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602024A -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及其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及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602024A
CN116602024A CN202080107859.6A CN202080107859A CN116602024A CN 116602024 A CN116602024 A CN 116602024A CN 202080107859 A CN202080107859 A CN 202080107859A CN 116602024 A CN116602024 A CN 11660202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blocks
data
uci
data block
block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10785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锐杰
官磊
李胜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66020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60202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1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up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the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02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transmission rate
    • H04L1/000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transmission rate by switching between different modulation schem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09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channel cod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2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signalling
    • H04L1/0028Formatting
    • H04L1/0031Multiple signaling transmiss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56Systems characterized by the type of code used
    • H04L1/007Unequal error prot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4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allocation of payloa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2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signalling
    • H04L1/0026Transmission of channel quality ind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2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signalling
    • H04L1/0028Formatting
    • H04L1/0029Reduction of the amount of signalling, e.g. retention of useful signalling or differential signal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2001/0098Unequal error prot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14Three-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23Time-frequency-spa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及其装置,该方法包括:终端设备通过上行数据信道向网络设备发送上行控制信息UCI;该上行数据信道承载N个数据块,N个数据块包括第一数据块和第二数据块,N为大于或等于2的正整数;其中,第一数据块通过第一调制编码方案MCS调制,第二数据块通过第二MCS调制。通过实施本申请实施例,有利于确保下行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Description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及其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及其装置。
背景技术
在上行控制信道的时域资源和上行数据信道的时域资源重叠的情况下,终端设备发送上行控制信道或上行数据信道,即只发送其中一个信道。若终端设备发送上行数据信道,上行控制信道上承载的信息,如上行控制信息(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UCI),将会被丢弃。
然而,丢弃UCI会影响下行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及其装置,有利于确保下行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信息传输方法,该方法的执行主体可以是终端设备,也可以是应用于终端设备中的芯片。该方法包括:终端设备确定上行控制信息UCI,并通过上行数据信道向网络设备发送该UCI;该上行数据信道承载N个数据块,N个数据块包括第一数据块和第二数据块,N为大于或等于2的正整数;其中,第一数据块通过第一调制编码方案MCS调制,第二数据块通过第二MCS调制。
在该技术方案中,一方面,通过上行数据信道传输UCI,有利于确保下行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另一方面,相较于现有技术中通过一个数据块传输终端设备的业务数据,采用通过N个数据块传输终端设备的业务数据的方案,有利于确保终端设备的业务质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上行数据信道的时频资源与UCI的时频资源重叠。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前述N个数据块中的任意两个数据块占用的时频资源部分重叠或者完全不重叠。
在该技术方案中,N个数据块中的任意两个数据块占用的时频资源完全不重叠,使得在时域上或在频域上即可区分出N个数据块中的各个数据块,相较于通过空间资源(例如层,layer)以区分数据块的方式,具有更好的灵活性。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前述UCI不包括信道状态信息CSI。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该UCI占用的比特数小于A*B,A≥0,B为前述N个数据块中至少一个数据块所对应的比特数。
在该技术方案中,UCI占用的比特数小于A*B表示:UCI占用的比特数较少。UCI在上行数据信道上传输时,需要占用上行数据信道的时频资源,使得上行数据信道中本来用于传输数据块的时频资源可能变少。UCI占用的比特数小于A*B,能够限制允许通过上行数据信道传输的UCI的比特数,从而有利于防止UCI将上行数据信道的资源全部占用,而导致无法传输数据块。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B具体为m 1个数据块所对应的比特数,1≤m 1≤N,m 1为正整数;m 1个数据块属于前述N个数据块;其中,m 1个数据块由N个数据块中至少一个数据块所 对应的比特数确定;或者,m 1个数据块由N个数据块中至少一个数据块的优先级确定。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UCI的频谱效率大于第n 1个数据块的频谱效率;1≤n 1≤N,n 1为正整数。
在该技术方案中,UCI的频谱效率大于第n1个数据块的频谱效率表示:UCI对可靠性的要求低于第n 1个数据块对可靠性的要求。这样通过上行数据信道传输UCI时,能够更好的确保UCI的可靠性。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第n 1个数据块由N个数据块中至少一个数据块的频谱效率确定;或者,述第n 1个数据块由N个数据块中至少一个数据块对应的MCS确定;或者,第n 1个数据块由N个数据块中至少一个数据块的优先级和UCI的优先级确定;或者,n 1个数据块由N个数据块中至少一个数据块所对应的比特数确定。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UCI的优先级与上行数据信道的优先级相同;或者,该UCI的优先级与N个数据块中至少一个数据块的优先级相同。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该方法还包括:终端设备将数值P与数值Q中的最小值,确定为上行数据信道上用于传输UCI的资源单元的数量;其中,该数值P为该UCI占用的资源单元的数量;数值Q为该上行数据信道上用于传输该UCI的资源单元的数量的上限值,其中,P、Q分别是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该数值P由N个数据块中至少一个数据块所对应的比特数确定。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该数值P由N个数据块中的m 2个数据块所对应的比特数确定;1≤m 2≤N,m 2为正整数;其中,该m 2个数据块由N个数据块中至少一个数据块的优先级与UCI的优先级确定;或者,该m 2个数据块由N个数据块中至少一个数据块所对应的比特数确定。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该数值P由第n 2个数据块对应的调制方式和/或码率确定;1≤n 2≤N,n 2为正整数。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该第n 2个数据块由述N个数据块中至少一个数据块的优先级与UCI的优先级确定;或者,该第n 2个数据块由N个数据块中至少一个数据块的频谱效率确定;或者,该第n 2个数据块由N个数据块中至少一个数据块对应的MCS确定。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前述数值Q由第n 3个数据块占用的资源单元的数量,和/或,该第n 3个数据块对应的第一参数确定;1≤n 3≤N,n 3为正整数;该第一参数用于确定数值Q,以使数值Q小于N个数据块占用的资源单元的数量之和。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该第n 3个数据块由N个数据块中至少一个数据块的优先级与UCI的优先级确定;或者,该第n 3个数据块由N个数据块中至少一个数据块所对应的比特数确定;或者,该第n 3个数据块由N个数据块中至少一个数据块的频谱效率确定;或者,该第n 3个数据块由N个数据块中至少一个数据块对应的MCS确定。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前述第n 3个数据块对应的第一参数由网络设备根据该第n 3个数据块对应的可靠性相关参数确定;或者,该第一参数由该网络设备根据该第n 3个数据块的优先级确定。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UCI占用的时频资源包括于N个数据块中的m 3个数据块对应的时频资源中;1≤m 3≤N,m 3为正整数;其中,该m 3个数据块由N个数据块中至少一个数 据块的优先级确定;或者,该m 3个数据块由N个数据块中至少一个数据块的优先级与UCI的优先级确定;或者,该m 3个数据块由N个数据块中至少一个数据块对应的可靠性相关参数确定;或者,该m 3个数据块由N个数据块中至少一个数据块的频谱效率确定;或者,该m 3个数据块由N个数据块中至少一个数据块对应的MCS确定;或者,该m 3个数据块由N个数据块中至少一个数据块对应的时延相关参数确定。
在该技术方案中,m 3个数据块可包括N个数据块中低优先级的数据块,通过该方法,使得UCI能够不影响优先级较高的数据块的传输性能。或者,m 3个数据块可包括N个数据块中与UCI的优先级相同的数据块,通过该方法,使得UCI能够不影响比该UCI的优先级更高的数据块的传输性能。或者,m 3个数据块可包括N个数据块中对应的可靠性相关参数的取值最小的数据块。数据块对应的可靠性相关参数可用于指示该数据块对于可靠性的要求。数据块对应的可靠性相关参数的取值越小,可以表示该数据块对于可靠性的要求越低。通过该方式,使得UCI能够不影响对于可靠性的要求较高的数据块的传输性能。或者,m 3个数据块可包括N个数据块中频谱效率最高的数据块。频谱效率越高的数据块对于可靠性的要求越低。通过该方式,使得UCI能够不影响对于可靠性的要求较高的数据块的传输性能。或者,m 3个数据块可包括N个数据块中对应的MCS index最大的数据块。MCS index越大的数据块对于可靠性的要求越低,通过该方式,使得UCI能够不影响对于可靠性的要求较高的数据块的传输性能。或者,m 3个数据块可包括N个数据块中对应的时延相关参数的取值最小的数据块。数据块对应的时延相关参数可用于指示该数据块对于时延的要求,数据块对应的时延相关参数的取值越小,可以表示该数据块对于时延的要求越低。通过该方式,使得UCI能够不影响对于时延的要求较高的数据块的传输性能。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该方法还包括:终端设备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前述m 3个数据块。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该指示信息还用于指示m 3个数据块中各个数据块被UCI所占用的资源单元的数量。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另一种信息传输方法,该方法的执行主体可以是网络设备,也可以是应用于网络设备中的芯片。该方法包括:网络设备接收来自终端设备的上行数据信道,并从该上行数据信道上获取上行控制信息UCI;该上行数据信道承载N个数据块,N个数据块包括第一数据块和第二数据块,N为大于或等于2的正整数;其中,第一数据块通过第一调制编码方案MCS调制,第二数据块通过第二MCS调制。
在该技术方案中,一方面,UCI通过上行数据信道传输,有利于确保下行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另一方面,相较于现有技术中通过一个数据块传输终端设备的业务数据,采用通过N个数据块传输终端设备的业务数据的方案,有利于确保终端设备的业务质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上行数据信道的时频资源与UCI的时频资源重叠。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前述N个数据块中的任意两个数据块占用的时频资源部分重叠或者完全不重叠。
在该技术方案中,N个数据块中的任意两个数据块占用的时频资源完全不重叠,使得在时域上或在频域上即可区分出N个数据块中的各个数据块,相较于通过空间资源(例如层,layer)以区分数据块的方式,具有更好的灵活性。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该方法还包括:网络设备根据第n 3个数据块对应的可靠性相关参数,确定该第n 3个数据块对应的第一参数;或者,该网络设备根据该第n 3个数据块的优先级,确定该第n 3个数据块对应的第一参数;其中,该第一参数用于确定数值Q,以使数值Q小于N个数据块占用的资源单元的数量之和;该数值Q为上行数据信道上用于传输UCI的资源单元的数量的上限值;其中,Q是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该方法还包括:该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用于指示N个数据块中的m 3个数据块;1≤m 3≤N,m 3为正整数;其中,UCI占用的时频资源包括于该m 3个数据块对应的时频资源中。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该指示信息还用于指示该m 3个数据块中各个数据块被该UCI所占用的资源单元的数量。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了又一种信息传输方法,该方法的执行主体可以是终端设备,也可以是应用于终端设备中的芯片。该方法包括:终端设备确定UCI,并确定是否允许该UCI通过上行数据信道传输,该上行数据信道承载1个数据块。若允许UCI通过该上行数据信道传输,该终端设备确定该上行数据信道上用于传输该UCI的资源单元的数量;并通过该上行数据信道向网络设备发送该UCI,该UCI占用的时频资源包括于该上行数据信道承载的数据块对应的时频资源中。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上行数据信道传输UCI,有利于确保下行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终端设备可以根据上行数据信道承载的数据块所对应的比特数,以及UCI占用的比特数,确定是否允许该UCI通过该上行数据信道传输。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若上行数据信道承载的数据块所对应的比特数与系数A之间的乘积,大于UCI占用的比特数,则可允许UCI通过该上行数据信道传输。
在该技术方案中,上行数据信道承载的数据块所对应的比特数与系数A之间的乘积,大于UCI占用的比特数,表示:UCI占用的比特数较少。通过这种方式,即使通过上行数据信道传输该UCI,该UCI不会占用上行数据信道的过多资源,从而在传输UCI的同时,有利于确保上行数据信道中承载的业务数据的正常传输。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终端设备可以根据UCI的频谱效率以及上行数据信道承载的数据块的频谱效率,确定是否允许UCI通过上行数据信道传输。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若UCI的频谱效率大于上行数据信道承载的数据块的频谱效率,则可允许UCI通过该上行数据信道传输。
在该技术方案中,UCI的频谱效率大于上行数据信道承载的数据块的频谱效率表示:UCI对可靠性的要求低于该数据块对可靠性的要求。这样通过上行数据信道传输UCI时,能更好的确保UCI的可靠性。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终端设备可以根据UCI的优先级与上行数据信道的优先级,确定是否允许UCI通过上行数据信道传输。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若UCI的优先级与上行数据信道的优先级相同,则可允许UCI通过上行数据信道传输。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具有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示例中终端设备的部分或全部功能,比如通信装置的功能可具备本申请中的部分 或全部实施例中的功能,也可以具备单独实施本申请中的任一个实施例的功能。所述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所述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单元或模块。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该通信装置的结构中可包括收发模块和处理模块。该处理模块被配置为支持通信装置执行上述方法中相应的功能。收发模块用于支持通信装置与其他设备之间的通信。该通信装置还可以包括存储模块,该存储模块用于与处理模块和收发模块耦合,其保存通信装置必要的计算机程序和数据。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该通信装置包括:处理模块,用于确定上行控制信息UCI;收发模块,用于通过上行数据信道向网络设备发送该UCI;该上行数据信道承载N个数据块,N个数据块包括第一数据块和第二数据块,N为大于或等于2的正整数;其中,第一数据块通过第一调制编码方案MCS调制,第二数据块通过第二MCS调制。
作为示例,处理模块可以为处理器,收发模块可以为收发器,存储模块可以为存储器。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用于确定上行控制信息UCI;收发器,用于通过上行数据信道向网络设备发送该UCI;该上行数据信道承载N个数据块,N个数据块包括第一数据块和第二数据块,N为大于或等于2的正整数;其中,第一数据块通过第一调制编码方案MCS调制,第二数据块通过第二MCS调制。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另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具有实现上述第二方面所述的方法示例中网络设备的部分或全部功能,比如通信装置的功能可具备本申请中的部分或全部实施例中的功能,也可以具备单独实施本申请中的任一个实施例的功能。所述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所述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单元或模块。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该通信装置的结构中可包括收发模块和处理模块。该处理模块被配置为支持通信装置执行上述方法中相应的功能。收发模块用于支持通信装置与其他设备之间的通信。该通信装置还可以包括存储模块,该存储模块用于与处理模块和收发模块耦合,其保存通信装置必要的计算机程序和数据。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该通信装置包括:收发模块,用于接收来自终端设备的上行数据信道;该上行数据信道承载N个数据块,N个数据块包括第一数据块和第二数据块,N为大于或等于2的正整数;其中,第一数据块通过第一调制编码方案MCS调制,第二数据块通过第二MCS调制;处理模块,用于从该上行数据信道上获取上行控制信息UCI。
作为示例,处理模块可以为处理器,收发模块可以为收发器,存储模块可以为存储器。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通信装置包括:收发器,用于接收来自终端设备的上行数据信道;该上行数据信道承载N个数据块,N个数据块包括第一数据块和第二数据块,N为大于或等于2的正整数;其中,第一数据块通过第一调制编码方案MCS调制,第二数据块通过第二MCS调制;处理器,用于从该上行数据信道上获取上行控制信息UCI。
第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又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具有实现上述第三方面所述的方法示例中终端设备的部分或全部功能,比如通信装置的功能可具备本申请中的部分或全部实施例中的功能,也可以具备单独实施本申请中的任一个实施例的功能。所述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所述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 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单元或模块。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该通信装置的结构中可包括收发模块和处理模块。该处理模块被配置为支持通信装置执行上述方法中相应的功能。收发模块用于支持通信装置与其他设备之间的通信。该通信装置还可以包括存储模块,该存储模块用于与处理模块和收发模块耦合,其保存通信装置必要的计算机程序和数据。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该通信装置包括:处理模块,用于确定UCI,并确定是否允许该UCI通过上行数据信道传输,若允许UCI通过该上行数据信道传输,则确定该上行数据信道上用于传输该UCI的资源单元的数量;其中,该上行数据信道承载1个数据块;收发模块,用于通过该上行数据信道向网络设备发送该UCI,该UCI占用的时频资源包括于该上行数据信道承载的数据块对应的时频资源中。
作为示例,处理模块可以为处理器,收发模块可以为收发器,存储模块可以为存储器。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用于确定UCI,并确定是否允许该UCI通过上行数据信道传输,若允许UCI通过该上行数据信道传输,则确定该上行数据信道上用于传输该UCI的资源单元的数量;其中,该上行数据信道承载1个数据块;收发器,用于通过该上行数据信道向网络设备发送该UCI,该UCI占用的时频资源包括于该上行数据信道承载的数据块对应的时频资源中。
第七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所述程序指令被通信装置执行时使该通信装置执行上述第一方面的方法。
第八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所述程序指令被通信装置执行时使该通信装置执行上述第二方面的方法。
第九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所述程序指令被通信装置执行时使该通信装置执行上述第三方面的方法。
第十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包括计算机程序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
第十一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包括计算机程序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二方面所述的方法。
第十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包括计算机程序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三方面所述的方法。
附图说明
图1a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上行数据信道的时频资源与UCI的时频资源部分重叠的场景示意图;
图1b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上行数据信道的时频资源与UCI的时频资源完全重叠的场景示意图;
图1c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上行数据信道的时频资源与UCI的时频资源完全不重 叠的场景示意图;
图1d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的架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息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信息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信息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信息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信息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首先对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技术术语进行介绍。
1、上行控制信息(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UCI)
UCI可以由上行控制信道承载或者上行数据信道承载。UCI可以包括与当前终端设备的状态相关的信息,例如,UCI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如下一项或多项:自动重传请求-确认应答(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acknowledgement,HARQ-ACK)、配置授权-上行控制信息(configured grant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CG-UCI)、信道状态信息(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CSI)part1和CSI part2。
2、上行数据信道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除UCI以外,上行数据信道还可以承载一个或多个数据块。上行数据信道承载UCI和一个数据块的相关内容可参见图6实施例中的具体描述。上行数据信道承载UCI和两个数据块的相关内容可参见图2~图5实施例中的具体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图2~图5实施例以上行数据信道承载UCI和两个数据块为例进行说明,并不构成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定。在其他可行的实现方式中,上行数据信道还可以承载UCI和两个以上的数据块。
其中,上行数据信道可以指物理层上行共享信道(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PUSCH),PUSCH用于承载上行控制信息和/或业务数据。上行控制信道可以指物理层上行控制信道(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PUCCH),PUCCH用于承载上行控制信息。
3、数据块;资源单元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数据块可以指传输块(transport block,TB)。传输块是媒体接入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MAC)子层和物理层之间数据交换的基本单元。
资源单元是物理资源中最小的资源单位。资源单元也可以称为资源元素(resource element,RE)或资源粒子。1个RE在时域表示1个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符号,在频域表示1个子载波。此外,资源单元也可以为其他定义的物理资源。例如,资源单元在时域表示一个OFDM符号,频域为1个RB(resource block,资源块)。本申请中不做限定。
4、调制编码方案(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MCS)
由于物理传输速率依赖于调制方式(modulation)、编码速率(coding rate,简称码率)、空间流数量等多个因素。这些影响吞吐的因素组合在一起,将产生非常多的物理传输速率供选择使用。为此,现有技术提出了MCS的概念,MCS具体可以指传输采用的调制方式、码率的具体方式。
为了方便指示,可以将MCS组成一个表格来具体表示,示例性的,如表1。一个MCS表格可包括至少一项MCS,每项MCS都有对应的MCS index。MCS index用于唯一标识一项MCS,MCS可以用于指示:调制方式、编码速率和频谱效率(spectral efficiency,SE)等。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提及的MCS可以指一种调制方式和码率方案,例如可以为64QAM调制方式,码率为0.5。或者也可以指MCS index。对于MCS表格而言,MCS index还可以称为MCS编号,MCS index和MCS编号这两个概念可以互换。表1中,第二列Q m为调制阶数,第三列R x表示码率R与1024之间的乘积,R<1。例如,表1中第一行,第三列的30,表示的是R*1024,也就是说码率R=30/1024=0.0293。
表1 MCS表格
5、数据块的频谱效率;UCI的频谱效率
数据块的频谱效率=该数据块对应的调制阶数*该数据块对应的编码速率。其中,该调制阶数为该数据块对应的调制方式所采用的调制阶数。可以理解的是,一个确定的MCS会有对应的频谱效率。数据块对应的调制方式即为该MCS index对应的调制方式,该数据块对应的编码速率即为该MCS index对应的编码速率。换言之,数据块的频谱效率可由该数据块对应的MCS index确定。
需要说明的是,数据块对应的MCS index越小,该数据块的频谱效率越低,具体见上表1。数据块对应的MCS index越大,该数据块的频谱效率越高。数据块的频谱效率越低,该数据块对应的MCS index越小。数据块的频谱效率越高,该数据块对应的MCS index越大。一般认为,在相同信道条件下,MCS index越小的数据块对可靠性的要求越高。
UCI的频谱效率=该UCI对应的调制阶数*该UCI对应的编码速率。其中,该调制阶数为该UCI对应的调制方式所采用的调制阶数。换言之,UCI的频谱效率可由该UCI对应的调制方式和编码速率确定。
6、数据块的优先级;UCI的优先级;上行数据信道的优先级
目前,上行数据信道的优先级和UCI的优先级均可以通过下行控制信息(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DCI)指示,或者通过高层信令指示。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行数据信道的优先级可由该上行数据信道所承载的数据块的优先级确定。例如,上行数据信道承载一个数据块的情况下,该上行数据信道的优先级与该数据块的优先级相同。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数据块的优先级可通过DCI指示或者通过高层信令指示。上行数据信道承载多个数据块的情况下,该上行数据信道可以具有一个或多个优先级,该上行数据信道的优先级的确定方式可以参见图3实施例中的具体描述。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以优先级包括高优先级和低优先级为例进行说明,并不构成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定,在其他可行的实现方式中,可以包括至少3种优先级。例如包括第一优先级、第二优先级和第三优先级,第一优先级高于第二优先级,第二优先级高于第三优先级。
高层信令是指高层协议层发出的信令,高层协议层包括物理层以上的至少一个协议层。其中,高层协议层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协议层中的一个或多个:媒体接入控制(medium access control,MAC)层、无线链路控制(radio link control,RLC)层、分组数据会聚协议(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PDCP)层、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层或非接入层(non access stratum,NAS)。
7、数据块所对应的比特数
若数据块为TB,该数据块所对应的比特数是指:该TB包含的信息比特的数量。若数据块不为TB,该数据块所对应的比特数可以指:该数据块包括的信息所对应的比特的数量。
K(K≥2)个数据块所对应的比特数是指:K个数据块中各个数据块对应的比特数之和。例如,K个数据块包括数据块1、数据块2和数据块3时,K个数据块所对应的比特数=数据块1所对应的比特数+数据块2所对应的比特数+数据块3所对应的比特数。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数据块包括的信息可以指该数据块包括的有效载荷(payload),或者,可以指该数据块包括的有效载荷和循环冗余码校验(cyclic redundancy check,CRC)信息。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比特数具体指编码之前的比特数。
8、N个数据块中所对应的比特数最多的数据块;N个数据块中所对应的比特数最少的数据块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行数据信道承载的N个数据块中所对应的比特数最多的数据块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或多个。N个数据块中所对应的比特数最多的数据块的数量为多个表示:N个数据块中某几个数据块所对应的比特数相同,且该比特数为N个数据块中各个数据块所对应的比特数中的最大值。同理,N个数据块中所对应的比特数最少的数据块的数量为多个表示:N个数据块中某几个数据块所对应的比特数相同,且该比特数为N个数据块中各个数据块所对应的比特数中的最小值。t 1(t 1≥1)个数据块包括N个数据块中所对应的比特数最多的数据块,接下来介绍如何确定该t 1个数据块。
若N个数据块中所对应的比特数最多的数据块的数量为多个,则t 1个数据块包括所述多个(对应的比特数最多的)数据块。例如,N个数据块包括数据块1、数据块2和数据块3,若数据块1、数据块2、数据块3所对应的比特数分别为10bit、11bit、13bit,则t 1个数据块指数据块3。若数据块1、数据块2、数据块3所对应的比特数分别为10bit、12bit、12bit,则t 1个数据块包括数据块2和数据块3。
若N个数据块中所对应的比特数最多的数据块的数量为多个,则t 1个数据块包括所述多个(对应的比特数最多的)数据块中的部分数据块(如t 1个),t 1=1也就是说,t 1个数据块为对应的比特数最多的数据块中的一个数据块。可选的,t 1的取值可以预先定义或者由网络设备指示。
可选的,可通过如下方式以确定将所述多个(对应的比特数最多的)数据块中的哪些数据块作为t 1个数据块:通过所述多个(对应的比特数最多的)数据块中各个时频资源的位置,以确定t 1个数据块。例如,将所述多个(对应的比特数最多的)数据块中时频资源的位置最靠前的(t 1个)数据块作为前述t 1个数据块。例如,N个数据块包括数据块1、数据块2和数据块3,t 1=1;若数据块1、数据块2、数据块3所对应的比特数分别为10bit、12bit、12bit,那么t 1个数据块为数据块2和数据块3中的一个数据块;若相对于数据块2, 数据块3对应的时频资源的位置更靠前,则t 1个数据块为数据块3。
需要说明的是,t 1个数据块可以指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提及的m 1个数据块、m 2个数据块、第n 1个数据块(t 1=1)或第n 3个数据块(t 1=1)。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N个数据块中所对应的比特数最少的数据块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或多个。t 2(t 2≥1)个数据块包括N个数据块中所对应的比特数最少的数据块,接下来介绍如何确定该t 2个数据块。
若N个数据块中所对应的比特数最少的数据块的数量为多个,则t 2个数据块包括所述多个(对应的比特数最少的)数据块。例如,N个数据块包括数据块1、数据块2和数据块3,若数据块1、数据块2、数据块3所对应的比特数分别为10bit、11bit、13bit,则t 2个数据块指数据块1。若数据块1、数据块2、数据块3所对应的比特数分别为10bit、10bit、12bit,则t 2个数据块包括数据块1和数据块2。
若N个数据块中所对应的比特数最少的数据块的数量为多个,则t 2个数据块包括所述多个(对应的比特数最少的)数据块中的部分数据块(如t 2个),t 2=1也就是说,t 2个数据块为对应的比特数最少的数据块中的一个数据块。可选的,t 2的取值可以预先定义或者由网络设备指示。
可选的,可通过如下方式以确定将所述多个(对应的比特数最少的)数据块中的哪些数据块作为t 2个数据块:通过所述多个(对应的比特数最少的)数据块中各个时频资源的位置,以确定t 2个数据块。例如,将所述多个(对应的比特数最少的)数据块中时频资源的位置最靠前的(t 2个)数据块作为前述t 2个数据块。例如,N个数据块包括数据块1、数据块2和数据块3,t 2=1;若数据块1、数据块2、数据块3所对应的比特数分别为10bit、10bit、12bit,那么t 2个数据块为数据块1和数据块2中的一个数据块;若相对于数据块1,数据块2对应的时频资源的位置更靠前,则t 2个数据块为数据块2。
需要说明的是,t 2个数据块可以指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提及的m 1个数据块、m 2个数据块、第n 1个数据块(t 2=1)或第n 3个数据块(t 2=1)。
9、两个时频资源的位置的前后关系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两个时频资源的位置的前后关系可通过所述两个时频资源的第一个符号或者最后一个符号确定。也就是说,时频资源位置的前后关系是根据其所对应的时域资源占用的符号所确定的。
以N个数据块包括第一数据块和第二数据块为例,若第一数据块对应的时频资源的第一个符号的符号索引小于第二数据块对应的时频资源的第一个符号的符号索引,则认为相对于第二数据块,第一数据块对应的时频资源的位置更靠前。或者,若第一数据块对应的时频资源的最后一个符号的符号索引小于第二数据块对应的时频资源的最后一个符号的符号索引,则认为相对于第二数据块,第一数据块对应的时频资源的位置更靠前。其中,某符号的符号索引用于表征该符号的索引位置。需要说明的是,对于两符号(如符号1和符号2),符号1的符号索引小于符号2的符号索引还可以描述为:符号1早于符号2。
10、两个时频资源重叠;两个时频资源不完全重叠
两个时频资源(如后文将提及的上行数据信道的时频资源与UCI的时频资源)重叠可以描述为两个时频资源部分重叠或完全重叠。两个时频资源不完全重叠可以描述为两个时 频资源部分不重叠或者完全不重叠。两个时频资源部分不重叠意味着另一部分重叠,本申请实施例中提及的两个时频资源部分不重叠还可以描述为:两个时频资源部分重叠。同理,本申请实施例中提及的两个时频资源部分重叠还可以描述为:两个时频资源部分不重叠。
时域资源重叠或者频域资源重叠,表示两个时频资源重叠。重叠分为部分重叠和完全重叠。时域资源完全重叠且频域资源完全重叠,表示两个时频资源完全重叠。时域资源完全不重叠且频域资源完全不重叠,表示两个时频资源完全不重叠。两个时频资源既非完全重叠的,也非完全不重叠,表示该两个时频资源部分重叠。
若两个时频资源对应的时域符号(如OFDM符号)部分相同,则认为两个时频资源在时域上部分重叠;若两个时频资源对应的时域符号全部相同,则认为两个时频资源在时域上完全重叠;若两个时频资源对应的时域符号完全不同,则认为两个时频资源在时域上完全不重叠。同理,若两个时频资源对应的子载波或者RB部分相同,则认为两个时频资源在频域上部分重叠;若两个时频资源对应的子载波或者RB全部相同,则认为两个时频资源在频域上完全重叠;若两个时频资源对应的子载波或者RB完全不同,则认为两个时频资源在频域上完全不重叠。
以两个时频资源包括上行数据信道的时频资源与UCI的时频资源为例,图1a为上行数据信道的时频资源与UCI的时频资源部分重叠的场景示意图。其中,横向表示时域,纵向表示频域,一个方格表示一个RE。上行数据信道的时频资源用灰色填充RE表示,UCI的时频资源用斜线填充RE表示。
由图1a可知,在时域上,上行数据信道的时频资源对应的OFDM符号与UCI的时频资源对应的OFDM符号中包括一个相同的OFDM符号(图1a中第3个OFDM符号),因此上行数据信道的时频资源和UCI的时频资源在时域上部分重叠。在频域上,上行数据信道的时频资源对应的子载波和UCI的时频资源对应的子载波完全相同,因此上行数据信道的时频资源和UCI的时频资源在频域上完全重叠。综上,上行数据信道的时频资源与UCI的时频资源部分重叠。
以图1b所示的上行数据信道的时频资源与UCI的时频资源完全重叠的场景示意图为例进行说明。由图1b可知,在时域上,上行数据信道的时频资源对应的OFDM符号和UCI的时频资源对应的OFDM符号完全相同,因此上行数据信道的时频资源和UCI的时频资源在时域上完全重叠。在频域上,上行数据信道的时频资源对应的子载波和UCI的时频资源对应的子载波完全相同,因此上行数据信道的时频资源和UCI的时频资源在频域上完全重叠。综上,上行数据信道的时频资源与UCI的时频资源完全重叠。
以图1c所示的上行数据信道的时频资源与UCI的时频资源完全不重叠的场景示意图为例进行说明。由图1c可知,在时域上,上行数据信道的时频资源对应的OFDM符号和UCI的时频资源对应的OFDM符号完全不同,因此上行数据信道的时频资源和UCI的时频资源在时域上完全不重叠。在频域上,上行数据信道的时频资源对应的子载波和UCI的时频资源对应的子载波完全不同,因此上行数据信道的时频资源和UCI的时频资源在频域上完全不重叠。综上,上行数据信道的时频资源与UCI的时频资源完全不重叠。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信息传输方法,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适用的 通信系统进行描述。
请参见图1d,图1d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的架构示意图。该通信系统可包括但不限于一个终端设备101和一个网络设备102,图1d所示的设备数量和形态用于举例并不构成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定,实际应用中可以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终端设备,或者,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网络设备。图1d所示的通信系统以包括一个终端设备101和一个网络设备102为例。
其中,终端设备101通过上行数据信道向网络设备发送UCI,可以避免丢弃UCI,从而有利于确保下行数据传输的可靠性。例如,UCI包括自动重传请求-确认应答(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acknowledgement,HARQ-ACK)反馈信息,该HARQ-ACK反馈信息用于告知网络设备,终端设备是否正确接收该网络设备之前发送的下行数据。因此,传输HARQ-ACK可用于网络设备确定是否重传该下行数据,提高下行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该上行数据信道承载N个数据块,N为大于或等于2的正整数;N个数据块中各个数据块独立编码。各个数据块独立编码的含义为:各个数据块分别通过各自对应的MCS调制。例如,该N个数据块包括第一数据块和第二数据块,该第一数据块通过第一MCS调制,该第二数据块通过第二MCS调制。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不同数据块对应的MCS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其中,不同数据块所承载的业务数据的类型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终端设备可以根据业务数据对于可靠性、数据速率等性能指标的需求,确定将该业务数据承载于N个数据块中的哪个数据块。相较于现有技术中通过一个数据块传输终端设备的所有业务数据,本申请实施例通过N个数据块传输终端设备的所有业务数据,有利于确保各个业务的业务质量。因为不同业务对于可靠性、时延、数据速率等性能指标的需求存在较大差异,所以若通过一个数据块传输终端设备所运行的所有业务的数据,将会影响各个业务的业务质量。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对通过N个数据块传输终端设备的所有业务数据的具体方式不做限定。例如,可以通过一个数据块传输终端设备所运行的一个或多个业务的业务数据,一个业务的业务数据可以通过一个或多个数据块传输。
其中,网络设备用于接收来自终端设备的上行数据信道,并从该上行数据信道上获取前述UCI。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应用于各种通信系统。例如: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统、第五代(5th generation,5G)移动通信系统例如新空口(new radio,NR)系统、多种通信系统融合的系统。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还适用于未来演进的各种通信系统。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终端设备101是一种用于接收或发射信号的实体。终端设备可以称为终端(terminal)、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移动台(mobile station,MS)、移动终端(mobile terminal,MT)等。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mobile phone)、穿戴式设备、平板电脑(Pad)、带无线收发功能的电脑、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终端设备、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终端设备、工业控制(industrial control)中的无线终端、无人驾驶(self-driving)中的无线终端、远程手术(remote medical surgery)中的无线终端、智能电网(smart grid)中的无线终端、运输安全(transportation safety)中的无线终端、智 慧城市(smart city)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家庭(smart home)中的无线终端等等。本申请的实施例对终端设备所采用的具体技术和具体设备形态不做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网络设备102是网络侧的一种用于发射或接收信号的实体。网络设备可以是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RAN)设备。接入网设备可以包括基站(base station,BS),可以是一种部署在无线接入网络中能够和终端设备进行无线通信的设备。其中,基站可能有多种形式,比如宏基站、微基站、中继站和接入点等。示例性地,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接入网设备可以是5G中的基站或LTE系统中的基站,其中,5G中的基站还可以称为发送接收点(transmission reception point,TRP)或下一代基站节点(next generation Node B,gNB)。本申请实施例对接入网设备所采用的具体技术和具体设备形态不做限定。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描述的通信系统是为了更加清楚的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知,随着系统架构的演变和新业务场景的出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对于类似的技术问题,同样适用。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提供的信息传输方法及其装置进行详细地介绍。
请参见图2,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息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以下以终端设备、网络设备为信息传输方法的执行主体为例进行说明。该方法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如下步骤:
步骤S201:终端设备确定UCI。
终端设备生成该UCI,该UCI可以包括HARQ-ACK、CG-UCI或CSI中的一项或多项。
步骤S202:终端设备通过上行数据信道向网络设备发送该UCI;该上行数据信道承载N个数据块,该N个数据块包括第一数据块和第二数据块,N为大于或等于2的正整数;其中,该第一数据块通过第一MCS调制,该第二数据块通过第二MCS调制。
终端设备通过上行数据信道向网络设备发送UCI,可以避免丢弃UCI,从而有利于确保下行数据传输的可靠性。需要说明的是,通过该上行数据信道向网络设备发送该UCI是指:将该UCI承载于上行数据信道对应的部分或者全部时频资源上,发送至网络设备。可选的,可以将UCI承载于N个数据块中的一个或多个数据块对应的时频资源上。将UCI承载于一个或多个数据块对应的时频资源上表示:UCI占用一个或多个数据块对应的时频资源。需要说明的是,UCI占用某数据块对应的时频资源表示:UCI占用该数据块对应的部分时频资源或者全部时频资源。关于UCI承载于N个数据块中哪个或者哪几个数据块对应的时频资源上,发送至网络设备的相关内容,可参见图5实施例中的具体描述。可以理解的是,网络设备接收到来自终端设备的上行数据信道后,可以从该上行数据信道上获取该UCI。相较于通过一个数据块传输终端设备的所有业务数据,本申请实施例通过N个数据块传输终端设备的所有业务数据,有利于确保各个业务的业务质量。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可以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指示信息1,该指示信息1用于指示上行数据信道的时频资源。该指示信息1可以为DCI。可选的,指示信息1还用于指示第一MCS和/或第二MCS。可选的,指示信息1还用于指示N个数据块中至少一个数 据块所对应的时频资源。
上行数据信道除了承载N个数据块以外,还可以承载解调参考信号(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DMRS)。以N个数据块包括第一数据块和第二数据块为例,上述指示信息1具体可以指示DMRS对应的时频资源、第一数据块对应的时频资源和/或第二数据块对应的时频资源。DMRS对应的时频资源、第一数据块对应的时频资源和第二数据块对应的时频资源均包括于上行数据信道的时频资源中。其中,第一数据块对应的时频资源和第二数据块对应的时频资源可以重叠,也可以不重叠,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DMRS可以用于所述PUSCH解调。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N个数据块中至少两个数据块的时频资源可通过同一DCI指示,或者,N个数据块中至少两个数据块通过同一DCI调度。其中,N个数据块中各个数据块独立编码,独立编码的N个数据块中至少两个数据块的时频资源可通过同一DCI指示,或者,独立编码的N个数据块中至少两个数据块通过同一DCI调度。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前述N个数据块中的任意两个数据块占用的时频资源可以部分重叠或者完全不重叠。N个数据块中的任意两个数据块占用的时频资源完全不重叠,使得在时域上或在频域上即可区分出N个数据块中的各个数据块,而无需通过空间域来区分各个数据块。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不同的数据块可以占用不同的时频资源,相比较于用空间资源(例如层,layer)来区分不同的数据块具有更好的灵活性。
需要说明的是,N个数据块中的任意两个数据块占用的时频资源部分重叠或者完全不重叠还可以描述为:N个数据块中的任意两个数据块占用的时频资源不完全重叠。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前述上行数据信道的时频资源与UCI的时频资源重叠。UCI的时频资源可以包括于上行控制信道的时频资源中。上行数据信道的时频资源与UCI的时频资源重叠可以指:上行数据信道的时频资源与上行控制信道的时频资源重叠。或者,上行数据信道的时频资源与UCI的时频资源重叠可以指上行数据信道对应的时域资源和UCI对应的时域资源重叠,和/或,指上行数据信道对应的频域资源和UCI对应的频域资源重叠。此时,UCI将会承载在该上行数据信道中传输。可选的,UCI的时频资源可通过来自网络设备的指示信息2指示。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前述上行数据信道的时频资源与UCI的时频资源完全不重叠。上行数据信道的时频资源与UCI的时频资源完全不重叠的情况下,终端设备通过上行数据信道发送UCI,通过该方式,终端设备发送上行数据信道这一个信道即可传输数据块和UCI,有利于提高资源利用率。
可选的,终端设备可以判断上行数据信道的时频资源与UCI的时频资源是否重叠,若上行数据信道的时频资源与UCI的时频资源重叠,则可以通过上行数据信道传输UCI;若上行数据信道的时频资源与UCI的时频资源完全不重叠,则可以通过上行控制信道传输UCI。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上述UCI(即通过上行数据信道发送的UCI)不包括CSI(如CSI part1、CSI part2)。换言之,UCI不包括CSI,可允许通过该上行数据信道发送该UCI。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UCI不包括CSI,可通过图3实施例中步骤S302中描述的方式,确定是否允许通过该上行数据信道发送该UCI。可以理解的是,如果所述UCI包括CSI,则不允许通过上行数据信道发送该UCI。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UCI包括HARQ-ACK和/或CG-UCI,可允许通过该上行数据信道发送该UCI。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UCI包括HARQ-ACK和/或CG-UCI,可通过图3实施例中步骤S302中描述的方式,确定是否允许通过该上行数据信道发送该UCI。
通过实施本申请实施例,一方面,可以避免丢弃UCI,从而有利于确保下行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另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通过N个数据块传输终端设备的业务数据,有利于确保各个业务的业务质量。
请参见图3,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信息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详细描述了UCI满足何种条件,可被允许通过上行数据信道传输。以下以终端设备、网络设备为信息传输方法的执行主体为例进行说明。该方法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如下步骤:
步骤S301:终端设备确定UCI。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S301的执行过程可参见图2中步骤S201的具体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S302:终端设备通过上行数据信道向网络设备发送该UCI;该上行数据信道承载N个数据块,该N个数据块包括第一数据块和第二数据块,N为大于或等于2的正整数;其中,该第一数据块通过第一MCS调制,该第二数据块通过第二MCS调制;该UCI占用的比特数小于A*B,A≥0,B为前述N个数据块中至少一个数据块所对应的比特数。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UCI占用的比特数小于A*B表示:UCI占用的比特数较少。例如,N个数据块包括数据块1和数据块2,B为数据块1所对应的比特数,且A=0.5。此时,UCI占用的比特数小于(数据块1所对应的比特数/2),在此情况下,即使通过上行数据信道传输该UCI,该UCI不会占用上行数据信道的过多资源,从而在传输UCI的同时,有利于确保数据块中承载的业务数据的正常传输。因此,可允许UCI通过上行数据信道传输。可以理解的是,UCI占用的比特数大于或等于A*B,可以不允许UCI通过上行数据信道传输。其中,A是一个系数,A可以是预定义的或者由网络设备指示的。B为前述N个数据块中至少一个数据块所对应的比特数,所述至少一个数据块包括一个数据块时,B为该数据块所对应的比特数;当所述至少一个数据块包括多个数据块时,B为所述多个数据块中各个数据块对应的比特数之和。例如,N个数据块包括数据块1、数据块2和数据块3,B为数据块1和数据块2所对应的比特数时,B=数据块1所对应的比特数+数据块2所对应的比特数。可选的,所述B为所述上行数据信道所包括的N个数据块的比特数之和确定。例如,所述上行数据信道包括2个数据块,分别为数据块1和数据块2。数据块1对应5比特信息,数据块2对应10比特信息,则B为5加10,为15比特。
换言之,终端设备可通过如下方式确定是否允许UCI通过上行数据信道传输:根据UCI占用的比特数,以及N个数据块中至少一个数据块所对应的比特数,确定是否允许UCI通过上行数据信道传输。例如,UCI占用的比特数小于A*B,可以允许UCI通过上行数据信道传输。当UCI在所述上行数据信道上传输时,需要占用上行数据信道的时频资源,换言之,在上行数据信道中本来用于传输数据块的时频资源可能变少。通过所述方案,能够限制允许通过上行数据信道传输的UCI的比特数,这样就能够防止UCI将上行数据信道的资源全部占用,进而导致无法传输数据块。需要说明的是,步骤S302的其余执行过程可参见 图2中步骤S202的具体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B为m 1个数据块所对应的比特数,1≤m 1≤N,m 1为正整数;m 1个数据块属于前述N个数据块。当m 1=1时,B为一个数据块所对应的比特数。当m 1>1时,B为m 1个数据块中各个数据块所对应的比特数之和。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m 1个数据块可以由N个数据块中至少一个数据块所对应的比特数确定。可选的,m 1个数据块可包括N个数据块中所对应的比特数最多的数据块,或者,m 1个数据块可包括N个数据块中所对应的比特数最少的数据块。若m 1个数据块包括N个数据块中所对应的比特数最多的数据块,且N个数据块中所对应的比特数最多的数据块的数量为多个,则所述多个(对应的比特数最多的)数据块即为m 1个数据块;或者,所述多个(对应的比特数最多的)数据块中的部分数据块(如m 1个)为m 1个数据块,m 1=1也就是说,m 1个数据块为对应的比特数最多的数据块中的一个数据块。可选的,若N个数据块中所对应的比特数最多的数据块的数量为多个,可通过如下方式以确定将所述多个(对应的比特数最多的)数据块中的哪些数据块作为m 1个数据块:将所述多个(对应的比特数最多的)数据块中时频资源的位置最靠前的(m 1个)数据块作为前述m 1个数据块。
若m 1个数据块包括N个数据块中所对应的比特数最少的数据块,且N个数据块中所对应的比特数最少的数据块的数量为多个,则所述多个(对应的比特数最少的)数据块即为m 1个数据块;或者,所述多个(对应的比特数最少的)数据块中的部分数据块为m 1个数据块。可选的,若N个数据块中所对应的比特数最少的数据块的数量为多个,可通过如下方式以确定将所述多个(对应的比特数最少的)数据块中的哪些数据块作为m 1个数据块:将所述多个(对应的比特数最少的)数据块中时频资源的位置最靠前的(m 1个)数据块作为前述m 1个数据块。
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m 1个数据块可以由N个数据块中至少一个数据块的优先级确定。可选的,m 1个数据块可包括N个数据块中高优先级的数据块。若N个数据块中存在多个数据块的优先级为高优先级,则所述多个数据块即为m 1个数据块。以N个数据块包括数据块1、数据块2和数据块3为例,若数据块1、数据块2、数据块3的优先级分别为低优先级、低优先级、高优先级,则m 1个数据块指数据块3。若数据块1、数据块2、数据块3的优先级分别为低优先级、高优先级、高优先级,则m 1个数据块包括数据块2和数据块3。或者,若N个数据块中存在多个数据块的优先级为高优先级,所述多个数据块中的部分数据块为m 1个数据块。可选的,若N个数据块中高优先级的数据块的数量为多个,可通过如下方式以确定将所述多个(为高优先级的)数据块中的哪些数据块作为m 1个数据块:将所述多个(为高优先级的)数据块中时频资源的位置最靠前的(m 1个)数据块作为前述m 1个数据块。例如,N个数据块包括数据块1、数据块2和数据块3,m 1=1;若数据块1、数据块2、数据块3的优先级分别为低优先级、高优先级、高优先级,那么m 1个数据块为数据块2和数据块3中的一个数据块;若相对于数据块2,数据块3对应的时频资源的位置更靠前,则m 1个数据块为数据块3。
在又一种实现方式中,m 1个数据块可以由UCI的优先级和N个数据块中至少一个数据块的优先级确定。可选的,m 1个数据块可包括N个数据块中与UCI的优先级相同的数据块。若N个数据块中存在多个数据块的优先级与UCI的优先级相同,则所述多个数据块 即为m 1个数据块,或者,所述多个数据块中的部分数据块为m 1个数据块。可选的,若N个数据块中存在多个数据块的优先级与UCI的优先级相同,可通过如下方式以确定将所述多个数据块中的哪些数据块作为m 1个数据块:将所述多个数据块中时频资源的位置最靠前的(m 1个)数据块作为前述m 1个数据块。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UCI的频谱效率大于第n 1个数据块的频谱效率;1≤n 1≤N,n 1为正整数,第n 1个数据块属于前述N个数据块。其中,UCI的频谱效率是将UCI和上行数据信道复用发送之前该UCI的频谱效率,而非复用发送之后该UCI的频谱效率。UCI的频谱效率大于第n1个数据块的频谱效率表示:UCI对可靠性的要求低于第n 1个数据块对可靠性的要求。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确保可靠性的方式可以包括但不限于:降低编码速率和降低调制阶数。UCI对可靠性的要求低于第n 1个数据块对可靠性的要求,这样通过上行数据信道传输UCI时能更好的确保UCI的可靠性。可以理解的是,终端设备可通过如下方式确定是否允许UCI通过上行数据信道传输:根据UCI的频谱效率以及第n 1个数据块的频谱效率,确定是否允许UCI通过上行数据信道传输。例如,UCI的频谱效率大于第n 1个数据块的频谱效率,可允许UCI通过上行数据信道传输;UCI的频谱效率小于或等于第n 1个数据块的频谱效率,可以不允许UCI通过上行数据信道传输。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第n 1个数据块可以由N个数据块中至少一个数据块的频谱效率确定。例如,第n 1个数据块为N个数据块中频谱效率最高或者最低的数据块。若N个数据块中频谱效率最高(或最低)的数据块的数量为多个,则第n 1个数据块可以为所述多个频谱效率最高(或最低)的数据块中时频资源的位置最靠前的数据块。其中,N个数据块中频谱效率最高的数据块的数量为多个表示:N个数据块中某几个数据块的频谱效率相同,且该频谱效率为N个数据块中各个数据块的频谱效率中的最大值。同理,N个数据块中频谱效率最低的数据块的数量为多个表示:N个数据块中某几个数据块的频谱效率相同,且该频谱效率为N个数据块中各个数据块的频谱效率中的最小值。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第n 1个数据块可以由N个数据块中至少一个数据块对应的MCS确定。例如,第n 1个数据块为N个数据块中对应的MCS index最大或最小的数据块。若N个数据块中对应的MCS index最大(或最小)的数据块的数量为多个,则第n 1个数据块可以为所述多个MCS index最大(或最小)的数据块中时频资源的位置最靠前的数据块。其中,N个数据块中对应的MCS index最大的数据块的数量为多个表示:N个数据块中某几个数据块对应的MCS index相同,且该MCS index为N个数据块中各个数据块对应的MCS index中的最大值。同理,N个数据块中对应的MCS index最小的数据块的数量为多个表示:N个数据块中某几个数据块对应的MCS index相同,且该MCS index为N个数据块中各个数据块对应的MCS index中的最小值。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第n 1个数据块可以由N个数据块中至少一个数据块的优先级和UCI的优先级确定。例如,第n 1个数据块的优先级与UCI的优先级相同。若N个数据块中存在多个数据块的优先级与UCI的优先级相同,则第n 1个数据块可以为所述多个数据块中时频资源的位置最靠前的数据块。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第n 1个数据块可以由N个数据块中至少一个数据块所对应的比特数确定。例如,第n 1个数据块为N个数据块中所对应的比特数最多或最少的数据块。若N个数据块中所对应的比特数最多的数据块的数量为多个,则 第n 1个数据块可以为所述多个比特数最多的数据块中时频资源的位置最靠前的数据块。若N个数据块中所对应的比特数最少的数据块的数量为多个,则第n 1个数据块可以为所述多个比特数最少的数据块中时频资源的位置最靠前的数据块。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UCI的优先级与上行数据信道的优先级相同;或者,UCI的优先级与N个数据块中至少一个数据块的优先级相同。可以理解的是,终端设备可通过如下方式确定是否允许UCI通过上行数据信道传输:根据UCI的优先级,确定是否允许UCI通过上行数据信道传输。例如,UCI的优先级与上行数据信道的优先级相同,或者,UCI的优先级与N个数据块中至少一个数据块的优先级相同,可允许UCI通过上行数据信道传输。又如,UCI的优先级与上行数据信道的优先级不同;或者,UCI的优先级与N个数据块中各个数据块的优先级均不同,可以不允许UCI通过上行数据信道传输。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行数据信道可以具有一个或多个优先级。上行数据信道的优先级可通过如下方式确定:方式一,通过DCI指示上行数据信道的优先级。方式二,预先规定上行数据信道的优先级,例如,预先规定承载独立编码的N个数据块的上行数据信道为高优先级,N≥2。采用此方式时,无论DCI关于上行数据信道的优先级如何指示,均不会影响上行数据信道的优先级。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若预先规定上行数据信道为高优先级,则UCI的优先级为高优先级时,该UCI可被允许通过上行数据信道传输。方式三:根据上行数据信道承载的N个数据块的优先级确定上行数据信道的优先级。例如,若N个数据块均为高优先级,则该上行数据信道为高优先级;若N个数据块均为低优先级,则该上行数据信道为低优先级;若N个数据块中包括高优先级的数据块和低优先级的数据块,则该上行数据信道既为高优先级也为低优先级,此时,该上行数据信道具有两个优先级。可选的,数据块的优先级可以通过DCI指示。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N个数据块包括高优先级的数据块和低优先级的数据块,UCI也可被允许通过上行数据信道传输。由于UCI的优先级为高优先级或低优先级,若N个数据块包括高优先级的数据块和低优先级的数据块,也就表示:UCI的优先级与N个数据块中至少一个数据块的优先级相同。以N个数据块包括数据块1和数据块2,且数据块1、数据块2的优先级分别为高优先级、低优先级为例。若UCI为低优先级,显然UCI的优先级与数据块2的优先级相同;若UCI为高优先级,显然UCI的优先级与数据块1的优先级相同。即N个数据块包括高优先级的数据块和低优先级的数据块时,使得UCI的优先级与N个数据块至少一个数据块的优先级相同,因此,可允许UCI通过上行数据信道传输。
结合上述内容可知,终端设备还可通过如下方式确定是否允许UCI通过上行数据信道传输:根据UCI的优先级以及上行数据信道的优先级,确定是否允许UCI通过上行数据信道传输。或者,根据UCI的优先级以及N个数据块中至少一个数据块的优先级,确定是否允许UCI通过上行数据信道传输(例如,若N个数据块中存在优先级与UCI的优先级相同的数据块,那么UCI可被允许通过上行数据信道传输)。或者,根据N个数据块中至少两个数据块的优先级,确定是否允许UCI通过上行数据信道传输。例如,N个数据块包括高优先级的数据块和低优先级的数据块,UCI可被允许通过上行数据信道传输。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终端设备可以根据上行数据信道承载的数据块的数量,确定是否允许UCI通过该上行数据信道传输。例如,上行数据信道承载的数据块的数量大于或等于 2,不允许UCI通过该上行数据信道传输。通过一个上行数据信道承载两个及其以上的数据块,可以表明这些数据块的传输是比较紧急的。由于UCI在上行数据信道上传输时,需占用上行数据信道的时频资源,使得上行数据信道中本来用于传输数据块的时频资源可能变少。不允许UCI在该上行数据信道上传输,可以避免UCI对较紧急的数据的传输造成影响。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图3实施例中所提及的UCI可以不包括CSI,或者说,包括HARQ-ACK和/或CG-UCI。在UCI包括HARQ-ACK和/或CG-UCI的情况下,若该UCI占用的比特数小于A*B,则允许UCI通过承载前述N个数据块的上行数据信道传输;若UCI的频谱效率大于第n 1个数据块的频谱效率,则允许UCI通过该上行数据信道传输;若UCI的优先级与上行数据信道的优先级相同,则允许UCI通过上行数据信道传输;若UCI的优先级与N个数据块中至少一个数据块的优先级相同,则允许UCI通过上行数据信道传输;若N个数据块包括高优先级的数据块和低优先级的数据块,则允许UCI通过上行数据信道传输。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UCI占用的比特数小于A*B的情况下,UCI可被允许通过上行数据信道传输。通过这种方式,通过上行数据信道传输该UCI,该UCI也不会占用上行数据信道的过多资源,从而在传输UCI的同时,有利于确保数据块中承载的业务数据的正常传输。
请参见图4,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信息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详细描述了如何确定上行数据信道上用于传输UCI的资源单元的数量。以下以终端设备、网络设备为信息传输方法的执行主体为例进行说明。该方法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如下步骤:
步骤S401:终端设备确定UCI。
步骤S402:终端设备通过上行数据信道向网络设备发送该UCI;该上行数据信道承载N个数据块,该N个数据块包括第一数据块和第二数据块,N为大于或等于2的正整数;其中,该第一数据块通过第一MCS调制,该第二数据块通过第二MCS调制;该上行数据信道上用于传输该UCI的资源单元的数量为:该UCI占用的资源单元的数量与该上行数据信道上可用于传输该UCI的资源单元的数量的上限值中的最小值。
本申请中,以数值P表示该UCI占用的资源单元的数量,数值Q表示该上行数据信道上可用于传输该UCI的资源单元的数量的上限值为例。数值P可以理解为UCI所需占用的资源单元的数量,数值Q可以理解为允许UCI在上行数据信道上占用的资源单元的数量的上限值,即数值Q用于限制UCI在上行数据信道上占用的资源单元的数量。上行数据信道上用于传输该UCI的资源单元的数量是指:通过上行数据信道传输UCI时,该UCI在该上行数据信道上实际占用的资源单元的数量。若数值P小于数值Q,则UCI在上行数据信道上实际占用的资源单元的数量为数值Q,而非数值P。此时,UCI在上行数据信道上实际占用的资源单元的数量并非UCI所需占用的资源单元的数量,而是小于UCI所需占用的资源单元的数量。上行数据信道上用于传输该UCI的资源单元的数量也可描述为:时频资源1中用于传输UCI的资源单元的数量,该时频资源1为上行数据信道的时频资源。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在确定数值P和数值Q后,可以将数值P与数值Q中的最小值,确 定为上行数据信道上用于传输UCI的资源单元的数量。其中,数值P、数值Q分别是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通过但不限于两种方式确定数值P:第一种方式,该数值P可以由N个数据块中至少一个数据块所对应的比特数确定。具体的,该数值P可以由N个数据块中的m 2个数据块所对应的比特数确定;1≤m 2≤N,m 2为正整数。当m 2=1时,该数值P可以由一个数据块对应的比特数确定。当m 2>1时,该数值P可以由m 2个数据块中各个数据块所对应的比特数之和确定。数值P可通过如下公式确定:
其中, 为向上取整符号。O表示UCI包括的有效载荷占用的比特数;L表示UCI的CRC校验信息占用的比特数; 根据DCI确定。E表示上行数据信道的资源上所有可用于传输UCI的RE的数目。F表示前述m 2个数据块所对应的比特数。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m 2个数据块可以由N个数据块中至少一个数据块的优先级与UCI的优先级确定。例如,m 2个数据块可包括N个数据块中与UCI的优先级相同的数据块。若N个数据块中存在多个数据块的优先级与UCI的优先级相同,则所述多个数据块即为m 2个数据块,或者,所述多个数据块中的部分数据块为m 2个数据块。可选的,若N个数据块中存在多个数据块的优先级与UCI的优先级相同,可通过如下方式以确定将所述多个数据块中的哪些数据块作为m 2个数据块:将所述多个数据块中时频资源的位置最靠前的(m 2个)数据块作为前述m 2个数据块。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m 2个数据块可以由N个数据块中至少一个数据块所对应的比特数确定。例如,m 2个数据块包括N个数据块中所对应的比特数最少的数据块。若N个数据块中所对应的比特数最少的数据块的数量为多个,则所述多个(对应的比特数最少的)数据块即为m 2个数据块;或者,所述多个(对应的比特数最少的)数据块中的部分数据块为m 2个数据块。可选的,若N个数据块中所对应的比特数最少的数据块的数量为多个,可通过如下方式以确定将所述多个(对应的比特数最少的)数据块中的哪些数据块作为m 2个数据块:将所述多个(对应的比特数最少的)数据块中时频资源的位置最靠前的(m 2个)数据块作为前述m 2个数据块。
确定数值P的第二种方式:数值P可以由第n 2个数据块对应的调制方式和/或码率确定;1≤n 2≤N,n 2为正整数。第n 2个数据块属于N个数据块。数值P可通过如下公式确定:
其中,R表示第n 2个数据块对应的码率,Q m表示第n 2个数据块对应的调制方式所采用的调制阶数。O、L、 的定义参见上述公式(1)中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第n 2个数据块可以由N个数据块中至少一个数据块的优先级与 UCI的优先级确定。可选的,第n 2个数据块的优先级与UCI的优先级相同。若N个数据块中仅存在一个数据块的优先级与UCI的优先级相同,则该数据块为第n 2个数据块。若N个数据块中存在多个数据块的优先级与UCI的优先级相同,则第n 2个数据块可以为所述多个数据块中时频资源的位置最靠前的数据块。以N个数据块包括数据块1、数据块2和数据块3,且数据块1、数据块2、数据块3的优先级分别为低优先级、低优先级、高优先级为例。若UCI的优先级为高优先级,则第n 2个数据块为数据块3。若UCI的优先级为低优先级,且相较于数据块1,数据块2对应的时频资源的位置更靠前,则第n 2个数据块为数据块2。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第n 2个数据块可以由N个数据块中至少一个数据块的频谱效率确定。可选的,第n 2个数据块为N个数据块中频谱效率最低的数据块。若N个数据块中频谱效率最低的数据块的数量为一个,则该数据块为第n 2个数据块。若N个数据块中频谱效率最低的数据块的数量为多个,则第n 2个数据块可以为所述多个频谱效率最低的数据块中时频资源的位置最靠前的数据块。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第n 2个数据块可以由N个数据块中至少一个数据块对应的MCS确定。例如,第n 2个数据块为N个数据块中查找到的第一个MCS index小于预设数值的数据块,其中,预设数值可以预先定义或者由网络设备指示,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或者,在N个数据块中,第n 2个数据块的对应的MCS index最小。若N个数据块中对应的MCS index最小的数据块的数量为多个,第n 2个数据块可以为所述多个MCS index最小的数据块中时频资源的位置最靠前的数据块。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N个数据块对应的时频资源上承载有业务数据,可通过上述第一种方式确定数值P。其中,N个数据块对应的时频资源上承载有业务数据是指:N个数据块对应的时频资源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时频资源上承载有业务数据。上行数据信道为PUSCH时,N个数据块对应的时频资源上承载有业务数据还可描述为:PUSCH存在对应的UL-SCH。在一种实现方式中,N个数据块对应的时频资源上未承载有业务数据,可通过上述第二种方式确定数值P。可以理解的是,N个数据块对应的时频资源上未承载有业务数据是指:N个数据块对应的任一时频资源上均未承载有业务数据。上行数据信道为PUSCH时,N个数据块对应的时频资源上未承载有业务数据还可描述为:PUSCH不存在对应的UL-SCH。可选的,N个数据块对应的时频资源上是否承载有业务数据可通过指示信息3指示,或者,上行数据信道是否存在对应的UL-SCH可通过指示信息3指示。可选的,指示信息3和前述指示信息1可以包括在一个DCI中。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若上行数据信道承载N个数据块,且N为大于或等于2的正整数,则可以认为该上行数据信道存在对应的UL-SCH(或N个数据块对应的时频资源上承载有业务数据),从而终端设备可以通过上述第一种方式确定数值P。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上行数据信道承载N个数据块,该N个数据块包括第一数据块和第二数据块,N为大于或等于2的正整数;该第一数据块通过第一MCS调制,该第二数据块通过第二MCS调制。若该上行数据信道不存在对应的UL-SCH(或N个数据块对应的时频资源上未承载业务数据),则第一MCS和第二MCS相同。上行数据信道不存在对应的UL-SCH(或N个数据块对应的时频资源上未承载业务数据),可通过上述公式(2)确定 数值P。第一MCS和第二MCS相同,意味着第一数据块与第二数据块对应的码率相同,对应的调制方式所采用的调制阶数也相同。这样可使得第n 2个数据块为第一数据块的情况下通过公式(2)计算出的数值P,与第n 2个数据块为第二数据块的情况下通过公式(2)计算出的数值P相同。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前述数值Q可以由第n 3个数据块占用的资源单元的数量,和/或,第n 3个数据块对应的第一参数确定;1≤n 3≤N,n 3为正整数,第n 3个数据块属于N个数据块。该第一参数用于确定数值Q,以使该数值Q小于N个数据块占用的资源单元的数量之和。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行数据信道承载N个数据块,该N个数据块包括第一数据块和第二数据块,N为大于或等于2的正整数;该第一数据块对应的第一参数为α1,第二数据块对应的第一参数为α2。其中,α1与α2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换言之,N个数据块中的每个数据块均可以对应有一个第一参数,不同数据块对应的第一参数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例如,N个数据块包括数据块1、数据块2和数据块3,数据块1和数据块2对应的第一参数相同,为α3;数据块3对应的第一参数为α4。可选的,第一参数≥0。第一参数可通过DCI或者高层信令指示。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数值Q可以为第n 3个数据块占用的资源单元的数量与第n 3个数据块对应的第一参数之间的乘积。例如,N个数据块包括第一数据块和第二数据块,第一数据块、第二数据块占用的资源单元的数量分别为70RE、30RE,且第一数据块、第二数据块对应的第一参数分别为0.8、0.9。若第一数据块为第n 3个数据块,则数值Q=70RE*0.8=56RE。若第二数据块为第n 3个数据块,则数值Q=30RE*0.9=27RE。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为第n 3个数据块配置第一参数,可以使得通过上行数据信道传输UCI时,该UCI不会占用第n 3个数据块的全部资源,从而使得第n 3个数据块除了承载UCI以外还能承载业务数据。若不采用为第n 3个数据块配置第一参数的方式(如称为方式1),而采用为上行数据信道配置一个参数(如该参数为系数1,该系数1≥0)的方式(如称为方式2),上行数据信道上用于传输UCI的资源单元的数量的上限值可以为:系数1*该上行数据信道占用的资源单元的数量。按照该方法确定数值Q可能导致:上行数据信道上用于传输UCI的资源单元的数量的上限值大于N个数据块中各个数据块占用的资源单元的数量,进一步的,可能导致UCI占用某个数据块的全部资源,使得该数据块上无法承载业务数据。例如,上行数据信道占用的资源单元的数量为100RE;N个数据块包括第一数据块和第二数据块,该第一数据块占用的资源单元的数量为70RE,第二数据块占用的资源单元的数量为30RE。若采用方式1,且第二数据块对应的第一参数为0.8,第二数据块为第n 3个数据块,那么上行数据信道上用于传输UCI的资源单元的数量的上限值为:30RE*0.8=24RE。若采用方式2,且系数1为0.8,那么上行数据信道上用于传输UCI的资源单元的数量的上限值为:100RE*0.8=80RE。显然,若采用方式1,通过上行数据信道传输UCI时,该UCI不会占用第二数据块的全部资源单元,也不会占用第一数据块的资源单元。若采用方式2,可能导致UCI占用第二数据块的全部资源单元,使得第二数据块上无法承载业务数据。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第n 3个数据块可以由N个数据块中至少一个数据块的优先级与UCI的优先级确定。例如,第n 3个数据块的优先级与UCI的优先级相同。若N个数据块中 存在多个数据块的优先级与UCI的优先级相同,则第n 3个数据块可以为所述多个数据块中时频资源的位置最靠前的数据块。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第n 3个数据块可以由N个数据块中至少一个数据块所对应的比特数确定。例如,第n 3个数据块为N个数据块中所对应的比特数最少的数据块。若N个数据块中所对应的比特数最少的数据块的数量为多个,则第n 3个数据块可以为所述多个比特数最少的数据块中时频资源的位置最靠前的数据块。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第n 3个数据块可以由N个数据块中至少一个数据块的频谱效率确定。例如,第n 3个数据块为N个数据块中频谱效率最低的数据块。若N个数据块中频谱效率最低的数据块的数量为多个,则第n 3个数据块可以为所述多个频谱效率最低的数据块中时频资源的位置最靠前的数据块。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第n 3个数据块可以由N个数据块中至少一个数据块对应的MCS确定。例如,第n 3个数据块为N个数据块中对应的MCS index最小的数据块。若N个数据块中对应的MCS index最小的数据块的数量为多个,则第n 3个数据块可以为所述多个MCS index最小的数据块中时频资源的位置最靠前的数据块。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第n 3个数据块可以与前述第n 2个数据块为同一数据块;或者,m 2=1时,第n 3个数据块与前述m 2个数据块为同一数据块。换言之,在确定数值P的过程中所选择的数据块(即第n 2个数据块或m 2个数据块(m 2=1))与在确定数值Q的过程中所选择的数据块(即第n 3个数据块)相同。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前述第一参数(即第n 3个数据块对应的第一参数)可以由网络设备根据该第n 3个数据块的优先级确定。可选的,上行数据信道承载N个数据块,该N个数据块包括第一数据块和第二数据块,若第一数据块的优先级与第二数据块的优先级不同,则第一数据块对应的第一参数可以与第二数据块对应的第一参数不同,即可以对优先级不同的数据块配置不同的第一参数。可选的,若第一数据块的优先级高于第二数据块的优先级,则第一数据块对应的第一参数可以小于第二数据块对应的第一参数,即数据块的优先级越高,该数据块对应的第一参数可以越小。这样可以使得对于优先级较高的数据块,即使UCI通过上行数据信道传输时占用该数据块的资源,也不会占用该数据块的太多资源单元,从而在传输UCI的同时,优先级较高的数据块中承载的业务数据的传输仍能正常进行。
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前述第一参数可由网络设备根据该第n 3个数据块的频谱效率确定。可选的,上行数据信道承载N个数据块,该N个数据块包括第一数据块和第二数据块,若第一数据块的频谱效率与第二数据块的频谱效率不同,则第一数据块对应的第一参数可以与第二数据块对应的第一参数不同,即可以对频谱效率不同的数据块配置不同的第一参数。可选的,若第一数据块的频谱效率高于第二数据块的频谱效率,则第一数据块对应的第一参数可以大于第二数据块对应的第一参数,即数据块的频谱效率越高,该数据块对应的第一参数可以越大。数据块的频谱效率越高,该数据块对于可靠性的要求越低。通过为频谱效率较高的数据块配置较大的第一参数,即使UCI通过上行数据信道传输时占用该数据块的较多资源而导致该数据块上承载的业务数据在传输过程中发生差错,由于该数据块对可靠性的要求较低,因此,即使发生差错该数据块上的业务数据的业务质量仍然可以满足业务需求。数据块的频谱效率越高,该数据块对应的第一参数可以越大。通过该方法,即使UCI通过上行数据信道传输时占用频谱效率较低的数据块的资源,也不会占用该数据块的太多资源单元,从而在传输UCI的同时,该数据块中承载的业务数据的传输仍能正常 进行。
在又一种实现方式中,前述第一参数可由网络设备根据该第n 3个数据块对应的可靠性相关参数确定。其中,第n 3个数据块对应的可靠性相关参数可用于指示第n 3个数据块对于可靠性的要求,例如,第n 3个数据块对应的可靠性相关参数的取值越大,可以表示第n 3个数据块对于可靠性的要求越高;第n 3个数据块对应的可靠性相关参数的取值越小,可以表示第n 3个数据块对于可靠性的要求越低。可选的,上行数据信道承载N个数据块,该N个数据块包括第一数据块和第二数据块,若第一数据块对应的可靠性相关参数的取值与第二数据块对应的可靠性相关参数的取值不同,则第一数据块对应的第一参数的取值可以与第二数据块对应的第一参数的取值不同,即可以对可靠性相关参数的取值不同的数据块配置不同的第一参数。可选的,若第一数据块对应的可靠性相关参数的取值大于第二数据块对应的可靠性相关参数的取值,则第一数据块对应的第一参数的取值可以小于第二数据块对应的第一参数的取值,即数据块对应的可靠性相关参数的取值越大,该数据块对应的第一参数的取值可以越小。
可选的,第n 3个数据块对应的可靠性相关参数可由第n 3个数据块的频谱效率确定。数据块的频谱效率越高,该数据块对应的可靠性相关参数的取值可以越小。可选的,第n 3个数据块对应的可靠性相关参数可由第n 3个数据块的优先级确定。数据块的优先级越高,该数据块对应的可靠性相关参数的取值可以越大。
若UCI占用的资源过多,将会导致在上行数据信道上传输数据的可靠性下降。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对可靠性相关参数的取值较大的数据块配置较小的第一参数,可以使得对于高可靠性要求的数据块,即使UCI通过上行数据信道传输时占用该数据块的资源,也不会占用该数据块的太多资源,从而在传输UCI的同时,确保该数据块上承载的业务数据的可靠性。需要说明的是,高可靠性要求的业务数据可以承载于高可靠性要求的数据块上,低可靠性要求的业务数据可以承载于低可靠性要求的数据块上。对于可靠性相关参数的取值较小的数据块配置较大的第一参数,即使UCI通过上行数据信道传输时占用该数据块的较多资源而导致该数据块上承载的业务数据在传输过程中发生差错,由于该数据块对可靠性的要求较低,因此,即使发生差错该数据块上的业务数据的业务质量仍然可以满足业务需求。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为第n 3个数据块配置第一参数,可以使得通过上行数据信道传输UCI时,该UCI不会占用第n 3个数据块的全部资源,从而使得第n 3个数据块除了承载UCI以外还能承载业务数据。
请参见图5,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信息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详细描述了若允许UCI通过上行数据信道传输,该UCI具体占用N个数据块中的哪个或者哪几个数据块的时频资源。以下以终端设备、网络设备为信息传输方法的执行主体为例进行说明。该方法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如下步骤:
步骤S501:终端设备确定UCI。
步骤S502:终端设备通过上行数据信道向网络设备发送该UCI;该上行数据信道承载N个数据块,该N个数据块包括第一数据块和第二数据块,N为大于或等于2的正整数; 其中,该第一数据块通过第一MCS调制,该第二数据块通过第二MCS调制;该UCI占用的时频资源包括于N个数据块中的m 3个数据块对应的时频资源中。
其中,1≤m 3≤N,m 3为正整数。UCI占用的时频资源包括于m 3个数据块对应的时频资源中可以表示:UCI占用m 3个数据块对应的部分或者全部时频资源。当m 3=1时,m 3个数据块对应的时频资源中被UCI占用的资源单元的数量为:数值P与数值Q中的最小值,具体参见图4实施例中的描述。当m 3>1时,m 3个数据块中各个数据块对应的时频资源中被UCI占用的资源单元的数量之和为:数值P与数值Q中的最小值。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可以通过但不限于如下一种或多种方式确定m 3个数据块:
方式1,m 3个数据块可以由N个数据块中至少一个数据块的优先级确定。可选的,m 3个数据块可包括N个数据块中低优先级的数据块。若N个数据块中存在多个数据块的优先级为低优先级,则所述多个数据块即为m 3个数据块;或者,所述多个数据块中的部分数据块为m 3个数据块。此时,m 3个数据块中各个数据块的优先级均为低优先级。可选的,若N个数据块中存在多个数据块的优先级为低优先级,可通过如下方式以确定将所述多个数据块中的哪些数据块作为m 3个数据块:将所述多个数据块中时频资源的位置最靠前的(m 3个)数据块作为前述m 3个数据块。
可选的,m 3个数据块除了包括N个数据块中低优先级的数据块以外,还可以包括为高优先级的数据块,即m 3个数据块至少包括N个数据块中所有低优先级的数据块。若N个数据块包括a个低优先级的数据块和b个高优先级的数据块,UCI需要占用c个数据块的资源,且c>a。此时,m 3个数据块除了包括a个低优先级的数据块以外,还包括(c-a)个高优先级的数据块。可选的,所述(c-a)个高优先级的数据块可通过如下方式确定:将b个高优先级的数据块中时频资源的位置最靠前的(c-a)个数据块作为前述(c-a)个高优先级的数据块。以N个数据块包括数据块1、数据块2和数据块3,且数据块1、数据块2、数据块3的优先级分别为低优先级、高优先级、高优先级为例,由m 3个数据块至少包括N个数据块中低优先级的数据块可知,m 3个数据块至少包括数据块1。若UCI需要占用两个数据块的资源,且相对于数据块2,数据块3对应的时频资源的位置更靠前,则m 3个数据块包括数据块1和数据块3。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UCI占用优先级较低的数据块的资源。通过该方法,使得UCI能够不影响优先级较高的数据块的传输性能。
方式2,m 3个数据块可以由N个数据块中至少一个数据块的优先级与UCI的优先级确定。例如,m 3个数据块可包括N个数据块中与UCI的优先级相同的数据块。若N个数据块中存在多个数据块的优先级与UCI的优先级相同,则所述多个数据块即为m 3个数据块,或者,所述多个数据块中的部分数据块为m 3个数据块。可选的,若N个数据块中存在多个数据块的优先级与UCI的优先级相同,可通过如下方式以确定将所述多个数据块中的哪些数据块作为m 3个数据块:将所述多个数据块中时频资源的位置最靠前的(m 3个)数据块作为前述m 3个数据块。在一种实施方式中,UCI占用与其优先级相同的数据块的资源。通过该方法,使得UCI能够不影响比其优先级更高的数据块的传输性能。
方式3,m 3个数据块可以由N个数据块中至少一个数据块对应的可靠性相关参数确定。可选的,m 3个数据块可包括N个数据块中对应的可靠性相关参数的取值最小的数据块。若 N个数据块中对应的可靠性相关参数的取值最小的数据块的数量为多个,则所述多个(对应的可靠性相关参数的取值最小的)数据块即为m 3个数据块;或者,所述多个(对应的可靠性相关参数的取值最小的)数据块中的部分数据块(如m 3个)为m 3个数据块。此时,m 3个数据块中各个数据块对应的可靠性相关参数的取值均最小。其中,N个数据块中对应的可靠性相关参数的取值最小的数据块的数量为多个表示:N个数据块中某几个数据块对应的可靠性相关参数的取值相同,且该取值为N个数据块中各个数据块对应的可靠性相关参数的取值中的最小值。可选的,若N个数据块中对应的可靠性相关参数的取值最小的数据块的数量为多个,可通过如下方式以确定将所述多个(对应的可靠性相关参数的取值最小的)数据块中的哪些数据块作为m 3个数据块:将所述多个(对应的可靠性相关参数的取值最小的)数据块中时频资源的位置最靠前的(m 3个)数据块作为前述m 3个数据块。
可选的,m 3个数据块除了包括N个数据块中对应的可靠性相关参数的取值最小的数据块以外,还可以包括其他数据块,即m 3个数据块至少包括N个数据块中对应的可靠性相关参数的取值最小的数据块。若N个数据块中对应的可靠性相关参数的取值最小的数据块的数量为i个,UCI需要占用j个数据块的资源,且j>i。此时,m 3个数据块除了包括i个可靠性相关参数的取值最小的数据块以外,还包括(j-i)个数据块。可选的,所述(j-i)个数据块可以为:N个数据块中除i个可靠性相关参数的取值最小的数据块以外的(N-i)个数据块中,时频资源的位置最靠前的(j-i)个数据块。以N个数据块包括数据块1、数据块2和数据块3,且数据块1对应的可靠性相关参数的取值<数据块2对应的可靠性相关参数的取值<数据块3对应的可靠性相关参数的取值为例,由m 3个数据块至少包括可靠性相关参数的取值最小的数据块可知,m 3个数据块至少包括数据块1。若UCI需要占用两个数据块的资源,且相对于数据块2,数据块3对应的时频资源的位置更靠前,则m 3个数据块包括数据块1和数据块3。在一种实施方式中,UCI占用对于可靠性的要求较低的数据块的资源。通过该方式,使得UCI能够不影响对于可靠性的要求较高的数据块的传输性能。
方式4,m 3个数据块可以由N个数据块中至少一个数据块的频谱效率确定。例如,m 3个数据块可包括N个数据块中频谱效率最高的数据块。若N个数据块中频谱效率最高的数据块的数量为多个,则所述多个(频谱效率最高的)数据块即为m 3个数据块;或者,所述多个(频谱效率最高的)数据块中的部分数据块(如m 3个)为m 3个数据块。此时,m 3个数据块中各个数据块的频谱效率均最高。可选的,若N个数据块中频谱效率最高的数据块的数量为多个,可通过如下方式以确定将所述多个(频谱效率最高的)数据块中的哪些数据块作为m 3个数据块:将所述多个(频谱效率最高的)数据块中时频资源的位置最靠前的(m 3个)数据块作为前述m 3个数据块。可选的,m 3个数据块除了包括N个数据块中频谱效率最高的数据块以外,还可以包括其他数据块,即m 3个数据块至少包括N个数据块中频谱效率最高的数据块。若N个数据块中频谱效率最高的数据块的数量为x个,UCI需要占用y个数据块的资源,且y>x。此时,m 3个数据块除了包括x个频谱效率最高的数据块以外,还包括(y-x)个数据块。可选的,所述(y-x)个数据块可以为:N个数据块中除x个频谱效率最高的数据块以外的(N-x)个数据块中,时频资源的位置最靠前的(y-x)个数据块。以N个数据块包括数据块1、数据块2和数据块3,且数据块1的频谱效率<数据块2的频谱效率<数据块3的频谱效率为例,若UCI需要占用两个数据块的资源,且相对 于数据块2,数据块3对应的时频资源的位置更靠前,则m 3个数据块可以包括数据块1和数据块3。或者,也可以将N个数据块中频谱效率最高的前m 3个作为前述m 3个数据块。例如,在N个数据块中,按照频谱效率从高到低的顺序依次选择(m 3个)数据块。以N个数据块包括数据块1、数据块2和数据块3,且数据块1的频谱效率<数据块2的频谱效率<数据块3的频谱效率为例。若UCI需要占用两个数据块的资源(m 3=2),则m 3个数据块可以包括数据块2和数据块3。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频谱效率越高的数据块对于可靠性的要求越低。在一种实施方式中,UCI占用频谱效率较高的数据块的资源,通过该方式,使得UCI能够不影响对于可靠性的要求较高的数据块的传输性能。
方式5,m 3个数据块可以由N个数据块中至少一个数据块对应的MCS确定。例如,m 3个数据块可包括N个数据块中对应的MCS index最大的数据块。若N个数据块中对应的MCS index最大的数据块的数量为多个,则所述多个(MCS index最大的)数据块即为m 3个数据块;或者,所述多个(MCS index最大的)数据块中的部分数据块(如m 3个)为m 3个数据块。可选的,若N个数据块中对应的MCS index最大的数据块的数量为多个,可通过如下方式以确定将所述多个(MCS index最大的)数据块中的哪些数据块作为m 3个数据块:将所述多个(MCS index最大的)数据块中时频资源的位置最靠前的(m 3个)数据块作为前述m 3个数据块。或者,也可以将N个数据块中对应的MCS index最大的前m 3个作为前述m 3个数据块。例如,在N个数据块中,按照MCS index从大到小的顺序依次选择(m 3个)数据块。在本申请实施例中,MCS index越大的数据块对于可靠性的要求越低,在一种实施方式中,UCI占用MCS index较大的数据块的资源,通过该方式,使得UCI能够不影响对于可靠性的要求较高的数据块的传输性能。
方式6,m 3个数据块可以由N个数据块中至少一个数据块对应的时延相关参数确定。其中,数据块对应的时延相关参数可用于指示该数据块对于时延的要求。数据块对应的时延相关参数的取值越大,可以表示该数据块对于时延的要求越高;数据块对应的时延相关参数的取值越小,可以表示该数据块对于时延的要求越低。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前述m 3个数据块可包括N个数据块中对应的时延相关参数的取值最小的数据块。若N个数据块中对应的时延相关参数的取值最小的数据块的数量为多个,则所述多个(时延相关参数的取值最小的)数据块即为m 3个数据块;或者,所述多个(时延相关参数的取值最小的)数据块中的部分数据块(如m 3个)为m 3个数据块。其中,N个数据块中对应的时延相关参数的取值最小的数据块的数量为多个表示:N个数据块中某几个数据块对应的时延相关参数的取值相同,且该取值为N个数据块中各个数据块对应的时延相关参数的取值中的最小值。可选的,若N个数据块中时延相关参数的取值最小的数据块的数量为多个,可根据数据块的优先级、可靠性相关参数、频谱效率或MCS index中的一项或多项,确定将所述多个(时延相关参数的取值最小的)数据块中的哪些数据块作为m 3个数据块。例如,在所述多个(时延相关参数的取值最小的)数据块中,将优先级最低的前(m 3个)数据块作为前述m 3个数据块;或者,将可靠性相关参数的取值最小的前(m 3个)数据块作为前述m 3个数据块;或者,将频谱效率最高的前(m 3个)数据块作为前述m 3个数据块;或者,将MCS index最大的前(m 3个)数据块作为前述m 3个数据块。在一种实施方式中,UCI占用N个数据块中对于时延的要求较低的数据块的资源,通过该方式,使得UCI能够不影响对于时延的 要求较高的数据块的传输性能。
其中,数据块对应的时延相关参数可通过如下方式确定:以N个数据块包括第一数据块和第二数据块为例,若第一数据块对应的时频资源的第一个符号的符号索引小于第二数据块对应的时频资源的第一个符号的符号索引,则第一数据块对应的时延相关参数的取值可以大于第二数据块对应的时延相关参数的取值。或者,若第一数据块对应的时频资源的最后一个符号的符号索引小于第二数据块对应的时频资源的最后一个符号的符号索引,则第一数据块对应的时延相关参数的取值可以大于第二数据块对应的时延相关参数的取值。或者,数据块的优先级越高,该数据块对应的时延相关参数的取值越大。
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还可通过如下方式以确定m 3个数据块:终端设备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用于指示m 3个数据块。例如,该指示信息中包括m 3个数据块中各个数据块的标识。其中,该指示信息可以为DCI或者高层信令。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该指示信息还可以用于指示m 3个数据块中各个数据块被UCI所占用的资源单元的数量。可选的,该指示信息可以指示N项连比,该N项连比中的各项与N个数据块一一对应,N项连比中的各项用于指示该项对应的数据块被UCI所占用的资源单元的数量。例如,N=3,上行数据信道承载数据块1、数据块2和数据块3,指示信息指示的3项连比为1:0:2。1:0:2表示数据块1被UCI所占用的资源单元的数量、数据块2被UCI所占用的资源单元的数量、数据块3被UCI所占用的资源单元的数量之间的比值。通过3项连比可知,UCI占用数据块1和数据块3的资源,不占用数据块2的资源,即前述m 3个数据块包括数据块1和数据块3。进一步的,通过3项连比可知,若上行数据信道上用于传输该UCI的资源单元的数量为X,则数据块1被UCI所占用的资源单元的数量为floor(X/3),数据块3被UCI所占用的资源单元的数量为X-floor(X/3)。或者,数据块1被UCI所占用的资源单元的数量为ceil(X/3),数据块3被UCI所占用的资源单元的数量为X-ceil(X/3)。floor(x)表示向下取整,即取不大于x的最大整数,如floor(1.5)=1。ceil(x)表示向上取整,即取不小于x的最小整数,如ceil(1.5)=2。以X=10RE为例,数据块1被UCI所占用的资源单元的数量为floor(X/3)=3RE,数据块3被UCI所占用的资源单元的数量为X-floor(X/3)=10RE-3RE=7RE。
其中,连比是指两项以上中各项所占的份数比,N项连比是指N项中各项所占的份数比。上述例子中3项连比为1:0:2,表示数据块1被UCI所占用的资源单元的数量与上行数据信道上用于传输该UCI的资源单元的数量之间的比值为1/3,数据块2被UCI所占用的资源单元的数量与上行数据信道上用于传输该UCI的资源单元的数量之间的比值为0,数据块3被UCI所占用的资源单元的数量与上行数据信道上用于传输该UCI的资源单元的数量之间的比值为2/3。
需要说明的是,当N=2时,该指示信息可以指示一个比值,该比值可以用于指示N个数据块中的某个数据块(如称为第三数据块)被UCI所占用的资源单元的数量,N个数据块中除第三数据块以外的另一个数据块被UCI所占用的资源单元的数量为:上行数据信道上用于传输该UCI的资源单元的数量与第三数据块被UCI所占用的资源单元的数量之间的差值。例如,N=2,N个数据块包括数据块1和数据块2,上行数据信道上用于传输该UCI的资源单元的数量为10RE,第三数据块为数据块1。该比值为1可以表示:UCI仅占用数 据块1的资源单元,且数据块1被UCI占用10RE。该比值为0.5可以表示:数据块1被UCI占用的资源单元的数量为10RE*0.5=5RE,数据块2被UCI占用的资源单元的数量为10RE-5RE=5RE。其中,第三数据块可以为上行数据信道承载的N个数据块中时频资源的位置最靠前的数据块,或者,第三数据块可以预先定义或由网络设备指示。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终端设备通过上行数据信道传输UCI的同时,可以优先确保优先级较高、可靠性相关参数的取值较大、频谱效率较低、MCS index较小或时延相关参数的取值较大的数据块的传输。换言之,上行数据信道占用的资源中除UCI占用的资源以外,剩余的资源可优先用于传输优先级较高、可靠性相关参数的取值较大、频谱效率较低、MCS index较小或时延相关参数的取值较大的数据块。例如,上行数据信道承载第一数据块和第二数据块,上行数据信道占用的资源单元的数量为100RE,第一数据块、第二数据块分别占用70RE、30RE;UCI通过该上行数据信道传输时实际需要占用10RE,且实际占用的是第一数据块的资源(即前述m 3个数据块为第一数据块)。此时,100RE中除UCI占用的10RE以外,还剩余90RE可用于传输数据块。若第一数据块的优先级高于第二数据块的优先级,那么90RE中可优先分配70RE用于传输优先级较高的第一数据块,对于剩余的20RE,可用于传输优先级较低的第二数据块。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UCI占用m 3个数据块的资源,使得UCI能够不影响优先级较高的数据块的传输性能,UCI能够不影响对于可靠性的要求较高的数据块的传输性能,或者,UCI能够不影响对于时延的要求较高的数据块的传输性能。
上述实施例描述了上行数据信道承载两个及其以上的数据块的情况下,如何确定是否允许UCI通过上行数据信道传输(参见图2所示实施例、图3所示实施例);若允许UCI通过上行数据信道传输,如何确定上行数据信道上用于传输该UCI的资源单元的数量(参见图4所示实施例),以及该UCI具体占用N个数据块中的哪个或者哪几个数据块的时频资源(参见图5所示实施例)。
需要说明的是,图2~图3所示实施例中关于如何确定是否允许UCI通过上行数据信道传输的内容,也适用于上行数据信道承载1个数据块的情况。图4所示实施例中关于如何确定上行数据信道上用于传输该UCI的资源单元的数量,也适用于上行数据信道承载1个数据块的情况。
请参见图6,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信息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详细描述了上行数据信道承载1个数据块的情况下,如何确定是否允许UCI通过上行数据信道传输,以及如何确定上行数据信道上用于传输该UCI的资源单元的数量。以下以终端设备、网络设备为信息传输方法的执行主体为例进行说明。该方法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如下步骤:
步骤S601:终端设备确定UCI。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S601的执行过程可参见图2中步骤S201的具体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S602:终端设备确定是否允许UCI通过上行数据信道传输,该上行数据信道承载1个数据块。
终端设备通过上行数据信道向网络设备发送UCI,可以避免丢弃UCI,从而有利于确保下行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可选的,该上行数据信道的时频资源与UCI的时频资源重叠。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终端设备可以根据上行数据信道承载的数据块所对应的比特数,以及UCI占用的比特数,确定是否允许UCI通过该上行数据信道传输。例如,若上行数据信道承载的数据块所对应的比特数与前述A之间的乘积,大于UCI占用的比特数,则可允许UCI通过该上行数据信道传输。上行数据信道承载的数据块所对应的比特数与前述A之间的乘积,大于UCI占用的比特数表示:UCI占用的比特数较少。在此情况下,即使通过上行数据信道传输该UCI,该UCI不会占用上行数据信道的过多资源,从而在传输UCI的同时,有利于确保上行数据信道中承载的业务数据的正常传输。
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终端设备可以根据UCI的频谱效率以及上行数据信道承载的数据块的频谱效率,确定是否允许UCI通过上行数据信道传输。例如,若UCI的频谱效率大于该数据块的频谱效率,则可允许UCI通过该上行数据信道传输。UCI的频谱效率大于该数据块的频谱效率表示:UCI对可靠性的要求低于该数据块对可靠性的要求,这样通过上行数据信道传输UCI时能更好的确保UCI的可靠性。
在又一种实现方式中,终端设备可以根据UCI的优先级与上行数据信道的优先级,确定是否允许UCI通过上行数据信道传输。例如,若UCI的优先级与上行数据信道的优先级相同,则可允许UCI通过上行数据信道传输。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S602的执行过程可参见图3实施例中的具体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S603:若允许UCI通过该上行数据信道传输,终端设备确定该上行数据信道上用于传输该UCI的资源单元的数量。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终端设备可以将数值P'与数值Q'中的最小值,确定为上行数据信道上用于传输UCI的资源单元的数量。其中,该数值P'为该UCI占用的资源单元的数量,该数值Q'为该上行数据信道上用于传输该UCI的资源单元的数量的上限值,数值Q'用于限制UCI在上行数据信道上占用的资源单元的数量。其中,数值P'、数值Q'分别是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
可选的,数值P'可通过如下公式确定:
其中,F'表示上行数据信道承载的数据块所对应的比特数。其他参数的定义参见前述公式(1)中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可选的,上行数据信道承载的数据块对应的时频资源上承载有业务数据,可通过公式(3)确定数值P'。
可选的,数值P'可通过如下公式确定:
其中,R表示上行数据信道承载的数据块对应的码率,Q m表示该数据块对应的调制方 式所采用的调制阶数。其他参数的定义参见前述公式(2)中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可选的,上行数据信道承载的数据块对应的时频资源上未承载有业务数据,可通过公式(4)确定数值P'。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数值Q'为上行数据信道的资源上所有可用于传输UCI的RE的数目与α'之间的乘积。即数值 其中,α'用于确定数值Q',以使该数值Q'小于上行数据信道占用的资源单元的数量,α'≥0。α'可通过DCI或者高层信令指示。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S603的执行过程可参见图4实施例中的具体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S604:终端设备通过该上行数据信道向网络设备发送该UCI,该UCI占用的时频资源包括于该上行数据信道承载的数据块对应的时频资源中。
其中,该数据块被UCI所占用的资源单元的数量为:数值P'与数值Q'中的最小值。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上行数据信道传输UCI,有利于确保下行数据传输的可靠性。上行数据信道承载的数据块所对应的比特数与A之间的乘积大于UCI占用的比特数的情况下,UCI可被允许通过上行数据信道传输。通过这种方式,通过上行数据信道传输该UCI,该UCI也不会占用上行数据信道的过多资源,从而在传输UCI的同时,有利于确保上行数据信道中承载的业务数据的正常传输。
相应于上述方法实施例给出的方法,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相应的装置,包括用于执行上述实施例相应的模块。所述模块可以是软件,也可以是硬件,或者是软件和硬件结合。
请参见图7,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7所示的通信装置700包括处理模块701和收发模块702。
在一种设计中,装置700为终端设备,用于实现图2~图5所示实施例中终端设备的功能。
示例性的,处理模块701,用于确定上行控制信息UCI;收发模块702,用于通过上行数据信道向网络设备发送该UCI;该上行数据信道承载N个数据块,N个数据块包括第一数据块和第二数据块,N为大于或等于2的正整数;其中,第一数据块通过第一调制编码方案MCS调制,第二数据块通过第二MCS调制。
在一种设计中,装置700为网络设备,用于实现图2~图5所示实施例中网络设备的功能。
示例性的,收发模块702,用于接收来自终端设备的上行数据信道;该上行数据信道承载N个数据块,N个数据块包括第一数据块和第二数据块,N为大于或等于2的正整数;其中,第一数据块通过第一调制编码方案MCS调制,第二数据块通过第二MCS调制;处理模块701,用于从该上行数据信道上获取上行控制信息UCI。
在一种设计中,装置700为终端设备,用于实现图6所示实施例中终端设备的功能。
示例性的,处理模块701,用于确定UCI,并确定是否允许该UCI通过上行数据信道传输,若允许UCI通过该上行数据信道传输,则确定该上行数据信道上用于传输该UCI的资源单元的数量;其中,该上行数据信道承载1个数据块;收发模块702,用于通过该上行数据信道向网络设备发送该UCI,该UCI占用的时频资源包括于该上行数据信道承载的数据块对应的时频资源中。
请参见图8,为本申请提供的另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8所示的通信装置800 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801、存储器802,可选的,还可包括收发器803。本申请实施例中不限定上述处理器801以及存储器802之间的具体连接介质。本申请实施例在图中以存储器802和处理器801之间通过总线804连接,总线804在图中以粗线表示,其它部件之间的连接方式,仅是进行示意性说明,并不引以为限。该总线804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8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处理器801可以具有数据收发功能,能够与其他设备进行通信,在如图8所示的装置中,也可以设置独立的数据收发模块,例如收发器803,用于收发数据;处理器801在与其他设备进行通信时,可以通过收发器803进行数据传输。
一种示例中,当终端设备采用图8所示的形式时,图8中的处理器801可以通过调用存储器802中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使得终端设备执行图2~图5任一实施例中的终端设备执行的方法。
一种示例中,当网络设备采用图8所示的形式时,图8中的处理器801可以通过调用存储器802中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使得网络设备执行图2~图5任一实施例中的网络设备执行的方法。
一种示例中,当终端设备采用图8所示的形式时,图8中的处理器801可以通过调用存储器802中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使得终端设备执行图6实施例中的终端设备执行的方法。
具体的,图7的处理模块和收发模块的功能/实现过程均可以通过图8中的处理器801调用存储器802中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来实现。或者,图7的处理模块的功能/实现过程可以通过图8中的处理器801调用存储器802中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来实现,图7的收发模块的功能/实现过程可以通过图8中的收发器803来实现。
本申请所描述的方案可通过各种方式来实现。例如,这些技术可以用硬件、软件或者硬件结合的方式来实现。对于硬件实现,用于在通信装置(例如,基站,终端、网络实体、核心网网元或芯片)处执行这些技术的处理模块,可以实现在一个或多个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数字信号处理器件、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可编程逻辑器件、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其它可编程逻辑装置,离散门或晶体管逻辑,离散硬件部件,或上述任何组合中。通用处理器可以为微处理器,可选地,该通用处理器也可以为任何传统的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或状态机。处理器也可以通过计算装置的组合来实现,例如数字信号处理器和微处理器,多个微处理器,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联合一个数字信号处理器核,或任何其它类似的配置来实现。
可以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存储器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或非易失性存储器,或可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两者。其中,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OM,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P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其用作外部高速缓存。通过示例性但不是限制性说明,许多形式的RAM可用,例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M,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M,DRAM)、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ronous DRAM,SDRAM)、双倍数据速率同步动态随机 存取存储器(double data rate SDRAM,DDR SDRAM)、增强型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enhanced SDRAM,ESDRAM)、同步连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link DRAM,SLDRAM)和直接内存总线随机存取存储器(direct rambus RAM,DR RAM)。应注意,本文描述的系统和方法的存储器旨在包括但不限于这些和任意其它适合类型的存储器。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计算机执行时实现上述任一方法实施例的功能。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被计算机执行时实现上述任一方法实施例的功能。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所述计算机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digital subscriber line,DSL))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高密度数字视频光盘(digital video disc,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SSD))等。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一些可选的特征,在某些场景下,可以不依赖于其他特征,比如其当前所基于的方案,而独立实施,解决相应的技术问题,达到相应的效果,也可以在某些场景下,依据需求与其他特征进行结合。相应的,本申请实施例中给出的装置也可以相应的实现这些特征或功能,在此不予赘述。
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理解到本申请实施例列出的各种说明性逻辑块(illustrative logical block)和步骤(step)可以通过电子硬件、电脑软件,或两者的结合进行实现。这样的功能是通过硬件还是软件来实现取决于特定的应用和整个系统的设计要求。本领域技术人员对于相应的应用,可以使用各种方法实现所述的功能,但这种实现不应被理解为超出本申请实施例保护的范围。
可以理解,说明书通篇中提到的“实施例”意味着与实施例有关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包括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因此,在整个说明书各个实施例未必一定指相同的实施例。此外,这些特定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任意适合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可以理解,在本申请的各种实施例中,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可以理解,在本申请中,“当…时”、“若”以及“如果”均指在某种客观情况下装置会做出相应的处理,并非是限定时间,且也不要求装置实现时一定要有判断的动作,也不意味着 存在其它限定。
本申请中对于使用单数表示的元素旨在用于表示“一个或多个”,而并非表示“一个且仅一个”,除非有特别说明。本申请中,在没有特别说明的情况下,“至少一个”旨在用于表示“一个或者多个”,“多个”旨在用于表示“两个或两个以上”。
另外,本文中术语“系统”和“网络”在本文中常被可互换使用。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其中A可以是单数或者复数,B可以是单数或者复数。
本申请中的预定义可以理解为定义、预先定义、存储、预存储、预协商、预配置、固化、或预烧制。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中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或相似的部分可以互相参考。在本申请中各个实施例、以及各实施例中的各个实施方式/实施方法/实现方法中,如果没有特殊说明以及逻辑冲突,不同的实施例之间、以及各实施例中的各个实施方式/实施方法/实现方法之间的术语和/或描述具有一致性、且可以相互引用,不同的实施例、以及各实施例中的各个实施方式/实施方法/实现方法中的技术特征根据其内在的逻辑关系可以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实施方式、实施方法、或实现方法。以上所述的本申请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29)

  1.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终端设备确定上行控制信息UCI;
    所述终端设备通过上行数据信道向网络设备发送所述UCI;所述上行数据信道承载N个数据块,所述N个数据块包括第一数据块和第二数据块,N为大于或等于2的正整数;其中,所述第一数据块通过第一调制编码方案MCS调制,所述第二数据块通过第二MCS调制。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N个数据块中的任意两个数据块占用的时频资源部分重叠或者完全不重叠。
  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UCI不包括信道状态信息CSI。
  4. 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UCI占用的比特数小于A*B,所述A≥0,所述B为所述N个数据块中至少一个数据块所对应的比特数。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B具体为m 1个数据块所对应的比特数,1≤m 1≤N,m 1为正整数;所述m 1个数据块属于所述N个数据块;
    其中,所述m 1个数据块由所述N个数据块中至少一个数据块所对应的比特数确定;或者,所述m 1个数据块由所述N个数据块中至少一个数据块的优先级确定。
  6. 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UCI的频谱效率大于第n 1个数据块的频谱效率;1≤n 1≤N,n 1为正整数。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n 1个数据块由所述N个数据块中至少一个数据块的频谱效率确定;或者,所述第n 1个数据块由所述N个数据块中至少一个数据块对应的MCS确定;或者,所述第n 1个数据块由所述N个数据块中至少一个数据块的优先级和所述UCI的优先级确定;或者,所述n 1个数据块由所述N个数据块中至少一个数据块所对应的比特数确定。
  8. 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UCI的优先级与所述上行数据信道的优先级相同;或者,
    所述UCI的优先级与所述N个数据块中至少一个数据块的优先级相同。
  9. 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将数值P与数值Q中的最小值,确定为所述上行数据信道上用于传输所述UCI的资源单元的数量;
    其中,所述数值P为所述UCI占用的资源单元的数量;所述数值Q为所述上行数据信道上用于传输所述UCI的资源单元的数量的上限值,其中,P,Q分别是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
  10.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值P由所述N个数据块中至少一个数据块所对应的比特数确定。
  11. 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值P由所述N个数据块中至少一个数据块所对应的比特数确定,包括:所述数值P由所述N个数据块中的m 2个数据块 所对应的比特数确定;1≤m 2≤N,m 2为正整数;
    其中,所述m 2个数据块由所述N个数据块中至少一个数据块的优先级与所述UCI的优先级确定;或者,所述m 2个数据块由所述N个数据块中至少一个数据块所对应的比特数确定。
  12.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值P由第n 2个数据块对应的调制方式和/或码率确定;1≤n 2≤N,n 2为正整数。
  13. 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n 2个数据块由所述N个数据块中至少一个数据块的优先级与所述UCI的优先级确定;或者,所述第n 2个数据块由所述N个数据块中至少一个数据块的频谱效率确定;或者,所述第n 2个数据块由所述N个数据块中至少一个数据块对应的MCS确定。
  14. 如权利要求9~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值Q由第n 3个数据块占用的资源单元的数量,和/或,所述第n 3个数据块对应的第一参数确定;1≤n 3≤N,n 3为正整数;所述第一参数用于确定所述数值Q,以使所述数值Q小于所述N个数据块占用的资源单元的数量之和。
  15. 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n 3个数据块由所述N个数据块中至少一个数据块的优先级与所述UCI的优先级确定;或者,所述第n 3个数据块由所述N个数据块中至少一个数据块所对应的比特数确定;或者,所述第n 3个数据块由所述N个数据块中至少一个数据块的频谱效率确定;或者,所述第n 3个数据块由所述N个数据块中至少一个数据块对应的MCS确定。
  16. 如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参数由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第n 3个数据块对应的可靠性相关参数确定;或者,所述第一参数由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第n 3个数据块的优先级确定。
  17. 如权利要求1~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UCI占用的时频资源包括于所述N个数据块中的m 3个数据块对应的时频资源中;1≤m 3≤N,m 3为正整数;
    其中,所述m 3个数据块由所述N个数据块中至少一个数据块的优先级确定;或者,所述m 3个数据块由所述N个数据块中至少一个数据块的优先级与所述UCI的优先级确定;或者,所述m 3个数据块由所述N个数据块中至少一个数据块对应的可靠性相关参数确定;或者,所述m 3个数据块由所述N个数据块中至少一个数据块的频谱效率确定;或者,所述m 3个数据块由所述N个数据块中至少一个数据块对应的MCS确定;或者,所述m 3个数据块由所述N个数据块中至少一个数据块对应的时延相关参数确定。
  18. 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接收来自所述网络设备的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m 3个数据块。
  19. 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信息还用于指示所述m 3个数据块中各个数据块被所述UCI所占用的资源单元的数量。
  20.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网络设备接收来自终端设备的上行数据信道;所述上行数据信道承载N个数据块,所述N个数据块包括第一数据块和第二数据块,N为大于或等于2的正整数;其中,所述第 一数据块通过第一调制编码方案MCS调制,所述第二数据块通过第二MCS调制;
    所述网络设备从所述上行数据信道上获取上行控制信息UCI。
  21. 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N个数据块中的任意两个数据块占用的时频资源部分重叠或者完全不重叠。
  22. 如权利要求20或2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根据第n 3个数据块对应的可靠性相关参数,确定所述第n 3个数据块对应的第一参数;或者,
    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第n 3个数据块的优先级,确定所述第n 3个数据块对应的第一参数;
    其中,所述第一参数用于确定数值Q,以使所述数值Q小于所述N个数据块占用的资源单元的数量之和;所述数值Q为所述上行数据信道上用于传输所述UCI的资源单元的数量的上限值;Q是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
  23. 如权利要求20~2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N个数据块中的m 3个数据块;1≤m 3≤N,m 3为正整数;其中,所述UCI占用的时频资源包括于所述m 3个数据块对应的时频资源中。
  24. 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信息还用于指示所述m 3个数据块中各个数据块被所述UCI所占用的资源单元的数量。
  25. 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1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单元。
  26. 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20~2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单元。
  27. 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程序指令,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指令,以使所述装置执行如权利要求1~1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8. 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程序指令,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指令,以使所述装置执行如权利要求20~2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9.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所述程序指令被通信装置执行时使所述通信装置执行如权利要求1~19或20~2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080107859.6A 2020-12-18 2020-12-18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及其装置 Pending CN11660202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20/137760 WO2022126648A1 (zh) 2020-12-18 2020-12-18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及其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602024A true CN116602024A (zh) 2023-08-15

Family

ID=820600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107859.6A Pending CN116602024A (zh) 2020-12-18 2020-12-18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及其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328739A1 (zh)
EP (1) EP4250841A4 (zh)
CN (1) CN116602024A (zh)
WO (1) WO2022126648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664535B1 (ko) * 2007-10-01 2016-10-10 인터디지탈 패튼 홀딩스, 인크 Egprs 시간 기반 확인응답의 구성을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CN102122979B (zh) * 2010-01-08 2013-04-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信号发送方法、设备及系统
US8634345B2 (en) * 2010-06-18 2014-01-21 Sharp Laboratories Of America, Inc.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UCI) multiplexing on the 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 (PUSCH)
US8989156B2 (en) * 2010-06-18 2015-03-24 Sharp Kabushiki Kaisha Selecting a codeword and determining a symbol length for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CN115802505A (zh) * 2018-02-13 2023-03-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CN112314026A (zh) * 2018-06-26 2021-02-0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上行信号的传输方法及终端设备、网络设备
US10856237B2 (en) * 2019-02-14 2020-12-01 Ofinno, Llc Power control with multiple panels in a radio system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30328739A1 (en) 2023-10-12
EP4250841A1 (en) 2023-09-27
EP4250841A4 (en) 2024-01-24
WO2022126648A1 (zh) 2022-06-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902973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ownlink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multi-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point transmission
CN110035531B (zh) 上行控制信息传输方法及装置
JP7073378B2 (ja) 物理アップリンクデータチャンネルで制御情報多重化
RU2746224C1 (ru) Способ и оборудование для передачи и приема сигнала в системе мобильной связи
US10498484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llowing different services to coexist in wireless cellular communication system
JP7370977B2 (ja) データ再伝送に関するコードブックフィードバック
US11464019B2 (en) 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device and network equipment
JP6132844B2 (ja) 上りリンクおよび下りリンク割り当てを再構成するためのデバイス
KR20220047997A (ko) 전송 방법, 장치, 통신 노드 및 매체
CN110383924B (zh) 无线蜂窝通信系统中的控制和数据信息资源映射方法和装置
CN113597807A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基于优先级的控制和数据信息传输的方法和设备
US11611962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information for providing plurality of communication services
CN110913486B (zh) 网络节点、用户设备及其方法
EP3566368A1 (en) Signaling, procedures, user equipment and base stations for uplink ultra reliable low latency communications
WO2020192609A1 (zh) 资源的确定、接收方法、装置、电子装置及存储介质
WO2015196460A1 (zh) Pusch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JP2021532693A (ja) 上り制御情報の伝送方法、装置及びコンピュータ記憶媒体
CN111836366B (zh) 上行传输方法和通信装置
US20220039088A1 (en) Transmitting method and receiving method for control information, user equipment and base station
US20200077343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plink power control in wireless cellular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230058037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control information and data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0986619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uplink transmission timing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230137234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iodic data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6602024A (zh)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及其装置
WO2022199607A1 (zh)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