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538877A - 一种便携式隧道爆破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便携式隧道爆破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538877A
CN116538877A CN202310569214.XA CN202310569214A CN116538877A CN 116538877 A CN116538877 A CN 116538877A CN 202310569214 A CN202310569214 A CN 202310569214A CN 116538877 A CN116538877 A CN 11653887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pipe
water
blasting
sliding sleeve
tunnel blas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569214.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蒋梦博
薛海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310569214.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538877A/zh
Publication of CN1165388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53887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42AMMUNITION; BLASTING
    • F42DBLASTING
    • F42D3/00Particular applications of blasting techniques
    • F42D3/04Particular applications of blasting techniques for rock blasting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OR ROCK DRILLING; MINING
    • E21DSHAFTS; TUNNELS; GALLERIES; LARGE UNDERGROUND CHAMBERS
    • E21D9/00Tunnels or galleries, with or without linings; 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making thereof; Layout of tunnels or galleries
    • E21D9/006Tunnels or galleries, with or without linings; 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making thereof; Layout of tunnels or galleries by making use of blasting method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42AMMUNITION; BLASTING
    • F42DBLASTING
    • F42D5/00Safety arrangements
    • F42D5/04Rendering explosive charges harmless, e.g. destroying ammunition; Rendering detonation of explosive charges harmles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ochemistry & Mineralogy (AREA)
  • Geology (AREA)
  • Earth Drill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便携式隧道爆破设备,属于爆破设备技术领域。包括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第一连接管内安装有引爆部,还包括:滑动安装在第一连接管上的滑动套,滑动套远离第二连接管的一端设置有滑槽以及滑动安装在该滑槽内的滑环,滑环与第一连接管之间设置有膨胀机构;滑动套上设置有透水孔以及与该透水孔相适配的水管,第二连接管上固定安装有与水管连接在一起的储水盒;固定安装在滑环内壁上的气囊,滑环上开设有与气囊连通的L形水槽,气囊与引爆部相接触。爆破采用全断面布孔,利用微差爆破技术,分两次起爆,使掏槽眼先爆炸作用于周围岩体,可对深部岩体产生爆破效果,即产生岩体松动,然后周围的辅助眼依次起爆,完成爆破工作。

Description

一种便携式隧道爆破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爆破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携式隧道爆破设备。
背景技术
爆破是利用炸药在空气、水、土石介质或物体中爆炸所产生的压缩、松动、破坏、抛掷及杀伤作用,达到预期目的的一门技术,药包或装药在土石介质或结构物中爆炸时,使土石介质或结构物产生压缩、变形、破坏、松散和抛掷的现象,主要用于土石方工程,以及金属建筑物和构筑物的拆除等。
在对隧道内部的断面爆破时,利用微差爆破技术,分两次起爆,因此需要对爆破断面钻出合理的掏槽眼和辅助眼,辅助眼设置在掏槽眼周围,并且辅助眼的直径要小于掏槽眼,但由于爆破管的直径大小差异甚微,容易在一次爆破后,剩余的爆破管容易被震出,增加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爆破管的直径大小差异甚微,容易在一次爆破后,剩余的爆破管容易被震出,增加安全隐患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便携式隧道爆破设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便携式隧道爆破设备,包括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内安装有引爆部,还包括:滑动安装在第一连接管上的滑动套,所述滑动套远离第二连接管的一端设置有滑槽以及滑动安装在该滑槽内的滑环,所述滑环与第一连接管之间设置有膨胀机构;所述滑动套上设置有透水孔以及与该透水孔相适配的水管,所述第二连接管上固定安装有与水管连接在一起的储水盒;固定安装在滑环内壁上的气囊,所述滑环上开设有与气囊连通的L形水槽,所述气囊与引爆部相接触。
为了增加滑环与水体的接触面积,优选地,所述滑环位于滑动套内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挡水板,所述挡水板与滑动套内底面之间固定安装有第一弹簧。
为了将装置与爆破孔贴合,防止装置掉落,进一步地,所述膨胀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第一连接管上的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与滑环上均固定安装有下连接台,两侧所述下连接台之间转动安装有X形交叉架,所述X形交叉架远离下连接台的一侧转动安装有上连接台,所述上连接台上固定安装有膨胀板;一侧所述上连接台内开设有直线轨,所述X形交叉架的一端滑动安装在直线轨内。
为了将水体引入气囊内,优选地,还包括过盈安装在L形水槽上端的限位球,所述限位球内水平开设有两端贯通的通孔;所述第一连接管导热外缘面上固定安装有磁铁棒,所述磁铁棒的端部贯穿滑环置于L形水槽内。
为了使气囊充水膨胀,进行爆破,进一步地,所述引爆部包括:固定安装在第一连接管内的限位座,所述限位座内固定安装有延迟引信;固定安装在第一连接管的内壁上的转轴,所述转轴上通过扭簧转动安装有锤钉;滑动安装在第一连接管上的安全别针,所述安全别针的一端与气囊相抵,所述安全别针的另一端压制在锤钉上;所述第一连接管远离安全别针一侧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用于吸附安全别针的磁铁块。
为了将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连接在一起,优选地,还包括:弹性安装在第一连接管内的限位销,所述第二连接管上开设有与限位销相适配的销槽。
为了提高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连接的密封性,优选地,固定安装在第二连接管端部的密封圈,所述第一连接管的端部开设有与密封圈相适配的密封槽。
为了使滑动套复位,将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的连接处固定,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管的外缘面上固定安装有一圈凸台,所述凸台与滑动套内壁之间固定安装有第三弹簧。
为了便于安装和拆卸密封盖,并从密封盖处灌入炸药,优选地,所述第二连接管远离第一连接管的一端连接有密封盖,所述密封盖的外缘面上固定安装有防滑胶垫。
为了安装延迟引信,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管远离第二连接管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封堵板,所述封堵板上开设有封堵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便携式隧道爆破设备,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便携式隧道爆破设备,将爆破管分别放入掏槽眼和辅助眼内,利用微差爆破技术,分两次起爆,在泵体的增压下,储水盒内的水体进入滑动套内的储水腔中,在水压的作用下,推动滑环向远离第二连接管的一侧移动,移动的滑环推动X形交叉架转动,使原本堆叠的X形交叉架展开,将膨胀板向外推出,直至与爆破眼内的内壁贴合,将装置固定在爆破眼内,同时,随着水体的继续增压,气囊内部充满水体并膨胀,膨胀后的气囊挤压引爆部,使引爆部爆炸,这样,先固定后爆破的方式,让第一次爆破产生的震动不会将辅助眼内的爆破管震出,提高爆破安全性能;
2、该便携式隧道爆破设备,当滑环向远离第二连接管的一侧移动后,磁铁棒位于L形水槽内的部分与限位球越来越靠近,在限位球内笃定安装有可与磁铁棒相互吸附的金属块,并且金属块位于一侧通孔端部的周围,当磁铁棒与限位球越来越靠近时,限位球受到磁力的影响而转动,限位球内的通孔将储水腔与气囊连通,在泵体的继续增压下,气囊内部充满水体并膨胀,膨胀后的气囊挤压引爆部,使引爆部爆炸,使爆炸产生在固定后,提高安全性能;
3、该便携式隧道爆破设备,向远离第二连接管的一侧滑动滑动套,解除对限位销的约束,限位销在弹性的作用下向上复位,将第二连接管插入第一连接管内,将滑动套复位,受到挤压的限位销向下移动卡进第二连接管上的销槽内,可快速完成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的组装,方便携带与运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便携式隧道爆破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便携式隧道爆破设备的第二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便携式隧道爆破设备的滑环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便携式隧道爆破设备的图1中A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便携式隧道爆破设备的图1中B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便携式隧道爆破设备的图2中C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便携式隧道爆破设备的图2中D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便携式隧道爆破设备的图3中E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连接管;2、第二连接管;201、销槽;3、滑动套;301、滑槽;302、透水孔;4、滑环;401、L形水槽;5、水管;6、储水盒;7、气囊;8、限位座;9、延迟引信;10、转轴;11、扭簧;12、锤钉;13、安全别针;14、磁铁块;15、限位球;1501、通孔;16、磁铁棒;17、固定座;18、下连接台;19、X形交叉架;20、上连接台;2001、直线轨;21、膨胀板;22、挡水板;23、第一弹簧;24、限位销;25、凸台;26、第三弹簧;27、密封盖;28、封堵板;2801、封堵口;29、密封圈;2901、密封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实施例1:
参照图1-图8,一种便携式隧道爆破设备,包括第一连接管1和第二连接管2,第一连接管1内安装有引爆部,在运输阶段,第一连接管1和第二连接管2为两个相互分离的管体,减小了爆破管的长度,便于携带。还包括:滑动安装在第一连接管1上的滑动套3,滑动套3远离第二连接管2的一端设置有滑槽301以及滑动安装在该滑槽301内的滑环4,滑环4与第一连接管1之间设置有膨胀机构;滑动套3上设置有透水孔302以及与该透水孔302相适配的水管5,第二连接管2上固定安装有与水管5连接在一起的储水盒6,在储水盒6内固定安装有用于增压的泵体,泵体将储水盒6内的水体通过水管5输送至滑动套3内;固定安装在滑环4内壁上的气囊7,滑环4上开设有与气囊7连通的L形水槽401,气囊7与引爆部相接触。
参阅图1和图2,在滑动套3远离第二连接管2的一端设置有储水腔,从储水盒6内输送出来的水体直接流入储水腔内,从而挤压滑环4使滑环4移动。
根据隧道爆破的施工方法以及结合现场试验,在爆破断面钻出合理的掏槽眼和辅助眼,辅助眼设置在掏槽眼周围,由于掏槽眼和辅助眼的内径不同,将爆破管分别放入掏槽眼和辅助眼内,调节第一连接管1上的膨胀机构,使装置分别与掏槽眼和辅助眼的内壁贴紧;
爆破采用全断面布孔,利用微差爆破技术,分两次起爆,使掏槽眼先爆炸作用于周围岩体,可对深部岩体产生爆破效果,即产生岩体松动、裂纹及应力场变化,然后周围的辅助眼依次起爆,完成爆破工作。
参阅图1和图2和图7,对本方案中的膨胀机构,进一步进行了优化。
膨胀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第一连接管1上的固定座17,固定座17与滑环4上均固定安装有下连接台18,两侧下连接台18之间转动安装有X形交叉架19,X形交叉架19远离下连接台18的一侧转动安装有上连接台20,上连接台20上固定安装有膨胀板21;一侧上连接台20内开设有直线轨2001,X形交叉架19的一端滑动安装在直线轨2001内。
在泵体的增压下,储水盒6内的水体进入滑动套3内的储水腔中,在水压的作用下,推动滑环4向远离第二连接管2的一侧移动,移动的滑环4推动X形交叉架19转动,使原本堆叠的X形交叉架19展开,将膨胀板21向外推出,直至与爆破眼内的内壁贴合,将装置固定在爆破眼内,这样,在爆破时,第一次爆破产生的震动不会将辅助眼内的爆破管震出,提高爆破安全性能。
参阅图1和图2和图3,更进一步的是,滑环4位于滑动套3内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挡水板22,挡水板22与滑动套3内底面之间固定安装有第一弹簧23。
挡水板22增加了与水体的接触面积,在水压的推动下,带动滑环4在滑动套3内滑动。
实施例2:
参阅图1-图8,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对整个技术方案,进一步进行了优化。
为了驱动引爆部工作。参阅图1和图3和图4。对本实施例中的便携式隧道爆破设备,还包括:过盈安装在L形水槽401上端的限位球15,限位球15内水平开设有两端贯通的通孔1501;第一连接管1导热外缘面上固定安装有磁铁棒16,磁铁棒16的端部贯穿滑环4置于L形水槽401内。
当滑环4向远离第二连接管2的一侧移动后,磁铁棒16位于L形水槽401内的部分与限位球15越来越靠近,在限位球15内笃定安装有可与磁铁棒16相互吸附的金属块,并且金属块位于一侧通孔1501端部的周围,当磁铁棒16与限位球15越来越靠近时,限位球15受到磁力的影响而转动,限位球15内的通孔1501将储水腔与气囊7连通,在泵体的继续增压下,气囊7内部充满水体并膨胀,膨胀后的气囊7挤压引爆部,使引爆部爆炸。
参阅图1和图2和图3和图4和图8,对本实施例中的引爆部,进一步进行了优化。
引爆部包括:固定安装在第一连接管1内的限位座8,限位座8内固定安装有延迟引信9;固定安装在第一连接管1的内壁上的转轴10,转轴10上通过扭簧11转动安装有锤钉12;滑动安装在第一连接管1上的安全别针13,安全别针13的一端与气囊7相抵,安全别针13的另一端压制在锤钉12上;第一连接管1远离安全别针13一侧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用于吸附安全别针13的磁铁块14。
安全别针13受到气囊7的挤压向磁铁块14的一侧移动,而后受到磁力的影响吸附到磁铁块14上,解除了约束的锤钉12在扭簧11弹性复位下敲击延迟引信9,延迟引信9中的敏感材料受到冲击后会被点燃而后产生爆炸。
实施例3:
参阅图1-图8,与实施例2基本相同,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对整个技术方案,进一步进行了优化。
为了方便将第一连接管1和第二连接管2安装在一起,完成组装。参阅图1和图2和图4。对本实施例中的便携式隧道爆破设备,还包括:弹性安装在第一连接管1内的限位销24,第二连接管2上开设有与限位销24相适配的销槽201。
向远离第二连接管2的一侧滑动滑动套3,解除对限位销24的约束,限位销24在弹性的作用下向上复位,将第二连接管2插入第一连接管1内,将滑动套3复位,受到挤压的限位销24向下移动卡进第二连接管2上的销槽201内,可快速完成第一连接管1和第二连接管2的组装。
参阅图6,更进一步的是,固定安装在第二连接管2端部的密封圈29,第一连接管1的端部开设有与密封圈29相适配的密封槽2901。
第一连接管1和第二连接管2安装在一起后,第二连接管2上的密封圈29嵌入第一连接管1上的密封槽2901内,密封圈29可采用橡胶材质,利用自身的弹性弥补缝隙,使第一连接管1和第二连接管2内形成较为封闭的空间。
参阅图1,更进一步的是,第一连接管1的外缘面上固定安装有一圈凸台25,凸台25与滑动套3内壁之间固定安装有第三弹簧26。
第三弹簧26通过复位的弹性势能可以使滑动套3自动复位,并对限位销24施加预紧力,使第一连接管1和第二连接管2安装更加牢固。
参阅图1和图2,更进一步的是,第二连接管2远离第一连接管1的一端连接有密封盖27,密封盖27的外缘面上固定安装有防滑胶垫。
在密封盖27的内侧开设有内螺纹,第二连接管2的外侧的一端开设有外螺纹,第二连接管2与密封盖27通过螺纹固定连接,方便向第一连接管1和第二连接管2的内部填充爆炸物。
参阅图1和图2,更进一步的是,第一连接管1远离第二连接管2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封堵板28,封堵板28上开设有封堵口2801。
封堵口2801用于安装延迟引信9,安装完成后再用封口泥将封堵口2801堵住,使第一连接管1和第二连接管2形成一个完整的爆破管。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便携式隧道爆破设备,包括第一连接管(1)和第二连接管(2),所述第一连接管(1)内安装有引爆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滑动安装在第一连接管(1)上的滑动套(3),所述滑动套(3)远离第二连接管(2)的一端设置有滑槽(301)以及滑动安装在该滑槽(301)内的滑环(4),所述滑环(4)与第一连接管(1)之间设置有膨胀机构;
所述滑动套(3)上设置有透水孔(302)以及与该透水孔(302)相适配的水管(5),所述第二连接管(2)上固定安装有与水管(5)连接在一起的储水盒(6);
固定安装在滑环(4)内壁上的气囊(7),所述滑环(4)上开设有与气囊(7)连通的L形水槽(401),所述气囊(7)与引爆部相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隧道爆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滑环(4)位于滑动套(3)内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挡水板(22),所述挡水板(22)与滑动套(3)内底面之间固定安装有第一弹簧(2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携式隧道爆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膨胀机构包括:
固定安装在第一连接管(1)上的固定座(17),所述固定座(17)与滑环(4)上均固定安装有下连接台(18),两侧所述下连接台(18)之间转动安装有X形交叉架(19),所述X形交叉架(19)远离下连接台(18)的一侧转动安装有上连接台(20),所述上连接台(20)上固定安装有膨胀板(21);
一侧所述上连接台(20)内开设有直线轨(2001),所述X形交叉架(19)的一端滑动安装在直线轨(2001)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隧道爆破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过盈安装在L形水槽(401)上端的限位球(15),所述限位球(15)内水平开设有两端贯通的通孔(1501);
所述第一连接管(1)导热外缘面上固定安装有磁铁棒(16),所述磁铁棒(16)的端部贯穿滑环(4)置于L形水槽(401)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便携式隧道爆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引爆部包括:
固定安装在第一连接管(1)内的限位座(8),所述限位座(8)内固定安装有延迟引信(9);
固定安装在第一连接管(1)的内壁上的转轴(10),所述转轴(10)上通过扭簧(11)转动安装有锤钉(12);
滑动安装在第一连接管(1)上的安全别针(13),所述安全别针(13)的一端与气囊(7)相抵,所述安全别针(13)的另一端压制在锤钉(12)上;
所述第一连接管(1)远离安全别针(13)一侧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用于吸附安全别针(13)的磁铁块(1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隧道爆破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弹性安装在第一连接管(1)内的限位销(24),所述第二连接管(2)上开设有与限位销(24)相适配的销槽(20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隧道爆破设备,其特征在于,固定安装在第二连接管(2)端部的密封圈(29),所述第一连接管(1)的端部开设有与密封圈(29)相适配的密封槽(290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隧道爆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管(1)的外缘面上固定安装有一圈凸台(25),所述凸台(25)与滑动套(3)内壁之间固定安装有第三弹簧(26)。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隧道爆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管(2)远离第一连接管(1)的一端连接有密封盖(27),所述密封盖(27)的外缘面上固定安装有防滑胶垫。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隧道爆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管(1)远离第二连接管(2)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封堵板(28),所述封堵板(28)上开设有封堵口(2801)。
CN202310569214.XA 2023-05-19 2023-05-19 一种便携式隧道爆破设备 Pending CN11653887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569214.XA CN116538877A (zh) 2023-05-19 2023-05-19 一种便携式隧道爆破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569214.XA CN116538877A (zh) 2023-05-19 2023-05-19 一种便携式隧道爆破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538877A true CN116538877A (zh) 2023-08-04

Family

ID=874540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569214.XA Pending CN116538877A (zh) 2023-05-19 2023-05-19 一种便携式隧道爆破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538877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634375B2 (ja) エアギャップを有する爆薬チューブ管、及びこれを用いた岩盤発破工法
US20240060377A1 (en) Ballistically actuated wellbore tool
JP3442066B2 (ja) 地中に水平孔を形成するための爆発放射器とその組立体およびそれを利用した発破方法
WO2006098927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ccess to features of a medical instrument
CN202630821U (zh) 切缝管定向聚能断裂爆破装置
EA036655B1 (ru) Механизм производства взрывов или выстрелов с системой дозирования и временной задержки
CN113982556B (zh) 一种逐级聚能燃爆压裂非常规气藏强化抽采系统及方法
WO2012015193A3 (ko) 안포폭약 충진 케이스 및 이를 이용한 암석 발파공법
CA2493447C (en) Handheld tool for breaking up rock
CN206670477U (zh) 轴向递进式二次高效爆破装置的爆破装置
CN112761587A (zh) 一种钻孔甲烷多级脉冲聚能燃爆强化抽采方法
CA2599106C (en) Handheld pneumatic tool for breaking up rock
CN116538877A (zh) 一种便携式隧道爆破设备
JP2013524159A (ja) 岩石破砕装置
RU2120028C1 (ru) Кумулятивный скважинный перфоратор
US7413015B2 (en) Perforating gun
KR20040011893A (ko) 폭약 발파장치 및 방법
CN206670474U (zh) 一种高效爆破装置的爆破的爆破结构
CN108731560B (zh) 一种高效爆破装置的爆破结构
CN108952667B (zh) 一种基于裂缝剂的矿山岩体超深孔预裂装置
CN113670149B (zh) 一种矿山爆破减震施工工艺
RU2705430C2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заряжания горизонтального шпура
CN118008241A (zh) 一种自封隔燃气动力压裂油层的装置与方法
CN116642389A (zh) 上向深孔爆破快速封孔方法
KR920005961B1 (ko) 무진동암반발파공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