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607364B - 一种设置于基坑冠梁上部的施工车辆支承平台 - Google Patents

一种设置于基坑冠梁上部的施工车辆支承平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607364B
CN116607364B CN202310885953.XA CN202310885953A CN116607364B CN 116607364 B CN116607364 B CN 116607364B CN 202310885953 A CN202310885953 A CN 202310885953A CN 116607364 B CN116607364 B CN 11660736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ing
box body
construction vehicle
fixedly connected
foundation p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885953.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607364A (zh
Inventor
郭力群
杨建国
袁杰
李斌
王建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qiao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Huaqiao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qiao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Huaqiao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310885953.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607364B/zh
Publication of CN1166073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60736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60736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60736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CCONSTRUCTION OF, OR SURFACES FOR, ROADS, SPORTS GROUNDS, OR THE LIKE; MACHINES OR AUXILIARY TOOLS FOR CONSTRUCTION OR REPAIR
    • E01C9/00Special pavings; Pavings for special parts of roads or airfield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CCONSTRUCTION OF, OR SURFACES FOR, ROADS, SPORTS GROUNDS, OR THE LIKE; MACHINES OR AUXILIARY TOOLS FOR CONSTRUCTION OR REPAIR
    • E01C11/00Details of paving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FADDITIONAL WORK, SUCH AS EQUIPPING ROADS OR THE CONSTRUCTION OF PLATFORMS, HELICOPTER LANDING STAGES, SIGNS, SNOW FENCES, OR THE LIKE
    • E01F13/00Arrangements for obstructing or restricting traffic, e.g. gates, barricades ; Preventing passage of vehicles of selected category or dimens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15/00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in systems; Means or arrangements for avoiding or reducing out-of-balance forces, e.g. due to motion
    • F16F15/02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non-rotating, e.g. reciprocating systems; 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rotating systems by use of members not moving with the rotating systems
    • F16F15/04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non-rotating, e.g. reciprocating systems; 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rotating systems by use of members not moving with the rotating systems using elastic means
    • F16F15/06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non-rotating, e.g. reciprocating systems; 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rotating systems by use of members not moving with the rotating systems using elastic means with metal springs
    • F16F15/067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non-rotating, e.g. reciprocating systems; 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rotating systems by use of members not moving with the rotating systems using elastic means with metal springs using only wound spring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15/00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in systems; Means or arrangements for avoiding or reducing out-of-balance forces, e.g. due to motion
    • F16F15/02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non-rotating, e.g. reciprocating systems; 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rotating systems by use of members not moving with the rotating systems
    • F16F15/04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non-rotating, e.g. reciprocating systems; 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rotating systems by use of members not moving with the rotating systems using elastic means
    • F16F15/08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non-rotating, e.g. reciprocating systems; 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rotating systems by use of members not moving with the rotating systems using elastic means with rubber springs ; with springs made of rubber and metal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17/00Excavations; Bordering of excavations; Making embankments
    • E02D17/02Foundation pits
    • E02D17/04Bordering surfacing or stiffening the sides of foundation pit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设置于基坑冠梁上部的施工车辆支承平台,包括平台本体,包含地面衔接区、刚性支撑区、以及支撑机构安装区;固定牵拉机构,所述地面衔接区上设置有固定台阶孔,所述固定牵拉机构包含贯穿插接于所述固定台阶孔下侧的地面上的中空插接杆件,所述中空插接杆件的顶部固接有固定块,固定块通过螺纹连接方式向下连接有驱动螺杆,驱动螺杆的底部固接有驱动齿轮;所述中空插接杆件的下侧横向设置有若干个锚紧件,锚紧件的内端部固接有与所述驱动齿轮相啮合的从动齿轮;若干个支撑立柱,分别固定支撑于所述支撑机构安装区的底部与基坑冠梁的上部之间。本发明能够有效对施工车辆形成稳定的支承,从而在保证施工车辆的行驶、作业安全性。

Description

一种设置于基坑冠梁上部的施工车辆支承平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设置于基坑冠梁上部的施工车辆支承平台,其固定设置于相应的基坑冠梁的上部与地面之间,以便于施工车辆能够于该支承平台上进行移动,从而有效进行相应的施工动作。
背景技术
为确保基坑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需要通过相应的基坑支护对基坑侧壁及周边环境进行支挡、加固与保护,现有的基坑支护大多采用钢筋混凝土桩进行排桩支护。由于钢筋混凝土桩的造价极高,在满足支护要求后,钢筋混凝土桩的整体长度一般会被限制,因此现有的钢筋混凝土桩的最高点一般位于地面下方一米处。如此一来,便可在满足支护的前提下,有效降低支护成本。但是钢筋混凝土桩与地面之间所存在的高度差会对后续的施工作业造成不便的影响,为了便于施工,现有的钢筋混凝土桩的顶部会浇筑有相应的基坑冠梁,而为了适应基坑冠梁与地面之间的高度差,现有的基坑冠梁的上部与地面之间一般会通过相应的支撑机构支撑铺设有相应的施工平台。传统的施工平台主要适应施工人员使用,其支撑承载性能相对较差,因此无法满足施工车辆的负载,导致施工车辆无法行驶至基坑冠梁的上部,致使施工车辆的施工动作被限制。
因此,设计一款能够有效对施工车辆形成稳定的支承,从而在保证施工车辆的行驶安全性的前提下,使施工车辆能够于基坑冠梁的上部与地面之间进行安全行驶和作业,进而有效便于施工车辆进行相应的施工动作的设置于基坑冠梁上部的施工车辆支承平台是本发明的研究目的。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在于一种设置于基坑冠梁上部的施工车辆支承平台,该设置于基坑冠梁上部的施工车辆支承平台能够有效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设置于基坑冠梁上部的施工车辆支承平台,包括
平台本体,包含地面衔接区、刚性支撑区、以及支撑机构安装区,所述刚性支撑区内凹设置于所述地面衔接区和支撑机构安装区之间,且所述刚性支撑区的底面均匀固接有多个纵横交错设置的加强筋板;
固定牵拉机构,所述平台本体的地面衔接区的底面固定抵接于基坑冠梁内侧的地面上,且所述地面衔接区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相应的固定台阶孔,所述固定牵拉机构包含贯穿插接于所述固定台阶孔下侧的地面上的中空插接杆件,所述中空插接杆件的顶部密封固接有一可对所述固定台阶孔形成卡紧的固定块,所述固定块通过螺纹连接方式向下连接有一套设于所述中空插接杆件内的驱动螺杆,所述驱动螺杆的顶部设置有螺杆转动驱动用内六角槽,驱动螺杆的底部固接有一相应的驱动齿轮;所述中空插接杆件的下侧在与所述驱动齿轮相对应的位置上分别横向设置有若干个相应的锚紧件,所述锚紧件通过螺纹连接方式连接到所述中空插接杆件的侧壁上,锚紧件的外端部呈尖状设置,锚紧件的内端部固接有与所述驱动齿轮相啮合的从动齿轮;所述驱动齿轮与从动齿轮的传动比为1:1,所述锚紧件的螺距与所述驱动螺杆的螺距一致;在所述中空插接杆件固定插接到位之后,驱动所述驱动螺杆转动下行,以驱动所述锚紧件转动向外移动,使所述锚紧件的外侧分别横向穿接所述中空插接杆件外侧的土层里;
若干个支撑立柱,分别固定支撑于所述平台本体的支撑机构安装区的底部与基坑冠梁的上部之间。
所述中空插接杆件是由上部限位管和下部插接管组成,所述下部插接管的直径小于所述上部限位管的直径,且所述下部插接管的底端部固接有相应的圆锥状钻头。
所述支撑立柱为支撑方管,所述支撑机构安装区的底部在与所述支撑立柱相对应的位置上内凹设置有相应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固定嵌装有一相应的固定盒体,所述固定盒体包含固定焊接于所述安装槽内的上盒体、以及呈阶梯状固定衔接于所述上盒体下侧的下盒体,所述下盒体的规格小于所述上盒体;所述支撑立柱的顶部套接于所述下盒体的外侧并固定焊接到所述上盒体外侧的支撑机构安装区上,且所述支撑立柱的上部固接有一顶面抵接到所述下盒体底部的支撑封板。
所述上盒体、下盒体组成的固定盒体内固定填充有诸多摩擦耗能用阻尼粒子,所述阻尼粒子包括铁基球体状粒子颗粒。
所述支撑立柱内设置有立柱焊缝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支撑立柱与平台本体的支撑机构安装区之间的焊缝是否出现开裂,并在焊缝出现开裂后发出报警信号。
所述支撑封板下侧的支撑立柱上固接有一与所述支撑封板呈间隔设置的安装板,所述立柱焊缝检测装置包含固定设置于所述安装板上的控制模块、以及连接到所述控制模块上的信号发射模块和供电模块,所述立柱焊缝检测装置还包括若干个连接到所述控制模块上的触发开关,所述触发开关均匀分布固定设置于所述支撑立柱的内壁与所述下盒体的外壁之间;所述触发开关上侧的支撑立柱与所述下盒体之间固定设置有一相应的缓冲橡胶层,所述缓冲橡胶层的底部在与所述触发开关相对应的位置上分别向下固接有相应的塑料压块;在所述支撑立柱与平台本体的支撑机构安装区出现焊缝开裂时,当施工车辆移动至平台本体后,所述平台本体在受力后与所述支撑立柱之间产生相对位移,对所述缓冲橡胶层形成挤压,被挤压后的缓冲橡胶层驱动塑料压块对相应的触发开关形成触压,使所述触发开关向所述控制模块发出第一控制信号,所述控制模块在接收到所述第一控制信号时通过信号发射模块向接收端发出报警信号。
所述控制模块是由STM32F10x及其外围电路组成,所述信号发射模块为蓝牙模块,连接于STM32F10x的46、45、43管脚,所述供电模块为微型锂电池。
所述支撑立柱的底部向下固接有一相应的支撑底板,所述支撑底板与支撑立柱之间按等角度固接有多个相应的三角形加强板,通过螺栓锁紧方式将所述支撑底板固定设置于基坑冠梁的上部。
所述平台本体的支撑机构安装区的外端部上侧设置有一相应的安全梁。
所述安全梁的外端部向下设置有相应的限位凸沿,所述支撑机构安装区的外端部并排向外固接有若干个相应的限位轴,所述限位轴的外端部固接有相应的挡板,所述限位凸沿上设置有若干个与所述限位轴相适配的导孔,通过所述导孔与限位轴配合将所述安全梁可移动设置于所述限位轴上,所述挡板与限位凸沿之间的限位轴上分别固定套设有相应的螺旋弹簧。
本发明的优点:
1)本发明的平台本体包含地面衔接区、刚性支撑区、以及支撑机构安装区,刚性支撑区内凹设置于所述地面衔接区和支撑机构安装区之间,且刚性支撑区的底面均匀固接有多个纵横交错设置的加强筋板。在刚性支撑区与加强筋板的配合设置下有效确保本发明的平台本体的整体刚性,以防止因平台本体的自身重量过大而导致其支撑刚性不足的问题出现,且能够有效增加地面衔接区、以及支撑机构安装区的厚度,以便于本发明的固定牵拉机构、以及支撑立柱的改进设置,从而使本发明形成更加稳定的整体。
2)本发明的固定牵拉机构包含贯穿插接于地面衔接区的固定台阶孔下侧的地面上的中空插接杆件,以及连接于中空插接杆件的顶部、并对地面衔接区的固定台阶孔形成卡紧的固定块,在中空插接杆件的作用下,有效初步对平台本体的横向位移形成限位,从而提升本发明的平台本体的稳定性;在此基础上,本发明进一步于固定块上设置有驱动螺杆、并在中空插接杆件的下侧横向设置有与连接于驱动螺杆上的驱动齿轮相对应的锚紧件,且在锚紧件上设置有与驱动齿轮相啮合的从动齿轮,由于驱动齿轮与从动齿轮的传动比为1:1,且锚紧件的螺距与驱动螺杆的螺距一致,因此,随着驱动螺杆的转动下行,锚紧件便会被驱动转动,以形成向外移动,从而使锚紧件的外侧分别横向穿接至中空插接杆件外侧的土层里,进而对中空插接杆件形成纵向限位,以防止平台本体在受力后向上翘起,从而进一步提升本发明的平台本体的稳定性。
使本发明能够有效对施工车辆形成稳定的支承,从而在保证施工车辆的行驶安全性的前提下,使施工车辆能够于基坑冠梁的上部与地面之间进行安全行驶和作业,以有效便于施工车辆进行相应的施工动作。
3)本发明的中空插接杆件是由上部限位管和下部插接管组成,下部插接管的直径小于上部限位管的直径,且下部插接管的底端部固接有相应的圆锥状钻头,使中空插接杆件在贯穿插接进入基坑冠梁内侧的地面时,能够逐步对地面的土层形成挤压贯穿,以提升中空插接杆件贯穿插接于地面的土层内的施工便捷性。
4)本发明的支撑立柱采用支撑方管,而支撑机构安装区的底部则设置有与支撑立柱相对应的安装槽,并在该安装槽内固定嵌装有固定盒体,固定盒体包含固定焊接于安装槽内的上盒体、以及呈阶梯状固定衔接于上盒体下侧的下盒体,支撑立柱的顶部套接于下盒体的外侧、并固定焊接到上盒体外侧的支撑机构安装区上,且支撑立柱的上部固接有一顶面抵接到下盒体底部的支撑封板。在固定盒体的介入下,有效在支撑立柱与平台本体的支撑机构安装区的固定焊接的基础上,增加一道卡紧固定,即使支撑立柱与平台本体的支撑机构安装区之间的焊缝产生开裂时,通过固定盒体卡紧,也能够有效形成第二道支撑衔接,从而防止平台本体与支撑立柱之间的连接完全失效,进而有效提升本发明的使用安全性。
5)本发明的上盒体和下盒体所组成的固定盒体内固定填充有诸多摩擦耗能用阻尼粒子,通过阻尼粒子之间的摩擦耗能,即可大幅降低支撑立柱与支撑机构安装区的衔接处的振动量,以大幅降低支撑立柱与平台本体的支撑机构安装区之间的焊缝的开裂率。
6)本发明的下盒体的规格小于上盒体,从而可在支撑立柱的内壁与下盒体的外壁的底部之间进行触发开关安装,并可在触发开关上侧的支撑立柱与下盒体之间进行缓冲橡胶层设置,当支撑立柱与平台本体的支撑机构安装区之间的焊缝不出现开裂时,支撑立柱与固定盒体之间不会产生明显的相对位移,因此不会对缓冲橡胶层造成挤压;而当支撑立柱与平台本体的支撑机构安装区出现焊缝开裂时,在施工车辆移动至平台本体后,则平台本体与支撑立柱的衔接处将在受力的条件下将产生晃动,从而对缓冲橡胶层形成挤压,而被挤压后的缓冲橡胶层将驱动塑料压块对相应的触发开关形成触压,使触发开关向控制模块发出第一控制信号,控制模块在接收到第一控制信号时通过信号发射模块向接收端发出报警信号,使施工方能够及时获取到支撑立柱与平台本体的支撑机构安装区出现焊缝开裂的信息,从而及时将施工车辆驶离平台本体,后续再对支撑立柱与平台本体的衔接处进行焊缝修补、或采取其他的维保应对措施,从而进一步大幅提升本发明的使用安全性。
7)本发明的平台本体的支撑机构安装区的外端部上侧设置有一相应的安全梁,从而可对施工车辆形成阻挡,以降低施工车辆出现驶出平台本体的外侧的风险;最主要的是,本发明在安全梁的外端部向下设置有限位凸沿,并在支撑机构安装区的外端部并排向外固接有若干个限位轴,通过设置于限位凸沿上的导孔与限位轴配合将安全梁整体可移动设置于限位轴上,再通过固接于限位轴外端部的挡板、以及固定套设于限位轴上的螺旋弹簧的介入下,有效实现对安全梁的缓冲安装,一旦施工车辆的轮体顶紧到安全梁之后,安全梁受力后外移、同时螺旋弹簧受力被压缩,从而对施工车辆形成缓冲式刹车阻挡,以进一步降低施工车辆出现驶出平台本体的外侧的风险。
8)虽然,通过安全梁的可移动限位设置,能够降低施工车辆出现驶出平台本体的风险,但是一旦施工车辆外移至其轮体被安全梁缓冲阻挡时,则其整体重心将外移,此时即使施工车辆顺利刹车了,也可能由于平台本体的受力点外移而导致其整体上翘,从而产生巨大的安全隐患,此时,通过固定牵拉机构的中空插接杆件与锚紧件的配合作用下,对平台本体整体形成纵向限位,即可防止平台本体在受力点后移之后向上翘起,从而能够进一步提升本发明的平台本体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使用状态图。
图3为本发明的固定牵拉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立柱焊缝检测装置的控制模块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现将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结构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考图1-5,一种设置于基坑冠梁上部的施工车辆支承平台,包括
平台本体1,包含地面衔接区101、刚性支撑区102、以及支撑机构安装区103,所述刚性支撑区102内凹设置于所述地面衔接区101和支撑机构安装区103之间,且所述刚性支撑区102的底面均匀固接有多个纵横交错设置的加强筋板104;
固定牵拉机构2,所述平台本体1的地面衔接区101的底面固定抵接于基坑冠梁3内侧的地面上,且所述地面衔接区101上设置有若干个相应的固定台阶孔,所述固定牵拉机构2包含贯穿插接于所述固定台阶孔下侧的地面上的中空插接杆件201,所述中空插接杆件201的顶部密封固接有一可对所述固定台阶孔形成卡紧的固定块202,所述固定块202通过螺纹连接方式向下连接有一套设于所述中空插接杆件201内的驱动螺杆203,所述驱动螺杆203的顶部设置有螺杆转动驱动用内六角槽4,驱动螺杆203的底部固接有一相应的驱动齿轮204;所述中空插接杆件201的下侧在与所述驱动齿轮204相对应的位置上分别横向设置有若干个相应的锚紧件205,所述锚紧件205通过螺纹连接方式连接到所述中空插接杆件201的侧壁上,锚紧件205的外端部呈尖状设置,锚紧件205的内端部固接有与所述驱动齿轮204相啮合的从动齿轮206;所述驱动齿轮204与从动齿轮206的传动比为1:1,所述锚紧件205的螺距与所述驱动螺杆203的螺距一致;在所述中空插接杆件201固定插接到位之后,驱动所述驱动螺杆203转动下行,以驱动所述锚紧件205转动向外移动,使所述锚紧件205的外侧分别横向穿接所述中空插接杆件201外侧的土层里;
若干个支撑立柱5,分别固定支撑于所述平台本体1的支撑机构安装区103的底部与基坑冠梁3的上部之间。
在刚性支撑区102与加强筋板104的配合设置下有效确保本发明的平台本体1的整体刚性,以防止因平台本体1的自身重量过大而导致其支撑刚性不足的问题出现,且能够有效增加地面衔接区101、以及支撑机构安装区103的厚度,以便于本发明的固定牵拉机构2、以及支撑立柱5的改进设置,从而使本发明形成更加稳定的整体。
本发明在中空插接杆件201的作用下,有效初步对平台本体1的横向位移形成限位,从而提升本发明的平台本体1的稳定性;在此基础上,本发明进一步于固定块202上设置有驱动螺杆203、并在中空插接杆件201的下侧横向设置有与连接于驱动螺杆上203的驱动齿轮204相对应的锚紧件205,且在锚紧件205上设置有与驱动齿轮204相啮合的从动齿轮206,由于驱动齿轮204与从动齿轮206的传动比为1:1,且锚紧件205的螺距与驱动螺杆203的螺距一致,因此,随着驱动螺杆203的转动下行,锚紧件205便会被驱动转动,以形成向外移动,从而使锚紧件205的外侧分别横向穿接至中空插接杆件201外侧的土层里,进而对中空插接杆件201形成纵向限位,以防止平台本体1在受力后向上翘起,从而进一步提升本发明的平台本体1的稳定性。
使本发明能够有效对施工车辆形成稳定的支承,从而在保证施工车辆的行驶安全性的前提下,使施工车辆能够于基坑冠梁3的上部与地面之间进行安全行驶和作业,以有效便于施工车辆进行相应的施工动作。
所述中空插接杆件201是由上部限位管2011和下部插接管2012组成,所述下部插接管2012的直径小于所述上部限位管2011的直径,且所述下部插接管2012的底端部固接有相应的圆锥状钻头2013。使中空插接杆件201在贯穿插接进入基坑冠梁3内侧的地面时,能够逐步对地面的土层形成挤压贯穿,以提升中空插接杆件201贯穿插接于地面的土层内的施工便捷性。
所述支撑立柱5为支撑方管,所述支撑机构安装区103的底部在与所述支撑立柱5相对应的位置上内凹设置有相应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固定嵌装有一相应的固定盒体6,所述固定盒体6包含固定焊接于所述安装槽内的上盒体601、以及呈阶梯状固定衔接于所述上盒体601下侧的下盒体602,所述下盒体602的规格小于所述上盒体601;所述支撑立柱5的顶部套接于所述下盒体602的外侧并固定焊接到所述上盒体601外侧的支撑机构安装区103上,且所述支撑立柱5的上部固接有一顶面抵接到所述下盒体602底部的支撑封板7。
在固定盒体6的介入下,有效在支撑立柱5与平台本体1的支撑机构安装区103的固定焊接的基础上,增加一道卡紧固定,即使支撑立柱5与平台本体1的支撑机构安装区103之间的焊缝产生开裂时,通过固定盒体6卡紧,也能够有效形成第二道支撑衔接,从而防止平台本体1与支撑立柱5之间的连接完全失效,进而有效提升本发明的使用安全性。
所述上盒体601、下盒体602组成的固定盒体6内固定填充有诸多摩擦耗能用阻尼粒子8,所述阻尼粒子8包括铁基球体状粒子颗粒。通过阻尼粒子8之间的摩擦耗能,即可大幅降低支撑立柱5与支撑机构安装区103的衔接处的振动量,以大幅降低支撑立柱5与平台本体1的支撑机构安装区103之间的焊缝的开裂率。
所述支撑立柱5内设置有立柱焊缝检测装置9,用于检测支撑立柱5与平台本体1的支撑机构安装区103之间的焊缝是否出现开裂,并在焊缝出现开裂后发出报警信号。
所述支撑封板7下侧的支撑立柱5上固接有一与所述支撑封板7呈间隔设置的安装板10,所述立柱焊缝检测装置9包含固定设置于所述安装板10上的控制模块901、以及连接到所述控制模块901上的信号发射模块902和供电模块903,所述立柱焊缝检测装置9还包括若干个连接到所述控制模块901上的触发开关904,所述触发开关904均匀分布固定设置于所述支撑立柱5的内壁与所述下盒体602的外壁之间;所述触发开关904上侧的支撑立柱5与所述下盒体之间固定设置有一相应的缓冲橡胶层11,所述缓冲橡胶层11的底部在与所述触发开关904相对应的位置上分别向下固接有相应的塑料压块12;在所述支撑立柱5与平台本体1的支撑机构安装区103出现焊缝开裂时,当施工车辆移动至平台本体1后,所述平台本体1在受力后与所述支撑立柱5之间产生相对位移,对所述缓冲橡胶层11形成挤压,被挤压后的缓冲橡胶层11驱动塑料压块12对相应的触发开关904形成触压,使所述触发开关904向所述控制模块901发出第一控制信号,所述控制模块901在接收到所述第一控制信号时通过信号发射模块902向接收端发出报警信号。本实施例中,所述报警信号的接收端为手机。
当支撑立柱5与平台本体1的支撑机构安装区103之间的焊缝不出现开裂时,支撑立柱5与固定盒体6之间不会产生明显的相对位移,因此不会对缓冲橡胶层11造成挤压;而当支撑立柱5与平台本体1的支撑机构安装区103出现焊缝开裂时,在施工车辆移动至平台本体1后,则平台本体1与支撑立柱5的衔接处将在受力的条件下将产生晃动,从而对缓冲橡胶层11形成挤压,而被挤压后的缓冲橡胶层11将驱动塑料压块12对相应的触发开关904形成触压,使触发开关904向控制模块901发出第一控制信号,控制模块901在接收到第一控制信号时通过信号发射模块902向接收端发出报警信号,使施工方能够及时获取到支撑立柱5与平台本体1的支撑机构安装区103出现焊缝开裂的信息,从而及时将施工车辆驶离平台本体1,后续再对支撑立柱5与平台本体1的衔接处进行焊缝修补、或采取其他的维保应对措施,从而进一步大幅提升本发明的使用安全性。
本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模块901是由STM32F10x及其外围电路组成,所述信号发射模块902为蓝牙模块,连接于STM32F10x的46、45、43管脚,所述供电模块903为微型锂电池。
所述支撑立柱5的底部向下固接有一相应的支撑底板13,所述支撑底板13与支撑立柱5之间按等角度固接有多个相应的三角形加强板14,通过螺栓锁紧方式将所述支撑底板13固定设置于基坑冠梁3的上部。
所述平台本体1的支撑机构安装区103的外端部上侧设置有一相应的安全梁15。所述安全梁15的外端部向下设置有相应的限位凸沿1501,所述支撑机构安装区103的外端部并排向外固接有若干个相应的限位轴16,所述限位轴16的外端部固接有相应的挡板17,所述限位凸沿1501上设置有若干个与所述限位轴16相适配的导孔,通过所述导孔与限位轴16配合将所述安全梁15可移动设置于所述限位轴16上,所述挡板17与限位凸沿1501之间的限位轴16上分别固定套设有相应的螺旋弹簧18。
本发明的平台本体1的支撑机构安装区103的外端部上侧设置有一相应的安全梁15,从而可对施工车辆形成阻挡,以降低施工车辆出现驶出平台本体1的外侧的风险;最主要的是,本发明在安全梁15的外端部向下设置有限位凸沿1501,并在支撑机构安装区103的外端部并排向外固接有若干个限位轴16,通过设置于限位凸沿1501上的导孔与限位轴16配合将安全梁15整体可移动设置于限位轴16上,再通过固接于限位轴16外端部的挡板17、以及固定套设于限位轴16上的螺旋弹簧18的介入下,有效实现对安全梁15的缓冲安装,一旦施工车辆的轮体顶紧到安全梁15之后,安全梁15受力后外移、同时螺旋弹簧18受力被压缩,从而对施工车辆形成缓冲式刹车阻挡,以进一步降低施工车辆出现驶出平台本体1的外侧的风险。
通过安全梁15的可移动限位设置,能够降低施工车辆出现驶出平台本体1的风险,但是一旦施工车辆外移至其轮体被安全梁15缓冲阻挡时,则其整体重心将外移,此时即使施工车辆顺利刹车了,也可能由于平台本体1的受力点外移而导致其整体上翘,从而产生巨大的安全隐患,此时,通过固定牵拉机构2的中空插接杆件201与锚紧件205的配合作用下,对平台本体1整体形成纵向限位,即可防止平台本体1在受力点后移之后向上翘起,从而能够进一步提升本发明的平台本体1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设置于基坑冠梁上部的施工车辆支承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
平台本体(1),包含地面衔接区(101)、刚性支撑区(102)、以及支撑机构安装区(103),所述刚性支撑区(102)内凹设置于所述地面衔接区(101)和支撑机构安装区(103)之间,且所述刚性支撑区(102)的底面均匀固接有多个纵横交错设置的加强筋板(104);
固定牵拉机构(2),所述平台本体(1)的地面衔接区(101)的底面固定抵接于基坑冠梁(3)内侧的地面上,且所述地面衔接区(101)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相应的固定台阶孔,所述固定牵拉机构(2)包含贯穿插接于所述固定台阶孔下侧的地面上的中空插接杆件(201),所述中空插接杆件(201)的顶部密封固接有一对所述固定台阶孔形成卡紧的固定块(202),所述固定块(202)通过螺纹连接方式向下连接有一套设于所述中空插接杆件(201)内的驱动螺杆(203),所述驱动螺杆(203)的顶部设置有螺杆转动驱动用内六角槽(4),驱动螺杆(203)的底部固接有一相应的驱动齿轮(204);所述中空插接杆件(201)的下侧在与所述驱动齿轮(204)相对应的位置上分别横向设置有若干个相应的锚紧件(205),所述锚紧件(205)通过螺纹连接方式连接到所述中空插接杆件(201)的侧壁上,锚紧件(205)的外端部呈尖状设置,锚紧件(205)的内端部固接有与所述驱动齿轮(204)相啮合的从动齿轮(206);所述驱动齿轮(204)与从动齿轮(206)的传动比为1:1,所述锚紧件(205)的螺距与所述驱动螺杆(203)的螺距一致;在所述中空插接杆件(201)固定插接到位之后,驱动所述驱动螺杆(203)转动下行,以驱动所述锚紧件(205)转动向外移动,使所述锚紧件(205)的外侧分别横向穿接所述中空插接杆件(201)外侧的土层里;
若干个支撑立柱(5),分别固定支撑于所述平台本体(1)的支撑机构安装区(103)的底部与基坑冠梁(3)的上部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设置于基坑冠梁上部的施工车辆支承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插接杆件(201)是由上部限位管(2011)和下部插接管(2012)组成,所述下部插接管(2012)的直径小于所述上部限位管(2011)的直径,且所述下部插接管(2012)的底端部固接有相应的圆锥状钻头(201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设置于基坑冠梁上部的施工车辆支承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立柱(5)为支撑方管,所述支撑机构安装区(103)的底部在与所述支撑立柱(5)相对应的位置上内凹设置有相应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固定嵌装有一相应的固定盒体(6),所述固定盒体(6)包含固定焊接于所述安装槽内的上盒体(601)、以及呈阶梯状固定衔接于所述上盒体(601)下侧的下盒体(602),所述下盒体(602)的规格小于所述上盒体(601);所述支撑立柱(5)的顶部套接于所述下盒体(602)的外侧并固定焊接到所述上盒体(601)外侧的支撑机构安装区(103)上,且所述支撑立柱(5)的上部固接有一顶面抵接到所述下盒体(602)底部的支撑封板(7)。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设置于基坑冠梁上部的施工车辆支承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盒体(601)、下盒体(602)组成的固定盒体(6)内固定填充有诸多摩擦耗能用阻尼粒子(8),所述阻尼粒子(8)包括铁基球体状粒子颗粒。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设置于基坑冠梁上部的施工车辆支承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立柱(5)内设置有立柱焊缝检测装置(9),用于检测支撑立柱(5)与平台本体(1)的支撑机构安装区(103)之间的焊缝是否出现开裂,并在焊缝出现开裂后发出报警信号。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设置于基坑冠梁上部的施工车辆支承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封板(7)下侧的支撑立柱(5)上固接有一与所述支撑封板(7)呈间隔设置的安装板(10),所述立柱焊缝检测装置(9)包含固定设置于所述安装板(10)上的控制模块(901)、以及连接到所述控制模块(901)上的信号发射模块(902)和供电模块(903),所述立柱焊缝检测装置(9)还包括若干个连接到所述控制模块(901)上的触发开关(904),所述触发开关(904)均匀分布固定设置于所述支撑立柱(5)的内壁与所述下盒体(602)的外壁之间;所述触发开关(904)上侧的支撑立柱(5)与所述下盒体之间固定设置有一相应的缓冲橡胶层(11),所述缓冲橡胶层(11)的底部在与所述触发开关(904)相对应的位置上分别向下固接有相应的塑料压块(12);在所述支撑立柱(5)与平台本体(1)的支撑机构安装区(103)出现焊缝开裂时,当施工车辆移动至平台本体(1)后,所述平台本体(1)在受力后与所述支撑立柱(5)之间产生相对位移,对所述缓冲橡胶层(11)形成挤压,被挤压后的缓冲橡胶层(11)驱动塑料压块(12)对相应的触发开关(904)形成触压,使所述触发开关(904)向所述控制模块(901)发出第一控制信号,所述控制模块(901)在接收到所述第一控制信号时通过信号发射模块(902)向接收端发出报警信号。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设置于基坑冠梁上部的施工车辆支承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901)是由STM32F10x及其外围电路组成,所述信号发射模块(902)为蓝牙模块,连接于STM32F10x的46、45、43管脚,所述供电模块(903)为微型锂电池。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设置于基坑冠梁上部的施工车辆支承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立柱(5)的底部向下固接有一相应的支撑底板(13),所述支撑底板(13)与支撑立柱(5)之间按等角度固接有多个相应的三角形加强板(14),通过螺栓锁紧方式将所述支撑底板(13)固定设置于基坑冠梁(3)的上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设置于基坑冠梁上部的施工车辆支承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本体(1)的支撑机构安装区(103)的外端部上侧设置有一相应的安全梁(15)。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设置于基坑冠梁上部的施工车辆支承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梁(15)的外端部向下设置有相应的限位凸沿(1501),所述支撑机构安装区(103)的外端部并排向外固接有若干个相应的限位轴(16),所述限位轴(16)的外端部固接有相应的挡板(17),所述限位凸沿(1501)上设置有若干个与所述限位轴(16)相适配的导孔,通过所述导孔与限位轴(16)配合将所述安全梁(15)可移动设置于所述限位轴(16)上,所述挡板(17)与限位凸沿(1501)之间的限位轴(16)上分别固定套设有相应的螺旋弹簧(18)。
CN202310885953.XA 2023-07-19 2023-07-19 一种设置于基坑冠梁上部的施工车辆支承平台 Active CN11660736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885953.XA CN116607364B (zh) 2023-07-19 2023-07-19 一种设置于基坑冠梁上部的施工车辆支承平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885953.XA CN116607364B (zh) 2023-07-19 2023-07-19 一种设置于基坑冠梁上部的施工车辆支承平台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607364A CN116607364A (zh) 2023-08-18
CN116607364B true CN116607364B (zh) 2023-09-15

Family

ID=876768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885953.XA Active CN116607364B (zh) 2023-07-19 2023-07-19 一种设置于基坑冠梁上部的施工车辆支承平台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607364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70017194A (ko) * 2015-08-05 2017-02-15 김용여 경량의 복공판과 받침대를 매개로 한 개착식 흙막이 가시설 및 이 시공 공법
CN206070385U (zh) * 2016-09-14 2017-04-05 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 临时匝道桥头支护装置
CN106759367A (zh) * 2017-02-24 2017-05-31 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明挖基坑的临时道路铺设方法
CN108316339A (zh) * 2018-02-06 2018-07-24 中铁上海工程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透水性地质大型拱桥基础的施工方法
CN108842820A (zh) * 2018-08-19 2018-11-20 中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地铁车站换乘节点段基坑施工方法
CN114439041A (zh) * 2022-01-27 2022-05-06 浙大城市学院 一种桥下边通车边施工基坑盖挖结构及施工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70017194A (ko) * 2015-08-05 2017-02-15 김용여 경량의 복공판과 받침대를 매개로 한 개착식 흙막이 가시설 및 이 시공 공법
CN206070385U (zh) * 2016-09-14 2017-04-05 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 临时匝道桥头支护装置
CN106759367A (zh) * 2017-02-24 2017-05-31 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明挖基坑的临时道路铺设方法
CN108316339A (zh) * 2018-02-06 2018-07-24 中铁上海工程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透水性地质大型拱桥基础的施工方法
CN108842820A (zh) * 2018-08-19 2018-11-20 中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地铁车站换乘节点段基坑施工方法
CN114439041A (zh) * 2022-01-27 2022-05-06 浙大城市学院 一种桥下边通车边施工基坑盖挖结构及施工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607364A (zh) 2023-08-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742241U (zh) 一种钢管灌注预应力稳压封桩装置
CN102296604B (zh) 恒阻大变形缆索及其恒阻装置
CN111827317B (zh) 一种可耗能减震支护结构及施工方法
CN205935236U (zh) 一种自复位方钢管混凝土框架柱脚节点
CN116607364B (zh) 一种设置于基坑冠梁上部的施工车辆支承平台
CN114293571B (zh) 一种塔吊式高陡边坡锚固施工装置
CN210368948U (zh) 一种建筑基础工程用的组合桩
CN105220720A (zh) 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物基础加固桩及其压桩施工方法
CN113247792A (zh) 一种建筑塔吊
CN113279342A (zh) 一种提高应用稳定性的涵洞支撑结构
CN113216387A (zh) 一种可控耗能摇摆柱柱脚
CN110805164B (zh) 底部带有减震耗能连接件的装配式剪力墙
CN218027660U (zh) 一种可降低冲击力的桩基施工装置
CN108360556B (zh) 一种装配式抗震锚杆挡土墙及其施工方法
CN213574151U (zh) 一种适用于连拱隧道锁脚锚杆定位锚固的安装装置
CN205399242U (zh) 隧道口柔性鼻形滚石排导棚洞结构体
CN213805472U (zh) 一种输电线塔锚索螺旋桩-承台基础结构
CN110106903B (zh) 一种抗震型耐腐蚀建筑桩基
CN204982875U (zh) 一种抢险专用击入式伞型锚
CN210152295U (zh) 一种可周转插销式的逆作法钢管柱调垂导向装置
CN201162217Y (zh) 混凝土扩底桩施工设备
CN217352111U (zh) 一种预制柱桩结构
CN213417798U (zh) 顶部带钢转接环的大直径预应力混凝土管桩
CN220927882U (zh) 一种房屋建筑用基坑支护机构
CN210597276U (zh) 一种抗渗钢管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