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486029A - 一种三维全息地理数据建立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三维全息地理数据建立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486029A
CN116486029A CN202310463489.5A CN202310463489A CN116486029A CN 116486029 A CN116486029 A CN 116486029A CN 202310463489 A CN202310463489 A CN 202310463489A CN 116486029 A CN116486029 A CN 11648602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geographic information
module
geographic
holograph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46348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486029B (zh
Inventor
丁恒
苏丽娟
杜国辉
丘钰霞
艾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Xiyue Wisdom Dat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Xiyue Wisdom Dat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Xiyue Wisdom Data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Xiyue Wisdom Data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463489.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486029B/zh
Publication of CN1164860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48602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48602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48602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CMEASURING DISTANCES, LEVELS OR BEARINGS; SURVEYING; NAVIGATION; GYROSCOPIC INSTRUMENTS; PHOTOGRAMMETRY OR VIDEOGRAMMETRY
    • G01C11/00Photogrammetry or videogrammetry, e.g. stereogrammetry; Photographic surveying
    • G01C11/02Picture taking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hotogrammetry or photographic surveying, e.g. controlling overlapping of pictures
    • G01C11/025Picture taking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hotogrammetry or photographic surveying, e.g. controlling overlapping of pictures by scanning the object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CMEASURING DISTANCES, LEVELS OR BEARINGS; SURVEYING; NAVIGATION; GYROSCOPIC INSTRUMENTS; PHOTOGRAMMETRY OR VIDEOGRAMMETRY
    • G01C11/00Photogrammetry or videogrammetry, e.g. stereogrammetry; Photographic surveying
    • G01C11/36Videogrammetry, i.e. electronic processing of video signals from a single source or from different sources to give parallax or range information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17/00Systems using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 waves, e.g. lidar systems
    • G01S17/88Lidar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 G01S17/89Lidar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for mapping or imaging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17/00Systems using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 waves, e.g. lidar systems
    • G01S17/88Lidar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 G01S17/89Lidar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for mapping or imaging
    • G01S17/8943D imaging with simultaneous measurement of time-of-flight at a 2D array of receiver pixels, e.g. time-of-flight cameras or flash lidar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19/00Satellite radio beacon positioning systems; Determining position, velocity or attitude using signals transmitted by such systems
    • G01S19/38Determining a navigation solution using signals transmitted by a satellite radio beacon positioning system
    • G01S19/39Determining a navigation solution using signals transmitted by a satellite radio beacon positioning system the satellite radio beacon positioning system transmitting time-stamped messages, e.g. GPS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LONASS [Global Orbiting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or GALILEO
    • G01S19/42Determining posi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9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databas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17/00Three dimensional [3D] modelling, e.g. data description of 3D objects
    • G06T17/05Geographic model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17/00Three dimensional [3D] modelling, e.g. data description of 3D objects
    • G06T17/20Finite element generation, e.g. wire-frame surface description, tessela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90/00Technologies having an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90/1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supporting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e.g. for weather forecasting or climate simul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Geometry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Multimedia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Computer Graphics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Instructional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维全息地理数据建立方法和装置,属于全息地理数据建立技术领域。本发明的一种三维全息地理数据建立方法和装置,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地理信息,通过地理信息系统对全息地理数据库所需要的信息进行获取,并对获取的地理信息进行收集和处理,获得主要数据。本发明解决了现有全息地图未对飞行器的安全飞行、地质勘探、救援等工作提供稳定、可预知的信息系统及装置,所提供的数据资源较少,不便于用户进行使用的问题,基于基于北斗卫星定位和已有的电站等设施的数据基础,通过建立三维全息地理数据模块化、网格化,为飞行器的安全飞行、地质勘探、救援等工作提供稳定、可预知的信息系统及装置。

Description

一种三维全息地理数据建立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全息地理数据建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三维全息地理数据建立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全息地理信息是计算机全系技术、信息通信技术和激光技术为基础,机载相干雷达用高度相干的微波发生器,一方面发出信号照射地面,一方面发出一束参考波,飞行器飞行时,从航线上每一点接收到的地面反射信号与另一束参考光束,在感光胶片上叠加而产生一个相干图样,在电子计算机内进行光学全息模拟和处理的一种地图,这种地图就称为全息地图。
现有全息地图未对飞行器的安全飞行、地质勘探、救援等工作提供稳定、可预知的信息系统及装置,所提供的数据资源较少,不便于用户进行使用。
针对这些缺陷,设计一种三维全息地理数据建立方法和装置,是很有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三维全息地理数据建立方法和装置,基于基于北斗卫星定位和已有的电站等设施的数据基础,通过建立三维全息地理数据模块化、网格化,为飞行器的安全飞行、地质勘探、救援等工作提供稳定、可预知的信息系统及装置,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三维全息地理数据建立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地理信息,通过地理信息系统对全息地理数据库所需要的信息进行获取,并对获取的地理信息进行收集和处理,获得主要数据;
采集数据,基于北斗卫星定位和已有的电站等设施用于地理数据采集手段,获取目标区域内的至少一个采集地点在历史时间段内的至少一种初始历史数据,其中,所述初始历史数据包括地类图斑矢量数据、初始影像数据、初始航片数据、初始三维模型数据中的至少一种或多种,即作为地理信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加以开发利用;
采集数据中分别对每种初始历史数据进行数据格式转换,得到用于构建地理信息数据库的至少一种标准历史数据,针对每个预设时间段,从所述至少一种标准历史数据中确定出该预设时间段内的目标历史数据,基于该预设时间段内的至少一种目标历史数据,得到该预设时间段对应的地理信息子库,基于每个预设时间段的地理信息子库,生成所述目标区域的地理信息数据库;
其中,预设时间段的设置,包括:
提取所述目标区域内的所有采集地点;
针对每个所述采集地点提取所述采集地点的历史数据对应的历史时间段长度;
针对每个采集地点设置与所述采集地点对应的单位时间,其中,所述单位时间的取值范围:1天-30天,并且,所述单位时间设置原则为:所述历史时间段能够被单位时间整除;
以所述单位时间为基础监测所述采集地点对应历史时间段内的至少一种目标历史数据在每个单位时间内的更新次数;
利用所述采集地点的至少一种目标历史数据在每个单位时间内的更新次数设置每个采集地点对应的预设时间段,其中,所述预设时间段通过如下公式获取:
且,/>
其中,T表示预设时间段;n表示所述采集地点对应的目标历史数据的种类数量;m表示每种目标历史数据所包含的单位时间的个数;Cij表示第i种目标历史数据的第j个单位时间内的数据更新次数;T0i表示第i个历史数据的单位时间长度;ΔT表示时间补偿量;
构建数据模型,将所采集的数据进行声光电磁场理论模型与地理分析模型的构建,形成声光电磁场的时空动态可视化图形,便于对全息地理数据进行快速提取;
建立三维模型,使用逐像素匹配、逐点三角网的实景三维模型构建方法对获得的信息进行对比,形成实景三维模型;
投射全息地图,将校准后的全息地理数据通过投影设备进行投射,便于使用者进行观测。
优选的,所述构建数据模型中在摄影测量和激光雷达数据获取技术的基础上,对获得的数据进行模型构建,使用逐像素匹配和逐点三角网对视觉模型进行对比分析,获得视觉模型,形成全息位置地图。
优选的,所述形成全息位置地图后与实景三维模型进行对比校准,使用多组不同角度二维对比图进行组合合成,形成实景三维模型,并与形成的全息位置地图进行对比分析,确认无误后对全息位置地图进行投射。
优选的,所述建立方法还包括:
获取查询请求,所述查询请求中包括请求查询的目标时间和目标地点;
确定所述目标时间所属的预设时间段,并从所述地理信息数据库中调取与所述目标时间所属的预设时间段所对应的地理信息子库;
从所述地理信息子库中调取所述目标地点的至少一种目标历史数据。
优选的,所述时间补偿量通过如下方式获取:
提取所述采集地点的每种目标历史数据的每个单位时间内的数据更新次数;
提取更新次数为0的单位时间个数;
提取更新次数低于的单位时间个数;
提取已出现的更新次数最大值对应的单位时间个数;
利用更新次数为0的单位时间个数k1、更新次数低于的单位时间个数k2和更新次数最大值对应的单位时间个数k3获取时间补偿量ΔT;
其中,所述时间补偿量ΔT如下:
其中,k1表示更新次数为0的单位时间个数;k2表示更新次数低于的单位时间个数;k3表示已出现的更新次数最大值对应的单位时间个数。
一种三维全息地理数据建立装置,所述建立装置包括:
初始历史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目标区域内的至少一个采集地点在历史时间段内的至少一种初始历史数据,其中,所述初始历史数据包括地类图斑矢量数据、初始影像数据、初始航片数据、定位数据、三维模型数据和传感器数据中的至少一种或多种;
数据转换模块,用于分别对每种初始历史数据进行数据格式转换,得到用于构建地理信息数据库的至少一种标准历史数据;
目标历史数据确定模块,用于针对每个预设时间段,从所述至少一种标准历史数据中确定出该预设时间段内的目标历史数据;
地理信息子库构建模块,用于基于该预设时间段内的至少一种目标历史数据,得到该预设时间段对应的地理信息子库;
地理信息数据库构建模块,用于基于每个预设时间段的地理信息子库,生成所述目标区域的地理信息数据库。
优选的,还包括信息放大模块,所述信息放大模块用于对采集后的地理信息进行滤波和放大,所述信息放大模块包括地理信息数据滤波单元和地理信息数据放大单元,所述地理信息数据放大单元包括采集放大子单元和反馈输出子单元,其中:
采集放大子单元,用于对地理信息数据进行放大;
反馈输出子单元,用于根据采集放大子单元的输出信号进行反馈,并输出最终放大信号。
优选的,还包括通讯模块,所述通讯模块用于实现地理信息数据的传输,其中,所述通讯模块是蓝牙模块、WIFI模块、802.11模块、HomeRF模块、ZigBee模块或NB-I oT模块中的任意一种。
优选的,所述数据转换模块包括数据分析单元和数据整理单元,其中:
分析单元,用于对采集后的地理信息数据进行分析;
数据整理单元,用于对分析单元分析后的地理信息数据进行整理。
优选的,还包括输入模块和查找模块,所述输入模块用于输入使用者想要查找的地理信息数据,所述查找模块用于查找所述数据库里的信息,所述输入模块包括文字输入模块和语音输入模块,其中:
文字输入模块,用于输入与地理信息数据相关的文字;
语音输入模块,用于输入与地理信息数据相关的语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提出的三维全息地理数据建立方法和装置,通过摄影测量、激光雷达的方式获得三维位置地图,形成全息位置地图后与实景三维模型进行对比校准,使用多组不同角度二维对比图进行组合合成,形成实景三维模型,并与形成的全息位置地图进行对比分析,保证了地图高精度成型的效果。
2、本发明提出的三维全息地理数据建立方法和装置,基于基于北斗卫星定位和已有的电站等设施的数据基础,通过建立三维全息地理数据模块化、网格化,为飞行器的安全飞行、地质勘探、救援等工作提供稳定、可预知的信息系统及装置。
3、本发明提出的三维全息地理数据建立方法和装置,通过获取在历史时间段内的初始历史数据,对初始历史数据进行数据格式转换得到标准历史数据后,根据预设好的预设时间段来获取该预设时间段内的目标历史数据,基于每个预设时间段来构建该预设时间段对应的地理信息子库,再根据每个预设时间段的地理信息子库生成目标区域的地理信息数据库,这样构建出的地理信息数据库中包含了历史时间段内的历史数据,可以使地理信息数据库中的数据资源更加丰富,便于用户查看。并且在地理信息数据库构建好后,还可以根据用户的查询请求为用户提供目标时间和/或目标地点内的目标历史数据。
4、本发明提出的三维全息地理数据建立方法和装置,体现了全息投影技术所具有的优点,使得不同用户可以进行实时的交互,并带给用户逼真的三维视觉显示,并且,将全息投影技术与三维地理信息系统相结合的方式,通过三维地理信息系统展现的时效地理模型,对全息投影的数据提供精确的三维建模数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三维全息地理数据建立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的调取目标历史数据方法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的三维全息地理数据建立装置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全息地图未对飞行器的安全飞行、地质勘探、救援等工作提供稳定、可预知的信息系统及装置,所提供的数据资源较少,不便于用户进行使用的技术问题,请参阅图1-3,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三维全息地理数据建立方法,方法包括:
获取地理信息,通过地理信息系统对全息地理数据库所需要的信息进行获取,并对获取的地理信息进行收集和处理,获得主要数据;
采集数据,基于北斗卫星定位和已有的电站等设施用于地理数据采集手段,获取目标区域内的至少一个采集地点在历史时间段内的至少一种初始历史数据,其中,初始历史数据包括地类图斑矢量数据、初始影像数据、初始航片数据、初始三维模型数据中的至少一种或多种,即作为地理信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加以开发利用;
构建数据模型,将所采集的数据进行声光电磁场理论模型与地理分析模型的构建,形成声光电磁场的时空动态可视化图形,便于对全息地理数据进行快速提取;
建立三维模型,使用逐像素匹配、逐点三角网的实景三维模型构建方法对获得的信息进行对比,形成实景三维模型;
在上述方案中,使用逐像素匹配、逐点三角网的实景三维模型构建方法对获得的信息进行对比,形成实景三维模型,并将实景三维模型与二维对比图进行对比分析,针对现行测绘将真实三维世界变换为二维的图形、图像,将真实的地理实体抽象为地图符号,虽体现地图科学性,但严重削弱场景真实性的问题,我们在摄影测量、激光雷达、声呐测深等数据获取技术的基础上,发展了逐像素匹配、逐点三角网的实景三维模型构建方法,以及基于此模型的保真型实景三维模型化简方法,不同尺度模型上地理实体按需获取方法,形成了新型基础三维图。
投射全息地图,将校准后的全息地理数据通过投影设备进行投射,便于使用者进行观测。
采集数据中分别对每种初始历史数据进行数据格式转换,得到用于构建地理信息数据库的至少一种标准历史数据,针对每个预设时间段,从至少一种标准历史数据中确定出该预设时间段内的目标历史数据,基于该预设时间段内的至少一种目标历史数据,得到该预设时间段对应的地理信息子库,基于每个预设时间段的地理信息子库,生成目标区域的地理信息数据库。
在上述方案中,数据格式转换指的是对初始历史数据进行格式转换。标准历史数据指的是对初始历史数据进行数据格式转换后所得到的用户构建地理信息数据的标准数据。这里,当初始历史数据为地类图斑矢量数据时,得到的标准历史数据为地类图斑地图数据;当初始历史数据为初始影像数据时,得到的标准历史数据为电子地图数据;当初始历史数据为初始航片数据时,得到的标准历史数据为高程模型数据;当初始数据为初始三维模型数据时,得到的标准历史数据为目标三维模型数据。
构建数据模型中在摄影测量和激光雷达数据获取技术的基础上,对获得的数据进行模型构建,使用逐像素匹配和逐点三角网对视觉模型进行对比分析,获得视觉模型,形成全息位置地图。
形成全息位置地图后与实景三维模型进行对比校准,使用多组不同角度二维对比图进行组合合成,形成实景三维模型,并与形成的全息位置地图进行对比分析,确认无误后对全息位置地图进行投射。
在上述方案中,使用多组不同角度二维对比图进行组合合成,形成实景三维模型,并与上述方式合成的全息地图进行对比分析,确认无误后对全息地图进行投射,摄影测量对相邻影像进行计算,获得空间上的三维距离信息。具体来说,摄影测量是基于相邻影像之间重叠部分的同名点进行影像匹配,获得相邻影像之间的视差和深度(距离),从而便于对三维图进行合成。
建立方法还包括:
获取查询请求,查询请求中包括请求查询的目标时间和目标地点;
确定目标时间所属的预设时间段,并从地理信息数据库中调取与目标时间所属的预设时间段所对应的地理信息子库;
从地理信息子库中调取目标地点的至少一种目标历史数据。
上述方案中,由于每个地理信息子库中的目标历史数据都携带有对应的采集地点的信息,因此在提取出想要查询的地理信息子库后,根据用户发送的查询请求中的目标地点从该地理信息子库中调取该目标地点的至少一种目标历史数据。这样,根据本申请提供的从地理信息数据库中调取目标历史数据的方法,可以根据用户发送的查询请求去调取历史时间内目标地点的目标历史数据,用户可以查询到不同历史时间内不同地点的历史数据,方便用户去了解过去时间段内的数据情况。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查询请求中也可以只包括请求查询的目标时间,也可以只包括请求查询的目标地点。当查询请求中只包括请求查询的目标时间时,根据目标时间调取该目标时间所属的预设时间段,并从构建好的地理信息数据库中调取与预设时间段所对应的地理信息子库,并将地理信息子库中的所有目标历史数据都展示给用户,这样用户可以查看一个预设时间段内至少一种目标历史数据。当查询请求中只包括请求查询的目标地点时,根据目标地点在各个地理信息子库中调取该目标地点的至少一种目标历史数据,并将调取到的所有目标历史数据都展示给用户,这样用户可以查看在同一个目标地点内的不同预设时间段内的至少一种目标历史数据。
首先获取在历史时间段内的初始历史数据,对初始历史数据进行数据格式转换得到标准历史数据后,根据预设好的预设时间段来获取该预设时间段内的目标历史数据,基于每个预设时间段来构建该预设时间段对应的地理信息子库,再根据每个预设时间段的地理信息子库生成目标区域的地理信息数据库,这样构建出的地理信息数据库中包含了历史时间段内的历史数据,可以使地理信息数据库中的数据资源更加丰富,便于用户查看。并且在地理信息数据库构建好后,还可以根据用户的查询请求为用户提供目标时间和/或目标地点内的目标历史数据。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预设时间段的设置,包括:
提取所述目标区域内的所有采集地点;
针对每个所述采集地点提取所述采集地点的历史数据对应的历史时间段长度;
针对每个采集地点设置与所述采集地点对应的单位时间,其中,所述单位时间的取值范围:1天-30天,并且,所述单位时间设置原则为:所述历史时间段能够被单位时间整除;
以所述单位时间为基础监测所述采集地点对应历史时间段内的至少一种目标历史数据在每个单位时间内的更新次数;
利用所述采集地点的至少一种目标历史数据在每个单位时间内的更新次数设置每个采集地点对应的预设时间段,其中,所述预设时间段通过如下公式获取:
且,/>
其中,T表示预设时间段;n表示所述采集地点对应的目标历史数据的种类数量;m表示每种目标历史数据所包含的单位时间的个数;Cij表示第i种目标历史数据的第j个单位时间内的数据更新次数;T0i表示第i个历史数据的单位时间长度;ΔT表示时间补偿量。
上述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为:通过上述方式能够有效提高预设时间段设置的合理性,同时,通过上述方式和公式能够针对每个采集地点所包含的目标历史数据类型进行预设时间段的针对性设置,能够有效提高预设时间段与每个种类的目标历史数据的实际更新情况的匹配性,进而有效提高后续地理信息子库设置的合理性。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时间补偿量通过如下方式获取:
提取所述采集地点的每种目标历史数据的每个单位时间内的数据更新次数;
提取更新次数为0的单位时间个数;
提取更新次数低于的单位时间个数;
提取已出现的更新次数最大值对应的单位时间个数;
利用更新次数为0的单位时间个数k1、更新次数低于的单位时间个数k2和更新次数最大值对应的单位时间个数k3获取时间补偿量ΔT;
其中,所述时间补偿量ΔT如下:
其中,k1表示更新次数为0的单位时间个数;k2表示更新次数低于的单位时间个数;k3表示已出现的更新次数最大值对应的单位时间个数。
上述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为:通过上述方式能够根据实际单位时间内的数据更新情况设置时间补偿量,进而有效提高时间补偿量设置的准确性。同时,通过时间补偿量的设置,能够进一步提高预设时间段设置的准确性,防止预设时间段设置不准确,导致地理信息子库设置的不合理性的问题发生。
一种三维全息地理数据建立装置,建立装置包括:
初始历史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目标区域内的至少一个采集地点在历史时间段内的至少一种初始历史数据,其中,初始历史数据包括地类图斑矢量数据、初始影像数据、初始航片数据、定位数据、三维模型数据和传感器数据中的至少一种或多种。
数据转换模块,用于分别对每种初始历史数据进行数据格式转换,得到用于构建地理信息数据库的至少一种标准历史数据;数据转换模块包括数据分析单元和数据整理单元,其中:分析单元,用于对采集后的地理信息数据进行分析;数据整理单元,用于对分析单元分析后的地理信息数据进行整理。
目标历史数据确定模块,用于针对每个预设时间段,从至少一种标准历史数据中确定出该预设时间段内的目标历史数据。
地理信息子库构建模块,用于基于该预设时间段内的至少一种目标历史数据,得到该预设时间段对应的地理信息子库。
地理信息数据库构建模块,用于基于每个预设时间段的地理信息子库,生成目标区域的地理信息数据库。
还包括信息放大模块,信息放大模块用于对采集后的地理信息进行滤波和放大,信息放大模块包括地理信息数据滤波单元和地理信息数据放大单元,地理信息数据放大单元包括采集放大子单元和反馈输出子单元,其中:采集放大子单元,用于对地理信息数据进行放大;反馈输出子单元,用于根据采集放大子单元的输出信号进行反馈,并输出最终放大信号。
还包括通讯模块,通讯模块用于实现地理信息数据的传输,其中,通讯模块是蓝牙模块、WIFI模块、802.11模块、HomeRF模块、ZigBee模块或NB-I oT模块中的任意一种。
还包括输入模块和查找模块,输入模块用于输入使用者想要查找的地理信息数据,查找模块用于查找数据库里的信息,输入模块包括文字输入模块和语音输入模块,其中:文字输入模块,用于输入与地理信息数据相关的文字;语音输入模块,用于输入与地理信息数据相关的语音。
在上述方案中,通过初始历史数据获取模块获取目标区域内的至少一个采集地点在历史时间段内的至少一种初始历史数据,之后,可以通过信息放大模块对采集后的地理信息数据进行放大,待信息放大模块将采集后的地理信息数据放大后可以通过通讯模块将放大后的地理信息数据传输至数据转换模块进行数据转换,处理完成后,生成目标区域的地理信息数据库,当使用者需要查找地理信息数据时,通过输入模块输入要查找的地理信息,然后在查找模块的作用下可以在数据库内匹配到相应的信息;
其中,初始历史数据获取模块的输出端与信息放大模块的输入端相连,信息放大模块的输出端与通讯模块的输入端相连,通讯模块的输出端与数据转换模块的输入端相连,数据转换模块的输出端与目标历史数据确定模块的输入端相连,目标历史数据确定模块的输出端与地理信息子库构建模块的输入端相连,地理信息子库构建模块的输出端与地理信息数据库构建模块的输入端相连,输入模块的输出端与查找模块的输入端相连,查找模块的输出端与地理信息数据库构建模块的输入端相连。
综上所述:本发明基于基于北斗卫星定位和已有的电站等设施的数据基础,通过建立三维全息地理数据模块化、网格化,为飞行器的安全飞行、地质勘探、救援等工作提供稳定、可预知的信息系统及装置,通过摄影测量、激光雷达的方式获得三维位置地图,形成全息位置地图后与实景三维模型进行对比校准,使用多组不同角度二维对比图进行组合合成,形成实景三维模型,并与形成的全息位置地图进行对比分析,保证了地图高精度成型的效果,体现了全息投影技术所具有的优点,使得不同用户可以进行实时的交互,并带给用户逼真的三维视觉显示,并且,将全息投影技术与三维地理信息系统相结合的方式,通过三维地理信息系统展现的时效地理模型,对全息投影的数据提供精确的三维建模数据。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披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三维全息地理数据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地理信息,通过地理信息系统对全息地理数据库所需要的信息进行获取,并对获取的地理信息进行收集和处理,获得主要数据;
采集数据,基于北斗卫星定位和已有的电站用于地理数据采集手段,获取目标区域内的至少一个采集地点在历史时间段内的至少一种初始历史数据,其中,所述初始历史数据包括地类图斑矢量数据、初始影像数据、初始航片数据、初始三维模型数据中的至少一种或多种,即作为地理信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加以开发利用;
采集数据中分别对每种初始历史数据进行数据格式转换,得到用于构建地理信息数据库的至少一种标准历史数据,针对每个预设时间段,从至少一种标准历史数据中确定出该预设时间段内的目标历史数据,基于该预设时间段内的至少一种目标历史数据,得到该预设时间段对应的地理信息子库,基于每个预设时间段的地理信息子库,生成所述目标区域的地理信息数据库;
其中预设时间段的设置,包括:
提取所述目标区域内的所有采集地点;
针对每个所述采集地点提取所述采集地点的历史数据对应的历史时间段长度;
针对每个采集地点设置与所述采集地点对应的单位时间,其中,所述单位时间的取值范围:1天-30天,并且,所述单位时间设置原则为:所述历史时间段能够被单位时间整除;
以所述单位时间为基础监测所述采集地点对应历史时间段内的至少一种目标历史数据在每个单位时间内的更新次数;
利用所述采集地点的至少一种目标历史数据在每个单位时间内的更新次数设置每个采集地点对应的预设时间段,其中,所述预设时间段通过如下公式获取:
且,/>
其中,T表示预设时间段;n表示所述采集地点对应的目标历史数据的种类数量;m表示每种目标历史数据所包含的单位时间的个数;Cij表示第i种目标历史数据的第j个单位时间内的数据更新次数;T0i表示第i个历史数据的单位时间长度;ΔT表示时间补偿量;
构建数据模型,将所采集的数据进行声光电磁场理论模型与地理分析模型的构建,形成声光电磁场的时空动态可视化图形,对全息地理数据进行快速提取;
建立三维模型,使用逐像素匹配、逐点三角网的实景三维模型构建方法对获得的信息进行对比,形成实景三维模型;
投射全息地图,将校准后的全息地理数据通过投影设备进行投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维全息地理数据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构建数据模型中在摄影测量和激光雷达数据获取技术的基础上,对获得的数据进行模型构建,使用逐像素匹配和逐点三角网对视觉模型进行对比分析,获得视觉模型,形成全息位置地图。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三维全息地理数据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形成全息位置地图后与实景三维模型进行对比校准,使用多组不同角度二维对比图进行组合合成,形成实景三维模型,并与形成的全息位置地图进行对比分析,确认无误后对全息位置地图进行投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维全息地理数据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建立方法还包括:
获取查询请求,所述查询请求中包括请求查询的目标时间和目标地点;
确定所述目标时间所属的预设时间段,并从地理信息数据库中调取与所述目标时间所属的预设时间段所对应的地理信息子库;
从所述地理信息子库中调取所述目标地点的至少一种目标历史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维全息地理数据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时间补偿量通过如下方式获取:
提取所述采集地点的每种目标历史数据的每个单位时间内的数据更新次数;
提取更新次数为0的单位时间个数;
提取更新次数低于的单位时间个数;
提取已出现的更新次数最大值对应的单位时间个数;
利用更新次数为0的单位时间个数k1、更新次数低于的单位时间个数k2和更新次数最大值对应的单位时间个数k3获取时间补偿量ΔT;
其中,所述时间补偿量ΔT如下:
其中,k1表示更新次数为0的单位时间个数;k2表示更新次数低于的单位时间个数;k3表示已出现的更新次数最大值对应的单位时间个数。
6.一种三维全息地理数据建立装置,应用在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三维全息地理数据建立方法中,其特征在于:三维全息地理数据建立装置包括:
初始历史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目标区域内的至少一个采集地点在历史时间段内的至少一种初始历史数据,其中,所述初始历史数据包括地类图斑矢量数据、初始影像数据、初始航片数据、定位数据、三维模型数据和传感器数据中的至少一种或多种;
数据转换模块,用于分别对每种初始历史数据进行数据格式转换,得到用于构建地理信息数据库的至少一种标准历史数据;
目标历史数据确定模块,用于针对每个预设时间段,从至少一种标准历史数据中确定出该预设时间段内的目标历史数据;
地理信息子库构建模块,用于基于该预设时间段内的至少一种目标历史数据,得到该预设时间段对应的地理信息子库;
地理信息数据库构建模块,用于基于每个预设时间段的地理信息子库,生成目标区域的地理信息数据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三维全息地理数据建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信息放大模块,所述信息放大模块用于对采集后的地理信息进行滤波和放大,所述信息放大模块包括地理信息数据滤波单元和地理信息数据放大单元,所述地理信息数据放大单元包括采集放大子单元和反馈输出子单元,其中:
采集放大子单元,用于对地理信息数据进行放大;
反馈输出子单元,用于根据采集放大子单元的输出信号进行反馈,并输出最终放大信号。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三维全息地理数据建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通讯模块,所述通讯模块用于实现地理信息数据的传输,其中,所述通讯模块是蓝牙模块、WIFI模块、802.11模块、HomeRF模块、ZigBee模块或NB-IoT模块中的任意一种。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三维全息地理数据建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转换模块包括,
分析单元,用于对采集后的地理信息数据进行分析;
数据整理单元,用于对分析单元分析后的地理信息数据进行整理。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三维全息地理数据建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输入模块,用于输入使用者想要查找的地理信息数据;
查找模块,用于查找数据库里的信息;
所述输入模块包括:
文字输入模块,用于输入与地理信息数据相关的文字;
语音输入模块,用于输入与地理信息数据相关的语音。
CN202310463489.5A 2023-04-26 2023-04-26 一种三维全息地理数据建立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1648602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463489.5A CN116486029B (zh) 2023-04-26 2023-04-26 一种三维全息地理数据建立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463489.5A CN116486029B (zh) 2023-04-26 2023-04-26 一种三维全息地理数据建立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486029A true CN116486029A (zh) 2023-07-25
CN116486029B CN116486029B (zh) 2023-11-17

Family

ID=872210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463489.5A Active CN116486029B (zh) 2023-04-26 2023-04-26 一种三维全息地理数据建立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486029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20055A (zh) * 2019-03-08 2019-06-21 视辰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三维视觉地图的构建方法、装置与电子设备
CN110388919A (zh) * 2019-07-30 2019-10-29 上海云扩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增强现实中基于特征图和惯性测量的三维模型定位方法
US20200379454A1 (en) * 2019-05-31 2020-12-03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Machine learning based predictive maintenance of equipment
CN113674399A (zh) * 2021-08-16 2021-11-19 杭州图灵视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机器人室内三维点云地图构建方法及系统
US11270384B1 (en) * 2015-09-30 2022-03-08 Massachusetts Mutual Life Insurance Company Computer-based management methods and systems
CN114817439A (zh) * 2022-04-25 2022-07-29 南京泛在地理信息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全息地图建设方法
CN115203297A (zh) * 2022-02-23 2022-10-18 中煤(西安)地下空间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地理信息数据库的构建方法、构建装置和电子设备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270384B1 (en) * 2015-09-30 2022-03-08 Massachusetts Mutual Life Insurance Company Computer-based management methods and systems
CN109920055A (zh) * 2019-03-08 2019-06-21 视辰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三维视觉地图的构建方法、装置与电子设备
US20200379454A1 (en) * 2019-05-31 2020-12-03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Machine learning based predictive maintenance of equipment
CN110388919A (zh) * 2019-07-30 2019-10-29 上海云扩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增强现实中基于特征图和惯性测量的三维模型定位方法
CN113674399A (zh) * 2021-08-16 2021-11-19 杭州图灵视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机器人室内三维点云地图构建方法及系统
CN115203297A (zh) * 2022-02-23 2022-10-18 中煤(西安)地下空间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地理信息数据库的构建方法、构建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4817439A (zh) * 2022-04-25 2022-07-29 南京泛在地理信息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全息地图建设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OHN P. WILSON等: "Adding Time into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Databases", THE HANDBOOK OF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CIENCE *
权鹏宇;车文刚;余任;周志元;: "云资源池探针的故障检测方法研究", 软件, no. 08 *
符杨;马媛;刘璐洁;唐征歧;屠聂华;: "海上风电机组分阶段预防性维修策略", 电力建设, no. 06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486029B (zh) 2023-11-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015388B1 (ko) 무인항공기와 지상용 3d라이다스캐너를 활용한 정사영상 3차원 포인트클라우드 db 구축기반 가상현실 공간 맵 제공시스템 및 제공방법
CN108986207B (zh) 一种基于真实路面数据的道路及沿线建筑仿真建模方法
KR100728377B1 (ko) 레이저 스캐너 및 무선인터넷을 이용한 변경된 지역시설물의 gis 실시간 업데이트 방법
US5528518A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llecting data used to form a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database
KR100529401B1 (ko) 합성 개구 레이더 영상을 이용한 수치표고자료 제작 장치및 그 방법
CN106646562A (zh) 高精度三维实景室内外一体化定位方法及装置
EP3639221B1 (en) Onscene command vision
CN111275757B (zh) 一种基于dem数据处理的伪卫星场地仿真布设方法
El-Ashmawy A comparison between analytical aerial photogrammetry, laser scanning, total station and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surveys for generation of digital terrain model
CN113820735A (zh) 位置信息的确定方法、位置测量设备、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5825067A (zh) 一种基于无人机的地质信息采集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
Yadav et al. Developing basic design and mathematical framework for a mobile mapping system—a case study using available sensors
CN116486029B (zh) 一种三维全息地理数据建立方法和装置
Grejner-Brzezinska et al. From Mobile Mapping to Telegeoinformatics
CN114817439B (zh) 一种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全息地图建设方法
Baeck et al. Drone based near real-time human detection with geographic localization
CN110069584A (zh) 一种基于移动端的信息采集和特征匹配的方法
CN109813321B (zh) 一种基于用户行为分析的室内地图绘制方法和系统
CN113239076A (zh) 一种基于三维影像的地理信息查询管理平台
KR100874425B1 (ko) 옥외 광고물 크기 측정 시스템 및 이를 이용한 옥외광고물의 크기 측정방법
Ubaidillah et al. Utilization of iPad Pro LiDAR and Low-Cost GNSS Ublox F9R for Data Collection of Road Assets in the Form of 3D Models
Rodarmel et al. Integrating lidar into the Community Sensor Model construct
Ponnapalli et al. Emerging Geospatial Technology Trends in Relation to City and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An Application Specific Analysis
CN116953758B (zh) 一种基于5g和北斗的卫生应急作业平台系统及方法
CN115790441B (zh) 一种市政部件数据提取方法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