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527731B - 基于网络隔离装置的电厂内外网通信方法、设备及介质 - Google Patents

基于网络隔离装置的电厂内外网通信方法、设备及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527731B
CN116527731B CN202310050365.4A CN202310050365A CN116527731B CN 116527731 B CN116527731 B CN 116527731B CN 202310050365 A CN202310050365 A CN 202310050365A CN 116527731 B CN116527731 B CN 11652773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pressure value
transmission pressure
isolation device
power pla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05036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527731A (zh
Inventor
徐遐龄
喻小斌
汤卫东
肖小刚
于宏文
肖大军
于文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Huaruish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Central China Gri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Huaruish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Huaruish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Huaruish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050365.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527731B/zh
Publication of CN1165277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52773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52773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52773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14Session man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2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separating internal from external traffic, e.g. firewalls
    • H04L63/0209Architectural arrangements, e.g. perimeter networks or demilitarized zon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2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prietary or special-purpose networking environments, e.g. medical networks, sensor networks, networks in vehicles or remote metering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网络隔离装置的电厂内外网通信方法、设备及介质,方法包括:基于前置服务模块中待传输至内网的第一数据集合,确定第一数据通道的第一数据传输压力值;基于后置服务模块中待传输至外网的第二数据集合,确定第二数据通道的第二数据传输压力值;基于第一数据传输压力值和第二数据传输压力值,调整网络隔离装置中分配给第一数据通道和第二数据通道的数据处理资源量。本申请实施例基于两个数据通道的数据传输压力的不同,调整分配给两个数据通道的数据处理资源量,从而调节网络隔离装置在两个方向上的数据处理能力,使得网络隔离装置的数据处理能力的分配更加合理,提高了电厂内外网之间的通信效果。

Description

基于网络隔离装置的电厂内外网通信方法、设备及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厂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网络隔离装置的电厂内外网通信方法、设备及介质。
背景技术
在电力行业,各电厂处于外网环境,电厂的生产控制大区处于内网环境,以保证内网中电厂业务数据的安全。电厂内外网的安全通信一般通过网络隔离装置来实现,在网络隔离装置中,数据通道只允许数据单向流动,例如只允许数据从电厂外网流动至内网,或者只允许数据从内网流动至电厂外网。
然而网络隔离装置的数据处理能力有限,在电厂内外网之间的数据流量较大时,网络隔离装置往往是优先处理内网传输至电厂外网的数据,这样会导致电厂外网传输至内网的数据堵塞严重,可以看出,目前网络隔离装置的数据处理能力的分配不够合理,导致电厂内外网之间的通信效果较差。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网络隔离装置的电厂内外网通信方法、设备及介质,旨在提高电厂内外网之间的通信效果。
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网络隔离装置的电厂内外网通信方法,所述网络隔离装置包括第一数据通道和第二数据通道,第一数据通道和第二数据通道均分别与前置服务模块和后置服务模块连通,前置服务模块与电厂所在的外网连通,后置服务模块与电厂的生产控制大区所在的内网连通,第一数据通道用于从前置服务模块向后置服务模块单向传输数据,第二数据通道用于从后置服务模块向前置服务模块单向传输数据,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前置服务模块中待传输至内网的第一数据集合,以及获取后置服务模块中待传输至外网的第二数据集合;
基于第一数据集合,确定第一数据通道的第一数据传输压力值;
基于第二数据集合,确定第二数据通道的第二数据传输压力值;
基于第一数据传输压力值和第二数据传输压力值,调整所述网络隔离装置中分配给第一数据通道和第二数据通道的数据处理资源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于第一数据集合,确定第一数据通道的第一数据传输压力值的步骤包括:
确定第一数据集合中各第一数据的第一数据重要度、各第一数据在前置服务模块中的第一已缓存时长、第一数据集合中包含的第一数据条数;
基于所述第一数据重要度、所述第一已缓存时长、所述第一数据条数,确定第一数据通道的第一数据传输压力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确定第一数据集合中各第一数据的第一数据重要度的步骤包括:
获取发送各第一数据的用户端的网络地址;
获取预设的网络地址集合,其中,所述网络地址集合中各网络地址均为电厂中的设备的网络地址;
基于发送各第一数据的用户端的网络地址是否处于所述网络地址集合中,确定各第一数据的第一数据重要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于所述第一数据重要度、所述第一已缓存时长、所述第一数据条数,确定第一数据通道的第一数据传输压力值的步骤包括:
确定发送各第一数据的用户端的用户身份信息所属的目标电厂;
确定所述目标电厂的发电规模等级;
基于所述目标电厂中各第一数据的第一数据重要度和第一已缓存时长,确定所述目标电厂的数据评分;
将所述目标电厂的数据评分与所述发电规模等级的乘积,作为所述目标电厂的数据综合评分;
基于各所述目标电厂的数据综合评分和所述第一数据条数,确定第一数据通道的第一数据传输压力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于第二数据集合,确定第二数据通道的第二数据传输压力值的步骤包括:
确定第二数据集合中各第二数据的数据类型、各第二数据在前置服务模块中的第二已缓存时长、第二数据集合中包含的第二数据条数,其中,所述数据类型包括外网请求的响应数据和主动推送数据;
基于所述第二数据条数、所述第二已缓存时长、所述数据类型,确定第二数据通道的第二数据传输压力值,其中,所述数据类型为外网请求的响应数据时的第二数据传输压力值,大于所述数据类型为主动推送数据时的第二数据传输压力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于第一数据传输压力值和第二数据传输压力值,调整所述网络隔离装置中分配给第一数据通道和第二数据通道的数据处理资源量的步骤包括:
确定第一数据传输压力值与第二数据传输压力值之间的压力值比例;
调整所述网络隔离装置中分配给第一数据通道和第二数据通道的数据处理资源量,以使分配给第一数据通道的数据处理资源量与分配给第二数据通道的数据处理资源量之间的资源量比例等于所述压力值比例。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于第一数据传输压力值和第二数据传输压力值,调整所述网络隔离装置中分配给第一数据通道和第二数据通道的数据处理资源量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定时获取第二数据传输压力值,以确定第二数据传输压力值的变化趋势;
在第二数据传输压力值的变化趋势为逐渐增大时,减少所述网络隔离装置中分配给第一数据通道的数据处理资源量,并增加所述网络隔离装置中分配给第二数据通道的数据处理资源量;
在第二数据传输压力值的变化趋势为逐渐减小时,减少所述网络隔离装置中分配给第二数据通道的数据处理资源量,并增加所述网络隔离装置中分配给第一数据通道的数据处理资源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第二数据集合,确定第二数据通道的第二数据传输压力值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获取所述网络隔离装置中数据处理资源量的使用率;
在所述使用率大于预设使用率,且第一数据传输压力值和第二数据传输压力值均大于预设压力值时,执行所述基于第一数据传输压力值和第二数据传输压力值,调整所述网络隔离装置中分配给第一数据通道和第二数据通道的数据处理资源量的步骤。
另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网络隔离装置的电厂内外网通信装置,网络隔离装置包括第一数据通道和第二数据通道,第一数据通道和第二数据通道均分别与前置服务模块和后置服务模块连通,前置服务模块与电厂所在的外网连通,后置服务模块与电厂的生产控制大区所在的内网连通,第一数据通道用于从前置服务模块向后置服务模块单向传输数据,第二数据通道用于从后置服务模块向前置服务模块单向传输数据,基于网络隔离装置的电厂内外网通信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获取前置服务模块中待传输至内网的第一数据集合,以及获取后置服务模块中待传输至外网的第二数据集合;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基于第一数据集合,确定第一数据通道的第一数据传输压力值;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基于第二数据集合,确定第二数据通道的第二数据传输压力值;
调整模块,用于基于第一数据传输压力值和第二数据传输压力值,调整所述网络隔离装置中分配给第一数据通道和第二数据通道的数据处理资源量。
另一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所述计算机设备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器;以及
一个或多个应用程序,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应用程序被存储于所述存储器中,并配置为由所述处理器执行以实现任一项所述的基于网络隔离装置的电厂内外网通信方法中的步骤。
另一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进行加载,以执行任一项所述的基于网络隔离装置的电厂内外网通信方法中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于网络隔离装置的电厂内外网通信方法、设备及介质,方法包括:获取前置服务模块中待传输至内网的第一数据集合,以及获取后置服务模块中待传输至外网的第二数据集合;基于第一数据集合,确定第一数据通道的第一数据传输压力值;基于第二数据集合,确定第二数据通道的第二数据传输压力值;基于第一数据传输压力值和第二数据传输压力值,调整网络隔离装置中分配给第一数据通道和第二数据通道的数据处理资源量。本申请实施例基于两个数据通道的数据传输压力的不同,调整分配给两个数据通道的数据处理资源量,从而调节网络隔离装置在电厂内外网中两个方向上的数据处理能力,使得网络隔离装置的数据处理能力的分配更加合理,提高了电厂内外网之间的通信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基于网络隔离装置的电厂内外网通信方法的一个实施例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基于网络隔离装置的电厂内外网通信方法的另一个实施例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基于网络隔离装置的电厂内外网通信方法的再一个实施例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基于网络隔离装置的电厂内外网通信方法的又一个实施例流程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于网络隔离装置的电厂内外网通信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计算机设备的一个实施例终端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电厂内外网通信关系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示例性”一词用来表示“用作例子、例证或说明”。本申请中被描述为“示例性”的任何实施例不一定被解释为比其它实施例更优选或更具优势。为了使本领域任何技术人员能够实现和使用本申请,给出了以下描述。在以下描述中,为了解释的目的而列出了细节。应当明白的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认识到,在不使用这些特定细节的情况下也可以实现本申请。在其它实例中,不会对公知的结构和过程进行详细阐述,以避免不必要的细节使本申请的描述变得晦涩。因此,本申请并非旨在限于所示的实施例,而是与符合本申请所公开的原理和特征的最广范围相一致。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方法由于是在计算机设备中执行,各计算机设备的处理对象均以数据或信息的形式存在,例如时间,实质为时间信息,可以理解的是,后续实施例中若提及尺寸、数量、位置等,均为对应的数据存在,以便计算机设备进行处理,具体此处不作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网络隔离装置的电厂内外网通信方法、设备及介质,以下分别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7所示,网络隔离装置包括第一数据通道和第二数据通道,第一数据通道和第二数据通道均分别与前置服务模块和后置服务模块连通,前置服务模块与电厂所在的外网连通,后置服务模块与电厂的生产控制大区所在的内网连通,第一数据通道用于从前置服务模块向后置服务模块单向传输数据,第二数据通道用于从后置服务模块向前置服务模块单向传输数据。
其中,生产控制大区指由具有数据采集与控制功能、纵向连接使用专用网络或专用通道的电力监控系统构成的安全区域。电厂可以是水力发电厂、火力发电厂、光伏发电厂等。
前置服务模块一般包括前置服务器,前置服务模块用于接收外网中各个终端发送的外网请求,并将外网请求作为待传输至内网的第一数据进行缓存,前置服务模块还用于接收第二数据通道发送的第二数据,并将第二数据转发至外网中对应的终端。后置服务模块一般包括后置服务器,后置服务模块用于接收内网中各个终端发送的数据,并将其作为待传输至外网的第二数据进行缓存,后置服务模块还用于接收第一数据通道发送的第一数据,并将第一数据转发至内网中对应的终端。
第一数据通道只允许数据从前置服务模块向后置服务模块单向传输,第二数据通道只允许数据从后置服务模块向前置服务模块单向传输,以实现网络隔离装置的隔离功能。
参照图1,在一实施例中,基于网络隔离装置的电厂内外网通信方法包括:
101、获取前置服务模块中待传输至内网的第一数据集合,以及获取后置服务模块中待传输至外网的第二数据集合;
在本实施例中,前置服务模块中缓存有待传输至内网的第一数据集合,第一数据集合中包括多个第一数据。后置服务模块中缓存有待传输至外网的第二数据集合,第二数据集合中包括多个第二数据。可以理解的是,由于网络隔离装置的数据处理能力有限,待传输的第一数据需要先缓存在前置服务模块中,待传输的第二数据需要先缓存在后置服务模块中,以供网络隔离装置依次读取以进行传输。
102、基于第一数据集合,确定第一数据通道的第一数据传输压力值;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第一数据集合中的各第一数据均需要通过第一数据通道进行传输,因此可基于第一数据集合,得到第一数据通道的第一数据传输压力值。第一数据传输压力值指:第一数据集合给第一数据通道带来的数据传输压力。
一般来说,在第一数据集合中的数据量越大时,第一数据通道的第一数据传输压力值也越大,因此基于第一数据集合,确定第一数据通道的第一数据传输压力值,可以包括:确定出第一数据集合占用的存储空间容量,基于存储空间容量来确定第一数据通道的第一数据传输压力值。其中,第一数据传输压力值与存储空间容量正相关。
103、基于第二数据集合,确定第二数据通道的第二数据传输压力值;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第二数据集合中的各第二数据均需要通过第二数据通道进行传输,因此可基于第二数据集合,得到第二数据通道的第二数据传输压力值。第二数据传输压力值指:第二数据集合给第二数据通道带来的数据传输压力。
一般来说,在第二数据集合中的数据量越大时,第二数据通道的第二数据传输压力值也越大,因此基于第二数据集合,确定第二数据通道的第二数据传输压力值,可以包括:确定出第二数据集合占用的存储空间容量,基于存储空间容量来确定第二数据通道的第二数据传输压力值。其中,第二数据传输压力值与存储空间容量正相关。
104、基于第一数据传输压力值和第二数据传输压力值,调整所述网络隔离装置中分配给第一数据通道和第二数据通道的数据处理资源量。
在本实施例中,网络隔离装置中的数据处理资源包括网络隔离装置中用于数据处理的硬件资源、软件资源等,硬件资源可包括网络隔离装置中的CPU核心(core)、运行内存、磁盘等,软件资源可包括网络隔离装置中的进程、线程、带宽等。由于网络隔离装置中的数据处理资源有限,往往是将其中一部分数据处理资源分配给第一数据通道,另一部分数据处理资源分配给第二数据通道,以供第一数据通道和第二数据通道分别利用被分配的数据处理资源来实现数据的单向传输。因此可基于第一数据传输压力值和第二数据传输压力值之间的差距,调整网络隔离装置中分配给第一数据通道和第二数据通道的数据处理资源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基于第一数据传输压力值和第二数据传输压力值,调整网络隔离装置中分配给第一数据通道和第二数据通道的数据处理资源量,可以包括:获取第一数据传输压力值与第二数据传输压力值的差值,在差值为正值时,增大网络隔离装置中分配给第一数据通道的数据处理资源量,在差值为负值时,减小网络隔离装置中分配给第一数据通道的数据处理资源量,其中,网络隔离装置中分配给第一数据通道的数据处理资源量的调整幅度与差值的绝对值正相关。而网络隔离装置中分配给第二数据通道的数据处理资源量,随网络隔离装置中分配给第一数据通道的数据处理资源量变化,也即,在分配给第一数据通道的数据处理资源量减小时,增大分配给第二数据通道的数据处理资源量,在分配给第一数据通道的数据处理资源量增大时,减小分配给第二数据通道的数据处理资源量。分配给第二数据通道的数据处理资源量的变化幅度,与分配给第一数据通道的数据处理资源量的变化幅度相同。
可以理解的是,在络隔离装置中分配给第一数据通道和第二数据通道的数据处理资源量被调整后,第一数据通道和第二数据通道传输数据的能力也对应变化,实现对于第一数据通道和第二数据通道的数据处理能力的分配调整。一般来说,在分配给第一数据通道/第二数据通道的数据处理资源量越多时,第一数据通道/第二数据通道的数据传输速度也越快。
在本实施例公开的技术方案中,基于两个数据通道的数据传输压力的不同,调整分配给两个数据通道的数据处理资源量,从而调节网络隔离装置在两个方向上的数据处理能力,使得网络隔离装置的数据处理能力的分配更加合理,提高了电厂内外网之间的通信效果。
在另一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在图1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102包括:
201、确定第一数据集合中各第一数据的第一数据重要度、各第一数据在前置服务模块中的第一已缓存时长、第一数据集合中包含的第一数据条数;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数据集合中各第一数据均对应有一个数据重要度,即第一数据重要度。第一已缓存时长指第一数据在前置服务模块中的已缓存时长,其中,前置服务模块在缓存各第一数据时,均会记录各第一数据的缓存时刻,以将当前时刻与缓存时刻之间的时间差值作为第一已缓存时长。一条第一数据指一个外网请求,第一数据集合中包含的第一数据条数即外网请求的数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确定第一数据集合中各第一数据的第一数据重要度,可以包括:获取发送各第一数据的用户端的网络地址(IP地址);获取预设的网络地址集合,其中,网络地址集合中各网络地址均为电厂中的设备的网络地址;基于发送各第一数据的用户端的网络地址是否处于网络地址集合中,确定各第一数据的第一数据重要度。其中,电厂中的设备指电厂中的各个用户端,电厂中的每一用户端均具有对应的网络地址,通过事先统计公网中各电厂中各设备的网络地址,得到预设的网络地址集合。可以理解的是,公网是指互联网,电厂员工可利用电厂中的设备或者连接有互联网的非电厂设备来访问内网,以触发外网请求,因此可基于预设的网络地址集合,区分发送各第一数据的用户端是电厂中的设备,还是连接有互联网的非电厂设备。非电厂设备可以是电厂员工的私人电脑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基于发送各第一数据的用户端的网络地址是否处于网络地址集合中,确定各第一数据的第一数据重要度,可以包括:在发送第一数据的用户端的网络地址处于网络地址集合中时,将第一预设值作为第一数据的第一数据重要度,在发送第一数据的用户端的网络地址未处于网络地址集合中时,将第二预设值作为第一数据的第一数据重要度。其中,第一预设值大于第二预设值,即认为电厂中的设备发送的第一数据更加重要。
在一些实施例中,基于发送各第一数据的用户端的网络地址是否处于网络地址集合中,确定各第一数据的第一数据重要度,可以包括:确定各第一数据所属的数据类型,其中,数据类型可包括电厂故障上报、电量数据上报、电厂业务申报中的至少一个,电量数据上报是指将电厂的发电量数据上报至生产控制大区,电厂业务申报是指电厂方将发电计划等业务上报至生产控制大区;确定各第一数据所属的数据类型对应的重要度分值,其中,数据类型为电厂故障上报时的重要度分值,大于数据类型为电厂业务申报时的重要度分值,数据类型为电厂业务申报时的重要度分值,大于数据类型为电量数据上报时的重要度分值;在发送第一数据的用户端的网络地址处于网络地址集合中时,将第一预设值与重要度分值之和,作为第一数据的第一数据重要度,在发送第一数据的用户端的网络地址未处于网络地址集合中时,将第二预设值与重要度分值之和,作为第一数据的第一数据重要度。
202、基于所述第一数据重要度、所述第一已缓存时长、所述第一数据条数,确定第一数据通道的第一数据传输压力值。
在本实施例中,可计算第一数据集合中所有第一数据的第一数据重要度之和,以及计算第一数据集合中所有第一数据的第一已缓存时长之和,将第一数据重要度之和与第一已缓存时长之和的和值,乘以第一数据条数,得到第一数据通道的第一数据传输压力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基于所述第一数据重要度、所述第一已缓存时长、所述第一数据条数,确定第一数据通道的第一数据传输压力值,可以包括:确定发送各第一数据的用户端的用户身份信息所属的目标电厂;确定目标电厂的发电规模等级;基于目标电厂中各第一数据的第一数据重要度和第一已缓存时长,确定目标电厂的数据评分;将目标电厂的数据评分与发电规模等级的乘积,作为目标电厂的数据综合评分;基于各目标电厂的数据综合评分和第一数据条数,确定第一数据通道的第一数据传输压力值。其中,电厂员工需要在用户端登录用户身份信息,才可在用户端发送第一数据,用户身份信息中记录了该电厂员工所属的目标电厂,因此可确定出用户身份信息所属的目标电厂,而各电厂由于发电规模的不同,事先被划分为不同的发电规模等级,发电规模等级可包括1、2、3等级别。
在一些实施例中,基于目标电厂中各第一数据的第一数据重要度和第一已缓存时长,确定目标电厂的数据评分,可以包括;计算目标电厂中所有第一数据的第一数据重要度之和,以及计算目标电厂中所有第一数据的第一已缓存时长之和,将第一数据重要度之和与第一已缓存时长之和的和值,作为目标电厂的数据评分。
在一些实施例中,基于各目标电厂的数据综合评分和第一数据条数,确定第一数据通道的第一数据传输压力值,可以包括:计算所有目标电厂的数据综合评分之和,再乘以第一数据条数,得到第一数据通道的第一数据传输压力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数据通道在传输第一数据集合中的各第一数据时,可以是按照一定的顺序依次传输各第一数据,依次传输各第二数据的顺序可根据各第一数据的第一数据重要度、第一已缓存时长和目标电厂的发电规模等级来确定,具体如下:对于单个第一数据,将第一数据的第一数据重要度与第一已缓存时长之和乘以发电规模等级,得到第一数据的传输得分,在得到各第一数据的传输得分后,按照传输得分从高到低对第一数据集合中各第一数据进行排序,得到依次传输各第一数据的顺序,以优化数据堵塞时的数据传输顺序。
在本实施例公开的技术方案中,基于第一数据集合中各第一数据的第一数据重要度、第一已缓存时长、第一数据集合中包含的第一数据条数,综合确定第一数据通道的第一数据传输压力值,使得确定出的第一数据传输压力值更加准确。
在再一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在图1至2中任一实施例所示的基础上,步骤103包括:
301、确定第二数据集合中各第二数据的数据类型、各第二数据在前置服务模块中的第二已缓存时长、第二数据集合中包含的第二数据条数,其中,所述数据类型包括外网请求的响应数据和主动推送数据;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外网是电厂侧,而内网是生产控制大区,电厂侧与生产控制大区的业务需求不同,因此第二数据的数据类型与第一数据的数据类型也不同。生产控制大区的业务一般是对外网请求进行响应,以反馈响应数据,或者主动推动数据,以对电厂侧的运行状态进行管理,例如对电厂侧的发电量进行管理。
302、基于所述第二数据条数、所述第二已缓存时长、所述数据类型,确定第二数据通道的第二数据传输压力值,其中,所述数据类型为外网请求的响应数据时的第二数据传输压力值,大于所述数据类型为主动推送数据时的第二数据传输压力值。
在本实施例中,确定第二数据集合中各第二数据的数据类型对应的第二数据重要度,其中,数据类型为外网请求的响应数据时的第二数据重要度,大于数据类型为主动推送数据的响应数据时的第二数据重要度,且数据类型为主动推送数据的响应数据时的第二数据重要度,大于第一数据集合中任一第一数据的第一数据重要度。计算第二数据集合中所有第二数据的第二数据重要度之和,以及计算第二数据集合中所有第二数据的第二已缓存时长之和,将第二数据重要度之和与第二已缓存时长之和的和值,乘以第二数据条数,得到第二数据通道的第二数据传输压力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数据通道在传输第二数据集合中的各第二数据时,可以是按照一定的顺序依次传输各第二数据,依次传输各第二数据的顺序可根据各第二数据的第二数据重要度、第二已缓存时长来确定,具体如下:对于单个第二数据,将第二数据的第二数据重要度与第二已缓存时长之和,作为第二数据的传输得分,在得到各第二数据的传输得分后,按照传输得分从高到低对第二数据集合中各第二数据进行排序,得到依次传输各第二数据的顺序,以优化数据堵塞时的数据传输顺序。
在本实施例公开的技术方案中,根据第二数据集合中各第二数据的数据类型、各第二数据在前置服务模块中的第二已缓存时长、第二数据集合中包含的第二数据条数,综合确定第二数据通道的第二数据传输压力值,使得确定出的第二数据传输压力值更加准确。
在又一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在图1至图3任一实施例所示的基础上,104包括:
401、确定第一数据传输压力值与第二数据传输压力值之间的压力值比例;
在本实施例中,将第一数据传输压力值与第二数据传输压力值之比,作为压力值比例。
402、调整所述网络隔离装置中分配给第一数据通道和第二数据通道的数据处理资源量,以使分配给第一数据通道的数据处理资源量与分配给第二数据通道的数据处理资源量之间的资源量比例等于所述压力值比例。
在本实施例中,将网络隔离装置中的各数据处理资源,均按照压力值比例,分别分配给第一数据通道和第二数据通道,以数据处理资源为CPU核心为例,若网络隔离装置中的CPU核心总共有12个,压力值比例为1:3,则将3个CPU核心分配给第一数据通道,将9个CPU核心分配给第二数据通道,以使分配给第一数据通道的CPU核心数与分配给第二数据通道的CPU核心数之间的比例等于1:3。
在一些实施例中,由于分配给第一数据通道和第二数据通道的数据处理资源量并不总是完全符合实际情况,因此基于第一数据传输压力值和第二数据传输压力值,调整网络隔离装置中分配给第一数据通道和第二数据通道的数据处理资源量的步骤之后,还包括:定时获取第二数据传输压力值,以确定第二数据传输压力值的变化趋势;在第二数据传输压力值的变化趋势为逐渐增大时,减少网络隔离装置中分配给第一数据通道的数据处理资源量,并增加网络隔离装置中分配给第二数据通道的数据处理资源量。可以理解的是,在第二数据传输压力值的变化趋势为逐渐增大时,表明分配给第二数据通道的数据处理资源量仍不足,因此可减少分配给第一数据通道的数据处理资源量,从而可进一步增加分配给第二数据通道的数据处理资源量,以优先保证第二数据通道的数据处理能力。
在一些实施例中,确定第二数据传输压力值的变化趋势的步骤之后,还包括:在第二数据传输压力值的变化趋势为逐渐减小时,减少网络隔离装置中分配给第二数据通道的数据处理资源量,并增加网络隔离装置中分配给第一数据通道的数据处理资源量。可以理解的是,在第二数据传输压力值的变化趋势为逐渐增大时,表明分配给第二数据通道的数据处理资源量过多,因此可减少分配给第二数据通道的数据处理资源量,从而可进一步增加分配给第一数据通道的数据处理资源量,以保证第一数据通道的数据处理能力。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基于第二数据集合,确定第二数据通道的第二数据传输压力值的步骤之后,还包括:获取网络隔离装置中任一数据处理资源的使用率;在任一使用率大于预设使用率,且第一数据传输压力值和第二数据传输压力值均大于预设压力值时,执行所述基于第一数据传输压力值和第二数据传输压力值,调整所述网络隔离装置中分配给第一数据通道和第二数据通道的数据处理资源量的步骤。可以理解的是,在网络隔离装置中任一数据处理资源的使用率时,判定网络隔离装置目前的数据处理资源不足以快速处理第一数据集合和第二数据集合中的数据,第一数据集合和第二数据集合中的数据可能出现堵塞。预设使用率一般为99%。第一数据传输压力值和第二数据传输压力值均大于预设压力值,表明第一数据通道和第二数据通道的数据传输压力过大,第一数据集合和第二数据集合中的数据堵塞严重,因此需要调整网络隔离装置中分配给第一数据通道和第二数据通道的数据处理资源量,使得网络隔离装置的数据处理能力的分配更加合理。预设压力值可根据实际情况设置。
在本实施例公开的技术方案中,确定第一数据传输压力值与第二数据传输压力值之间的压力值比例,将分配给第一数据通道的数据处理资源量与分配给第二数据通道的数据处理资源量之间的资源量比例调整至压力值比例,使得网络隔离装置的数据处理能力的分配更加合理,提高了电厂内外网之间的通信效果。
为了更好实施本申请实施例中基于网络隔离装置的电厂内外网通信方法,在基于网络隔离装置的电厂内外网通信方法的基础之上,本申请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基于网络隔离装置的电厂内外网通信装置,如图5所示,基于网络隔离装置的电厂内外网通信装置500包括获取模块501、第一确定模块502、第二确定模块503以及调整模块504,具体如下:
获取模块501,用于获取前置服务模块中待传输至内网的第一数据集合,以及获取后置服务模块中待传输至外网的第二数据集合;
第一确定模块502,用于基于第一数据集合,确定第一数据通道的第一数据传输压力值;
第二确定模块503,用于基于第二数据集合,确定第二数据通道的第二数据传输压力值;
调整模块504,用于基于第一数据传输压力值和第二数据传输压力值,调整网络隔离装置中分配给第一数据通道和第二数据通道的数据处理资源量。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于网络隔离装置的电厂内外网通信装置,通过基于两个数据通道的数据传输压力的不同,调整分配给两个数据通道的数据处理资源量,从而调节网络隔离装置在两个方向上的数据处理能力,使得网络隔离装置的数据处理能力的分配更加合理,提高了电厂内外网之间的通信效果。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确定模块502具体用于:
确定第一数据集合中各第一数据的第一数据重要度、各第一数据在前置服务模块中的第一已缓存时长、第一数据集合中包含的第一数据条数;
基于第一数据重要度、第一已缓存时长、第一数据条数,确定第一数据通道的第一数据传输压力值。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确定模块502具体用于:
获取发送各第一数据的用户端的网络地址;
获取预设的网络地址集合,其中,网络地址集合中各网络地址均为电厂中的设备的网络地址;
基于发送各第一数据的用户端的网络地址是否处于网络地址集合中,确定各第一数据的第一数据重要度。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确定模块502具体用于:
确定发送各第一数据的用户端的用户身份信息所属的目标电厂;
确定目标电厂的发电规模等级;
基于目标电厂中各第一数据的第一数据重要度和第一已缓存时长,确定目标电厂的数据评分;
将目标电厂的数据评分与发电规模等级的乘积,作为目标电厂的数据综合评分;
基于各目标电厂的数据综合评分和第一数据条数,确定第一数据通道的第一数据传输压力值。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确定模块503具体用于:
确定第二数据集合中各第二数据的数据类型、各第二数据在前置服务模块中的第二已缓存时长、第二数据集合中包含的第二数据条数,其中,数据类型包括外网请求的响应数据和主动推送数据;
基于第二数据条数、第二已缓存时长、数据类型,确定第二数据通道的第二数据传输压力值,其中,数据类型为外网请求的响应数据时的第二数据传输压力值,大于数据类型为主动推送数据时的第二数据传输压力值。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调整模块504具体用于:
确定第一数据传输压力值与第二数据传输压力值之间的压力值比例;
调整网络隔离装置中分配给第一数据通道和第二数据通道的数据处理资源量,以使分配给第一数据通道的数据处理资源量与分配给第二数据通道的数据处理资源量之间的资源量比例等于压力值比例。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调整模块504还用于:
定时获取第二数据传输压力值,以确定第二数据传输压力值的变化趋势;
在第二数据传输压力值的变化趋势为逐渐增大时,减少网络隔离装置中分配给第一数据通道的数据处理资源量,并增加网络隔离装置中分配给第二数据通道的数据处理资源量;
在第二数据传输压力值的变化趋势为逐渐减小时,减少网络隔离装置中分配给第二数据通道的数据处理资源量,并增加网络隔离装置中分配给第一数据通道的数据处理资源量。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调整模块504还用于:
获取网络隔离装置中数据处理资源量的使用率;
在使用率大于预设使用率,且第一数据传输压力值和第二数据传输压力值均大于预设压力值时,执行基于第一数据传输压力值和第二数据传输压力值,调整网络隔离装置中分配给第一数据通道和第二数据通道的数据处理资源量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其集成了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任一种基于网络隔离装置的电厂内外网通信装置。如图6所示,其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所涉及的计算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具体来讲:
该计算机设备可以包括一个或者一个以上处理核心的处理器601、一个或一个以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存储器602、电源603和输入单元604等部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6中示出的计算机设备结构并不以构建对计算机设备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其中:
处理器601是该计算机设备的控制中心,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计算机设备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602内的软件程序和/或模块,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602内的数据,执行计算机设备的各种功能和处理数据,从而对计算机设备进行整体监控。可选地,处理器601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核心;优选的,处理器601可集成应用处理器和调制解调处理器,其中,应用处理器主要处理操作系统、用户界面和应用程序等,调制解调处理器主要处理无线通信。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调制解调处理器也可以不集成到处理器601中。
存储器602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以及模块,处理器601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602的软件程序以及模块,从而执行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存储器602可主要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比如声音播放功能、图像播放功能等)等;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计算机设备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等。此外,存储器602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相应地,存储器602还可以包括存储器控制器,以提供处理器601对存储器602的访问。
计算机设备还包括给各个部件供电的电源603,优选的,电源603可以通过电源管理系统与处理器601逻辑相连,从而通过电源管理系统实现管理充电、放电、以及功耗管理等功能。电源603还可以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的直流或交流电源、再充电系统、电源故障检测电路、电源转换器或者逆变器、电源状态指示器等任意组件。
该计算机设备还可包括输入单元604,该输入单元604可用于接收输入的数字或字符信息,以及产生与用户设置以及功能控制有关的键盘、鼠标、操作杆、光学或者轨迹球信号输入。
尽管未示出,计算机设备还可以包括显示单元等,在此不再赘述。具体在本实施例中,计算机设备中的处理器601会按照如下的指令,将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应用程序的进程对应的可执行文件加载到存储器602中,并由处理器601来运行存储在存储器602中的应用程序,从而实现各种功能,如下:
获取前置服务模块中待传输至内网的第一数据集合,以及获取后置服务模块中待传输至外网的第二数据集合;
基于第一数据集合,确定第一数据通道的第一数据传输压力值;
基于第二数据集合,确定第二数据通道的第二数据传输压力值;
基于第一数据传输压力值和第二数据传输压力值,调整网络隔离装置中分配给第一数据通道和第二数据通道的数据处理资源量。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实施例的各种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指令来完成,或通过指令控制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指令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并由处理器进行加载和执行。
为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存储介质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记忆体(RAM,RandomAccess Memory)、磁盘或光盘等。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进行加载,以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任一种基于网络隔离装置的电厂内外网通信方法中的步骤。例如,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进行加载可以执行如下步骤:
获取前置服务模块中待传输至内网的第一数据集合,以及获取后置服务模块中待传输至外网的第二数据集合;
基于第一数据集合,确定第一数据通道的第一数据传输压力值;
基于第二数据集合,确定第二数据通道的第二数据传输压力值;
基于第一数据传输压力值和第二数据传输压力值,调整网络隔离装置中分配给第一数据通道和第二数据通道的数据处理资源量。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上文针对其他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具体实施时,以上各个单元或结构可以作为独立的实体来实现,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作为同一或若干个实体来实现,以上各个单元或结构的具体实施可参见前面的方法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各个操作的具体实施可参见前面的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基于网络隔离装置的电厂内外网通信方法、设备及介质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Claims (8)

1.一种基于网络隔离装置的电厂内外网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隔离装置包括第一数据通道和第二数据通道,第一数据通道和第二数据通道均分别与前置服务模块和后置服务模块连通,前置服务模块与电厂所在的外网连通,后置服务模块与电厂的生产控制大区所在的内网连通,第一数据通道用于从前置服务模块向后置服务模块单向传输数据,第二数据通道用于从后置服务模块向前置服务模块单向传输数据,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前置服务模块中待传输至内网的第一数据集合,以及获取后置服务模块中待传输至外网的第二数据集合;
基于第一数据集合,确定第一数据通道的第一数据传输压力值;
基于第二数据集合,确定第二数据通道的第二数据传输压力值;
基于第一数据传输压力值和第二数据传输压力值,调整所述网络隔离装置中分配给第一数据通道和第二数据通道的数据处理资源量;
其中,所述基于第一数据集合,确定第一数据通道的第一数据传输压力值的步骤包括:
确定第一数据集合中各第一数据的第一数据重要度、各第一数据在前置服务模块中的第一已缓存时长、第一数据集合中包含的第一数据条数;
基于所述第一数据重要度、所述第一已缓存时长、所述第一数据条数,确定第一数据通道的第一数据传输压力值;
其中,所述基于第二数据集合,确定第二数据通道的第二数据传输压力值的步骤包括:
确定第二数据集合中各第二数据的数据类型、各第二数据在前置服务模块中的第二已缓存时长、第二数据集合中包含的第二数据条数,其中,所述数据类型包括外网请求的响应数据和主动推送数据;
基于所述第二数据条数、所述第二已缓存时长、所述数据类型,确定第二数据通道的第二数据传输压力值,其中,所述数据类型为外网请求的响应数据时的第二数据传输压力值,大于所述数据类型为主动推送数据时的第二数据传输压力值。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网络隔离装置的电厂内外网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第一数据集合中各第一数据的第一数据重要度的步骤包括:
获取发送各第一数据的用户端的网络地址;
获取预设的网络地址集合,其中,所述网络地址集合中各网络地址均为电厂中的设备的网络地址;
基于发送各第一数据的用户端的网络地址是否处于所述网络地址集合中,确定各第一数据的第一数据重要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网络隔离装置的电厂内外网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第一数据重要度、所述第一已缓存时长、所述第一数据条数,确定第一数据通道的第一数据传输压力值的步骤包括:
确定发送各第一数据的用户端的用户身份信息所属的目标电厂;
确定所述目标电厂的发电规模等级;
基于所述目标电厂中各第一数据的第一数据重要度和第一已缓存时长,确定所述目标电厂的数据评分;
将所述目标电厂的数据评分与所述发电规模等级的乘积,作为所述目标电厂的数据综合评分;
基于各所述目标电厂的数据综合评分和所述第一数据条数,确定第一数据通道的第一数据传输压力值。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网络隔离装置的电厂内外网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第一数据传输压力值和第二数据传输压力值,调整所述网络隔离装置中分配给第一数据通道和第二数据通道的数据处理资源量的步骤包括:
确定第一数据传输压力值与第二数据传输压力值之间的压力值比例;
调整所述网络隔离装置中分配给第一数据通道和第二数据通道的数据处理资源量,以使分配给第一数据通道的数据处理资源量与分配给第二数据通道的数据处理资源量之间的资源量比例等于所述压力值比例。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网络隔离装置的电厂内外网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第一数据传输压力值和第二数据传输压力值,调整所述网络隔离装置中分配给第一数据通道和第二数据通道的数据处理资源量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定时获取第二数据传输压力值,以确定第二数据传输压力值的变化趋势;
在第二数据传输压力值的变化趋势为逐渐增大时,减少所述网络隔离装置中分配给第一数据通道的数据处理资源量,并增加所述网络隔离装置中分配给第二数据通道的数据处理资源量;
在第二数据传输压力值的变化趋势为逐渐减小时,减少所述网络隔离装置中分配给第二数据通道的数据处理资源量,并增加所述网络隔离装置中分配给第一数据通道的数据处理资源量。
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基于网络隔离装置的电厂内外网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第二数据集合,确定第二数据通道的第二数据传输压力值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获取所述网络隔离装置中数据处理资源量的使用率;
在所述使用率大于预设使用率,且第一数据传输压力值和第二数据传输压力值均大于预设压力值时,执行所述基于第一数据传输压力值和第二数据传输压力值,调整所述网络隔离装置中分配给第一数据通道和第二数据通道的数据处理资源量的步骤。
7.一种计算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设备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器;以及
一个或多个应用程序,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应用程序被存储于所述存储器中,并配置为由所述处理器执行以实现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基于网络隔离装置的电厂内外网通信方法中的步骤。
8.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进行加载,以执行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基于网络隔离装置的电厂内外网通信方法中的步骤。
CN202310050365.4A 2023-02-01 2023-02-01 基于网络隔离装置的电厂内外网通信方法、设备及介质 Active CN11652773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050365.4A CN116527731B (zh) 2023-02-01 2023-02-01 基于网络隔离装置的电厂内外网通信方法、设备及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050365.4A CN116527731B (zh) 2023-02-01 2023-02-01 基于网络隔离装置的电厂内外网通信方法、设备及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527731A CN116527731A (zh) 2023-08-01
CN116527731B true CN116527731B (zh) 2023-09-26

Family

ID=873999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050365.4A Active CN116527731B (zh) 2023-02-01 2023-02-01 基于网络隔离装置的电厂内外网通信方法、设备及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52773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708580B (zh) * 2023-08-08 2023-10-13 武汉华瑞测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网络隔离装置的电厂内网访问方法、设备及介质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09392A (zh) * 2017-10-18 2018-03-16 珠海许继芝电网自动化有限公司 一种跨正反向隔离负载均衡与高可靠性的数据传输方法
CN110971434A (zh) * 2018-09-30 2020-04-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管理内网网络设备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US10952222B1 (en) * 2019-06-11 2021-03-16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Isolated and flexible network data transmission between computing infrastructure collections
WO2021051880A1 (zh) * 2019-09-18 2021-03-25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资源数据获取的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3709759A (zh) * 2020-05-20 2021-11-26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一种网络切片管理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3746900A (zh) * 2021-08-02 2021-12-03 南方电网深圳数字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内外网数据传输方法、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WO2022011578A1 (en) * 2020-07-15 2022-01-20 Nokia Shanghai Bell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solation support in network slicing
WO2022121735A1 (zh) * 2020-12-08 2022-06-1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网络切片的运维方法、装置、系统和存储介质
CN115152268A (zh) * 2020-02-14 2022-10-04 上海诺基亚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网络切片隔离管理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298482B2 (en) * 2017-01-25 2019-05-21 Ringcentral,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regulating network resources to improve data-transmission quality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09392A (zh) * 2017-10-18 2018-03-16 珠海许继芝电网自动化有限公司 一种跨正反向隔离负载均衡与高可靠性的数据传输方法
CN110971434A (zh) * 2018-09-30 2020-04-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管理内网网络设备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US10952222B1 (en) * 2019-06-11 2021-03-16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Isolated and flexible network data transmission between computing infrastructure collections
WO2021051880A1 (zh) * 2019-09-18 2021-03-25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资源数据获取的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5152268A (zh) * 2020-02-14 2022-10-04 上海诺基亚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网络切片隔离管理的方法
CN113709759A (zh) * 2020-05-20 2021-11-26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一种网络切片管理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WO2022011578A1 (en) * 2020-07-15 2022-01-20 Nokia Shanghai Bell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solation support in network slicing
WO2022121735A1 (zh) * 2020-12-08 2022-06-1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网络切片的运维方法、装置、系统和存储介质
CN113746900A (zh) * 2021-08-02 2021-12-03 南方电网深圳数字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内外网数据传输方法、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527731A (zh) 2023-08-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198275B (zh) 一种流量控制方法、系统、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11190745B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6527731B (zh) 基于网络隔离装置的电厂内外网通信方法、设备及介质
CN102955549B (zh) 一种多核cpu的电源管理方法、系统及cpu
CN108924221A (zh) 分配资源的方法和装置
WO2023160283A1 (zh) 基于碳排放流的碳排放响应计算方法及装置
CN112162863B (zh) 一种边缘卸载决策方法、终端及可读存储介质
US20210407518A1 (en) Adaptive management of casting requests and/or user inputs at a rechargeable device
CN109309620B (zh) 一种面向边缘计算的轻量级异构网络分簇方法
CN109005223A (zh) 物联网资源调度方法及系统、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终端
CN115277577A (zh)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7112701B (zh) 分布式数据库中的节点切换方法、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992586B (zh) 流量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1897659B (zh) 业务处理频率的控制方法、系统、装置、电子设备
CN112884327A (zh) 一种电单车潮汐调度方法、服务器系统、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7033144A (zh) 服务器远程巡检方法、设备及介质
CN116708580B (zh) 基于网络隔离装置的电厂内网访问方法、设备及介质
CN114911667A (zh) 监控数据采集方法、系统和存储介质
CN114020416A (zh) 大页内存动态管理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CN111104289A (zh) 一种gpu集群的效率检查系统及方法
CN115981876B (zh) 一种基于云雾架构的健身数据处理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11193760B (zh) 一种信息发送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US20240177716A1 (en) Adaptive management of casting requests and/or user inputs at a rechargeable device
CN114115718B (zh) 分布式块存储系统服务质量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04580113B (zh) 一种处理外部请求的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105

Address after: 430077 No. 47 Xudong Street, Hongshan District, Wuhan City, Hube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Central China Branch of State Grid Corporation of China

Patentee after: Wuhan Huaruish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6th Floor, Electronic Equipment Workshop, Dongyi Industrial Park, No. 3, Heng Road, Liufangyuan, Donghu New Technology Development Zone, Wuhan City, Hubei Province, 430000

Patentee before: Wuhan Huaruish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