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568583A - 婴儿车底盘 - Google Patents

婴儿车底盘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568583A
CN116568583A CN202180082830.1A CN202180082830A CN116568583A CN 116568583 A CN116568583 A CN 116568583A CN 202180082830 A CN202180082830 A CN 202180082830A CN 116568583 A CN116568583 A CN 11656858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ub
engagement
frame assembly
chassis
hub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8008283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W·哈克
J·佩尔松
T·安德尔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hule Sweden AB
Original Assignee
Thule Sweden AB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hule Sweden AB filed Critical Thule Sweden AB
Publication of CN1165685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56858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BHAND-PROPELLED VEHICLES, e.g. HAND CARTS OR PERAMBULATORS; SLEDGES
    • B62B7/00Carriages for children; Perambulators, e.g. dolls' perambulators
    • B62B7/04Carriages for children; Perambulators, e.g. dolls' perambulators having more than one wheel axis; Steering devices therefor
    • B62B7/06Carriages for children; Perambulators, e.g. dolls' perambulators having more than one wheel axis; Steering devices therefor collapsible or foldable
    • B62B7/064Carriages for children; Perambulators, e.g. dolls' perambulators having more than one wheel axis; Steering devices therefor collapsible or foldable the handle bar being parallel to the front le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BHAND-PROPELLED VEHICLES, e.g. HAND CARTS OR PERAMBULATORS; SLEDGES
    • B62B7/00Carriages for children; Perambulators, e.g. dolls' perambulators
    • B62B7/04Carriages for children; Perambulators, e.g. dolls' perambulators having more than one wheel axis; Steering devices therefor
    • B62B7/06Carriages for children; Perambulators, e.g. dolls' perambulators having more than one wheel axis; Steering devices therefor collapsible or foldable
    • B62B7/08Carriages for children; Perambulators, e.g. dolls' perambulators having more than one wheel axis; Steering devices therefor collapsible or foldable in the direction of, or at right angles to, the wheel axi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BHAND-PROPELLED VEHICLES, e.g. HAND CARTS OR PERAMBULATORS; SLEDGES
    • B62B7/00Carriages for children; Perambulators, e.g. dolls' perambulators
    • B62B7/04Carriages for children; Perambulators, e.g. dolls' perambulators having more than one wheel axis; Steering devices therefor
    • B62B7/14Carriages for children; Perambulators, e.g. dolls' perambulators having more than one wheel axis; Steering devices therefor with detachable or rotatably-mounted body
    • B62B7/142Means for securing the body to the fram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BHAND-PROPELLED VEHICLES, e.g. HAND CARTS OR PERAMBULATORS; SLEDGES
    • B62B2205/00Hand-propelled vehicles or sledges being foldable or dismountable when not in use
    • B62B2205/20Catches; Locking or releasing an articula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BHAND-PROPELLED VEHICLES, e.g. HAND CARTS OR PERAMBULATORS; SLEDGES
    • B62B2205/00Hand-propelled vehicles or sledges being foldable or dismountable when not in use
    • B62B2205/20Catches; Locking or releasing an articulation
    • B62B2205/22Catches; Locking or releasing an articulation remotely controlled, e.g. from the handleba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BHAND-PROPELLED VEHICLES, e.g. HAND CARTS OR PERAMBULATORS; SLEDGES
    • B62B9/00Accessories or detai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hildren's carriages or perambulators
    • B62B9/10Perambulator bodies; Equipment therefor
    • B62B9/102Perambulator bodies; Equipment therefor characterized by details of the seat
    • B62B9/104Perambulator bodies; Equipment therefor characterized by details of the seat with adjustable or reclining backres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arriages For Children, Sleds, And Other Hand-Operated Vehicles (AREA)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具有毂的婴儿车底盘。婴儿车底盘包括第一框架组件和第二框架组件。毂构造成围绕枢转轴线可枢转地且相对于彼此可释放地锁定地将第一框架组件联接到第二框架组件。毂构造成将承载结构可拆卸地且可锁定地支承在底盘上。毂构造成相对于底盘围绕枢转轴线可枢转地且在旋转位置可锁定地支承承载结构。还公开了一种具有毂的婴儿车底盘。毂构造成将承载结构可拆卸地且可锁定地支承在底盘上。毂构造成使得将承载结构从所述毂完全地解锁以允许拆卸可通过仅一个释放部件的操作来促成。

Description

婴儿车底盘
技术领域
本公开大体上涉及一种用于婴儿车的婴儿车底盘。更准确地,本公开涉及一种具有特定毂的婴儿车底盘。
背景技术
婴儿车已用于运送儿童多年。在现有技术中已知若干婴儿车,特别地,允许出于收起或运送目的而使它们折叠成更紧凑的尺寸的这种婴儿车。然而,对于使用者,已知的婴儿车通常对于搬运而言是笨重的。特别地,已知的婴儿车例如在其中使用者将儿童保持于一只手臂中的情形下对于仅有一只手可用于搬运目的的使用者而言尤其难以搬运。此外,已知的婴儿车允许将不同种类的承载结构(例如,儿童座椅、摇篮或婴儿汽车座椅)固定。承载结构构造成用于直接附接到婴儿车毂或可借助于一个或多个适配器来固定到婴儿车毂。用于锁定和解锁承载结构的锁定布置的部件通常设于承载结构和/或适配器中。因此,这样的承载结构和/或适配器的构造是复杂的,因为,锁定布置的活动部件必须设于承载结构或适配器中。还存在用于将承载结构安装于婴儿车毂上的锁定布置,其具有关于安全性的一些缺陷。例如,已知锁定布置可能进入如下的状态:其中,承载结构永久地从毂解锁,然而,儿童仍然就座于其中。
发明内容
需要一种至少解决上文的缺点的改进的婴儿车底盘。还需要一种可仅利用一只手来折叠、运送和/或收起的改进的婴儿车。
根据本公开,提供根据独立权利要求1和2所述的婴儿车底盘。有利的进一步发展是从属权利要求的主题。
其它理想的特征和特性将根据结合附图而得到的概述、详细描述以及所附权利要求书而变得显而易见。
根据本公开,提供一种具有毂的婴儿车底盘。毂可包括第一毂部分和第二毂部分。第一毂部分和第二毂部分可布置成彼此相距一距离。第一毂部分和第二毂部分可构造成将承载结构支承在它们之间。承载结构可包括用于使座椅结构联接到毂的座椅结构和/或适配器。如果承载结构要联接到多个毂部分,则适配器的数量可对应于毂部分的数量。因而,承载结构可包括不具有适配器的座椅结构、具有一个或多个适配器的座椅结构或不具有座椅结构的一个或多个适配器。
婴儿车底盘可包括第一框架组件和第二框架组件。毂可构造成使第一框架组件和第二框架组件围绕枢转轴线可枢转地且相对于彼此可释放地锁定地联接。
婴儿车底盘可进一步包括用于在第一框架组件与第二框架组件之间可释放地建立锁定的锁定机构。锁定机构可包括用于阻止第二框架组件相对于第一框架组件的移动的接合部件。此外,锁定机构可包括用于至少释放第一框架组件与第二框架组件之间的接合的释放机构。释放机构可设于第二框架组件上,并且可允许远程地释放第一框架组件与第二框架组件之间的接合。释放机构可借助于力传递部件来操作性地联接到锁定机构。力传递部件可包括线材。第二框架组件可包括可由使用者抓握的手柄部分。释放机构可设于手柄部分中。
毂可构造成将承载结构可拆卸地且可锁定地支承在底盘上。如先前已经描述的,毂可包括第一毂部分和第二毂部分。第一毂部分和第二毂部分可布置成彼此相距一距离。第一毂部分和第二毂部分可构造成将承载结构支承在它们之间。毂可构造成使得将承载结构从毂完全地解锁以允许承载结构的拆卸可通过仅一个释放部件的操作来促成。毂可包括用于将承载结构可释放地锁定于毂上(例如,第一毂部分和第二毂部分上)的锁定布置。锁定布置可构造成使得承载结构在毂上(例如,第一毂部分和第二毂部分上)的锁定可至少同时地被释放。锁定布置可包括设于第一毂部分中的第一接合机构。锁定布置可包括设于第二毂部分中的第二接合机构。锁定布置可包括可由使用者操作的释放部件。释放部件可构造成借助于返回机构(例如,返回弹簧机构)来返回到锁定位置,返回机构包括诸如弹簧之类的促动部件,促动部件用于将释放部件朝向锁定位置促动,使得释放部件通常定位于锁定位置。释放部件可操作性地联接到第一接合机构和第二接合机构。释放部件可操作性地联接到第一接合机构和第二接合机构,使得释放部件的操作同时地释放两个接合机构中的接合。例如,释放部件可借助于力传递机构来操作性地联接到第一接合机构和第二接合机构。力传递机构可包括至少构造成传递拉力的细长部件。力传递机构可包括线材。释放部件可设于第一毂部分和第二毂部分中的一个上。
毂可构造成相对于底盘围绕枢转轴线可枢转地且在旋转位置可锁定地支承承载结构。可提供均可相对于底盘旋转的第一毂部分和第二毂部分。
婴儿车底盘可进一步包括横杆部件。例如,毂可包括横杆部件。横杆部件可构造成至少部分地容纳力传递机构。如先前已经提到的,力传递机构可为线材。因此,横杆部件可构造成合适地在其中引导力传递机构。另外或备选地,横杆部件可包括可由使用者抓握以便携带婴儿车的握持手柄。另外或备选地,横杆部件可与第一毂部分和第二毂部分一体地形成。另外或备选地,横杆部件可为U形。
毂可构造成可与承载结构的联接部分确实地联接。特别地,毂可构造成可与联接部分确实地联接,使得使毂和联接部分相对于彼此移动以便使毂和联接部分移动到最终联接位置至少部分地克服由促动部件施加的促动力而执行。
如先前已经提到的,毂可包括第一毂部分和第二毂部分。第一毂部分可构造成可与承载结构的第一联接部分确实地联接。第二毂部分可构造成可与承载结构的第二联接部分确实地联接。相应的毂部分与相应的联接部分之间的联接可设成使得使相应的毂部分和相应的联接部分相对于彼此移动以便使相应的毂部分和相应的联接部分移动到最终联接位置至少部分地克服由促动部件施加的促动力而执行。第一毂部分和第二毂部分中的每个可包括促动部件。如本文中所描述的促动部件可包括弹簧机构。每个促动部件可构造成将促动力沿脱开方向施加于联接部分中的相应的一个上。促动部件可构造成提供高于承载结构的重力的促动力。在使用多个促动部件的情况下,促动部件可构造成联合地提供高于承载结构的重力的联合促动力。对于这样的构造,需要克服促动力以使联接部分相对于毂部分移动到最终联接位置。另一方面,一旦承载结构与毂之间的锁定被释放,这样的构造就将无负载的承载结构朝上推动。与上文的锁定布置一起,可提供如下的机构:其中,在有负载的承载结构的情况下,有负载的承载结构被自动地锁定并且牢固地保持锁定,如在详细描述中示例性地描述的那样。
如先前已经提到的,毂可包括第一毂部分和第二毂部分。第一毂部分和第二毂部分中的每个可布置成可相对于底盘例如围绕枢转轴线可锁定地旋转。另外或备选地,解锁第一毂部分和第二毂部分以允许第一毂部分和第二毂部分相对于底盘旋转可通过使第一框架组件和第二框架组件中的一个相对于另一个围绕枢转轴线移动来实现。
婴儿车底盘可进一步包括用于将毂(例如,第一毂部分和第二毂部分)在旋转方面锁定到第一框架组件和第二框架组件中的至少一个的锁定布置。每个锁定布置可包括接合部分。接合部分可布置于第一框架组件上。每个锁定布置可包括接收部分。接收部分可相应地布置于第一毂部分上和第二毂部分上。接合部分可在接合位置与脱离位置之间移动。例如,接合部分可平移移动。在接合位置上,接合部分可与接收部分接合,由此阻止接合部分与接收部分之间的任何旋转移动。在脱离位置,接收部分能够相对于接合部分围绕枢转轴线旋转。另外或备选地,婴儿车底盘可进一步包括力传递机构,力传递机构操作性地联接到接合部分,以将力施加于接合部分上,以便使接合部分至少从接合位置移动到脱离位置。力传递机构可构造成将第一框架组件和第二框架组件中的一个围绕枢转轴线并且相对于框架组件中的另一个进行的旋转移动转变成接合部分的移动,例如平移移动。
力传递机构可包括凸轮表面。凸轮表面可围绕枢转轴线延伸。接合部分可包括邻接部分。邻接部分可构造成与凸轮表面接触。接合部分可借助于促动部件来朝向接合被预张紧。促动部件可包括弹簧。接合部分可构造成用于无游隙接合。接合部分可包括楔形形状或圆形形状。另外或备选地,接合部分可布置成可沿相对于枢转轴线的延伸方向偏斜的方向平移移动。
毂可进一步包括邻接部分,邻接部分用于在第一框架组件和第二框架组件中的一个围绕枢转轴线移动时,使第一毂部分和第二毂部分定向。邻接部分可以可移动地联接到第一框架组件和第二框架组件中的一个。邻接部分可构造成与设于第一毂部分和第二毂部分中的至少一个上的力接收部分接触并且在力接收部分上施加力,以使第一毂部分和第二毂部分自动地从可能不利的位置移动到有利位置。不利位置可为如下的位置:其中,在折叠过程期间,特别地,在婴儿车底盘被折叠和展开时,安装的承载结构可干涉婴儿车底盘的部分。有利位置可为其中安装的承载结构不可干涉婴儿车底盘的部分的位置。以此方式,安装的承载结构可至少相对于底盘预定位,以便进一步旋转到操作位置。邻接部分可联接到第二框架组件,以便可与其一体地围绕枢转轴线旋转。
邻接部分可设成使得在第一框架组件和第二框架组件彼此锁定时,邻接部分限定用于第一毂部分和第二毂部分的旋转止挡件,使得在第一毂部分和第二毂部分被旋转,使得力接收部分与邻接部分接触时,接收部分与接合部分对准。因此,尤其无游隙的锁定可通过沿毂部分的一个旋转方向充当止挡件的邻接部分和至少沿毂部分的其它旋转方向的充当止挡件的接合部分的协作来实现。
进一步提供一种婴儿车,该婴儿车包括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一项所述的婴儿车底盘和能可拆卸地安装到毂的承载结构。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将通过考虑包含在上文中以及以下的详细描述、附图以及权利要求书中或与以下的详细描述、附图以及权利要求书组合的信息而显而易见。
附图说明
并入于本文中并且形成说明书的部分的附图图示实施例,并且与描述一起进一步用来解释实施例的原理并且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制作并且使用实施例。
图1显示根据实施例的婴儿车的透视图,婴儿车包括婴儿车底盘和安装到底盘的承载结构。
图2显示图1的婴儿车的另一个透视图,其中,承载结构显示为处于拆装状态。
图3显示如图1和图2中所显示的承载结构的联接部分的侧视图。
图4显示婴儿车的侧视图,其中,承载结构沿向后方向定向,并且其中,承载结构处于折叠状态,其中,承载结构的靠背和缓冲杆朝向座椅基座被折叠,并且其中,婴儿车底盘处于展开操作状态。
图5显示图1的婴儿车的透视图,其中,承载结构沿向前方向定向,并且其中,承载结构处于折叠状态,其中,靠背和缓冲杆朝向座椅基座被折叠,并且其中,婴儿车底盘处于折叠收起或携带状态。
图6显示根据实施例的婴儿车底盘的毂的透视图。
图7显示图6的毂的前视图。
图8显示根据实施例的毂的内部构件的侧视图,其中,婴儿车底盘处于展开状态。
图9显示图8的毂的内部构件,其中,由毂联接的框架组件已经相对于彼此旋转。如图9中所显示的状态可被称为中间折叠状态,因为,图9显示在将婴儿车底盘从展开状态转变成收起状态的期间发生的状态。
图10显示根据实施例的毂部分的透视图。
图11显示图10的毂部分的平面视图,毂部分具有婴儿车底盘的毂的另外的构件。
图12显示穿过根据实施例的毂部分的截面视图。
图13和图14显示穿过根据实施例的毂部分的截面视图,其中,图13显示其中承载结构的联接部分锁定到毂部分的状态,并且,图14显示其中承载结构的联接部分从毂部分解锁的状态。
图15显示根据实施例的毂的构件的分解视图。
实施例的特征和优点将从结合附图而得到的如在下文中给出的详细描述变得更显而易见,在附图中,同样的参考符号通篇标识对应的元件。在附图中,同样的参考编号大体上指示完全相同的元件、在功能上类似的元件和/或在结构上类似的元件。
具体实施方式
将在下文中参考附图而描述实施例和修改。
图1和图2显示婴儿车1。婴儿车1包括婴儿车底盘2和承载结构3。在一些实施例中,承载结构3体现为构造成支承儿童的座椅结构或包括该座椅结构。因此,在下文中,承载结构3也将被称为座椅结构3。然而,要注意,承载结构3不一定必须包括座椅结构。替代地,除了座椅结构之外或作为其备选方案,承载结构可包括允许将座椅结构固定于承载结构上的适配器。婴儿车底盘2包括毂30。
在一些实施例中,毂30包括集成于毂30中的多个功能。更准确地,根据实施例,毂30组合至少三个功能。第一功能可为将座椅结构3可拆卸地固定于婴儿车底盘2上。第二功能可为将座椅结构3可旋转地固定于婴儿车底盘2上。第三功能可为毂30的如下的能力:使婴儿车底盘2的部分彼此联接,使得它们可围绕枢转轴线枢转且相对于彼此可释放地锁定。除了先前所提到的功能中的一个之外或作为其备选方案可提供的另一个功能可为如下的功能:毂30可构造成使得将座椅结构3从毂解锁可通过单个释放部件的操作来实现。上文中所提到的可能的功能中的全部都将在下文中更详细地描述。要注意,本公开不限于上文的功能组合中的任一个。能够使上文中所提到的功能以合适方式组合。在一些实施例中,可提供上文的功能中的仅一个功能。在其它实施例中,可提供上文中所提到的功能中的两个或更多个功能。此外,如下文中所描述的婴儿车1的特征可被合适地组合,并且不限于将在下文中通过示例性实施例的方式解释的组合中的任一个。
座椅结构3可包括基座部分300。基座部分300可构造成支承儿童的底部。座椅结构3可包括用于使座椅结构3联接到婴儿车底盘2的联接部分303。座椅结构可为座椅结构3的一体部分。联接部分可包括用于使座椅结构3联接到毂30的适配器或构造为该适配器。座椅结构3可进一步包括靠背部分301。靠背部分301可借助于联接部分303来可枢转地联接到基座部分300,联接部分303也可被称为座椅毂。安全杆布置302可铰接地联接到联接部分303。安全杆布置302也可被称为缓冲杆,并且可提供来形成用于将儿童牢固地保持于座椅结构3内的可打开且可关闭的横杆布置。在实施例中,靠背部分301和安全杆布置302可以可枢转地联接到联接部分303,以便允许出于收起目的而使靠背部分301和安全杆布置302朝向基座部分300折叠。座椅结构3的折叠状态在图4和图5中显示。
图3显示座椅结构3的联接部分303的侧视图。联接部分303可包括支承件305以及用于使座椅联接到上文中所提到的毂30的第一联接区段304和用于可枢转地安装安全杆布置302的第二联接区段306。第一联接区段304可包括楔形形状,并且可构造成插入到设于毂30中的凹陷部33中。座椅结构3可进一步包括用于使靠背301和安全杆布置302相对于基座部分300以一角度制动的锁定机构。为了解锁锁定机构,如图5中所显示的,操作部件307设于靠背部分301的上端部分中。操作部件307操作性地联接到联接部分303内部的锁定布置,并且解锁靠背部分301,以便可相对于联接部分303旋转。锁定机构进一步构造成使得当靠背部分301在使靠背部分301朝向基座部分300折叠时到达预确定的旋转位置时,安全杆布置302的锁定被释放。因此,通过经由操作部件307的操作来解锁靠背部分301并且使靠背部分301朝向基座部分300旋转,安全杆布置302被解锁,并且然后还能够朝向基座部分300旋转。以此方式,能够使座椅结构3的主要构件折叠,以便实现紧凑尺寸。
婴儿车底盘2可包括第一框架组件10和第二框架组件20。第一框架组件10可限定用于安装前轮组件110的支承结构。第一框架组件10可包括框架100。框架100可构造成U形,并且可特别地包括彼此联接的多个细长部件。细长部件可至少部分地包括型材,例如由铝制成的挤出型材。在如图1中所显示的实施例中,框架100包括第一细长侧部部件101、第二细长侧部部件102以及细长横向部件103。细长横向部件103使第一细长侧部部件101的第一端部部分104联接到第二侧部部件102的第一端部部分105。在实施例中,细长侧部部件101、102和细长横向部件103基本上在平面上延伸。细长横向部件103包括各自构造成用于支承轮组件110的安装区段106、107。尽管在实施例中显示两个轮组件110,但也能够在第一框架组件10上提供仅一个轮组件。
第一细长侧部部件101的第二端部部分108和第二细长侧部部件102的第二端部部分109借助于毂30来铰接地联接到第二框架组件20。在实施例中,第一框架组件10可围绕枢转轴线A枢转地联接到第二框架组件20。
第二框架组件20可包括框架200。框架200可构造成U形,并且可特别地包括彼此联接的多个细长部件。细长部件可至少部分地包括型材,例如由铝制成的挤出型材。在图1的实施例中,框架200包括第一细长侧部部件201、第二细长侧部部件202以及细长横向部件203。细长横向部件203使第一细长侧部部件201的第一端部部分204联接到第二侧部部件202的第一端部部分205。在实施例中,细长侧部部件201、202和细长横向部件203基本上在平面上延伸。第一细长侧部部件201的第二端部部分208和第二细长侧部部件202的第二端部部分209借助于毂30来铰接地联接到第一框架组件10。手柄部分21可设于细长横向部件203上。此外,释放机构6可设于细长横向部件203上。在使用中,细长横向部件203由使用者抓握以推动婴儿车1。
如已经在图1中指示的,婴儿车底盘2进一步包括用于在第一框架组件10与第二框架组件20之间可释放地建立锁定的锁定机构5。更准确地,如例如在图1中和在图2中显示的,锁定机构5构造成在婴儿车底盘2处于展开状态时,可释放地锁定第一框架组件10和第二框架组件20。稍后将更详细地描述锁定机构5的细节。释放机构6操作性地联接到锁定机构5。稍后将给出关于释放机构6及其与锁定机构5的连接的另外的细节。
第一框架组件10和第二框架组件20可构造并布置成使得在婴儿车底盘2的展开状态下,第一框架组件10和第二框架组件20基本上在一个平面上延伸,并且形成允许在其中接收座椅结构3的基本上矩形的框架。
婴儿车底盘2可进一步包括第三框架组件80。第三框架组件80可构造成提供婴儿车底盘2抵靠地面的后支承。例如,第三框架组件80可构造成在其上支承后轮组件810。第三框架组件80可包括框架800。框架800可构造成U形,并且可特别地包括彼此联接的多个细长部件。细长部件可至少部分地包括型材,例如由铝制成的挤出型材。如例如在图2中显示的,框架800可包括第一侧部部分801、第二侧部部分802以及细长横向部件803。细长横向部件803可使第一侧部部分801的第一端部部分804联接到第二侧部部分802的第一端部部分805。细长侧部部分801、802和细长横向部件803可基本上彼此垂直地延伸。
第一侧部部分801可包括第一前部细长部件806和第一后部细长部件807。第一端部部分804可构造为联接部件。第一前部细长部件806在其第一端部部分808处铰接地联接到第一端部部分804。第一后部细长部件807在其第一端部部分811处固定地联接到第一端部部分804。第一前部细长部件806在其第二端部部分809处铰接地联接到第一框架组件10,更准确地,在距枢转轴线A的预确定的距离处联接到第一细长侧部部件101。第一后部细长部件807在其第二端部部分812处铰接地联接到第二框架组件20,更准确地,在距枢转轴线A的预确定的距离处联接到第一细长侧部部件201。
第二侧部部分802可包括第二前部细长部件813和第二后部细长部件814。第二侧部部分802的第一端部部分805可构造为联接部件。第二前部细长部件813可在其第一端部部分815处铰接地联接到第一端部部分805。第二后部细长部件814可在其第一端部部分816处固定地联接到第一端部部分805。第二前部细长部件813在其第二端部部分817处铰接地联接到第一框架组件10,更准确地,在距枢转轴线A的预确定的距离处联接到第二细长侧部部件102。第二后部细长部件814在其第二端部部分818处铰接地联接到第二框架组件20,更准确地,在距枢转轴线A的预确定的距离处联接到第二细长侧部部件202。
大体上,第三框架组件80包括允许使细长横向部件803以及任何轮组件810朝向第一框架组件10可枢转地移动的运动学构造(kinematic),以便使婴儿车底盘2进入折叠状态。由于上文中所描述的第三框架组件80与第二框架组件20的连接的原因,这样的移动可通过第二框架组件20的移动来启动。在婴儿车底盘2的折叠状态下,第三框架组件80可被夹在第一框架组件10与第二框架组件20之间。
如先前所提到的,婴儿车底盘2可包括毂30,毂30构造成可围绕枢转轴线A枢转地且相对于彼此可释放地锁定地将第一框架组件10联接到第二框架组件20。为此,提供锁定机构5。现在将参考图6而描述锁定机构5的细节。
图6显示根据实施例的毂30的透视图。毂包括第一毂部分31和第二毂部分32。第一毂部分31和第二毂部分32布置成沿枢转轴线A的延伸方向(例如,沿婴儿车1的横向方向)彼此相距一距离。毂部分31、32可构造成例如以悬挂方式将座椅结构3支承在它们之间。第一毂部分31和第二毂部分32可借助于横杆部件50来彼此联接。横杆部件50可包括握持手柄51,以允许使用者抓握握持手柄51并且在具有安装的座椅结构3或没有这样的座椅结构安装到毂30的情况下携带折叠的婴儿车1。如先前已经提到的,第一毂部分31和第二毂部分32中的每个可构造成联接到座椅结构3的联接部分303。第一毂部分31和第二毂部分32中的每个因此可包括用于接收第一联接区段304的凹陷部33。
毂30可围绕枢转轴线A枢转地使第一框架组件10联接到第二框架组件20。第一框架组件10的框架100的第二端部部分108和第二端部部分109中的每个可包括可枢转地安装于毂30上的联接区段111。第二框架组件20的框架200的第二端部部分208和第二端部部分209中的每个可包括可枢转地安装于毂30上的联接区段211。联接区段111和联接区段211中的每个可借助于枢转销34来彼此联接。联接区段111和联接区段211中的每个可沿着枢转轴线A彼此紧邻地布置,使得它们处于滑动接触。联接区段111和联接区段211中的每个可至少在其中联接区段111和联接区段211可彼此接触的区域中形成为基本上平坦。联接区段111和联接区段211可由金属片通过切割并弯曲来形成。联接区段111和联接区段211可借助于锁定机构5来彼此锁定。锁定机构5可通过设于联接区段111中的接合部分112和接合部件9的协作来起作用,接合部件9可移动地设于联接区段211上,例如在引导凹陷部214中,并且包括可与接合部分112接合的接合部分213。接合部件9可借助于示例性地体现为弹簧的促动部件212来沿接合方向被预偏置。以此方式,锁定机构5可构造成一旦通过使第二框架组件20相对于第一框架组件10旋转而使接合部分211和接合部分112相对于彼此对准,就自动地与联接区段111接合。接合部件9可构造成可远程地操作。为此,接合部件9可操作性地联接到释放机构6。在实施例中,接合部件9借助于力传递部件7来操作性地联接到释放机构6。在实施例中,力传递部件7是线材8。然而,可使用其它类型的力传递部件7。释放机构6可包括操作部件,例如按钮。在备选构造中,操作部件可包括可旋转手柄。在本实施例中,锁定机构5构造成使得在操作释放机构6时,接合部件9克服促动部件212的促动力而从接合部分112脱离。一旦接合部件9(更准确地,其接合部分213)脱离与接合部分112的接合,第一框架组件20就可围绕枢转轴线A旋转,并且,婴儿车底盘2的折叠是可能的。
毂30可包括锁定布置40。图7示意性地显示这样的锁定布置40的可能的构造。锁定布置40可构造成将承载结构3(例如,如本文中所描述的座椅结构或构造成使毂适于特定座椅结构尺寸的适配器)可释放地锁定于毂30上。如果毂30包括第一毂部分31和第二毂部分32,则锁定布置40可构造成将座椅结构3可释放地锁定于第一毂部分和第二毂部分32上。锁定布置40可构造成使得座椅结构3在第一毂部分31和第二毂部分32上的锁定可至少同时地被释放。以此方式,使用者能够借助于单个操作部件来从第一毂部分31和第二毂部分32两者同时地解锁座椅结构3。换而言之,可提供两个毂部分31、32和两个锁定机构41、42的一侧操作。为此,锁定部件可包括可由使用者操作的释放部件43。锁定布置40可包括设于第一毂部分31中的第一接合机构41和设于第二毂部分32中的第二接合机构42。第一接合机构41和第二接合机构42可借助于力传递机构44(例如,线材45或可用于传递拉力的任何其它部件)来操作性地彼此联接。
锁定布置40以及特别地第一接合机构41和第二接合机构42的进一步的细节现在将参考图12至图14而描述。图12至图14显示第一接合机构41的截面视图。要注意,第二接合机构42的构造类似于第一接合机构41的构造,并且与第一接合机构41的不同之处在于,第二接合机构42不包括释放部件43,并且因此不可由使用者主动地操作。形成对照的是,第二接合机构42仅可通过第一接合机构41的操作来操作。第一接合机构41与第二接合机构42之间的另一个差异可为可设于第二接合机构42中的指示部分35。指示部分35起的作用是:用信号通知使用者座椅结构3是否被正确地插入并且锁定于毂30或第二毂部分32中。虽然第一毂部分31或第一座椅接合机构41也可包括这样的指示部分,但要注意,可省略这样的附加指示部分,因为,使用者可已经能够基于释放部件43的位置而确定正确的插入和锁定。
第一接合机构41和第二接合机构42中的每个可包括支承部件49,支承部件49布置成可围绕枢转轴线A旋转。支承部件49可构造为可包括板形形状或盘形形状的薄部件。接合部分48设于支承部件49上。支承部件49可构造成借助于返回机构46来自动地返回到锁定位置(参见图15)。返回机构46可包括返回弹簧47。在第一接合机构41中,释放部件43可例如借助于金属增强的联接部件43a来固定地联接到支承部件49。因此,释放部件43的移动导致支承部件49的移动。在第二接合机构42中,可省略释放部件43。在第二接合机构42中,可提供上文中所提到的指示部分35。指示部分35可包括可例如设于支承部件49的径向外表面上的指示部件或指示区段。指示区段可为彩色的,例如呈绿色。为了允许更容易的制造,第二接合机构42中的支承部件49可以制造成绿色。开口36可设于毂部分32中。开口36可设成使得指示区段(例如,支承部件49上的部分)可与开口36对准,由此对使用者指示支承部件49在正确位置上。
为了提供支承部件49在第一接合机构41和第二接合机构42中的同时移动,力传递机构44可操作性地使支承部件49彼此联接,使得支承部件49被可移动地联接。以此方式,支承部件49中的一个的移动导致支承部件49中的另一个的移动。如可从图12了解的,锁定布置40可构造成使得接合部分48可从其中接合部分48突出到凹陷部33中的接合位置移动到其中接合部分48不会突出到凹陷部33中的缩回位置。图12和图13显示第一接合机构41的状态,其中,接合部分48在接合位置上。图13显示其中座椅结构3的联接区段304插入于凹陷部33中并且被接合部分48接合的布置。在这样的状态下,联接区段304被锁定到毂部分。另一方面,图14显示如下的状态:其中,接合部分48在缩回位置上,使得联接区段304从毂部分解锁并且可被拆卸。
还可从图12至图14了解可设于毂30(例如,第一毂部分31和第二毂部分32)中的另一个特征。如已经在上文中描述的,毂30可构造成可与承载结构3的联接部分303确实地联接。在一些实施例中,毂30可构造成可与座椅结构3的联接部分303确实地联接,使得使毂30和联接部分303相对于彼此移动以便使毂30和联接部分303移动到最终联接位置(例如,如图13中所显示的最终联接位置)至少部分地克服由促动部件38施加的促动力而执行。第一毂部分31和第二毂部分32中的每个可包括这样的促动部件38。促动部件38可包括弹簧39。促动部件38可设于凹陷部33的与凹陷部33的插入开口相反的端部部分中。每个促动部件38构造成将促动力沿脱开方向施加于上联接区段304中的相应的一个。脱开方向可为与枢转轴线A垂直的方向。促动部件38可构造成提供高于座椅结构3的重力的促动力,使得需要克服促动力以使座椅结构3的联接区段304相对于毂部分31、32(特别地,相对于凹陷部33)移动到如图13中所显示的最终联接位置。图14显示其中联接区段304与促动部件38中的一个初始地接触的状态。对于这样的构造,使用者有必要施加一定的力,以便使座椅结构3到达最终联接位置。这样的构造的另一效果是,如果座椅结构3通过操作释放部件43来从毂部分31、32解锁,则在座椅结构3不支承儿童的情况下,座椅结构3可沿脱开方向被自动地向上推动。座椅结构3因而可自动地从锁定位置移动到解锁位置。在解锁位置上,联接区段中的构造成接收接合部分48的开口相对于接合部分偏移,使得接合部分不可与联接区段304接合。另一方面,如果儿童就座于座椅结构3中,并且因而,作用于毂部分上的重力高于座椅结构3的自重,则即使操作释放部件43,座椅结构3也将不会向上移动到解锁位置。换而言之,有负载的座椅结构3将保持在合适的位置。在此之后,联接区段304(例如,包括开口)保持在适当的位置,以便与接合部分48接合。如果支承部件49构造成借助于返回机构46来自动地返回到锁定位置,则不可存在其中座椅结构3由于释放部件43的错误操作而意外地处于解锁状态的状态,因为,座椅结构3将返回到其锁定位置。因此,锁定布置可通过提供如下的布置来提供增强的安全性:其中,有负载的座椅结构被自动地锁定,并且只有在连续地施加用于释放锁定机构的力(施加于释放部件43上的操作力)的情况下,或在座椅结构本身无负载,使得座椅结构可被促动部件38朝上推动到解锁位置的情况下,才可被移除。要注意,凹陷部33可包括与联接区段304的形状对应的形状。如先前已经提到的,第一联接区段304可包括楔形形状,并且可构造成插入到凹陷部33中。在此情况下,凹陷部33可包括漏斗形状或料斗形状。要注意,上文中所描述的促动部件38的使用不一定必须与如先前所描述的锁定布置40组合。这样的促动部件38也可在锁定布置中使用,其中,每个毂部分中的锁定通过多个释放部件(例如,在每个毂部分上,存在一个释放部件)的操作来人工地释放。
力传递机构可包括线材45。能够使用允许传递力(例如,拉力)的其它部件。而且,力传递机构44可包括刚性部件,例如细长杆。力传递机构的端部部分(例如,线材45的端部部分)可联接到第一接合机构41和第二接合机构42。第一接合机构41可设于第一毂部分31上,并且,第二接合机构可设于第二毂部分32上。例如,端部部分可相应地联接到上文中所提到的支承部件49,使得支承部件中的一个的移动导致另一个的对应的移动。在图15中,显示如下的实施例:其中,支承部件49包括联接区段49a,联接区段49a用于将线材的端部部分固定,使得支承部件49沿解锁方向的旋转在线材上施加拉力。对应的布置可设于第二接合机构中,其中,差异是,线材联接到支承部件,使得在线材通过支承部件49在第一接合机构41中的移动来被拉动时,支承部件沿解锁方向移动。
如先前所提到的,毂30可包括横杆部件50。横杆部件50可对整个婴儿车底盘2增加刚性。横杆部件50至少部分地与枢转轴线A平行地延伸。横杆部件50可构造成至少部分地容纳锁定布置40的力传递机构44。以此方式,力传递机构可隐藏于婴儿车底盘2中。横杆部件50可构造成合适地引导其中的力传递机构44。
另外或备选地,横杆部件50可与第一毂部分31和第二毂部分32一体地形成,使得毂部分的部分和横杆部件的部分可例如借助于注射模制来作为单个部件生产。备选地,横杆部件50可为如下的单独部件:其固定地联接到第一毂部分31和第二毂部分32,以便可与毂部分一体地移动。如果横杆部件可与第一毂部分31和第二毂部分32一体地旋转,则使安装于毂部分上的座椅结构3旋转导致横杆部件50的旋转。以此方式,横杆部件50可与座椅结构3一起旋转,使得在使所述婴儿车1折叠时,横杆部件50可自动地移动或旋转到适合于抓握横杆部件50并且携带折叠的婴儿车1的位置。在一些实施例中,提供如下的横杆部件50:除了横杆部件50的上文的可能的特征之外或作为其备选方案,其可包括特别地设计成可由使用者抓握以便携带婴儿车1的握持手柄51。
另外或备选地,横杆部件50可为U形。例如,横杆部件50可构造成使得横杆部件50主要地与枢转轴线A平行地延伸,并且处于距枢转轴线A的预确定的距离。以此方式,座椅结构可安装成使得座椅结构的部分(例如,基座部分300的部分)位于枢转轴线A下方。换而言之,座椅结构3的部分可容纳于横杆部件50的U形状中。以此方式,重心降低。
毂30可构造成使得联接到毂30的座椅结构3可相对于婴儿车底盘2围绕枢转轴线A可锁定地旋转。为此,第一毂部分31和第二毂部分32可布置成可相对于底盘2围绕枢转轴线A可锁定地旋转。另外或备选地,解锁第一毂部分31和第二毂部分32以允许第一毂部分31和第二毂部分32旋转可通过使第一框架组件10和第二框架组件20中的一个相对于第一框架组件10和第二框架组件20中的另一个围绕枢转轴线A移动来实现。
婴儿车底盘2可包括锁定布置4,锁定布置4用于将毂30(例如,第一毂部分31和第二毂部分32中的每个)在旋转方面锁定到第一框架组件10和第二框架组件20中的至少一个。锁定布置4及其功能将参考图8至图11而描述。锁定布置4可包括接合部分11。在一些实施例中,接合部分11可布置于第一框架组件10上,并且可接收于内壳体部分14的凹陷部16中。内壳体部分14可与外壳体部分15一起形成用于锁定布置4的构件的壳体。锁定布置4可进一步包括接收部分61。接收部分61可相应地布置于第一毂部分31和第二毂部分32上。例如,接收部分61可为例如通过螺纹连接来固定地联接到相应的毂部分的支承部件60的部分。接收部分61可与支承部件60一体地形成。接收部分61可包括用于至少部分地接收接合部分11的凹陷部。接合部分11可移动地布置(例如,可平移移动地布置)于接合位置与脱离位置之间。在接合位置,接合部分11与接收部分61接合,由此阻止接合部分11与接收部分61之间的任何旋转移动。在脱离位置上,接收部分61能够相对于接合部分11围绕枢转轴线A旋转。
锁定布置4可另外或备选地包括力传递机构90,力传递机构90操作性地联接到接合部分11,以将力施加于接合部分11上,以便使接合部分11至少从接合位置移动到脱离位置。力传递机构90可构造成将第一框架组件10和第二框架组件20中的一个围绕枢转轴线A并且相对于框架组件中的另一个进行的旋转移动P转变成接合部分11的移动T,例如平移移动。
力传递机构90可包括围绕枢转轴线A延伸的凸轮表面22。凸轮表面22可设于上文中所提到的联接区段211上,并且使得它可面向接合部分11。凸轮表面22可沿背向枢转轴线A的方向定向。接合部分11可包括邻接部分13,邻接部分13构造成与凸轮表面22接触并且跨置于凸轮表面22上。接合部分11可借助于促动部件12(例如,弹簧)来朝向接合被预张紧。凸轮表面22可构造成使得与接合部件11对准的凸轮表面22的接触区与枢转轴线A之间的距离可随着第二框架部件20围绕枢转轴线A的旋转而变化。以此方式,接合部件11可被凸轮表面推动以沿脱离方向移动。图9显示如下的状态:其中,接合部件11已经由于凸轮表面22相对于接合部件11的相对移动而在一定程度上被推出接收部分61。随着第二框架组件20沿图9中的逆时针方向(换而言之,沿折叠方向)进一步旋转,凸轮表面22将定位成使得接合部件11完全地移出接收部分61。在这样的状态下,毂部分围绕枢转轴线A自由旋转。
图11显示其中第一毂部分31相对于底盘2旋转的状态。接合部件11的邻接部分13与第一毂部分31的外表面部分37接触,并且,接收部分61位于不同的旋转位置处。第一毂部分31因此可围绕枢转轴线A旋转,其中,邻接部分13接触外表面部分37。如果婴儿车底盘2被折叠,则第二框架组件20在相对于第一框架组件的一位置处,其中,凸轮表面22旋转到其中防止接合部分进入接收部分61的位置。例如,凸轮表面22可定位成使得其表面部分布置成处于距枢转轴线A的一径向距离,该径向距离大于接收部分61的开口距枢转轴线A的距离。因此,只要婴儿车底盘2被折叠,接合部件11就不可进入接收部分。例如,凸轮表面22可提供在毂部分中桥接接收部分61或其开口的表面。因此,能够使毂部分旋转越过在其处使插入方向接合部件11和接收部分61在旋转方面对准以正常地彼此接合的位置。另一方面,如果底盘2处于如例如图1、图2、图6以及图8中所显示的展开构造,则凸轮表面22旋转到使得它不阻止接合部件11进入接收部分61的位置。在这样的构造中,在毂部分旋转到其中接合部件和接收部分61对准的位置时,接合部件可卡扣到接收部分中。
接收部分61和联接区段211可包括板形部分或盘形部分,板形部分或盘形部分可围绕枢转轴线A旋转,并且布置成沿枢转轴线A的延伸方向彼此相邻。接收部分61和/或支承部件60的部分可与联接区段211处于滑动接触。因此,支承部件60和联接区段211可彼此重叠。接收部分61包括沿枢转轴线A的延伸方向的预确定的厚度,并且,联接区段211包括沿枢转轴线A的延伸方向的特定厚度。接合部件11包括一厚度,并且设于一位置处,使得它可接触接收部分61和联接区段211上的凸轮表面22。例如,接合部件11可包括大于接收部分和联接区段211中的一个的厚度。
接合部分11可构造成用于无游隙接合。接合部分11可包括楔形形状或圆形形状。接合部分11可另外或备选地布置成可沿方向D平移移动,方向D可相对于枢转轴线A的延伸方向偏斜和/或垂直。
毂30可进一步包括邻接部分23,邻接部分23用于在第一框架组件10和第二框架组件20中的一个围绕枢转轴线A移动时,使第一毂部分31和第二毂部分32定向。邻接部分23可以可移动地联接到第一框架组件10和第二框架组件20中的一个。在实施例中,邻接部分23固定地联接到第二框架200的联接区段211,以便可与其一体地旋转。邻接部分23可设于联接区段211的在其上布置支承部件60的一侧上。邻接部分23可包括从联接区段211突出的圆柱形销。
邻接部分23可构造成与设于第一毂部分31和第二毂部分32中的至少一个上的力接收部分62接触并且将力施加于力接收部分62上,以使第一毂部分31和第二毂部分32自动地从其中安装的座椅结构3可干涉婴儿车底盘2的部分的可能不利的位置(例如,其中靠背301的部分接触细长横向部件803并且阻止第三框架组件80的展开移动的位置)移动到使得安装的座椅结构3至少相对于底盘24预定位并且允许进一步旋转到操作位置的有利位置。力接收部分62可设于支承部件60上。例如,力接收部分62可与支承部件60一体地形成。
邻接部分23可联接到第二框架组件20,以便可与其一体地围绕枢转轴线A旋转。邻接部分23可设成使得在第一框架组件10和第二框架组件20例如借助于上文的接合部件9与接合部分112的接合来彼此锁定时,邻接部分23限定用于第一毂部分31和第二毂部分32的旋转止挡件。邻接部分23定位成使得在第一毂部分31和第二毂部分32旋转,使得力接收部分62与邻接部分23接触时,接收部分61与接合部分11对准。在图8中所显示的实施例中,邻接部分23为支承部件60(更准确地,为力接收部分62)提供止挡件,使得沿逆时针方向防止支承部件60和联接到支承部件60的毂部分31的移动。以此方式,锁定布置4中的游隙进一步减小。如先前已经提到的,接合部件11进入接收部分61中的接合方向可相对于枢转轴线A偏斜。例如,接合部件11的接合方向可包括面朝与其中邻接部分23不阻止支承部件60的旋转的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的方向分量。换而言之,接合部件11的接合方向可使得接合部件11可沿邻接部分23的方向推动支承部件60。例如,接合部件11可布置成可沿着在婴儿车底盘的展开且锁定的状况下(例如,在图8中)经过枢转轴线A和上方的邻接部分23的轴线平移地移动。邻接部分23和接合部件11的移动方向的特定定向的组合使用可使毂部分联接到婴儿车底盘2,而在它们之间不存在任何游隙。
毂部分31、32中的至少一个可构造成使得在婴儿车以折叠构造被携带并且横杆定位于携带位置处时,安装到毂部分31、32的座椅结构3不会摆动。为此,当毂部分31、32在相对于框架组件10、20的预确定的旋转位置上(例如,相对于联接区段211的预确定的旋转位置上)时,可在毂部分31、32与框架组件10、20中的一个之间提供卡扣接合。例如,联接区段211可包括布置于枢转轴线A的相对的侧上的至少一个(优选地,两个)凹陷部24、25或开口。弹簧加载的接合部件70(诸如,销)可设于毂部分上,并且可例如容纳于凹陷部71中,以便可沿与枢转轴线A平行的方向并且朝向和远离联接区段移动。
接合部件70可被朝向接合预偏置,例如使得接合部件70在联接区段211上(更准确地,在联接区段211的面向毂部分的表面上,特别地,垂直于枢转轴线A的表面上)被推动。一旦凹陷部24、25中的一个与接合部件70的位置对准,接合部件70就可与凹陷部接合并且将毂在旋转方面锁定到联接区段211。接合部件70和凹陷部可构造成使得可自动地通过在联接区段中的一个或毂上施加旋转力(特别地,高于预确定的阈值力的旋转力)来实现脱离。在施加预确定的旋转力的情况下,接合部件70可被推出凹陷部。换而言之,凹陷部和接合部件可成形为使得联接区段211相对于毂的旋转被转变成接合部件70离开凹陷部24、25的移动。
在图15中以分解视图显示实施例。可从该分解视图了解上文中所提到的构件中的一些及其功能、操作性连接以及在毂内的位置。
将在下文中描述根据实施例的婴儿车1的折叠过程。首先,使用者必须将就座的儿童从座椅结构3取出。此后,使用者可对操作部件307进行操作,以解锁靠背部分301以便折叠。使用者然后使靠背部分301朝向基座部分300旋转。当使靠背部分301朝向基座部分300移动时,安全杆布置302被解锁并且也朝向基座部分300旋转。在图4中显示其中座椅结构3处于折叠构造的状态。然而,要注意,在图4中所显示的构造中,毂仍然相对于婴儿车底盘2被锁定,并且不可相对于婴儿车底盘2旋转。继该动作之后,使用者现在可操作释放机构6,以解锁锁定机构5,以允许第二框架组件20相对于第一框架组件10旋转。使用者然后使第二框架组件20向下旋转。该移动推动接合部件11而使其解除与接收部分61的接合,使得毂部分从婴儿车底盘2解锁。一旦将毂部分从底盘2解锁,就允许毂部分相对于婴儿车底盘2旋转。在此之后,座椅结构3向下旋转到平衡位置,其中,座椅结构的折叠部件指向下方。座椅结构与毂部分一起进行的该旋转导致横杆部件50旋转到携带位置。使用者现在可抓握横杆部件50,并且,婴儿车底盘2将完全地折叠成紧凑尺寸。在该折叠构造中,接合部件70与框架组件20接合,以提供用于携带目的的临时锁定,特别地,使得折叠的座椅结构不可容易地相对于折叠的底盘2旋转。起因于婴儿车的构造,使婴儿车折叠并且使婴儿车展开可仅利用一只手来执行。为了使婴儿车1展开,使用者可仅仅抓握手柄部分21并且使第二框架组件20远离第一框架组件旋转到其中第一框架组件和第二框架组件被锁定机构5锁定的位置。在该状态下,毂上的接合部件11被预偏置,但不一定与接收部分62对准。座椅结构3现在可由使用者例如通过抓握并移动靠背部分301来旋转,直到接合部件11与接收部分62接合。
总之,指出的是,如“包括”等那样的用语不旨在排除附加元件或步骤的提供。进一步要注意,“一”或“一种”不排除多个。另外,与不同的实施例联合而描述的特征可如所期望的那样彼此组合。还要注意,权利要求书中的参考编号并非要被解释为限制权利要求书的范围。此外,虽然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已在前文的概述和详细描述中呈现,但应当意识到,存在大量的变化。
还应当意识到,一个或多个示例性实施例仅仅是示例,并且不旨在以任何方式限制范围、适用性或构造。更确切地说,前文的概述和详细描述将给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用于实现示例性实施例的便利策略,理解到,在不脱离如所附权利要求书及其法律等同体中所阐明的范围的情况下,可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元件的功能和布置的方面进行各种改变。

Claims (14)

1.一种具有毂(30)的婴儿车底盘(2),
其中,所述婴儿车底盘(2)包括第一框架组件(10)和第二框架组件(20),并且其中,所述毂(30)构造成围绕枢转轴线(A)可枢转地且相对于彼此可释放地锁定地将所述第一框架组件(10)联接到所述第二框架组件(20),并且
其中,所述毂(30)构造成将承载结构(3)可拆卸地且可锁定地支承在所述底盘(2)上,并且
其中,所述毂(30)构造成相对于所述底盘(2)围绕所述枢转轴线(A)可枢转地且在旋转位置可锁定地支承所述承载结构(3)。
2.一种具有毂(30)的婴儿车底盘(2),
其中,所述毂(30)构造成将承载结构(3)可拆卸地且可锁定地支承在所述底盘(2)上,并且
其中,所述毂(30)构造成使得将所述承载结构(3)从所述毂(30)完全地解锁以允许拆卸可通过仅一个释放部件(43)的操作来促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婴儿车底盘(2),
其中,所述婴儿车底盘(2)包括第一框架组件(10)和第二框架组件(20),并且其中,所述毂(30)构造成围绕枢转轴线(A)可枢转地且相对于彼此可释放地锁定地将所述第一框架组件(10)联接到所述第二框架组件(20),和/或
其中,所述毂(30)构造成相对于所述底盘(2)围绕所述枢转轴线(A)可枢转地且在旋转位置可锁定地支承所述承载结构(3)。
4.根据权利要求1和3中的一项所述的婴儿车底盘(2),进一步包括用于在所述第一框架组件(10)与所述第二框架组件(20)之间可释放地建立锁定的锁定机构(5),其中,所述锁定机构(5)可包括用于阻止所述第二框架组件(20)相对于所述第一框架组件(10)的移动的接合部件(9)和用于至少释放所述第一框架组件(10)与所述第二框架组件(20)之间的接合的释放机构(6),其中,所述释放机构(6)可设于所述第二框架组件(20)上,并且允许远程地释放所述第一框架组件(10)与所述第二框架组件(20)之间的接合,其中,所述释放机构(6)可借助于力传递部件(7)来操作性地联接到所述锁定机构(5),其中,所述力传递部件(7)可包括线材(8),其中,所述第二框架组件(20)可包括可由使用者抓握的手柄部分(21),并且,所述释放机构(6)可设于所述手柄部分(21)中。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一项所述的婴儿车底盘(2),其中,所述毂(30)包括第一毂部分(31)和第二毂部分(32),所述第一毂部分(31)和所述第二毂部分(32)布置成彼此相距一距离,并且构造成将所述承载结构(3)支承在它们之间,其中,所述毂(30)可包括用于将所述承载结构(3)可释放地锁定于所述第一毂部分(31)和所述第二毂部分(32)上的锁定布置(40),其中,所述锁定布置(40)构造成使得所述承载结构(3)在所述第一毂部分(31)和所述第二毂部分(32)上的锁定可至少同时地被释放。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婴儿车底盘(2),其中,所述锁定布置(40)包括设于所述第一毂部分(31)中的第一接合机构(41)和设于所述第二毂部分(32)中的第二接合机构(42),其中,所述锁定布置(40)可包括可由使用者操作的所述释放部件(43),其中,所述释放部件(43)可借助于返回机构(46)来构造成返回到锁定位置,所述返回机构(46)优选地包括返回弹簧(47),并且,所述释放部件(43)例如借助于力传递机构(44)来操作性地联接到所述第一接合机构(41)和所述第二接合机构(42),其中,所述力传递机构(44)可包括线材(45),使得所述释放部件(43)的操作同时地释放接合机构(41、42)两者中的接合,其中,所述释放部件(43)可设于所述第一毂部分(31)和所述第二毂部分(32)中的一个上。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一项所述的婴儿车底盘(2),其中,所述毂(30)进一步包括横杆部件(50),其中,所述横杆部件(50)可构造成至少部分地容纳所述力传递机构(44),例如所述线材(45),和/或其中,所述横杆部件(50)可包括可由使用者抓握以便携带所述婴儿车(1)的握持手柄(51),和/或其中,所述横杆部件(50)可与所述第一毂部分(31)和所述第二毂部分(32)一体地形成,和/或其中,所述横杆部件(50)可为U形。
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一项所述的婴儿车底盘(2),其中,所述毂(30)构造成与所述承载结构的联接部分(303)可确实地联接,使得使所述毂(30)和所述联接部分(303)相对于彼此移动以便使所述毂(30)和所述联接部分(303)移动到最终联接位置至少部分地克服由促动部件(38)施加的促动力而执行。
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一项所述的婴儿车底盘(2),其中,所述毂(30)可构造有第一毂部分(31)和第二毂部分(32),其中,所述第一毂部分(31)构造成与所述承载结构(3)的第一联接区段(304)可确实地联接,并且,所述第二毂部分(32)构造成与所述承载结构(3)的第二联接部分可确实地联接,使得使相应的毂部分(31、32)和相应的联接部分相对于彼此移动以便使所述相应的毂部分(31、32)和所述相应的联接部分移动到最终联接位置至少部分地克服由促动部件(38)施加的促动力而执行,其中,所述第一毂部分(31)和所述第二毂部分(32)中的每个可包括所述促动部件(38),例如弹簧机构,其中,每个促动部件(38)构造成沿脱开方向将促动力施加于所述联接区段(304)中的相应的一个上,其中,所述促动部件(38)构造成提供高于所述承载结构(3)的重力的联合促动力,使得需要克服所述促动力以使所述联接区段(304)相对于所述毂部分(31、32)移动到所述最终联接位置。
1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一项所述的婴儿车底盘(2),其中,所述毂(30)包括第一毂部分(31)和第二毂部分(32),其中,所述第一毂部分(31)和所述第二毂部分(32)中的每个布置成可相对于所述底盘(2)围绕所述枢转轴线(A)可锁定地旋转,和/或其中,解锁所述第一毂部分(31)和所述第二毂部分(32)以允许所述第一毂部分(31)和所述第二毂部分(32)旋转通过使所述第一框架组件(10)和所述第二框架组件(20)中的一个相对于另一个围绕所述枢转轴线(A)移动来实现。
11.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一项所述的婴儿车底盘(2),
包括锁定布置(4),所述锁定布置(4)用于将所述毂(30),特别地,所述第一毂部分(31)和所述第二毂部分(32)中的每个在旋转方面锁定到所述第一框架组件(10)和所述第二框架组件(20)中的至少一个,每个锁定布置(4)包括可布置于所述第一框架组件(10)上的接合部分(11)以及可相应地布置于所述第一毂部分(31)和所述第二毂部分(32)上的接收部分(61),其中,所述接合部分(11)可在接合位置与脱离位置之间移动,例如平移移动,在所述接合位置,所述接合部分(11)与所述接收部分(61)接合,由此阻止所述接合部分(11)与所述接收部分(61)之间的任何旋转移动,在所述脱离位置,所述接收部分(61)能够相对于所述接合部分(11)围绕所述枢转轴线(A)旋转,和/或
进一步包括力传递机构(90),所述力传递机构(90)操作性地联接到所述接合部分(11),以在所述接合部分(11)上施加力,以便使所述接合部分(11)至少从所述接合位置移动到所述脱离位置,其中,所述力传递机构(90)可构造成将所述第一框架组件(10)和所述第二框架组件(20)中的一个围绕所述枢转轴线(A)并且相对于所述框架组件中的另一个进行的旋转移动(P)转变成所述接合部分(11)的移动(T),例如平移移动,其中,所述力传递机构(90)可包括围绕所述枢转轴线(A)延伸的凸轮表面(22),并且,所述接合部分(11)可包括构造成与所述凸轮表面(22)接触的邻接部分(13),其中,所述接合部分(11)可借助于例如弹簧的促动部件(12)来朝向接合被预张紧,其中,所述接合部分(11)可构造成用于无游隙接合,并且可包括楔形形状或圆形形状,和/或其中,所述接合部分(11)可布置成可沿相对于所述枢转轴线(A)的延伸方向偏斜的方向(D)平移移动。
12.根据权利要求5至11中的一项所述的婴儿车底盘(2),其中,所述毂(30)进一步包括邻接部分(23),所述邻接部分(23)用于在使所述第一框架组件(10)和所述第二框架组件(20)中的一个围绕所述枢转轴线(A)移动时,使所述第一毂部分(31)和所述第二毂部分(32)定向,其中,所述邻接部分(23)可以可移动地联接到所述第一框架组件(10)和所述第二框架组件(20)中的一个,并且可构造成与设于所述第一毂部分(31)和所述第二毂部分(32)中的至少一个上的力接收部分(62)接触并且在所述力接收部分(62)上施加力,以使所述第一毂部分(31)和所述第二毂部分(32)自动地从其中安装的承载结构(3)可干涉所述婴儿车底盘(2)的部分的可能不利的位置移动到有利位置,使得所述安装的承载结构(3)至少相对于所述底盘(2)预定位,以便进一步旋转到操作位置,其中,所述邻接部分(23)可联接到所述第二框架组件(20),以便可与其一体地围绕所述枢转轴线(A)旋转。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婴儿车底盘(2),其中,所述邻接部分(23)设成使得在所述第一框架组件(10)和所述第二框架组件(20)彼此锁定时,所述邻接部分(23)限定用于所述第一毂部分(31)和所述第二毂部分(32)的旋转止挡件,使得在所述第一毂部分(31)和所述第二毂部分(32)被旋转,使得所述力接收部分(62)与所述邻接部分(23)接触时,所述接收部分(61)与所述接合部分(11)对准。
14.一种婴儿车(1),包括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一项所述的婴儿车底盘(2)和能可拆卸地安装到所述毂(30)的承载结构(3)。
CN202180082830.1A 2020-12-09 2021-12-08 婴儿车底盘 Pending CN11656858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20212744.5A EP4011749A1 (en) 2020-12-09 2020-12-09 Stroller chassis
EP20212744.5 2020-12-09
PCT/EP2021/084810 WO2022122827A1 (en) 2020-12-09 2021-12-08 Stroller chassis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568583A true CN116568583A (zh) 2023-08-08

Family

ID=737899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80082830.1A Pending CN116568583A (zh) 2020-12-09 2021-12-08 婴儿车底盘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40010261A1 (zh)
EP (1) EP4011749A1 (zh)
CN (1) CN116568583A (zh)
WO (1) WO2022122827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M311627U (en) * 2006-10-17 2007-05-11 Link Treasure Ltd Safety carrier for infant with a one-handed release mechanism
US8827283B2 (en) * 2010-04-01 2014-09-09 Nuna International B.V. Mounting system and method of installing a child support accessory on a stroller frame
NO335333B1 (no) * 2012-09-19 2014-11-17 Stokke As Barnevog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4011749A1 (en) 2022-06-15
WO2022122827A1 (en) 2022-06-16
US20240010261A1 (en) 2024-01-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569472B1 (en) Child stroller apparatus
US7798500B2 (en) Foldable stroller with detachable carrier
US8235465B2 (en) Modular child restraint system
US8777253B2 (en) Foldable stroller
US6938954B1 (en) Rotatable child safety seat
US8696063B2 (en) Pivotable infant car seat
US20080258525A1 (en) Juvenile Vehicle Seat With Forward-Folding Headrest and Rearward-Folding Foundation
CN108528290B (zh) 用于儿童安全座椅的支撑底座
CN116568583A (zh) 婴儿车底盘
KR101284316B1 (ko) 차량용 스탠드업 시트
US20220346569A1 (en) Multi-functional baby carrycot
CN215322797U (zh) 一种儿童推车
CN112810688A (zh) 一种童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