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560863A - 基于区块链的任务管理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 Google Patents

基于区块链的任务管理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560863A
CN116560863A CN202310536809.5A CN202310536809A CN116560863A CN 116560863 A CN116560863 A CN 116560863A CN 202310536809 A CN202310536809 A CN 202310536809A CN 116560863 A CN116560863 A CN 11656086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sk
information
blockchain
user
n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53680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毓隆
郑书宁
胡越秋
刘洁
安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University of Nottingham Ningbo China
Original Assignee
University of Nottingham Ningbo Chin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University of Nottingham Ningbo China filed Critical University of Nottingham Ningbo China
Priority to CN202310536809.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560863A/zh
Publication of CN1165608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56086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46Multiprogramming arrangements
    • G06F9/52Program synchronisation; Mutual exclusion, e.g. by means of semaphor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7Replication, distribution or synchronisation of data between databases or within a distributed database system; Distributed database system architectures therefo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60Protecting data
    • G06F21/602Providing cryptographic facilities or servic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60Protecting data
    • G06F21/62Protecting access to data via a platform, e.g. using keys or access control rules
    • G06F21/6218Protecting access to data via a platform, e.g. using keys or access control rules to a system of files or objects, e.g. local or distributed file system or databas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1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details of data-processing equipment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 G06F2211/007Encryption, En-/decode, En-/decipher, En-/decypher, Scramble, (De-)compress
    • G06F2211/008Public Key, Asymmetric Key, Asymmetric Encryp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eth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任务管理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通过获取任务类型以及任务类型对应的任务数值;根据所述任务类型以及任务数值构建任务节点模板,并将所述任务节点模板同步至区块链;获取目标用户的任务信息,所述目标用户为在所述区块链中已注册的任一用户;根据所述任务信息以及任务节点模板生成多个任务数值,并将多个所述任务数值分发至所述目标用户。基于区块链平台的任务节点模板和目标用户的任务信息,实现目标用户的任务数值的获取,利用区块链技术有效提高数据安全性,并且提高了企业任务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Description

基于区块链的任务管理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区块链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任务管理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企业内部的人力资源管理起来越复杂,管理成本也越来越高,同时也面临一系列问题。例如在当下的员工的任务管理方面,员工的工作任务以及绩效评价模板往往是存储在公司某几个特定用户的电脑端,数据容易被攻击篡改,安全性太低。正因为数据安全性低,数据不透明,也会进而导致公司内部勾结现象发生。
区块链技术具备去中心化、不可篡改、溯源清晰等特性,通过共识算法和点对点通讯,可以在多方参与的流程中不依赖于第三方就能够达成信任的确认,与现有技术中传统的中心化服务器相比,数据一旦上链,就无法被随意篡改。综上,如何利用区块链技术提高企业任务管理的效率和质量是一项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任务管理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任务管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任务类型以及任务类型对应的任务数值;
根据所述任务类型以及任务数值构建任务节点模板,并将所述任务节点模板同步至区块链;
获取目标用户的任务信息,所述目标用户为在所述区块链中已注册的任一用户;
根据所述任务信息以及任务节点模板生成多个任务数值,并将多个所述任务数值分发至所述目标用户。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任务类型以及任务数值构建任务节点模板,并将所述任务节点模板同步至区块链包括:
基于所述任务类型确定任务节点;
基于所述任务节点和所述任务数值确定任务节点模板,并将所述任务节点模板同步至区块链,所述任务节点模板中的数据为二进制数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任务类型以及任务数值构建任务节点模板,并将所述任务节点模板同步至区块链之后包括:
获取所述区块链基于所述任务节点模板反馈的任务节点模板的哈希值;
基于所述哈希值生成对应任务节点模板的名称信息;
运行所述任务节点模板中的功能函数,确定所述任务节点模板是否同步至所述区块链。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于区块链的任务管理方法还包括:
获取目标用户组织信息以及目标用户任务信息,所述目标用户组织信息包括身份信息和组织架构信息;所述目标用户任务信息包括任务等级和任务完成度;
将所述目标用户组织信息同步至区块链。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于区块链的任务管理方法还包括:
获取访问用户的任务信息访问请求;所述任务信息访问请求包括被访问用户身份信息;
根据所述任务信息访问请求以及所述组织架构信息,获取对应被访问用户的任务信息以及重加密秘钥;
基于所述重加密秘钥对被访问用户的所述任务信息进行加密,得到密文数据;
将所述密文数据发送至访问用户,以使所述访问用户根据访问用户私钥对所述密文数据进行解密得到被访问用户的所述任务信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于所述重加密秘钥对被访问用户的所述任务信息进行加密,得到密文数据包括:
基于访问用户公钥生成重加密秘钥;
基于所述被访问用户的任务信息确定不同任务子节点信息;
基于所述不同任务子节点信息和所述重加密秘钥生成对应不同任务子节点信息的子重加密秘钥;
基于所述子重加密秘钥对相应的任务子节点信息进行加密,得到密文数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任务信息以及任务节点模板生成多个任务数值,并将多个所述任务数值分发至所述目标用户之后包括:
获取预设时间段内所述目标用户在预设周期内的任务数值获取信息;
将所述任务数值获取信息和预设任务数值获取模型进行匹配,确定任务数值获取信息中是否存在伪造任务数值。
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任务管理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确定模块,用于获取任务类型以及任务类型对应的任务数值;
上链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任务类型以及任务数值构建任务节点模板,并将所述任务节点模板同步至区块链;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目标用户的任务信息;所述目标用户为在所述区块链中已注册的任一用户;
分发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任务信息以及任务节点模板生成多个任务数值,并将多个所述任务数值分发至所述目标用户。
第三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所述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获取任务类型以及任务类型对应的任务数值;
根据所述任务类型以及任务数值构建任务节点模板,并将所述任务节点模板同步至区块链;
获取目标用户的任务信息,所述目标用户为在所述区块链中已注册的任一用户;
根据所述任务信息以及任务节点模板生成多个任务数值,并将多个所述任务数值分发至所述目标用户。
第四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获取任务类型以及任务类型对应的任务数值;
根据所述任务类型以及任务数值构建任务节点模板,并将所述任务节点模板同步至区块链;
获取目标用户的任务信息,所述目标用户为在所述区块链中已注册的任一用户;
根据所述任务信息以及任务节点模板生成多个任务数值,并将多个所述任务数值分发至所述目标用户。
上述基于区块链的任务管理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通过获取任务类型以及任务类型对应的任务数值;根据所述任务类型以及任务数值构建任务节点模板,并将所述任务节点模板同步至区块链;获取目标用户的任务信息,所述目标用户为在所述区块链中已注册的任一用户;根据所述任务信息以及任务节点模板生成多个任务数值,并将多个所述任务数值分发至所述目标用户。上述基于区块链的任务管理方法,基于区块链平台的任务节点模板和目标用户的任务信息,实现目标用户的任务数值的获取,利用区块链技术有效提高数据安全性,并且提高了企业任务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传统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传统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基于区块链的任务管理方法的应用环境图;
图2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基于区块链的任务管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的基于区块链的任务管理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4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的计算机设备的内部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区块链(block chain)从狭义上来说,是一种按照时间顺序将数据区块以顺序相连的方式组合成的一种链式数据结构,并以密码学方式保证的不可篡改和不可伪造的分布式账本。从广义上来说,区块链技术是利用块链式数据结构来验证与存储数据、利用分布式节点共识算法来生成和更新数据、利用密码学的方式保证数据传输和访问的安全、利用由自动化脚本代码组成的智能合约来编程和操作数据的一种全新的分布式基础架构与计算范式。
一般说来,区块链系统由数据层、网络层、共识层、激励层、合约层和应用层组成。其中,数据层封装了底层数据区块以及相关的数据加密和时间戳等技术;网络层则包括分布式组网机制、数据传播机制和数据验证机制等;共识层主要封装网络节点的各类共识算法;激励层将经济因素集成到区块链技术体系中来,主要包括经济激励的发行机制和分配机制等;合约层主要封装各类脚本、算法和智能合约,是区块链可编程特性的基础;应用层则封装了区块链的各种应用场景和案例。该模型中,基于时间戳的链式区块结构、分布式节点的共识机制、基于共识算力的经济激励和灵活可编程的智能合约是区块链技术具有代表性的创新点。
当下社会企业内部的人力资源管理面临一系列问题。例如在员工的任务管理方面,可能存在分工不平衡以及工作任务和绩效不挂钩,导致不公平现象,打消员工积极性,在员工绩效福利管理中,也可能薪资不透明,导致勾结现象发生。也即数据不透明而且存在恶意篡改的可能,因此如何利用区块链技术提高企业任务管理的效率和质量是一项待解决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区块链的任务管理方法,可以应用于如图1所示的应用环境中。其中,终端102通过网络与服务器104进行通信。数据存储系统可以存储服务器104需要处理的数据。数据存储系统可以集成在服务器104上,也可以放在云上或其他网络服务器上。用户在终端102上做出当前行为,终端102将当前行为数据传输给服务器104,服务器104获取任务类型以及任务类型对应的任务数值;根据所述任务类型以及任务数值构建任务节点模板,并将所述任务节点模板同步至区块链;获取目标用户的任务信息,所述目标用户为在所述区块链中已注册的任一用户;根据所述任务信息以及任务节点模板生成多个任务数值,并将多个所述任务数值分发至所述目标用户。其中,终端102可以但不限于是各种个人计算机、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物联网设备和便携式可穿戴设备,物联网设备可为智能音箱、智能电视、智能空调、智能车载设备等。便携式可穿戴设备可为智能手表、智能手环、头戴设备等。服务器104可以用独立的服务器或者是多个服务器组成的服务器集群来实现。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提供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任务管理方法,本实施例以该方法应用于终端进行举例说明,可以理解的是,该方法也可以应用于服务器,还可以应用于包括终端和服务器的系统,并通过终端和服务器的交互实现。本实施例中,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01,获取任务类型以及任务类型对应的任务数值。
具体地,所述任务类型是指企业内部针对员工管理设定的任务种类,不同职能的员工的任务种类是不同的,示例性的,A员工是高级研发技术工程师,A员工的任务类型包括:1.参与业务系统的运维架构设计,负责系统的运维,并持续进行优化。2.负责提升技术产品整体稳定、安全、高可用等,优化平台性能;3.负责公司所有数据的备份,确保公司数据的安全性;4.负责公司办公软硬件安装、配置、维护、使用培训工作,确保员工正确使用公司IT资源。B员工是人力资源,B员工的任务类型包括:1.人事管理:员工招聘、入职、考核、培训管理。2.薪酬福利管理:制订并监控公司系统薪酬成本的预算,核定公司员工绩效;3.培训发展管理:年度培训计划的制订与实施,做好一线员工的培训工作。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依据实际情况进行员工任务类型的确定,在此不作一一赘述。
具体地,所述任务数值是指每一种任务类型的完成质量,完成质量包括完成及时率以及成品效果等多种评价指标,示例性的,完成及时率和成品效果均占50%,当满足“及时完成任务”计5分,成品效果“优秀”拿到5分,该项任务类型对应的任务数值总分为10分。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依据企业实际管理需求进行任务数值的确定,在此不作一一赘述。
可以理解的,所述任务类型以及任务类型对应的任务数值均可以依据企业实际的实际员工管理的需求的进行确定。
步骤S202,根据所述任务类型以及任务数值构建任务节点模板,并将所述任务节点模板同步至区块链。
具体地,区块链由数据层、网络层、共识层、激励层、合约层和应用层组成。数据层封装了底层数据区块以及相关的数据加密和时间戳等技术;网络层则包括分布式组网机制、数据传播机制和数据验证机制等;共识层主要封装网络节点的各类共识算法;激励层将经济因素集成到区块链技术体系中来,主要包括经济激励的发行机制和分配机制等;合约层主要封装各类脚本、算法和智能合约,是区块链可编程特性的基础;应用层则封装了区块链的各种应用场景和案例。该模型中,基于时间戳的链式区块结构、分布式节点的共识机制、基于共识算力的经济激励和灵活可编程的智能合约是区块链技术具有代表性的创新点。基于上述可知,所述任务节点模板也即合约层中的智能合约,所述任务节点模板中包括不同任务类型下获取不同任务数值对应的评判标准。
可以理解的,将所述任务节点模板同步至区块链的合约层中,完成所述任务节点模板的上链。
步骤S203,获取目标用户的任务信息,所述目标用户为在所述区块链中已注册的任一用户。
具体地,所述目标用户是指企业中的在职员工,并且在职员工均在所述区块链中完成注册;所述目标用户的任务信息是指目标用户实际工作时完成的任务信息,并且上述任务信息上传到了区块链上。
示例性的,目标用户实际进行工作时完成的任务信息包括任务完成进度,例如,20%,50%,70%,80%,100%等,以及任务及时率,例如,100%,50%等,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依据实际情况确定任务信息的种类,在此不作一一赘述。
具体地,区块链中的数据层封装了底层数据区块以及相关的加密数据和时间戳,因此基于所述数据层可以实现有效获取目标用户的任务信息。
步骤S204,根据所述任务信息以及任务节点模板生成多个任务数值,并将多个所述任务数值分发至所述目标用户。
具体地,根据在区块链的数据层获取的所述目标用户的任务信息以及合约层获取的任务节点模板,生成所述目标用户自身获取的多个任务数值,在区块链中的激励层将所述任务数值分发给所述目标用户,完成员工任务管理。
具体的,所述多个任务数值不仅包括不同任务节点获取的任务数值总值,还包括不同任务节点获取的任务数值的种类,示例性的,当某一任务节点,获取的任务数值总值为10分,其中,3分的任务数值奖励可以分配到企业内部货币,转化为内部流转币3个;7分的任务数值奖励可以分配到实际奖励,转化为奖金700元。
上述区块链的任务管理方法中,通过获取任务类型以及任务类型对应的任务数值;根据所述任务类型以及任务数值构建任务节点模板,并将所述任务节点模板同步至区块链;获取目标用户的任务信息,所述目标用户为在所述区块链中已注册的任一用户;根据所述任务信息以及任务节点模板生成多个任务数值,并将多个所述任务数值分发至所述目标用户。基于区块链平台的任务节点模板和目标用户的任务信息,实现目标用户的任务数值的获取,利用区块链技术有效提高了企业任务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任务类型以及任务数值构建任务节点模板,并将所述任务节点模板同步至区块链包括:
基于所述任务类型确定任务节点;
基于所述任务节点和所述任务数值确定任务节点模板,并将所述任务节点模板同步至区块链,所述任务节点模板中的数据为二进制数据。
具体地,基于所述任务类型确定任务节点是指根据不同的任务类型确定将要在区块链上部署任务节点模板的任务节点,任务节点可以是任务类型节点,不同任务类型下包括对应的不同的任务事件,任务类型也即上传到区块链上的,目标用户实际进行工作时应该完成的任务;所述任务节点也可以是目标用户个体作为节点;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按照实际情况进行任务节点的设定,在此不作一一列举。
示例性的,任务类型可以是“工程研发”,该类型的下的任务事件包括“前端研发事件”“后端研发事件”等,任务节点也即上述这些任务类型的节点,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依据实际情况,进行任务事件和任务节点的确定,在此不做一一列举。
具体地,所述任务节点模板也即合约层中的智能合约,所述任务节点模板中包括不同任务类型下获取不同任务数值对应的评判标准。
具体地,通过编写任务节点模板的智能合约代码,复制任务节点模板,所述模板为二进制数据,复制后利用P2P网络将所述的二进制数据存入区块链。
具体地,区块链上的存储空间是极其宝贵和有限,任务节点模板也即“智能合约”采用的编程语言一般编译后的代码量都很小,因此选用二进制数据能够满足存储小的需求,占用的空间比较少,能够节省区块链上的链上空间。
上述实施例,基于任务类型确定上链时的任务节点,根据确定的任务节点以及对应的任务数值确定任务节点模板,并且任务节点模板中的二进制数据能够有效节省区块链上的存储空间。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任务类型以及任务数值构建任务节点模板,并将所述任务节点模板同步至区块链之后包括:
获取所述区块链基于所述任务节点模板反馈的任务节点模板的哈希值;
基于所述哈希值生成对应任务节点模板的名称信息;
运行所述任务节点模板中的功能函数,确定所述任务节点模板是否同步至所述区块链。
具体地,当所述任务节点模板同步上传到区块链上时,区块链会反馈所述任务节点模板对应的哈希值,可以理解为任务节点模板的“数字指纹”,可以通过对任务节点模板内容进行哈希运算得到。因为哈希值的长度都比较有限,例如一部几万字的内容的SHA256的哈希值也只是256位的字符。
具体的,所述哈希值还可以验证任务节点模板是否被篡改,例如,初次将所述任务节点模板上链反馈得到的哈希值A,当我们再次拿到这个任务节点模板时,对其内容进行哈希运算,如果和哈希值A一致,则认为内容可信,没有被篡改。如果与哈希值A不同,则认为内容已经被篡改,已经不再可信。哈希值能够有效防止软件被恶意植入病毒,一个公司可以把自己开发的软件的“数字指纹”放入到区块链之中,用户在不同渠道下载的软件都可以验证一下数字指纹是否有变化,如果有变化则认为软件中可能被植入了病毒或者木马,不再安全。
具体地,因为哈希值可以检测是否被更改的功能特性,因此基于哈希值生成对应任务节点模板的名称信息,所述对应任务节点模板的名称信息也具有唯一性,并且也可以模板检测是否被更改。值得注意的是,所述名称信息可以是哈希值本身,也可以是基于哈希值和自定义命名名称组合而成的名称信息,在此不作一一列举。
上述实施例中,基于所述任务节点模板中的功能函数,上链后进一步验证,能够精准确定所述任务节点模板是否同步至所述区块链,提高了任务节点模板部署的准确性。
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基于区块链的任务管理方法还包括:
获取目标用户组织信息以及目标用户任务信息,所述目标用户组织信息包括身份信息和组织架构信息;所述目标用户任务信息包括任务等级和任务完成度;
将所述目标用户组织信息同步至区块链。
具体地,所述目标用户组织信息包括身份信息和组织架构信息,将上述组织信息同步到区块链上能够,将企业中每一位员工进行精准的位置部署,方便进行企业中员工的定位查找。
示例性的,当用户1为初中数学老师时,他的组织信息包括身份信息:例如姓名,出生年月,入职时间,家庭住址,电话,邮箱等;组织架构信息:例如,初中部-初二年级-数学课题组-1和3班数学老师。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依据实际情况确定目标用户组织信息的具体含义,在此不作一一列举。
具体地,所述目标用户任务信息包括任务等级和任务完成度,所述任务等级也即任务本身的难易程度,所述任务完成度也即任务及时率,也可以是任务完成效果,在此不作限定。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依据实际情况进行目标用户任务信息的确定,在此不作赘述。
上述实施例,通过获取目标用户组织信息以及目标用户任务信息,精准获取企业内部员工的日常工作任务信息,更加有条理的对员工的任务信息进行管理。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于区块链的任务管理方法还包括:
获取访问用户的任务信息访问请求;所述任务信息访问请求包括被访问用户身份信息;
根据所述任务信息访问请求以及所述组织架构信息,获取对应被访问用户的任务信息以及重加密秘钥;
基于所述重加密秘钥对被访问用户的所述任务信息进行加密,得到密文数据;
将所述密文数据发送至访问用户,以使所述访问用户根据访问用户私钥对所述密文数据进行解密得到被访问用户的所述任务信息。
具体地,当企业管理者需要对某一员工的任务信息进行抽查时,也即存在用户的任务信息的访问请求。所述访问请求包括被访问用户身份信息,也即确定被访问员工的姓名,所述身份信息可以一个也可以是多个,在此不作限定。
具体地,基于获取的被访问者的身份信息和组织架构信息,对应精准获取该员工的任务信息和重加密秘钥。其中,所述任务信息也即日常任务情况,例如完成的任务对应的等级和任务完成度,所述任务等级也即任务本身的难易程度,所述任务完成度也即任务及时率,也可以是任务完成效果。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基于所述组织架构信息可以确定组织架构中的上级能够看下级的任务信息,下级一般是不能够看上级的任务信息的。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依据实际情况进行权限的限制,在此不作赘述。
具体地,所述重加密秘钥的获取过程如下所示:
示例性的,区块链系统拟基于多重代理重加密方法构建分布式密钥分发系统,其中,被访问者A用私钥a生成密文Ca并存储到IPFS分布式存储系统。其中:
A的私钥ska=a,公钥
B的私钥skb=b,公钥
其中,A为被访问者,B为访问者,两者的公钥和私钥均是基于用户访问需求预先设立的。
Ca=(Ca1,Ca2)
Ca1=m+e(P2,P1)t
其中,Ca是被访问者A的任务信息数据的加密密文,Ca1和Ca2是密文的两段,也即B申请查询A的一段数据,A将数据生成密文。
被访问者A根据访问者B的授权需求,基于B的公钥pkb,生成代理重加密密钥rkA-B:
rkA-B=[a]pkb
基于获取的重加密密钥和密文CA2,可以生成一段用于解密的密文Z,并将Z密文给到B。
B利用自己的私钥、密文Ca1和解密密文Z,能够解开A对应的数据明文,从而获取A的任务信息,B能获取到的A的任务信息为m,m如下所示:
m=Ca1+(Z)b
上述实施例中,任务信息访问请求和访问者,被访问者之间的密钥,在不会泄露隐私的情况下,实现访问者和被访问者仅限两者之间的数据查阅,提高了任务信息管理的安全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于所述重加密秘钥对被访问用户的所述任务信息进行加密,得到密文数据包括:
基于访问用户公钥生成重加密秘钥;
基于所述被访问用户的任务信息确定不同任务子节点信息;
基于所述不同任务子节点信息和所述重加密秘钥生成对应不同任务子节点信息的子重加密秘钥;
基于所述子重加密秘钥对相应的任务子节点信息进行加密,得到密文数据。
具体地,一般来说,员工任务本身往往存在多个步骤,因此基于所述被访问用户的任务信息确定不同任务子节点信息,例如,任务信息可以确定用户的任务事件,每个任务事件是由多个任务步骤构成的,任务子节点也即任务事件下的多个任务步骤,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依据实际情况,进行任务事件和任务节点的确定,在此不做一一列举。
具体地,当访问用户只想查阅被访问用户具体任务下某一步骤的任务信息时,可以基于所述不同任务子节点信息和所述重加密秘钥生成对应不同任务子节点信息的子重加密秘钥,再利用子重加密秘钥对相应的任务子节点信息进行加密,得到单一步骤下的密文数据,而不泄露其余步骤的任务信息。
示例性的,根据安全性需求拆分成多重代理重加密密钥rki,i∈i 1i i-1],而后把相应的rki传递给区块链网络中的密钥分发节点;被授权访问者B在申请访问A的加密数据时,密钥分发节点根据rki和Ca2生成Z:
并将Z返回给B;被授权访问者B用私钥b、Ca1和Z解密获取明文m。
m=Ca1+(Z)b
上述实施例中,基于被访问用户的任务信息确定不同任务子节点信息,并且针对每个子节点,重新设定新的子节点的重加密密钥,再基于所述子重加密秘钥对相应的任务子节点信息进行加密,得到密文数据,而不泄露其余步骤的任务信息,进一步提高了区块链中员工任务信息的隐私性和安全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任务信息以及任务节点模板生成多个任务数值,并将多个所述任务数值分发至所述目标用户之后包括:
获取预设时间段内所述目标用户在预设周期内的任务数值获取信息;
将所述任务数值获取信息和预设任务数值获取模型进行匹配,确定任务数值获取信息中是否存在伪造任务数值。
具体地,获取预设时间段内所述目标用户在预设周期内的任务数值获取信息是指预设时间段内,企业员工每个采样时间间隔中,获取的任务数值,示例性的,30天内,企业员工每个3个工作日,获取的任务数值,基于上述获取的任务数值,生成实际任务数值模型或者实际任务数值图表,将上述模型或图表与预设任务数值获取模型进行比对,以确定任务数值获取信息中是否存在伪造任务数值。
具体地,预设任务数值获取模型是预先确定好的,可以是基于统计学原理确定造假任务数值分布的呈正态分布模型;还可以是预先经过神经网络训练的真实数据呈现的任务模型,在此不作赘述。
示例性的,在一个实施例中,确定任务数值获取信息可以用“云豆”进行表示,云豆的采集验证周期为T,每秒并发量为L,例如,云豆链的并发量为20TPS,验证周期为等价于24小时的区块时间,则总的验证次数为172.8万次,根据经济学造假数据原理,造假节点的分布将呈正态分布。
上述实施例所述任务数值获取信息和预设任务数值获取模型进行匹配,精准确定异常任务数据和对应的造假节点。
应该理解的是,虽然如上所述的各实施例所涉及的流程图中的各个步骤按照箭头的指示依次显示,但是这些步骤并不是必然按照箭头指示的顺序依次执行。除非本文中有明确的说明,这些步骤的执行并没有严格的顺序限制,这些步骤可以以其它的顺序执行。而且,如上所述的各实施例所涉及的流程图中的至少一部分步骤可以包括多个步骤或者多个阶段,这些步骤或者阶段并不必然是在同一时刻执行完成,而是可以在不同的时刻执行,这些步骤或者阶段的执行顺序也不必然是依次进行,而是可以与其它步骤或者其它步骤中的步骤或者阶段的至少一部分轮流或者交替地执行。
基于同样的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实现上述所涉及的网络安全问题的诊断方法的网络安全问题的诊断装置。该装置所提供的解决问题的实现方案与上述方法中所记载的实现方案相似,故下面所提供的一个或多个基于区块链的任务管理装置实施例中的具体限定可以参见上文中对于网络安全问题的诊断方法的限定,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提供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任务管理装置,包括:确定模块310、上链模块320、获取模块330和分发模块340,其中:
确定模块310,用于获取任务类型以及任务类型对应的任务数值。
上链模块320,用于根据所述任务类型以及任务数值构建任务节点模板,并将所述任务节点模板同步至区块链。
上链模块320,还用于基于所述任务类型确定任务节点;基于所述任务节点和所述任务数值确定任务节点模板,并将所述任务节点模板同步至区块链,所述任务节点模板中的数据为二进制数据。
获取模块330,用于获取目标用户的任务信息;所述目标用户为在所述区块链中已注册的任一用户。
分发模块340,用于根据所述任务信息以及任务节点模板生成多个任务数值,并将多个所述任务数值分发至所述目标用户。
网络安全问题的诊断装置,还包括:检验模块,综合获取模块,访问模块和检验模块。
检验模块,用于获取所述区块链基于所述任务节点模板反馈的任务节点模板的哈希值;基于所述哈希值生成对应任务节点模板的名称信息;运行所述任务节点模板中的功能函数,确定所述任务节点模板是否同步至所述区块链。
综合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目标用户组织信息以及目标用户任务信息,所述目标用户组织信息包括身份信息和组织架构信息;所述目标用户任务信息包括任务等级和任务完成度;将所述目标用户组织信息同步至区块链。
访问模块,用于获取访问用户的任务信息访问请求;所述任务信息访问请求包括被访问用户身份信息;
根据所述任务信息访问请求以及所述组织架构信息,获取对应被访问用户的任务信息以及重加密秘钥;
基于所述重加密秘钥对被访问用户的所述任务信息进行加密,得到密文数据;
将所述密文数据发送至访问用户,以使所述访问用户根据访问用户私钥对所述密文数据进行解密得到被访问用户的所述任务信息。
访问模块,还用于基于访问用户公钥生成重加密秘钥;
基于所述被访问用户的任务信息确定不同任务子节点信息;
基于所述不同任务子节点信息和所述重加密秘钥生成对应不同任务子节点信息的子重加密秘钥;
基于所述子重加密秘钥对相应的任务子节点信息进行加密,得到密文数据。
检验模块,用于获取预设时间段内所述目标用户在预设周期内的任务数值获取信息;
将所述任务数值获取信息和预设任务数值获取模型进行匹配,确定任务数值获取信息中是否存在伪造任务数值。
上述基于区块链的任务管理装置中的各个模块可全部或部分通过软件、硬件及其组合来实现。上述各模块可以硬件形式内嵌于或独立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处理器中,也可以以软件形式存储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存储器中,以便于处理器调用执行以上各个模块对应的操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该计算机设备可以是终端,其内部结构图可以如图4所示。该计算机设备包括通过系统总线连接的处理器、存储器、通信接口、显示屏和输入装置。其中,该计算机设备的处理器用于提供计算和控制能力。该计算机设备的存储器包括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内存储器。该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存储有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该内存储器为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的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的运行提供环境。该计算机设备的通信接口用于与外部的终端进行有线或无线方式的通信,无线方式可通过WIFI、移动蜂窝网络、iFC(近场通信)或其他技术实现。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以实现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任务管理装置。该计算机设备的显示屏可以是液晶显示屏或者电子墨水显示屏,该计算机设备的输入装置可以是显示屏上覆盖的触摸层,也可以是计算机设备外壳上设置的按键、轨迹球或触控板,还可以是外接的键盘、触控板或鼠标等。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4中示出的结构,仅仅是与本申请方案相关的部分结构的框图,并不构成对本申请方案所应用于其上的计算机设备的限定,具体的计算机设备可以包括比图中所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具有不同的部件布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获取任务类型以及任务类型对应的任务数值;
根据所述任务类型以及任务数值构建任务节点模板,并将所述任务节点模板同步至区块链;
获取目标用户的任务信息,所述目标用户为在所述区块链中已注册的任一用户;
根据所述任务信息以及任务节点模板生成多个任务数值,并将多个所述任务数值分发至所述目标用户。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获取任务类型以及任务类型对应的任务数值;
根据所述任务类型以及任务数值构建任务节点模板,并将所述任务节点模板同步至区块链;
获取目标用户的任务信息,所述目标用户为在所述区块链中已注册的任一用户;
根据所述任务信息以及任务节点模板生成多个任务数值,并将多个所述任务数值分发至所述目标用户。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所涉及的用户信息(包括但不限于用户设备信息、用户个人信息等)和数据(包括但不限于用于分析的数据、存储的数据、展示的数据等),均为经用户授权或者经过各方充分授权的信息和数据。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本申请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对存储器、数据库或其它介质的任何引用,均可包括非易失性和易失性存储器中的至少一种。非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只读存储器(Read-OnlyMemory,ROM)、磁带、软盘、闪存、光存储器、高密度嵌入式非易失性存储器、阻变存储器(ReRAM)、磁变存储器(Magnetoresistive Random Access Memory,MRAM)、铁电存储器(Ferroelectric Random Access Memory,FRAM)、相变存储器(Phase Change Memory,PCM)、石墨烯存储器等。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或外部高速缓冲存储器等。作为说明而非局限,RAM可以是多种形式,比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SRAM)或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ndomAccess Memory,DRAM)等。本申请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涉及的数据库可包括关系型数据库和非关系型数据库中至少一种。非关系型数据库可包括基于区块链的分布式数据库等,不限于此。本申请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涉及的处理器可为通用处理器、中央处理器、图形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可编程逻辑器、基于量子计算的数据处理逻辑器等,不限于此。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任务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任务类型以及任务类型对应的任务数值;
根据所述任务类型以及任务数值构建任务节点模板,并将所述任务节点模板同步至区块链;
获取目标用户的任务信息,所述目标用户为在所述区块链中已注册的任一用户;
根据所述任务信息以及任务节点模板生成多个任务数值,并将多个所述任务数值分发至所述目标用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区块链的任务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任务类型以及任务数值构建任务节点模板,并将所述任务节点模板同步至区块链包括:
基于所述任务类型确定任务节点;
基于所述任务节点和所述任务数值确定任务节点模板,并将所述任务节点模板同步至区块链,所述任务节点模板中的数据为二进制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区块链的任务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任务类型以及任务数值构建任务节点模板,并将所述任务节点模板同步至区块链之后包括:
获取所述区块链基于所述任务节点模板反馈的任务节点模板的哈希值;
基于所述哈希值生成对应任务节点模板的名称信息;
运行所述任务节点模板中的功能函数,确定所述任务节点模板是否同步至所述区块链。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区块链的任务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区块链的任务管理方法还包括:
获取目标用户组织信息以及目标用户任务信息,所述目标用户组织信息包括身份信息和组织架构信息;所述目标用户任务信息包括任务等级和任务完成度;
将所述目标用户组织信息同步至区块链。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区块链的任务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区块链的任务管理方法还包括:
获取访问用户的任务信息访问请求;所述任务信息访问请求包括被访问用户身份信息;
根据所述任务信息访问请求以及所述组织架构信息,获取对应被访问用户的任务信息以及重加密秘钥;
基于所述重加密秘钥对被访问用户的所述任务信息进行加密,得到密文数据;
将所述密文数据发送至访问用户,以使所述访问用户根据访问用户私钥对所述密文数据进行解密得到被访问用户的所述任务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区块链的任务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重加密秘钥对被访问用户的所述任务信息进行加密,得到密文数据包括:
基于访问用户公钥生成重加密秘钥;
基于所述被访问用户的任务信息确定不同任务子节点信息;
基于所述不同任务子节点信息和所述重加密秘钥生成对应不同任务子节点信息的子重加密秘钥;
基于所述子重加密秘钥对相应的任务子节点信息进行加密,得到密文数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区块链的任务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任务信息以及任务节点模板生成多个任务数值,并将多个所述任务数值分发至所述目标用户之后包括:
获取预设时间段内所述目标用户在预设周期内的任务数值获取信息;
将所述任务数值获取信息和预设任务数值获取模型进行匹配,确定任务数值获取信息中是否存在伪造任务数值。
8.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任务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确定模块,用于获取任务类型以及任务类型对应的任务数值;
上链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任务类型以及任务数值构建任务节点模板,并将所述任务节点模板同步至区块链;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目标用户的任务信息;所述目标用户为在所述区块链中已注册的任一用户;
分发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任务信息以及任务节点模板生成多个任务数值,并将多个所述任务数值分发至所述目标用户。
9.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CN202310536809.5A 2023-05-10 2023-05-10 基于区块链的任务管理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Pending CN11656086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536809.5A CN116560863A (zh) 2023-05-10 2023-05-10 基于区块链的任务管理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536809.5A CN116560863A (zh) 2023-05-10 2023-05-10 基于区块链的任务管理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560863A true CN116560863A (zh) 2023-08-08

Family

ID=874874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536809.5A Pending CN116560863A (zh) 2023-05-10 2023-05-10 基于区块链的任务管理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560863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689227A (zh) * 2023-12-11 2024-03-12 广州智业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数字化运营管理平台、数据标准化方法及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689227A (zh) * 2023-12-11 2024-03-12 广州智业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数字化运营管理平台、数据标准化方法及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681966B (zh)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信息监管方法及装置
US11238543B2 (en) Payroll based blockchain identity
US20190236598A1 (en) Systems,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implementing machine learning models for smart contracts using distributed ledger technologies in a cloud based computing environment
US11487969B2 (en) Apparatuses,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s, and computer-implemented methods for privacy-preserving federated learning
US11916920B2 (en) Account access security using a distributed ledger and/or a distributed file system
CN111612168A (zh) 一种机器学习任务的管理方法以及相关装置
US9565562B1 (en) Knowledge based authentication using mobile devices
CN111191210A (zh) 数据访问权限的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4026823A (zh) 用于处理匿名数据的计算机系统及其操作方法
CN111291394B (zh) 一种虚假信息管理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Li et al. A novel system for medical equipment supply chain traceability based on alliance chain and attribute and role access control
CN110932859A (zh) 用户信息的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6560863A (zh) 基于区块链的任务管理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CN115296794A (zh) 基于区块链的密钥管理方法及装置
Verma A secure framework for e-voting using blockchain
CN109818965B (zh) 个人身份验证装置及方法
CN114547204A (zh) 数据同步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Weintraub et al. Data integrity verification in column-oriented NoSQL databases
Kumar et al. Designing a Secure E Voting System Using Blockchain with Efficient Smart Contract and Consensus Mechanism
CN110474916A (zh) 面向Web应用提供特权账号的方法及装置
CN107005558A (zh) 基于位置的用户歧义消除
Yang et al. Cell based raft algorithm for optimized consensus process on blockchain in smart data market
CN115131029A (zh) 基于区块链的数字文件签署方法及装置
Willysandro et al. Designing a blockchain-based pemilu E-voting information system
CN114238886A (zh) 基于ibe的电网pmu身份认证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