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472596A - 可动触头部以及包括该可动触头部的直流继电器 - Google Patents

可动触头部以及包括该可动触头部的直流继电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472596A
CN116472596A CN202180073649.4A CN202180073649A CN116472596A CN 116472596 A CN116472596 A CN 116472596A CN 202180073649 A CN202180073649 A CN 202180073649A CN 116472596 A CN116472596 A CN 11647259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vable contact
yoke
contact
holder
co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8007364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柳政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S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S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S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LS Electric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64725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47259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16Magnetic circuit arrangements
    • H01H50/36Stationary parts of magnetic circuit, e.g. yok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54Contact arrangement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Contacts (AREA)
  • Arc-Extinguishing Devices That Are Switch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可动触头部以及包括该可动触头部的直流继电器。本发明实施例的可动触头部包括上部轭。上部轭形成抵消可动触头和固定触头之间产生的电磁斥力的磁力。上部轭包括:盖部,从上侧覆盖可动触头;以及臂部,与盖部连接,从两侧覆盖可动触头。臂部形成为具有比盖部小的厚度。在一实施例中,臂部的弯曲部形成为具有比盖部和延伸部短的长度。因此,上部轭的整体重量减小的同时,上部轭的面积增加,并且能够保持支撑部的厚度和长度。其结果,能够提高上部轭的磁力的强度、运转可靠性以及对振动或冲击的耐久性。

Description

可动触头部以及包括该可动触头部的直流继电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可动触头部以及包括该可动触头部的直流继电器,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具有既能够提高降低电磁斥力的能力,又能够提高动作可靠性的结构的可动触头部以及包括该可动触头部的直流继电器。
背景技术
直流继电器(Direct current relay)是利用电磁铁的原理来传递机械驱动或电流信号的装置。直流继电器也称为电子开闭器(Magnetic switch),通常被分类为电气电路开闭装置。
直流继电器可以接收外部的控制电源而运转。直流继电器包括可以被控制电源磁化(magnetize)的固定芯和可动芯。固定芯和可动芯位于与缠绕有复数个线圈的绕线筒相邻的位置。
若施加控制电源,则复数个线圈形成电磁场。固定芯和可动芯被所述电磁场磁化,从而在固定芯和可动芯之间产生电磁引力。
由于固定芯被固定,因此可动芯朝固定芯移动。在可动芯连接有轴构件的一侧。另外,轴构件的另一侧与可动触头连接。
若可动芯朝固定芯移动,则轴和与轴连接的可动触头也移动。通过所述移动,可动触头可以朝固定触头移动。当可动触头和固定触头接触时,直流继电器与外部的电源和负载通电。
参照图1和图2,现有技术的直流继电器1000包括框架部1100、触点部1200、致动器1300以及可动触点移动部1400。
框架部1100形成直流继电器1000的外形。在框架部1100内部形成有规定的空间,从而能够容纳触点部1200、致动器1300以及可动触点移动部1400。
当从外部施加控制电源时,致动器1300的绕线筒1320上缠绕的线圈1310生成电磁场。固定芯1330和可动芯1340被所述电磁场磁化。固定芯1330被固定,因此,可动芯1340和与可动芯1340相连接的可动轴1350朝固定芯1330移动。
此时,可动轴1350还与触点部1200的可动触点1220连接。因此,利用可动芯1340的移动,可动触点1220和固定触点1210接触而形成通电。
当解除控制电源的施加时,线圈1310不再形成电磁场。由此,可动芯1340和固定芯1330之间的电磁引力消失。随着可动芯1340的移动而被压缩的弹簧1360拉伸,可动芯1340以及与其连接的可动轴1350和可动触点1220向下侧移动。
所述可动触点1220结合于可动触点移动部1400。可动触点移动部1400构成为,随着可动芯1340的移动而沿上下方向移动。
可动触点移动部1400包括:支撑可动触点1220的可动触点支撑部1410;弹性支撑可动触点1220的弹性部1430。另外,在可动触点1220的上侧设置有可动触点盖部1420,所述可动触点盖部1420保护可动触点1220。
但是,在这样的现有技术的可动触点移动部1400中,可动触点1220仅由弹性部1430弹性支撑。即,未设置有用于防止可动触点1220从可动触点移动部1400脱离的额外的构件。
当固定触点1210和可动触点1220相接触时,随着电流通电而产生电磁斥力。所述斥力可以作用为,使可动触点1220从固定触点1210隔开。
在此情况下,在施加控制电源的情况下,直流继电器1000也不会通电,从而可能会成为误运转及故障的原因。
韩国授权专利文献第10-1216824号公开了一种能够防止可动触点和固定触点的分离的结构的直流继电器。具体而言,公开了一种用于抵消可动触点和固定触点之间产生的电磁斥力的额外的衰减磁铁与固定触点相邻设置的结构的直流继电器。
但是,这样的类型的直流继电器存在仅包括用于抵消电磁力的结构的限制。即,不易找出针对因电磁力不完全地抵消而在可动触点与固定触点任意地分离时用于防止这样的情形发生的对策。
韩国授权实用新型文献第20-0456811号公开了一种能够将与固定触点相邻配置的永久磁铁按所需的方向紧固的结构的直流继电器。具体而言,公开了一种在永久磁铁形成有槽,在容纳永久磁铁的外壳形成有凸出部,以使永久磁铁仅向所述槽和所述凸出部相咬合的方向容纳的结构的直流继电器。
但是,这样的类型的直流继电器也存在仅包括用于抵消电磁力的结构的限制。
更进一步,上述类型的直流继电器也未提出用于确保针对可动触点的移动的可靠性的方案。
韩国授权专利文献第10-1216824号(2012.12.28.)
韩国授权实用新型文献第20-0456811号(2011.11.21.)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结构的可动触头部以及包括该可动触头部的直流继电器。
首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确保运转可靠性的结构的可动触头部以及包括该可动触头部的直流继电器。
另外,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对振动和冲击的耐久性的结构的可动触头部以及包括该可动触头部的直流继电器。
另外,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有效地抵消固定触头和可动触头之间产生的电子斥力的结构的可动触头部以及包括该可动触头部的直流继电器。
另外,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简单地形成用于抵消固定触头和可动触头之间产生的电子斥力的形状的结构的可动触头部以及包括该可动触头部的直流继电器。
另外,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稳定地支撑可动触头的结构的可动触头部以及包括该可动触头部的直流继电器。
另外,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动触头、容纳可动触头的构件、用于抵消电磁斥力的构件之间的结合容易的结构的可动触头部以及包括该可动触头部的直流继电器。
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可动触头部,其中,包括:可动触头,与固定触头接触或隔开;上部轭,位于所述可动触头的一侧,包围所述可动触头的一部分,形成磁力;以及下部轭,位于所述可动触头的另一侧,支撑所述可动触头,形成磁力,所述上部轭包括:盖部,形成为具有规定的厚度的板形状,包围所述可动触头的一侧;以及臂部,与所述盖部连续,包围所述可动触头的另一侧,具有比所述盖部薄的厚度。
另外,所述可动触头部的所述可动触头可以形成为一方向的延伸长度比另一方向的延伸长度长,所述盖部可以形成为所述另一方向的延伸长度比所述一方向的延伸长度长,所述臂部可以与所述盖部的所述另一方向的端部连续。
另外,所述可动触头部的所述臂部设置有复数个,复数个所述臂部分别可以与所述盖部的所述另一方向的各个端部连续。
另外,所述可动触头部可以包括:上部减重槽,是由所述盖部的与所述臂部连续的端部和所述臂部包围而形成的空间。
另外,所述可动触头部的所述臂部与所述盖部连续的部分可以偏向所述可动触头配置,所述上部减重槽可以位于所述臂部的与所述可动触头相反的一侧。
另外,所述可动触头部的所述臂部与所述盖部连续的部分可以偏向配置为与所述可动触头相反,所述上部减重槽可以位于所述臂部的朝所述可动触头的一侧。
另外,所述可动触头部的所述臂部可以包括:弯曲部,与所述盖部连续,以向所述可动触头的放射状外侧凸出的方式呈弧形地形成,朝所述下部轭延伸;以及延伸部,与所述弯曲部连续,并且朝所述下部轭延伸。
另外,所述可动触头部的所述可动触头可以形成为一方向的延伸长度比另一方向的延伸长度长,所述弯曲部向所述另一方向延伸的长度可以比所述盖部和所述延伸部向所述另一方向延伸的长度短。
另外,所述可动触头部可以包括:上部减重槽,是由所述弯曲部的所述另一方向的各个端部、所述盖部以及所述延伸部包围而形成的空间。
另外,所述可动触头部的所述下部轭可以包括:支撑部,支撑所述可动触头,形成为板状;以及翼部,与所述支撑部连续,向与朝所述支撑部的方向相反的方向延伸。
另外,所述可动触头部的所述盖部的厚度可以形成为所述支撑部的厚度以下。
另外,所述可动触头部的所述臂部的厚度可以形成为所述翼部的厚度以下。
另外,所述可动触头部的所述上部轭的所述盖部和所述臂部的体积之和可以是所述下部轭的所述支撑部和所述翼部的体积之和以下。
另外,本发明提供一种直流继电器,其中,包括:固定触头,与外部的电源或负载通电;以及可动触头部,位于所述固定触头的下侧,向朝所述固定触头的方向和与朝所述固定触头的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所述可动触头部包括:可动触头,与所述固定触头接触或隔开;上部轭,位于所述可动触头的上侧,包围所述可动触头;以及下部轭,位于所述可动触头的下侧,支撑所述可动触头,所述上部轭和所述下部轭分别形成抵消所述固定触头和所述可动触头之间产生的电磁斥力的磁力,所述上部轭包括:盖部,包围所述可动触头部的上侧,形成为具有规定的厚度的板形状;以及臂部,与所述盖部的棱角连续,朝所述下部轭延伸并包围所述可动触头部的另一侧,形成为具有比所述盖部小的厚度。
另外,所述直流继电器的所述上部轭可以包括:上部减重槽,是由所述盖部的棱角和所述臂部包围而形成的空间。
另外,所述直流继电器的所述臂部可以以偏向上侧的方式与所述盖部的所述棱角连续,所述上部减重槽可以位于所述臂部的下侧。
另外,所述直流继电器的所述臂部可以以偏向下侧的方式与所述盖部的所述棱角连续,所述上部减重槽可以位于所述臂部的上侧。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实现如下的效果。
首先,上部轭包括盖部和臂部。盖部包围可动触头的上侧,臂部包围可动触头的前后方侧或左右侧。盖部和臂部分别形成为具有规定的厚度。在一实施例中,臂部的厚度可以形成为比盖部的厚度小。
因此,形成作为与盖部的厚度和臂部的厚度之差相应的空间的上部减重槽。上部轭的整体重量减小与上部减重槽的体积相应的体积的臂部重量。
其结果,能够减小上部轭和包括该上部轭的可动触头部的整体重量。由此,能够提高可动触头部以及包括该可动触头部的直流继电器的运转可靠性。
另外,通过上述的特征,上部轭和包括该上部轭的可动触头部的整体重量减小。由此,能够提高可动触头部以及包括该可动触头部的直流继电器的对振动和冲击的耐久性。
另外,上部轭的盖部的厚度形成为大于臂部的厚度。更进一步,盖部的长度和臂部的延伸部的长度形成为比臂部的弯曲部的长度长。盖部覆盖可动触头的上侧并形成磁力。另外,延伸部覆盖可动触头的前后侧或左右侧并形成磁力。
通过所形成的磁力,能够抵消固定触头和可动触头之间产生的电子斥力。
另外,随着臂部的厚度形成为小于盖部的厚度,在臂部和盖部结合的位置的附近形成有上部减重槽。盖部和臂部的部分中包围上部减重槽的部分向外部露出,从而能够增加上部轭的表面面积。
因此,即使在为了减小上部轭的重量而形成上部减重槽的情况下,盖部的厚度保持得更厚,上部轭的表面面积增加,因此能够保持上部轭形成的磁力的强度。
其结果,固定触头和可动触头之间产生的电磁斥力可以被上部轭形成的磁力充分地抵消。
另外,上部减重槽通过减小臂部的弯曲部的厚度而形成。即,即使没有额外的构件,也能够形成上部减重槽。
因此,在简单地形成上部轭的结构的同时形成上部减重槽,从而能够实现上述效果。
另外,盖部从上侧覆盖可动触头并形成磁力。另外,臂部包围可动触头的前后方侧或左右侧并形成磁力。
此时,盖部的厚度形成为位于下侧的下部轭的支撑部的厚度以上。即,盖部形成为等于或小于下部轭的支撑部的厚度。
更进一步,上部轭的整体体积、即盖部和臂部的体积之和形成为下部轭的整体体积、即支撑部和弯曲部的体积之和以下。
因此,位于下侧的下部轭的厚度和体积形成为位于上侧的上部轭的厚度和体积以上,从而构成可动触头部的各个构成要素可以被下部轭稳定地支撑。
另外,在一实施例中,在可动触头部的各个构成要素可以设置有结合部。具体而言,在上部轭设置有上部结合部,在轴保持件设置有保持件结合部。在可动触头设置有触头结合部,在下部轭设置有下部结合部。各个结合部与其他结合部进行插入结合,从而能够防止各个构成要素的晃动。
由此,可动触头部的各个构成要素可以容易且稳定地结合。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直流继电器的剖视图。
图2是设置于图1的直流继电器的可动触点移动部的立体图。
图3是示出本发明实施例的直流继电器的立体图。
图4是示出图3的直流继电器的构成的A-A'线剖视图。
图5是示出图3的直流继电器的构成的B-B'线剖视图。
图6是示出本发明实施例的可动触头部的立体图。
图7是示出图6的可动触头部的主视图。
图8是示出图6的可动触头部的C-C'线剖视图。
图9是示出图6的可动触头部的侧视图。
图10是示出设置于图6的可动触头部的上部轭的立体图。
图11是示出图10的上部轭的侧视图。
图12是示出图10的上部轭的D-D'线剖视图。
图13是示出图10的上部轭的主视图。
图14是示出图10的上部轭的E-E'线剖视图。
图15是示出图10的上部轭的俯视图。
图16是示出图10的上部轭的仰视图。
图17是示出设置于图6的可动触头部的轴保持件的立体图。
图18是示出图17的轴保持件的侧视图。
图19是示出图17的轴保持件的F-F'线剖视图。
图20是示出图17的轴保持件的主视图。
图21是示出图17的轴保持件的G-G'线剖视图。
图22是示出图17的轴保持件的俯视图。
图23是示出图17的轴保持件的仰视图。
图24是示出设置于图6的可动触头部的可动触头的立体图。
图25是示出图24的可动触头部的侧视图。
图26是示出图24的可动触头部的H-H'线剖视图。
图27是示出图24的可动触头部的主视图。
图28是示出图24的可动触头部的I-I'线剖视图。
图29是示出图24的可动触头部的俯视图。
图30是示出图24的可动触头部的仰视图。
图31是示出图24的可动触头部的变形例的立体图。
图32是示出设置于图6的可动触头部的下部轭的立体图。
图33是示出图32的下部轭的主视图。
图34是示出图32的下部轭的J-J'线剖视图。
图35是示出图32的下部轭的侧视图。
图36是示出图32的下部轭的K-K'线剖视图。
图37是示出图32的下部轭的俯视图。
图38是示出图32的下部轭的仰视图。
图39是示出本发明实施例的可动触头部结合的过程的分解立体图。
图40是示出本发明实施例的可动触头部结合的过程的分解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可动触头部40以及包括该可动触头部40的直流继电器1。
在以下的说明中,为了更加明确本发明的特征,可能会省去对一部分结构元件的说明。
1.术语的定义
当提及某个构成要素“连接”或“连结”于另一构成要素时,应理解为可能是直接连接于或连结于该另一构成要素,但也可能在它们中间存在其他构成要素。
当提及某个构成要素“直接连接”或“直接连结”于另一构成要素时,应理解为在它们之间不存在其他构成要素。
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本说明书中所使用的单数的表述包括复数的表述。
在以下的说明中使用的术语“磁化(magnetize)”表示某一物体在磁场内显示出磁性的现象。
在以下的说明中使用的术语“通电(electric current)”表示两个以上的构件进行电连接的状态。
在以下的说明中使用的术语“左侧”、“右侧”、“上侧”、“下侧”、“前方侧”以及“后方侧”可以参照图3和图6所示的坐标系加以理解。
2.本发明实施例的直流继电器1的构成的说明
参照图3至图5,本发明实施例的直流继电器1包括框架部10、开闭部20以及芯部30。
另外,参照图6至图38,本发明实施例的直流继电器1包括可动触头部40。
本发明实施例的可动触头部40可以通过其结构和形状的变更来提高降低电磁斥力的能力。同时,本发明实施例的可动触头部40还可以提高其动作可靠性。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直流继电器1的各个构成,并单独说明可动触头部40。
(1)框架部10的说明
框架部10形成直流继电器1的外侧。在框架部10的内部形成有规定的空间。在所述空间可以容纳有用于执行使直流继电器1施加或断开从外部传递的电流的功能的各种装置。
即、框架部10起到一种壳体的功能。
框架部10可以由合成树脂等绝缘性材料形成。这是为了防止框架部10的内部和外部被任意地通电。
在图示的实施例中,框架部10包括上部框架11、下部框架12以及支撑板13。
上部框架11形成框架部10的上侧。在上部框架11的内部形成有规定的空间。所述空间与形成在下部框架12的内部的空间连通。
在上部框架11的内部空间可以容纳有开闭部20和可动触头部40。
上部框架11可以与下部框架12结合。在上部框架11和下部框架12之间的空间可以设置有支撑板13。
开闭部20的固定触头22位于上部框架11的一侧,在图示的实施例中为上侧。固定触头22的一部分向上部框架11的上侧露出,从而可以与外部的电源或负载可通电地连接。
为此,在上部框架11的上侧可以形成有供固定触头22贯穿结合的贯通孔。
下部框架12形成框架部10的下侧。在下部框架12的内部形成有规定的空间。在下部框架12的内部空间可以容纳有芯部30。所述空间与形成在上部框架11的内部的空间连通。
下部框架12可以与上部框架11结合。在下部框架12和上部框架11之间的空间可以设置有支撑板13。
支撑板13位于上部框架11和下部框架12之间。
支撑板13使上部框架11和下部框架12以物理方式隔开。
支撑板13可以由磁性体形成。因此,支撑板13可以与芯部30的轭33一起形成磁路(magnetic circuit)。通过所述磁路,可以形成用于使可动芯32朝固定芯31移动的驱动力。
在支撑板13的中心部形成有贯通孔(未图示)。轴38以能够沿上下方向移动的方式贯穿结合于所述贯通孔(未图示)。
因此,在可动芯32向朝固定芯31的方向或从固定芯31隔开的方向移动的情况下,轴38和连接于轴38的可动触头部40也可以朝相同的方向一起移动。
(2)开闭部20的说明
开闭部20根据芯部30的动作来允许或断开电流的通电。具体而言,可以通过开闭部20来使固定触头22和可动触头300接触或隔开,以允许或断开电流的通电。
开闭部20容纳于上部框架11的内部空间。开闭部20可以通过支撑板13来与芯部30和可动芯32以电方式和物理方式隔开。
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开闭部20包括电弧腔室21、固定触头22以及密封(sealing)构件23。
虽未图示,但是在电弧腔室21的外侧可以设置有用于形成电弧的路径的磁铁构件。所述磁铁构件可以在电弧腔室21的内部形成磁场,从而产生形成所产生的电弧的路径的电磁力。
电弧腔室21在内部空间对随着固定触头22和可动触头300隔开而产生的电弧(arc)进行灭弧(extinguish)。为此,也可以将电弧腔室21称作“电弧灭弧部”。
电弧腔室21以密闭方式容纳固定触头22和可动触头300。即,固定触头22和可动触头300容纳于电弧腔室21的内部。因此,固定触头22和可动触头300隔开而产生的电弧不会任意地向外部流出。
在电弧腔室21的内部可以填充有灭弧用气体。灭弧用气体对所产生的电弧进行灭弧,并且使其经由预设定的路径排出到直流继电器1的外部。为此,在包围电弧腔室21的内部空间的壁体可以贯穿形成有连通孔(未图示)。
电弧腔室21可以由绝缘性材料形成。另外,电弧腔室21可以由具有高耐压性和高耐热性的材料形成。这是因为所产生的电弧为高温高压的电子的流动。在一实施例中,电弧腔室21可以由陶瓷(ceramic)材料形成。
在电弧腔室21的上侧可以形成有复数个贯通孔。在所述贯通孔中的每一个贯穿结合有固定触头22。
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固定触头22包括左侧的第一固定触头和右侧的第二固定触头而共设置有两个。由此,形成在电弧腔室21的上侧的贯通孔也可以形成有两个。
如果固定触头22贯穿结合于所述贯通孔,则所述贯通孔被密闭。即,固定触头22密闭结合于所述贯通孔。由此,所产生的电弧不能通过所述贯通孔排出到外部。
电弧腔室21的下侧可以被开放。在电弧腔室21的下侧接触有密封构件23。即,电弧腔室21的下侧被密封构件23密闭。
由此,电弧腔室21可以与上部框架11的外侧空间以电方式和物理方式隔开。
在电弧腔室21中被灭弧的电弧经由预设定的路径排出到直流继电器1的外部。在一实施例中,被灭弧的电弧可以经由所述连通孔(未图示)排出到电弧腔室21的外部。
固定触头22通过与可动触头300接触或隔开来施加或断开直流继电器1的内部和外部的通电。
具体而言,如果固定触头22与可动触头300接触,则直流继电器1的内部和外部可以通电。相反,如果固定触头22与可动触头300分离,则直流继电器1的内部和外部的通电被断开。
顾名思义,固定触头22不会移动。即,固定触头22固定结合于上部框架11和电弧腔室21。因此,固定触头22和可动触头300的接触和隔开通过可动触头300的移动来实现。
固定触头22的一侧端部,图示的实施例中的上侧端部向上部框架11的外侧露出。电源或负载分别可通电地连接于所述一侧端部。
固定触头22可以设置有复数个。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固定触头22包括左侧的第一固定触头和右侧的第二固定触头而共设置有两个。
第一固定触头从可动触头300的长度方向的中心偏向一侧,图示的实施例中的左侧配置。另外,第二固定触头从可动触头300的长度方向的中心偏向另一侧,图示的实施例中的右侧配置。
电源可以可通电地连接于第一固定触头和第二固定触头中的任一个。另外,负载可以可通电地连接于第一固定触头和第二固定触头中的另一个。
固定触头22的另一侧端部,图示的实施例中的下侧端部朝可动触头300延伸。
如果可动触头300向朝固定触头22的方向,图示的实施例中的上侧移动,则所述下侧端部与可动触头300接触。由此,直流继电器1的外部和内部可以通电。
固定触头22的所述下侧端部位于电弧腔室21的内部。
在控制电源被断开的情况下,可动触头300可以通过芯部30的复位弹簧36的弹性力而从固定触头22隔开。
此时,随着固定触头22和可动触头300隔开,在固定触头22和可动触头300之间产生电弧。所产生的电弧可以被电弧腔室21内部的灭弧用气体熄灭并排出到外部。
密封构件23阻断电弧腔室21与上部框架11内部的空间的任意连通。密封构件23与支撑板13一起密闭电弧腔室21的下侧。
具体而言,密封构件23的上侧与电弧腔室21的下侧结合。另外,密封构件23的放射状内侧与绝缘板(未标注附图标记)的外周结合,密封构件23的下侧与支撑板13结合。
由此,在电弧腔室21产生的电弧和被灭弧用气体熄灭的电弧不会从上部框架11的内部空间任意流出。
另外,密封构件23可以阻断缸筒37的内部空间和框架部10的内部空间的任意连通。
(3)芯部30的说明
芯部30根据控制电源的施加使可动触头部40向上侧移动。另外,在解除控制电源的施加的情况下,芯部30使可动触头部40重新向下侧移动。
芯部30可以通过与外部的控制电源(未图示)可通电地连接来接收控制电源。
芯部30位于开闭部20的下侧。另外,芯部30容纳于下部框架12的内部。芯部30和开闭部20可以被绝缘板(未标注附图标记)和支撑板13以电方式、物理方式隔开。
在芯部30和开闭部20之间配置有可动触头部40。可动触头部40可以通过芯部30施加的驱动力来移动。由此,可动触头300和固定触头22接触,从而可以使直流继电器1通电。
在图示的实施例中,芯部30包括固定芯31、可动芯32、轭33、绕线筒34、线圈35、复位弹簧36、缸筒37、轴38以及弹性构件39。
固定芯31被在线圈35产生的磁场磁化(magnetize)而产生电磁引力。在所述电磁引力的作用下,可动芯32朝固定芯31移动(图2和图3中的上侧方向)。
固定芯31不会移动。即,固定芯31固定结合于支撑板13和缸筒37。
固定芯31可以设置为被磁场磁化而能够产生电磁力的任意的形态。在一实施例中,固定芯31可以由磁性体材料形成,或者可以由永久磁铁或电磁铁等构成。
固定芯31的一部分容纳于缸筒37内部的上侧空间。另外,固定芯31的外周与缸筒37的内周接触。
固定芯31位于支撑板13和可动芯32之间。
在固定芯31的中心部形成有贯通孔(未图示)。轴38以能够上下移动的方式贯穿结合于所述贯通孔(未图示)。
固定芯31位于与可动芯32隔开规定距离的位置。因此,可动芯32能够朝固定芯31移动的距离可以被限定为所述规定距离。为此,可以将所述规定距离定义为“可动芯32的移动距离”。
固定芯31的下侧与复位弹簧36的一侧端部,图示的实施例中的上侧端部接触。如果可动芯32因固定芯31被磁化而向上侧移动,则复位弹簧36被压缩并存储恢复力。
由此,如果固定芯31的磁化因解除控制电源的施加而结束,则可动芯32可以在所述恢复力的作用下重新向下侧复位。
如果施加控制电源,则可动芯32在固定芯31生成的电磁引力的作用下朝固定芯31移动。
随着可动芯32的移动,与可动芯32结合的轴38向朝固定芯31的方向,图示的实施例中的上侧移动。另外,随着轴38移动,与轴38结合的可动触头部40向上侧移动。
由此,固定触头22和可动触头300接触,从而可以使直流继电器1与外部的电源或负载通电。
可动芯32可以设置为能够接收由电磁力产生的引力的任意的形态。在一实施例中,可动芯32可以由磁性体材料形成,或者可以由永久磁铁或电磁铁等构成。
可动芯32容纳于缸筒37的内部。另外,可动芯32可以在缸筒37的内部沿缸筒37的高度方向,图示的实施例中的上下方向移动。
具体而言,可动芯32可以向朝固定芯31的方向和从固定芯31远离的方向移动。
可动芯32与轴38结合。可动芯32可以与轴38一体地移动。如果可动芯32向上侧或下侧移动,则轴38也向上侧或下侧移动。由此,可动触头300也向上侧或下侧移动。
可动芯32位于固定芯31的下侧。可动芯32与固定芯31隔开规定距离。如上所述,所述规定距离是可动芯32能够沿上下方向移动的距离。
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可动芯32具有圆形的截面,并且是沿一方向,图示的实施例中的上下方向延伸形成的圆筒形状。可动芯32可以是可升降地容纳于缸筒37并能够向朝固定芯31的方向或与朝固定芯31的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的任意的形状。
轭33随着控制电源的施加而形成磁路(magnetic circuit)。轭33形成的磁路可以调节线圈35形成的磁场的方向。
由此,如果施加控制电源,则线圈35可以生成使可动芯32朝固定芯31移动的方向的磁场。轭33可以由可通电的导电性材料形成。
轭33容纳于下部框架12的内部。轭33包围线圈35。线圈35可以以与轭33的内周面隔开规定距离的方式容纳于轭33的内部。
在轭33的内部容纳有绕线筒34。即,沿着从下部框架12的外周朝放射状内侧的方向依次配置有轭33、线圈35以及缠绕线圈35的绕线筒34。
轭33的上侧与支撑板13接触。另外,轭33的外周可以与下部框架12的内周接触,或者可以位于从下部框架12的内周隔开规定距离的位置。
在绕线筒34上缠绕有线圈35。绕线筒34容纳于轭33的内部。
绕线筒34可以包括:平板状的上部和下部;以及沿长度方向延伸形成并连接所述上部和下部的圆筒形的柱体部。即,绕线筒34呈线轴(bobbin)形状。
绕线筒34的上部与支撑板13的下侧接触。在绕线筒34的柱体部缠绕有线圈35。缠绕线圈35的厚度可以形成为等于或小于绕线筒34的上部和下部的直径。
在绕线筒34的柱体部贯穿形成有沿长度方向延伸的中空部。在所述中空部可以容纳有缸筒37。绕线筒34的柱体部可以配置为具有与固定芯31、可动芯32以及轴38相同的中心轴。
线圈35通过被施加的控制电源来产生磁场。在线圈35产生的磁场的作用下,固定芯31可以被磁化而向可动芯32施加电磁引力。
线圈35缠绕在绕线筒34上。具体而言,线圈35缠绕在绕线筒34的柱体部,并且层叠在所述柱体部的放射状外侧。线圈35容纳于轭33的内部。
如果施加控制电源,则线圈35形成磁场。此时,可以通过轭33来控制线圈35生成的磁场的强度或方向等。固定芯31被线圈35生成的磁场磁化。
如果固定芯31被磁化,则可动芯32承受朝固定芯31的方向的电磁力、即引力。由此,可动芯32向朝固定芯31的方向,图示的实施例中的上侧移动。
复位弹簧36弹性支撑可动芯32和固定芯31。复位弹簧36位于可动芯32和固定芯31之间。
复位弹簧36与可动芯32接触。具体而言,复位弹簧36的朝可动芯32的一侧端部,图示的实施例中的下侧端部与可动芯32的顶面接触。
复位弹簧36的朝固定芯31的另一侧端部,图示的实施例中的上侧端部容纳于固定芯31的内部。即,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复位弹簧36的一部分容纳于形成在固定芯31的中心轴的放射状外侧的中空部。复位弹簧36的上侧端部与从上侧包围固定芯31的所述中空部的固定芯31的一面接触。
复位弹簧36可以设置为能够变形并存储弹性力(即、恢复力),并且能够将所存储的弹性力传递给其他构件的任意的形态。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复位弹簧36设置为沿上下方向延伸并在内部贯穿形成有中空部的螺旋弹簧(coil spring)的形态。
复位弹簧36与轴38结合。具体而言,轴38贯穿结合于形成在复位弹簧36的内部的所述中空部。
如果可动芯32朝固定芯31上升,则复位弹簧36在可动芯32和固定芯31之间被压缩并存储弹性力。如果可动芯32因施加于线圈35的电流被断开而转换为未被磁化的状态,则复位弹簧36拉伸并使可动芯32下降。
缸筒37容纳固定芯31、可动芯32、复位弹簧36以及轴38。可动芯32和轴38可以在缸筒37的内部朝上侧和下侧方向移动。
缸筒37位于形成在绕线筒34的柱体部的中空部。缸筒37的上侧端部与支撑板13的下侧面接触。
缸筒37的侧面与绕线筒34的柱体部的内周面接触。缸筒37的上侧开口部可以被固定芯31密闭。
缸筒37的下侧面可以与下部框架12的内表面接触。可动芯32朝下侧方向移动的距离可以被所述接触限制。
轴38分别与可动芯32和可动触头部40结合。轴38将可动芯32的升降传递给可动触头部40。由此,如果可动芯32朝固定芯31上升,则轴38和可动触头部40的其他构成要素也一起上升。
其结果,可动触头300与固定触头22接触,使得直流继电器1可以与外部的电源或负载可通电地连接。
轴38在可动触头部40和可动芯32之间延伸形成。在图示的实施例中,轴38的朝可动触头部40的一侧,图示的实施例中的上侧端部与可动触头部40结合。
另外,轴38的朝可动芯32的另一侧,图示的实施例中的下侧端部贯穿结合于可动芯32。在图示的实施例中,轴38呈具有圆形的截面并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圆柱形状。
轴38可以根据与其结合的构件和直径的大小来划分为复数个部分。在图示的实施例中,轴38可以划分为:头部,与可动触头部40结合,具有相对更大的直径;以及其余部分,与可动芯32结合,具有相对更小的直径。
轴38和可动芯32可以固定结合。在一实施例中,轴38和可动芯32可以熔接结合。
另外,轴38和可动触头部40可以固定结合。在图示的实施例中,轴38的所述头部插入结合于可动触头部40的保持件结合部500内部的空间。
弹性构件39弹性支撑可动触头300。如果芯部30运转而使可动触头300与固定触头22接触,则在可动触头300和固定触头22之间可以产生电斥力。
此时,弹性构件39从下侧弹性支撑可动触头300。因此,即使存在所述电斥力,也能够防止可动触头300和固定触头22的任意隔开。
弹性构件39可以设置为能够通过变形来存储恢复力并将所存储的恢复力传递给其他构成要素的任意的形态。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弹性构件39由螺旋弹簧(coil spring)构成。另外,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弹性构件39在可动触头300和保持件结合部500之间、即上下方向上延伸。
弹性构件39位于可动触头300的下侧。弹性构件39的上侧端部与可动触头300的下侧面接触。弹性构件39的下侧端部与保持件结合部500的上侧面接触。
弹性构件39容纳在由可动触头300、轴保持件200以及保持件结合部500包围的空间。具体而言,弹性构件39的上侧被可动触头300和轴保持件200包围。另外,弹性构件39的外周、即图示的实施例中的前方侧和后方侧被轴保持件200包围。更进一步,弹性构件39的下侧被保持件结合部500包围。
在弹性构件39的内部形成有中空部。所述中空部沿弹性构件39延伸的方向,图示的实施例中的上下方向贯穿形成。在所述中空部贯穿插入有支撑棒600。
因此,弹性构件39在支撑棒600的作用下,不会从由轴保持件200、可动触头300以及保持件结合部500包围的空间任意脱离。
3.本发明实施例的可动触头部40的说明
重新参照图4和图5,本发明实施例的直流继电器1包括可动触头部40。
可动触头部40通过上述的芯部30的运转来向朝固定触头22的方向或与朝固定触头22的方向相反的方向升降。由此,直流继电器1可以与外部的电源或负载通电或通电被断开。
尤其,本发明实施例的可动触头部40可以通过变更上部轭100和下部轭400的结构来稳定地保持固定触头22和可动触头300的接触状态。
具体而言,如果芯部30运转而使固定触头22和可动触头300接触,则通电的电流在两个触头22、300之间产生电磁斥力。此时,上部轭100和下部轭400分别产生抵消所述电磁斥力的磁力。
本发明实施例的可动触头部40可以在极大化用于抵消所述电磁斥力的磁力同时确保可动触头部40的运转可靠性。
另外,本发明实施例的可动触头部40可以稳定地保持形成的结合状态。这是通过设置于后述的各个构成要素的结合部130、230、330、430来实现的。
以下,参照图6至图38详细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可动触头部40。
在图6至图9所示的实施例中,可动触头部40包括上部轭100、轴保持件200、可动触头300、下部轭400、保持件结合部500以及支撑棒600。
另外,在图示的实施例中,上部轭100、轴保持件200、可动触头300、下部轭400以及保持件结合部500可以从上侧朝下侧依次层叠。
另外,支撑棒600贯穿结合于上部轭100、轴保持件200、可动触头300以及下部轭400。
此时,如图8所示,各个结合部130、230、330、430彼此结合,从而能够牢固地保持上部轭100、轴保持件200、可动触头300、下部轭400以及保持件结合部500的结合状态。
(1)上部轭100的说明
参照图10至图16,本发明实施例的可动触头部40包括上部轭100。
上部轭100抵消被施加控制电源而固定触头22和可动触头300接触产生的电斥力、即电磁斥力。若施加控制电源,则上部轭100被磁化而产生吸引力(attractive force)。
上部轭100配置成从可动触头300的一侧覆盖可动触头300。在图示的实施例中,上部轭100位于轴保持件200的上侧,并配置成隔着轴保持件200与可动触头300和下部轭400相对。
即,上部轭100位于可动触头部40的外侧,并且位于最上侧。
上部轭100包围可动触头300的一部分。在图示的实施例中,上部轭100包围可动触头300的上侧、前方侧以及后方侧。
上部轭100与轴保持件200结合。具体而言,上部轭100的上部结合部130与轴保持件200的保持件结合部230结合。另外,支撑棒600分别贯穿结合于上部轭100和轴保持件200,从而可以使上部轭100和轴保持件200结合。
上部轭100配置成与下部轭400相对。具体而言,上部轭100配置成隔着轴保持件200和可动触头300与下部轭400相对。
上部轭100可以被磁化而形成电磁吸引力。上部轭100形成的电磁吸引力可以传递到下部轭400,从而将下部轭400和安置于下部轭400的可动触头300朝固定触头22施压。
由此,在固定触头22和可动触头300之间产生的电磁斥力可以被所述电磁吸引力抵消。其结果,能够稳定地保持固定触头22和可动触头300之间的接触状态。
上部轭100可以设置为能够随着电流的施加或磁场的施加而被磁化并与下部轭400形成电磁吸引力的任意的形态。
在图示的实施例中,上部轭100包括盖部110、臂部120、上部结合部130以及上部减重槽140。
盖部110形成上部轭100的外形的一部分。盖部110包围轴保持件200和可动触头300的一部分,图示的实施例中的上侧部分。
盖部110包围上部空间S1的一部分。在图示的实施例中,盖部110的下侧空间可以被定义为上部空间S1。在上部空间S1可以配置有轴保持件200和可动触头300。
在图示的实施例中,盖部110形成为具有左右方向的长度大于前后方向的长度的矩形截面并具有上下方向的高度的长方体形状或矩形板状。盖部110的形状可以根据轴保持件200和可动触头300的形状而变更。
盖部110形成为具有规定的厚度。即,如图11所示,盖部110形成为具有与第一上部幅度UW1相应的厚度。此时,盖部110的第一上部幅度UW1可以形成为大于作为臂部120的厚度的第二上部幅度UW2。
盖部110形成为具有规定的幅度。即,如图15和图16所示,盖部110的幅度、即左右方向的长度可以被定义为第一上部宽度UB1。此时,盖部110的第一上部宽度UB1可以形成为大于作为臂部120中的弯曲部121的幅度的第二上部宽度UB2。
稍后,对所述结构的效果进行详细的说明。
在盖部110的内部形成有上部贯通孔111。上部贯通孔111是供支撑棒600贯穿结合的空间。上部贯通孔111沿盖部110的厚度方向,图示的实施例中的上下方向贯穿形成。
在图示的实施例中,上部贯通孔111形成为具有圆形的截面。上部贯通孔111的形状可以根据支撑棒600的形状而变更。
在盖部110的表面中彼此相对的一对表面配置有上部结合部130。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在盖部110的上侧面形成有上部结合部130的上部凸起131。另外,在盖部110的下侧面形成有上部结合部130的上部槽132。
盖部110更长地延伸的方向上的各个棱角,图示的实施例中的前后方向的各个棱角与臂部120连续。
臂部120包围轴保持件200和可动触头300的另一部分。在图示的实施例中,臂部120包围轴保持件200和可动触头300的前方侧和后方侧。
臂部120包围上部空间S1的另一部分。在图示的实施例中,臂部120包围上部空间S1的前方侧和后方侧。
臂部120与盖部110连续。另外,臂部120可以设置有复数个。复数个臂部120可以在彼此不同的位置与盖部110连续。在图示的实施例中,臂部120设置有两个,分别与盖部110长长地延伸的方向、即前后方向上的各个棱角连续。
臂部120形成为具有规定的厚度。即,如图11所示,臂部120形成为具有与第二上部幅度UW2相应的厚度。此时,臂部120的第二上部幅度UW2可以形成为小于作为盖部110的厚度的第一上部幅度UW1。
即,臂部120形成为具有比盖部110薄的厚度。因此,臂部120和盖部110的结合位置可以多样地形成。
即,在图11的(a)所示的实施例中,臂部120以偏向盖部110的前后方向上的各个端部的下侧的方式与盖部110结合。即,在所述实施例中,臂部120的弯曲部121的下侧面和盖部110的下侧面可以位于相同的平面上。
在所述实施例中,可以理解为,在臂部120中,其外周的位置从放射状外侧朝内侧移动。即,盖部110的上侧面位于比臂部120的上侧面更靠上侧的位置。
此时,为了减小臂部120的重量和体积而形成的上部减重槽140可以定义为,由盖部110的前后方向上的各个面和臂部120的上侧面包围的空间。
在图11的(b)所示的实施例中,臂部120以偏向盖部110的前后方向上的各个端部的上侧的方式与盖部110结合。即,在所述实施例中,臂部120的弯曲部121的上侧面和盖部110的上侧面可以位于相同的平面上。
在所述实施例中,可以理解为,在臂部120中,其内周的位置从放射状内侧朝外侧移动。即,盖部110的下侧面位于比臂部120的弯曲部121的下侧面更靠下侧的位置。
此时,为了减小臂部120的重量和体积而形成的上部减重槽140可以定义为,由盖部110的前后方向上的各个面和臂部120的弯曲部121的下侧面包围的空间。
在图示的实施例中,臂部120包括弯曲部121和延伸部122。
弯曲部121是臂部120与盖部110连续的部分。弯曲部121从盖部110的两侧棱角,图示的实施例中的前后方向上的各个棱角向下侧延伸。
弯曲部121以规定的曲率朝放射状外侧凸出的方式呈弧形地形成。在图示的实施例中,位于前方侧的弯曲部121朝前方的上侧呈弧形地形成,而位于后方侧的弯曲部121朝后方的上侧呈弧形地形成。
在一实施例中,弯曲部121的所述曲率可以形成为与轴保持件200的垂直部220的第一弯曲部221的曲率相同。
弯曲部121形成为具有规定的中心角。即,弯曲部121形成为具有其中心位于上部空间S1的圆弧(arc)形状的截面。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中心角可以是直角。
弯曲部121形成为具有规定的幅度。即,如图15和图16所示,弯曲部121的幅度、即左右方向的长度可以被定义为第二上部宽度UB2。此时,弯曲部121的第二上部宽度UB2可以形成为小于作为盖部110或延伸部122的幅度的第一上部宽度UB1。
弯曲部121中与盖部110相反的端部,图示的实施例中的下侧端部与延伸部122连续。
延伸部122与弯曲部121连续,并且向弯曲部121延伸的方向,图示的实施例中的下侧延伸。延伸部122包围轴保持件200的其余一部分,图示的实施例中的前方侧和后方侧。
延伸部122与弯曲部121形成规定的角度并延伸。在一实施例中,延伸部122可以向垂直下方延伸。
延伸部122形成为具有规定的幅度。即,如图15和图16所示,延伸部122的幅度、即左右方向的长度可以被定义为第一上部宽度UB1。此时,延伸部122的第一上部宽度UB1可以形成为大于作为弯曲部121的幅度的第二上部宽度UB2。
相较于弯曲部121,延伸部122从下侧包围轴保持件200和可动触头300。由此,能够稳定地保持上部轭100和轴保持件200的结合状态。
上部结合部130是上部轭100与轴保持件200结合的部分。具体而言,上部结合部130与轴保持件200的保持件结合部230结合。
上部结合部130可以设置有复数个。在图示的实施例中,上部结合部130设置有两个,分别位于盖部110的前后方向。另外,在图示的实施例中,上部结合部130配置为彼此隔开并隔着上部贯通孔111彼此相对。
换言之,复数个上部结合部130沿盖部110更长地延伸的方向彼此隔开配置。复数个上部结合部130分别与复数个保持件结合部230结合。
因此,上部轭100和轴保持件200在复数个位置上结合,从而能够稳定地保持其结合状态。
在图示的实施例中,上部结合部130包括上部凸起131和上部槽132。
上部凸起131位于盖部110的与轴保持件200相反的一侧面,图示的实施例中的上侧面。上部凸起131从盖部110的所述一侧面向上侧凸出形成。
上部凸起131的形状可以根据上部槽132的形状而变更。这是因为,上部凸起131是在上部槽132的冲压加工过程中凸出而形成的。
在图示的实施例中,上部凸起131形成为具有圆形的截面并具有上下方向的厚度的圆盘形状。在所述实施例中,上部凸起131的截面的中心可以与上部槽132的截面的中心在上下方向上配置在相同的轴上。
另外,上部凸起131的厚度可以与上部槽132的厚度相对应。在一实施例中,上部凸起131的厚度可以与上部槽132的厚度相同。
上部槽132位于盖部110的朝轴保持件200的另一侧面,图示的实施例中的下侧面。上部槽132在盖部110的所述另一侧面凹陷形成。
如上所述,上部槽132的位置和形状可以与上部凸起131的位置和形状相对应。
轴保持件200的保持件凸起231插入结合于上部槽132。由此,上部轭100和轴保持件200可以结合。
为了上部轭100和轴保持件200的稳定的结合,上部槽132可以与保持件凸起231的形状相对应地形成。
即,在图示的实施例中,上部槽132具有圆形的截面且以向上侧凹陷规定距离的方式形成。另外,保持件凸起231也具有圆形的截面且朝上部轭100凸出形成(参照图8)。
此时,上部槽132的截面的直径可以形成为保持件凸起231的截面的直径以上。另外,上部槽132凹陷形成的距离可以是保持件凸起231凸出形成的长度以上。
因此,保持件凸起231可以稳定地结合于上部槽132。在一实施例中,上部槽132形成为具有与保持件凸起231相同的直径和深度,从而保持件凸起231可以嵌入结合于上部槽132。
上部减重槽140可以定义为由盖部110和臂部120包围形成的空间中位于外侧的空间。上部减重槽140是臂部120的厚度减小而形成的空间。
上部减重槽140是由盖部110和臂部120的厚度之差形成的。即,上部减重槽140是随着臂部120的第二上部幅度UW2形成为小于盖部110的第一上部幅度UW1而被定义的。
因此,与盖部110和臂部120的厚度相同的情况相比,上部轭100的体积和重量减小上部减重槽140的体积和与所述体积相对应的体积的臂部120的重量。
上部减重槽140可以形成有复数个。复数个上部减重槽140可以分别位于靠近复数个臂部120的位置。在图示的实施例中,上部减重槽140分别形成在前方侧和后方侧。
上部减重槽140可以形成为具有规定的厚度。在图11所示的实施例中,上部减重槽140形成为具有与第一上部幅度UW1和第二上部幅度UW2之差相应的厚度。
上部减重槽140可以形成为具有规定的幅度。在图15和图16所示的实施例中,上部减重槽140形成为具有与第一上部宽度UB1相应的幅度。
上部减重槽140可以与上部空间S1连通。在图示的实施例中,上部减重槽140的左侧端部和右侧端部与上部空间S1连通。可以理解为,所述左侧端部和右侧端部形成为与第一上部宽度UB1和第二上部宽度UB2之差相对应的幅度。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上部轭100中,臂部120的体积和重量减小上部减重槽140的体积和与其相应的体积的臂部120的重量。
由此,能够提高上部轭100的动作性能。另外,可以增强对随着直流继电器1运转而产生的振动和冲击的耐久性。
另一方面,作为上部轭100的一个作用的减小电磁斥力的效果可以随着上部轭100的体积或幅度等变大而提高。
为此,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上部轭100中,作为盖部110的厚度的第一上部幅度UW1的长度形成为大于作为臂部120的弯曲部121的厚度的第二上部幅度UW2。即,盖部110形成为具有足以形成电磁吸引力的厚度。
另外,臂部120的延伸部122形成为具有与作为盖部110的幅度的第一上部宽度UB1相应的幅度,并且向下侧充分延伸而足以在前方侧和后方侧包围可动触头300。
因此,本发明实施例的上部轭100通过减小其重量来能够提高动作性能以及对振动和冲击的耐久性,同时还能够使减小电磁斥力的效果极大化。
(2)轴保持件200的说明
参照图17至图23,本发明实施例的可动触头部40包括轴保持件200。
轴保持件200包围可动触头300的一部分。另外,轴保持件200与保持件结合部500结合,其结果,与轴38结合。
在轴保持件200的内部形成有空间。在所述空间容纳有可动触头300和下部轭400。形成在轴保持件200的内部的所述空间可以被定义为保持件空间S2。
轴保持件200位于上部轭100和可动触头300之间。即,轴保持件200位于上部轭100的下侧和可动触头300的上侧。
轴保持件200与上部轭100结合。具体而言,上部轭100的上部结合部130和轴保持件200的保持件结合部230结合,由此可以使上部轭100和轴保持件200结合。
此时,轴保持件200的上侧、前方侧以及后方侧可以被上部轭100包围。
轴保持件200可以与可动触头300结合。即,在触头槽331凸出形成于可动触头300的实施例中,轴保持件200的保持件结合部230和触头槽331结合,由此可以使轴保持件200和可动触头300结合。
此时,轴保持件200可以包围可动触头300的上侧、前方侧以及后方侧。
轴保持件200可以与保持件结合部500结合。具体而言,轴保持件200的垂直延伸部222的下侧一部分、第二弯曲部223以及水平延伸部224插入结合于保持件结合部500。
在一实施例中,轴保持件200可以由SUS304等金属材料形成。备选地,轴保持件200可以由合成树脂材料的注塑物形成。
在图示的实施例中,轴保持件200包括水平部210、垂直部220、保持件结合部230以及保持件减重槽240。
水平部210形成轴保持件200的朝上部轭100的一侧,图示的实施例中的上侧。水平部210位于上部轭100和可动触头300之间。
水平部210被上部轭100的盖部110覆盖。水平部210可以与盖部110结合。所述结合通过上部结合部130和保持件结合部230的结合来实现。
水平部210覆盖可动触头300。水平部210可以与可动触头300结合。所述结合通过保持件结合部230和可动触头300的触头结合部330的结合来实现。
水平部210可以形成为其一方向的延伸长度大于另一方向的延伸长度并具有规定的厚度的板状。在图示的实施例中,水平部210形成为其前后方向的延伸长度大于左右方向的延伸长度并具有上下方向的厚度的四边形板状。
此时,水平部210的幅度方向的长度、即左右方向的长度可以被定义为第一保持件幅度HW1。第一保持件幅度HW1可以形成为大于作为垂直部220的第一弯曲部221和第二弯曲部223的幅度的第二保持件幅度HW2。
与第一保持件幅度HW1和第二保持件幅度HW2之差相应的空间可以被定义为保持件减重槽240。稍后,对此进行详细的说明。
水平部210的形状可以根据上部轭100、可动触头300以及下部轭400的形状等而变更。
水平部210覆盖保持件空间S2。换言之,水平部210位于保持件空间S2的上侧,包围保持件空间S2的一部分。
在水平部210的各个面中朝上部轭100的一侧面,换言之,与保持件空间S2相反的一侧面配置有保持件结合部230中的保持件凸起231。另外,在水平部210的各个面中与上部轭100相反的另一侧面,换言之,朝保持件空间S2的另一侧面形成有保持件槽232。
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在水平部210的上侧面配置有保持件凸起231。另外,在水平部210的下侧面配置有保持件槽232。
在水平部210的内部形成有保持件贯通孔211。保持件贯通孔211是供支撑棒600贯穿结合的空间。保持件贯通孔211沿水平部210的厚度方向,图示的实施例中的上下方向贯穿形成。
在图示的实施例中,保持件贯通孔211形成为具有圆形的截面。保持件贯通孔211的形状可以根据支撑棒600的形状而变更。
保持件贯通孔211的截面的中心可以与上部贯通孔111的截面的中心和支撑棒600的中心轴在上下方向上配置在相同的轴上。
在水平部210的表面中彼此相对的一对表面配置有保持件结合部230。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在水平部210的上侧面配置有保持件凸起231。另外,在水平部210的下侧面配置有保持件槽232。
水平部210更长地延伸的方向上的各个棱角,图示的实施例中的前后方向的各个棱角与垂直部220连续。
垂直部220包围可动触头300和下部轭400的一部分。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垂直部220包围可动触头300和下部轭400的前方侧和后方侧。
垂直部220向与朝上部轭100的方向相反的方向延伸形成。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垂直部220向下侧延伸形成,并与保持件结合部500结合。
垂直部220包围保持件空间S2的另一部分。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垂直部220包围保持件空间S2的前方侧和后方侧。
垂直部220与水平部210连续。垂直部220设置有复数个,并且可以在彼此不同的位置与水平部210连续。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垂直部220设置有两个,分别与水平部210长长地延伸的方向、即前后方向上的各个棱角连续。
垂直部220与保持件结合部500结合。具体而言,垂直部220的垂直延伸部222的下侧、第二弯曲部223以及水平延伸部224插入结合于保持件结合部500。
垂直部220形成为具有规定的厚度。在一实施例中,垂直部220可以形成为具有与水平部210相同的厚度。
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垂直部220包括第一弯曲部221、垂直延伸部222、第二弯曲部223、水平延伸部224以及紧固孔225。
第一弯曲部221是垂直部220与水平部210连续的部分。第一弯曲部221分别与水平部210长长地延伸的方向的棱角,图示的实施例中的前方侧棱角和后方侧棱角连续。
第一弯曲部221以规定的曲率朝放射状外侧凸出的方式呈弧形地形成。在图示的实施例中,位于前方侧的第一弯曲部221朝前方的上侧呈弧形地形成,而位于后方侧的第一弯曲部221朝后方的上侧呈弧形地形成。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弯曲部221的所述曲率可以形成为与上部轭100的弯曲部121的曲率相同。
第一弯曲部221形成为具有规定的中心角。即,第一弯曲部221形成为具有其中心位于保持件空间S2的圆弧形状的截面。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中心角可以是直角。
第一弯曲部221形成为具有规定的幅度。即,如图20所示,第一弯曲部221的幅度、即左右方向的长度可以被定义为第二保持件幅度HW2。此时,第一弯曲部221的第二保持件幅度HW2可以形成为小于作为水平部210、垂直部220或水平延伸部224的幅度的第一保持件幅度HW1。
因此,在第一弯曲部221的幅度方向的各个端部,图示的实施例中的左右方向的端部形成有与保持件空间S2连通的保持件减重槽240。
第一弯曲部221的与水平部210相反的端部,图示的实施例中的下侧端部与垂直延伸部222连续。
垂直延伸部222朝保持件结合部500延伸。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垂直延伸部222向与朝上部轭100的方向相反的方向、即下侧延伸。
垂直延伸部222包围可动触头300和下部轭400的一部分。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垂直延伸部222包围可动触头300和下部轭400的前方侧和后方侧。
垂直延伸部222包围保持件空间S2的一部分。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垂直延伸部222包围保持件空间S2的前方侧和后方侧。
垂直延伸部222可以设置有复数个。复数个垂直延伸部222配置为隔着保持件空间S2彼此相对。在一实施例中,复数个垂直延伸部222可以彼此平行地延伸。
垂直延伸部222可以形成为具有规定的幅度。即,如图20所示,垂直延伸部222的幅度、即左右方向的长度可以被定义为第一保持件幅度HW1。如上所述,第一保持件幅度HW1可以形成为大于第二保持件幅度HW2。
垂直延伸部222的下侧与保持件结合部500结合。在一实施例中,垂直延伸部222的下侧可以与保持件结合部500嵌件注塑成型。
在垂直延伸部222的内部贯穿形成有紧固孔225。
垂直延伸部222与第二弯曲部223连续。
第二弯曲部223连接垂直延伸部222和水平延伸部224。第二弯曲部223分别与垂直延伸部222和水平延伸部224连续。
第二弯曲部223以规定的曲率朝放射状外侧凸出的方式呈弧形地形成。在图示的实施例中,位于前方侧的第二弯曲部223朝前方的下侧呈弧形地形成,位于后方侧的第二弯曲部223朝后方的下侧呈弧形地形成。
在一实施例中,第二弯曲部223的所述曲率可以形成为与上部轭100的弯曲部121的曲率或第一弯曲部221的曲率相同。
第二弯曲部223形成为具有规定的中心角。即,第二弯曲部223形成为具有其中心位于保持件空间S2的圆弧形状的截面。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中心角可以是直角。
第二弯曲部223形成为具有规定的幅度。即,如图20所示,第二弯曲部223的幅度、即左右方向的长度可以定义为第二保持件幅度HW2。此时,第二弯曲部223的第二保持件幅度HW2可以形成为小于作为水平部210、垂直部220或水平延伸部224的幅度的第一保持件幅度HW1。
因此,在第二弯曲部223的幅度方向的各个端部,图示的实施例中的左右方向的端部形成有与保持件空间S2连通的保持件减重槽240。
第二弯曲部223与保持件结合部500结合。在一实施例中,第二弯曲部223和保持件结合部500可以嵌件注塑成型。
第二弯曲部223与水平延伸部224连续。
水平延伸部224是轴保持件200与保持件结合部500结合的部分。水平延伸部224插入结合于保持件结合部500的内部。因此,如果可动触头部40的制作完毕,则水平延伸部224可以不暴露到外部。
由此,能够稳定地保持轴保持件200和保持件结合部500的结合状态。
水平延伸部224可以设置有复数个。复数个水平延伸部224可以朝彼此延伸。在图示的实施例中,位于前方侧的水平延伸部224向后方侧延伸,而位于后方侧的水平延伸部224向前方侧延伸。
水平延伸部224包围保持件空间S2和容纳于保持件空间S2的可动触头300和下部轭400的一部分。在图示的实施例中,水平延伸部224从下侧包围保持件空间S2、可动触头300以及下部轭400。
水平延伸部224可以形成为具有规定的幅度。即,如图20所示,水平延伸部224的幅度、即左右方向的长度可以被定义为第一保持件幅度HW1。如上所述,第一保持件幅度HW1可以形成为大于第二保持件幅度HW2。
使轴保持件200结合于保持件结合部500的紧固构件(未图示)贯穿插入于紧固孔225。紧固孔225在垂直部220的下侧沿厚度方向,图示的实施例中的前后方向贯穿形成。
紧固孔225可以设置有复数个。即,轴保持件200可以在复数个位置与保持件结合部500结合。由此,能够稳定地保持轴保持件200和保持件结合部500的结合状态。
紧固孔225的数量和配置可以根据轴保持件200和保持件结合部500的结合方式而变更。
保持件结合部230是轴保持件200与上部轭100和可动触头300结合的部分。具体而言,保持件结合部230分别与上部轭100的上部结合部130和可动触头300的触头结合部330结合。
保持件结合部230可以设置有复数个。在图示的实施例中,保持件结合部230设置有两个,分别位于水平部210的前后方向。另外,在图示的实施例中,保持件结合部230配置为彼此隔开并隔着保持件贯通孔211彼此相对。
换言之,复数个保持件结合部230沿水平部210更长地延伸的方向彼此隔开配置。复数个保持件结合部230分别与复数个上部结合部130和触头结合部330结合。
因此,轴保持件200在复数个位置分别与上部轭100和可动触头300结合,从而能够稳定地保持其结合状态。
在图示的实施例中,保持件结合部230包括保持件凸起231和保持件槽232。
保持件凸起231位于水平部210的朝上部轭100的一侧面,图示的实施例中的上侧面。保持件凸起231从轴保持件200的水平部210的所述一侧面向上侧凸出形成。
保持件凸起231的形状可以根据保持件槽232的形状而变更。这是因为,保持件凸起231可以是在保持件槽232的冲压加工过程中凸出而形成的。
在图示的实施例中,保持件凸起231形成为具有圆形的截面并具有上下方向的厚度的圆盘形状。在所述实施例中,保持件凸起231的截面的中心可以与保持件槽232的截面的中心在上下方向上配置在相同的轴上。
另外,保持件凸起231的厚度可以与保持件槽232的厚度相对应。在一实施例中,保持件凸起231的厚度可以与保持件槽232的厚度相同。
保持件凸起231插入于上部结合部130的上部槽132。如上所述,保持件凸起231的截面的形状可以形成为与上部槽132的截面的形状相对应。
另外,保持件凸起231的截面的直径可以形成为上部槽132的截面的直径以下,保持件凸起231凸出的长度可以形成为上部槽132凹陷的长度以下。
保持件槽232位于水平部210的朝可动触头300的另一侧面,图示的实施例中的下侧面。保持件槽232在水平部210的所述另一侧面凹陷形成。
如上所述,保持件槽232的位置和形状可以与保持件凸起231的位置和形状相对应。
可动触头300的触头凸起332插入结合于保持件槽232。由此,轴保持件200和可动触头300可以结合。
为了轴保持件200和可动触头300的稳定的结合,保持件槽232可以与触头凸起332的形状相对应地形成。
即,在图示的实施例中,保持件槽232具有圆形的截面且以向上侧凹陷规定距离的方式形成。另外,触头凸起332也具有圆形的截面且朝轴保持件200凸出形成(参照图31)。
此时,保持件槽232的截面的直径可以形成为触头凸起332的截面的直径以上。另外,保持件槽232凹陷形成的距离可以是触头凸起332凸出形成的长度以上。
因此,触头凸起332可以稳定地结合于保持件槽232。在一实施例中,保持件槽232形成为具有与触头凸起332相同的直径和深度,从而触头凸起332可以嵌入结合于保持件槽232。
保持件减重槽240可以定义为由水平部210和垂直部220包围形成的空间中位于外侧的空间。保持件减重槽240是垂直部220的第一弯曲部221和第二弯曲部223的幅度减小而形成的空间。
保持件减重槽240是由水平部210、垂直部220的垂直延伸部222以及水平延伸部224的幅度与第一弯曲部221以及第二弯曲部223的幅度之差形成的。即,保持件减重槽240是随着第二保持件幅度HW2形成为小于第一保持件幅度HW1而被定义的。
因此,与水平部210和垂直部220均形成为具有相同的幅度的情况相比,轴保持件200的体积和重量减小保持件减重槽240的体积和与所述体积相对应的体积的各个弯曲部221、223的重量。
保持件减重槽240可以形成有复数个。复数个上部减重槽140可以分别位于靠近各个弯曲部221、223的位置。在图示的实施例中,保持件减重槽240分别形成在各个弯曲部221、223的左侧端部和右侧端部。
保持件减重槽240可以与保持件空间S2连通。在图示的实施例中,保持件减重槽240沿上下方向与保持件空间S2连通。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轴保持件200中,垂直部220的体积和重量减小保持件减重槽240的体积和与其相应的体积的垂直部220的重量。
由此,能够提高可动触头部40的动作性能。
(3)可动触头300的说明
参照图24至图31,本发明实施例的可动触头部40包括可动触头300。
随着被施加控制电源,可动触头300与固定触头22接触。由此,直流继电器1与外部的电源和负载通电。另外,在解除控制电源的施加的情况下,可动触头300与固定触头22隔开。由此,直流继电器1与外部的电源和负载的通电被断开。
可动触头300可以由导电性材料形成。与固定触头22接触的可动触头300可以与外部的电源或负载可通电地连接。
可动触头300位于与固定触头22邻近的位置。
可动触头300的上侧被上部轭100和轴保持件200覆盖。具体而言,上部轭100的盖部110和轴保持件200的水平部210位于可动触头300的上侧。
在一实施例中,可动触头300的上侧可以与水平部210接触。另外,在所述实施例中,上部轭100和轴保持件200配置成包围可动触头300的幅度方向的各个棱角,图示的实施例中的前方侧和后方侧。
可动触头300的下侧被下部轭400和保持件结合部500包围。
在一实施例中,可动触头300的下侧可以与下部轭400接触。
可动触头300被弹性构件39弹性支撑。另外,在可动触头300贯穿结合有支撑棒600。
此时,弹性构件39可以在被压缩规定长度的状态下弹性支撑可动触头300,以免可动触头300向与朝固定触头22的方向相反的方向(即、下侧)任意移动。
可动触头300沿长度方向,图示的实施例中的左右方向延伸形成。即,可动触头300的长度形成为大于幅度。因此,容纳于轴保持件200的可动触头300的长度方向上的两侧端部露出到轴保持件200的外侧。
可动触头300的长度,即图示的实施例中的左右方向的长度可以比复数个固定触头22彼此隔开的距离更长。因此,即使可动触头300在其长度方向上小幅度移动,也能够保持可动触头300和固定触头22的接触可靠性。
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可动触头300包括主体部310、凸台部320以及触头结合部330。
主体部310形成可动触头300的外形。主体部310的长度方向、图示的实施例中的左右方向的长度形成为大于其幅度方向、图示的实施例中的前后方向的长度。
在示出的实施例中,在主体部310的内部形成有凹陷部311和贯通部312。
凹陷部311是供用于支撑支撑棒600的构件插入的空间。凹陷部311从主体部310的朝上部轭100或轴保持件200的一侧面,图示的实施例中的上侧面凹陷形成。
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凹陷部311具有圆形的截面且以向下侧凹陷规定长度的方式形成。在所述实施例中,凹陷部311的截面的中心可以与贯通部312和支撑棒600的截面的中心位于相同的轴上。
凹陷部311与贯通部312连通。
贯通部312是供支撑棒600贯穿结合的空间。贯通部312在主体部310的内部沿其厚度方向,图示的实施例中的上下方向贯穿形成。
在图示的实施例中,贯通部312具有圆形的截面且以向下侧凹陷规定长度的方式形成。在所述实施例中,贯通部312的截面的直径可以小于凹陷部311的截面的直径。
凸台部320是可动触头300与下部轭400结合的一部分。凸台部320插入结合于下部轭400的下部贯通孔413。
凸台部320从主体部310朝下部轭400凸出形成。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凸台部320从主体部310的下侧面朝下部轭400向下侧凸出形成。
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凸台部320呈具有圆形的截面并在内部形成有中空的缸筒形状。形成在凸台部320的内部的所述中空可以由贯通部312延伸而形成。
另外,凸台部320的截面的外径可以形成为下部轭400的下部贯通孔413的截面的直径以下。
在所述实施例中,凸台部320的截面的中心可以与凹陷部311和贯通部312的截面的中心位于相同的轴上。因此,凸台部320的截面的中心可以与支撑棒600的轴位于相同的轴上。
触头结合部330是可动触头300与轴保持件200和下部轭400结合的部分。具体而言,触头结合部330分别与轴保持件200的保持件结合部230和下部轭400的下部结合部430结合。
触头结合部330可以设置有复数个。在图示的实施例中,触头结合部330设置有两个,分别位于主体部310的前后方向。另外,在图示的实施例中,触头结合部330配置为彼此隔开并隔着凹陷部311或贯通部312彼此相对。
换言之,复数个触头结合部330沿主体部310更短地延伸的方向彼此隔开配置。复数个触头结合部330分别与复数个保持件结合部230和下部结合部430结合。
因此,可动触头300在复数个位置分别与轴保持件200和下部轭400结合,从而能够稳定地保持其结合状态。
在图示的实施例中,触头结合部330包括触头槽331和触头凸起332。
触头槽331位于主体部310的朝下部轭400的一侧面,图示的实施例中的下侧面。触头槽331在主体部310的所述一侧面凹陷形成。
下部轭400的下部凸起431插入结合于触头槽331。由此,可动触头300可以利用凸台部320和触头槽331来与下部轭400结合。
为了可动触头300和下部轭400的稳定的结合,触头槽331可以与下部凸起431的形状相对应地形成。
即,在图示的实施例中,触头槽331具有圆形的截面且以向上侧凹陷规定距离的方式形成。另外,下部凸起441也具有圆形的截面且朝可动触头300凸出形成(参照图32)。
此时,触头槽331的截面的直径可以形成为下部凸起441的截面的直径以上。另外,触头槽331凹陷形成的距离可以是下部凸起441凸出形成的长度以上。
因此,下部凸起441可以稳定地结合于触头槽331。在一实施例中,触头槽331形成为具有与下部凸起441相同的直径和深度,从而下部凸起441可以嵌入结合于触头槽331。
在图31所示的实施例中,触头结合部330可以包括触头凸起332。
触头凸起332位于主体部310的朝轴保持件200的水平部210的另一侧面,图示的实施例中的上侧面。触头凸起332从主体部310的所述另一侧面向上侧凸出形成。
在图示的实施例中,触头凸起332形成为具有圆形的截面并具有上下方向的厚度的圆盘形状。在所述实施例中,触头凸起332的截面的中心可以与触头槽331的截面的中心在上下方向上配置在相同的轴上。
触头凸起332插入到保持件结合部230的保持件槽232。如上所述,触头凸起332的截面的形状可以与保持件槽232的截面的形状相对应地形成。
另外,触头凸起332的截面的直径可以形成为保持件槽232的截面的直径以下,触头凸起332凸出的长度可以形成为保持件槽232凹陷的长度以下。
(4)下部轭400的说明
参照图32至图38,本发明实施例的可动触头部40包括下部轭400。
下部轭400抵消被施加控制电源而固定触头22和可动触头300接触产生的电斥力、即电磁斥力。若施加控制电源,则下部轭400被磁化而产生吸引力(attractive force)。
下部轭400配置成从可动触头300的另一侧包围可动触头300。在图示的实施例中,下部轭400位于可动触头300的下侧,并配置成隔着可动触头300与轴保持件200的水平部210相对。
换言之,下部轭400位于可动触头300和保持件结合部500之间。
下部轭400包围可动触头300的一部分。在图示的实施例中,下部轭400包围可动触头300的下侧。
下部轭400与可动触头300结合。具体而言,下部轭400的下部结合部430与可动触头300的触头结合部330结合。另外,支撑棒600分别贯穿结合于可动触头300和下部轭400,从而可以使可动触头300和下部轭400结合。
下部轭400配置成与上部轭100相对。具体而言,下部轭400配置成隔着轴保持件200的水平部210和可动触头300与上部轭100相对。
下部轭400可以被磁化而形成电磁吸引力。下部轭400形成的电磁吸引力可以传递到上部轭100,从而将上部轭100和安置于下部轭400的可动触头300朝固定触头22施压。
由此,在固定触头22和可动触头300之间产生的电磁斥力可以被所述电磁吸引力抵消。其结果,能够稳定地保持固定触头22和可动触头300之间的接触状态。
下部轭400可以设置为能够随着电流的施加或磁场的施加而被磁化并与下部轭400形成电磁吸引力的任意的形态。
在图示的实施例中,下部轭400包括支撑部410、翼(wing)部420、下部结合部430以及下部减重槽440。
支撑部410形成下部轭400的外形的一部分。支撑部410包围可动触头300的一侧,图示的实施例中的下侧。支撑部410从下侧支撑可动触头300。
支撑部410包围下部空间S3的一部分。在图示的实施例中,支撑部410的内部的下侧空间可以被定义为下部空间S3。在下部空间S3可以配置有弹性构件39的上侧端部。
在图示的实施例中,支撑部410形成为具有前后方向的长度稍大于左右方向的长度的矩形的截面并具有上下方向的高度的长方体形状或矩形板状。支撑部410的形状可以根据轴保持件200和可动触头300的形状而变更。
此时,支撑部410的前后方向的长度可以被定义为第一下部宽度LB1(参照图38)。支撑部410的第一下部宽度LB1形成为大于翼部420的第二下部宽度LB2。
支撑部410形成为具有规定的厚度。即,如图33所示,支撑部410形成为具有与第一下部幅度LW1相应的厚度。此时,支撑部410的第一下部幅度LW1可以形成为大于作为翼部420的厚度的第二下部幅度LW2。
即,支撑部410形成为比翼部420厚。
在图示的实施例中,支撑部410包括顶面411、底面412以及下部贯通孔413。
顶面411是支撑部410的面中朝可动触头300的一侧面,图示的实施例中的上侧的面。若可动触头300和下部轭400结合,则顶面411可以与可动触头300的下侧面接触。下部结合部430的下部凸起431位于顶面411。
底面412是支撑部410的面中与可动触头300相反的另一侧面,图示的实施例中的下侧的面。在底面412形成有下部结合部430的下部槽432。
顶面411和底面412之间的垂直距离可以被定义为作为支撑部410的厚度的第一下部幅度LW1。
下部贯通孔413是供支撑棒600贯穿结合的空间。下部贯通孔413位于支撑部410的内部,并沿支撑部410的厚度方向,图示的实施例中的上下方向贯穿形成。
在图示的实施例中,下部贯通孔413形成为具有圆形的截面。下部贯通孔413的形状可以根据支撑棒600的形状而变更。
在支撑部410的各个棱角中彼此相对的一对棱角,图示的实施例中的左右方向的各个棱角设置有翼部420。可以理解的是,设置有翼部420的棱角的方向与可动触头300的主体部310更长地延伸的方向相同。
翼部420与支撑部410连续。翼部420从支撑部410的所述一对棱角,图示的实施例中的左右方向的各个棱角向外侧延伸形成。
翼部420可以设置有复数个。复数个翼部420可以在彼此不同的位置与支撑部410连续。在图示的实施例中,翼部420设置有两个,分别与支撑部410的左侧棱角和右侧棱角连续。
翼部420可以形成为具有规定的厚度。所述厚度可以被定义为第二下部幅度LW2。此时,翼部420的第二下部幅度LW2可以形成为小于支撑部410的第一下部幅度LW1。即,翼部420形成为比支撑部410薄。
因此,翼部420和支撑部410的结合位置可以多样地形成。
即,在图33的(a)所示的实施例中,翼部420以偏向上侧的方式与支撑部410结合。在所述实施例中,翼部420的上侧面可以与支撑部410的顶面411位于相同的平面上。
在所述实施例中,翼部420可以被理解为其底面的位置从下侧朝上侧移动。即,翼部420的底面位于比支撑部410的底面412更靠上侧的位置。
此时,为了减小下部轭400的重量和体积而形成的下部减重槽440可以被定义为由支撑部410的左右方向的各个面和翼部420的底面包围的空间。
在图33的(b)所示的实施例中,翼部420以偏向下侧的方式与支撑部410结合。在所述实施例中,翼部420的下侧面可以与支撑部410的底面412位于相同的平面上。
在所述实施例中,翼部420可以被理解为其顶面的位置从上侧朝下侧移动。即,翼部420的顶面位于比支撑部410的顶面411更靠下侧的位置。
此时,为了减小下部轭400的重量和体积而形成的下部减重槽440可以被定义为由支撑部410的左右方向的各个面和翼部420的顶面包围的空间。
翼部420可以形成为具有规定的长度、即图示的实施例中的前后方向的长度。即,如图38所示,翼部420的前后方向的长度可以被定义为第二下部宽度LB2。
此时,翼部420的第二下部宽度LB2可以形成为小于支撑部410的第一下部宽度LB1。因此,在翼部420的长度方向、即前后方向的各个端部形成有由翼部420的前后方向的各个面和支撑部410的左右方向的各个面包围而形成的空间。
所述空间也可以被定义为为了减小下部轭400的重量和体积而形成的下部减重槽440。
即,在翼部420的上侧和下侧中的至少任一侧和前后方向可以形成有下部减重槽440。
下部结合部430是下部轭400与可动触头300结合的部分。具体而言,下部结合部430与可动触头300的触头结合部330结合。
下部结合部430可以设置有复数个。在图示的实施例中,下部结合部430设置有两个,分别位于支撑部410的前后方向。另外,在图示的实施例中,下部结合部430配置为彼此隔开并隔着下部贯通孔413彼此相对。
换言之,复数个下部结合部430沿支撑部410更长地延伸的方向彼此隔开配置。复数个下部结合部430分别与复数个触头结合部330结合。
因此,下部轭400和可动触头300在复数个位置结合,从而能够稳定地保持其结合状态。
在图示的实施例中,下部结合部430包括下部凸起431和下部槽432。
下部凸起431位于支撑部410的朝可动触头300的一侧面,图示的实施例中的顶面411。下部凸起431从支撑部410的顶面411向上侧凸出形成。
下部凸起431的形状可以根据下部槽432的形状而变更。这是因为,下部凸起431是在下部槽432的冲压加工过程中凸出而形成的。
在图示的实施例中,下部凸起431形成为具有圆形的截面并具有上下方向的厚度的圆盘形状。在所述实施例中,下部凸起431的截面的中心可以与下部槽432的截面的中心在上下方向上配置在相同的轴上。
另外,下部凸起431的厚度可以与下部槽432的厚度相对应。在一实施例中,下部凸起431的厚度可以与下部槽432的厚度相同。
下部槽432位于支撑部410的与可动触头300相反的另一侧面,图示的实施例中的底面412。下部槽432在支撑部410的底面412凹陷形成。
如上所述,下部槽432的位置和形状可以与下部凸起431的位置和形状相对应。
下部减重槽440可以定义为由支撑部410和翼部420包围而形成的空间中位于外侧的空间。下部减重槽440是翼部420的厚度和长度减小而形成的空间。
下部减重槽440是由支撑部410和翼部420的厚度和长度之差形成的。即,下部减重槽440是随着翼部420的第二下部幅度LW2形成为小于支撑部410的第一下部幅度LW1而被定义的。
另外,下部减重槽440是随着翼部420的第二下部宽度LB2形成为小于支撑部410的第一下部宽度LB1而被定义的。
因此,与支撑部410和翼部420的厚度和长度相同的情况相比,下部轭400的体积和重量减小下部减重槽440的体积和与所述体积相对应的体积的翼部420的重量。
下部减重槽440可以形成有复数个。复数个上部减重槽140可以分别位于靠近复数个翼部420的位置。在图示的实施例中,下部减重槽440分别形成在上侧和下侧中的至少任一侧、前方侧以及后方侧。
下部减重槽440可以形成为具有规定的厚度。在图33所示的实施例中,下部减重槽440形成为具有与第一下部幅度LW1和第二下部幅度LW2之差相应的厚度。
下部减重槽440可以形成为具有规定的幅度。在图38所示的实施例中,下部减重槽440形成为具有与第一下部宽度LB1和第二下部宽度LB2之差相应的幅度。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下部轭400中,翼部420的体积和重量减小下部减重槽440的体积和与其相应的体积的翼部420的重量。
由此,能够提高下部轭400的动作性能。另外,可以增强对随着直流继电器1运转而产生的振动和冲击的耐久性。
另一方面,作为下部轭400的一个作用的减小电磁斥力的效果可以随着下部轭400的面积变大而提高。
为此,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下部轭400中,通过在翼部420的周围形成下部减重槽440,来使翼部420露出到外部的表面面积增加。
因此,本发明实施例的下部轭400通过减小其重量,能够提高动作性能以及对振动和冲击的耐久性,同时还能够使减小电磁斥力的效果极大化。
(5)保持件结合部500和支撑棒600的说明
重新参照图6至图9,本发明实施例的可动触头部40包括保持件结合部500和支撑棒600。
保持件结合部500是供轴保持件200结合的部分。轴保持件200的垂直部220与保持件结合部500结合,由此可以形成作为容纳可动触头300空间的保持件空间S2。
保持件结合部500包围保持件空间S2的另一部分,图示的实施例中的下侧。保持件结合部500可以弹性支撑容纳于保持件空间S2的弹性构件39。
在保持件结合部500可以插入结合有轴保持件200。具体而言,在保持件结合部500的长度方向,图示的实施例中的前后方向的各个端部,凸台部向上侧凸出形成。轴保持件200的垂直部分别可以插入结合于所述凸台部。
在一实施例中,保持件结合部500和轴保持件200可以嵌件注塑成型。备选地,保持件结合部500和轴保持件200可以分别制作并结合。
支撑棒600起到上部轭100、轴保持件200、可动触头300以及下部轭400的中心轴的功能。支撑棒600分别贯穿结合于上部轭100、轴保持件200、可动触头300以及下部轭400。
具体而言,支撑棒600分别贯穿结合于上部贯通孔111、保持件贯通孔211、贯通部312以及下部贯通孔413。如上所述,上部贯通孔111、保持件贯通孔211、贯通部312以及下部贯通孔413的中心和支撑棒600配置为具有相同的中心轴。
在图示的实施例中,支撑棒600形成为具有圆形的截面并在内部形成有中空的管形状。支撑棒600的形状可以根据上部贯通孔111、保持件贯通孔211、贯通部312以及下部贯通孔413的形状而变更。
支撑棒600还贯穿弹性构件39的内部中形成的中空。因此,弹性构件39也可以保持在与上部贯通孔111、保持件贯通孔211、贯通部312以及下部贯通孔413相同的中心轴上。
4.上部轭100和下部轭400的结构大小关系的说明
如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的上部轭100和下部轭400通过结构变更来降低重量,从而能够提高可动触头部40的运转可靠性。
同时,在上部轭100中,盖部110的厚度形成为大于臂部120的厚度,延伸部122的前后方向的长度形成为足够长。
更进一步,在下部轭400中,支撑部410和翼部420的表面面积充分地增加。
其结果,本发明实施例的可动触头部40可以形成能够抵消固定触头22和可动触头300之间的电磁斥力的充分的电磁力。
以下,重新参照图11、图15、图16、图33、图35、图36以及图38详细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上部轭100和下部轭400的结构大小关系。
如上所述,上部轭100为了在增加其表面面积的同时减小重量而包括形状变形的臂部120。
即,作为臂部120的厚度的第二上部幅度UW2形成为小于作为盖部110的厚度的第一上部幅度UW1。随着臂部120的厚度减小,形成在盖部110和臂部120之间的空间被定义为上部减重槽140。
另外,作为臂部120的弯曲部121的幅度的第二上部宽度UB2形成为小于作为盖部110和臂部120的延伸部122的幅度的第一上部宽度UB1。随着弯曲部121的幅度减小,在弯曲部121的幅度方向的各个端部,图示的实施例中的左右方向的端部也形成作为被盖部110、弯曲部121以及延伸部122包围的空间的上部减重槽140。
因此,上部轭100的重量可以减小对应于与上部减重槽140的体积相应的臂部120的体积的重量。
另外,随着臂部120的厚度减小,在臂部120和盖部110结合的部分,盖部110的一部分向外部露出。
因此,能够增加盖部110和包括该盖部110的上部轭100中向外部露出的表面面积。另外,盖部110和延伸部122的厚度和长度足够厚且较长地形成。
另一方面,为了抵消固定触头22和可动触头300之间产生的电磁斥力而上部轭100形成的电磁力与上部轭100的表面面积和厚度成正比。
相反,可动触头部40的运转可靠性以及对振动和冲击的耐久性与上部轭100的重量成反比。
其结果,本发明实施例的上部轭100可以在增加表面面积的同时减小整体重量,从而能够在提高运转可靠性以及对振动和冲击的耐久性的同时保持所形成的磁力的强度。
与之相似地,下部轭400也为了在增加其表面面积的同时减小重量而包括形状变形的翼部420。
即,作为翼部420的厚度的第二下部幅度LW2形成为小于作为支撑部410的厚度的第一下部幅度LW1。随着翼部420的厚度减小,形成在支撑部410和翼部420之间的空间被定义为下部减重槽440。
另外,作为翼部420的长度的第二下部宽度LB2形成为小于作为支撑部410的长度的第一下部宽度LB1。随着翼部420的长度减小,在翼部420的长度方向的各个端部,图示的实施例中的前后方向的端部也形成作为被支撑部410和翼部420包围的空间的下部减重槽440。
因此,下部轭400的重量可以减小对应于与下部减重槽440的体积相应的翼部420的体积的重量。
另外,随着翼部420的厚度减小,在翼部420和支撑部410结合的部分,支撑部410的一部分向外部露出。
因此,能够增加支撑部410和包括该支撑部410的下部轭400中向外部露出的表面面积。另外,支撑部410的厚度和长度足够厚且较长地形成。
另一方面,为了抵消固定触头22和可动触头300之间产生的电磁斥力而下部轭400形成的电磁力与下部轭400的表面面积和厚度成正比。
相反,可动触头部40的运转可靠性以及对振动和冲击的耐久性与下部轭400的重量成反比。
其结果,本发明实施例的下部轭400的整体重量减小,从而能够在提高运转可靠性以及对振动和冲击的耐久性的同时保持所形成的磁力的强度。
更进一步,在上部轭100和下部轭400之间可以成立结构大小关系。
首先,在上部轭100的盖部110和下部轭400的支撑部410之间可以形成厚度的大小关系。
具体而言,作为盖部110的厚度的第一上部幅度UW1可以是作为支撑部410的厚度的第一下部幅度LW1以下。换言之,盖部110可以形成为等于或小于支撑部410的厚度。
同样地,在上部轭100的臂部120和下部轭400的翼部420之间也可以成立厚度的大小关系。
具体而言,作为臂部120的厚度的第二上部幅度UW2可以是作为翼部420的厚度的第二下部幅度LW2以下。换言之,臂部120可以形成为等于或小于翼部420的厚度。
另外,根据这样的结构大小关系,上部轭100的整体体积、即盖部110和臂部120的体积之和可以是下部轭400的整体体积、即支撑部410和翼部420的体积之和以下。
即,上部轭100的整体体积可以形成为等于或小于下部轭400的整体体积。
考虑到下部轭400从下侧支撑上部轭100、轴保持件200以及可动触头300,通过所述差异,可动触头部40的各个构成要素可以稳定地支撑和结合。
另外,所述结构大小关系可以通过考虑上部轭100和下部轭400形成的磁力的强度以及上部轭100和下部轭400的重量来确定。
即,如上所述,上部轭100和下部轭400所形成的磁力的强度与上部轭100和下部轭400的厚度和表面面积的大小成正比。
相反,包括上部轭100和下部轭400的可动触头部40的运转可靠性与上部轭100和下部轭400的重量成反比。
因此,上部轭100和下部轭400的轻量化以及大小的变更需要考虑上部轭100和下部轭400形成的磁力的强度和可动触头部40的运转可靠性来确定。
即,可以理解为,所述结构大小关系可以考虑抵消固定触头22和可动触头300之间产生的电磁斥力的效果、可动触头部40的运转可靠性以及对振动和冲击的耐久性等来确定。
5.本发明实施例的可动触头部40的结合关系的说明
本发明实施例的可动触头部40的各个构成要素分别包括结合部130、230、330、430。当可动触头部40的各个构成要素彼此结合时,各个结合部130、230、330、430与一个以上的另一结合部130、230、330、430结合。
因此,设置于可动触头部40的各个构成要素、即上部轭100、轴保持件200、可动触头300以及下部轭400可以稳定地结合。
另外,各个结合部130、230、330、430可以在不过多改变上部轭100、轴保持件200、可动触头300以及下部轭400的结构的情况下形成。因此,能够提高可动触头部40的设计自由度,并且可以容易地应用到现有结构中。
以下,参照图8、图39以及图40详细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可动触头部40的结合关系。
首先,上部轭100与轴保持件200结合。此时,在凹陷形成于盖部110的下侧面的上部槽132中插入结合有凸出形成于水平部210的上侧面的保持件凸起231。
另外,轴保持件200与可动触头300结合。此时,在凹陷形成于水平部210的下侧面的保持件槽232中插入结合有凸出形成于主体部310的上侧的触头凸起332。
另外,可动触头300与下部轭400结合。此时,在凹陷形成于主体部310的下侧面的触头槽331中插入结合有凸出形成于支撑部410的顶面411的下部凸起431。
此时,位于可动触头300的下部的凸台部320插入结合于下部轭400的下部贯通孔413。
如上所述,各个结合部130、230、330、430可以在其结合方向,图示的实施例中的上下方向上配置在相同的轴上。
因此,本发明实施例的可动触头部40可以在使结构变更最少的同时,仅通过具备各个结合部130、230、330、430来能够稳定地结合。
由此,即使随着可动触头部40和包括该可动触头部40的直流继电器1运转而产生振动,也能够稳定地保持可动触头部40的结合状态。
另一方面,各个结合部130、230、330、430的数量、配置方式以及形状等可以变形为多样的形态。
即,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各个结合部130、230、330、430分别设置有两个。
备选地,各个结合部130、230、330、430可以设置有一个至三个以上。
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各两个结合部130、230、330、430分别彼此隔开配置。
具体而言,两个上部结合部130沿前后方向彼此隔开并隔着上部贯通孔111配置。两个保持件结合部230沿前后方向彼此隔开并隔着保持件贯通孔211配置。
另外,两个触头结合部330沿前后方向彼此隔开并隔着贯通部312配置。更进一步,两个下部结合部430沿前后方向彼此隔开并隔着下部贯通孔413配置。
各个结合部130、230、330、430的配置方式可以变更。例如,各个结合部130、230、330、430可以沿左右方向隔开配置。或者,各个结合部130、230、330、430可以沿相对于前后方向倾斜的方向隔开配置。
作为另一例,各个结合部130、230、330、430可以形成为集中在任一个方向上。例如,各个结合部130、230、330、430可以分别在盖部110、水平部210、主体部310以及支撑部410的内部,以偏向任一个方向的方式配置。
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各个结合部130、230、330、430分别相对于上部贯通孔111、保持件贯通孔211、贯通部312以及下部贯通孔413对称地配置。
备选地,各个结合部130、230、330、430可以沿前后方向或左右方向非对称地配置。
虽未图示,但是在各个结合部130、230、330、430设置有三个以上的实施例中,各个结合部130、230、330、430的配置方式可以变更为另一形态。
例如,复数个各个结合部130、230、330、430可以配置为以特定位置为中心彼此构成规定的角度。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规定的角度可以相同。
即,在所述实施例中,复数个各个结合部130、230、330、430可以彼此构成相同的角度并沿所述特定位置的放射状外侧配置。
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各个结合部130、230、330、430形成为具有圆形的截面并具有规定的厚度或高度。
具体而言,上部凸起131、保持件凸起231、触头凸起332以及下部凸起431分别形成为具有圆形的截面并具有规定的厚度(即、上下方向的长度)的板状或柱体状。
另外,上部槽132、保持件槽232、触头槽331以及下部槽432分别形成为具有圆形的截面并具有规定的深度(即、上下方向的长度)的板状或柱体状。
备选地,各个结合部130、230、330、430的截面可以形成为多边形或椭圆等。在所述实施例中,彼此结合的各个结合部130、230、330、430的截面的形状和厚度或深度只要对应地确定即可。
即,优选地,上部槽132和保持件凸起231的形状对应地形成。另外,优选地,保持件槽232和触头凸起332的形状对应地形成。更进一步,优选地,触头槽331和下部凸起431的形状对应地形成。
以上,参照优选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但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理解为,在不脱离所附的权利要求书中所记载的本发明的技术思想和范围内,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修改和变更。
附图标记说明
1:直流继电器
10:框架部
11:上部框架
12:下部框架
13:支撑板
20:开闭部
21:电弧腔室
22:固定触头
23:密封构件
30:芯部
31:固定芯
32:可动芯
33:轭
34:绕线筒
35:线圈
36:复位弹簧
37:缸筒
38:轴
39:弹性构件
40:可动触头部
100:上部轭
110:盖部
111:上部贯通孔
120:臂部
121:弯曲部
122:延伸部
130:上部结合部
131:上部凸起
132:上部槽
140:上部减重槽
200:轴保持件
210:水平部
211:保持件贯通孔
220:垂直部
221:第一弯曲部
222:垂直延伸部
223:第二弯曲部
224:水平延伸部
225:紧固孔
230:保持件结合部
231:保持件凸起
232:保持件槽
240:保持件减重槽
300:可动触头
310:主体部
311:凹陷部
312:贯通部
320:凸台部
330:触头结合部
331:触头槽
332:触头凸起
400:下部轭
410:支撑部
411:顶面
412:底面
413:下部贯通孔
420:翼(wing)部
430:下部结合部
431:下部凸起
432:下部槽
440:下部减重槽
500:保持件结合部
600:支撑棒
1000:现有技术的直流继电器
1100:现有技术的框架部
1110:现有技术的上部框架
1120:现有技术的下部框架
1200:现有技术的触点部
1210:现有技术的固定触点
1220:现有技术的可动触点
1300:现有技术的致动器
1310:现有技术的线圈
1320:现有技术的绕线筒
1330:现有技术的固定芯
1340:现有技术的可动芯
1350:现有技术的可动轴
1360:现有技术的弹簧
1400:现有技术的可动触点移动部
1410:现有技术的可动触点支撑部
1420:现有技术的可动触点盖部
1430:现有技术的弹性部
S1:上部空间
S2:保持件空间
S3:下部空间
UW1:第一上部幅度
UW2:第二上部幅度
UB1:第一上部宽度
UB2:第二上部宽度
HW1:第一保持件幅度
HW2:第二保持件幅度
LW1:第一下部幅度
LW2:第二下部幅度
LB1:第一下部宽度
LB2:第二下部宽度

Claims (17)

1.一种可动触头部,其中,
包括:
可动触头,与固定触头接触或隔开;
上部轭,位于所述可动触头的一侧,包围所述可动触头的一部分,形成磁力;以及
下部轭,位于所述可动触头的另一侧,支撑所述可动触头,形成磁力,
所述上部轭包括:
盖部,形成为具有规定的厚度的板形状,包围所述可动触头的一侧;以及
臂部,与所述盖部连续,包围所述可动触头的另一侧,具有比所述盖部薄的厚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动触头部,其中,
所述可动触头形成为一方向的延伸长度比另一方向的延伸长度长,
所述盖部形成为所述另一方向的延伸长度比所述一方向的延伸长度长,
所述臂部与所述盖部的所述另一方向的端部连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动触头部,其中,
所述臂部设置有复数个,复数个所述臂部分别与所述盖部的所述另一方向的各个端部连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动触头部,其中,
包括:
上部减重槽,是由所述盖部的与所述臂部连续的端部和所述臂部包围而形成的空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动触头部,其中,
所述臂部与所述盖部连续的部分偏向所述可动触头配置,
所述上部减重槽位于所述臂部的与所述可动触头相反的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动触头部,其中,
所述臂部与所述盖部连续的部分偏向配置为与所述可动触头相反,
所述上部减重槽位于所述臂部的朝所述可动触头的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动触头部,其中,
所述臂部包括:
弯曲部,与所述盖部连续,以向所述可动触头的放射状外侧凸出的方式呈弧形地形成,朝所述下部轭延伸;以及
延伸部,与所述弯曲部连续,朝所述下部轭延伸。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动触头部,其中,
所述可动触头形成为一方向的延伸长度比另一方向的延伸长度长,
所述弯曲部向所述另一方向延伸的长度比所述盖部和所述延伸部向所述另一方向延伸的长度短。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动触头部,其中,
包括:
上部减重槽,是由所述弯曲部的所述另一方向的各个端部、所述盖部以及所述延伸部包围而形成的空间。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动触头部,其中,
所述下部轭包括:
支撑部,支撑所述可动触头,形成为板状;以及
翼部,与所述支撑部连续,向与朝所述支撑部的方向相反的方向延伸。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可动触头部,其中,
所述盖部的厚度形成为所述支撑部的厚度以下。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可动触头部,其中,
所述臂部的厚度形成为所述翼部的厚度以下。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可动触头部,其中,
所述上部轭的所述盖部和所述臂部的体积之和是所述下部轭的所述支撑部和所述翼部的体积之和以下。
14.一种直流继电器,其中,
包括:
固定触头,与外部的电源或负载通电;以及
可动触头部,位于所述固定触头的下侧,向朝所述固定触头的方向和与朝所述固定触头的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
所述可动触头部包括:
可动触头,与所述固定触头接触或隔开;
上部轭,位于所述可动触头的上侧,包围所述可动触头;以及
下部轭,位于所述可动触头的下侧,支撑所述可动触头,
所述上部轭和所述下部轭分别形成抵消所述固定触头和所述可动触头之间产生的电磁斥力的磁力,
所述上部轭包括:
盖部,包围所述可动触头部的上侧,形成为具有规定的厚度的板形状;以及
臂部,与所述盖部的棱角连续,朝所述下部轭延伸并包围所述可动触头部的另一侧,形成为具有比所述盖部小的厚度。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直流继电器,其中,
所述上部轭包括:
上部减重槽,是由所述盖部的棱角和所述臂部包围而形成的空间。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直流继电器,其中,
所述臂部以偏向上侧的方式与所述盖部的所述棱角连续,所述上部减重槽位于所述臂部的下侧。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直流继电器,其中,
所述臂部以偏向下侧的方式与所述盖部的所述棱角连续,所述上部减重槽位于所述臂部的上侧。
CN202180073649.4A 2020-11-04 2021-11-02 可动触头部以及包括该可动触头部的直流继电器 Pending CN11647259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20-0146298 2020-11-04
KR1020200146298A KR102571418B1 (ko) 2020-11-04 2020-11-04 가동 접촉자부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직류 릴레이
PCT/KR2021/015636 WO2022098031A2 (ko) 2020-11-04 2021-11-02 가동 접촉자부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직류 릴레이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472596A true CN116472596A (zh) 2023-07-21

Family

ID=814580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80073649.4A Pending CN116472596A (zh) 2020-11-04 2021-11-02 可动触头部以及包括该可动触头部的直流继电器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240006138A1 (zh)
EP (1) EP4243048A2 (zh)
KR (1) KR102571418B1 (zh)
CN (1) CN116472596A (zh)
WO (1) WO2022098031A2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456811Y1 (ko) 2010-01-26 2011-11-21 엘에스산전 주식회사 직류 릴레이
JP2012199126A (ja) * 2011-03-22 2012-10-18 Panasonic Corp 接点装置及びそれを用いた電磁開閉装置
KR101216824B1 (ko) 2011-12-30 2012-12-28 엘에스산전 주식회사 직류 릴레이
CN105359243B (zh) * 2013-06-28 2018-06-05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触点装置以及搭载有该触点装置的电磁继电器
KR102388586B1 (ko) * 2018-08-31 2022-04-21 엘에스일렉트릭(주) 직류 릴레이
KR20200000311A (ko) * 2018-08-31 2020-01-02 엘에스산전 주식회사 직류 릴레이
KR20200000312A (ko) * 2018-08-31 2020-01-02 엘에스산전 주식회사 직류 릴레이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2098031A2 (ko) 2022-05-12
KR102571418B1 (ko) 2023-08-28
WO2022098031A3 (ko) 2022-06-30
US20240006138A1 (en) 2024-01-04
KR20220060366A (ko) 2022-05-11
EP4243048A2 (en) 2023-09-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856001B2 (ja) 電磁継電器
KR102324515B1 (ko) 직류 릴레이 및 그 제작 방법
CN116368594A (zh) 可动触头部以及包括该可动触头部的直流继电器
CN113785378A (zh) 直流继电器
KR102324516B1 (ko) 직류 릴레이
KR102340034B1 (ko) 직류 릴레이
CN116472596A (zh) 可动触头部以及包括该可动触头部的直流继电器
CN116508126A (zh) 可动触头部及包括其的直流继电器
JP7402329B2 (ja) アーク経路形成部及びそれを含む直流リレー
KR102452354B1 (ko) 가동 코어부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직류 릴레이
KR102497462B1 (ko) 아크 경로 형성부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직류 릴레이
KR102531476B1 (ko) 가동 접촉자부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직류 릴레이
US20230352258A1 (en) Arc path generation unit and direct current relay including same
US20230298839A1 (en) Arc path formation unit and direct current relay including same
KR102452356B1 (ko) 아크 경로 형성부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직류 릴레이
US20230260728A1 (en) Arc path formation unit and direct current relay comprising same
US20230290598A1 (en) Arc path generation unit and direct current relay including sam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