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601558A - 具有分级透射状态的igu的汇流条设计 - Google Patents

具有分级透射状态的igu的汇流条设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601558A
CN116601558A CN202180080869.XA CN202180080869A CN116601558A CN 116601558 A CN116601558 A CN 116601558A CN 202180080869 A CN202180080869 A CN 202180080869A CN 116601558 A CN116601558 A CN 11660155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s bar
segment
substrate
section
electrochromic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80080869.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毅刚
邸博雷
J-C·吉龙
S·M·萨拉赫
A·韦斯勒
B·D·格里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ge Electrochromics Inc
Original Assignee
Sage Electrochromic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ge Electrochromics Inc filed Critical Sage Electrochromics Inc
Publication of CN1166015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60155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5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an electrochromic effect
    • G02F1/153Constructional details
    • G02F1/15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structural featur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5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an electrochromic effect
    • G02F1/153Constructional details
    • G02F1/155Electrod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43Electrodes
    • G02F1/13439Electrod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electrical, optical, physical properties; materials therefor; method of making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Electrochromic Elements, Electrophoresis, Or Variable Reflection Or Absorption Elements (AREA)
  • Golf Clubs (AREA)
  • Traffic Control Systems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致变色装置。该电致变色装置可包括第一汇流条,该第一汇流条电连接到第一透明导体,其中该第一汇流条包括位于第二段和第三段之间的第一段,其中该第一段具有的第一厚度小于该第二段的第二厚度并且小于该第三段的第三厚度。该电致变色装置还可包括从该第一汇流条的中心偏移的第一电压供应端子。

Description

具有分级透射状态的IGU的汇流条设计
背景技术
本公开涉及电活性装置,并且更具体地涉及包括电致变色装置的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电致变色装置可减少进入房间或车辆乘客室的阳光量。传统上,电致变色装置可以处于特定的透射状态。例如,可将电致变色装置设定为一定的着色水平(即,通过电致变色装置的光透射的百分比),诸如全着色(例如,0%透射水平)、全透明(例如,63%+/-10%透射水平)、或介于两者之间的某个着色水平(或透射水平)。玻璃板可由不同的分立电致变色装置形成,每个电致变色装置由其自己的一对汇流条控制。不同的电致变色装置可各自设定为不同的着色水平(即,%透射状态水平)。然而,IGU中的电压分布可基于跨给定配置的尺寸、形状和电阻而变化。期望进一步改进关于电致变色装置的着色的控制。
附图说明
实施方案通过示例示出,并且不限于附图。
图1包括根据一个实施方案的衬底、电致变色装置的层叠堆和汇流条的顶视图的图示。
图2A至图2C各自包括根据另一实施方案的衬底、电致变色装置的层叠堆和汇流条的顶视图的图示。
图3包括根据另一实施方案的衬底、电致变色装置的层叠堆和汇流条的顶视图的图示。
图4A至图4C各自包括根据另一实施方案的衬底、电致变色装置的层叠堆和汇流条的顶视图的图示。
图5包括根据一个实施方案的沿着图4的衬底的一部分的代表性横截面图,其具有电致变色装置(ECD)的层堆叠和汇流条。
图6包括根据一个实施方案的IGU的示意图。
技术人员应当理解,附图中的元件是为了简单和清楚而示出的,并且不必按比例绘制。例如,图中的元件中的一些元件的尺寸可以相对于其他元件被放大,以帮助改善对本发明的实施方案的理解。
具体实施方式
提供以下结合附图的描述以帮助理解本文所公开的教导内容。以下讨论将集中于教导内容的具体实施方式和实施方案。提供该焦点以帮助描述教导内容,并且不应将其解释为对教导内容的范围或适用性的限制。
如本文所用,术语“包含(comprises、comprising)”、“包括(includes、including)”、“具有(has、having)”或它们的任何其他变型形式旨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括。例如,包括一系列特征的过程、方法、制品或装置不必仅限于那些特征,而是可包括未明确列出的或此类过程、方法、制品或装置固有的其他特征。此外,除非明确相反地陈述,否则“或”是指包含性,而不是排他性。例如,条件A或B由以下任一项满足:A为真(或存在)且B为假(或不存在),A为假(或不存在)且B为真(或存在),以及A和B两者均为真(或存在)。
使用“一个”或“一种”来描述本文所述的元件和部件。这样做仅仅是为了方便和给出本发明范围的一般意义。该描述应被理解为包括一个或至少一个,并且单数也包括复数,或反之亦然,除非清楚地表明其另有含义。
当提及变量时,术语“稳态”旨在表示当在10秒内取平均值时操作变量基本上恒定,即使操作变量在瞬态期间可能发生变化。例如,当处于稳定状态时,对于特定装置的特定操作模式,操作变量可保持在操作变量平均值的10%内、5%内或0.9%内。变化可能是由于设备或支持装备的缺陷造成的,诸如沿着电压线传输的噪声、控制装置内的开关晶体管、设备内的其他部件的操作、或其他类似影响。更进一步地,变量可每秒改变一微秒,从而可读取诸如电压或电流的变量;或者电压供应端子中的一个或多个电压供应端子可以1Hz或更高的频率在两个不同的电压(例如,V1和V2)之间交替。因此,即使由于缺陷或在读取操作参数时存在这种变化,设备也可能处于稳定状态。当在操作模式之间改变时,操作变量中的一个或多个操作变量可处于瞬态。此类变量的示例可包括电致变色装置内特定位置处的电压或流过电致变色装置的电流。
词语“约”、“大约”或“基本上”的使用旨在表示参数的值接近于指定值或位置。然而,微小的差异可能阻止值或位置精确地如所述的那样。因此,该值的高达百分之十(10%)的差异是与精确描述的理想目标的合理差异。当差异大于百分之十(10%)时,可能会出现显著差异。
除非另外定义,否则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发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的含义。材料、方法和示例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旨在是限制性的。就本文未描述的程度而言,关于具体材料和加工动作的许多细节是常规的,并且可在玻璃、气相沉积和电致变色领域内的教科书和其他来源中找到。
电致变色装置可在几乎任何时间段内保持在连续分级透射状态几乎任何时间段(例如,超过在状态之间切换所需的时间)。当连续分级时,电致变色装置可在透射率相对较低的区域具有相对较高的汇流条间电场,而在另一透射率相对较高的区域具有相对较低的汇流条间电场。与离散分级相比,连续分级允许在较小透射到较大透射之间进行更明显的令人愉快的转变。汇流条的不同位置可提供范围从完全透明(最高透射或完全漂白)到完全着色(最低透射状态)或介于两者之间的任何电压。更进一步地,电致变色装置可跨电致变色装置的所有区域以基本上均匀的透射状态操作,跨电致变色装置的所有区域以连续分级的透射状态操作,或者以一部分以基本上均匀的透射状态而另一部分以连续分级的透射状态的组合来操作。
可通过正确选择汇流条位置、耦合到每个汇流条的电压供应端子的数量、电压供应端子沿着汇流条的位置或它们的任何组合来实现针对连续分级透射状态的许多不同图案。在另一实施方案中,汇流条之间的间隙可用于实现连续分级的透射状态。
电致变色装置可用作建筑物或车辆的窗户的一部分,或者可受益于可控着色的其他应用,诸如分隔生活空间或办公室空间的隔板。电致变色装置可在设备内使用。该设备还可包括能量源、输入/输出单元和控制电致变色装置的控制装置。设备内的部件可位于电致变色装置附近或远离电致变色装置。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此类部件中的一个或多个部件可与建筑物内的环境控件集成。
电致变色装置可在汇流条上的电压在0V至50V范围内的情况下操作。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电压可在0V和25V之间。在另一实施方案中,电压可在0V和10V之间。在又一实施方案中,电压可在0V和3V之间。这种描述用于简化如本文所述的概念。其他电压可与电致变色装置一起使用,诸如如果电致变色叠堆内的层的组成或厚度改变。汇流条上的电压可以都为正(0.1V至50V)、都为负(-50V至-0.1V)、或者为负电压和正电压的组合(-1V至2V),因为汇流条之间的电压差比实际电压更重要。此外,汇流条之间的电压差可小于或大于50V。本文描述的实施方案是示例性的,并且不旨在限制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
当控制绝缘玻璃单元(IGU)中电致变色装置(ECD)的着色分布时,可将电压分布施加到ECD的汇流条以产生期望的着色水平。可确定在ECD中产生相应期望的着色分布的多个电压分布。因此,当第一设定电压分布(SVP)被施加到汇流条时,ECD产生第一期望着色分布(DTP),并且当第二SVP被施加到汇流条时,ECD产生第二DTP。DTP表示跨ECD的着色,该着色产生跨IGU的ECD的期望的光透射分布。多个DTP中的每个DTP可以为完全透明(最高透射或完全漂白的)至完全着色(最低透射状态)或介于两者之间的任何状态。DTP还可以为跨ECD的所有区域的基本上均匀的透射状态、跨ECD的所有区域的连续分级的透射状态、或一部分具有基本上均匀的透射状态而另一部分具有连续分级的透射状态的组合。
图1包括根据一个实施方案的衬底100、电致变色装置的层叠堆和汇流条的顶视图的图示。第一汇流条110可沿着衬底100的第一侧102,并且第二汇流条120可沿着与第一侧102相对的第二侧104。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第一侧102大致平行于第二侧104。在一个实施方案中,衬底100可包括大致正交于第一侧102的第三侧106。在另一实施方案中,衬底100可包括与第三侧106相对并且大致平行于第三侧106的第四侧108。汇流条110和120中的每一者具有延伸第三侧106和与第三侧106相对的第四侧108之间的大部分距离的长度。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第一汇流条110和第二汇流条120大致彼此平行。如本文所用,基本上平行旨在表示两个汇流条可彼此相差10度以内,诸如彼此相差5度以内,诸如彼此相差4度以内,诸如彼此相差2度以内,或诸如彼此相差1度以内。如下文将关于图5更详细讨论,第一汇流条110可电连接到第一透明导电层,而第二汇流条120可连接到第二透明导电层。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第一汇流条110可具有至少两个不同的厚度。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第一汇流条110可具有第一厚度和第二厚度,其中第一厚度小于第二厚度。第一汇流条110可具有多于一个段。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第一汇流条110可具有至少三个段,其中第一段112位于第二段114和第三段116之间,并且其中第一段112具有第一厚度,第二段114具有第二段,并且第三段116具有第三段。第一厚度可小于第二厚度。第二厚度可与第三厚度基本上相同。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第三厚度大于第一厚度。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第一厚度可在第二厚度的二分之一和三分之一之间。换句话讲,第一厚度与第二厚度的比率可在1:10和1:2之间。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第一厚度与第二厚度和第三厚度的比率可在1:10:10和1:2:2之间。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第二汇流条120可具有至少两个不同的厚度。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第二汇流条120可具有第一厚度和第二厚度,其中第一厚度小于第二厚度。第二汇流条120可具有多于一个段。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第二汇流条120可具有至少三个段,其中第一段122位于第二段124和第三段126之间,并且其中第一段122具有第一厚度,第二段124具有第二厚度,并且第三段126具有第三厚度。第一厚度可小于第二厚度。第二厚度可与第三厚度基本上相同。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第三厚度大于第一厚度。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第一厚度可在第二厚度的二分之一和三分之一之间。换句话讲,第一厚度与第二厚度的比率可在1:10和1:2之间。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第一厚度与第二厚度和第三厚度的比率可在1:10:10和1:2:2之间。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第一汇流条110和第二汇流条120可具有变化的厚度。随着厚度的变化,跨汇流条的整个长度的功率量也发生变化。在一个实施方案中,虽然更多功率被提供给较薄段,但较厚段可显著更有效并且需要更少的功率。换句话讲,跨第一汇流条的长度的电阻可消除对隔离划线的需要,而不会使电致变色装置短路。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第一汇流条110可连接到第一电压供应端子160,并且第二汇流条120可连接到第二电压供应端子162。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电压供应端子可在每个汇流条110和120的中心附近连接到每个汇流条。在另一实施方案中,第一电压供应端子160可连接到第一汇流条110的第一段112。在另一实施方案中,第二电压供应端子162可连接到第二汇流条120的第一段132。控制每个电压供应端子160和162的能力提供了对通过电致变色装置124的光透射的分级的控制。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第一电压供应端子160可将针对第一汇流条110的电压设定为在由电压供应端子162针对第二汇流条120设定的电压的约0.5V内的值,诸如0.4V、诸如0.3V、诸如0.2V、诸如0.1V。在非限制性示例中,第一电压供应端子160可将针对第一汇流条110的电压设定为0V,第二电压供应端子162可将针对第二汇流条120的电压设定为3V。由于第一汇流条110的第一段112和第二汇流条120的第一段122内的电阻可高于第一汇流条110和第二汇流条120的其他段,因此对第二汇流条120的第一段112和第一段122的功率需求可大于第一汇流条110和第二汇流条122的其他段。汇流条110和120之间的电压电位可导致电流流过顶部透明导电层和底部透明导电层,以将着色分布改变为连续分级的透射。
图2A至图2C各自包括根据另一实施方案的衬底、电致变色装置的层叠堆和汇流条的顶视图的图示。电致变色装置205可包括衬底200、第一汇流条210和第二汇流条220。在图2A的实施方案中,第一汇流条210可沿着衬底200的第一侧202,并且第二汇流条220可沿着与第一侧202相对的第二侧204。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第一汇流条210可沿着第一侧202、衬底200的第三侧206和衬底200的第四侧208。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第二汇流条220可沿着第二侧204、第三侧206和第四侧208。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第一侧202大致平行于第二侧204。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第三侧206大致正交于第一侧202。在另一实施方案中,第四侧208与第三侧206相对并且大致平行于第三侧206。汇流条210和220中的每一者具有延伸第三侧206和与第三侧206相对的第四侧208之间的大部分距离的长度。
在另一实施方案中,第一汇流条210可具有多于一个段。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第一汇流条210可具有至少三个段,其中第一段212在第二段214和第三段216之间。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第一段212可以为第一形状并且第二段214可以为第二形状。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第一段212可以为不连续的并且第二段214可以为连续的。在另一实施方案中,第一段214可以为不连续的并且第三段216可以为连续的。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第二段214可沿着第一侧202和第三侧206两者。在另一实施方案中,第三段216可沿着第一侧202和第四侧208两者。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第一汇流条210可具有至少两个不同的厚度。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第一汇流条210可具有第一厚度和第二厚度,其中第一厚度小于第二厚度。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第一汇流条210可具有两种不同的形状。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第一形状可以为正方形、矩形、圆形、三角形、点、点系列、五边形、八边形、平行四边形或其他几何形状。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第二形状可以为正方形、矩形、圆形、三角形、点、点系列、五边形、八边形、平行四边形或其他几何形状。
第一段212可具有第一厚度,第二段214可具有第二厚度,并且第三段216可具有第三厚度。第一厚度可小于第二厚度。第二厚度可与第三厚度基本上相同。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第三厚度大于第一厚度。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第一厚度可在第二厚度的二分之一和三分之一之间。换句话讲,第一厚度与第二厚度的比率可在1:10和1:2之间。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第一厚度与第二厚度和第三厚度的比率可在1:10:10和1:2:2之间。
第一汇流条210可具有沿着第一侧202延伸的主要长度和沿着第三侧206延伸的至少一个次要长度。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次要长度沿着第四侧208延伸。在另一实施方案中,主要长度沿着第一侧202延伸,第一次要长度沿着第三侧206延伸,并且第二次要长度沿着第四侧208延伸。在一个实施方案中,至少一个次要长度小于主要长度。在另一实施方案中,第一次要长度与第二次要长度相同。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第一汇流条210的主要长度和第二汇流条220的主要长度大致彼此平行。如本文所用,基本上平行旨在表示两个汇流条可彼此相差10度以内,诸如彼此相差5度以内,诸如彼此相差4度以内,诸如彼此相差2度以内,或诸如彼此相差1度以内。如下文将关于图5更详细讨论,第一汇流条210可电连接到第一透明导电层,而第二汇流条220可电连接到第二透明导电层。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第二汇流条220可具有多于一个段。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第二汇流条220可具有至少三个段,其中第一段222在第二段224和第三段226之间。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第一段222可以为第一形状并且第二段224可以为第二形状。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第一段222可以为不连续的并且第二段224可以为连续的。在另一实施方案中,第一段224可以为不连续的并且第三段226可以为连续的。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第二段224可沿着第二侧204和第三侧206两者。在另一实施方案中,第三段226可沿着第二侧204和第四侧208两者。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第二汇流条220可具有至少两个不同的厚度。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第一汇流条220可具有第一厚度和第二厚度,其中第一厚度小于第二厚度。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第二汇流条220可具有两种不同的形状。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第一形状可以为正方形、矩形、圆形、三角形、点、点系列、五边形、八边形、平行四边形或其他几何形状。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第二形状可以为正方形、矩形、圆形、三角形、点、点系列、五边形、八边形、平行四边形或其他几何形状。
第一段222可具有第一厚度,第二段224可具有第二厚度,并且第三段226可具有第三厚度。第一厚度可小于第二厚度。第二厚度可与第三厚度基本上相同。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第三厚度大于第一厚度。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第一厚度可在第二厚度的二分之一和三分之一之间。换句话讲,第一厚度与第二厚度的比率可在1:10和1:2之间。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第一厚度与第二厚度和第三厚度的比率可在1:10:10和1:2:2之间。
第二汇流条220可具有沿着第二侧204延伸的主要长度和沿着第三侧206延伸的至少一个次要长度。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汇流条可围绕拐角延伸。在另一实施方案中,如图2B中可见,汇流条可在拐角附近延伸,但不在拐角中延伸。如图2B中可见,主要长度可包括汇流条的多个段。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次要长度沿着第四侧208延伸。在另一实施方案中,主要长度沿着第二侧204延伸,第一次要长度沿着第三侧206延伸,并且第二次要长度沿着第四侧208延伸。在一个实施方案中,至少一个次要长度小于主要长度。在另一实施方案中,第一次要长度与第二次要长度相同。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第一汇流条210可连接到第一电压供应端子260,并且第二汇流条220可连接到第二电压供应端子262。在另一实施方案中,如图2B中可见,第一汇流条210可具有连接到第一电压供应端子260的主要长度和连接到第二电压供应端子261的次要长度。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第一电压供应端子260可连接到单个汇流条,而第二电压供应端子261可连接到第一汇流条210和第二汇流条220。在另一实施方案中,装置205可具有四个电压供应端子,其中两个端子各自连接到单个汇流条并且两个电压供应端子连接到两个不同汇流条。在另一实施方案中,如图2C中可见,装置205可具有四个电压供应端子,其中每个端子连接到同一汇流条。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四个电压供应端子可位于装置205的每个拐角附近。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第一电压供应端子260可邻近第一侧202,并且第二电压供应端子263可邻近第一侧202,其中每个端子连接到同一汇流条210的不同段。
在另一实施方案中,电压供应端子连接到同一汇流条的多个段。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第一电压供应端子260可连接到第三段216。在另一实施方案中,第一电压供应端子260可连接到第二段214。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第一电压供应端子260可电连接到并控制第一段212、第二段214和第三段216。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第一电压供应端子260可从第一汇流条210的主要长度的中心偏移。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第一电压供应端子260可沿着第一汇流条210的主要长度的55%与95%之间。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第一电压供应端子260比衬底200的第三侧206更靠近衬底200的第四侧208。在另一实施方案中,第一电压供应端子260比衬底200的第四侧208更靠近衬底200的第三侧206。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第二电压供应端子262可连接到第二段224。在另一实施方案中,第二电压供应端子262可连接到第三段226。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第一电压供应端子260可电连接到并控制第一段222、第二段224和第三段226。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第二电压供应端子262可从第二汇流条220的主要长度的中心偏移。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第二电压供应端子262可沿着第二汇流条220的主要长度的55%与95%之间。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第二电压供应端子262比衬底200的第三侧206更靠近衬底200的第四侧208。在另一实施方案中,第二电压供应端子262比衬底200的第四侧208更靠近衬底200的第三侧206。每个电压供应端子260和262提供对通过电致变色装置205的光透射的分级的控制。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第一电压供应端子260可将针对第一汇流条210的电压设定为在由电压供应端子262针对第二汇流条220设定的电压的约0.5V内的值,诸如0.4V、诸如0.3V、诸如0.2V、诸如0.1V。在非限制性示例中,第一电压供应端子260可将针对第一汇流条210的电压设定为0V,第二电压供应端子262可将针对第二汇流条220的电压设定为3V。由于第一汇流条210的第一段212和第二汇流条220的第一段222内的电阻可高于第一汇流条210和第二汇流条220的其他段,因此第二汇流条220的第一段212和第一段222的功率需求可大于第一汇流条210和第二汇流条222的其他段。汇流条210和220之间的电压电位可导致电流流过顶部透明导电层和底部透明导电层,以将着色分布改变为连续分级的透射。另外,由于电压供应端子沿着每个汇流条的主要长度偏移,因此电阻沿着每个汇流条的长度变化,从而提供流过顶部透明导电层和底部透明导电层的电流以将着色分布改变为连续分级的透射。
图3示出根据另一实施方案的衬底、电致变色装置的层叠堆和汇流条的顶视图的图示。图3的电致变色装置305基本上类似于图2的电致变色装置205。实际上,图3的电致变色装置305是图2的第一实施方案的变型,其中等效元件被赋予相同的参考标号。因此,下文仅描述与图2的附加特征或差异。
如图3所示,第一汇流条310具有第一段312、第二段314和第三段316,第二汇流条320具有第一段322、第二段324和第三段326,第一电压供应端子360连接到第一汇流条310,并且第二电压供应端子363连接到第二汇流条320。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第一汇流条310的第一段312可沿着衬底200的第一侧202延伸,并且第二汇流条322的第一段322可沿着衬底200的第二侧204延伸。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第一汇流条310的第二段314可沿着衬底200的第三侧206延伸,并且第二汇流条322的第二段324可沿着衬底200的第三侧206延伸。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第一汇流条310的第三段316可沿着衬底200的第四侧208延伸,并且第二汇流条322的第二段326可沿着衬底200的第四侧208延伸。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第一汇流条310的第一段312、第二段314和第三段316可以为连续的。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第二汇流条320的第一段322、第二段324和第三段326可以为连续的。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第一汇流条310的第一段312的长度可大于第一汇流条310的第三段316的长度。在另一实施方案中,第一汇流条310的第一段312的长度可大于第一汇流条310的第二段314的长度。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第二汇流条320的第一段322的长度可大于第二汇流条320的第三段326的长度。在另一实施方案中,第二汇流条320的第一段322的长度可大于第二汇流条320的第二段324的长度。
第一电压供应端子360可连接到第一汇流条310。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第一电压供应端子360可沿着第一汇流条310的第一段312的长度。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第一电压供应端子360可沿着第一段312。在另一实施方案中,第一电压供应端子360可从第一汇流条310的第一段312的中心偏移。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第一电压供应端子可沿着第一汇流条310的第一段312的长度的55%与95%之间。第二电压供应端子362可连接到第二汇流条320。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第二电压供应端子362可沿着第二汇流条320的第一段322的长度。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第二电压供应端子362可沿着第一段322。在另一实施方案中,第二电压供应端子362可从第二汇流条320的第一段322的中心偏移。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第二电压供应端子可沿着第二汇流条320的第一段322的长度的55%与95%之间。
汇流条310和320之间的电压电位可导致电流流过顶部透明导电层和底部透明导电层,以将着色分布改变为连续分级的透射。另外,由于电压供应端子沿着每个汇流条的主要长度偏移,因此电阻沿着每个汇流条的长度变化,从而提供流过顶部透明导电层和底部透明导电层的电流以将着色分布改变为连续分级的透射。
图4A至图4C各自包括根据另一实施方案的衬底、电致变色装置的层叠堆和汇流条的顶视图的图示。图4的电致变色装置405基本上类似于图3的电致变色装置305。实际上,图3的电致变色装置305是图3的第一实施方案的变型,其中等效元件被赋予相同的参考标号。因此,下文仅描述与图3的附加特征或差异。
如图4A所示,第一汇流条410具有第一段412、第二段414和第三段416,第二汇流条420具有第一段422、第二段424和第三段426,第一电压供应端子460连接到第一汇流条410,并且第二电压供应端子463连接到第二汇流条420。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第一汇流条410的第一段412可沿着衬底300的第一侧302延伸,并且第二汇流条422的第一段422可沿着衬底300的第二侧304延伸。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第一汇流条410的第二段414可沿着衬底300的第三侧306延伸,并且第二汇流条422的第二段424可沿着衬底300的第三侧306延伸。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第一汇流条410的第二段412比第二汇流条420的第二段424更靠近第四侧308。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第一汇流条410的第三段416可沿着衬底300的第四侧308延伸,并且第二汇流条422的第二段426可沿着衬底300的第四侧308延伸。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第一汇流条410的第三段416比第二汇流条420的第三段426更靠近第三侧306。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第一汇流条410的第一段412、第二段414和第三段416可以为连续的。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第二汇流条420的第一段422、第二段424和第三段426可以为连续的。虽然示出三个段,但如图4C中可见,可使用几个段。
在另一实施方案中,如图4B中可见,汇流条可包括多于三个段。如图所示,段可以为不连续的、连续的或两者的组合。在一个实施方案中,这些段可被间隔开。如下文所详述并且如图4B和图4C中可见,这些段可通过P3切口进行电激活。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汇流条的任一个段可大于衬底的长度的65%。如图4C中可见,第一汇流条410和第二汇流条420各自具有分别为衬底302和304的长度的65%的段。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汇流条的段可小于衬底的长度的10%。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第一汇流条410的最长段平行于第二汇流条420的最长段,如图4C中可见。在另一实施方案中,第一汇流条410的最长段与第二汇流条420的最长段正交。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第一汇流条410可以为L形汇流条,并且第二汇流条420可以为L形汇流条,其中第一汇流条410的L形的短臂与第二汇流条420的L形的短臂邻近衬底300的同一侧。在另一实施方案中,如图4B中可见,第一汇流条410可与第二汇流条420重叠。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第一汇流条410可与第二汇流条420重叠一次以上。在另一实施方案中,第一汇流条410可自身重叠,如图4B中可见。在另一实施方案中,第二汇流条420可与自身重叠。在另一实施方案中,第一汇流条410可与其自身和第二汇流条420在沿着衬底的不同位置处(如沿着衬底的不同侧)重叠。在另一实施方案中,第一汇流条410可与其自身和第二汇流条420沿着衬底的同一侧重叠。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第一汇流条410的第一段412可具有延伸衬底300的第一侧302的大部分长度的长度,第一汇流条410的第二段414可具有延伸衬底300的第三侧306的大部分长度的长度,并且第三段416可具有延伸衬底300的第四侧308的大部分长度的长度。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第二汇流条420的第一段422可具有延伸衬底300的第二侧304的大部分长度的长度,第二汇流条420的第二段424可具有延伸衬底300的第三侧306的大部分长度的长度,并且第三段426可具有延伸衬底300的第四侧308的大部分长度的长度。在另一实施方案中,第一汇流条410的第一段412可具有为衬底300的第一侧302的长度的至少55%的长度。在另一实施方案中,第二汇流条420的第一段422可具有为衬底300的第二侧304的长度的至少55%的长度。在另一实施方案中,第一汇流条410的第二段414可具有为衬底300的第三侧306的长度的至少55%的长度,并且第二汇流条420的第二段424可具有为衬底300的第三侧306的长度的至少55%的长度。在另一实施方案中,第一汇流条410的第三段416可具有为衬底300的第四侧308的长度的至少55%的长度,并且第二汇流条420的第三段426可具有为衬底300的第四侧308的长度的至少55%的长度。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第二电压供应端子可沿着第二汇流条320的第一段322的长度的5%与95%之间。
第一电压供应端子460可连接到第一汇流条410。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第一电压供应端子460可沿着第一汇流条410的第一段412的长度。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第一电压供应端子460可在第一汇流条410的第一段412的中心附近。在另一实施方案中,第一电压供应端子460可从第一汇流条410的第一段412的中心偏移。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第一电压供应端子460可沿着第一汇流条410的第一段412的长度的5%与95%之间。第二电压供应端子462可连接到第二汇流条420。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第二电压供应端子462可沿着第二汇流条420的第一段422的长度。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第二电压供应端子462可沿着第一段422。在另一实施方案中,第二电压供应端子462可从第二汇流条420的第一段422的中心偏移。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第二电压供应端子可沿着第二汇流条420的第一段422的长度的5%与95%之间。
汇流条410和420之间的电压电位可导致电流流过顶部透明导电层和底部透明导电层,以将着色分布改变为连续分级的透射。另外,由于电压供应端子沿着每个汇流条的主要长度偏移,因此电阻沿着每个汇流条的长度变化,从而提供流过顶部透明导电层和底部透明导电层的电流以将着色分布改变为连续分级的透射。
图5包括根据一个实施方案的衬底100的一部分、电化学装置105的层505、515、525和535的叠堆以及汇流条的横截面图的图示。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电化学装置105为电致变色装置。电化学装置105可包括第一透明导电层505、阴极电化学层515、阳极电化学层525和第二透明导电层535。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电致变色装置105还可包括位于阴极电化学层515和阳极电化学层525之间的离子导电层545。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第一透明导电层505可位于衬底100和阴极电化学层515之间。阴极电化学层515可位于第一透明导电层505和阳极电化学层525之间。在一个实施方案中,阳极电化学层525可位于阴极电化学层515和第二透明导电层535之间。
衬底100可包括玻璃衬底、蓝宝石衬底、氮氧化铝衬底、尖晶石衬底或透明聚合物。在一个具体实施方案中,衬底100可为浮法玻璃或硼硅酸盐玻璃并且具有在0.025mm至4mm厚范围内的厚度。在另一具体实施方案中,衬底100可包括超薄玻璃,该超薄玻璃为具有在10微米至300微米范围内的厚度的矿物玻璃。第一透明导电层505和第二透明导电层535可包含导电金属氧化物或导电聚合物。示例可包括氧化铟、氧化锡或氧化锌,其中任一种可掺杂有三价元素诸如Sn、Sb、Al、Ga、In等,或磺化聚合物诸如聚苯胺、聚吡咯、聚(3,4-亚乙基二氧噻吩)等,或一个或几个金属层或金属网或纳米线网或石墨烯或碳纳米管或它们的组合。透明导电层505和535可具有相同或不同的组成。
阴极电化学层515和阳极电化学层525可以为电极层。在一个实施方案中,阴极电化学层515可以为电致变色层。在一个实施方案中,阳极电化学层525可以为对置电极层。电致变色层可包含无机金属氧化物电化学活性材料,诸如WO3、V2O5、MoO3、Nb2O5、TiO2、CuO、Ir2O3、Cr2O3、Co2O3、Mn2O3或它们的任何组合,并且具有在20nm至2000nm范围内的厚度。对置电极层525可包含关于电致变色层所列的材料中的任一者,并且还可包含氧化镍(NiO、Ni2O3或两者的组合)或氧化铱以及Li、Na、H或另一离子,并且具有20nm至1000nm范围内的厚度。离子导电层545(有时称为电解质层)可以为任选的,并且在无机离子导体的情况下可具有1nm至1000nm范围内的厚度,或者在有机离子导体的情况下可具有5微米至1000微米范围内的厚度。离子导电层545可包括含或不含锂、铝、锆、磷、硼的硅酸盐;含或不含锂的硼酸盐;含或不含锂的氧化钽;含或不含锂的镧系元素基材料;另一种锂基陶瓷材料,特别是LixMOyNz,其中M是过渡金属中的一种过渡金属或过渡金属的组合等。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第一汇流条110连接到第一透明导电层505,并且第二汇流条120电连接到第二透明导电层535。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第一透明导电层535包括被去除的部分,使得第一汇流条110和第二汇流条120不电连接。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第一汇流条110为非穿透汇流条,使得汇流条是自隔离的,从而消除了对附加隔离切口的要求。在一个实施方案中,P4切口可外接该装置。在另一实施方案中,P3切口可电隔离第二汇流条120。在一个实施方案中,隔离切口可激活汇流条。在一个实施方案中,隔离切口的长度是有源汇流条的面积和长度。此类被去除的部分通常为20nm至2000nm宽。
图6包括绝缘玻璃单元(IGU)605的横截面的图示,该IGU包括衬底100和电致变色装置105、205、305、404,如图1至图5所示。IGU 605还包括对置衬底625以及设置在电致变色装置和对置衬底625之间的阳光控制膜612。密封件622设置在衬底100和对置衬底625之间并且围绕电致变色装置105。密封件622可包含聚合物,诸如聚异丁烯。对置衬底625耦合到窗格635。对置衬底625和窗格635中的每一者可以为韧化玻璃或钢化玻璃并且具有在2mm至9mm范围内的厚度。低发射率层632可沿着窗格635的内表面设置。对置衬底625和窗格635可由间隔条642间隔开,该间隔条围绕衬底100和电致变色装置105。间隔条642经由密封件644耦合到对置衬底625和窗格635。密封件644可以为聚合物,诸如聚异丁烯。与密封件622相比,密封件644可具有相同或不同的组成。粘合接头被设计成将对置衬底625和窗格635保持在一起,并且沿着对置衬底625和窗格635的边缘的整个圆周设置。IGU 605的内部空间660可包括相对惰性气体,诸如稀有气体或干燥空气。在另一实施方案中,内部空间660可被排空。IGU可包括能量源、控制装置和输入/输出(I/O)单元。能量源可经由控制装置向电致变色装置105提供能量。在一个实施方案中,能量源可包括光伏电池、电池、另一合适的能量源或它们的任何组合。控制装置可耦合到电致变色装置和能量源。控制装置可包括用于控制电致变色装置的操作的逻辑。用于控制装置的逻辑可以为硬件、软件或固件的形式。在一个实施方案中,逻辑可存储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专用集成电路(ASIC)或另一持久存储器中。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控制装置可包括处理器,该处理器可执行存储在控制装置内的存储器中或者从外部源接收的指令。I/O单元可耦合到控制装置。I/O单元可提供来自传感器的信息,诸如光、运动、温度、另一合适的参数或它们的任何组合。I/O单元可向设备的另一部分或向设备外部的另一目的地提供关于电致变色装置105、能量源或控制装置的信息。
如上所示和如上所述的实施方案可允许连续分级的电致变色装置在切换透射状态完成之后保持几乎任何时间段。进一步的设计可用于降低功率消耗、提供更多灵活性、简化连接或它们的组合。电致变色装置可具有处于连续分级透射状态的部分和具有基本上均匀透射状态的另一部分。连续分级透射状态与基本上均匀透射状态之间的转变的精确点可能很难看到。例如,具有连续分级透射状态的部分可在一端完全漂白,而在另一端完全着色。另一部分可被完全漂白并位于连续分级部分的完全漂白端旁边,或者另一部分可被完全着色并位于连续分级部分的完全着色端旁边。可使用在部分之间具有离散分级的实施方案,而不偏离本文描述的概念。例如,电致变色装置可以是接近窗口顶部的被完全漂白的部分,和从更接近窗口顶部的完全着色透射状态到接近窗口底部的完全漂白透射状态连续分级的剩余部分。这种实施方案可用于允许更多的光进入,以允许房间内更好的色彩平衡,同时减少眩光。在又一实施方案中,电致变色装置可保持在连续分级状态,而没有任何部分保持在基本上均匀透射状态。显然,电致变色装置的许多不同透射图案是可能的。
许多不同方面和实施方案都是可能的。下文描述了那些方面和实施方案中的一些。示例性实施方案可以根据如下列出的项目中的任一者或多者。
各种实施方案
实施方案1.一种电致变色装置可包括第一汇流条,该第一汇流条电连接到第一透明导体,其中该第一汇流条包括位于第二段和第三段之间的第一段,其中该第一段的第一厚度小于该第二段的第二厚度并且小于该第三段的第三厚度。
实施方案2.根据实施方案1所述的电致变色装置,还包括第二汇流条,该第二汇流条电连接到第二透明导体,其中该第二汇流条包括位于第五段和第六段之间的第四段。
实施方案3.根据实施方案2所述的电致变色装置,其中该第四段具有的第四厚度小于该第五段的第五厚度和该第六段的第六厚度。
实施方案4.根据实施方案1所述的电致变色装置,其中该第一汇流条的该第一段为第一形状并且该第一汇流条的该第二段为第二形状,并且其中该第一形状不同于该第二形状。
实施方案5.根据实施方案1所述的电致变色装置,还包括具有第一侧、第二侧、第三侧和第四侧的衬底,其中该第一侧与该第二侧相对,其中该第三侧与该第一侧正交,并且其中该第四侧与该第三侧相对。
实施方案6.根据实施方案5所述的电致变色装置,其中该第一汇流条沿着该衬底的该第一侧,并且该第二汇流条沿着该衬底的该第二侧。
实施方案7.根据实施方案1所述的电致变色装置,还可包括电连接到第一汇流条的第一电压供应端子。
实施方案8.根据实施方案7所述的电致变色装置,其中该第一电压供应端子连接到该第一汇流条的该第一段。
实施方案9.根据实施方案8所述的电致变色装置,其中该第一电压供应端子在该第一段的中心附近连接到该第一汇流条的该第一段。
实施方案10.根据实施方案2所述的电致变色装置,还可包括电连接到第二汇流条的第二电压供应端子。
实施方案11.根据实施方案9所述的电致变色装置,其中该第二电压供应端子连接到该第一汇流条的该第四段。
实施方案12.一种电致变色装置可包括:衬底,该衬底可包括第一侧、第二侧、第三侧和第四侧,其中该第一侧与该第二侧相对,其中该第三侧与该第一侧正交,并且其中该第四侧与该第三侧相对;第一汇流条,该第一汇流条电连接到第一透明导体,其中该第一汇流条具有沿着该衬底的该第一侧的主要长度和沿着该衬底的该第三侧的至少一个次要长度;和第一电压供应端子,该第一电压供应端子沿着该第一汇流条的该主要长度连接到该第一汇流条,其中该电压供应端子从该第一汇流条的该主要长度的中心偏移。
实施方案13.根据实施方案12所述的电致变色装置,其中该第一电压供应端子比该衬底的该第三侧更靠近该衬底的第四侧。
实施方案14.根据实施方案12所述的电致变色装置,其中该第一电压供应端子沿着该第一汇流条的该主要长度的55%与95%之间的距离连接到该第一汇流条。
实施方案15.根据实施方案12所述的电致变色装置,其中该第一汇流条包括位于第二段和第三段之间的第一段。
实施方案16.根据实施方案15所述的电致变色装置,其中该第一段沿着该衬底的该第一侧,该第二段沿着该衬底的第三侧,并且该第三段沿着该衬底的该第四侧。
实施方案17.根据实施方案15所述的电致变色装置,其中该第一段沿着该衬底的该第一侧,该第二段沿着该衬底的该第一侧和该第三侧两者,并且该第三段沿着该衬底的该第一侧和该第四侧两者。
实施方案18.根据实施方案15所述的电致变色装置,其中该第一汇流条的该第一段、该第二段和该第三段为连续的。
实施方案19.根据实施方案15所述的电致变色装置,其中该第一汇流条的该第一段、该第二段和该第三段为不连续的。
实施方案20.根据实施方案12所述的电致变色装置,还可包括第二汇流条,该第二汇流条具有位于第五段和第六段之间的第四段。
实施方案21.根据实施方案20所述的电致变色装置,其中该第二汇流条的该第四段、该第五段和该第六段为连续的。
实施方案22.根据实施方案20所述的电致变色装置,其中该第二汇流条的该第四段、该第五段和该第六段为连续的。
实施方案23.根据实施方案20所述的电致变色装置,其中该第四段沿着该衬底的该第二侧,该第五段沿着该衬底的该第三侧,并且该第六段沿着该衬底的该第四侧。
实施方案24.根据实施方案20所述的电致变色装置,其中该第四段沿着该衬底的该第二侧,该第五段沿着该衬底的该第二侧和该第三侧两者,并且该第六段沿着该衬底的该第二侧和该第四侧两者。
实施方案25.根据实施方案12所述的电致变色装置,还可包括第二电压供应端子,该第二电压供应端子沿着该第二汇流条的主要长度连接到该第二汇流条,其中该电压供应端子从该第二汇流条的该主要长度的中心偏移。
实施方案26.根据实施方案12所述的电致变色装置,其中该第一汇流条的该第一段为第一形状并且该第一汇流条的该第二段为第二形状,并且其中该第一形状不同于该第二形状。
实施方案27.根据实施方案12所述的电致变色装置,其中该衬底包含玻璃、蓝宝石、氧氮化铝、尖晶石、聚丙烯酸化合物、聚烯烃、聚碳酸酯、聚酯、聚醚、聚乙烯、聚酰亚胺、聚砜、多硫化物、聚氨酯、聚乙酸乙烯酯、另一种合适的透明聚合物、前述物质的共聚物、浮法玻璃、硼硅酸盐玻璃或它们的任何组合。
实施方案28.根据实施方案12所述的电致变色装置,其中该主要长度大于该衬底的一侧的长度的65%。
实施方案29.根据实施方案28所述的电致变色装置,其中该次要长度小于该衬底的该侧的该长度的10%。
实施方案30.根据实施方案12的电致变色装置,该电致变色装置还可包括:有源叠层,该有源叠层可包括:第一透明导电层;第二透明导电层;位于该第一透明导电层和该第二透明导电层之间的阳极电化学层;和位于该第一透明导电层和该第二透明导电层之间的阴极电化学层。
实施方案31.根据实施方案30所述的电致变色装置,其中该阴极电化学层包含WO3、V2O5、MoO3、Nb2O5、TiO2、CuO、Ni2O3、NiO、Ir2O3、Cr2O3、Co2O3、Mn2O3、混合氧化物(例如,W-Mo氧化物、W-V氧化物)、锂、铝、锆、磷、氮、氟、氯、溴、碘、砹、硼、含或不含锂的硼酸盐、含或不含锂的氧化钽、含或不含锂的镧系元素基材料、另一种锂基陶瓷材料或它们的任何组合。
实施方案32.根据实施方案30所述的电致变色装置,还可包括位于该阴极电化学层和该阳极电化学层之间的离子导电层。
实施方案33.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电致变色装置,其中该离子导电层包含锂、钠、氢、氘、钾、钙、钡、锶、镁、氧化的锂、Li2WO4、钨、镍、碳酸锂、氢氧化锂、过氧化锂、或碱土金属、过渡金属、Zn、Ga、Ge、Al、Cd、In、Sn、Sb、Pb、Bi、B、Si、P、S、As、Se、Te、硅酸盐、氧化硅、氧化钨、氧化钽、氧化铌、硼酸盐、氧化铝、硅酸锂、硅酸铝锂、硼酸铝锂、氟化铝锂、硼酸锂、氮化锂、硅酸锆锂、铌酸锂、硼硅酸锂、磷硅酸锂、其他锂基陶瓷材料、锂盐、和包含锂、纳、氢、氘、钾、钙、钡、锶、镁的掺杂剂、或它们的组合。
实施方案34.根据实施方案30所述的电致变色装置,其中该第二透明导电层包含氧化铟、氧化铟锡、掺杂的氧化铟、氧化锡、掺杂的氧化锡、氧化锌、掺杂的氧化锌、氧化钌、掺杂的氧化钌以及它们的任何组合。
实施方案35.根据实施方案30所述的电致变色装置,其中该阳极电化学层包含无机金属氧化物电化学活性材料,诸如WO3、V2O5、MoO3、Nb2O5、TiO2、CuO、Ir2O3、Cr2O3、Co2O3、Mn2O3、Ta2O5、ZrO2、HfO2、Sb2O3、含或不含锂的镧系元素基材料、另一种锂基陶瓷材料、氧化镍(NiO、Ni2O3或两者的组合)以及Li、氮、Na、H或另一种离子、任何卤素或它们的任何组合。
实施方案36.根据实施方案30所述的电致变色装置,其中该第一透明导电层包含氧化铟、氧化铟锡、掺杂的氧化铟、氧化锡、掺杂的氧化锡、氧化锌、掺杂的氧化锌、氧化钌、掺杂的氧化钌、银、金、铜、铝以及它们的任何组合。
实施方案37.一种电致变色装置可包括:衬底,该衬底可包括第一侧、第二侧、第三侧和第四侧,其中该第一侧与该第二侧相对,其中该第三侧与该第一侧正交,并且其中该第四侧与该第三侧相对;第一汇流条,该第一汇流条电连接到第一透明导体,其中该第一汇流条包括具有第一长度的第一段、具有第二长度的第二段和具有第三长度的第三段,其中该第一段沿着该衬底的该第一侧,该第二段沿着该衬底的该第三侧,并且该第三段沿着该衬底的该第四侧;和第二汇流条,该第二汇流条电连接到第二透明导体,其中该第二汇流条包括具有第四长度的第四段、具有第五长度的第五段和具有第六长度的第六段,其中该第四段沿着该衬底的该第二侧,该第五段沿着该衬底的该第三侧,并且该第六段沿着该衬底的该第四侧,并且其中该第二段比该第五段更靠近该第四侧。
虽然本公开可能容易受到各种修改和替代形式的影响,但在附图和表格中以示例的方式示出了具体实施方案,并在本文中详细描述了具体实施方式。然而,应当理解,这些实施方案并非旨在限于所公开的特定形式。相反,本公开将涵盖落入由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内的所有修改方案、等效方案和替代方案。此外,尽管本文讨论了单独的实施方案,但本公开旨在覆盖这些实施方案的所有组合。
需注意,并非需要以上在一般描述或示例中描述的所有活动,可能不需要特定活动的一部分,并且除了所描述的那些之外还可以执行一个或多个另外的活动。更进一步,列出活动的顺序不一定是执行活动的顺序。
为了清楚起见,本文在单独实施方案的上下文中描述的某些特征也可以在单个实施方案中组合提供。相反地,为了简洁起见在单个实施方案的上下文中描述的各种特征也可单独地或以任何子组合提供。此外,对范围中所述值的引用包括该范围内的每个值。
上文已经关于具体实施方案描述了益处、其他优点以及问题的解决方案。然而,益处、优点、问题的解决方案,以及可导致任何益处、优点或解决方案出现或变得更显著的任何特征不应被解释为任何或所有权利要求的关键、必需或必要的特征。
本文描述的实施方案的说明书和图示旨在提供对各种实施方案的结构的一般理解。说明书和图示并不旨在用作对使用本文所述的结构或方法的装置和系统的所有元件和特征的详尽和全面的描述。也可在单个实施方案中组合地提供单独实施方案,并且相反地,为了简洁起见在单个实施方案的上下文中描述的各种特征也可单独地或以任何子组合提供。此外,对范围中所述值的引用包括该范围内的每个值。仅在阅读了本说明书之后,许多其他实施方案对于技术人员而言可能是显而易见的。其他实施方案可被使用并从本公开得出,使得可以在不脱离本公开的范围的情况下进行结构替代、逻辑替代或另一改变。因此,本公开应被视为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

Claims (15)

1.一种电致变色装置,包括:
第一汇流条,所述第一汇流条电连接到第一透明导体,其中所述第一汇流条包括位于第二段和第三段之间的第一段,其中所述第一段具有的第一厚度小于所述第二段的第二厚度并且小于所述第三段的第三厚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致变色装置,还包括第二汇流条,所述第二汇流条电连接到第二透明导电体,其中所述第二汇流条包括位于第五段和第六段之间的第四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致变色装置,其中所述第四段具有的第四厚度小于所述第五段的第五厚度和所述第六段的第六厚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致变色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汇流条的第一段为第一形状并且所述第一汇流条的所述第二段为第二形状,并且其中所述第一形状不同于所述第二形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致变色装置,还包括具有第一侧、第二侧、第三侧和第四侧的衬底,其中所述第一侧与所述第二侧相对,其中所述第三侧与所述第一侧正交,并且其中所述第四侧与所述第三侧相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致变色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汇流条沿着所述衬底的所述第一侧,并且所述第二汇流条沿着所述衬底的所述第二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致变色装置,还包括电连接到所述第一汇流条的第一电压供应端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致变色装置,其中所述第一电压供应端子连接到所述第一汇流条的所述第一段。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致变色装置,其中所述第一电压供应端子在所述第一段的中心附近连接到所述第一汇流条的所述第一段。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致变色装置,还包括电连接到所述第二汇流条的第二电压供应端子。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致变色装置,其中所述第二电压供应端子连接到所述第一汇流条的所述第四段。
12.一种电致变色装置,包括:
衬底,所述衬底包括第一侧、第二侧、第三侧和第四侧,其中所述第一侧与所述第二侧相对,其中所述第三侧与所述第一侧正交,并且其中所述第四侧与所述第三侧相对;
第一汇流条,所述第一汇流条电连接到第一透明导体,其中所述第一汇流条具有沿着所述衬底的所述第一侧的主要长度和沿着所述衬底的所述第三侧的至少一个次要长度;和
第一电压供应端子,所述第一电压供应端子沿着所述第一汇流条的所述主要长度连接到所述第一汇流条,其中所述电压供应端子从所述第一汇流条的所述主要长度的中心偏移。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致变色装置,其中所述第一电压供应端子比所述衬底的所述第三侧更靠近所述衬底的第四侧。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致变色装置,其中所述第一电压供应端子沿着所述第一汇流条的所述主要长度的55%与95%之间的距离连接到所述第一汇流条。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致变色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汇流条包括位于第二段和第三段之间的第一段,并且其中所述第一段沿着所述衬底的所述第一侧,所述第二段沿着所述衬底的所述第三侧,并且所述第三段沿着所述衬底的所述第四侧。
CN202180080869.XA 2020-12-15 2021-12-10 具有分级透射状态的igu的汇流条设计 Pending CN11660155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2063125712P 2020-12-15 2020-12-15
US63/125,712 2020-12-15
PCT/US2021/072848 WO2022133407A1 (en) 2020-12-15 2021-12-10 Bus bar design of an igu with graded transmission state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601558A true CN116601558A (zh) 2023-08-15

Family

ID=819424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80080869.XA Pending CN116601558A (zh) 2020-12-15 2021-12-10 具有分级透射状态的igu的汇流条设计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1988935B2 (zh)
EP (1) EP4264368A1 (zh)
CN (1) CN116601558A (zh)
TW (1) TWI816251B (zh)
WO (1) WO2022133407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923289A (en) 1988-10-05 1990-05-08 Ford Motor Company Electrochromic devices having a gradient of color intensities
US6471360B2 (en) 2000-08-03 2002-10-29 Ppg Industries Ohio, Inc. Switchable electrochromic devices with uniform switching and preferential area shading
CN112731720A (zh) 2010-12-08 2021-04-30 唯景公司 绝缘玻璃装置的改良隔板
US10429712B2 (en) 2012-04-20 2019-10-01 View, Inc. Angled bus bar
KR20220120709A (ko) 2011-12-12 2022-08-30 뷰, 인크. 박막 디바이스 및 제조
US9341912B2 (en) * 2012-03-13 2016-05-17 View, Inc. Multi-zone EC windows
CN108873543B (zh) 2012-11-13 2022-03-01 唯景公司 多区电致变色窗及其制造方法
US20190094643A1 (en) 2016-03-09 2019-03-28 View, Inc. Metal accretion bus bars
WO2018119095A1 (en) * 2016-12-22 2018-06-28 Sage Electrochromics, Inc. Apparatus including an electrochromic device configured to maintain a continuously graded transmission state
US20200272015A1 (en) 2019-02-22 2020-08-27 Sage Electrochromics, Inc. Enhanced control of an igu with graded tinti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1988935B2 (en) 2024-05-21
TW202225806A (zh) 2022-07-01
TWI816251B (zh) 2023-09-21
WO2022133407A1 (en) 2022-06-23
US20220187670A1 (en) 2022-06-16
EP4264368A1 (en) 2023-10-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750595B (zh) 包含經組態以維持連續分級透射狀態的電致變色裝置的設備
US11675243B2 (en) Apparatus to maintain a continuously graded transmission state
US20210126063A1 (en) Non-light-emitting variable transmission device and a light-emitting device assembly and a method of using the same
CN110609428A (zh) 制造光学可切换的器件的方法及包含该器件的设备
JP7313442B2 (ja) 連続勾配透過状態を維持するための装置
WO2022246430A1 (en) Transparent thermoelectric selfpowered glazing
CN116601558A (zh) 具有分级透射状态的igu的汇流条设计
US20200326603A1 (en) Apparatus for operating an electroactive device and a method of using the same
US12007659B2 (en) Apparatus to maintain a continuously graded transmission state
US20230072059A1 (en) Insulated glazing unit including an integrated sensor
US20240004227A1 (en) Insulated glazing unit comissioning electronics package
US20230075520A1 (en) Insulated glazing unit including an integrated electronics module
US20240004251A1 (en) Apparatus including a control device and a method of using the sam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