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5190C - 移动通信系统点对点连接移动ppp(mppp)的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移动通信系统点对点连接移动ppp(mppp)的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65190C CN1165190C CNB021157790A CN02115779A CN1165190C CN 1165190 C CN1165190 C CN 1165190C CN B021157790 A CNB021157790 A CN B021157790A CN 02115779 A CN02115779 A CN 02115779A CN 1165190 C CN1165190 C CN 1165190C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ase station
- mppp
- control method
- management
- mobi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包分多址PDMA系统无线链路的配置与控制方法,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对移动台和网络接入点两端进行配置,对用户的移动进行管理,从而使基于全IP的无线链路上能传递高速的数据。本发明在有效的带宽范围内既保证了高速的数据传输,又能为用户提供移动性的服务。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包分多址PDMA系统无线链路的配置与控制方法,具体涉及移动台与基站间的点对点连接的建立与配置。
背景技术
在目前的数字蜂窝通信网系统中,无论是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还是码分多址系统CDMA,虽然支持用户的移动性,但是在移动业务上仅支持通话及相当简短的业务,由于GSM与CDMA仍然是基于电路交换,一旦在移动用户与基站间建立了连接,就要占用大量的资源,不支持大量分组数据的传输,传输的速度和效率均不高。
这种点对点技术是计算机IP网络技术与移动通信技术的融合的必然。许多计算机应用正在寻求能在无线链路传输大量的分组数据,以扩大移动通信的应用范围。同时,由于无线带宽资源的有限,使其成为一种越来越宝贵的资源,如何在有效的带宽范围内尽可能的提高数据传输的效率,是本发明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随着Internet日益的广泛应用,网络展现出良好的前景。目前Internet主要是为固定用户提供服务,虽然也能为移动用户提供数据服务,但数据通讯速率不高,仅能提供简短的文字传输服务,成为扩充移动业务的瓶颈,并不具有移动网的性能,因此在移动上应用受到很大的限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为了克服目前移动通讯技术中采用电路交换时,带来的资源浪费、数据传输速率低,以及Internet技术不支持移动性的缺陷,提供一种在移动用户和基站间的点对点连接的配置与控制方法。
在移动无线互联网MWIN系统中,对移动用户和基站进行配置,完全摒弃了传统的电路交换方式,取而带之的是一种全IP的交换方式,这样极大的利用了数据的传输带宽。这样既保证了高速的数据传输,又能为用户提供移动性的服务,为多媒体无线通讯奠定良好的传输基础。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移动通信系统点对点连接MPPP的控制方法,建立在无线链路的基础上,以包分多址的方式在移动台和基站之间的传输数据时,MPPP配置与管理方法,包括位置管理与切换管理,包含以下几步:
MPPP链路的连接与配置;
基站在收到移动台的位置信息后,对移动台位置的管理;
在数据传输过程中,数据包在各个实体间传递过程及相应的封装形式;
链路切换时,切换协商的管理流程。
提供的点对点的数据包分组业务时,对链路两端的归属基站与移动用户的配置,以及对用户的管理。
数据的发送过程中,移动台与扇区、扇区与基站、基站与基站间数据包的传输格式。
当移动用户在休眠状态下从一个小区移动到另外小区,发生位置更新消息时的处理流程及对移动用户管理。
在激活状态下,当从一个小区漫游到另外小区时,MPPP链路的切换过程与配置。
同一基站不同扇区间的切换过程与配置。
不同基站间切换时的数据流的过程与配置。
MPPP是在移动用户端和网络接入服务器端建立点对点的连接。MPPP是处在网络IP层之下链路层中偏上的子层,其作用是为网络层数据IP包提供平滑切换进行适配,将经过MPPP封装的数据包传递到无线链路控制RLC子层中。MPPP主要对移动用户提供移动性管理,包括位置管理和切换管理。
本发明是在一个MWIN系统中,对移动台及相关的基站和扇区进行配置,建立一条数据的虚拟通道,其主要针对用户的位置管理和移动性管理,其目的的实现主要包括以下几步:
用户在基站所覆盖的范围内开机,进行位置的注册,将为移动台提供网络接入点的基站设为归属基站控制器HBSC,网络接入点为移动用户进行登记并分配资源;
移动用户根据自身的数据业务量确定应所处的状态;
若在休眠状态下进行漫游,则需对移动用户的位置进行管理,相对应的改变寻呼区的标识,甚至重新进行位置注册;
若在激活状态下进行漫游,则需对移动用户进行切换管理,相对应的改变无线链路的接入点,同时需改变与HBSC相连的拜访基站控制器VBSC的连接结构,并对其进行配置。
MPPP建立以后,在层间转发用户数据包时,其转发过程如下:
用户数据包从IP层向下传递到MPPP子层;
MPPP子层对用户数据包进行封装后,转发给RLC子层;
从RLP传来的用户数据包的解包为MPPP封装的逆过程。
本发明在有效的带宽范围内既保证了高速的数据传输,又能为用户提供移动性的服务。
附图说明
图1为MWIN所定义的典型网络结构图。
图2根据本发明确定的MPPP的操作流程。
图3根据本发明确定MPPP的状态及相互间的转换过程。
图4根据本发明确定的位置更新管理流程图。
图5根据本发明确定切换状态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地描叙本发明:
图1为MWIN所定义的典型网络结构图,该系统是基于一种全IP的架构形式,整个系统由用户、基站102、以及将基站数据传递到网络的连接设备104所构成。用户可分为移动用户101和固定用户103,对于固定用户103的管理只涉及到位置管理,管理相对简单。对于移动用户101,不仅涉及到位置的管理,同时也涉及到切换的管理,管理流程比较复杂。不管是对于固定用户103、还是移动用户101,在用户准备通过基站102使用网络资源时,首先必须建立客户端与归属基站之间的点对点的连接,而基站间则是通过隧道相互连接的。由于PPP连接与隧道的结合运用,就保证了用户准确接收发往自己数据包。
当用户开机准备使用网络资源,在接入网络的过程中,需要对用户的合法身份进行鉴权,如果鉴权成功,服务器端立即为用户分配资源,并保持PPP的连接。如果鉴权不成功,则认为用户的身份不合法,不为该用户分配资源。
MPPP链路两端配置一完成,并且用户身份认证合法,则在基站端102为用户提出资源预留申请。由于无线链路中频带资源相当宝贵,如果无线用户此时并没有立即使用网络资源,此时我们定义用户处于休眠状态,则仅在基站端102保留用户相关的注册信息,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用户被激活,则由用户提出无线链路资源的中请,并同时在属于该基站的扇区内分配无线链路资源。
该系统的一个明显优势是针对移动用户101具有良好的位置管理和切换管理功能,位置管理是移动系统对移动用户101的位置信息进行注册和维护,是判断用户是否处于移动状态的前提条件。切换管理是赋予用户具有移动性的功能。对于非移动用户103,基站102仅处理用户的位置信息,不涉及到移动切换的功能,而对于移动用户101,在用户处于激活状态时,移动切换的策略与性能将处于相当重要的位置,因此,下文所提到的用户均是指移动用户,只是将固定用户视作移动用户的特殊情况。下文将对移动性管理进行较为详细的说明。
表1表示出了MWIN系统层次之间的关系,MPPP位于IP之下RLC之上,其协议结构层次与OSI系统结构一致,MPPP为IP提供平滑适配。该协议是全IP结构,支持普通IP业务和移动业务,MPPP对IP数据包进行PPP封装后,对用户数据提供透明的传输服务。
在数据链路层中存在有三个子层,分别为媒体接入层、无线链路接入控制、以及MPPP连接控制。三个子层中,无线链路层和媒体接入层主要存在于移动台与无线接入点之间,而MPPP则存在于移动台与HBSC之间,经过无线接入基站,其跨度比较大,有一套比较复杂的控制规程,在链路的连接和终止、以及移动台无线漫游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在系统的流程中,MPPP连接的建立优先于任何IP数据包的交换,移动台要与接入网之间交换数据包,必须首先建立数据链路层的PPP连接。PPP连接为带有自寻址功能的数据包提供了数据传输的载体。
表1本发明确定的MPPP与子层间位置关系图
PPP子层与其上的IP网络层紧邻,PPP连接的建立,可为IP数据包提供数据传输的通道,接入网将对移动台的接入服务提供认证和鉴权,接着初始化数据链路层。在MPPP子层链接建立以后,网络层协议和进程被执行,建立数据链路的连接。IP层与MPPP子层的层间原语包含数据包的发送或接收的请求和响应。
PPP连接是建立在RLC子层之上的,PPP连接系列控制规程需经过RLC控制才能得以完成。一方面,PPP数据包经过RLC的分割和封装后得以转发,另一方面,RLC将收到的数据包进行重组和解封后交给PPP子层进行处理。RLC保证了PPP连接的准确性。
图2为MPPP的操作流程,MPPP是移动台和归属基站控制器HBSC之间的数据链路协议,在该系统中即为移动节点与基站控制器之间的链路协议。在移动台和HBSC之间的IP数据包交换之前,MPPP必须建立起来,作为数据通信的承载通路。当移动台在基站信号覆盖区开机201,并获取无线链路202,如需请求使用网络资源,MPPP将通过移动台和接入网归属服务器之间的协商,对移动台和归属基站进行配置203,包括链路控制协议LCP、网络控制协议NCP和IP控制协议IPCP的协商;MPPP连接建立204,如果在MPPP的低层没有建立链路连接,或者该连接建立不成功,则接入网将清除MPPP的连接状态;在接入功能中,必须为连接的建立进行接入注册,建立相关的位置登记信息205;在移动台进行申请使用网络直资源时,移动台可以使用指定的IP地址或从接入网中获得IP地址,到接入网中进行注册,建立与接入网的连接。如果在MPPP连接过程中还使用鉴权功能,那么鉴权请求还将发往AAA服务器;在连接建立以后,进行用户判断状态206,用户可以处于休眠状态,也可以处于一种激活状态,在休眠状态下,如果用户改变接入点,则需进行位置更新,重新发起位置的注册;在激活状态下,用户在漫游时可以改变网络的无线接入点;再进行数据服务207;在网络服务终止时,执行去注册过程也就是MPPP连接的终止208,并辞放移动用户和HBSC之间的网络资源。无论PPP连接何时终止,接入网都将清除无线链路的连接。如果BSC收到移动台的IP包,而移动台未与BSC建立PPP连接,则该IP包将被丢弃。BSC支持PPP连接的休眠时钟,当休眠时钟到期时,BSC终止PPP的连接,并且释放无线链路连接。
图3描述了移动接入状态,根据移动用户开机后不同的操作情况可分别为:空闲状态301、休眠状态302以及激活状态303。在空闲状态301下,用户可能未在基站获得无线接入点,或者网络实体中可能存在无效的位置记录,等待定时删除,移动站在空闲状态301下,仍然能捕捉有效的无线链路消息。如捕捉到有效的无线链路接入点,则可以重新建立MPPP的连接。
MPPP连接建立后,如果在一定时间内没有数据服务,则移动用户将进入休眠状态302,位置寻呼区并没有记录精确的寻呼范围。休眠状态302向活跃状态303转换有两种方式:主动式与被动式。在主动式的情况下,移动用户主动发起发出数据传输,此时,基站控制器应记录移动用户的准确接入点;在被动情况下,基站控制器在其寻呼区中进行广播,移动用户收到呼叫请求后立即进行响应,基站控制器记录移动用户的精确接入点。
激活状态303向休眠状态302的转化:当移动用户在最大休眠时长内没有收发数据,则认为数据服务结束,移动用户从激活状态303转向休眠状态302,此时基站控制器记录移动用户的网络接入点和模糊的无线接入点。
无论是用户处于休眠状态302还是处于激活状态303,当超出基站的覆盖区时,将失去网络接入点,此时,移动台的状态将转变为空闲状态301。
位置管理,即网络实体采用适当的方式追踪移动终端MS的无线接入点,记载在相应的网络实体中,维护从网络接入点到无线接入点的路由;同时,当有指向MS的数据包到达,即发生位置寻呼409过程时,必须确定MS的精确的无线接入点。位置管理路由记载与维护工作由位置更新操作完成,而呼叫无线接入点定位由寻呼过程完成。位置管理包含开机位置注册与去注册、休眠状态下位置更新、位置寻呼过程。
对于开机位置注册过程,移动站建立与基站的归属关系。首先,移动站在某扇区SC覆盖范围内开机,获得无线传输通道资源,向扇区SC对应的基站BSC发送位置注册请求消息,若BSC收到注册消息并且成功的为移动台分配了网络连接资源,则发起MPPP连接建立过程,完成用户身份验证、网络协议的协商等过程。如这过程操作超时,需释放资源。成功建立MPPP连接后,BSC确定移动用户的HBSC。关机位置去注册与开机位置注册过程相反。
休眠状态下位置更新过程,如图4,是移动台在休眠状态401下,漫游到新的扇区和基站,探测到服务区406的变化,获取无线链路连接后发起的位置更新请求;否则进行位置寻呼409,是进入激活410,否则进入休眼状态401,若是基站内407的位置更新,仅需更新寻呼区的标识408,若是在基站间402的更新,则将原来BSC切换到新的BSC,即更改拜访基站控制器VBSC405,释放原来BSC中为用户分配的资源,并通知HBSC。
变更网络接入点,是在寻呼区间与归属基站间的距离在门限403范围之外,发生的位置重新注册404过程,同时释放原有资源。
图5为用户的切换管理。系统在激活状态501下,从一个小区漫游到另外一个小区,涉及到位置的更新与寻呼区的变化,我们称之为位置管理。此时,当移动用户从一个小区漫游到另一个小区时,为保证通讯的连续性,需要对移动台的无线接入点进行变更,这个过程被成为切换管理。
切换分为正常切换502与紧急切换503。当处于活跃状态的的移动台从一个小区漫游到另外一个小区,并且探测到从临近小区可能获得更好的信号传输质量,则在原扇区向基站发起正常切换请求,根据新旧扇区是否属于同一基站控制管理区域,切换可以分为基站间切换505和基站内切换504。紧急切换是指:当正常切换过程无法完成到新扇区和新基站的平滑切换,或原扇区的信号质量不足以完成正常切换等情况下,直接由用户在新扇区发起紧急切换请求。紧急切换也分为基站内切换506和基站间切换507。
Claims (9)
1、一种移动通信系统宽带通信点对点连接MPPP的控制方法,建立在无线链路的基础上,以包分多址的方式在移动台和基站之间的传输数据时,MPPP配置与管理,包括位置管理与切换管理,含以下几步:
MPPP链路在移动过程中动态连接过程与配置形式;
基站收到移动台的位置信息后,对移动台位置的动态管理具体过程;
链路切换时,切换协商的过程管理与资源调度;
在数据传输过程中,数据包在各个实体间传递方式及相应的封装形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中所述MPPP提供的点对点的数据包分组业务时,对链路两端的归属基站与移动用户的链路配置与资源协商具体方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数据的发送过程中,移动台与扇区、扇区与基站、基站与基站间数据包的转发封装格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当移动用户在休眠状态下从一个小区移动到另外小区,发生位置更新消息时的处理流程、对移动用户管理的方式,及传输信息的配置具体方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在激活状态下,当从一个小区漫游到另外小区时,MPPP链路发生切换时信息配置具体方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控制方法,同一基站不同扇区间的切换过程与配置。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控制方法,不同基站间切换时的数据流的过程、配置与信息流的处理方式。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用户的位置管理和移动性管理,包括以下几步:
用户在基站所覆盖的范围内开机,进行位置的注册,将为移动台提供网络接入点的基站设为归属基站控制器HBSC,网络接入点为移动用户进行登记并分配资源;
移动用户根据自身的数据业务量确定应所处的状态;
若在休眠状态下进行漫游,则需对移动用户的位置进行管理,相对应的改变寻呼区的标识,甚至重新进行位置注册;
若在激活状态下进行漫游,则需对移动用户进行切换管理,相对应的改变无线链路的接入点,同时需改变与HBSC相连的拜访基站控制器VBSC的连接结构,并对其进行配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MPPP建立以后,在层间转发用户数据包时,用户IP层数据包经过MPPP子层向RLC子层传输的封装格式。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B021157790A CN1165190C (zh) | 2002-04-28 | 2002-04-28 | 移动通信系统点对点连接移动ppp(mppp)的控制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B021157790A CN1165190C (zh) | 2002-04-28 | 2002-04-28 | 移动通信系统点对点连接移动ppp(mppp)的控制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376001A CN1376001A (zh) | 2002-10-23 |
CN1165190C true CN1165190C (zh) | 2004-09-01 |
Family
ID=47438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02115779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65190C (zh) | 2002-04-28 | 2002-04-28 | 移动通信系统点对点连接移动ppp(mppp)的控制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65190C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7231220B2 (en) | 2002-10-01 | 2007-06-12 |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 Location based method and system for wireless mobile unit communication |
-
2002
- 2002-04-28 CN CNB021157790A patent/CN1165190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376001A (zh) | 2002-10-2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Siddiqui et al. | Mobility management across hybrid wireless networks: Trends and challenges | |
CN1294729C (zh) | 分组数据网中未用资源的识别 | |
EP2672766B1 (en) | Multi-link support for network based mobility management systems | |
CN100583816C (zh) | 用于点对点协议的有效会话移动性解决方案 | |
KR100483007B1 (ko) | 차세대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핸드오버 방법 | |
US8125937B2 (en) | Data over signaling (DoS) optimization over wireless access networks | |
CN1663166A (zh) | 无线局域网作为通用移动电信系统路由区的注册 | |
US20070177559A1 (en) | Mobile IP addressing | |
CN1282388C (zh) | 移动终端和通信方法 | |
CN1630263A (zh) | 在移动通信系统和无线局域网之间进行耦合的系统和方法 | |
CN1416655A (zh) | 在分组数据网络中选择分组数据业务节点/外部代理的分组核心功能部件和方法 | |
CN1192572C (zh) | 在移动数据通信网络中切换期间报头压缩关系控制的一种方法 | |
CN1756219A (zh) | 用于无线电链路协议的激活会话移动解决方案 | |
CN1604686A (zh) | 用于在混合系统中选择接入网的装置和方法 | |
EP2011362A2 (en) | Seamless handoff between access networks with saved session information | |
CN1479494A (zh) | 一种cdma系统与无线局域网结合的系统 | |
CN1479493A (zh) | 一种接入系统 | |
CN1856170A (zh) | 多模移动通信终端的业务切换控制装置和方法 | |
CN101009932B (zh) | 一种多制式网络间业务切换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 |
CN1802024A (zh) | 对退出空闲模式的终端的信息进行管理的方法 | |
CN1596023A (zh) | 移动ip中移动节点实现无缝切换的方法 | |
CN1750710A (zh) | 用于具有重叠区域的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的切换方法 | |
CN101026546A (zh) | 一种实现分组数据会话的方法 | |
CN1165190C (zh) | 移动通信系统点对点连接移动ppp(mppp)的控制方法 | |
CN1306762C (zh) | Wlan融合cdma2000用户跨网切换时保持ip地址不变的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409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