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562062B - 考虑电、氢耦合的生产模拟方法、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考虑电、氢耦合的生产模拟方法、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6562062B CN116562062B CN202310842393.XA CN202310842393A CN116562062B CN 116562062 B CN116562062 B CN 116562062B CN 202310842393 A CN202310842393 A CN 202310842393A CN 116562062 B CN116562062 B CN 116562062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ydrogen
- power
- time point
- seed
- reg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29910052739 hydroge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43
- 239000001257 hydrogen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43
- UFHFLCQGNIYNRP-UHFFFAOYSA-N Hydrogen Chemical compound [H][H] UFHFLCQGNIYNRP-UHFFFAOYSA-N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9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11
- 238000004088 simula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3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6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6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6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7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9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4
- 239000000446 fue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5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5
- 238000005457 optimiz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0
- 238000004146 energy storage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1
- 150000002431 hydrogen Chemical clas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3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4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3
- 238000007600 charg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OKTJSMMVPCPJKN-UHFFFAOYSA-N Carbon Chemical compound [C] OKTJSMMVPCPJKN-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29910052799 carb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9000003245 co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12983 electrochemical energy storage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02485 combus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0000009194 climb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01595 flow curve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11160 research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07789 ga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2360 pr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5868 electrolysis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33228 biological regul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364 calcul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4759 maintenance of lo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2528 membra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248 power gene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987 spin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458 analytic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178 mathematical model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750 progres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20—Design optimisation, verification or simulation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06—Energy or water supply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11/00—Details relating to CAD techniques
- G06F2111/04—Constraint-based CAD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11/00—Details relating to CAD techniques
- G06F2111/06—Multi-objective optimisation, e.g. Pareto optimisation using simulated annealing [SA], ant colony algorithms or genetic algorithms [GA]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conomics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Marketing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Geometry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Fuel Cell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电、氢耦合的生产模拟方法、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方法包括:收集电力系统和氢能系统的相关数据,获取电力系统以及氢能系统的耦合交互关系;根据耦合交互关系以模拟期内系统总运行成本最小化为目标函数设置考虑电、氢耦合的生产模拟优化模型;通过构建约束条件对考虑电、氢耦合的生产模拟优化模型进行求解,获取考虑电、氢耦合的生产模拟方法的最优解。本发明通过统筹考虑电力系统以及氢能系统的耦合交互关系同步计算典型周期内各时点、各区域、各类设备出力以及跨区域输电通道、输氢管道输送功率的最优解,此外,还可开展电制氢、氢燃料电池、燃氢机组等设备对电力平衡、电量平衡、调峰平衡等的影响等热点问题研究。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生产模拟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考虑电、氢耦合的生产模拟方法、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生产模拟旨在验证规划方案的可行性,并结合不同的发展态势,对系统运行特性进行分析,得出相应规划方案下的系统运行指标,以便全面评估规划方案的合理性。当前电力系统、氢能系统生产模拟方法的主要不足在于:未充分考虑电、氢系统之间的耦合关系,未实现电力、氢能联合系统的运行状态模拟,电力系统规划仅考虑电源、电网、负荷、储能的运行状态,氢能系统规划仅关注制氢、输氢、储氢、用氢设备的运行情况。目前,电解水制氢、氢燃料电池发电等设备不断更新迭代,技术经济参数不断优化,即将迎来规模化发展,氢能系统与电力系统的耦合关系日趋密切。电力系统中风电、光伏等不确定性电源的出力水平将极大地影响电解水制氢设备的开启、关停与运行功率的调整,以及用电方案的实时优化;而储氢、燃料电池发电设备的出力也将影响电力系统中电源的总发电功率,进而影响负荷、储能等设备的运行特性。因此,亟需构建考虑电-氢耦合的生产模拟模型与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考虑电、氢耦合的生产模拟方法、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考虑电、氢耦合的生产模拟方法,包括:
S1、收集电力系统和氢能系统的相关数据,获取电力系统以及氢能系统的耦合交互关系;
S2、根据耦合交互关系以模拟期内系统总运行成本最小化为目标函数设置考虑电、氢耦合的生产模拟优化模型;
S3、通过构建约束条件对所述考虑电、氢耦合的生产模拟优化模型进行求解,从而获取考虑电、氢耦合的生产模拟方法的最优解。
本发明提供一种考虑电、氢耦合的生产模拟系统,包括:
交互关系获取模块,用于收集电力系统和氢能系统的相关数据,获取电力系统以及氢能系统的耦合交互关系;
模型构建模块,用于根据耦合交互关系以模拟期内系统总运行成本最小化为目标函数设置考虑电、氢耦合的生产模拟优化模型;
模型求解模块,用于通过构建约束条件对所述考虑电、氢耦合的生产模拟优化模型进行求解,从而获取考虑电、氢耦合的生产模拟方法的最优解。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考虑电、氢耦合的生产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考虑电、氢耦合的生产模拟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信息传递的实现程序,所述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考虑电、氢耦合的生产模拟方法的步骤。
采用本发明实施例,统筹考虑电力系统以及氢能系统的耦合交互关系,通过采用优化建模手段,以系统总成本最小化为目标,同步求解典型周内各时点、各区域、各类设备出力以及跨区域输电通道、输氢管道输送功率的最优解。本发明既可在规划研究中对某个规划方案进行校验与模拟,亦可开展系统运行中的热点问题研究,如电制氢、氢燃料电池、燃氢机组等设备对电力平衡、电量平衡、调峰平衡等的影响等。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考虑电、氢耦合的生产模拟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考虑电、氢耦合的生产模拟系统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考虑电、氢耦合的生产模拟方法概念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考虑电、氢耦合的生产模拟模型思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方法实施例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考虑电、氢耦合的生产模拟方法,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考虑电、氢耦合的生产模拟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考虑电、氢耦合的生产模拟方法具体包括:
S1、收集电力系统和氢能系统的相关数据,获取电力系统以及氢能系统的耦合交互关系;
本发明实施例中统筹考虑电力系统的电源侧、电网侧、负荷侧、储能侧各类设备以及氢能生产、存储、运输、消费等环节的关键设备的耦合交互关系,S1的具体实现步骤包括:
S11、分析包括氢燃料电池、燃氢机组在内的电源调度特性,具体包括:
获取煤电机组、水电机组、风电机组、光伏机组、氢燃料电池、燃氢机组等各类电源的装机容量、运维成本、排放系数、可调节出力范围、最小技术出力、爬坡/滑坡速率等相关技术经济参数。
S12、分析电网、输氢管网调度特性,具体包括:
获取各区域输电线路的装机容量、最大输电功率 、最小输电功率、最小利用小时数、线损率、运维成本、利用小时上限、典型输电距离与功率曲线等相关技术经济参数,以及输氢管道的固定投资成本、运维成本、典型流量曲线等相关技术经济参数。
S13、分析包括电解水制氢设备在内的负荷侧资源调度特性,具体包括:
获取电解水制氢设备的容量、可调节范围、调节速率、电-氢转换效率等关键技术经济参数。此外,分析包括需求响应、能效电厂在内的各类资源的可调节容量、调度成本等相关技术经济参数。
S14、分析储能调度特性,具体包括:
分析电化学储能、抽水蓄能、储氢罐等储能设备的容量、充放上下限、充放效率等相关技术经济参数。
S15分析电力、电量、用氢量,具体包括:
分析各区域的电力需求、电量需求、氢气需求数据。
S2、根据耦合交互关系以模拟期内系统总运行成本最小化为目标函数设置考虑电、氢耦合的生产模拟优化模型;
通过建立数学优化模型,将模拟期内各时点、各区域、各类电源出力、电网输送功率、负荷侧资源、储能出力、电解水制氢功率、储氢、输氢管网耗氢功率等设为待求解变量,使模拟期内系统总运行成本最小化为模型的目标函数,其中,总运行成本包括各类设备调度成本以及系统碳排放成本等,具体如下所示:
;
式中:T为生产模拟周期内小时数;R是区域数,S为电源种类数量,具体包括风电、光伏、水电、煤电、气电、燃氢机组、氢燃料电池等,为第/>个区域、/>时点、第/>种电源出力,/>为第/>种电源的运行成本,C为储能种类数量,具体包括电化学储能、抽水蓄能等,为第/>个区域、/>时点、第/>种储能出力,/>为第/>种储能的运行成本,/>为跨区域输电的技术方案数量,具体包括架空线路、气体绝缘管廊、电缆等,/>为第/>个区域、时点、第/>种跨区域输电方式的出力,/>为第/>种跨区域输电方式的运行成本,/>为不同电解水制氢技术路线的种类数量,具体包括碱性电解水制氢、质子交换膜制氢、固体氧化物制氢等,/>为第/>个区域、/>时点、第/>种制氢方式的运行功率,/>为第/>种制氢方式的运行成本,/>为不同储氢技术路线种类的数量,具体包括压缩气态、液态、邮寄储氢等,/>为第/>个区域、/>时点、第/>种储氢方式的运行功率,/>为第/>种储氢方式的运行成本,/>为不同输氢方式的数量,具体包括气氢拖车、液氢槽车、管道等,/>为第/>个区域、/>时点、第/>种输氢方式的运送功率,/>为第/>种输氢方式的运行成本,/>为碳排放成本,/>为机组/>的碳排放系数。
S3、通过构建约束条件对所述考虑电、氢耦合的生产模拟优化模型进行求解,从而获取考虑电、氢耦合的生产模拟方法的最优解。
模型的约束条件如下:
(a)各区域电力平衡约束,该约束目的在于保障各区域、各时点的电力供需平衡;
;
式中:为第/>种输电方式、从第/>个区域向第/>个区域的输电功率,/>为/>时点、区域/>的电力负荷需求。
(b)各区域氢气产销平衡约束,该约束目的在于保障各区域、各时点的氢气产销平衡。
;
式中:为第/>个区域、/>时点、第/>种电解槽的产氢功率;/>为第/>个区域、/>时点、第/>种储氢的放氢功率;/>为第/>种输氢方式、从第/>个区域向第/>个区域的输氢功率;/>为第/>个区域、/>时点、第/>种氢发电设备(具体包括燃氢机组、氢燃料电池等)的耗氢功率;/>为第/>种输氢方式、从第/>个区域向第/>个区域的输氢功率,/>为/>时点、区域/>的氢气负荷需求。
(c)电解槽电-氢转换约束,该约束用于准确刻画电解槽的能源转换过程,并表征电-氢转换过程的效率。
;
式中:为第/>种电解槽的效率,/>为电能与氢能之间的热值转换系数;
(d)燃氢机组/氢燃料电池氢-电转换约束,该约束用于准确刻画氢燃料电池/燃氢机组的能源转换过程,并表征氢-电转换过程的效率。
;
式中:为第/>种氢发电装置的效率。
(e)系统上旋备用约束,该约束可有效保证各区域、各时点系统的上旋备用容量满足负荷及不确定性电源的备用需求。
;
式中:为第/>个区域、/>时点、第/>种电源能达到的出力最大值,/>为第/>个区域、/>时点、第/>种电源的开机状态,/>为第/>个区域、/>时点、第/>种储能的净放电功率上限,/> 、/> 、/>分别为负荷需求、风电、光伏的上旋备用系数,/>为第/>个区域、/>时点的电力负荷,/>为第/>个区域、/>时点风电出力,/>为第/>个区域、时点光伏出力;
(f)系统下旋备用约束,该约束可有效保证各区域、各时点系统的下旋备用容量满足负荷及不确定性电源的备用需求。
;
式中:为第/>个区域、/>时点、第/>种电源能达到的出力最小值,为第/>个区域、/>时点、第/>种储能的净放电功率下限,/> 、/> 、/>分别为负荷需求、风电、光伏的下旋备用系数。
(g)电源出力范围约束,该约束可保障各区域、各时点、各电源的出力均在其最大与最小技术出力范围之内。
;
式中:为第/>种电源的最小技术出力,/>为第/>种电源的最大技术出力。
(h)风电、光伏出力约束,该约束的目的在于保证风电、光伏出力不超过自然资源禀赋所允许的可调功率范围。
;
式中:和/>分别为区域/>、/>时刻风电和光伏的资源可调系数,/>和分别为区域/>风电和光伏的总装机容量。
(i)储能充放电/氢量相等约束,该约束可有效保障储能装置的充电/氢量与放电/氢量、损耗的和相等。
;
(j)储能内部剩余电/氢量约束,该约束可有效保障储能装置内剩余电/氢量在允许范围内。
;
式中:和/>分别是/>区域、第/>种储能装置内部剩余电量的上下限,/>是/>区域、第/>种储能装置在起始时刻的电量,/>是/>区域、第/>种储能装置的总容量,/>是第/>种储能装置的充电效率,/>和/>分别是/>区域、第/>种储氢装置内部剩余氢气量的上下限,/>是/>区域、第/>种储氢装置在起始时刻的氢气量,是/>区域、第/>种储氢装置的总容量,/>是第/>种储氢装置的充放效率。
(k)新能源利用率约束,该约束可有效保证系统的新能源利用率在容许范围内。
;
式中:为/>区域所要求的新能源利用率。
根据数学优化模型求解得到的模拟期内各时点各区域各类电源出力、电网输送功率、负荷侧资源、储能出力、电解水制氢功率、储氢、输氢管网耗氢功率等。在此基础之上,可结合计算结果进行其他关键参数的计算与分析,例如:实际新能源利用率、设备利用率等。
如图3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考虑电、氢耦合的生产模拟方法概念示意图,如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通过获取电力系统的电源、电网、负荷以及储能相关数据,获取氢能系统的制氢、储氢、输氢以及用氢相关数据之后,分析包括氢燃料电池、燃氢机组在内的电源调度特性,分析输电线路、输氢管网调度特性,分析包括电解水制氢设备在内的负荷侧资源调度特性,分析储能调度特性,分析电力、电力、用氢量,对考虑电、氢耦合互动的生产模拟问题构建数学模型,并进行统筹优化求解,从而获取电力系统、氢能系统生产模拟相关结果,其模拟相关结果包括:模拟期内各时点各区域各类电源出力、电网输送功率、负荷侧资源、储能出力、电解水制氢功率、储氢、输氢管网耗氢功率等。
如图4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考虑电、氢耦合的生产模拟模型思路示意图,根据图4可知,将本发明实施例中获取的电力系统的电源、电网、负荷以及储能相关数据,获取的氢能系统的制氢、储氢、输氢以及用氢相关数据作为模型的输入,通过设置目标函数及约束条件,并对模型进行情景参数设定后获取生产运行模拟结果。
通过采用本发明实施例,具备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出一种考虑电、氢耦合的生产模拟方法,该方法能够统筹考虑电力系统源、网、荷、储以及氢能制、储、输、用各环节关键设备的耦合交互关系,并可同步计算典型周内各时点、各区域、各类设备出力以及跨区域输电通道、输氢管道输送功率的最优解;此外,在此基础之上还可开展电制氢、氢燃料电池、燃氢机组等设备对电力平衡、电量平衡、调峰平衡等的影响等热点问题研究。
系统实施例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考虑电、氢耦合的生产模拟系统,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考虑电、氢耦合的生产模拟系统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考虑电、氢耦合的生产模拟系统具体包括:
交互关系获取模块20,用于收集电力系统和氢能系统的相关数据,获取电力系统以及氢能系统的耦合交互关系;交互关系获取模块20具体用于:
分析氢燃料电池以及燃氢机组的电源调度特性,具体包括:
获取煤电机组、水电机组、风电机组、光伏机组、氢燃料电池、燃氢机组各类电源的装机容量、运维成本、排放系数、可调节出力范围、最小技术出力、爬坡/滑坡速率相关的技术经济参数;
分析电网以及输氢管网调度特性,具体包括:
获取各区域输电线路的装机容量、最大输电功率、最小输电功率、最小利用小时数、线损率、运维成本、利用小时上限、典型输电距离与功率曲线相关技术经济参数,获取输氢管道的固定投资成本、运维成本、典型流量曲线相关技术经济参数;
分析电解水制氢设备的负荷侧资源调度特性,具体包括:
获取电解水制氢设备的容量、可调节范围、调节速率、电-氢转换效率,分析需求响应、能效电厂的各类资源的可调节容量、调度成本相关技术经济参数;
分析储能调度特性,具体包括:
分析电化学储能、抽水蓄能、储氢罐的容量、充放上下限、充放效率;
分析电力、电量、用氢量,具体包括:
分析各区域的电力需求、电量需求、氢气需求数据。
模型构建模块22,用于根据耦合交互关系以模拟期内系统总运行成本最小化为目标函数设置考虑电、氢耦合的生产模拟优化模型;模型构建模块22具体用于:
将模拟期内各时点、各区域、各类电源出力、电网输送功率、负荷侧资源、储能出力、电解水制氢功率、储氢、输氢管网耗氢功率设置为待求解变量,使模拟期内系统总运行成本最小化为目标函数,通过下列公式建立考虑电、氢耦合的生产模拟优化模型:
;
式中:T为生产模拟周期内小时数;R是区域数,S为电源种类数量,具体包括风电、光伏、水电、煤电、气电、燃氢机组、氢燃料电池等,为第/>个区域、/>时点、第/>种电源出力,/>为第/>种电源的运行成本,C为储能种类数量,具体包括电化学储能、抽水蓄能等,为第/>个区域、/>时点、第/>种储能出力,/>为第/>种储能的运行成本,/>为跨区域输电的技术方案数量,具体包括架空线路、气体绝缘管廊、电缆等,/>为第/>个区域、时点、第/>种跨区域输电方式的出力,/>为第/>种跨区域输电方式的运行成本,/>为不同电解水制氢技术路线的种类数量,具体包括碱性电解水制氢、质子交换膜制氢、固体氧化物制氢等,/>为第/>个区域、/>时点、第/>种制氢方式的运行功率,/>为第/>种制氢方式的运行成本,/>为不同储氢技术路线种类的数量,具体包括压缩气态、液态、邮寄储氢等,/>为第/>个区域、/>时点、第/>种储氢方式的运行功率,/>为第/>种储氢方式的运行成本,/>为不同输氢方式的数量,具体包括气氢拖车、液氢槽车、管道等,/>为第/>个区域、/>时点、第/>种输氢方式的运送功率,/>为第/>种输氢方式的运行成本,/>为碳排放成本,/>为机组/>的碳排放系数。
模型求解模块24,用于通过构建约束条件对所述考虑电、氢耦合的生产模拟优化模型进行求解,从而获取考虑电、氢耦合的生产模拟方法的最优解。模型求解模块24具体用于:
设置各区域电力平衡约束,用于保障各区域、各时点的电力供需平衡:
;
式中:为第/>种输电方式、从第/>个区域向第/>个区域的输电功率,/>为/>时点、区域/>的电力负荷需求。
设置各区域氢气产销平衡约束,用于保障各区域、各时点的氢气产销平衡:
;
式中:为第/>个区域、/>时点、第/>种电解槽的产氢功率;/>为第/>个区域、/>时点、第/>种储氢的放氢功率;/>为第/>种输氢方式、从第/>个区域向第/>个区域的输氢功率;/>为第/>个区域、/>时点、第/>种氢发电设备(具体包括燃氢机组、氢燃料电池等)的耗氢功率;/>为第/>种输氢方式、从第/>个区域向第/>个区域的输氢功率,/>为/>时点、区域/>的氢气负荷需求。
设置电解槽电-氢转换约束,用于刻画电解槽的能源转换过程,并表征电-氢转换过程的效率:
;
式中:为第/>种电解槽的效率,/>为电能与氢能之间的热值转换系数;
设置燃氢机组/氢燃料电池氢-电转换约束,用于准确刻画氢燃料电池/燃氢机组的能源转换过程,并表征氢-电转换过程的效率:
;
其中,为第/>种氢发电装置的效率。
设置系统上旋备用约束,用于保证各区域、各时点系统的上旋备用容量满足负荷及不确定性电源的备用需求:
;
式中:为第/>个区域、/>时点、第/>种电源能达到的出力最大值,/>为第/>个区域、/>时点、第/>种电源的开机状态,/>为第/>个区域、/>时点、第/>种储能的净放电功率上限,/> 、/> 、/>分别为负荷需求、风电、光伏的上旋备用系数,/>为第/>个区域、/>时点的电力负荷,/>为第/>个区域、/>时点风电出力,/>为第/>个区域、时点光伏出力;
设置系统下旋备用约束,用于保证各区域、各时点系统的下旋备用容量满足负荷及不确定性电源的备用需求:
;
式中:为第/>个区域、/>时点、第/>种电源能达到的出力最小值,为第/>个区域、/>时点、第/>种储能的净放电功率下限,/> 、/> 、/>分别为负荷需求、风电、光伏的下旋备用系数。
设置电源出力范围约束,用于保障各区域、各时点、各电源的出力均在其最大与最小技术出力范围之内:
;
式中:为第/>种电源的最小技术出力,/>为第/>种电源的最大技术出力。
设置风电、光伏出力约束,用于保证风电、光伏出力不超过自然资源禀赋所允许的可调功率范围;
;
式中:和/>分别为区域/>、/>时刻风电和光伏的资源可调系数,/>和分别为区域/>风电和光伏的总装机容量。
设置储能充放电/氢量相等约束用于保障储能装置的充电/氢量与放电/氢量、损耗的和相等:
;
设置储能内部剩余电/氢量约束,用于保障储能装置内剩余电/氢量在允许范围内:
;
式中:和/>分别是/>区域、第/>种储能装置内部剩余电量的上下限,/>是/>区域、第/>种储能装置在起始时刻的电量,/>是/>区域、第/>种储能装置的总容量,/>是第/>种储能装置的充电效率,/>和/>分别是/>区域、第/>种储氢装置内部剩余氢气量的上下限,/>是/>区域、第/>种储氢装置在起始时刻的氢气量,是/>区域、第/>种储氢装置的总容量,/>是第/>种储氢装置的充放效率。
设置新能源利用率约束:
;
其中,为/>区域所要求的新能源利用率。
通过采用本发明实施例,具备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总体思路即统筹考虑电力系统源、网、荷、储以及氢能制、储、输、用各环节关键设备的耦合交互关系,通过采用运筹学中的数学优化建模手段,以系统总成本最小化为目标,同步求解典型周内各时点、各区域、各类设备出力以及跨区域输电通道、输氢管道输送功率的最优解。本发明既可在规划研究中对某个规划方案进行校验与模拟,亦可开展系统运行中的热点问题研究,如电制氢、氢燃料电池、燃氢机组等设备对电力平衡、电量平衡、调峰平衡等的影响等。
装置实施例一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考虑电、氢耦合的生产模拟系统,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方法实施例中所述的步骤。
装置实施例二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信息传输的实现程序,所述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方法实施例中所述的步骤。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系统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以上所述仅为本文件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文件。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文件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文件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文件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考虑电、氢耦合的生产模拟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S1、收集电力系统和氢能系统的相关数据,获取电力系统以及氢能系统的耦合交互关系;
S2、根据耦合交互关系以模拟期内系统总运行成本最小化为目标函数设置考虑电、氢耦合的生产模拟优化模型;
S3、通过构建约束条件对所述考虑电、氢耦合的生产模拟优化模型进行求解,从而获取考虑电、氢耦合的生产模拟方法的最优解;
所述S2具体包括:
将模拟期内各时点、各区域、各类电源出力、电网输送功率、负荷侧资源、储能出力、电解水制氢功率、储氢、输氢管网耗氢功率设置为待求解变量,使模拟期内系统总运行成本最小化为目标函数,通过公式1建立考虑电、氢耦合的生产模拟优化模型:
公式1;
式中:T为生产模拟周期内小时数,R是区域数,S为电源种类数量,为第/>个区域、时点、第/>种电源出力,/>为第/>种电源的运行成本,C为储能种类数量,/>为第/>个区域、/>时点、第/>种储能出力,/>为第/>种储能的运行成本,/>为跨区域输电的技术方案数量,/>为第/>个区域、/>时点、第/>种跨区域输电方式的出力,/>为第/>种跨区域输电方式的运行成本,/>为不同电解水制氢技术路线的种类数量,/>为第/>个区域、/>时点、第/>种制氢方式的运行功率,/>为第/>种制氢方式的运行成本,/>为不同储氢技术路线种类的数量,/>为第/>个区域、/>时点、第/>种储氢方式的运行功率,/>为第/>种储氢方式的运行成本,/>为不同输氢方式的数量,/>为第/>个区域、/>时点、第/>种输氢方式的运送功率,/>为第/>种输氢方式的运行成本,/>为碳排放成本,/>为机组的碳排放系数;
所述S3具体包括:
通过公式2设置各区域电力平衡约束,用于保障各区域、各时点的电力供需平衡:
公式2;
其中,为第/>种输电方式、从第/>个区域向第/>个区域的输电功率,/>为/>时点、区域/>的电力负荷需求;
通过公式3设置各区域氢气产销平衡约束,用于保障各区域、各时点的氢气产销平衡:
公式3;
其中,为第/>个区域、/>时点、第/>种电解槽的产氢功率,/>为第/>个区域、/>时点、第/>种储氢的放氢功率,/>为第/>种输氢方式、从第/>个区域向第/>个区域的输氢功率,/>为第/>个区域、/>时点、第/>种氢发电设备的耗氢功率,/>为第种输氢方式、从第/>个区域向第/>个区域的输氢功率,/>为/>时点、区域/>的氢气负荷需求;
通过公式4设置电解槽电-氢转换约束:
公式4;
其中,为第/>种电解槽的效率,/>为电能与氢能之间的热值转换系数;
通过公式5设置燃氢机组及氢燃料电池的氢-电转换约束:
公式5;
其中,为第/>种氢发电装置的效率;
通过公式6设置系统上旋备用约束:
公式6;
其中,为第/>个区域、/>时点、第/>种电源能达到的出力最大值,/>为第/>个区域、/>时点、第/>种电源的开机状态,/>为第/>个区域、/>时点、第/>种储能的净放电功率上限,/> 、/> 、/>分别为负荷需求、风电、光伏的上旋备用系数,/>为第/>个区域、/>时点的电力负荷,/>为第/>个区域、/>时点风电出力,/>为第/>个区域、/>时点光伏出力;
通过公式7设置系统下旋备用约束:
公式7;
其中,为第/>个区域、/>时点、第/>种电源能达到的出力最小值,/>为第/>个区域、/>时点、第/>种储能的净放电功率下限,/> 、/> 、/>分别为负荷需求、风电、光伏的下旋备用系数;
通过公式8设置电源出力范围约束:
公式8;
其中,为第/>种电源的最小技术出力,/>为第/>种电源的最大技术出力;
通过公式9设置风电、光伏出力约束;
公式9;
其中,和/>分别为区域/>、/>时刻风电和光伏的资源可调系数,/>和/>分别为区域/>风电和光伏的总装机容量;
通过公式10设置储能充放电量、氢量相等约束:
公式10;
通过公式11设置储能内部剩余电量、氢量约束:
公式11;
其中,和/>分别是/>区域、第/>种储能装置内部剩余电量的上下限,是/>区域、第/>种储能装置在起始时刻的电量,/>是/>区域、第/>种储能装置的总容量,/>是第/>种储能装置的充电效率,/>和/>分别是/>区域、第/>种储氢装置内部剩余氢气量的上下限,/>是/>区域、第/>种储氢装置在起始时刻的氢气量,是/>区域、第/>种储氢装置的总容量,/>是第/>种储氢装置的充放效率;
通过公式12设置新能源利用率约束:
公式12;
其中,为/>区域所要求的新能源利用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具体包括:
S11、分析氢燃料电池以及燃氢机组的电源调度特性,具体包括:
获取各类电源的装机容量、运维成本、排放系数、可调节出力范围、最小技术出力、爬坡速率、滑坡速率,各类电源包括:煤电机组、水电机组、风电机组、光伏机组、氢燃料电池以及燃氢机组的电源;
S12、分析电网以及输氢管网调度特性,具体包括:
获取各区域输电线路的装机容量、最大输电功率、最小输电功率、最小利用小时数、线损率、运维成本、利用小时上限以及典型输电距离与功率曲线,获取输氢管道的固定投资成本、运维成本以及典型流量曲线;
S13、分析电解水制氢设备的负荷侧资源调度特性,具体包括:
获取电解水制氢设备的容量、可调节范围、调节速率以及电-氢转换效率,分析需求响应及能效电厂的可调节容量及调度成本;
S14、分析储能调度特性,具体包括:
分析电化学储能、抽水蓄能、储氢罐的容量、充放上下限以及充放效率;
S15、分析电力、电量、用氢量,具体包括:
分析各区域的电力需求、电量需求、氢气需求数据。
3.一种考虑电、氢耦合的生产模拟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交互关系获取模块,用于收集电力系统和氢能系统的相关数据,获取电力系统以及氢能系统的耦合交互关系;
模型构建模块,用于根据耦合交互关系以模拟期内系统总运行成本最小化为目标函数设置考虑电、氢耦合的生产模拟优化模型;
模型求解模块,用于通过构建约束条件对所述考虑电、氢耦合的生产模拟优化模型进行求解,从而获取考虑电、氢耦合的生产模拟方法的最优解;
所述模型构建模块具体用于:
将模拟期内各时点、各区域、各类电源出力、电网输送功率、负荷侧资源、储能出力、电解水制氢功率、储氢、输氢管网耗氢功率设置为待求解变量,使模拟期内系统总运行成本最小化为目标函数,通过公式1建立考虑电、氢耦合的生产模拟优化模型:
公式1;
式中:T为生产模拟周期内小时数,R是区域数,S为电源种类数量,为第/>个区域、时点、第/>种电源出力,/>为第/>种电源的运行成本,C为储能种类数量,/>为第/>个区域、/>时点、第/>种储能出力,/>为第/>种储能的运行成本,/>为跨区域输电的技术方案数量,/>为第/>个区域、/>时点、第/>种跨区域输电方式的出力,/>为第/>种跨区域输电方式的运行成本,/>为不同电解水制氢技术路线的种类数量,/>为第/>个区域、/>时点、第/>种制氢方式的运行功率,/>为第/>种制氢方式的运行成本,/>为不同储氢技术路线种类的数量,/>为第/>个区域、/>时点、第/>种储氢方式的运行功率,/>为第/>种储氢方式的运行成本,/>为不同输氢方式的数量,/>为第/>个区域、/>时点、第/>种输氢方式的运送功率,/>为第/>种输氢方式的运行成本,/>为碳排放成本,/>为机组的碳排放系数;
所述模型求解模块具体用于:
通过公式2设置各区域电力平衡约束,用于保障各区域、各时点的电力供需平衡:
公式2;
其中,为第/>种输电方式、从第/>个区域向第/>个区域的输电功率,/>为/>时点、区域/>的电力负荷需求;
通过公式3设置各区域氢气产销平衡约束,用于保障各区域、各时点的氢气产销平衡:
公式3;
其中,为第/>个区域、/>时点、第/>种电解槽的产氢功率,/>为第/>个区域、/>时点、第/>种储氢的放氢功率,/>为第/>种输氢方式、从第/>个区域向第/>个区域的输氢功率,/>为第/>个区域、/>时点、第/>种氢发电设备的耗氢功率,/>为第种输氢方式、从第/>个区域向第/>个区域的输氢功率,/>为/>时点、区域/>的氢气负荷需求;
通过公式4设置电解槽电-氢转换约束:
公式4;
其中,为第/>种电解槽的效率,/>为电能与氢能之间的热值转换系数;
通过公式5设置燃氢机组及氢燃料电池的氢-电转换约束:
公式5;
其中,为第/>种氢发电装置的效率;
通过公式6设置系统上旋备用约束:
公式6;
其中,为第/>个区域、/>时点、第/>种电源能达到的出力最大值,/>为第/>个区域、/>时点、第/>种电源的开机状态,/>为第/>个区域、/>时点、第/>种储能的净放电功率上限,/> 、/> 、/>分别为负荷需求、风电、光伏的上旋备用系数,/>为第/>个区域、/>时点的电力负荷,/>为第/>个区域、/>时点风电出力,/>为第/>个区域、/>时点光伏出力;
通过公式7设置系统下旋备用约束:
公式7;
其中,为第/>个区域、/>时点、第/>种电源能达到的出力最小值,/>为第/>个区域、/>时点、第/>种储能的净放电功率下限,/> 、/> 、/>分别为负荷需求、风电、光伏的下旋备用系数;
通过公式8设置电源出力范围约束:
公式8;
其中,为第/>种电源的最小技术出力,/>为第/>种电源的最大技术出力;
通过公式9设置风电、光伏出力约束;
公式9;
其中,和/>分别为区域/>、/>时刻风电和光伏的资源可调系数,/>和/>分别为区域/>风电和光伏的总装机容量;
通过公式10设置储能充放电量、氢量相等约束:
公式10;
通过公式11设置储能内部剩余电量、氢量约束:
公式11;
其中,和/>分别是/>区域、第/>种储能装置内部剩余电量的上下限,是/>区域、第/>种储能装置在起始时刻的电量,/>是/>区域、第/>种储能装置的总容量,/>是第/>种储能装置的充电效率,/>和/>分别是/>区域、第/>种储氢装置内部剩余氢气量的上下限,/>是/>区域、第/>种储氢装置在起始时刻的氢气量,是/>区域、第/>种储氢装置的总容量,/>是第/>种储氢装置的充放效率;
通过公式12设置新能源利用率约束:
公式12;
其中,为/>区域所要求的新能源利用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交互关系获取模块具体用于:
分析氢燃料电池以及燃氢机组的电源调度特性,具体包括:
获取各类电源的装机容量、运维成本、排放系数、可调节出力范围、最小技术出力、爬坡速率、滑坡速率,各类电源包括:煤电机组、水电机组、风电机组、光伏机组、氢燃料电池以及燃氢机组的电源;
分析电网以及输氢管网调度特性,具体包括:
获取各区域输电线路的装机容量、最大输电功率、最小输电功率、最小利用小时数、线损率、运维成本、利用小时上限以及典型输电距离与功率曲线,获取输氢管道的固定投资成本、运维成本以及典型流量曲线;
分析电解水制氢设备的负荷侧资源调度特性,具体包括:
获取电解水制氢设备的容量、可调节范围、调节速率以及电-氢转换效率,分析需求响应及能效电厂的可调节容量及调度成本;
分析储能调度特性,具体包括:
分析电化学储能、抽水蓄能、储氢罐的容量、充放上下限以及充放效率;
分析电力、电量、用氢量,具体包括:
分析各区域的电力需求、电量需求、氢气需求数据。
5.一种考虑电、氢耦合的生产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2中任一项所述的考虑电、氢耦合的生产模拟方法的步骤。
6.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信息传递的实现程序,所述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2中任一项所述的考虑电、氢耦合的生产模拟方法的步骤。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0842393.XA CN116562062B (zh) | 2023-07-11 | 2023-07-11 | 考虑电、氢耦合的生产模拟方法、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0842393.XA CN116562062B (zh) | 2023-07-11 | 2023-07-11 | 考虑电、氢耦合的生产模拟方法、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6562062A CN116562062A (zh) | 2023-08-08 |
CN116562062B true CN116562062B (zh) | 2023-09-22 |
Family
ID=875039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10842393.XA Active CN116562062B (zh) | 2023-07-11 | 2023-07-11 | 考虑电、氢耦合的生产模拟方法、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6562062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7332932B (zh) * | 2023-12-01 | 2024-03-22 | 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 | 电氢协同系统充裕度评估方法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364049A (zh) * | 2021-06-09 | 2021-09-07 | 福州大学 | 一种考虑交通流量捕获的风-氢-电网耦合规划方法 |
CN113742944A (zh) * | 2021-09-29 | 2021-12-03 | 海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一种考虑电制氢系统的虚拟电厂建模方法 |
CN113839401A (zh) * | 2021-10-27 | 2021-12-24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 一种考虑电氢耦合的综合能源系统容量优化配置方法 |
CN115099063A (zh) * | 2022-07-22 | 2022-09-23 | 东南大学 | 一种电-混氢天然气耦合综合能源系统运行优化方法 |
CN116227830A (zh) * | 2022-12-27 | 2023-06-06 | 三峡大学 | 含csp-p2g-ccus的虚拟电厂优化调度方法 |
-
2023
- 2023-07-11 CN CN202310842393.XA patent/CN116562062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364049A (zh) * | 2021-06-09 | 2021-09-07 | 福州大学 | 一种考虑交通流量捕获的风-氢-电网耦合规划方法 |
CN113742944A (zh) * | 2021-09-29 | 2021-12-03 | 海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一种考虑电制氢系统的虚拟电厂建模方法 |
CN113839401A (zh) * | 2021-10-27 | 2021-12-24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 一种考虑电氢耦合的综合能源系统容量优化配置方法 |
CN115099063A (zh) * | 2022-07-22 | 2022-09-23 | 东南大学 | 一种电-混氢天然气耦合综合能源系统运行优化方法 |
CN116227830A (zh) * | 2022-12-27 | 2023-06-06 | 三峡大学 | 含csp-p2g-ccus的虚拟电厂优化调度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6562062A (zh) | 2023-08-0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Al Wahedi et al. | Techno-economic optimization of novel stand-alone renewables-based electric vehicle charging stations in Qatar | |
CN110544935B (zh) | 一种电-氢多能互补直流微电网协调调度方法 | |
CN113095791B (zh) | 一种综合能源系统运行方法及系统 | |
CN110350518B (zh) | 一种用于调峰的电网储能容量需求评估方法及系统 | |
Laajimi et al. | Energy storage system design for large-scale solar PV in Malaysia: Technical and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s | |
CN111738503A (zh) | 以氢能为核心的综合能源微网日前运行调度方法及系统 | |
CN116562062B (zh) | 考虑电、氢耦合的生产模拟方法、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 | |
Mladenov et al. | Characterisation and evaluation of flexibility of electrical power system | |
CN116780646A (zh) | 一种计及灵活性的电力系统资源优化调度方法及终端 | |
CN114865631A (zh) | 源荷协同降碳的综合能源系统最优分布鲁棒经济调度方法 | |
Zhang et al. | Bi-level optimization dispatch of integrated-energy systems with P2G and carbon capture | |
CN116014797A (zh) | 一种配网新能源接纳能力提升的评估方法 | |
Zhang et al. | Modeling a hydrogen-based sustainable multi-carrier energy system using a 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 considering embedded joint chance constraints | |
CN115455709A (zh) | 计及碳捕集设备加装的低碳综合能源系统仿真及配置方法 | |
CN110244568B (zh) | 工业企业微网的能源枢纽模型及其多能互补优化控制方法 | |
Li et al. | Capacity configuration optimization of a hybrid renewable energy system with hydrogen storage | |
CN116579115B (zh) | 电、氢协同互动的系统规划方法及装置 | |
Petrichenko et al. | Reserve power estimation according to the Baltic power system 2050 development plan | |
CN117973886A (zh) | 含氢能全链路的综合能源系统协同规划运行方法及系统 | |
CN117649089A (zh) | 一种集成氢能的综合能源系统鲁棒低碳优化调度方法 | |
Wang et al. | Optimization study of wind, solar, hydro and hydrogen storage based on improved multi-objective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 |
CN116914860A (zh) | 多能互补发电系统电源容量配置优化方法及系统 | |
CN115081867B (zh) | 一种综合能源系统储能规划方法、装置和设备 | |
CN116050865A (zh) | 一种季节性时间尺度下的氢储能电站规划方法 | |
Dong et al. | Self-scheduling of a novel hybrid GTSOFC unit in day-ahead energy and spinning reserve markets within ancillary services using a novel energy storage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