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528151B - 5g双域专网实现方法、系统、装置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5g双域专网实现方法、系统、装置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528151B
CN116528151B CN202310791849.4A CN202310791849A CN116528151B CN 116528151 B CN116528151 B CN 116528151B CN 202310791849 A CN202310791849 A CN 202310791849A CN 116528151 B CN116528151 B CN 11652815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pf
terminal
smf
park
du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79184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528151A (zh
Inventor
彭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ew H3C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ew H3C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ew H3C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New H3C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791849.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528151B/zh
Publication of CN1165281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52815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52815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52815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2Services making use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0Communication routing or communication path finding
    • H04W40/02Communication route or path selection, e.g. power-based or shortest path routing
    • H04W40/20Communication route or path selection, e.g. power-based or shortest path routing based on geographic position or lo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5G双域专网实现方法、系统、装置及电子设备。本申请实施例在SMF被选择作为园区终端的P‑SMF时,依据从PCF中获取的园区终端会话策略签约数据,为所述园区终端确定对应的PU‑UPF,以及为所述园区终端确定对应的PI‑UPF,使得在用户终端在处于不同地理位置时均能够访问园区内网;进一步地,依据园区终端的当前位置以及PI‑UPF的服务区域确定ULCL‑UPF,并控制ULCL‑UPF将该园区终端访问公网的数据包通过PU‑UPF转发至公网,该园区终端访问园区内网的数据包通过PI‑UPF转发至园区内网,使得园区终端访问园区内网的数据包就近转发,避免了访问园区内网业务时延增加的问题。

Description

5G双域专网实现方法、系统、装置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网络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5G双域专网实现方法、系统、装置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为了满足使用单一终端访问园区内网和公网的需求,目前常用的方式为基于DNN(Data Network Name,数据网络名称)的双域专网方案。该方案中,需要在园区内网部署UPF(User Plane Function,用户面功能网元),以及在公网部署UPF,公网上的UPF对来自终端的数据包进行分流,将访问公网的数据包转发至公网,将访问园区内网的数据包转发至园区内网的UPF以进入园区内网。
然而,在该方案下,即使终端当前在园区内,当终端访问园区内网时,该终端发送的数据包仍需经过部署于公网的UPF转发给部署于园区内网的UPF才能最终将上述数据包转发至园区内网,无法直接通过园区内网中的UPF访问园区内网,这种数据包的转发方式增加了访问园区内网业务的时延。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5G双域专网实现方法、系统、装置及电子设备,以解决相关技术中访问园区内网业务时延增加的问题。
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5G双域专网实现方法,该方法应用于会话管理功能网元SMF,该方法包括:
在本SMF被选择作为园区终端的主会话管理功能网元P-SMF时,若基于从策略控制功能网元PCF中获得的所述园区终端的会话策略签约数据,确定所述园区终端为已签约5G双域专网的终端且所述园区终端的当前位置处于所述园区终端的5G双域专网开放区域内,则确定所述园区终端对应的通用用户面功能网元PU-UPF以及部署在该园区终端已签约的园区内网的专用用户面功能网元PI-UPF,其中,所述5G双域专网开放区域是指允许所述园区终端进行5G双域专网访问的地理区域范围;
依据所述园区终端的当前位置和所述PI-UPF的服务区域,确定所述园区终端对应的上行链路分类器用户面功能网元ULCL-UPF;
控制所述ULCL-UPF将园区终端访问园区内网的数据包通过PI-UPF转发至所述园区内网,以及将园区终端访问园区外网的数据包通过PU-UPF转发至公网。
可选的,所述确定所述园区终端为已签约5G双域专网的终端包括:
判断所述会话策略签约数据是否包括5G双域专网签约标志;所述5G双域专网签约标志用于指示所述园区终端是否签约了5G双域专网;若所述会话策略签约数据中的5G双域专网签约标志取值为用于指示所述园区终端签约了5G双域专网的第一值,则确定所述园区终端为已签约5G双域专网的终端;
所述会话策略签约数据还包括所述5G双域专网开放区域。
可选的,在园区终端在归属地范围内开机注册至网络的情况下;
所述会话策略签约数据还包括:数据网络名称DNN和DD-DNAI;所述DD-DNAI表示与所述5G双域专网签约标志和5G双域专网开放区域绑定的数据网络接入标识DNAI;
所述P-SMF是基于所述园区终端的当前位置和所述DNN选择的部署于所述归属地范围的SMF;
所述PU-UPF是基于所述DNN选择的部署于归属地公网的UPF;
所述PI-UPF是基于所述DD-DNAI选择的部署于园区内网的UPF。
可选的,在园区终端漫游至第一非归属地范围开机注册至网络的情况下,其中,第一非归属地范围和园区终端的归属地范围属于同一国家;
所述会话策略签约数据还包括:数据网络名称DNN和DD-DNAI;所述DD-DNAI表示与所述5G双域专网签约标志和5G双域专网开放区域绑定的数据网络接入标识DNAI;
所述P-SMF是基于所述园区终端的当前位置和所述DNN选择的部署于所述第一非归属范围的SMF;
所述PU-UPF是基于所述DNN选择的部署于第一非归属地范围对应的第一非归属地公网的UPF;
所述PI-UPF通过以下步骤确定:依据所述DD-DNAI发现并选择归属地范围的SMF作为所述DD-DNAI的本地会话管理功能网元L-SMF,以由L-SMF依据所述DD-DNAI发现并选择部署于园区内网的UPF作为所述PI-UPF;所述L-SMF是指所述归属地范围内服务所述DD-DNAI的SMF。
可选的,在园区终端在漫游至第二非归属地范围开机注册至网络的情况下,其中,第二非归属地范围和园区终端的归属地范围属于不同国家;
所述会话策略签约数据还包括:数据网络名称DNN和DD-DNAI;所述DD-DNAI表示与所述5G双域专网签约标志和5G双域专网开放区域绑定的数据网络接入标识DNAI;
所述P-SMF是基于所述DNN选择的部署于所述归属地范围或第一非归属地范围的SMF;
所述PU-UPF以及PI-UPF通过以下步骤确定:若所述P-SMF是部署于所述归属地范围的SMF,依据所述DNN选择部署于所述归属地范围对应的归属地公网的UPF作为所述PU-UPF,依据所述DD-DNAI发现并选择部署于园区内网的UPF作为所述PI-UPF;若所述P-SMF是部署于所述第一非归属地范围的SMF,则依据所述DNN选择部署于所述第一非归属地范围对应的第一非归属地公网的UPF作为所述PU-UPF,依据所述DD-DNAI发现并选择归属地范围的SMF作为所述DD-DNAI的L-SMF,以由L-SMF依据所述DD-DNAI发现并选择部署于园区内网的UPF作为所述PI-UPF;所述L-SMF是指所述归属地范围内服务所述DD-DNAI的SMF。
可选的,依据所述园区终端的当前位置和所述PI-UPF的服务区域,确定所述园区终端对应的上行链路分类器用户面功能网元ULCL-UPF包括:
若所述PI-UPF的服务区域包含所述园区终端的当前位置,则确定所述PI-UPF作为所述ULCL-UPF,否则,确定所述PU-UPF或部署在公网的其它UPF作为所述ULCL-UPF。
可选的,所述会话策略签约数据还包括:数据网络名称DNN;若所述园区终端不为已签约5G双域专网的终端,或者,若所述园区终端为已签约5G双域专网的终端且所述园区终端的当前位置不处于所述园区终端的5G双域专网开放区域内,该方法进一步包括:
依据所述DNN与所述园区终端的当前位置确定所述园区终端对应的通用用户面功能网元PU-UPF;
控制所述PU-UPF将园区终端访问园区外网的数据包转发至公网。
根据本申请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5G双域专网实现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接入和移动性管理功能网元AMF,用于依据园区终端当前所在位置和园区终端签约的DNN选择园区终端的主会话管理功能网元P-SMF;
会话管理功能网元SMF,用于在被选择作为园区终端的P-SMF时,执行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
策略控制功能网元PCF,被配置了所述园区终端的会话策略签约数据;
部署于园区内网的内网UPF和部署于公网的公网UPF;任一内网UPF在作为PI-UPF时,将ULCL-UPF转发的所述园区终端访问园区内网的数据包转发至所述园区内网;任一公网UPF在作为PU-UPF时,将ULCL-UPF转发的所述园区终端访问园区外网的数据包转发至公网;
任一UPF在被选择为所述园区终端对应的上行链路分类器用户面功能网元ULCL-UPF时,将园区终端访问园区内网的数据包通过PI-UPF转发至所述园区内网,以及将园区终端访问园区外网的数据包通过PU-UPF转发至公网。
根据本申请第三方面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5G双域专网实现装置,该装置包括:
结果确定单元,用于在本SMF被选择作为园区终端的主会话管理功能网元P-SMF时,若基于从策略控制功能网元PCF中获得的所述园区终端的会话策略签约数据,确定所述园区终端为已签约5G双域专网的终端且所述园区终端的当前位置处于所述园区终端的5G双域专网开放区域内,则确定所述园区终端对应的通用用户面功能网元PU-UPF以及部署在该园区终端已签约的园区内网的专用用户面功能网元PI-UPF,其中,所述5G双域专网开放区域是指允许所述园区终端进行5G双域专网访问的地理区域范围;依据所述园区终端的当前位置和所述PI-UPF的服务区域,确定所述园区终端对应的上行链路分类器用户面功能网元ULCL-UPF;
结果执行单元,用于控制所述ULCL-UPF将园区终端访问园区内网的数据包通过PI-UPF转发至所述园区内网,以及将园区终端访问园区外网的数据包通过PU-UPF转发至公网。
可选的,所述结果确定单元具体用于:
判断所述会话策略签约数据是否包括5G双域专网签约标志;所述5G双域专网签约标志用于指示所述园区终端是否签约了5G双域专网;若所述会话策略签约数据中的5G双域专网签约标志取值为用于指示所述园区终端签约了5G双域专网的第一值,则确定所述园区终端为已签约5G双域专网的终端;
所述会话策略签约数据还包括所述5G双域专网开放区域;
和/或在园区终端在归属地范围内开机注册至网络的情况下,
所述会话策略签约数据还包括:数据网络名称DNN和DD-DNAI;所述DD-DNAI表示与所述5G双域专网签约标志和5G双域专网开放区域绑定的数据网络接入标识DNAI;
所述P-SMF是基于所述园区终端的当前位置和所述DNN选择的部署于所述归属地范围的SMF;
所述PU-UPF是基于所述DNN选择的部署于归属地公网的UPF;
所述PI-UPF是基于所述DD-DNAI选择的部署于园区内网的UPF;
和/或在园区终端漫游至第一非归属地范围开机注册至网络的情况下,其中,第一非归属地范围和园区终端的归属地范围属于同一国家;
所述会话策略签约数据还包括:数据网络名称DNN和DD-DNAI;所述DD-DNAI表示与所述5G双域专网签约标志和5G双域专网开放区域绑定的数据网络接入标识DNAI;
所述P-SMF是基于所述园区终端的当前位置和所述DNN选择的部署于所述第一非归属范围的SMF;
所述PU-UPF是基于所述DNN选择的部署于第一非归属地范围对应的第一非归属地公网的UPF;
所述PI-UPF通过以下步骤确定:依据所述DD-DNAI发现并选择归属地范围的SMF作为所述DD-DNAI的L-SMF,以由L-SMF依据所述DD-DNAI发现并选择部署于园区内网的UPF作为所述PI-UPF;所述L-SMF是指所述归属地范围内服务所述DD-DNAI的SMF;
和/或在园区终端在漫游至第二非归属地范围开机注册至网络的情况下,其中,第二非归属地范围和园区终端的归属地范围属于不同国家;
所述会话策略签约数据还包括:数据网络名称DNN和DD-DNAI;所述DD-DNAI表示与所述5G双域专网签约标志和5G双域专网开放区域绑定的数据网络接入标识DNAI;
所述P-SMF是基于所述DNN选择的部署于所述归属地范围或第一非归属地范围的SMF;
所述PU-UPF以及PI-UPF通过以下步骤确定:若所述P-SMF是部署于所述归属地范围的SMF,依据所述DNN选择部署于所述归属地范围对应的归属地公网的UPF作为所述PU-UPF,依据所述DD-DNAI发现并选择部署于园区内网的UPF作为所述PI-UPF;若所述P-SMF是部署于所述第一非归属地范围的SMF,则依据所述DNN选择部署于所述第一非归属地范围对应的第一非归属地公网的UPF作为所述PU-UPF,依据所述DD-DNAI发现并选择归属地范围的SMF作为所述DD-DNAI的L-SMF,以由L-SMF依据所述DD-DNAI发现并选择部署于园区内网的UPF作为所述PI-UPF;所述L-SMF是指所述归属地范围内服务所述DD-DNAI的SMF;
和/或依据所述园区终端的当前位置和所述PI-UPF的服务区域,确定所述园区终端对应的上行链路分类器用户面功能网元ULCL-UPF包括:
若所述PI-UPF的服务区域包含所述园区终端的当前位置,则确定所述PI-UPF作为所述ULCL-UPF,否则,确定所述PU-UPF或部署在公网的其它UPF作为所述ULCL-UPF;
和/或所述会话策略签约数据还包括:数据网络名称DNN;若所述园区终端不为已签约5G双域专网的终端,或者,若所述园区终端为已签约5G双域专网的终端且所述园区终端的当前位置不处于所述园区终端的5G双域专网开放区域内,所述结果执行单元还用于:
依据所述DNN与所述园区终端的当前位置确定所述园区终端对应的通用用户面功能网元PU-UPF;
控制所述PU-UPF将园区终端访问园区外网的数据包转发至公网。
根据本申请第四方面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见,本申请实施例在会话管理功能网元SMF被选择作为园区终端的主会话管理功能网元P-SMF时,依据从策略控制功能网元PCF中获取的园区终端的会话策略签约数据,为所述园区终端确定对应的通用用户面功能网元PU-UPF,以及为所述园区终端确定对应的专用用户面功能网元PI-UPF,使得在用户终端在处于不同地理位置时,均能够访问园区内网;进一步地,依据园区终端的当前位置以及PI-UPF的服务区域确定上行链路分类器用户面功能网元ULCL-UPF,并控制ULCL-UPF将该园区终端访问公网的数据包通过PU-UPF转发至公网,将该园区终端访问园区内网的数据包通过PI-UPF转发至园区内网,使得园区终端访问园区内网的数据包可以就近转发,避免了访问园区内网业务时延增加的问题。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5G双域专网的实现方法流程图;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园区终端在第一场景下的网络架构图;
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园区终端在第一场景下的各方交互图;
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园区终端在第二场景下的网络架构图;
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园区终端在第二场景下的各方交互图;
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园区终端在第三场景下的网络架构图;
图7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园区终端在第三场景下的各方交互图;
图8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示意结构图;
图9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5G双域专网的实现装置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申请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申请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在本申请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申请。在本申请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应当理解,尽管在本申请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申请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地,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取决于语境,如在此所使用的词语“如果”可以被解释成为“在……时”或“当……时”或“响应于确定”。
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描述:
请参考图1,图1示出了本申请中5G双域专网实现方法流程图。该方法应用于SMF(Session Management Function,会话管理功能网元)。如图1所示,该流程可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在SMF被选择作为园区终端的P-SMF(Primary-Session ManagementFunction,主会话管理功能网元)时,基于从PCF(Policy Control Function,策略控制功能网元)中获得的园区终端的会话策略签约数据,确定园区终端签约情况以及园区终端当前位置是否处于5G双域专网开放区域内。
在本实施例中,SMF被选择作为园区终端的主会话管理功能网元P-SMF,P-SMF仅在园区终端注册时进行选择,在注册完成后,P-SMF作为该园区终端的主会话管理功能网元且不会随着园区终端的移动而变化,具体可见下文实施例1、2、3中的选择P-SMF,这里不再赘述。
在本实施例中,对PCF进行改进,具体改进如下:在PCF签约的园区终端对应的会话策略签约数据中新增会话策略控制属性。其中,该会话策略控制属性至少包括:5G双域专网签约标志(记为dualDomainInd)、5G双域专网开放区域(记为dualDomainOpenArea)、园区流量识别信息、DD-DNAI(Dual Domain-Data Network Access Identity,双域数据网络接入标识)。
在本实施例中,dualDomainInd用于指示园区终端是否签约了5G双域专网功能,比如,当dualDomainInd取值为第一值比如True时,指示园区终端签约了5G双域专网功能,当dualDomainInd取值为第二值比如False时,指示园区终端未签约5G双域专网功能。
在本实施例中,dualDomainOpenArea用于指示允许园区终端进行5G双域专网访问的地理区域范围,比如园区、归属地市、本省、全国、国际等。换言之,若该园区终端的当前位置在dualDomainOpenArea内,则该园区终端可以在当前位置访问园区内网。可选地,该dualDomainOpenArea可包含区域类型以及对应的区域范围列表。当区域类型表示园区时,该区域范围列表可为覆盖园区范围的TAI(Tracking Area Identity,跟踪区域标识)列表。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园区流量识别信息为现有常规的会话策略签约数据,不再赘述。
在本实施例中,复用了相关技术中的DNAI(Data Network Access Identity,数据网络接入标识)属性,上述DD-DNAI为与dualDomainInd和dualDomainOpenArea配置绑定的DNAI,用于指示5G双域专网中的园区内网接入点。
在本实施例中,针对5G双域专网客户比如高校,在客户的园区比如高校校园部署园区内网UPF(User Plane Function,用户面功能网元),且将该UPF绑定的DNN(DataNetwork Name,数据网络名称)配置为无效值,将该UPF的服务区域配置为园区地理位置范围,并将上述DD-DNAI与部署于园区内网的UPF绑定以及与部署于归属地范围的各SMF绑定。其中,归属地范围可以是上述高校所在地的地市。
其中,将部署于园区内网的UPF绑定的DNN配置为无效值是为了防止一些没有开通5G双域专网的终端设备通过其签约的DNN将该部署于园区内网的UPF选择为其公网接入锚点UPF即通用用户面功能网元。在将其配置为无效值后,开通了5G双域专网的园区终端在注册时SMF可以通过DD-DNAI找到该部署于内网的UPF,避免了该部署于内网的UPF被未开通5G双域专网的其他终端设备占用。
可选的,上述DD-DNAI与部署于园区内网的UPF绑定以及与部署于归属地范围的各SMF绑定的绑定关系可以在所述部署于归属地范围的各SMF本地配置;优选的,上述绑定关系也可以在NRF(Network Repository Function,网络存储功能网元)中配置,以便于对绑定关系进行查询和管理。
步骤101最终实现了从PCF获取园区终端的会话策略签约数据,该会话策略签约数据中包括上述会话策略属性。在获取上述园区终端的会话策略签约数据之后,执行步骤102。
步骤102,若该园区终端为已签约5G双域专网的终端且该园区终端的当前位置处于园区终端的5G双域专网开放区域内,确定园区终端对应的PU-UPF(Public-User PlaneFunction,通用用户面功能网元)以及部署在该园区终端已签约的园区内网的PI-UPF(Private-User Plane Function,专用用户面功能网元)。
本实施例中,根据三种不同的场景,为园区终端确定对应的公网接入锚点与专用用户面功能网元的方法也有不同,对于这三种场景将在后文实施例中进行详细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103,依据所述园区终端的当前位置和所述PI-UPF的服务区域,确定所述园区终端对应的ULCL-UPF(Uplink Classifier-User Plane Function,上行链路分类器用户面功能网元)。
可选的,确定ULCL-UPF的方式为:若PI-UPF的服务区域包含所述园区终端的当前位置,则确定PI-UPF作为ULCL-UPF,否则,确定PU-UPF或部署在公网的其它UPF作为ULCL-UPF。
本实施例中,由于步骤101中将部署于园区内网的UPF的服务区域设置为园区地理位置范围,而PI-UPF即为该部署于内网的UPF,故上述PI-UPF的服务区域包含园区终端当前所在位置即为园区终端目前处于该园区的地理范围之内。除了上述情况之外,均选择PU-UPF或与该PU-UPF部署于相同预设范围的公网的UPF作为ULCL-UPF。
其中,有些UPF不具备分流功能,只能作为PU-UPF,无法作为ULCL-UPF,此时只能选择与该PU-UPF部署于相同预设范围的公网的具有分流功能的UPF作为ULCL-UPF;优选的,此步骤可以根据园区终端当前所在的位置选择距园区终端距离最近的与该PU-UPF部署于相同预设范围公网的具有分流功能的UPF作为ULCL-UPF,实现数据包的就近转发。
基于此,步骤103最终实现了ULCL-UPF的选择。
步骤104,控制所述ULCL-UPF将园区终端访问园区内网的数据包通过PI-UPF转发至所述园区内网,以及将园区终端访问园区外网的数据包通过PU-UPF转发至公网。
其中,会话策略签约数据中包含园区流量识别信息,该园区流量识别信息可以是园区内网服务器的IP地址或域名,用于与传输的数据包中携带的IP地址或域名相匹配,以区分该数据包需转发至园区内网或公网。ULCL-UPF根据该园区流量识别信息区分访问园区内网的数据包与访问园区外网的数据包,进而将上述数据包转发至PI-UPF或PU-UPF。
至此,完成图1所示流程。
通过图1所示流程,本申请实施例在会话管理功能网元SMF被选择作为园区终端的主会话管理功能网元P-SMF时,依据从策略控制功能网元PCF中获取的园区终端的会话策略签约数据,为所述园区终端确定对应的通用用户面功能网元PU-UPF,以及为所述园区终端确定对应的专用用户面功能网元PI-UPF,使得在用户终端在处于不同地理位置时,均能够访问园区内网;进一步地,依据园区终端的当前位置以及PI-UPF的服务区域确定上行链路分类器用户面功能网元ULCL-UPF,并控制ULCL-UPF将该园区终端访问公网的数据包通过PU-UPF转发至公网,将该园区终端访问园区内网的数据包通过PI-UPF转发至园区内网,使得园区终端访问园区内网的数据包可以就近转发,避免了访问园区内网业务时延增加的问题。
为使图1所示的方法更加清楚,下面通过三个实施例进行举例描述:
实施例1:
本实施例1应用于园区终端在归属地范围内开机注册场景。图2举例示出了该场景的组网结构。
其中,本申请实施例附图中出现的BOSS(Business&Operation Support System,业务运营支撑系统)为综合业务运营和管理支撑平台,是相关技术中的常用表述,在本申请中不再赘述。
基于图2所示的组网结构,下面通过图3所示流程描述本实施例1:
参见图3,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1的方法流程图。如图3所示,该流程可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01,园区终端在进行网络注册时发送PDU(Protocol Data Unit,协议数据单元)会话建立请求消息。
本实施例中,园区终端在开机后会注册至网络(简称网络注册),当园区终端在进行网络注册时,其会发送PDU会话建立请求消息。当园区终端发送PDU会话建立请求后,AMF(Access and Mobility Management function,接入和移动性管理功能网元)会接收到该PDU会话建立请求,当AMF接收到该PDU会话建立请求后,则会执行下述步骤302。
其中,PDU会话建立请求记为PDU Session Establishment Request。
步骤302,AMF基于园区终端当前所在的位置和该园区终端签约的DNN选择SMF作为P-SMF。
在本实施例中,基站会将园区终端当前所在的位置以及园区终端的标识上报给AMF。另外,PDU Session Establishment Request还携带该园区终端签约的DNN。基于此,在本步骤302中,AMF就会基于基站上报的园区终端当前所在的位置、以及该园区终端签约的DNN,选择位于归属地范围的SMF作为P-SMF。
其中,园区终端签约的DNN是在园区终端开机注册之前在UDM(Unified DataManagement,用户签约数据管理中心)中签约的,该DNN与上述SMF以及部署于公网的UPF相绑定,用于AMF通过该DNN选择SMF,SMF通过该DNN选择相应的UPF。
在选择出SMF作为P-SMF后,会执行下述步骤303。
步骤303,AMF向P-SMF发送创建会话管理请求消息。
在本实施例中,AMF在选择P-SMF后会将其携带该园区终端签约的DNN以及园区终端标识的上述消息一并发送至步骤302中选择的P-SMF。P-SMF在接收到上述创建会话管理请求消息后,会执行下一步步骤304。
其中,创建会话管理请求记为Nsmf_PDUSession_CreateSMContext Request。
步骤304,P-SMF从UDM中获取园区终端签约数据。
在本实施例中,P-SMF通过带有园区终端标识的消息从UDM中获取该园区终端对应的用户签约数据,该用户签约数据中能够获取到该园区终端签约的DNN,并与步骤303中AMF发送的DNN进行对比,核查该园区终端是否签约该DNN。在核查结束后,执行步骤305。
步骤305,P-SMF向AMF发送创建会话管理答复消息。
在本实施例中,核查结束后,将核查结果返回AMF中,若核查结果不相同,则认为核查结果为未签约,结束流程;若对比结果相同,则认为该用户终端签约了该DNN,此时执行步骤306。
其中,创建会话管理请求记为Nsmf_PDUSession_CreateSMContext Response。
步骤306,P-SMF依据带有园区终端标识和该园区终端签约的DNN的消息选择存储该园区终端会话策略签约数据的PCF。
在本实施例中,PCF中携带有能够识别园区终端标识的信息,在该园区终端标识被识别时,确定该PCF为储存该园区终端会话策略签约数据的PCF。在确定该PCF之后,执行步骤307。
步骤307,P-SMF从PCF中获取园区终端的会话策略签约数据。
在本实施例中,P-SMF发送会话策略获取请求消息至上述PCF,以获取园区终端的会话策略签约数据,PCF在接收到上述请求消息后回复会话策略获取答复消息,其中以策略与计费控制规则(PCC rule)携带园区终端的5G双域专网相关的会话策略签约数据,包括dualDomainInd、dualDomainOpenArea、DD-DNAI、园区流量识别信息,P-SMF在接收到上述答复消息后,将收到的会话策略签约数据保存,并执行步骤308。
其中会话策略获取请求记作Npcf_SMPolicyControl_Create Request;会话策略获取答复记作Npcf_SMPolicyControl_Create Response。
步骤308,P-SMF依据园区终端的位置和该园区终端签约的DNN等信息选择部署于归属地范围公网的UPF作为通用用户面功能网元UPF,记为PU-UPF。
在本实施例中,园区终端开机注册地为归属地范围,比如园区内网UPF所在的地市,故在该场景下该园区终端签约的DNN绑定的就是该归属地范围比如园区内网UPF所在的地市的公网UPF,以该公网UPF作为PU-UPF。在确定PU-UPF之后,执行步骤309。
步骤309,P-SMF与PU-UPF建立N4会话。
在本实施例中,P-SMF与PU-UPF建立N4会话,PU-UPF分配接收上行流量的GTPU(GPRS Tunnelling Protocol User Plane,GPRS用户平面部分)隧道信息至P-SMF。在将上述隧道信息发送至P-SMF之后,执行步骤310。
步骤310,P-SMF进行通信信息转移。
在本实施例中,P-SMF进行通信信息转移,将上述PU-UPF接收上行流量的用户平面GTPU隧道信息发送至AMF。
其中,通信信息转移记作Nsmf_Communication_N1N2Message Transfer。
步骤311,PDU会话资源建立成功。
在本实施例中,AMF将上述PU-UPF接收上行流量的用户平面GTPU隧道信息发送至基站RAN(Radio Access Network,无线接入网),以使得上行数据包能够正常传输至公网;同时,基站RAN分配接收下行流量的GTPU隧道信息至AMF。AMF在接收到上述隧道信息后,执行步骤312。
步骤312,AMF发送下行数据包会话管理请求至P-SMF。
在本实施例中,AMF将上述基站RAN接收下行流量的GTPU隧道信息发送至P-SMF。P-SMF在接收到上述隧道信息后,执行下述步骤313。
步骤313,P-SMF进行N4会话修改。
在本实施例中,P-SMF将RAN接收下行流量的GTPU隧道信息提供给PU-UPF,以使得下行数据包能够从公网正常传输至园区终端。
步骤314,P-SMF发送下行数据包会话管理答复至AMF,以将N4会话修改结果返回至AMF。
步骤315a,P-SMF依据会话策略签约数据选择PI-UPF。
在本实施例中,P-SMF判断上述步骤307中的条件:如果PCF的响应消息中携带有dualDomainInd、dualDomainOpenArea、DD-DNAI,且dualDomainInd取值为有效值比如为True,并且园区终端当前所在位置在dualDomainOpenArea所示地理范围内,则需激活该园区终端的5G双域专网业务;P-SMF依据DD-DNAI选择部署于园区内网的UPF,该UPF作为专用用户面功能网元UPF,记为PI-UPF;否则,P-SMF无需激活该园区终端的5G双域专网业务,流程结束。在选择PI-UPF之后,执行步骤315。
步骤315,P-SMF与PI-UPF交互建立N4会话。
在本实施例中,PI-UPF分配接收上行流量的GTPU隧道信息至P-SMF,然后进入步骤316a。
步骤316a,P-SMF依据PI-UPF的服务区域以及园区终端当前所在位置选择ULCL-UPF。
在本实施例中,如果PI-UPF的服务区域包含园区终端当前所在位置,即园区,则P-SMF选择该PI-UPF作为ULCL-UPF,否则P-SMF依据园区终端当前所在位置选择上述PU-UPF或与上述PU-UPF在同一预设范围公网的UPF作为ULCL-UPF,即对应该园区终端在归属地范围中的园区地理范围外注册的场景,此场景下该同一预设范围即为归属地范围。此后,执行步骤316。
步骤316,P-SMF与ULCL-UPF建立N4会话。
在本实施例中,P-SMF向ULCL-UPF提供针对下行流量传输的基站的GTPU隧道信息,以及针对上行流量传输的PU-UPF、PI-UPF的GTPU隧道信息;而ULCL-UPF则分配接收上行流量的GTPU隧道信息和接收下行流量的GTPU隧道信息。P-SMF会在N4会话建立请求消息中携带由园区流量识别信息生成的上行业务流量过滤器,并将该过滤器绑定到传输目的为PI-UPF的转发规则上,即绑定到针对上行流量传输的PI-UPF的GTPU隧道信息上。
步骤317,P-SMF进行N4会话修改。
在本实施例中,P-SMF通过N4会话修改,将ULCL-UPF接收下行流量的GTPU隧道信息提供给PU-UPF,以使得下行数据包能够从公网正常传输至园区终端。
步骤318,P-SMF进行N4会话修改。
在本实施例中,P-SMF通过N4会话修改,将ULCL-UPF接收下行流量的GTPU隧道信息提供给PI-UPF,以使得下行数据包能够从内网正常传输至园区终端。
步骤319,P-SMF进行PDU会话资源修改。
在本实施例中,P-SMF通过PDU会话资源修改,将ULCL-UPF接收上行流量的GTPU隧道信息提供给基站,以使得上行数据包能够从基站正常传输至园区内网或公网。
其中,若ULCL-UPF与PI-UPF为同一个UPF,则步骤315、316、318的N4会话过程可合并处理;如果ULCL-UPF与PU-UPF为同一个UPF,则步骤316、317的N4会话过程可合并处理。
至此,完成园区终端在归属地范围开机注册到网络场景下业务流程的描述。
实施例2:
本实施例2应用于园区终端在第一非归属地范围内开机注册场景。图4举例示出了该场景的组网结构。
基于图4所示的组网结构,下面通过图5所示流程描述本实施例2:
参见图5,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2的方法流程图。如图5所示,该流程可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501同步骤301,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502,AMF依据园区终端当前所在的位置和该园区终端签约的DNN等信息选择SMF。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本场景下园区终端的位置在第一非归属地范围比如部署于园区内网的UPF所在地市之外的其他地市,此时AMF选择出的SMF为部署于第一非归属地范围的SMF,该SMF作为该园区终端主会话管理功能网元SMF,记为P-SMF。在选择出P-SMF之后,执行步骤503。
步骤503-步骤514与前文所述步骤303-步骤314对应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515a,P-SMF依据会话策略签约数据选择L-SMF(Local-Session ManagementFunction,本地会话管理功能网元)。
在本实施例中,P-SMF判断步骤507中的条件:如果PCF的响应消息中携带有dualDomainInd、dualDomainOpenArea、DD-DNAI,且dualDomainInd值为有效值比如True,并且园区终端当前所在位置在dualDomainOpenArea所示地理范围内,则需激活该园区终端的5G双域专网业务;否则,P-SMF无需激活该园区终端的5G双域专网业务,流程结束。
由于该P-SMF位于第一非归属地范围内,与园区终端的DD-DNAI无绑定关系,P-SMF依据DD-DNAI从NRF中选择支持服务前述DD-DNAI的SMF,该SMF记为L-SMF。此处选出的L-SMF为归属地范围内的SMF。在选择出L-SMF之后,执行步骤515。
步骤515,P-SMF向L-SMF发送创建PDU会话请求消息。
在本实施例中,P-SMF发送创建PDU会话请求消息给L-SMF,消息中携带dualDomainInd、DD-DNAI等信息,进入步骤516a。
其中,创建PDU会话请求记作Nsmf_PDUSession_Create Request。
步骤516a,L-SMF依据DD-DNAI选择PI-UPF。
在本实施例中,L-SMF依据上述Nsmf_PDUSession_Create Request消息中携带的DD-DNAI选择部署在园区内网的UPF,将该UPF作为专用用户面功能网元UPF,记为PI-UPF。继续进行步骤516。
步骤516,L-SMF与PI-UPF交互建立N4会话。
在本实施例中,PI-UPF分配接收上行流量的GTPU隧道信息至L-SMF。
步骤517,L-SMF创建PDU会话答复信息发送回P-SMF,其中携带PI-UPF分配的接收上行流量的GTPU隧道信息。
其中,创建PDU会话答复记作Nsmf_PDUSession_Create Response。继续执行步骤518a。
步骤518a,P-SMF依据园区终端的位置选择ULCL-UPF。
在本实施例中,园区终端当前所在的位置位于第一非归属地范围内,故园区终端当前位置一定不在PI-UPF即部署于园区内网的UPF的服务范围之内,只能就近选择PU-UPF或与该PU-UPF位于同一预设区域内(在本实施例中即为第二预设区域内)公网的UPF作为ULCL-UPF,其中ULCL-UPF的选择方法在前文中已经介绍过,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518,P-SMF与ULCL-UPF进行交互建立N4会话。
在本实施例中,P-SMF向ULCL-UPF提供针对下行流量传输的基站的GTPU隧道信息,以及针对上行流量传输的PU-UPF、PI-UPF的GTPU隧道信息;而ULCL-UPF则分配接收上行流量的GTPU隧道信息和接收下行流量的GTPU隧道信息。P-SMF会在N4会话建立请求消息中携带由园区流量识别信息生成的上行业务流量过滤器,并将该过滤器绑定到传输目的为PI-UPF的转发规则上,即绑定到针对上行流量传输的PI-UPF的GTPU隧道信息上。
步骤519,P-SMF进行N4会话修改。
在本实施例中,P-SMF将ULCL-UPF接收下行流量的GTPU隧道信息提供给PU-UPF,以使得下行数据包能够通过公网传输至园区终端。
步骤520,P-SMF将PDU下行数据包请求消息发送给L-SMF。
在本实施例中,P-SMF通过PDU下行数据包请求消息将ULCL-UPF接收下行流量的GTPU隧道信息发送给L-SMF。
其中,PDU下行数据包请求记作Nsmf_PDUSession_Update Request。
步骤521,L-SMF进行N4会话修改。
在本实施例中,L-SMF将上述Nsmf_PDUSession_Update Request提供给PI-UPF,以使得下行数据包能够通过内网传输至园区终端。
步骤522,L-SMF将PDU下行数据包答复消息发送给P-SMF。
其中,PDU下行数据包答复记作Nsmf_PDUSession_Update Response。
步骤523,P-SMF进行PDU会话资源修改。
在本实施例中,P-SMF将ULCL-UPF接收上行流量的GTPU隧道信息提供给基站,以使得上行数据包能够从基站传输至内网或公网。
其中,如果ULCL-UPF与PU-UPF为同一个UPF,则步骤518、519的N4会话过程可合并处理。
至此,完成园区终端在第一非归属地范围开机注册到网络场景下业务流程的描述。
实施例3:
本实施例3应用于园区终端在第二非归属地范围内开机注册场景。图6举例示出了该场景的组网结构。
基于图6所示的组网结构,下面通过图7所示流程描述本实施例3:
参见图7,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3的方法流程图。如图7所示,该流程可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701同步骤301与步骤501。
步骤702,5G网络按照相关技术针对home routed(漫游接入)场景建立PDU会话。
在本实施例中,AMF依据园区终端签约的DNN选择归属地范围或第一非归属地范围中部署的SMF,即H-SMF(Home-Session Management Function,归属区域会话管理功能网元)作为P-SMF。此处的P-SMF可能是归属地范围内部署的SMF,也可能不是。由于大部分国家对于国际漫游都用专用的H-SMF,故此处选择的P-SMF大概率不是归属地范围内部署的SMF。
同时,该步骤包括前文中步骤302至步骤306中的全部内容。继续执行步骤703a。
步骤703a,P-SMF依据会话策略签约数据选择L-SMF。
在本实施例中,P-SMF判断步骤702中的条件:如果PCF的响应消息中携带有dualDomainInd、dualDomainOpenArea、DD-DNAI,且dualDomainInd值为有效值比如True,并且园区终端所在位置在dualDomainOpenArea所示地理范围内,则需激活该园区终端的5G双域专网业务,P-SMF再进一步判断其自身与园区终端的DD-DNAI有无绑定关系进行分支处理:
若P-SMF与园区终端的DD-DNAI无绑定关系,则P-SMF依据DD-DNAI从NRF选择支持服务前述DD-DNAI的位于归属地范围的SMF,该SMF记为L-SMF。若P-SMF与园区终端的DD-DNAI存在绑定关系,则说明该P-SMF就在归属地范围内,此时无需选择L-SMF,上述过程图中将无P-SMF与L-SMF的交互过程,且上述过程图中L-SMF选择PI-UPF以及L-SMF与PI-UPF的交互过程将由P-SMF执行。
若园区终端所在位置不在dualDomainOpenArea所示地理范围内,P-SMF无需激活该园区终端的5G双域专网业务,流程结束。
步骤703,P-SMF将创建PDU会话请求消息发送给L-SMF。
在本实施例中,P-SMF发送创建PDU会话请求消息给L-SMF,消息中携带dualDomainInd、DD-DNAI,进入步骤704a;
其中,创建PDU会话请求记作Nsmf_PDUSession_Create Request。
步骤704a,L-SMF依据DD-DNAI选择PI-UPF。
在本实施例中,L-SMF依据上述Nsmf_PDUSession_Create Request消息中携带的DD-DNAI选择位于归属地范围内部署于园区内网的UPF,将该UPF作为专用用户面功能网元UPF,记为PI-UPF。
步骤704,L-SMF与PI-UPF交互建立N4会话。
在本实施例中,PI-UPF分配接收上行流量的GTPU隧道信息至L-SMF。
步骤705:L-SMF将创建PDU会话答复消息发送回P-SMF。
在本实施例中,L-SMF将创建PDU会话答复消息发送回P-SMF,其中携带PI-UPF分配的接收上行流量的GTPU隧道信息。
其中,创建PDU会话答复记作Nsmf_PDUSession_Create Response。
步骤706a,P-SMF依据园区终端当前所在的位置选择ULCL-UPF。
选择ULCL-UPF的方法已经在前文介绍过,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706,P-SMF与ULCL-UPF建立N4会话。
在本实施例中,P-SMF向ULCL-UPF提供针对下行流量传输的V-UPF的GTPU隧道信息,以及针对上行流量传输的PU-UPF、PI-UPF的GTPU隧道信息;而ULCL-UPF则分配接收上行流量的GTPU隧道信息和接收下行流量的GTPU隧道信息。P-SMF会在N4会话建立请求消息中携带由园区流量识别信息生成的上行业务流量过滤器,并将该过滤器绑定到传输目的为PI-UPF的转发规则上,即绑定到针对上行流量传输的PI-UPF的GTPU隧道信息上。继续执行步骤707。
步骤707,P-SMF通过N4会话修改。
在本实施例中,P-SMF将ULCL-UPF接收下行流量的GTPU隧道信息提供给PU-UPF,以使得下行数据包能够通过公网传送至园区终端。
步骤708,P-SMF发送PDU会话下行数据包请求消息。
在本实施例中,P-SMF通过PDU会话下行数据包请求消息将ULCL-UPF接收下行流量的GTPU隧道信息发送给L-SMF。
其中,PDU会话下行数据包请求记作Nsmf_PDUSession_Update Request。
步骤709,L-SMF进行N4会话修改。
在本实施例中,L-SMF将上述Nsmf_PDUSession_Update Request消息通过N4会话修改提供给PI-UPF。
步骤710,L-SMF发送PDU下行数据包答复消息。
在本实施例中,L-SMF通过PDU下行数据包答复消息将结果反馈给P-SMF。
其中,PDU下行数据包答复记作Nsmf_PDUSession_Update Response。
步骤711,P-SMF发送PDU会话下行数据包请求消息。
在本实施例中,P-SMF通过PDU会话下行数据包请求消息将ULCL-UPF接收上行流量的GTPU隧道信息发送给V-SMF(Visited-Session Management Function,拜访地会话管理功能网元)。此处的V-SMF为部署于第二非归属地范围的SMF。
步骤712,V-SMF进行N4会话修改。
在本实施例中,V-SMF通过N4会话修改将上述PDU会话下行数据包请求消息提供给V-UPF(Visited-User Plane Function,拜访地用户面功能网元)。此处的V-UPF为部署于第二非归属地范围的UPF。
步骤713,V-SMF发送PDU会话下行数据包答复消息。
在本实施例中,V-SMF通过PDU会话下行数据包答复消息将结果反馈给P-SMF。
其中,如果ULCL-UPF与PU-UPF为同一个UPF,则步骤706、707的N4会话过程可合并处理。
至此,完成园区终端在第二非归属地范围开机注册到网络场景下业务流程的描述。
图8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电子设备的示意结构图。请参考图8,在硬件层面,该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内部总线、网络接口、内存以及非易失性存储器,当然还可能包括其他业务所需要的硬件。处理器从非易失性存储器中读取对应的计算机程序到内存中然后运行,在逻辑层面上形成终端交互装置。当然,除了软件实现方式之外,本申请并不排除其他实现方式,比如逻辑器件抑或软硬件结合的方式等等,也就是说以下处理流程的执行主体并不限定于各个逻辑单元,也可以是硬件或逻辑器件。
请参考图9,图9是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5G双域专网实现装置的结构图。如图9所示,该5G双域专网实现装置可以包括结果确定单元901和结果执行单元902。其中:
结果确定单元901,用于在本SMF被选择作为园区终端的主会话管理功能网元P-SMF时,若基于从策略控制功能网元PCF中获得的所述园区终端的会话策略签约数据,确定所述园区终端为已签约5G双域专网的终端且所述园区终端的当前位置处于所述园区终端的5G双域专网开放区域内,则确定所述园区终端对应的通用用户面功能网元PU-UPF以及部署在该园区终端已签约的园区内网的专用用户面功能网元PI-UPF,其中,所述dualDomainOpenArea是指允许所述园区终端进行5G双域专网访问的地理区域范围;依据所述园区终端的当前位置和所述PI-UPF的服务区域,确定所述园区终端对应的上行链路分类器用户面功能网元ULCL-UPF;
结果执行单元902,用于控制所述ULCL-UPF将园区终端访问园区内网的数据包通过PI-UPF转发至所述园区内网,以及将园区终端访问园区外网的数据包通过PU-UPF转发至公网。
可选的,结果确定单元901具体用于:
判断会话策略签约数据是否包括5G双域专网签约标志dualDomainInd;dualDomainInd用于指示园区终端是否签约了5G双域专网;若会话策略签约数据中的dualDomainInd取值为用于指示园区终端签约了5G双域专网的第一值,则确定园区终端为已签约5G双域专网的终端;
会话策略签约数据还包括dualDomainOpenArea;
和/或该装置应用于第一场景,第一场景是指在园区终端在归属地范围内开机注册至网络;
会话策略签约数据还包括:数据网络名称DNN和DD-DNAI;DD-DNAI表示与dualDomainInd和dualDomainOpenArea绑定的数据网络接入标识DNAI;
P-SMF是基于园区终端的当前位置和DNN选择的部署于归属地范围的SMF;
PU-UPF是基于DNN选择的部署于归属地公网的UPF;
PI-UPF是基于DD-DNAI选择的部署于园区内网的UPF;
和/或该装置应用于第二场景,第二场景是指园区终端漫游至第一非归属地范围开机注册至网络;第一非归属地范围和园区终端的归属地范围属于同一国家;
会话策略签约数据还包括:数据网络名称DNN和DD-DNAI;DD-DNAI表示与dualDomainInd和dualDomainOpenArea绑定的数据网络接入标识DNAI;
P-SMF是基于园区终端的当前位置和DNN选择的部署于第一非归属范围的SMF;
PU-UPF是基于DNN选择的部署于第一非归属地范围对应的第一非归属地公网的UPF;
PI-UPF通过以下步骤确定:依据DD-DNAI发现并选择归属地范围的SMF作为DD-DNAI的L-SMF,以由L-SMF依据DD-DNAI发现并选择部署于园区内网的UPF作为PI-UPF;L-SMF是指归属地范围内服务DD-DNAI的SMF;
和/或该装置应用于第三场景,第三场景是指园区终端在漫游至第二非归属地范围开机注册至网络;第二非归属地范围和园区终端的归属地范围属于不同国家;
会话策略签约数据还包括:数据网络名称DNN和DD-DNAI;DD-DNAI表示与dualDomainInd和dualDomainOpenArea绑定的数据网络接入标识DNAI;
P-SMF是基于DNN选择的部署于归属地范围或第一非归属地范围的SMF;
PU-UPF以及PI-UPF通过以下步骤确定:若P-SMF是部署于归属地范围的SMF,依据DNN选择部署于归属地范围对应的归属地公网的UPF作为PU-UPF,依据DD-DNAI发现并选择部署于园区内网的UPF作为PI-UPF;若P-SMF是部署于第一非归属地范围的SMF,则依据DNN选择部署于第一非归属地范围对应的第一非归属地公网的UPF作为PU-UPF,依据DD-DNAI发现并选择归属地范围的SMF作为DD-DNAI的L-SMF,以由L-SMF依据DD-DNAI发现并选择部署于园区内网的UPF作为PI-UPF;L-SMF是指归属地范围内服务DD-DNAI的SMF;
和/或依据园区终端的当前位置和PI-UPF的服务区域,确定园区终端对应的上行链路分类器用户面功能网元ULCL-UPF包括:
若PI-UPF的服务区域包含园区终端的当前位置,则确定PI-UPF作为ULCL-UPF,否则,确定PU-UPF或部署在公网的其它UPF作为ULCL-UPF;
和/或会话策略签约数据还包括:数据网络名称DNN;若园区终端不为已签约5G双域专网的终端,或者,若园区终端为已签约5G双域专网的终端且园区终端的当前位置不处于园区终端的5G双域专网开放区域内,结果执行单元902还用于:
依据DNN与园区终端的当前位置确定园区终端对应的通用用户面功能网元PU-UPF;
控制PU-UPF将园区终端访问园区外网的数据包转发至公网。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5G双域专网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应用于会话管理功能网元SMF,该方法包括:
在本SMF被选择作为园区终端的主会话管理功能网元P-SMF时,若基于从策略控制功能网元PCF中获得的所述园区终端的会话策略签约数据,确定所述园区终端为已签约5G双域专网的终端且所述园区终端的当前位置处于所述园区终端的5G双域专网开放区域内,则确定所述园区终端对应的通用用户面功能网元PU-UPF以及部署在该园区终端已签约的园区内网的专用用户面功能网元PI-UPF,其中,所述5G双域专网开放区域是指允许所述园区终端进行5G双域专网访问的地理区域范围;
依据所述园区终端的当前位置和所述PI-UPF的服务区域,确定所述园区终端对应的上行链路分类器用户面功能网元ULCL-UPF;
控制所述ULCL-UPF将园区终端访问园区内网的数据包通过PI-UPF转发至所述园区内网,以及将园区终端访问园区外网的数据包通过PU-UPF转发至公网;
其中,当园区终端在归属地范围内开机注册至网络时,所述会话策略签约数据包括:5G双域专网签约标志、5G双域专网开放区域、数据网络名称DNN以及双域数据网络接入标识DD-DNAI;所述5G双域专网签约标志用于指示所述园区终端是否签约了5G双域专网;所述DD-DNAI表示与所述5G双域专网签约标志和5G双域专网开放区域绑定的数据网络接入标识DNAI;
所述P-SMF是基于所述园区终端的当前位置和所述DNN选择的部署于所述归属地范围的SMF;
所述PU-UPF是基于所述DNN选择的部署于归属地公网的用户面功能网元UPF;
所述PI-UPF是基于所述DD-DNAI选择的部署于园区内网的用户面功能网元UPF。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园区终端为已签约5G双域专网的终端包括:
判断所述会话策略签约数据是否包括5G双域专网签约标志;所述5G双域专网签约标志用于指示所述园区终端是否签约了5G双域专网;若所述会话策略签约数据中的5G双域专网签约标志取值为用于指示所述园区终端签约了5G双域专网的第一值,则确定所述园区终端为已签约5G双域专网的终端;
所述会话策略签约数据还包括所述5G双域专网开放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园区终端漫游至第一非归属地范围开机注册至网络时,其中,第一非归属地范围和园区终端的归属地范围属于同一国家;
所述会话策略签约数据还包括:DNN和DD-DNAI;所述DD-DNAI表示与所述5G双域专网签约标志和5G双域专网开放区域绑定的数据网络接入标识DNAI;
所述P-SMF是基于所述园区终端的当前位置和所述DNN选择的部署于所述第一非归属地范围的SMF;
所述PU-UPF是基于所述DNN选择的部署于第一非归属地范围对应的第一非归属地公网的UPF;
所述PI-UPF通过以下步骤确定:依据所述DD-DNAI发现并选择归属地范围的SMF作为所述DD-DNAI的本地会话管理功能网元L-SMF,以由L-SMF依据所述DD-DNAI发现并选择部署于园区内网的UPF作为所述PI-UPF;所述L-SMF是指所述归属地范围内服务所述DD-DNAI的SMF。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园区终端漫游至第二非归属地范围开机注册至网络时,其中,第二非归属地范围和园区终端的归属地范围属于不同国家;
所述会话策略签约数据还包括:DNN和DD-DNAI;所述DD-DNAI表示与所述5G双域专网签约标志和5G双域专网开放区域绑定的数据网络接入标识DNAI;
所述P-SMF是基于所述DNN选择的部署于所述归属地范围或第一非归属地范围的SMF;
所述PU-UPF以及PI-UPF通过以下步骤确定:若所述P-SMF是部署于所述归属地范围的SMF,依据所述DNN选择部署于所述归属地范围对应的归属地公网的UPF作为所述PU-UPF,依据所述DD-DNAI发现并选择部署于园区内网的UPF作为所述PI-UPF;若所述P-SMF是部署于所述第一非归属地范围的SMF,则依据所述DNN选择部署于所述第一非归属地范围对应的第一非归属地公网的UPF作为所述PU-UPF,依据所述DD-DNAI发现并选择归属地范围的SMF作为所述DD-DNAI的L-SMF,以由L-SMF依据所述DD-DNAI发现并选择部署于园区内网的UPF作为所述PI-UPF;所述L-SMF是指所述归属地范围内服务所述DD-DNAI的SMF。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据所述园区终端的当前位置和所述PI-UPF的服务区域,确定所述园区终端对应的上行链路分类器用户面功能网元ULCL-UPF包括:
若所述PI-UPF的服务区域包含所述园区终端的当前位置,则确定所述PI-UPF作为所述ULCL-UPF,否则,确定所述PU-UPF或部署在公网的其它UPF作为所述ULCL-UPF。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会话策略签约数据还包括:DNN;若所述园区终端不为已签约5G双域专网的终端,或者,若所述园区终端为已签约5G双域专网的终端且所述园区终端的当前位置不处于所述园区终端的5G双域专网开放区域内,该方法进一步包括:
依据所述DNN与所述园区终端的当前位置确定所述园区终端对应的通用用户面功能网元PU-UPF;
控制所述PU-UPF将园区终端访问园区外网的数据包转发至公网。
7.一种5G双域专网实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
接入和移动性管理功能网元AMF,用于依据园区终端的当前位置和园区终端签约的DNN选择园区终端的主会话管理功能网元P-SMF;
会话管理功能网元SMF,用于在被选择作为园区终端的P-SMF时,执行如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方法;
策略控制功能网元PCF,被配置了所述园区终端的会话策略签约数据;
部署于园区内网的内网UPF和部署于公网的公网UPF;任一内网UPF在作为PI-UPF时,将ULCL-UPF转发的所述园区终端访问园区内网的数据包转发至所述园区内网;任一公网UPF在作为PU-UPF时,将ULCL-UPF转发的所述园区终端访问园区外网的数据包转发至公网;
任一UPF在被选择为所述园区终端对应的上行链路分类器用户面功能网元ULCL-UPF时,将园区终端访问园区内网的数据包通过PI-UPF转发至所述园区内网,以及将园区终端访问园区外网的数据包通过PU-UPF转发至公网。
8.一种5G双域专网实现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
结果确定单元,用于在本SMF被选择作为园区终端的主会话管理功能网元P-SMF时,若基于从策略控制功能网元PCF中获得的所述园区终端的会话策略签约数据,确定所述园区终端为已签约5G双域专网的终端且所述园区终端的当前位置处于所述园区终端的5G双域专网开放区域内,则确定所述园区终端对应的通用用户面功能网元PU-UPF以及部署在该园区终端已签约的园区内网的专用用户面功能网元PI-UPF,其中,所述5G双域专网开放区域是指允许所述园区终端进行5G双域专网访问的地理区域范围;依据所述园区终端的当前位置和所述PI-UPF的服务区域,确定所述园区终端对应的上行链路分类器用户面功能网元ULCL-UPF;
结果执行单元,用于控制所述ULCL-UPF将园区终端访问园区内网的数据包通过PI-UPF转发至所述园区内网,以及将园区终端访问园区外网的数据包通过PU-UPF转发至公网;
其中,当园区终端在归属地范围内开机注册至网络时,所述会话策略签约数据包括:5G双域专网签约标志、5G双域专网开放区域、数据网络名称DNN以及双域数据网络接入标识DD-DNAI;所述5G双域专网签约标志用于指示所述园区终端是否签约了5G双域专网;所述DD-DNAI表示与所述5G双域专网签约标志和5G双域专网开放区域绑定的数据网络接入标识DNAI;所述P-SMF是基于所述园区终端的当前位置和所述DNN选择的部署于所述归属地范围的SMF;所述PU-UPF是基于所述DNN选择的部署于归属地公网的用户面功能网元UPF;所述PI-UPF是基于所述DD-DNAI选择的部署于园区内网的用户面功能网元UPF。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果确定单元具体用于:
判断所述会话策略签约数据是否包括5G双域专网签约标志;所述5G双域专网签约标志用于指示所述园区终端是否签约了5G双域专网;若所述会话策略签约数据中的5G双域专网签约标志取值为用于指示所述园区终端签约了5G双域专网的第一值,则确定所述园区终端为已签约5G双域专网的终端;
所述会话策略签约数据还包括所述5G双域专网开放区域;
和/或当园区终端漫游至第一非归属地范围开机注册至网络时,其中,第一非归属地范围和园区终端的归属地范围属于同一国家;
所述会话策略签约数据还包括:DNN和DD-DNAI;所述DD-DNAI表示与所述5G双域专网签约标志和5G双域专网开放区域绑定的数据网络接入标识DNAI;
所述P-SMF是基于所述园区终端的当前位置和所述DNN选择的部署于所述第一非归属地范围的SMF;
所述PU-UPF是基于所述DNN选择的部署于第一非归属地范围对应的第一非归属地公网的UPF;
所述PI-UPF通过以下步骤确定:依据所述DD-DNAI发现并选择归属地范围的SMF作为所述DD-DNAI的L-SMF,以由L-SMF依据所述DD-DNAI发现并选择部署于园区内网的UPF作为所述PI-UPF;所述L-SMF是指所述归属地范围内服务所述DD-DNAI的SMF;
和/或当园区终端漫游至第二非归属地范围开机注册至网络时,其中,第二非归属地范围和园区终端的归属地范围属于不同国家;
所述会话策略签约数据还包括:DNN和DD-DNAI;所述DD-DNAI表示与所述5G双域专网签约标志和5G双域专网开放区域绑定的数据网络接入标识DNAI;
所述P-SMF是基于所述DNN选择的部署于所述归属地范围或第一非归属地范围的SMF;
所述PU-UPF以及PI-UPF通过以下步骤确定:若所述P-SMF是部署于所述归属地范围的SMF,依据所述DNN选择部署于所述归属地范围对应的归属地公网的UPF作为所述PU-UPF,依据所述DD-DNAI发现并选择部署于园区内网的UPF作为所述PI-UPF;若所述P-SMF是部署于所述第一非归属地范围的SMF,则依据所述DNN选择部署于所述第一非归属地范围对应的第一非归属地公网的UPF作为所述PU-UPF,依据所述DD-DNAI发现并选择归属地范围的SMF作为所述DD-DNAI的L-SMF,以由L-SMF依据所述DD-DNAI发现并选择部署于园区内网的UPF作为所述PI-UPF;所述L-SMF是指所述归属地范围内服务所述DD-DNAI的SMF;
和/或依据所述园区终端的当前位置和所述PI-UPF的服务区域,确定所述园区终端对应的上行链路分类器用户面功能网元ULCL-UPF包括:
若所述PI-UPF的服务区域包含所述园区终端的当前位置,则确定所述PI-UPF作为所述ULCL-UPF,否则,确定所述PU-UPF或部署在公网的其它UPF作为所述ULCL-UPF;
和/或所述会话策略签约数据还包括:DNN;若所述园区终端不为已签约5G双域专网的终端,或者,若所述园区终端为已签约5G双域专网的终端且所述园区终端的当前位置不处于所述园区终端的5G双域专网开放区域内,所述结果执行单元还用于:
依据所述DNN与所述园区终端的当前位置确定所述园区终端对应的通用用户面功能网元PU-UPF;
控制所述PU-UPF将园区终端访问园区外网的数据包转发至公网。
10.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310791849.4A 2023-06-29 2023-06-29 5g双域专网实现方法、系统、装置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11652815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791849.4A CN116528151B (zh) 2023-06-29 2023-06-29 5g双域专网实现方法、系统、装置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791849.4A CN116528151B (zh) 2023-06-29 2023-06-29 5g双域专网实现方法、系统、装置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528151A CN116528151A (zh) 2023-08-01
CN116528151B true CN116528151B (zh) 2023-09-19

Family

ID=873905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791849.4A Active CN116528151B (zh) 2023-06-29 2023-06-29 5g双域专网实现方法、系统、装置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52815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041969B (zh) * 2023-09-28 2024-01-02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5g双域专网的接入方法、系统及装置、电子设备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146328A1 (en) * 2019-01-08 2020-07-16 Mavenir Network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ser plane resource selection for 5g core
CN112770359A (zh) * 2019-11-05 2021-05-07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一种数据分流方法及设备
CN112954630A (zh) * 2021-02-08 2021-06-11 浪潮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5g端计算网关业务保活的方法
CN113993118A (zh) * 2021-10-15 2022-01-28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数据分流方法、装置、设备、功能实体及存储介质
CN114745724A (zh) * 2022-05-05 2022-07-12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访问处理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5119191A (zh) * 2022-06-21 2022-09-27 中电信数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5g ulcl分流的漫游场景下访问多数据中心的方法及系统
WO2022206979A1 (zh) * 2021-04-02 2022-10-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接入方法及装置
CN115209395A (zh) * 2021-04-02 2022-10-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接入方法及装置
CN115942386A (zh) * 2022-09-26 2023-04-07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流量处理的方法及系统、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6234057A (zh) * 2022-12-30 2023-06-06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通信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146328A1 (en) * 2019-01-08 2020-07-16 Mavenir Network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ser plane resource selection for 5g core
CN112770359A (zh) * 2019-11-05 2021-05-07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一种数据分流方法及设备
CN112954630A (zh) * 2021-02-08 2021-06-11 浪潮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5g端计算网关业务保活的方法
WO2022206979A1 (zh) * 2021-04-02 2022-10-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接入方法及装置
CN115209395A (zh) * 2021-04-02 2022-10-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接入方法及装置
CN113993118A (zh) * 2021-10-15 2022-01-28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数据分流方法、装置、设备、功能实体及存储介质
CN114745724A (zh) * 2022-05-05 2022-07-12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访问处理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5119191A (zh) * 2022-06-21 2022-09-27 中电信数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5g ulcl分流的漫游场景下访问多数据中心的方法及系统
CN115942386A (zh) * 2022-09-26 2023-04-07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流量处理的方法及系统、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6234057A (zh) * 2022-12-30 2023-06-06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通信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Ericsson, OPPO.S2-1901960 "Updating General description of solution 1 in 23.725 for user plane redundancy".3GPP tsg_sa\wg2_arch.2019,(tsgs2_131_tenerife),全文. *
Nokia. "S2-2105401 EC 6.2.3.2.2 PCR EASDF configuration data v1".3GPP tsg_sa\wg2_arch.2021,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528151A (zh) 2023-08-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939276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ssion management function selection
CN106341832B (zh) 网络切片的管理及选择方法、系统、基站、路由交换设备
WO2018177277A1 (zh) 网络系统中状态信息的处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5359589B (zh) 使移动终端能够漫游到无线局域网的网络架构
US11991145B2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information of application server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3115480A (zh) 地址信息发送方法、获取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US20090252059A1 (en) Determination of a list of preferred mobile access networks
CN110730499B (zh) 一种mec信息获取方法及装置
CN106375987A (zh) 一种网络切片的选择方法及系统
CN110999346B (zh) 执行针对服务消费方的服务的方法以及对应的网络节点
JP7171729B2 (ja) システム、移動体通信ネットワーク構成要素、ネットワーク機能を選択するための方法及びネットワーク機能を登録するための方法
EP3445072B1 (en)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network and method for associating a mobile radio terminal device to a network slice instance of a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network
CN116528151B (zh) 5g双域专网实现方法、系统、装置及电子设备
WO2020098974A1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network function selection in 5g for a user
US8054805B2 (e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obtaining MIH service information
CN114365518A (zh) 一种通过服务应用影响核心网络中数据业务路由的方法
CN114158030B (zh) 会话绑定方法、系统以及存储介质
CN114189844A (zh) 终端跨区域通信方法、网元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08080903A1 (en)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and method
CN112243224A (zh) 一种边缘计算网络实现方法及装置
US20100299359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invoking usi
CN113259929B (zh) 漫游用户会话建立方法、应用服务器、nssf及ue
WO2019120541A1 (en) A client device, a network device, a method and a computer program for plmn list
CN115209402B (zh) 一种无线能力开放系统
WO2024001561A1 (zh) 一种数据分流系统的构建方法、网络设备和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