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628743B - 一种隐私保护控制方法及其相关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隐私保护控制方法及其相关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628743B
CN116628743B CN202310579030.1A CN202310579030A CN116628743B CN 116628743 B CN116628743 B CN 116628743B CN 202310579030 A CN202310579030 A CN 202310579030A CN 116628743 B CN116628743 B CN 11662874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bservation area
display screen
iris
legal
privac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57903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628743A (zh
Inventor
刘航
徐涛
郑旭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Videoscape Electronics Co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Videoscape Electronics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Videoscape Electronics Co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Videoscape Electronics Co
Priority to CN202310579030.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628743B/zh
Publication of CN1166287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62874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62874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62874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60Protecting data
    • G06F21/62Protecting access to data via a platform, e.g. using keys or access control rules
    • G06F21/6218Protecting access to data via a platform, e.g. using keys or access control rules to a system of files or objects, e.g. local or distributed file system or database
    • G06F21/6245Protecting personal data, e.g. for financial or medical purpos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70Protecting specific internal or peripheral components, in which the protection of a component leads to protection of the entire computer
    • G06F21/82Protecting input, output or interconnection devices
    • G06F21/84Protecting input, output or interconnection devices output devices, e.g. displays or monitor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70Protecting specific internal or peripheral components, in which the protection of a component leads to protection of the entire computer
    • G06F21/88Detecting or preventing theft or los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40/00Recognition of biometric, human-related or animal-related patterns in image or video data
    • G06V40/10Human or animal bodies, e.g. vehicle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Body parts, e.g. hands
    • G06V40/18Eye characteristics, e.g. of the iri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ethic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Ophthalmology & Optometry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Multimedia (AREA)
  • Controls And Circuits For Display Device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隐私保护控制方法及相关装置,基于显示屏幕可视范围以及用户需求划分观察区域;其中,观察区域包括合法观察区域以及非法观察区域;当监测非法观察区域存在窥探虹膜时,根据显示屏幕与窥探虹膜所形成的角度,确定虹膜在显示屏幕上不同区域内窥探的清晰度;根据清晰度调整显示屏幕的发射光角度,隐藏显示屏幕的隐私内容。通过本申请方案的实施,灵活划分观察区域,当监测非法观察区域存在窥探虹膜时,通过调整发射光角度控制非法观察区域的可显示内容,在保护用户隐私的同时,保证用户正常使用。

Description

一种隐私保护控制方法及其相关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设备防窥屏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隐私保护控制方法及相关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显示设备屏幕防窥屏方法一般采用屏幕材料或者贴膜的形式解决,不够智能化和可调节性。而现有的智能防窥屏技术中,例如在办公环境下,人员走动相对复杂,电脑显示屏始终处于相对公开的区域内,电脑桌面的隐私内容无法得到有效的保护,对于一些较为保密的内容时,一般不便于他人知晓,而在自身办公的情况下,用户无法准确的感知身边是否存在窥屏行为,且在感知到窥屏时,通常会直接进行阻止或者关闭屏幕等,严重影响用户的正常使用。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隐私保护控制方法及相关装置,至少能够解决相关技术中防窥屏手段单一,影响用户正常使用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隐私保护控制方法,包括:
基于显示屏幕可视范围以及用户需求划分观察区域;其中,所述观察区域包括合法观察区域以及非法观察区域;
当监测所述非法观察区域存在窥探虹膜时,根据所述显示屏幕与所述窥探虹膜所形成的角度,确定虹膜在所述显示屏幕上不同区域内窥探的清晰度;
根据所述清晰度调整所述显示屏幕的发射光角度,隐藏所述显示屏幕的隐私内容。
可选的,所述基于显示屏幕可视范围以及用户需求划分观察区域的步骤,包括:
在所述显示屏幕可视范围内,基于用户需求获取观察区域修改指令;
根据所述观察区域修改指令划分观察区域。
可选的,所述观察区域修改指令包括合法观察区域修改指令,所述根据所述观察区域修改指令划分观察区域的步骤,包括:
确定所述合法观察区域修改指令的修改参数;
根据所述修改参数,在所述合法观察区域中划分有效合法观察区域和无效合法观察区域。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观察区域范围划分有效合法观察区域和无效合法观察区域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当监测所述合法观察区域存在虹膜时,计算所述虹膜与所述显示屏幕的垂直距离;
当所述垂直距离大于所述有效合法观察区域的预设垂直距离时,确定所述虹膜为窥探虹膜;
基于所述窥探虹膜,控制所述合法观察区域内所述显示屏幕的发射光强度。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清晰度调整所述显示屏幕的发射光角度,隐藏所述显示屏幕的隐私内容的步骤,包括:
获取用户设置的隐私内容;
确定所述显示屏幕上对应于所述隐私内容的隐私区域;
通过调整所述隐私区域的发射光角度,隐藏所述隐私区域的隐私内容。
可选的,所述确定所述显示屏幕上对应于所述隐私内容的隐私区域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对所述隐私区域进行颜色特征干扰,通过颜色特征干扰控制所述非法观察区域的可显示内容。
可选的,所述显示屏幕上还包括可调节偏转角度的偏振片,其特征在于,基于显示屏幕可视范围以及用户需求划分观察区域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通过调节所述偏振片的偏转角度,隐藏所述显示屏幕的显示内容;
当外部设备的偏转角度与所述偏振片的偏转角度一致时,控制所述外部设备获取所述显示屏幕的显示内容。
可选的,所述外部设备为一种智能眼镜,所述智能眼镜包括颜色特征切换模块以及偏转角度调节模块。
本申请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隐私保护控制装置,包括:
划分模块,用于基于显示屏幕可视范围以及用户需求划分观察区域;其中,所述观察区域包括合法观察区域以及非法观察区域;
确定模块,用于当监测所述非法观察区域存在窥探虹膜时,根据所述显示屏幕与所述窥探虹膜所形成的角度,确定虹膜在所述显示屏幕上不同区域内窥探的清晰度;
隐藏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清晰度调整所述显示屏幕的发射光角度,隐藏所述显示屏幕的隐私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及处理器,其中,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上述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的隐私保护控制方法中的各步骤。
由上可见,根据本申请方案所提供的隐私保护控制方法及相关装置,基于显示屏幕可视范围以及用户需求划分观察区域;其中,所述观察区域包括合法观察区域以及非法观察区域;当监测所述非法观察区域存在窥探虹膜时,根据所述显示屏幕与所述窥探虹膜所形成的角度,确定虹膜在所述显示屏幕上不同区域内窥探的清晰度;根据所述清晰度调整所述显示屏幕的发射光角度,隐藏所述显示屏幕的隐私内容。通过本申请方案的实施,灵活划分观察区域,当监测所述非法观察区域存在窥探虹膜时,通过调整发射光角度控制非法观察区域的可显示内容,在保护用户隐私的同时,保证用户正常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隐私保护控制方法的基本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观察区域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进一步提供的合法观察区域划分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隐私保护控制装置的程序模块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得本申请的发明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为了解决相关技术中防窥屏手段单一,影响用户正常使用的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隐私保护控制方法,如图1为本实施例提供的隐私保护控制方法的基本流程图,该隐私保护控制方法包括以下的步骤:
步骤110、基于显示屏幕可视范围以及用户需求划分观察区域。
具体的,其中,观察区域包括合法观察区域以及非法观察区域。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观察区域示意图,以电脑显示屏为例,显示屏幕可视范围为以显示屏为基础的平面,向正前方延伸的所有范围。正常情况下,显示屏幕的可视范围可分为如图2所示的三个区域,其中,显示屏幕竖边界的延伸平面所包含的范围为合法观察区域,而合法观察区域左右两侧都是非法观察区域,在合法观察区域内观察显示屏幕的,通常是用户本人或者用户授权的其他观察者,而在非法观察区域内观察显示屏幕的,通常都是未经用户授权的窥探者。
可选的,观察区域的划分方式除了图2所示的显示屏幕竖边界延伸平面方式外,还可以将左右两边边界平行移动以增大或缩小合法观察区域范围,或以显示屏幕中心为坐标原点,以预设角度向外发散,所形成的夹角即为合法观察区域。
在本实施例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基于显示屏幕可视范围以及用户需求划分观察区域的步骤,包括:在所述显示屏幕可视范围内,基于用户需求获取观察区域修改指令;根据所述观察区域修改指令划分观察区域。
具体的,由于工作环境的影响,有时无法避免的在显示屏幕的合法观察区域内,出现除用户本人之外的多个观察者,而此时的观察者并未被用户本人授权,使用户想要保护的隐私泄露。在本实施例中,当出现前述情况时,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输入观察区域修改指令,自定义划分观察区域,例如用户想要将合法观察区域缩小至仅容纳用户一人,系统在接收到用户输入的修改指令之后,基于修改指令中合法观察区域的范围参数划分合法观察区域和非法观察区域了,通过用户根据实际情况自定义划分观察区域,能够有效提高用户隐私保护。
可选的,显示屏幕上包含有人脸识别的摄像头,用于识别虹膜特征,当用户通过扫描认证时,系统默认只有用户一人授权,当需要多人同时观察屏幕时,需要用户对其他观察者逐一授权,系统则接受用户输入的授权指令,放开其他观察者的观察权限,且将其他观察者的虹膜特征收录至数据库,若用户未在数据库中删除观察者的虹膜特征,则该观察者永远属于合法观察者,在合法观察区域内即可观察用户的显示屏幕。
可选的,在本实施例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确定合法观察区域修改指令的修改参数;根据修改参数,在合法观察区域中划分有效合法观察区域和无效合法观察区域。可以理解的是,窥探者对用户屏幕窥探的方式不仅是从非法观察区域观察用户屏幕,还可以是趁用户不注意时,从用户背后进行偷窥,而在上述实施例中,用户背后也属于合法观察区域,若不对用户背后的区域进行限制,则可能出现隐私泄露的风险。因此在本实施例中,该合法观察区域修改指令能更加细致的对合法观察区域进行进一步划分,首先需要确定该合法观察区域修改指令的修改参数,其中,修改参数包括但不限于与显示屏幕的垂直距离,该垂直距离可以根据用户平时观察屏幕时的习惯距离,也可以是出厂设定的一个通用固定值,将垂直距离之内的范围划分为有效合法观察区域,垂直距离之外的范围则是无效合法观察区域,对无效合法观察区域进行防窥屏处理,通过垂直距离的判定保证用户未授权的其他观察者即使处于合法观察区域内,也无法窥探用户隐私。
可选的,当通过显示屏幕上的摄像头监测到合法区域存在虹膜时,判断是否为用户预留的虹膜特征(例如,数据库中保存的虹膜特征),若不是预留的虹膜特征,则计算虹膜与显示屏幕的垂直距离,当该垂直距离大于有效合法观察区域的预设垂直距离时,确定该虹膜为窥探虹膜,则控制合法观察区域内显示屏幕的发射光强度,通过降低显示屏幕的发射光强度,一方面提醒用户存在窥探风险,另一方面发射光强度降低时,受窥探距离的影响,使窥探者可窥探内容受限,从多方面防止用户隐私内容被窥探。
可选的,发射光强度变化根据虹膜与显示屏幕的垂直距离而定,虹膜与显示屏幕的垂直距离越近,发射光强度变化越大,使在无效合法观察区域内的窥探者窥探显示屏幕的内容始终处于模糊不清的状态。
步骤120、当监测非法观察区域存在窥探虹膜时,根据显示屏幕与窥探虹膜所形成的角度,确定虹膜在显示屏幕上不同区域内窥探的清晰度。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以虹膜位置为基点,向显示屏幕射出无数条直线,模拟窥探者窥探显示屏幕的视线,视线与显示屏幕的平面形成一个夹角,该夹角就是窥探者的窥探角度。经过模拟算法不断的模拟计算,确定不同窥探角度与窥探清晰度之间的联系。当显示屏幕的摄像头监测到非法观察区域存在窥探虹膜时,根据显示屏幕与窥探虹膜所形成的角度,确定虹膜在显示屏幕上不同区域内窥探的清晰度。
可选的,窥探者在侧面窥探显示屏幕时,由于反射光的影响很难看清显示屏幕上所有内容,且窥探角度越小,反光程度就越大,因此在知道窥探角度的大小之后,也就推测出窥探者窥探的内容占的反光程度,即清晰度。
步骤130、根据清晰度调整显示屏幕的发射光角度,隐藏显示屏幕的隐私内容。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根据大量的模拟实验确定在反射光的影响下,清晰度在显示屏幕上的可见阈值,例如,当某个窥探角度的清晰度为0时,在非法观察区域窥探显示屏幕的对应区域时,在显示屏幕上看到的内容为刺眼的反光,根本无法看清屏幕内容,此时,即使不调整显示屏幕发射光角度,窥探者也窥探不到该区域的显示内容;而当某个窥探角度的清晰度为1%到100%时,窥探者或多或少都能在显示屏幕上与窥探角度对应的显示区域内看到显示内容,因此需要根据清晰度调整显示屏幕的发射光角度,不同的清晰度所需调整的发射光角度不同,可以理解的是,窥探角度越大,说明窥探者越接近合法观察区域,受到的反射光影响就越小,清晰度也就越大,因此显示屏幕的发射光角度也就越大,使窥探者在非法观察区域内无法获取显示屏幕的发射光,即无法窥探到显示屏幕的显示内容,从而达到隐藏显示屏幕的隐私内容的效果。
可以理解的是,因为窥探者处于非法观察区域,使得窥探者的视线与显示屏幕存在锐角的夹角,而用户处于合法观察区域,用户视线与显示屏幕是垂直角度,因此不管显示屏幕的发射光如何偏转,都不会影响用户的正常观察。
可选的,获取用户自定义设置的隐私内容,该隐私内容可以是一段文字,也可以是关键字,当隐私内容出现在显示屏幕时,确定所述隐私内容所在的隐私区域,当检测到非法观察区域存在窥探虹膜时,单独控制隐私区域内的发射光角度,隐藏隐私区域的隐私内容。隐私区域可灵活控制,仅针对隐私内容调整显示屏幕的发射光角度,在保护自定义隐私内容的同时,防止整个显示屏幕调整发射光角度时,影响用户观察体验。
可选的,当监测非法观察区域存在窥探虹膜时,对隐私区域内的隐私内容进行颜色特征干扰,例如,当显示屏幕内存在隐私内容时,从非法观察区域内只能观察到正常的显示内容,对于施加了颜色特征干扰的隐私内容,窥探者只能窥探到相对应的颜色,而不能窥探到具体内容。
可选的,在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显示屏幕上还包括可调节偏转角度的偏振片,通过调节偏振片的偏转角度,隐藏显示屏幕的显示内容;当外部设备的偏转角度与偏振片的偏转角度一致时,控制外部设备获取显示屏幕的显示内容。此时,只有佩戴了该外部设备的用户才能正常的观看显示屏幕上的内容,其他观察者不管是在合法观察区域还是非法观察区域都无法正常观察显示屏幕的显示内容,例如通过电脑考试时,每一位考生对应的电脑显示屏的偏转角度都不相同,只有与该偏转角度对应的外部设备才能正常观看显示屏上的考试内容,因此,考生无法窥探到其他显示屏上的考试内容,能够有效保护显示屏幕的隐私内容。
可以理解的是,颜色特征干扰同样会影响到合法观察区域的正常观察,因此,本实施例还包括一种智能眼镜,该智能眼镜具有颜色特征切换模块以及偏转角度调节模块,颜色特征切换模块可以将镜片颜色切换至显示屏幕上的相同颜色特征,使用户可以无障碍查看隐私内容。而偏转角度调节模块则对应于可调节偏转角度的偏振片,当偏振片根据用户控制指令调节偏转角度时,显示屏幕会将用户控制指令同步发送至智能眼镜,使智能眼镜与偏振片的偏转角度相同,提高隐私保护的流畅度,保证用户的正常使用。
基于上述申请的实施例方案,基于显示屏幕可视范围以及用户需求划分观察区域;其中,观察区域包括合法观察区域以及非法观察区域;当监测非法观察区域存在窥探虹膜时,根据显示屏幕与窥探虹膜所形成的角度,确定虹膜在显示屏幕上不同区域内窥探的清晰度;根据清晰度调整显示屏幕的发射光角度,隐藏显示屏幕的隐私内容。通过本申请方案的实施,灵活划分观察区域,当监测非法观察区域存在窥探虹膜时,通过调整发射光角度控制非法观察区域的可显示内容,在保护用户隐私的同时,保证用户正常使用。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隐私保护控制装置,该隐私保护控制装置可用于实现前述实施例中的隐私保护控制方法。如图3所示,该隐私保护控制装置主要包括:
划分模块10,用于基于显示屏幕可视范围以及用户需求划分观察区域;其中,所述观察区域包括合法观察区域以及非法观察区域;
确定模块20,用于当监测所述非法观察区域存在窥探虹膜时,根据所述显示屏幕与所述窥探虹膜所形成的角度,确定虹膜在所述显示屏幕上不同区域内窥探的清晰度;
隐藏模块30,用于根据清晰度调整显示屏幕的发射光角度,隐藏显示屏幕的隐私内容。
在本实施例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划分模块具体用于:在所述显示屏幕可视范围内,基于用户需求获取观察区域修改指令;根据所述观察区域修改指令划分观察区域。
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划分模块还具体用于:确定合法观察区域修改指令的修改参数;根据修改参数,在合法观察区域中划分有效合法观察区域和无效合法观察区域。。
再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该隐私保护控制装置还包括计算模块。计算模块用于:当监测所述合法观察区域存在虹膜时,计算所述虹膜与所述显示屏幕的垂直距离。确定模块用于:当所述垂直距离大于所述有效合法观察区域的预设垂直距离时,确定所述虹膜为窥探虹膜。控制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窥探虹膜,控制所述合法观察区域内所述显示屏幕的发射光强度。
在本实施例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控制模块具体用于:获取用户设置的隐私内容;确定所述显示屏幕上对应于所述隐私内容的隐私区域;通过调整所述隐私区域的发射光角度,隐藏隐私区域的隐私内容。
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控制模块还用于:对所述隐私区域进行颜色特征干扰,通过颜色特征干扰控制所述非法观察区域的可显示内容。
在本实施例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控制模块还用于:通过调节所述偏振片的偏转角度,隐藏所述显示屏幕的显示内容;当外部设备的偏转角度与所述偏振片的偏转角度一致时,控制所述外部设备获取所述显示屏幕的显示内容。
根据本申请方案所提供的隐私保护控制装置,基于显示屏幕可视范围以及用户需求划分观察区域;其中,观察区域包括合法观察区域以及非法观察区域;当监测非法观察区域存在窥探虹膜时,根据显示屏幕与窥探虹膜所形成的角度,确定虹膜在显示屏幕上不同区域内窥探的清晰度;根据清晰度调整显示屏幕的发射光角度,隐藏显示屏幕的隐私内容。通过本申请方案的实施,灵活划分观察区域,当监测非法观察区域存在窥探虹膜时,通过调整发射光角度控制非法观察区域的可显示内容,在保护用户隐私的同时,保证用户正常使用。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可用于实现前述实施例中的隐私保护控制方法,主要包括:
存储器401、处理器402及存储在存储器401上并可在处理器402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403,存储器401和处理器402通过通信连接。处理器402执行该计算机程序403时,实现前述实施例中的隐私保护控制方法。其中,处理器的数量可以是一个或多个。
存储器401可以是高速随机存取记忆体(RAM,Random Access Memory)存储器,也可为非不稳定的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磁盘存储器。存储器401用于存储可执行程序代码,处理器402与存储器401耦合。
进一步的,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设置于上述各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中,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前述图4所示实施例中的存储器。
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前述实施例中的隐私保护控制方法。进一步的,该计算机可存储介质还可以是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模块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模块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模块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模块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模块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模块,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模块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模块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也可以是各个模块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模块集成在一个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
集成的模块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可读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可读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前述的各方法实施例,为了简便描述,故将其都表述为一系列的动作组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悉,本申请并不受所描述的动作顺序的限制,因为依据本申请,某些步骤可以采用其它顺序或者同时进行。其次,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均属于优选实施例,所涉及的动作和模块并不一定都是本申请所必须的。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它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以上为对本申请所提供的隐私保护控制方法及相关装置的描述,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Claims (8)

1.一种隐私保护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于显示屏幕可视范围以及用户需求划分观察区域;其中,所述观察区域包括合法观察区域以及非法观察区域;
基于所述用户需求获取观察区域修改指令;其中,所述观察区域修改指令包括合法观察区域修改指令;
确定所述合法观察区域修改指令的修改参数;其中,所述修改参数包括用户与显示屏幕的垂直距离;
根据所述修改参数在所述合法观察区域中划分有效合法观察区域和无效合法观察区域;
当通过显示屏幕上的摄像头监测到合法观察区域存在虹膜时,判断是否为用户预留的虹膜特征;
若不是预留的虹膜特征,则计算虹膜与显示屏幕的垂直距离;
当该垂直距离大于有效合法观察区域的预设垂直距离时,确定所述虹膜为窥探虹膜,则控制合法观察区域内显示屏幕的发射光强度;
当监测所述非法观察区域存在所述窥探虹膜时,根据所述显示屏幕与所述窥探虹膜所形成的角度,确定虹膜在所述显示屏幕上不同区域内窥探的清晰度;
根据所述清晰度调整所述显示屏幕的发射光角度,隐藏所述显示屏幕的隐私内容;其中,以虹膜位置为基点,向显示屏幕射出无数条直线,模拟窥探者窥探显示屏幕的视线,视线与显示屏幕的平面形成一个夹角,该夹角就是窥探者的窥探角度,所述窥探角度越大,所述清晰度也越大,对应调整的所述发射光角度也越大,且所述发射光角度大于所述窥探角度,使窥探者在非法观察区域内无法获取显示屏幕的发射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隐私保护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观察区域范围划分有效合法观察区域和无效合法观察区域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当监测所述合法观察区域存在虹膜时,计算所述虹膜与所述显示屏幕的垂直距离;
当所述垂直距离大于所述有效合法观察区域的预设垂直距离时,确定所述虹膜为窥探虹膜;
基于所述窥探虹膜,控制所述合法观察区域内所述显示屏幕的发射光强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隐私保护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清晰度调整所述显示屏幕的发射光角度,隐藏所述显示屏幕的隐私内容的步骤,包括:
获取用户设置的隐私内容;
确定所述显示屏幕上对应于所述隐私内容的隐私区域;
通过调整所述隐私区域的发射光角度,隐藏所述隐私区域的隐私内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隐私保护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显示屏幕上对应于所述隐私内容的隐私区域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对所述隐私区域进行颜色特征干扰,通过颜色特征干扰控制所述非法观察区域的可显示内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隐私保护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屏幕上还包括可调节偏转角度的偏振片,其特征在于,基于显示屏幕可视范围以及用户需求划分观察区域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通过调节所述偏振片的偏转角度,隐藏所述显示屏幕的显示内容;
当外部设备的偏转角度与所述偏振片的偏转角度一致时,控制所述外部设备获取所述显示屏幕的显示内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隐私保护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部设备为一种智能眼镜,所述智能眼镜包括颜色特征切换模块以及偏转角度调节模块。
7.一种隐私保护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划分模块,用于基于显示屏幕可视范围以及用户需求划分观察区域;其中,所述观察区域包括合法观察区域以及非法观察区域;
划分模块,还用于基于所述用户需求获取观察区域修改指令;其中,所述观察区域修改指令包括合法观察区域修改指令;确定所述合法观察区域修改指令的修改参数;其中,所述修改参数包括用户与显示屏幕的垂直距离;根据所述修改参数在所述合法观察区域中划分有效合法观察区域和无效合法观察区域;当通过显示屏幕上的摄像头监测到合法观察区域存在虹膜时,判断是否为用户预留的虹膜特征;若不是预留的虹膜特征,则计算虹膜与显示屏幕的垂直距离;当该垂直距离大于有效合法观察区域的预设垂直距离时,确定所述虹膜为窥探虹膜,则控制合法观察区域内显示屏幕的发射光强度;
确定模块,用于当监测所述非法观察区域存在所述窥探虹膜时,根据所述显示屏幕与所述窥探虹膜所形成的角度,确定虹膜在所述显示屏幕上不同区域内窥探的清晰度;
隐藏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清晰度调整所述显示屏幕的发射光角度,隐藏所述显示屏幕的隐私内容;其中,以虹膜位置为基点,向显示屏幕射出无数条直线,模拟窥探者窥探显示屏幕的视线,视线与显示屏幕的平面形成一个夹角,该夹角就是窥探者的窥探角度,所述窥探角度越大,所述清晰度也越大,对应调整的所述发射光角度也越大,且所述发射光角度大于所述窥探角度,使窥探者在非法观察区域内无法获取显示屏幕的发射光。
8.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及处理器,其中:
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的计算机程序;
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6中任意一项所述隐私保护控制方法中的步骤。
CN202310579030.1A 2023-05-22 2023-05-22 一种隐私保护控制方法及其相关装置 Active CN11662874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579030.1A CN116628743B (zh) 2023-05-22 2023-05-22 一种隐私保护控制方法及其相关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579030.1A CN116628743B (zh) 2023-05-22 2023-05-22 一种隐私保护控制方法及其相关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628743A CN116628743A (zh) 2023-08-22
CN116628743B true CN116628743B (zh) 2024-04-09

Family

ID=876359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579030.1A Active CN116628743B (zh) 2023-05-22 2023-05-22 一种隐私保护控制方法及其相关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628743B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90374A (zh) * 2014-06-18 2014-10-0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防偷窥显示系统及方法、防偷窥显示器、防偷窥眼镜
WO2016197847A2 (zh) * 2015-10-20 2016-12-1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屏幕显示控制方法及装置、终端
CN106548144A (zh) * 2016-10-31 2017-03-29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虹膜信息的处理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6557711A (zh) * 2016-11-04 2017-04-05 深圳大学 移动终端设备的屏幕隐私保护方法及系统
CN107577959A (zh) * 2017-10-11 2018-01-12 厦门美图移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隐私保护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7992730A (zh) * 2017-11-28 2018-05-04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屏幕信息保护方法和装置
CN113343320A (zh) * 2021-06-01 2021-09-03 深圳市东恒尚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智能办公方法
CN113380187A (zh) * 2021-05-20 2021-09-10 深圳市视景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led显示屏亮色差检测校正方法及系统
CN114861241A (zh) * 2022-05-30 2022-08-05 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智能检测的防窥屏方法及其相关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489870B (zh) * 2007-12-31 2015-06-21 Htc Corp 動態調整螢幕視角的方法及裝置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90374A (zh) * 2014-06-18 2014-10-0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防偷窥显示系统及方法、防偷窥显示器、防偷窥眼镜
WO2016197847A2 (zh) * 2015-10-20 2016-12-1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屏幕显示控制方法及装置、终端
CN106548144A (zh) * 2016-10-31 2017-03-29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虹膜信息的处理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6557711A (zh) * 2016-11-04 2017-04-05 深圳大学 移动终端设备的屏幕隐私保护方法及系统
CN107577959A (zh) * 2017-10-11 2018-01-12 厦门美图移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隐私保护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7992730A (zh) * 2017-11-28 2018-05-04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屏幕信息保护方法和装置
CN113380187A (zh) * 2021-05-20 2021-09-10 深圳市视景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led显示屏亮色差检测校正方法及系统
CN113343320A (zh) * 2021-06-01 2021-09-03 深圳市东恒尚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智能办公方法
CN114861241A (zh) * 2022-05-30 2022-08-05 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智能检测的防窥屏方法及其相关设备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Smart privacy-preserving screen based on multiple sensor fusion";S. Lian;IEEE Transactions on Consumer Electronics;20130228;136-143 *
保密显示技术的发展综述;李思思;;电视技术;20130930(第S2期);429-430 *
基于双层屏幕的防窥可切换显示技术;陈寅伟;闫桂新;楚明磊;禹璐;桑建;;液晶与显示;20191215(第12期);1155-1160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628743A (zh) 2023-08-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onrad et al. Gaze-contingent ocular parallax rendering for virtual reality
CN106557711B (zh) 移动终端设备的屏幕隐私保护方法及系统
US9536097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cure display of visual content
CN107533364B (zh) 用于运行虚拟现实系统的方法和虚拟现实系统
Ling et al. Normalization regulates competition for visual awareness
Tan et al. Detecting shape change: Characterizing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exture-defined and contour-defined borders
Fulvio et al. Sensory uncertainty leads to systematic misperception of the direction of motion in depth
KR102365995B1 (ko) 디스플레이 된 이미지를 자동으로 조정할 수 있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그 방법
EP3714313A1 (en) Mitigating binocular rivalry in near-eye displays
Tong et al. The impact of radial distortions in vr headsets on perceived surface slant
CN116628743B (zh) 一种隐私保护控制方法及其相关装置
US20160073099A1 (en) User information extraction method and user information extraction apparatus
McNamara et al. Improving search task performance using subtle gaze direction
Hecht et al. Estimating time-to-contact when vision is impaired
Gao et al. Dynamics of contrast adaptation in central and peripheral vision
CN111177770B (zh) 一种敏感信息的保护方法、移动设备及存储装置
Chen et al. The perceived depth from disparity as function of luminance contrast
Khuu The role of motion streaks in the perception of the kinetic Zollner illusion
US11195495B1 (en) Display system with facial illumination
Chwesiuk et al. Measurements of contrast detection thresholds for peripheral vision using non-flashing stimuli
CN113343320A (zh) 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智能办公方法
Keyvanara et al. Sensitivity to natural 3D image transformations during eye movements
Lei et al. iscreen: A pure software-based screen privacy protection system for mobile devices
Hartle et al. Optimal combination of illusory and luminance-defined 3-D surfaces: A role for ambiguity
JP2015076776A (ja) 立体視画像処理装置、立体視画像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