二次设备室=3,A’蓄电池室=15,COP蓄电池室=2.7,于是计算空调全年耗电量为:
E空调=285×3.44÷3+91×122.79÷3+15×6÷2.7=4084.76kWh
步骤6.4,根据运行阶段的照明灯具全年耗电量、排风扇全年耗电量以及空调全年耗电量,再结合用电碳排放因子与建筑设计使用年限,估算出目标变电站建筑运行阶段碳排放为:
C运行=(E灯具+E排风扇+E空调)×F×y
式中,C运行为运行阶段碳排放,单位为kgCO2,E灯具为照明灯具全年耗电量,单位为kWh,E排风扇为排风扇全年耗电量,单位为kWh,E空调为空调全年耗电量,单位为kWh,F为用电碳排放因子,单位为kgCO2/kWh,y为建筑设计使用年限,单位为年。
目标变电站建筑中,用电碳排放因子F=0.581kgCO2/kWh,建筑设计年限y=50年,于是计算出运行阶段碳排放为:
C运行=(9398.75+16043.8+4084.76)×0.581×50=857768.36kgCO2
进一步的,步骤7中,计算目标变电站建筑拆除阶段碳排放的具体步骤为:
首先获取拆除阶段与建造阶段碳排放的经验比值;
再计算拆除阶段碳排放为:
C拆除=C建造×10%
式中,C拆除为拆除阶段碳排放,单位为kgCO2,C建造为建造阶段碳排放,单位为kgCO2,10%为拆除阶段与建造阶段碳排放的经验比值,于是目标变电站建筑拆除阶段碳排放计算结果为:
C拆除=102862.77×10%=1028.63kgCO2
进一步的,步骤8中,计算目标变电站建筑的全生命周期总碳排放的具体步骤为:
将生产阶段碳排放、运输阶段碳排放、建造阶段碳排放、运行阶段碳排放以及拆除阶段碳排放进行累加,获得全生命周期总碳排放为:
C=C生产+C运输+C建造+C运行+C拆除
式中,C为全生命周期总碳排放,单位为kgCO2,C生产为生产阶段碳排放,单位为kgCO2,C运输为运输阶段碳排放,单位为kgCO2,C建造为建造阶段碳排放,单位为kgCO2,C运行为运行阶段碳排放,单位为kgCO2,C拆除为拆除阶段碳排放,单位为kgCO2。于是计算目标变电站建筑全生命周期总碳排放的结果为:
C=1610172+48191.4+102862.77+857768.36+1028.63=2620023.16kgCO2
如上所述,尽管参照特定的优选实施例已经表示和表述了本发明,但其不得解释为对本发明自身的限制。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定义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前提下,可对其在形式上和细节上作出各种变化。

Claims (9)

1.一种变电站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快速评估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获取钢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典型变电站建筑建造信息与施工机械台班碳排放因子,分别计算钢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典型变电站建筑建造阶段碳排放强度;
步骤2,以目标变电站的建筑地址所在气候分区内典型城市的典型气象年数据为外部环境条件,调用能耗模拟软件计算典型变电站建筑运行阶段空调房间供暖制冷能耗强度;
步骤3,获取目标变电站的建筑方案材料用量清单与对应的材料生产碳排放因子,并计算出目标变电站建筑的生产阶段碳排放;
步骤4,获取目标变电站的建筑方案材料用量、运输距离以及对应运输方式的碳排放因子,并计算出目标变电站建筑的运输阶段碳排放;
步骤5,根据钢结构或钢筋混凝土结构典型变电站建筑的建造阶段碳排放强度与目标变电站建筑面积信息,估算出目标变电站建筑的建造阶段碳排放;
步骤6,获取照明灯具与机械排风设备的数量、功率以及开启时长经验数据,再结合位于相同气候区典型城市典型变电站的空调房间供暖制冷能耗强度与目标变电站建筑空调COP数值与设计使用年限,估算出目标变电站建筑运行阶段碳排放;
步骤7,根据目标变电站建筑的建造阶段碳排放以及拆除与建造碳排放经验比值,估算出目标变电站建筑的拆除阶段碳排放;
步骤8,根据目标变电站建筑生产阶段碳排放、运输阶段碳排放、建造阶段碳排放、运行阶段碳排放以及拆除阶段碳排放,累加得出目标变电站建筑的全生命周期总碳排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电站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快速评估法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计算钢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典型变电站建筑建造阶段碳排放强度的具体步骤为:
首先,挑选地理位置、三维轮廓、几何平面相近的钢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典型变电站项目,再获取钢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典型变电站建筑的施工机械台班与对应的碳排放因子,再获取两种典型变电站建筑的建筑总面积,再分别计算出对应的建造阶段碳排放强度,其中,钢结构典型变电站建筑的建造阶段碳排放强度为:
式中,CI建造,典型,钢结构为钢结构典型变电站建筑建造阶段碳排放强度,Qi为第i种施工机械的台班数量,QFi为第i种施工机械对应的碳排放因子,A为钢结构典型变电站建筑的建筑总面积;
钢筋混凝土结构典型变电站建筑的建造阶段碳排放强度为:
式中,cI建造,典型,钢筋混凝土结构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典型变电站建筑的建造阶段碳排放强度,Qi为第i种施工机械的台班数量;QFi为第i种施工机械对应的碳排放因子,A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典型变电站建筑的建筑总面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电站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快速评估法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计算典型变电站建筑运行阶段空调房间供暖制冷能耗强度的具体步骤为:
步骤2.1,根据目标变电站建筑所在的气候分区选择对应的典型城市,并下载该典型城市的典型气象年文件,作为用于能耗模拟的外部气象信息;
步骤2.2,获取典型变电站建筑的施工图,并根据施工图在Rhino软件中建立三维几何形体模型,在Honeybee能耗模拟插件中输入围护结构热工信息、人员活动信息、温度控制信息以及外部气象信息,调用EnergyPlus能耗模拟引擎计算各类空调房间供暖制冷能耗强度为:EI空调,典型,配电装置室、EI空调,典型,二次设备室以及EI空调,典型,蓄电池室,其中,EI空调,典型,配电装置室为典型变电站建筑中配电装置室全年供暖制冷能耗强度,EI空调,典型,二次设备室为典型变电站建筑中二次设备室全年供暖制冷能耗强度,EI空调,典型,蓄电池室为典型变电站建筑中蓄电池室全年供暖制冷能耗强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电站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快速评估法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计算目标变电站建筑的生产阶段碳排放的具体步骤为:
首先根据项目材料清单获取各类材料用量信息;
再结合各类材料对应的碳排放因子计算出生产阶段碳排放为:
式中,C生产为目标变电站建筑的生产阶段碳排放,Mi为第i种材料的用量,MFi为第i种材料生产对应的碳排放因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电站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快速评估法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计算目标变电站建筑的运输阶段碳排放的具体步骤为:
首先获取各类材料的运输方式、运输距离以及运输方式的碳排放因子信息;
再计算出运输阶段碳排放为:
式中,C运输为目标变电站建筑的运输阶段碳排放,Mi为第i种材料的用量,Di为第i种材料的运输距离,Ti为第i种建材运输方式的碳排放因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电站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快速评估法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计算目标变电站建筑建造阶段碳排放的具体步骤为:
首先获取与步骤1中相同结构类型典型变电站建筑的单位面积建造碳排放数值;
再计算建造阶段碳排放为:
C建造=CI建造,典型,钢结构×A’
C建造=CI建造,典型,钢筋混凝土结构×A’
式中,C建造为目标变电站建筑建造阶段碳排放,CI建造,典型,钢结构为典型钢结构变电站建筑建造阶段碳排放强度,CI建造,典型,钢筋混凝土结构为典型钢筋混凝土结构变电站建筑建造阶段碳排放强度,A’为目标变电站建筑面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电站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快速评估法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6中,计算目标变电站建筑运行阶段碳排放的具体步骤为:
步骤6.1,获取目标变电站建筑的照明灯具功率以及数量信息,并结合各类照明灯具全年开启时长经验值,估算出照明灯具全年耗电量为:
式中,E灯具为照明灯具全年耗电量,r为目标变电站建筑中安装照明灯具的房间数量,Pi为第i个房间的每平米照明功率,Hi为第i房间照明灯具的全年开启时长经验值,Ai为第i个房间的面积;
步骤6.2,获取目标变电站建筑的排风扇功率以及数量信息,并结合各类排风扇全年开启时长经验值,估算出排风扇全年耗电量为:
式中,E排风扇为排风扇全年耗电量,s为目标变电站建筑中有排风扇的房间数量,Pi为第i个房间内排风扇的功率,Hi为第i个房间内排风扇的全年开启时长经验值,Xi为第i个房间内排风扇的数量;
步骤6.3,获取目标变电站建筑的空调装机房间的面积以及空调COP数值信息,并调用步骤2中与目标变电站建筑相同气候分区内典型城市的典型变电站建筑的空调房间供暖制冷能耗强度,再估算目标变电站建筑的空调全年耗电量为:
式中,E空调为空调全年耗电量,A’配电装置室为目标变电站建筑的配电装置室面积,EI空调,典型,配电装置室为典型变电站建筑配电装置室全年空调能耗强度,COP配电装置室为目标变电站建筑的配电装置室内空调COP数值,A’二次设备室为目标变电站建筑的二次设备室面积,EI空调,典型,二次设备置室为典型变电站建筑二次设备室全年空调能耗强度,COP二次设备室为目标变电站建筑的二次设备室内空调COP数值;A’蓄电池室为目标变电站建筑的蓄电池室面积,EI空调,典型,蓄电池室为典型变电站建筑蓄电池备室全年空调能耗强度,COP蓄电池室为目标变电站建筑的蓄电池室内空调COP数值;
步骤6.4,根据运行阶段的照明灯具全年耗电量、排风扇全年耗电量以及空调全年耗电量,再结合用电碳排放因子与建筑设计使用年限,估算出目标变电站建筑运行阶段碳排放为:
C运行=(E灯具+E排风扇+E空调)×F×y
式中,C运行为运行阶段碳排放,E灯具为照明灯具全年耗电量,E排风扇为排风扇全年耗电量,E空调为空调全年耗电量,F为用电碳排放因子,y为建筑设计使用年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电站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快速评估法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7中,计算目标变电站建筑拆除阶段碳排放的具体步骤为:
首先获取拆除阶段与建造阶段碳排放的经验比值;
再计算拆除阶段碳排放为:
C拆除=C建造×10%
式中,C拆除为拆除阶段碳排放,C建造为建造阶段碳排放,10%为拆除阶段与建造阶段碳排放的经验比值。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电站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快速评估法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8中,计算目标变电站建筑的全生命周期总碳排放的具体步骤为:
将生产阶段碳排放、运输阶段碳排放、建造阶段碳排放、运行阶段碳排放以及拆除阶段碳排放进行累加,获得全生命周期总碳排放为:
C=C生产+C运输+C建造+C运行+C拆除
式中,C为全生命周期总碳排放,C生产为生产阶段碳排放,C运输为运输阶段碳排放,C建造为建造阶段碳排放,C运行为运行阶段碳排放,C拆除为拆除阶段碳排放。
CN202310631750.8A 2023-05-31 2023-05-31 一种变电站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快速评估法 Pending CN11664511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631750.8A CN116645114A (zh) 2023-05-31 2023-05-31 一种变电站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快速评估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631750.8A CN116645114A (zh) 2023-05-31 2023-05-31 一种变电站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快速评估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645114A true CN116645114A (zh) 2023-08-25

Family

ID=876430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631750.8A Pending CN116645114A (zh) 2023-05-31 2023-05-31 一种变电站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快速评估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645114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113018A (zh) * 2023-10-25 2023-11-24 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 基于特征参数的能耗数据解析方法和系统
CN117474211A (zh) * 2023-11-21 2024-01-30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一种变电站运行能耗的碳排放评估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113018A (zh) * 2023-10-25 2023-11-24 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 基于特征参数的能耗数据解析方法和系统
CN117113018B (zh) * 2023-10-25 2024-02-06 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 基于特征参数的能耗数据解析方法和系统
CN117474211A (zh) * 2023-11-21 2024-01-30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一种变电站运行能耗的碳排放评估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6645114A (zh) 一种变电站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快速评估法
CN109992908B (zh) 一种城市建筑能耗模拟系统
CN111507511A (zh) 一种综合区域建筑群负荷预测方法及系统
CN116992548B (zh) 一种建筑及区域综合能源系统的设计优化方法及系统
US8610590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monitoring electrical demand performance, particularly using historical data and an outside temperature
CN114417608A (zh) 一种基于未来气候变化下被动式住宅建筑能耗预测的方法
CN114626596A (zh) 考虑多时段设备耦合的数据中心能效优化方法
Wang et al. Collaborative design of large-scale building's energy saving structure based on green BIM concept
Li et al. A generalized study of photovoltaic driven air conditioning potential in cooling season in mainland China
CN113253646A (zh) 零能耗零碳建筑的判定方法及能源控制系统
CN115936927A (zh) 一种水厂碳中和排放估算方法
CN116305823A (zh) 面向项目多阶段的建筑能源系统碳排放仿真方法及系统
CN115222227A (zh) 一种基于数据库的碳排放量确定方法、系统、介质及设备
Zhao et al. Air conditioning load forecasting model considering ev and urban heat island effect
CN105718708A (zh) 一种变电站主变室散热通风风速计算方法
CN113268796A (zh) 一种暖通空调系统设备自动选型算法
Ha et al. A study of zero energy building verification with measuring and model-based simulation in exhibition building
CN112214897A (zh) 一种基于屋面构造正交试验的大空间空调能耗优化方法
Li et al. Simulation Analysis of Energy Consumption for Intelligent Green Building
Eto et al. The HVAC costs of fresh air ventilation
Ke et al. Application research on energy saving of small high rise office building based on BIM model'
Rouhanizadeh et al.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building energy performance patterns: A case study
Song et al. Research on the investment potential of energy-saving and low-carbon buildings under the carbon emission reduction target
Jiang et al. Energy Analysis and Operation Optimization of a Substation Building in Cold Region
CN113886908A (zh) 一种基于bim技术的低碳建筑优化模拟设计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