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542496A - 一种供电异常状态分析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供电异常状态分析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542496A
CN116542496A CN202310819559.6A CN202310819559A CN116542496A CN 116542496 A CN116542496 A CN 116542496A CN 202310819559 A CN202310819559 A CN 202310819559A CN 116542496 A CN116542496 A CN 11654249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supply
result
data
circuit
pow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81955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542496B (zh
Inventor
范卫星
张丽娟
陆炫佑
张晨昊
王宵
于遥
倪烨锋
王爽
俞一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tong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Jiangsu Electric Power Co
Nantong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Jiangsu Electric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tong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Jiangsu Electric Power Co
Nantong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Jiangsu Electric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tong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Jiangsu Electric Power Co, Nantong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Jiangsu Electric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tong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Jiangsu Electric Power Co
Priority to CN202310819559.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542496B/zh
Publication of CN1165424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54249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54249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54249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1Resource planning, allocation, distributing or scheduling for enterprises or organisations
    • G06Q10/06315Needs-based resource requirements planning or analysi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20Administration of product repair or maintenanc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06Energy or water supply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4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HAVING AN IMPACT ON OTHER TECHNOLOGY AREAS
    • Y04S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OR USAGE, i.e. SMART GRIDS
    • Y04S10/00Systems supporting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4S10/50Systems or methods supporting the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or management, involving a certain degree of interaction with the load-side end user applications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conomic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rketing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Supply And Distribution Of Alternating Current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供电异常状态分析方法及系统,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交互用户的用电需求信息,进行供电规划;对用户进行区域划分,并根据供电电路执行区域关联;基于供电规划进行区域供电,并记录供电数据;交互用户的智能电表,进行智能电表的采集数据读取,生成用户用电数据;读取供电电路的电路属性信息;基于供电数据和电路属性信息进行输电拟合,基于输电拟合结果与用户用电数据进行分级窗口比对,生成分级窗口比对结果;根据分级窗口比对结果生成供电异常分析结果。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供电异常状态识别准确度不高,分析结果可靠性低的技术问题,达到了提升供电线路的分析结果准确性的技术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供电异常状态分析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供电异常状态分析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在电力供应的过程中,由于供应范围过大,对于异常线路情况不能及时发现,从而导致发生验证的安全事故。同时,供电线路的影响因素过多,目前的分析方法过于单一,无法为发现供电线路的异常提供可靠依据。现有技术中存在供电异常状态识别准确度不高,分析结果可靠性低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供电异常状态分析方法及系统,用于针对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供电异常状态识别准确度不高,分析结果可靠性低的技术问题。
鉴于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供电异常状态分析方法及系统。
本申请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供电异常状态分析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交互用户的用电需求信息,并基于所述用电需求信息进行供电规划;
对所述用户进行区域划分,并根据供电电路执行区域关联;
基于所述供电规划进行区域供电,并记录供电数据;
交互所述用户的智能电表,进行所述智能电表的采集数据读取,生成用户用电数据;
读取供电电路的电路属性信息,其中,所述电路属性信息包括电路参数信息、输电线长度信息;
基于所述供电数据和所述电路属性信息进行输电拟合,基于输电拟合结果与所述用户用电数据进行分级窗口比对,生成分级窗口比对结果;
根据所述分级窗口比对结果生成供电异常分析结果。
本申请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供电异常状态分析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供电规划模块,所述供电规划模块用于交互用户的用电需求信息,并基于所述用电需求信息进行供电规划;
区域关联执行模块,所述区域关联执行模块用于对所述用户进行区域划分,并根据供电电路执行区域关联;
供电数据记录模块,所述供电数据记录模块用于基于所述供电规划进行区域供电,并记录供电数据;
用电数据生成模块,所述用电数据生成模块用于交互所述用户的智能电表,进行所述智能电表的采集数据读取,生成用户用电数据;
属性信息读取模块,所述属性信息读取模块用于读取供电电路的电路属性信息,其中,所述电路属性信息包括电路参数信息、输电线长度信息;
窗口比对结果生成模块,所述窗口比对结果生成模块用于基于所述供电数据和所述电路属性信息进行输电拟合,基于输电拟合结果与所述用户用电数据进行分级窗口比对,生成分级窗口比对结果;
异常分析结果生成模块,所述异常分析结果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分级窗口比对结果生成供电异常分析结果。
本申请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本申请通过交互用户的用电需求信息,并基于用电需求信息进行供电规划,然后对用户进行区域划分,并根据供电电路执行区域关联;基于供电规划进行区域供电,并记录供电数据,通过交互用户的智能电表,进行智能电表的采集数据读取,生成用户用电数据,然后读取供电电路的电路属性信息,其中,电路属性信息包括电路参数信息、输电线长度信息,通过基于供电数据和电路属性信息进行输电拟合,基于输电拟合结果与用户用电数据进行分级窗口比对,生成分级窗口比对结果,然后根据分级窗口比对结果生成供电异常分析结果。达到了提升异常分析结果的可靠性,提高分析准确度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供电异常状态分析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供电异常状态分析方法中获得分级窗口比对结果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供电异常状态分析方法中生成供电异常分析结果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供电异常状态分析系统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供电规划模块11,区域关联执行模块12,供电数据记录模块13,用电数据生成模块14,属性信息读取模块15,窗口比对结果生成模块16,异常分析结果生成模块17。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通过提供了一种供电异常状态分析方法及系统,用于针对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供电异常状态识别准确度不高,分析结果可靠性低的技术问题。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服务器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模块。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供电异常状态分析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S100:交互用户的用电需求信息,并基于所述用电需求信息进行供电规划;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例中,通过数据采集模块对用户的用电需求进行交互获取,示例性的,可以根据用户在进行登记时提供的用电负载量确定对应的用电需求量,将用电需求量中的用电总负荷作为所述用电需求信息。进而,根据用户的用电需求信息中的用电总负荷进行供电规划,示例性的,根据电网线路的铺设情况,确定电网进行供电的每条线路需要供应的电荷量。
步骤S200:对所述用户进行区域划分,并根据供电电路执行区域关联;
步骤S300:基于所述供电规划进行区域供电,并记录供电数据;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以用户进行用电登记时记录的地址为基础,结合行政区规划,确定不同的用户区域。然后根据电网线路在每个区域内的铺设情况,根据总线路和分线路之间的关联关系,对用户区域进行区域关联。换句话说,当多个用户区域共用一台变压器时,这多个区域之间的电力供应情况具有关联关系。进而,根据供电规划中每条线路需要供应的电荷量,将变电站中输出的电量输入不同关联区域对应的变压器中,从而进行电力供应,并对每个区域的供电情况进行数据记录,获得所述供电数据。其中,所述供电数据包括供电量、发电量和上网量。所述供电数据反映了电网供应给不同用户区域的电量情况。
步骤S400:交互所述用户的智能电表,进行所述智能电表的采集数据读取,生成用户用电数据;
步骤S500:读取供电电路的电路属性信息,其中,所述电路属性信息包括电路参数信息、输电线长度信息;
在一个实施例中,通过数据采集模块对用户的智能电表中记录的用电数据进行读取、传输,获得所述用户用电数据。其中,所述用户用电数据是对用户从电网线路中获取的电量情况进行统计的数据,包括用电量、当月实时用电量、电压数据和电流数据等。根据供电电路的线路铺设情况,获得所述电路属性信息。其中,所述电路属性信息是对电网铺设的供电线路基本情况进行描述,从而将电路区别于其余电路的信息,包括电路参数信息、输电线长度信息。其中,所述电路参数信息是对线路结构材质参数进行描述的参数,包括线材材质(铜丝、铝丝等)、线路直径(也就是供电电路使用的电缆直径)。所述输电线长度信息是按照供电规划中的电网线路铺设情况,确定不同区域对应的供电电缆从变电站至变压器之间的距离值以及电缆从变压器到用户之间的距离值。优选的,在进行电力传输的过程中,电量损耗与电路参数、输电线长度息息相关,输电线越长,电力在传输中的损耗越大。
步骤S600:基于所述供电数据和所述电路属性信息进行输电拟合,基于输电拟合结果与所述用户用电数据进行分级窗口比对,生成分级窗口比对结果;
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步骤S600还包括:
步骤S610:基于所述供电数据进行所述用户的供电需求时段分隔,确定用电高峰时段、用电低谷时段和平时段;
步骤S620:设置窗口总量,基于所述窗口总量进行所述用电高峰时段、所述用电低谷时段和所述平时段的窗口分布;
步骤S630:基于窗口分布结果对窗口内的输电拟合结果和所述用户用电数据进行窗口比对,获得所述分级窗口比对结果。
进一步的,本申请实施例步骤S600还包括:
步骤S640:交互获得所述供电电路的电路布设时长;
步骤S650:基于所述电路布设时长进行标准线路老化拟合,生成标准老化拟合结果;
步骤S660:基于所述标准老化拟合结果进行所述输电拟合结果的拟合补偿。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例中,通过对供电数据中的用电量数据进行统计,从而确定用户的供电需求时间段,获得所述用电高峰时段、用电低谷时段和平时段。所述用电高峰时段是超出预设平时用电量阈值的用电时间段,所述用电低谷时段是低于预设平时用电量阈值的用电时间段,所述平时段是用电量在预设平时用电量阈值范围内的用电时间段。所述预设平时用电量阈值是通过由工作人员自行设定,在此不做限制。优选的,通过以时间为横坐标,以用电量为纵坐标,构建电量时段分析曲线图,通过对用电量进行均值处理,获得平均用电量,并以平均用电量构建横坐标平行的直线,从而获取距离直线最近的极值点,将多个极大值对应的多个用电量中的最小值作为预设平时用电量阈值的最大值,将多个极小值对应的多个用电量中最大值作为预设平时用电量阈值的最小值,从而获得所述预设平时用电量阈值。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例中,根据所述预设平时用电量阈值进行用户的供电需求时段分隔,获得所述用电高峰时段、用电低谷时段和平时段。所述窗口总量是进行供电状态分析的总体时间段,由工作人员自行设置,在此不做限制。通过分析用电高峰时段、用电低谷时段和平时段中的时间节点,与窗口总量中的时间段进行匹配,获得不同时段在窗口总量所对应的时间段上的分布情况。
在一个实施例中,通过供电数据对应的电路属性信息,对供电数据中的供电量基于供电线路中由于不同的电路参数信息和输电线长度信息进行线损分析,也就是确定供电数据中的供电量在经过实际传输后可以提供的供电量,将其输电拟合结果。根据所述输电拟合结果对应的时间段,与所述用户用电数据在不同的窗口中进行比对,确定输电拟合结果中供电量与用户用电数据中用电量是否一致,从而获得所述分级窗口比对结果。其中,所述分级窗口比对结果反映了线路的供用电是否一致。
在一个实施例中,通过使用数据采集装置对供电电路已经布设使用的时间长度进行采集,从而获得所述电路布设时长。电路的损耗会根据电路中电线的使用时间增长而加大,因此,通过获得电路布设时长可以从电路使用时间的角度确定电路输电过程中的损耗情况,优选的,根据标准电路使用情况下,线路在不同布设时长对应的老化情况,从而获得所述标准老化拟合结果。通过所述标准老化结果对所述输电拟合结果进行拟合补偿,也就是对输电拟合结果中的供电量进行损耗补偿,确定进行线路老化损耗分析后的供电量,将其作为输电拟合结果的拟合补偿。所述分级窗口比对结果反映了不同窗口内输电拟合结果中的供电量与用户用电数据中的用电量是否一致。
步骤S700:根据所述分级窗口比对结果生成供电异常分析结果。
进一步的,如图3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步骤S700还包括:
步骤S710:根据所述供电电路设置供电节点;
步骤S720:基于所述用户用电数据和所述供电节点进行各级窗口内的线路状态标识,其中,所述线路状态标识包括忙碌标识和支路标识;
步骤S730:根据所述分级窗口比对结果和所述线路状态标识进行线路的异常定位,获得异常定位结果;
步骤S740:根据所述异常定位结果生成所述供电异常分析结果。
进一步的,本申请实施例步骤S730还包括:
步骤S731:对所述分级窗口比对结果中第一总路的总路输电拟合结果进行输电状态相似聚合,生成相似聚合结果;
步骤S732:基于所述相似聚合结果获得所述第一总路的总路偏差值集合;
步骤S733:当所述总路偏差值集合中的偏差数据不一致时,则根据所述线路状态标识和偏差值进行支路异常定位,获得所述异常定位结果。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例中,通过对分级窗口比对结果进行分析,对其中异常供电情况进行分析,从而获得所述供电异常分析结果。其中,所述供电异常分析结果反映了供电电路中异常的供电情况。根据所述供电电路的线路铺设情况设定供电节点,从总供电线路向区域中各区域进行供电的电路进行分别供电的线路位置节点。根据所述用户用电数据和所述供电节点,确定节点内线路所处的状态,进行线路状态标识。所述线路状态标识包括忙碌标识和支路标识。其中,所述忙碌标识用于对线路所处的状态进行标识。所述支路标识是对线路在供电线路中所处的位置进行标识。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通过对所述分级窗口比对结果中第一总路的总路输电拟合结果进行输电状态相似拟合,也就是对第一总路中处于同一输电状态,如都处于用电高峰时段的总路输电拟合结果,作为所述相似聚合结果。根据所述相似聚合结果中每个总路输电拟合结果对应的供电量和用电量之间的偏差值,获得所述第一总路的总路偏差值集合。当所述总路偏差值集合中的偏差数据不一致时,表明供电出现异常,此时根据线路状态标识中的支路标识和偏差值的大小对支路进行异常定位,确定异常的支路,作为异常定位结果,将异常定位结果中的异常支路和对应的偏差值大小获得所述供电异常分析结果。
进一步的,本申请实施例步骤S700还包括:
步骤S750:设置异常校验阈值;
步骤S760:若所述供电异常分析结果满足所述异常校验阈值时,则生成校验反馈窗口;
步骤S770:根据所述校验反馈窗口进行所述供电异常分析结果对应的支路进行连续监测;
步骤S780:根据连续监测结果和所述供电异常分析结果的一致评价结果生成支路异常校验结果。
进一步的,本申请实施例步骤S780还包括:
步骤S781:根据所述供电异常分析结果生成检修工单,并接收所述检修工单的检修反馈信息;
步骤S782:执行所述检修反馈信息与所述供电异常分析结果的偏离评价;
步骤S783:整合偏离评价结果,生成监测反馈信息;
步骤S784:通过所述监测反馈信息进行供电异常分析的分析补偿。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所述异常校验阈值是需要对供电线路的异常状态进行校验监测的范围,由工作人员自行确定,在此不做限制。当所述供电异常分析结果满足所述异常校验阈值时,表明供电线路需要进行校验,然后所述校验反馈窗口。其中,所述校验反馈窗口是对线路进行监测的时间段。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例中,根据所述校验反馈窗口对所述供电异常分析结果对应的支路进行连续监测,从而获得支路数据的连续监测结果。其中,所述连续监测结果是对支路在校验反馈窗口中对应的时间段内的线路进行监测后获得的数据,包括电流、电压和负荷变化等。若连续监测结果与供电异常分析结果一致,则表明供电异常,获得所述支路异常校验结果。若不一致,则根据连续监测结果对所述供电异常分析结果进行校正,使其符合实际监测结果。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例中,根据所述供电异常分析结果生成检修工单,也就是对线路进行检修的项目单,工作人员根据检修工单中的内容进行线路检修,并根据检修过程中的数据获得所述检修反馈信息。其中,所述检修反馈信息是对线路检修过程中实际发现的问题以及对应的发生位置进行反馈确定的信息。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基于所述检修反馈信息与供电异常分析结果中的数据偏离程度,进行偏离评价,通过对偏离评价结果中多个项目的数据进行整合,也就是进行整体偏离程度的分析,从而获得所述监测反馈信息。进而,通过所述监测反馈信息对供电异常分析中的数据进行分析补偿,也就是根据监测反馈信息中数据的偏离程度对供电异常分析结果中的数据进行修正。达到了获得准确的供电异常分析结果,提升分析结果的可靠性的技术效果。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本申请根据用户的用电需求确定供电规划,进而进行区域供电,获得供电数据,并根据智能电表确定用户的用电数据,根据电路属性信息中的电路参数信息和输电线长度信息确定电路对输电情况的影响,从而对供电数据进行拟合,获得考虑线损之后的供电情况,然后与用户用电数据进行分级窗口比对,获得分级窗口比对结果,进而分析获得供电异常分析结果。达到了提升供电异常分析的准确性的技术效果。
实施例二
基于与前述实施例中一种供电异常状态分析方法相同的发明构思,如图4所示,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供电异常状态分析系统,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系统与方法实施例基于同样的发明构思。其中,所述系统包括:
供电规划模块11,所述供电规划模块11用于交互用户的用电需求信息,并基于所述用电需求信息进行供电规划;
区域关联执行模块12,所述区域关联执行模块12用于对所述用户进行区域划分,并根据供电电路执行区域关联;
供电数据记录模块13,所述供电数据记录模块13用于基于所述供电规划进行区域供电,并记录供电数据;
用电数据生成模块14,所述用电数据生成模块14用于交互所述用户的智能电表,进行所述智能电表的采集数据读取,生成用户用电数据;
属性信息读取模块15,所述属性信息读取模块15用于读取供电电路的电路属性信息,其中,所述电路属性信息包括电路参数信息、输电线长度信息;
窗口比对结果生成模块16,所述窗口比对结果生成模块16用于基于所述供电数据和所述电路属性信息进行输电拟合,基于输电拟合结果与所述用户用电数据进行分级窗口比对,生成分级窗口比对结果;
异常分析结果生成模块17,所述异常分析结果生成模块17用于根据所述分级窗口比对结果生成供电异常分析结果。
进一步的,所述窗口比对结果生成模块16用于执行的方法包括:
基于所述供电数据进行所述用户的供电需求时段分隔,确定用电高峰时段、用电低谷时段和平时段;
设置窗口总量,基于所述窗口总量进行所述用电高峰时段、所述用电低谷时段和所述平时段的窗口分布;
基于窗口分布结果对窗口内的输电拟合结果和所述用户用电数据进行窗口比对,获得所述分级窗口比对结果。
进一步的,所述异常分析结果生成模块17用于执行的方法包括:
根据所述供电电路设置供电节点;
基于所述用户用电数据和所述供电节点进行各级窗口内的线路状态标识,其中,所述线路状态标识包括忙碌标识和支路标识;
根据所述分级窗口比对结果和所述线路状态标识进行线路的异常定位,获得异常定位结果;
根据所述异常定位结果生成所述供电异常分析结果。
进一步的,所述异常分析结果生成模块17用于执行的方法包括:
对所述分级窗口比对结果中第一总路的总路输电拟合结果进行输电状态相似聚合,生成相似聚合结果;
基于所述相似聚合结果获得所述第一总路的总路偏差值集合;
当所述总路偏差值集合中的偏差数据不一致时,则根据所述线路状态标识和偏差值进行支路异常定位,获得所述异常定位结果。
进一步的,所述窗口比对结果生成模块16用于执行的方法包括:
交互获得所述供电电路的电路布设时长;
基于所述电路布设时长进行标准线路老化拟合,生成标准老化拟合结果;
基于所述标准老化拟合结果进行所述输电拟合结果的拟合补偿。
进一步的,所述异常分析结果生成模块17用于执行的方法包括:
设置异常校验阈值;
若所述供电异常分析结果满足所述异常校验阈值时,则生成校验反馈窗口;
根据所述校验反馈窗口进行所述供电异常分析结果对应的支路进行连续监测;
根据连续监测结果和所述供电异常分析结果的一致评价结果生成支路异常校验结果。
进一步的,所述异常分析结果生成模块17用于执行的方法包括:
根据所述供电异常分析结果生成检修工单,并接收所述检修工单的检修反馈信息;
执行所述检修反馈信息与所述供电异常分析结果的偏离评价;
整合偏离评价结果,生成监测反馈信息;
通过所述监测反馈信息进行供电异常分析的分析补偿。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本申请实施例先后顺序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且上述对本说明书特定实施例进行了描述。其它实施例在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在一些情况下,在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动作或步骤可以按照不同于实施例中的顺序来执行并且仍然可以实现期望的结果。另外,在附图中描绘的过程不一定要求示出的特定顺序或者连续顺序才能实现期望的结果。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多任务处理和并行处理也是可以的或者可能是有利的。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说明书和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示例性说明,且视为已覆盖本申请范围内的任意和所有修改、变化、组合或等同物。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的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意图包括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8)

1.一种供电异常状态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交互用户的用电需求信息,并基于所述用电需求信息进行供电规划;
对所述用户进行区域划分,并根据供电电路执行区域关联;
基于所述供电规划进行区域供电,并记录供电数据;
交互所述用户的智能电表,进行所述智能电表的采集数据读取,生成用户用电数据;
读取供电电路的电路属性信息,其中,所述电路属性信息包括电路参数信息、输电线长度信息;
基于所述供电数据和所述电路属性信息进行输电拟合,基于输电拟合结果与所述用户用电数据进行分级窗口比对,生成分级窗口比对结果;
根据所述分级窗口比对结果生成供电异常分析结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基于所述供电数据进行所述用户的供电需求时段分隔,确定用电高峰时段、用电低谷时段和平时段;
设置窗口总量,基于所述窗口总量进行所述用电高峰时段、所述用电低谷时段和所述平时段的窗口分布;
基于窗口分布结果对窗口内的输电拟合结果和所述用户用电数据进行窗口比对,获得所述分级窗口比对结果。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供电电路设置供电节点;
基于所述用户用电数据和所述供电节点进行各级窗口内的线路状态标识,其中,所述线路状态标识包括忙碌标识和支路标识;
根据所述分级窗口比对结果和所述线路状态标识进行线路的异常定位,获得异常定位结果;
根据所述异常定位结果生成所述供电异常分析结果。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对所述分级窗口比对结果中第一总路的总路输电拟合结果进行输电状态相似聚合,生成相似聚合结果;
基于所述相似聚合结果获得所述第一总路的总路偏差值集合;
当所述总路偏差值集合中的偏差数据不一致时,则根据所述线路状态标识和偏差值进行支路异常定位,获得所述异常定位结果。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交互获得所述供电电路的电路布设时长;
基于所述电路布设时长进行标准线路老化拟合,生成标准老化拟合结果;
基于所述标准老化拟合结果进行所述输电拟合结果的拟合补偿。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设置异常校验阈值;
若所述供电异常分析结果满足所述异常校验阈值时,则生成校验反馈窗口;
根据所述校验反馈窗口进行所述供电异常分析结果对应的支路进行连续监测;
根据连续监测结果和所述供电异常分析结果的一致评价结果生成支路异常校验结果。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供电异常分析结果生成检修工单,并接收所述检修工单的检修反馈信息;
执行所述检修反馈信息与所述供电异常分析结果的偏离评价;
整合偏离评价结果,生成监测反馈信息;
通过所述监测反馈信息进行供电异常分析的分析补偿。
8.一种供电异常状态分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
供电规划模块,所述供电规划模块用于交互用户的用电需求信息,并基于所述用电需求信息进行供电规划;
区域关联执行模块,所述区域关联执行模块用于对所述用户进行区域划分,并根据供电电路执行区域关联;
供电数据记录模块,所述供电数据记录模块用于基于所述供电规划进行区域供电,并记录供电数据;
用电数据生成模块,所述用电数据生成模块用于交互所述用户的智能电表,进行所述智能电表的采集数据读取,生成用户用电数据;
属性信息读取模块,所述属性信息读取模块用于读取供电电路的电路属性信息,其中,所述电路属性信息包括电路参数信息、输电线长度信息;
窗口比对结果生成模块,所述窗口比对结果生成模块用于基于所述供电数据和所述电路属性信息进行输电拟合,基于输电拟合结果与所述用户用电数据进行分级窗口比对,生成分级窗口比对结果;
异常分析结果生成模块,所述异常分析结果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分级窗口比对结果生成供电异常分析结果。
CN202310819559.6A 2023-07-06 2023-07-06 一种供电异常状态分析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1654249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819559.6A CN116542496B (zh) 2023-07-06 2023-07-06 一种供电异常状态分析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819559.6A CN116542496B (zh) 2023-07-06 2023-07-06 一种供电异常状态分析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542496A true CN116542496A (zh) 2023-08-04
CN116542496B CN116542496B (zh) 2023-09-22

Family

ID=874474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819559.6A Active CN116542496B (zh) 2023-07-06 2023-07-06 一种供电异常状态分析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542496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572331A (zh) * 2024-01-16 2024-02-20 山东宜美科节能服务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对智能电表数据实时采集的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110558A1 (zh) * 2020-11-25 2022-06-02 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电能表故障预警方法及装置
WO2023029388A1 (zh) * 2021-09-06 2023-03-09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湛江供电局 一种基于cim模型的配电网辅助规划方法及系统
CN115879692A (zh) * 2022-11-08 2023-03-31 滨州东力电力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配电网规划系统及规划方法
CN116073372A (zh) * 2023-02-01 2023-05-05 江苏杰拉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智慧用电的安全监控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16345699A (zh) * 2023-05-30 2023-06-27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互联网的输电电路信息采集系统及采集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110558A1 (zh) * 2020-11-25 2022-06-02 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电能表故障预警方法及装置
WO2023029388A1 (zh) * 2021-09-06 2023-03-09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湛江供电局 一种基于cim模型的配电网辅助规划方法及系统
CN115879692A (zh) * 2022-11-08 2023-03-31 滨州东力电力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配电网规划系统及规划方法
CN116073372A (zh) * 2023-02-01 2023-05-05 江苏杰拉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智慧用电的安全监控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16345699A (zh) * 2023-05-30 2023-06-27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互联网的输电电路信息采集系统及采集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572331A (zh) * 2024-01-16 2024-02-20 山东宜美科节能服务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对智能电表数据实时采集的方法及系统
CN117572331B (zh) * 2024-01-16 2024-03-26 山东宜美科节能服务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对智能电表数据实时采集的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542496B (zh) 2023-09-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6542496B (zh) 一种供电异常状态分析方法及系统
US7132950B2 (en) Power management method and system
US7676333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nalyzing partial discharges in electrical devices
CN101090250B (zh) 用于同步发电机的励磁系统的快速建模和验证的方法和系统
CN111242391B (zh) 用于电力负荷识别的机器学习模型训练方法及系统
CN105553115B (zh) 用于确定分发变压器的初级侧电压的方法和系统及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
US20080088314A1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analyzing partial discharge in electrical machinery
CN115170000B (zh) 一种基于电能表通信模块的远程监测方法及系统
CN107328974B (zh) 一种窃电识别方法及装置
CN111614066B (zh) 一种配电网继电保护定值自动整定方法和系统
CN109239456B (zh) 一种基于动态规划时间序列相似性算法的谐波溯源方法
CN113095189B (zh) 基于机器视觉和数据分析的电力系统变电站运行环境安全智能监测管理系统
CN110412368A (zh) 基于声纹识别的电力设备在线监测方法及系统
CN112558000A (zh) 一种基于相关性筛选的电能表计量误差分析方法
CN112701675A (zh) 基于筛选电压数据的配电台区用户相别辨识方法及系统
CN113051423A (zh) 一种基于大数据分析的智能电网输电线路状态在线智能监测方法
CN115293257A (zh) 一种针对异常用电用户的检测方法及系统
JP4181689B2 (ja) 電力消費状況の遠隔自動診断システム
CN116681186B (zh) 一种基于智能终端的用电质量分析方法及装置
Lindahl et al. Noncontact sensors and nonintrusive load monitoring (NILM) aboard the USCGC spencer
US20200116772A1 (en) Power line sensors with automatic phase identification
CN113095664B (zh) 一种基于云计算的变电站运行安全在线实时监测调控管理云平台
WO2016066218A1 (en) Method for state estimation of a distribution network based on real time measurement values
Romero et al. Developing a PQ monitoring system for assessing power quality and critical areas detection
Kuwalek Trace of flicker sources by using non-parametric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voltage chang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