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530200A - 广播消息的发送方法、接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广播消息的发送方法、接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530200A
CN116530200A CN202180076630.5A CN202180076630A CN116530200A CN 116530200 A CN116530200 A CN 116530200A CN 202180076630 A CN202180076630 A CN 202180076630A CN 116530200 A CN116530200 A CN 11653020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roadcast message
message type
messages
layer
resource po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8007663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冷冰雪
卢前溪
杨皓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ublication of CN1165302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53020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4Direct-mode setup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广播消息的发送方法、接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涉及无线通信领域,所述方法包括:在向侧行通信中的远端终端发送广播消息的过程中,指示广播消息的广播消息类型。中继终端通过向远端终端发送广播消息,便能够指示广播消息的消息类型,能够实现将不同类型的广播消息进行区分。

Description

广播消息的发送方法、接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无线通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广播消息的发送方法、接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无线通信网络中,中继终端(User Equipment,UE)与远端终端之间能够通过侧行链路(Sidelink)传输消息,中继终端用于转发远端终端与网络设备间传输的消息。
无线通信网络中的部分消息需要在中继终端与远端终端建立PC5接口的连接前,由中继终端通过侧行链路以广播的形式向远端终端发送,例如发现消息以及转发的系统消息等。这些消息与建立PC5接口的连接后传输的消息不同,并且这些消息不适合和其他消息复用在相同资源上传输,因此需要将它们区分开。
但是,针对不同消息的区分,还需要进一步讨论研究。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广播消息的发送方法、接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根据本申请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广播消息的发送方法,所述方法由侧行通信中的中继终端执行,所述方法包括:
在向侧行通信中的远端终端发送广播消息的过程中,指示所述广播消息的广播消息类型。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广播消息的接收方法,所述方法由侧行通信中的远端终端执行,所述方法包括:
在接收侧行通信中的中继终端发送的广播消息的过程中,确定所述广播消息的广播消息类型;
执行与所述广播消息类型对应的响应操作。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广播消息的发送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在向侧行通信中的远端终端发送广播消息的过程中,指示所述广播消息的广播消息类型。
在一个可选的设计中,所述发送模块,用于:
向侧行通信中的远端终端发送广播消息,所述广播消息携带有专用的层二标识,所述专用的层二标识用于标识所述广播消息类型。
在一个可选的设计中,所述专用的层二标识包括如下至少之一:
第一层二标识,所述第一层二标识用于标识所述广播消息类型中的发现消息;
第二层二标识,所述第二层二标识用于标识所述广播消息类型中的转发的系统消息;
第三层二标识,所述第三层二标识用于标识所述广播消息类型中的寻呼消息;
第四层二标识,所述第四层二标识用于标识所述广播消息类型中的直连通信请求消息。
在一个可选的设计中,所述专用的层二标识是网络设备配置的;
或,
所述专用的层二标识是应用服务器配置的;
或,
所述专用的层二标识是运营商约定的。
在一个可选的设计中,所述中继终端中存储有第一对应关系,所述第一对应关系包括所述专用的层二标识与所述广播消息类型的对应关系。
在一个可选的设计中,所述第一层二标识不用于标识除所述广播消息类型中的发现消息以外的消息;
所述第二层二标识不用于标识除所述广播消息类型中的转发的系统消息以外的消息;
所述第三层二标识不用于标识除所述广播消息类型中的寻呼消息以外的消息;
所述第四层二标识不用于标识除所述广播消息类型中的直连通信请求消息以外的消息。
在一个可选的设计中,所述发送模块,用于:
使用专用资源池向所述侧行通信中的远端终端发送广播消息,所述专用资源池是与所述广播消息类型对应的资源池。
在一个可选的设计中,所述专用资源池包括如下至少之一:
第一资源池,所述第一资源池用于发送所述广播消息类型中的发现消息;
第二资源池,所述第二资源池用于发送所述广播消息类型中的转发的系统消息;
第三资源池,所述第三资源池用于发送所述广播消息类型中的寻呼消息;
第四资源池,所述第四资源池用于发送所述广播消息类型中的直连通信请求消息。
在一个可选的设计中,所述专用资源池是网络设备配置的;
或,
所述专用资源池是预配置的;
或,
所述专用资源池是通信协议约定的。
在一个可选的设计中,所述中继终端中存储有第二对应关系,所述第二对应关系包括所述专用资源池配置与所述广播消息类型的对应关系。
在一个可选的设计中,所述第一资源池不用于发送除所述广播消息类型中的发现消息以外的消息;
所述第二资源池不用于发送除所述广播消息类型中的转发的系统消息以外的消息;
所述第三资源池不用于发送除所述广播消息类型中的寻呼消息以外的消息;
所述第四资源池不用于发送除所述广播消息类型中的直连通信请求消息以外的消息。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广播消息的接收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在接收侧行通信中的中继终端发送的广播消息的过程中,确定所述广播消息的广播消息类型;
执行模块,用于执行与所述广播消息类型对应的响应操作。
在一个可选的设计中,所述接收模块,用于:
接收侧行通信中的中继终端发送的广播消息,所述广播消息携带有专用的层二标识,所述专用的层二标识用于标识所述广播消息类型。
在一个可选的设计中,所述专用的层二标识包括如下至少之一:
第一层二标识,所述第一层二标识用于标识所述广播消息类型中的发现消息;
第二层二标识,所述第二层二标识用于标识所述广播消息类型中的转发的系统消息;
第三层二标识,所述第三层二标识用于标识所述广播消息类型中的寻呼消息;
第四层二标识,所述第四层二标识用于标识所述广播消息类型中的直连通信请求消息。
在一个可选的设计中,所述专用的层二标识是网络设备配置的;
或,
所述专用的层二标识是应用服务器配置的;
或,
所述专用的层二标识是运营商约定的。
在一个可选的设计中,所述远端终端中存储有第三对应关系,所述第三对应关系包括所述专用的层二标识与所述广播消息类型的对应关系。
在一个可选的设计中,所述第一层二标识不用于标识除所述广播消息类型中的发现消息以外的消息;
所述第二层二标识不用于标识除所述广播消息类型中的转发的系统消息以外的消息;
所述第三层二标识不用于标识除所述广播消息类型中的寻呼消息以外的消息;
所述第四层二标识不用于标识除所述广播消息类型中的直连通信请求消息以外的消息。
在一个可选的设计中,所述接收模块,用于:
使用专用资源池接收所述侧行通信中的中继终端发送的广播消息,所述专用资源池是与所述广播消息类型对应的资源池。
在一个可选的设计中,所述专用资源池包括如下至少之一:
第一资源池,所述第一资源池用于接收所述广播消息类型中的发现消息;
第二资源池,所述第二资源池用于接收所述广播消息类型中的转发的系统消息;
第三资源池,所述第三资源池用于接收所述广播消息类型中的寻呼消息;
第四资源池,所述第四资源池用于接收所述广播消息类型中的直连通信请求消息。
在一个可选的设计中,所述专用资源池是网络设备配置的;
或,
所述专用资源池是预配置的;
或,
所述专用资源池是通信协议约定的。
在一个可选的设计中,所述远端终端中存储有第四对应关系,所述第四对应关系包括所述专用资源池与所述广播消息类型的对应关系。
在一个可选的设计中,所述第一资源池不用于接收除所述广播消息类型中的发现消息以外的消息;
所述第二资源池不用于接收除所述广播消息类型中的转发的系统消息以外的消息;
所述第三资源池不用于接收除所述广播消息类型中的寻呼消息以外的消息;
所述第四资源池不用于接收除所述广播消息类型中的直连通信请求消息以外的消息。
在一个可选的设计中,所述执行模块,用于:
响应于所述广播消息类型为发现消息,执行发现响应操作,并确定是否接入中继终端。
在一个可选的设计中,所述执行模块,用于:
响应于所述广播消息类型为转发的系统消息,确定是否接入中继终端;
响应于确定接入中继终端,根据所述广播消息中的配置信息执行接入网络操作。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所述终端包括:处理器;与所述处理器相连 的收发器;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的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加载并执行所述可执行指令以实现如上述方面所述的广播消息的发送方法或广播消息的接收方法。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可执行指令,所述可执行指令由所述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如上述方面所述的广播消息的发送方法或广播消息的接收方法。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可执行指令,所述可执行指令由所述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如上述方面所述的广播消息的发送方法或广播消息的接收方法。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芯片,所述芯片用于执行以实现如上述方面所述的广播消息的发送方法或广播消息的接收方法。
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至少包括如下有益效果:
通过中继终端向远端终端发送广播消息,能够指示广播消息的消息类型,能够实现将不同类型的广播消息进行区分。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通信系统的网络架构图;
图2是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广播消息的发送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广播消息的接收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本申请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广播消息的接收方法的流程图;
图5是本申请又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广播消息的接收方法的流程图;
图6是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广播消息的发送装置的框图;
图7是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广播消息的接收装置的框图;
图8是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在长期演进技术(Long Term Evolution,LTE)中,终端与终端之间进行通信是基于设备到设备(Device-to-Device,D2D)通信技术实现的,终端与终端之间进行通信还能够基于车用无线通信技术(Vehicle to X,V2X)实现。D2D以及V2X均是一种侧行链路传输技术,其与传统的蜂窝系统中通信数据通过基站接收或者发送的方式不同。在实际的场景中,例如基于V2X的车联网系统中,不同的车载终端之间能够直接通信,因此传输消息的链路具有更高的频谱效率以及更低的传输时延。目前,在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3GPP)中,终端间的通信定义了两种传输模式:分别为模式A和模式B。
在模式A中,终端的传输资源是由基站分配的,终端根据基站分配的资源在侧行链路上进行数据的发送。基站可以为终端分配单次传输的资源,也可以为终端分配半静态传输的资 源。
在模式B中,终端可以在资源池中选取一个资源进行数据的传输。
在3GPP的Rel(Release)12和13中,主要对基于临近的服务(Proximity based Service,ProSe)场景进行了研究,其主要针对公共安全类的业务。在ProSe中,网络设备通过配置资源池在时域上的位置,例如资源池在时域上非连续,达到终端在侧行链路上非连续发送或接收数据,从而达到省电的效果。
在3GPP的Rel-14/15中,V2X针对车与车进行通信的场景进行了研究,其主要面向相对高速移动的车车、车人通信的业务。由于车载系统具有持续的供电,因此功率效率不是主要问题,而数据传输的时延是主要问题,因此在系统设计上要求终端设备进行连续的发送和接收。
在3GPP的Rel-14中,主要研究了D2D的进一步增强(Further Enhancements to LTE Device to Device,FeD2D),从而满足可穿戴设备通过手机接入网络的场景,其主要面向是低移动速度以及低功率接入的场景。
全球性5G标准(5G New Radio,5GNR)中的V2X在LTE中的V2X的基础上,传输消息不再局限于广播场景,而是进一步拓展到了单播和组播的场景。类似于LTE中的V2X,5GNR中的V2X也存在上述AB两种资源授权的模式。更进一步,终端可能处在一个混合的模式下,即既可以使用模式A进行资源的获取,又同时可以使用模式B进行资源的获取。该资源获取通过侧行链路授权的方式指示,即侧行链路授权指示相应的物理侧链控制信道(Physical Sidelink Control Channe,PSCCH)与PSSCH资源的时频位置。不同于LTE中的V2X,除了无反馈的、终端自主发起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HARQ)重传,5GNR中的V2X引入了基于反馈的HARQ重传,不限于单播通信,也包括组播通信。
在Rel-13的ProSe中,3GPP引入了基于层3中继的UE-to-network中继功能,即远端终端通过中继终端接入网络设备(例如基站),中继终端承担网络互联协议(Internet Protocol,IP)层中继的功能,在远端终端和网络设备间传递数据,远端终端和中继终端通过侧行链路相连。在远端终端接入网络设备的过程中,中继终端向网络设备上报远端终端的身份标识号(Identity Document,ID)以及IP信息。根据此上报消息,网络设备获知中继终端和远端终端的关联关系,从而进行相应的承载或会话管理以及配置,从而使得远端终端通过中继终端连接到网络。
在Rel-15的FeD2D中,3GPP研究了基于层2中继的UE-to-network中继功能,即远端终端通过中继终端接入网络,中继终端承担适应层(无线链路层控制协议层之上,分组数据汇聚协议层之下)中继的功能,在远端终端和网络设备间传递数据,而远端终端和中继终端通过侧行链路相连。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能够用于通过侧行链路进行通信的远端终端以及中继终端中。
图1示出了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系统架构的示意图。该系统架构可以包括:远端终端10、中继终端20和网络设备30。
远端终端10的数量通常为多个,每一个网络设备30所管理的小区内可以分布一个或多个远端终端10。远端终端10可以包括各种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他处理设备,以及各种形式的用户设备、移 动台(Mobile Station,MS)等等。为方便描述,上面提到的设备统称为远端终端。
中继终端20的数量通常为多个,每一个网络设备30所管理的小区内可以分布一个或多个中继终端20。中继终端20可以包括各种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他处理设备,以及各种形式的用户设备、移动台(Mobile Station,MS)等等。为方便描述,上面提到的设备统称为中继终端。
网络设备30用于为远端终端10以及中继终端20提供无线通信功能的设备。网络设备30可以包括各种形式的宏基站,微基站,中继站,接入点等等。在采用不同的无线接入技术的系统中,网络设备30的名称可能会有所不同,例如在5G NR系统中,称为5G基站(5G Node B,gNodeB/gNB)。
远端终端10与中继终端20之间通过侧行链路建立连接,可以通过直连通信接口(如PC5接口)互相通信,中继终端20可以通过侧行链路向远端终端广播网络设备的消息。远端终端10与中继终端20之间通过侧行链路直接进行通信数据传输,不同于传统的蜂窝系统中通信数据通过网络设备接收或者发送,该传输过程具有时延短、开销小等特点,适合用于地理位置接近的两个终端(如车载设备和地理位置接近的其它周边设备)之间的通信。网络设备30与中继终端20之间通过某种空中技术互相通信,例如Uu接口。
图2示出了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广播消息的发送方法的流程图。图2以该方法应用于图1所示的通信系统中的中继终端来举例说明。该方法包括:
步骤202:在向侧行通信中的远端终端发送广播消息的过程中,指示广播消息的广播消息类型。
该侧行通信指通过侧行链路进行的通信。该中继终端与远端终端通过侧行链路建立连接关系,该中继终端与远端终端能够通过侧行链路直接通信。中继终端能够与网络设备(例如基站)通信,远端终端通过中继终端转发网络设备的消息,实现与网络设备进行通信。中继终端与远端终端在建立PC5接口的连接前,中继终端会通过广播的形式向远端终端发送广播消息。远端终端能够根据该广播消息,确定是否接入该中继终端,并根据广播消息执行对应的响应操作。该广播消息的消息类型包括发现消息、转发的系统消息、寻呼(paging)消息、直连通信请求(Direct Communication Request,DCR)消息、以及其他消息。远端终端接收到DCR消息后,如果同意建立单播同路就会回复直连通信接受(Direct Communication Accept,DCA)消息。可选地,中继终端能够通过广播消息中携带的标识或发送该广播消息所使用的资源池实现指示广播消息的广播消息类型。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中继终端通过向远端终端发送广播消息,能够指示广播消息的消息类型,能够实现将不同类型的广播消息进行区分。
图3示出了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广播消息的接收方法的流程图。图5以该方法应用于图1所示的通信系统中的远端终端来举例说明。该方法包括:
步骤302:在接收侧行通信中的中继终端发送的广播消息的过程中,确定广播消息的广播消息类型。
该中继终端与远端终端通过侧行链路建立连接关系,该中继终端与远端终端能够通过侧行链路直接通信。中继终端能够与网络设备(例如基站)通信,远端终端通过中继终端转发消息,实现与网络设备进行通信。可选地,在远端终端接收广播消息的过程中,能够根据广 播消息中携带的标识或发送广播消息所使用的资源池,确定广播消息的消息类型。该广播消息的消息类型包括发现消息、转发的系统消息、寻呼消息、直连通信请求消息、以及其他消息。
步骤304:执行与广播消息类型对应的响应操作。
远端终端在接收到不同广播消息类型的广播消息后,会根据广播消息类型执行对应的响应操作。例如在接收到发现消息时,远端终端会执行发现响应过程,并决定是否接入该中继终端。在接收到转发的系统消息时,远端终端会选择是否接入该中继终端,并进一步根据系统消息中的配置执行接入网络的过程。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远端终端在接收到广播消息的过程中,能够确定广播消息的广播消息类型,从而能够实现将不同类型的广播消息进行区分。进而能够根据不同广播消息类型的广播消息执行对应的响应操作。
可选地,中继终端能够通过广播消息中携带的专用的层二标识或专用资源池实现指示广播消息的广播消息类型。
1.通过广播消息中携带的专用的层二标识指示广播消息的广播消息类型
图4示出了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广播消息的接收方法的流程图。图4以该方法应用于图1所示的通信系统来举例说明。该方法包括:
步骤402:中继终端向侧行通信中的远端终端发送广播消息,广播消息携带有专用的层二标识。
该专用的层二标识用于标识该广播消息类型。该广播消息的消息类型包括发现消息、转发的系统消息、寻呼消息、直连通信请求消息、以及其他消息。中继终端在广播携带有该专用的层二标识的广播消息时,周围所有的远端终端都能够接收到。该专用的层二标识由中继终端内部的ProSe层获取,之后再发送至中继终端内部的AS层。AS层用于实现中继终端对应的无线通信接口的相关功能,例如包括:无线承载管理(包括无线承载分配、建立、修改与释放)、无线信道处理(包括信道编码与调制)、加密(针对AS层自身的加密)以及移动性管理(如小区选择、切换小区以及小区重选等)等。对于终端的AS层,在终端需要发送发现消息、转发的系统消息、寻呼消息、直连通信请求消息时,需要发送携带有对应的专用的层二标识的广播消息。该中继终端中存储有第一对应关系,第一对应关系包括专用的层二标识与广播消息类型的对应关系。
可选地,专用的层二标识包括如下至少之一:
·第一层二标识,第一层二标识用于标识广播消息类型中的发现消息;
·第二层二标识,第二层二标识用于标识广播消息类型中的转发的系统消息;
·第三层二标识,第三层二标识用于标识广播消息类型中的寻呼消息;
·第四层二标识,第四层二标识用于标识广播消息类型中的直连通信请求消息。
其中,第一层二标识、第二层二标识、第三层二标识以及第四层二标识互不相同。对于其他需要分类的广播消息,还能够通过其他不同的专用的层二标识进行标识。对于ProSe层,在需要区分不同类型的广播消息的情况下,还需保证第一层二标识不用于标识除广播消息类型中的发现消息以外的消息,以及第二层二标识不用于标识除广播消息类型中的转发的系统消息以外的消息,以及第三层二标识不用于标识除广播消息类型中的寻呼消息以外的消息,以及第四层二标识不用于标识除广播消息类型中的直连通信请求消息以外的消息。
可选地,专用的层二标识是网络设备配置的,或,专用的层二标识是应用服务器配置的,或,专用的层二标识是运营商约定的。该网络设备能够为核心网设备。该应用服务器是提供应用服务的服务器,运营商通过在USIM卡中定义专用的层二标识,能够为安装有USIM卡的中继终端和远端终端实现配置该专用的层二标识。并且,网络设备配置的专用的层二标识和ProSe应用相对应。
步骤404:远端终端在接收侧行通信中的中继终端发送的广播消息的过程中,确定广播消息的广播消息类型。
远端终端通过接收侧行通信中的中继终端发送的携带有专用的层二标识的广播消息,能够实现确定广播消息的广播消息类型。该远端终端中存储有第三对应关系,第三对应关系包括专用的层二标识与广播消息类型的对应关系,使得远端终端能够根据专用的层二标识分辨广播消息类型。对于远端终端的AS层,需要监听携带有专用的层二标识的广播消息,之后根据广播消息类型执行相应的操作。
步骤406:远端终端执行与广播消息类型对应的响应操作。
响应于广播消息类型为发现消息,远端终端会执行发现响应操作,并确定是否接入中继终端。响应于广播消息类型为转发的系统消息,远端终端会确定是否接入中继终端,之后响应于确定接入中继终端,远端终端会根据广播消息中的配置信息执行接入网络操作。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中继终端通过向远端终端发送广播消息,能够指示广播消息的消息类型,能够实现将不同类型的广播消息进行区分。
另外,通过专用的层二标识来标识广播消息类型,提供了一种简单便捷的指示广播消息类型的方式。通过不同的专用的层二标识来标识广播消息类型,以及每一个专用的层二标识只标识一种广播消息类型,保证专用的层二标识的唯一性。由不同对象来配置专用的层二标识,能够实现灵活配置专用的层二标识。
2.通过专用资源池指示广播消息的广播消息类型
图5出了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广播消息的接收方法的流程图。图5以该方法应用于图1所示的通信系统来举例说明。该方法包括:
步骤502:中继终端使用专用资源池向侧行通信中的远端终端发送广播消息,专用资源池是与广播消息类型对应的资源池。
该专用资源池是与广播消息类型对应的资源池,专用资源池包括时域信息以及频域信息等。该广播消息的消息类型包括发现消息、转发的系统消息、寻呼消息、直连通信请求消息、以及其他消息。该中继终端中存储有第二对应关系,第二对应关系包括专用资源池与广播消息类型的对应关系。
可选地,专用资源池包括如下至少之一:
·第一资源池,第一资源池用于发送广播消息类型中的发现消息;
·第二资源池,第二资源池用于发送广播消息类型中的转发的系统消息;
·第三资源池,第三资源池用于发送广播消息类型中的寻呼消息;
·第四资源池,第四资源池用于发送广播消息类型中的直连通信请求消息。
其中,第一资源池、第二资源池、第三资源池与第四资源池互不相同。对于其他需要分类的广播消息,还能够通过其他不同的专用资源池来发送广播消息。
可选地,专用资源池是网络设备配置的,或,专用资源池是预配置的,或,专用资源池 是通信协议约定的。该网络设备能够为核心网设备。
并且,第一资源池不用于发送除广播消息类型中的发现消息以外的消息,第二资源池不用于发送除广播消息类型中的转发的系统消息以外的消息,第三资源池不用于发送除广播消息类型中的寻呼消息以外的消息,第四资源池不用于发送除广播消息类型中的直连通信请求消息以外的消息。
步骤504:远端终端在接收侧行通信中的中继终端发送的广播消息的过程中,确定广播消息的广播消息类型。
远端终端使用专用资源池接收侧行通信中的中继终端发送的广播消息,能够确定广播消息的消息类型。远端终端中存储有第四对应关系,第四对应关系包括专用资源池与广播消息类型的对应关系,使得远端终端能够根据接收广播消息使用的专用资源池分辨广播消息类型。远端终端需监听该专用资源池内的所有消息,之后根据接收到的消息执行相应操作。
步骤506:远端终端执行与广播消息类型对应的响应操作。
响应于广播消息类型为发现消息,远端终端会执行发现响应操作,并确定是否接入中继终端。响应于广播消息类型为转发的系统消息,远端终端会确定是否接入中继终端,之后响应于确定接入中继终端,远端终端会根据广播消息中的配置信息执行接入网络操作。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案,能够支持在远端终端处于IDLE(空闲)、INACTIVE(非活动)或CONNECTED(连接)状态,以及中继终端处于IDLE、INACTIVE或CONNECTED状态下应用。同一时刻远端终端与中继终端所处的状态相同或不同。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远端终端在接收到广播消息的过程中,能够确定广播消息的广播消息类型,从而能够实现将不同类型的广播消息进行区分。进而能够根据不同广播消息类型的广播消息执行对应的响应操作。
另外,通过专用资源池来发送或接收广播消息,提供了一种简单便捷的指示或确定广播消息类型的方式。通过不同的专用资源池来发送或接收广播消息,以及每一个专用资源池只发送或接收一种广播消息类型,保证专用资源池的唯一性。由不同对象来配置专用资源池,能够实现灵活配置专用资源池。
上述各个实施例可以单独实施,也可以自由组合实施。
图6示出了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广播消息的发送装置的框图。如图6所示,该装置60包括:
发送模块601,用于在向侧行通信中的远端终端发送广播消息的过程中,指示广播消息的广播消息类型。
在一个可选的设计中,发送模块601,用于:
向侧行通信中的远端终端发送广播消息,广播消息携带有专用的层二标识,专用的层二标识用于标识广播消息类型。
在一个可选的设计中,专用的层二标识包括如下至少之一:
第一层二标识,第一层二标识用于标识广播消息类型中的发现消息;
第二层二标识,第二层二标识用于标识广播消息类型中的转发的系统消息;
第三层二标识,第三层二标识用于标识广播消息类型中的寻呼消息;
第四层二标识,第四层二标识用于标识广播消息类型中的直连通信请求消息。
在一个可选的设计中,专用的层二标识是网络设备配置的;
或,
专用的层二标识是应用服务器配置的;
或,
专用的层二标识是运营商约定的。
在一个可选的设计中,中继终端中存储有第一对应关系,第一对应关系包括专用的层二标识与广播消息类型的对应关系。
在一个可选的设计中,第一层二标识不用于标识除广播消息类型中的发现消息以外的消息;
第二层二标识不用于标识除广播消息类型中的转发的系统消息以外的消息;
第三层二标识不用于标识除广播消息类型中的寻呼消息以外的消息;
第四层二标识不用于标识除广播消息类型中的直连通信请求消息以外的消息。
在一个可选的设计中,发送模块601,用于:
使用专用资源池向侧行通信中的远端终端发送广播消息,专用资源池是与广播消息类型对应的资源池。
在一个可选的设计中,专用资源池包括如下至少之一:
第一资源池,第一资源池用于发送广播消息类型中的发现消息;
第二资源池,第二资源池用于发送广播消息类型中的转发的系统消息;
第三资源池,第三资源池用于发送广播消息类型中的寻呼消息;
第四资源池,第四资源池用于发送广播消息类型中的直连通信请求消息。
在一个可选的设计中,专用资源池是网络设备配置的;
或,
专用资源池是预配置的;
或,
专用资源池是通信协议约定的。
在一个可选的设计中,中继终端中存储有第二对应关系,第二对应关系包括专用资源池配置与广播消息类型的对应关系。
在一个可选的设计中,第一资源池不用于发送除广播消息类型中的发现消息以外的消息;
第二资源池不用于发送除广播消息类型中的转发的系统消息以外的消息;
第三资源池不用于发送除广播消息类型中的寻呼消息以外的消息;
第四资源池不用于发送除广播消息类型中的直连通信请求消息以外的消息。
图7示出了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广播消息的接收装置的框图。如图7所示,该装置70包括:
接收模块701,用于在接收侧行通信中的中继终端发送的广播消息的过程中,确定广播消息的广播消息类型;
执行模块702,用于执行与广播消息类型对应的响应操作。
在一个可选的设计中,接收模块701,用于:
接收侧行通信中的中继终端发送的广播消息,广播消息携带有专用的层二标识,专用的层二标识用于标识广播消息类型。
在一个可选的设计中,专用的层二标识包括如下至少之一:
第一层二标识,第一层二标识用于标识广播消息类型中的发现消息;
第二层二标识,第二层二标识用于标识广播消息类型中的转发的系统消息;
第三层二标识,第三层二标识用于标识广播消息类型中的寻呼消息;
第四层二标识,第四层二标识用于标识广播消息类型中的直连通信请求消息。
在一个可选的设计中,专用的层二标识是网络设备配置的;
或,
专用的层二标识是应用服务器配置的;
或,
专用的层二标识是运营商约定的。
在一个可选的设计中,远端终端中存储有第三对应关系,第三对应关系包括专用的层二标识与广播消息类型的对应关系。
在一个可选的设计中,第一层二标识不用于标识除广播消息类型中的发现消息以外的消息;
第二层二标识不用于标识除广播消息类型中的转发的系统消息以外的消息;
第三层二标识不用于标识除广播消息类型中的寻呼消息以外的消息;
第四层二标识不用于标识除广播消息类型中的直连通信请求消息以外的消息。
在一个可选的设计中,接收模块701,用于:
使用专用资源池接收侧行通信中的中继终端发送的广播消息,专用资源池是与广播消息类型对应的资源池。
在一个可选的设计中,专用资源池包括如下至少之一:
第一资源池,第一资源池用于接收广播消息类型中的发现消息;
第二资源池,第二资源池用于接收广播消息类型中的转发的系统消息;
第三资源池,第三资源池用于接收广播消息类型中的寻呼消息;
第四资源池,第四资源池用于接收广播消息类型中的直连通信请求消息。
在一个可选的设计中,专用资源池是网络设备配置的;
或,
专用资源池是预配置的;
或,
专用资源池是通信协议约定的。
在一个可选的设计中,远端终端中存储有第四对应关系,第四对应关系包括专用资源池与广播消息类型的对应关系。
在一个可选的设计中,第一资源池不用于接收除广播消息类型中的发现消息以外的消息;
第二资源池不用于接收除广播消息类型中的转发的系统消息以外的消息;
第三资源池不用于接收除广播消息类型中的寻呼消息以外的消息;
第四资源池不用于接收除广播消息类型中的直连通信请求消息以外的消息。
在一个可选的设计中,执行模块702,用于:
响应于广播消息类型为发现消息,执行发现响应操作,并确定是否接入中继终端。
在一个可选的设计中,执行模块702,用于:
响应于广播消息类型为转发的系统消息,确定是否接入中继终端;
响应于确定接入中继终端,根据广播消息中的配置信息执行接入网络操作。
需要说明的一点是,上述实施例提供的装置在实现其功能时,仅以上述各个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设备的内容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
关于上述实施例中的装置,其中各个模块执行操作的具体方式已经在有关该方法的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描述,此处将不做详细阐述说明。
图8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终端的结构示意图,该终端80包括:处理器801、接收器802、发射器803、存储器804和总线805。
处理器801包括一个或者一个以上处理核心,处理器801通过运行软件程序以及模块,从而执行各种功能应用以及信息处理。
接收器802和发射器803可以实现为一个通信组件,该通信组件可以是一块通信芯片。
存储器804通过总线805与处理器801相连。
存储器804可用于存储至少一个指令,处理器801用于执行该至少一个指令,以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各个步骤。
此外,存储器804可以由任何类型的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设备或者它们的组合实现,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设备包括但不限于:磁盘或光盘,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EE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EPROM),静态随时存取存储器(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SRAM),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磁存储器,快闪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PROM)。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至少一段程序、代码集或指令集,所述至少一条指令、所述至少一段程序、所述代码集或指令集由所述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上述各个方法实施例提供的由中继终端执行的广播消息的发送方法或由远端终端执行的广播消息的接收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芯片,所述芯片包括可编程逻辑电路和/或程序指令,当所述芯片在终端上运行时,用于实现如上述由中继终端执行的广播消息的发送方法或由远端终端执行的广播消息的接收方法。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计算机程序产品在终端设备上运行时,使得中继终端执行上述广播消息的发送方法,或远端终端执行上述广播消息的接收方法。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可以意识到,在上述一个或多个示例中,本申请实施例所描述的功能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或它们的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将这些功能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中或者作为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一个或多个指令或代码进行传输。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计算机存储介质和通信介质,其中通信介质包括便于从一个地方向另一个地方传送计算机程序的任何介质。存储介质可以是通用或专用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28)

  1. 一种广播消息的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由侧行通信中的中继终端执行,所述方法包括:
    在向侧行通信中的远端终端发送广播消息的过程中,指示所述广播消息的广播消息类型。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向侧行通信中的远端终端发送广播消息的过程中,指示所述广播消息的广播消息类型,包括:
    向侧行通信中的远端终端发送广播消息,所述广播消息携带有专用的层二标识,所述专用的层二标识用于标识所述广播消息类型。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专用的层二标识包括如下至少之一:
    第一层二标识,所述第一层二标识用于标识所述广播消息类型中的发现消息;
    第二层二标识,所述第二层二标识用于标识所述广播消息类型中的转发的系统消息;
    第三层二标识,所述第三层二标识用于标识所述广播消息类型中的寻呼消息;
    第四层二标识,所述第四层二标识用于标识所述广播消息类型中的直连通信请求消息。
  4. 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专用的层二标识是网络设备配置的;
    或,
    所述专用的层二标识是应用服务器配置的;
    或,
    所述专用的层二标识是运营商约定的。
  5. 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继终端中存储有第一对应关系,所述第一对应关系包括所述专用的层二标识与所述广播消息类型的对应关系。
  6.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层二标识不用于标识除所述广播消息类型中的发现消息以外的消息;
    所述第二层二标识不用于标识除所述广播消息类型中的转发的系统消息以外的消息;
    所述第三层二标识不用于标识除所述广播消息类型中的寻呼消息以外的消息;
    所述第四层二标识不用于标识除所述广播消息类型中的直连通信请求消息以外的消息。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向侧行通信中的远端终端发送广播消息的过程中,指示所述广播消息的广播消息类型,包括:
    使用专用资源池向所述侧行通信中的远端终端发送广播消息,所述专用资源池是与所述广播消息类型对应的资源池。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专用资源池包括如下至少之一:
    第一资源池,所述第一资源池用于发送所述广播消息类型中的发现消息;
    第二资源池,所述第二资源池用于发送所述广播消息类型中的转发的系统消息;
    第三资源池,所述第三资源池用于发送所述广播消息类型中的寻呼消息;
    第四资源池,所述第四资源池用于发送所述广播消息类型中的直连通信请求消息。
  9. 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专用资源池是网络设备配置的;
    或,
    所述专用资源池是预配置的;
    或,
    所述专用资源池是通信协议约定的。
  10. 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继终端中存储有第二对应关系,所述第二对应关系包括所述专用资源池与所述广播消息类型的对应关系。
  11.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资源池不用于发送除所述广播消息类型中的发现消息以外的消息;
    所述第二资源池不用于发送除所述广播消息类型中的转发的系统消息以外的消息;
    所述第三资源池不用于发送除所述广播消息类型中的寻呼消息以外的消息;
    所述第四资源池不用于发送除所述广播消息类型中的直连通信请求消息以外的消息。
  12. 一种广播消息的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由侧行通信中的远端终端执行,所述方法包括:
    在接收侧行通信中的中继终端发送的广播消息的过程中,确定所述广播消息的广播消息类型;
    执行与所述广播消息类型对应的响应操作。
  13.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接收侧行通信中的中继终端发送的广播消息的过程中,确定所述广播消息的广播消息类型,包括:
    接收侧行通信中的中继终端发送的广播消息,所述广播消息携带有专用的层二标识,所述专用的层二标识用于标识所述广播消息类型。
  14. 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专用的层二标识包括如下至少之一:
    第一层二标识,所述第一层二标识用于标识所述广播消息类型中的发现消息;
    第二层二标识,所述第二层二标识用于标识所述广播消息类型中的转发的系统消息;
    第三层二标识,所述第三层二标识用于标识所述广播消息类型中的寻呼消息;
    第四层二标识,所述第四层二标识用于标识所述广播消息类型中的直连通信请求消息。
  15. 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专用的层二标识是网络设备配置的;
    或,
    所述专用的层二标识是应用服务器配置的;
    或,
    所述专用的层二标识是运营商约定的。
  16. 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远端终端中存储有第三对应关系,所述第三对应关系包括所述专用的层二标识与所述广播消息类型的对应关系。
  17. 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层二标识不用于标识除所述广播消息类型中的发现消息以外的消息;
    所述第二层二标识不用于标识除所述广播消息类型中的转发的系统消息以外的消息;
    所述第三层二标识不用于标识除所述广播消息类型中的寻呼消息以外的消息;
    所述第四层二标识不用于标识除所述广播消息类型中的直连通信请求消息以外的消息。
  18.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接收侧行通信中的中继终端发送的广播消息的过程中,确定所述广播消息的广播消息类型,包括:
    使用专用资源池接收所述侧行通信中的中继终端发送的广播消息,所述专用资源池是与所述广播消息类型对应的资源池。
  19. 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专用资源池包括如下至少之一:
    第一资源池,所述第一资源池用于接收所述广播消息类型中的发现消息;
    第二资源池,所述第二资源池用于接收所述广播消息类型中的转发的系统消息;
    第三资源池,所述第三资源池用于接收所述广播消息类型中的寻呼消息;
    第四资源池,所述第四资源池用于接收所述广播消息类型中的直连通信请求消息。
  20. 根据权利要求18或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专用资源池是网络设备配置的;
    或,
    所述专用资源池是预配置的;
    或,
    所述专用资源池是通信协议约定的。
  21. 根据权利要求18或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远端终端中存储有第四对应关系,所述第四对应关系包括所述专用资源池与所述广播消息类型的对应关系。
  22. 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资源池不用于接收除所述广播消息类型中的发现消息以外的消息;
    所述第二资源池不用于接收除所述广播消息类型中的转发的系统消息以外的消息;
    所述第三资源池不用于接收除所述广播消息类型中的寻呼消息以外的消息;
    所述第四资源池不用于接收除所述广播消息类型中的直连通信请求消息以外的消息。
  23.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执行与所述广播消息类型对应的响应操作,包括:
    响应于所述广播消息类型为发现消息,执行发现响应操作,并确定是否接入中继终端。
  24.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执行与所述广播消息类型对应的响应操作,包括:
    响应于所述广播消息类型为转发的系统消息,确定是否接入中继终端;
    响应于确定接入中继终端,根据所述广播消息中的配置信息执行接入网络操作。
  25. 一种广播消息的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在向侧行通信中的远端终端发送广播消息的过程中,指示所述广播消息的广播消息类型。
  26. 一种广播消息的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在接收侧行通信中的中继终端发送的广播消息的过程中,确定所述广播消息的广播消息类型;
    执行模块,用于执行与所述广播消息类型对应的响应操作。
  27. 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包括:
    处理器;
    与所述处理器相连的收发器;
    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的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加载并执行所述可执行指令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所述的广播消息的发送方法或权利要求12至24中任一所述的广播消息的接收方法。
  28.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可执行指令,所述可执行指令由所述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所述的广播消息的发送方法或权利要求12至24中任一所述的广播消息的接收方法。
CN202180076630.5A 2021-04-02 2021-04-02 广播消息的发送方法、接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653020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21/085371 WO2022205444A1 (zh) 2021-04-02 2021-04-02 广播消息的发送方法、接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530200A true CN116530200A (zh) 2023-08-01

Family

ID=834555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80076630.5A Pending CN116530200A (zh) 2021-04-02 2021-04-02 广播消息的发送方法、接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6530200A (zh)
WO (1) WO2022205444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758463B2 (en) * 2019-04-29 2023-09-12 Mediatek Inc. Methods of mobile device based relay for coverage extension
EP4018767A1 (en) * 2019-08-20 2022-06-29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aintaining sidelink (sl) operation under radio link failure (rlf) using ue-to-ue relay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2205444A1 (zh) 2022-10-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4106410A1 (en) Sidelink relay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device and medium
JP6907221B2 (ja) 通信リソース割当方法および装置、端末装置、基地局、ならびに通信システム
US10091760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paging for V2X communic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0602654B (zh) 使用mbms中继装置管理多媒体广播多播服务
US10897784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storing program
JP2016521483A (ja) デバイス発見情報の受信方法、デバイス発見情報の送信方法及びユーザ機器
US20200162854A1 (en) Service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US20230337299A1 (en) Methods, apparatuses and computer-readable medium for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
WO2023001307A1 (zh) 旁链路通信方法及设备
US20230328700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CN113661772A (zh) 边链路传输中用户设备上下文的标识方法及装置
JP6615729B2 (ja) 通信方法、ユーザ端末及びプロセッサ
US20230403626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lay communication
US20230309155A1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radio connection
CN113225696B (zh) 寻呼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US20240040341A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terminal device
US20230413229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lay Communication
WO2022205444A1 (zh) 广播消息的发送方法、接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702800A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4710843B (zh) 信息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902701B (zh) 用于动态组管理的方法和装置
CN112640495B (zh) 针对组播业务的配置管理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14867084A (zh) 信息发送方法及装置
CN116761229A (zh) 中继方式的配置方法、中继通信方法、装置及设备
WO2024033295A2 (en) U2u relay discovery and (re-)selec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