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632520A - 天线 - Google Patents

天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632520A
CN116632520A CN202310122695.XA CN202310122695A CN116632520A CN 116632520 A CN116632520 A CN 116632520A CN 202310122695 A CN202310122695 A CN 202310122695A CN 116632520 A CN116632520 A CN 11663252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tenna
radiator
layer
edge
radiator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122695.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江忠信
刘乃祯
叶世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ediaTek Inc
Original Assignee
MediaTek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US18/162,007 external-priority patent/US20230268656A1/en
Application filed by MediaTek Inc filed Critical MediaTek Inc
Publication of CN1166325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63252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36Structural form of radiating elements, e.g. cone, spiral, umbrella; Particular materials used therewith
    • H01Q1/38Structural form of radiating elements, e.g. cone, spiral, umbrella; Particular materials used therewith formed by a conductive layer on an insulating suppor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48Earthing means; Earth screens; Counterpois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50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antennas with earthing switches, lead-in devices or lightning protec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5/00Arrangements for simultaneous operation of antennas on two or more different wavebands, e.g. dual-band or multi-band arrangements
    • H01Q5/30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operation on different wavebands
    • H01Q5/378Combination of fed elements with parasitic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5/00Arrangements for simultaneous operation of antennas on two or more different wavebands, e.g. dual-band or multi-band arrangements
    • H01Q5/30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operation on different wavebands
    • H01Q5/378Combination of fed elements with parasitic elements
    • H01Q5/385Two or more parasitic elements

Landscapes

  • Aerials With Secondary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天线。该天线包括位于第一层且连接到第二层的接地层的第一辐射体。在天线的俯视图中,第一辐射体具有第一边、第二边、第三边、第四边及第一圆弧边。第二边与第三边连接第一边的两端。第四边连接第三边的一端且该端与第一边相对。具有第一半径的第一弧形边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二边和第四边。第一圆弧边具有小于90°的第一圆心角所对应的第一圆弧长。

Description

天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天线,以及更特别地,涉及偶极天线的辐射体和导电寄生组件。
背景技术
天线是所有需要射频功能的现代电子设备(例如,智能手机、平板计算机和笔记本计算机)的基本组件。随着通信标准发展为提供更快的数据传输速率和更高的吞吐量,对天线的要求变得越来越具有挑战性。例如,为了满足具有双极化分集MIMO(multi-inputmulti-output,多输入多输出)的FR2(Frequency Range 2,频率范围2)频段的第五代(fifth-generation,5G)移动通信的要求,天线需要分别在从24.25GHz到29.5GHz以及从37.0GHz到48.2GHz的两个非重叠频段上分别支持比19.5%和26.3%更宽的带宽。它还需要能够发射和接收不同极化的独立信号(例如,两个信号通过水平极化和垂直极化承载两个不同的数据流),其中,这些不同的极化之间具有高信号隔离度,以提供高交叉极化鉴别(cross-polarization discrimination,XPD)。
此外,天线需要尺寸紧凑,因为现代电子设备需要纤薄、轻便和便携,以及,这些设备具有可用于天线的空间有限。因此,天线需要具有高带宽体积比(bandwidth-to-volumeratio),其表示每单位体积的带宽(例如,以Hz/(mm3)为单位)。
现有技术中,堆叠式贴片天线可以通过将两个贴片堆叠起来支持两个频段,但这不能满足5G移动通信的带宽需求。堆叠式贴片天线的带宽体积比也相对较低。
发明内容
以下发明内容仅是说明性的,而无意于以任何方式进行限制。即,提供以下概述来介绍本文描述的新颖和非显而易见的技术的概念,重点,益处和优点。选择的实施方式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进一步描述。因此,以下发明内容既不旨在标识所要求保护的主题的必要特征,也不旨在用于确定所要求保护的主题的范围。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天线,其中,该天线包括第一辐射体,该第一辐射体位于第一层且连接到位于第二层的接地层,其中,在该天线的俯视图中,该第一辐射体具有:第一边;第二边与第三边,连接至该第一边的相对端;
第四边,连接至该第三边的一端且该端与该第一边相对;以及,具有第一半径的第一圆弧边,该第一圆弧边的两端分别连接至该第二边与该第四边,其中,该第一圆弧边具有小于90°的第一圆心角所对应的第一弧长。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一边具有小于或等于该第一半径的90%的第一长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一边与该第三边沿平行于该第一半径的径向且与该第一弧形边的中间点相交的第一对称轴对称。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二边与该第四边沿平行于该第一半径的径向且与该第一弧形边的中间点相交的第一对称轴对称。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一边与该第三边之间的第一夹角等于90°。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一边与该第二边之间的第二夹角大于或等于90°且小于180°。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三边与该第四边之间的第三夹角大于或等于90°且小于180°。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二边和该第四边中的至少一者包括直线边、弯曲边或弯折边。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一辐射体在该第二边处具有凹口。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二边的延伸方向与该凹口的延伸方向之间的第四夹角大于0°且小于180°。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天线还包括:位于该第一层的第二辐射体,其中,该第二辐射体连接到该接地层且与该第一辐射体间隔开一间隙,该第二辐射体具有第二对称轴,其中,该第一对称轴和该第二对称轴之间的第四夹角是90°、180°或270°。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间隙沿几何线延伸,该第一辐射体与该第二辐射体沿该几何线对称。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一辐射体还包括:第五边,该第五边的两端分别连接该第一边与该第三边,其中,第一对称轴与该第五边的中间点相交。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天线还包括:馈电组件,其与该第一辐射体、该第二辐射体及该接地层绝缘,其中,该馈电组件位于第三层,该第三层位于该第一层与该第二层之间或者与该第一层及该第二层中的一者相同。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馈电组件沿该间隙延伸。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一对称轴与该第二对称轴之间的第四夹角为180°,以及,该馈电组件沿该第一对称轴和该第二对称轴延伸。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馈电组件延伸至该第一辐射体的下方。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天线还包括第一导电寄生组件,该第一导电寄生组件与该第一辐射体、该接地层绝缘,其中,该第一导电寄生组件包括:镖状中间段,位于两个爪状径向段之间,其中,该镖状中间段位于第四层,该第四层介于该第一层和该第二层之间;其中,在该第一导电寄生组件和该第一辐射体的俯视图中,该第一导电寄生组件与该第一辐射体重叠,以及,该两个爪状径向段指向该第一辐射体的中心。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一辐射体具有位于该第二边上的第一凹口及位于该第四边上的第二凹口,在该第一导电寄生组件和该第一辐射体的俯视图中,该两个爪状径向段夹住该第一凹口与该第二凹口。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该第一导电寄生组件和该第一辐射体的俯视图中,该两个爪状径向段沿该第一凹口和该第二凹口的延伸方向指向该第一辐射体的中心。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该第一导电寄生组件和该第一辐射体的俯视图中,该两个爪状径向段的一部分从该第一凹口和该第二凹口处露出。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两个爪状径向段位于第五层,其中,该第五层位于该第一层和该第四层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两个爪状径向段位于第五层,其中,该第四层位于该第一层和该第五层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两个爪状径向段位于该第四层。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镖状中间段具有第一线宽,该两个爪状径向段具有不同于该第一线宽的第二线宽。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天线,包括多个分离开的辐射体,其位于第一层且连接至第二层的接地层,其中,在该天线的俯视图中,每个辐射体具有:第一边;第二边与第三边,连接至该第一边的相对端;第四边,连接至该第三边的一端且该端与该第一边相对;以及,具有第一半径的第一圆弧边,其中,该第一边具有小于或等于该第一半径的90%的第一长度,以及,该第一边和该第二边之间的夹角大于或等于90°且小于180°。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天线还包括:多个导电寄生组件,与该多个分离开的辐射体、该接地层绝缘,以及,在该多个导电寄生组件与该多个分离开的辐射体的俯视图中,每个导电寄生组件与相应的辐射体重叠,其中,每个导电寄生组件包括:镖状中间段,位于指向相应辐射体的中心的两个爪状径向段之间,其中,该镖状中间段与该两个爪状径向段位于介于该第一层和该第二层之间的不同层。
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天线,包括多个分离开的辐射体,其位于第一层且连接至第二层的接地层,其中,在该天线的俯视图中,每个辐射体具有:第一边;第二边与第三边,连接至该第一边的相对端;第四边,连接至该第三边的一端且该端与该第一边相对;以及,具有第一半径的第一圆弧边,其中,该第一边具有小于或等于该第一半径的90%的第一长度,以及,该第一边沿不与该第一弧形边相交的方向延伸;其中,该第二边和该第四边上设置有凹口。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天线还包括:多个导电寄生组件,与该多个分离开的辐射体、该接地层绝缘;以及,在该多个导电寄生组件与该多个分离开的辐射体的俯视图中,每个导电寄生组件与相应的辐射体重叠,其中,每个导电寄生组件包括:镖状中间段,位于两个爪状径向段之间,其中,在该多个导电寄生组件与该多个分离开的辐射体的俯视图中,该两个爪状径向段指向相应辐射体的中心且该两个爪状径向段夹住该第一凹口与该第二凹口。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附图所示优选实施例的下述详细描述之后,可以毫无疑义地理解本发明的这些目的及其它目的。详细的描述将参考附图在下面的实施例中给出。
附图说明
附图(其中,相同的数字表示相同的组件)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包括的附图用以提供对本发明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以及,附图被并入并构成本发明实施例的一部分。附图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实施方式,并且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实施例的原理。可以理解的是,附图不一定按比例绘制,因为可以示出一些部件与实际实施中的尺寸不成比例以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概念。
图1A是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天线的透视图。
图1B是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图1A所示天线的分解图,其示出了天线的辐射体、导电寄生组件和接地层。
图1C是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图1A所示天线的俯视图,其示出了辐射体的布置。
图2A和图2B是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示出的天线的馈电组件的透视图。
图3A至图3D是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天线的辐射体的俯视图。
图4A至图4D是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天线的辐射体的俯视图。
图5A至图5D是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天线的辐射体的俯视图。
图6A至图6D是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天线的辐射体的俯视图。
图7A至图7D是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天线的辐射体的俯视图。
图8A至图8D是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天线的辐射体的俯视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天线的导电寄生组件的透视图。
图10A是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天线的导电寄生组件的透视图。
图10B是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图10A所示的导电寄生组件的侧视图。
图11A是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天线的导电寄生组件的透视图。
图11B是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图11A所示的导电寄生组件的侧视图。
图12A至图12D是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天线的辐射体和导电寄生组件的俯视图,其示出了天线的辐射体和相应导电寄生组件的相对位置。
图13A至图13D是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天线的辐射体和导电寄生组件的俯视图,其示出了天线的辐射体和相应导电寄生组件的相对位置。
图14A至图14D是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天线的辐射体和导电寄生组件的俯视图,其示出了天线的辐射体和相应导电寄生组件的相对位置。
图15A至图15D是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天线的辐射体和导电寄生组件的俯视图,其示出了天线的辐射体和相应导电寄生组件的相对位置。
图16A和16B是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天线的辐射体和导电寄生组件的俯视图,其示出了天线的辐射体和相应导电寄生组件的相对位置。
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为了说明的目的,阐述了许多具体细节,以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然而,显而易见的是,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施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不同的实施例可根据需求相结合,而并不应当仅限于附图所列举的实施例。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为本发明实施的较佳实施例,其仅用来例举阐释本发明的技术特征,而并非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畴。在通篇说明书及权利要求书当中使用了某些词汇来指称特定的元件,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制造商可能会使用不同的名称来称呼同样的元件。因此,本说明书及权利要求书并不以名称的差异作为区别元件的方式,而是以元件在功能上的差异作为区别的基准。本发明中使用的术语“元件”、“系统”和“装置”可以是与计算机相关的实体,其中,该计算机可以是硬件、软件、或硬件和软件的结合。在以下描述和权利要求书当中所提及的术语“包含”和“包括”为开放式用语,故应解释成“包含,但不限定于…”的意思。此外,术语“耦接”意指间接或直接的电气连接。因此,若文中描述一个装置耦接于另一装置,则代表该装置可直接电气连接于该另一装置,或者透过其它装置或连接手段间接地电气连接至该另一装置。
其中,除非另有指示,各附图的不同附图中对应的数字和符号通常涉及相应的部分。所绘制的附图清楚地说明了实施例的相关部分且并不一定是按比例绘制。
文中所用术语“基本”或“大致”是指在可接受的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解决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基本达到所要达到的技术效果。举例而言,“大致等于”是指在不影响结果正确性时,技术人员能够接受的与“完全等于”有一定误差的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用于多宽带(例如,双宽带)和多极化(例如,双极化)通信的天线。该天线可以包括接地层(ground plane)、分立的辐射体(discrete radiators)、导电寄生组件和馈电组件。辐射体可以被配置为共同充当一个或多个(例如,两个)偶极子,且每个辐射体可以被配置为有助于在两个或更多个非重叠频带处的谐振。另外,每个辐射体具有弧形边和连接到弧形边两端的两个弯曲边。在一些实施例中,具有特定半径的弧形边具有对应于小于90°的圆心角的弧长。靠近圆弧边中心角的弯曲边的长度小于或等于圆弧边的半径的90%。因此,能够增加相邻辐射体的弧形边之间的距离,以提高高频带(highband,HB)的带宽。在一些实施例中,辐射体在弯曲边上具有凹口(狭缝或凹槽),以用于提高低频带(low band,LB)增益。在一些实施例中,导电寄生组件可以包括中间段(middlesegment,例如,镖状中间段)和末端段(end segment,例如,爪状径向段),以及,该末端段可以布置在与中间段不同的另一层中,以用于改善阻抗匹配。在一些实施例中,辐射体的凹口可以布置为部分地重叠相应的导电寄生组件,以用于阻抗控制。
图1A是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天线500的透视图。图1B是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图1A所示天线500的分解图。图1C是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图1A所示的天线500的俯视图,其示出了辐射体100的布置。为了便于说明,图1A示出了天线500的辐射体(radiator)100和接地层(ground plane)300,以及,图1C仅示出了天线500的辐射体100,其余特征可如图1B所示。如图1A、图1B和图1C所示,天线500包括辐射体100、导电寄生组件(conductiveparasitic element)200和接地层300。
在一些实施例中,辐射体100包括彼此分离开(separated)的辐射体100-1、100-2、100-3和100-4。此外,辐射体100可以共同用作多个偶极子(dipoles)。辐射体100-1、100-2、100-3、100-4中的每一个是平行于xy平面延伸且位于第一层(level)L1的平面导体(planarconductor)。此外,辐射体100-1、100-2、100-3、100-4中的每一个可以连接(或电连接)到接地层300,接地层300是平行于xy平面延伸且位于第二层L2的平面导体。此外,第一层L1不同于第二层L2。值得注意的是,图1A与图1B所示的接地层300仅用来说明天线500是如何设置于接地面300上的,而并非用于限制接地面300为所绘示的大小与形状。平行于xy平面的接地层300实际上可以延伸得更宽,如超出图1A及图1B中所示的尺寸。
如图1B所示,天线500还可以包括导电的接地壁(ground wall)GW1、GW2、GW3和GW4,接地壁GW1、GW2、GW3和GW4连接辐射体100-1、100-2、100-3和100-4以及接地层300。辐射体100-1、100-2、100-3和100-4对应的接地壁GW1、GW2、GW3和GW4可以从辐射体100-1、100-2、100-3和100-4的底面(bottom surface,亦可描述为“底表面”)沿负z方向向下延伸并连接至接地层300。
如图1C所示,在xy平面上,辐射体100-1至100-4的投影围绕几何原点(geometricorigin)p0并朝向四个不同的方向D1、D2、D3及D4。例如,方向D1、D2、D3和D4可以分别指从x方向旋转45°、135°、225°和315°的方向。辐射体100-1至100-4分别被沿几何线GPL1和GPL2延伸的间隙(gap)GP1和GP2分隔开。例如,辐射体100-1和100-2位于间隙GP2的两个相对侧,辐射体100-2和100-3位于间隙GP1的两个相对侧等。辐射体100-1至100-4的几何构造(如形状、结构和尺寸)基本相同,或者可以具有差异(例如,用于馈电、布线和/或机械设计的考虑等)和/或变化(例如,由于有限的制造精度和准确度等)。
如图1C所示,辐射体100-1、100-2、100-3和100-4中的每一个可以由半径为r1、圆心角为90°的扇形(sector-shaped)辐射体通过去除(remove)圆弧边(arc edge)和两条半径相交(meet)的两个角落(corner)而形成。因此,通过减小该圆弧边的弧长以增大相邻辐射体的圆弧边之间的距离能够提高高频带(high band,HB)的带宽。在图1C所示的俯视图中,辐射体100-1、100-2、100-3和100-4中的每一个具有第一边(edge)S1、第二边S2、第三边S3、第四边S4和圆弧边AE。第二边S2与第三边S3分别连接第一边S1的两个相对端(oppositeends)E11与E12。此外,第四边S4连接第三边S3的一端E31且端E31与第一边S1相对。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边S1和第三边S3包括直线边(linear edge)。此外,第一边S1和第三边S3可以沿着几何线GPL2和GPL1延伸。如图1C所示,第一边S1和第三边S3之间的夹角θ1等于90°。第一边S1与第二边S2之间的夹角θ2大于或等于90°且小于180°。类似地,第三边S3与第四边S4之间的夹角θ3大于或等于90°且小于180°。此外,第一边S1的一端E12与圆弧边AE的中心重叠。
在一些实施例中,半径为rl的圆弧边AE的两个相对端EA1和EA2分别连接第二边S2和第四边S4。在一些实施例中,圆弧边AE具有对应于小于90°的圆心角θC的弧长LA。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边S1的长度LG1小于或等于圆弧边AE的半径r1的90%。同样地,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边S3的长度LG3小于或等于圆弧边AE的半径r1的90%。此外,第一边S1与第三边S3分别沿不与圆弧边AE相交的方向延伸。
在一些实施例中,辐射体100-1、100-2、100-3以及100-4中的一个或多个具有对称的形状(symmetrical shapes)。例如,在辐射体100-1中,第一边S1和第三边S3是沿平行于半径r1的径向且与圆弧边AE的中间点(middle point)相交的轴线(axis)A1对称的。因此,轴线A1可以作为辐射体100-1的对称轴。此外,辐射体100-1的第二边S2与第四边S4沿对称轴A1对称。在一些实施例中,辐射体100-1、100-2、100-3和100-4中的一个或多个可具有不对称的形状(asymmetrical shapes)。例如,辐射体100-1的第一边S1和第三边S3可以沿平行于半径r1的径向且与圆弧边AE的中间点相交的轴线A1不对称。例如,辐射体100-1的第二边S2和第四边S4可以沿轴线A1不对称。
在一些实施例中,分隔开间隙GP1的相邻辐射体沿几何线GPL1对称和/或分隔开间隙GP2的相邻辐射体沿几何线GPL2对称。例如,被间隙GP2分隔开的辐射体100-1和100-2沿着几何线GPL2对称。被间隙GP1分隔开的辐射体100-2和100-3可以沿着几何线GPL1对称。被间隙GP2分隔开的辐射体100-3和100-4可以沿着几何线GPL2对称。被间隙GP1分隔开的辐射体100-4和100-1可以沿着几何线GPL1对称。因此,辐射体100-2、100-3和100-4可以具有对称轴A2、A3和A4。对称轴A2、A3、A4与对称轴A1的夹角可以分别为90°、180°、270°。在一些其他实施例中,分隔开间隙GP1的相邻辐射体沿几何线GPL1不对称和/或分隔开间隙GP2的相邻辐射体沿几何线GPL2不对称。
在一些实施例中,天线500还可以包括馈电组件(feeding element)。图2A是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说明天线500的馈电组件401和402的透视图。图2A还通过辐射体100的三维(3D)视图和俯视图(除了辐射体100-3之外隐藏了辐射体100-1、100-2和100-4)示出了天线500的馈电布置(arrangement)。如图2A所示,馈电组件401和402中的每一个与接地层300、导电寄生组件200-1至200-4及辐射体100-1至100-4分隔开且绝缘(separated andinsulated)。馈电组件401和402也相互分隔开且绝缘。此外,馈电组件401与402位于第三层L3。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层L3沿z方向位于第一层L1(辐射体所在层)和第二层L2(接地面所在层)之间。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层L3沿z方向与第一层L1和第二层L2中的一个一致(aligned,即,第三层L3与第一层L1或第二层L2相同,也就是说,馈电组件401和402可以位于第一层L1或第二层L2)。如图2A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馈电组件401沿着间隙GP1延伸并穿过间隙GP2。馈电组件402沿着间隙GP2延伸并穿过间隙GP1。此外,馈电组件401和402可以连接到通孔和出线(outbound traces,亦可描述为“向外连接的导线”)。通过图2A所示的馈电组件401,辐射体100-1和100-4可以共同作为第一偶极子(dipole)的其中一个极(onepole)以用于沿x方向的极化,而辐射体100-2和100-3可以共同作为第一偶极子的另一个极(opposite pole)。通过图2A所示的馈电组件402,辐射体100-1和100-2可以共同作为第二偶极子的其中一个极,以用于沿y方向的极化,而辐射体100-3和100-4可以共同作为第二偶极子的另一个极。
图2B是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示出天线500的馈电组件401和402的透视图。在一些实施例中,馈电组件401和402安装(fitted)在间隙GP1和GP2的交叉处。馈电组件401可平行于方向v401延伸。馈电组件402可平行于方向v402延伸。此外,馈电组件401和402可以连接到通孔和出线(未示出)。例如,在一实施例中,方向v401基本上(substantially)是从x方向旋转45°,以及,方向v402基本上是从y方向旋转45°。通过图2B所示的馈电组件401,辐射体100-1和100-3可以分别作为沿方向v401极化的第一偶极子的两个相对极(oppositepoles),以及,辐射体100-2和100-4可以分别作为沿方向v401极化的第二偶极子的两个相对极。凭借图2B所示的馈电组件402,辐射体100-2和100-4可以分别作为沿方向v402极化的第三偶极子的两个相对极,以及,辐射体100-1和100-3可以分别作为沿方向v402极化的第四偶极子的两个相对极。在图2B所示的实施例中,馈电组件401和402可与辐射体100-1、100-2、100-3、100-4位于不同层,其中,馈电组件(例如,沿如图4A-图4D所示的第五边)延伸至相应辐射体的下方。
图3A(与图1C类似)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示出了天线500的辐射体100A1(包括辐射体100A1-1、100A1-2、100A1-3和100A1-4)的俯视图。在一些实施例中,辐射体100A1的第一边S1A、第二边S2A、第三边S3A与第四边S4A为直线边。
图3B是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天线500的辐射体100B1的俯视图。下面实施例的组件与先前参考图1A-图1C以及图3A所描述实施例的组件相同或相似,为简洁起见不再重复。如图3B所示,辐射体100A1与辐射体100B1的不同之处在于,辐射体100B1(包括辐射体100B1-1、100B1-2、100B1-3与100B1-4)的第二边S2B与第四边S4B是弯折边(bending edge,例如,V形弯折边)。例如,具有凹角(concave corner)CS2的第二边S2B可以包括彼此连接的边缘部分S2B-1和S2B-2。类似地,具有凹角CS4的第四边S4B可包括彼此连接的边缘部分S4B-1和S4B-2。
图3C是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天线500的辐射体100C1的俯视图。下面实施例的组件与先前参考图1A-图1C及图3A-图3B所描述实施例的组件相同或相似,为简洁起见不再重复。如图3C所示,辐射体100C1与辐射体100A1的不同之处在于:辐射体100C1(包括辐射体100C1-1、100C1-2、100C1-3与100C1-4)中的每一个的第二边S2C与第四边S4C包括曲线边(curved edges),例如凹形曲线边(concave curved edge)。
图3D是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天线500的辐射体100D1的俯视图。下面实施例的组件与先前参考图1A-图1C及图3A-3C所描述实施例的组件相同或相似,为简洁起见不再重复。辐射体100D1与辐射体100A1的不同之处在于:辐射体100D1(包括辐射体100D1-1、100D1-2、100D1-3、100D1-4)中的每一个的第二边S2D与第四边S4D包括曲线边,例如凸形曲线边(convex curved edge)。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如图3B所示的V形弯折边S2B、如图3C所示的凹形曲线边SC以及如图3D所示凸形曲线边均可以称作为弯曲边。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天线的辐射体和相应馈电组件之间的重叠面积(overlappingarea)不同时将具有不同的耦合电容,因此,在实际设计中可根据阻抗匹配所需要的耦合电容来设置辐射体和相应馈电组件之间的重叠面积。例如,由图3A至图3D所示的辐射体100A1、100B1、100C1、100D1、图2B所示的馈电组件401、402构成的天线与由图4A至图4D所示的辐射体100A2、100B2、100C2、100D2、图2B所示的馈电组件401、402构成的天线相比,前者在辐射体和馈电组件之间具有更大的重叠面积。从而,在设计天线的过程中可根据阻抗匹配所需要的耦合电容来调整图3A-图3D与图4A-图4D所示辐射体的差异,例如,确定图4A-图4D中第五边S5的位置,从图4A-图4D可以看出,当第五边S5越偏离如图1C所示的原点p0时,辐射体与馈电组件之间的重叠面积越小,从而耦合电容越小。因此,在一些实施例中(例如,在辐射体与馈电组件位于不同层的实现中),可以通过调整/设置辐射体和馈电组件之间的重叠面积来改变耦合电容,以用于进行阻抗匹配。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例如,在辐射体与馈电组件位于相同层的实现中),可以通过调整/设置辐射体和馈电组件之间的孔隙距离和/或长度面积来改变耦合电容,以用于进行阻抗匹配。图4A、图4B、图4C和图4D是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天线500的辐射体100A2、100B2、100C2和100D2的俯视图。下面实施例的组件与先前参考图1A-图1C及图3A-图3D所描述实施例的组件相同或相似,为简洁起见不再重复。如图4A-图4D所示,辐射体100A2(包括辐射体100A2-1、100A2-2、100A2-3和100A2-4)、辐射体100B2(包括辐射体100B2-1、100B2-2、100B2-3和100B2-4)、辐射体100C2(包括辐射体100C2-1、100C2-2、100C2-3和100C2-4)和辐射体100D2(包括辐射体100D2-1、100D2-2、100D2-3和100D2-4)与辐射体100A1、100B1、100C1和100D1之间的不同之处是:辐射体100A2、100B2、100C2和100D2中的每一个包括第五边S5,其中,第五边S5的两个相对端E51和E52分别连接第一边S1B和第三边S3B。在一些实施例中,对称轴A1、A2、A3或A4与第五边S5的中间点相交(intersect)。换句话说,辐射体100A2、100B2、100C2和100D2是通过去除(remove)辐射体100A1、100B1、100C1和100D1在第一边S1B和第三边S3B相交(meet)的拐角处的一部分而形成的,可以理解地,被去除的这部分拐角可以是根据阻抗匹配所需要的耦合电容确定的。与包括辐射体100A1、100B1、100C1或100D1(如图3A、图3B、图3C或图3D所示)以及如图2B所示馈电组件401和402(例如,馈电组件401沿对称轴A1及A3延伸,馈电组件402沿对称轴A2及A4延伸,以及,在辐射体与馈电组件的俯视图中,馈电组件与相应的辐射体相交)的天线500相比,包括辐射体100A2、100B2、100C2或100D2(如图4A、图4B、图4C或图4D所示)以及如图2B所示的馈电组件401和402(例如,馈电组件从第五边S5延伸到辐射体的下方)的天线500具有减小的(reduced)耦合电容。因此,在一些应用情景中,图4A至图4D所示的辐射体能够改善天线500的阻抗匹配。
在一些实施例中,辐射体可以在第二边S2A/S2B/S2C/S2D和/或第四边S4A/S4B/S4C/S4D处具有一个或多个凹口(notch,亦可描述为“缺口”或“凹槽”),以用于改善低频带增益。图5A、图5B、图5C和图5D是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天线500的辐射体100A3、100B3、100C3和100D3的俯视图。下面实施例的组件与先前参考图1A-图1C、图3A-图3D及图4A-图4D所描述实施例的组件相同或相似,为简洁起见不再重复。如图5A至图5D所示,辐射体100A3(包括辐射体100A3-1、100A3-2、100A3-3和100A3-4)、辐射体100B3(包括辐射体100B3-1、100B3-2、100B3-3和100B3-4)、辐射体100C3(包括辐射体100C3-1、100C3-2、100C3-3和100C3-4)和辐射体100D3(包括辐射体100D3-1、100D3-2、100D3-3和100D3-4)与辐射体100A1、100B1、100C1和100D1的不同之处是:辐射体100A3、100B3、100C3和100D3包括位于第二边S2A、S2B、S2C和S2D上的凹口N1A和位于第四边S4A、S4B、S4C和S4D上的凹口N2A。凹口N1A具有延伸方向DN1,以及,凹口N2A具有延伸方向DN2。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边S2A/S2B的延伸方向DS2(或圆弧边S2C/S2D的切线的延伸方向DS2)与凹口N1A的延伸方向DN1(或第四边S4A/S4B的延伸方向DS4(或圆弧边S4C/S4D的切线的延伸方向DS4)与凹口N2A的延伸方向DN2)之间的夹角θ4大于0°且小于180°。
图6A、图6B、图6C和图6D是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天线500的辐射体100A4、100B4、100C4和100D4的俯视图。下面实施例的组件与先前参考图1A-图1C、图3A-图3D、图4A-图4D、图5A-图5D及图6A-图6D所描述实施例的组件相同或相似,为简洁起见不再重复。如图6A至图6D所示,辐射体100A4(包括辐射体100A4-1、100A4-2、100A4-3和100A4-4)、辐射体100B4(包括辐射体100B4-1、100B4-3、100B4-3和100B4-4)、辐射体100C4(包括辐射体100C4-1、100C4-2、100C4-3和100C4-4)、辐射体100D4(包括辐射体100D4-1、100D4-2、100D4-3和100D4-4)与辐射体100A2、100B2、100C2、100D2的不同之处是:辐射体100A4、100B4、100C4和100D4包括位于第二边S2A、S2B、S2C和S2D上的凹口N1A和位于第四边S4A、S4B、S4C和S4D上的凹口N2A。在一些实施例中,与图5A-图5D类似,在如图6A、图6B、图6C和图6D所示的实施例中,角度θ4大于0°且小于180°。
图7A、图7B、图7C和图7D是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天线500的辐射体100A5、100B5、100C5和100D5的俯视图。下面实施例的组件与先前参考图1A-图1C、图3A-图3D、图4A-图4D、图5A-图5D及图6A-图6D所描述实施例的组件相同或相似,为简洁起见不再重复。如图7A至图7D所示,辐射体100A5(包括辐射体100A5-1、100A5-2、100A5-3和100A5-4)、辐射体100B5(包括辐射体100B5-1、100B5-2、100B5-3和100B5-4)、辐射体100C5(包括辐射体100C5-1、100C5-2、100C5-3和100C5-4)、辐射体100D5(包括辐射体100D5-1、100D5-2、100D5-3和100D5-4)与辐射体100A3、100B3、100C3、100D3之间的不同之处在于:辐射体100A5、100B5、100C5和100D5包括位于第二边S2A、S2B、S2C、S2D上的凹口N1B以及位于第四边S4A、S4B、S4C、S4D上的凹口N2B。此外,辐射体100A5、100B5、100C5、100D5的角度θ4不同于辐射体100A3、100B3、100C3及100D3的角度θ4。
图8A、图8B、图8C和图8D是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天线500的辐射体100A6、100B6、100C6和100D6的俯视图。下面实施例的组件与先前参考1A-图1C、图3A-图3D、图4A-图4D、图5A-图5D、图6A-图6D及图7A-图7D所描述实施例的组件相同或相似,为简洁起见不再重复。如图8A至图8D所示,辐射体100A6(包括辐射体100A6-1、100A6-2、100A6-3、100A6-4)、辐射体100B6(包括辐射体100B6-1、100B6-3、100B6-3和100B6-4)、辐射体100C6(包括辐射体100C6-1、100C6-3、100C6-3和100C6-4)、辐射体100D6(包括辐射体100D6-1、100D6-3、100D6-3和100D6-4)与辐射体100A4、100B4、100C4、100D4之间的不同之处是:辐射体100A6、100B6、100C6和100D6包括位于第二边S2A、S2B、S2C和S2D上的凹口N1B和位于第四边S4A、S4B、S4C和S4D上的凹口N2B。此外,辐射体100A6、100B6、100C6及100D6的角度θ4不同于辐射体100A4、100B4、100C4及100D4的角度θ4。
在一些实施例中,天线500中被间隔开间隙GP1的相邻辐射体可以沿着几何线GPL1不对称,或者,被间隔开间隙GP2的相邻辐射体沿几何线GPL2不对称。例如,天线500的辐射体可以由辐射体100A1-100A6、100B1-100B6、100C1-100C6和100D1-100D6中的任意四个辐射体组成。
如图1B和图9所示,包括导电寄生组件200-1、200-2、200-3、200-4的导电寄生组件200与辐射体100-1、100-2、100-3、100-4、接地层300绝缘,且在导电寄生组件和辐射体的俯视图中,导电寄生组件200-1、200-2、200-3、200-4与辐射体100-1、100-2、100-3、100-4重叠。导电寄生组件200-1、200-2、200-3和200-4中的每一个是位于第一层L1和第二层L2之间的平面导电路径。在xy平面上,辐射体100-1、100-2、100-3和100-4中每一个的投影(projection)夹在(be clamped between)两个间隙GP1和GP2之间。在一些实施例中,导电寄生组件200-1、200-2、200-3和200-4中的每一个的投影也延伸在两个间隙GP1和GP2(辐射体100-1、100-2、100-3、100-4夹在这两个间隙之间)之间。此外,导电寄生组件200-1、200-2、200-3和200-4可以部分地围绕辐射体100-1、100-2、100-3和100-4。在一些实施例中,导电寄生组件200-1、200-2、200-3、200-4包括指向相应辐射体100-1、100-2、100-3、100-4的中心的两个爪状径向段(claw-like radial segments)200-1R、200-2R、200-3R、200-4R以及位于两个爪状径向段200-1R、200-2R、200-3R、200-4R之间的镖状中间段(boomerang-shaped middle segment)200-1M、200-2M、200-3M和200-4M。在一些实施例中,镖状中间段200-1M、200-2M、200-3M和200-4M设置在位于第一层L1和第二层L2之间的第四层L4上且平行于xy平面延伸。如图9所示,导电寄生组件200-1、200-2、200-3和200-4中的每一个可以被配置为不完全包围几何原点p0。导电寄生组件200-1、200-2、200-3和200-4有助于增强天线500的性能;例如,扩展带宽、改善阻抗匹配、减少任何不需要的辐射方向性倾斜以及增加交叉极化鉴别(cross-polarization discrimination,XPD)。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通过调整爪状径向段在导电寄生组件和辐射体的俯视图中夹住(clamp)或框住相应辐射体的凹口的区域/面积的方式(例如,在导电寄生组件和辐射体的俯视图中,爪状径向段的围合区域与相应辐射体的凹口完全重叠)来调整阻抗匹配。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导电寄生组件和辐射体的俯视图中(即在沿z方向投影到相同xy平面/水平面的示意图中),导电寄生组件的两个爪状径向段(claw-like radial segment)夹住(clamp)相应辐射体的凹口(如图12A-图16B所示),以改善阻抗匹配。图9(与图1B所示的导电寄生组件类似)也是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天线500的导电寄生组件200A(包括导电寄生组件200A-1、200A-2、200A-3和200-A4)的透视图。导电寄生组件200A-1/200A-2/200A-3/200A-4包括位于两个爪状径向段200A-1R/200A-2R/200A-3R/200A-4R之间且指向对应辐射体100-1/100-2/100-3/100-4的中心的镖状中间段200A-1M/200A-2M/200A-3M/200A-4M。在一些实施例中,镖状中间段200A-1M、200A-2M、200A-3M、200A-4M以及爪状径向段200A-1R、200A-2R、200A-3R、200A-4R设置在位于第一层L1和第二层L2之间的相同层中(例如,第四层L4)。在一些实施例中,当天线500包括具有凹口的辐射体(如图8A所示的具有凹口N1B、N2B的辐射体100A6)和导电寄生组件200A时,在如图9所示的导电寄生组件200A和辐射体(如100A6)的俯视图中,两个爪状径向段200A-1R/200A-2R/200A-3R/200A-4R可以分别夹住相应辐射体的凹口(如N1B、N2B)。此外,两个爪状径向段200A-1R/200A-2R/200A-3R/200A-4R可沿相应辐射体的凹口(N1B、N2B)的延伸方向(例如,延伸方向DN1、DN2)指向相应辐射体的中心。此外,在图9所示的俯视图中,两个爪状径向段的部分没有从凹口N1B、N2B中露出(exposed),因为在图9所示的俯视图中,爪状径向段的末端刚好夹住凹口。
在一些实施例中,同一导电寄生组件的镖状中间段和两个爪状径向段可以位于不同的层或具有不同的线宽(line width),以改善/调整阻抗匹配。图10A是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天线500的导电寄生组件200B(包括导电寄生组件200B-1、200B-2、200B-3和200-B4)的透视图。图10B是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图10A所示的导电寄生组件200B的侧视图。下面实施例的组件与先前参考图1A、图1B和图9所描述实施例的组件相同或相似,为简洁起见不再重复。如图10A与图10B所示,导电寄生组件200B与导电寄生组件200A的不同之处在于:导电寄生组件200B的镖状中间段200B-1M、200B-2M、200B-3M、200B-4M和爪状径向段200B-1R、200B-2R、200B-3R、200B-4R位于不同的层,使得爪状径向段200B-1R、200B-2R、200B-3R、200B-4R沿z方向位于辐射体和镖状中间段200B-1M、200B-2M、200B-3M、200B-4M之间。例如,镖状中间段200B-1M、200B-2M、200B-3M和200B-4M位于第四层L4,爪状径向段200B-1R、200B-2R、200B-3R 200B-4R和200B-4R位于第四层L4之上的第五层L5,且第五层L5位于第一层L1和第四层L4之间。此外,爪状径向段200B-1R、200B-2R、200B-3R和200B-4R通过通孔V1、V2、V3、V4连接到相应镖状中间段200B-1M、200B-2M、200B-3M和200B-4M的两个相对端(opposite ends)。如图10A所示,镖状中间段200B-1M、200B-2M、200B-3M和200B-4M可以具有线宽WM,爪状径向段200B-1R、200B-2R、200B-3R和200B-4R可以具有线宽WR。在一些实施例中,线宽WM与线宽WR可以相同或不同。例如,线宽WR小于线宽WR,以改善阻抗匹配。
图11A是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天线500的导电寄生组件200C(包括导电寄生组件200C-1、200C-2、200C-3和200-C4)的透视图。图11B是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图11A所示的导电寄生组件200C的侧视图。下面实施例的组件与先前参考图1A、图1A、图9及图10A-图10B所描述实施例的组件相同或相似,为简洁起见不再重复。如图11A与图11B所示,导电寄生组件200C与导电寄生组件200B的不同之处在于:镖状中间段200B-1M、200B-2M、200B-3M、200B-4M以及导电寄生组件200C的爪状径向段200B-1R、200B-2R、200B-3R、200B-4R位于不同层,使得镖状中间段200B-1M、200B-2M、200B-3M、200B-4M沿z方向位于辐射体和爪状径向段200B-1R、200B-2R、200B-3R、200B-4R之间。例如,镖状中间段200B-1M、200B-2M、200B-3M和200B-4M位于第四层L4,以及,爪状径向段200B-1R、200B-2R、200B-3R、200B-4R位于第四层L4下方的第五层L5,从而第四层L4介于第一层L1和第五层L5之间。此外,爪状径向段200B-1R、200B-2R、200B-3R和200B-4R通过通孔V1、V2、V3和V4连接到相应镖状中间段200B-1M、200B-2M、200B-3M和200B-4M的两个相对端。
图12A至图12D是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天线500的辐射体100A6、100B6、100C6和100D6以及导电寄生组件200A1的俯视图,其示出了天线500的辐射体100A6、100B6、100C6、100D6与对应导电寄生组件200A1的相对位置。以下实施例的组件与之前参考图1A、图1B、图8A-图8D及图9所描述的组件相同或相似,为简洁起见不再重复。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2A-图12D所示,当天线500包括具有凹口N1B和N2B的辐射体100A6/100B6/100C6/100D6和导电寄生组件200A1时,在辐射体和导电寄生组件的俯视图中,两个爪状径向段200A1-1R/200A1-2R/200A1-3R/200A1-4R分别夹住凹口N1B以及N2B。
图13A至图13D是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天线500的辐射体100A6、100B6、100C6和100D6以及导电寄生组件200B1(或导电寄生组件200C1)的俯视图,其示出了天线500的辐射体100A6、100B6、100C6、100D6及对应的导电寄生组件200B1(或导电寄生组件200C1)的相对位置。以下实施例的组件与先前参考图1A、图1B、图8A-图8D、图10A-图10B及图11A-图11B所描述的组件相同或相似,为简洁起见不再重复。在一些实施例中,当天线500包括具有凹口N1B和N2B的辐射体100A6/100B6/100C6/100D6和导电寄生组件200B1(或导电寄生组件200C1)时,在辐射体和导电寄生组件的俯视图中,两个爪状径向段200B1-1R/200B1-2R/200B1-3R/200B1-4R可分别夹住凹口N1B和N2B。
图14A至图14D是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天线500的辐射体100A4、100B4、100C4和100D4以及导电寄生组件200A2的俯视图,其示出了天线500的辐射体100A4、100B4、100C4和100D4与相应导电寄生组件200A2的相对位置。以下实施例的组件与之前参考图1A、图1B、图8A-图8D及图9所描述的组件相同或相似,为简洁起见不再重复。在一些实施例中,当天线500包括具有凹口N1A和N2A的辐射体100A4/100B4/100C4/100D4和导电寄生组件200A2时,在辐射体和导电寄生组件的俯视图中,两个爪状径向段200A2-1R/200A2-2R/200A2-3R/200A2-4R分别夹住凹口N1A及N2A。
图15A至图15D是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天线500的辐射体100A4、100B4、100C4和100D4以及导电寄生组件200B2(或导电寄生组件200C2)的俯视图,其示出了天线500的辐射体100A4、100B4、100C4和100D4以及对应的导电寄生组件200B2(或导电寄生组件200C2)的相对位置。下面实施例的组件与先前参考图1A、图1B、图8A-图8D、图10A-图10B及图11A-图11B所描述的组件相同或相似,为简洁起见不再重复。在一些实施例中,当天线500包括具有凹口N1A和N2A的辐射体100A4/100B4/100C4/100D4和导电寄生组件200B2(或导电寄生组件200C2)时,在辐射体和导电寄生组件的俯视图中,两个爪状径向段200B2-1R/200B2-2R/200B2-3R/200B2-4R分别夹住凹口N1A和N2A。
应当说明的是,在辐射体和导电寄生组件的俯视图中,导电寄生组件的爪状径向段除夹住(即完全框住)相应辐射体的凹口外还可以有其它变型实现。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导电寄生组件可以相对于相应辐射体具有一定的偏移而设置(例如,在辐射体和导电寄生组件的俯视图中,在一示例中,爪状径向段的一部分从相应辐射体的凹口露出,在另一示例中,爪状径向段的围合区域与相应辐射体的凹口部分重叠,等等),以调整阻抗匹配,具体地,可根据实际设计所需的阻抗匹配做调整,本发明对此不做限制。图16A和图16B是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天线500的辐射体100A6和导电寄生组件200A1的俯视图,其示出了天线500的辐射体100A6和相应导电寄生组件200A1的相对位置。下面实施例的组件与先前参考图12A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同或相似,为简洁起见不再重复。在一些实施例中,导电寄生组件200A1可以在正y方向或负y方向上具有偏移(offset)。因此,在图16A和图16B所示的俯视图中,两个爪状径向段200A1-1R/200A1-2R/200A1-3R/200A1-4R的一部分从辐射体100A6的凹口N1B和N2B露出。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用于多宽带(例如,双宽带)和多极化(例如,双极化)通信的天线。天线可以包括接地层、分立辐射体(discrete radiators)、导电寄生组件和馈电组件。辐射体可以由具有特定半径且圆心角为90°的扇形辐射体去除圆弧边与两个半径相交的两个角落(corner)而形成。因此,圆弧边的弧长被减小,以增大相邻辐射体的圆弧边之间的距离,从而提高高频带(high band,HB)的带宽(bandwidth)。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辐射体是通过去除靠近圆弧边的中心角的角落的一部分而形成的。因此,可以通过调整辐射体与馈电组件之间的重叠面积(overlapping area)来改变耦合电容以实现阻抗匹配。在一些实施例中,辐射体在连接到圆弧边的边处具有一个或多个凹口(狭缝)以用于改进低频带(low band,LB)增益。在一些实施例中,导电寄生组件可以包括镖状中间段和两个爪状径向段。导电寄生组件的两个爪状径向段可以夹住相应辐射体的凹口,以改善阻抗匹配。同一导电寄生组件的镖状中间段和两个爪状径向段可以位于不同的层和/或具有不同的线宽,以提高阻抗匹配。在一些实施例中,导电寄生组件可以相对于相应辐射体具有一定偏移而设置,以便调整阻抗匹配。
在权利要求书中使用诸如“第一”,“第二”,“第三”等序数术语来修改权利要求要素,其本身并不表示一个权利要求要素相对于另一个权利要求要素的任何优先权、优先级或顺序,或执行方法动作的时间顺序,但仅用作标记,以使用序数词来区分具有相同名称的一个权利要求要素与具有相同名称的另一个元素要素。
虽然本发明已经通过示例的方式以及依据优选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限于公开的实施例。相反,它旨在覆盖各种变型和类似的结构(如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是显而易见的),例如,不同实施例中的不同特征的组合或替换。因此,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应被赋予最宽的解释,以涵盖所有的这些变型和类似的结构。

Claims (29)

1.一种天线,其特征在于,该天线包括第一辐射体,该第一辐射体位于第一层且连接到位于第二层的接地层,其中,在该天线的俯视图中,该第一辐射体具有:
第一边;
第二边与第三边,连接至该第一边的相对端;
第四边,连接至该第三边的一端且该端与该第一边相对;以及,
具有第一半径的第一圆弧边,该第一圆弧边的两端分别连接至该第二边与该第四边,其中,该第一圆弧边具有小于90°的第一圆心角所对应的第一弧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边具有小于或等于该第一半径的90%的第一长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边与该第三边沿平行于该第一半径的径向且与该第一弧形边的中间点相交的第一对称轴对称。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该第二边与该第四边沿平行于该第一半径的径向且与该第一弧形边的中间点相交的第一对称轴对称。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边与该第三边之间的第一夹角等于90°。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边与该第二边之间的第二夹角大于或等于90°且小于180°。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该第三边与该第四边之间的第三夹角大于或等于90°且小于180°。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该第二边和该第四边中的至少一者包括直线边、弯曲边或弯折边。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辐射体在该第二边处具有凹口。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该第二边的延伸方向与该凹口的延伸方向之间的第四夹角大于0°且小于180°。
11.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该天线还包括:
位于该第一层的第二辐射体,其中,该第二辐射体连接到该接地层且与该第一辐射体间隔开一间隙,该第二辐射体具有第二对称轴,其中,该第一对称轴和该第二对称轴之间的第四夹角是90°、180°或270°。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该间隙沿几何线延伸,该第一辐射体与该第二辐射体沿该几何线对称。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辐射体还包括:
第五边,该第五边的两端分别连接该第一边与该第三边,其中,第一对称轴与该第五边的中间点相交。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该天线还包括:
馈电组件,其与该第一辐射体、该第二辐射体及该接地层绝缘,其中,该馈电组件位于第三层,该第三层位于该第一层与该第二层之间或者与该第一层及该第二层中的一者相同。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该馈电组件沿该间隙延伸。
16.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对称轴与该第二对称轴之间的第四夹角为180°,以及,该馈电组件沿该第一对称轴和该第二对称轴延伸。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该馈电组件从该第五边延伸至该第一辐射体的下方。
1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该天线还包括第一导电寄生组件,该第一导电寄生组件与该第一辐射体、该接地层绝缘,其中,该第一导电寄生组件包括:
镖状中间段,位于两个爪状径向段之间,其中,该镖状中间段位于第四层,该第四层介于该第一层和该第二层之间;
其中,在该第一导电寄生组件和该第一辐射体的俯视图中,该第一导电寄生组件与该第一辐射体重叠,以及,该两个爪状径向段指向该第一辐射体的中心。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辐射体具有位于该第二边上的第一凹口及位于该第四边上的第二凹口,在该第一导电寄生组件和该第一辐射体的俯视图中,该两个爪状径向段夹住该第一凹口与该第二凹口。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在该第一导电寄生组件和该第一辐射体的俯视图中,该两个爪状径向段沿该第一凹口和该第二凹口的延伸方向指向该第一辐射体的中心。
21.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在该第一导电寄生组件和该第一辐射体的俯视图中,该两个爪状径向段的一部分从该第一凹口和该第二凹口处露出。
22.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该两个爪状径向段位于第五层,其中,该第五层位于该第一层和该第四层之间。
23.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该两个爪状径向段位于第五层,其中,该第四层位于该第一层和该第五层之间。
24.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该两个爪状径向段位于该第四层。
25.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该镖状中间段具有第一线宽,该两个爪状径向段具有不同于该第一线宽的第二线宽。
26.一种天线,其特征在于,该天线包括多个分离开的辐射体,其位于第一层且连接至第二层的接地层,其中,在该天线的俯视图中,每个辐射体具有:
第一边;
第二边与第三边,连接至该第一边的相对端;
第四边,连接至该第三边的一端且该端与该第一边相对;以及,
具有第一半径的第一圆弧边,其中,该第一边具有小于或等于该第一半径的90%的第一长度,以及,该第一边和该第二边之间的夹角大于或等于90°且小于180°。
27.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该天线还包括:
多个导电寄生组件,与该多个分离开的辐射体、该接地层绝缘,以及,在该多个导电寄生组件与该多个分离开的辐射体的俯视图中,每个导电寄生组件与相应的辐射体重叠,其中,每个导电寄生组件包括:
镖状中间段,位于指向相应辐射体的中心的两个爪状径向段之间,其中,该镖状中间段与该两个爪状径向段位于介于该第一层和该第二层之间的不同层。
28.一种天线,其特征在于,该天线包括多个分离开的辐射体,其位于第一层且连接至第二层的接地层,其中,在该天线的俯视图中,每个辐射体具有:
第一边;
第二边与第三边,连接至该第一边的相对端;
第四边,连接至该第三边的一端且该端与该第一边相对;以及,
具有第一半径的第一圆弧边,其中,该第一边具有小于或等于该第一半径的90%的第一长度,以及,该第一边沿不与该第一弧形边相交的方向延伸;
其中,该第二边和该第四边上设置有凹口。
29.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该天线还包括:
多个导电寄生组件,与该多个分离开的辐射体、该接地层绝缘;以及,在该多个导电寄生组件与该多个分离开的辐射体的俯视图中,每个导电寄生组件与相应的辐射体重叠,其中,每个导电寄生组件包括:
镖状中间段,位于两个爪状径向段之间,其中,在该多个导电寄生组件与该多个分离开的辐射体的俯视图中,该两个爪状径向段指向相应辐射体的中心且该两个爪状径向段夹住该第一凹口与该第二凹口。
CN202310122695.XA 2022-02-18 2023-02-15 天线 Pending CN11663252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63/311,516 2022-02-18
US18/162,007 US20230268656A1 (en) 2022-02-18 2023-01-31 Antenna
US18/162,007 2023-01-31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632520A true CN116632520A (zh) 2023-08-22

Family

ID=876199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122695.XA Pending CN116632520A (zh) 2022-02-18 2023-02-15 天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632520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808998B (zh) 多极化辐射振子及天线
US9590313B2 (en) Planar dual polarization antenna
US8754820B2 (en) Antenna apparatus provided with electromagnetic coupling adjuster and antenna element excited through multiple feeding points
CN1886864B (zh) 多频带双极化阵列天线
WO2018179870A1 (en) Antenna, configuration method of antenna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US20140118211A1 (en) Omnidirectional 3d antenna
CN112821044B (zh) 辐射单元、天线及基站
CN111585006B (zh) 辐射单元及阵列天线
WO2020134362A1 (zh) 一种天线、天线阵列和基站
CN110808450B (zh) 双极化天线及其辐射单元
BR112017028246B1 (pt) Aparelho de radiação
TWI761872B (zh) 用於多寬頻以及多極化通訊之天線
CN111029767A (zh) 一种小型化低剖面基站天线单元
US7050014B1 (en) Low profile horizontally polarized sector dipole antenna
CA2576631A1 (en) Dipole aerial
WO2013063335A1 (en) Omnidirectional 3d antenna
US10707582B2 (en) Wide-band dipole antenna
CN101090176A (zh) 平面天线
US20180323509A1 (en) Power feed circuit and antenna device
JP2012005146A (ja) 偏波共用アンテナ
CN116632520A (zh) 天线
KR101223747B1 (ko) 안테나 위상 변위기
US11973275B2 (en) Antenna for multi-broadband and multi-polarization communication
EP4231454A1 (en) Antenna
CN110783698A (zh) 一种双频辐射单元及基站天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