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506867A - 一种测量上报方法及通信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测量上报方法及通信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506867A
CN116506867A CN202210061984.9A CN202210061984A CN116506867A CN 116506867 A CN116506867 A CN 116506867A CN 202210061984 A CN202210061984 A CN 202210061984A CN 116506867 A CN116506867 A CN 11650686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asurement result
information
target object
measurement
sig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06198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怡然
邵家枫
余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061984.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506867A/zh
Priority to PCT/CN2023/071800 priority patent/WO2023138457A1/zh
Publication of CN1165068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50686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2Arrangements for optimising operational condition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7/00Details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s G01S13/00, G01S15/00, G01S17/00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7/00Details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s G01S13/00, G01S15/00, G01S17/00
    • G01S7/003Transmission of data between radar, sonar or lidar systems and remote st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7/00Details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s G01S13/00, G01S15/00, G01S17/00
    • G01S7/02Details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s G01S13/00, G01S15/00, G01S17/00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 G01S13/00
    • G01S7/40Means for monitoring or calibra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10Scheduling measurement reports ; Arrangements for measurement repor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测量上报方法及通信装置,其中的测量上报方法包括:第一设备确定针对第一信号的M类测量结果,并向第二设备发送该M类测量结果中的N类测量结果。其中,第一信号可用于探测目标物体或者空间信道。第一信号可以是第一设备发送的感知信号被反射后的回波信号。通过本申请,即第一设备将第一信号的N类测量结果发送给第二设备,由第二设备根据N类测量结果确定目标物体或空间信道的一些属性信息。有助于评估感知系统的检测性能和估计性能,从而提升感知系统的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测量上报方法及通信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及感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感知系统中的测量上报方法及通信装置。
背景技术
无线感知即通过分析无线信号在传播过程中的变化,获得信号传播空间的特性,以实现场景的感知。雷达是一种典型的无线感知手段。然而雷达覆盖范围有限,如果要感知较广的探测范围,需要部署较多的雷达。考虑到无线通信系统具有覆盖范围较广的优势,因此,可将无线通信系统和无线感知系统一体化设计。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可基于终端设备对信道状态信息和干扰信息的测量结果来衡量无线通信系统的性能指标。与无线通信系统类似,无线感知系统有衡量感知性能(例如目标检测性能等)的需求。而如何获得感知性能,从而评估感知系统的检测性能和估计性能,以进一步提升感知系统的性能,是急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测量上报方法及通信装置,以评估感知系统的检测性能和估计性能,提升感知系统的性能。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测量上报方法,该方法可由第一通信装置执行,第一通信装置可以是通信设备,或能够支持通信设备实现该方法所需的功能的通信装置,例如芯片系统。
下面以所述通信设备为第一设备为例进行描述。该方法包括:
第一设备获取针对第一信号的M类测量结果,并向第二设备发送该M类测量结果中的N类测量结果。其中,第一信号可用于探测目标物体或者空间信道。例如,第一信号可以是第一设备发送的探测信号被反射后的回波信号。通过本方案,第一设备将第一信号的N类测量结果发送给第二设备,可由第二设备确定目标物体或空间信道的一些属性(或特征)信息。通过本方案可以获取探测链路中目标物体的属性信息,例如距离,速度和角度等,有助于评估感知系统的检测性能和估计性能,从而可提升系统的感知性能。
在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可按照对第一信号的处理程度将测量结果划分为多类,例如,M类测量结果。其中,M类测量结果可包括如下第一类测量结果、第二类测量结果、第三类测量结果或第四类测量结果的一种或多种。
其中,第一类测量结果包括第一信号的信息和/或空间信道信息。其中,空间信道信息用于指示第一信号对应的空间信道的特性。该第一类测量结果可认为对第一信号处理较少,对第一设备的处理能力要求较低。当第一设备的处理能力较弱时,可向第二设备上报第一类测量结果,通过第二设备间接确定目标物体或空间信道的属性。另外,第一类测量结果携带表征目标物体的属性的信息较多,可使得第二设备基于第一类测量结果确定更为准确的目标物体的属性。
第二类测量结果包括时域测量结果、空域测量结果或频域测量结果中的一项或多项。时域测量结果可用于指示目标物体的速度信息。空域测量结果可用于指示目标物体的角度信息。频域测量结果可用于指示目标物体的距离信息。第二类测量结果可以认为是对第一信号进行部分处理,获得用于确定目标物体的属性的中间参量。例如,时域测量结果、空域测量结果,以及频域测量结果等。相较于第一类测量结果,第二类测量结果对第一信号处理较多。第一设备的处理能力较强,可向第二设备上报第二类测量结果,从而减轻第二设备进行信号处理的负担。另外,第二类测量结果中与目标物体和/或空间信道相关的数据量较少,可以节省上报测量结果的开销。
第三类测量结果包括目标检测概率、目标虚警概率、目标漏检概率,第一信息或信道质量指示中的一项或多项。目标检测概率为探测到目标物体的概率。目标虚警概率为将实际不存在的目标物体确定存在的目标物体的概率。目标漏检概率为没有检测到实际存在得目标物体的概率。第一信息用于指示是否探测到目标物体。信道质量指示用于指示与第一信号对应的空间信道的信道质量。相较于第二类测量结果,第三类测量结果可认为是在第二类测量结果的基础上,获得的用于确定目标物体的属性的中间参量。除了表征目标物体的属性之外,还可以表征第一设备的感知性能。第三类测量结果可为第二设备提供更多的参考,从而可使得第二设备尽量获得目标物体和/或空间信道较为准确的属性信息。
第四类测量结果包括目标物体的速度信息、角度信息或距离信息中的一项或多项。目标物体的速率、角度,以及距离等可以认为是目标物体的属性信息。也可以认为,相比第三类测量结果,第四类测量结果可认为是对第一信号进行更多处理,所获得的目标估计结果。可以理解的是,第四类测量结果中与目标物体和/或空间信道相关的数据量更少,可以降低上报测量结果的开销。
在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设备为第一终端设备,第二设备为第二终端设备或接入网设备。或者,第一设备为第一接入网设备,第二设备为核心网设备或第二接入网设备或终端设备。针对第一信号的测量结果的上报可应用于多种场景。例如,终端设备可向接入网设备发送针对第一信号的测量结果,对于接入网设备来说,可获得更为准确的目标物体和/或空间信道的属性信息。又例如,第一终端设备可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针对第一信号的测量结果,即终端设备间可交互针对第一信号的测量结果,这样可以多个终端设备联合确定目标物体的属性信息,更为准确。再例如,第一接入网设备可向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针对第一信号的测量结果。例如,距离终端设备较近的第一接入网设备可将获取的测量结果转发给距离终端设备较远的第二接入网设备,从而使得第二接入网设备可确定目标物体和/或空间信道的属性信息。或者,再例如,接入网设备也可以将获取的测量结果转发给核心网设备,以使得核心网设备确定目标物体和/或空间信道的属性信息。
在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第一设备接收第一指示信息,该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需要上报的测量结果的类型,比如指示上报上述N类测量结果。通过该方案,第一设备只需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二设备需要的测量结果,无需将全部类的测量结果都发送给第二设备。既满足第二设备的需求,又避免传输测量结果不必要的开销。
在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第一设备接收第一请求消息,并发送的响应消息。第一请求消息用于请求上报针对第一信号的测量结果,响应消息可包括N类测量结果。由于第一设备在第一请求消息的触发下才发送N类测量结果,可减少测量结果的上报数量,从而减少资源开销。
在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第一设备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二指示信息,该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是否满足反馈条件。反馈条件可认为是第一设备发送N类测量结果满足的条件。第一设备可向第二设备反馈所获得的M类测量结果是否满足反馈条件,从而辅助第二设备确定需要哪类或哪些类测量结果。
在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第一设备发送响应消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第一设备接收第三指示信息,该第三指示信息用于触发上报测量结果。可以理解的是,第二设备可根据第二指示信息确定是否需要第一设备上报测量结果。例如,M类测量结果都不满足反馈条件,对于第二设备来说,M类测量结果可能是无用的。这种情况下,第二设备不会指示第一设备发送测量结果。相反,如果M类测量结果中的N类测量结果满足反馈条件,对于第二设备来说,可指示第一设备发送N类测量结果中的一个或多个。这样第一设备根据第二设备的指示反馈测量结果,可避免上报不必要的测量结果,降低资源开销。
在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反馈条件包括测量结果大于或等于上报门限。或者,反馈条件包括测量结果的变化率位于预设范围内。测量结果的变化率为第i+1次的测量结果与第i次的测量结果的差值,i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
在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第一设备接收第四指示信息。该第四指示信息可指示所述上报门限或者所述测量结果的变化率。所述上报门限包括N类测量结果分别对应的上报门限。所述测量结果的变化率包括N类测量结果分别对应的变化率。通过配置每类测量结果对应的反馈条件,可使得第一设备适应性调整所需要上报的测量结果,更加满足第二设备的需求。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测量上报方法,该方法可由第二通信装置执行,第二通信装置可以是通信设备,或能够支持通信设备实现该方法所需的功能的通信装置,例如芯片系统。
下面以所述通信设备为第二设备为例进行描述。该方法包括:
第一设备接收针对第一信号的N类测量结果,并根据N类测量结果确定目标物体或空间信道的属性信息。其中,N类测量结果属于针对第一信号的M类测量结果。第一信号用于探测目标物体或空间信道,M和N为正整数,N小于或等于M。
在可能的实现方式中,M类测量结果包括如下的第一类测量结果、第二类测量结果、第三类测量结果,或第四类测量结果中的一种或多种。其中,第一类测量结果包括第一信号的信息和/或空间信道信息。空间信道信息用于指示第一信号对应的空间信道的特性。第二类测量结果包括时域测量结果、空域测量结果或频域测量结果中的一项或多项。时域测量结果用于指示目标物体的速度信息。空域测量结果用于指示目标物体的角度信息。频域测量结果用于指示目标物体的距离信息。第三类测量结果包括目标检测概率、目标虚警概率,或目标漏检概率,第一信息或信道质量指示中的一项或多项。目标检测概率为探测到目标物体的概率。目标虚警概率为将实际不存在的目标确定为存在的目标物体的概率。目标漏检概率为没有检测到实际存在的目标物体的概率。第一信息用于指示是否探测到目标物体。信道质量指示用于指示与第一信号对应的空间信道的信道质量。第四类测量结果包括目标物体的速度信息、角度信息,或距离信息中的一项或多项。
在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设备为第一终端设备,第二设备为第二终端设备或第一接入网设备。第一设备为第一接入网设备,第二设备为第二接入网设备或核心网设备或终端设备。
在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第二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该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需要上报的测量结果的类型。
在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第二设备发送第一请求消息,并接收响应消息。其中,第一请求消息用于请求上报针对第一信号的测量结果,响应消息包括N类测量结果。
在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第二设备接收来自第一设备的第二指示信息,该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是否满足反馈条件。
在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第二设备接收响应消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第二设备发送第三指示信息,该第三指示信息用于触发上报测量结果。
在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反馈条件包括测量结果大于或等于上报门限。或者,反馈条件包括测量结果的变化率位于预设范围内。其中,测量结果的变化率为第i+1次的测量结果与第i次的测量结果的差值,i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
在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第二设备发送第四指示信息,该第四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上报门限或者所述测量结果的变化率。其中,所述上报门限包括N类测量结果分别对应的上报门限,所述测量结果的变化率包括N类测量结果分别对应的变化率。
上述第二方面及其实现方式的有益效果可以参考对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及其实现方式的有益效果的描述。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所述通信装置具有实现上述第一方面的方法实施例中行为的功能,有益效果可以参见第一方面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该通信装置可以是第一方面中的第一设备,或者该通信装置可以是能够实现第一方面提供的方法的装置,例如芯片或芯片系统。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该通信装置包括用于执行第一方面的方法的相应手段(means)或模块。例如,所述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单元(有时也称为处理模块或处理器)和/或收发单元(有时也称为收发模块或收发器)。这些单元(模块)可以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方法示例中的相应功能,具体参见方法示例中的详细描述,此处不做赘述。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所述通信装置具有实现上述第二方面的方法实例中行为的功能,有益效果可以参见第二方面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该通信装置可以是第二方面中的第二设备,或者该通信装置可以是能够支持第二方面中的第二设备实现第二方面提供的方法所需的功能的装置,例如芯片或芯片系统。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该通信装置包括用于执行第二方面的方法的相应手段(means)或模块。例如,所述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单元(有时也称为处理模块或处理器)和/或收发单元(有时也称为收发模块或收发器)。这些单元(模块)可以执行上述第二方面方法示例中的相应功能,具体参见方法示例中的详细描述,此处不做赘述。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可以为上述实施例中第三方面或第四方面中的通信装置,或者为设置在第三方面或第四方面中的通信装置中的芯片或芯片系统。该通信装置包括通信接口以及处理器,可选的,还包括存储器。其中,该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处理器与存储器、通信接口耦合,当处理器读取所述计算机程序或指令时,使通信装置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由第一设备所执行的方法,或者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由第二设备所执行的方法。
第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包括输入输出接口和逻辑电路。输入输出接口用于输入和/或输出信息。逻辑电路用于执行第一方面中所述的方法,或者逻辑电路用于执行第二方面中所述的方法。
第七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芯片系统,该芯片系统包括处理器,还可以包括存储器和/或通信接口,用于实现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中所述的方法。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芯片系统还包括存储器,用于保存计算机程序。该芯片系统可以由芯片构成,也可以包含芯片和其他分立器件。
第八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系统,所述通信系统包括第三方面所述的通信装置和第四方面所述的通信装置;或者所述通信系统包括第三方面所述的通信装置和第五方面中用于执行第二方面方法的通信装置;或者所述通信系统包括第四方面所述的通信装置和第五方面中用于执行第一方面方法的通信装置。
第九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该计算机程序被运行时,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中的方法。
第十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当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被运行时,使得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中的方法被执行。
上述第三方面至第十方面及其实现方式的有益效果可以参考对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及其实现方式的有益效果的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适用的网络架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主动感知场景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被动感知场景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测量上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测量上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应用于各种通信系统,例如:第五代(5thgeneration,5G)新无线(new radio,NR)系统、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统等。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还可以应用于未来的通信系统,如第六代移动通信系统。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还可以应用于设备到设备(device to device,D2D)通信,车到万物(vehicle-to-everything,V2X)通信,机器到机器(machine to machine,M2M)通信,机器类型通信(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MTC),以及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通信系统或者其他通信系统。
作为一种示例,请参见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适应的通信系统的一种架构示意图。图1所示的通信系统为包括感知设备的通信系统。感知设备是相对普通终端设备而言的,普通终端设备不具有感知能力,感知设备为具有感知能力的终端设备。图1所示的通信系统包括网络设备,普通终端设备和感知设备。进一步的,该通信系统还可以包括核心网设备。
其中,网络设备是终端设备通过无线方式接入到该移动通信系统中的接入设备,例如包括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RAN)设备,例如基站,接入点等。网络设备也可以是指通过空口与终端通信的设备,例如其它可能的终端装置。又例如在一种V2X技术中的网络设备为路侧单元(road side unit,RSU)。RSU可以是支持V2X应用的固定基础设施实体,可以与支持V2X应用的其他实体交换消息。网络设备可以包括LTE系统或高级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advanced,LTE-A)中的演进型基站(evolved Node B),也可以简称为(eNB或e-NodeB);或者也可以包括5G NR系统中的下一代节点B(next generation nodeB,gNB);或者也可以包括无线保真(wireless-fidelity,Wi-Fi)系统中的接入节点等;或者网络设备可以为中继站、车载设备以及未来演进的公共陆地移动网络(Public LandMobile Network,PLMN)设备、D2D网络中的设备、M2M网络中的设备、IoT网络中的设备等。本申请的实施例对无线网络设备所采用的具体技术和具体设备形态不做限定。举例来说,图1中的网络设备可以是基站,在不同的系统对应不同的设备,例如图1中的网络设备在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the fourth generation,4G)系统中可以对应eNB,在5G系统中对应gNB。
另外,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基站可以包括集中式单元(centralized unit,CU)和分布式单元(distributed unit,DU),多个DU可以由一个CU集中控制。CU和DU可以根据其具备的无线网络的协议层功能进行划分,例如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acket data convergenceprotocol,PDCP)层及以上协议层的功能设置在CU,PDCP以下的协议层,例如无线链路控制(radio link control,RLC)层和介质访问控制(medium access control,MAC)层等的功能设置在DU。需要说明的是,这种协议层的划分仅仅是一种举例,还可以在其它协议层划分。射频装置可以拉远,不放在DU中,也可以集成在DU中,或者部分拉远部分集成在DU中,本申请实施例不作任何限制。另外,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将CU的控制面(control plan,CP)和用户面(user plan,UP)分离,分成不同实体来实现,分别为控制面CU实体(CU-CP实体)和用户面CU实体(CU-UP实体)。在该网络架构中,CU产生的信令可以通过DU发送给终端设备,或者UE产生的信令可以通过DU发送给CU。DU可以不对该信令进行解析而直接通过协议层封装而透传给UE或CU。在该网络架构中,将CU作为RAN侧的网络设备,此外,也可以将CU作为核心网(core network,CN)侧的网络设备,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制。
核心网设备包括接入和移动管理功能(access and mobility managementfunction,AMF)或用户面功能(user plane function,UPF)等。需要说明的是,核心网设备也属于网络设备。因为本申请实施例主要涉及的是接入网设备,因此在后文中,如无特殊说明,则所述的网络设备均是指接入网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中,用于实现网络设备的功能的装置可以是网络设备,也可以是能够支持网络设备实现该功能的装置,例如芯片系统,该装置可以被安装在网络设备中。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以用于实现网络设备的功能的装置是网络设备为例进行描述。
终端设备是一种具有无线收发功能的设备,可以向网络设备发送信号,或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信号。终端设备可称为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有时也称为终端、接入站、UE站、远方站、无线通信设备、或用户装置等等。所述终端设备用于连接人,物,机器等,可广泛用于各种场景,例如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场景:蜂窝通信、D2D、V2X、机器到机器/机器类通信(machine-to-machine/machine-type communications,M2M/MTC)、IoT、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工业控制(industrialcontrol)、无人驾驶(self driving)、远程医疗(remote medical)、智能电网(smartgrid)、智能家具、智能办公、智能穿戴、智能交通,智慧城市(smart city)、无人机、机器人等场景的终端设备。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所述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mobile phone)、平板电脑(Pad)、带无线收发功能的电脑、VR终端、AR终端、工业控制(industrial control)中的无线终端、无人驾驶(self driving)中的无线终端、IoT网络中智能音箱、远程医疗中的无线终端设备、智能电网中的无线终端设备、运输安全中的无线终端设备、智慧城市中的无线终端设备,或智慧家庭中的无线终端设备等等。作为示例而非限定,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该终端设备还可以是可穿戴设备。可穿戴设备也可以称为穿戴式智能设备或智能穿戴式设备等,是应用穿戴式技术对日常穿戴进行智能化设计、开发出可以穿戴的设备的总称,如眼镜、手套、手表、服饰及鞋等。终端设备还可以包括中继(relay),例如,终端设备可以是客户终端设备(customer premise equipment,CPE),CPE可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信号,并将该信号转发给其他终端设备。或者理解为,能够与基站进行数据通信的都可以看作终端设备。如上介绍的各种终端设备,如果位于车辆上(例如放置在车辆内或安装在车辆内),都可以认为是车载终端设备,车载终端设备例如也称为车载单元(on-board unit,OBU)。另外,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可以是指用于实现终端设备的功能的装置,也可以是能够支持终端设备实现该功能的装置,例如芯片系统,该装置可以被安装在终端设备中。例如终端设备也可以是车辆探测器。本申请实施例中,芯片系统可以由芯片构成,也可以包括芯片和其他分立器件。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以用于实现终端设备的功能的装置是终端设备为例进行描述。
感知设备,也称为探测设备或者探测器,是指用于实现感知功能的装置,也可以称为感知装置。例如,感知设备可以是具有感知功能的终端设备。感知设备也可以是能够支持终端设备实现该功能的装置,例如芯片系统。示例性的,感知设备可以是车辆探测器或加油站中的传感器等。例如,感知设备可以是具有感知功能的接入网设备。感知设备也可以是能够支持接入网设备实现该功能的装置,例如芯片系统。
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包括具有感知功能的装置,可与感知设备替换。如无特殊说明,下文中感知设备和终端设备含义相同。感知设备可以安装在移动设备上,例如安装在机动车辆(例如,图1所示的无人车、轨道车、电动车、数字汽车、终端设备等)、自行车、测速装置等等。感知设备也可以安装在固定的设备上,例如安装在RSU或信号灯等设备上。本申请实施例对感知设备安装的位置和功能等不做限定。如图1以感知设备安装在信号灯或无人机为例。感知设备和普通终端设备都可以是终端设备。
图1所示的系统包括无线通信系统和无线感知系统,也就是,图1所示的系统既可以实现无线通信功能,也可以实现无线感知功能。例如,图1中的网络设备和普通终端设备之间可以通过通信信号进行无线通信,图1中的感知设备可以通过感知信号实现对被感知目标的感知。可以理解的是,通信信号和感知信号是相对而言的,网络设备和普通终端设备之间传输的信号可认为是通信信号。例如,下行物理共享信道(physical downlink sharedchannel,PDSCH)。感知信号为用于感知被感知目标(或者称为目标物体)的信号。感知信号也称为探测信号,雷达信号,雷达感知信号,雷达探测信号,环境感知信号等。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感知信号可以是信号,也可以是物理信道。例如,感知信号可以是脉冲信号,也可以是无线通信系统中可能的信号,例如探测参考信号(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SRS)、解调参考信号(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DMRS),或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hannelstate information reference signal,CSI-RS)等。例如,感知信号也可以是物理信道,例如,PDSCH、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PDCCH)、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PUSCH)、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hysical uplinkcontrol channel,PUCCH)、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hysical random access channel,PRACH)、物理侧行链路共享信道(physical sidelink shared channel,PSSCH)或物理侧行链路控制信道(physical sidelink control channel,PSCCH)等。
感知设备可以感知环境中的目标物体。感知设备可以主动感知环境中的目标物体,也可以被动感知环境中的目标物体。
请参见图2,为主动感知场景的示意图。主动感知,即感知设备主动发送感知信号,并接收该感知信号经过被感知目标反射的信号(也称为回波信号),对回波信号进行测量。从而实现对被感知目标的感知,即确定被感知目标的属性信息。例如,被感知目标的速度、距离,形状、大小等信息。图2以感知设备是交通信号灯,被感知目标是车辆为例。可以理解的是,被感知目标可以是固定物体,例如山川、森林或建筑物,也可以是可移动物体,例如车辆、无人机、行人、终端设备。感知信号也称为探测信号,感知目标物体也可以称为探测目标物体。如无特殊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感知和探测可替换。
请参见图3,为被动感知场景的示意图。被动感知,即感知设备不会主动发送感知信号,但是接收来自环境中的信号,对该信号进行测量,从而实现对环境中的目标的感知。所述环境中的信号可以为其他接入网设备和/或其他终端设备发送的信号。例如,在图3的(a)中,感知设备是交通信号灯,环境中的目标是车辆,感知设备可以接收来自车辆的信号。车辆发送的信号可以认为是环境中的信号。又例如,在图3的(b)中,感知设备是交通信号灯,环境中的目标也是车辆。接入网设备可以发送信号,该信号经过车辆反射后被感知设备接收。可以认为,感知设备所接收的环境中的信号为接入网设备发送的信号经过车辆所反射的信号。图3中的(b),以虚线示意接入网设备发送的信号经过车辆反射的信号。
需要说明的是,图2和图3所示的场景以感知设备是交通信号灯为例,且以包括一个感知设备为例。本申请实施例不限制感知系统包括的感知设备的数量以及类型。例如,图2和图3所示的场景还可以包括更多个感知设备。另外,可将无线通信系统和无线感知系统一体化设计,从而在实现通信的同时对周围的环境进行感知。无线通信系统和无线感知系统一体化设计的系统,也称为通感一体化系统。例如,图2或图3所述的场景还可以包括接入网设备,核心网设备等。如图2和图3所示,接入网设备和交通信号灯之间进行无线通信,交通信号灯可以感知车辆。不同的感知设备对被感知目标的检测性能可能有所不同,同一感知设备在不同条件下对被感知目标的检测性能也有所不同。检测性能,也可以称为感知性能、目标估计性能。感知设备对被感知目标的检测性能,也可以认为是,感知设备所在的系统对被感知目标的检测性能。在通感一体化系统中,需要衡量一个或多个感知设备的感知性能,也需要衡量整个系统的感知性能。而如何获得感知系统的感知性能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鉴于此,提供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案。在本申请提供的方案中,感知设备可对接收的信号进行测量,获得测量结果,并将测量结果上报给另一个设备,例如接入网设备。接入网设备根据感知设备的测量结果可确定被感知目标的属性信息,通过被感知目标的属性信息可确定感知设备或通感一体化系统的感知性能,有助于提升通感一体化系统的感知性能。进一步地,针对信号的测量结果,可以划分为多种类型,感知设备可适应性地上报一种或多种类型的测量结果,满足实际上报需求。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案进行详细介绍。在下文的介绍过程中,以该方法应用于图1所示的系统为例。另外,该方法可由两个通信装置执行,这两个通信装置例如为第一通信装置和第二通信装置。第一通信装置为发送测量结果的装置,第二通信装置为接收测量结果的装置。例如,第一通信装置可以是具有感知能力的终端设备或能够支持终端设备实现该方法所需的功能的通信装置,当然还可以是其他通信装置,例如芯片系统。第二通信装置可以是网络设备或能够支持网络设备实现该方法所需的功能的通信装置,当然还可以是其他通信装置,例如芯片系统。或者,第二通信装置也可以是终端设备或能够支持终端设备实现该方法所需的功能的通信装置,当然还可以是其他通信装置,例如芯片系统。第一通信装置和第二通信装置在不同的示例中可能不同,将在下文中具体介绍。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测量上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在图4中,以该方法由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执行为例进行描述。如果将本申请实施例应用在图1所示的网络架构,则下文中所述的第一设备可以是图1所示的网络架构中的终端设备,下文中所述的第二设备可以是图1所示的网络架构中的接入网设备或其他终端设备。或者,第一设备可以是图1所示的网络架构中的接入网设备,第二设备可以是接入网设备或核心网设备。图4中的虚线示意可选的步骤,即不是必须执行的步骤。
S401、第一设备获取针对第一信号的M类测量结果,M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
第一信号可用于探测,例如,第一信号可用于探测信道,也可以理解为,第一信号可用于探测空间信道。又例如,第一信号可用于探测被感知目标(本文中也称为目标物体)。为方便描述,本申请实施例以第一信号用于探测目标物体为例。也可以认为,第一信号为用于确定目标物体的属性信息的信号。以第一设备为具有感知功能的设备,用于感知目标物体为例,第一设备可以主动感知目标物体,也可以被动感知目标物体。在主动感知场景中,第一信号可以包括第一设备发送的感知信号的回波信号。例如,接入网设备可为第一设备配置用于发送感知信号的资源。第一设备在该资源上发送感知信号,并接收感知信号的回波信号。在被动感知场景中,第一信号可以包括来自环境中的信号,例如,该第一信号可包括目标物体发送的信号,也可以包括经过目标物体反射的信号。
第一设备接收第一信号,对第一信号进行测量,获得测量结果。该测量结果可用于确定目标物体的属性信息,例如,目标物体的速度、角度,距离等信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根据对第一信号进行处理的程度,将测量结果分为多类。举例来说,根据对第一信号的处理程度从低到高可将测量结果分为四类,这四类测量结果分别为第一类测量结果、第二类测量结果、第三类测量结果和第四类测量结果。当然,本申请实施例对测量结果的类型个数不作限制,可以有更多类测量结果。上述四类测量结果中的任意一类测量结果也可以用于探测信道的特性,例如探测与第一信号对应的空间信道的质量。上述四类测量结果中的任意一类测量结果都可用于确定目标物体的属性信息,所述目标物体的属性信息可以包括目标物体的速度、角度或距离等信息。
目标物体的速度信息包括目标物体的速度值。该速度值还可以用于表征目标物体的移动方向。例如,以预定义的二维坐标系为参考,预定义参考方向。如果目标物体沿参考方向移动,那么该速度值为正数;如果目标物体沿参考方向的反方向移动,那么该速度值为负数。当然,如果目标物体处于静止状态,那么该速度值为0。目标物体的角度信息可包括目标物体相对于参考方向估计的方位角和垂直角。其中,参考方向可以是感知设备的发射天线所在方向。目标物体的距离信息可包括目标物体相对于参考点的二维坐标系或三维坐标系的距离。其中,参考点可以是预定义的位置。
下面依次介绍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四类测量结果。
第一类测量结果,可以是对第一信号经过部分处理所得的结果。例如,第一类测量结果包括第一信号经过量化所得的实部数据信息和虚部数据信息。根据第一信号经过量化所得的实部数据信息和虚部数据信息可以确定第一信号,因此,第一信号经过量化所得的实部数据信息和虚部数据信息也可以理解为第一信号的信息。又例如,第一类测量结果可以包括用于表征第一信号对应的空间信道的特性的信息,称为空间信道信息。本申请实施例对空间信道信息的具体实现不作限制。例如,对于主动感知场景,该空间信道信息可为第一信号和第一设备发送的参考信号的共轭做频域自相关之后的结果。第二设备获得空间信道信息之后,根据该空间信道信息可确定目标物体的属性信息。对于被动感知场景,该空间信道信息可为第一设备进行信道估计后,获得的用于目标感知的信号所在的时频资源位置上的时域信道冲激响应值和/或频域信道冲激响应值。可以理解的是,信道冲激响应为单位脉冲信号经过信道后的输出信号,可用于表征信道的基本特性。第二设备获得空间信道信息之后,根据该空间信道信息可确定目标物体的属性信息。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类测量结果也可以包括第一信号的信息和信道信息。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类测量结果是对第一信号不作处理或进行少量处理所得的结果,因此,第一类测量结果携带的用于表征目标物体的属性的信息最多,那么第二设备基于第一类测量结果可估计目标物体更多准确的属性信息。另外,第一类测量结果对第一设备的处理能力的要求较低。换句话说,如果第一设备的处理能力较低,那么第一设备可确定第一类测量结果。
第二类测量结果,相比第一类测量结果,是对第一信号进行更多处理获得的测量结果。第二类测量结果可包括用于确定目标物体的属性信息的中间参量。例如,第二类测量结果可包括用于表征目标物体的速度信息的中间参量。又例如,第二类测量结果也可以包括用于表征目标物体的角度信息的中间参量,或者,用于表征目标物体的距离信息的中间参量,等等。为方便描述,本文中将用于表征目标物体的速度信息的中间参量称为时域测量结果,用于表征目标物体的角度信息的中间参量称为空域测量结果,用于表征目标物体的距离信息的中间参量称为频域测量结果。第二类测量结果可包括时域测量结果、空域测量结果,或频域测量结果中的一项或多项。例如,第二类测量结果可包括时域测量结果和频域测量结果,也称为时域-频域测量结果。
具体的,第一设备对在第一测量窗内所接收的第一信号进行处理,获得第二类测量结果。第一测量窗可以是一个测量窗,也可以是多个测量窗。测量窗可根据第一信号占用的时域长度来确定,例如测量窗可以是第一设备进行一次感知处理时,所收集的第一信号的时域长度。或者,测量窗也可以是第一设备进行感知处理的周期,例如,第一设备每隔一个测量窗处理一次第一信号。本申请实施例对测量窗的大小和时间单位不作限制,例如测量窗可以对应的时域长度以时隙或符号或时间单位。示例性的,测量窗的长度为5ms,或100个符号,或5个时隙。在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测量窗的大小可以是预定义或预配置或者接入网设备配置的。例如,预定义测量窗的大小的候选集合,该候选集合包括多个时长。接入网设备可从该候选集合中选择一个或多个时长配置给第一设备,更为灵活。当第一测量窗包括多个测量窗时,这多个测量窗的大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例如,第一测量窗包括3个测量窗,这3个测量窗对应的时域长度分别为5ms、10ms,50ms。或者,这3个测量窗对应的时域长度分别为100个符号、200个符号,250个符号。
以第一测量窗是一个测量窗,且测量窗的大小是10ms为例。第二类测量结果可以包括第一设备在10ms的测量窗内获得的时域-频域测量结果。例如,在第一测量窗的10ms以内采集N个时间点,在第一测量窗内采集M个频率点,获得M×N的二维数据矩阵。该M×N的二维数据矩阵即为第二类测量结果。可以理解的是,M表示时域的采样点个数,且每一个采样点都代表一个距离的取值,N表示时间维的采样点个数,且每一个采样点都代表一个速度的取值。M×N的二维数据矩阵中的每一个元素的结果都对应了一组距离-速度的取值。
或者,第二类测量结果可以包括对第一信号处理后进行采样所获得的一些采样点的信息。例如,第二类测量结果可包括采样点的二维位置坐标信息(x,y)。其中,(x,y)中的x表示表征采样点到二维坐标系的X轴的距离,y表示采样点到二维坐标系的Y轴的距离。可以理解的是,采样点可以为满足检测门限的采样点。二维坐标系的坐标原点和坐标轴(X和Y)可以是预定义的。例如,可预定义以第一设备的位置为二维坐标系的坐标原点,以正东方向作为X轴方向,以正北方向作为Y轴方向。或者,二维坐标系可以是基于第二设备和第一设备的相对位置确定,对此,本申请实施例不作限制。所述采样点的信息还可以包括采样点对应的速度和角度信息,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制。
或者,第二类测量结果可以包括对第一信号处理后进行采样所获得的一些采样点的三维位置坐标信息(x,y,z)。其中,x表示表征目标物体的采样点到三维坐标系的X轴的距离,y表示有效目标的采样点到三维坐标系的Y轴的距离,z表示目标物体的采样点到三维坐标系的Z轴的距离。三维坐标系的坐标原点和坐标轴(X、Y和Z)可以是预定义的。例如,可预定义以第一设备的位置为三维坐标系的坐标原点,以正东方向作为X轴方向,以正北方向作为Y轴方向。或者,三维坐标系可以是基于第二设备和第一设备的相对位置确定,对此,本申请实施例不作限制。
第三类测量结果,可认为是在第二类测量结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对第一信号进行处理所获得的测量结果。例如,第三类测量结果可包括目标检测概率、目标虚警概率,或目标漏检概率,第一信息或信道质量指示中的一项或多项。
目标检测概率为探测到目标物体的概率。示例性的,第一设备可基于多次感知测量获得的感知结果确定目标检测概率。例如,第一设备在一段时间内进行P次感知探测,P次中的Q次探测到目标物体的存在,那么目标检测概率为Q/P。可以理解的是,Q小于或等于P,所述感知探测,可以理解为第一设备通过对所接收的第一信号进行测量和处理,获取感知链路中的目标信息。或者,可预定义一些参数与目标检测概率的对应关系,例如信号的信噪比(signal-to-noise ratio,SNR)与目标检测概率的对应关系。这种情况下,第一设备根据所接收的第一信号的SNR以及SNR与目标检测概率的对应关系,可确定目标检测概率。本申请对确定目标检测概率的方式不做限制。
类似的,目标虚警概率为探测环境中将实际不存在的目标确定为目标物体的概率。示例性的,第一设备可基于多次感知测量获得的感知结果确定目标虚警概率。例如,第一设备在一段时间内进行P次感知探测,P次中的Q次将不存在的目标物体确定为存在的目标物体,那么目标虚警概率为Q/P。可以理解的是,Q小于或等于P。或者,也可以将目标虚警概率认为是第一设备的一种性能指标,可事先通过实验等手段和/或一些参数与目标虚警概率的对应关系确定该目标虚警概率。本申请对确定目标虚警概率的方式不做限制。
目标漏检概率为探测环境中没有检测到实际存在目标物体的概率。例如,第一设备在一段时间内进行P次感知探测,P次中的Q次没有检测到实际存在的目标物体,那么目标虚警概率为Q/P。可以理解的是,Q小于或等于P。同样,也可以将目标漏检概率认为是第一设备的一种性能指标,可事先通过实验等手段和/或一些参数与目标漏检概率的对应关系确定该目标漏检概率。本申请对确定目标漏检概率的方式不做限制。
第一信息用于指示是否探测到目标物体。例如,第一设备在一段时间内进行N次感知探测,P次的测量结果均表示不存在目标物体,那么第一信息指示没有探测到目标物体。相反,如果有Q次的测量结果表示存在目标物体,那么第一信息指示探测到目标物体。可以理解的是,Q小于或等于P,Q的取值可以是预定义或者配置的。或者,第一信息可以分别指示P次感知探测中第n次是否检测到目标物体存在的结果。其中,n大于等于1,且小于等于P。
信道质量指示可用于指示与第一信号对应的空间信道的质量。信道质量等级越高,感知性能越好。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信道质量可根据SNR确定。例如,按照信道质量随SNR的变化程度可将信道质量划分为多个等级。举例来说,可以以0.1为间隔对目标检测概率进行划分。不同目标检测概率范围对应SNR的不同范围。每个SNR范围可对应一个信道质量等级。第一设备根据第一信号的SNR和该对应关系,可确定对应的信道质量。
可以理解的是,第三类测量结果相较于第二类测量结果来说,数据量更少,可以进一步节约第一设备发送测量结果的资源开销。另外,可认为,第三类测量结果也可以表征第一设备的感知性能。第二设备根据第三类测量结果可以确定第一设备的感知性能。进一步地,第二设备还可以根据第三类测量结果调整第一设备的一些参数,从而提高第一设备的感知性能。例如,第二设备可以调整第一设备的发射功率和/或波束扫描顺序,以尽量提高第一设备的目标检测概率。
第四类测量结果,可认为是第一设备根据第一信号确定的目标物体的感知结果。例如,包括目标物体的速度信息、角度信息或距离信息中的一项或多项。又例如,第四类测量结果还可以包括目标物体的轮廓、移动路径,成像等结果。第四类测量结果的数据量更加少,可以进一步节约第一设备发送测量结果的资源开销。
从第一类测量结果到第四类测量结果,测量结果的数据量逐渐减少,对第一设备的处理能力要求逐渐增加。第一设备可以根据自身的处理能力适应性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一类测量结果到第四类测量结果中的一类或多类测量结果。从而在第一设备的处理能力范围内,尽量节约上报测量结果的资源开销。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以存在四类测量结果为例,本申请实施例对测量结果的类型数量不作限制。另外,每一类测量结果可包括多个子测量结果,也可以认为是一类测量结果。例如,第一类测量结果中的第一信号的信息可以认为是一类子测量结果。又例如,第三类测量结果中的目标检测概率可以认为是一类子测量结果。本申请实施例对每一类测量结果包括的子测量结果的类型和数量不作限制。
S402、第二设备向第一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该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需要上报的测量结果的类型。
第二设备可指示第一设备上报哪类或哪些类的测量结果,例如,第二设备可基于感知场景的实际需求使能第一设备上报N类测量结果。这样避免第一设备上报不必要的测量结果,从而节约资源开销,同时,也可以尽量满足第二设备的实际需求。
具体的,第二设备可向第一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相应的,第一设备接收来自第二设备的第一指示信息。该第一指示信息指示需要第一设备上报的测量结果的类型,即N类测量结果对应的类型。根据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的不同,第一指示信息的实现也所有不同。举例来说,第一设备为第一终端设备,第二设备为第二终端设备,第一指示信息可承载于侧行信息,例如侧行链路控制信息(sidelink control information,SCI)。第一设备为第一终端设备,第二设备为第一接入网设备,第一指示信息可承载于在无线资源控制(radioresource control,RRC)信令,媒体访问控制元素(media access control controlelement,MAC CE)信令或下行控制信息(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DCI)信令等中的一个或多个字段。上述一个或多个字段可以是RRC信令已定义的字段、MAC CE信令已定义的字段或者DCI信令已定义的字段,也可以是新定义的RRC字段、MAC CE字段或DCI字段,对此,本申请实施例不作限制。当然,第一指示信息也可以承载在新定义的信令中。
在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设备可配置用于第一设备上报测量结果的配置信息。例如,该配置信息可以指示第一设备发送第一信号所占用的时频资源,例如,包括资源集的身份标识(identity,ID),用来指示为第一设备分配的用于发送或接收第一信号的资源。具体的,该配置信息以何种实现形式指示第一信号所占用的时频资源,本申请实施例不作限制。该配置信息还可以指示第一设备上报测量结果的方式,例如周期性上报测量结果,非周期性上报测量结果,或者以半静态方式上报测量结果。第一指示信息可以作为该配置信息的一个信元。可选地,该配置信息可以是事先配置给第一设备的。
下面以第二设备指示第一设备上报M类测量结果中的N类测量结果为例,介绍第二设备如何指示第一设备上报测量结果。其中,M类测量结果可以是预定义或预配置的,或者,M类测量结果可以是第二设备通过信令指示的。例如,第二设备可通过RRC信令或者DCI信令配置M类测量结果的类型。例如,M类测量结果包括第一类测量结果和第二类测量结果;或者,M类测量结果包括第一类测量结果和第三类测量结果;或者,M类测量结果包括第一类测量接活和第四类测量结果;或者,M类测量结果包括第二类测量结果和第三类测量结果;或者,M类测量结果包括第二类测量结果和第四类测量结果;或者,M类测量结果包括第三类测量结果和第四类测量结果。又例如,M类测量结果包括第一类测量结果、第二类测量结果和第三类测量结果;或者,M类测量结果包括第一类测量结果、第二类测量结果和第四类测量结果;M类测量结果包括第二类测量结果、第三类测量结果和第四类测量结果。又例如,M类测量结果包括第一类测量结果、第二类测量结果、第三类测量结果和第四类测量结果。
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第一设备需要上报M类测量结果中的N类测量结果包括如下两种可能的指示方式。
第一种指示方式,第二设备可以通过比特状态指示的方式指示第一设备上报的测量结果类型。这种指示方式中,第一指示信息占用的比特数可为其中,/>表示向上取整,M个比特状态信息与M类测量结果一一对应。
举例来说,M=2,M类测量结果包括第一类测量结果和第二类测量结果。第一指示信息可占用1个比特,这1个比特的状态为“0”可指示第一类测量结果,这1个比特的状态为“1”可指示第二类测量结果。或者,这1个比特的状态为“1”可指示第一测量结果,这1个比特的状态为“0”可指示第二类测量结果。以M=3,M类测量结果包括第一类测量结果、第二类测量结果和第三类测量结果为例。第一指示信息可占用至少2比特。示例性的,第一指示信息的具体指示内容可参考表1。
表1
第一指示信息的比特状态 指示内容
00 第一类测量结果
01 第二类测量结果
10 第三类测量结果
11 预留,或用作其他指示
第二种指示方式,第二设备通过位图(bitmap)的方式指示第一设备上报的测量结果类型。这种指示方式中,第一指示信息占用的比特数可为M。示例的,测量结果对应比特位置0,表示需要上报该类型的测量结果;相应的,测量结果对应比特位置1,表示不需要上报该类型的测量结果。或者,测量结果对应比特位置1,表示需要上报该类型的测量结果;相应的,测量结果对应比特位置0,表示不需要上报该类型的测量结果。
以M=3,这3类测量结果包括第一类测量结果、第二类测量结果和第三类测量结果为例。第一指示信息占用3个比特,从低位到高位与第一类测量结果、第二类测量结果和第三类测量结果一一对应。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的内容可参考表2。表2以比特位置1表示需要上报的测量结果为例。
表2
第一指示信息 指示内容
001 第一类测量结果
010 第二类测量结果
100 第三类测量结果
011 第一类测量结果和第二类测量结果
110 第二类测量结果和第三类测量结果
101 第一类测量结果和第三类测量结果
111 第一类测量结果、第二类测量结果和第三类测量结果
可选地,针对每一类测量结果,第二设备还可以指示第一设备上报该类测量结果中的哪类或哪些类的子测量结果。例如,可以预配置每一类测量结果包括的子测量结果的类型的集合。第一指示信息还可以指示需要上报的子测量结果的类型在所属类型的测量结果中的索引。例如,第一指示信息可包括第一指示和第二指示,第一指示可指示需要上报的测量结果的类型,第二指示可指示需要上报的子测量结果的类型在所属类型的测量结果中的索引。
以第一指示信息通过第一种指示方式指示N类测量结果为例。这种情况下,第一指示可以包括至少一个比特状态,不同比特状态对应不同类的测量结果。第二指示可占用至少一个比特,不同比特状态对应不同类的子测量结果。或者,第二指示可包括至少一个bitmap,至少一个bitmap与第一指示所指示的类型的个数一一对应。一个bitmap所占的比特中与需要上报的子测量结果的类型对应的比特位置0或1。
举例来说,第二设备需要第一设备上报第四类测量结果,第四类测量结果包括{距离,速度,角度,路径}这4个子测量结果类型。假设存在四类测量结果,第一指示占用2比特,这2比特的值为“11”,指示需要上报的测量结果为第四类测量结果。第二指示可占用2比特,这2比特的值为“00”,指示第四类测量结果中的距离信息,这2比特的值为“01”,指示第四类测量结果中的速度信息。或者,第二指示可为一个bitmap,该bitmap占用4个比特,这4个比特为“0101”,指示需要上报距离信息和路径信息,这4个比特为“0011”,指示需要上报角度信息和路径信息。
以第一指示信息通过第二种指示方式指示N类测量结果为例。这种情况下,第一指示包括至少一个bitmap,至少一个bitmap与预配置的M类测量结果一一对应。第二指示包括至少一个比特状态信息,不同比特状态对应不同类的子测量结果。或者,第二指示可为至少一个bitmap,至少一个bitmap与第一指示所指示的类型的个数一一对应。一个bitmap所占的比特中与需要上报的子测量结果对应的比特位置0或1。
沿用上述的例子,第二设备需要第一设备上报第四类测量结果,第四类测量结果包括{距离,速度,角度,路径}这4个子测量结果类型。假设存在四类测量结果,第一指示可为1bitmap,该bitmap占用4比特,这4比特为“0001”,指示需要上报的测量结果为第四类测量结果。第二指示可占用2比特,这2比特的值为“00”,指示第四类测量结果中的距离信息,这2比特的值为“01”,指示第四类测量结果中的速度信息。或者,第二指示可为一个bitmap,该bitmap占用4个比特,这4个比特为“0101”,指示需要上报距离信息和路径信息,这4个比特为“0011”,指示需要上报角度信息和路径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指示和第二指示可以承载于同一条信令,例如RRC信令或DCI信令。或者,第一指示可以承载于RRC信令,第二指示可以承载于DCI信令。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针对第一信号的测量结果可包括M类测量结果。不同类的测量结果所包括的数据量也不同。例如第一类测量结果相对于第四类测量结果来说,数据量较大。为了降低第一设备上报测量结果的开销,第一设备可以向第二设备发送M类测量结果中的N类测量结果,即第一设备无需向第二设备上报全部类的测量结果。同理,针对每一类测量结果,可包括多个子测量结果,第一设备可向第二设备上报一类测量结果中的部分子测量结果,以尽量降低上报测量结果的开销。
可选地,第二设备可通过RRC信令配置测量结果的类型,例如M类。通过RRC信令或DCI信令指示第一设备需要上报的测量结果的类型,例如N类。例如,第一指示信息可承载于RRC信令或DCI信令。又例如,第一指示承载于RRC信令,第二指示承载于DCI信令。
可选地,第二设备可通过RRC信令或DCI信令指示第一设备需要上报的测量结果的类型,例如N类。例如,第一指示信息可承载于RRC信令或DCI信令。
可选地,可以预定义或者预配置测量结果的类型,通过DCI信令指示第一设备需要上报的测量结果的类型。例如,第一指示信息可承载于DCI信令。又例如,第一指示承载于RRC信令,第二指示承载于DCI信令。
前述以第二设备通过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第一设备需要上报的测量结果的类型。作为可替换的方案,可预定义或预配置第一设备需要上报的测量结果的类型,例如,预定义上报第一类测量结果,第一设备可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一类测量结果。同理,针对每一类测量结果的子测量结果,也可以预定义或预配置上报哪类或哪些类子测量结果。因此,S403不是必须执行的步骤,以虚线进行示意。
可选的,可预定义或者预配置第一设备需要上报的测量结果的类型,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第一设备是否上报预定义或预配置的测量结果。第一设备接收到第一指示信息,可根据第一指示信息确定是否上报预定义或预配置类型的测量结果。
可选地,可预定义或者预配置第一设备需要上报的测量结果的类型,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第一设备上报预定义或预配置的测量结果。第一设备接收到第一指示信息,向第二设备上报预定义或预配置的测量结果。如果第一设备没有接收到第一指示信息,可认为无需上报测量结果,即不向第二设备发送测量结果。
S403、第一设备向第二设备发送M类测量结果中的N类测量结果,N小于或等于M。
第一设备可将N类测量结果中的每一类测量结果进行量化,并向第二设备发送每一类测量结果量化后的信息。例如,第一设备可向第二设备发送测量报告,该测量报告包括N类测量结果中每一类测量结果量化后的信息,用于指示N类测量结果。
针对第一类测量结果,第一设备可将第一类测量结果对应量化为实部信息和虚部信息。其中,量化第一类测量结果需要占用Q个比特,Q的取值范围可为[1,4096]。例如,可在测量报告中增加一个信元(例如为MeasResultSENSE IE),该信元用于指示第一类测量结果,该信元的实现可如下:
针对第二类测量结果,第一设备可将一个或多个第一测量窗下获得的第二类测量结果对应量化为实部信息和虚部信息以及幅度信息中的一项或多项。其中,幅度信息可以认为是第二类测量结果量化后所包含的实部信息与虚部信息的平方和,或者为实部信息与虚部信息的平方和再求平方根后的结果。
或者,第一设备可将第二类测量结果对应量化为如前述目标物体的采样点的二维或三维的位置坐标。又或者,第一设备可将第二类测量结果对应量化为如前述目标物体的采样点的二维或三维的位置的坐标索引。目标物体的采样点可以是功率大于预设阈值的采样点。例如,可在测量报告中增加一个信元(例如为MeasResultSENSE IE),该信元用于指示第二类测量结果,该信元的实现可如下:
针对第三类测量结果,第一设备可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三类测量结果包括的子测量结果的集合。例如,第一设备向第二设备发送目标检测概率{0,0.1,…0.9,1.0}以及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可用于指示第三类测量结果包括的目标检测概率。例如,该指示信息为一个bitmap,对应目标检测概率的比特位置0或1。又例如,第一设备可以向第二设备发送占用1比特的第一信息,以指示是否探测到目标物体。又例如,第一设备可向第二设备发送目标检测数量。再例如,第一设备可向第二设备发送信道质量指示。举例来说,可在测量报告中增加一个信元(例如为MeasResultSENSE IE),该信元用于指示信道质量,该信元的实现可如下:
针对第四类测量结果,第一设备可向第二设备发送第四类测量结果量化后的信息。例如,第四类测量结果包括的距离信息有多个取值,例如,距离信息集合为{10,20,30,…500},即包括50个距离取值。第一设备可向第二设备发送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例如占用9bit,该9bit的状态对应距离信息集合中的50个索引值,通过该9bit的状态来指示第四类测量结果中的距离。或者,该指示信息可为长度为50bit的bitamp,通过该bitmap指示第四类测量结果中的距离。举例来说,可在测量报告中增加一个信元(例如为MeasResultSENSE IE),该信元用于指示第四类测量结果,该信元的实现可如下: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以距离信息集合为{10,20,30,…500}为例,本申请实施例不限制量化的精度和取值范围。例如,对第四类测量结果的量化的精度和取值范围可根据第一设备的处理能力或者场景实际需求来确定。例如,可根据第一设备支持的最大探测距离或角度或速度或检测分辨率等确定对第四类测量结果的量化的范围和精度。
第一设备可以将N类测量结果中的每一类测量结果单独发送给第二设备。即第一设备向第二设备发送N次测量报告,每次发送的测量报告包括一类测量结果。第一设备也可以将N类测量结果联合发送给第二设备。即第一设备向第二设备发送一次测量报告,该测量包括N类测量结果。第一设备可使用bitmap的指示方式或者比特状态的指示方式向第二设备指示所上报的测量结果,具体可包括如下几种情况。
情况一,第一设备向第二设备发送一类测量结果。以第一设备向第二设备上报的测量结果包含m个元素为例。如果使用比特状态指示方式,测量结果信息可占用个比特,m个比特状态信息与所述m个元素一一对应。或者,如果使用bitmap指示方式,测量结果信息可占用m个比特,m个bitmap与所述m个元素一一对应。另外,第一设备还可以指示所上报的测量结果的类型,具体可参考前述的第一指示方式和第二指示方式的相关内容,这里不再赘述。
情况二,第一设备向第二设备发送N类测量结果,N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以N类测量结果中第一类测量结果的取值集合中包括M1个元素,第二类测量结果的取值集合包括M2个元素为例,以此类推,N类测量结果的取值集合包括{M1,M2,…MN}个元素。
如果使用bitmap指示方式,可通过N个bitmap指示N类测量结果,其中,N个bitmap与N类测量结果一一对应。一个bitmap占用的比特数可为对应测量结果包括的子测量结果的个数。N个bitmap占用的比特数为M1+M2+…+MN。或者,如果使用比特状态指示方式,第一请求消息的响应消息可包括N个字段,N个字段与N类测量结果一一对应。这N个字段中与第一类测量结果对应的第一字段占用个比特,与第二类测量结果对应的第二字段占用向上取整/>个比特,以此类推,测量包括占用/>个比特。
另外,第一设备除了上报N类测量结果,还可以指示所上报的N类测量结果的类型,具体可参考前述的第一指示方式和第二指示方式的相关内容,这里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对每一类测量结果包括的子测量结果的个数和类型不作限制。例如,对于前述的第四类测量结果来说,还可以包括距离-速度信息,该距离-速度信息用于指示一组距离和速度的匹配信息。第一设备向第二设备上报距离信息和速度信息时,可以分别上报距离信息和速度信息。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设备所上报的测量结果可能不满足第二设备的需求,对于第二设备来说是没有必要的。例如,第二设备需要满足预设条件的测量结果,但是第一设备所上报的测量结果不满足预设条件。又例如,第一设备所上报的测量结果可能在某个时间段变化较小,对第二设备来说无需重新获取,也是不必要的。第一设备向第二设备上报第二设备不需要的测量结果,会造成资源开销的浪费。因此,提供第二种测量上报方法。
请参见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测量上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5以该方法由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执行为例。如果将本申请实施例应用在图1所示的网络架构,则下文中所述的第一设备可以是图1所示的网络架构中的终端设备,下文中所述的第二设备可以是图1所示的网络架构中的接入网设备或其他终端设备。或者,第一设备可以是图1所示的网络架构中的接入网设备,第二设备可以是接入网设备或核心网设备。图5中的虚线示意可选的步骤,即不是必须执行的步骤。
S501、第二设备向第一设备发送第一请求消息,该第一请求消息用于请求上报针对第一信号的测量结果。
第二设备需要第一设备上报针对第一信号的测量结果时,可以向第一设备发送第一请求消息。第一设备接收第一请求消息,向第二设备上报测量结果,以尽量避免向第二设备不必要的测量结果上报,节约资源开销。
作为一种示例,第一请求消息可包括前述的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设备上报测量结果。或者,第一请求消息包括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设备需要上报的测量结果的类型。即通过第一指示信息隐式地指示第一设备向第二设备上报测量结果。可选地,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一请求消息分别承载于不同的信令。也就是,第一请求消息和第一指示信息是独立的两条信息。例如,第一请求消息承载于DCI信令,第一指示信息承载于RRC信令。
第一设备接收第一请求消息,获取与第一请求消息对应的测量结果,例如N类测量结果。第一设备可以向第二设备发送所获取N类测量结果。在可能的场景中,第一设备所获取的N类测量结果并不是第二设备所期望的测量结果。例如,第二设备期望的某一类测量结果值大于预设门限,但是第一设备所获取的该类测量结果小于预设门限。如果第一设备将该类测量结果发送给第二设备,浪费资源开销。为此,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设备可向第二设备反馈第二设备所请求的测量结果是否满足反馈条件。这样第二设备可根据第一设备的反馈,确定是否需要第一设备上报测量结果,以尽量降低资源开销。
例如,反馈条件包括测量结果大于或等于上报门限。上报门限可以是预定义或者预配置或者第二设备指示的。对于第二设备来说,小于上报门限的测量结果可能是无用的,或者不具有参考价值。这种情况下,第一设备无需上报大于或等于上报门限的测量结果,以降低资源开销。
又例如,反馈条件包括测量结果的变化率位于预设范围内,其中,测量结果的变化率为第i+1次的测量结果与第i次的测量结果的差值,i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测量结果的变化率不在预设范围内,可认为有些测量结果可能是因为其他因素导致的不准确的测量结果或者测量结果取值没有较大的变化。对于第二设备来说,变化率不在预设范围内的测量结果可能是无用的,或者不具有参考价值。这种情况下,第一设备无需上报变化率不在预设范围内的测量结果,以降低资源开销。
不同的场景下,同一类测量结果对应的反馈条件也可能不同。例如,在高速公路场景下,与速度对应的上报门限可以是100km/h。也就是,第一设备向第二设备上报大于或等于100km/h的速度。如果第一设备确定的速度小于100km/h,第一设备继续对第一信号进行测量,不会将所确定的速度发送给第二设备。又例如,在十字路口场景下,与速度对应的上报门限可以是30km/h。也就是,第一设备向第二设备上报大于或等于30km/h的速度。如果第一设备确定的速度小于30km/h,第一设备继续对第一信号进行测量,不会将所确定的速度发送给第二设备。
又例如,在高速公路场景下,与速度对应的变化率可以是0.1。当第一设备确定当前次目标物体的速度为100km/h,上一次目标物体的速度为90km/h-100km/h,即目标物体当前次的速度和上一次的速度之间的变化率大于或等于0.1,第一设备向第二设备发送所确定的速度。又例如,在十字路口场景下,与速度对应的上报门限可以是0.15。也就是,第一设备向第二设备上报大于或等于0.15的速度。如果第一设备确定的速度小于0.15,第一设备继续对第一信号进行测量,不会将所确定的速度发送给第二设备。可以理解的是,第一设备首次测量确定的速度可以发送给第二设备,无需基于反馈条件确定是否发送给第二设备。
在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可预定义或预配置每一类测量结果对应的反馈条件。类似地,可预定义或预配置每一类子测量结果的反馈条件。例如,速度的上报门限为100km/h,距离的上报门限为200m,目标虚警概率的上报门限为0.3。
在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设备可向第一设备指示需要上报的测量结果对应的反馈条件。即第二设备可执行S502。
S502、第二设备向第一设备发送第四指示信息,该第四指示信息用于指示N类测量结分别对应的反馈条件。
第四指示信息可指示与N类测量结果分别对应的反馈条件。例如,第四指示信息可包括N类测量结果分别对应的上报门限。或者第四指示信息可包括N类测量结果分别对应的变化率。针对每一子测量结果可预定义对应的反馈条件。例如,速度的上报门限为100km/h,距离的上报门限为200m,目标虚警概率的上报门限为0.3,即{速度-100km/h,距离-200m,目标虚警概率-0.3},以此类推。第四指示信息可包括一个或多个索引,一个索引对应一个上报门限。以{速度-100km/h,距离-200m,目标虚警概率-0.3}为例,相应的索引值为0-2。第四指示信息包括索引1和2,那么可指示距离的上报门限为200m,目标虚警概率的上报门限为0.3。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对预定义哪些子测量结果对应的反馈条件不作限制。
第四指示信息可以包含在第一请求消息中。也就是,第一请求消息包括第四指示信息。或者,第四指示信息和第一请求消息是独立的,即第四指示信息和第一请求消息是独立的两条信令。由于可预定义或预配置各类测量结果对应的反馈条件,因此,S502不是必须执行的步骤,在图5中以虚线进行示意。
S503、第一设备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二指示信息,相应的,第二设备接收该第二指示信息,该第二指示信息可指示第二设备需要第一设备上报的测量结果是否满足反馈条件。
第一设备获取N类测量结果之后,可判断这N类测量结果是否满足反馈条件,并通知给第二设备。例如,第一设备可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二指示信息,以指示N类测量结果是否满足反馈条件。从而第二设备可基于第二指示信息确定是否需要第一设备上报N类测量结果,以尽量节约资源开销。
第二指示信息可以指示N类测量结果中的每一类测量结果是否满足反馈条件,由第二设备确定需要第一设备上报哪类或哪些类测量结果。或者,第二指示信息也可以指示N类测量结果中不满足反馈条件的测量结果的类型,或者,第二指示信息也可以指示N类测量结果中满足反馈条件的测量结果的类型。
S504、第二设备向第一设备发送第三指示信息,相应的,第一设备接收该第三指示信息。
第三指示信息可用于指示第一设备是否上报测量结果。例如,第三指示信息为1bit信息,该1bit的取值为0,指示第一设备上报测量结果;该1bit的取值为1,指示第一设备上报测量结果。或者,第一设备接收到第一请求消息之后,在预设时间段内没有接收到第三指示信息,默认不上报测量结果;相反,在预设时间段内接收到第三指示信息,默认上报测量结果。
举例来说,如果第二指示信息指示N类测量结果中的部分或全部测量结果都满足反馈条件,第二设备向第一设备发送的第三指示信息的取值为0,以触发第一设备上报满足反馈条件的测量结果。相反,如果第二指示信息指示N类测量结果都不满足反馈条件,第二设备发送的第三指示信息的取值为1,指示第一设备不上报测量结果。或者,第二设备不发送第三指示信息。
S505、第一设备向第二设备发送响应消息。
第一设备接收到第三指示信息,向第二设备发送针对第一请求消息的响应消息。也就是,第一设备向第二设备上报测量结果。相应的,第二设备接收针对第一请求消息的响应消息。该响应消息可包括满足反馈条件的测量结果,例如,N类测量结果都满足反馈条件,那么该响应消息可包括N类测量结果。响应消息的具体实现可参考前述S403的相关内容,这里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设备接收到第一请求消息之后,可直接向第二设备发送响应消息,也就是S503不是必须执行的,是可选的步骤。这种情况下,响应消息可包括满足反馈条件的测量结果。例如,满足反馈条件的测量结果为N类测量结果中的K类测量结果,针对第一请求消息的响应消息可包括该K类测量结果。或者,响应消息也可以包括第二设备所请求的N类测量结果和第二指示信息。第二设备接收该响应消息,可根据第二指示信息确定是否使用N类测量结果确定目标物体的属性信息。例如,如果N类测量结果都不满足反馈条件,第二设备可认为根据N类测量结果确定的目标物体的属性信息的准确度较差,第二设备放弃根据N类测量结果确定目标物体的属性信息。第二设备可以重新请第一设备请求获取针对第一信号的测量结果。当然,第二设备也可以向第一设备重新指示需要获取的测量结果分别对应的反馈条件。
需要说明的是,图4和图5所示的流程可以结合。举例来说,可按照如下的步骤执行:S501、S401、S402和S403,其中,S402是可选的步骤。也可以按照如下的步骤执行:S501、S401、S502、S503、S504和S505。其中,S502是可选的步骤。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设备确定针对第一信号的M类测量结果,并向第二设备上报M类测量结果中的N类测量结果。从而第二设备根据N类测量结果可以较为有效地获取探测链路中目标物体的属性信息,例如距离,速度和角度等,有助于评估感知系统的检测性能和估计性能,从而可提升感知系统的感知性能。
其中,第一设备可以是感知设备,也可以是非感知设备。例如,第一设备是感知设备,可以接收第一信号,对第一信号进行测量,获得针对第一信号的M类测量结果。又例如,第一设备是非感知设备,可以从感知设备获取针对第一信号的M类测量结果。换句话说,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信号的测量结果可以在不同设备间交互,例如在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之间交互。例如,可能包括如下的四种场景。如下的四种场景中,第一终端设备可以是感知设备。第二终端设备可以是感知设备,也可以是非感知设备。
第一种场景,第一设备为第一终端设备,第二设备为第一接入网设备。该第一终端设备为探测目标物体的设备,例如,在主动感知场景中,第一终端设备可发送感知信号。这种场景下,第一终端设备确定第一信号的M类测量结果之后,可向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N类测量结果。第一接入网设备根据N类测量结果协调环境中干扰目标物体的因素。举例来说,目标物体为车辆,第一终端设备上报的N类测量结果包括第四类测量结果。第一接入网设备可接收来自多个第一终端设备上报的测量结果,从而确定多个车辆的速度、距离,角度等。第一接入网设备可调整这多个车辆的速度,角度等,尽量降低多个车辆发生碰撞的概率。
第二种场景,第一设备为第一终端设备,第二设备为第二终端设备。第一终端设备为探测目标物体的设备,第二终端设备也可以为探测目标物体的设备。第一终端设备确定第一信号的M类测量结果之后,可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N类测量结果。第二终端设备根据N类测量结果,结合第二终端设备自身确定的测量结果确定目标物体的属性信息,更为准确。
第三种场景,第一设备为第一接入网设备,第二设备为第二接入网设备。其中,第一接入网设备可认为是距离感知设备较近的接入网设备,相对来说,第二接入网设备为距离感知设备较远的接入网设备。第二接入网设备需要获得感知设备针对目标物体的感知结果时,可通过第一接入网设备获取。例如,感知设备确定针对第一信号的M类测量结果,将N类测量结果发送给第一接入网设备,第一接入网设备可将N类测量结果发送给第二接入网设备。
第四种场景,第一设备为接入网设备,第二设备为核心网设备。与第三种场景类似,接入网设备从感知设备获取感知设备针对第一信号的N类测量结果,可将N类结果转发给核心网设备。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设备间可交互用于探测目标物体或空间信道的信号的测量结果,有利于评估探测链路的检测性能和估计性能,从而提升探测系统的性能。且感知设备的处理复杂度较低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其他设备间接确定目标物体或空间信道的属性。
所述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中,分别从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之间交互的角度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进行了介绍。为了实现上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中的各功能,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可以包括硬件结构和/或软件模块,以硬件结构、软件模块、或硬件结构加软件模块的形式来实现上述各功能。上述各功能中的某个功能以硬件结构、软件模块、还是硬件结构加软件模块的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
基于与方法实施例的同一构思,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装置。下面结合附图介绍本申请实施例中用来实现上述方法的通信装置。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600的示意性框图。该通信装置600可以包括处理模块610和收发模块620。可选地,还可以包括存储单元,该存储单元可以用于存储指令(代码或者程序)和/或数据。处理模块610和收发模块620可以与该存储单元耦合,例如,处理模块610可以读取存储单元中的指令(代码或者程序)和/或数据,以实现相应的方法。上述各个模块可以独立设置,也可以部分或者全部集成。
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通信装置600能够对应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第一设备的行为和功能,通信装置600可以为第一设备,也可以为应用于第一设备中的部件(例如芯片或者电路),也可以是第一设备中的芯片或芯片组或芯片中用于执行相关方法功能的一部分。在另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通信装置600能够对应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第二设备的行为和功能,通信装置600可以为第二设备,也可以为应用于第二设备中的部件(例如芯片或者电路),也可以是第二设备中的芯片或芯片组或芯片中用于执行相关方法功能的一部分。
例如,通信装置600实现图4或图5的实施例中第一设备执行的方法。处理模块610用于获取针对第一信号的M类测量结果,其中,第一信号用于探测目标物体或空间信道。收发模块620用于向第二设备发送所述M类测量结果中的N类测量结果,M和N为正整数,N小于或等于M。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M类测量结果包括如下的第一类测量结果、第二类测量结果、第三类测量结果,或者,第四类测量结果中的一种或多种。其中,第一类测量结果包括第一信号的信息和/或空间信道信息,该空间信道信息用于指示第一信号对应的空间信道的特性。第二类测量结果包括时域测量结果、空域测量结果或频域测量结果中的一项或多项。其中,时域测量结果用于指示目标物体的速度信息,空域测量结果用于指示目标物体的角度信息,频域测量结果用于指示目标物体的距离信息。第三类测量结果包括目标检测概率、目标虚警概率、目标漏检概率,第一信息或信道质量指示中的一项或多项。其中,目标检测概率为探测到目标物体的概率。目标虚警概率为将实际不存在的目标物体确定为存在的目标物体的概率。目标漏检概率为没有检测到实际存在的目标物体的概率。第一信息用于指示是否探测到目标物体。信道质量指示用于指示与第一信号对应的空间信道的质量。第四类测量结果包括目标物体的速度信息、角度信息,或距离信息中的一项或多项。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通信装置600为第一终端设备,第二设备为第二终端设备或接入网设备。通信装置600为第一接入网设备,第二设备为核心网设备或第二接入网设备或终端设备。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收发模块620还用于接收第一指示信息,该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需要上报的测量结果的类型。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收发模块620还用于接收第一请求消息,并发送响应消息。其中,第一请求消息用于请求上报针对第一信号的测量结果,响应消息包括N类测量结果。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收发模块620还用于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二指示信息,该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是否满足反馈条件。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在收发模块620发送响应消息之前,收发模块620还用于接收第三指示信息,所述第三指示信息用于触发上报测量结果。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反馈条件包括测量结果大于或等于上报门限。或者,反馈条件包括测量结果的变化率位于预设范围内。其中,测量结果的变化率为第i+1次的测量结果与第i次的测量结果的差值,i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收发模块620还用于接收第四指示信息,该第四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上报门限或所述测量结果的变化率,其中,所述上报门限包括N类测量结果分别对应的上报门限,所述测量结果的变化率包括N类测量结果分别对应的变化率。
又例如,通信装置600实现图4或图5的实施例中第二设备执行的方法。收发模块620用于接收来自第一设备的N类测量结果,该N类测量结果属于针对第一信号的M类测量结果,第一信号用于探测目标物体或空间信道,M和N为正整数,N小于或等于M。处理模块610用于根据N类测量结果确定目标物体或空间信道的属性信息。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M类测量结果包括如下的第一类测量结果、第二类测量结果、第三类测量结果,或者,第四类测量结果中的一种或多种。其中,第一类测量结果包括第一信号的信息和/或空间信道信息,该空间信道信息用于指示第一信号对应的空间信道的特性。第二类测量结果包括时域测量结果、空域测量结果或频域测量结果中的一项或多项。其中,时域测量结果用于指示目标物体的速度信息,空域测量结果用于指示目标物体的角度信息,频域测量结果用于指示目标物体的距离信息。第三类测量结果包括目标检测概率、目标虚警概率、目标漏检概率,第一信息或信道质量指示中的一项或多项。其中,目标检测概率为探测到存在目标物体的概率。目标虚警概率为将实际不存在的目标物体确定为存在的目标物体的概率。目标漏检概率为没有检测到实际存在的目标物体的概率。第一信息用于指示是否探测到目标物体。信道质量指示用于指示与第一信号对应的空间信道的质量。第四类测量结果包括目标物体的速度信息、角度信息,或距离信息中的一项或多项。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第一设备为第一终端设备,通信装置600为第二终端设备或第一接入网设备;或者,第一设备为第一接入网设备,通信装置600为第二接入网设备或核心网设备或终端设备。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收发模块620还用于发送第一指示信息,该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需要上报的测量结果的类型。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收发模块620还用于发送第一请求消息,以及接收响应消息。其中,第一请求消息用于请求上报针对第一信号的测量结果,响应消息包括N类测量结果。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收发模块620还用于接收来自第一设备的第二指示信息,该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是否满足反馈条件。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在收发模块620接收针对所述第一请求消息的响应消息之前,收发模块620还用于发送第三指示信息,该第三指示信息用于触发上报测量结果。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反馈条件包括测量结果大于或等于上报门限。或者,反馈条件包括测量结果的变化率位于预设范围内,其中,测量结果的变化率为第i+1次的测量结果与第i次的测量结果的差值,i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收发模块620还用于发送第四指示信息,该第四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上报门限或所述测量结果的变化率,其中,所述上报门限包括N类测量结果分别对应的上报门限,所述测量结果的变化率包括N类测量结果分别对应的变化率。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700的示意性框图。其中,通信装置700可以是终端设备,能够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中第一设备或第二设备的功能。通信装置700也可以是能够支持第一设备或第二设备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中对应的功能的装置其中,该通信装置700可以为芯片系统。本申请实施例中,芯片系统可以由芯片构成,也可以包含芯片和其他分立器件。具体的功能可以参见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说明。
通信装置700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701,用于实现或用于支持通信装置700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中第一设备或第二设备的功能。具体参见方法示例中的详细描述,此处不做赘述。处理器701也可以称为处理单元或处理模块,可以实现一定的控制功能。处理器701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或者专用处理器等。例如,包括:中央处理器,应用处理器,调制解调处理器,图形处理器,图像信号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视频编解码处理器,控制器,存储器,和/或神经网络处理器等。所述中央处理器可以用于对通信装置700进行控制,执行软件程序和/或处理数据。不同的处理器可以是独立的器件,也可以是集成在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中,例如,集成在一个或多个专用集成电路上。
可选地,通信装置700中包括一个或多个存储器702,用以存储指令704,所述指令可在所述处理器701上被运行,使得通信装置700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描述的方法。存储器702和处理器701可以单独设置,也可以集成在一起,也可以认为存储器702和处理器701耦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耦合是装置、单元或模块之间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用于装置、单元或模块之间的信息交互。处理器701可能和存储器702协同操作。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中的至少一个可以包括于处理器中。需要说明的是,存储器702不是必须的,所以在图7中以虚线进行示意。
可选地,所述存储器702中还可以存储有数据。所述处理器和存储器可以单独设置,也可以集成在一起。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存储器702可以是非易失性存储器,比如硬盘(hard disk drive,HDD)或固态硬盘(solid-state drive,SSD)等,还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volatile memory),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 memory,RAM)。存储器是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具有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的程序代码并能够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其他介质,但不限于此。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存储器还可以是电路或者其它任意能够实现存储功能的装置,用于存储程序指令和/或数据。
可选地,通信装置700可以包括指令703(有时也可以称为代码或程序),所述指令703可以在所述处理器上被运行,使得所述通信装置700执行上述实施例中描述的方法。处理器701中可以存储数据。
可选地,通信装置700还可以包括收发器705以及天线706。所述收发器705可以称为收发单元,收发模块、收发机、收发电路、收发器,输入输出接口等,用于通过天线706实现通信装置700的收发功能。
本申请中描述的处理器701和收发器705可实现在集成电路(integratedcircuit,IC)、模拟IC、射频集成电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混合信号IC、ASIC、印刷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PCB)、或电子设备等上。实现本文描述的通信装置,可以是独立设备(例如,独立的集成电路,手机等),或者可以是较大设备中的一部分(例如,可嵌入在其他设备内的模块),具体可以参照前述关于终端设备,以及网络设备的说明,在此不再赘述。
可选地,通信装置700还可以包括以下一个或多个部件:无线通信模块,音频模块,外部存储器接口,内部存储器,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USB)接口,电源管理模块,天线,扬声器,麦克风,输入输出模块,传感器模块,马达,摄像头,或显示屏等等。可以理解,在一些实施例中,通信装置700可以包括更多或更少部件,或者某些部件集成,或者某些部件拆分。这些部件可以是硬件,软件,或者软件和硬件的组合实现。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中的通信装置可以是第一终端设备(或网络设备)也可以是电路,也可以是应用于第一终端设备(或网络设备)中的芯片或者其他具有上述第一终端功能(或网络设备)的组合器件、部件等。当通信装置是第一终端设备(或网络设备)时,收发模块可以是收发器,可以包括天线和射频电路等,处理模块可以是处理器,例如:中央处理模块(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当通信装置是具有上述第一终端设备(或网络设备)功能的部件时,收发模块可以是射频单元,处理模块可以是处理器。当通信装置是芯片系统时,该通信装置可以是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可以是专用集成芯片(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还可以是系统芯片(system on chip,SoC),还可以是CPU,还可以是网络处理器(network processor,NP),还可以是数字信号处理电路(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还可以是微控制器(micro controller unit,MCU),还可以是可编程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PLD)或其他集成芯片。处理模块可以是芯片系统的处理器。收发模块或通信接口可以是芯片系统的输入输出接口或接口电路。例如,接口电路可以为代码/数据读写接口电路。所述接口电路,可以用于接收代码指令(代码指令存储在存储器中,可以直接从存储器读取,或也可以经过其他器件从存储器读取)并传输至处理器;处理器可以用于运行所述代码指令以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方法。又例如,接口电路也可以为通信处理器与收发机之间的信号传输接口电路。
当该通信装置为芯片类的装置或者电路时,该装置可以包括收发单元和处理单元。其中,所述收发单元可以是输入输出电路和/或通信接口;处理单元为集成的处理器或者微处理器或者集成电路。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通信系统,具体的,通信系统包括至少一个第一设备和至少一个第二设备,或者也可以包括接入网设备和/或核心网设备。示例性的,通信系统包括用于实现上述图4或图5中的相关功能的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具体请参考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相关描述,这里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图4或图5中第一设备执行的方法;或者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图4或图5中第二设备执行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图4或图5中第一设备执行的方法;或者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图4或图5中第二设备执行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芯片系统,该芯片系统包括处理器,还可以包括存储器,用于实现前述方法中第一设备的功能;或者用于实现前述方法中第二设备的功能。该芯片系统可以由芯片构成,也可以包含芯片和其他分立器件。
应理解,在本申请的各种实施例中,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种说明性逻辑块(illustrative logical block)和步骤(step),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倘若对本申请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28)

1.一种测量上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设备获取针对第一信号的M类测量结果,所述第一信号用于探测目标物体或空间信道;
所述第一设备向第二设备发送所述M类测量结果中的N类测量结果,所述M和所述N为正整数,所述N小于或等于所述M。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M类测量结果包括如下的一种或多种:
第一类测量结果,包括所述第一信号的信息和/或空间信道信息,所述空间信道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空间信道的特性;
第二类测量结果,包括时域测量结果、空域测量结果或频域测量结果中的一项或多项,其中,所述时域测量结果用于指示所述目标物体的速度信息,所述空域测量结果用于指示所述目标物体的角度信息,所述频域测量结果用于指示所述目标物体的距离信息;
第三类测量结果,包括目标检测概率、目标虚警概率、目标漏检概率、第一信息或信道质量指示中的一项或多项,其中,所述目标检测概率为探测到目标物体的概率,所述目标虚警概率为将实际不存在的目标物体确定为存在的目标物体的概率,所述目标漏检概率为没有检测到实际存在的目标物体的概率,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是否探测到所述目标物体,所述信道质量指示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空间信道的质量;
第四类测量结果,包括所述目标物体的速度信息、角度信息或距离信息中的一项或多项。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备为第一终端设备,所述第二设备为第二终端设备或接入网设备;或者,所述第一设备为第一接入网设备,所述第二设备为核心网设备或第二接入网设备或终端设备。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接收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需要上报的测量结果的类型。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接收第一请求消息,所述第一请求消息用于请求上报针对所述第一信号的测量结果;
所述第一设备发送响应消息,所述响应消息包括所述N类测量结果。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是否满足反馈条件。
7.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设备发送响应消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接收第三指示信息,所述第三指示信息用于触发上报测量结果。
8.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馈条件包括测量结果大于或等于上报门限;或者,所述反馈条件包括测量结果的变化率位于预设范围内,其中,所述测量结果的变化率为第i+1次的测量结果与第i次的测量结果的差值,i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接收第四指示信息,所述第四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上报门限或者所述测量结果的变化率,其中,所述上报门限包括所述N类测量结果分别对应的上报门限,所述测量结果的变化率包括所述N类测量结果分别对应的变化率。
10.一种测量上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二设备接收来自第一设备的N类测量结果,所述N类测量结果属于针对第一信号的M类测量结果,所述第一信号用于探测目标物体或空间信道,所述M和所述N为正整数,所述N小于或等于所述M;
根据所述N类测量结果确定所述目标物体或所述空间信道的属性信息。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M类测量结果包括如下的一种或多种:
第一类测量结果,包括所述第一信号的信息和/或空间信道信息,所述空间信道信息用于指示第一信号对应的空间信道的特性;
第二类测量结果,包括时域测量结果、空域测量结果或频域测量结果中的一项或多项,其中,所述时域测量结果用于指示所述目标物体的速度信息,所述空域测量结果用于指示所述目标物体的角度信息,所述频域测量结果用于指示所述目标物体的距离信息;
第三类测量结果,包括目标检测概率、目标虚警概率、目标漏检概率、第一信息或信道质量指示中的一项或多项,其中,所述目标检测概率为探测到目标物体的概率,所述目标虚警概率为将实际不存在的目标物体确定为存在的目标物体的概率,所述目标漏检概率为没有检测到实际存在的目标物体的概率,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是否探测到所述目标物体,所述信道质量指示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空间信道的质量;
第四类测量结果,包括所述目标物体的速度信息、角度信息,或距离信息中的一项或多项。
12.如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备为第一终端设备,所述第二设备为第二终端设备或第一接入网设备;或者,所述第一设备为第一接入网设备,所述第二设备为第二接入网设备或核心网设备或终端设备。
13.如权利要求10-12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需要上报的测量结果的类型。
14.如权利要求10-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第一请求消息,所述第一请求消息用于请求上报针对所述第一信号的测量结果;
所述第二设备接收针对响应消息,所述响应消息包括所述N类测量结果。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二设备接收来自所述第一设备的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是否满足反馈条件。
16.如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设备接收应消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第三指示信息,所述第三指示信息用于触发上报测量结果。
17.如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馈条件包括测量结果大于或等于上报门限;或者,所述反馈条件包括测量结果的变化率位于预设范围内,其中,所述测量结果的变化率为第i+1次的测量结果与第i次的测量结果的差值,i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第四指示信息,所述第四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上报门限或者所述测量结果的变化率,其中,
所述上报门限包括所述N类测量结果分别对应的上报门限,所述测量结果的变化率包括所述N类测量结果分别对应的变化率。
19.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模块和收发模块;
其中,所述处理模块用于获取针对第一信号的M类测量结果,所述第一信号用于探测目标物体或空间信道;
所述收发模块用于向第二设备发送所述M类测量结果中的N类测量结果,所述M和所述N为正整数,所述N小于或等于所述M。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M类测量结果包括如下的一种或多种:
第一类测量结果,包括所述第一信号的信息和/或空间信道信息,所述空间信道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空间信道的特性;
第二类测量结果,包括时域测量结果、空域测量结果或频域测量结果中的一项或多项,其中,所述时域测量结果用于指示所述目标物体的速度信息,所述空域测量结果用于指示所述目标物体的角度信息,所述频域测量结果用于指示所述目标物体的距离信息;
第三类测量结果,包括目标检测概率、目标虚警概率、目标漏检概率,第一信息或信道质量指示中的一项或多项,其中,所述目标检测概率为探测到目标物体的概率,所述目标虚警概率为将实际不存在的目标物体确定为存在的目标物体的概率,所述目标漏检概率为没有检测到实际存在的目标物体的概率,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是否探测到所述目标物体;
第四类测量结果,包括所述目标物体的速度信息、角度信息,或距离信息中的一项或多项。
21.如权利要求19或2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装置为第一终端设备,所述第二设备为第二终端设备或接入网设备;或者,所述通信装置为第一接入网设备,所述第二设备为核心网设备或第二接入网设备或终端设备。
22.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模块和收发模块;
其中,所述收发模块用于接收来自第一设备的N类测量结果,所述N类测量结果属于针对第一信号的M类测量结果,所述第一信号用于探测目标物体或空间信道,所述M和所述N为正整数,所述N小于或等于所述M;
所述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N类测量结果确定所述目标物体或所述空间信道的属性信息。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M类测量结果包括如下的一种或多种:
第一类测量结果,包括所述第一信号的信息和/或空间信道信息,所述空间信道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空间信道的特性;
第二类测量结果,包括时域测量结果、空域测量结果或频域测量结果中的一项或多项,其中,所述时域测量结果用于指示所述目标物体的速度信息,所述空域测量结果用于指示所述目标物体的角度信息,所述频域测量结果用于指示所述目标物体的距离信息;
第三类测量结果,包括目标检测概率、目标虚警概率、目标漏检概率,第一信息或信道质量指示中的一项或多项,其中,所述目标检测概率为探测到目标物体的概率,所述目标虚警概率为将实际不存在的目标物体确定为存在的目标物体的概率,所述目标漏检概率为没有检测到实际存在的目标物体的概率,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是否探测到所述目标物体,所述信道质量指示用于指示与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空间信道的质量;
第四类测量结果,包括所述目标物体的速度信息、角度信息或距离信息中的一项或多项。
24.如权利要求22或2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备为第一终端设备,所述通信装置为第二终端设备或第一接入网设备;或者,所述第一设备为第一接入网设备,所述通信装置为第二接入网设备或核心网设备或终端设备。
25.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接口电路,所述接口电路用于接收来自所述通信装置之外的其它通信装置的信号并传输至所述处理器或将来自所述处理器的信号发送给所述通信装置之外的其它通信装置,所述处理器通过逻辑电路或执行代码指令用于实现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6.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接口电路,所述接口电路用于接收来自所述通信装置之外的其它通信装置的信号并传输至所述处理器或将来自所述处理器的信号发送给所述通信装置之外的其它通信装置,所述处理器通过逻辑电路或执行代码指令用于实现如权利要求10-1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7.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指令,当所述计算机指令被执行时,使所述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者,执行如权利要求10-1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8.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当所述计算机程序被运行时,使得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被执行,或者,使得如权利要求10-1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被执行。
CN202210061984.9A 2022-01-19 2022-01-19 一种测量上报方法及通信装置 Pending CN11650686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061984.9A CN116506867A (zh) 2022-01-19 2022-01-19 一种测量上报方法及通信装置
PCT/CN2023/071800 WO2023138457A1 (zh) 2022-01-19 2023-01-11 一种测量上报方法及通信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061984.9A CN116506867A (zh) 2022-01-19 2022-01-19 一种测量上报方法及通信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506867A true CN116506867A (zh) 2023-07-28

Family

ID=873290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061984.9A Pending CN116506867A (zh) 2022-01-19 2022-01-19 一种测量上报方法及通信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6506867A (zh)
WO (1) WO2023138457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10967B (zh) * 2017-05-05 2023-12-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测量上报的方法和装置
CN111901822A (zh) * 2020-04-10 2020-11-0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测量方法、装置、节点和存储介质
CN113676930A (zh) * 2020-05-15 2021-11-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CN112738758B (zh) * 2021-04-02 2021-07-02 成都极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感知业务管理方法、装置、系统及可读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138457A1 (zh) 2023-07-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592025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configuring radio resource, and storage medium
US9345016B2 (en) Channel information transmitting method and device
CN108683474B (zh) 传输公共信号的方法及其装置
CN115118402A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通信装置
CN107733497B (zh) 跟踪波束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侧设备
JP2023528607A (ja) ダウンリンク位置決め基準信号伝送方法、装置及び記憶媒体
CN110234148B (zh) 通信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KR102016866B1 (ko) 신호 처리 방법 및 관련 디바이스
US10225850B2 (en) Vehicular network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es
US20230034336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idelink positioning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EP4228353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source determination
CN104038962A (zh) 控制用户设备上报邻区信息的装置、基站和方法
CN116506867A (zh) 一种测量上报方法及通信装置
CN112804693A (zh) 一种测量中间物体状态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EP4373153A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CN114615743A (zh) 一种资源分配方法及装置
CN110178419B (zh) 终端设备定位方法以及网络设备
CN114846888A (zh) 一种参考信号的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4747270A (zh) 一种侧行数据传输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US20240014936A1 (en) Sensing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EP4380249A1 (en) Power control method and apparatus
EP4087338A1 (en) Configuration of position measurement reports
WO2024031464A1 (en) Sidelink positioning reference signal transmission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CN114697986B (zh) 一种基站参数的调整方法和装置
US20240236916A1 (en) Configuration of position measurement report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