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541416B - 一种请求数据的优化处理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请求数据的优化处理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541416B
CN116541416B CN202310367206.7A CN202310367206A CN116541416B CN 116541416 B CN116541416 B CN 116541416B CN 202310367206 A CN202310367206 A CN 202310367206A CN 116541416 B CN116541416 B CN 11654141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quest data
request
processing
block
siz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367206.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541416A (zh
Inventor
黄益超
张二青
原雷
王伟
王燕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New China And Big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Hangzhou Haolia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New China And Big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Hangzhou Haolia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New China And Big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Hangzhou Haolia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New China And Big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Priority to CN202310367206.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541416B/zh
Publication of CN1165414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54141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54141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54141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4Querying
    • G06F16/245Query processing
    • G06F16/2453Query optimis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1Design, administration or maintenance of databases
    • G06F16/215Improving data quality; Data cleansing, e.g. de-duplication, removing invalid entries or correcting typographical error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2Indexing; Data structures therefor; Storage structures
    • G06F16/2282Tablespace storage structures; Management thereof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5Integrating or interfacing systems involving 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7Replication, distribution or synchronisation of data between databases or within a distributed database system; Distributed database system architectures therefo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10/00Energy efficient computing, e.g. low power processors, power management or thermal manage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Information Retrieval, Db Structures And Fs Structure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请求数据的优化处理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获取移动终端的第一请求数据,并确定与第一请求数据对应的接口类型;当检测到与第一请求数据对应的接口类型为异步接口时,基于预设的请求体‑区块对应列表,将第一请求数据发送至与第一请求数据中的请求体大小所对应的第一区块;基于第一区块的第一服务器对第一请求数据进行处理,并将处理结果缓存至预设区域,以由移动终端根据预设区域查询处理结果。通过将不同接口类型的请求数据进行分类处理的方式,可使大批量请求数据分批优化处理,进而加快整体请求效率,以及减少服务器压力。

Description

一种请求数据的优化处理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计算机应用技术领域,特别的涉及一种请求数据的优化处理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今天,随着生活数字化的融入,每天都有来自不同用户的数据请求量越来越庞大。
对于源自用户的数十万乃至上百万的请求,这些请求可以由后端的数百甚至数千个服务器来处理。常见的处理方式一般是由服务器接收用户的请求数据,并直接经过处理反馈给用户,然而这种频繁的读取数据会增加服务器的压力,导致请求响应不及时,从而给不同的用户造成系统性能的大幅度下降。
发明内容
本申请为解决上述提到的频繁的读取数据会增加服务器的压力,导致请求响应不及时,从而给不同的用户造成系统性能的大幅度下降等技术缺陷,提出一种请求数据的优化处理方法及装置,其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请求数据的优化处理方法,包括:
获取移动终端的第一请求数据,并确定与第一请求数据对应的接口类型;
当检测到与第一请求数据对应的接口类型为异步接口时,基于预设的请求体-区块对应列表,将第一请求数据发送至与第一请求数据中的请求体大小所对应的第一区块;
基于第一区块的第一服务器对第一请求数据进行处理,并将处理结果缓存至预设区域,以由移动终端根据预设区域查询处理结果。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选方案中,在检测到与第一请求数据对应的接口类型为异步接口之后,基于预设的请求体-区块对应列表,将第一请求数据发送至与第一请求数据中的请求体大小所对应的第一区块之前,还包括:
对第一请求数据进行解析处理,得到第一请求数据中的请求体以及头部信息;
对请求体以及头部信息进行去重处理;
基于预设的请求体-区块对应列表,将第一请求数据发送至与第一请求数据中的请求体大小所对应的第一区块,包括:
基于预设的请求体-区块对应列表,将第一请求数据发送至与经过去重处理后的请求体大小所对应的第一区块。
在第一方面的又一种可选方案中,在对请求体以及头部信息进行去重处理之后,还包括:
基于经过去重处理后的请求体以及头部信息生成查询编码,并将查询编码发送至移动终端;
在基于第一区块的服务器对第一请求数据进行处理,并将处理结果缓存至预设区域之后,还包括:
获取移动终端发送的查询编码以及用户身份信息,并在预设区域中查询与查询编码以及用户身份信息所对应的处理结果;
将处理结果反馈至移动终端。
在第一方面的又一种可选方案中,在获取移动终端的第一请求数据,并确定与第一请求数据对应的接口类型之后,还包括:
当检测到与第一请求数据对应的接口类型为同步接口时,基于第二服务器对第一请求数据进行处理,并将处理结果反馈至移动终端。
在第一方面的又一种可选方案中,基于第一区块的第一服务器对第一请求数据进行处理,并将处理结果缓存至预设区域,包括:
当第一区块的第一服务器为第一类型时,基于第一服务器对第一请求数据进行处理,并计算出处理时间与第一请求数据中的请求体大小之间的比例;
对处理时间与第一请求数据中的请求体大小之间的比例,以及处理时间进行记录,并将处理结果缓存至预设区域;或
当第一区块的第一服务器为第二类型时,检测第一服务器是否存在待处理请求数据队列;
当第一服务器存在待处理请求数据队列时,基于第二服务器对第一请求数据进行处理,并计算出处理时间与第一请求数据中的请求体大小之间的比例;
对处理时间与第一请求数据中的请求体大小之间的比例,以及处理时间进行记录,并将处理结果缓存至预设区域;
当第一服务器不存在待处理请求数据队列时,基于第一服务器对第一请求数据进行处理,并计算出处理时间与第一请求数据中的请求体大小之间的比例;
对处理时间与第一请求数据中的请求体大小之间的比例,以及处理时间进行记录,并将处理结果缓存至预设区域。
在第一方面的又一种可选方案中,在基于第一区块的第一服务器对第一请求数据进行处理,并将处理结果缓存至预设区域之后,还包括:
获取移动终端的第二用户数据,并当检测到第二用户数据的接口名称与第一用户数据的接口名称一致时,判断处理时间与第一请求数据中的请求体大小之间的比例是否处于预设第一比例区间;
当处理时间与第一请求数据中的请求体大小之间的比例处于预设第一比例区间时,基于预设的请求体-区块对应列表,将第二请求数据发送至与第二请求数据中的请求体大小所对应的第二区块;
当处理时间与第一请求数据中的请求体大小之间的比例未处于预设第一比例区间时,基于预设的请求体-处理时间对应列表,得到与第二请求数据中的请求体大小所对应的处理时间;
根据与第二请求数据中的请求体大小所对应的处理时间,将第二请求数据发送至第三区块。
在第一方面的又一种可选方案中,基于预设的请求体-区块对应列表,将第二请求数据发送至与第二请求数据中的请求体大小所对应的第二区块,包括:
当第二请求数据中的请求体大小超过预设阈值时,对第二请求数据中的请求体进行分块处理;
基于预设的请求体-区块对应列表,将经过分块处理后的每个请求体分别发送至与每个请求体大小所对应的第二区块。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请求数据的优化处理装置,包括:
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移动终端的第一请求数据,并确定与第一请求数据对应的接口类型;
数据处理模块,用于当检测到与第一请求数据对应的接口类型为异步接口时,基于预设的请求体-区块对应列表,将第一请求数据发送至与第一请求数据中的请求体大小所对应的第一区块;
数据存储模块,用于基于第一区块的第一服务器对第一请求数据进行处理,并将处理结果缓存至预设区域,以由移动终端根据预设区域查询处理结果。
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可选方案中,数据处理模块具体用于:
在检测到与第一请求数据对应的接口类型为异步接口之后,基于预设的请求体-区块对应列表,将第一请求数据发送至与第一请求数据中的请求体大小所对应的第一区块之前,对第一请求数据进行解析处理,得到第一请求数据中的请求体以及头部信息;
对请求体以及头部信息进行去重处理;
基于预设的请求体-区块对应列表,将第一请求数据发送至与第一请求数据中的请求体大小所对应的第一区块,包括:
基于预设的请求体-区块对应列表,将第一请求数据发送至与经过去重处理后的请求体大小所对应的第一区块。
在第二方面的又一种可选方案中,数据处理模块具体还用于:
在对请求体以及头部信息进行去重处理之后,基于经过去重处理后的请求体以及头部信息生成查询编码,并将查询编码发送至移动终端;
在基于第一区块的服务器对第一请求数据进行处理,并将处理结果缓存至预设区域之后,还包括:
获取移动终端发送的查询编码以及用户身份信息,并在预设区域中查询与查询编码以及用户身份信息所对应的处理结果;
将处理结果反馈至移动终端。
在第二方面的又一种可选方案中,装置还包括:
在获取移动终端的第一请求数据,并确定与第一请求数据对应的接口类型之后,当检测到与第一请求数据对应的接口类型为同步接口时,基于第二服务器对第一请求数据进行处理,并将处理结果反馈至移动终端。
在第二方面的又一种可选方案中,数据存储模块具体用于:
当第一区块的第一服务器为第一类型时,基于第一服务器对第一请求数据进行处理,并计算出处理时间与第一请求数据中的请求体大小之间的比例;
对处理时间与第一请求数据中的请求体大小之间的比例,以及处理时间进行记录,并将处理结果缓存至预设区域;或
当第一区块的第一服务器为第二类型时,检测第一服务器是否存在待处理请求数据队列;
当第一服务器存在待处理请求数据队列时,基于第二服务器对第一请求数据进行处理,并计算出处理时间与第一请求数据中的请求体大小之间的比例;
对处理时间与第一请求数据中的请求体大小之间的比例,以及处理时间进行记录,并将处理结果缓存至预设区域;
当第一服务器不存在待处理请求数据队列时,基于第一服务器对第一请求数据进行处理,并计算出处理时间与第一请求数据中的请求体大小之间的比例;
对处理时间与第一请求数据中的请求体大小之间的比例,以及处理时间进行记录,并将处理结果缓存至预设区域。
在第二方面的又一种可选方案中,数据存储模块具体还用于:
在基于第一区块的第一服务器对第一请求数据进行处理,并将处理结果缓存至预设区域之后,获取移动终端的第二用户数据,并当检测到第二用户数据的接口名称与第一用户数据的接口名称一致时,判断处理时间与第一请求数据中的请求体大小之间的比例是否处于预设第一比例区间;
当处理时间与第一请求数据中的请求体大小之间的比例处于预设第一比例区间时,基于预设的请求体-区块对应列表,将第二请求数据发送至与第二请求数据中的请求体大小所对应的第二区块;
当处理时间与第一请求数据中的请求体大小之间的比例未处于预设第一比例区间时,基于预设的请求体-处理时间对应列表,得到与第二请求数据中的请求体大小所对应的处理时间;
根据与第二请求数据中的请求体大小所对应的处理时间,将第二请求数据发送至第三区块。
在第二方面的又一种可选方案中,数据存储模块具体还用于:
当第二请求数据中的请求体大小超过预设阈值时,对第二请求数据中的请求体进行分块处理;
基于预设的请求体-区块对应列表,将经过分块处理后的每个请求体分别发送至与每个请求体大小所对应的第二区块。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请求数据的优化处理装置,包括处理器以及存储器;
处理器与存储器连接;
存储器,用于存储可执行程序代码;
处理器通过读取存储器中存储的可执行程序代码来运行与可执行程序代码对应的程序,以用于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一种实现方式提供的请求数据的优化处理方法。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程序指令当被处理器执行时,可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一种实现方式提供的请求数据的优化处理方法。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在对用户的请求数据进行处理时,获取移动终端的第一请求数据,并确定与第一请求数据对应的接口类型;当检测到与第一请求数据对应的接口类型为异步接口时,基于预设的请求体-区块对应列表,将第一请求数据发送至与第一请求数据中的请求体大小所对应的第一区块;基于第一区块的第一服务器对第一请求数据进行处理,并将处理结果缓存至预设区域,以由移动终端根据预设区域查询处理结果。通过将不同接口类型的请求数据进行分类处理的方式,可使大批量请求数据分批优化处理,进而加快整体请求效率,以及减少服务器压力。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请求数据的优化处理方法的整体流程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预设的请求体-区块对应列表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请求数据的优化处理方法的效果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请求数据的优化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请求数据的优化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在下述介绍中,术语“第一”、“第二”仅为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下述介绍提供了本申请的多个实施例,不同实施例之间可以替换或者合并组合,因此本申请也可认为包含所记载的相同和/或不同实施例的所有可能组合。因而,如果一个实施例包含特征A、B、C,另一个实施例包含特征B、D,那么本申请也应视为包括含有A、B、C、D的一个或多个所有其他可能的组合的实施例,尽管该实施例可能并未在以下内容中有明确的文字记载。
下面的描述提供了示例,并且不对权利要求书中阐述的范围、适用性或示例进行限制。可以在不脱离本申请内容的范围的情况下,对描述的元素的功能和布置做出改变。各个示例可以适当省略、替代或添加各种过程或组件。例如所描述的方法可以以所描述的顺序不同的顺序来执行,并且可以添加、省略或组合各种步骤。此外,可以将关于一些示例描述的特征组合到其他示例中。
请参阅图1,图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请求数据的优化处理方法的整体流程图。
如图1所示,该请求数据的优化处理方法至少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2、获取移动终端的第一请求数据,并确定与第一请求数据对应的接口类型。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请求数据的优化处理方法可以但不局限于应用在服务器集群,该服务器集群可包括一个或多个服务器,其中,多个服务器可理解为一个主服务器以及多个从服务器,且该服务器集群与用户的移动终端建立连接,以实时获取由用户的移动终端所发送的用户请求数据。可以理解的是,该服务器集群可在获取到用户请求数据之后,通过判断该用户请求数据的接口类型来将该用户请求数据分发至不同的区块,并可以但不局限于利用与不同的区块所各自对应的服务器来对用户请求数据进行处理,此时,对于接口类型为同步接口的请求数据,该服务器集群可实时将处理结果反馈至移动终端;对于接口类型为异步接口的请求数据,该服务器集群可将处理结果先存储至预设区域,并在用户再次请求时将处理结果反馈至移动终端,以实现大批量请求数据分批优化处理,进而加快整体请求效率,以及减少服务器压力。
具体地,在对用户的请求数据进行处理时,服务器集群可获取由用户的移动终端所发送的第一请求数据,该第一请求数据可理解为一条或多条请求数据,且每条请求数据均对应有请求体(也即实际数据),并可对该第一请求数据进行识别,以判断与该第一请求数据对应的接口类型属于同步接口还是异步接口。其中,同步接口可对应为一种或多种接口(也即可将多种接口统称为同步接口),其主要体现在反馈结果的实时性;异步接口可对应为一种或多种接口(也即可将多种接口统称为异步接口),其主要体现在反馈结果的非实时性。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判断与第一请求数据对应的接口类型的方式可以但不局限于为在接收到该第一请求数据之后,检测在预设的时间间隔内是否接收到用户的移动终端所发送的超时提示,或是对该第一请求数据进行初步解析,以根据解析结果判断该第一请求数据是否存在与同步接口对应的字符数据,此处不限定于此。可能的,当检测到在预设的时间间隔内接收到用户的移动终端所发送的超时提示时,确定该第一请求数据的接口类型属于同步接口;当检测到在预设的时间间隔内未接收到用户的移动终端所发送的超时提示时,确定该第一请求数据的接口类型属于异步接口。可能的,还可为当检测到该第一请求数据存在与同步接口对应的字符数据时,确定该第一请求数据的接口类型属于同步接口;当检测到该第一请求数据不存在与同步接口对应的字符数据时,确定该第一请求数据的接口类型属于异步接口。
作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选,在获取移动终端的第一请求数据,并确定与第一请求数据对应的接口类型之后,还包括:
当检测到与第一请求数据对应的接口类型为同步接口时,基于第二服务器对第一请求数据进行处理,并将处理结果反馈至移动终端。
具体地,服务器集群在确定第一请求数据的接口类型属于同步接口之后,可以但不局限于将该第一请求数据归类为用于表征实时的区块,并由与该用于表征实时的区块所对应的服务器对第一请求数据进行处理,并将处理结果及时的反馈至用户的移动终端,进而实现对该第一请求数据的实时处理效果。
步骤104、当检测到与第一请求数据对应的接口类型为异步接口时,基于预设的请求体-区块对应列表,将第一请求数据发送至与第一请求数据中的请求体大小所对应的第一区块。
具体地,服务器集群在确定第一请求数据的接口类型属于异步接口之后,可对该第一请求数据进行解析处理,以从该第一请求数据中解析出相应的请求体以及头部信息,由于上述提到该第一请求数据可包括一条或多条请求数据,接着可对该请求体以及头部信息进行去重处理,以提高数据处理的高效性。其中,第一请求数据还可解析出与请求体对应的接口名称,并可一并对该与请求体对应的接口名称进行去重处理,且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服务器集群可以但不局限于根据该与请求体对应的接口名称来判断请求数据的接口类型,此处不过多赘述。
进一步的,在解析出请求体之后,服务器集群可根据该请求体的大小,在预设的请求体-区块对应列表中确定出与该请求体大小所对应的第一区块,并将第一请求数据发送至该第一区块,以便于由该第一区块的服务器对该第一请求数据进行处理。其中,预设的请求体-区块对应列表中可包括多个区块以及与每个区块对应的请求体大小区间,且每个区块对应设置的服务器各不相同,此处可参阅图2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预设的请求体-区块对应列表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预设的请求体-区块对应列表中包括五种区块,分别可表示为流畅区块、可用区块、丢帧区块、阻塞区块以及卡顿区块,其中,流畅区块对应的请求体大小区间可为0KB-1M,可用区块对应的请求体大小区间可为1M-2M,丢帧区块对应的请求体大小区间可为2M-3M,阻塞区块对应的请求体大小区间可为3M-4M,卡顿区块对应的请求体大小区间可为大于4M的部分。
可以理解的是,在对请求数据的初步处理阶段,可利用请求数据所解析出的请求体大小来对该请求数据进行区块的分类,接着可结合区块对请求数据进行处理的处理时间建立与请求体大小的对应关系,例如但不局限于当请求体大小区间为0KB-1M时,对应的处理时间区间为0-0.5S;当请求体大小区间为1M-5M时,对应的处理时间区间为0.5-1S;当请求体大小区间为大于5M时,对应的处理时间区间为大于1S。接着,在得到处理时间建立与请求体大小的对应关系之后,对于再次获取到的请求数据可结合解析出的请求体大小先确定出相应的处理时间,再结合处理时间确定出对应的区块,此处,处理时间与区块之间的对应关系也可为预设的,例如但不局限于当处理时间区间为0-1S时,对应为流畅区块;当处理时间区间为1S-2S时,对应为可用区块;当处理时间区间为2S-3S时,对应为丢帧区块;当处理时间区间为3S-4S时,对应为阻塞区块;当处理时间区间为4S-5S时,对应为卡顿区间。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服务器集群可对初期获取的请求数据,采用预设的请求体-区块对应列表来确定相应的区块;接着可利用请求数据在不同区块的处理时间确立处理时间与请求体大小的对应关系,并结合预设的处理时间与区块之间的对应关系对再次获取到的请求数据确定相应的区块。
作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又一种可选,在对请求体以及头部信息进行去重处理之后,还包括:
基于经过去重处理后的请求体以及头部信息生成查询编码,并将查询编码发送至移动终端;
在基于第一区块的服务器对第一请求数据进行处理,并将处理结果缓存至预设区域之后,还包括:
获取移动终端发送的查询编码以及用户身份信息,并在预设区域中查询与查询编码以及用户身份信息所对应的处理结果;
将处理结果反馈至移动终端。
具体地,服务器集群在对请求数据的请求体以及头部信息进行去重处理之后,可生成相应的查询编码,并将该查询编码发送至移动终端,此时,移动终端可对该查询编码进行预先存储,并在用户需要获取与请求数据对应的处理结果时,由移动终端将存储的查询编码以及用户身份信息发送至服务器集群,该服务器集群可在预设区域中根据查询编码以及用户身份信息查找出相应的处理结果,以提高数据处理的隐私性。
步骤106、基于第一区块的第一服务器对第一请求数据进行处理,并将处理结果缓存至预设区域,以由移动终端根据预设区域查询处理结果。
具体地,在确定出与第一请求数据对应的第一区块之后,服务器集群可控制该第一区块的服务器对第一请求数据进行处理,并将处理结果缓存至预设区域,以等待用户的移动终端发送相应的查询编码以及用户身份信息。
作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又一种可选,基于第一区块的第一服务器对第一请求数据进行处理,并将处理结果缓存至预设区域,包括:
当第一区块的第一服务器为第一类型时,基于第一服务器对第一请求数据进行处理,并计算出处理时间与第一请求数据中的请求体大小之间的比例;
对处理时间与第一请求数据中的请求体大小之间的比例,以及处理时间进行记录,并将处理结果缓存至预设区域;或
当第一区块的第一服务器为第二类型时,检测第一服务器是否存在待处理请求数据队列;
当第一服务器存在待处理请求数据队列时,基于第二服务器对第一请求数据进行处理,并计算出处理时间与第一请求数据中的请求体大小之间的比例;
对处理时间与第一请求数据中的请求体大小之间的比例,以及处理时间进行记录,并将处理结果缓存至预设区域;
当第一服务器不存在待处理请求数据队列时,基于第一服务器对第一请求数据进行处理,并计算出处理时间与第一请求数据中的请求体大小之间的比例;
对处理时间与第一请求数据中的请求体大小之间的比例,以及处理时间进行记录,并将处理结果缓存至预设区域。
具体地,在确定出与第一请求数据对应的第一区块之后,服务器集群还可判断该第一区块的类型,其中,第一类型对应的区块可以但不局限于包括流畅区块以及可用区块,第二类型对应的区块可以但不局限于包括丢帧区块、阻塞区块以及卡顿区块。
当检测到第一区块为第一类型时,服务器集群可控制第一服务器对第一请求数据进行处理,并计算出处理时间与第一请求数据中的请求体大小之间的比例,接着可对处理时间与第一请求数据中的请求体大小之间的比例,以及处理时间进行记录,并将处理结果缓存至预设区域。
可以理解的是,此处计算出处理时间与第一请求数据中的请求体大小之间的比例,是为了判断请求数据对应的接口名称,对于不同大小的请求体是否与处理时间存在关联性,并可根据该关联性对再次获取的属于同一接口名称的请求数据进行快速分类,以进一步提高整体请求数据的处理效率。
当检测到第一区块为第二类型时,服务器集群可先判断第一类型中的区块是否存在待处理请求数据队列,若第一类型中某个区块(流畅区块或是可用区块)存在待处理请求数据队列时,该服务器集群可将第一请求数据发送至该第一类型中的区块,并由该第一类型中的区块的服务器来对第一请求数据进行处理,进而提高整体请求数据的处理效率。若第一类型中任意一个区块均不存在待处理请求数据队列时,该服务器集群可直接控制第一区块的服务器对第一请求数据进行处理。
作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又一种可选,在基于第一区块的第一服务器对第一请求数据进行处理,并将处理结果缓存至预设区域之后,还包括:
获取移动终端的第二用户数据,并当检测到第二用户数据的接口名称与第一用户数据的接口名称一致时,判断处理时间与第一请求数据中的请求体大小之间的比例是否处于预设第一比例区间;
当处理时间与第一请求数据中的请求体大小之间的比例处于预设第一比例区间时,基于预设的请求体-区块对应列表,将第二请求数据发送至与第二请求数据中的请求体大小所对应的第二区块;
当处理时间与第一请求数据中的请求体大小之间的比例未处于预设第一比例区间时,基于预设的请求体-处理时间对应列表,得到与第二请求数据中的请求体大小所对应的处理时间;
根据与第二请求数据中的请求体大小所对应的处理时间,将第二请求数据发送至第三区块。
具体地,在计算出处理时间与第一请求数据中的请求体大小之间的比例之后,当服务器集群再次获取到与第一请求数据的接口名称一致的第二请求数据时,可判断与该第一请求数据对应的比例是否处于预设第一区间还是预设第二区间,其中,预设第一区间可用于表征该接口名称中请求数据的请求体大小增长越快,对应的处理时间增长越快,进而可根据该第二请求数据所解析出到的请求体大小以及预设的请求体-区块对应列表,将该第二请求数据发送至相应的区块,例如但不局限于请求体较大的请求数据可发送至阻塞区块或是卡顿区块,请求体较小的请求数据可发送至流畅区块或是可用区块,此处不限定于此。
其中,预设第二区间可用于表征该接口名称中请求数据的请求体大小增长越快,对应的处理时间增长越慢,进而可根据该第二请求数据所解析出到的请求体大小先确定出处理时间,再根据处理时间确定出相应的区块,例如但不局限于处理时间较短的请求数据可发送至流畅区块或是可用区块,处理时间较长的请求数据可发送至阻塞区块或是卡顿区块,此次不限定于此。
可以理解的是,对于既不处于预设第一区间也不处于预设第二区间的与该第一请求数据对应的比例,可标准该接口名称中请求数据的请求体与处理时间无太大关联,则可根据该第二请求数据所解析出到的请求体大小先确定出处理时间,再根据处理时间确定出相应的区块,例如但不局限于处理时间较短的请求数据可发送至流畅区块或是可用区块,处理时间较长的请求数据可发送至阻塞区块或是卡顿区块,此次不限定于此。
此次还可参阅图3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请求数据的优化处理方法的效果示意图,如图3所示,该请求数据的优化处理方法在获取到由移动终端发送的用户请求数据之后,可先判断该用户请求数据的接口是属于同步接口还是异步接口,其中,对于属于同步接口的用户请求数据,将直接对该用户请求数据进行处理,并将处理结果直接反馈至发送该用户请求数据的移动终端;对于属于异步接口的用户请求数据,可将该用户请求数据发送至相应的区块中,此处区块类型可以包括流畅区块、可用区块、丢帧区块、阻塞区块以及卡顿区块,接着由相应的区块对该用户请求数据进行处理,并将处理结果缓存至预设区域,并在移动终端的指示下再将该处理结果从预设区域反馈至发送该用户请求数据的移动终端。
请参阅图4,图4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请求数据的优化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4所示,该请求数据的优化处理装置至少可以包括数据获取模块401、数据处理模块402以及数据存储模块403,其中:
数据获取模块401,用于获取移动终端的第一请求数据,并确定与第一请求数据对应的接口类型;
数据处理模块402,用于当检测到与第一请求数据对应的接口类型为异步接口时,基于预设的请求体-区块对应列表,将第一请求数据发送至与第一请求数据中的请求体大小所对应的第一区块;
数据存储模块403,用于基于第一区块的第一服务器对第一请求数据进行处理,并将处理结果缓存至预设区域,以由移动终端根据预设区域查询处理结果。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数据处理模块具体用于:
在检测到与第一请求数据对应的接口类型为异步接口之后,基于预设的请求体-区块对应列表,将第一请求数据发送至与第一请求数据中的请求体大小所对应的第一区块之前,对第一请求数据进行解析处理,得到第一请求数据中的请求体以及头部信息;
对请求体以及头部信息进行去重处理;
基于预设的请求体-区块对应列表,将第一请求数据发送至与第一请求数据中的请求体大小所对应的第一区块,包括:
基于预设的请求体-区块对应列表,将第一请求数据发送至与经过去重处理后的请求体大小所对应的第一区块。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数据处理模块具体还用于:
在对请求体以及头部信息进行去重处理之后,基于经过去重处理后的请求体以及头部信息生成查询编码,并将查询编码发送至移动终端;
在基于第一区块的服务器对第一请求数据进行处理,并将处理结果缓存至预设区域之后,还包括:
获取移动终端发送的查询编码以及用户身份信息,并在预设区域中查询与查询编码以及用户身份信息所对应的处理结果;
将处理结果反馈至移动终端。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装置还包括:
在获取移动终端的第一请求数据,并确定与第一请求数据对应的接口类型之后,当检测到与第一请求数据对应的接口类型为同步接口时,基于第二服务器对第一请求数据进行处理,并将处理结果反馈至移动终端。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数据存储模块具体用于:
当第一区块的第一服务器为第一类型时,基于第一服务器对第一请求数据进行处理,并计算出处理时间与第一请求数据中的请求体大小之间的比例;
对处理时间与第一请求数据中的请求体大小之间的比例,以及处理时间进行记录,并将处理结果缓存至预设区域;或
当第一区块的第一服务器为第二类型时,检测第一服务器是否存在待处理请求数据队列;
当第一服务器存在待处理请求数据队列时,基于第二服务器对第一请求数据进行处理,并计算出处理时间与第一请求数据中的请求体大小之间的比例;
对处理时间与第一请求数据中的请求体大小之间的比例,以及处理时间进行记录,并将处理结果缓存至预设区域;
当第一服务器不存在待处理请求数据队列时,基于第一服务器对第一请求数据进行处理,并计算出处理时间与第一请求数据中的请求体大小之间的比例;
对处理时间与第一请求数据中的请求体大小之间的比例,以及处理时间进行记录,并将处理结果缓存至预设区域。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数据存储模块具体还用于:
在基于第一区块的第一服务器对第一请求数据进行处理,并将处理结果缓存至预设区域之后,获取移动终端的第二用户数据,并当检测到第二用户数据的接口名称与第一用户数据的接口名称一致时,判断处理时间与第一请求数据中的请求体大小之间的比例是否处于预设第一比例区间;
当处理时间与第一请求数据中的请求体大小之间的比例处于预设第一比例区间时,基于预设的请求体-区块对应列表,将第二请求数据发送至与第二请求数据中的请求体大小所对应的第二区块;
当处理时间与第一请求数据中的请求体大小之间的比例未处于预设第一比例区间时,基于预设的请求体-处理时间对应列表,得到与第二请求数据中的请求体大小所对应的处理时间;
根据与第二请求数据中的请求体大小所对应的处理时间,将第二请求数据发送至第三区块。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数据存储模块具体还用于:
当第二请求数据中的请求体大小超过预设阈值时,对第二请求数据中的请求体进行分块处理;
基于预设的请求体-区块对应列表,将经过分块处理后的每个请求体分别发送至与每个请求体大小所对应的第二区块。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借助软件和/或硬件来实现。本说明书中的“单元”和“模块”是指能够独立完成或与其他部件配合完成特定功能的软件和/或硬件,其中硬件例如可以是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Gate Array,FPGA)、集成电路(Integrated Circuit,IC)等。
请参阅图5,图5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请求数据的优化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5所示,该请求数据的优化处理装置500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501、至少一个网络接口504、用户接口503、存储器505以及至少一个通信总线502。
其中,通信总线502可用于实现上述各个组件的连接通信。
其中,用户接口503可以包括按键,可选用户接口还可以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无线接口。
其中,网络接口504可以但不局限于包括蓝牙模块、NFC模块、Wi-Fi模块等。
其中,处理器501可以包括一个或者多个处理核心。处理器501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请求数据的优化处理装置500内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505内的指令、程序、代码集或指令集,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505内的数据,执行路由请求数据的优化处理装置500的各种功能和处理数据。可选的,处理器501可以采用DSP、FPGA、PLA中的至少一种硬件形式来实现。处理器501可集成CPU、GPU和调制解调器等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其中,CPU主要处理操作系统、用户界面和应用程序等;GPU用于负责显示屏所需要显示的内容的渲染和绘制;调制解调器用于处理无线通信。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调制解调器也可以不集成到处理器501中,单独通过一块芯片进行实现。
其中,存储器505可以包括RAM,也可以包括ROM。可选的,该存储器505包括非瞬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存储器505可用于存储指令、程序、代码、代码集或指令集。存储器505可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用于实现操作系统的指令、用于至少一个功能的指令(比如触控功能、声音播放功能、图像播放功能等)、用于实现上述各个方法实施例的指令等;存储数据区可存储上面各个方法实施例中涉及到的数据等。存储器505可选的还可以是至少一个位于远离前述处理器501的存储装置。如图5所示,作为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的存储器505中可以包括操作系统、网络通信模块、用户接口模块以及请求数据的优化处理应用程序。
具体地,处理器501可以用于调用存储器505中存储的请求数据的优化处理应用程序,并具体执行以下操作:
获取移动终端的第一请求数据,并确定与第一请求数据对应的接口类型;
当检测到与第一请求数据对应的接口类型为异步接口时,基于预设的请求体-区块对应列表,将第一请求数据发送至与第一请求数据中的请求体大小所对应的第一区块;
基于第一区块的第一服务器对第一请求数据进行处理,并将处理结果缓存至预设区域,以由移动终端根据预设区域查询处理结果。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在检测到与第一请求数据对应的接口类型为异步接口之后,基于预设的请求体-区块对应列表,将第一请求数据发送至与第一请求数据中的请求体大小所对应的第一区块之前,还包括:
对第一请求数据进行解析处理,得到第一请求数据中的请求体以及头部信息;
对请求体以及头部信息进行去重处理;
基于预设的请求体-区块对应列表,将第一请求数据发送至与第一请求数据中的请求体大小所对应的第一区块,包括:
基于预设的请求体-区块对应列表,将第一请求数据发送至与经过去重处理后的请求体大小所对应的第一区块。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在对请求体以及头部信息进行去重处理之后,还包括:
基于经过去重处理后的请求体以及头部信息生成查询编码,并将查询编码发送至移动终端;
在基于第一区块的服务器对第一请求数据进行处理,并将处理结果缓存至预设区域之后,还包括:
获取移动终端发送的查询编码以及用户身份信息,并在预设区域中查询与查询编码以及用户身份信息所对应的处理结果;
将处理结果反馈至移动终端。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在获取移动终端的第一请求数据,并确定与第一请求数据对应的接口类型之后,还包括:
当检测到与第一请求数据对应的接口类型为同步接口时,基于第二服务器对第一请求数据进行处理,并将处理结果反馈至移动终端。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基于第一区块的第一服务器对第一请求数据进行处理,并将处理结果缓存至预设区域,包括:
当第一区块的第一服务器为第一类型时,基于第一服务器对第一请求数据进行处理,并计算出处理时间与第一请求数据中的请求体大小之间的比例;
对处理时间与第一请求数据中的请求体大小之间的比例,以及处理时间进行记录,并将处理结果缓存至预设区域;或
当第一区块的第一服务器为第二类型时,检测第一服务器是否存在待处理请求数据队列;
当第一服务器存在待处理请求数据队列时,基于第二服务器对第一请求数据进行处理,并计算出处理时间与第一请求数据中的请求体大小之间的比例;
对处理时间与第一请求数据中的请求体大小之间的比例,以及处理时间进行记录,并将处理结果缓存至预设区域;
当第一服务器不存在待处理请求数据队列时,基于第一服务器对第一请求数据进行处理,并计算出处理时间与第一请求数据中的请求体大小之间的比例;
对处理时间与第一请求数据中的请求体大小之间的比例,以及处理时间进行记录,并将处理结果缓存至预设区域。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在基于第一区块的第一服务器对第一请求数据进行处理,并将处理结果缓存至预设区域之后,还包括:
获取移动终端的第二用户数据,并当检测到第二用户数据的接口名称与第一用户数据的接口名称一致时,判断处理时间与第一请求数据中的请求体大小之间的比例是否处于预设第一比例区间;
当处理时间与第一请求数据中的请求体大小之间的比例处于预设第一比例区间时,基于预设的请求体-区块对应列表,将第二请求数据发送至与第二请求数据中的请求体大小所对应的第二区块;
当处理时间与第一请求数据中的请求体大小之间的比例未处于预设第一比例区间时,基于预设的请求体-处理时间对应列表,得到与第二请求数据中的请求体大小所对应的处理时间;
根据与第二请求数据中的请求体大小所对应的处理时间,将第二请求数据发送至第三区块。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基于预设的请求体-区块对应列表,将第二请求数据发送至与第二请求数据中的请求体大小所对应的第二区块,包括:
当第二请求数据中的请求体大小超过预设阈值时,对第二请求数据中的请求体进行分块处理;
基于预设的请求体-区块对应列表,将经过分块处理后的每个请求体分别发送至与每个请求体大小所对应的第二区块。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方法的步骤。其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任何类型的盘,包括软盘、光盘、DVD、CD-ROM、微型驱动器以及磁光盘、ROM、RAM、EPROM、EEPROM、DRAM、VRAM、闪速存储器设备、磁卡或光卡、纳米系统(包括分子存储器IC),或适合于存储指令和/或数据的任何类型的媒介或设备。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前述的各方法实施例,为了简单描述,故将其都表述为一系列的动作组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悉,本申请并不受所描述的动作顺序的限制,因为依据本申请,某些步骤可以采用其他顺序或者同时进行。其次,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均属于优选实施例,所涉及的动作和模块并不一定是本申请所必须的。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可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服务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或其它的形式。
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为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器包括:U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 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 Memory,RAM)、移动硬盘、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实施例的各种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进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存储器可以包括:闪存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 ROM)、随机存取器(Random AccessMemory,RAM)、磁盘或光盘等。
以上者,仅为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不能以此限定本公开的范围。即但凡依本公开教导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仍属本公开涵盖的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的公开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记载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范围和精神由权利要求限定。

Claims (8)

1.一种请求数据的优化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移动终端的第一请求数据,并确定与所述第一请求数据对应的接口类型;
当检测到与所述第一请求数据对应的接口类型为异步接口时,基于预设的请求体-区块对应列表,将所述第一请求数据发送至与所述第一请求数据中的请求体大小所对应的第一区块;基于所述第一区块的第一服务器对所述第一请求数据进行处理,并将处理结果缓存至预设区域,以由所述移动终端根据所述预设区域查询所述处理结果;
其中,所述基于所述第一区块的第一服务器对所述第一请求数据进行处理,并将处理结果缓存至预设区域,包括:
当所述第一区块的第一服务器为第一类型时,基于所述第一服务器对所述第一请求数据进行处理,并计算出处理时间与所述第一请求数据中的请求体大小之间的比例;
对所述处理时间与所述第一请求数据中的请求体大小之间的比例,以及所述处理时间进行记录,并将处理结果缓存至预设区域;或
当所述第一区块的第一服务器为第二类型时,检测与所述第一类型对应的第一服务器是否存在待处理请求数据队列;
当与所述第一类型对应的第一服务器存在所述待处理请求数据队列时,基于与所述第一类型对应的第一服务器对所述第一请求数据进行处理,并计算出处理时间与所述第一请求数据中的请求体大小之间的比例;
对所述处理时间与所述第一请求数据中的请求体大小之间的比例,以及所述处理时间进行记录,并将处理结果缓存至预设区域;
当与所述第一类型对应的第一服务器不存在所述待处理请求数据队列时,基于与所述第二类型对应的第一服务器对所述第一请求数据进行处理,并计算出处理时间与所述第一请求数据中的请求体大小之间的比例;
对所述处理时间与所述第一请求数据中的请求体大小之间的比例,以及所述处理时间进行记录,并将处理结果缓存至预设区域;
其中,在所述基于所述第一区块的第一服务器对所述第一请求数据进行处理,并将处理结果缓存至预设区域之后,还包括:
获取所述移动终端的第二请求数据,并当检测到所述第二请求数据的接口名称与所述第一请求数据的接口名称一致时,判断所述处理时间与所述第一请求数据中的请求体大小之间的比例是否处于预设第一比例区间;
当所述处理时间与所述第一请求数据中的请求体大小之间的比例处于预设第一比例区间时,基于所述预设的请求体-区块对应列表,将所述第二请求数据发送至与所述第二请求数据中的请求体大小所对应的第二区块;
当所述处理时间与所述第一请求数据中的请求体大小之间的比例未处于所述预设第一比例区间时,基于预设的请求体-处理时间对应列表,得到与所述第二请求数据中的请求体大小所对应的处理时间;
根据与所述第二请求数据中的请求体大小所对应的处理时间,将所述第二请求数据发送至第三区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检测到与所述第一请求数据对应的接口类型为异步接口之后,所述基于预设的请求体-区块对应列表,将所述第一请求数据发送至与所述第一请求数据中的请求体大小所对应的第一区块之前,还包括:
对所述第一请求数据进行解析处理,得到所述第一请求数据中的请求体以及头部信息;
对所述请求体以及所述头部信息进行去重处理;
所述基于预设的请求体-区块对应列表,将所述第一请求数据发送至与所述第一请求数据中的请求体大小所对应的第一区块,包括:
基于预设的请求体-区块对应列表,将所述第一请求数据发送至与经过去重处理后的所述请求体大小所对应的第一区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对所述请求体以及所述头部信息进行去重处理之后,还包括:
基于经过去重处理后的所述请求体以及所述头部信息生成查询编码,并将所述查询编码发送至所述移动终端;
在所述基于所述第一区块的服务器对所述第一请求数据进行处理,并将处理结果缓存至预设区域之后,还包括:
获取所述移动终端发送的所述查询编码以及用户身份信息,并在所述预设区域中查询与所述查询编码以及用户身份信息所对应的处理结果;
将所述处理结果反馈至所述移动终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获取移动终端的第一请求数据,并确定与所述第一请求数据对应的接口类型之后,还包括:
当检测到与所述第一请求数据对应的接口类型为同步接口时,基于第二服务器对所述第一请求数据进行处理,并将处理结果反馈至所述移动终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预设的请求体-区块对应列表,将所述第二请求数据发送至与所述第二请求数据中的请求体大小所对应的第二区块,包括:当所述第二请求数据中的请求体大小超过预设阈值时,对所述第二请求数据中的请求体进行分块处理;
基于所述预设的请求体-区块对应列表,将经过分块处理后的每个请求体分别发送至与每个所述请求体大小所对应的第二区块。
6.一种请求数据的优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移动终端的第一请求数据,并确定与所述第一请求数据对应的接口类型;
数据处理模块,用于当检测到与所述第一请求数据对应的接口类型为异步接口时,基于预设的请求体-区块对应列表,将所述第一请求数据发送至与所述第一请求数据中的请求体大小所对应的第一区块;
数据存储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第一区块的第一服务器对所述第一请求数据进行处理,并将处理结果缓存至预设区域,以由所述移动终端根据所述预设区域查询所述处理结果;
其中,所述基于所述第一区块的第一服务器对所述第一请求数据进行处理,并将处理结果缓存至预设区域,包括:
当所述第一区块的第一服务器为第一类型时,基于所述第一服务器对所述第一请求数据进行处理,并计算出处理时间与所述第一请求数据中的请求体大小之间的比例;
对所述处理时间与所述第一请求数据中的请求体大小之间的比例,以及所述处理时间进行记录,并将处理结果缓存至预设区域;或
当所述第一区块的第一服务器为第二类型时,检测与所述第一类型对应的第一服务器是否存在待处理请求数据队列;
当与所述第一类型对应的第一服务器存在所述待处理请求数据队列时,基于与所述第一类型对应的第一服务器对所述第一请求数据进行处理,并计算出处理时间与所述第一请求数据中的请求体大小之间的比例;
对所述处理时间与所述第一请求数据中的请求体大小之间的比例,以及所述处理时间进行记录,并将处理结果缓存至预设区域;
当与所述第一类型对应的第一服务器不存在所述待处理请求数据队列时,基于与所述第二类型对应的第一服务器对所述第一请求数据进行处理,并计算出处理时间与所述第一请求数据中的请求体大小之间的比例;
对所述处理时间与所述第一请求数据中的请求体大小之间的比例,以及所述处理时间进行记录,并将处理结果缓存至预设区域;
其中,在所述基于所述第一区块的第一服务器对所述第一请求数据进行处理,并将处理结果缓存至预设区域之后,还包括:
获取所述移动终端的第二请求数据,并当检测到所述第二请求数据的接口名称与所述第一请求数据的接口名称一致时,判断所述处理时间与所述第一请求数据中的请求体大小之间的比例是否处于预设第一比例区间;
当所述处理时间与所述第一请求数据中的请求体大小之间的比例处于预设第一比例区间时,基于所述预设的请求体-区块对应列表,将所述第二请求数据发送至与所述第二请求数据中的请求体大小所对应的第二区块;
当所述处理时间与所述第一请求数据中的请求体大小之间的比例未处于所述预设第一比例区间时,基于预设的请求体-处理时间对应列表,得到与所述第二请求数据中的请求体大小所对应的处理时间;
根据与所述第二请求数据中的请求体大小所对应的处理时间,将所述第二请求数据发送至第三区块。
7.一种请求数据的优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以及存储器;
所述处理器与所述存储器连接;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可执行程序代码;
所述处理器通过读取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可执行程序代码来运行与所述可执行程序代码对应的程序,以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8.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所述指令在计算机或处理器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或处理器执行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CN202310367206.7A 2023-04-07 2023-04-07 一种请求数据的优化处理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1654141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367206.7A CN116541416B (zh) 2023-04-07 2023-04-07 一种请求数据的优化处理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367206.7A CN116541416B (zh) 2023-04-07 2023-04-07 一种请求数据的优化处理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541416A CN116541416A (zh) 2023-08-04
CN116541416B true CN116541416B (zh) 2024-03-15

Family

ID=874567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367206.7A Active CN116541416B (zh) 2023-04-07 2023-04-07 一种请求数据的优化处理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541416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45842A (zh) * 2018-01-24 2018-07-31 成都鼎智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处理方法
CN111651285A (zh) * 2020-05-27 2020-09-11 平安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批量业务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2019870A (zh) * 2020-08-27 2020-12-01 北京一起教育信息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消息分级处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2506987A (zh) * 2020-11-19 2021-03-16 杭州趣链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查询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2145016A1 (ja) * 2020-12-28 2022-07-07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データ処理装置、データ処理方法、及びデータ処理プログラム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45842A (zh) * 2018-01-24 2018-07-31 成都鼎智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处理方法
CN111651285A (zh) * 2020-05-27 2020-09-11 平安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批量业务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2019870A (zh) * 2020-08-27 2020-12-01 北京一起教育信息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消息分级处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2506987A (zh) * 2020-11-19 2021-03-16 杭州趣链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查询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2145016A1 (ja) * 2020-12-28 2022-07-07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データ処理装置、データ処理方法、及びデータ処理プログラ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541416A (zh) 2023-08-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109953B (zh) 一种数据查询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04125163B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终端
US10839038B2 (en) Generating configuration information for obtaining web resources
US20160239540A1 (en) Data Query Method and Apparatus, Server, and System
US20160259800A1 (en) Webpage loading method, client and server
CN109669795B (zh) 崩溃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
WO2019019644A1 (zh) 推送服务器分配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9656999B (zh) 大数据量的数据同步方法、设备、存储介质及装置
JP6564532B2 (ja) クライアント−サーバトランザクションをアノテーションするための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WO2019019645A1 (zh) 信息推送任务执行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US20180329797A1 (en) Log output control apparatus, log output control method, and database server
CN110147470B (zh) 一种跨机房数据比对系统及方法
EP3937022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of monitoring interface performance of distributed application,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CN109815405B (zh) 灰度分流方法与系统
WO2019042165A1 (zh) 搜索结果优化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0780950B (zh) 接口元数据管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598597B (zh) 多源日志解析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介质
CN107665235B (zh) 缓存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4398520A (zh) 数据检索方法、系统、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541416B (zh) 一种请求数据的优化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3438302A (zh) 动态资源多级缓存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259229B (zh)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网关设备
CN111191792B (zh) 数据分发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CN107291743B (zh) 数据的调用方法和装置
CN111414383B (zh) 数据请求方法、数据处理系统及计算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