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636279A - 侧行链路通信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侧行链路通信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636279A
CN116636279A CN202180080195.3A CN202180080195A CN116636279A CN 116636279 A CN116636279 A CN 116636279A CN 202180080195 A CN202180080195 A CN 202180080195A CN 116636279 A CN116636279 A CN 11663627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ime
terminal device
time interval
information
resour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8008019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冷冰雪
卢前溪
杜忠达
张世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ublication of CN1166362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63627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20Manipulation of established connections
    • H04W76/28Discontinuous transmission [DTX]; Discontinuous reception [DRX]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16Central resource management; Negotiation of resources or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e.g. negotiating bandwidth or QoS [Quality of Service]
    • H04W28/26Resource reserv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46Resources in time domain, e.g. slots or fram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53Resources in frequency domain, e.g. a carrier in FDM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5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between terminals via a wireless link, e.g. sidelin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4Direct-mode setu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2Selection of wireless resources by user or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00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16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similar devices
    • H04W92/18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similar devices between terminal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侧行链路通信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第一终端设备在第一时间间隔内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协助信息,该协助信息用于指示资源集合,该资源集合包括该第一终端设备推荐选择的、不推荐选择或检测到冲突的时频资源,其中,该第一时间间隔在该第二终端设备的非连续接收DRX操作的激活时间内。以期提高通信的可靠性。

Description

侧行链路通信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通信技术,尤其涉及一种侧行链路通信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侧行链路传输技术(sidelink,SL)与传统的蜂窝系统中通信数据通过基站接收或者发送的方式不同,侧行链路系统采用终端到终端直接通信的方式,因此具有更高的频谱效率以及更低的传输时延。侧行链路通信包括两种传输模式,一种是终端设备采用网络设备为该终端设备授权的侧行链路资源传输数据,另一种是终端设备在预配置的资源池中自主选取传输资源进行侧行链路传输。然而,目前基于终端设备在资源池中自主选择资源进行侧行链路传输的传输方式容易产生干扰大、传输失败等问题,传输性能还有待提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侧行链路通信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以提高通信的可靠性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可提供一种侧行链路通信方法,该方法包括:
第一终端设备在第一时间间隔内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协助信息,所述协助信息用于指示资源集合,所述资源集合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推荐选择的资源、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不推荐的资源或冲突的资源,
其中,所述第一时间间隔在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非连续接收DRX操作的激活时间内。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可提供一种侧行链路通信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第二终端设备在第一时间间隔内接收第一终端设备的协助信息,所述第一时间间隔为用于发送所述协助信息的时间间隔,所述协助信息用于指示资源集合,所述资源集合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推荐的资源、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不推荐的资源或冲突的资源,
其中,所述第一时间间隔在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非连续接收DRX操作的激活时间内。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可提供一种终端设备,所述通信装置配置于第一终端设备,包括:
处理单元,用于确定第一时间间隔,所述第一时间间隔在第二终端设备的非连续接收DRX操作的激活时间内;
收发单元,在第一时间间隔内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协助信息,所述协助信息用于指示资源集合,所述资源集合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推荐的资源、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不推荐的资源或冲突的资源。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可提供一种网络设备,所述通信装置配置于第二终端设备,包括:
收发单元,在第一时间间隔内接收来自第一终端设备的协助信息,所述第一时间间隔为用于发送所述协助信息的时间间隔,所述协助信息用于指示资源集合,所述资源集合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推荐的资源、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不推荐的资源或冲突的资源,其中,所述第一时间间隔在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非连续接收DRX操作的激活时间内;
处理单元,根据所述资源集合,确定用于发送数据的资源。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可提供一种终端设备,包括:
处理器、存储器、与网络设备进行通信的接口;
所述存储器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
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如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任一项提供的侧行链路通信方法。
第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执行指令,当所述计算机执行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用于实现如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任一项所述的侧行链路通信方法。
第七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程序,当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用于执行如上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任一项所述的侧行链路通信方法。
可选地,上述处理器可以为芯片。
第八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程序指令,程序指令用于实现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任一项所述的侧行链路通信方法。
第九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芯片,包括:处理模块与通信接口,该处理模块能执行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任一项所述的侧行链路通信方法。
进一步地,该芯片还包括存储模块(如,存储器),存储模块用于存储指令,处理模块用于执行存储模块存储的指令,并且对存储模块中存储的指令的执行使得处理模块执行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任一项所述的侧行链路通信方法。
附图说明
图1为适用于本申请的通信系统的一个示意图;
图2为适用于本申请的通信系统的另一个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提供的侧行链路通信方法的一个示意性流程图;
图4为本申请提供的侧行链路通信方法的一个示意性流程图;
图5为本申请提供的侧行链路通信方法的一个示意性流程图;
图6为本申请提供的协助信息与第一时频资源之间的时间关系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提供的侧行链路通信方法的一个示意性流程图;
图8为本申请提供的通信装置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提供的通信设备的示意性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例如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应用于各种通信系统,例如: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统、LTE频分双工(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FDD)系统、LTE时分双工(time division duplex,TDD)、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UMTS)、全球微波接入互操作性(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 access, WiMAX)通信系统、第五代(5th generation,5G)系统或新无线(new radio,NR)以及未来的通信系统,如第六代移动通信系统等。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终端设备可以称为终端、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终端设备可以是接入终端、用户单元、用户站、移动站、移动台、远方站、远程终端、移动设备、用户终端、终端设备、无线通信设备、用户代理或用户装置。终端设备还可以是蜂窝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启动协议(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SIP)电话、无线本地环路(wireless local loop,WLL)站、个人数字处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它处理设备、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5G网络中的终端设备或者未来演进的公用陆地移动移动网(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PLMN)中的终端设备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并不限定。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终端设备还可以是可穿戴设备。可穿戴设备也可以称为穿戴式智能设备,是应用穿戴式技术对日常穿戴进行智能化设计、开发出可以穿戴的设备的总称,如眼镜、手套、手表、服饰及鞋等。可穿戴设备即直接穿在身上,或是整合到用户的衣服或配件的一种便携式设备。可穿戴设备不仅仅是一种硬件设备,更是通过软件支持以及数据交互、云端交互来实现强大的功能。广义穿戴式智能设备包括功能全、尺寸大、可不依赖智能手机实现完整或者部分的功能,例如:智能手表或智能眼镜等,以及只专注于某一类应用功能,需要和其它设备如智能手机配合使用,如各类进行体征监测的智能手环、智能首饰等。此外,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还可以是车联网系统或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系统中的终端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网络设备可以是用于与终端设备通信的设备,该网络设备可以是GSM或CDMA系统中的基站(base transceiver station,BTS),也可以是WCDMA系统中的基站(nodeB,NB),还可以是LTE系统中的演进型基站(evolutional nodeB,eNB或eNodeB),还可以是云无线接入网(cloud radio access network,CRAN)场景下的无线控制器,或者该网络设备可以为中继站、接入点、车载设备、以及5G网络中的网络设备或者未来演进的PLMN网络中的网络设备等,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定。
侧行链路传输技术(sidelink,SL)与传统的蜂窝系统中通信数据通过基站接收或者发送的方式不同,侧行链路系统采用终端到终端直接通信的方式,因此具有更高的频谱效率以及更低的传输时延。在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 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3GPP)定义了两种传输模式:模式A和模式B。
- 模式A:图1为采用侧行链路传输模式A的通信系统100的一个示意图。如图1所示,终终端设备102或终端设备103的侧行链路(SL)通信资源是由网络设备101分配的,例如,网络设备101通过下行(downlink,DL)链路为终端设备102授权SL资源,终端设备102在该授权的SL资源上向终端设备103发送数据。同样,终端设备103也可以在网络设备101为其授权的SL资源上向终端设备102发送数据。网络设备101可以为终端设备分配单次传输的SL资源,也可以为终端设备分配半静态传输的SL资源。
- 模式B:图2为采用侧行链路传输模式B的通信系统200的一个示意图,如图2所示,终端设备202和终端设备203预配置了侧行链路资源池,在需要进行侧行链路通信时,终端设备202或终端设备203在资源池中选择一个资源进行侧行链路的数据传输。
下面对本申请中涉及到的相关技术和术语进行说明。
一、LTE设备到设备(device-to-device,D2D)通信、车辆外联(vehicle to everything,V2X)通信
在3GPP中,D2D通信分成了不同的阶段进行研究。
- 邻近服务(proximity based service,ProSe):版本12(release 12,Rel-12)、版本13(release 13,Rel-13)标准协议中中设备到设备通信,是针对ProSe的场景进行了研究,其主要针对公共安全类的业务。
在ProSe中,通过配置资源池在时域上的位置,例如资源池在时域上非连续,达到UE在侧行链路上非连续发送/接收数据,从而达到省电的效果。
- V2X:在Rel-14/15中,车联网系统针对车车通信的场景进行了研究,其主要面向相对高速移动的车车、车人通信的业务;
在V2X中,由于车载系统具有持续的供电,因此功率效率不是主要问题,而数据传输的时延是主要问题,因此在系统设计上要求终端设备进行连续的发送和接收。
- 进一步增强的D2D(further enhanced D2D,FeD2D):在Rel-14中,这个场景对于可穿戴设备通过手机接入网络的场景进行了研究,其主要面向是低移动速度以及低功率接入的场景。
在FeD2D中,在预研阶段3GPP结论为基站可以通过一个中继(relay)终端去配置远端(remote)终端的非连续接收(discontinuous reception,DRX)操作的参数,但是由于该课题没有进一步进入标准化阶段,如何进行DRX配置的具体细节没有结论。
二、NR V2X
NR V2X在LTE V2X的基础上,不局限于广播场景,而是进一步拓展到了单播和组播的场景,在这些场景下研究V2X的应用。
- 类似于LTE V2X,NR V2X也会定义上述模式1(mode-1)、模式2(mode-2)两种资源授权模式;更进一步,用户可能处在一个混合的模式下,即既可以使用mode-1进行资源的获取,又同时可以使用mode-2进行资源的获取。该资源获取通过侧行链路授权的方式指示,即侧行链路授权指示相应的物理侧行控制信道(physical sidelink control channel,PSCCH)与物理侧行共享信道(physical sidelink shared channel,PSSCH)资源的时频位置。
- 不同于LTE V2X,除了无反馈的、终端设备自主发起的混合自动请求重传(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终端设备st,HARQ)重传,NR V2X引入了基于反馈的HARQ重传,不限于单播通信,也包括组播通信;
三、NR-V2X Mode 2资源选择方式
在NR-V2X中,一些新的特征被引入,比如支持大量非周期业务、重传次数的增多以及更灵活的资源预留周期等。这些特征都对终端自主资源选择的模式有较大影响。因此,3GPP以LTE-V2X中模式4为基础,重新讨论并设计了适用于NR-V2X的资源选择方案,记为模式2。在模式2中,终端设备通过解码其他终端设备发送的侧行控制信息(sidelink control information,SCI)和测量侧行链路接收功率,在资源池中选择未被其他终端设备预留或者被其他终端设备预留但接收功率较低的资源。NR-V2X模式2的资源选择算法分为两个主要步骤,即终端设备首先确定候选资源集合,再从候选资源集合中选择资源发送数据。
步骤1:终端设备确定候选资源集合。
终端设备将资源选择窗内所有的可用资源作为资源集合A。首先,终端设备需根据资源侦听窗内的侦听结果,判断资源是否被其他终端设备预留。终端设备根据未侦听时隙与侦听到的第一阶SCI,通过测量资源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eference signal received power,RSRP)进行资源排除,在完成资源排除后,如果资源集合A中的剩余资源数目小于一定比例,终端设备将提升RSRP阈值3dB,并重复执行步骤1直到资源集合A中的剩余资源数目大于等于该比例。相比较LTE-V2X中该比例固定为20%,NR-V2X中该比例的取值更为灵活,其可能的取值为{20,35,50}%,具体比例的取值是以资源池为单位由网络配置或者预配置。最终,经过资源排除后的资源集合A即为终端设备的候选资源集合。
步骤2:终端设备在候选资源集合中选择传输资源。
该终端设备在资源集合A中等概率随机选择一个或多个传输资源。需要指出的是,在选择该多个传输资源时要满足如下时域上的限制:
第一,在除去一些例外情况后,终端设备应使选择的某个重传资源能够被之前发送的第一阶SCI指示。
上述例外情况包括终端设备在进行资源排除后,无法从资源集合A中选择出满足该时域限制的资源的情况。以及,还包括由于资源抢占、拥塞控制以及与上行业务冲突等因素,终端设备放弃传输从而导致某次重传的传输资源没有被之前发送的第一阶SCI指示的情况。
第二,终端设备应保证任意两个选择的时频资源,如果其中前一个传输资源需要HARQ反馈,则这两个资源在时域上至少间隔时长Z。
当资源选择无法满足该时域限制时,比如业务的时延预算(packet delay budget,PDB)较短但重传次数较多的情况下,取决于终端设备实现,可以放弃选择某些重传资源或者针对某几次传输去激活HARQ反馈。
四、通用陆地无线接入网-UE(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network-UE,Uu)DRX操作
终端设备会根据DRX配置不连续的监控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PDCCH)以达到省电的目的,当PDCCH中携带与终端设备对应的C-RNTI,CI-RNTI,CS-RNTI,INT-RNTI,SFI-RNTI,SP-CSI-RNTI,TPC-PUCCH-RNTI,TPC-PUSCH-RNTI,TPC-SRS-RNTI和AI-RNTI时,终端设备会根据控制信息做出对应DRX操作。网络通过配置一系列参数来控制终端设备的DRX操作,这些参数包括:
drx-onDurationTimer,drx-SlotOffset,drx-InactivityTimer,drx-RetransmissionTimerDL,drx-RetransmissionTimerUL,drx-LongCycleStartOffset,drx-ShortCycle(optional):the Short DRX cycle,drx-ShortCycleTimer(optional),HARQ-RTT-TimerDL,drx-HARQ-RTT-TimerUL,ps-Wakeup(optional),ps-TransmitOtherPeriodicCSI(optional),ps-TransmitPeriodicL1-RSRP(optional)。
其中,上述提及参数可以参考3GPP标准协议38系列协议。
在如下情况下终端设备将处于DRX操作的激活时间:
- drx-onDurationTimer或drx-InactivityTimer运行期间;
- drx-RetransmissionTimerDL或drx-RetransmissionTimerUL运行期间;
- ra-ContentionResolutionTimer或msgB-ResponseWindow运行期间;
- 有未被处理的调度请求(scheduling request,SR)
- PDCCH指示有新的传输期间。
目前,在基于上述侧行链路的资源选择mode-2选择传输资源的方式,可能存在发送端终端设备通过干扰测量选择的侧行链路资源,在接收端终端设备可能存在较大的干扰,如接收端终端设备周边存在干扰节点,而发送端终端设备检测不到该干扰节点对接收端终端设备,即该干扰节点对发送端终端设备来说是隐藏节点。或者终端设备选择资源并在该资源上向目标终端发送数据时,该目标终端在该资源上处于发送状态,无法在该资源上接收数据,将引起相互之间的干扰,进而带来资源浪费、传输时延等问题。针对上述mode-2资源选择方式存在的问题,可以通过进行侧行链路通信的终端设备之间的协作机制(inter-UE coordination),通过交互侧行链路传输资源情况,以减少因选择不合适的传输资源带来的通信性能下降的问题。以及,侧行链路DRX技术的引入将使得终端设备处于不连续接收状态。本申请提供的侧行链路通信方法使得终端设备之间的协作信息的传输发生在接收方UE的DRX操作(DRX operation)的激活时间(active time),能够保证用户间协作有效、成功完成。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提供的侧行链路通信方法进行说明。
图3是本申请提供的侧行链路通信方法300的示意性流程图。图3中的终端设备A与终端设备B进行通信,其中,终端设备B(即第二终端设备的一个示例)需要向终端设备 A(即第一终端设备的一个示例)发送数据之前,终端设备A和终端设备B可以采用本申请提供的通信方法进行通信资源的协商(用户间协作)。图3所示的侧行链路通信方法200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步骤。
S310,终端设备A向终端设备B发送协助信息。
相应地,终端设备B接收来自终端设备A的协助信息(assistance information,AI)。
其中,该协助信息用于指示资源集合。该资源集合包括以下一种或多种资源:
终端设备A推荐(preferred)的资源、终端设备A不推荐(not preferred)的资源或冲突的资源。
或者说,该资源集合包括以下一种或多种资源:
终端设备A推荐终端设备B选择的资源、终端设备A不推荐终端设备B选择的资源或终端设备A检测到资源冲突的资源。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该资源集合包括终端设备A推荐终端设备B选择的时频资源。
例如,终端设备A根据测量得到的干扰信息和/或终端设备A的双工模式(例如,全双工模式、半双工模式等)确定资源集合A,该资源集合A中包括的资源为终端设备A检测到的未被其他设备预留和/或干扰较小的资源和/或终端设备A处于接收状态的资源。以便终端设备B接收到该协助信息后,可以优先考虑选择资源集合A中的资源与终端设备A进行通信。但本申请不限于此。
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该资源集合包括终端设备A不推荐终端设备B选择的时频资源。
例如,终端设备A根据测量得到的干扰信息和/或终端设备A的双工模式(例如,全双工模式、半双工模式等)确定资源集合B,该资源集合B中包括的资源为终端设备A检测到的被其他设备预留和/或干扰较大的资源,和/或终端设备A处于发送状态而无法接收的资源。例如,资源集合B中可以包括终端设备A检测到冲突的时频资源,如终端设备A检测到一部分通信资源上的RSRP较高,则认为该通信资源有冲突,比如可能由临近节点在使用该资源通信,则协助信息指示的资源集合B中包括该资源,以通知终端设备B不推荐使用该资源进行终端设备A与终端设备B之间的通信。终端设备B接收到该协助信息后,可以优先选择该资源集合B以外的资源与终端设备A进行通信。但本申请不限于此。
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该资源集合包括终端设备A推荐终端设备B选择的时频资源和不推荐终端设备B选择的时频资源。
例如,终端设备A发送的协助信息即指示终端设备A推荐选择的资源集合A,又指示终端设备A不推荐选择的资源集合B。当终端设备B接收到该协助信息后,可以优先考虑选择资源集合A中的资源与终端设备A进行通信,而若终端设备B检测到资源集合A中的对终端设备B的干扰较大(例如,RSRP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等)的情况下,终端设备B可以选择资源集合A以外的资源,此时,可以尽量避免选择终端设备A不推荐的资源集合B中的资源,以提高终端设备A与终端设备B之间通信的可靠性。但本申请不限于此。
可选地,当满足向终端设备B发送协助信息的条件时,终端设备A向终端设备B发送协助信息。
例如,用于承载协助信息的资源为周期性资源,或者说,该协助信息为周期性信息,终端设备A在每个周期内向终端设备B发送协助信息。也就是说,终端设备A向终端设备B发送协助信息的条件可以包括:由协助信息的周期性触发终端设备A向终端设备B发送协助信息。但本申请不限于此。
再例如,终端设备A向终端设备B发送协助信息可以是事件触发的,例如可以规定在当终端设备A检测到预定资源量的资源的干扰大小高于或低于预设阈值时,终端设备A 向终端设备B发送该协助信息。但本申请不限于此。
S320,终端设备B在第三时频资源上向终端设备A发送数据。
在终端设备B接收到来自终端设备A的协助信息后,终端设备B可以根据协助信息指示的资源集合以及终端设备B确定的候选资源确定第三时频资源,并在S320中在该第三时频资源上向终端设备A发送数据。
例如,终端设备B可以基于上述资源选择mode-2的方式确定候选资源集合,并参考协助信息指示的资源集合,在候选资源集合中选择终端设备A推荐选择的资源(例如,协助信息指示的资源集合包括终端设备A推荐选择的资源)作为第三时频资源。或者,在候选资源集合中排除终端设备A不推荐选择的资源(例如,协助信息指示的资源集合包括终端设备A推荐选择的资源)后的剩余资源中,确定第三时频资源。但本申请不限于此。终端设备B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确定候选资源集合,并参考协助信息指示的资源集合,确定该第三时频资源。
根据上述方案,进行侧行链路通信的终端设备通过协助信息的交互,能够实现资源选择的协商,以便选择通信资源的发送端设备能够选择对于通信双方通信质量均较好的资源进行通信,能够提高通信的可靠性,减少数据重传,从而减小数据传输时延。
图4是本申请提供的侧行链路通信方法400的示意性流程图。图4中的终端设备A与终端设备B进行侧行链路通信,其中,该终端设备B正在执行非连续接收DRX操作,也就是说,终端设备B基于配置在一个时间内(即DRX的激活时间(active time))内处于接收状态,即在DRX激活时间可以接收来自其他终端设备的信号,在一段时间内(即DRX操作的非激活时间)处于休眠状态,保持低功率,停止接收来自其他终端设备的信号。
需要说明的是,终端设备执行DRX操作也可以称为终端设备处于DRX状态,DRX操作的激活时间也可以称为激活状态,非激活时间也可以成为非激活状态,本申请对此做限定。
终端设备B(即第二终端设备的一个示例)需要向终端设备A(即第一终端设备的一个示例)发送数据之前,终端设备A和终端设备B可以通过本申请提供的如图4所示的侧行链路通信方法进行资源协商,其中,可以由终端设备A触发用户间协作过程。图4所示的侧行链路通信方法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步骤。
S410,终端设备A确定满足协助信息的发送条件。
其中,终端设备A向终端设备B发送协助信息的条件包括终端设备B进入DRX的激活时间。
例如,终端设备A确定终端设备B在第一时间间隔内处于DRX的激活时间,终端设备A确定在第一时间间隔内满足协助信息的发送条件,则终端设备A确定在第一时间间隔内向终端设备B发送协助信息。但本申请不限于此。
可选地,终端设备A接收来自第一配置信息,该第一配置信息用于配置终端设备B的DRX操作,或者说该第一配置信息为终端设备B的DRX操作的配置信息。
终端设备A可以根据该DRX操作的配置信息,确定终端设备B的DRX操作的激活时间,从而可以在终端设备B的DRX操作的激活时间内向终端设备B发送协助信息。
可选地,该DRX操作的配置信息可以用于配置终端设备B的该DRX操作的周期、起始位置偏移量或与该DRX操作激活时间相关的定时器的运行时长中的一项或多项。
其中,上述与终端设备B的DRX操作的激活时间相关的定时器,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以下一项或多项:
第一定时器,所述第一定时器在一个DRX周期的起始时刻开始运行,例如,该第一定时器可以写作DRX-on_duration timer,但本申请不限于此;
第二定时器,所述第二定时器在接收到侧行链路新传消息时、接收到侧行链路新传消息后或接收到侧行链路新传消息后的一段时间开始运行,例如,该第二定时器可以写作 DRX-inactivity timer,但本申请不限于此;
第三定时器,所述第三定时器的运行时长为接收到重传数据之前的最大时间间隔,例如,该第三定时器可以写作DRX-retransmission timer,但本申请不限于此。
当第一定时器、第二定时器或第三定时器中的至少一个定时器正在运行时,终端设备B处于DRX操作的激活时间。终端设备A可以根据第一定时器、第二定时器或第三定时器中的至少一个定时器正在运行,确定终端设备B处于DRX操作的激活时间。
一种实施方式中,该第一配置信息可以来自终端设备B。
例如,在终端设备A与终端设备B建立侧行链路连接后,终端设备B通过第一配置信息通知终端设备A,终端设备B的DRX操作的激活时间。但本申请不限于此。
另一种实施方式中,该第一配置信息可以来自网络设备。
例如,由终端设备A接入的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A发送第一配置信息,通过第一配置信息通知终端设备A,终端设备B的DRX操作的激活时间。但本申请不限于此。
可选地,终端设备A接收到来自终端设备B的需要回复的请求消息后,终端设备A确定终端设备B处于DRX的激活时间。
例如,该需要回复的请求消息可以是信道状态信息(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CSI)请求消息,当终端设备A接收到来自终端设备B的CSI请求消息后,终端设备A可以确定终端设备B在等待终端设备A的CSI反馈信息,因此,终端设备B处于DRX操作的激活时间,但本申请不限于此。
可选地,终端设备A与终端设备B传输侧行链路的直接连接建立请求后到侧行链路传输配置完成期间,终端设备B处于DRX操作的激活时间。
可选地,终端设备A向终端设备B发送协助信息的条件还可以包括如图3所示实施例所述的周期性条件或事件触发条件。
S420,终端设备A向终端设备B发送协助信息。
终端设备A在S410确定在第一时间间隔后,则终端设备A在第一时间间隔内向终端设备B发送协助信息。也就是说,终端设备A等待终端设备B处于DRX的激活状态时向终端设备B发送协助信息。由于终端设备B在第一时间间隔内为DRX操作的激活时间,即终端设备B处于接收状态,相应地,接收来自终端设备A的协助信息。
S430,终端设备B在第三时频资源上向终端设备A发送数据。
终端设备B可以根据协助信息以及终端设备B确定的候选资源确定第三时频资源,并在该第三时频资源上向终端设备A发送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与上图3实施例中相同或相似的部分,可以参考上述对图3的描述,为了简要,在此不再赘述。
根据上述方案,终端设备A判断终端设备B的DRX操作的激活时间,并在激活时间内向终端设备B发送协助信息,能够提高协助信息被成功接收的概率,以便终端设备B可以基于协助信息选择与终端设备A的侧行链路资源,能够提高通信的可靠性。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侧行链路通信方法500的示意性流程图。图5中的终端设备A与终端设备B进行侧行链路通信。终端设备B(即第二终端设备的一个示例)需要向终端设备A(即第一终端设备的一个示例)发送数据之前,可以由终端设备A触发用户间协作过程。图5所示的侧行链路通信方法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步骤。
S510,终端设备B向终端设备A发送第一指示信息,该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时频资源。
相应地,终端设备A接收来自终端设备B的该第一指示信息,其中,该第一时频资源为终端设备B的预留资源,即终端设备B预留的、用于承载数据的时频资源。
作为示例非限定,该第一指示信息可以是SCI。
终端设备B通过第一指示信息通知终端设备A,用于承载数据的预留资源,即第一时 频资源。终端设备A判断该第一时频资源是否合适接收数据。
例如,终端设备A可以接收其他终端设备(即终端设备B以外的终端设备)的SCI,确定其他终端设备预留的资源,若其他终端设备预留的资源与该第一时频资源冲突,终端设备A可以预测干扰大小,在干扰小于预设门限值的情况下,终端设备A可以确定在该第一时频资源上接收数据;在干扰大于预设门限值的情况下,终端设备A可以触发用户间资源协商过程,通过协助信息通知终端设备B推荐选择或不推荐选择的资源集合。但本申请不限于此。
再例如,终端设备A为半双工模式,若终端设备A在第一时频资源处于发送状态,则终端设备A不能在第一时频资源接收来自终端设备B的数据,则终端设备A可以触发用户间资源协商过程,通过协助信息通知终端设备B推荐选择或不推荐选择的资源集合。但本申请不限于此。
S520,终端设备A确定满足协助信息的发送条件。
其中,终端设备A向终端设备B发送协助信息的条件包括:终端设备A确定第一时频资源不适合接收数据。当终端设备A确定第一时频资源不适合接收数据时,通过协助信息通知终端设备B推荐选择或不推荐选择的资源集合。
可选地,终端设备A向终端设备B发送协助信息的条件还包括:终端设备A能够在第一时频资源之前发送该协助信息,即终端设备A发送协助信息的时间间隔A位于第一时频资源之前。
可选地,终端设备B执行资源重选所需的最小时间间隔为第二时间间隔,终端设备A向终端设备B发送协助信息的条件还包括:时间间隔A(即第一时间间隔的一个示例)的结束时刻与第一时频资源的起始时刻之间的间隔大于或等于第二时间间隔。其中,终端设备A在时间间隔A内发送协助信息。
也就是说,终端设备B重选承载数据的资源最少需要第二时间间隔,终端设备A需要在第一时频资源的起始时刻之前大于或等于第二时间间隔的时刻完成发送协助信息,以便终端设备B接收到协助信息后有足够的时间能够重选承载数据的资源。
例如,如图6所示,第一时频资源的起始时刻为t4、结束时刻为t5,若终端设备A能够在t4时刻之前大于或等于第二时间间隔的时刻,即t3时刻之前发送协作信息,则终端设备B能够进行资源重选。如终端设备A能够在时间间隔A内发送协助信息,该时间间隔A的起始时刻为t1、结束时刻为t2,t2时刻在t3时刻之前,即t4-t2大于第二时间间隔,则终端设备A确定满足协助信息的发送条件。
可选地,终端设备B为执行DRX操作的终端设备。可以规定终端设备B在时间间隔A内处于DRX操作的激活时间,终端设备A在时间间隔A内向终端设备B发送协助信息,该时间间隔A的结束时刻与第一时频资源的起始时刻之间的间隔大于或等于上述第二时间间隔。
例如,第二时间间隔的长度为T3,第一时间间隔的长度为Tx,第一时频资源的起始时刻为t1,则时间间隔A的范围为[t1-T3-Tx,t1-T3]。但本申请不限于此。
S530,终端设备A向终端设备B发送协助信息。
终端设备A在S520中确定满足协作信息的发送条件后,终端设备A在时间间隔A内向终端设备B发送协助信息。
S540,终端设备B在第三时频资源上向终端设备A发送数据。
终端设备B可以根据协助信息以及终端设备B确定的候选资源确定第三时频资源,并在该第三时频资源上向终端设备A发送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与图3、图4实施例中相同或相似的部分,可以参考上述描述,为了简要,在此不再赘述。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侧行链路通信方法700的示意性流程图。图7中的终端设 备A与终端设备B进行侧行链路通信。终端设备B(即第二终端设备的一个示例)需要向终端设备A(即第一终端设备的一个示例)发送数据之前,可以由终端设备B触发用户间协作过程。图7所示的侧行链路通信方法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步骤。
S710,终端设备B向终端设备A发送第二指示信息,该第二指示信息用于触发终端设备A发送协助信息。
相应地,终端设备A接收来自终端设备B的第二指示信息。终端设备A根据接收到的该第二指示信息确定终端设备B触发终端设备A发送协助信息。
一种实施方式,该第二指示信息可以是用于触发协助信息的特定序列。
例如,该第二指示信息可以是参考信号或前导序列。终端设备A可以通过相关检测,检测到该特定序列后,确定终端设备B触发发送协助信息。但本申请不限于此。
另一种实施方式中,该第二指示信息可以承载在以下至少一种信息中:
SCI、物理侧行反馈信道(physical sidelink feedback channel,PSFCH)、媒体接入控制(medium access control,MAC)控制元素(control element,CE)或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消息。
可选地,该第二指示信息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信息:
该终端设备B的资源选择窗的配置信息、该协助信息的时延需求信息和时间间隔B(即第一时间间隔的一个示例)的配置信息。
其中,时间间隔B为终端设备B可以接收协助信息的时间间隔。终端设备A可以在该时间间隔B内发送协助信息。
例如,第二指示信息指示该终端设备B的资源选择窗的配置信息,该资源选择窗的配置信息可以指示终端设备B的资源选择窗的起始时刻以及持续时长,或者,可以指示终端设备B的资源选择窗的起始时刻以及终止时刻。终端设备A通过第二指示信息获取到终端设备B的资源选择窗的配置信息后,可以在终端设备B的资源选择窗内,确定终端设备A推荐选择的、不推荐选择的或检测到冲突的资源。但本申请不限于此。再例如,该第二指示信息包括该协助信息的时延需求信息,该时延需求信息用于指示协助信息的最大时间延迟,即该时延需求信息可以指示一段时长,该时长为协助信息的最大时间延迟,终端设备A可以根据该时延需求信息,在协助信息的最大时间延迟之前发送协助信息,以保证协助信息的时效。若终端设备A在协助信息的最大时间延迟之前不能够发送协助信息,则终端设备A可以不发送该协助信息,以避免资源浪费。但本申请不限于此。
再例如,该第二指示信息包括时间间隔B的配置信息,比如,该时间间隔B的配置信息可以指示时间间隔B的起始时刻以及持续时长,或者,可以指示时间间隔B的起始时刻以及终止时刻。终端设备A可以根据时间间隔B的配置信息确定终端设备B接收协助信息的时间间隔,从而在时间间隔B内发送协助信息。使得终端设备A和终端设备B对协助信息所在的时间间隔达成共识,可以避免资源浪费,提高通信的可靠性。但本申请不限于此。
可选地,终端设备B为执行DRX操作的终端设备。终端设备B在发送第二指示信息之后的时间间隔B内处于DRX操作的激活时间,以接收终端设备A发送的协助信息。
可选地,该第二指示信息承载在第二时频资源上,该第二时频资源的结束时刻与该时间间隔B的起始时刻之间间隔第三时间间隔,该第三时间间隔大于或等于该终端设备A处理该协作信息所需的时长。
也就是说,终端设备A接收到第二指示信息后,还需要一段时间处理协助信息,例如,处理协助信息所需的时长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响应第二指示信息,确定资源集合的时间(即确定资源集合中包含的资源的时间),和/或,编码、发送该协助信息。但本申请不限于此。在终端设备A处理协助信息的时长内,终端设备B可以不接收协助信息或不激活DRX操作(即处于DRX操作的非激活时间),以减少功率消耗。
作为示例非限定,该终端设备A处理该协作信息所需的时长可以为协议规定的终端设备的能力信息,或者,终端设备A和终端设备B可以通过信息交互得到该终端设备A处理该协作信息所需的时长。或者,该终端设备A处理该协作信息所需的时长可以与终端设备A处理重传数据的最小时长相等。
可选地,该第二时频资源的结束时刻与该时间间隔B的结束时刻之间间隔第四时间间隔,该第四时间间隔小于或等于该协助信息的最大时间延迟。
例如,终端设备B可以在协助信息的最大时间延迟之前接收协助信息,或者处于DRX操作的激活时间,以接收协助信息。在最大时间延迟之后由于协助信息不满足时延需求,因此,终端设备B可以不接收协助信息,或者进入DRX操作的非激活时间。以减少功率消耗。
再例如,该第二时频资源的结束时刻为t2,该终端设备A处理该协作信息所需的时长为T4,该协助信息的最大时间延迟为T5,则时间间隔B的范围可以为[t2+T4,t2+T5]。但本申请不限于此。
可选地,时间间隔B可以大于或等于PSSCH与承载该PSSCH的反馈信息到的PSFCH之间的时间间隔。
S720,终端设备A向终端设备B发送协助信息。
S730,终端设备B在第三时频资源上向终端设备A发送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与图3、图4、图5实施例中相同或相似的部分,可以参考上述描述,为了简要,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中,时间间隔、时长均表示一段时间长度,时间间隔可以替换为时长,时长也可以替换为时间间隔,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
根据上述方案,进行侧行链路通信的终端设备通过协助信息的交互,能够实现资源选择的协商,以便选择通信资源的发送端设备能够选择对于通信双方通信质量均较好的资源进行通信,能够提高通信的可靠性,减少数据重传,从而减小数据传输时延。另外,在终端设备处于DRX操作的情况下,在终端设备的DRX操作激活时间内向终端设备发送协助信息,能够提高协助信息被成功接收的概率,以便终端设备可以基于协助信息选择侧行链路资源,能够提高通信的可靠性。
以上,结合图3至图7详细说明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以下介绍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装置。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的示意性框图。如图8所示,该通信装置800可以包括处理单元810和收发单元820。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通信装置800可对应于上文方法实施例中的第一终端设备,即UE,或者配置于(或用于)第一终端设备中的芯片。
应理解,该通信装置800可对应于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300、400、500、700中的第一终端设备,该通信装置800可以包括用于执行图3、图4、图5、图7中的方法300、400、500、700中第一终端设备执行的方法的单元。并且,该通信装置800中的各单元和上述其他操作和/或功能分别为了实现图3、图4、图5、图7中的方法300、400、500、700的相应流程。
还应理解,该通信装置800为配置于(或用于)第一终端设备中的芯片时,该通信装置800中的收发单元820可以为芯片的输入/输出接口或电路,该通信装置800中的处理单元810可以为芯片中的处理器。
可选地,通信装置800的该处理单元810可以用于处理指令或者数据,以实现相应的操作。
可选地,通信装置800还可以包括存储单元830,该存储单元830可以用于存储指令或者数据,处理单元810可以执行该存储单元中存储的指令或者数据,以使该通信装置实 现相应的操作,该通信装置800中的该通信装置800中的收发单元820为可对应于图9中示出的第一终端设备900中的收发器910,存储单元830可对应于图9中示出的第一终端设备900中的存储器。
应理解,各单元执行上述相应步骤的具体过程在上述方法实施例中已经详细说明,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还应理解,该通信装置800为第一终端设备时,该通信装置800中的收发单元820为可通过通信接口(如收发器或输入/输出接口)实现,例如可对应于图9中示出的第一终端设备900中的收发器910,该通信装置800中的处理单元810可通过至少一个处理器实现,例如可对应于图9中示出的第一终端设备900中的处理器920,该通信装置800中的处理单元810可通过至少一个逻辑电路实现。
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通信装置800可对应于上文方法实施例中的第二终端设备,即UE,或者配置于(或用于)第二终端设备中的芯片。
应理解,该通信装置800可对应于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300、400、500、700中的第二终端设备,该通信装置800可以包括用于执行图3、图4、图5、图7中的方法300、400、500、700中第二终端设备执行的方法的单元。并且,该通信装置800中的各单元和上述其他操作和/或功能分别为了实现图3、图4、图5、图7中的方法300、400、500、700的相应流程。
还应理解,该通信装置800为配置于(或用于)第二终端设备中的芯片时,该通信装置800中的收发单元820可以为芯片的输入/输出接口或电路,该通信装置800中的处理单元810可以为芯片中的处理器。
可选地,通信装置800的该处理单元810可以用于处理指令或者数据,以实现相应的操作。
可选地,通信装置800还可以包括存储单元830,该存储单元830可以用于存储指令或者数据,处理单元810可以执行该存储单元中存储的指令或者数据,以使该通信装置实现相应的操作,该通信装置800中的该通信装置800中的收发单元820为可对应于图9中示出的第二终端设备900中的收发器910,存储单元830可对应于图9中示出的第二终端设备900中的存储器。
应理解,各单元执行上述相应步骤的具体过程在上述方法实施例中已经详细说明,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还应理解,该通信装置800为第二终端设备时,该通信装置800中的收发单元820为可通过通信接口(如收发器或输入/输出接口)实现,例如可对应于图9中示出的第二终端设备900中的收发器910,该通信装置800中的处理单元810可通过至少一个处理器实现,例如可对应于图9中示出的第二终端设备900中的处理器920,该通信装置800中的处理单元810可通过至少一个逻辑电路实现。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900的结构示意图。该终端设备900可应用于如图1、图2所示的系统中,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第一终端设备或第二终端设备的功能。如图所示,该终端设备900包括处理器920和收发器910。可选地,该终端设备900还包括存储器930。其中,处理器920、收发器910和存储器之间可以通过内部连接通路互相通信,传递控制和/或数据信号,该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920用于执行该存储器中的该计算机程序,以控制该收发器910收发信号。
上述处理器920可以和存储器可以合成一个处理装置,处理器920用于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代码来实现上述功能。具体实现时,该存储器也可以集成在处理器920中,或者独立于处理器920。该处理器920可以与图8中的处理单元对应。
上述收发器910可以与图8中的收发单元对应。收发器910可以包括接收器(或称接收机、接收电路)和发射器(或称发射机、发射电路)。其中,接收器用于接收信号,发 射器用于发射信号。
应理解,图9所示的终端设备900能够实现图3、图4、图5、图7中的方法300、400、500、700实施例中涉及终端设备的各个过程。终端设备900中的各个模块的操作和/或功能,分别为了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相应流程。具体可参见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描述,为避免重复,此处适当省略详细描述。
上述处理器920可以用于执行前面方法实施例中描述的由终端设备内部实现的动作,而收发器910可以用于执行前面方法实施例中描述的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或从网络设备接收的动作。具体请见前面方法实施例中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可选地,上述终端设备900还可以包括电源,用于给终端设备中的各种器件或电路提供电源。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处理装置,包括处理器和接口;该处理器用于执行上述任一方法实施例中的方法。
应理解,上述处理装置可以是一个或多个芯片。例如,该处理装置可以是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可以是专用集成芯片(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还可以是系统芯片(system on chip,SoC),还可以是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or unit,CPU),还可以是网络处理器(network processor,NP),还可以是数字信号处理电路(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还可以是微控制器(micro controller unit,MCU),还可以是可编程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PLD)或其他集成芯片。
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结合本申请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随机存储器,闪存、只读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或者电可擦写可编程存储器、寄存器等本领域成熟的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处理器读取存储器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上述方法的步骤。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应注意,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处理器可以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上述的处理器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申请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译码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译码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随机存储器,闪存、只读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或者电可擦写可编程存储器、寄存器等本领域成熟的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处理器读取存储器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上述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当该计算机程序代码由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包括该处理器的装置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的方法。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程序代码,当该程序代码由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运行时,使得包括该处理器的装置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的方法。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系统,其包括前述的一个或多个网络设备。还系统还可以进一步包括前述的一个或多个终端设备。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设备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 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设备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该模块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模块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模块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42)

  1. 一种侧行链路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第一终端设备在第一时间间隔内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协助信息,所述协助信息用于指示资源集合,所述资源集合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推荐的资源、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不推荐的资源或冲突的资源,
    其中,所述第一时间间隔在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非连续接收DRX操作的激活时间内。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接收第一配置信息,所述第一配置信息用于配置所述DRX操作;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配置信息,确定所述非连续接收DRX操作的激活时间。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接收来自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时频资源,所述第一时频资源为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预留资源;
    其中,所述第一时间间隔位于所述第一时频资源之前。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时间间隔的结束时刻与所述第一时频资源的起始时刻之间间隔大于或等于第二时间间隔,所述第二时间间隔为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执行资源重选所需的最小时间间隔。
  5. 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时频资源,确定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所述协助信息。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接收来自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触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所述协助信息。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指示信息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信息:
    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资源选择窗的配置信息、所述协助信息的时延需求信息和所述第一时间间隔的配置信息。
  8. 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指示信息承载在第二时频资源上,
    所述第二时频资源的结束时刻与所述第一时间间隔的起始时刻之间间隔第三时间间隔,所述第三时间间隔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处理所述协助信息所需的时长,和/或,
    所述第二时频资源的结束时刻与所述第一时间间隔的结束时刻之间间隔第四时间间隔,所述第四时间间隔小于或等于所述协助信息的最大时间延迟。
  9. 根据权利要求6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指示信息承载在以下至少一种信息中:
    侧行控制信息SCI、物理侧行反馈信道PSFCH、媒体接入控制MAC控制元素CE或无线资源控制RRC消息。
  10. 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在第三时频资源上接收来自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数据,
    其中,所述第三时频资源是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根据所述资源集合确定的。
  11. 一种侧行链路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第二终端设备在第一时间间隔内接收第一终端设备的协助信息,所述第一时间间隔为用于发送所述协助信息的时间间隔,所述协助信息用于指示资源集合,所述资源集合包括 以下一项或多项: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推荐的资源、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不推荐的资源或冲突的资源,
    其中,所述第一时间间隔在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非连续接收DRX操作的激活时间内。
  12.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一配置信息,所述第一配置信息用于配置所述DRX操作。
  13.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时频资源,所述第一时频资源为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预留资源;
    其中,所述第一时间间隔位于所述第一时频资源之前。
  14. 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时间间隔的结束时刻与所述第一时频资源的起始时刻之间间隔大于或等于第二时间间隔,所述第二时间间隔为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执行资源重选所需的最小时间间隔。
  15.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触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所述协助信息。
  16. 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指示信息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信息:
    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资源选择窗的配置信息、所述协助信息的时延需求信息和所述第一时间间隔的配置信息。
  17. 根据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指示信息承载在第二时频资源上,
    所述第二时频资源的结束时刻与所述第一时间间隔的起始时刻之间间隔第三时间间隔,所述第三时间间隔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处理所述协助信息所需的时长,和/或,
    所述第二时频资源的结束时刻与所述第一时间间隔的结束时刻之间间隔第四时间间隔,所述第四时间间隔小于或等于所述协助信息的最大时间延迟。
  18. 根据权利要求15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指示信息承载在以下至少一种信息中:
    侧行控制信息SCI、物理侧行反馈信道PSFCH、媒体接入控制MAC控制元素CE或无线资源控制RRC消息。
  19. 根据权利要求11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在第三时频资源上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数据,
    其中,所述第三时频资源是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根据所述资源集合确定的。
  20. 一种侧行链路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装置配置于第一终端设备,包括:
    处理单元,用于确定第一时间间隔,所述第一时间间隔在第二终端设备的非连续接收DRX操作的激活时间内;
    收发单元,在第一时间间隔内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协助信息,所述协助信息用于指示资源集合,所述资源集合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推荐的资源、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不推荐的资源或冲突的资源。
  21. 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接收第一配置信息,所述第一配置信息用于配置所述DRX操作;
    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第一配置信息,确定所述非连续接收DRX操作的激活时间。
  22. 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所述收发单元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时频资源,所述第一时频资源为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预留资源;
    其中,所述第一时间间隔位于所述第一时频资源之前。
  23. 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时间间隔的结束时刻与所述第一时频资源的起始时刻之间间隔大于或等于第二时间间隔,所述第二时间间隔为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执行资源重选所需的最小时间间隔。
  24. 根据权利要求22或2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时频资源,确定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所述协助信息。
  25. 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触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所述协助信息。
  26. 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指示信息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信息:
    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资源选择窗的配置信息、所述协助信息的时延需求信息和所述第一时间间隔的配置信息。
  27. 根据权利要求25或2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指示信息承载在第二时频资源上,
    所述第二时频资源的结束时刻与所述第一时间间隔的起始时刻之间间隔第三时间间隔,所述第三时间间隔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处理所述协助信息所需的时长,和/或,
    所述第二时频资源的结束时刻与所述第一时间间隔的结束时刻之间间隔第四时间间隔,所述第四时间间隔小于或等于所述协助信息的最大时间延迟。
  28. 根据权利要求25至27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指示信息承载在以下至少一种信息中:
    侧行控制信息SCI、物理侧行反馈信道PSFCH、媒体接入控制MAC控制元素CE或无线资源控制RRC消息。
  29. 根据权利要求21至28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在第三时频资源上接收来自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数据,
    其中,所述第三时频资源是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根据所述资源集合确定的。
  30. 一种侧行链路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装置配置于第二终端设备,包括:
    收发单元,在第一时间间隔内接收来自第一终端设备的协助信息,所述第一时间间隔为用于发送所述协助信息的时间间隔,所述协助信息用于指示资源集合,所述资源集合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推荐的资源、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不推荐的资源或冲突的资源,
    其中,所述第一时间间隔在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非连续接收DRX操作的激活时间内;
    处理单元,根据所述资源集合,确定用于发送数据的资源。
  31. 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一配置信息,所述第一配置信息用于配置所述DRX操作。
  32. 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时频资源,所述第一时频资源为第二终端设备的预留资源;
    其中,所述第一时间间隔位于所述第一时频资源之前。
  33. 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时间间隔的结束时刻与所述 第一时频资源的起始时刻之间间隔大于或等于第二时间间隔,所述第二时间间隔为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执行资源重选所需的最小时间间隔。
  34. 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触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所述协助信息。
  35. 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指示信息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信息:
    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资源选择窗的配置信息、所述协助信息的时延需求信息和所述第一时间间隔的配置信息。
  36. 根据权利要求34或3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指示信息承载在第二时频资源上,
    所述第二时频资源的结束时刻与所述第一时间间隔的起始时刻之间间隔第三时间间隔,所述第三时间间隔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处理所述协助信息所需的时长,和/或,
    所述第二时频资源的结束时刻与所述第一时间间隔的结束时刻之间间隔第四时间间隔,所述第四时间间隔小于或等于所述协助信息的最大时间延迟。
  37. 根据权利要求34至36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指示信息承载在以下至少一种信息中:
    侧行控制信息SCI、物理侧行反馈信道PSFCH、媒体接入控制MAC控制元素CE或无线资源控制RRC消息。
  38. 根据权利要求30至37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在第三时频资源上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数据,
    其中,所述第三时频资源是所述处理单元根据所述资源集合确定的。
  39. 一种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存储器、与终端设备进行通信的接口;
    所述存储器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
    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19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方法。
  40.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程序,当其由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包括所述处理器的装置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1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41. 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当所述计算机程序被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1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42. 一种芯片,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和通信接口;
    所述通信接口用于接收输入所述芯片的信号或从所述芯片输出的信号,所述处理器与所述通信接口通信且通过逻辑电路或执行代码指令用于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1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180080195.3A 2021-03-31 2021-03-31 侧行链路通信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6636279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21/084688 WO2022205182A1 (zh) 2021-03-31 2021-03-31 侧行链路通信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636279A true CN116636279A (zh) 2023-08-22

Family

ID=834551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80080195.3A Pending CN116636279A (zh) 2021-03-31 2021-03-31 侧行链路通信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40015846A1 (zh)
EP (1) EP4319369A1 (zh)
CN (1) CN116636279A (zh)
WO (1) WO2022205182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154866A1 (zh) * 2019-01-28 2020-08-0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1016979A1 (zh) * 2019-08-01 2021-02-0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方法和终端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2205182A1 (zh) 2022-10-06
US20240015846A1 (en) 2024-01-11
EP4319369A1 (en) 2024-02-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101939B2 (en) Efficient sparse network resource usage and connection release
EP3414859B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rx mechanisms for single harq process operation in nb-iot
JP7238095B2 (ja) 不連続伝送の方法とデバイス
CN111800235B (zh) Cot指示信息的发送方法和装置
TW201935978A (zh) 一種資源預留方法及裝置、電腦存儲媒介
RU2748223C1 (ru) Способ передачи сигнала, сетев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и терминал
WO2020019235A1 (zh) 传输信号的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
CN111885737A (zh) 随机接入的方法和装置
US20230337140A1 (en) Methods for communication, terminal device, network device,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a
CN110971474A (zh) 信号处理的方法和装置
CN111567121A (zh) 一种资源选择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4424629A (zh) 一种唤醒信号的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13382380A (zh) 一种侧行链路的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WO2020181943A1 (zh) 一种请求系统信息的方法及设备
WO2022011588A1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a sidelink transmission in a drx mechanism
CN111670596A (zh) 一种信道传输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6636279A (zh) 侧行链路通信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382379B (zh) 无线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CN112770366B (zh) 一种通信方法与通信装置
EP4301073A1 (en) Data retransmission method and related devices
CN116325637A (zh) 侧行传输方法和终端
CN113746604A (zh) 侧行链路的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CN116671164A (zh) 无线通信的方法及设备
CN117015015A (zh) 信号传输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CN113382379A (zh) 无线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