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614228A - 一种应用于电力行业的物联网终端接入注册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应用于电力行业的物联网终端接入注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614228A
CN116614228A CN202310675260.8A CN202310675260A CN116614228A CN 116614228 A CN116614228 A CN 116614228A CN 202310675260 A CN202310675260 A CN 202310675260A CN 116614228 A CN116614228 A CN 11661422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ternet
things terminal
things
evaluation value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67526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614228B (zh
Inventor
党芳芳
李帅
张建辉
闫丽景
杨莹
刘晗
李丁丁
宋一凡
孙嘉
钱大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tate Grid Henan Electric Power Co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Branch
Songshan Laboratory
State Grid Henan Electric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tate Grid Henan Electric Power Co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Branch
Songshan Laboratory
State Grid Henan Electric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tate Grid Henan Electric Power Co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Branch, Songshan Laboratory, State Grid Henan Electric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State Grid Henan Electric Power Co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Branch
Priority to CN202310675260.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614228B/zh
Publication of CN1166142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61422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61422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61422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9/00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 H04L9/08Key distribution or management, e.g. generation, sharing or updating, of cryptographic keys or passwords
    • H04L9/0861Generation of secret information including derivation or calculation of cryptographic keys or passwords
    • H04L9/0866Generation of secret information including derivation or calculation of cryptographic keys or passwords involving user or device identifiers, e.g. serial number, physical or biometrical information, DNA, hand-signature or measurable 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 H04L63/0876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based on the identity of the terminal or configuration, e.g. MAC address, hardware or software configuration or device fingerpri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2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prietary or special-purpose networking environments, e.g. medical networks, sensor networks, networks in vehicles or remote metering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9/00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 H04L9/32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including means for verify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ty of a user of the system or for message authentication, e.g. authorization, entity authentication, data integrity or data verification, non-repudiation, key authentication or verification of credentials
    • H04L9/321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including means for verify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ty of a user of the system or for message authentication, e.g. authorization, entity authentication, data integrity or data verification, non-repudiation, key authentication or verification of credentials involving a third party or a trusted author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9/00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 H04L9/40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Abstract

本发明提一种应用于电力行业的物联网终端接入注册方法,属于物联网技术领域,具体包括:基于物联网终端所监测的数据的设定的通信频率、数据类型确定延时要求评估值,并基于延时要求评估值确定所述物联网终端不属于通信要求可靠终端时,基于所述物联网终端的延时要求评估值、物联网终端所监测的电气设备确定所述物联网终端部属于核心设备时,基于物联网终端的设备标识以及网络地址生成唯一标识,并基于所述唯一标识对所述物联网终端进行接入注册,并基于第二频率与所述物联网终端通过所述唯一标识进行验证,从而在保证验证可靠性的基础上,进而保证了通信的效率和可靠性。

Description

一种应用于电力行业的物联网终端接入注册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物联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电力行业的物联网终端接入注册方法。
背景技术
为了对物联网终端的接入注册进行验证并进行控制,在授权发明专利授权公告号CN115208702B《一种物联网设备认证与密钥协商方法》中通过在预设的中心服务器中进行加密的访客注册信息以及访问时间段的填写,并通过引入通信双方产生的随机数计算认证令牌,用于生成认证令牌的随机数在传递过程中均进行了加密保护,同时对访客的注册信息采用动态加密,保证每次通信过程使用的密钥都不相同,有效防止密钥在信道传输过程中泄露的风险。
上述技术方案但是却未考虑不同的物联网终端进行不同的接入注册方法的区分,由于对于进行与物联网终端的注册验证的服务器需要进行交互的物联网终端的数据量较大,若对于反应电气设备的运行状态的数据量不大且重要程度不高的物联网终端,与反应电气设备的运行状态的数据量较大或者重要程度较高的物联网终端采用相同的接入注册机制,则有可能导致所需的内存空间的浪费,同时也会对物联网终端在通信过程中的数据交互的效率也会有所影响。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应用于电力行业的物联网终端接入注册方法。
发明内容
为实现本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应用于电力行业的物联网终端接入注册方法。
一种应用于电力行业的物联网终端接入注册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
S11基于物联网终端所监测的电气设备,确定所述物联网终端是否属于核心设备,若是,则进入步骤S15,若否,则进入步骤S12;
S12基于所述物联网终端所监测的数据类型,确定所述物联网终端是否属于核心设备,若是,则进入步骤S15,若否,则进入步骤S13;
S13基于所述物联网终端所监测的数据的设定的通信频率、数据类型确定所述物联网终端的数据的延时要求评估值,并基于所述延时要求评估值确定所述物联网终端是否属于通信要求可靠终端,若是,则进入步骤S14,若否,则基于所述物联网终端的设备标识以及网络地址对所述物联网终端进行接入注册,并基于第二频率与所述物联网终端进行验证;
S14基于所述物联网终端的延时要求评估值、物联网终端所监测的电气设备确定所述物联网终端是否属于核心设备,若是,则进入步骤S15,若否,则基于所述物联网终端的设备标识进行接入注册,并基于第一频率与所述物联网终端通过所述设备标识进行验证;
S15基于所述物联网终端的设备标识以及网络地址生成唯一标识,并基于所述唯一标识对所述物联网终端进行接入注册,并基于第二频率与所述物联网终端通过所述唯一标识进行验证。
通过首先结合所监测的电气设备、数据类型进行核心设备的确定,从而实现了从电气设备的核心度以及数据类型的角度进行核心的物联网终端的识别,从简单的数据类型以及监测对象的重要性保证了其验证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进而避免了由于数据失真导致的最终的判断有误的技术问题的出现。
通过结合所述物联网终端所监测的数据的设定的通信频率、数据类型确定所述物联网终端的数据的延时要求评估值,从而实现了从通信频率、数据类型的角度对延时要求较高的物联网终端的确定,实现了对延时要求较低的物联网终端的诗选,在保证通信的效率和延时的控制的基础上,同时保证了验证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通过结合物联网终端的延时要求评估值、物联网终端所监测的电气设备进行核心设备的确定,从而进一步实现了从多个角度对核心设备的评估和筛选,并为进一步为不同的物联网终端采用不同的验证策略奠定了基础。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基于所述电气设备的类型以及所述电气设备的电压等级,对所述电气设备进行综合评估得到评估值,并基于所述评估值确定所述物联网终端是否属于核心设备。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当所述物联网终端所监测的数据类型属于指定数据类型时,则确定所述物联网终端属于核心终端,所述指定数据类型为反应电气设备的故障状态的数据类型。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物联网终端的数据的延时要求评估值构建的具体步骤为:
S21基于所述物联网终端所监测的数据的设定的通信频率,确定所述物联网终端所监测的数据的基础延时要求评估值,并判断所述基础延时要求评估值是否大于设定延时值,若是,则将所述物联网终端作为通信要求可靠终端,若否,则进入步骤S22;
S22基于所述物联网终端所监测的数据类型,确定所述物联网终端的数据类型的可靠性要求评估值,并判断所述可靠性要求评估值判断所述物联网终端是否为通信要求可靠终端,若是,则将所述物联网终端作为通信要求可靠终端,若否,则进入步骤S23;
S23基于所述基础延时要求评估值以及所述可靠性要求评估值,构建评估模型,得到所述物联网终端的延时要求评估值。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当所述延时要求评估值大于设定值时,则确定所述物联网终端属于通信要求可靠终端。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基于所述物联网终端的延时要求评估值、物联网终端所监测的电气设备进行核心设备的确定的具体步骤为:
S31基于所述物联网终端所监测的电气设备的类型以及所述物联网终端所监测的电气设备的电压等级,得到所述电气设备的评估值;
S32基于所述物联网终端所监测的电气设备的评估值,确定所述物联网终端的延时要求评估值的权值,并基于所述权值以及所述延时要求评估值得到修正延时要求评估值,并判断所述修正延时要求评估值确定所述物联网终端是否属于核心设备,若是,则确定所述物联网终端属于核心设备,若否,则进入步骤S33;
S33基于所述修正延时要求评估值、所述物联网终端所监测的电气设备的评估值、所述物联网终端的通信数据量得到所述物联网终端的核心度评估值;
S34基于所述物联网终端的核心度评估值确定所述物联网终端是否核心设备。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唯一标识根据所述物联网终端的设备标识以及网络地址的不同数字的数量进行确定,并在每次验证时随机抽取所述不同数字的数量,并将其作为验证数字进行注册信息的验证。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第一频率大于第二频率,所述第一频率、第二频率根据所述物联网终端的数量进行确定。
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终端装置,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上述的一种应用于电力行业的物联网终端接入注册方法。
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在说明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通过参照附图详细描述其示例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特征及优点将变得更加明显。
图1是根据实施例1的一种应用于电力行业的物联网终端接入注册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方式;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发明将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结构,因而将省略它们的详细描述。
用语“一个”、“一”、“该”、“所述”用以表示存在一个或多个要素/组成部分/等;用语“包括”和“具有”用以表示开放式的包括在内的意思并且是指除了列出的要素/组成部分/等之外还可存在另外的要素/组成部分/等。
实施例1
为解决上述问题,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如图1所示,提供了一种应用于电力行业的物联网终端接入注册方法。
如图1所示,一种应用于电力行业的物联网终端接入注册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
S11基于物联网终端所监测的电气设备,确定所述物联网终端是否属于核心设备,若是,则进入步骤S15,若否,则进入步骤S12;
需要说明的是,当电气设备属于电压等级较高的或者运行时间较长的电气设备或者对于电力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影响较大的电气设备时,则将所述物联网终端作为核心设备。
S12基于所述物联网终端所监测的数据类型,确定所述物联网终端是否属于核心设备,若是,则进入步骤S15,若否,则进入步骤S13;
具体的,当数据类型反应电气设备的故障状态或者重要的电气设备的运行数据时,则确定物联网终端属于核心设备,具体的,重要的电气设备根据对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的影响程度进行确定。
S13基于所述物联网终端所监测的数据的设定的通信频率、数据类型确定所述物联网终端的数据的延时要求评估值,并基于所述延时要求评估值确定所述物联网终端是否属于通信要求可靠终端,若是,则进入步骤S14,若否,则基于所述物联网终端的设备标识以及网络地址对所述物联网终端进行接入注册,并基于第二频率与所述物联网终端进行验证;
需要说明的是,物联网的设备标识是反映物联网终端的唯一的标记,一般是一定规则赋予物品易于机器和人识别、处理的标识符/代码,它是物联网对象在信息网络中的身份识别,是一个物理编码,它实现了物的数字化。
另外需要解释的是,网络地址是物联网终端的接入网络的网络地址,具体的可以根据其IP地址或者其他固定地址进行确定。
S14基于所述物联网终端的延时要求评估值、物联网终端所监测的电气设备确定所述物联网终端是否属于核心设备,若是,则进入步骤S15,若否,则基于所述物联网终端的设备标识进行接入注册,并基于第一频率与所述物联网终端通过所述设备标识进行验证;
在另外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在达到第一频率时,通过服务器实时获取物联网终端的设备标识,并通过与服务器自身存储的设备标识进行比对,从而实现对物联网终端的验证。
S15基于所述物联网终端的设备标识以及网络地址生成唯一标识,并基于所述唯一标识对所述物联网终端进行接入注册,并基于第二频率与所述物联网终端通过所述唯一标识进行验证。
通过首先结合所监测的电气设备、数据类型进行核心设备的确定,从而实现了从电气设备的核心度以及数据类型的角度进行核心的物联网终端的识别,从简单的数据类型以及监测对象的重要性保证了其验证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进而避免了由于数据失真导致的最终的判断有误的技术问题的出现。
通过结合所述物联网终端所监测的数据的设定的通信频率、数据类型确定所述物联网终端的数据的延时要求评估值,从而实现了从通信频率、数据类型的角度对延时要求较高的物联网终端的确定,实现了对延时要求较低的物联网终端的诗选,在保证通信的效率和延时的控制的基础上,同时保证了验证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通过结合物联网终端的延时要求评估值、物联网终端所监测的电气设备进行核心设备的确定,从而进一步实现了从多个角度对核心设备的评估和筛选,并为进一步为不同的物联网终端采用不同的验证策略奠定了基础。
具体的,基于所述电气设备的类型以及所述电气设备的电压等级,对所述电气设备进行综合评估得到评估值,并基于所述评估值确定所述物联网终端是否属于核心设备。
具体的,当所述物联网终端所监测的数据类型属于指定数据类型时,则确定所述物联网终端属于核心终端,所述指定数据类型为反应电气设备的故障状态的数据类型。
具体的,所述物联网终端的数据的延时要求评估值构建的具体步骤为:
S21基于所述物联网终端所监测的数据的设定的通信频率,确定所述物联网终端所监测的数据的基础延时要求评估值,并判断所述基础延时要求评估值是否大于设定延时值,若是,则将所述物联网终端作为通信要求可靠终端,若否,则进入步骤S22;
需要解释的是,基础延时要求评估值根据物联网终端所监测的数据的设定的通信频率,采用专家打分、层次分析、经验公式等多种方式进行确定,一般来说,基础延时要求评估值与通信频率成正比,通信频率越高,则基础延时要求评估值越大。
S22基于所述物联网终端所监测的数据类型,确定所述物联网终端的数据类型的可靠性要求评估值,并判断所述可靠性要求评估值判断所述物联网终端是否为通信要求可靠终端,若是,则将所述物联网终端作为通信要求可靠终端,若否,则进入步骤S23;
S23基于所述基础延时要求评估值以及所述可靠性要求评估值,构建评估模型,得到所述物联网终端的延时要求评估值。
需要说明的是,延时要求评估值可以采用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数学模型进行确定。
具体的,当所述延时要求评估值大于设定值时,则确定所述物联网终端属于通信要求可靠终端。
具体的,基于所述物联网终端的延时要求评估值、物联网终端所监测的电气设备进行核心设备的确定的具体步骤为:
S31基于所述物联网终端所监测的电气设备的类型以及所述物联网终端所监测的电气设备的电压等级,得到所述电气设备的评估值;
S32基于所述物联网终端所监测的电气设备的评估值,确定所述物联网终端的延时要求评估值的权值,并基于所述权值以及所述延时要求评估值得到修正延时要求评估值,并判断所述修正延时要求评估值确定所述物联网终端是否属于核心设备,若是,则确定所述物联网终端属于核心设备、若否,则进入步骤S33;
一般来说,修正延时要求评估值越大,则说明其延时要求越高,也就是说其实时通信要求越高,也就是说其属于核心设备。
S33基于所述修正延时要求评估值、所述物联网终端所监测的电气设备的评估值、所述物联网终端的通信数据量得到所述物联网终端的核心度评估值;
具体的举个例子,所述物联网终端的核心度评估值采用基于PSO-BP神经网络算法的评估模型进行评估得到。
传统的粒子群算法在惯性权值的取值上存在一些缺陷,惯性权重的大小决定了粒子对当前速度增量的分量大小,较大的惯性权重有利于全局寻优,而较小的惯性权重则有利于局部寻优,综合线性递减优化惯性权重的不足之处,文本引入了逻辑回归模型的S型函数的思想,采用S型函数对惯性权重进行优化,根据S函数的逻辑回归性质使得粒子在搜索过程中的初期、中期和末期具有不同的速度,初期惯性权重较大,粒子速度较高,中期惯性权重减小使粒子速度迅速下降,末期权重有所上升使粒子速度逐渐趋于稳定最后达到收敛。
改进后的惯性权重公式如下:
式中ωmin、ωmax分别为惯性权重的最小值与最大值;k、kmax分别为当前迭代次数和最大迭代次数;α、β为速度系数,取α=0.2,β=11,rand()为取值在0到1之间的额随机数。
S34基于所述物联网终端的核心度评估值确定所述物联网终端是否核心设备。
具体的,所述唯一标识根据所述物联网终端的设备标识以及网络地址的不同数字的数量进行确定,并在每次验证时随机抽取所述不同数字的数量,并将其作为验证数字进行注册信息的验证。
具体的,所述第一频率大于第二频率,所述第一频率、第二频率根据所述物联网终端的数量进行确定。
实施例2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终端装置,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上述的一种应用于电力行业的物联网终端接入注册方法。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和方法,也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系统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多个实施例的系统、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也应当注意,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方式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连续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动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模块可以集成在一起形成一个独立的部分,也可以是各个模块单独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模块集成形成一个独立的部分。
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述依据本发明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发明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发明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Claims (9)

1.一种应用于电力行业的物联网终端接入注册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
S11基于物联网终端所监测的电气设备,确定所述物联网终端是否属于核心设备,若是,则进入步骤S15,若否,则进入步骤S12;
S12基于所述物联网终端所监测的数据类型,确定所述物联网终端是否属于核心设备,若是,则进入步骤S15,若否,则进入步骤S13;
S13基于所述物联网终端所监测的数据的设定的通信频率、数据类型确定所述物联网终端的数据的延时要求评估值,并基于所述延时要求评估值确定所述物联网终端是否属于通信要求可靠终端,若是,则进入步骤S14,若否,则基于所述物联网终端的设备标识以及网络地址对所述物联网终端进行接入注册,并基于第二频率与所述物联网终端进行验证;
S14基于所述物联网终端的延时要求评估值、物联网终端所监测的电气设备确定所述物联网终端是否属于核心设备,若是,则进入步骤S15,若否,则基于所述物联网终端的设备标识进行接入注册,并基于第一频率与所述物联网终端通过所述设备标识进行验证;
S15基于所述物联网终端的设备标识以及网络地址生成唯一标识,并基于所述唯一标识对所述物联网终端进行接入注册,并基于第二频率与所述物联网终端通过所述唯一标识进行验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联网终端接入注册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电气设备的类型以及所述电气设备的电压等级,对所述电气设备进行综合评估得到评估值,并基于所述评估值确定所述物联网终端是否属于核心设备。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联网终端接入注册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物联网终端所监测的数据类型属于指定数据类型时,则确定所述物联网终端属于核心终端,所述指定数据类型为反应电气设备的故障状态的数据类型。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联网终端接入注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物联网终端的数据的延时要求评估值构建的具体步骤为:
S21基于所述物联网终端所监测的数据的设定的通信频率,确定所述物联网终端所监测的数据的基础延时要求评估值,并判断所述基础延时要求评估值是否大于设定延时值,若是,则将所述物联网终端作为通信要求可靠终端,若否,则进入步骤S22;
S22基于所述物联网终端所监测的数据类型,确定所述物联网终端的数据类型的可靠性要求评估值,并判断所述可靠性要求评估值判断所述物联网终端是否为通信要求可靠终端,若是,则将所述物联网终端作为通信要求可靠终端,若否,则进入步骤S23;
S23基于所述基础延时要求评估值以及所述可靠性要求评估值,构建评估模型,得到所述物联网终端的延时要求评估值。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物联网终端接入注册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延时要求评估值大于设定值时,则确定所述物联网终端属于通信要求可靠终端。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物联网终端接入注册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物联网终端的延时要求评估值、物联网终端所监测的电气设备进行核心设备的确定的具体步骤为:
S31基于所述物联网终端所监测的电气设备的类型以及所述物联网终端所监测的电气设备的电压等级,得到所述电气设备的评估值;
S32基于所述物联网终端所监测的电气设备的评估值,确定所述物联网终端的延时要求评估值的权值,并基于所述权值以及所述延时要求评估值得到修正延时要求评估值,并判断所述修正延时要求评估值确定所述物联网终端是否属于核心设备,若是,则确定所述物联网终端属于核心设备、若否,则进入步骤S33;
S33基于所述修正延时要求评估值、所述物联网终端所监测的电气设备的评估值、所述物联网终端的通信数据量得到所述物联网终端的核心度评估值;
S34基于所述物联网终端的核心度评估值确定所述物联网终端是否核心设备。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联网终端接入注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唯一标识根据所述物联网终端的设备标识以及网络地址的不同数字的数量进行确定,并在每次验证时随机抽取所述不同数字的数量,并将其作为验证数字进行注册信息的验证。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联网终端接入注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频率大于第二频率,所述第一频率、第二频率根据所述物联网终端的数量进行确定。
9.一种终端装置,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应用于电力行业的物联网终端接入注册方法。
CN202310675260.8A 2023-06-08 2023-06-08 一种应用于电力行业的物联网终端接入注册方法与装置 Active CN11661422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675260.8A CN116614228B (zh) 2023-06-08 2023-06-08 一种应用于电力行业的物联网终端接入注册方法与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675260.8A CN116614228B (zh) 2023-06-08 2023-06-08 一种应用于电力行业的物联网终端接入注册方法与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614228A true CN116614228A (zh) 2023-08-18
CN116614228B CN116614228B (zh) 2024-03-08

Family

ID=876799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675260.8A Active CN116614228B (zh) 2023-06-08 2023-06-08 一种应用于电力行业的物联网终端接入注册方法与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614228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88150A (zh) * 2021-01-25 2021-05-11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惠州供电局 注册方法、终端设备、区块链管理屏平台以及存储介质
CN112948784A (zh) * 2021-03-23 2021-06-11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物联网终端身份认证方法、计算机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3965904A (zh) * 2021-10-28 2022-01-21 武汉慧联无限科技有限公司 设备注册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US20220166810A1 (en) * 2019-02-02 2022-05-26 Beijing Bo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Method, apparatus, and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for cross-domain internet of things device registration
CN115706668A (zh) * 2021-08-03 2023-02-17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设备注册方法和物联网系统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20166810A1 (en) * 2019-02-02 2022-05-26 Beijing Bo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Method, apparatus, and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for cross-domain internet of things device registration
CN112788150A (zh) * 2021-01-25 2021-05-11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惠州供电局 注册方法、终端设备、区块链管理屏平台以及存储介质
CN112948784A (zh) * 2021-03-23 2021-06-11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物联网终端身份认证方法、计算机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5706668A (zh) * 2021-08-03 2023-02-17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设备注册方法和物联网系统
CN113965904A (zh) * 2021-10-28 2022-01-21 武汉慧联无限科技有限公司 设备注册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614228B (zh) 2024-03-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197371B1 (ko) 아이덴티티 검증 방법 및 장치
US11405181B2 (en) Lightweight blockchain based on split-trust
US9160726B1 (en) Authentication system with selective authentication method based on risk reasoning
US10609087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generation and selection of access rules
CN105095726B (zh) 生成验证码的方法及装置
CN108924118B (zh) 一种撞库行为检测方法及系统
CN103475484B (zh) USB key认证方法及系统
US11431741B1 (en) Detecting unmanaged and unauthorized assets in a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network with a recurrent neural network that identifies anomalously-named assets
CN106470204A (zh) 基于请求行为特征的用户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及系统
CN104899499A (zh) 基于互联网图片搜索的Web验证码生成方法
KR20190127124A (ko) 블록체인을 이용한 소스 코드 및 관련 데이터의 무결성 검증 방법 및 장치
Nguyen et al. DGA botnet detection using collaborative filtering and density-based clustering
Wu et al. Privacy-preserving proof of storage for the pay-as-you-go business model
CN116614228B (zh) 一种应用于电力行业的物联网终端接入注册方法与装置
CN116846659A (zh) 一种基于流量监测的网络攻击追踪溯源方法与系统
CN113326500A (zh) 结合边缘计算和云边融合的信息验证方法及中心云服务器
CN109583177B (zh) 在用户与银行服务的交互期间识别新设备的系统和方法
CN116248381A (zh) 一种告警聚合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452135A (zh) 基于以太坊的分布式匿名投票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1953712B (zh) 一种基于特征融合及密度聚类的入侵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14205816A (zh) 一种电力移动物联网信息安全架构及其使用方法
CN112272195B (zh) 一种动态检测认证系统及其方法
CN114338057B (zh) 基于第三方鉴权的登录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4374531A (zh) 访问行为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1917801A (zh) 私有云环境下基于Petri网的用户行为认证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