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561845B - 数字技术赋能的城市屋顶绿化多情景模拟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数字技术赋能的城市屋顶绿化多情景模拟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561845B
CN116561845B CN202310353892.2A CN202310353892A CN116561845B CN 116561845 B CN116561845 B CN 116561845B CN 202310353892 A CN202310353892 A CN 202310353892A CN 116561845 B CN116561845 B CN 11656184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of greening
model
cooling
simulation
scen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35389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561845A (zh
Inventor
左进
于沐生
李晨
曾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Tianji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310353892.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561845B/zh
Publication of CN1165618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56184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56184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56184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10Geometric CAD
    • G06F30/13Architectural design, e.g. computer-aided architectural design [CAAD] related to design of buildings, bridges, landscapes, production plants or road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20Design optimisation, verification or simul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10Services
    • G06Q50/26Government or public servic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17/00Three dimensional [3D] modelling, e.g. data description of 3D objects
    • G06T17/20Finite element generation, e.g. wire-frame surface description, tessel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19/00Details relating to the type or aim of the analysis or the optimisation
    • G06F2119/08Thermal analysis or thermal optimis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ome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ational Mathematics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Mathematical Optimization (AREA)
  • Mathematical Analysis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Computer Graphics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Pure & Applied Mathematics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conom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Marketing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数字技术赋能的城市屋顶绿化多情景模拟方法及系统,在该方法中,首先,通过卫星遥感等获得建筑形体、土地利用、植被水体等矢量文件和数据,输入气象、植物、材质等参数,建立ENVI‑met网格化城市模型;其次,以屋顶绿化建设规模、屋顶绿化建设类型作为变量建立多个模拟情景,保持其他变量和环境参数不变;最后,对各情景进行模拟并得到实验数据,比较和分析各情景中屋顶绿化的降温效应。本发明可以为城市街区的屋顶绿化建设和实践提供量化参考和决策依据,从而促进城市街区热环境的改善。

Description

数字技术赋能的城市屋顶绿化多情景模拟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城市规划与屋顶绿化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数字技术赋能的城市屋顶绿化多情景模拟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屋顶绿化主要通过遮阴和蒸散的作用在一定空间范围为城市降温,现有研究从不同空间层次开展屋顶绿化降温效应的探索,其研究侧重点也有所差异。城市等大尺度研究更多采用热红外遥感数据进行地表温度反演,其具有瞬时覆盖面积广的特点,利用地表温度探讨屋顶绿化降温强度与面积之间的定量关系。以气温为度量值的相关研究倾向于采用大气数值模式的多尺度嵌套方案,其中的城市冠层方案通常将城市视为平板结构,且仅考虑屋顶反照率单一属性,并没有基于真实的城市冠层三维结构(如高度、密度、几何形状、街道宽度和走向),故而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对屋顶绿化降温效果的模拟能力;街区尺度,主要从两个方面开展,一是基于“Local Climate Zone(LCZ)”的理想空间类型,Zuo等人通过类型学的方法进行分区划定,以便在全球尺度下统一测量标准,开展屋顶绿化在不同街区空间形态类型下降温效果研究以及差异化比较。另一方面,利用小气候模型例如Envi-met开展模拟研究,评价和预测不同屋顶绿化预案对街区热环境的潜在影响,以探寻理想的屋顶绿化布局。Jamei等人的研究表明在理想化的封闭、分散和阵列形状的社区中,具有封闭布局的屋顶绿化具有最佳的冷却性能,其次是阵列布局和分散布局。Mostafa Razzaghmanesh等人在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典型城市街区设置了4种屋顶绿化理想情景(0,10%,20%,30%的屋顶绿化覆盖率),结果表明屋顶绿化在夏季有明显的冷却效果并可降低建筑的能源消耗,且当屋顶绿化覆率为30%时可使表面温度可降低0.06℃。以上研究大都致力于通过设置理想的屋顶绿化情景来改善街区热环境。
在城市建成环境中,屋顶绿化的规划和设计所涉及到的空间布局和覆盖规模通常是建立在复杂空间环境下,采用理想的情景设定会和应用实施与政策制定相脱节。如何面向真实需求,从规划建设的视角设置合理的建设情景,从而改善城市街区热环境,对宜居环境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因此,本发明旨在解决:
1)如何面向规划建设的真实需求,设置合理城市街区屋顶绿化建设情景而非理想情景。
2)不同建设情景下屋顶绿化降温效应的特征及差异。
发明内容
提供了本发明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因此,需要一种数字技术赋能的城市屋顶绿化多情景模拟方法及系统,可以为城市街区的屋顶绿化建设和实践提供量化参考和决策依据,从而促进城市街区热环境的改善。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案,提供了一种数字技术赋能的城市屋顶绿化多情景模拟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建立研究区数字化底座,即数字化的空间模型;
以屋顶绿化建设规模、屋顶绿化建设类型作为变量建立多个模拟情景;
对所述多个模拟情景进行模拟,比较和分析各情景中屋顶绿化的降温效应。
进一步地,所述研究区数字化底座为网格化城市模型,所述建立研究区数字化底座,具体包括:
将网格化城市模型转换为网格模型;
标准化所述网格模型;
以研究区边界为基础拓展实体模型边界,所述实体模型边界包括建筑模型、道路模型、植物模型和土壤模型;
拓展网格边界形成空白网格作为缓冲区,以避免模型边缘出现非正常空间导致模拟温度阶梯变化剧烈的情况。
进一步地,所述以屋顶绿化建设规模、屋顶绿化建设类型作为变量建立多个模拟情景,具体包括:
设置模拟情景S0为基于城市街区规划设计方案,且均不建设屋顶绿化的原始对照组;
控制屋顶绿化建设类型不变,设置屋顶绿化建设规模作为变量的不同模拟情景S1-1、S1-2、…、S1-n,以探究不同屋顶绿化建设规模对街区热环境的改善程度;
控制屋顶绿化建设规模恒定,设置屋顶绿化建设类型为变量的不同模拟情景S2-1、S2-2、…、S2-n,以探究不同屋顶绿化建设类型在城市街区的降温效益差异。
进一步地,所述对所述多个模拟情景进行模拟,比较和分析各情景中屋顶绿化的降温效应,具体包括:
根据确定的研究时间和空间位置,对所述多个模拟情景进行模拟,获取不同模拟场景的降温强度。所述降温强度为各情景中建设屋顶绿化后研究平面上所有网格与对照组同位置网格的温度相对差值;
对不同模拟场景的降温强度进行可视化分析,以考察不同模拟情景屋顶绿化的降温效应的影响范围。
进一步地,在对不同模拟场景的降温强度进行可视化分析,以考察不同模拟情景屋顶绿化的降温效应的影响范围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剔除高于研究高度的建筑轮廓部分网格,对研究区所有并统计所有网格的降温强度,并分析所述降温强度的平均值、最大值和衰减幅度以表征屋顶绿化在城市街区的降温效应变化。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案,提供了一种数字技术赋能的城市屋顶绿化多情景模拟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模型建立单元,被配置为建立研究区数字化底座,即数字化的空间模型;
情景建立单元,被配置为以屋顶绿化建设规模、屋顶绿化建设类型作为变量建立多个模拟情景;
比较分析单元,被配置为对所述多个模拟情景进行模拟,比较和分析各情景中屋顶绿化的降温效应。
进一步地,所述模型建立单元被进一步配置为:
将网格化城市模型转换为网格模型;
标准化所述网格模型;
以研究区边界为基础拓展实体模型边界,所述实体模型边界包括建筑模型、道路模型、植物模型和土壤模型;
拓展网格边界形成空白网格作为缓冲区,以避免模型边缘出现非正常空间导致模拟温度阶梯变化剧烈的情况。
进一步地,所述情景建立单元被进一步配置为:
设置模拟情景S0为基于城市街区规划设计方案,且均不建设屋顶绿化的原始对照组;
控制屋顶绿化建设类型不变,设置屋顶绿化建设规模作为变量的不同模拟情景S1-1、S1-2、…、S1-n,以探究不同屋顶绿化建设规模对街区热环境的改善程度;
控制屋顶绿化建设规模恒定,设置屋顶绿化建设类型为变量的不同模拟情景S2-1、S2-2、…、S2-n,以探究不同屋顶绿化建设类型在城市街区的降温效益差异。
进一步地,所述比较分析单元被进一步配置为:
根据确定的研究时间和空间位置,对所述多个模拟情景进行模拟,获取不同模拟场景的降温强度。所述降温强度为各情景中建设屋顶绿化后研究平面上所有网格与对照组同位置网格的温度相对差值;
对不同模拟场景的降温强度进行可视化分析,以考察不同模拟情景屋顶绿化的降温效应的影响范围。
进一步地,所述比较分析单元被进一步配置为:
剔除高于研究高度的建筑轮廓部分网格,对研究区所有并统计所有网格的降温强度,并分析所述降温强度的平均值、最大值和衰减幅度以表征屋顶绿化在城市街区的降温效应变化。
本发明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可以为城市街区的屋顶绿化建设和实践提供量化参考和决策依据,从而促进城市街区热环境的改善。
附图说明
在不一定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可以在不同的视图中描述相似的部件。具有字母后缀或不同字母后缀的相同附图标记可以表示相似部件的不同实例。附图大体上通过举例而不是限制的方式示出各种实施例,并且与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一起用于对所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说明。在适当的时候,在所有附图中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指代同一或相似的部分。这样的实施例是例证性的,而并非旨在作为本装置或方法的穷尽或排他实施例。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数字技术赋能的城市屋顶绿化多情景模拟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22.5m高处研究区网格平均降温幅度随屋顶绿化覆盖规模变化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屋顶绿化的降温强度随其降温距离的增大总体呈现指数型函数衰减的变化特征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情景4和情景5的实验结果图,其中左图表示情景4,右图表示情景5;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数字技术赋能的城市屋顶绿化多情景模拟系统的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详细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本文中所描述的各个步骤,如果彼此之间没有前后关系的必要性,则本文中作为示例对其进行描述的次序不应视为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知道可以对其进行顺序调整,只要不破坏其彼此之间的逻辑性导致整个流程无法实现即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数字技术赋能的城市屋顶绿化多情景模拟方法,请参阅图1,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数字技术赋能的城市屋顶绿化多情景模拟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包括三个步骤:首先,通过卫星遥感等获得建筑形体、土地利用、植被水体等矢量文件和数据,输入气象、植物、材质等参数,建立ENVI-met网格化城市模型;其次,以屋顶绿化建设规模、屋顶绿化建设类型作为变量建立多个模拟情景,保持其他变量和环境参数不变;最后,对各情景进行模拟并得到实验数据,比较和分析各情景中屋顶绿化的降温效应。
简单来说,三个步骤可以概括为研究区数字化底座建立、面向实际建设需求的屋顶绿化多情景构建以及屋顶绿化降温效应研究与比较。
第一步:研究区数字化底座建立
在研究区数字化底座建立中,本实施例使用sketch up中的ENVI-met Inx插件将网格化城市模型转化为ENVI-met网格模型。为了标准化建筑模型,将低于6层的建筑屋面高度集中于10.8m和21m。除研究区范围外,为了避免边界外环境对模拟结果的真实性产生较大的影响,以研究区边界为基础拓展实体模型边界,包含此部分区域内的建筑、道路、植物、土壤等模型。并再次拓展网格边界作为缓冲区(空白网格),避免模型边缘出现非正常空间导致模拟温度阶梯变化剧烈的情况,影响输出图像的分析。
模型网格数为160(x轴)×127(y轴)×38(z轴),分辨率为10m×10m×5m。为有效节约网格数量并保持模拟质量,建模时采用“Telescopic”网格建立模式,即从模型z轴120m开始,网格高度以10%逐层递增,则网格密度相应递减,z轴高度最终为273.86m。由于ENVI-met为网格化建模,为了减少锯齿等非正常建模情况,旋转网格一定角度(9.4°)以适应研究区几何边界。
第二步:面向实际建设需求的屋顶绿化多情景构建
在面向实际建设需求的屋顶绿化多情景构建中,受到经济、社会、政策等多因素限制,城市规划中各类用地的规模通常实行总量控制。因此,在情景构建时应尽可能面向实际屋顶绿化建设的量化需求,充分衔接屋顶绿化实际建设中的主要困难和重要抉择。
本实施例充分考虑城市街区屋顶绿化建设可能的实际情况,从成本控制与尊重现有规划方案的角度出发,选取屋顶绿化自身特征中的建设规模、建设类型两个降温效应的决定性影响要素作为变量,确定二者在实际建设中可能的取值和分类。
基于实施难易程度确定屋顶绿化建设规模:如下表1,不同建筑功能类型在例如产权情况、实施难易程度、资金筹措等方面有显著区别,这会影响建筑屋顶绿化的建设优先性,进而成为城市街区屋顶绿化建设规模变化的关键依据。因此,基于研究区内主要建筑功能类型对屋顶绿化建设优先性进行初步判断,以便于在实验情景中模拟出屋顶绿化建设的规模差异。
表1:不同建筑功能类型实施难易程度及优先性
基于植物种类确定屋顶绿化建设类型:如下表2,在不同的自然和社会背景下,植物种类的叶面积密度、维护方法和建设成本等属性有较为显著的差异,在实际建设中这些差异是影响不同屋顶绿化类型选用的关键依据。因此,在均采用容器式轻型屋顶绿化施工方式的前提下,对各类植物作为屋顶绿化在建设中的优劣势进行了初步分析,以便于在实验情景中模拟潜在的屋顶绿化建设类型差异。
表2.不同植物种类的屋顶绿化建设差异
基于要素整合的屋顶绿化多情景构建:基于上述两类要素(屋顶绿化建设规模、屋顶绿化建设类型)构建面向实际建设需求的多种屋顶绿化情景:首先,设置情景S0为基于城市街区规划设计方案,且均不建设屋顶绿化的原始对照组;其次,控制屋顶绿化建设类型不变,设置屋顶绿化建设规模作为变量的不同建设情景S1-1、S1-2、…、S1-n,以探究不同屋顶绿化建设规模对街区热环境的改善程度;进而,控制屋顶绿化建设规模恒定,设置屋顶绿化建设类型为变量的不同建设情景S2-1、S2-2、…、S2-n,以探究不同屋顶绿化建设类型在城市街区的降温效益差异。
第三步:屋顶绿化降温效应研究比较
降温效应研究比较时间及空间位置:
本实施例中的研究指标均为空气温度,实验预期在市民户外活动较为频繁的时间研究研究屋顶绿化的最大降温潜力。为了方便展开不同情景之间的横向对比并简化计算量,设置模拟时长为1h。为了研究城市街区屋顶绿化整体的降温效应,将研究研究高度设置为22.5m,即屋顶绿化最高建设高度上方的1.5m处。
降温效应比较:
对屋顶绿化降温效应的研究对比主要分为降温强度和降温影响范围两个方面。选择降温强度作为实验中的主要研究指标,即各情景中建设屋顶绿化后研究平面上所有网格与对照组(未建设屋顶绿化)同位置网格的温度相对差值;而降温影响范围则作为辅助判断的指标加以分析。
为了对比各情景中屋顶绿化的降温效应差异,对结果进行处理时剔除高于研究高度的建筑轮廓部分网格,对研究区所有并统计所有网格的降温强度,并分析平均值、最大值、衰减幅度等指标以表征屋顶绿化在城市街区的降温效应变化。最后,将不同情景的降温情况进行可视化分析,以便直观的考察不同情景屋顶绿化的降温效应的影响范围。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发明所述方法的可行性和进步性,本实施例此处提供一个具体实例。将本发明所述方法应用于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开元片区城市设计编制中,在充分尊重开元片区已有城市设计方案的基础上,保持各情景的用地面积、用地分布、街区空间形态和各建筑类型屋顶面积不变,在此基础上定量模拟城市街区屋顶绿化实施后的降温潜力。
基于屋顶绿化建设规模、屋顶绿化建设类型等两类要素,构建了五种真实的屋顶绿化建设情景:设置情景1为基于规划方案的基础情景,即城市模型为所有屋面均不建设屋顶绿化,以作为对照组;将规模1、2、3分别与类型1进行组合得到情景2、3、4,主要目的为探究城市街区中不同规模屋顶绿化的降温效应差异;将规模3与类型2进行组合得到情景5,主要目的为通过与情景4对比探究不同屋顶绿化类型在城市街区的降温效应差异。情景设置主要信息如下表所示。
表3:情景设置
技术效果1:屋顶绿化降温强度随建设规模的增加呈非线性增长
如图2所示,情景2、3、4中研究区范围内网格(线段DI、线段EF、线段DE,以及多段线FGHI围合范围内的所有网格)的平均降温强度均随屋顶绿化建设规模的增加而递增,但并非呈线性关系增长;此外,大型公共建筑屋面通常呈现更为强烈的降温效应。
技术效果2:屋顶绿化的降温强度随其降温距离的增大总体呈现指数型函数衰减的变化特征
如图3所示,屋顶绿化降温强度随其降温距离的增大总体呈现指数型函数衰减的趋势;但有所不同的是,当研究位置距离屋顶绿化小于30m时,降温强度的衰减幅度相对较小,曲线较为平缓。
技术效果3:复合式屋顶绿化在研究区网格的平均降温强度为简单式屋顶绿化的5.47倍
如图4所示,对比情景4、5的实验结果,以厦门市本土乔灌木植物为主体的复合式屋顶绿化在城市街区的降温强度与降温影响范围明显优于以佛甲草为主体植被的简单式屋顶绿化。具体来说,当屋顶绿化覆盖比例均达到100%时(情景4),复合式屋顶绿化情景(情景4)中街区网格的平均降温强度比简单式屋顶绿化情景(情景5)高0.076℃,为简单式屋顶绿化的547%。
如图5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数字技术赋能的城市屋顶绿化多情景模拟系统,所述系统500包括:
模型建立单元501,被配置为建立研究区数字化底座;
情景建立单元502,被配置为以屋顶绿化建设规模、屋顶绿化建设类型作为变量建立多个模拟情景;
比较分析单元503,被配置为对所述多个模拟情景进行模拟,比较和分析各情景中屋顶绿化的降温效应。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模型建立单元501被进一步配置为:
将网格化城市模型转换为网格模型;
标准化所述网格模型;
以研究区边界为基础拓展实体模型边界,所述实体模型边界包括建筑模型、道路模型、植物模型和土壤模型;
拓展网格边界形成空白网格作为缓冲区,以避免模型边缘出现非正常空间导致模拟温度阶梯变化剧烈的情况。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情景建立单元502被进一步配置为:
设置模拟情景S0为基于城市街区规划设计方案,且均不建设屋顶绿化的原始对照组;
控制屋顶绿化建设类型不变,设置屋顶绿化建设规模作为变量的不同模拟情景S1-1、S1-2、…、S1-n,以探究不同屋顶绿化建设规模对街区热环境的改善程度;
控制屋顶绿化建设规模恒定,设置屋顶绿化建设类型为变量的不同模拟情景S2-1、S2-2、…、S2-n,以探究不同屋顶绿化建设类型在城市街区的降温效益差异。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比较分析单元503被进一步配置为:
根据确定的研究时间和空间位置,对所述多个模拟情景进行模拟,获取不同模拟场景的降温强度。所述降温强度为各情景中建设屋顶绿化后研究平面上所有网格与对照组同位置网格的温度相对差值;
对不同模拟场景的降温强度进行可视化分析,以考察不同模拟情景屋顶绿化的降温效应的影响范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比较分析单元503被进一步配置为:
剔除高于研究高度的建筑轮廓部分网格,对研究区所有并统计所有网格的降温强度,并分析所述降温强度的平均值、最大值和衰减幅度以表征屋顶绿化在城市街区的降温效应变化。
需要注意,本实施例所述的数字技术赋能的城市屋顶绿化多情景模拟系统与在先阐述的数字技术赋能的城市屋顶绿化多情景模拟方法属于同一技术思路,其能产生相同的技术效果,此处不赘述。
此外,尽管已经在本文中描述了示例性实施例,其范围包括任何和所有基于本发明的具有等同元件、修改、省略、组合(例如,各种实施例交叉的方案)、改编或改变的实施例。权利要求书中的元件将被基于权利要求中采用的语言宽泛地解释,并不限于在本说明书中或本申请的实施期间所描述的示例,其示例将被解释为非排他性的。因此,本说明书和示例旨在仅被认为是示例,真正的范围和精神由以下权利要求以及其等同物的全部范围所指示。
以上描述旨在是说明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例如,上述示例(或其一个或更多方案)可以彼此组合使用。例如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阅读上述描述时可以使用其它实施例。另外,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各种特征可以被分组在一起以简单化本发明。这不应解释为一种不要求保护的发明的特征对于任一权利要求是必要的意图。相反,本发明的主题可以少于特定的发明的实施例的全部特征。从而,以下权利要求书作为示例或实施例在此并入具体实施方式中,其中每个权利要求独立地作为单独的实施例,并且考虑这些实施例可以以各种组合或排列彼此组合。本发明的范围应参照所附权利要求以及这些权利要求赋权的等同形式的全部范围来确定。

Claims (8)

1.一种数字技术赋能的城市屋顶绿化多情景模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建立研究区数字化底座;
以屋顶绿化建设规模、屋顶绿化建设类型作为变量建立多个模拟情景;
对所述多个模拟情景进行模拟,比较和分析各情景中屋顶绿化的降温效应;
所述研究区数字化底座为网格化城市模型,所述建立研究区数字化底座,具体包括:
将网格化城市模型转换为网格模型;
标准化所述网格模型;
以研究区边界为基础拓展实体模型边界,所述实体模型边界包括建筑模型、道路模型、植物模型和土壤模型;
拓展网格边界形成空白网格作为缓冲区,以避免模型边缘出现非正常空间导致模拟温度阶梯变化剧烈的情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以屋顶绿化建设规模、屋顶绿化建设类型作为变量建立多个模拟情景,具体包括:
设置模拟情景S0为基于城市街区规划设计方案,且均不建设屋顶绿化的原始对照组;
控制屋顶绿化建设类型不变,设置屋顶绿化建设规模作为变量的不同模拟情景S1-1、S1-2、…、S1-n,以探究不同屋顶绿化建设规模对街区热环境的改善程度;
控制屋顶绿化建设规模恒定,设置屋顶绿化建设类型为变量的不同模拟情景S2-1、S2-2、…、S2-n,以探究不同屋顶绿化建设类型在城市街区的降温效益差异。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多个模拟情景进行模拟,比较和分析各情景中屋顶绿化的降温效应,具体包括:
根据确定的研究时间和空间位置,对所述多个模拟情景进行模拟,获取不同模拟场景的降温强度,所述降温强度为各情景中建设屋顶绿化后研究平面上所有网格与对照组同位置网格的温度相对差值;
对不同模拟场景的降温强度进行可视化分析,以考察不同模拟情景屋顶绿化的降温效应的影响范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对不同模拟场景的降温强度进行可视化分析,以考察不同模拟情景屋顶绿化的降温效应的影响范围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剔除高于研究高度的建筑轮廓部分网格,统计所有网格的降温强度,并分析所述降温强度的平均值、最大值和衰减幅度以表征屋顶绿化在城市街区的降温效应变化。
5.一种数字技术赋能的城市屋顶绿化多情景模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
模型建立单元,被配置为建立研究区数字化底座;
情景建立单元,被配置为以屋顶绿化建设规模、屋顶绿化建设类型作为变量建立多个模拟情景;
比较分析单元,被配置为对所述多个模拟情景进行模拟,比较和分析各情景中屋顶绿化的降温效应;
所述模型建立单元被进一步配置为:
将网格化城市模型转换为网格模型;
标准化所述网格模型;
以研究区边界为基础拓展实体模型边界,所述实体模型边界包括建筑模型、道路模型、植物模型和土壤模型;
拓展网格边界形成空白网格作为缓冲区,以避免模型边缘出现非正常空间导致模拟温度阶梯变化剧烈的情况。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情景建立单元被进一步配置为:
设置模拟情景S0为基于城市街区规划设计方案,且均不建设屋顶绿化的原始对照组;
控制屋顶绿化建设类型不变,设置屋顶绿化建设规模作为变量的不同模拟情景S1-1、S1-2、…、S1-n,以探究不同屋顶绿化建设规模对街区热环境的改善程度;
控制屋顶绿化建设规模恒定,设置屋顶绿化建设类型为变量的不同模拟情景S2-1、S2-2、…、S2-n,以探究不同屋顶绿化建设类型在城市街区的降温效益差异。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比较分析单元被进一步配置为:
根据确定的研究时间和空间位置,对所述多个模拟情景进行模拟,获取不同模拟场景的降温强度,所述降温强度为各情景中建设屋顶绿化后研究平面上所有网格与对照组同位置网格的温度相对差值;
对不同模拟场景的降温强度进行可视化分析,以考察不同模拟情景屋顶绿化的降温效应的影响范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比较分析单元被进一步配置为:
剔除高于研究高度的建筑轮廓部分网格,统计所有网格的降温强度,并分析所述降温强度的平均值、最大值和衰减幅度以表征屋顶绿化在城市街区的降温效应变化。
CN202310353892.2A 2023-04-04 2023-04-04 数字技术赋能的城市屋顶绿化多情景模拟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1656184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353892.2A CN116561845B (zh) 2023-04-04 2023-04-04 数字技术赋能的城市屋顶绿化多情景模拟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353892.2A CN116561845B (zh) 2023-04-04 2023-04-04 数字技术赋能的城市屋顶绿化多情景模拟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561845A CN116561845A (zh) 2023-08-08
CN116561845B true CN116561845B (zh) 2024-01-30

Family

ID=874936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353892.2A Active CN116561845B (zh) 2023-04-04 2023-04-04 数字技术赋能的城市屋顶绿化多情景模拟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56184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882034B (zh) * 2023-09-06 2023-11-17 武汉大学 基于三维模拟的城市立体绿化分布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78225A (zh) * 2015-12-29 2016-06-15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一种城市热岛效应空间变化检测方法及系统
CN113360989A (zh) * 2021-06-23 2021-09-07 中科青城(天津)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城市绿色屋顶规划方法
CN114418382A (zh) * 2022-01-18 2022-04-29 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屋顶空间综合利用评定方法、装置及平台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78225A (zh) * 2015-12-29 2016-06-15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一种城市热岛效应空间变化检测方法及系统
CN113360989A (zh) * 2021-06-23 2021-09-07 中科青城(天津)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城市绿色屋顶规划方法
CN114418382A (zh) * 2022-01-18 2022-04-29 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屋顶空间综合利用评定方法、装置及平台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561845A (zh) 2023-08-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677890B (zh) 一种城市绿量数字地图制作及显示方法
CN110263111B (zh) 基于先验知识的土地利用/覆被信息时空监测方法
CN109102193A (zh) 地理设计生态红线划定与管理系统及数据库、评价模型
CN116561845B (zh) 数字技术赋能的城市屋顶绿化多情景模拟方法及系统
CN102360458A (zh) 一种移民安置区选择模糊评价方法
CN113360989B (zh) 一种城市绿色屋顶规划方法
Shan et al. Green space planning and landscape sustainable design in smart cities considering public green space demands of different formats
CN112560215B (zh) 一种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电力选线方法
Hashemi et al. Developing a workflow to integrate tree inventory data into urban energy models
CN106780586A (zh) 一种基于地面激光点云的太阳能潜力评估方法
CN112733310A (zh) 一种基于复合类型单元的县域土壤属性调查样点布设方法
Zuo et al. Quantitative valuation of green roofs’ cooling effects under different urban spatial forms in high-density urban areas
CN105894553A (zh) 一种基于格栅选择的街巷空间形态布局方法
Luo et al. Understand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2D/3D variables and land surface temperature in plain and mountainous cities: relative importance and interaction effects
CN116307015A (zh) 一种基于pix2pix的环境性能预测方法及装置
CN111914339B (zh) 基于景观绩效评价的风景园林景观设计方法及系统
Jiang et al. Spatiotemporal changes in land use and landscape fragmentation in coastal plain areas—A case study of Yancheng City, China
Jia Neural Network Model of Urban Landscape Design Based on Multi-Target Detection
Liu et al. Green City Landscape Design and Planning Based on GIS and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Model
Huang et al. [Retracted] Application of 3D Virtual Scanning Technology in Landscape Planning of Complex Landscape Gardens
Xie et al. Application of GIS image system and remote sensing technology in physical geography land planning
Xu et al. Evaluating the performance of high level-of-detail tree models in microclimate simulation
CN116721184B (zh) 一种区域特征保持的制图综合方法及系统
CN116341733B (zh) 一种基于冷岛价值评估的适建范围分级方法
CN113722884B (zh) 一种城市温度效应分析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