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575487B - 河道内调蓄池围堰基坑降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河道内调蓄池围堰基坑降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575487B
CN116575487B CN202310844171.1A CN202310844171A CN116575487B CN 116575487 B CN116575487 B CN 116575487B CN 202310844171 A CN202310844171 A CN 202310844171A CN 116575487 B CN116575487 B CN 11657548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fferdam
fixedly connected
movable
nets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84417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575487A (zh
Inventor
杜闯
赵智胜
王佳伟
李想
许俊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CCC First Harbor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CCC First Harbor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CCC First Harbor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CCC First Harbor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844171.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575487B/zh
Publication of CN1165754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57548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57548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57548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19/00Keeping dry foundation sites or other areas in the ground
    • E02D19/02Restraining of open water
    • E02D19/04Restraining of open water by coffer-dams, e.g. made of sheet pi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Paleontology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Revet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水利工程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河道内调蓄池围堰基坑降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该河道内调蓄池围堰基坑降水结构包括单元板和拼接件,所述拼接件包括两个固定拼接板、两个活动拼接板和立柱,两个所述固定拼接板固定连接在单元板的两侧,两个所述活动拼接板通过螺栓可拆卸的安装在单元板的两侧,且两个活动拼接板与两个固定拼接板一一对应设置。本发明通过设有单元板和拼接件,使得围堰可以根据使用需求进行任意形状、大小的拼接,不仅提高了围堰的适用性,而且通过将围堰拆分为多个单元板,能够有效提高了围堰运输的便捷性;通过设有止水机构,不仅能够提高围堰抗水流冲击的能力。

Description

河道内调蓄池围堰基坑降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利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河道内调蓄池围堰基坑降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中小型河道桥梁占现有桥梁总量的85%以上。河中承台基坑和邻近河承台基坑十分常见,湍急的河流不仅影响承台基坑降水效率,而且会造成围护结构承担较大的渗透压力,为深基坑降水增加了一定的技术难度。因此,人们大多使用围堰来作为临时性维护结构。
公开号为CN209353362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围堰,虽然通过通过设置内支撑架、外支撑架和土工布,将砂石阻隔在两层土工布中间,从而使得水在对围堰进行冲击的过程当中不容易将两层土工布当中的砂石冲走,大大的提高了围堰的抗水流冲击能力,但是该围堰在使用过程中仍存在以下问题:
1、形状、大小不能根据使用需求进行调整,适用性较低;
2、该围堰中的土工布在长时间使用后,容易因水流的冲击出现破损的现象,而该围堰不具有能够在使用过程中自动更换土工布的功能,导致该围堰更换土工布的操作繁琐。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适用性较低和更换土工布的操作繁琐的问题,提出了河道内调蓄池围堰基坑降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河道内调蓄池围堰基坑降水结构,包括单元板和拼接件,所述拼接件包括两个固定拼接板、两个活动拼接板和立柱,两个所述固定拼接板固定连接在单元板的两侧,两个所述活动拼接板通过螺栓可拆卸的安装在单元板的两侧,且两个活动拼接板与两个固定拼接板一一对应设置,两个所述活动拼接板的表面均匀设置有多列螺孔,两个所述活动拼接板与两个固定拼接板远离单元板的一侧均设置有用于插入立柱的插孔,所述单元板包括外框和设置在外框内部的止水机构,所述拼接件设置在外框的两侧。
进一步的,所述止水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外框内部的两个外网,所述外框内部的顶部一侧转动连接有一个收卷辊和一个放卷辊,所述放卷辊外部缠绕收卷有未使用的土工布,所述土工布的一端与放卷辊辊轴固定连接,所述土工布远离放卷辊的一端与收卷辊固定连接,所述外框的内部设置有四个引导辊,且四个引导辊两两对应设置,四个所述引导辊将土工布位于两个外网之间的整体形状撑成U形,且位于两个外网顶部一端的土工布设置在相对上方设置的两个引导辊内侧,位于两个外网底部一端的土工布由设置在相对下方设置的两个引导辊外侧绕过,所述土工布的内侧设置有两个内网,且两个内网的两侧均与外框内壁固定连接,两个内网之间设置有盛满砂石的土石层,两个所述内网之间设置有一个T形板,且T形板的两侧均与外框内壁固定连接,所述T形板将砂石层平均的一分为二。
进一步的,所述外框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隔板,所述隔板设置在四个引导辊的一侧,四个所述引导辊的一端均与隔板固定连接,所述隔板远离收卷辊和放卷辊的一端转动连接有两个相互配合使用的皮带轮,其中一个所述皮带轮轮轴的一端设置有第一电机,且第一电机固定安装在外框的内部,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一端与其中一个皮带轮轮轴固定连接,所述收卷辊和放卷辊辊轴的一端穿过隔板并分别与两个皮带轮轮轴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两个所述内网之间设置有能够防止在更换土工布过程中划坏土工布,提高止水机构使用效果的更换辅助机构;
所述更换辅助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T形板两侧的两对固定挡板,且两对固定挡板与T形板为一体式设计,两对所述固定挡板相互远离的一侧均设置有两个活动挡板,两对所述活动挡板分别与两个内网固定连接,且两对活动挡板与两个内网为一体式设计,两对所述活动挡板分别设置在T形板的两侧,两对所述活动挡板的内部均螺纹转动连接有一列螺纹杆,所述T形板的内侧设置有空腔,所述空腔的内部设置有两列蜗杆,每列所述蜗杆的数量与每列螺纹杆的数量相同,且蜗杆与螺纹杆一一对应设置,所述螺纹杆远离活动挡板的一端延伸至T形板的内部并与对应的蜗杆固定连接,两列所述蜗杆之间设置有两个转动杆,两个所述转动杆转动连接在空腔的内部,两个所述转动杆的外部固定套接有与多个蜗杆啮合的蜗轮,所述外框的顶部一端设置有可拆卸的顶板,所述顶板的底部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一端固定连接有螺杆,所述空腔的内部设置有三个相互配合使用的链轮,且三个链轮均设置在两列蜗轮的上方,其中两个所述链轮固定套接在转动杆的外部,所述螺杆的底部一端延伸至空腔的内部并与另一个链轮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螺杆的外部螺纹套接有方形管,所述方形管的外部固定套接有U形罩,所述U形罩的两端设置在两对固定挡板相互远离的一侧,两个所述内网与活动挡板的顶部一端均滑动连接有延长罩,两个所述内网与活动挡板的顶部一端均设置有与U形罩和延长罩配合使用的收纳槽,两个所述延长罩的顶部一端均设置有滑槽,两个所述滑槽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滑块,两个所述滑块的底部一端均穿过滑槽并与U形罩固定连接,所述U形罩的底部一端固定连接有多个固定杆,多个固定杆的外部分别均匀固定连接有多个横向设置的松动杆。
进一步的,两个所述外网和两个内网均由一个安装框和固定安装在安装框一侧的网板组成,所述T形板的侧截面形状为T形。
进一步的,一对所述内网与两个活动挡板整体的横截面形状为开口相对的U形,两对固定挡板与T形板整体的横截面形状为工字形。
进一步的,所述滑块由一个圆杆和设置在圆杆顶部一端的圆盘组成,且圆盘设置在延长罩的上方,所述U形罩的截面形状为U形,两个所述延长罩的侧截面形状为L形。
本发明还公开了河道内调蓄池围堰基坑降水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根据具体的使用需求和单元板的宽度,计算出具体需要使用的单元板数量;
S2:将单元板运送至围堰需要安装的位置,并将多个单元板根据拼接需求,将多个单元板先大致放到待安装的位置;
S3:利用多个单元板两侧的拼接件,将多个单元板根据使用需求,将多个单元板拼接成围堰,并将拼接件中的立柱插入土中,在完成围堰拼接的同时,完成围堰的固定;
S4:使用更换辅助机构,将与土工布贴和的内网和砂石推离土工布;
S5:使用止水机构,在围堰使用过程中,将单元板中破损的土工布进行自动更换。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通过设有单元板和拼接件,使得围堰可以根据使用需求进行任意形状、大小的拼接,不仅提高了围堰的适用性,而且通过将围堰拆分为多个单元板,能够有效提高了围堰运输的便捷性;通过设有止水机构,不仅能够提高围堰抗水流冲击的能力,而且能够在围堰使用的过程中,自动完成破损土工布的更换,提高了破损土工布更换的便捷性,增加了河道内调蓄池围堰基坑降水结构整体的实用性。
2、本发明通过设有更换辅助机构,能够有效避免在止水机构更换土工布时,出现一些粒径较小的砂石穿过内网网眼、划破土工布的现象,能够有效提高止水机构更换土工布时的使用效果,保障止水机构使用的稳定性,进一步增加了河道内调蓄池围堰基坑降水结构整体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单元板主视图;
图2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单元板拼接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单元板中部分结构拆分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图3中部分结构拆分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图4中部分结构拆分示意图;
图6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图5中部分结构拆分示意图;
图7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土工布内侧结构拆分示意图;
图8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T形板顶部结构拆分示意图;
图9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内网顶部结构拆分示意图;
图10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T形板剖视图;
图1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T形板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单元板;11、外框;12、止水机构;121、外网;122、收卷辊;123、放卷辊;124、土工布;125、引导辊;126、内网;127、土石层;128、T形板;129、隔板;130、皮带轮;131、第一电机;14、更换辅助机构;141、固定挡板;142、活动挡板;143、螺纹杆;144、蜗杆;145、转动杆;146、蜗轮;147、顶板;148、第二电机;149、螺杆;150、链轮;151、方形管;152、U形罩;153、延长罩;154、收纳槽;155、滑块;156、固定杆;157、松动杆;2、拼接件;21、固定拼接板;22、活动拼接板;23、立柱;24、螺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实施例1:
本发明提供了河道内调蓄池围堰基坑降水结构,如图1至图11所示,包括单元板1和拼接件2,拼接件2包括两个固定拼接板21、两个活动拼接板22和立柱23,两个固定拼接板21固定连接在单元板1的两侧,两个活动拼接板22通过螺栓可拆卸的安装在单元板1的两侧,且两个活动拼接板22与两个固定拼接板21一一对应设置,两个活动拼接板22的表面均匀设置有多列螺孔24,两个活动拼接板22与两个固定拼接板21远离单元板1的一侧均设置有用于插入立柱23的插孔,单元板1包括外框11和设置在外框11内部的止水机构12,拼接件2设置在外框11的两侧;
止水机构12包括固定安装在外框11内部的两个外网121,外框11内部的顶部一侧转动连接有一个收卷辊122和一个放卷辊123,放卷辊123外部缠绕收卷有未使用的土工布124,土工布124的一端与放卷辊123辊轴固定连接,土工布124远离放卷辊123的一端与收卷辊122固定连接,外框11的内部设置有四个引导辊125,且四个引导辊125两两对应设置,四个引导辊125将土工布124位于两个外网121之间的整体形状撑成U形,且位于两个外网121顶部一端的土工布124设置在相对上方设置的两个引导辊125内侧,位于两个外网121底部一端的土工布124由设置在相对下方设置的两个引导辊125外侧绕过,土工布124的内侧设置有两个内网126,且两个内网126的两侧均与外框11内壁固定连接,两个内网126之间设置有盛满砂石的土石层127,两个内网126之间设置有一个T形板128,且T形板128的两侧均与外框11内壁固定连接,T形板128将砂石层平均的一分为二;
外框1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隔板129,隔板129设置在四个引导辊125的一侧,四个引导辊125的一端均与隔板129固定连接,隔板129远离收卷辊122和放卷辊123的一端转动连接有两个相互配合使用的皮带轮130,其中一个皮带轮130轮轴的一端设置有第一电机131,且第一电机131固定安装在外框11的内部,第一电机131的输出轴一端与其中一个皮带轮130轮轴固定连接,收卷辊122和放卷辊123辊轴的一端穿过隔板129并分别与两个皮带轮130轮轴固定连接;
两个外网121和两个内网126均由一个安装框和固定安装在安装框一侧的网板组成,T形板128的侧截面形状为T形;
当需要将单元板1拼接成围堰时,可以将一个单元板1一侧的活动拼接板22中的插孔与另一个单元板1一侧的活动拼接板22中的插孔对齐,然后将立柱23插入这两个单元板1一侧对齐的活动拼接板22中,接着,可以根据具体的拼接需要,对活动拼接板22伸出单元板1两侧的长度进行调整,调整结束后,使用螺栓将活动拼接板22与外框11固定连接即可,最后,将两个已连接的单元板1上相对一侧的活动拼接板22中的插孔对齐,并插入立柱23即可,接下来,根据上述操作将多个单元板1依次进行拼接,将多个单元板1拼接成合适大小、合适形状的围堰即可;
上述使用立柱23将两个单元板1之间进行拼接时,可以将立柱23向下插入土中,达到固定单元板1的作用,因此,可以在完成围堰拼接的同时,完成围堰的安装固定操作;
具体使用该围堰时,U形设置的土工布124,可以防止土石层127内部的砂石被水流冲走,而土工布124两侧的内网126和外网121,能够将土工布124与砂石隔开,避免砂石在水流的冲击下,出现将土工布124压破的现象;
当单元板1中的土工布124出现破损时,可以打开第一电机131,通过第一电机131带动两个皮带轮130同步转动,使得两个皮带轮130同时带动收卷辊122和放卷辊123转动,通过放卷辊123释放新的土工布124,通过收卷辊122将破损的土工布124进行收卷,通过四个引导辊125实现对土工布124的引导,以使得破损的土工布124被收起,新的土工布124被铺设在内网126与外网121之间,从而实现对破损土工布124的自动更换;
本发明通过设有单元板1和拼接件2,使得围堰可以根据使用需求进行任意形状、大小的拼接,不仅提高了围堰的适用性,而且通过将围堰拆分为多个单元板1,能够有效提高了围堰运输的便捷性;通过设有止水机构12,不仅能够提高围堰抗水流冲击的能力,而且能够在围堰使用的过程中,自动完成破损土工布124的更换,提高了破损土工布124更换的便捷性,增加了河道内调蓄池围堰基坑降水结构整体的实用性。
如图1至图11所示,两个内网126之间设置有能够防止在更换土工布124过程中划坏土工布124,提高止水机构12使用效果的更换辅助机构14;
更换辅助机构14包括固定连接在T形板128两侧的两对固定挡板141,且两对固定挡板141与T形板128为一体式设计,两对固定挡板141相互远离的一侧均设置有两个活动挡板142,两对活动挡板142分别与两个内网126固定连接,且两对活动挡板142与两个内网126为一体式设计,两对活动挡板142分别设置在T形板128的两侧,两对活动挡板142的内部均螺纹转动连接有一列螺纹杆143,T形板128的内侧设置有空腔,空腔的内部设置有两列蜗杆144,每列蜗杆144的数量与每列螺纹杆143的数量相同,且蜗杆144与螺纹杆143一一对应设置,螺纹杆143远离活动挡板142的一端延伸至T形板128的内部并与对应的蜗杆144固定连接,两列蜗杆144之间设置有两个转动杆145,两个转动杆145转动连接在空腔的内部,两个转动杆145的外部固定套接有与多个蜗杆144啮合的蜗轮146,外框11的顶部一端设置有可拆卸的顶板147,顶板147的底部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148,第二电机148的输出轴一端固定连接有螺杆149,空腔的内部设置有三个相互配合使用的链轮150,且三个链轮150均设置在两列蜗轮146的上方,其中两个链轮150固定套接在转动杆145的外部,螺杆149的底部一端延伸至空腔的内部并与另一个链轮150固定连接;
螺杆149的外部螺纹套接有方形管151,方形管151的外部固定套接有U形罩152,U形罩152的两端设置在两对固定挡板141相互远离的一侧,两个内网126与活动挡板142的顶部一端均滑动连接有延长罩153,两个内网126与活动挡板142的顶部一端均设置有与U形罩152和延长罩153配合使用的收纳槽154,两个延长罩153的顶部一端均设置有滑槽,两个滑槽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滑块155,两个滑块155的底部一端均穿过滑槽并与U形罩152固定连接,U形罩152的底部一端固定连接有多个固定杆156,多个固定杆156的外部分别均匀固定连接有多个横向设置的松动杆157;
一对内网126与两个活动挡板142整体的横截面形状为开口相对的U形,两对固定挡板141与T形板128整体的横截面形状为工字形;
滑块155由一个圆杆和设置在圆杆顶部一端的圆盘组成,且圆盘设置在延长罩153的上方,U形罩152的截面形状为U形,两个延长罩153的侧截面形状为L形;
上述打开第一电机131前,可以先打开第二电机148,通过第二电机148带动螺杆149正向转动,使得螺杆149通过三个链轮150带动两个转动杆145转动,以使得两个转动杆145带动多个蜗轮146同步转动,通过多个蜗轮146与多个蜗杆144之间的啮合作用,带动多个蜗轮146两端的螺纹杆143转动,使得多个螺纹杆143同步在活动挡板142的内部转动,以使得两对活动挡板142在两个固定挡板141的外侧滑动,并带动两个内网126相互靠近,从而利用两个内网126将土石层127内部的砂石向靠近T形板中立板的方向进行挤压,使得内网126将砂石的厚度稍稍减小,将透过内网126网眼与土工布124抵触的小粒径砂石向远离土工布124的方向推,避免土石层127中一些小粒径的砂石通过内网126网眼与土工布124抵触,在上述更换土工布124的过程中,出现砂石划破土工布124的现象;
上述两个内网126相互靠近时,两个内网126带动两个延长罩153同步在U形罩152的外部滑动并相互靠近,使得两个滑块155在两个滑槽的内部滑动,上述螺杆149正向转动时,螺杆149在方形管151的内部转动并通过方形管151带动U形罩152上移,使得U形罩152通过与两个延长罩153之间的抵触作用,推动两个延长罩153向收纳槽154的外部滑动与U形罩152同步上移,在两个内网126将砂石厚度稍稍减小的同时,利用U形罩152和两个延长罩153将土石层127的高度相应的增加,使得土石层127的容积不因两个内网126的相互靠近而减小,更加便于内网126将砂石向远离土工布124的方向推动;
上述U形罩152上移的同时,U形罩152通过多个固定杆156同步上移,使得多个固定杆156带动多个横向设置的松动杆157在砂石的内部同步上移,以使得多个松动杆157将砂石晃动,从而避免砂石长时间堆积在土石层127内部,出现内网126难以推动的现象;
通过上述操作将土工布124更换后,可以再次打开第二电机148,通过第二电机148带动螺杆149反向转动,使得螺杆149通过三个链轮150带动两个转动杆145转动,以使得两个转动杆145带动多个蜗轮146同步转动,通过多个蜗轮146与多个蜗杆144之间的啮合作用,带动多个蜗轮146两端的螺纹杆143转动,使得多个螺纹杆143同步在活动挡板142的内部转动,以使得两对活动挡板142在两个固定挡板141的外侧滑动,并带动两个内网126相互远离,从而将两个内网126复位,解除两个内网126对砂石的推动作用,使得内网126中砂石的厚度恢复,以使得内网126再次与土工布124贴和,从而与外网121配合,实现对土工布124的支撑和固定作用;
上述两个内网126相互远离时,两个内网126带动两个延长罩153同步在U形罩152的外部滑动并相互远离,使得两个滑块155在两个滑槽的内部滑动,上述螺杆149反向转动时,螺杆149在方形管151的内部转动并通过方形管151带动U形罩152下移,使得U形罩152通过两个滑块155带动延长罩153同步下移向收纳槽154的内部滑动,在两个内网126将砂石厚度恢复的同时,将利用U形罩152和两个延长罩153增加的土石层127高度恢复,使得土石层127的容积不因两个内网126的相互远离而增大,从而保障砂石在土石层127的稳定性,避免因土石层127容积增大,出现砂石晃动、止水效果变差的现象;
上述U形罩152下移的同时,U形罩152通过多个固定杆156同步下移,使得多个固定杆156带动多个横向设置的松动杆157在砂石的内部同步下移,以使得多个松动杆157将砂石晃动,从而辅助砂石更好的恢复厚度;
本发明通过设有更换辅助机构14,能够有效避免在止水机构12更换土工布124时,出现一些粒径较小的砂石穿过内网126网眼、划破土工布124的现象,能够有效提高止水机构12更换土工布124时的使用效果,保障止水机构12使用的稳定性,进一步增加了河道内调蓄池围堰基坑降水结构整体的实用性。
实施例2:
本发明还公开了河道内调蓄池围堰基坑降水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根据具体的使用需求和单元板1的宽度,计算出具体需要使用的单元板1数量;
S2:将单元板1运送至围堰需要安装的位置,并将多个单元板1根据拼接需求,将多个单元板1先大致放到待安装的位置;
S3:利用多个单元板1两侧的拼接件2,将多个单元板1根据使用需求,将多个单元板1拼接成围堰,并将拼接件2中的立柱23插入土中,在完成围堰拼接的同时,完成围堰的固定;
S4:使用更换辅助机构14,将与土工布124贴和的内网126和砂石推离土工布124;
S5:使用止水机构12,在围堰使用过程中,将单元板1中破损的土工布124进行自动更换。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

Claims (5)

1.河道内调蓄池围堰基坑降水结构,包括单元板(1)和拼接件(2),其特征在于:所述拼接件(2)包括两个固定拼接板(21)、两个活动拼接板(22)和立柱(23),两个所述固定拼接板(21)固定连接在单元板(1)的两侧,两个所述活动拼接板(22)通过螺栓可拆卸的安装在单元板(1)的两侧,且两个活动拼接板(22)与两个固定拼接板(21)一一对应设置,两个所述活动拼接板(22)的表面均匀设置有多列螺孔(24),两个所述活动拼接板(22)与两个固定拼接板(21)远离单元板(1)的一侧均设置有用于插入立柱(23)的插孔,所述单元板(1)包括外框(11)和设置在外框(11)内部的止水机构(12),所述拼接件(2)设置在外框(11)的两侧;
所述止水机构(12)包括固定安装在外框(11)内部的两个外网(121),所述外框(11)内部的顶部一侧转动连接有一个收卷辊(122)和一个放卷辊(123),所述放卷辊(123)外部缠绕收卷有未使用的土工布(124),所述土工布(124)的一端与放卷辊(123)辊轴固定连接,所述土工布(124)远离放卷辊(123)的一端与收卷辊(122)固定连接,所述外框(11)的内部设置有四个引导辊(125),且四个引导辊(125)两两对应设置,四个所述引导辊(125)将土工布(124)位于两个外网(121)之间的整体形状撑成U形,且位于两个外网(121)顶部一端的土工布(124)设置在相对上方设置的两个引导辊(125)内侧,位于两个外网(121)底部一端的土工布(124)由设置在相对下方设置的两个引导辊(125)外侧绕过,所述土工布(124)的内侧设置有两个内网(126),两个内网(126)之间设置有盛满砂石的土石层(127),两个所述内网(126)之间设置有一个T形板(128),且T形板(128)的两侧均与外框(11)内壁固定连接,所述T形板(128)将砂石层平均的一分为二;
所述外框(1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隔板(129),所述隔板(129)设置在四个引导辊(125)的一侧,四个所述引导辊(125)的一端均与隔板(129)固定连接,所述隔板(129)远离收卷辊(122)和放卷辊(123)的一端转动连接有两个相互配合使用的皮带轮(130),其中一个所述皮带轮(130)轮轴的一端设置有第一电机(131),且第一电机(131)固定安装在外框(11)的内部,所述第一电机(131)的输出轴一端与其中一个皮带轮(130)轮轴固定连接,所述收卷辊(122)和放卷辊(123)辊轴的一端穿过隔板(129)并分别与两个皮带轮(130)轮轴固定连接;
两个所述内网(126)之间设置有更换辅助机构(14);
所述更换辅助机构(14)包括固定连接在T形板(128)两侧的两对固定挡板(141),且两对固定挡板(141)与T形板(128)为一体式设计,两对所述固定挡板(141)相互远离的一侧均设置有两个活动挡板(142),两对所述活动挡板(142)分别与两个内网(126)固定连接,且两对活动挡板(142)与两个内网(126)为一体式设计,两对所述活动挡板(142)分别设置在T形板(128)的两侧,两对所述活动挡板(142)的内部均螺纹转动连接有一列螺纹杆(143),所述T形板(128)的内侧设置有空腔,所述空腔的内部设置有两列蜗杆(144),每列所述蜗杆(144)的数量与每列螺纹杆(143)的数量相同,且蜗杆(144)与螺纹杆(143)一一对应设置,所述螺纹杆(143)远离活动挡板(142)的一端延伸至T形板(128)的内部并与对应的蜗杆(144)固定连接,两列所述蜗杆(144)之间设置有两个转动杆(145),两个所述转动杆(145)转动连接在空腔的内部,两个所述转动杆(145)的外部固定套接有与多个蜗杆(144)啮合的蜗轮(146),所述外框(11)的顶部一端设置有可拆卸的顶板(147),所述顶板(147)的底部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148),所述第二电机(148)的输出轴一端固定连接有螺杆(149),所述空腔的内部设置有三个相互配合使用的链轮(150),且三个链轮(150)均设置在两列蜗轮(146)的上方,其中两个所述链轮(150)固定套接在转动杆(145)的外部,所述螺杆(149)的底部一端延伸至空腔的内部并与另一个链轮(150)固定连接;
所述螺杆(149)的外部螺纹套接有方形管(151),所述方形管(151)的外部固定套接有U形罩(152),所述U形罩(152)的两端设置在两对固定挡板(141)相互远离的一侧,两个所述内网(126)与活动挡板(142)的顶部一端均滑动连接有延长罩(153),两个所述内网(126)与活动挡板(142)的顶部一端均设置有与U形罩(152)和延长罩(153)配合使用的收纳槽(154),两个所述延长罩(153)的顶部一端均设置有滑槽,两个所述滑槽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滑块(155),两个所述滑块(155)的底部一端均穿过滑槽并与U形罩(152)固定连接,所述U形罩(152)的底部一端固定连接有多个固定杆(156),多个固定杆(156)的外部分别均匀固定连接有多个横向设置的松动杆(15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河道内调蓄池围堰基坑降水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外网(121)和两个内网(126)均由一个安装框和固定安装在安装框一侧的网板组成,所述T形板(128)的侧截面形状为T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河道内调蓄池围堰基坑降水结构,其特征在于,一对所述内网(126)与两个活动挡板(142)整体的横截面形状为开口相对的U形,两对固定挡板(141)与T形板(128)整体的横截面形状为工字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河道内调蓄池围堰基坑降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155)由一个圆杆和设置在圆杆顶部一端的圆盘组成,且圆盘设置在延长罩(153)的上方,所述U形罩(152)的截面形状为U形,两个所述延长罩(153)的侧截面形状为L形。
5.一种使用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河道内调蓄池围堰基坑降水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根据具体的使用需求和单元板(1)的宽度,计算出具体需要使用的单元板(1)数量;
S2:将单元板(1)运送至围堰需要安装的位置,并将多个单元板(1)根据拼接需求,将多个单元板(1)先放到待安装的位置;
S3:利用多个单元板(1)两侧的拼接件(2),将多个单元板(1)根据使用需求,将多个单元板(1)拼接成围堰,并将拼接件(2)中的立柱(23)插入土中,在完成围堰拼接的同时,完成围堰的固定;
S4:使用更换辅助机构(14),将与土工布(124)贴和的内网(126)和砂石推离土工布(124);
S5:使用止水机构(12),在围堰使用过程中,将单元板(1)中破损的土工布(124)进行自动更换。
CN202310844171.1A 2023-07-11 2023-07-11 河道内调蓄池围堰基坑降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Active CN11657548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844171.1A CN116575487B (zh) 2023-07-11 2023-07-11 河道内调蓄池围堰基坑降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844171.1A CN116575487B (zh) 2023-07-11 2023-07-11 河道内调蓄池围堰基坑降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575487A CN116575487A (zh) 2023-08-11
CN116575487B true CN116575487B (zh) 2023-09-05

Family

ID=875362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844171.1A Active CN116575487B (zh) 2023-07-11 2023-07-11 河道内调蓄池围堰基坑降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575487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210554B1 (ko) * 2012-08-14 2012-12-11 (주)천일 친환경 생태조성을 위한 하천의 수질개선장치
CN209353362U (zh) * 2018-11-14 2019-09-06 天津中海水利水电工程有限公司 围堰
CN110685291A (zh) * 2019-10-22 2020-01-14 中交一公局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深水区内混凝土围堰的支撑装置及其施工工艺
CN112627208A (zh) * 2020-12-04 2021-04-09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适用于岩基的装配式围堰及其施工方法
CN214883760U (zh) * 2021-03-08 2021-11-26 赵虎 一种预制装配式组合水工围堰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210554B1 (ko) * 2012-08-14 2012-12-11 (주)천일 친환경 생태조성을 위한 하천의 수질개선장치
CN209353362U (zh) * 2018-11-14 2019-09-06 天津中海水利水电工程有限公司 围堰
CN110685291A (zh) * 2019-10-22 2020-01-14 中交一公局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深水区内混凝土围堰的支撑装置及其施工工艺
CN112627208A (zh) * 2020-12-04 2021-04-09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适用于岩基的装配式围堰及其施工方法
CN214883760U (zh) * 2021-03-08 2021-11-26 赵虎 一种预制装配式组合水工围堰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575487A (zh) 2023-08-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404054A1 (de) Flusskraftwerk
CN114439264A (zh) 一种基坑取土时基坑护栏遮挡装置
CN116575487B (zh) 河道内调蓄池围堰基坑降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11236172A (zh) 一种用于水利水电工程的过流集渣堰及其施工方法
CN214168964U (zh) 一种涵闸结构
CN117418510A (zh) 一种水利河道护坡修筑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CN110777736A (zh) 一种清洁小流域的径流杂物拦截装置
KR100763800B1 (ko) 오염된 수질을 깨끗한 물로 정화시켜주는 시스템과결합하여 오염된 수질을 정화시키는 친환경공법
CN107905196A (zh) 一种流水除渣机
CN117364803A (zh) 一种预防边坡变形的岩土边坡本体加固结构
EP3004464A1 (de) Abdichtungssystem
CN113653003B (zh) 一种水利工程用防汛沙箱及其使用方法
CN115853050A (zh) 一种市政湿软狭窄肥槽基坑用回填装置及回填方法
CN213101063U (zh) 一种河道湖泊水环境治理设备
CN113826569B (zh) 一种基于稻田的混养式扣蟹繁育方法
CN112853966B (zh) 一种易清洁的市政桥梁泄水装置
CN210917205U (zh) 一种角度可调整的透水丁坝
DE102014110877B4 (de) Wasserkraft-Staudruckeinrichtung
CN114855913A (zh) 一种防止水草缠绕的水下清淤机器人
CN112962973A (zh) 土木工程用混凝土抹平装置
CN113981910A (zh) 一种大坝施工用磁力模板施工平台
CN219886981U (zh) 一种水利灌溉渠道清淤装置
CN214785780U (zh) 一种用于水利工程施工移动支架
CN219157606U (zh) 一种河道垃圾清理装置
CN113832922B (zh) 一种水闸分段取水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