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529177A - 定温输送容器以及蓄热材料封装件的连结体 - Google Patents

定温输送容器以及蓄热材料封装件的连结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529177A
CN116529177A CN202180078731.6A CN202180078731A CN116529177A CN 116529177 A CN116529177 A CN 116529177A CN 202180078731 A CN202180078731 A CN 202180078731A CN 116529177 A CN116529177 A CN 11652917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orage material
heat storage
constant temperature
side wall
fit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8007873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楢原理沙
坂井正忠
关谷由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maikasei Co ltd
Kanek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amaikasei Co ltd
Kanek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maikasei Co ltd, Kaneka Corp filed Critical Tamaikasei Co ltd
Priority claimed from PCT/JP2021/043455 external-priority patent/WO2022114141A1/ja
Publication of CN1165291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52917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4Thermal energy storage

Landscapes

  • Packages (AREA)

Abstract

以防止外部空气向侧壁面面板内部的流入并相对于侧壁面面板高效地封装蓄热材料为目的,在定温输送容器(10)中,侧壁面面板(1~4)的侧面(1c、2c)彼此在插入口(1b、2b)露出到外部的状态下且以彼此相邻的方式形成插入角部(12、34),侧壁面面板彼此在与插入角部(12、34)相反的一侧的侧面(1d~4d)侧连结,在插入角部(12、34)设置有嵌合角部(7),该嵌合角部(7)与设置有插入口(1b、2b)的侧面(1c、2c)嵌合的。

Description

定温输送容器以及蓄热材料封装件的连结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定温输送容器以及蓄热材料封装件的连结体。
背景技术
作为在保冷或保温的状态下输送或保管医药品、医疗设备、细胞、标本、脏器、化学物质或食品等物品的方法,可举出如下的方法。即,在具有隔热性的容器内配置预先冻结或凝固的蓄冷材料或蓄热材料来作为保冷搬运容器或保温搬运容器并利用该蓄冷材料或蓄热材料的熔化潜热或凝固潜热来在保持收容于保温搬运容器内的物品的温度的状态下进行输送或保管的方法。为了将成为上述的保温的对象的物品(以下有时称为“温度保持物品”。)长时间维持在规定的温度(以下有时称为“管理温度”。)范围内,优选使用定温输送容器,该定温输送容器具备在规定的温度范围内具有熔化温度的蓄冷材料或蓄热材料、以及具有隔热性的容器。通常,形成为将温度保持物品封装于定温输送容器的定温输送封装件来输送温度保持物品。
近年来,在定温输送封装件的领域中提出了一种技术,即:制作搭载有温度保持物品的托盘,连同该托盘一起搭载于定温输送封装件。该技术需要盘中盘运输器(pallet-in-pallet shipper)。然而,为了形成为能够连同搭载有温度保持物品的托盘一起搭载的结构,定温输送封装件必然大型化。而且,伴随着该大型化,搭载于定温输送封装件的蓄热材料的数量也变多。另外,在侧壁面面板成为从上方插入蓄热材料的结构的情况下,若将侧壁面面板大型化,则侧壁面面板的高度变大,因此使用者难以从侧壁面面板的上方封装蓄热材料。并且,在移动收纳有蓄热材料的侧壁面面板、顶面面板的情况下,因蓄热材料而导致面板重量变得非常重,操作变得困难。
作为解决从上述的侧壁面面板的上方插入蓄热材料的情况的问题的技术,例如在专利文献1及2中公开了能够从侧壁面面板的侧方插入蓄热材料的定温输送容器。
另外,专利文献3及4所公开的定温输送容器为相对于侧壁面面板从上下方向插入蓄热材料的结构(以下,有时称为纵向放入结构)。另外,专利文献5所公开的定温输送容器为相对于侧壁面面板从水平方向插入蓄热材料的结构(以下,也有时称为横向放入结构)。
另外,近年来,在定温输送封装件的领域中,有时重视蓄热材料封装时的作业性。作为蓄热材料封装时的作业性改善方法,能够通过设计为将蓄热材料或蓄冷材料封装件连结而成的连结体来大幅缩短封装时间。
现有的蓄热材料或蓄冷材料封装件的连结体例如在专利文献6及7中公开。
作为蓄热材料封装件的连结体,在专利文献6中公开了具备具有多个收容袋的带状片并在该带状片的收容袋分别收容有蓄热材料的连结体。专利文献6的连结体卷绕于温度保持对象的物品来使用。
另外,在专利文献7中公开了一种具备蓄冷板作为蓄热材料封装件的连结体。该蓄冷板具备可冻结的保冷剂。在专利文献7中公开了一种上述蓄冷板经由铰链连结有多个而成的蓄冷体。多个蓄冷板通过连结部以至少能够转动180度的方式连接。专利文献7的蓄冷体构成为在通过蓄冷体进行保冷时以及使蓄冷体的保冷剂冻结时,能够选择将蓄冷板重合的状态和将蓄冷板展开的状态来使用。
专利文献1:欧州专利第2699481号说明书
专利文献2:美国专利第10661969号说明书
专利文献3:美国专利第10568808号说明书
专利文献4:美国专利9180998号说明书
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2015-178931号公报
专利文献6:美国专利第10337784号说明书
专利文献7:日本特开2018-179308号公报
然而,在专利文献1~7所记载的技术中,在防止外部空气向侧壁面面板内部的流入的方面存在改善的余地。另外,在蓄热材料相对于侧壁面面板的封装的高效化的方面也存在改善的余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目的在于实现一种定温输送容器,能够防止外部空气向侧壁面面板内部的流入,且能够相对于侧壁面面板高效地封装蓄热材料。
为了解决上述的课题,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所涉及的定温输送容器是能够定温输送温度保持物品的组装式的定温输送容器,其特征在于,具备四个侧壁面面板、顶面面板以及底面面板,上述侧壁面面板具备:第一收容部,在内部收容蓄热材料;和第一插入口,设置在所述侧壁面面板的一方的侧面侧且用于将蓄热材料插入至上述第一收容部,上述四个侧壁面面板的设置有上述第一插入口的侧面彼此在该第一插入口露出到外部的状态下且以相互相邻的方式形成蓄热材料的第一插入角部,上述第一插入角部以相互对置的方式形成有两个,上述侧壁面面板彼此在与上述第一插入角部相反的一侧的侧面侧连结,在上述第一插入角部设置有第一嵌合角部,上述第一嵌合角部封闭上述第一插入口,且与设置有上述第一插入口的侧面嵌合。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式,能够防止外部空气向侧壁面面板内部的流入,且能够相对于侧壁面面板高效地封装蓄热材料。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定温输送容器的概要结构的分解立体图。
图2是在将凝固状态的蓄冷材料组合物设置在恒温槽内之后使该恒温槽的温度从极低温以恒定的升温速度上升的情况下的、相对于时间绘制蓄冷材料组合物的温度而得的图表。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定温输送容器的概要结构的立体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定温输送容器的概要结构的立体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所涉及的定温输送容器的概要结构的立体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所涉及的定温输送容器的概要结构的立体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所涉及的定温输送容器的概要结构的主视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6所涉及的定温输送容器的概要结构的分解立体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7所涉及的定温输送容器的概要结构的分解立体图。
图10的1001是表示图9所示的定温输送容器所具备的侧壁面面板的概要结构的分解立体图,图10的1002是表示图9所示的定温输送容器所具备的侧壁面面板的外观的概要的立体图。
图11是表示图9所示的定温输送容器所具备的侧壁面面板的内部结构的、从内侧观察的主视图。
图1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8所涉及的定温输送容器所具备的侧壁面面板的内部结构的、从内侧观察的主视图。
图13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9所涉及的定温输送容器所具备的侧壁面面板的内部结构的、从内侧观察的主视图。
图14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0所涉及的定温输送容器所具备的侧壁面面板的内部结构的概要的立体图。
图15是表示图14所示的侧壁面面板的变形例的内部结构的立体图。
图16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1所涉及的蓄热材料封装件的连结体以及该连结体所具备的蓄热材料的结构的立体图,表示将连结体折叠后的状态。
图17是表示将本发明所涉及的实施方式11的连结体展开弯折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18是表示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1所涉及的连结体展开而使连结体变得平坦的状态的侧视图、俯视图以及仰视图。
图19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1所涉及的连结体的连结部的一个例子的立体图,示出相互分离的两个外箱。
图20是用于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2所涉及的连结体的连结部的结构进行说明的立体图,示出相互分离的两个外箱。
图21是表示将图20所示的外箱的前方侧面展开了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2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3所涉及的连结体的结构的立体图,示出将连结体折叠了的状态。
图23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3所涉及的连结体的变形例的立体图,示出将连结体折叠了的状态。
图24是表示将实施方式11~13的连结体应用于实施方式1的定温输送容器的情况下的概要结构的分解立体图。
图25是表示实施例1、比较例1、2的定温输送容器所具备的侧壁面面板的内部结构的、从内侧观察的主视图。
图26表示在实施例2、3、比较例3、4以及参考例1、2中使用的定温输送容器的结构,图26的2601是表示定温输送容器的内部构造的立体图,图26的2602是表示在实施例2、3以及参考例1中使用的定温输送容器的侧壁面面板的结构的立体图,图26的2603是表示在比较例3、4以及参考例2中使用的定温输送容器的侧壁面面板的结构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6的概要〕
如上述那样,在能够从侧壁面面板的侧方插入蓄热材料的现有的定温输送容器(例如专利文献1及2)中,例如在以下方面存在改善的余地。
在专利文献1的定温输送容器中,在将蓄热材料插入至形成在侧壁面面板的侧方的插入口后,通过直立棒封闭该插入口。这样,易在蓄热材料的插入口与直立棒之间形成间隙,无法防止外部空气向侧壁面面板内部的流入。因此,在专利文献1的定温输送容器中,为了防止外部空气向侧壁面面板内部的流入,对于封闭部件及插入口双方要求高的尺寸精度。在专利文献1的定温输送容器中,在防止外部空气向侧壁面面板内部的流入方面存在改善的余地。
另外,在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技术中,在将四个侧壁面面板组装后,无法相对于全部四个侧壁面面板从侧壁面面板的侧方封装蓄热材料。因此,在专利文献2的定温输送容器中,在蓄热材料相对于侧壁面面板的封装的高效化方面存在改善的余地。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定温输送容器中,四个侧壁面面板具备:收容部,在内部收容蓄热材料;和插入口,设置在侧壁面面板的一方的侧面侧且用于将蓄热材料插入至上述收容部。而且,上述四个侧壁面面板具有以下的(1)~(4)的结构。(1)设置有上述插入口的侧面彼此在该插入口露出到外部的状态下且以相互相邻的方式形成蓄热材料的插入角部。(2)上述插入角部以相互对置的方式形成有两个。(3)上述侧壁面面板彼此在与上述插入角部相反的一侧的侧面侧连结。(4)在上述插入角部设置有嵌合角部,嵌合角部封闭上述插入口,且与设置有上述插入口的侧面嵌合。
根据上述(1)~(3)的结构,在组装了四个侧壁面面板后,蓄热材料的安装部汇集在两个上述插入角部。因此,使用者能够在组装了四个侧壁面面板后相对于全部四个侧壁面面板高效地封装蓄热材料。
另外,根据上述(4)的结构,通过将上述插入角部与上述嵌合角部嵌合来封闭上述插入口。而且,通过这种复杂形状的嵌合构造,能够防止外部空气向侧壁面面板内部的流入。
〔实施方式1〕
以下,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详细地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定温输送容器10的概要结构的分解立体图。
如图1所示,定温输送容器10为能够定温输送温度保持物品的矩形箱状的组装式的容器,由上表面开口的容器主体X和封闭容器主体X的上表面的开口的顶面面板6构成。容器主体X由四个侧壁面面板1、2、3及4和底面面板5构成。侧壁面面板1、2、3及4、底面面板5及顶面面板6由隔热件构成,俯视为矩形形状。
底面面板5由能够与侧壁面面板1、2、3及4分离的矩形形状板材构成。另外,侧壁面面板1、2、3及4分别由矩形形状板材构成。构成侧壁面面板1、2、3及4的矩形形状板材能够相互分离。这里,对于构成侧壁面面板1、2、3及4的矩形形状板材的每一个,将规定厚度的方向称为厚度方向,将规定相对于底面面板5立设时的铅垂方向的高度的方向称为高度方向。而且,将与高度方向以及厚度方向双方垂直的方向称为侧方或者水平方向。另外,相对于侧壁面面板1~4、底面面板5及顶面面板6,将定温输送容器10的储物室侧设为内侧,将与该内侧相反的一侧设为外侧。
侧壁面面板1、2、3及4和底面面板5通过公知的连结机构连结。例如,侧壁面面板1、2、3及4与底面面板5通过凹凸构造连结。在该情况下,在侧壁面面板1、2、3及4各自的下端部与底面面板5的相对于该下端部的对置部分之间形成有凹凸嵌合构造。另外,侧壁面面板1、2、3及4各自的上端部成为与顶面面板6嵌合的构造。
接下来,对侧壁面面板1~4的结构进行说明。此外,以下,以侧壁面面板1及2的结构为中心进行说明。侧壁面面板3及4由于与侧壁面面板1及2结构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侧壁面面板1具备用于收纳作为蓄热材料的收纳材料P1及P2的收纳部1a(第一收容部)和用于将收纳材料P1及P2插入到收纳部1a的插入口1b(第一插入口)。插入口1b形成于侧壁面面板1的一方的侧面1c。收纳部1a构成用于将收纳材料P1及P2收容于侧壁面面板1内部的空间,从插入口1b沿水平方向延伸。收纳部1a未到达至侧壁面面板1的另一方的侧面1d。即,收纳部1a不是从一方的侧面1c贯通到另一方的侧面1d的空洞。因此,在侧壁面面板1的另一方的侧面1d未形成插入口1b。另外,在图1所示的结构中,收纳部1a在高度方向上排列有三个。但是,收纳部1a的数量等能够根据侧壁面面板1的尺寸、收纳材料P1及P2的尺寸等适当地设定。
另外,侧壁面面板2具备用于收纳作为蓄热材料的收纳材料P1及P2的收纳部2a(第一收容部);和用于将收纳材料P1及P2插入到收纳部2a的插入口2b(第一插入口)。收纳部2a以及插入口2b是与侧壁面面板1的收纳部1a以及插入口2b同样的结构,因此省略说明。
这里,在图1所示的定温输送容器10中,在侧壁面面板1~4各自的侧面形成有插入口,设置有从该插入口沿水平方向延伸的收纳部。因此,在组装定温输送容器10时,能够相对于侧壁面面板1~4分别从侧方插入收纳材料P1及P2。
现有的定温输送容器为从侧壁面面板的上方插入收纳材料的结构。在这种结构中,若定温输送容器的尺寸变大,则侧壁面面板的高度变高,因此使用者不易将收纳材料收纳于侧壁面面板。特别是在身高比较矮的女性进行组装的情况下,视线以及手难以触及侧壁面面板的插入口,收纳材料向侧壁面面板的收纳较困难。并且,在插入了收纳材料之后使侧壁面面板移动的情况下,侧壁面面板的重量变得非常重,操作较困难。
与这种现有的定温输送容器相比,在定温输送容器10中,在组装时,能够从侧壁面面板1~4各自的侧方插入收纳材料P1及P2。因此,即使定温输送容器的尺寸变大、侧壁面面板的高度变高,使用者也易访问收纳材料的插入口。其结果是在定温输送容器10中,收纳材料向侧壁面面板的收纳变得容易。并且,不需要使收纳材料插入后的重的侧壁面面板移动。其结果是能够减轻组装作业的负荷。
这里,根据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定温输送容器10,能够对于侧壁面面板1~4分别防止外部空气向内部的流入,且能够相对于侧壁面面板1~4分别高效地封装蓄热材料。
在定温输送容器10中,四个侧壁面面板1~4形成两个插入角部Y及Z(第一插入角部)。两个插入角部Y与Z相互对置。像这样,插入角部Y及Z对置配置,由此即使在嵌合角部7未嵌合于插入角部Y及Z的状态下,定温输送容器10在构造上也稳定化。对于侧壁面面板1及2,插入角部Y由形成有插入口1b的侧面1c以及形成有插入口2b的侧面2c构成。另外,插入角部Z为与插入角部Y同样的结构。即,对于侧壁面面板3及4,插入角部Z由形成有收纳材料P1及P2的插入口的侧面3c及4c构成。以下,对插入角部Y进行说明。插入角部Z由于与插入角部Y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在侧壁面面板1及2中,侧面1c及2c彼此在插入口1b及2b露出到外部的状态下且以彼此相邻的方式形成插入角部Y。
在定温输送容器10中,在与插入角部Y相反的一侧的侧面1d以及与插入角部Z相反的一侧的侧面4d,侧壁面面板1与4彼此连结。同样地,在与插入角部Y相反的一侧的侧面2d以及与插入角部Z相反的一侧的侧面3d,侧壁面面板2与3彼此连结。这里所说的在侧面1d以及侧面4d连结的结构包括侧面1d以及侧面4d中的一方的侧面与具有另一方的侧面的侧壁面面板接触并连结的结构、侧面1d以及侧面4d相互接触并连结的结构。在图1所示的结构中,在侧面1d以及侧面4d连结的结构为侧壁面面板4的侧面4d与侧壁面面板1接触并连结的结构。
在定温输送容器10中,在插入角部Y设置有嵌合角部7(第一嵌合角部)。嵌合角部7为封闭插入口1b及2b并且与分别设置有插入口1b及2b的侧面1c及2c嵌合的构造。具体而言,在侧壁面面板1中的设置有插入口1b的侧面1c设置有嵌合凹部1e。另外,在侧壁面面板2中的设置有插入口2b的侧面2c设置有嵌合凹部2e。嵌合凹部1e及2e分别为沿上下方向伸长的凹槽。
嵌合角部7具有容纳于插入角部Y中的由侧面1c及侧面2c形成的空间的长方体形状。嵌合角部7以与侧壁面面板1及2共面的方式嵌合于插入角部Y。在嵌合角部7中的与侧面1c及2c分别对置的面设置有嵌合凸部7e、7e。两个嵌合凸部7e、7e为沿上下方向伸长的凸条。两个嵌合凸部7e、7e中的一个嵌合凸部7e与嵌合凹部1e嵌合,另一个嵌合凸部7e与嵌合凹部2e嵌合。像这样,在定温输送容器10中,在侧壁面面板1及2中的设置有插入口1b及2b的侧面1c及2c分别设置有用于与插入角部Y嵌合的嵌合凹部1e及2e。而且,在嵌合角部7设置有与嵌合凹部1e及2e嵌合的嵌合凸部7e、7e。
在插入角部Y,侧壁面面板1及2的侧面1c及2c与嵌合角部7相互嵌合,由此插入口1b及2b被封闭。其结果是能够防止外部空气向侧壁面面板1的收纳部1a内的流入。同样,能够防止外部空气向侧壁面面板2的收纳部2a内的流入。
在定温输送容器10中,嵌合角部7通过嵌合构造成为被相对于插入角部Y牢固地固定的状态。像这样,通过被相对于插入角部Y牢固地固定的嵌合角部7来封闭插入口1b及2b,因此能够更加可靠地防止外部空气向侧壁面面板1及2内部的流入。
接下来,对定温输送容器10的组装方法进行说明。
首先,相对于底面面板5立设侧壁面面板1。此时,通过将在侧壁面面板1与底面面板5之间形成的例如凹凸嵌合构造嵌合来连结于底面面板5。接着,以由侧面1c及侧面2c形成插入角部Y的方式相对于侧壁面面板1配置侧壁面面板2,在该状态下相对于底面面板5立设侧壁面面板2。此外,侧壁面面板2~4相对于底面面板5的立设方法由于与侧壁面面板1相对于底面面板5的立设方法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接下来,以侧壁面面板4的侧面4d相对于侧壁面面板1的侧面1d连结的方式相对于底面面板5立设侧壁面面板4。并且,以侧壁面面板3的侧面3d相对于侧壁面面板2的侧面2d连结的方式相对于底面面板5立设侧壁面面板3。通过像这样相对于底面面板5立设侧壁面面板3及4,从而由侧壁面面板3的侧面3c和侧壁面面板4的侧面4d形成插入角部Z。
这样一来,形成相对于底面面板5立设了侧壁面面板1、2、3及4的构造。并且,相对于该构造,从插入口1b、2b、3b及4b插入收纳材料P1、P2来将收纳材料P1、P2封装于侧壁面面板1~4。这里,插入角部Y与Z相互对置。另外,收纳材料P1、P2的插入口1b、2b、3b及4b汇集在插入角部Y及Z这两处。因此,在将收纳材料P1、P2封装于侧壁面面板1~4时,使用者仅通过向两处移动,便能够访问插入口1b、2b、3b及4b全部。因此,能够高效地进行收纳材料P1、P2相对于侧壁面面板1、2、3及4每一个的封装。并且,由于收纳材料P1、P2的插入口1b、2b、3b及4b汇集在两处,因此能够缩小定温输送容器10的组装空间。
另外,定温输送容器10在相对于底面面板5立设了四个侧壁面面板1~4的状态下形成插入角部Y及Z。因此,使用者不需要相对于底面面板5立设封装有收纳材料P1及P2的状态的非常重的侧壁面面板1~4。使用者只要将未封装收纳材料P1及P2的轻的侧壁面面板1~4立设于底面面板5即可。因此,根据定温输送容器10的结构,能够减轻侧壁面面板1~4的组装所带来的使用者的负担。
在像这样将收纳材料P1、P2封装于侧壁面面板1~4之后,将嵌合角部7嵌合于插入角部Y及Z,由此形成容器主体X。而且,通过使顶面面板6连结于组装的容器主体X的上端部,从而定温输送容器10完成。
如以上那样,根据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定温输送容器10,能够防止外部空气向侧壁面面板1~4内部的流入,且能够相对于侧壁面面板1~4高效地封装收纳材料P1及P2。
这里,作为定温输送容器10的材料,只要具有隔热性则不特别限定,优选使用发泡塑料、真空隔热件。作为发泡塑料,具体而言,使用使聚苯乙烯、聚乙烯、聚丙烯、聚氨酯或者聚(3-羟基烷酸酯)系树脂等发泡而得的材料。并且,在隔热性优异的方面,优选含有辐射传热抑制剂的材料。例如,可举出含有能够作为辐射传热抑制剂发挥作用的碳的含碳珠粒发泡成形体。这里碳可举出石墨、石墨烯、活性炭、焦炭、炭黑等。从成本与隔热性提高效果的平衡出发,优选石墨、炭黑,更加优选石墨。另外,作为真空隔热件,例如可举出在芯材中使用了二氧化硅粉、玻璃棉、玻璃纤维等的结构。
并且,定温输送容器10也可以由两种以上的发泡塑料的组合构成。作为该组合,具体而言,可举出使聚乙烯发泡而得的发泡体和使聚苯乙烯发泡而得的发泡体的组合等。
并且,定温输送容器10也可以由发泡塑料和真空隔热件的组合构成。在该情况下,通过用真空隔热件覆盖由发泡塑料构成的容器主体X和/或顶面面板6的外表面或内表面、或者使真空隔热件埋设于构成容器主体X及顶面面板6的壁的内部,来得到隔热性能高的输送容器。
另外,在定温输送容器10中,侧面1c及2c与嵌合角部7的嵌合构造不特别限定。从嵌合角部7相对于插入角部Y的嵌合作业的高效化的观点出发,优选嵌合角部7为从定温输送容器10的侧面侧插入、嵌合的构造(以下为水平插入构造)。
例如在图1所示的结构中,优选上述水平插入构造为嵌合角部7能够相对于插入角部Y从水平方向嵌合的构造。上述水平插入构造例如能够由如下结构实现。即,侧壁面面板1及2的至少一方的侧壁面面板的嵌合凹部从另一方的侧壁面面板的水平方向观察,与嵌合角部7的嵌合面露出。
例如,对于上述水平插入构造而言,在图1所示的结构中,一方的侧壁面面板1的嵌合凹部1e从另一方的侧壁面面板2的水平方向观察,与嵌合凸部7e的嵌合面露出。即,嵌合凹部1e中的与嵌合凸部7e的嵌合面不会被侧壁面面板1的外表面遮挡,能够从侧壁面面板2的水平方向观察来进行目视确认。换言之,嵌合凹部1e设置于侧壁面面板1的侧面1c的最外侧的端部,未形成有嵌合凹部1e的外侧的侧壁。
根据这种水平插入构造,为了将嵌合凹部1e与一方的嵌合凸部7e嵌合,使嵌合角部7从定温输送容器10的侧面侧以接近侧面1c的方式移动。由此,若嵌合凹部1e与一方的嵌合凸部7e嵌合,则嵌合凹部2e与另一方的嵌合凸部7e彼此也能够嵌合。因此,不需要使嵌合角部7的嵌合凸部7e相对于嵌合凹部1e及2e从上侧嵌合,嵌合角部7的嵌合作业高效化。
另外,优选嵌合角部7为除了与侧面1c及2c嵌合以外还与底面面板5及顶面面板6的至少一个嵌合的结构。换言之,优选底面面板5及顶面面板6的至少一个与嵌合角部7经由嵌合构造来连结。由此,嵌合角部7还被相对于底面面板5及顶面面板6的至少一个嵌合固定,因此嵌合角部7被相对于插入角部Y牢固地保持。
另外,侧面1c及2c与嵌合角部7的嵌合构造不特别限定。从收纳材料P1及P2相对于插入角部Y的插入口1b及2b的插入的高效化的观点出发,如图1所示,优选在侧面1c及2c侧设置有嵌合凹部1e及2e而不是嵌合凸部。当在侧面1c及2c侧设置有嵌合凸部的情况下,存在因该嵌合凸部而难以将收纳材料P1及P2插入到插入口1b或2b中的情况。
(关于收纳材料P1及P2)
收纳材料P1及P2分别为蓄热材料。这里所说的蓄热材料除了蓄热材料本身以外,还包含蓄冷材料。即,收纳材料P1及P2为蓄热材料及蓄冷材料中的至少一方。蓄热材料或蓄冷材料是指将蓄热成分或蓄冷成分封入塑料制容器、膜制的袋等中的材料。
作为填充蓄热成分或蓄冷成分的容器或袋的材料,不特别限定,可举出聚乙烯、聚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苯乙烯、聚氯乙烯、尼龙或聚酯等,既可以单独使用这些材料中的一种,也可以为了提高耐热性、阻隔性而使用组合这些材料中的两种以上并形成为多层构造的材料。另外,作为该容器或袋的形状,不特别限定,但从提高热交换率的观点出发,优选能够确保表面积大的形状。
另外,优选收纳材料P1及P2分别为潜热蓄热材料及蓄冷材料中的至少一方。潜热型的蓄热材料或蓄冷材料是指利用伴随着蓄热成分或蓄冷成分的相变的热能的材料,是利用蓄热成分或蓄冷成分的相态从凝固状态(固体)相变为熔融状态(液体)时吸收的热能、或者从熔融状态(液体)相变到凝固状态(固体)时释放的热能的材料。
蓄热成分或蓄冷成分的凝固·熔化温度是指其相态从凝固状态(固体)向熔融状态(液体)、或从熔融状态(液体)向凝固状态(固体)变化的温度。在本说明书中,蓄冷材料组合物的“熔化温度”是指“当固体状的蓄冷材料组合物熔化而液化时,该蓄冷材料组合物所呈现的温度”。更具体地,使用图2来对上述“熔化温度”进行说明。图2是在将凝固状态的蓄冷材料组合物设置在恒温槽内之后,使该恒温槽的温度从极低温以恒定的升温速度上升的情况下的、相对于时间绘制蓄冷材料组合物的温度而得的图表。如图2所示,与以恒定速度上升的恒温槽的温度相比,蓄冷材料组合物的温度按以下的(1)~(3)依次变化:(1)以恒定速度上升;(2)在温度T1下因蓄冷材料组合物的潜热而几乎未变化,从温度T1到温度T2保持定温;(3)以温度T2为界,再次开始上升。在本说明书中,将温度T1称为“熔化开始温度”,将温度T2称为“熔化结束温度”。将温度T1与温度T2的中点的温度T3在本说明书中定义为“熔化温度”。
相态通常表示物质的固体、液体、气体这三个相态,但在本实施方式中,利用其中的固体和液体的相态。蓄热成分或蓄冷成分的相态是指50重量%以上的相态,例如,蓄热成分的80重量%为固体状态、20重量%为液体状态的相态是固体(凝固状态)。
作为构成在本实施方式所使用的潜热型的蓄热成分或蓄冷成分的组合物,不特别限定,例如,可举出氯化钙六水合物、硫酸钠十水合物、乙酸钠三水合物、氯化钾六水合物、季铵盐水合物等无机水合物盐类、选自正十四烷、正十六烷、正十七烷、正十二烷、正二十二烷等碳原子数为9~30的直链和支链结构的烷烃组中的至少一种以上的高级烷烃、辛酸、癸酸、月桂酸、十二烷酸、硬脂酸等碳原子数为6~18的饱和脂肪酸、月桂酸甲酯、肉豆蔻酸甲酯、硬脂酸丁酯等脂肪酸酯化合物、棕榈油酸、油酸、亚油酸、碳原子数为6~18的不饱和脂肪酸及其酯化合物、1-癸醇、2-癸醇、十一烷醇、月桂醇、十三烷醇、肉豆蔻醇、十五烷醇、鲸蜡醇、十七烷醇、硬脂醇、十九烷醇、二十烷醇、二十二烷醇、巴西棕榈醇、蜡醇、反油醇、l-薄荷醇等碳原子数为6以上的一元醇亦即高级醇(包括直链醇、支链醇、伯醇、仲醇、叔醇中的任一种)、聚乙二醇、聚丁二醇等二元醇亦即聚亚烷基二醇等有机化合物蓄热材料组合物,也能够使用1种或2种以上的混合物。
另外,可举出以氯化钙水溶液、溴化钙水溶液、碳酸氢钾水溶液、氯化钾水溶液、氯化铵水溶液、氯化钠水溶液等以水为主要成分的物质,含有水及高吸水性聚合物的物质等。
在图1所示的定温输送容器10中,收容有收纳材料P1及P2这两种蓄热材料和/或蓄冷材料(蓄热材料及蓄冷材料的一方或双方)。但是,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定温输送容器中,也可以收纳配置由1种构成的蓄热材料和/或蓄冷材料(蓄热材料及蓄冷材料的一方或双方)。在像冬季那样外部空气温度比管理温度低的情况下,配置在比收纳配置的蓄热材料和/或蓄冷材料的凝固·熔化温度高的温度下进行调温且处于熔化状态的材料。在该情况下,蓄热材料和/或蓄冷材料被外部空气温度冷却而导致温度下降,从熔化状态(液体)向凝固状态(固体)相变,因而释放热能,由此能够抑制温度保持物品被暴露在外部空气中,能够维持在规定的温度范围内。
另一方面,在像夏季那样外部空气温度比管理温度高的情况下,配置在比收纳配置的蓄热材料和/或蓄冷材料的凝固·熔化温度低的温度下进行调温且处于凝固状态的材料。在该情况下,蓄热材料和/或蓄冷材料被外部空气温度加热而导致温度上升,从凝固状态(固体)向熔化状态(液体)相变,因而吸收热能,由此能够抑制温度保持物品被暴露在外部空气中,能够维持在规定的温度范围内。
在使用由上述1种构成的蓄热材料和/或蓄冷材料的情况下,经由构成定温输送容器的隔热件,通过单一的蓄热材料和/或蓄冷材料成分具有的潜热能量的释放/吸收作用,能够抑制因与外部空气的温度差而引起的温度上升及下降所带来的影响,能够维持处于规定的温度范围内的程度的时间。然而,需要相对于外部环境温度将蓄热材料和/或蓄冷材料事先调整为指定的温度而伴有麻烦,处于为了长时间的温度保持而导致使用的蓄热材料及蓄冷材料的数量/重量增加的趋势。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使用熔化温度区域不同的多个蓄热材料。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定温输送容器中,如图1所示,能够相对于收纳材料P1及P2收纳配置凝固·熔化状态不同的2种以上的蓄热材料和/或蓄冷材料。例如,在使用第一蓄热材料或蓄冷材料(a)和第二蓄热材料或蓄冷材料(b)来全年设为相同的调温条件而不论外部空气温度如何的情况下,例示了以下的收纳材料P1及P2的组合。例示了在靠近温度保持物品的收纳材料P1收纳凝固·熔化温度在管理温度附近且处于熔化状态的第一蓄热材料或蓄冷材料(a)并在处于该第一蓄热材料或蓄冷材料(a)的外周部的收纳材料P2收纳凝固·熔化温度为0℃以下且处于凝固状态的第二蓄热材料或蓄冷材料(b)而成的组合。
另外,在使用第一蓄热材料或蓄冷材料(a)和第二蓄热材料或蓄冷材料(b)的情况下,也可以以在比管理温度高的温度下成为熔化状态的方式对第一蓄热材料或蓄冷材料(a)进行调温,使第二蓄热材料或蓄冷材料(b)在第二蓄热材料或蓄冷材料(b)的熔化温度以下的温度凝固冻结。在该情况下,在靠近温度保持物品的收纳材料P1收容第一蓄热材料或蓄冷材料(a),在收纳材料P2收容第二蓄热材料或蓄冷材料(b)。而且,配置在第一蓄热材料或蓄冷材料(a)的外侧的第二蓄热材料或蓄冷材料(b)作为将温度保持物品的温度维持在所希望的温度范围内的相对于外部空气温的热缓冲材料发挥功能。
在使用上述凝固·熔化状态不同的2种以上的蓄热材料和/或蓄冷材料的情况下,能够经由构成容器的隔热件,通过使用与温度保持物品邻接配置的第一蓄热材料或配置在蓄冷材料(a)的外侧的第二蓄热材料或蓄冷材料(b)来作为热缓冲材料发挥作用,能够抑制因与外部空气的温度差引起的温度上升及下降所带来的影响,通过第一蓄热材料或蓄冷材料(a)与第二蓄热材料或蓄冷材料(b)的温度相互作用,处于熔化状态的第一蓄热材料或蓄冷材料(a)被冷却而导致温度下降,从熔化状态(液体)向凝固状态(固体)相变,因而释放热能,由此能够保护温度保持物品不受比其温度高的温度和比其低的温度双方影响,结果是能够减少蓄热材料或蓄冷材料的使用量,能够更长时间地将温度保持物品维持在规定的温度范围内。
在使用凝固·熔化状态不同的2种以上的蓄热材料和/或蓄冷材料的情况下,作为具体例,将熔化温度被调整在5℃或20℃附近的蓄热材料或蓄冷材料收容于收纳材料P1,将熔化温度被调整为0℃的蓄热材料或蓄冷材料收容于收纳材料P2。
另外,收纳材料P1及P2只要是能够从侧壁面面板1~4各自的侧方插入的形状,则不特别限定。例如,收纳材料P1及P2分别可以是在容纳于侧壁面面板的收纳部的程度的一个长条容器内收容有1种蓄热成分和/或蓄冷成分而得的蓄热材料和/或蓄冷材料。
从蓄热材料和/或蓄冷材料的通用性的观点出发,优选收纳材料P1及P2为多个蓄热材料和/或蓄冷材料连结而成的连结体。由此,能够改善收纳材料P1及P2在封装时的作业性,并且构成应对尺寸不同的多个定温输送容器的每个的收纳材料P1及P2。其结果是收纳材料P1及P2的通用性提高。
〔实施方式2〕
以下对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为了便于说明,对具有与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过的部件相同的功能的部件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不重复其说明。
图3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定温输送容器10A的概要结构的立体图。此外,在图3中,为了简化,省略了收纳部1a、收纳部2a以及顶面面板6。
如图3所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定温输送容器10A的嵌合角部7A的结构与实施方式1不同。如图3所示,嵌合角部7A由多个部件构成,并能够组装。更具体而言,嵌合角部7A由部件71、72及73构成,并能够组装。部件71、72及72分别具有长方体形状。
嵌合角部7A为部件71、72及73的组装体,成为容纳于插入角部Y中的由侧面1c及侧面2c形成的空间的构造。部件71、72及72分别以与侧壁面面板1及2共面的方式嵌合于插入角部Y。在部件71中的与侧面1c及2c分别对置的面设置有嵌合凸部71e、71e。另外,在部件72中的与侧面1c及2c分别对置的面设置有嵌合凸部72e、72e。并且,在部件73中的与侧面1c及2c分别对置的面设置有嵌合凸部73e、73e。嵌合凸部71e、71e、72e、72e及73e、73e与侧壁面面板1及2的嵌合凹部1e及嵌合凹部2e嵌合。
在部件71、72及73被组装时,从上侧观察,嵌合凸部71e、72e及73e设置于重叠的位置。因此,在部件71、72及73被组装时,嵌合凸部71e、72e及73e相互卡合,构成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凸条。
根据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定温输送容器10A,能够防止外部空气向侧壁面面板1~4内部的流入,并且能够相对于侧壁面面板1~4高效地封装收纳材料(蓄热材料或蓄冷材料)。特别是在定温输送容器10A中,能够将嵌合角部7A小型化及轻型化为部件71、72及73。因此,能够使用小型化及轻型化的部件71、72及73来进行嵌合角部7A的嵌合作业,嵌合角部7A的嵌合作业高效化。
〔实施方式3〕
以下对本发明的另一其他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为了便于说明,对具有与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过的部件相同的功能的部件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不重复其说明。
图4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定温输送容器10B的概要结构的立体图。此外,在图4中,为了简化,省略了收纳部1a、收纳部2a以及顶面面板6。
如图4所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定温输送容器10B的嵌合凹部1e及2e和嵌合角部7B的结构与实施方式1不同。如图4所示,嵌合凹部1e设置于侧壁面面板1的侧面1c的最外侧的端部,未形成嵌合凹部1e的外侧的侧壁。另外,嵌合凹部2e设置于侧壁面面板2的侧面2c的最外侧的端部,未形成嵌合凹部2e的外侧的侧壁。
嵌合角部7B由多个部件构成,并能够组装。嵌合角部7B由部件74、及75构成,并能够组装。部件74及75在组装成嵌合角部7B的状态下容纳于插入角部Y中的由侧面1c及侧面2c形成的空间。嵌合角部7B以与侧壁面面板1及2共面的方式嵌合于插入角部Y。
部件74为长方体的棒形状。部件74具有侧面74a及74b。在嵌合角部7B与侧面1c及2c嵌合时,侧面74a及74b分别与侧面1c及2c抵接。
部件75在部件75中的与侧面1c及2c分别对置的面设置有嵌合凸部75e、75e。嵌合凸部75e、75e为沿上下方向伸长的凸条,与嵌合凹部1e及2e分别嵌合。另外,部件75具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抵接面75a、75a。在嵌合角部7B与侧面1c及2c嵌合时,抵接面75a、75a与侧面1c及2c分别抵接。另外,部件75具有与部件74的侧面抵接的抵接凹部75b。在部件74的侧面抵接于抵接凹部75b时,一方的抵接面75a与侧面74a共面,并且另一方的抵接面75a与侧面74b共面。
根据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定温输送容器10B,能够防止外部空气向侧壁面面板1~4内部的流入,并且能够相对于侧壁面面板1~4高效地封装收纳材料(蓄热材料或蓄冷材料)。
另外,在定温输送容器10B中,为了将嵌合凹部1e与一方的嵌合凸部75e嵌合,使嵌合角部7B从定温输送容器10的侧面侧以接近侧面1c的方式移动。由此,若嵌合凹部1e与一方的嵌合凸部75e嵌合,则嵌合凹部2e与另一方的嵌合凸部75e彼此也能够嵌合。即,嵌合角部7B为从定温输送容器10B的侧面侧插入、嵌合的构造。因此,根据定温输送容器10B,嵌合角部7B的嵌合作业高效化。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定温输送容器10B中,在与插入角部Y相反的一侧的侧面1d以及与插入角部Z相反的一侧的侧面4d,侧壁面面板1与4彼此通过凹凸嵌合构造连结。更具体而言,在侧面1d设置有嵌合凸部1f。该嵌合凸部1f为沿上下方向伸长的凸条。进而,在侧壁面面板4的侧面4d附近部分、即侧壁面面板4中的与侧面1c对置的部分形成有与嵌合凸部1f嵌合的嵌合凹部4f。嵌合凹部4f为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凹槽。
同样地,在与插入角部Y相反的一侧的侧面2d以及与插入角部Z相反的一侧的侧面3d,侧壁面面板2与3彼此通过凹凸嵌合构造连结。在侧面3d设置有嵌合凸部3f。进而,在侧壁面面板2的侧面2d附近部分、即侧壁面面板2中的与侧面3c对置的部分形成有与嵌合凸部3f嵌合的嵌合凹部2f。嵌合凸部3f为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凸条,嵌合凹部2f为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凹槽。
〔实施方式4〕
以下对本发明的另一其他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为了便于说明,对具有与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过的部件相同的功能的部件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不重复其说明。
图5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定温输送容器10C的概要结构的立体图。此外,在图5中,为了简化,省略了收纳部1a、收纳部2a以及顶面面板6。
如图5所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定温输送容器10C的嵌合角部7C的结构与实施方式1不同。如图5所示,嵌合角部7C由多个部件构成,并能够组装。更具体而言,嵌合角部7C由部件76及77构成,并能够组装。
嵌合角部7C为部件76及77的组装体,成为容纳于插入角部Y中的由侧面1c及侧面2c形成的空间的构造。部件76及77为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柱形状。部件76具有嵌合部76a、侧面76b及76c以及嵌合凸部76e。另外,部件77具有嵌合部77a、侧面77b及77c以及嵌合凸部77e。部件76与77通过嵌合部77a与77a的凹凸嵌合而相互连结。而且,在部件76与77嵌合了时,侧面76c与侧面77b共面。另外,部件76的嵌合凸部76e嵌合于侧壁面面板1的嵌合凹部1e。另一方面,部件77的嵌合凸部77e嵌合于侧壁面面板2的嵌合凹部2e。
在嵌合角部7C与侧面1c及2c嵌合了时,部件76的侧面76b抵接于侧壁面面板1的侧面1c。另外,部件76的侧面76c及部件77的侧面77b与侧壁面面板2的侧面2c抵接。
根据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定温输送容器10C,能够防止外部空气向侧壁面面板1~4内部的流入,并且能够相对于侧壁面面板1~4高效地封装收纳材料(蓄热材料或蓄冷材料)。
特别地,根据定温输送容器10C,嵌合角部7C由具有嵌合于嵌合凹部1e的嵌合凸部76e的部件76和具有嵌合于嵌合凹部2e的嵌合凸部77e的部件77构成。而且,部件76与部件77能够通过嵌合部76a与77a的嵌合来组装。像这样,通过将构成嵌合角部7C的部件设计为嵌合于侧面1c的部件76、以及嵌合于侧面2c的部件77,从而嵌合角部7C的嵌合作业高效化。
例如,能够进行以下那样的嵌合作业。首先,使部件76从侧方以接近侧面1c的方式移动,使部件76与侧面1c嵌合。接下来,使部件77从侧方以接近侧面2c的方式移动,使部件77与侧面2c嵌合,并且经由嵌合部76a与77a的嵌合来将部件76与77连结。像这样,在嵌合角部7C的嵌合作业时,能够将部件76及77分别从定温输送容器10C的侧面侧嵌合于侧面1c及2c。因此,嵌合角部7C的嵌合作业高效化。
〔实施方式5〕
以下对本发明的另一其他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为了便于说明,对具有与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过的部件相同的功能的部件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不重复其说明。
图6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定温输送容器10D的概要结构的立体图。此外,在图6中,为了简化,省略了收纳部1a、收纳部2a以及顶面面板6。
如图6所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定温输送容器10D的嵌合角部7D的结构与实施方式1不同。如图6所示,嵌合角部7D由多个部件构成,并能够组装。更具体而言,嵌合角部7D由部件78a及78b和部件79构成,并能够组装。在插入角部Y中,在侧面1c,以沿上下方向排列的方式形成有三个嵌合凹部1e。另外,在侧面2c,以沿上下方向排列的方式形成有两个嵌合凹部2e。
嵌合角部7D为部件78a及78b与部件79的组装体,成为容纳于插入角部Y中的由侧面1c及侧面2c形成的空间的构造。部件78a及78b为在水平方向上呈长条的长方体形状。在侧壁面面板2的水平方向上,部件78a及78b分别嵌合于嵌合凹部2e。
部件79为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柱形状。部件79具有侧面79a及79b、水平凹槽79c及79d以及三个嵌合凸部79e。在嵌合角部7D与侧面1c及2c嵌合了时,侧面79a及79b分别抵接于侧面1c及2c。另外,嵌合凸部79e嵌合于侧面1c的嵌合凹部1e。以沿上下方向排列的方式形成有三个嵌合凸部79e。而且,以与三个嵌合凸部79e分别对应的方式形成有三个嵌合凹部1e。
水平凹槽79c及79d为沿侧壁面面板2的水平方向延伸的槽。水平凹槽79c及79d分别形成为与两个嵌合凹部2e连结。部件78a的侧面相对于水平凹槽79c的全部侧面在侧壁面面板2的水平方向上无间隙地滑动。同样,部件78b的侧面相对于水平凹槽79d的全部侧面在侧壁面面板2的水平方向上无间隙地滑动。因此,部件78a及78b分别穿过部件79的水平凹槽79c及79d来嵌合于嵌合凹部2e。
根据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定温输送容器10D,能够防止外部空气向侧壁面面板1~4内部的流入,并且能够相对于侧壁面面板1~4高效地封装收纳材料(蓄热材料或蓄冷材料)。
特别地,根据定温输送容器10D,嵌合角部7D由嵌合于嵌合凹部2e的部件78a及78b和具有嵌合于嵌合凹部1e的嵌合凸部79e的部件79构成。而且,部件78a及78b与部件79能够经由水平凹槽79c及79d来组装。像这样,通过将构成嵌合角部7C的部件设计为嵌合于侧面1c的部件79和嵌合于侧面2c的部件78a及78b,从而嵌合角部7D的嵌合作业高效化。
例如,能够进行以下那样的嵌合作业。首先,使部件79从侧方以接近侧面1c的方式移动,使部件79与侧面1c嵌合。接下来,使部件78a及78b分别从侧方穿过部件79的水平凹槽79c及79d,以接近侧面2c的方式移动,使部件78a及78b与侧面2c嵌合。像这样,在嵌合角部7D的嵌合作业时,能够将部件79和部件78a及78b分别从定温输送容器10D的侧面侧嵌合于侧面1c及2c。因此,嵌合角部7D的嵌合作业高效化。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定温输送容器10D中,在顶面面板6设置有插入口6b(第二插入口)。图7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定温输送容器10D的概要结构的主视图。此外,图7是去掉了侧壁面面板1时的从侧壁面面板2及4的水平方向观察的主视图。
如图7所示,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定温输送容器10D中,插入口6b为用于插入收纳材料(蓄热材料或蓄冷材料)的开口,与顶面面板6的收纳部6a(第二收容部)连通。即,对于定温输送容器10D而言,除侧壁面面板1~4以外,能够相对于顶面面板6也从侧方插入收纳材料。因此,在定温输送容器10D中,能够相对于顶面面板6也从侧方插入收纳材料。此外,图7所示的结构也能够应用于上述实施方式1~4所涉及的定温输送容器10及10A~10C。此外,收纳部6a及插入口6b与后述的实施方式6所涉及的定温输送容器10E所具备的收纳部6a及插入口6b相同。因此,关于收纳部6a及插入口6b的详细内容,可参照后述的实施方式6。
〔实施方式6〕
以下对本发明的另一其他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为了便于说明,对具有与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过的部件相同的功能的部件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不重复其说明。
图8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定温输送容器10E的概要结构的分解立体图。
如图8所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定温输送容器10E的侧壁面面板2及4和顶面面板6的连结部分与上述实施方式1~5不同。顶面面板6具备用于收纳蓄热材料的收纳部6a和用于将蓄热材料插入至该收纳部6a的插入口6b(第二插入口)。插入口6b形成于顶面面板6的侧面6f以及与侧面6f相反的一侧的侧面(未图示)双方。此外,插入口6b只要形成于顶面面板6的至少一个侧面即可。
像这样,在定温输送容器10E中,在顶面面板6的侧面6f形成有插入口6b,与该插入口6b连通的收纳部6a(第二收纳部)向侧方延伸。因此,在组装定温输送容器10E时,能够相对于顶面面板6从侧方插入蓄热材料。
在定温输送容器10E中,顶面面板6以及侧壁面面板1~4形成用于蓄热材料的第二插入角部。上述第二插入角部由顶面面板6中的设置有插入口6b的侧面6f和与侧面6f相邻的侧壁面面板2的上表面2g形成。而且,在上述第二插入角部中,插入口6b成为露出到外部的状态。此外,虽然在图8中未示出,但由同样形成有插入口6b的、顶面面板6中的与侧面6f相反的一侧的侧面和与该相反的一侧的侧面相邻的侧壁面面板4的上表面形成有上述第二插入角部。
而且,在定温输送容器10E中,在上述第二插入角部设置有嵌合角部8(第二嵌合角部)。嵌合角部8为封闭插入口6b且与设置有插入口6b的侧面6f以及侧壁面面板2的上表面2g中的至少一方嵌合的构造。具体而言,在侧壁面面板2的上表面2g设置有嵌合凹部2h。同样,在侧壁面面板4的上表面设置有嵌合凹部4g。嵌合凹部2h及4g分别为沿侧壁面面板2及4的水平方向伸长的凹槽。
嵌合角部8具有容纳于上述第二插入角部中的由侧面6f及上表面2g形成的空间的形状。嵌合角部8以与侧壁面面板2及顶面面板6共面的方式嵌合于上述第二插入角部。在嵌合角部8中的与上表面2g对置的面设置有与嵌合凹部2h嵌合的嵌合凸部8f。嵌合凸部8f为沿侧壁面面板2的水平方向伸长的凸条。通过侧壁面面板2的上表面2g与嵌合角部8在第二插入角部相互嵌合,从而插入口6b被封闭。其结果是,能够防止外部空气向顶面面板6的收纳部内的流入。
此外,嵌合角部8也可以是与顶面面板6的侧面6f嵌合的构造。并且,嵌合角部8也可以是与和侧壁面面板2相邻的侧壁面面板3嵌合的构造。如图8所示,在侧壁面面板3中的与嵌合角部8对置的面形成有嵌合凸部3g。嵌合凸部3g为沿上下方向伸长的凸条。在嵌合角部8形成有作为与嵌合凸部3g嵌合的凹槽的嵌合凹部(未图示)。
根据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定温输送容器10E,在该定温输送容器10E的组装时,起到以下效果。
即,在定温输送容器10E的组装方法中,在相对于底面面板5立设四个侧壁面面板1~4来制作出容器主体之后,使顶面面板6连结于该容器主体的上端部。在像这样连结了顶面面板6的状态下形成上述第二插入角部。因此,使用者不需要抬起封装有蓄热材料的状态的非常重的顶面面板6来与上述容器主体的上端部连结。使用者只要将未封装有蓄热材料的轻的顶面面板6与上述容器主体的上端部连结即可。而且,只要通过在将顶面面板6连结之后从插入口6b插入蓄热材料来将蓄热材料封装于顶面面板6即可。因此,根据定温输送容器10E的结构,能够减轻顶面面板6的组装所带来的使用者的负担。
而且,在将蓄热材料封装于顶面面板6之后,将嵌合角部8嵌合于上述第二插入角部,由此定温输送容器10E完成。
此外,也可以在嵌合角部8设置有把手。例如,在拆解定温输送容器10E时,使用者能够经由该把手来从侧壁面面板2及顶面面板6拔出嵌合角部8。其结果是,定温输送容器10E的拆解变得容易。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7~10的目的〕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1~6的结构的基础上,本发明的实施方式7~10所涉及的定温输送容器还具备在上下方向上相邻的蓄热材料的收容部彼此具有将彼此连通的连通孔的结构。
这里,与专利文献3及4中记载的纵向放入结构的定温输送容器相比,专利文献5中记载的横向放入结构的定温输送容器在易于将蓄热材料收容于侧壁面面板的作业性方面是有利的。
但是,与纵向放入结构的定温输送容器相比,对于横向放入结构的定温输送容器而言,虽然上述那样的作业性变良好,但本发明人研究的结果是知晓:产生定温输送容器内的温度保持时间变短这一新问题。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7~10的目的在于实现一种定温输送容器,其除了上述的实施方式1~6的效果之外,还能够提高与蓄热材料向侧壁面面板的收容相关的作业性并且延长容器内的温度保持时间。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7~10的概要〕
本发明人对横向放入结构的定温输送容器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的结果是,本申请发明人们独自发现了产生如下新课题,即:与纵向放入结构的定温输送容器相比,横向放入结构的定温输送容器的温度保持物品的温度保持时间变短。这种与横向放入结构的定温输送容器的温度保持时间相关的课题是在本申请发明所属的技术领域中目前为止完全没有认识到的课题,可以说是新的课题。因此,本申请发明人们以温度保持时间变得更长的横向放入结构的定温输送容器为目标进行了深入开发。
其结果是,本申请发明人们发现了如下新见解,即:通过对在上下方向上相邻的蓄热材料收容部彼此设置相互连通的连通孔,不仅作业性提高,而且令人惊讶的是温度保持时间也比纵向放入结构的定温输送容器格外优异。而且,基于该新见解,完成了本实施方式的定温输送容器。
即,本发明的实施方式7~10所涉及的定温输送容器为能够定温输送温度保持物品的组装式的定温输送容器,具备侧壁面面板、顶面面板以及底面面板,并具有以下特征。即,特征在于,在上述的实施方式1~6的结构的基础上,上述侧壁面面板具备将蓄热材料收容于内部的收容部和用于在侧壁面面板的一方的侧面侧将蓄热材料插入至上述收容部的插入口,上述收容部沿上下方向排列并配置有多个,在上下方向上相邻的上述收容部彼此具有将彼此连通的连通孔。
根据上述的结构,上述蓄热材料收容部沿上下方向排列并配置有多个,在上下方向上相邻的蓄热材料收容部彼此具有将彼此连通的连通孔。因此,根据上述的结构,与蓄热材料向侧壁面面板的收容相关的作业性提高,并且容器内的温度保持时间变长。
〔实施方式7〕
以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7详细地进行说明。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7所涉及的定温输送容器10F的概要结构的分解立体图。
如图9所示,与实施方式1~6同样,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定温输送容器10F为嵌合角部7及7分别嵌合于插入角部Y及Z的结构。
而且,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定温输送容器10F的侧壁面面板1、2、3及4的构造与实施方式1~6不同。侧壁面面板1、2、3及4分别具备作为矩形形状板材的面板主体11、21、31及41。面板主体11、21、31及41相互可分离。这里,相对于侧壁面面板1、2、3及4将底面面板5侧设为下侧,将顶面面板6侧设为上侧。在侧壁面面板1、2、3及4中,在面板主体11、21、31及41分别设置有内侧构造部11A、21A、31A及41A。
接下来,对侧壁面面板1~4的结构进行说明。此外,以下,以侧壁面面板1的结构为中心进行说明。侧壁面面板2~4由于与侧壁面面板1结构相同,因此省略说明。图10的1001是表示侧壁面面板1的概要结构的分解立体图,图10的1002是表示侧壁面面板1的外观的概要的立体图。另外,图11是表示侧壁面面板1的内部结构的从内侧观察的主视图。
如图10的1001及1002以及图11所示,侧壁面面板1具备:收容部S1~S3,用于收纳作为蓄热材料的收纳材料的P1及P2;和插入口B1~B3,用于将收纳材料P1及P2分别插入至收容部S1~S3。插入口B1~B3分别形成在侧壁面面板1的一方的侧面1c侧。
收纳材料P1及P2是熔化温度区域相互不同的蓄热材料。此外,分别收容于收容部S1~S3的收纳材料也可以是熔化温度区域相同的蓄热材料。
另外,在各个收容部S1~S3中,收纳材料P1及P2以在厚度方向上重叠的状态且在水平方向上并排收容有多个。此外,在收容部S1~S3的收容中,也可以收容有一个收纳材料。
更具体而言,侧壁面面板1具备面板主体11、内侧构造部11A、封闭部件16及保护部件17。内侧构造部11A设置于面板主体11中的内侧的面。内侧构造部11A具备支柱部12、下位轨道部13、中位轨道部14及上位轨道部15。
支柱部12设置为从面板主体11的内侧的面向内侧突出,并配置在与侧面1c相反的一侧。另外,支柱部12成为沿高度方向延伸的柱形状。
下位轨道部13、中位轨道部14及上位轨道部15分别从支柱部12朝向侧面1c侧沿水平方向延伸。
从插入口B1~B3插入的收纳材料P1及P2在下位轨道部13、中位轨道部14及上位轨道部15滑动。下位轨道部13、中位轨道部14及上位轨道部15作为向侧壁面面板1内部引导收纳材料P1及P2的引导轨道发挥功能。
在高度方向上,下位轨道部13、中位轨道部14、上位轨道部15彼此间隔相等。该间隔只要比收纳材料P1及P2的高度方向的尺寸大即可。另外,在高度方向上,支柱部12的上端部与上位轨道部15的间隔只要比收纳材料P1及P2的高度方向的尺寸大即可。通过这种结构,能够在下位轨道部13与中位轨道部14之间的空间、中位轨道部14与上位轨道部15之间的空间、以及比中位轨道部14靠上侧的空间收容收纳材料P1及P2。此外,在支柱部12的上端的面以封闭由支柱部12的侧面和上位轨道部15的上表面形成的空间的方式设置有顶面面板6(未图示)。
另外,封闭部件16为从侧面1c侧分别封闭插入口B1~B3的部件。封闭部件16的构造只要是能够封闭插入口B1~B3的构造,则不特别限定。在使收容部S1~S3内部的空气不向侧壁面面板1外部泄漏这一观点下,优选封闭部件16为与侧壁面面板1中的插入口B1~B3凹凸嵌合的构造。
另外,保护部件17为从内侧覆盖面板主体11中的支柱部12、下位轨道部13、中位轨道部14以及上位轨道部15的片材。保护部件17被插入至定温输送容器10内的温度保持物品与收纳材料P1及P2之间。保护部件17具有固定收纳材料P1及P2不倒向温度保持物品侧、保护温度保持物品不与收纳材料P1及P2直接接触的作用。作为保护部件17,可举出塑料瓦楞纸板、厚纸、塑料板等。
在侧壁面面板1中,收容部S1具有由下位轨道部13的上表面、中位轨道部14的下表面、支柱部12的侧面、封闭部件16及保护部件17形成的空间,在该空间内收容收纳材料P1及P2。另外,收容部S2具有由中位轨道部14的上表面、上位轨道部15的下表面、支柱部12的侧面、封闭部件16及保护部件17形成的空间,在该空间内收容收纳材料P1及P2。收容部S3具有由上位轨道部15的上表面、顶面面板6、支柱部12的侧面、封闭部件16及保护部件17形成的空间,在该空间内收容收纳材料P1及P2。例如在收容部S3中,从插入口B1一组一组地依次插入收纳材料P1及P2,使收纳材料P1及P2在上位轨道部15滑动来使收纳材料P1及P2朝向支柱部12水平移动,由此多个收纳材料P1及P2被收容于收容部S3内。
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定温输送容器10F中,多个收容部S1~S3相互在上下方向上排列配置。而且,在上下方向上相邻的收容部S1及S2彼此具有将彼此连通的连通孔18。同样,在上下方向上相邻的收容部S2及S3具有将彼此连通的连通孔18。
如图10的1001及图11所示,连通孔18沿侧壁面面板1的厚度方向延伸,并将在上下方向上相邻的收容部S1及S2彼此、或者收容部S2及S3彼此连通。而且,在沿上下方向排列并配置有多个的收容部S1~S3中,这些连通孔18配置为从上下方向观察相互重叠。
在现有的纵向放入结构的定温输送容器中,需要从侧壁面面板的上方插入收纳材料。因此,若定温输送容器的尺寸变大,则侧壁面面板的高度变高,因此使用者不易将收纳材料收纳于侧壁面面板。特别是在身高比较矮的女性进行组装的情况下,视线以及手难以触及侧壁面面板的插入口,收纳材料向侧壁面面板的收纳较困难。并且,在插入了收纳材料之后使侧壁面面板移动的情况下,面板重量变得非常重,操作较困难。
另一方面,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定温输送容器10F为相对于侧壁面面板1从设置在侧面1c侧的插入口B1~B3插入收纳材料P1及P2的横向放入结构。因此,即使定温输送容器10F的尺寸变大,侧壁面面板1的高度变高,使用者也易访问收纳材料的插入口。其结果是在定温输送容器10F中,收纳材料P1及P2向侧壁面面板1的收纳变得容易。并且,不需要使收纳材料P1及P2插入后的重的侧壁面面板1移动。其结果是能够减轻组装作业的负荷,作业性提高。
并且,根据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定温输送容器10F,在上下方向上相邻的收容部S1及S2彼此(或者收容部S2及S3彼此)具有将彼此连通的连通孔18。因此,与纵向放入结构的定温输送容器相比,能够延长容器内的温度保持时间。
如以上那样,根据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定温输送容器10F,起到与收纳材料P1及P2向侧壁面面板1~4的收容相关的作业性提高并且容器内的温度保持时间变长的效果。
这里,作为定温输送容器10F中的侧壁面面板1~4的面板主体、底面面板5以及顶面面板6的材料,只要具有隔热性则不特别限定,能够采用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定温输送容器10的材料。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定温输送容器10F中,也可以在顶面面板6也设置有多个收容收纳材料的收容部。另外,在顶面面板6中,既可以设置将多个收纳部彼此连通的连通孔,也可以不设置将多个收纳部彼此连通的连通孔。
<关于收容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定温输送容器的顶面面板及侧壁面面板的收纳材料(蓄热材料)>
收容于侧壁面面板1~4以及顶面面板6的收纳材料不特别限定,但优选由收纳材料P1和熔化温度比收纳材料P1低的收纳材料P2构成。另外,优选在收容部内,收纳材料P2重叠配置在收纳材料P1的外侧(与储物室相反的一侧)。这里,收纳材料P1及P2的组合不特别限定,但优选将收纳材料P1的熔化温度区域调节为5℃,将收纳材料P2的熔化温度区域调节为0℃。
另外,关于收容于侧壁面面板1~4以及顶面面板6的收纳材料P1及P2的重量比率,能够根据设置定温输送容器的环境(例如夏季、冬季等)、储物室容量等适当地设定。对于该重量比率而言,在将收纳材料P1设为1时,收纳材料P2优选为1.5以下,更加优选为0.2~1.4,进一步优选为0.8~1.3。
特别是在夏季环境下,在经由连通孔促进空气的对流来将收纳材料P2的冷气无浪费地传递到收纳材料P1的方面,优选如上述那样设定收纳材料P1及P2的重量比率。特别地,在收纳材料P1的熔化温度区域被调节为5℃、收纳材料P2的熔化温度区域被调节为0℃的情况下,如上述那样设定了重量比率的收纳材料P1及P2特别有效。
此外,收纳材料的重量与收容于该收纳材料的蓄热成分或蓄冷成分的重量对应。即,收容于该收纳材料的蓄热成分或蓄冷成分的重量当然与收纳材料的重量成比例地变大。即,上述的收纳材料P1及P2的重量比率当然能够置换为收容于收纳材料P1的蓄热成分或蓄冷成分以及收容于收纳材料P2的蓄热成分或蓄冷成分的重量比率来解释。
另外,在收纳材料P1与P2之间也可以具有用于调节热传递的隔热件。作为隔热件的材料,只要具有隔热性则不特别限定,优选使用发泡塑料、真空隔热材料。作为发泡塑料,具体而言,使用使聚苯乙烯、聚乙烯、聚丙烯、聚氨酯或者聚(3-羟基烷酸酯)系树脂等发泡而得的材料。从隔热性能、成本的观点出发,优选为发泡聚苯乙烯。作为隔热件的厚度,优选为5mm~20mm,更加优选为8mm~12mm。
〔实施方式8〕
以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8进行说明。此外,为了便于说明,对具有与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过的部件相同的功能的部件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不重复其说明。图1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8所涉及的定温输送容器所具备的侧壁面面板1A的内部结构的从内侧观察的主视图。
如图12所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定温输送容器的侧壁面面板1A内的连通孔18的配置与上述实施方式7不同。在沿上下方向排列并配置有多个的收容部S1~S3中,连通孔18配置为从上下方向观察相互不重叠。
即使为这样的结构,也起到与收纳材料P1及P2向侧壁面面板1~4的收容相关的作业性提高并且容器内的温度保持时间变长的效果。
〔实施方式9〕
以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9进行说明。此外,为了便于说明,对具有与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过的部件相同的功能的部件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不重复其说明。图13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9所涉及的定温输送容器所具备的侧壁面面板1B的内部结构的从内侧观察的主视图。
如图13所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定温输送容器的沿上下方向排列并配置有多个的收容部S1~S3中的、配置在最下侧的收容部S1的结构与实施方式7不同。收容部S1的底壁对应于下位轨道部13。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定温输送容器中,收容部S1具有贯通下位轨道部13的贯通孔18a。
贯通孔18a为侧壁面面板1B的与外部连通的孔。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定温输送容器中,侧壁面面板1B的收容部S1~S3与定温输送容器的储物室空间经由贯通孔18a连通。因此,收容部S1~S3内的空气(冷气)经由贯通孔18a而流入至定温输送容器的储物室空间。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定温输送容器在温度比温度保持物品的管理温度区域高的环境下使用的情况下特别有效。例如,当在夏季的高温环境下使用定温输送容器时,收容部S1~S3内的空气经由贯通孔18a而流入至储物室空间,从而能够防止储物室内的温度超过管理温度区域的上限温度。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定温输送容器,特别是在温度比温度保持物品的管理温度区域高的环境下使用的情况下,容器内的温度保持时间进一步变长。
〔连通孔18的其他变形例〕
定温输送容器10中的连通孔18的结构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7~9所记载的结构。在上述实施方式7~9中,连通孔18在中位轨道部14及上位轨道部15分别形成为沿厚度方向延伸的狭缝。但是,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连通孔18只要是将在上下方向上相邻的收容部S1及S2(或者收容部S2及S3)连通的构造即可。例如,中位轨道部14(或者上位轨道部15)也可以成为网眼构造,以并将在上下方向上相邻的收容部S1及S2(或者收容部S2及S3)连通。
〔实施方式10〕
以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0进行说明。此外,为了便于说明,对具有与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过的部件相同的功能的部件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不重复其说明。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定温输送容器主要是侧壁面面板整体的结构与实施方式7不同。具体而言,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定温输送容器主要是(1)沿上下方向排列的多个收容部中的最上位的收容部的上表面由设置于面板主体的轨道部形成而不是顶面面板、(2)在各轨道部的内侧端部设置有向上侧及下侧突出的凸条的方面与实施方式7不同。
以下,对图9所示的侧壁面面板1~4中的侧壁面面板1的形态进行说明。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定温输送容器中,侧壁面面板2~4的形态由于与侧壁面面板1相同,因此省略说明。图14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定温输送容器所具备的侧壁面面板1A的内部结构的概要的立体图。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定温输送容器的侧壁面面板1A为具备图5所示的嵌合角部7C作为上述的封闭部件的结构。如图14所示,侧壁面面板1A具备面板主体11、作为封闭部件的部件76以及保护部件17。在面板主体11中的内侧的面设置有支柱部12、下位轨道部13、中位轨道部14A、中位轨道部14B、上位轨道部15以及最上位轨道部19。
在高度方向上,下位轨道部13、中位轨道部14A、中位轨道部14B、上位轨道部15以及最上位轨道部19彼此间隔相等。最上位轨道部19设置为与面板主体11的上表面共面。
在侧壁面面板1A中,形成有四个收容部S1~S4。收容部S1具有由下位轨道部13的上表面、中位轨道部14A的下表面、支柱部12的侧面、封闭部件16A及保护部件17形成的空间,在该空间内收容收纳材料P。另外,收容部S2具有由中位轨道部14A的上表面、中位轨道部14B的下表面、支柱部12的侧面、封闭部件16A及保护部件17形成的空间,在该空间内收容收纳材料P。收容部S3具有由中位轨道部14B的上表面、上位轨道部15的下表面、支柱部12的侧面、封闭部件16A及保护部件17形成的空间,在该空间内收容收纳材料P。收容部S4具有由上位轨道部15的上表面、最上位轨道部19的下表面、支柱部12的侧面、封闭部件16A及保护部件17形成的空间,在该空间内收容收纳材料P。例如在收容部S4中,从插入口B4插入收纳材料P,使收纳材料P在上位轨道部15滑动来使收纳材料P朝向支柱部12水平移动,由此收纳材料P被收容于收容部S4内。
另外,在沿上下方向排列的收容部S1~S4中,设置有将相互相邻的收容部彼此连通的连通孔18。
这里,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定温输送容器中,在各轨道部的内侧端部设置有向上侧及下侧突出的凸条。具体而言,在下位轨道部13的内侧端部形成有向上方突出的凸条13c。另外,在中位轨道部14A及14B各自的内侧端部形成有向上方突出的凸条14c以及向下方突出的凸条14d。另外,在上位轨道部15的内侧端部形成有向上方突出的凸条15c以及向下方突出的凸条15d。并且,在最上位轨道部19的内侧端部形成有向下方突出的凸条19d。这些凸条13c、14c、14d、15c、15d及19d朝向侧壁面面板1A的水平方向伸长。
凸条13c、14c、14d、15c、15d及19d具有卡止收纳材料P的功能,以便收容于收容部S1~S4的收纳材料P不倒向内侧。通过设置这些凸条,收纳材料P被稳定地保持在侧壁面面板1A内。特别是在收纳材料P比较重的情况下,减轻收纳材料P对保护部件17的负荷,能够稳定地保持收纳材料P。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定温输送容器中,侧壁面面板1A既可以具备保护部件17,也可以不具备保护部件17。如图14所示,在侧壁面面板1A具备保护部件17的情况下,收纳材料P(蓄热材料)的冷气不易流入至储物室空间,储物室空间内的温度的波动稳定。另一方面,在侧壁面面板1A不具备保护部件17的情况下,收纳材料P的冷气易流入储物室空间内。因此,当收纳材料P的调温温度在管理温度外时,在收纳材料P向侧壁面面板1A封装后,能够将储物室空间内的温度迅速地调整为管理温度范围内。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定温输送容器中,部件76成为与面板主体11的侧面嵌合的构造。更具体而言,部件76具有嵌合凸部76e。嵌合凸部76e为沿高度方向伸长的凸条。而且,在面板主体11中的与封闭部件16A对置的侧面形成有与嵌合凸部76e嵌合的嵌合凹部1e。该嵌合凹部1e为沿高度方向伸长的凹槽。此外,图14所示的部件77嵌合于与侧壁面面板1A邻接的侧壁面面板(相当于图9所示的侧壁面面板2)的侧面。即,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定温输送容器中,部件76及77构成上述的嵌合角部7C。嵌合角部7C嵌合于侧壁面面板1A和与侧壁面面板1A邻接的侧壁面面板之间的插入角部。
(变形例)
对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定温输送容器所具备的侧壁面面板的变形例进行说明。图15是表示图14所示的侧壁面面板1A的变形例亦即侧壁面面板1B的内部结构的概要的立体图。
如图15所示,侧壁面面板1B在各轨道部的内侧端部设置有沿侧壁面面板1B的水平方向伸长的狭缝(凹槽)的方面与侧壁面面板1A不同。具体而言,在下位轨道部13的内侧端部的上表面形成有狭缝13e。另外,在中位轨道部14A的内侧端部的上表面及下表面分别形成有狭缝14e及14f。中位轨道部14B也与中位轨道部14A同样,形成有狭缝14e及14f。在上位轨道部15的内侧端部的上表面及下表面分别形成有狭缝15e及15f。并且,在最上位轨道部19的内侧端部的下表面形成有狭缝19f。
保护部件17A插入到这些狭缝13e、14e、15e、14f、15f及19f中。例如,在高度方向上,保护部件17A插入到相互对置的狭缝15e及19f中。由此,保护部件17A相对于上位轨道部15及最上位轨道部19被固定。因此,收容的收纳材料P被固定在收容部S4内,不会倒向温度保持部件侧。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1~13的目的〕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1~13涉及收容于上述的实施方式1~10的定温输送容器的收容部的蓄热材料的结构,更详细而言涉及蓄热材料封装件的连结体。实施方式11~13所涉及的蓄热材料封装件的连结体具备相互连结的至少两个蓄热材料封装件,上述蓄热材料封装件分别具备蓄热材料和收容上述蓄热材料的由长方体构成的外箱,上述至少两个蓄热材料封装件为以各自的外箱的侧面彼此接触的方式在该侧面中的上表面侧或下表面侧的一边连结为可折叠的结构。
这里,专利文献6所记载的连结体由于是在带状片材的收容袋收容有蓄热材料的结构,因此难以自行竖立,在封装作业性方面存在改善的余地。另外,收容袋的数量也被预先确定,也难以根据需要来增减蓄热材料的数量。
另外,专利文献7所记载的连结体是将刚度高的蓄冷板直接通过铰链连结的结构,因此难以变更板的大小。通常,在对蓄热材料进行调温的情况下,由于恒温槽、制冷机的箱内的大小受限,因此难以使用大尺寸的蓄热材料。
因此,在专利文献6及7所记载的技术中,在使用蓄热材料封装件的连结体的方面存在改善的余地。
除了上述的实施方式1~10的效果以外,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1~13还以实现调温、封装的作业性优异的蓄热材料封装件的连结体为目的。
〔实施方式11〕
图16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蓄热材料封装件的连结体P3以及连结体P3所具备的蓄热材料T的结构的立体图,示出将连结体P3折叠了的状态。图17是表示将连结体P3展开并弯折的状态的立体图。图18是表示将连结体P3展开且连结体P3变平坦的状态的侧视图、俯视图以及仰视图。
如图16~图18所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连结体P3具备相互连结的蓄热材料封装件1P~3P。图16~图18所示的连结体P3成为三个蓄热材料封装件1P~3P连结而得的结构。但是,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连结体P3中,相互连结的蓄热材料封装件的数量并不限定于三个,能够根据连结体P3的结构来适当设定。
这里,将蓄热材料封装件1P~3P的连结方向设为前后方向。而且,在连结体P3的连结方向上,将蓄热材料封装件1P侧设为前侧,将蓄热材料封装件3P侧设为后侧。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以上述前后方向为基准来设定了上下方向及左右方向(也存在称为侧方的情况)。另外,上侧及下侧将表示连结体P3展开且连结体P3成为平坦的状态的图18的侧视图为基准。即,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图18的侧视图中的上侧及下侧规定为上侧及下侧。
作为蓄热材料封装件1P~3P的构造,例如蓄热材料封装件1P~3P分别具备蓄热材料T和收容蓄热材料T的外箱1AP~3AP。外箱1AP~3AP是由彼此相同尺寸的长方体构成的箱体。外箱1AP具备构成蓄热材料T的收容空间的抽屉部分1BP、和箱主体。箱主体在侧方具有开口C。抽屉部分1BP在上部具有开口。通过从箱主体的侧方的开口C插入抽屉部分1BP,从而将抽屉部分1BP收容于箱主体内。通过将抽屉部分1BP从箱主体向侧方抽出,从而抽屉部分1BP的上部的开口D露出。然后,经由该开口D来将蓄热材料T收容于抽屉部分1BP。另外,外箱2AP及3AP由于与外箱1AP结构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接下来,对连结体P3中的两个蓄热材料封装件1P~3P彼此的连结进一步详述。如图16~图18所示,外箱1AP具有前方侧面11P、后方侧面12P、上表面13P以及下表面14P。另外,外箱2AP具有前方侧面21P、后方侧面22P、上表面23P以及下表面24P。同样,外箱3AP具有前方侧面31P、后方侧面32P、上表面33P以及下表面34P。
在连结体P3中,蓄热材料封装件1P的外箱1AP与蓄热材料封装件2P的外箱2AP经由连结部A连结为可折叠。同样,蓄热材料封装件2P的外箱2AP与蓄热材料封装件3P的外箱3AP经由连结部B连结为可折叠。蓄热材料封装件1P~3P相互可拆卸。
在连结体P3中,蓄热材料封装件1P~3P中的至少两个蓄热材料封装件1P及2P通过连结部A以各自的外箱1AP及2AP的后方侧面12P及前方侧面21P彼此接触的方式连结。同样,蓄热材料封装件2P及3P通过连结部B以各自的外箱2AP及3AP的后方侧面22P及前方侧面31P彼此接触的方式连结。
另外,蓄热材料封装件1P及2P在后方侧面12P及前方侧面21P各自的下表面14P及24P侧的一边21bP、21bP连结。同样,蓄热材料封装件2P及3P在后方侧面22P及前方侧面31P各自的上表面23P及33P侧的一边22aP、22aP连结。换言之,外箱1AP及2AP的连结部A将外箱1AP中的后方侧面12P的下表面14P侧的一边21bP与外箱2AP中的前方侧面21P的下表面24P侧的一边21bP彼此连结为可折叠。同样,外箱2AP及3AP的连结部B将外箱2AP中的后方侧面22P的上表面23P侧的一边22aP与外箱3AP中的前方侧面31P的上表面33P侧的一边22aP彼此连结。
在连结体P3中,外箱1AP中的后方侧面12P的上表面13P侧的一边21aP与蓄热材料封装件2P中的前方侧面21P的上表面23P侧的一边21aP彼此未连结而可分离。同样,外箱2AP中的后方侧面22P的下表面24P侧的一边22bP与外箱3AP中的前方侧面31P的下表面24P侧的一边22bP彼此未连结而可分离。
因此,蓄热材料封装件1P相对于蓄热材料封装件2P以下表面24P侧的一边21bP为轴来转动。当连结体P3展开时,蓄热材料封装件1P相对于蓄热材料封装件2P从下表面14P与下表面24P彼此接触的位置向下方转动。而且,蓄热材料封装件1P的转动因后方侧面12P与前方侧面21P抵接而被卡止。即,当连结体P3展开时,在蓄热材料封装件1P相对于蓄热材料封装件2P的角度为0°~180°的范围内,蓄热材料封装件1P能够相对于蓄热材料封装件2P转动。因此,在展开状态的连结体P3中,由于蓄热材料封装件1P的转动被前方侧面21P卡止,因此蓄热材料封装件1P无法向比蓄热材料封装件2P靠上方转动。另一方面,在连结体P3折叠的状态下,蓄热材料封装件1P以下表面24P侧的一边21bP为轴相对于蓄热材料封装件2P转动。而且,蓄热材料封装件1P相对于蓄热材料封装件2P层叠,以便下表面14P与下表面24P彼此接触。
同样,蓄热材料封装件3P相对于蓄热材料封装件2P以上表面23P侧的一边22aP为轴转动。当连结体P3展开时,蓄热材料封装件3P相对于蓄热材料封装件2P从上表面33P与上表面23P彼此接触的位置向上方转动。而且,蓄热材料封装件3P的转动因前方侧面31P与后方侧面22P抵接而被卡止。即,当连结体P3展开时,在蓄热材料封装件3P相对于蓄热材料封装件2P的角度为0°~180°的范围内,蓄热材料封装件3P能够相对于蓄热材料封装件2P转动。因此,在展开状态的连结体P3中,由于蓄热材料封装件3P的转动被后方侧面22P卡止,因此蓄热材料封装件3P无法向比蓄热材料封装件2P靠下方转动。另一方面,在连结体P3折叠的状态下,蓄热材料封装件3P以上表面23P侧的一边22aP为轴相对于蓄热材料封装件2P转动。而且,蓄热材料封装件3P相对于蓄热材料封装件2P层叠,以便上表面33P与上表面23P彼此接触。
根据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连结体P3,在蓄热材料封装件1P~3P彼此平坦地展开而没有弯折的状态下,蓄热材料封装件1P无法向比蓄热材料封装件2P靠上方转动,并且蓄热材料封装件3P无法向比蓄热材料封装件2P靠下方转动。因此,在蓄热材料封装件1P~3P彼此展开而没有弯折的状态下,连结体P3能够维持平坦的状态。因此,即使以前后方向相对于地面垂直的方式载置连结体P3(即使以连结体P3的前方侧面11P与地面接触的方式进行载置),连结体P3也能够维持展开的状态地自行竖立。并且,蓄热材料封装件1P~3P分别为长方体的箱体。因此,即使以连结体P3的侧面与地面接触的方式载置连结体P3,连结体P3也能够维持展开的状态地自行竖立。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实现假定了以平坦地展开的状态在温度保持物品的保温中使用的蓄热材料封装件1P~3P的连结体P3。
另外,在对在定温输送容器中使用的蓄热材料进行调温的情况下,由于恒温槽或冷冻箱的箱内的大小受限,因此无法使用大尺寸的蓄热材料。另一方面,在使用尺寸小的蓄热材料的情况下,需要一个一个地对蓄热材料进行调温,因此调温费工夫。另外,在使用尺寸小的蓄热材料的情况下,在将调温后的蓄热材料封装于定温输送容器时,需要一个一个地封装蓄热材料,因此封装需要时间。
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连结体P3中,三个蓄热材料封装件1P~3P连结,蓄热材料封装件2P具有两个与其他蓄热材料封装件1P及3P的连结部(连结部A及B)。而且,连结体P3成为该蓄热材料封装件2P的一方的连结部B配置于上表面23P侧的一边22aP、而另一方的连结部A配置于下表面24P侧的一边21bP的构造。通过形成为这样的构造,能够将连结体P3前后交替呈锯齿状地折叠为较小。因此,能够在将连结体P3折叠了的状态下在恒温槽或冷冻箱内对蓄热材料封装件1P~3P内的蓄热材料T进行调温。因此,能够不受恒温槽或冷冻箱内的大小限制地对蓄热材料封装件1P~3P内的蓄热材料T进行调温。另外,作为一个连结体P3,能够将尺寸小的多个蓄热材料T封装于定温输送容器,因此蓄热材料T向定温输送容器的封装作业变得简便。其结果是能够缩短蓄热材料T的封装作业所需的时间。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实现调温、封装的作业性优异的蓄热材料封装件1P~3P的连结体P3。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连结体P3,蓄热材料封装件1P~3P相互可拆卸。因此,能够自由调整蓄热材料封装件的连结个数。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与定温输送容器的尺寸对应的连结体P3的尺寸的设计自由度增加。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连结体P3中,蓄热材料封装件1P~3P并不限定于相互可拆卸的结构,只要是能够经由连结部A及B折叠的结构即可。例如,蓄热材料封装件1P~3P也可以是在一边21bP及22aP通过胶带等而相互可折叠的结构。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连结体P3中,蓄热材料封装件1P~3P为在前后方向上连结的结构。但是,蓄热材料封装件1P~3P的连结方向并不限定于前后方向。蓄热材料封装件1P~3P也可以在前后方向及左右方向的任意方向上相互连结。
(连结部)
对连结体P3中的连结部A、B进行说明。此外,连结部B由于与连结部A相同,因此省略说明。图19是用于说明连结体P3的连结部A的一个例子的立体图,示出相互分离的外箱1AP及2AP。
如图19所示,外箱2AP具有:与连结于外箱2AP的其他外箱1AP接触的前方侧面21P(第一侧面);和与前方侧面21P对置的后方侧面22P(第二侧面)。同样,外箱1AP具有与连结于外箱1AP的其他外箱2AP接触的后方侧面12P。
这里,在外箱2AP的前方侧面21P的下表面24P侧的一边21bP设置有连结部件4P。另一方面,在后方侧面22P的上表面23P侧的一边22aP设置有连结口5P。设置有连结口5P的一边22aP相当于后方侧面22P的上表面23P及下表面24P侧的一边中的、与设置有连结部件4P的下表面24P侧相反的一侧的上表面23P侧的一边。
另外,在外箱1AP的后方侧面12P的下表面14P侧的一边12b形成有连结口5P。虽然在附图中未示出,但在外箱1AP的前方侧面11P的上表面13P侧的一边设置有连结部件4P。
另外,虽然在附图中未示出,但蓄热材料封装件3P的外箱3AP也与外箱2AP同样,在前方侧面31P的上表面33P侧的一边设置有连结部件4P,在后方侧面32P的下表面34P侧的一边设置有连结口5P。
在以连结部件4P成为下侧的方式载置外箱1AP~3AP时,在全部外箱1AP~3AP中,连结口5P配置在上侧。即,以连结部件4P成为下侧的方式载置时,外箱1AP~3AP成为相互相同的形状。在连结体P3中,外箱1AP~3AP的连结部件4P在上侧和下侧位于相互不同的位置,与之配合,连结口5P也位于相互不同的位置。在这样的结构中,在外箱1AP~3AP中的相互接触的两个侧面中,连结部件4P与连结口5P相互对置。
连结部A具备上述的连结部件4P及连结口5P。在外箱2AP中,连结部件4P为与下表面24P大致共面的片状。另外,连结部件4P成为在前方侧面21P的下表面24P侧的一边21bP弯折的结构。由此,连结部件4P能够以一边21bP为轴转动。连结口5P为能够插入连结部件4P的开口。
这里,外箱1AP的连结口5P为在插入了其他外箱2AP的连结部件4P的状态下能够卡止该其他外箱2AP的连结部件4P的构造。在图19所示的结构中,连结部件4P具有:左右方向的宽度宽的宽幅部41P、和左右方向的宽度窄的窄幅部42P。在连结部件4P中,从一边21bP侧朝向前方依次配置窄幅部42P、宽幅部41P。宽幅部41P的左右方向的宽度比外箱1AP的左右方向的宽度小,且比连结口5P的左右方向的宽度大。另一方面,窄幅部42P的左右方向的宽度比连结口5P的左右方向的宽度小。因此,通过外箱2AP的连结部件4P插入至外箱1AP的连结口5P,从而外箱1AP与外箱2AP连结为可折叠。而且,在该状态下,由于宽幅部41P被连结口5P卡止,因此连结部件4P不会从连结口5P分离。即,外箱1AP的连结口5P在插入了其他外箱2AP的连结部件4P的状态下卡止该其他外箱2AP的连结部件4P。
此外,在图19所示的结构中,外箱2AP为在前方侧面21P及后方侧面22P分别设置有连结部件4P及连结口5P的结构。但是,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连结体P3中,只要为在外箱1AP与2AP相互接触的侧面(后方侧面12P与前方侧面21P)间设置有构成连结部A的连结部件4P及连结口5P的结构即可。例如,外箱2AP也可以是在前方侧面21P及后方侧面22P双方设置有连结口5P的结构。在该情况下,在外箱1AP的后方侧面12P设置连结部件4P。
优选地,如图19所示,优选外箱1AP~3AP均为在前方侧面及后方侧面分别设置有连结部件4P及连结口5P的结构。由此,能够使外箱1AP~3AP为同一形状,蓄热材料封装件1P~3P的制造变得简便。
另外,外箱1AP~3AP的材料不特别限定,但从制造容易性的观点出发,优选为可弯折的片材料。优选外箱1AP~3AP由厚纸、瓦楞纸板、塑料瓦楞纸板以及塑料板中的至少一个构成。
(连结体P3的冷却(调温)方法)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连结体P3的冷却(调温)在将连结体P3折叠了的状态下进行。即,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连结体P3的冷却方法是在将蓄热材料封装件1P~3P的外箱1AP~3AP连结且连结了的外箱1AP~3AP内部的蓄热材料T彼此不相互接触的状态下进行冷却的方法。例如,在将连结体P3折叠来使蓄热材料封装件1P~3P层叠的状态下,收容于恒温槽或冷冻箱内来冷却连结体P3。由此,能够不受恒温槽或冷冻箱内的大小限制地冷却蓄热材料封装件1P~3P内的蓄热材料T。
此外,在外箱1AP~3AP与收容于这些外箱的蓄热材料T之间产生空间。因此,即使是蓄热材料封装件1P~3P层叠的状态,外箱1AP~3AP内部的蓄热材料T彼此也不相互接触。因此,与以蓄热材料T彼此相互接触的方式单纯层叠蓄热材料T的情况相比,蓄热材料T的冷却效率良好。
并且,通过未完全折叠连结体P3地(在将连结体P3展开的状态下)进行冷却,由此蓄热材料T的冷却效率进一步提高。例如,如图17所示,在外箱1AP~3AP中的相邻的外箱的上表面或下表面分离而不接触的状态下展开。像这样通过在展开的状态下冷却连结体P3,从而蓄热材料T的冷却效率进一步提高。
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连结体P3中,优选蓄热材料T能够改变形状。作为这种蓄热材料T,例如,可举出在膜制的袋内封入液状或凝胶状的蓄热成分或蓄冷成分的材料。像这样,形状能够改变的蓄热材料T其本身无法自行竖立。通过对于像这样无法自行竖立的蓄热材料T使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连结体P3,从而能够在使蓄热材料T自行竖立的状态下定温保持温度保持物品。
〔实施方式12〕
以下对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为了便于说明,对具有与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过的部件相同的功能的部件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不重复其说明。
图20是用于说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连结体的连结部的结构的立体图,示出相互分离的外箱1AP及2AP。图21是表示将外箱2AP的前方侧面21P展开了的状态的立体图。如图20及图21所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连结体的连结部件4AP及连结口5BP的结构与实施方式1不同。
连结部件4AP具备:形成在外箱2AP的前方侧面21P侧的插入舌片43P;和形成在外箱1AP的后方侧面12P侧的插入舌片44P。另外,连结口5BP具备:形成于外箱1AP的后方侧面12P的开口51P;和形成于外箱2AP的前方侧面21P的开口52P。
如图21所示,外箱2AP的前方侧面21P侧的部分由外侧翼21cP及内侧翼21dP构成。将内侧翼21dP向内侧弯折,接着以与内侧翼21dP重叠的方式将外侧翼21cP向内侧弯折,由此能够形成外箱1AP的前方侧面21P侧部分。
另外,在外箱2AP的下表面24P的前方侧面21P侧的一边设置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两个切口24aP。插入舌片43P为能够通过上述两个切口24aP向下方弯折的部分。插入舌片43P在未被弯折的平坦的状态且与下表面24P共面的状态下,从下表面24P的前方侧面21P侧的一边突出。
另外,外侧翼21cP构成前方侧面21P。在外侧翼21cP中的与下表面24P侧的一边21bP对应的部分形成有开口52P。插入舌片43P被插入至开口52P。因此,在左右方向上,插入舌片43P与开口52P配置于重叠的位置。通过插入舌片43P被插入到开口52P中,从而外侧翼21cP被固定而不会从下表面24P分离。
另外,插入舌片44P从外箱1AP的后方侧面12P的下表面14P侧的一边突出延伸。插入舌片44P为具有与外箱1AP的左右方向的宽度大致相同的宽度的矩形的片状。在通过外侧翼21cP及内侧翼21dP的弯折而构成外箱2AP的前方侧面21P侧的部分时,插入舌片44P被插入至外侧翼21cP与下表面24P之间。此外,插入舌片44P还设置于外箱2AP中的后方侧面22P的上表面23P侧的一边22aP。
另外,开口51P为插入舌片43P可插入的尺寸。在前方侧面21P与后方侧面12P相互接触时,开口51P与开口52P相互连通。
接下来,对外箱1AP与外箱2AP的连结方法进行说明。首先,通过外侧翼21cP及内侧翼21dP的弯折来构成外箱2AP的前方侧面21P侧的部分。接下来,以开口51P与开口52P重叠的方式将插入舌片44P插入至外侧翼21cP与下表面24P之间。然后,将插入舌片43P插入至开口51P及52P双方,由此外箱1AP在外箱2AP的前方侧面21P的下表面24P侧的一边21bP连结为可折叠。
即使是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连结体,也能够实现调温、封装的作业性优异的蓄热材料封装件的连结体。
〔实施方式13〕
以下对本发明的另一其他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为了便于说明,对具有与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过的部件相同的功能的部件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不重复其说明。
图2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连结体P4的结构的立体图,示出将连结体折叠了的状态。如图22所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连结体P4的外箱1EP~3EP的结构与实施方式1不同。
外箱1EP~3EP是由彼此相同尺寸的长方体构成的箱体。外箱1EP在侧方形成有开口F。蓄热材料T经由该开口F来收容于外箱1EP的箱主体内部。而且,外箱1EP具有封闭开口F的翼1FP。翼1FP具有以上表面的一边为轴转动的转动部1GP和鳍部1HP。转动部1GP为与开口F大致相同的尺寸,为封闭开口F的部分。另外,鳍部1G与转动部1GP连结,能够在转动部1GP的缘部弯折。
在外箱1EP中,将鳍部1HP插入至开口F来将鳍部1HP收容于箱主体。由此,翼1FP封闭开口F。另外,通过从该状态将鳍部1HP从外箱1EP的箱主体向侧方拉出,从而转动部1GP转动,开口F露出。此外,外箱2EP及3EP由于是与外箱1EP相同的结构,因此省略说明。
即使是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连结体P4,也能够实现调温、封装的作业性优异的蓄热材料封装件的连结体。
此外,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连结体P4并不限定于在外箱1EP~3EP的开口F仅收容蓄热材料T的结构。也可以将容器状部件与蓄热材料T一起收容于外箱1EP~3EP的开口F。该容器状部件为能够收容蓄热材料T且能够经由外箱1E~3EP的开口F来收容于箱主体的结构,例如,可举出图16所示的抽屉部分1BP。图23所示的连结体P5为在图22所示的开口F收容有抽屉部分1BP的结构。
(关于能够应用蓄热材料封装件的连结体的定温输送容器)
能够应用上述的实施方式11~13所涉及的连结体的定温输送容器只要是能够在蓄热材料封装件的连结体自行竖立的状态下使用的结构,则不特别限定。例如,可举出将平坦地展开了的连结体P3纵向载置(以连结体P3的前后方向成为铅垂方向的方式载置)的定温输送容器。另外,也能够应用于将平坦地展开了的连结体P3横向载置(以连结体P3的前后方向成为水平方向的方式载置)的定温输送容器。例如,如图24所示,能够将实施方式11所涉及的连结体P3应用于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定温输送容器10。
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各实施方式,在技术方案所示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变更,将在不同的实施方式中分别公开的技术手段适当组合而得到的实施方式也包含在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内。并且,通过组合在各实施方式中分别公开的技术手段,能够形成新的技术特征。
〔总结〕
本发明的方式1所涉及的定温输送容器10是能够定温输送温度保持物品的组装式的定温输送容器10,构成为具备四个侧壁面面板1~4、顶面面板6以及底面面板5,上述侧壁面面板1~4具备:第一收容部(收纳部1a、2a),在内部收容蓄热材料(收纳材料P1、P2);和第一插入口(插入口1b、2b),设置在一方的侧面1c、2c侧且用于将蓄热材料(收纳材料P1、P2)插入至上述第一收容部,上述四个侧壁面面板1~4的设置有上述第一插入口的侧面1c及2c彼此在该第一插入口露出到外部的状态下且以彼此相邻的方式形成蓄热材料(收纳材料P1、P2)的第一插入角部(插入角部Y及Z),上述第一插入角部以相互对置的方式形成有两个,上述侧壁面面板1~4彼此在与上述第一插入角部相反的一侧的侧面1d~4d侧连结,在上述第一插入角部设置有第一嵌合角部(嵌合角部7),第一嵌合角部封闭上述插入口1b及2b,且与设置有上述插入口1b及2b的侧面1c及2c嵌合。
在方式1的基础上,本发明的方式2所涉及的定温输送容器10构成为在上述侧壁面面板1及2中的设置有第一插入口(插入口1b及2b)的侧面1c及2c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第一嵌合角部(嵌合角部7)嵌合的嵌合凹部1e及2e,在上述第一嵌合角部设置有与该嵌合凹部1e及2e嵌合的嵌合凸部7e。
在方式1或2的基础上,本发明的方式3所涉及的定温输送容器10A构成为上述第一嵌合角部(嵌合角部7A)由多个部件71~73构成,并能够组装。
在方式1~3中任一方式的基础上,本发明的方式4所涉及的定温输送容器10B构成为上述第一嵌合角部(嵌合角部7B)为从定温输送容器10B的侧面侧插入嵌合的构造。
在方式1~4中任一方式的基础上,本发明的方式5所涉及的定温输送容器10E构成为上述顶面面板6具备:第二收容部(收纳部6a),在内部收容蓄热材料;和第二插入口(插入口6b),设置于至少一个侧面6f且用于将蓄热材料插入至上述第二收容部,上述顶面面板6及侧壁面面板2通过设置有上述第二插入口的侧面6f和与该侧面6f相邻的上述侧壁面面板2的上表面2g来在上述第二插入口露出到外部的状态下形成第二插入角部,在上述第二插入角部设置有第二嵌合角部(嵌合角部8),第二嵌合角部封闭上述第二插入口,且与设置有上述第二插入口的上述顶面面板6的侧面6f及上述侧壁面面板2的上表面2g中的至少一方嵌合。
在方式1~5中任一方式的基础上,本发明的方式6所涉及的定温输送容器10F构成为上述第一收容部S1~S3沿上下方向排列并配置有多个,在上下方向上相邻的收容部S1~S3彼此具有将彼此连通的连通孔18。
在方式6的基础上,本发明的方式7所涉及的定温输送容器10F构成为上述连通孔18沿上述侧壁面面板1的厚度方向延伸,将在上下方向上相邻的上述第一收容部S1~S3彼此连通,在沿上下方向排列并配置有多个的上述收容部S1~S3中,上述连通孔18配置为从上下方向观察重叠。
在方式6或7的基础上,本发明的方式8所涉及的定温输送容器构成为沿上下方向排列并配置有多个的上述第一收容部S1~S3中的配置在最下侧的第一收容部S1具有贯通底壁(下位轨道部13)的贯通孔18a。
在方式6~8中任一项的基础上,本发明的方式9所涉及的定温输送容器构成为上述蓄热材料(收纳材料P1、P2)由第一蓄热材料(收纳材料P1)和熔化温度比上述第一蓄热材料低的第二蓄热材料(收纳材料P2)构成。
在方式9的基础上,本发明的方式10所涉及的定温输送容器构成为关于上述第一蓄热材料及第二蓄热材料(收纳材料P1、P2)的重量比率,在将上述第一蓄热材料(收纳材料P1)设为1时,上述第二蓄热材料(收纳材料P2)为1.5以下。
在方式1~10中任一方式的基础上,本发明的方式11所涉及的定温输送容器10构成为上述蓄热材料(收纳材料P1、P2)为多个蓄热材料连结而得的连结体。
在方式1~11中任一方式的基础上,本发明的方式12所涉及的定温输送容器10构成为上述蓄热材料(收纳材料P1、P2)包括熔化温度区域不同的多个蓄热材料。
本发明的方式13所涉及的蓄热材料封装件1P~3P的连结体P3构成为具备收容于方式1~12中任一项的定温输送容器并相互连结的至少两个蓄热材料封装件1P~3P,上述蓄热材料封装件1P~3P分别具备蓄热材料T和收容上述蓄热材料T的由长方体构成的外箱1AP~3AP,上述至少两个蓄热材料封装件1P~3P以各自的外箱1AP~3AP的侧面彼此(后方侧面12P及前方侧面21P彼此、后方侧面22P及前方侧面31P彼此)接触的方式在该侧面中的上表面23P及33P侧或下表面14P及24P侧的一边21bP、22aP连结为可折叠。
在方式13的基础上,本发明的方式14所涉及的蓄热材料封装件1P~3P的连结体P3构成为上述蓄热材料封装件1P~3P连结有三个以上,具有两个与其他蓄热材料封装件1P、3P的连结部A、B的一个蓄热材料封装件2P是一方的连结部B配置于上表面23P侧的一边22aP、而另一方的连结部A配置于下表面24P侧的一边21bP的构造。
在方式13或14的基础上,本发明的方式15所涉及的蓄热材料封装件1P~3P的连结体P3构成为上述外箱2AP具有跟与该外箱2AP连结的其他外箱1AP的侧面(后方侧面12P)接触的第一侧面(前方侧面21P)和与上述第一侧面对置的第二侧面(后方侧面22P),连结体P3具备:连结部件4P,设置于上述第一侧面的上表面23P侧或下表面24P侧的一边21bP;和连结口5P,设置于上述第二侧面的上表面23P侧及下表面24P侧中的与设置有上述连结部件4P的一侧(下表面24P侧)相反的一侧(上表面23P侧)的一边22aP且在插入了上述其他外箱1AP的连结部件4P的状态下能够卡止上述其他外箱1AP的连结部件。
〔其他结构〕
另外,在上述的定温输送容器的基础上,本发明的方式15所涉及的定温输送容器构成为在上述收容部S1~S3能够插入多个蓄热材料(收纳材料P1、P2)。
另外,在上述的连结体的基础上,本发明的方式16所涉及的蓄热材料封装件1P~3P的连结体P3构成为上述蓄热材料封装件1P~3P相互可拆卸。
在上述的连结体P3的基础上,本发明的方式17所涉及的蓄热材料封装件1P~3P的连结体P3构成为上述外箱1AP~3AP由厚纸、瓦楞纸板、塑料瓦楞纸板以及塑料板中的至少一个构成。
在上述的连结体P3的基础上,本发明的方式18所涉及的蓄热材料封装件1P~3P的连结体P3构成为上述蓄热材料T能够改变形状。
本发明的方式19所涉及的冷却的方法是冷却上述的连结体P3的方法,是在将上述蓄热材料封装件1P~3P的外箱1AP~3AP连结且连结了的外箱1AP~3AP内部的蓄热材料T彼此不相互接触的状态下进行冷却的方法。
实施例
〔实施例1、比较例1及2〕
〔定温输送容器的组装〕
制作了图25所示的实施例1、比较例1及2的结构的侧壁面面板。实施例1的侧壁面面板为横向放入结构,与图9所示的结构同样,在上下方向上相邻的蓄热材料的收容部彼此具有相互连通的连通孔。并且,该连通孔在沿上下方向排列并配置有多个的收容部中配置为从上下方向观察重叠。比较例1的侧壁面面板为横向放入结构,在上下方向上相邻的蓄热材料的收容部彼此不具有将彼此连通的连通孔。比较例2的侧壁面面板为纵向放入结构。
此外,在实施例1、比较例1及2中,底面面板5及顶面面板6使用了相同的部件。
在实施例1、比较例1及2各自中,使用四个侧壁面面板、底面面板以及顶面面板来组装了定温输送容器。在实施例1、比较例1、2的定温输送容器各自中,在底面面板未收容蓄热材料。在顶面面板重叠收容有9张熔化温度5℃的蓄热材料(等级:钟化潜热蓄热材料PATTHERMO F5,550g)、9张10mm厚的隔热件(发泡聚苯乙烯板)以及9张熔化温度0℃的蓄热材料(等级:冷冰0HG、1000g)。并且,在每一个侧壁面面板重叠收容有9张熔化温度5℃的蓄热材料(等级:钟化潜热蓄热材料PatthermoF5,550g)、9张10mm厚的隔热件以及8张熔化温度0℃的蓄热材料(等级:冷冰0HG,750g)。相对于侧壁面面板,按每一个收容部收容了三组熔化温度5℃的蓄热材料以及熔化温度0℃的蓄热材料的组。另外,对于收容于最下层的收容部的正中央的蓄热材料的组,也可以代替熔化温度0℃的蓄热材料而为同尺寸的空箱。
〔温度保持时间的评价〕
对于实施例1、比较例1、2的定温输送容器的每个,测定了在外部的温度为30℃或-10℃的环境下(30℃环境下或-10℃环境下)将储物室空间的温度保持为2~8℃的时间。更具体而言,测定实施例1、比较例1、2的定温输送容器各自的储物室的特定2处(中央部分上侧部位以及角部下侧部位)的温度,基于该温度的历时性变化来评价了2℃~8℃的温度保持时间。
〔结果〕
对于实施例1、比较例1及2的定温输送容器的每个评价了2℃~8℃的温度保持时间的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如表1所示,在-10℃环境下,2℃~8℃的温度保持时间在实施例1、比较例1、2的定温输送容器之间几乎相同。
另一方面,在30℃环境下,在实施例1、比较例1及2的定温输送容器之间,在2℃~8℃的温度保持时间上看到了显著的差异。首先,根据比较例1与比较例2的比较可知:在30℃环境下,处于横向放入结构的定温输送容器(比较例1)的2℃~8℃的温度保持时间比纵向放入结构的定温输送容器(比较例2)短的趋势。而且,尽管为这样的趋势,但令人惊讶的是,相对于横向放入结构设置了连通孔的实施例1的定温输送容器的2℃~8℃的温度保持时间比纵向放入结构的定温输送容器(比较例2)长。
〔实施例2、3、比较例3、4及参考例1、2〕
〔定温输送容器的结构〕
图26表示在实施例2、3、比较例3、4及参考例1、2中使用的定温输送容器的结构,图26的2601是表示定温输送容器的内部构造的立体图。另外,图26的2602是表示在实施例2、3及参考例1中使用的定温输送容器的侧壁面面板的结构的立体图,图26的2603是表示在比较例3、4及参考例2中使用的定温输送容器的侧壁面面板的结构的立体图。
在图26的2601所示的定温输送容器中,在四个侧壁面面板分别形成有4层的收容部。而且,在各收容部能够重叠收容熔化温度5℃的蓄热材料(等级:钟化潜热蓄热材料PATTHERMO F5)为4张的连结体(以下,有时称为第一连结体)以及熔化温度0℃的蓄热材料(等级:冷冰0HG)为4张的连结体(以下,有时称为第二连结体)。另外,在顶面面板形成有5列收容部,在各个收容部能够重叠收容熔化温度5℃的蓄热材料为5张的连结体、以及熔化温度0℃的蓄热材料为5张的连结体。在图26的2601所示的定温输送容器中,按每一个侧壁面面板,熔化温度5℃的蓄热材料以及熔化温度0℃的蓄热材料分别能够收容16张。另外,在四个侧壁面面板整体中,熔化温度5℃的蓄热材料以及熔化温度0℃的蓄热材料分别能够收容64张。另外,在顶面面板,熔化温度5℃的蓄热材料以及熔化温度0℃的蓄热材料分别能够收容25张。由此,在定温输送容器中,熔化温度5℃的蓄热材料以及熔化温度0℃的蓄热材料分别收容能够89张。此外,熔化温度5℃的蓄热材料以及熔化温度0℃的蓄热材料分别具有收容蓄热材料主体的外箱。
另外,如图26的2602所示,在实施例2、3及参考例1中使用的定温输送容器中,在侧壁面面板均等地形成有将收容部彼此连通的三个连通孔。另一方面,如图26的2603所示,在比较例3、4及参考例2中使用的定温输送容器中,在侧壁面面板未形成将收容部彼此连通的连通孔。
〔温度保持时间的评价〕
在7Dsummer程序的环境下,测定了储物室空间的温度保持为2~8℃的时间。7Dsummer程序旨在实现夏季环境,是依次进行以下的步骤1~4的合计24小时的循环重复6次的程序。步骤1:维持22℃的环境4小时。步骤2:维持35℃的环境2小时。步骤3:维持30℃的环境12小时。步骤4:维持35℃的环境6小时。
另外,关于温度保持时间的评价,具体而言,测定定温输送容器各自的储物室的特定6处(中央部分上侧、中央、下侧部位以及角部上侧、中央、下侧部位)的温度,基于该温度的历时性变化来评价了2℃~8℃的温度保持时间。
〔实施例2〕
在图26的2601及2602所示的定温输送容器的顶面面板及侧壁面面板的收容部重叠收容有第一连结体及第二连结体。以第一连结体位于收容部的内侧、第二连结体位于外侧的方式重叠搭载有第一连结体及第二连结体。而且,为了不使第一连结体及第二连结体向内侧的储物室落下,在收容部的内侧安装厚纸来组装了定温输送容器。而且,搁置组装后的定温输送容器的储物室空间直至变为8℃以下为止。然后,在7Dsummer程序环境下,测定了将储物室空间的温度保持为2~8℃的时间。
在本实施例中使用的1张熔化温度5℃的蓄热材料为550g。因此,收容于定温输送容器的熔化温度为5℃的蓄热材料的总重量为550g×89张=49.0kg。
另一方面,关于在本实施例中使用的熔化温度为0℃的蓄热材料,收容于顶面面板的收容部的蓄热材料与收容于侧壁面面板的收容部的蓄热材料的重量不同。在顶面面板的收容部收容1张的重量为1000g的熔化温度0℃的蓄热材料。在侧壁面面板的收容部收容1张的重量为700g的熔化温度0℃的蓄热材料。因此,收容于定温输送容器的熔化温度0℃的蓄热材料的总重量为1000g×25张+700g×64张=69.8kg。
熔化温度5℃的蓄热材料与熔化温度0℃的蓄热材料的重量比率为熔化温度5℃的蓄热材料:熔化温度0℃的蓄热材料=1:1.4。此外,在熔化温度5℃的蓄热材料的外箱还封入有10mm厚的发泡聚苯乙烯板,发泡聚苯乙烯板夹设在熔化温度5℃的蓄热材料与熔化温度0℃的蓄热材料之间。
〔实施例3〕
除了使用未封入有10mm厚的发泡聚苯乙烯板的熔化温度为5℃的蓄热材料并改变了熔化温度5℃的蓄热材料与熔化温度0℃的蓄热材料的重量比率以外,通过与实施例2相同的方法测定了定温输送容器的储物室空间的温度被保持为2~8℃的时间。
在本实施例中使用的1张熔化温度5℃的蓄热材料为800g。因此,收容于定温输送容器的熔化温度5℃的蓄热材料的总重量为800g×89张=71.2kg。
另一方面,在本实施例中使用的熔化温度0℃的蓄热材料为与实施例1相同的结构。因此,收容于定温输送容器的熔化温度0℃的蓄热材料的总重量为1000g×25张+700g×64张=69.8kg。
熔化温度5℃的蓄热材料与熔化温度0℃的蓄热材料的重量比率为熔化温度5℃的蓄热材料:熔化温度0℃的蓄热材料=1:1。
〔比较例3〕
除了在图26的2601及2603所示的定温输送容器的顶面面板及侧壁面面板的收容部重叠收容有第一连结体及第二连结体以外,通过与实施例2相同的方法测定了定温输送容器的储物室空间的温度被保持为2~8℃的时间。
〔比较例4〕
除了使用未封入有10mm厚的发泡聚苯乙烯板的熔化温度5℃的蓄热材料并在图26的2601及2603所示的定温输送容器的顶面面板及侧壁面面板的收容部重叠收容有第一连结体及第二连结体以外,通过与实施例2相同的方法测定了定温输送容器的储物室空间的温度被保持为2~8℃的时间。
〔参考例1〕
除了改变了熔化温度5℃的蓄热材料与熔化温度0℃的蓄热材料的重量比率以外,通过与实施例2相同的方法测定了定温输送容器的储物室空间的温度被保持为2~8℃的时间。
在本参考例中使用的1张熔化温度5℃的蓄热材料为300g。因此,收容于定温输送容器的熔化温度5℃的蓄热材料的总重量为300g×89张=26.7kg。
另外,在本参考例中,在顶面面板及侧壁面面板的收容部收容1张的重量为1000g的熔化温度0℃的蓄热材料。因此,收容于定温输送容器的熔化温度0℃的蓄热材料的总重量为1000g×89张=89.0kg。
熔化温度5℃的蓄热材料与熔化温度0℃的蓄热材料的重量比率为熔化温度5℃的蓄热材料:熔化温度0℃的蓄热材料=1:3.3。此外,在熔化温度5℃的蓄热材料的外箱还封入有10mm厚的发泡聚苯乙烯板,发泡聚苯乙烯板夹设在熔化温度5℃的蓄热材料与熔化温度0℃的蓄热材料之间。
〔参考例2〕
除了在图26的2601及2603所示的定温输送容器的顶面面板及侧壁面面板的收容部重叠收容有第一连结体及第二连结体以外,通过与比较例5相同的方法测定了定温输送容器的储物室空间的温度被保持为2~8℃的时间。
〔结果〕
对于实施例2、3、比较例3~6评价了2℃~8℃的温度保持时间的结果如表1所示。
表2所示的2℃~8℃的温度保持时间的评价假定了夏季环境下。在该情况下,在熔化温度5℃的蓄热材料:熔化温度0℃的蓄热材料的重量比率为1:1.4以下的情况下,具有存在连通孔的侧壁面面板的定温输送容器(实施例2、3)的2℃~8℃的温度保持时间比具有无连通孔的侧壁面面板的定温输送容器(比较例3、4)长。另一方面,在熔化温度5℃的蓄热材料:熔化温度0℃的蓄热材料的重量比率超过1:1.4的情况下,具有无连通孔的侧壁面面板的定温输送容器(参考例2)的2℃~8℃的温度保持时间比具有存在连通孔的侧壁面面板的定温输送容器(参考例1)长。由此可知在夏季环境下,关于熔化温度5℃的蓄热材料与熔化温度0℃的蓄热材料的重量比率,在将熔化温度5℃的蓄热材料为1时,在将熔化温度0℃的蓄热材料为1.4以下的情况下,2℃~8℃的温度保持时间变长。
在熔化温度5℃的蓄热材料与熔化温度0℃的蓄热材料的重量比率中,若熔化温度0℃的蓄热材料的比率过高,则认为熔化温度0℃的蓄热材料的冷气经由连通孔被过度供给至熔化温度5℃的蓄热材料。而且,认为由此导致熔化温度0℃的蓄热材料的潜热被过度消耗,因此参考例2的定温输送容器的2℃~8℃的温度保持时间比参考例1的定温输送容器长。
另一方面,认为在熔化温度5℃的蓄热材料与熔化温度0℃的蓄热材料的重量比率中,熔化温度5℃的蓄热材料的比率越高,越经由连通孔促进空气的对流,能够无浪费地将熔化温度0℃的蓄热材料的冷气传递至熔化温度5℃的蓄热材料。而且,认为由此导致实施例2、3的定温输送容器的2℃~8℃的温度保持时间比比较例3、4的定温输送容器长。
附图标记说明
1、2、3、4…侧壁面面板;1a、2a…收纳部(第一收纳部);1b、2b…插入口(第一插入口);1c、2c、3c、4c…侧面;1d、2d、3d、4d…侧面;1e、2e…嵌合凹部;2f…上表面;5…底面面板;6…顶面面板;6a…收纳部(第二收纳部);6b…插入口(第二插入口);6f…侧面;7、7A、7B、7C、7D…嵌合角部(第一嵌合角部);7e、71e、72e、73e、75e、76e、77e、79e…嵌合凸部;71、72、73、74、75、76、77、78a、78b、79…部件;8…嵌合角部(第二嵌合角部);8f…嵌合凸部;10、10A、10B、10C、10D、10E、10F…定温输送容器;X、Y、Z…插入角部(第一插入角部);P1、P2…收纳材料(蓄热材料);13…下位轨道部(配置在最下侧的收容部的底壁);18…连通孔;18a…贯通孔;B1、B2、B3…插入口;S1、S2、S3、S4…收容部(第一收纳部);1P、2P、3P…蓄热材料封装件;1AP、2AP、3AP…外箱;1EP、2EP、3EP…外箱;1FP…翼;1GP…转动部;1HP…鳍部;4P、4AP…连结部件;5P、5AP、5BP…连结口;P3、P4、P5…连结体;11P、21P、31P…前方侧面;12P、22P、32P…后方侧面;12bP、21aP、21bP、22aP、22bP…一边;13P、23P、33P…上表面;14P、24P、34P…下表面。

Claims (15)

1.一种定温输送容器,是能够定温输送温度保持物品的组装式的定温输送容器,其特征在于,
具备四个侧壁面面板、顶面面板以及底面面板,
所述侧壁面面板具备:第一收容部,在内部收容蓄热材料;和第一插入口,设置在所述侧壁面面板的一方的侧面侧且用于将蓄热材料插入至所述第一收容部,
所述四个侧壁面面板的设置有所述第一插入口的侧面彼此在该第一插入口露出到外部的状态下且以彼此相邻的方式形成蓄热材料的第一插入角部,
所述第一插入角部以相互对置的方式形成有两个,
所述侧壁面面板彼此在与所述第一插入角部相反的一侧的侧面侧连结,
在所述第一插入角部设置有第一嵌合角部,所述第一嵌合角部封闭所述第一插入口,且与设置有所述第一插入口的侧面嵌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温输送容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侧壁面面板中的设置有第一插入口的侧面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第一嵌合角部嵌合的嵌合凹部,
在所述第一嵌合角部设置有与该嵌合凹部嵌合的嵌合凸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定温输送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嵌合角部由多个部件构成,并能够组装。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定温输送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嵌合角部是被从定温输送容器的侧面侧插入、嵌合的构造。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定温输送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顶面面板具备:第二收容部,在内部收容蓄热材料;和第二插入口,设置于所述顶面面板的至少一个侧面且用于将蓄热材料插入至所述第二收容部,
所述顶面面板及侧壁面面板通过设置有所述第二插入口的侧面和与该侧面相邻的所述侧壁面面板的上表面来在所述第二插入口露出到外部的状态下形成第二插入角部,
在所述第二插入角部设置有第二嵌合角部,所述第二嵌合角部封闭所述第二插入口,且与所述顶面面板的设置有所述第二插入口的侧面及所述侧壁面面板的上表面中的至少一方嵌合。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定温输送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收容部沿上下方向排列并配置有多个,
在上下方向上相邻的所述第一收容部彼此具有将彼此连通的连通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定温输送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通孔沿所述侧壁面面板的厚度方向延伸,将在上下方向上相邻的第一收容部彼此连通,
在沿上下方向排列并配置有多个的所述第一收容部中,所述连通孔配置为从上下方向观察重叠。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定温输送容器,其特征在于,
沿上下方向排列并配置有多个的所述第一收容部中的配置在最下侧的第一收容部具有贯通底壁的贯通孔。
9.根据权利要求6~8中任一项所述的定温输送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蓄热材料由第一蓄热材料和熔化温度比所述第一蓄热材料低的第二蓄热材料构成。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定温输送容器,其特征在于,
关于所述第一蓄热材料及第二蓄热材料的重量比率,在将所述第一蓄热材料设为1时,所述第二蓄热材料为1.5以下。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定温输送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蓄热材料为多个蓄热材料连结而得的连结体。
12.根据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定温输送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蓄热材料包括熔化温度区域不同的多个蓄热材料。
13.一种蓄热材料封装件的连结体,其特征在于,
具备收容于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定温输送容器并相互连结的至少两个蓄热材料封装件,
所述蓄热材料封装件分别具备:
蓄热材料;和
收容所述蓄热材料的由长方体构成的外箱,
所述至少两个蓄热材料封装件以各自的外箱的侧面彼此接触的方式在该侧面中的上表面侧或下表面侧的一边连结为可折叠。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蓄热材料封装件的连结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蓄热材料封装件连结有三个以上,
具有两个与其他蓄热材料封装件的连结部的一个蓄热材料封装件是一方的连结部配置于上表面侧的一边、而另一方的连结部配置于下表面侧的一边的构造。
15.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蓄热材料封装件的连结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箱具有跟与该外箱连结的其他外箱的侧面接触的第一侧面和与所述第一侧面对置的第二侧面,
所述蓄热材料封装件的连结体具备:
连结部件,设置于所述第一侧面的上表面侧或下表面侧的一边;和
连结口,设置于所述第二侧面的上表面侧及下表面侧中的与设置有所述连结部件的一侧相反的一侧的一边且在插入了所述其他外箱的连结部件的状态下能够卡止所述其他外箱的连结部件。
CN202180078731.6A 2020-11-27 2021-11-26 定温输送容器以及蓄热材料封装件的连结体 Pending CN11652917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197330 2020-11-27
JP2020-197328 2020-11-27
JP2020-197330 2020-11-27
JP2020-197329 2020-11-27
PCT/JP2021/043455 WO2022114141A1 (ja) 2020-11-27 2021-11-26 定温輸送容器、および蓄熱材パッケージの連結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529177A true CN116529177A (zh) 2023-08-01

Family

ID=873980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80078731.6A Pending CN116529177A (zh) 2020-11-27 2021-11-26 定温输送容器以及蓄热材料封装件的连结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529177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572227B2 (en) Thermally insulated shipping system for pallet-sized payload, methods of making and using the same, and kit for use therein
JP6439676B2 (ja) 定温保管輸送容器及び輸送方法
US7422143B2 (en) Container having passive controlled temperature interior
US9429350B2 (en) Shipping box system with multiple insulation layers
US9751682B2 (en) Modular cuboidal passive temperature controlled shipping container
US8607581B2 (en) Package having phase change materials and method of use in transport of temperature sensitive payload
US9366469B2 (en) Temperature controlled box system
US9957099B2 (en) Insulated container system for maintaining a controlled payload temperature
WO2011027751A1 (ja) 定温保管容器及び輸送方法
US20100314397A1 (en) Thermal Containment System Providing Temperature Maintaining Shipping Package with Segmented Flexible PCM Panels
EP2900568B1 (en) Convection based temperature assured packaging system
US20120305435A1 (en) Modular system for thermally controlled packaging devices
US20200290790A1 (en) Thermally insulating packaging system
JP2019172352A (ja) 定温保管輸送容器
JP7301500B2 (ja) 定温保管輸送容器および輸送方法
CN116529177A (zh) 定温输送容器以及蓄热材料封装件的连结体
WO2022114141A1 (ja) 定温輸送容器、および蓄熱材パッケージの連結体
US20220333840A1 (en) Shipping system for storing and/or transporting temperature-sensitive materials
US10168090B1 (en) Temperature controlled box system
JP7080779B2 (ja) 定温輸送容器
WO2022168822A1 (ja) 定温輸送容器およびその利用
US20230382624A1 (en) Constant temperature transport container, and constant temperature transport container assembly
JP7234209B2 (ja) 定温保管輸送容器、および積載方法
KR102070653B1 (ko) 냉매유닛이 포함된 보냉용 포장상자
JP2020176730A (ja) 蓄熱材シート、および定温保管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