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567342A - 投屏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投屏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6567342A CN116567342A CN202310560906.8A CN202310560906A CN116567342A CN 116567342 A CN116567342 A CN 116567342A CN 202310560906 A CN202310560906 A CN 202310560906A CN 116567342 A CN116567342 A CN 116567342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creen
- throwing
- central control
- control terminal
- communication connec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5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35
- 230000001960 triggered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3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6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1
- 238000012216 screen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7726 management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41000208340 Araliaceae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05035 Panax pseudoginseng ssp. pseudoginseng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03140 Panax quinquefoliu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66 cas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802 evaporation-induced self-assembl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08434 ginseng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022 operating i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g. demultiplexing additional data from a digital video stream; Elementary client operations, e.g. monitoring of home network or synchronising decoder's clock; Client middleware
- H04N21/436—Interfacing a local distribution network, e.g. communicating with another STB or one or more peripheral devices inside the home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14—Session management
- H04L67/141—Setup of application sess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14—Session management
- H04L67/143—Termination or inactivation of sessions, e.g. event-controlled end of sess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54—Presence management, e.g. monitoring or registration for receipt of user log-on information, or the connection status of the user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1—Structure of client; Structure of client peripherals
- H04N21/4104—Peripherals receiving signals from specially adapted client devices
- H04N21/4122—Peripherals receiving signals from specially adapted client devices additional display device, e.g. video projector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g. demultiplexing additional data from a digital video stream; Elementary client operations, e.g. monitoring of home network or synchronising decoder's clock; Client middleware
- H04N21/442—Monitoring of processes or resources, e.g. detecting the failure of a recording device, monitoring the downstream bandwidth, the number of times a movie has been viewed, the storage space available from the internal hard disk
- H04N21/44213—Monitoring of end-user related data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7/00—Television systems
- H04N7/14—Systems for two-way working
- H04N7/15—Conference syste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Social Psychology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Two-Way Televisions, Distribution Of Moving Picture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投屏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投屏端建立与中控终端之间的通信连接;中控终端响应用户触发的用于指示与投屏端建立投屏连接的第一指令,通过该通信连接,向投屏端发送投屏指令;投屏端建立与中控终端之间的投屏连接,并通过投屏连接将待投屏内容发送至中控终端;中控终端响应用户触发的用于指示投屏该投屏端的待投屏内容的第二指令,将该投屏端的待投屏内容通过目标显示设备进行显示。本申请减少了对中控终端网络资源的占用,提高了中控终端可连接的投屏端的数量。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投屏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投屏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举行线下会议时,可以将投屏端的会议内容投屏至大屏端进行显示,以便参会人员进行观看。对于存在多个投屏端的情况,目前,现有的投屏方法主要是借助会议盒子等装置进行会议内容显示。例如,会议盒子可以与上述多个投屏端保持投屏连接,以使每个投屏端均持续通过该投屏连接向会议盒子发送投屏内容。然后,会议盒子可以将来自各投屏端的视频内容通过大屏端进行显示。
然而,在使用现有的投屏方法进行多人同时会议时,会议盒子同一时间能够连接的投屏端的数量较少,进而导致会议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投屏方法及装置,以减少对中控终端网络资源的占用,提高中控终端可连接的投屏端的数量。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投屏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投屏端,所述方法包括:
建立与中控终端之间的通信连接;
通过所述通信连接,接收来自所述中控终端的投屏指令;所述投屏指令为所述中控终端响应用户触发的用于指示与所述投屏端建立投屏连接的第一指令,通过所述通信连接发送的;
建立与所述中控终端之间的投屏连接,并通过所述投屏连接将待投屏内容发送至所述中控终端,以使所述中控终端响应用户触发的用于指示投屏所述投屏端的待投屏内容的第二指令时,将所述投屏端的待投屏内容通过目标显示设备进行显示。
可选的,所述建立与中控终端之间的通信连接,包括:
在确定与所述中控终端接入同一局域网之后,向所述中控终端发送通信连接请求,以使所述中控终端根据所述通信连接请求建立与所述投屏端之间的通信连接。
可选的,在所述建立与中控终端之间的通信连接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中控终端发送的监测请求;
在所述投屏端在线时,向所述中控终端发送监测响应,以使所述中控终端确定所述投屏端是否在线。
可选的,在所述通过所述投屏连接将待投屏内容发送至所述中控终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来自所述中控终端的下线指令,并响应所述下线指令,断开所述投屏连接。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投屏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中控终端,所述方法包括:
建立与M个投屏端之间的通信连接;
响应用户触发的用于指示与所述M个投屏端中的N个投屏端建立投屏连接的第一指令,通过所述通信连接,向所述N个投屏端发送投屏指令,以使所述N个投屏端建立与所述中控终端之间的投屏连接,并通过所述投屏连接将待投屏内容发送至所述中控终端;所述N小于所述M;
通过所述投屏连接接收所述待投屏内容;
响应用户触发的用于指示投屏目标投屏端的待投屏内容的第二指令,将所述目标投屏端的待投屏内容通过目标显示设备进行显示;所述目标投屏端为所述N个投屏端的其中一个。
可选的,所述建立与M个投屏端之间的通信连接,包括:
针对所述M个投屏端中的任一投屏端,接收来自所述投屏端的通信连接请求;所述通信连接请求为所述投屏端在确定与所述中控终端接入同一局域网之后,向所述中控终端发送的;
根据所述通信连接请求,建立与所述投屏端之间的通信连接。
可选的,在所述建立与所述投屏端之间的通信连接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投屏端发送监测请求;
若在预设时长内接收到来自所述投屏端的监测响应,则确定所述投屏端在线;
或者,
若在预设时长内未接收到来自所述投屏端的监测响应,则为所述投屏端添加下线状态标识并显示。
可选的,在通过所述投屏连接接收来自投屏端的待投屏内容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投屏端发送下线指令,以使所述投屏端响应所述下线指令,断开所述投屏连接。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投屏装置,所述装置应用于投屏端,所述装置包括:
建立模块,用于建立与中控终端之间的通信连接;
第一通信模块,用于通过所述通信连接,接收来自所述中控终端的投屏指令;所述投屏指令为所述中控终端响应用户触发的用于指示与所述投屏端建立投屏连接的第一指令,通过所述通信连接发送的;
第二通信模块,用于建立与所述中控终端之间的投屏连接,并通过所述投屏连接将待投屏内容发送至所述中控终端,以使所述中控终端响应用户触发的用于指示投屏所述投屏端的待投屏内容的第二指令时,将所述投屏端的待投屏内容通过目标显示设备进行显示。
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投屏装置,所述装置应用于中控终端,所述装置包括:
建立模块,用于建立与M个投屏端之间的通信连接;
第一通信模块,用于响应用户触发的用于指示与所述M个投屏端中的N个投屏端建立投屏连接的第一指令,通过所述通信连接,向所述N个投屏端发送投屏指令,以使所述N个投屏端建立与所述中控终端之间的投屏连接,并通过所述投屏连接将待投屏内容发送至所述中控终端;所述N小于所述M;
第二通信模块,用于通过所述投屏连接接收所述待投屏内容;
显示模块,用于响应用户触发的用于指示投屏目标投屏端的待投屏内容的第二指令,将所述目标投屏端的待投屏内容通过目标显示设备进行显示;所述目标投屏端为所述N个投屏端的其中一个。
第五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
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
所述处理器被设置为通过所述计算机程序执行第一方面和第二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第六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执行指令,当所述计算机执行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第一方面和第二方面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第七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第一方面和第二方面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本申请提供的投屏方法及装置,投屏端和中控终端可以先建立通信连接。通过该通信连接,中控终端可以在响应用户触发的用于指示与M个投屏端中的N个投屏端建立投屏连接的第一指令时,将投屏端发送投屏指令。在接收到该投屏指令之后,投屏端开始建立预该中控终端之间的投屏连接,并通过该投屏连接进行待投屏内容的发送。通过上述方法,使得与该中控终端连接的M个投屏端中,只有N个投屏端与该中控终端进行投屏连接,避免了M个投屏端中所有的投屏端均需保持与该中控终端进行投屏连接,进而降低了网络资源需求,且降低了对中控终端的设备算力资源需求,因此提高了该中控终端同一时间可连接的投屏端的数量,提高了会议效率。然后,中控终端通过响应用户触发的用于指示投屏目标投屏端的待投屏内容的第二指令,将目标投屏端的待投屏内容通过目标显示设备进行显示,实现了将用户指定的目标投屏端的待投屏内容通过目标显示设备进行显示,提高了多人同时会议时,对投屏内容的管理效率,因此进一步提高了会议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投屏方法的一种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投屏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中控终端界面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投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提供的另一种投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结构示意图。
通过上述附图,已示出本申请明确的实施例,后文中将有更详细的描述。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是为了通过任何方式限制本申请构思的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申请的概念。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中的附图,对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举行线下会议时,可以将投屏端的会议内容投屏至大屏端进行显示,以便参会人员进行观看。在同时存在多人参会时,可能存在多个投屏端的情况。
对于存在多个投屏端的情况,目前,现有的投屏方法主要是借助会议盒子等装置进行会议内容显示。例如,会议盒子可以与上述多个投屏端之间投屏连接。然后,会议盒子与该多个投屏端之间均始终保持视频传输。也就是每个投屏端均持续通过该投屏连接向会议盒子发送投屏内容。会议盒子在接收到来自各投屏端的投屏内容之后,可以将来自各投屏端的视频内容通过大屏端进行显示。
然而,因为视频传输所需的网络资源,以及,设备算力资源均较大,因此,在使用现有的投屏方法进行多人同时会议时,会议盒子同一时间能够连接的投屏端的数量较少,进而导致会议效率较低。
考虑到现有的投屏方法存在上述问题的原因是视频传输需占用的网络资源和设备算力资源均较大,因此,本申请提出了一种在多人同时会议时,减少视频传输数据量,以提高可接入会议的投屏端的方法。通过提高可接入会议的投屏端,提高了对现场参会人员管理的便利性,进而提高了会议效率。
下面首先对本申请提供的投屏方法的应用场景进行示例性说明:
示例性的,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投屏方法的一种应用场景示意图。如图1所示,中控终端可以与M个投屏端进行连接,并将该M个投屏端中的一个目标投屏端的待投屏内容通过目标显示设备进行显示。上述M可以为大于1的整数。
可选的,针对上述M个投屏端中的任一投屏端,该投屏端可以为任意一种具有处理功能的电子设备。例如手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台式机,或者,一体机等。可选的,上述中控终端可以为任意一种具有处理功能的电子设备,例如手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台式机、一体机等。
可选的,上述目标显示设备例如可以为大屏端、显示器、电视、智能电视,或者智能交互平板、电子白板等任意一种显示设备。
应理解,图1仅是以M个投屏端和中控终端均为笔记本电脑为例对该投屏方法的应用场景进行的示例性说明。上述M个投屏端之间的设备类型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本申请对此并不进行限定。上述任一投屏端与中控终端的设备类型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本申请对此也不进行限定。
下面结合具体地实施例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下面这几个具体的实施例可以相互结合,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概念或过程可能在某些实施例不再赘述。
图2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投屏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1、投屏端建立与中控终端之间的通信连接。
可选的,上述通信连接可以为无线连接,或者,有线连接,本申请对此并不进行限定。以上述通信连接为无线连接为例,该投屏端与中控终端例如可以通过在同一局域网中进行通信连接。
可选的,投屏端例如可以响应用户触发的“用于指示该投屏端与中控终端建立通信连接的”指令,执行建立与中控终端之间的通信连接的操作。或者,投屏端例如还可以在确定与该中控终端处于同一局域网中时,自动执行建立与中控终端之间的通信连接的操作。
S102、中控终端建立与M个投屏端之间的通信连接。
其中,上述M可以为大于1的整数。也就是说,M个投屏端可以建立与中控终端之间的通信连接,以使该中控终端可以建立与该M个投屏端之间的通信连接。
若上述M等于1,说明此时与中控终端通信连接的投屏端的数量为1。
S103、中控终端响应用户触发的用于指示与M个投屏端中的N个投屏端建立投屏连接的第一指令,通过上述通信连接,向该N个投屏端发送投屏指令。
其中,上述N小于M,且N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
相应的,上述N个投屏端可以通过该通信连接,接收来自中控终端的投屏指令。上述投屏指令可以用于指示投屏端建立与该中控终端之间的投屏连接。
可选的,中控终端例如可以在与M个投屏端建立通信连接之后,显示该M个投屏端的标识。其中,该投屏端的标识例如可以为中控终端与该投屏端建立投屏连接时获取的。示例性的,该投屏端的标识例如可以包括:该投屏端用户的用户名、投屏端的设备型号、投屏端的操作系统版本等至少一项。通过显示该M个投屏端的标识,使得用户可以根据该M个投屏端的标识,选择M个投屏端中的N个投屏端。
示例性的,图3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中控终端界面的示意图。如图3所示,投屏端1-投屏端12可以均用于表示上述M个投屏端中各投屏端的标识。针对M个投屏端中的任一投屏端,用户例如可以点击该投屏端的标识右边的预览控件,触发的用于指示与该投屏端建立投屏连接的第一指令,以使中控终端通过与该投屏端的通信连接,向该投屏端发送投屏指令。示例性的,以用户点击投屏端1的标识右边的预览控件为例,则中控终端可以响应用户触发的用于指示与该投屏端1建立投屏连接的第一指令,通过与该投屏端1的通信连接,向该投屏端1发送投屏指令。
S104、投屏端建立与中控终端之间的投屏连接,并通过投屏连接将待投屏内容发送至中控终端。
也就是说,上述通信连接用于使得投屏端与中控终端能够进行通信。该投屏连接用于传输投屏端的待投屏内容。
接收到上述投屏指令的投屏端,可以建立与该中控终端之间的投屏连接。应理解,本申请对投屏端与该中控终端之间如何建立投屏连接并不进行限定。可选的,任一投屏端与该中控终端之间建立投屏连接的方式可以参照任意一种现有的建立投屏连接的方法。可选的,不同投屏端与该中控终端建立投屏连接的方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可选的,本申请对上述待投屏内容包括的数据,以及,该待投屏内容的数据类型均不进行限定。示例性的,该待投屏内容可以视频流(或者称为数据流)。
相应的,中控终端可以通过该投屏连接接收待投屏内容。
S105、中控终端响应用户触发的用于指示投屏目标投屏端的待投屏内容的第二指令,将目标投屏端的待投屏内容通过目标显示设备进行显示。
其中,该目标投屏端为上述N个投屏端的其中一个。应理解,本申请对中控终端与该目标显示设备之间的连接方式并不进行限定。可选的,中控终端可以通过有线连接或者无线连接的方式,与该目标显示设备连接,以实现将目标投屏端的待投屏内容通过目标显示设备进行显示。
仍然以图3为例,投屏端9-投屏端12可以均用于表示上述N个投屏端中各投屏端的标识。如图3所示,可选的,中控终端还可以显示N个投屏端种各投屏端的待投屏内容作为预览。在该实现方式下,用户例如可以通过点击目标投屏端的待投屏内容,触发用于指示投屏目标投屏端的待投屏内容的第二指令。示例性的,以用户将投屏端12作为目标投屏端,并点击投屏端12的待投屏内容为例,则中控终端可以响应用户触发的用于指示投屏投屏端12的待投屏内容的第二指令,将投屏端12的待投屏内容通过目标显示设备进行显示。可选的,如图3所示,中控终端在将投屏端12的待投屏内容通过目标显示设备进行显示时,可以在中控终端放大显示该投屏端12的待投屏内容,并添加“投屏中”的状态标识。
在本实施例中,投屏端和中控终端可以先建立通信连接。通过该通信连接,中控终端可以在响应用户触发的用于指示与M个投屏端中的N个投屏端建立投屏连接的第一指令时,将投屏端发送投屏指令。在接收到该投屏指令之后,投屏端开始建立预该中控终端之间的投屏连接,并通过该投屏连接进行待投屏内容的发送。通过上述方法,使得与该中控终端连接的M个投屏端中,只有N个投屏端与该中控终端进行投屏连接,避免了M个投屏端中所有的投屏端均需保持与该中控终端进行投屏连接,进而降低了网络资源需求,且降低了对中控终端的设备算力资源需求,因此提高了该中控终端同一时间可连接的投屏端的数量,提高了会议效率。然后,中控终端通过响应用户触发的用于指示投屏目标投屏端的待投屏内容的第二指令,将目标投屏端的待投屏内容通过目标显示设备进行显示,实现了将用户指定的目标投屏端的待投屏内容通过目标显示设备进行显示,提高了多人同时会议时,对投屏内容的管理效率,因此进一步提高了会议效率。
下面对中控终端和投屏端如何建立通信连接进行详细说明: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投屏端可以在确定与中控终端接入同一局域网之后,向中控终端发送通信连接请求。相应的,针对M个投屏端中的任一投屏端,中控终端可以接收来自该投屏端的通信连接请求。然后,中控终端可以根据该通信连接请求,建立与该投屏端之间的通信连接。
可选的,中控终端例如可以安装有会议应用程序,在该会议应用程序初始化并启动之后,中控终端可以在一局域网中基于组播域名系统(multicast Domain Name System,mDNS)发布服务。当投屏端接入上述同一局域网之后,即可发现此服务,以确定与中控终端接入同一局域网。在一些实施例中,投屏端可以通过TCP协议向中控终端发送该通信连接请求。示例性的,该通信连接请求例如可以包括:投屏端的标识(例如投屏端的IP地址)、与该中控终端通信连接的端口的标识、投屏端中安装的该会议应用程序的版本信息等。
可选的,中控终端根据该通信连接请求,建立与该投屏端之间的通信连接的具体实现方式,可以参照任意一种现有的通信连接方法,本申请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实施例中,投屏端可以在与中控终端处于同一局域网时,与中控终端之间进行通信连接,无需进行有线连接,提高投屏端与中控终端的连接效率,进而进一步提高了会议效率。
作为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投屏端例如可以在加入由中控终端创建的无线热点之后,建立与该中控终端之间的通信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中控终端在建立与投屏端之间的通信连接之后,还可以监测投屏端是否保持在线,以提高对多个投屏端的管理效率。其中,在线例如可以是指该投屏端仍然与中控终端保持通信连接,或者,是指该投屏端未处于休眠状态等。
例如,中控终端在建立与投屏端之间的通信连接之后,还可以向投屏端发送监测请求。相应的,投屏端可以接收中控终端发送的监测请求。该监测请求可以用于确认该投屏端是否在线。
在投屏端在线时,投屏端可以向中控终端发送监测响应,以使中控终端确定该投屏端是否在线。若投屏端不在线,可选的,投屏端可以不向中控终端发送监测响应。
中控终端若在预设时长内接收到来自投屏端的监测响应,则可以确定该投屏端在线。可选的,在该实现方式下,中控终端例如可以继续周期性的向投屏端发送监测请求,以确定该投屏端是否在线。
可选的,上述预设时长例如可以为预先存储在该中控终端中的,例如10秒。
中控终端若在预设时长内未接收到来自投屏端的监测响应,则可以确定该投屏端不在线。可选的,中控终端可以为该投屏端添加下线状态标识并显示。示例性的,以该中控终端为具有显示装置的电子设备为例,则该中控终端例如可以通过该显示装置显示该投屏端的下线状态标识。
在本实施例中,中控终端通过向投屏端发送监测请求,可以根据是否在预设时长内接收到来自投屏端的监测响应,确定该投屏端是否在线。在确定该投屏端不在线时,中控终端可以为该投屏端添加下线状态标识并显示。通过上述方法,使得用户可以知晓已经下线的投屏端,提高了用户体验。
在一些实施例中,中控终端在通过投屏连接接收来自投屏端的待投屏内容之后,还可以向投屏端发送下线指令。相应的,投屏端可以接收该来自中控终端的下线指令。然后,投屏端可以响应该下线指令,断开与该中控终端之间的投屏连接。
可选的,中控终端可以与该投屏端之间的通信连接,向投屏端发送下线指令。可选的,中控终端例如可以响应用户触发的断开与该投屏端之间的投屏连接的操作,向该投屏端发送下线指令。
通过上述方法,投屏端可以响应中控终端发送的下线指令,断开与该中控终端之间的投屏连接,进而可以进一步减少对中控终端网络资源的占用,使得中控终端后续可以连接更多其他的投屏端。
在一些实施例中,投屏端还可以响应该下线指令,断开与该中控终端之间的通信连接,以进一步减少对中控终端网络资源的占用。
作为一种示例,本申请还提供了另一种投屏方法。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中控终端会议应用程序初始化并启动,在局域网中基于multicast DNS发布服务。当投屏端接入同一个局域网之后即可发现此服务。
中控终端可以配备无线网卡,安装服务端程序。投屏端特征:会议参与者可以是任意的操作系统,如Windows、Mac、IOS、Android等,并安装特定的客户端。连接方式特征:中控终端与目标显示设备之间可通过有线连接(无需插拔),中控终端与参会投屏端可以处于同一个无线局域网中,例如加入同一个无线网络,或者加入由中控终端创建的无线热点。
步骤2、投屏端接入同一个局域网后,可发现中控终端的投屏服务。使用者点击连接中控终端后,投屏端的通过TCP协议向中控终端注册的服务发起通信连接请求。同时,投屏端在本机的高位随机非占用端口上开启该通信连接。
步骤3、中控终端的收到投屏端的连接请求后,记录投屏端的IP地址、连接中控终端的端口标识、投屏端版本等信息,并将投屏端放入已连接设备中管理。中控终端需要定时(例如10秒)向投屏端暴露的服务发送监测请如果投屏端正常响应,表明投屏端仍旧在线。如果投屏端在规定时间内(例如10秒)无响应,则标记为下线状态。
步骤4、当中控终端需要某一投屏端开始投屏预览,则可以向投屏端发送准备投屏的TCP请求。投屏端收到请求后,向中控终端建立投屏连接。
步骤5、需要将指定投屏端的屏幕投送到大屏(也就是目标显示设备)上时,可在中控终端中选择需要投屏的投屏端,点击投屏后,通过与大屏的有线连接(例如HDMI)投送到大屏上。因此,大屏可以显示投屏内容(也可以称为屏幕镜像),实现了显示投屏端的镜像投送。
步骤6、投屏结束,中控终端可选择下一个投屏端投屏。用户还可以触发断开投屏端连接的操作。中控终端可点击下线,向投屏端发送下线TCP请求,投屏端接收到请求后,断开连接并关闭服务,结束通信连接和投屏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中控终端与投屏端可以先进行通信连接(预连接)。中控终端还可以显示预连接人员清单(也就是前述M个投屏端)。通过预连接的建立,突破硬件连接限制,减少了网络和网络设备资源的占用,提高了中控终端可连接的投屏端的数量。中控终端通过将待投屏内容传送至目标显示设备进行显示,可在不妨碍投屏的同时进行投屏端的管理、投屏内容的预览和选择需要投送的投屏端。此外,通过上述方法,不需额外的设备(例如会议盒子),不依赖于特定硬件,提高了存在多个投屏端时的用户体验。
图4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投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装置20可以应用于投屏端。如图4所示,该装置包括:建立模块21、第一通信模块22、第二通信模块23。其中,
建立模块21,用于建立与中控终端之间的通信连接。
第一通信模块22,用于通过所述通信连接,接收来自所述中控终端的投屏指令。其中,所述投屏指令为所述中控终端响应用户触发的用于指示与所述投屏端建立投屏连接的第一指令,通过所述通信连接发送的。
第二通信模块23,用于建立与所述中控终端之间的投屏连接,并通过所述投屏连接将待投屏内容发送至所述中控终端,以使所述中控终端响应用户触发的用于指示投屏所述投屏端的待投屏内容的第二指令时,将所述投屏端的待投屏内容通过目标显示设备进行显示。
可选的,建立模块21,具体用于在确定与所述中控终端接入同一局域网之后,向所述中控终端发送通信连接请求,以使所述中控终端根据所述通信连接请求建立与所述投屏端之间的通信连接。
可选的,第一通信模块22,还用于在所述建立与中控终端之间的通信连接之后,接收所述中控终端发送的监测请求;在所述投屏端在线时,向所述中控终端发送监测响应,以使所述中控终端确定所述投屏端是否在线。
可选的,第一通信模块22,还用于在所述通过所述投屏连接将待投屏内容发送至所述中控终端之后,接收来自所述中控终端的下线指令,并响应所述下线指令,断开所述投屏连接。
本申请提供的投屏装置20,用于执行前述投屏端执行的投屏方法实施例,其实现原理与技术效果类似,对此不再赘述。
图5为本申请提供的另一种投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装置30可以应用于中控终端。如图5所示,该装置包括:建立模块31、第一通信模块32、第二通信模块33,以及,显示模块34。其中,
建立模块31,用于建立与M个投屏端之间的通信连接。
第一通信模块32,用于响应用户触发的用于指示与所述M个投屏端中的N个投屏端建立投屏连接的第一指令,通过所述通信连接,向所述N个投屏端发送投屏指令,以使所述N个投屏端建立与所述中控终端之间的投屏连接,并通过所述投屏连接将待投屏内容发送至所述中控终端。其中,所述N小于所述M。
第二通信模块33,用于通过所述投屏连接接收所述待投屏内容。
显示模块34,用于响应用户触发的用于指示投屏目标投屏端的待投屏内容的第二指令,将所述目标投屏端的待投屏内容通过目标显示设备进行显示。其中,所述目标投屏端为所述N个投屏端的其中一个。
可选的,建立模块31,具体用于针对所述M个投屏端中的任一投屏端,接收来自所述投屏端的通信连接请求;根据所述通信连接请求,建立与所述投屏端之间的通信连接。其中,所述通信连接请求为所述投屏端在确定与所述中控终端接入同一局域网之后,向所述中控终端发送的。
可选的,第一通信模块32,还用于在所述建立与所述投屏端之间的通信连接之后,向所述投屏端发送监测请求;在在预设时长内接收到来自所述投屏端的监测响应时,确定所述投屏端在线;或者,在在预设时长内未接收到来自所述投屏端的监测响应时,为所述投屏端添加下线状态标识并显示。
可选的,第一通信模块32,还用于在通过所述投屏连接接收来自投屏端的待投屏内容之后,向所述投屏端发送下线指令,以使所述投屏端响应所述下线指令,断开所述投屏连接。
本申请提供的投屏装置30,用于执行前述中控端执行的投屏方法实施例,其实现原理与技术效果类似,对此不再赘述。
图6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结构示意图。可选的,该电子设备可以为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投屏端,或者,中控终端。如图6所示,该电子设备400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401和存储器402。
存储器402,用于存放程序。具体地,程序可以包括程序代码,程序代码包括计算机操作指令。
存储器402可能包含高速RAM存储器,也可能还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
处理器401用于执行存储器402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以实现前述方法实施例所描述的投屏方法。其中,处理器401可能是一个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简称为CPU),或者是特定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简称为ASIC),或者是被配置成实施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
可选的,该电子设备400还可以包括通信接口403。在具体实现上,如果通信接口403、存储器402和处理器401独立实现,则通信接口403、存储器402和处理器401可以通过总线相互连接并完成相互间的通信。总线可以是工业标准体系结构(Industry StandardArchitecture,简称为ISA)总线、外部设备互连(Peripheral Component,简称为PCI)总线或扩展工业标准体系结构(Extended 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简称为EISA)总线等。总线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可选的,在具体实现上,如果通信接口403、存储器402和处理器401集成在一块芯片上实现,则通信接口403、存储器402和处理器401可以通过内部接口完成通信。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Memory)、磁盘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具体的,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程序指令,程序指令用于上述实施例中的方法。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程序产品,该程序产品包括执行指令,该执行指令存储在可读存储介质中。电子设备的至少一个处理器可以从可读存储介质读取该执行指令,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该执行指令使得电子设备实施上述的各种实施方式提供的投屏方法。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投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投屏端,所述方法包括:
建立与中控终端之间的通信连接;
通过所述通信连接,接收来自所述中控终端的投屏指令;所述投屏指令为所述中控终端响应用户触发的用于指示与所述投屏端建立投屏连接的第一指令,通过所述通信连接发送的;
建立与所述中控终端之间的投屏连接,并通过所述投屏连接将待投屏内容发送至所述中控终端,以使所述中控终端响应用户触发的用于指示投屏所述投屏端的待投屏内容的第二指令时,将所述投屏端的待投屏内容通过目标显示设备进行显示;
所述建立与中控终端之间的通信连接,包括:
在确定与所述中控终端接入同一局域网之后,向所述中控终端发送通信连接请求,以使所述中控终端根据所述通信连接请求建立与所述投屏端之间的通信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建立与中控终端之间的通信连接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中控终端发送的监测请求;
在所述投屏端在线时,向所述中控终端发送监测响应,以使所述中控终端确定所述投屏端是否在线。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通过所述投屏连接将待投屏内容发送至所述中控终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来自所述中控终端的下线指令,并响应所述下线指令,断开所述投屏连接。
4.一种投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中控终端,所述方法包括:
建立与M个投屏端之间的通信连接;
响应用户触发的用于指示与所述M个投屏端中的N个投屏端建立投屏连接的第一指令,通过所述通信连接,向所述N个投屏端发送投屏指令,以使所述N个投屏端建立与所述中控终端之间的投屏连接,并通过所述投屏连接将待投屏内容发送至所述中控终端;所述N小于所述M;
通过所述投屏连接接收所述待投屏内容;
响应用户触发的用于指示投屏目标投屏端的待投屏内容的第二指令,将所述目标投屏端的待投屏内容通过目标显示设备进行显示;所述目标投屏端为所述N个投屏端的其中一个;
所述建立与M个投屏端之间的通信连接,包括:
针对所述M个投屏端中的任一投屏端,接收来自所述投屏端的通信连接请求;所述通信连接请求为所述投屏端在确定与所述中控终端接入同一局域网之后,向所述中控终端发送的;
根据所述通信连接请求,建立与所述投屏端之间的通信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建立与所述投屏端之间的通信连接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投屏端发送监测请求;
若在预设时长内接收到来自所述投屏端的监测响应,则确定所述投屏端在线;
或者,
若在预设时长内未接收到来自所述投屏端的监测响应,则为所述投屏端添加下线状态标识并显示。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通过所述投屏连接接收来自投屏端的待投屏内容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投屏端发送下线指令,以使所述投屏端响应所述下线指令,断开所述投屏连接。
7.一种投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应用于投屏端,所述装置包括:
建立模块,用于建立与中控终端之间的通信连接;
第一通信模块,用于通过所述通信连接,接收来自所述中控终端的投屏指令;所述投屏指令为所述中控终端响应用户触发的用于指示与所述投屏端建立投屏连接的第一指令,通过所述通信连接发送的;
第二通信模块,用于建立与所述中控终端之间的投屏连接,并通过所述投屏连接将待投屏内容发送至所述中控终端,以使所述中控终端响应用户触发的用于指示投屏所述投屏端的待投屏内容的第二指令时,将所述投屏端的待投屏内容通过目标显示设备进行显示;
所述建立模块,用于在确定与所述中控终端接入同一局域网之后,向所述中控终端发送通信连接请求,以使所述中控终端根据所述通信连接请求建立与所述投屏端之间的通信连接。
8.一种投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应用于中控终端,所述装置包括:
建立模块,用于建立与M个投屏端之间的通信连接;
第一通信模块,用于响应用户触发的用于指示与所述M个投屏端中的N个投屏端建立投屏连接的第一指令,通过所述通信连接,向所述N个投屏端发送投屏指令,以使所述N个投屏端建立与所述中控终端之间的投屏连接,并通过所述投屏连接将待投屏内容发送至所述中控终端;所述N小于所述M;
第二通信模块,用于通过所述投屏连接接收所述待投屏内容;
显示模块,用于响应用户触发的用于指示投屏目标投屏端的待投屏内容的第二指令,将所述目标投屏端的待投屏内容通过目标显示设备进行显示;所述目标投屏端为所述N个投屏端的其中一个;
所述建立模块,用于针对所述M个投屏端中的任一投屏端,接收来自所述投屏端的通信连接请求;所述通信连接请求为所述投屏端在确定与所述中控终端接入同一局域网之后,向所述中控终端发送的;
根据所述通信连接请求,建立与所述投屏端之间的通信连接。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
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
所述处理器被设置为通过所述计算机程序执行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执行指令,当所述计算机执行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0560906.8A CN116567342A (zh) | 2023-05-17 | 2023-05-17 | 投屏方法及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0560906.8A CN116567342A (zh) | 2023-05-17 | 2023-05-17 | 投屏方法及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6567342A true CN116567342A (zh) | 2023-08-08 |
Family
ID=874876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10560906.8A Pending CN116567342A (zh) | 2023-05-17 | 2023-05-17 | 投屏方法及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6567342A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8012683A (zh) * | 2024-04-08 | 2024-05-10 | 建信金融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投屏测试方法及投屏测试系统 |
-
2023
- 2023-05-17 CN CN202310560906.8A patent/CN116567342A/zh active Pending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8012683A (zh) * | 2024-04-08 | 2024-05-10 | 建信金融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投屏测试方法及投屏测试系统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0148852B2 (en) | Image processing system, control apparatus,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methods of controlling these | |
US10701545B2 (en) | File sending method and terminal, and file receiving method and terminal | |
CN111427527B (zh) | 投屏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CN102571996B (zh) | Ip地址分配方法、装置以及网络系统 | |
US7433344B2 (en) |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real time messenger service among mobile communication terminals | |
WO2013104989A2 (en)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establishing a tunneled direct link setup (tdls) session between devices in a wireless network | |
US11984974B2 (en) |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data, system, and storage medium | |
US12041688B2 (en) | Screen projection method and system | |
CN103841466A (zh) | 屏幕投影方法、计算机端和移动终端 | |
CN113179208B (zh) | 一种交互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
EP3217596B1 (en) | Communication terminal,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 |
CN116567342A (zh) | 投屏方法及装置 | |
CN110784939B (zh) | 数据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 |
CN113434105A (zh) | 投屏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 |
WO2023005199A1 (zh) | 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 |
CN103716230A (zh) | 消息发送方法、装置及服务器 | |
CN113079588B (zh) | 控制方法、装置及设备和存储介质 | |
CN112187486A (zh) | 智能设备之间的交互方法及智能设备 | |
CN104995615A (zh) | 本地计算设备的预订和执行镜像写入 | |
US11656834B2 (en) |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non-transitory recording medium,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 | |
CN115883572A (zh) | 外设共享方法及装置 | |
CN109871220A (zh) | 电子装置注册状态更新方法及系统 | |
CN115118760A (zh) | 会话连接控制方法、会话连接控制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 |
CN112383617A (zh) | 进行长连接的方法、装置、终端设备以及介质 | |
CN110753326B (zh) | 设备互连方法、装置、系统、终端和存储介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