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634898A - 口鼻防护件 - Google Patents

口鼻防护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634898A
CN116634898A CN202180078076.4A CN202180078076A CN116634898A CN 116634898 A CN116634898 A CN 116634898A CN 202180078076 A CN202180078076 A CN 202180078076A CN 116634898 A CN116634898 A CN 11663489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ronasal
guard
shield
central fold
halv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8007807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M·施瓦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tg Med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tg Med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PCT/EP2021/057826 external-priority patent/WO2022106068A1/de
Application filed by Stg Med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tg Medical Co ltd
Priority claimed from PCT/EP2021/073395 external-priority patent/WO2022106081A1/de
Publication of CN1166348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63489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Respiratory Apparatuses And Protective Means (AREA)

Abstract

一种口鼻防护件(10),尤其是用于减少病原体通过分泌物飞沫传播的口鼻防护件具有中央的折叠部(11),所述中央的折叠部限定口鼻防护件的下巴‑鼻子线并且将口鼻防护件(10)分成两个基本上全等的半部并且在这两个半部的背离中央的折叠部(11)的端部处各安置有一个用于将口鼻防护件固定在佩戴者的耳朵处或后脑勺处的器件(15.1,15.2),其中,所述口鼻防护件(10)具有相叠布置的过滤材料的至少两个层(12.1,12.2,13.1,13.2),所述层限定口鼻防护件(10)的外部形状,其中,所述至少两个层(12.1,12.2,13.1,13.2)在其边缘(11,12a,12b,12c,12d,13a,13b,13c,13d)处仅部分连接。

Description

口鼻防护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口鼻防护件,尤其是用于减少病原体通过分泌物飞沫传播的口鼻防护件,以及一种用于制造口鼻防护件的方法。本发明还涉及将口鼻防护件用于减少病原体通过分泌物飞沫传播的用途。
背景技术
在按照规定使用时不仅覆盖嘴巴部分而且覆盖鼻子部分的透气的半面罩被称为口鼻防护件。口鼻防护件有时也称为口鼻罩、外科罩、医用面罩、诊所罩、外科面罩或卫生罩。
口鼻防护件用于减少病原体如病毒或细菌通过分泌物飞沫传播,这尤其是就所谓的冠状病毒大流行而言是重要的,但是在其它已知的且可通过分泌物飞沫传播的病毒性疾病的情况下也是重要的,以便阻止病毒进一步传播。为此,口鼻防护件通常具有在两个无纺布层之间嵌入的过滤介质,该过滤介质接纳例如在说话、咳嗽或打喷嚏时从口和鼻中分泌的分泌物飞沫。
为了可以使口鼻防护件发挥其最佳作用,该口鼻防护件必须尽可能密封地封闭嘴巴部分和鼻子部分,从而大部分呼吸空气在进入和排出时流经过滤材料。为此,通常借助细带或弹性带将口鼻防护件在佩戴者的后脑勺处或在佩戴者的耳朵之后拉到嘴巴部分和鼻子部分上并且固定。为了改善在鼻子部分的区域中的密封并且使佩戴者的视野保持自由,许多口鼻防护件在顶部边缘处具有集成的金属弓状夹,该金属弓状夹实现了使口鼻防护件在该区域中更好地与佩戴者的面部形状相适配。口鼻防护件越好地贴合在佩戴者的面部处,在呼吸时从口鼻防护件旁边流过的呼吸空气的份额就越低。
然而,在已知的口鼻防护件中不利的是,所述口鼻防护件往往糟糕地与面部形状相适配,形成隆起并且在佩戴时滑动,从而在面部和口鼻防护件之间出现不密封部位。此外,已知的口鼻防护件大多具有适度的佩戴舒适性。而且还存在所谓的织物面罩,所述织物面罩大多佩戴起来更舒适。然而,它们的制造相对耗费并且防护效果大多低于传统的一次性卫生罩的防护效果。
由此,如往常一样仍存在对于一种改进的口鼻防护件的需求,该口鼻防护件不具有或在较小程度上具有上述缺点。
发明内容
由此,本发明的任务是:提供一种改进的口鼻防护件。尤其是,口鼻防护件应如此设计,使得该口鼻防护件尽可能与脸部形状相适配,佩戴起来舒适,并且提供尽可能好的防护效果。此外,值得期望的是,口鼻防护件能尽可能容易制造并且具有尽可能长的使用寿命。
所述任务的解决方案通过独立权利要求1和其它独立权利要求的特征限定。
由此,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涉及一种口鼻防护件,尤其是用于减少病原体通过分泌物飞沫传播的口鼻防护件,其中,所述口鼻防护件具有中央的折叠部,所述中央的折叠部限定口鼻防护件的下巴-鼻子线并且将口鼻防护件分成两个基本上全等的半部并且在这两个半部的背离中央的折叠部的端部处各安置有一个用于将口鼻防护件固定在佩戴者的耳朵处和/或后脑勺处的器件,其中,所述口鼻防护件具有相叠布置的过滤材料的至少两个层,所述层限定口鼻防护件的外部形状,其中,所述至少两个层在其边缘处仅部分连接。
通过中央的折叠部和相叠布置的过滤材料的至少两个层(所述层仅在边缘处部分连接并且限定口鼻防护件的外部形状)的组合,能以简单的方式制造口鼻防护件,所述口鼻防护件一方面位于面部中的限定位置中,同时尽可能好地与面部形状相适配,并且另一方面佩戴起来非常舒适。此外,可以在相对较低的呼吸阻力的情况下实现对病原体(例如细菌或病毒)的非常高的过滤作用或低穿透性。
在不受理论的束缚的情况下,假定在边缘处仅部分连接使得过滤材料的所述至少两个层在变形时更容易相对于彼此运动。由此,所述层可以更好地与面部形状相适配,这一方面产生在口鼻防护件与面部之间更好的密封,并且另一方面对于佩戴者感觉起来更舒适。总的来说,与其中至少两个层在边缘处基本上连续连接的可对照的口鼻防护件相比,所述口鼻防护件感觉起来更柔软且更柔性。
此外表明,根据本发明的口鼻防护件可以多次重复使用,并且也可以清洗。根据本发明的口鼻防护件的其它优点从以下阐述内容中得出。
“上”、“下”、“前”和“后”陈述当前涉及在口鼻防护件按照规定佩戴在脸上时的口鼻防护件。“前”表示口鼻防护件的位于佩戴者的鼻子和/或嘴巴前方的区域,而“后”表示口鼻防护件的面向佩戴者的后脑勺的区域。相应地,“下”是指罩的面向颈部的区域,而“上”是指罩的面向头部上半部的区域。
口鼻防护件的外部界限称为“边缘”。这尤其也包括中央的折叠部。
尤其是,“折叠部”是结构上的折叠线(Umbruchlinie)。
相叠布置的过滤材料的所述至少两个层限定了口鼻防护件的外部形状。相叠布置的过滤材料的所述至少两个层在此优选基本上全等并且它们进一步优选地全等地处于彼此上。
过滤材料的层因此不像某些已知的口鼻防护件那样单单作为简单的过滤部件放入到形成外形的外包覆件中。通过根据本发明的设计,在整个口鼻防护件上实现了均匀的过滤作用和与脸部形状更好的适配。
根据一个有利的实施方式,口鼻防护件除了相叠布置的过滤材料的所述至少两个层之外不再有其它层。尤其是,没有与口鼻防护件的外部形状相对应的层。
表述“部分连接”尤其是代表区段式连接,其中,除了所连接的区段之外还存在没有连接的区段。特别优选地,所述至少两个层在其边缘的总长度的小于50%、尤其是2-40%、特别是5-35%上相互连接。
尤其是,部分连接是材料配合的连接,尤其是焊接连接。由此,该连接是持久的或不再可脱开的。材料配合的连接例如可以通过粘接来实现。但是,焊接连接是特别优选的,因为在这种情况下不需要附加的连接器件。
特别优选地,在这两个半部的上边缘处,过滤材料的所述至少两个层在自由端部和中央的折叠部的最上面的区域之间不相互连接,所述上边缘从中央的折叠部的最上面的区域伸延至这两个半部的自由端部。
优选地,在这两个半部的下边缘处,过滤材料的所述至少两个层在自由端部和中央的折叠部的最下面的区域之间不相互连接,所述下边缘从中央的折叠部的最下面的区域伸延至这两个半部的自由端部。
口鼻防护件的这些区域在靠放到脸上时发生强烈变形,从而在所述至少两个层之间的一定的相对运动强烈改进了贴合度(Anformung),这提高了口鼻防护件的密封性,并且也有利于佩戴舒适性。
特别优选地,所述两个半部的上边缘具有凹状地向下弯曲的形状,所述上边缘从中央的折叠部的最上面的区域伸延至这两个半部的自由端部。由此,口鼻防护件能够更好地贴合在鼻子和脸颊区域之间的过渡,而不形成不期望的隆起。然而,原则上也可以设想其它形状。
所述两个半部的下边缘优选直线地设计,所述下边缘从中央的折叠部的最下面的区域伸延至这两个半部的自由端部。由此,口鼻防护件能够以最佳方式向后拉,并且同时下面部被口鼻防护件覆盖。然而,不同成形的边缘、例如凹状地向上弯曲的边缘也是可能的。
根据另一个有利的实施方式,所述口鼻防护件关于对称轴线对称,所述对称轴线从前端部的中心区域、尤其是从中央的折叠部的中心区域伸延至口鼻防护件的后端部的中心区域。当两个半部处于彼此之上时尤其如此。口鼻防护件的对称形状具有以下优点:无论方向如何,它都被始终正确戴上,这提高了安全性。
在此已经被证明为特别优选的是,所述两个半部的从中央的折叠部的最上面的区域伸延至这两个半部的自由端部的上边缘具有凹状地向下弯曲的形状,而所述两个半部的从中央的折叠部的最下面的区域伸延至这两个半部的自由端部的下边缘具有相应的凹状地向上弯曲的形状。
过滤材料的所述至少两个层优选至少部分地、特别是完全地在中央的折叠部的区域中相互连接。所述连接优选是材料配合的连接,尤其是焊接连接。在中央的折叠部的区域中,所述至少两个层的相对运动不是必需的,以实现对面部形状的良好贴合。然而,部分连接提供了在两个层之间的稳定的连接和限定的下巴鼻子线。
根据一个特别优选的实施方式,过滤材料的所述至少两个层仅在中央的折叠部的区域中以及在两个半部的自由端部的区域中相互连接。由此,根据本发明的优点特别明显,并且同时获得了鲁棒的口鼻防护件。
此外优选的是,过滤材料的所述至少两个层在边缘区域内的区域中不相互连接和/或过滤材料的这两个层仅在边缘区域中部分连接。由此,实现了在所述层之间的特别有利的相对可运动性。
然而,对于特殊的设计,也可以在边缘区域内设置一个或多个连接、例如点状和/或线形的连接。在某些情况下,这可有利于罩的形状稳定性。
优选地,过滤材料的所述至少两个层在其面积的至少50%、尤其是至少75%、优选至少90%上松散地和/或不连接地处于彼此之上。
中央的折叠部优选地具有至少两个子区段。
根据一个有利的实施方式,中央的折叠部包括下部区段和上部区段,其中,上部区段相对于下部区段成角度地伸延。在这两个区段之间的角度优选为10-80°,尤其是为15-50°。尤其是,第一和/或第二区段沿直线伸延。
在这样的中央的折叠部的情况下,上部区段可以包围佩戴者的鼻尖区域,而下部区段则覆盖佩戴者的嘴巴和下巴部分,这尤其是不包围下巴。由此,可以实现:颌能够例如在说话时在口鼻防护件下方更容易运动。
根据另一个有利的实施方式,中央的折叠部优选具有下部区段、中间区段和上部区段,其中,下部区段和上部区段相对于中间区段成角度地伸延。这尤其是如此,使得中央的折叠部的下部区段和上部区段倾斜地向后指向。
下部区段和/或上部区段在此相对于中间区段优选具有10-80°,尤其是15-50°的角度。
此外,优选的是,中央的折叠部的所有区段沿直线伸延。在这样的中央的折叠部中,上部区段可以包围佩戴者的鼻尖区域,而下部区段可以包围佩戴者的下巴区域。然后中间区段位于嘴巴区段的前面。由此,自动将口鼻防护件自动地在限定的位置中在面部中对中。尤其是,这防止口鼻防护件在说话时或在面部运动时滑动。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至少两个层由相同的过滤材料组成。这大大简化了生产。
然而,也可行的是,所述至少两个层由不同的过滤材料组成。由此,例如可以调整过滤作用或适配口鼻防护件的佩戴舒适性。
特别优选地,过滤材料是悬浮物质过滤材料,尤其是用于分离细菌和病毒,其优选具有<1μm,尤其是<0.6μm的直径。
特别地,过滤材料是纤维无纺布(Faservlies)。例如,过滤材料是EPA或HEPA过滤材料,如其例如在真空吸尘器中使用的。
特别优选地,过滤材料的所述至少两个层一起具有针对尺寸最多为0.6μm的颗粒的根据EN149:2001+A1:2009测量的至多6%,优选至多1%,特别是至多0.5%的穿透性。由此实现了与飞沫感染相关的高保护效果。
优选地,所述过滤材料包含塑料纤维、尤其是聚烯烃和/或聚酯纤维或由塑料纤维、尤其是聚烯烃和/或聚酯纤维组成。包含塑料纤维的过滤材料具有以下优点:所述过滤材料能够容易焊接,从而在没有附加的连接器件的情况下可连接过滤材料的所述至少两个层。
然而,也可以使用由其它纤维构成的过滤材料。
上文提及的过滤材料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本身已知的并且所述过滤材料可以在商业上在不同的供应商处购买。
根据另一个有利的实施方式,在两个半部之中的各一个半部中引入附加的折叠部,尤其是如此引入附加的折叠部,使得当两个半部处于彼此之上时,所述半部的处于所述附加的折叠部之后的区域在处于彼此之上的布置下能够折叠到处于所述附加的折叠部之前的区域上。
由此,口鼻防护件能够在不使用时紧凑地折叠起来,从而该口鼻防护件例如可以更容易地收纳在裤子口袋中。
附加的折叠部在此优选基本上平行于中央的折叠部和/或中央的折叠部的中间区段伸延。由此,可以在不必额外折叠中央的折叠部的情况下进行口鼻防护件的折叠。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口鼻防护件在没有附加的成型元件、例如金属鼻夹的情况下够用。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根据本发明的口鼻防护件因此不包含附加的成型元件,尤其是在鼻子部分的区域中不包含附加的成型元件,完全特别优选地不包含金属鼻夹。
口鼻防护件优选地具有磁性保持元件,在不使用时罩能够利用该磁性保持元件固定在第三元件、例如衣服的金属部分处。
磁性保持元件特别是安置在用于将口鼻防护件固定在佩戴者的耳朵或后脑勺处的器件处。
此外,优选的是,在口鼻防护件处,在中央的折叠部的区域中、尤其是在其上端部和/或下端部处安置有可触摸到的标记、优选突出部。由此,即使在完全黑暗的情况下,也可以无问题地通过触摸来识别口鼻防护件的定向。
此外,优选的是,在中央的折叠部的最上面的区段中,在自由棱边处存在有结构化部。所述结构化部优选包含一个或多个向前和/或向上伸出的突出部,尤其是锯齿形的突出部。该结构化部一方面用于使口鼻防护件的鼻子区域可触摸和/或在需要时防止佩戴者的眼镜滑动。通过该结构化部尤其可以防止眼镜沿着鼻子棱边滑到口鼻防护件上。根据另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在中央的折叠部的区域中,尤其是在其上端部和/或下端部处安置有发光标记、优选荧光和/或磷光标记。由此,在黑暗中视觉识别口鼻防护件的定向。
根据一个特别优选的实施形式,所述结构化部包括多个向上伸出的矩形突出部,尤其是倒圆的矩形突出部。换言之,矩形突出部优选地具有凸状成形的上棱边。由此,各个突出部在触觉上触摸起来更舒适,并且人被尖锐的突出部伤害的风险更小。
所述矩形突出部在此优选地间隔开、尤其是规则地间隔开。由此,能够例如将眼镜在不同位置中固定以免发生滑动。
但是,标记是可选的并且也可以省却。
特别是,在最内部的过滤层的内侧处在上部区域中安置有用于提高人体皮肤上的摩擦力的覆层。这种覆层也可以称为防滑覆层。特别是,覆层是塑料覆层,尤其是橡胶覆层,优选乳胶覆层。
用于提高人体皮肤上的摩擦力的覆层特别是如此安置,使得当口鼻防护件按照规定使用时,该覆层处于鼻梁上,尤其是鼻梁的下部区段上。尤其是,覆层可以施加在中央的折叠部的上部区段的区域中。
通过用于提高人体皮肤上的摩擦力的覆层可以附加地反作用于口鼻防护件的滑动,例如在面部运动时。
然而,这样的覆层是可选的并且也可以省却。
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在两个半部的上边缘处在子区段中各存在有至少一个突出部和/或至少一个空隙部,所述上边缘从中央的折叠部的最上面的区域伸延至两个半部的自由端部。突出部优选安置在过滤材料的最内层处并且特别地向内折叠,从而所述突出部各自靠置在两个半部的内侧上。突出部优选地与中央的折叠部间隔开并且尤其是如此布置,使得所述突出部在按照规定使用时位于从鼻子区域到脸颊区域的过渡区域中。
突出部优选地是过滤材料的一件式的组成部分。然而,也可以将突出部作为单独的组成部分安置在两个半部处,例如通过材料配合的连接,尤其是通过粘接和/或焊接。
在两个半部之中的每个半部处的所述至少一个突出部用作密封唇,其减少了呼吸空气在从佩戴者的鼻子区域到面颊区域的过渡处的不期望的进入和/或排出。空隙部可以改善口鼻防护件在鼻子-脸颊区域中的配合,这也提高了密封性。
尤其是,存在多个优选地直接贴靠在彼此处的突出部,或者在两个半部上各存在有一个突出部,所述突出部在其自由端部的区域中被分成多个分开的区段。这进一步改善了从佩戴者的鼻子区域到脸颊区域的过渡处的密封性。这可以归因于以下:多个突出部或一个带有被划分的区段的突出部在自由端部处可以更好地与从鼻子区域到脸颊区域的过渡贴合。
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突出部是凸状弯曲的突出部和/或空隙部是凹状弯曲的空隙部。突出部的凸状形状已被证明是特别有利的。
在另一个有利的实施方式中,突出部是矩形突出部。在这种情况下,优选地在两个半部上各存在有多个矩形的突出部,所述突出部优选地直接贴靠在彼此处,或者在两个半部上各存在有一个矩形的突出部,所述突出部在其自由端部的区域中被分成多个分开的区段。这也被证明为一种特别优选的用于提高佩戴者从鼻子区域到脸颊区域的过渡处的密封性的措施。
在另外的有利的实施例中,在两个半部的上边缘处在口鼻防护件的内侧上安置有各一个衬垫元件。衬垫元件优选地在两侧与中央的折叠部间隔开并且尤其是如此布置,使得所述衬垫元件在按照规定使用时位于从鼻子区域到脸颊区域的过渡区域中。在中央的折叠部区域中,在上边缘处优选不存在有衬垫元件。换言之,两个半部处的两个衬垫元件彼此间隔开和/或不相互连接。
一方面,通过衬垫元件可以提高佩戴舒适性,并且另一方面,在鼻子区域到脸颊区域的过渡处实现了附加的密封。
优选地,衬垫元件在朝着中央的折叠部指向的端部处和/或在背离中央的折叠部的端部处具有比其之间的中心区域中更小的材料厚度。材料厚度在此优选地从两侧朝向中心区域连续增加。连续增加可以例如线性地和/或根据曲线发生。由此,获得了在沿着上边缘的方向上连续的柔性过渡,这提高了佩戴舒适性并且改善了密封。
优选地,衬垫元件的前端部楔形地渐缩和/或前端面向后倾斜。由此,在鼻子区域中产生更连续的过渡。也优选的是,衬垫元件的后端部楔形地渐缩和/或后端面向后倾斜。这导致更连续地过渡至脸颊区域。
衬垫元件优选地具有楔形直角平行六面体或细长的平行六面体的形状。
根据另一个有利的实施方式,衬垫元件具有梯形棱柱的形状。在此,衬垫元件尤其是以其梯形的底面安置在口鼻防护件内侧上的两个半部的上边缘处。这尤其如此,使得梯形的底面的最长边沿着相应的上边缘伸延。
梯形棱柱的衬垫元件在沿着上边缘的方向上产生特别连续的柔性过渡,这又有助于在鼻子区域和脸颊区域中更好的密封。如果在两个半部中各引入一个如上所述的附加的折叠部,则两个半部处的衬垫元件优选地分别布置在附加的折叠部的前面。由此,这两个半部可以更好地围绕折叠部折叠。尤其是,如果半部的位于附加的折叠部后面的区域在处于彼此之上的布置下折叠到位于附加的折叠部前面的区域上,则在这种情况下也不必一同折叠衬垫元件。由此,口鼻防护件在不使用时可以折叠得更紧凑。
根据另一个有利的实施方式,两个基本上全等的半部在与边缘间隔开的区域和中央的折叠部中通过连接元件相互连接。连接元件优选是线形的元件,特别优选弹性带和/或线。连接元件尤其是线。
优选地,连接元件如此布置,使得在口鼻防护件按照规定使用时,该连接元件在佩戴者的上唇和鼻子下棱边之间伸延。尤其是,连接元件布置在中央的折叠部后面0.5-2.5cm,尤其是1-2cm处。尤其是,连接元件与中央的折叠部的上端部间隔开中央的折叠部总长度的15-50%,尤其是20-40%的间距。
连接元件的长度优选地大致对应于鼻子的预设宽度,尤其是大约1-4cm,特别是2-3cm。在不同尺寸的口鼻防护件的情况下,连接元件的长度因此可以不同。
用于将口鼻防护件固定在佩戴者的耳朵或后脑勺处的器件优选地包括弹性带、细带和/或一个或多个由弹性材料构成的环。
特别优选地,作为用于将口鼻防护件固定在佩戴者的耳朵或后脑勺处的器件,在两个背离中央的折叠部的端部处各安置有一个由弹性材料构成的环。
用于将口鼻防护件固定在佩戴者的耳朵或后脑勺处的器件优选地材料配合地安置在口鼻防护件处,特别优选地通过焊接。
优选地,在用于将口鼻防护件固定在佩戴者的耳朵或后脑勺处的器件处安置有至少一个、优选两个止动器,借助所述止动器能够适配用于将口鼻防护件固定在佩戴者的耳朵或后脑勺处的器件的长度。在此所述止动器可以例如是夹紧止动器,在该夹紧止动器中,用于将口鼻防护件固定在佩戴者的耳朵或后脑勺处的器件可以通过弹簧机构夹紧在开口中。
此外,优选的是,在用于将口鼻防护件固定在佩戴者的耳朵或后脑勺处的器件处存在有一个或多个标记,尤其是呈刻度形式的标记。这尤其是如此,使得止动器可以沿着(多个)标记移动和定位。所述一个或多个标记优选是一个或多个颜色标记,尤其是呈有色刻度形式的颜色标记。借助这样的标记,佩戴者能以简单且可再现的方式调整在用于将口鼻防护件固定在佩戴者的耳朵或后脑勺处的器件处的对于佩戴者而言适当的宽度。
优选地,在用于将口鼻防护件固定在佩戴者的耳朵或后脑勺处的器件的左侧上存在有一个或多个标记,尤其是呈刻度形式的标记,所述标记具有与安置在用于将口鼻防护件固定在佩戴者的耳朵或后脑勺处的器件的右侧处的一个或多个标记、尤其是呈刻度形式的标记不同的配色。由此,在视觉上良好地区分口鼻防护件的左侧和右侧,这有助于正确戴上口鼻防护件。
特别地,在此作为用于将口鼻防护件固定在佩戴者的耳朵或后脑勺处的器件,在背离中央的折叠部的两个端部处各安置有一个由弹性材料组成的环,其中,在所述环之中的每个环处存在有一个或多个标记、尤其是呈刻度形式的标记。
优选地,安置在这两个环处的(多个)标记、尤其是呈刻度形式的标记具有不同的配色。由于配色不同,用户能以简单且可靠的方式查明口鼻防护件的左侧和右侧。由此,口鼻防护件可以一开始就被正确戴上。
特别地,这两个环分别在最后端部处具有颜色标记,其中,在左环处的颜色标记与在右环处的颜色标记不同。由此,即使当口鼻防护件在折叠在一起的状态下从后侧观察时,口鼻防护件的左侧和右侧可以区分开。
根据另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口鼻防护件具有至少一个固定元件,借助所述固定元件,两个全等的半部在背离中央的折叠部的端部处在不使用时能够保持在一起。由此,口鼻防护件可以在明确定义的状态下折叠并且例如收纳在裤子口袋或夹克口袋中,而不使口鼻防护件变皱或在里面变脏。
优选地,所述固定元件包含至少两个磁体,其中,各一个磁体安置在口鼻防护件的两个全等的半部的背离中央的折叠部的端部处。所述磁体在此尤其是如此布置,使得所述磁体在相叠放置时通过磁力相互吸引。
特别优选地,在两个半部中的每个半部上安置有至少两个彼此间隔开的磁体,这些磁体可以与相应相对置的两个磁体相互作用。由此,这两个半部可以在折叠状态下还更稳定地保持。
然而,其它固定元件,例如夹子、按钮、钩子和/或孔眼也是可能的。
此外有利的是,在所述中央的折叠部处存在有突出的抓握元件,用于用两个手指抓握所述口鼻防护件。抓握元件实现:在口鼻防护件要在佩戴时滑动时,再次重新定位口鼻防护件。抓握元件在此尤其是如此设计,使得当口鼻防护件按照规定佩戴时,则使其在远离佩戴者面部的一个方向上伸出。
由于在折叠部处的布置,口鼻防护件可以通过抓握元件以容易的方式以及有目的地在所有方向上移动。此外,抓握元件可以使口鼻防护件的取下变得容易。
当中央的折叠部通过过滤材料的所述至少两个层的材料配合的连接、特别是通过焊接连接形成时,则上述优点尤其发挥作用。由此,中央的折叠部通常具有提高的稳定性,该提高的稳定性导致抓握元件处的运动沿着中央的折叠部的整个长度进一步导引,这简化了口鼻防护件的正确定位。
根据一个特别有利的实施方式,口鼻防护件因此具有存在于中央的折叠部处的且突出的抓握元件,用于用两个手指抓握罩,并且过滤材料的所述至少两个层在中央的折叠部的区域中至少部分地、特别是完全地材料配合地相互连接,特别是焊接。
所述抓握元件的背离中央的折叠部的且自由的端部优选至少区段式地比面向中央的折叠部的区域更厚地设计。抓握元件因此可以被更可靠地抓握并且滑落的风险被降低。
此外,优选的是,抓握元件的背离中央的折叠部的且自由的端部设计为弯曲的棱边。由此避免了尖锐拐角,这降低了受伤风险。此外由此改进了美学。
在沿着中央的折叠部的方向上测量,抓握元件的长度在最长的区域中例如为5-50mm,优选为8-25mm。在横向于中央的折叠部的方向上测量,抓握元件的厚度在最厚的区域中例如为0.1-5mm,优选为0.3-2毫米。这样的尺寸已被证明是特别有利的。相应的抓握元件可以被良好地抓握,但佩戴起来仍不笨重。
已被证明为特别有利的是,抓握元件布置在中央的折叠部的中心区域中,尤其是在中央的折叠部的方向上大致居中布置。在这一点上,抓握元件可容易接近,并且实现口鼻防护件在脸部中的简单定位。
特别优选地,抓握元件在此布置在上文描述的中央的折叠部的中间区段中,优选地布置在中间区段的中心区域中。相应地,在该实施形式中,中央的折叠部具有下部区段、中间区段和上部区段,其中,下部区段和上部区段相对于中间区段成角度地伸延。
优选地,抓取元件基本上由过滤材料组成,其中,抓取元件特别优选地与相叠布置的过滤材料的至少两个层一件式地构造。特别地,抓握元件通过至少局部材料配合地连接过滤材料、尤其是通过焊接过滤材料来产生。
这简化了制造,因为不必安置附加的元件。然而,抓握元件也能以附加元件的形式安置。
此外,有利的是,抓握元件的面向中央的折叠部的区域由过滤材料中的材料配合的连接构成,而在抓握元件的背离中央的折叠部的区域中,过滤材料没有材料配合地连接。材料配合的连接尤其是焊接连接。因此能以简单的方式产生具有加厚的自由端部的如上所述的抓握元件。具体来说,例如在焊接时,过滤材料可以在面向中央的折叠部的区域中被压缩,而自由端部的没有被焊接的区域中的过滤材料则保持其原来的厚度。
为了运输、存放和存储目的,口鼻防护件尤其是被焊接在塑料膜中,特别是通过真空焊接。
在此,所述口鼻防护件尤其是围绕附加的折叠部折叠地存在,其中,用于将口鼻防护件固定在佩戴者的耳朵或后脑勺处的器件在经折叠的层旁边存在。
由此,口鼻防护件在首次使用之前会受到尽可能好的保护,以免受环境影响和发生机械损伤。
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涉及一种用于制造如上所述的口鼻防护件的方法,其中,将相叠布置的过滤材料的至少两个层在其边缘处仅部分地连接,所述层限定口鼻防护件的外部形状。
如上所述,所述连接在此优选地通过材料配合的连接技术,特别是通过焊接来进行。
特别优选的第一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提供具有轴对称形状的一件式的过滤材料的第一层和基本上全等的一件式的过滤材料的第二层,并且将这两个层相叠布置;
b)沿着对称轴线折叠这两个层并且引入中央的折叠部;
c)将这两个层在其边缘处部分地连接;
d)将各一个用于将口鼻防护件固定在佩戴者的耳朵或后脑勺处的器件安置在这两个半部的背离中央的折叠部的端部处。
在该方法的情况下,口鼻防护件可以由一件式的层制成。
特别优选的第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提供过滤材料的第一层的第一半部和第一层的第二半部;
b)提供过滤材料的第二层的第一半部和第二层的第二半部,其中,第二层的半部与第一层的半部基本上全等;
c)将第一层的第一半部和第二层的第一半部以及第一层的第二半部和第二层的第二半部相叠布置;
d)在构造在中央的折叠部处的情况下在口鼻防护件的所设置的下巴鼻子线的边缘区域中部分地连接所述层;
e)将各一个用于将口鼻防护件固定在佩戴者的耳朵或后脑勺处的器件安置在这两个半部的背离中央的折叠部的端部处。
在该方法的情况下,各个半部在中央的折叠部处接合在一起。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涉及如其在上文所述的口鼻防护件用于减少病原体通过分泌物飞沫传播的用途。
本发明的其它有利的实施方式和特征组合从以下详细描述和专利权利要求的总体中得到。
附图说明
用于解释实施例的附图:
图1以从左侧看的俯视图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口鼻防护件;
图2从上侧观察示出图1中的口鼻防护件;
图3示出处于在佩戴者头部处的佩戴位置中的图1和图2中的口鼻防护件(口鼻防护件被透明地示出以便更好地进行阐明);
图4以朝左侧的俯视图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具有仅部分焊接的中央的折叠部的第二口鼻防护件;
图5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口鼻防护件,该第三口鼻防护件在上边缘的子区段中具有凸状弯曲的突出部作为密封唇;
图6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口鼻防护件,该第四口鼻防护件在上边缘的子区段中具有附加的凹状弯曲的空隙部;
图7在左侧上示出由过滤材料组成的各个层,所述层提供用于制造图1至3中的口鼻防护件并且在左边缘区域上焊接成中央的折叠部。在图7的右侧上示出其它组成部分;
图8示出由过滤材料组成的一层,其由两个全等的半部组成,如其用于制造图4中的口鼻防护件;
图9示出处于折叠状态下的图1至3中的口鼻防护件;
图10示出处于折叠状态下的图1至3中的口鼻防护件,其在处于真空密封状态下的塑料膜中;
图11示出从左侧朝另外的口鼻防护件的俯视图,该另外的口鼻防护件如图1至3中的口鼻防护件那样构造,但与之相反具有两件式的中央的折叠部;
图12示出从左侧朝口鼻防护件的俯视图,该口鼻防护件在中央的折叠部的上部区段处具有结构化部,所述结构化部呈多个向前上方伸出的锯齿状突出部形式;
图13示出从上方朝口鼻防护件的俯视图,其具有织物线形式的连接元件,该连接元件连接两个基本上全等的半部;
图14示出处于在佩戴者头部处的佩戴位置中的图13中的口鼻防护件(口鼻防护件被透明地示出以便更好地进行阐明),其中连接元件在鼻子和上唇之间伸延;
图15以从左侧看的俯视图示出另外的口鼻防护件,其中该口鼻防护件与图5中的口鼻防护件基本上结构相同,但替代凸状弯曲的突出部具有四个贴靠在彼此处的矩形突出部,所述突出部朝内侧折叠;
图16以俯视图示出由过滤材料组成的内层,该内层用于制造图15中的口鼻防护件的左半部;
图17以从左侧看的俯视图示出图4的口鼻防护件的变型;
图18从上侧观察示出带有附加的衬垫元件的口鼻防护件;
图19以从左侧的俯视图示出口鼻防护件,该口鼻防护件关于其纵向轴线对称;
图20示出另外的口鼻防护件的侧视图,该另外的口鼻防护件在中央的折叠部的上部区段中具有呈多个向上伸出的倒圆的矩形突出部形式的结构化部以及在保持环处的刻度和颜色标记。
图21从上侧观察示出图20中的口鼻防护件。在左侧上安置在保持环处的刻度和在环端部处存在的颜色标记在此具有与在右侧上安置在保持环处的刻度和在环端部处存在的颜色标记(例如绿色)不同的颜色(例如红色);
图22示出图20中的口鼻防护件的中央的折叠部的上部区段处的结构化部的详细视图;
图23示出由过滤材料构成的一层,该层包括两个全等的半部,其在上边缘处具有梯形棱柱形的衬垫元件;
图24从图23中下侧起观察示出图23中的层;
图25从上侧观察示出基于由图23和24中所示的过滤材料组成的两层的口鼻防护件;
图26示出另外的口鼻防护件,在该另外的口鼻防护件中,在后自由端部处分别安置有磁体,所述磁体能使口鼻防护件以限定的方式折叠。
图27示出图26中的口鼻防护件的侧视图;
图28示出在中央的折叠部处具有抓握元件的另外的口鼻防护件;
图29示出图28中的口鼻防护件的侧视图;
图30示出图29中的用圆圈标记的口鼻防护件区域的详细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原则上,在附图中相同的部件设有相同的附图标记。
图1从左侧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口鼻防护件10,而图2示出从上侧观察的同一口鼻防护件10。口鼻防护件10的左半部包括两个相叠布置的过滤材料的层12.1,12.2。口鼻防护件10的右半部与左半部是全等的,并且也包括两个相叠布置的相同过滤材料的层13.1,13.2。过滤材料的层12.1,12.2,13.1,13.2限定口鼻防护件10的外部形状。
过滤材料的层12.1,12.2,13.1,13.2全部都是全等的(也参见图7)并且在中央的折叠部11的区域中焊接在一起。中央的折叠部11形成口鼻防护件10的下巴鼻子线并且具有下部区段11a、中间区段11b和上部区段11c,所述下部区段、中间区段和上部区段分别沿直线伸延并且相对彼此成角度。在上部区段11c的上端部处安置有球形突出部作为可触摸到的标记。下部区段和上部区段11a,11c此外覆有磷光颜料。
口鼻防护件10的左半部的上边缘12a和右侧的上边缘13a朝向两个半部的后自由端部12c,13c凹状弯曲地伸延。而下边缘12b,13b沿直线伸延。
在上边缘12a的后自由端部12c处以及在下边缘12b的后自由端部12d处,两个层12.1,12.2在过滤材料的边缘区域处相互焊接。同样,在上边缘13a的后自由端部13c处以及在下边缘13b的后自由端部13d处,两个层13.1,13.2在过滤材料的边缘区域处相互焊接。
两个层12.1,12.2或13.1,13.2在中央的折叠部11和后自由端部12c,12d,13c,13d之间不相互连接。
此外,在左半部的后自由端部12c,12d处焊接有由弹性材料构成的第一环15.1,所述第一环用作用于将口鼻防护件10固定在佩戴者的耳朵或后脑勺处的器件。在右侧处安置有相应的第二环15.2。在第一环15.1处还安置有球形磁体16,该磁体作为磁性保持元件,口鼻防护件10在不使用时可以借助该磁性保持元件固定在金属物体处。
此外,口鼻防护件10不仅在左半部中而且在右半部中都具有各一个附加的折叠部14.1,14.2,其中,两个附加的折叠部14.1,14.2基本上平行于中央的折叠部11的中间区段11b伸延。折叠部14.1,14.2用作限定的折叠部位,以便将口鼻防护件10折叠在一起(也参见图9和10)并且可以例如通过在升高的温度下熨烫来引入。
口鼻防护件10的过滤材料例如由基于塑料纤维的HEPA过滤材料组成,如在真空吸尘器中使用的那样。在此,根据EN149:2001+A1:2009测量,两个过滤材料的层一起具有针对尺寸最多为0.6μm的颗粒的至多1%的渗透率。
图3示出在处于佩戴者的头部K处的佩戴位置中的口鼻防护件10(口鼻防护件被透明地示出以更好地阐明)。如从图3中可以看出,中央的折叠部的下部区段11a包住佩戴者的下巴部分,而上部区段11c包住鼻子部分。中间区段11b处于佩戴者的嘴巴部分之前。
图4以朝左侧的俯视图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口鼻防护件20。第二口鼻防护件20包括两个一件式的过滤材料的层,其带有左半部22.1和右半部23.1(在图4中不能看出),所述左半部和右半部在中央的折叠部21的中间区段21b中松散地围绕彼此折叠(也参见图8)。两个层22.1,22.2在下部区段和上部区段21,21c处相互焊接。口鼻防护件20的其余结构与图1至3中的口鼻防护件10基本上结构相同。
图5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口鼻防护件30,该第三口鼻防护件如图1中的口鼻防护件10那样构造,附加地在左半部的上部的且凹状弯曲的边缘32a处在子区段中具有凸状弯曲的突出部39。在右半部的上边缘处也找到相应的凸状弯曲的突出部(在图5中不能看出)。突出部39作用为密封唇,所述密封唇减少呼吸空气在从佩戴者的鼻子到面颊区域的过渡处的不期望的进入和/或排出。
图6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口鼻防护件40,该第四口鼻防护件如图1中的口鼻防护件10那样构造,附加地在左半部的上部的且凹状弯曲的边缘42a处在子区段中具有附加的凹状弯曲的空隙部49。在右半部的上边缘处也找到相应的凹状弯曲的空隙部(在图6中不能看出)。凹状弯曲的空隙部49改善了口鼻防护件40在鼻子-脸颊区域中的配合,这也提高了密封性。
图7在左侧上示出由过滤材料构成的层12.1,12.2,13.1,13.2,这些层提供用于制造图1至3中的口鼻防护件10并且在左边缘区域处被焊接成中央的折叠部11。环15.1,15.2以及球形磁体16在图7的右侧示出,所述环以及球形磁体被焊接在所述层的后自由端部处或者在图7中被焊接在层12.1,12.2,13.1,13.2的右自由端部处。
图8示出由过滤材料构成的一层,其包括两个全等的半部22.1,23.1,如其用于制造图4中的口鼻防护件20。在此,图8中所示的层之中的两个层相叠放置,围绕中心对称轴线线21b折叠,并且在与其邻接的区段21a,21c处以及在自由端部处与环(图8中未示出)焊接在一起。
图9示出处于折叠状态下的图1至3中的口鼻防护件10。经折叠的口鼻防护件10'的两个半部在此处于彼此之上,并且半部的处于附加的折叠部14.1,14.2后面的区域以相叠布置折叠到处于附加的折叠部14.1,14.2前面的区域上。两个环15.1,15.2也向后折叠,以便获得尽可能节省空间的布置。在图9中所示的布置结构中,例如可以节省空间地将口鼻防护件10'放在裤子口袋中,其中,口鼻防护件10'的内部区域受到良好保护免受外部影响。
图10示出处于折叠状态下的图1至3中的口鼻防护件10”,其在处于真空密封状态下的塑料膜V中。在此,环15.1,15.2在过滤材料的经折叠的层旁边存在,因此在过滤材料中不形成不期望的压痕或按压部位。口鼻防护件可以在首次使用之前在这种状态下运输、存放或保存。
图11示出另外的口鼻防护件100,该另外的口鼻防护件如图1至3中的口鼻防护件10那样构造,但与之相反具有两件式的中央的折叠部111,其由下部区段111a和上部区段111b组成,所述下部区段和上部区段分别沿直线伸延并且相对彼此成角度。由此,带有上部区段111b的中央的折叠部111包住佩戴者的鼻尖区域,而下部区段111a覆盖佩戴者的嘴巴和下巴区域,而没有包住下巴。
图12示出另外的口鼻防护件200,该另外的口鼻防护件与图1至3中的口鼻防护件10基本上结构相同。口鼻防护件200如口鼻防护件100那样具有中央的折叠部211,该中央的折叠部带有下部区段211a、中间区段211b和上部区段211c。然而,与图1中的口鼻防护件10的上部区段11c不同,口鼻防护件200的上部区段211c在上部自由棱边处具有呈多个向前上方伸出的锯齿状的突出部形式的结构化部217。由此,可以容易地触摸到口鼻防护件200的鼻子部分,并且如果口鼻防护件的佩戴者戴着眼镜,则可以防止沿着鼻子棱边滑落。
图13示出另外的口鼻防护件300,该另外的口鼻防护件基本上如图1至3中的口鼻防护件10那样构造,然而附加地具有呈织物线形式的连接元件350。连接元件350将口鼻防护件300的两个基本上全等的半部或两个左侧层312.1,312.2和两个右侧层313.1,313.2连接。连接元件350与中央的折叠部311和上棱边312a,313a隔开间距地基本上水平地从一个半部伸延至另一个半部。这使得在口鼻防护件300按照规定使用时,连接元件350在佩戴者的上唇O和鼻子下棱边N之间伸延,如图14中所示。
图15示出另外的口鼻防护件400,该另外的口鼻防护件与图5中的口鼻防护件30基本上结构相同。然而,替代凸状弯曲的突出部39,口鼻防护件400具有四个贴靠在彼此处的矩形的突出部439.1,439.2,439.3,439.4,这些突出部安置在上部的且凹状弯曲的边缘412a处并且如此折叠,使得这些突出部并排地靠置在口鼻防护件400的左半部的内侧上。在右半部上安置有相应的突出部(在图15中未示出)。
在图16中示出由过滤材料构成的内层412.2,该内层用于制造图15中的口鼻防护件400的左半部。矩形的突出部439.1,439.2,439.3,439.4在此是过滤材料的集成式组成部分并且围绕虚线折叠,从而所述突出部在完成的口鼻防护件400的情况下处于内侧上。口鼻防护件400的左半部的外层可以如图7所示的口鼻防护件10的外层12.1构造。口鼻防护件400的右半部相应地设计。
图17以左侧的俯视图示出另外的口鼻防护件500,所述另外的口鼻防护件是图4中的口鼻防护件20的变型。口鼻防护件500包括两个一件式的层,这些层在中央的折叠部521的下部区段521a中围绕彼此折叠。这两个层在中间区段和上部区段521b、521c处相互焊接。此外,在由过滤材料构成的内层处,在该内层的内侧处在折叠部的上部区段521c的区域中施加有乳胶覆层550作为防滑覆层。当使用口鼻防护件500时,该乳胶覆层处于佩戴者的鼻梁的下部区段上。口鼻防护件500的其余结构与图4中的口鼻防护件20基本上结构相同。
图18从上侧观察示出另外的口鼻防护件600,所述另外的口鼻防护件是图1至3中的口鼻防护件10的变型。这两个半部的上边缘612a、613a处,在口鼻防护件600的内侧上安置有各一个衬垫元件660.1、660.2。衬垫元件660.1、660.2由泡沫材料构成并且具有平行六面体的形状。所述衬垫元件分别安置在中央的折叠部611和附加的折叠部614.1、614.2之间。换言之,衬垫元件660.1、660.2的前端部与中央的折叠部611间隔开,而后端部处于附加的折叠部614.1、614.2的前方。衬垫元件660.1、660.2的前端部楔形地渐缩,并且衬垫元件的前端面向后倾斜。由此,在鼻子部分中以及在脸颊区域中出现连续过渡。口鼻防护件600的其余结构与图1至3中的口鼻防护件10基本上结构相同。
图19以从左侧看的俯视图示出另外的口鼻防护件700。口鼻防护件700关于对称轴线701对称,该对称轴线从中央的折叠部711的中心区域伸延至口鼻防护件700的后端部780的中心区域。相应地,中央的折叠部711也关于对称轴线701对称。所示的口鼻防护件700的左半部和位于其后面的右半部是结构相同的。如图1至3中的口鼻防护件10那样,口鼻防护件700也具有总共四个过滤材料的层(每半部两层),这些过滤材料的层在中央的折叠部711的区域中连续焊接。此外,口鼻防护件700在由弹性材料构成的环715.1处还具有夹紧止动器716,借助该夹紧止动器可以改变环715.1的尺寸。
图20示出另外的口鼻防护件800的侧视图,所述另外的口鼻防护件与图12中的口鼻防护件200基本上结构相同。口鼻防护件800如口鼻防护件200那样具有中央的折叠部811,所述中央的折叠部带有下部区段811a、中间区段811b和上部区段811c。在上部区段811c处,图20中的口鼻防护件具有呈多个向上伸出的倒圆的矩形突出部形式的结构化部817。图21从上侧观察示出口鼻防护件800。
图22示出结构化部817的详细视图。与图12中的实施方式的突出部相反,口鼻防护件800中的突出部不逐渐变尖,而是它们在凸状成形的上棱边中终止。由此,各个突出部在触觉上触摸起来更舒适,并且人被尖锐的突出部伤害的风险更小。
口鼻防护件800的另一个特点是焊接在后自由端部处的由弹性材料组成的环815.1,815.2,所述环用作用于将口鼻防护件800固定在佩戴者耳朵或后脑勺处的器件。
左边的环815.1具有由规则安置的红色的颜色标记组成的刻度815.1a。刻度815.1a实现了:将夹紧止动器816.1定位在预定部位处。用户因此可以以简单的方式调整左边的环815.1的对于用户适合的宽度。在左边的环815.1的最后端部处还安置有另一个红色标记815.1b,所述另一个红色标记从口鼻防护件800的后侧看可清楚看到。
右边的环815.2还具有由规则安置的绿色的颜色标记组成的刻度815.2a。刻度815.2a实现了:将第二夹紧止动器816.2也定位在预定部位处,以便调整右边的环815.1的宽度。在右边的环815.2的最后端部处还安置有另一个绿色标记815.2b。
由于刻度815.1a,815.2a的配色不同,用户能以简单且可靠的方式检测口鼻防护件800的左侧和右侧。由于在环的最后端部处有两个不同着色的附加标记815.1b,815.2b,当用户从后侧朝口鼻防护件800看时,这也是可能的。
图23在从上方的俯视图中示出由两个全等的半部22.1',23.1'组成的由过滤材料构成的层,如其可用于代替图8中的层。
与图8中的层相比,图23中的层在两个半部22.1',23.1'的上边缘12a',13a'处在内侧上附加地各具有基本上梯形棱柱状的衬垫元件60.1'、60.2',该衬垫元件分别一体成型到上边缘12a',13a'处。衬垫元件60.1'、60.2'在此以其梯形的底面粘接在两个半部22.1',23.1'上,从而梯形的底面的最长边沿着相应的上边缘12a',13a'伸延。图24示出从图23中的下侧看的图23中的位置。
为了制造如图25中所示的口鼻防护件20',将图23中所示的两个层相叠放置,围绕中心对称轴线21b'折叠并且在与此邻接的区段21a',21c'处以及在自由端部处与环焊接在一起。
梯形棱柱状的衬垫元件60.1'、60.2'在此产生在沿着上边缘12a',13a'的方向上的连续的柔性过渡,这又有助于在鼻子和脸颊区域中的更好的密封。
图26从上方示出图2中的口鼻防护件的变型。图27从左侧观察示出图26中的口鼻防护件。口鼻防护件900的元件(所述口鼻防护件的元件与图2中的口鼻防护件的元件相对应)除了放在前面的数字“9”之外带有相同的编号。
图26和27中的口鼻防护件900在后自由端部912c,912d,913c,913d处分别具有磁体918.1c,918.1d,918.2c,918.2d作为固定元件。相对置的磁体918.1c,918.2c和918.1d,918.2d在此如此选择,使得当这些磁体相叠放置时,这些磁体相互磁性吸引。口鼻防护件900因此可以以明确定义的且预定的状态折叠并且例如收纳在裤子或夹克口袋中,而口鼻防护件900不会变皱。
图28从上方示出图26和27中的口鼻防护件的变型。图29从左侧观察示出图28中的口鼻防护件。口鼻防护件900'的元件(所述口鼻防护件的元件与图26和27中的口鼻防护件的元件相对应)带有相同的编号,但是附加地具有撇号(')。
图28和29中的口鼻防护件900'在中央的折叠部911'的中间区段911b'中具有向左伸出的抓握元件911d'。在图28中可以看出,抓握元件911d'的背离中央的折叠部911b'的且自由的端部设计弯曲棱边。
图30详细示出图29中用圆圈标记的带有抓握元件911d'的区域。抓握元件与过滤层912.1',912.2',913.1',913.2'一件式地形成。在抓握元件的背离中央的折叠部911b'的且自由的端部911d.2'处,抓握元件911d'比面向中央的折叠部911b'的区域911.1'中更厚。在区域911.1'中,过滤层相互焊接,而在自由端部911d.2'处不存在材料配合的连接。
抓握元件911d'在中间区段911b'的方向上测量在最长的部位处或在过渡到折叠部911b'的区域中具有例如大约15mm的长度并且在自由端部911d.2'的区域中具有例如大约0.8mm的厚度。
以上所示的实施方式仅应理解为说明性示例,其可以在本发明的范围内任意进行修改。
那么例如,可以设置不同设计的中央的折叠部11,21,其例如具有弯曲区段。
口鼻防护件10,20,30,40也可以制造为具有不同设计的边缘,例如不同弯曲的边缘。例如,口鼻防护件10,20,30,40的下边缘可以凹状地向上弯曲。
超过两个层也可以相互组合,例如以便提高过滤性能。还可以设置没有过滤作用的附加层,例如在口鼻防护件外侧处的装饰层或在口鼻防护件内侧处的用于垫充的层,以便改进舒适度。
对于所有的口鼻防护件,此外夹紧止动器716或类似装置也可以安置到弹性环上。同样,在所有口鼻防护件中,抓握元件也可以如其在图28-30中所示那样安置。
总之,可以说已经提供了有利的口鼻防护件,其特别是通过高效率、良好的佩戴舒适性和易于制造出众。

Claims (46)

1.一种口鼻防护件(10),尤其是用于减少病原体通过分泌物飞沫传播,其中,所述口鼻防护件具有中央的折叠部(11),所述中央的折叠部限定所述口鼻防护件的下巴-鼻子线并且将所述口鼻防护件(10)分成两个基本上全等的半部并且在两个所述半部的背离所述中央的折叠部(11)的端部处各安置有一个用于将所述口鼻防护件固定在佩戴者的耳朵处或后脑勺处的器件(15.1,15.2),其中,所述口鼻防护件(10)具有相叠布置的过滤材料的至少两个层(12.1,12.2,13.1,13.2),所述至少两个层限定所述口鼻防护件(10)的外部形状,其中,所述至少两个层(12.1,12.2,13.1,13.2)在其边缘(11,12a,12b,12c,12d,13a,13b,13c,13d)处仅部分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鼻防护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部分连接是材料配合的连接、尤其是焊接连接。
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至少一项所述的口鼻防护件,其特征在于,相叠布置的过滤材料的所述至少两个层(12.1,12.2,13.1,13.2)基本上全等。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至少一项所述的口鼻防护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层(12.1,12.2,13.1,13.2)在其边缘的总长度的小于50%、尤其是2-40%、特别是5-35%上相互连接。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至少一项所述的口鼻防护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两个半部的上边缘(12a,13a)处,所述过滤材料的所述至少两个层(12.1,12.2,13.1,13.2)不相互连接,所述上边缘从所述中央的折叠部(11)的最上面的区域伸延至所述两个半部的自由端部(12c,13c)。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至少一项所述的口鼻防护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半部的上边缘(12a,13a)具有凹状地向下弯曲的形状,所述上边缘从所述中央的折叠部(11)的最上面的区域伸延至所述两个半部的自由端部(12c,13c)。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至少一项所述的口鼻防护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两个半部的下边缘(12b,13b)处,所述过滤材料的所述至少两个层(12.1,12.2,13.1,13.2)不相互连接,所述下边缘从所述中央的折叠部(11)的最下面的区域伸延至所述两个半部的自由端部(12d,13d)。
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至少一项所述的口鼻防护件(300),其特征在于,基本上全等的这两个半部在与边缘(312a,313a)和中央的折叠部(311)间隔开的区域中通过连接元件(350)相互连接,优选地通过线状元件相互连接。
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至少一项所述的口鼻防护件,其特征在于,过滤材料的所述至少两个层(12.1,12.2,13.1,13.2)在所述中央的折叠部(11)的区域中部分或连续地相互连接。
1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至少一项所述的口鼻防护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材料的所述至少两个层(12.1,12.2,13.1,13.2)仅在所述中央的折叠部(11)的区域中并且在所述两个半部的自由端部(12c,12d,13c,13d)的区域中相互连接。
11.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至少一项所述的口鼻防护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的折叠部(11)具有下部区段(11a)、中间区段(11b)和上部区段(11c),其中,所述下部区段(11a)和所述上部区段(11c)相对于所述中间区段(11b)成角度地伸延,尤其是相对于所述中间区段(11b)成10-80°,优选15-50°的角度伸延。
12.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至少一项所述的口鼻防护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材料的所述至少两个层(12c,12d,13c,13d)一起具有针对尺寸最多为0.6μm的颗粒的根据EN149:2001+A1:2009测量的最高6%,优选最高1%,特别是最高0.5%的穿透性。
1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至少一项所述的口鼻防护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材料包含塑料纤维、尤其是聚烯烃和/或聚酯纤维或由塑料纤维、尤其是聚烯烃和/或聚酯纤维组成。
1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至少一项所述的口鼻防护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两个半部之中的各一个半部中引入附加的折叠部(14.1,14.2),尤其是如此引入附加的折叠部,使得当所述两个半部处于彼此之上时,所述半部的处于所述附加的折叠部(14.1,14.2)之后的区域在处于彼此之上的布置下能够折叠到处于所述附加的折叠部(14.1,14.2)之前的区域上。
1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至少一项所述的口鼻防护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口鼻防护件具有磁性保持元件(16),在不使用时所述口鼻防护件能够利用所述磁性保持元件固定在金属物体处。
1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至少一项所述的口鼻防护件(10),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中央的折叠部(11)的区域中、尤其是在其上端部和/或下端部处安置有可触摸到的标记(17)、优选突出部。
1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至少一项所述的口鼻防护件(200),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中央的折叠部(211)的最上面的区段(211c)中,在自由棱边处存在有结构化部(217),其中所述结构化部优选具有一个或多个向前和/或向上伸出的突出部,尤其是锯齿形的突出部。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口鼻防护件(800),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化部(817)具有多个间隔开的矩形突出部、尤其是经倒圆的矩形突出部。
1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至少一项所述的口鼻防护件(10),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中央的折叠部(11)的区域中,尤其是在其上端部和/或下端部处安置有发光标记、优选荧光和/或磷光标记。
2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至少一项所述的口鼻防护件(30,40,400),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两个半部的上边缘(32a,42a,412a)处在子区段中各存在有至少一个突出部(39,439.1,439.2,439.3,439.4)、尤其是多个贴靠在彼此处的突出部、和/或至少一个空隙部,所述上边缘从所述中央的折叠部的最上面的区域伸延至所述两个半部的自由端部。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口鼻防护件(30,40),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突出部是凸状弯曲的突出部(39),或者所述空隙部是凹状弯曲的空隙部(49)。
22.根据权利要求20或21所述的口鼻防护件(400),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突出部安置在所述过滤材料的最内层处并且特别是向内折叠,从而所述突出部靠置在相应半部的内侧上。
2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至少一项所述的口鼻防护件(20'、600),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两个半部(22.1',23.1')的上边缘(12a',13a'、612a、613a)处在所述口鼻防护件的内侧上安置有各一个衬垫元件(60.1'、60.2'、660.1、660.2),其中,所述衬垫元件优选为梯形棱柱形式的衬垫元件。
2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至少一项所述的口鼻防护件(700,800),其特征在于,在用于将所述口鼻防护件固定在佩戴者的耳朵或后脑勺处的器件(715.1,815.1,815.2)处安置有至少一个、优选两个止动器(716,816.1,816.2),借助所述止动器能够适配用于将所述口鼻防护件固定在佩戴者的耳朵或后脑勺处的器件(715.1,815.1,815.2)的长度。
2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至少一项所述的口鼻防护件(800),其特征在于,在用于将所述口鼻防护件固定在佩戴者的耳朵或后脑勺处的器件(815.1,815.2)处存在有一个或多个标记(815.1a,815.1b,815.2a,815.2b),尤其是呈刻度形式的标记,其中所述标记优选是一个或多个颜色标记,尤其是呈有色刻度形式的颜色标记。
26.根据权利要求24和25所述的口鼻防护件(800),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止动器(816.1,816.2)能够沿着所述一个或多个标记(815.1a,815.2a)、尤其是沿着刻度移动和定位。
2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口鼻防护件(700,800),其特征在于,作为用于将所述口鼻防护件固定在佩戴者的耳朵或后脑勺处的器件(715.1,815.1,815.2),在背离所述中央的折叠部(711,811)的两个端部处各安置有一个由弹性材料组成的环。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口鼻防护件(800),其特征在于,在两个环(815.1,815.2)处各存在有一个或多个标记(815.1a,815.1b,815.2a,815.2b),尤其是呈刻度形式的标记,其中,这两个环上的标记具有不同的配色。
2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口鼻防护件(900),其特征在于,存在至少一个固定元件(918.1c,918.1d,918.2c,918.2d),借助所述至少一个固定元件,两个全等的半部在背离所述中央的折叠部的端部处在不使用时能够保持在一起。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口鼻防护件(900),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元件(918.1c,918.1d,918.2c,918.2d)包含至少两个磁体,其中,各一个磁体在所述口鼻防护件上安置在所述口鼻防护件的两个全等的半部的背离所述中央的折叠部(911)的端部(912c,912d,913c,913d)处,其中,所述磁体尤其是如此布置,使得所述磁体在相叠放置时通过磁力相互吸引。
31.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至少一项所述的口鼻防护件(700),其特征在于,所述口鼻防护件关于对称轴线(701)对称,所述对称轴线从前端部的中心区域伸延至口鼻防护件的后端部的中心区域。
32.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至少一项所述的口鼻防护件(900'),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的折叠部(911')处具有突出的抓握元件(911d'),用于用两个手指抓握所述口鼻防护件。
33.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口鼻防护件(900),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口鼻防护件按照规定佩戴时,所述抓握元件(911d')在远离佩戴者的面部的方向上伸出。
34.根据权利要求32-33中至少一项所述的口鼻防护件(900'),其特征在于,所述抓握元件(911d')的背离所述中央的折叠部(911')的且自由的端部(911d.2')至少区段式地比面向所述中央的折叠部(911')的区域(911d.1')更厚地设计,和/或,所述抓握元件(911d')的背离所述中央的折叠部(911')的且自由的端部(911d.2')设计为弯曲的棱边。
35.根据权利要求32-34中至少一项所述的口鼻防护件(900'),其特征在于,在沿着所述中央的折叠部(911')的方向上测量,所述抓握元件(911d')的长度在最长的区域中为5-50mm,优选为8-25mm,和/或,在横向于所述中央的折叠部(911')的方向上测量,所述抓握元件(911d')的厚度在最厚的区域中为0.1-5mm,优选为0.3-2毫米。
36.根据权利要求32-35中至少一项所述的口鼻防护件(900'),其特征在于,所述抓握元件(911d'),尤其是在所述中央的折叠部(911')的方向上大约居中地布置在所述中央的折叠部(911')的中心区域中。
37.根据权利要求11和权利要求32-36中至少一项所述的口鼻防护件(911'),其特征在于,所述抓握元件(911d')布置在所述中央的折叠部(911')的中间区段(911b')中,优选布置在所述中间区段(911b')的中心区域中。
38.根据权利要求32-37中至少一项所述的口鼻防护件(900'),其特征在于,所述抓握元件(911d')基本上由过滤材料组成,其中,所述抓握元件(911d')优选与相叠布置的过滤材料的至少两个层(912.1',912.2',913.1',913.2')一件式地构造。
39.根据权利要求38所述的口鼻防护件(900'),其特征在于,所述抓握元件(911d')通过所述过滤材料的至少局部材料配合的连接、尤其是所述过滤材料的焊接来产生。
40.根据权利要求32-39中至少一项所述的口鼻防护件(900'),其特征在于,所述抓握元件(911d')的面向所述中央的折叠部(911')的区域(911d.1')由所述过滤材料中的材料配合的连接构成,而在所述抓握元件(911d')的背离所述中央的折叠部(911')的且自由的端部(911d.2')中,所述过滤材料没有材料配合地连接。
41.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口鼻防护件(10”),其特征在于,所述口鼻防护件被焊接在塑料膜(V)中。
42.根据权利要求41所述的口鼻防护件(10”),其特征在于,所述口鼻防护件围绕附加的折叠部折叠地存在,其中,用于将口鼻防护件固定在佩戴者的耳朵或后脑勺处的器件(15.1,15.2)在经折叠的层旁边存在。
43.用于制造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至少一项所述的口鼻防护件(10)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相叠布置的过滤材料的至少两个层(12.1,12.2,13.1,13.2)在其边缘处仅部分连接,所述层限定所述口鼻防护件的外部形状。
44.根据权利要求43所述的用于制造口鼻防护件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提供具有轴对称形状的一件式的过滤材料的第一层(22.1,23.1)和基本上全等的一件式的过滤材料的第二层,并且将这两个层相叠布置;
b)沿着对称轴线折叠这两个层并且引入中央的折叠部(21);
c)将这两个层在其边缘处部分连接;
d)将各一个用于将所述口鼻防护件固定在佩戴者的耳朵或后脑勺处的器件安置在这两个半部的背离中央的折叠部的端部处。
45.根据权利要求43-44中至少一项所述的用于制造口鼻防护件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提供过滤材料的第一层的第一半部(12.1)和第一层的第二半部(13.1);
b)提供过滤材料的第二层的第一半部(12.2)和第二层的第二半部(13.2),其中,所述第二层的半部与所述第一层的半部基本上全等;
c)将第一层的第一半部(12.1)和第二层的第一半部(12.2)以及第一层的第二半部(13.1)和第二层的第二半部(13.2)相叠布置;
d)在构造在所述中央的折叠部(11)处的情况下在所述口鼻防护件的所设置的下巴鼻子线的边缘区域中部分连接所述层;
e)将各一个用于将口鼻防护件固定在佩戴者的耳朵或后脑勺处的器件(15.1,15.2)安置在这两个半部的背离所述中央的折叠部的端部处。
4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至少一项所述的口鼻防护件(10,10',20,20',30,40,700,800,900,900”)用于减少病原体通过分泌物飞沫传播的用途。
CN202180078076.4A 2020-11-19 2021-08-24 口鼻防护件 Pending CN11663489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PCT/EP2020/082745 2020-11-19
PCT/EP2021/057826 WO2022106068A1 (de) 2020-11-19 2021-03-25 Mund-nasen-schutz
EPPCT/EP2021/057826 2021-03-25
PCT/EP2021/073395 WO2022106081A1 (de) 2020-11-19 2021-08-24 Mund-nasen-schutz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634898A true CN116634898A (zh) 2023-08-22

Family

ID=876139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80078076.4A Pending CN116634898A (zh) 2020-11-19 2021-08-24 口鼻防护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634898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311063B2 (en) Loupe light-compatible attachable face shield
US10231495B2 (en) Medical mask with loupe light-compatible eye shield
KR102279769B1 (ko) 마스크
KR102159200B1 (ko) 길이조절 가능한 귀걸이 끈을 갖는 마스크
AU2014309245B2 (en) Personal respiratory protection device
KR101840108B1 (ko) 미세먼지제거용 마스크
KR102273386B1 (ko) 흘러내림과 김서림방지 기능을 갖는 덴탈마스크
KR200489311Y1 (ko) 통기성 천과 비닐을 이용한 일회용 감염방지 가운
KR101785801B1 (ko) 마스크의 호흡용 프레임
KR101889651B1 (ko) 홀더부재가 형성되는 마스크의 호흡용 프레임
TW201601798A (zh) 呼吸保護面罩和呼吸保護裝備
JP2015019920A (ja) マスク、及び補助スペーサ
KR102326954B1 (ko) 마스크
CN105934223A (zh) 防打鼾装置
JP4819853B2 (ja) 防護マスク
JP7330539B2 (ja) 呼吸マスクと共に使用するためのライナ及び保持部材
CN116634898A (zh) 口鼻防护件
KR101349936B1 (ko) 김서림 방지용 마스크
US20230405372A1 (en) Mouth-Nose Mask
EP4307953A1 (en) Mask with anti-fogging construction
KR102348156B1 (ko) 마스크
JP3159668U (ja) 飛沫噴出を防ぐマスク
KR20170060464A (ko) 콧속내장필터를 포함하는 마스크
CN113317573A (zh) 一种防雾气鼻垫
KR102543938B1 (ko) 날숨에 의하여 안면에 전달되는 더운 콧김을 차단할 수 있는 안면마스크.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