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616135A - 一种小麦-玉米轻简化绿色生产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小麦-玉米轻简化绿色生产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616135A
CN116616135A CN202310619759.7A CN202310619759A CN116616135A CN 116616135 A CN116616135 A CN 116616135A CN 202310619759 A CN202310619759 A CN 202310619759A CN 116616135 A CN116616135 A CN 11661613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heat
corn
fertilizer
organic
compound fertiliz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61975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晓琳
张煜
李子双
李洪杰
李宗新
刘佰霖
杜梦扬
王玉霞
王富建
赵同凯
王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EZHOU 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Original Assignee
DEZHOU 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EZHOU 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filed Critical DEZHOU 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Priority to CN202310619759.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616135A/zh
Publication of CN1166161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61613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22/00Cultivation of specific crops or pla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01G22/20Cerea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CPLANTING; SOWING; FERTILISING
    • A01C21/00Methods of fertilising, sowing or planting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Soil Sciences (AREA)
  • Botany (AREA)
  • Fertiliz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麦‑玉米轻简化绿色生产的方法,属于肥料施用技术领域。所述小麦‑玉米轻简化绿色生产方法的步骤包括:小麦和玉米采用冬小麦‑夏玉米轮作的方式种植,小麦种植与玉米种植时,有机无机复混肥均一次性施入。对于传统的施肥方式,本发明通过在小麦种植与玉米种植的过程中采用有机无机复混肥均一次性施入的方式,大大节约了人工,且在产量保持相当的情况下明显减少了无机肥的施用量,能够有效减少污染及保护耕地,是一种全新的绿色、轻简化农业生产方式,值得推广。

Description

一种小麦-玉米轻简化绿色生产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肥料施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小麦-玉米轻简化绿色生产的方法。
背景技术
未来农业的可持续生产不仅要保障作物产量,提高养分利用效率,同时还要降低环境负面效应影响和提高产品品质,实现“绿色发展”的目标,施肥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由于当前农业生产中高产高效科学施肥技术的农艺操作环节复杂,用工较多,不利于高效轻简化的农业生产发展趋势,而受劳动力所限,科学技术难以实现。此外,小农户分散经营的农业生产模式也导致传统科学施肥技术很难在区域尺度上发挥作用。粮食生产中过量施肥、不合理施肥的现象普遍存在,施肥有较大盲目性,这不仅造成粮食作物的肥料利用率低,而且导致地下水硝酸盐污染、水体氮磷富营养化和温室气体排放增加等环境问题加剧,严重影响了农业生态环境以及人类健康。基于农业生产地块面积小、分散经营的模式,费时、耗力的劳动密集型粮食生产方式受到了严重限制和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节本、省工、稳产高产、高效、绿色的轻简化农业生产方式越来越受到重视。
一次性施肥狭义来讲,是指在作物整个生育期只施用一次肥料的生产技术,目前一次性施肥技术都是一次性施缓控释肥,缓控释肥由于包膜材料品质不一,土壤有害物质及微塑料的残留严重。本发明为一次性施有机无机复混肥,是环境友好型肥料。该技术既可实现粮食生产的高产高效和节本增收、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又可节约劳动力、解决第二三产业发展“用工荒”的难题,对促进国民经济协调发展,也是当前农业劳动力缺乏条件下保障粮食安全的迫切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小麦-玉米轻简化绿色生产的方法。通过播种时将有机无机复混肥肥料一次性作为底肥施用,实现省工、节本、减肥,为小麦、玉米轻简化和绿色生产提供了技术支撑。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小麦-玉米轻简化绿色生产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小麦和玉米采用冬小麦-夏玉米轮作的方式种植,小麦种植与玉米种植时,有机无机复混肥均一次性施入。
优选地,所述一次性施入的方式为种肥混播。
优选地,所述轮作为一年两作。
优选地,所述有机无机复混肥为动物粪便堆肥与无机肥复混肥,其中,动物粪便堆肥与无机肥的质量比为6:1。
优选地,所述有机无机复混肥为猪粪有机无机复混肥或牛粪有机无机复混肥。
优选地,所述猪粪有机无机复混肥中氮磷钾总养分≥10wt.%,有机质≥20wt.%,有益菌3亿~5亿个/g;所述牛粪有机无机复混肥中氮磷钾总养分≥10wt.%,有机质≥20wt.%,有益菌3亿~5亿个/g。
本发明为解决传统的小麦种植模式需要提前撒施肥料的弊端,为减少撒肥用工,降低肥料用量和投入,开展了在德州市德城区哨马营村为期12年的长期定位试验,依据小麦-玉米产量、养分吸收规律、土壤有机质的提升研究一次性施有机无机复混肥、种肥混播、减肥增效等技术,并在德州市农科院黄河涯科技园区和各个县市区安排了相关的技术应用效果试验,通过试验确定种肥混播肥料品种、施用量等技术指标,最终构建一套小麦-玉米种肥混播一次性施有机无机复混肥的减肥增效的关键技术体系。结合当前德州市土壤-作物系统状态,通过项目实施,指导农民科学施肥,减轻了施肥不当对农业生态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
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如下:
相对于传统的施肥方式,本发明通过在小麦种植与玉米种植的过程中采用有机无机复混肥均一次性施入的方式,大大节约了人工,且在产量保持相当(产量差距不超过5%视为产量相当)的情况下明显减少了无机肥的施用量,能够有效减少污染及保护耕地,是一种全新的绿色、轻简化农业生产方式,值得推广。
具体实施方式
现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多种示例性实施方式,该详细说明不应认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而应理解为是对本发明的某些方面、特性和实施方案的更详细的描述。应理解本发明中所述的术语仅仅是为描述特别的实施方式,并非用于限制本发明。
另外,对于本发明中的数值范围,应理解为还具体公开了该范围的上限和下限之间的每个中间值。在任何陈述值或陈述范围内的中间值,以及任何其他陈述值或在所述范围内的中间值之间的每个较小的范围也包括在本发明内。这些较小范围的上限和下限可独立地包括或排除在范围内。
除非另有说明,否则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本发明所述领域的常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虽然本发明仅描述了优选的方法和材料,但是在本发明的实施或测试中也可以使用与本文所述相似或等同的任何方法和材料。
关于本文中所使用的“包含”、“包括”、“具有”、“含有”等等,均为开放性的用语,即意指包含但不限于。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用尿素中N含量46%,小麦专用复合肥中氮磷钾配比为18:20:6;玉米专用控释肥中氮磷钾配比为26:10:10。
所用猪粪有机无机复混肥购自江阴市联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为猪粪有机肥与无机肥按质量比6:1复混得到,其中无机肥的氮磷钾配比为12:4:4,养分含量为:氮磷钾总养分为13.99wt.%,有机质为29.38wt.%,有益菌3亿~5亿个/g。
所用牛粪有机无机复混肥购自江阴市联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为牛粪有机肥与无机肥按质量比6:1复混得到,其中无机肥的氮磷钾配比为12:4:4,养分含量为:氮磷钾总养分为13.71wt.%,有机质为29.07wt.%,有益菌3亿~5亿个/g。
实施例1
试验始于2010年10月在德州市德城区哨马营村进行。德州市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2.9℃,年平均降水量547.5mm。供试土壤为非石灰性潮土,pH8.3,有机质含量为2.03%,全氮0.12%,全磷0.083%,全钾2.08%,有效磷(P2O5)37.4mg/kg,速效钾282mg/kg。
本试验共设置四个处理组,分别是CK1:不施肥对照;CK2:常规施肥;T1:猪粪有机无机复混肥1800kg/hm2;T2:牛粪有机无机复混肥1800kg/hm2;每处理组重复4次,随机区组排列,共16个小区,每个小区的面积为50m2(10m*5m)。试验地冬小麦-夏玉米轮作种植,一年两作,小麦品种为济麦22,玉米品种为郑单958。常规氮磷钾处理(CK2)具体为:小麦季:小麦专用复合肥作底肥人工撒施1200kg/hm2,返青追肥或者拔节期追肥尿素225kg/hm2;玉米季:玉米专用复合肥作为底肥与种子同播,用量600kg/hm2,拔节期追肥尿素337.5kg/hm2。有机无机复混肥处理组小麦季和玉米季都是通过种肥同播的方式一次性施入。各试验小区的施肥量见表1。
表1各试验小区施肥量(kg/hm2)
本试验中各试验组玉米的产量见表2,小麦的产量见表3,小麦和玉米的周年产量见表4,各试验组肥料对玉米的贡献率见表5,各试验组肥料对小麦的贡献率见表6,各试验组肥料对小麦和玉米周年产量的贡献率见表7,各组所施用肥料的价格见表8,采用传统施肥方式及本发明施肥方式的肥料投入成本见表9,采用传统施肥方式及本发明施肥方式的无机肥用量见表10。
表2各试验组玉米产量(kg/hm2)
备注:增产率%=有机无机复混肥组平均产量/CK2组平均产量×100%。
表3各试验组小麦产量(kg/hm2)
备注:增产率%=有机无机复混肥组平均产量/CK2组平均产量×100%。
表4各试验组小麦玉米周年产量(kg/hm2)
备注:增产率%=有机无机复混肥组平均产量/CK2组平均产量×100%。
表5各试验组肥料对玉米的贡献率(%)
处理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CK2 11.66 11.50 29.73 11.31 16.89 38.23 25.75
T1 22.98 10.61 32.82 11.80 7.55 36.00 22.85
T2 22.59 8.78 30.29 12.17 13.04 35.17 21.27
处理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平均值
CK2 6.81 46.77 35.30 35.21 24.20 24.45
T1 19.62 45.50 32.72 39.40 28.17 25.84
T2 21.47 46.42 30.96 33.87 25.11 25.09
备注:贡献率根据表2中数据计算得到,贡献率%=(施用肥料组当年产量-CK1组当年产量)/施用肥料组当年产量×100%。
表6各试验组肥料对小麦的贡献率(%)
处理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CK2 21.85 47.87 37.16 36.93 40.14 40.88 50.80
T1 25.23 50.59 33.59 33.23 37.24 38.81 52.18
T2 19.09 50.24 31.61 33.23 38.30 36.47 52.64
处理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平均值
CK2 50.89 68.18 61.10 51.01 20.72 43.96
T1 46.88 64.22 59.65 49.67 16.81 42.34
T2 45.48 64.82 59.87 49.08 17.11 41.49
备注:贡献率根据表3中数据计算得到,贡献率%=(施用肥料组当年产量-CK1组当年产量)/施用肥料组当年产量×100%。
表7各试验组肥料对小麦玉米周年产量的贡献率(%)
备注:贡献率根据表4中数据计算得到,贡献率%=(施用肥料组当年产量-CK1组当年产量)/施用肥料组当年产量×100%。
表8各试验组所施肥料的价格
处理 N-P-K配比 用量(kg/hm2) 价格(元/吨)
小麦专用复合肥 18-20-6 1200 3200
玉米专用复合肥 26-10-10 600 3800
尿素(46%) 4000
猪粪(牛粪)有机无机复混肥 12-4-4 1800 2100
常规小麦季追肥(尿素) 225
常规玉米季追肥(尿素) 337.5
表9采用传统施肥方式及本发明施肥方式的肥料投入成本(元/hm2)
备注:人工按照每公顷每次450元计算。小麦底肥+追肥+玉米追肥,三次人工总计1350元/hm2
表10采用传统施肥方式及本发明施肥方式的无机肥用量
备注:一次性施肥所用有机无机复混肥中无机肥质量占比为1/7。
从表10能够看出,相比于传统种植方法,采用本发明的绿色种植方法,在产量不变的基础上,每公顷耕地每年能够减少1848.22kg的无机肥(即化肥)施用量,这对减少污染及保护耕地具有重要意义。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小麦-玉米轻简化绿色生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小麦和玉米采用冬小麦-夏玉米轮作的方式种植,小麦种植与玉米种植时,有机无机复混肥均一次性施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麦-玉米轻简化绿色生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次性施入的方式为种肥混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麦-玉米轻简化绿色生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轮作为一年两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麦-玉米轻简化绿色生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无机复混肥为动物粪便堆肥与无机肥复混肥,其中,动物粪便堆肥与无机肥的质量比为6: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小麦-玉米轻简化绿色生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无机复混肥为猪粪有机无机复混肥或牛粪有机无机复混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小麦-玉米轻简化绿色生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猪粪有机无机复混肥中氮磷钾总养分≥10wt.%,有机质≥20wt.%,有益菌3亿~5亿个/g;所述牛粪有机无机复混肥中氮磷钾总养分≥10wt.%,有机质≥20wt.%,有益菌3亿~5亿个/g。
CN202310619759.7A 2023-05-30 2023-05-30 一种小麦-玉米轻简化绿色生产的方法 Pending CN11661613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619759.7A CN116616135A (zh) 2023-05-30 2023-05-30 一种小麦-玉米轻简化绿色生产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619759.7A CN116616135A (zh) 2023-05-30 2023-05-30 一种小麦-玉米轻简化绿色生产的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616135A true CN116616135A (zh) 2023-08-22

Family

ID=876167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619759.7A Pending CN116616135A (zh) 2023-05-30 2023-05-30 一种小麦-玉米轻简化绿色生产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616135A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85926A (zh) * 2016-09-13 2017-02-15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一种适用于黄淮平原的夏玉米一次性施肥方法
CN108575613A (zh) * 2018-03-30 2018-09-28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一种小麦玉米轮作模式下的夏玉米轻简施肥方法
CN108617216A (zh) * 2018-03-30 2018-10-09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一种小麦玉米轮作模式下的冬小麦轻简施肥方法
CN108633652A (zh) * 2018-03-22 2018-10-12 河南农业大学 兼顾土壤环境容量的冬小麦/夏玉米周年轮作节氮增效施肥方法
CN112616589A (zh) * 2020-12-24 2021-04-09 山东省烟台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一种丘陵旱地粮食作物两年三熟水肥高效栽培方法
CN113906966A (zh) * 2021-02-09 2022-01-11 中国农业大学 一种基于华北冬小麦-夏玉米轮作系统的轻简化节水栽培方法
CN115885649A (zh) * 2022-10-09 2023-04-04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一种提高小麦产量和/或品质的施肥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85926A (zh) * 2016-09-13 2017-02-15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一种适用于黄淮平原的夏玉米一次性施肥方法
CN108633652A (zh) * 2018-03-22 2018-10-12 河南农业大学 兼顾土壤环境容量的冬小麦/夏玉米周年轮作节氮增效施肥方法
CN108575613A (zh) * 2018-03-30 2018-09-28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一种小麦玉米轮作模式下的夏玉米轻简施肥方法
CN108617216A (zh) * 2018-03-30 2018-10-09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一种小麦玉米轮作模式下的冬小麦轻简施肥方法
CN112616589A (zh) * 2020-12-24 2021-04-09 山东省烟台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一种丘陵旱地粮食作物两年三熟水肥高效栽培方法
CN113906966A (zh) * 2021-02-09 2022-01-11 中国农业大学 一种基于华北冬小麦-夏玉米轮作系统的轻简化节水栽培方法
CN115885649A (zh) * 2022-10-09 2023-04-04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一种提高小麦产量和/或品质的施肥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郎晓峰: "有机无机复混肥对小麦和玉米生长与土壤供氮的影响",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农业科技辑》, no. 8, pages 047 - 5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011097A (zh) 一种白芨套餐肥及其施肥方法
CN111264115B (zh) 兼顾提升土壤肥力的肥料在冬小麦免追肥种植中的应用
CN112409058A (zh) 一种含氨基酸水溶肥料的制备方法
CN110734328A (zh) 一种具有保水功能的腐植酸生物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5859428A (zh) 一种高浓度无机复合微生物肥料
CN108848837A (zh) 一种水稻-油菜轮作高效施肥方法
CN106831262A (zh) 辣椒套餐肥及其施肥方法
CN109089782B (zh) 一种用于蔬菜的多肥组合物及其施肥管理方法
CN103772057B (zh) 一种螯合态微量元素肥料
CN112690076A (zh) 一种潮土区夏玉米高产高效施肥方法
CN114158450B (zh) 一种甘蔗宿根黄化的地上地下联合防治方法
CN114287300B (zh) 一种提高大田作物生育前中期生长活力的方法
CN112931128B (zh) 一种滴灌覆膜棉花的栽培方法
CN116616135A (zh) 一种小麦-玉米轻简化绿色生产的方法
CN113402334A (zh) 一种复合微生物氮肥及其制备方法
Singh et al. Influence of farm yard, nitrogen and bio-fertilizer on growth, tuber yield of potato under rain-fed condition in East Khasi hill district of Meghalaya
Farni et al. Utilization of Tithonia diversifolia and sugarcane leaves to improve soil properties and plant growth on a sandy soil of Malang, East Java.
CN110963852A (zh) 一种旱地土壤磷活化的方法
CN107896603A (zh) 一种油桃桃树的撒施‑沟施‑袋控缓释的施肥方法
CN108249996A (zh) 一种适用于中原地区小麦专用控失型底肥
CN102674982B (zh) 油菜种子包衣肥
CN112042354B (zh) 一种平欧杂种榛树水肥一体化的施肥方法
CN109220143B (zh) 一种缓解设施土壤次生盐渍化的施肥方法
CN113079729B (zh) 一种重金属污染稻田的周期协同修复方法
Misnikov The Use of Peat Deposits of the Russian Federation for Organic Fertilizers Produc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