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472543A - 用于在数据源与数据宿之间传递数据的方法和数据传递系统 - Google Patents

用于在数据源与数据宿之间传递数据的方法和数据传递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472543A
CN116472543A CN202180066863.7A CN202180066863A CN116472543A CN 116472543 A CN116472543 A CN 116472543A CN 202180066863 A CN202180066863 A CN 202180066863A CN 116472543 A CN116472543 A CN 11647254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transfer
sink
data source
ds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8006686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K·巴修科夫
F·布施曼
D·欧
K·特尔西格
J·魏斯
J·温海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emens AG
Original Assignee
Siemens A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emens AG filed Critical Siemens AG
Publication of CN1164725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47254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50Network service management, e.g. ensuring proper service fulfilment according to agreements
    • H04L41/5003Managing SLA; Interaction between SLA and Qo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14Network analysis or desig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4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providing a confidential data exchange among entities communicating through data packet networks
    • H04L63/042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providing a confidential data exchange among entities communicating through data packet networks wherein the data content is protected, e.g. by encrypting or encapsulating the payload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20Administration of product repair or maintenan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arket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Economic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用于在数据源与数据宿之间传递数据的方法和数据传递系统。为了将数据源(DSC)的数据源数据(DSCD)从数据源传递到数据宿,由此,至少或多或少在线地实现数据传递,而不连接数据源和数据宿并且没有关于数据传递的任何缺点,数据源和数据宿在商业场所(BP)中彼此隔开,数据源数据(DSCD)是针对数据宿(DSN)指定的,特别是针对在数据宿(DSN)中执行的“基于状况的服务或基于状况的维护<CBS>”数据评估,所提出的是:‑从数据源(DSC)下载(dwl、DLU、DWLC)数据源数据(DSCD),‑通过如下来配置(cfg、DLU、CFGC)数据源数据(DSCD):利用数据源相关的元信息来打包数据源数据(DSCD),加密经打包的数据源数据(DSCD),并且存储所配置的数据源数据(DSCD)作为用于传递的传递数据,‑将所存储的传递数据加载(onl、DLU、ONLC)到传递所述传递数据的传递数据载体(TFDC、NBDC、TFC)上,以用于卸载操作,‑从传递数据载体(TFDC、NBDC、TFC)卸载(off、ULU、OFLC)传递数据,‑通过如下来处理(prc、ULU、PRCC)所卸载的传递数据:解密和解包所配置的数据源数据(DSCD),并且将具有元信息的经解密和解包的数据源数据(DSCD)变换成数据宿数据(DSND)以在数据宿(DSN)中执行数据源数据相关事务,‑将数据宿数据(DSND)上载(upl、ULU、UPLC)到数据宿(DSN)。

Description

用于在数据源与数据宿之间传递数据的方法和数据传递系统
本发明涉及根据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的用于在数据源与数据宿之间传递数据的方法,以及根据权利要求10的前序部分的用于在数据源与数据宿之间传递数据的数据传递系统。
在数据源与数据宿之间传递数据的上下文中可设想的众多示例中的典型的众所周知的示例在图1中被描绘为现有技术和针对本发明的观察的起点。
图1示出了商业场所BP,所述商业场所BP可以优选地形成为车间SF、工厂PT、车间现场SFS或工厂现场FTS,每个包括IT系统ITS作为处理数据的电子系统。在商业场所BP内,并且关于数据的处理,原则上可以存在至少一个数据源DSC作为数据的源,以及至少一个数据宿DSN作为用于在ITS系统内处理数据的实体,尽管在图1中仅描绘了一个数据宿DSN。分布在商业场所BP上的至少一个数据源DSC优选地是递送待处理数据的资产或设备,而一个数据宿DSN优选地是处理该数据的维护系统MSY或服务系统SSY。商业场所BP的资产或设备优选地是两个马达(第一马达MOT1和第二马达MOT2)、驱动器DRV、泵PUM、以及三个阀(第一阀VAL1,第二阀VAL2和第三阀VAL3)。
根据所列出的资产或设备,存在第一组,所述第一组经由IT系统ITS的控制系统CSY直接地或间接地与IT系统ITS的维护系统MSY或服务系统SSY连接,以及第二组,所述第二组不具有与维护系统MSY或服务系统SSY的连接。
在第一组包括所连接的资产ASC或设备DVC时,第二组包括未连接的资产ASUC或设备DVUC
所连接的资产ASC或设备DVC包括第二阀VAL2、第三阀VAL3和第二马达MOT2,其中第二阀VAL2和第二马达MOT2通过基于有线的在线连接经由控制系统CSY与维护系统MSY或服务系统SSY连接。然而,第三阀VAL3通过基于无线的在线连接与维护系统MSY或服务系统SSY连接。
为什么这些资产或设备与维护系统MSY或服务系统SSY相连接?
安装在比如工厂、车间或建筑物的商业场所中的所连接的资产ASC或设备DVC(比如所提及的阀VAL2、VAL3和所提及的马达MOT2)不会永久存续,并且需要随着时间被维护或更换。例如,存在现存的三个简单且众所周知的策略来抵制这个,然而每个策略具有不同的缺点:
1.运行到失效:使用该资产直到它失效。这将导致非计划停机,这具有对其他机器或人员的潜在损害、以及对当前生产或合同的影响。
2.定期维护:为了避免非计划停机,可以根据维护计划来维护资产ASC或设备DVC(例如,关于内燃机引擎,每1000个操作小时更换机油,或者10年之后更换引擎)。维护计划典型地被设计成“以防万一”。这意味着引擎(资产或设备)原则上可以运行得更长,但是被更早地维护。这导致了过度维护。仍然存在引擎(资产或设备)将损坏并且导致非计划停机的风险。
3.基于状况的服务<CBS>,有时也称为基于状况的维护:CBS帮助减少过度维护,并且潜在地可以早期发现资产或设备损坏的风险。由于这个原因,关于资产或设备以及操作状况的详细数据需要被呈现,以便馈送能够预测下一维护或失效的算法。这个算法基于在作为数据宿DSN的维护系统MSY或服务系统SSY中执行的“基于状况的服务或基于状况的维护<CBS>”数据评估。执行这个CBS策略被称为“基于状况的服务或基于状况的维护<CBS>”场景。
在下文中,将根据图1来更详细地观察“基于状况的服务或基于状况的维护<CBS>”场景(作为第三个策略),所述图1描绘了资产ASC或设备DVC与维护系统MSY或服务系统SSY之间的连接。
为了执行“基于状况的服务或基于状况的维护<CBS>”场景,有必要的是,资产ASC或设备DVC需要向维护系统MSY或服务系统SSY提供它们的数据,所述维护系统MSY或服务系统SSY运行预测性维护算法,并且由此执行“基于状况的服务或基于状况的维护<CBS>”数据评估。经由网络协议的在线连接(基于无线或有线的连接)是最方便的方式,但是实现起来是昂贵的,这是因为在基于有线的在线连接的情况下,每个资产需要至通信网络(例如以太网连接)的单独电缆布线。所以,第二阀VAL2或第二马达MOT2与维护系统MSY或服务系统SSY之间经由控制系统CSY的基于有线在线连接因此例如是以太网连接。
如图1中所描绘,第三阀VAL3与维护系统MSY或服务系统SSY之间的基于无线的在线连接具有其他缺点。
所以,在宽范围(例如,20米以上的范围)上的无线传输典型地是不可行的,这是因为:
-资产或设备的高电磁发射,
-干扰影响,例如由在操作区域中被非常密集地打包的资产或设备的电气操作所引起,和/或
-施工相关的无线信号衰减。
幸运的是,根据第二镜像线的缺点可能不适用于所描绘的第三阀VAL3与维护系统MSY或服务系统SSY之间的基于无线的在线连接,并且根据第一镜像线的缺点可以通过例如“无线局域网<WLAN>”连接来克服。
尽管如此,由于不存在与维护系统MSY或服务系统SSY的连接,大量资产或设备是在不具有应用方便的CBS措施的可能性的情况下运行的。
这些资产或设备是第二组的已经提到的未连接的资产ASUC或设备DVUC,其有时根据“基于状况的服务或基于状况的维护<CBS>”场景被称为“棕色地带资产或设备”。现在,应当在本发明的范围内更详细地观察这些未连接的资产ASUC或设备DVUC。为了这个目的,并且由于它们的特殊的发明相关的兴趣,它们每个更一般地被称为数据源DSC。
这意味着,根据图1,第一马达MOT1、驱动器DRV、第一阀VAL1和泵PUM是剩余的资产或设备,其属于第二组,并且因此是未连接的资产ASUC或设备DVUC,或者更一般地,每个是一个数据源DSC。在分别在第一马达MOT1、驱动器DRV、第一阀VAL1和泵PUM中的每个数据源DSC中,存在针对数据宿DSN指定(destine)的数据源数据DSCD,用于执行上面讨论和提到的“基于状况的服务或基于状况的维护<CBS>”数据评估。
不具有与作为数据宿DSN的维护系统MSY或服务系统SSY的连接的这些未连接的资产ASUC或设备DVUC因此不具有应用方便的CBS措施的任何可能性,即,用于数据源DSC与数据宿DSN之间的数据传递的数据连接是不存在的。
针对与上面讨论的维护系统MSY或服务系统SSY的基于有线的在线连接或基于无线的在线连接相关的缺点的背景,以在作为数据源DSC的未连接的资产ASUC或设备DVUC每个与作为数据宿DSN的维护系统MSY或服务系统SSY之间建立数据连接是具有挑战性的。由于所讨论的基于无线的在线连接的缺点,这特别地适用于未连接的资产ASUC或设备DVUC与维护系统MSY或服务系统SSY之间的基于无线的在线连接。尤其是因为根据图1中的描绘,第一马达MOT1、驱动器DRV、第一阀VAL1和泵PUM被非常密集地打包在用于宽范围(例如,20米以上的范围)上的无线传输的操作区域中,使得由此将产生干扰区域IFA。
然而,这对于基于从未连接的资产ASUC或设备DVUC到维护系统MSY或服务系统SSY的数据传递来执行“基于状况的服务或基于状况的维护<CBS>”数据评估是有问题的。
尽管如此,无论如何,为了针对未连接的资产ASUC或设备DVUC执行“基于状况的服务或基于状况的维护<CBS>”数据评估,典型的实践是将人类派往到未连接的资产ASUC或设备DVUC。人类可以或者通过读取本地措施(例如,通过读取rpm数据、温度数据等来将第一马达MOT1视为数据源)或者通过将计算机连接到本地诊断端口以便下载诊断数据来将操作状况草拟(protocol)在操作单中。
这个方法是耗时的,并且不能够在短时间间隔中(例如每小时)实现。
为了实现“基于状况的服务或基于状况的维护<CBS>”的高频数据评估,针对维护系统MSY或服务系统SSY中实现的预测性维护算法到未连接的资产ASUC或设备DVUC的数据DSCD的在线连接将是需要的。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用于在数据源与数据宿之间传递数据的方法和数据传递系统,通过该方法和数据传递系统,至少或多或少在线地实现数据传递,而不连接数据源和数据宿并且没有关于数据传递的任何所讨论的缺点。
这个目的关于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中定义的方法、通过权利要求1的特征部分中的特征来解决。
该目的进一步关于权利要求10的前序部分中定义的数据传递系统、通过权利要求10的特征部分中的特征来解决。
根据权利要求1和10的本发明的主要思想是,为了将针对数据宿指定的数据源的数据源数据从数据源传递到数据宿,特别是针对在数据宿中执行的“基于状况的服务或基于状况的维护<CBS>”数据评估,所述数据源和数据宿在商业场所内彼此隔开,该商业场所特别地是车间、工厂、车间现场、工厂现场等,每个包括IT系统,用于:
-从数据源下载数据源数据,
-通过如下来配置数据源数据:利用数据源相关的元信息打包数据源数据,加密经打包的数据源数据
[备注:用于数据传递的经打包的数据的加密是由于以下原因而完成的:
-针对从传递数据载体窃取数据进行保护
-针对朝向数据的未经授权的访问进行保护
-针对要传输的数据的不想要的改变进行保护(或者由硬件问题引起,或者由操纵引起)。这个数据完整性被保持]
并且存储所配置的数据源数据作为用于传递的传递数据,
-将所存储的传递数据加载到传递该传递数据的传递数据载体上(加载操作),以用于卸载操作,
-从传递数据载体卸载传递数据,
-通过如下来处理所卸载的传递数据:解密和解包所配置的数据源数据,并且将具有元信息的经解密和解包的数据源数据变换成数据宿数据,以在数据宿中执行数据源数据相关事务,
-将数据宿数据上载到数据宿。
这是针对数据宿指定的数据源的数据源数据的离线数据传递,特别是为了实现“基于状况的服务或基于状况的维护<CBS>”场景。
所提出的解决方案的优点在于:作为数据的数据源的资产或设备每个(i)是针对作为关于数据评估的实体的数据宿所指定的,该数据宿特别地根据“基于状况的服务或基于状况的维护<CBS>”场景来执行预测性维护算法,以及(ii)相应地在商业场所内被收集和传递,不需要在线连接到通信网络,从而
-避免了附加电缆布线和安装努力的成本
-增加了安全性,因为攻击者不能够经由在线连接来到达该资产
-增加了灵活性,因为进一步的资产或设备可以随着时间被单独地包含在数据传递系统中
附加地,通过在资产或设备上允许优选的“基于状况的服务或基于状况的维护<CBS>”场景,具有以下优点:
-避免了过度维护,并且因此降低了维护成本
-早期发现潜在的资产故障,并且避免非计划停机
-保护环境,因为资产可以在它们的整个生命周期中被高效利用,这避免了生产新的资产(即,更少的二氧化碳排放、材料需求等)
所提出的解决方案此外具有以下益处:
-棕色地带使得现有资产能够在所连接世界中起作用。
作为示例:典型的化工厂在该过程中已经安装了大约1000个阀。其中仅500个经由线连接到控制系统。这意味着一半的阀在不知道具体实际状态的情况下在该过程中起作用。对于工厂操作者来说,经由线来连接它们或者派遣人员进行定期检查太昂贵了。自动化解决方案将基本上极大地帮助获得透明度并且实现新的用例。
-避免了资产或设备的过度维护,并且因此降低了维护成本。
-早期发现潜在的资产或设备故障,并且避免非计划停机。
-保护环境,因为资产或设备可以在它们的整个生命期中被使用,并且不需要用新的资产或设备来更换(该新的资产或设备将提供内置连接性)。
此外,本发明可以有利地用于各种场景中。首要地,由此参考权利要求6和18,应当提到的是,本发明以及其基础方法和技术优选地集中在但不限于在本申请的引言部分中在图1的上下文中讨论的“基于状况的服务或基于状况的维护<CBS>”场景。
基本上,相同的方法可以应用于需要来自作为数据源的资产或设备的数据的任何场景,所述资产或设备不需要具有实时访问,因为这是当它们连接到执行数据评估的数据宿时的情况。
因此,根据权利要求7至9或19至21,替代场景是例如:
-(权利要求7和19):“显示机器状态”场景,例如在“监督控制和数据获取<SCADA>”环境中的“显示机器状态”场景,根据该场景,在商业场所内,数据源是仪表板,并且数据宿是中央监测站。
-(权利要求8和20):“更新推送”场景,例如更新固件、配置改变或非实时关键命令,根据该场景,在商业场所内,数据源是更新数据库,并且数据宿是要更新的设备。
-(权利要求9和21):“数据分析”场景,根据该场景,在商业场所内,数据源是生成要分析的各种数据的机器或设备,并且数据宿是用于运行该分析的中心位置。
独立于所提及的场景,本发明可以应用于,传递数据被加载到作为加载和卸载操作(在不同时间处执行)之间的传输介质的传递数据载体上,以克服数据源与数据宿之间的空间距离,并且该传递数据从传递数据载体被卸载,根据权利要求2和11,该加载和卸载优选地经由无线数据连接,并且这个无线数据连接是为了避免关于在本申请的引言部分中讨论的这样的连接的缺点,该无线数据连接特别是“近场通信<NFC>”连接或“蓝牙<BT>”连接或“无线局域网<WLAN>”连接,或者替代地,根据权利要求3和12,该加载和卸载经由有线数据连接,诸如“通用串行总线<USB>”连接。
根据权利要求4和13,作为传递介质的传递数据载体优选地是无线设备,诸如智能电话或平板电脑(例如,每个具有Android或iOS操作系统),其可分配给人类或机器人,并且由此用于沿着数据源与数据宿之间的商业场所的走道被携带。替代地,还可能的是,传递数据载体是无人机,以克服数据源与数据宿之间的空间距离,该无人机包括无线设备。
根据权利要求4和15,用于克服数据源与数据宿之间的空间距离的完全另一方式是具有无线小区的无线网状网络,该无线小区优选地基于“无线局域网<WLAN>”小区或“蓝牙<BT>”小区,其中无线网状网络的无线小区由至少一个下载单元和至少一个上载单元来设立。
用于在未连接的资产或设备上应用任何所提及的场景并且尤其是CBS场景的利用数据传递系统(参见权利要求10)的频繁数据传递是通过将如下多个方面组合在一起来实现的:
-标识或检测人类(诸如服务人员或游客)或机器人或无人机或自主运输车辆的定期“访问”或经过,其中商业场所中的无线设备用作传递数据载体。
-给人类、机器人、无人机或自主运输车辆配备有无线设备,诸如智能电话或平板电脑,包括具有本地持久化装置或存储装置的处理器(计算单元)和作为传递数据载体的无线收发器。
-给数据源、分别地是未连接的(离线)资产或设备配备有下载单元,该下载单元包括无线发射器(发送器),其发送操作数据(操作状况的数据)和/或诊断数据作为数据源数据。
-提供上载单元,例如计算机、服务器或甚至笔记本上的app,其中人类或机器人可以插入无线设备并且由计算单元来控制,该计算单元的本地持久化装置或存储装置变空(卸载操作),并且其中所卸载的数据被上载到数据宿,分别地是执行预测性维护算法的维护系统或服务系统。
下载单元的无线发射器(发送器)广播当前操作数据和/或诊断数据。每当在商业场所中的具有用作传递数据载体的无线设备的人类、机器人、无人机或自主运输车辆经过时,它自动接收所广播的数据并且将该数据存储在本地持久化装置或存储装置中。无线设备上的数据可以被循环地卸载,并且此后使用上载单元被上载,例如通过如下方式:
-人类在经过上载单元时定期地更换无线设备
-人类在完成工作或改变工作班次时定期地更换无线设备
-机器人在回来(例如针对充电)时定期地更换无线设备
这个方法允许获得操作数据和/或诊断数据,以向在维护系统或服务系统中执行的预测性维护算法不断地馈送新数据,从而针对未连接的资产或设备实现“基于状况的服务或基于状况的维护<CBS>”场景。
根据权利要求10的数据传递系统可以或者被完全地配置为基于硬件的系统,或者有利地在根据权利要求14和17的数字化过程中被配置为基于硬件和软件的系统。下载单元、传递数据载体和上载单元中包括的组件被形成为计算机实现工具,其优选地是APP,并且当被上载时被嵌入到定制软件执行容器中。定制软件执行容器是软件系统的技术,用于向运行在诸如数据源和/或数据宿之类的托管(软件)系统内的所定义的软件进程提供对硬件资源(即,CPU、RAM、磁盘、I/O接口)的访问。运行在容器中的软件进程朝向运行托管软件系统的其他进程的访问可以由托管软件系统来精确地控制。对于数据传递系统,容器可以由例如虚拟机(比如VMware)、容器框架(比如Docker)或操作系统名称空间(比如Linux名称空间;用于将资源划分给软件进程)来实现。在数据传递系统所需的软件将被提供作为由软件储存库提供的纯软件包的情况下,用于定制软件执行的这样的容器环境作为先决条件是必要的。
此外,基于图1中的描绘以及对应的解释,本发明的有利的进一步开发从根据图2至图8的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以下描述中产生。它们示出了:
图2是基于图1的数据传递系统,该数据传递系统使得能够在每个作为数据源的未连接的资产或设备与作为数据宿的维护系统或服务系统之间实现“基于状况的服务或基于状况的维护<CBS>”场景,
图3是作为数据传递系统的一部分的下载单元的结构,其使得能够在作为数据源的未连接的资产或设备上实现“基于状况的服务或基于状况的维护<CBS>”场景,
图4是“数据源”相关的计算机实现工具的配置,该工具实质上替换了作为数据传递系统的一部分的根据图3的下载单元,其使得能够在作为数据源的未连接的资产或设备上实现“基于状况的服务或基于状况的维护<CBS>”场景,
图5是作为数据传递系统的一部分的传递数据载体的结构,其使得能够关于克服作为数据源的未连接的资产或设备与作为数据宿的维护系统或服务系统之间的空间距离实现“基于状况的服务或基于状况的维护<CBS>”场景,
图6是网状场景的配置,其代替了作为数据传递系统的一部分的根据图5的传递数据载体,其使得能够关于克服作为数据源的未连接的资产或设备与作为数据宿的维护系统或服务系统之间的空间距离实现“基于状况的服务或基于状况的维护<CBS>”场景,
图7是作为数据传递系统的一部分的上载单元的结构,其使得能够在作为数据宿的维护系统或服务系统上实现“基于状况的服务或基于状况的维护<CBS>”场景,
图8是“数据宿”相关的计算机实现工具的配置,该工具实质上代替了作为数据传递系统的一部分的根据图5的上载单元,其使得能够在作为数据宿的维护系统或服务系统上实现“基于状况的服务或基于状况的维护<CBS>”场景。
图2示出了基于图1及其附图描述的数据传递系统DTFS,其使得能够在商业场所BP内作为数据源DSC的未连接的资产ASUC或设备DVUC每个与作为数据宿DSN的维护系统MSY或服务系统SSY之间实现“基于状况的服务或基于状况的维护<CBS>”场景。这些未连接的资产ASUC或设备DVUC(被称为“棕色地带资产或设备”)是在不具有应用方便的CBS措施的可能性的情况下运行的,这是由于不存在与维护系统MSY或服务系统SSY的连接。
根据图1,第二组资产或设备的第一马达MOT1、驱动器DRV、第一阀VAL1和泵PUM是未连接的资产ASUC或设备DVUC,或者更一般地,每个是一个数据源DSC。在分别在第一马达MOT1、驱动器DRV、第一阀VAL1和泵PUM中的每个数据源DSC中,存在针对数据宿DSN指定的数据源数据DSCD,用于执行已经通过图1的描述讨论和提到的“基于状况的服务或基于状况的维护<CBS>”数据评估。
现在提供数据传递系统DTFS,以使得未连接的资产ASUC或设备DVUC能够具有与维护系统MSY或服务系统SSY的数据连接,这是因为数据链路DSN因此它们具有应用方便的CBS措施的可能性。
为了这个目的,数据传递系统DTFS首先包括下载单元DLU,所述下载单元DLU每个与未连接的资产ASUC或设备DVUC有线连接,并且因此连接到第二组资产或设备的第一马达MOT1、驱动器DRV、第一阀VAL1和泵PUM,分别地每个连接到作为数据源数据DSCD的源的数据源DSC,以用于下载数据源数据DSCD。
稍后将根据图3和4的描述来描述这个下载是如何实现的。
在这点上,在描述图2的上下文中,应当预先提到,下载单元DLU能够在数据传递系统DTFS内建立尤其是无线数据连接WLDC(根据图3和4,将看到的是,有线数据连接也是可能的),用于实现“基于状况的服务或基于状况的维护<CBS>”场景。无线数据连接WLDC:
(i)关于通过在干扰缺点的上下文中描述图1的解释,所述干扰缺点例如由未连接的资产ASUC或设备DVUC和具有无线数据连接WLDC的下载单元DLU的电气操作所引起,所述未连接的资产ASUC或设备DVUC和具有无线数据连接WLDC的下载单元DLU在这两个图(图1和图2)中描绘的操作区域中被非常密集地打包,作为干扰区域IFA,以及
(ii)关于也经讨论的未连接的资产ASUC或设备DVUCDVUC和具有无线数据连接WLDC的下载单元DLU的发射缺点,该无线数据连接WLDC优选地是“近场通信<NFC>”连接或“蓝牙<BT>”连接或“无线局域网<WLAN>”连接。
此外,关于所提及的目的,数据传递系统DTFS包括上载单元ULU,当数据源数据DSCD从下载单元DLU被传递到上载单元ULU时,所述上载单元ULU与作为数据宿DSN的维护系统MSY或服务系统SSY有线连接,以用于上载数据源数据DSCD。
首先,稍后将根据图7和图8的描述来描述这个上载是如何实现的。
其次,接下来将描述如何实现从下载单元DLU到上载单元ULU的数据传递。
在这点上,在描述图2的上下文中,应当预先提到,上载单元DLU也能够在数据传递系统DTFS内建立尤其是无线数据连接WLDC(根据图7和8,将看到的是,这里有线数据连接也是可能的),用于实现“基于状况的服务或基于状况的维护<CBS>”场景。无线数据连接WLDC在这里还:
(i)关于通过在维护系统MSY或服务系统SSY和具有无线数据连接WLDC的上载单元DLU的干扰缺点的上下文中描述图1的解释,以及
(ii)关于也经讨论的维护系统MSY或服务系统SSY和具有无线数据连接WLDC的上载单元DLU的发射缺点,该无线数据连接WLDC优选地是“近场通信<NFC>”或“蓝牙<BT>”连接或“无线局域网<WLAN>”连接。
现在,如何实现从下载单元DLU到上载单元ULU的数据传递。为了这个目的,数据传递系统DTFS包括传递数据载体TFDC。传递数据载体TFDC是无线设备WLD,所述无线设备WLD优选地可以是智能电话或平板电脑,并且被分配给人类或机器人,并且由此用于沿着商业场所BP的走道WW在下载单元DLU、相应地是数据源DSC与上载单元ULU、相应地是数据宿DSN之间被携带。
人类可以是例如在商业场所处工作的工作人员或服务人员。
在这点上,在描述图2的上下文中,应当预先提到,传递数据载体TFDC由于作为无线设备WLD的实现方式也能够在数据传递系统DTFS内建立尤其是无线数据连接WLDC(根据图5,将看到的是,有线数据连接也是可能的),用于实现“基于状况的服务或基于状况的维护<CBS>”场景,其中无线数据连接WLDC在这里优选地也是“近场通信<NFC>”连接或“蓝牙<BT>”连接或“无线局域网<WLAN>”连接。
由于这个实现方式,传递数据载体TFDC作为下载单元DLU与上载单元ULU之间的传输介质,有可能克服数据源DSC与数据宿DSN、相应地是下载单元DLU与上载单元ULU之间的空间距离。
当传递数据载体TFDC沿着走道WW被携带,并且在无线数据连接WLDC的有效范围中进入距下载单元DLU的无线距离中(即,传递数据载体TFDC绕过或经过下载单元DLU,并且处于距下载单元DLU的传输范围中)时,则它来到关于下载单元DLU与传递数据载体TFDC之间的数据传递的加载操作。
此外,当传递数据载体TFDC进一步沿着走道WW被携带,并且在无线数据连接WLDC的有效范围中进入距上载单元ULU的另外或相同的无线距离中(即,传递数据载体TFDC绕过或经过上载单元DLU,并且处于距上载单元DLU的另外的传输范围中)时,则它来到关于上载单元DLU与传递数据载体TFDC之间的数据传递的卸载操作。
这些加载和卸载操作可以根据必要经常执行,因此例如以规则的时间间隔、例如一小时或一天来执行,并且它们可以安静无缝地执行。
替代地,对于携带无线设备的人类或机器人,也有可能使用具有无线设备的无人机来克服数据源DSC与数据宿DSN、相应地是下载单元DLU与上载单元ULU之间的空间距离。
也有可能让多个那些传递数据载体通过商业场所运行。此外,有可能使多个上载单元可用,以便增加走道参与者经过的机会。
一旦传递数据载体已将数据包上载到上载单元,本地保存在传递数据载体上的数据就被删除,以为下一次数据收集运行释放盘空间。
相同的事情发生在与数据源连接的下载单元处。因此,一旦下载单元已将数据包加载到传递数据载体,本地保存在下载单元上的数据就被删除,以为下一次数据收集运行释放盘空间
同时,下载单元可以记录新的数据源数据。
图3示出了作为数据传递系统DTFS的一部分的下载单元DLU的结构,该下载单元DLU由PWS供给功率,并且使得能够在作为数据源DSC的未连接的资产ASUC或设备DVUC上实现“基于状况的服务或基于状况的维护<CBS>”场景。
如已经提到的(参见具有对应描述的图2),下载单元DLU与未连接的资产ASUC或设备DVUC有线连接。这个有线连接包括作为下载单元DLU的一部分的“至数据源”相关的有线接口WRIFDSC以及作为数据源DSC的一部分的“至下载单元”相关的有线接口WRIFDLU
此外,还已经提到(参见具有对应描述的图5),下载单元DLU能够建立无线数据连接WLDC。为了建立这个无线数据连接WLDC,下载单元DLU包括至少一个无线端口WLP,根据无线数据连接WLDC的类型,该无线端口WLP优选地是“近场通信<NFC>”端口、“蓝牙<BT>”端口和“无线局域网<WLAN>”端口中的至少一个。
作为所建立的无线数据连接WLDC的替代,还有可能的是,下载单元DLU可以建立有线数据连接WRDC,该有线数据连接WRDC优选地是“通用串行总线<USB>”连接。为了建立这个有线数据连接WRDC,下载单元DLU包括有线端口WRP,根据有线数据连接WRDC的类型,该有线端口WRP优选地是“通用串行总线<USB>”端口。
此外,为了从未连接的资产ASUC或设备DVUC下载数据源数据DSCD,并且为了实现前面提到的加载操作,下载单元DLU包括下载组件DWLC、配置组件CFGC和加载组件ONLC。
这些组件形成功能单元,以基于数据源数据DSCD来实现所提及的加载操作。
首先,下载组件DWLC经由有线接口WRIFDSC、WRIFDLU从数据源DSC、相应地是未连接的资产ASUC或设备DVUC来下载dwl数据源数据DSCD。
然后,所下载的数据DSCD被传递到配置组件CFGC,以用于配置cfg数据源数据DSCD。为了这个目的,配置组件CFGC包括处理器PRCCFGC、一次性配置模块OTCMCFGC和本地持久化装置LPSCFGC,其在功能上形成配置组件CFGC,使得所下载的数据源数据DSCD被传递到处理器PRCCFGC,该处理器PRCCFGC
-将从一次性配置模块OTCMCFGC接收到的具有数据源相关的元信息MIF的数据打包pck成经打包的数据DSCD+MIF,
-通过使用也是从一次性配置模块OTCMCFGC接收到的加密密钥ECRK来加密ecr经打包的数据DSCD+MIF,
-将被加密的打包数据DSCD+MIF存储str在本地持久化装置LPSCFGC中作为传递数据TFD。
用于数据传递的经打包的数据的加密是由于以下原因而完成的:
-针对从传递数据载体窃取数据进行保护
-针对朝向数据的未经授权的访问进行保护
-针对要传输的数据的不想要的改变进行保护(或者由硬件问题引起,或者由操纵引起)。因此,数据完整性被保持。
最后,加载组件ONLC通过访问所存储的传递数据TFD来进行加载onl,并且因此通过使用无线端口WLP或者替代地有线端口WRP以用于所提及的加载操作,通过该操作,根据图5,传递数据TFD被加载到传递数据载体。
图4示出了“数据源”相关的计算机实现工具CITDSC的配置,该工具CITDSC实质上代替了作为数据传递系统DTFS的一部分的根据图3的下载单元DLU,该下载单元DLU使得能够在作为数据源DSC的未连接的资产ASUC或设备DVUC上实现“基于状况的服务或基于状况的维护<CBS>”场景。
实质上代替了下载单元DLU的“数据源”相关的计算机实现工具CITDSC接管了在下载单元DLU中执行的下载组件DWLC、配置组件CFGC和加载组件ONLC的任务,而用于DSCD下载的有线接口WRIFDSC、WRIFDLU由一个有线接口WRIF来代替,该有线接口WRIF作为未连接的资产ASUC或设备DVUC、相应地是数据源DSC的一部分被分配给未连接的资产ASUC或设备DVUC、相应地是数据源DSC上的“数据源”提供的定制软件执行容器CSECDSC
相同的情况发生在用于TFD加载的无线端口WLP和可选地所使用的有线端口WRP上,其再次作为未连接的资产ASUC或设备DVUC、相应地是数据源DSC的一部分也被分配给未连接的资产ASUC或设备DVUC、相应地是数据源DSC上的“数据源”提供的定制软件执行容器CSECDSC
“数据源”提供的定制软件执行容器CSECDSC是软件系统的技术,用于向在托管(软件)系统内运行的所定义的软件进程提供对硬件资源(即,CPU、RAM、磁盘、I/O接口)的访问,该托管(软件)系统诸如未连接的资产ASUC或设备DVUC、相应地是数据源DSC。运行在容器中的软件进程朝向运行托管(软件系统)的其他进程的访问可以由托管(软件)系统来精确地控制。对于数据传递系统,容器可以由例如虚拟机(比如VMware)、容器框架(比如Docker)或操作系统名称空间(比如Linux名称空间;用于将资源划分给软件进程)来实现。在数据传递系统所需的软件将被提供作为由软件储存库提供的纯软件包的情况下,用于定制软件执行的这样的容器环境作为先决条件是必要的。
“数据源”相关的计算机实现工具CITDSC优选地是APP,并且当经由第一软件接口端口SWIP1作为未连接的资产ASUC或设备DVUC、相应地是数据源DSC的一部分从软件储存库SWRP被上载时,被嵌入到“数据源”提供的定制软件执行容器CSECDSC中。
在被嵌入在“数据源”提供的定制软件执行容器CSECDSC中的情况下,“数据源”相关的计算机实现工具CITDSC被用于——通过接管下载单元DLU的所提及的组件任务——从未连接的资产ASUC或设备DVUC下载数据源数据DSCD,并且实现前面提到的加载操作。
现在,“数据源”相关的计算机实现工具CITDSC形成功能单元,以基于数据源数据DSCD来实现所提及的加载操作。
首先,在“数据源”相关的计算机实现工具CITDSC内,下载组件DWLC经由有线接口WRIF从数据源DSC、相应地是未连接的资产ASUC或设备DVUC来下载dwl数据源数据DSCD。
然后,在“数据源”相关的计算机实现工具CITDSC内,所下载的数据DSCD被传递到配置组件CFGC,以用于配置cfg数据源数据DSCD。为了这个目的,“数据源”相关的计算机实现工具CITDSC的配置组件CFGC包括处理器PRC′CFGC、一次性配置模块OTCM′CFGC和本地持久化装置LPS′CFGC,其在功能上形成“数据源”相关的计算机实现工具CITDSC的配置组件CFGC,使得所下载的数据源数据DSCD被传递到处理器PRC′CFGC,该处理器PRC′CFGC
-将从一次性配置模块OTCM′CFGC接收到的具有数据源相关的元信息MIF的数据打包pck成经打包的数据DSCD+MIF,
-通过使用也从一次性配置模块OTCM′CFGC接收到的加密密钥ECRK来加密ecr经打包的数据DSCD+MIF,
-将被加密的打包数据DSCD+MIF存储str在本地持久化装置LPS′CFGC中作为传递数据TFD。
最后,在“数据源”相关的计算机实现工具CITDSC内,加载组件ONLC通过访问所存储的传递数据TFD来进行加载onl,并且因此通过使用无线端口WLP或者替代地有线端口WRP以用于所提及的加载操作,通过该加载操作,根据图5,传递数据TFD被加载到传递数据载体。
图5示出了作为数据传递系统DTFS的一部分的传递数据载体TFDC的结构,其使得能够关于克服作为数据源DSC的未连接的资产ASUC或设备DVUC与作为数据宿DSN的维护系统MSY或服务系统SSY之间的空间距离来实现“基于状况的服务或基于状况的维护<CBS>”场景。
如已经提到的(参见具有对应描述的图2),传递数据载体TFDC由于其作为无线设备WLD的实现方式而能够建立无线数据连接WLDC。为了建立这个无线数据连接WLDC,传递数据载体TFDC的无线设备WLD包括至少一个无线端口WLP,根据无线数据连接WLDC的类型,该无线端口WLP优选地是“近场通信<NFC>”端口、“蓝牙<BT>”端口和“无线局域网<WLAN>”端口中的至少一个。
作为所建立的无线数据连接WLDC的替代,还有可能的是,传递数据载体TFDC可以建立有线数据连接WRDC,该有线数据连接WRDC优选地是“通用串行总线<USB>”连接。为了建立这个有线数据连接WRDC,传递数据载体TFDC包括有线端口WRP,根据有线数据连接WRDC的类型,该有线端口WRP优选地是“通用串行总线<USB>”端口。
此外,为了实现前述的(参见具有对应描述的图2)加载操作和卸载操作,传递数据载体TFDC包括附近检测组件NBDC和传递组件TFC。
这些组件形成功能单元,以实现加载操作和卸载操作。
首先,附近检测组件NBDC检测传递数据载体TFDC何时处于距下载单元DLU的传输范围中(参见具有对应描述的图2),以用于从下载单元DLU接收所存储的传递数据TFD,从而实现加载操作。
然后,一旦传递数据载体TFDC处于距下载单元DLU的传输范围中,就发生加载操作,并且所加载的传递数据TFD经由无线端口WLP或者替代地有线端口WRP被传递到传递组件TFC,以用于稍后的卸载操作(参见具有对应描述的图2)。
为了这个目的,传递组件TFC包括处理器PRCTFC、数据输入输出接口DIOIF和本地持久化装置LPSTFC,其在功能上形成传递组件TFC,使得所加载的传递数据TFD通过数据输入输出接口DIOIF从无线端口WLP或者替代地有线端口WRP被传递到处理器PRCTFC,所述处理器PRCTFC将所加载的传递数据TFD临时存储在本地持久化装置LPSTFC中,用于稍后的卸载操作,而传递数据载体TFDC沿着走道以去往数据宿、相应地是维护系统或服务系统的方向被携带(参见具有对应描述的图2)。
现在,一旦传递数据载体TFDC处于距上载单元ULU的另外的传输范围中(参见具有对应描述的图2),附近检测组件NBDC检测何时可以执行卸载操作,使得上载单元ULU可以接收存储在传递组件TFC的本地持久化装置LPSTFC中的传递数据TFD,以实现卸载操作。
附近检测优选地工作,使得以规则的周期(即,100ms),广播信号被发出,该广播信号具有对下载单元或上载单元的应答的请求。如果下载单元或上载单元进行了应答,则附近检测激活处理器PRCTFC以实现加载操作或卸载操作。
同样(参见关于下载单元的图4和每个具有对应描述的图82),关于传递数据载体TFDC,有可能的是,传递数据载体TFDC的附近检测组件NBDC和传递组件TFC被形成为“传递数据载体”相关的计算机实现工具CITTFDC,当通过“传递数据载体”相关的计算机实现的工具CITTFDC的上载被分配给传递数据载体TFDC并且因此被嵌入到“传递数据载体”提供的定制软件执行容器CSECTFDC中时,该计算机实现工具CITTFDC使用无线设备WLD的无线端口WLP或有线端口WRP以用于接收传递数据TFD,并且执行卸载操作以用于卸载传递数据TFD。
图6示出了网状场景的配置,其代替了作为数据传递系统DTFS的一部分的根据图5的传递数据载体TFDC,其使得能够关于克服作为数据源的未连接的资产或设备与作为数据宿的维护系统或服务系统之间的空间距离来实现“基于状况的服务或基于状况的维护<CBS>”场景。传递数据载体TFDC是具有无线小区WLC的无线网状网络WMN,所述无线小区WLC优选地基于“无线局域网<WLAN>”小区或“蓝牙<BT>”小区,并且其中无线网状网络WMN的无线小区WLC由至少一个下载单元DLU和至少一个上载单元ULU来设立。
图7示出了作为数据传递系统DTFS的一部分的上载单元ULU的结构,所述上载单元ULU由PWS供给功率,并且在作为数据宿DSN的维护系统MSY或服务系统SSY上实现“基于状况的服务或基于状况的维护<CBS>”场景。
如已经提到的(参见具有对应描述的图2),上载单元ULU与维护系统MSY或服务系统SSY有线连接。这个有线连接包括作为上载单元DLU的一部分的“至数据宿”相关的有线接口WRIFDSN和作为数据宿DSN的一部分的“至上载单元”相关的有线接口WRIFULU
此外,还已经提到(参见具有对应描述的图2),上载单元ULU能够建立无线数据连接WLDC。为了建立这个无线数据连接WLDC,上载单元ULU包括至少一个无线端口WLP,根据无线数据连接WLDC的类型,该无线端口WLP优选地是“近场通信<NFC>”端口、“蓝牙<BT>”端口和“无线局域网<WLAN>”端口中的至少一个。
作为所建立的无线数据连接WLDC的替代,还有可能的是,上载单元DLU可以建立有线数据连接WRDC,所述有线数据连接WRDC优选地是“通用串行总线<USB>”连接。为了建立这个有线数据连接WRDC,上载单元DLU包括有线端口WRP,根据有线数据连接WRDC的类型,所述有线端口WRP优选地是“通用串行总线<USB>”端口。
此外,为了实现前述卸载操作并且将数据宿数据DSND上载到维护系统MSY或服务系统SSY,上载单元ULU包括卸载组件OFLC、处理组件PRCC和上载组件UPLC。
这些组件形成功能单元,以基于卸载操作来实现数据宿数据DSND的所提及的上载。
首先,当上载单元ULU根据附近检测组件的检测(参见具有对应描述的图5)处于距传递数据载体的另外的传输范围中时(参见具有对应描述的图2),卸载组件OFLC经由无线端口WLP或者替代地有线端口WRP来接收传递数据TFD,以用于执行ofl所提及的卸载操作。
然后,所卸载的传递数据TFD被传递到处理组件PRCC,以用于处理prc传递数据TFD。为了这个目的,处理组件PRCC包括处理器PRCPRCC和一次性配置模块OTCMCFGC,其在功能上形成处理组件PRCC,使得所卸载的传递数据TFD被传递到处理器PRCCFGC,该处理器PRCCFGC
-通过使用从一次性配置模块OTCMPRCC接收到的解密密钥DCRK来解密dcr传递数据TFD,
-利用数据源相关的元信息MIF来解包upck经解密的传递数据TFD,
-将具有元信息MIF的经解密和解包的数据源数据DSCD变换trf成数据宿数据DSND,以在数据宿DSN中执行数据源数据相关事务。
最后,上载组件UPLC经由有线接口WRIFDSN、WRIFULU将数据宿数据DSND上载upl到数据宿DSN、相应地是维护系统MSY或服务系统SSY。
图8示出了“数据宿”相关的计算机实现工具CITDSN的配置,该工具CITDSN实质上代替了作为数据传递系统DTFS的一部分的根据图7的上载单元ULU,其使得能够在作为数据宿DSN的维护系统MSY或服务系统SSY上实现“基于状况的服务或基于状况的维护<CBS>”场景。
实质上代替了上载单元ULU的“数据宿”相关的计算机实现的工具CITDSN接管了在上载单元ULU中执行的卸载组件OFLC、处理组件PRCC和上载组件UPLC的任务,而用于DSND上载的有线接口WRIFDSN、WRIFULU由一个有线接口WRIF来代替,该有线接口WRIF作为维护系统MSY或服务系统SSY、相应地是数据宿DSN的一部分被分配给维护系统MSY或服务系统SSY、相应地是数据宿DSN上的“数据宿”提供的定制软件执行容器CSECDSN
相同的情况发生在用于传递数据TFD的卸载操作的无线端口WLP和可选地所使用的有线端口WRP上,其再次作为维护系统MSY或服务系统SSY、相应地是数据宿DSN的一部分也被分配给维护系统MSY或服务系统SSY、相应地是数据宿DSN上的“数据源”提供的定制软件执行容器CSECDSC
“数据宿”提供的定制软件执行容器CSECDSN也是软件系统的技术,用于向在托管(软件)系统内运行的所定义的软件进程提供对硬件资源(即CPU、RAM、磁盘、I/O接口)的访问,该托管(软件)系统诸如维护系统MSY或服务系统SSY、相应地是数据宿DSN。运行在容器中的软件进程朝向运行托管(软件系统)的其他进程的访问可以由托管(软件)系统来精确控制。对于数据传递系统,容器可以由例如虚拟机(比如VMware)、容器框架(比如Docker)或操作系统名称空间(比如Linux名称空间;用于将资源划分给软件进程)来实现。在数据传递系统所需的软件将被提供作为由软件储存库提供的纯软件包的情况下,用于定制软件执行的这样的容器环境作为先决条件是必要的。
“数据宿”相关的计算机实现工具CITDSN优选地也是APP,并且当经由第二软件接口端口SWIP2作为维护系统MSY或服务系统SSY、相应地是数据宿DSN的一部分从软件储存库SWRP被上载时,被嵌入到“数据宿”提供的定制软件执行容器CSECDSN中。
在被嵌入在“数据宿”提供的定制软件执行容器CSECDSN中的情况下,“数据源”相关的计算机实现工具CITDSN被用于——通过接管上载单元ULU的所提及的组件任务——基于所提及的卸载操作来实现数据宿数据DSND到维护系统MSY或服务系统SSY、相应地是数据宿DSN的所提及的上载。
现在,“数据宿”相关的计算机实现工具CITDSN形成功能单元,以基于所提及的卸载操作来实现数据宿数据DSND的所提及的上载。
首先,在“数据宿”相关的计算机实现工具CITDSN内,当上载单元ULU根据附近检测组件的检测(参见具有对应描述的图5)处于距传递数据载体的另外的传输范围中时(参见具有对应描述的图2),卸载组件OFLC经由无线端口WLP或者替代地有线端口WRP来接收传递数据TFD,以用于执行off所提及的卸载操作。
然后,所卸载的传递数据TFD被传递到处理组件PRCC,以用于处理prc传递数据TFD。为了这个目的,“数据宿”相关的计算机实现工具CITDSN的处理组件PRCC包括处理器PRC′PRCC和一次性配置模块OTCM′CFGC,其在功能上形成“数据宿”相关的计算机实现工具CITDSN的处理组件PRCC,使得所卸载的传递数据TFD被传递到处理器PRC′CFGC,该处理器PRC′CFGC
-通过使用从一次性配置模块OTCM′PRCC接收到的解密密钥DCRK来解密dcr传递数据TFD,
-利用数据源相关的元信息MIF来解包upck经解密的传递数据TFD,
-将具有元信息MIF的经解密和解包的数据源数据DSCD变换trf成数据宿数据DSND,以在数据宿DSN中执行数据源数据相关事务。
最后,在“数据宿”相关的计算机实现工具CITDSN内,上载组件UPLC经由有线接口WRIFDSN、WRIFULU将数据宿数据DSND上载upl到数据宿DSN、相应地是维护系统MSY或服务系统SSY。

Claims (21)

1.一种用于在数据源(DSC)与数据宿(DSN)之间传递数据的方法,通过所述方法
-数据源(DSC)和数据宿(DSN)在商业场所(BP)内彼此隔开,所述商业场所(BP)特别地是车间(SF)、工厂(PT)、车间现场(SFS)、工厂现场(FTS)等,每个包括IT系统(ITS),
-在数据源(DSC)中,存在针对数据宿(DSN)指定的数据源数据(DSCD),特别是针对在数据宿(DSN)中执行的“基于状况的服务或基于状况的维护<CBS>”数据评估,以及
-用于数据源(DSC)与数据宿(DSN)之间的数据传递的数据连接不存在,
其特征在于
a)从数据源(DSC)下载(dwl)数据源数据(DSCD),
b)通过如下来配置(cfg)数据源数据(DSCD):利用数据源相关的元信息(MIF)来打包(pck)数据源数据(DSCD),加密(ecr、ECRK)经打包的数据源数据(DSCD),并且存储(str)所配置的数据源数据(DSCD)作为用于传递的传递数据(TFD),
c)将所存储的传递数据(TFD)加载(onl)到传递所述传递数据(TFD)的传递数据载体(TFDC)上,以用于卸载操作,
d)从传递数据载体(TFDC)卸载(off)传递数据(TFD),
e)通过如下来处理(prc)所卸载的传递数据(TFD):解密(dcr、DRCK)和解包(upck)所配置的数据源数据(DSCD),并且将具有元信息(MIF)的经解密和解包的数据源数据(DSCD)变换(trf)成数据宿数据(DSND)以在数据宿(DSN)中执行数据源数据相关事务,
f)将数据宿数据(DSND)上载(upl)到数据宿(DSN)。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传递数据(TFD)是经由无线数据连接(WLDC)、特别是经由“近场通信<NFC>”连接或“蓝牙<BT>”连接或“无线局域网<WLAN>”连接被加载(onl)和卸载(ofl)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传递数据(TFD)是经由有线数据连接(WRDC)、特别是经由“通用串行总线<USB>”连接被加载(onl)和卸载(ofl)的。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传递数据载体(TFDC)或者是可分配给人类或机器人并且由此用于沿着数据源(DSC)与数据宿(DSN)之间的商业场所(BP)的走道(WW)被携带的无线设备(WLD)、特别是智能电话或平板电脑,或者是包括无线设备(WLD)的无人机,以克服数据源(DSC)与数据宿(DSN)之间的空间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1和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传递数据载体(TFDC)是具有无线小区(WLC)的无线网状网络(WMN),特别是基于“无线局域网<WLAN>”小区或“蓝牙<BT>”小区。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的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基于状况的服务或基于状况的维护<CBS>”场景,根据所述场景,在商业场所(BP)内,数据源(DSC)是资产(AS)或设备(DV),诸如马达(MOT)、驱动器(DRV)、阀(VAL)、泵(PUM)等,并且数据宿(DSN)是维护系统(MSY)或服务系统(SSY)。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的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显示机器状态”场景,特别是在“监督控制和数据获取<SCADA>”环境中的“显示机器状态”场景,根据所述场景,在商业场所(BP)内,数据源(DSC)是仪表板,并且数据宿(DSN)是中央监测站。
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的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更新推送”场景,特别是更新固件、配置改变或非实时关键命令,根据所述场景,在商业场所(BP)内,数据源(DSC)是更新数据库,并且数据宿(DSN)是要更新的设备。
9.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的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数据分析”场景,根据所述场景,在商业场所(BP)内,数据源(DSC)是生成要分析的各种数据的机器或设备,并且数据宿(DSN)是用于运行所述分析的中心位置。
10.一种用于在数据源(DSC)与数据宿(DSN)之间传递数据的数据传递系统(DTFS),通过所述系统
-数据源(DSC)和数据宿(DSN)在商业场所(BP)内彼此隔开,所述商业场所(BP)特别地是车间(SF)、工厂(PT)、车间现场(SFS)、工厂现场(FTS)等,每个包括IT系统(ITS),
-在数据源(DSC)中,存在针对数据宿(DSN)指定的数据源数据(DSCD),特别是针对在数据宿(DSN)中执行的“基于状况的服务或基于状况的维护<CBS>”数据评估,以及
-用于数据源(DSC)与数据宿(DSN)之间的数据传递的数据连接不存在,其特征在于
a)下载单元(DLU),包括
a1)下载组件(DWLC),用于从数据源(DSC)下载(dwl)数据源数据(DSCD),
a2)配置组件(CFGC),用于通过如下来配置(cfg)数据源数据(DSCD):利用数据源相关的元信息(MIF)来打包(pck)数据源数据(DSCD),加密(ecr、ECRK)经打包的数据源数据(DSCD),并且存储(str)所配置的数据源数据(DSCD)作为用于传递的传递数据(TFD),
a3)加载组件(ONLC),用于加载(onl)所存储的传递数据(TFD),
b)传递数据载体(TFDC),包括
b1)附近检测组件(NBDC),用于检测传递数据载体(TFDC)何时处于距下载单元(DLU)的传输范围中,以用于从下载单元(DLU)接收所存储的传递数据(TFD),
b2)传递组件(TFC),用于在传递数据载体(TFDC)上接收所加载的传递数据(TFD),并且针对卸载操作从传递数据载体(TFDC)卸载(off)传递数据(TFD),
b3)附近检测组件(NBDC),用于检测何时可以执行卸载操作,
c)上载单元(ULU),包括
c1)卸载组件(OFLC),用于当上载单元(ULU)根据附近检测组件(NBDC)的检测处于距传递数据载体(TFDC)的用于执行卸载操作的进一步传输范围中时,接收传递数据(TFD),
c2)处理组件(PRCC),用于通过如下来处理(prc)所卸载的传递数据(TFD):解密(dcr、DRCK)和解包(upck)所配置的数据源数据(DSCD),并且将具有元信息(MIF)的经解密和解包的数据源数据(DSCD)变换(trf)成数据宿数据(DSND)以在数据宿(DSN)中执行数据源数据相关事务,
c3)上载组件(UPLC),用于将数据宿数据(DSND)上载(upl)到数据宿(DSN)。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数据传递系统(DTFS),其特征在于,
下载单元(DLU)和上载单元(ULU)每个包括至少一个无线端口(WLP),特别是“近场通信<NFC>”端口、“蓝牙<BT>”端口和“无线局域网<WLAN>”端口中的至少一个,其中加载组件(ONLC)和卸载组件(OFLC)根据无线数据连接(WLDC)、特别是“近场通信<NFC>”连接或“蓝牙<BT>”连接或“无线局域网<WLAN>”连接来使用无线端口(WLP)以用于加载(onl)和卸载(ofl)传递数据(TFD)。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数据传递系统(DTFS),其特征在于,
下载单元(DLU)和上载单元(ULU)每个包括有线端口(WRP),特别是“通用串行总线<USB>”端口,其中加载组件(ONLC)和卸载组件(OFLC)根据有线数据连接(WRDC)、特别是“通用串行总线<USB>”连接来使用有线端口(WRP)以用于加载(onl)和卸载(ofl)传递数据(TFD)。
13.根据权利要求10至12中的一项所述的数据传递系统(DTFS),其特征在于,传递数据载体(TFDC)或者是可分配给人类或机器人并且由此用于沿着数据源(DSC)与数据宿(DSN)之间的商业场所(BP)的走道(WW)被携带的无线设备(WLD)、特别是智能电话或平板电脑,或者是包括无线设备(WLD)的无人机,以克服数据源(DSC)与数据宿(DSN)之间的空间距离,其中所述无线设备(WLD)包括:
-至少一个无线端口(WLP)、特别是“近场通信<NFC>”端口、“蓝牙<BT>”端口和“无线局域网<WLAN>”端口中的至少一个,或者
-至少一个无线端口(WLP)、特别是“近场通信<NFC>”端口、“蓝牙<BT>”端口和“无线局域网<WLAN>”端口中的至少一个,以及有线端口(WRP)、特别是“通用串行总线<USB>”端口,使得
--附近检测组件(NBDC)使用无线端口(WLP),或者用于检测传递数据载体(TFDC)何时处于距下载单元(DLU)的传输范围中,或者用于检测传递数据载体(TFDC)何时处于距上载单元(ULU)的进一步传输范围中,以及
--传递组件(TFC)使用或者无线端口(WLP)或者有线端口(WRP)以用于接收传递数据(TFD),并且使用卸载操作以用于卸载传递数据(TFD)。
14.根据权利要求10至13中的一项所述的数据传递系统(DTFS),其特征在于
传递数据载体(TFDC)的附近检测组件(NBDC)和传递组件(TFC)被形成为“传递数据载体”相关的计算机实现工具(CITTFDC),当通过“传递数据载体”相关的计算机实现工具(CITTFDC)的上载被分配给传递数据载体(TFDC)并且因此被嵌入到“传递数据载体”提供的定制软件执行容器(CSECTFDC)中时,所述计算机实现工具(CITTFDC)使用所述无线设备(WLD)的或者无线端口(WLP)或者有线端口(WRP)以用于接收传递数据(TFD),并且使用卸载操作以用于卸载传递数据(TFD)。
15.根据权利要求10和11所述的数据传递系统(DTFS),其特征在于,
传递数据载体(TFDC)是具有无线小区(WLC)的无线网状网络(WMN),特别是基于“无线局域网<WLAN>”小区或“蓝牙<BT>”小区,其中无线网状网络(WMN)的无线小区(WLC)由至少一个下载单元(DLU)和至少一个上载单元(ULU)来设立。
16.根据权利要求10至15中的一项所述的数据传递系统(DTFS),其特征在于,
下载组件(DWLC)包括至数据源(DSC)的有线数据源接口(WRIFDSC),并且上载组件(UPLC)包括至数据宿(DSN)的有线数据宿接口(WRIFDSN)。
17.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数据传递系统(DTFS),其特征在于,
-下载单元(DLU)的下载组件(DWLC)、配置组件(CFGC)和加载组件(ONLC)被形成为“数据源”相关的计算机实现工具(CITDSC),当通过“数据源”相关的计算机实现工具(CITDSC)的上载被分配给数据源(DSC)并且因此被嵌入到“数据源”提供的定制软件执行容器(CSECDSC)中时,所述计算机实现工具(CITDSC)或者根据无线数据通信(WLDC)、特别是“近场通信<NFC>”或“蓝牙<BT>”通信、或者根据有线数据通信(WRDC)、特别是“通用串行总线<USB>”通信来加载(onl)所存储的传递数据(TFD),和/或
-上载单元(ULU)的卸载组件(OFLC)、处理组件(PRCC)和上载组件(UPLC)被形成为“数据宿”相关的计算机实现工具(CITDSN),当通过“数据宿”相关的计算机实现工具(CITDSN)的上载被分配给数据宿(DSN)并且因此被嵌入到“数据宿”提供的定制软件执行容器(CSECDSN)中时、以及为了执行卸载操作,所述计算机实现工具(CITDSN)或者根据无线数据通信(WLDC)、特别是“近场通信<NFC>”或“蓝牙<BT>”通信、或者根据有线数据通信(WRDC)、特别是“通用串行总线<USB>”通信来接收所存储的传递数据(TFD)。
18.根据权利要求10至16中的一项所述的数据传递系统(DTFS),其特征在于
“基于状况的服务或基于状况的维护<CBS>”场景,根据所述场景,在商业场所(BP)内,数据源(DSC)是资产(AS)或设备(DV),诸如马达(MOT)、驱动器(DRV)、阀(VAL)、泵(PUM)等,并且数据宿(DSN)是维护系统(MSY)或服务系统(SSY)。
19.根据权利要求10至16中的一项所述的数据传递系统(DTFS),其特征在于,
“显示机器状态”场景,特别是在“监督控制和数据获取<SCADA>”环境中的“显示机器状态”场景,根据所述场景,在商业场所(BP)内,数据源(DSC)是仪表板,并且数据宿(DSN)是中央监测站。
20.根据权利要求10至14中的一项所述的数据传递系统(DTFS),其特征在于
“更新推送”场景,特别是更新固件、配置改变或非实时关键命令,根据所述场景,在商业场所(BP)内,数据源(DSC)是更新数据库,并且数据宿(DSN)是要更新的设备。
21.根据权利要求10至14中的一项所述的数据传递系统(DTFS),其特征在于,
“数据分析”场景,根据所述场景,在商业场所(BP)内,数据源(DSC)是生成要分析的各种数据的机器或设备,并且数据宿(DSN)是用于运行所述分析的中心位置。
CN202180066863.7A 2020-09-30 2021-09-29 用于在数据源与数据宿之间传递数据的方法和数据传递系统 Pending CN11647254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20199409.2A EP3979149A1 (en) 2020-09-30 2020-09-30 Method and data-transfer-system for transferring data between a data source and a data sink
EP20199409.2 2020-09-30
PCT/EP2021/076751 WO2022069519A1 (en) 2020-09-30 2021-09-29 Method and data-transfer-system for transferring data between a data source and a data sink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472543A true CN116472543A (zh) 2023-07-21

Family

ID=727091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80066863.7A Pending CN116472543A (zh) 2020-09-30 2021-09-29 用于在数据源与数据宿之间传递数据的方法和数据传递系统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336442A1 (zh)
EP (1) EP3979149A1 (zh)
CN (1) CN116472543A (zh)
DE (1) DE112021004011T5 (zh)
WO (1) WO2022069519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542577B2 (en) * 2005-12-09 2017-01-10 Tego, Inc. Information RFID tagging facilities
US20110020122A1 (en) * 2009-07-24 2011-01-27 Honeywell International Inc. Integrated condition based maintenance system for wind turbines
US10382294B2 (en) * 2014-09-25 2019-08-13 Oracle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Platform for capturing, processing, storing, and presentation of generic sensor data from remote arbitrary locations
CN113543031B (zh) * 2016-09-12 2024-04-26 工业科技有限公司 具有相关范围的信标广播的系统和方法
US20180095455A1 (en) * 2016-10-03 2018-04-05 Fmc Technologies, Inc. Maintenance condition sensing device
US20190338972A1 (en) * 2018-05-01 2019-11-07 Johnson Controls Technology Company Building management system and methods for predicting catastrophic hvac equipment failures
US10956348B2 (en) * 2019-06-28 2021-03-23 Johnson Controls Technology Company Modular architecture for control and monitoring of edge devices in a building management system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979149A1 (en) 2022-04-06
WO2022069519A1 (en) 2022-04-07
US20230336442A1 (en) 2023-10-19
DE112021004011T5 (de) 2023-06-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890900B2 (en) Client device for data acquisition and pre-processing of process-related mass data from at least one CNC machine or industrial robot
AU2010289731B2 (en) Information system for industrial vehicles including cyclical recurring vehicle information message
Verl et al. Glocalized cyber physical production systems
US11249463B2 (en) Multi-vector engineering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isolated process control systems
CN105556467A (zh) 用于扩展现场设备的嵌入式软件组件的方法
CN102624525B (zh) 一种工程机械电子身份识别方法及装置
Lee et al. Industrial AI and predictive analytics for smart manufacturing systems
Bansal et al. Industrial Internet of Things (IIoT): a vivid perspective
US20230367681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software migration based on capabilities of host device
US20170097881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erforming data analytics for a machine on a mobile device
CN110870257B (zh) 分派在局域的、模块化的计算机网络(边缘云)之内的数字资源
CN116472543A (zh) 用于在数据源与数据宿之间传递数据的方法和数据传递系统
US20160094425A1 (en) Telematics behavior configur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Törngren et al. Industrial edge-based cyber-physical systems-application needs and concerns for realization
Bonci et al. An OSGi-based production process monitoring system for SMEs
EP3488304B1 (en) Auto-commissioning of electrical devices
Shah et al. IoT gateway for smart devices
US20210373540A1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For Industrial Automation
US20240111264A1 (en) Method for operating a field device, and system for operating field devices
Gerali Real Time Monitoring of Industrial Machines using AWS IoT
CN111742298B (zh) 用于互连机器人的方法
Awad et al. IoTIwC: IoT industrial wireless controller
CN107783506A (zh) 行动制造管理和优化平台
Nambiar et al. Implementing Cyber-Physical Systems in Manufacturing Systems
Selvakumar LS Jayashre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