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465302B - 一种断层运动的监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断层运动的监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465302B
CN116465302B CN202310341176.2A CN202310341176A CN116465302B CN 116465302 B CN116465302 B CN 116465302B CN 202310341176 A CN202310341176 A CN 202310341176A CN 116465302 B CN116465302 B CN 11646530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ne
target
fault
point cloud
determi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34117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465302A (zh
Inventor
龚文瑜
张云生
单新建
屈春燕
焦中虎
华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STITUTE OF GEOLOGY CHINA EARTHQUAKE ADMINISTRATION
Original Assignee
INSTITUTE OF GEOLOGY CHINA EARTHQUAKE ADMINISTRATION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STITUTE OF GEOLOGY CHINA EARTHQUAKE ADMINISTRATION filed Critical INSTITUTE OF GEOLOGY CHINA EARTHQUAKE ADMINISTRATION
Priority to CN202310341176.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465302B/zh
Publication of CN1164653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46530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46530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46530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BMEASURING LENGTH, THICKNESS OR SIMILAR LINEAR DIMENSIONS; MEASURING ANGLES; MEASURING AREAS; MEASURING IRREGULARITIES OF SURFACES OR CONTOURS
    • G01B11/00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optical techniques
    • G01B11/002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optical techniques for measuring two or more coordinat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4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HAVING AN IMPACT ON OTHER TECHNOLOGY AREAS
    • Y04S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OR USAGE, i.e. SMART GRIDS
    • Y04S10/00Systems supporting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4S10/50Systems or methods supporting the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or management, involving a certain degree of interaction with the load-side end user applications
    • Y04S10/52Outage or fault management, e.g. fault detection or location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esting And Monitoring For Control Systems (AREA)
  • Radar Systems Or Detail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断层运动的监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首先获取第一目标对象的第一点云数据以及第二目标对象的第二点云数据,确定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再针对至少两个时相中的不同时相,确定平面距离差值,最后基于该平面距离差值以及该平面距离差值对应的时相,确定目标断层的近场速率。可见,本公开实施例通过获取位于目标断层的两盘的第一点云数据和第二点云数据,确定出垂直于目标断层走向的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再基于不同时相间的平面距离差值,确定目标断层的近场速率,从而基于目标断层的近场速率反映目标断层的运动状态,进而实现断层运动的监测。

Description

一种断层运动的监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数据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断层运动的监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断层运动的监测已经成为地震地质构造研究和地震防灾减灾监测预报的重要手段之一。
目前,针对断层运动的监测方法较少,无法满足对断层运动的监测需求,因此如何实现断层运动的监测成为亟需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断层运动的监测方法。
第一方面,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断层运动的监测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第一目标对象的第一点云数据以及第二目标对象的第二点云数据;其中,所述第一目标对象和所述第二目标对象分别位于目标断层的两盘;
针对至少两个时相,基于所述第一点云数据、所述第二点云数据和所述目标断层的走向数据,分别确定所述第一目标对象对应的第一平面和所述第二目标对象对应的第二平面;其中,所述第一平面和所述第二平面分别与所述目标断层的走向数据对应的走向线处于垂直关系;
针对所述至少两个时相中的不同时相,确定平面距离差值;其中,所述平面距离差值用于表征所述不同时相之间所述第一平面与所述第二平面距离发生的变化;
基于所述平面距离差值以及所述平面距离差值对应的时相,确定所述目标断层的近场速率;其中,所述近场速率用于反映所述目标断层的运动情况。
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至少两个时相包括第一时相和第二时相,所述针对至少两个时相,基于所述第一点云数据、所述第二点云数据和所述目标断层的走向数据,分别确定所述第一目标对象对应的第一平面和所述第二目标对象对应的第二平面之前,还包括:
将所述第一时相对应的第一点云数据和第二点云数据,以及所述第二时相对应的第一点云数据和第二点云数据分别配准至同一坐标系。
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至少两个时相包括第三时相,所述针对所述至少两个时相中的不同时相,确定平面距离差值之前,还包括:
针对所述第三时相,以所述第一平面作为参考平面,确定所述第二平面到所述第一平面的距离值;
针对所述第三时相,以所述第二平面作为参考平面,确定所述第一平面到所述第二平面的距离值;
如果确定所述第二平面到所述第一平面的距离值与所述第一平面到所述第二平面的距离值之差小于预设第一阈值,则将所述第二平面到所述第一平面的距离值或所述第一平面到所述第二平面的距离值,作为所述第三时相下,所述第一平面与所述第二平面之间的距离值。
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针对所述第三时项,以所述第一平面作为参考平面,确定所述第二平面到所述第一平面的距离值,包括:
以所述第一平面作为参考平面,确定所述第二平面上各个点到所述第一平面的距离值的平均值,并将所述平均值作为所述第三时项下,所述第二平面到所述第一平面的距离值。
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确定所述第二平面中各个点到所述第一平面的距离值的平均值之前,还包括:
获取所述第二平面上各个点到所述第一平面的距离值;
将所述距离值进行去误差处理,得到去误差处理后的点到所述第一平面的距离值;
相应地,所述确定所述第二平面中各个点到所述第一平面的距离值的平均值,包括:
确定所述去误差处理后的点到所述第一平面的距离值的平均值。
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确定所述目标断层的近场速率之后,还包括:
确定所述目标断层的近场速率是否大于预设第二阈值;
如果确定所述目标断层的近场速率大于预设第二阈值,则基于所述目标断层的近场速率确定所述目标断层的运动情况。
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确定所述目标断层的近场速率是否大于预设第二阈值之后,还包括:
如果确定所述目标断层的近场速率不大于预设第二阈值,则针对所述至少两个时相,确定目标平面在所述不同时相之间是否发生位移;其中,所述目标平面包括所述第一平面和/或所述第二平面;
如果确定所述目标平面在所述不同时相之间发生位移,则基于所述目标断层的近场速率确定所述目标断层的运动情况。
第二方面,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断层运动的监测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第一目标对象的第一点云数据以及第二目标对象的第二点云数据;其中,所述第一目标对象和所述第二目标对象分别位于目标断层的两盘;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针对至少两个时相,基于所述第一点云数据、所述第二点云数据和所述目标断层的走向数据,分别确定所述第一目标对象对应的第一平面和所述第二目标对象对应的第二平面;其中,所述第一平面和所述第二平面分别与所述目标断层的走向数据对应的走向线处于垂直关系;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针对所述至少两个时相中的不同时相,确定平面距离差值;其中,所述平面距离差值用于表征所述不同时相之间所述第一平面与所述第二平面距离发生的变化;
第三确定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平面距离差值以及所述平面距离差值对应的时相,确定所述目标断层的近场速率;其中,所述近场速率用于反映所述目标断层的运动情况。
第三方面,本公开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所述指令在终端设备上运行时,使得所述终端设备实现上述的方法。
第四方面,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断层运动的监测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的方法。
第五方面,本公开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指令,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方法。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至少具有如下优点: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断层运动的监测方法,首先获取第一目标对象的第一点云数据以及第二目标对象的第二点云数据,其中,第一目标对象和第二目标对象分别位于目标断层的两盘,然后针对至少两个时相,基于第一点云数据、第二点云数据和目标断层的走向数据,分别确定第一目标对象对应的第一平面和第二目标对象对应的第二平面,其中,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分别与目标断层的走向数据对应的走向线处于垂直关系,再针对至少两个时相中的不同时相,确定平面距离差值,其中,平面距离差值用于表征不同时相之间第一平面与第二平面距离发生的变化,最后基于该平面距离差值以及该平面距离差值对应的时相,确定目标断层的近场速率,其中,近场速率用于反映目标断层的运动情况。
可见,本公开实施例通过获取位于目标断层的两盘的第一点云数据和第二点云数据,确定出垂直于目标断层走向的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再基于不同时相间的平面距离差值,确定目标断层的近场速率,从而基于目标断层的近场速率反映目标断层的运动状态,进而实现断层运动的监测。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断层运动的监测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断层运动的监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断层运动的监测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公开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对本公开的方案进行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公开,但本公开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方式来实施;显然,说明书中的实施例只是本公开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为了实现断层运动的监测,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断层运动的监测方法。
具体地,首先获取第一目标对象的第一点云数据以及第二目标对象的第二点云数据,其中,第一目标对象和第二目标对象分别位于目标断层的两盘,然后针对至少两个时相,基于第一点云数据、第二点云数据和目标断层的走向数据,分别确定第一目标对象对应的第一平面和第二目标对象对应的第二平面,其中,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分别与目标断层的走向数据对应的走向线处于垂直关系,再针对至少两个时相中的不同时相,确定平面距离差值,其中,平面距离差值用于表征不同时相之间第一平面与第二平面距离发生的变化,最后基于该平面距离差值以及该平面距离差值对应的时相,确定目标断层的近场速率,其中,近场速率用于反映目标断层的运动情况。
可见,本公开实施例通过获取位于目标断层的两盘的第一点云数据和第二点云数据,确定出垂直于目标断层走向的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再基于不同时相间的平面距离差值,确定目标断层的近场速率,从而基于目标断层的近场速率反映目标断层的运动状态,进而实现断层运动的监测。
基于此,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断层运动的监测方法,参考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断层运动的监测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包括:
S101:获取第一目标对象的第一点云数据以及第二目标对象的第二点云数据。
其中,第一目标对象和第二目标对象分别位于目标断层的两盘。
具体地,目标断层可以为任一断层,例如目标断层可以为运动速率在每年运动10毫米以下的断层。
本公开实施例中,第一目标对象和第二目标对象可以为位于目标断层的两盘的人工构筑物,以目标断层为四川地区鲜水河断裂上的主断层为例,该主断层上修筑有炉霍地震纪念碑,其中,该炉霍地震纪念碑包括左右两部分分别位于该主断层的两盘,则可以将炉霍地震纪念碑左侧称为第一目标对象,将炉霍地震纪念碑右侧称为第二目标对象。
本公开实施例中,可以基于地面激光三维扫描仪对第一目标对象的第一点云数据以及第二目标对象的第二点云数据进行获取,由于地面激光三维扫描仪具有精度高、布设灵活、可多点作业等优势,本公开实施例采用地面激光三维扫描仪对第一目标对象的第一点云数据以及第二目标对象的第二点云数据进行获取,对环境观察要求较简单,从而可以降低断层运动的监测难度。
进一步地,为了降低在第一点云数据和第二点云数据的获取过程中的噪声干扰,可以对第一点云数据和第二点云数据进行去噪处理。为此,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可以采用稀疏离群点移除方法对第一点云数据和第二点云数据进行去噪处理。
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实施例对第一点云数据和第二点云数据进行去噪处理的方法不做任何限定。
为了降低不同时相对应的测站点的影响,以至少两个时相包括第一时相和第二时相为例,针对至少两个时相,基于第一点云数据、第二点云数据和目标断层的走向数据,分别确定第一目标对象对应的第一平面和第二目标对象对应的第二平面之前,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可以将第一时相对应的第一点云数据和第二点云数据,以及第二时相对应的第一点云数据和第二点云数据分别配准至同一坐标系。
本公开实施例中,假设第一时相对应的第一点云数据和第二点云数据为参考点云P,第二时相对应的第一点云数据和第二点云数据为目标点云Q,设定参考点云P的坐标在配准过程中固定不变,即参考点云P相当于坐标参考系,仅需要对目标点云Q进行空间变换,即可将目标点云Q配准至参考点云P的坐标系下,从而实现参考点云P与目标点云Q的坐标统一。
具体地,如下步骤所示:
步骤1、首先通过随机采样的方式对参考点云P进行采样,得到采样点集P1。
步骤2、将采样点击P1作为查询输入点,对采样点集中的每个点,利用kd-tree(k-demension tree,多维二叉树)搜索算法,依次在目标点云Q中搜索与之距离最近的点作为其对应点,得到与之对应的最近临近点集Q1。
步骤3、利用SVD(Singular Value Decomposition,奇异值分解)算法进行求解,计算出坐标变换矩阵参数。
步骤4、利用变换矩阵参数对目标点云Q进行坐标变换,得到更新后的目标点云Q2。
步骤5、设置迭代参数,将迭代次数作为迭代条件,如果迭代次数小于预设第三阈值,则返回步骤2继续迭代,否则迭代结束,配准完成。
其中,预设第三阈值可以基于需求进行设定,本公开实施例在此不做任何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仅为示例,本公开实施例对将第一时相对应的第一点云数据和第二点云数据,以及第二时相对应的第一点云数据和第二点云数据分别配准至同一坐标系的方式不做任何限定。
S102:针对至少两个时相,基于第一点云数据、第二点云数据和目标断层的走向数据,分别确定第一目标对象对应的第一平面和第二目标对象对应的第二平面。
其中,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分别与目标断层的走向数据对应的走向线处于垂直关系。
本公开实施例中,针对至少两个时相,基于第一点云数据和目标断层的走向数据,提取与目标断层的走向数据对应的走向线垂直的第一平面,基于第二点云数据和目标断层的走向数据,提取与目标断层的走向数据对应的走向线垂直的第二平面。
本公开实施例中,可以基于随机采样一致性算法,鲁棒计算第一目标对象对应的第一平面的平面参数,以及第二目标对象对应的第二平面的平面参数,确定第一目标对象对应的第一平面的平面方程,以及第二目标对象对应的第二平面的平面方程,从而基于第一平面的平面方程和第二平面的平面方程表征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仅为示例,本公开实施例对平面参数的计算方法不做任何限定。
S103:针对至少两个时相中的不同时相,确定平面距离差值。
其中,平面距离差值用于表征不同时相之间第一平面与第二平面距离发生的变化。
为便于理解,以至少两个时相包括时相A和时相B为例,假设时相A对应的第一平面与第二平面之间的距离值为S1,时相B对应的第一平面与第二平面之间的距离值为S2,那么S1与S2之间的差值,即为时相A和时相B之间的平面距离差值。
本公开实施例中,针对至少两个时相中的不同时相,确定平面距离差值之前,还需要确定不同时相分别对应的第一平面与第二平面之间的距离值。
进一步地,以至少两个时相包括第三时相,针对第三时相,确定第一平面与第二平面之间的距离值为例,进行具体阐述。
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首先针对第三时相,以第一平面作为参考平面,确定第二平面到第一平面的距离值,再以第二平面作为参考平面,确定第一平面到第二平面的距离值,如果确定第二平面到第一平面的距离值与第一平面到第二平面的距离值之差小于预设第一阈值,则将第二平面到第一平面的距离值或第一平面到第二平面的距离值,作为第三时相下,第一平面与第二平面之间的距离值。
其中,预设第一阈值可以基于需求进行设定,本公开实施例在此不做任何限定。
本公开实施例中,针对第三时相,分别以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作为参考平面,确定第二平面到第一平面的距离值和第一平面到第二平面的距离值,如果第二平面到第一平面的距离值与第一平面到第二平面的距离值之差小于预设第一阈值,则表明距离验证成功,即可以将第二平面到第一平面的距离值或第一平面到第二平面的距离值,作为第三时相下,第一平面与第二平面之间距离值;如果第二平面到第一平面的距离值与第一平面到第二平面的距离值不小于预设第一阈值,则表明该距离值误差较大,需要重新进行计算。
进一步地,为了提升第一平面与第二平面之间的距离值的计算精度,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以第一平面作为参考平面,确定第二平面上各个点到第一平面的距离值的平均值,并将平均值作为第三时项下,第二平面到第一平面的距离值。
本公开实施例中,将第一平面作为参考平面,分别确定第二平面上各个点到第一平面的距离值,然后确定该距离值的平均值,并将该平均值作为第二平面到第一平面的距离值。
另外,为了进一步提升第一平面与第二平面之间的距离值的计算精度,在确定第二平面中各个点到第一平面的距离值的平均值之前,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获取第二平面上各个点到第一平面的距离值,将距离值进行去误差处理,得到去误差处理后的点到第一平面的距离值,确定去误差处理后的点到第一平面的距离值的平均值,并将该平均值作为第二平面到第一平面的距离值。
其中,去误差处理可以为将距离值中三倍中误差之外的距离值剔除,本公开实施例对去误差处理的具体实现方式不做任何限定。
本公开实施例中,在获取第二平面上各个点到第一平面的距离值后,将该距离值中三倍误差之外的距离值剔除,然后确定剩余点的距离值的平均值,并将该平均值作为第二平面到第一平面的距离值。
需要说明的是,以第二平面作为参考平面,确定第一平面到第二平面的距离值,可以参考以第一平面作为参考平面,确定第二平面到第一平面的距离值的描述,本公开实施例在此不做任何赘述。
S104:基于平面距离差值以及该平面距离差值对应的时相,确定目标断层的近场速率。
其中,近场速率用于反映目标断层的运动情况。
本公开实施例中,在确定平面距离差值之后,将该平面差值除以该平面距离差值对应的时相之间的差值得到的商,作为目标断层的近场速率。
为便于理解,继续以至少两个时相包括时相A和时相B为例,时相A对应的第一平面与第二平面之间的距离值为S1,时相B对应的第一平面与第二平面之间的距离值为S2,则将S1与S2之间的差值除以时相A和时相B之间的差值得到的商作为目标断层的近场速率。
在得到目标断层的近场速率之后,可以基于该近场速率确定目标断层的运动情况。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确定目标断层的近场速率是否大于预设第二阈值,如果确定目标断层的近场速率大于预设第二阈值,则基于目标断层的近场速率确定目标断层的运动情况。
其中,预设第二阈值可以基于需求进行设定,本公开实施例在此不做任何限定。
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如果确定目标断层的近场速率不大于预设第二阈值,则针对至少两个时相,确定目标平面在不同时相之间是否发生位移,如果确定目标平面在不同时相之间发生位移,则基于目标断层的近场速率确定目标断层的运动情况。
其中,目标平面包括第一平面和/或第二平面。
本公开实施例中,如果确定目标断层的近场速率不大于预设第二阈值,则表明目标断层的近场速率较小,还可以通过判断目标平面在不同时相之间是否发生位移,来作为辅助判断。
继续以至少两个时相包括时相A和时相B为例,在目标断层的近场速率不大于预设第二阈值时,将时相A中的第一点云数据和第二点云数据分别与时相B中的第一点云数据和第二点云数据进行比较,进而确定目标平面在不同时相之间是否发生位移,如果确定目标平面在不同时相之间发生位移,则可以基于目标断层的近场速率确定目标断层的运动情况;如果确定目标平面在不同时相之间未发生位移,则表明目标断层的近场速率存在误差,需重新进行计算。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种断层运动的监测方法中,首先获取第一目标对象的第一点云数据以及第二目标对象的第二点云数据,其中,第一目标对象和第二目标对象分别位于目标断层的两盘,然后针对至少两个时相,基于第一点云数据、第二点云数据和目标断层的走向数据,分别确定第一目标对象对应的第一平面和第二目标对象对应的第二平面,其中,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分别与目标断层的走向数据对应的走向线处于垂直关系,再针对至少两个时相中的不同时相,确定平面距离差值,其中,平面距离差值用于表征不同时相之间第一平面与第二平面距离发生的变化,最后基于该平面距离差值以及该平面距离差值对应的时相,确定目标断层的近场速率,其中,近场速率用于反映目标断层的运动情况。
可见,本公开实施例通过获取位于目标断层的两盘的第一点云数据和第二点云数据,确定出垂直于目标断层走向的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再基于不同时相间的平面距离差值,确定目标断层的近场速率,从而基于目标断层的近场速率反映目标断层的运动状态,进而实现断层运动的监测。
基于上述方法实施例,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断层运动的监测装置,参考图2,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断层运动的监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201,用于获取第一目标对象的第一点云数据以及第二目标对象的第二点云数据;其中,所述第一目标对象和所述第二目标对象分别位于目标断层的两盘;
第一确定模块202,用于针对至少两个时相,基于所述第一点云数据、所述第二点云数据和所述目标断层的走向数据,分别确定所述第一目标对象对应的第一平面和所述第二目标对象对应的第二平面;其中,所述第一平面和所述第二平面分别与所述目标断层的走向数据对应的走向线处于垂直关系;
第二确定模块203,用于针对所述至少两个时相中的不同时相,确定平面距离差值;其中,所述平面距离差值用于表征所述不同时相之间所述第一平面与所述第二平面距离发生的变化;
第三确定模块204,用于基于所述平面距离差值以及所述平面距离差值对应的时相,确定所述目标断层的近场速率;其中,所述近场速率用于反映所述目标断层的运动情况。
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至少两个时相包括第一时相和第二时相,所述装置还包括:
配准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时相对应的第一点云数据和第二点云数据,以及所述第二时相对应的第一点云数据和第二点云数据分别配准至同一坐标系。
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至少两个时相包括第三时相,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一确定子模块,用于针对所述第三时相,以所述第一平面作为参考平面,确定所述第二平面到所述第一平面的距离值;
第二确定子模块,用于针对所述第三时相,以所述第二平面作为参考平面,确定所述第一平面到所述第二平面的距离值;
第三确定子模块,用于确定所述第二平面到所述第一平面的距离值与所述第一平面到所述第二平面的距离值之差小于预设第一阈值时,将所述第二平面到所述第一平面的距离值或所述第一平面到所述第二平面的距离值,作为所述第三时相下,所述第一平面与所述第二平面之间的距离值。
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确定子模块具体用于:
以所述第一平面作为参考平面,确定所述第二平面上各个点到所述第一平面的距离值的平均值,并将所述平均值作为所述第三时项下,所述第二平面到所述第一平面的距离值。
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第二平面上各个点到所述第一平面的距离值;
处理模块,用于将所述距离值进行去误差处理,得到去误差处理后的点到所述第一平面的距离值;
相应地,所述第一确定子模块具体用于:
确定所述去误差处理后的点到所述第一平面的距离值的平均值。
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四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目标断层的近场速率是否大于预设第二阈值;
第五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目标断层的近场速率大于预设第二阈值时,基于所述目标断层的近场速率确定所述目标断层的运动情况。
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六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目标断层的近场速率不大于预设第二阈值时,针对所述至少两个时相,确定目标平面在所述不同时相之间是否发生位移;其中,所述目标平面包括所述第一平面和/或所述第二平面;
第七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目标平面在所述不同时相之间发生位移时,基于所述目标断层的近场速率确定所述目标断层的运动情况。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种断层运动的监测装置中,首先获取第一目标对象的第一点云数据以及第二目标对象的第二点云数据,其中,第一目标对象和第二目标对象分别位于目标断层的两盘,然后针对至少两个时相,基于第一点云数据、第二点云数据和目标断层的走向数据,分别确定第一目标对象对应的第一平面和第二目标对象对应的第二平面,其中,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分别与目标断层的走向数据对应的走向线处于垂直关系,再针对至少两个时相中的不同时相,确定平面距离差值,其中,平面距离差值用于表征不同时相之间第一平面与第二平面距离发生的变化,最后基于该平面距离差值以及该平面距离差值对应的时相,确定目标断层的近场速率,其中,近场速率用于反映目标断层的运动情况。
可见,本公开实施例通过获取位于目标断层的两盘的第一点云数据和第二点云数据,确定出垂直于目标断层走向的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再基于不同时相间的平面距离差值,确定目标断层的近场速率,从而基于目标断层的近场速率反映目标断层的运动状态,进而实现断层运动的监测。
除了上述方法和装置以外,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所述指令在终端设备上运行时,使得所述终端设备实现本公开实施例所述的断层运动的监测方法。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指令,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公开实施例所述的断层运动的监测方法。
另外,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断层运动的监测设备,参见图3所示,可以包括:
处理器301、存储器302、输入装置303和输出装置304。断层运动的监测设备中的处理器301的数量可以一个或多个,图3中以一个处理器为例。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301、存储器302、输入装置303和输出装置304可通过总线或其它方式连接,其中,图3中以通过总线连接为例。
存储器302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以及模块,处理器301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302的软件程序以及模块,从而执行断层运动的监测设备的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存储器302可主要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等。此外,存储器302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输入装置303可用于接收输入的数字或字符信息,以及产生与断层运动的监测设备的用户设置以及功能控制有关的信号输入。
具体在本实施例中,处理器301会按照如下的指令,将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应用程序的进程对应的可执行文件加载到存储器302中,并由处理器301来运行存储在存储器302中的应用程序,从而实现上述断层运动的监测设备的各种功能。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是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或实现本公开。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公开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述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断层运动的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第一目标对象的第一点云数据以及第二目标对象的第二点云数据;其中,所述第一目标对象和所述第二目标对象分别位于目标断层的两盘;
针对至少两个时相,基于所述第一点云数据、所述第二点云数据和所述目标断层的走向数据,分别确定所述第一目标对象对应的第一平面和所述第二目标对象对应的第二平面;其中,所述第一平面和所述第二平面分别与所述目标断层的走向数据对应的走向线处于垂直关系;
针对所述至少两个时相中的不同时相,确定平面距离差值;其中,所述平面距离差值用于表征所述不同时相之间所述第一平面与所述第二平面距离发生的变化;
基于所述平面距离差值以及所述平面距离差值对应的时相,确定所述目标断层的近场速率;其中,所述近场速率用于反映所述目标断层的运动情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时相包括第一时相和第二时相,所述针对至少两个时相,基于所述第一点云数据、所述第二点云数据和所述目标断层的走向数据,分别确定所述第一目标对象对应的第一平面和所述第二目标对象对应的第二平面之前,还包括:
将所述第一时相对应的第一点云数据和第二点云数据,以及所述第二时相对应的第一点云数据和第二点云数据分别配准至同一坐标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时相包括第三时相,所述针对所述至少两个时相中的不同时相,确定平面距离差值之前,还包括:
针对所述第三时相,以所述第一平面作为参考平面,确定所述第二平面到所述第一平面的距离值;
针对所述第三时相,以所述第二平面作为参考平面,确定所述第一平面到所述第二平面的距离值;
如果确定所述第二平面到所述第一平面的距离值与所述第一平面到所述第二平面的距离值之差小于预设第一阈值,则将所述第二平面到所述第一平面的距离值或所述第一平面到所述第二平面的距离值,作为所述第三时相下,所述第一平面与所述第二平面之间的距离值。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对所述第三时相,以所述第一平面作为参考平面,确定所述第二平面到所述第一平面的距离值,包括:
以所述第一平面作为参考平面,确定所述第二平面上各个点到所述第一平面的距离值的平均值,并将所述平均值作为所述第三时相下,所述第二平面到所述第一平面的距离值。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第二平面中各个点到所述第一平面的距离值的平均值之前,还包括:
获取所述第二平面上各个点到所述第一平面的距离值;
将所述距离值进行去误差处理,得到去误差处理后的点到所述第一平面的距离值;
相应地,所述确定所述第二平面中各个点到所述第一平面的距离值的平均值,包括:
确定所述去误差处理后的点到所述第一平面的距离值的平均值。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目标断层的近场速率之后,还包括:
确定所述目标断层的近场速率是否大于预设第二阈值;
如果确定所述目标断层的近场速率大于预设第二阈值,则基于所述目标断层的近场速率确定所述目标断层的运动情况。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目标断层的近场速率是否大于预设第二阈值之后,还包括:
如果确定所述目标断层的近场速率不大于预设第二阈值,则针对所述至少两个时相,确定目标平面在所述不同时相之间是否发生位移;其中,所述目标平面包括所述第一平面和/或所述第二平面;
如果确定所述目标平面在所述不同时相之间发生位移,则基于所述目标断层的近场速率确定所述目标断层的运动情况。
8.一种断层运动的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第一目标对象的第一点云数据以及第二目标对象的第二点云数据;其中,所述第一目标对象和所述第二目标对象分别位于目标断层的两盘;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针对至少两个时相,基于所述第一点云数据、所述第二点云数据和所述目标断层的走向数据,分别确定所述第一目标对象对应的第一平面和所述第二目标对象对应的第二平面;其中,所述第一平面和所述第二平面分别与所述目标断层的走向数据对应的走向线处于垂直关系;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针对所述至少两个时相中的不同时相,确定平面距离差值;其中,所述平面距离差值用于表征所述不同时相之间所述第一平面与所述第二平面距离发生的变化;
第三确定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平面距离差值以及所述平面距离差值对应的时相,确定所述目标断层的近场速率;其中,所述近场速率用于反映所述目标断层的运动情况。
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所述指令在终端设备上运行时,使得所述终端设备实现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0.一种断层运动的监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310341176.2A 2023-03-31 2023-03-31 一种断层运动的监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646530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341176.2A CN116465302B (zh) 2023-03-31 2023-03-31 一种断层运动的监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341176.2A CN116465302B (zh) 2023-03-31 2023-03-31 一种断层运动的监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465302A CN116465302A (zh) 2023-07-21
CN116465302B true CN116465302B (zh) 2023-11-10

Family

ID=871816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341176.2A Active CN116465302B (zh) 2023-03-31 2023-03-31 一种断层运动的监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465302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95525A (zh) * 2016-12-26 2017-04-26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基于三维点云数据的煤矿顶板灾害预防方法
CN110058237A (zh) * 2019-05-22 2019-07-26 中南大学 面向高分辨率SAR影像的InSAR点云融合及三维形变监测方法
CN111257622A (zh) * 2020-03-03 2020-06-09 北京拓维思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秋千法的带电作业入场位置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12650790A (zh) * 2020-12-28 2021-04-13 北京字节跳动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目标点云平面确定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1168708A1 (zh) * 2020-02-26 2021-09-02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可移动平台的控制方法、可移动平台、设备和存储介质
WO2022111626A1 (zh) * 2020-11-30 2022-06-02 深圳市道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线激光的胎纹沟槽深度测量方法、装置及计算设备
CN115469308A (zh) * 2022-08-25 2022-12-13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多轨道InSAR震间形变速率场拼接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042146B2 (en) * 2017-11-17 2021-06-22 Kodak Alaris Inc. Automated 360-degree dense point object inspection
CN111927558B (zh) * 2020-10-13 2021-01-12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动水软弱围岩隧道全断面掘进的安全预警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95525A (zh) * 2016-12-26 2017-04-26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基于三维点云数据的煤矿顶板灾害预防方法
CN110058237A (zh) * 2019-05-22 2019-07-26 中南大学 面向高分辨率SAR影像的InSAR点云融合及三维形变监测方法
WO2021168708A1 (zh) * 2020-02-26 2021-09-02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可移动平台的控制方法、可移动平台、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1257622A (zh) * 2020-03-03 2020-06-09 北京拓维思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秋千法的带电作业入场位置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WO2022111626A1 (zh) * 2020-11-30 2022-06-02 深圳市道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线激光的胎纹沟槽深度测量方法、装置及计算设备
CN112650790A (zh) * 2020-12-28 2021-04-13 北京字节跳动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目标点云平面确定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469308A (zh) * 2022-08-25 2022-12-13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多轨道InSAR震间形变速率场拼接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基于RANSAC分割的点云数据K-近邻去噪算法研究;郭宁博;陈向宁;何艳华;;电子测量技术(12);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465302A (zh) 2023-07-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074464B (zh) 差分隐私的迭代重加权最小二乘
JP6743934B2 (ja) 観測変数間の因果関係を推定するための方法、装置、およびシステム
CN109545072B (zh) 地图构建的位姿计算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系统
Liu et al. Normal estimation for pointcloud using GPU based sparse tensor voting
CN113052955A (zh) 一种点云补全方法、系统及应用
CN112818462A (zh) 车轮参数模型的生成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计算机设备
CN114861500A (zh) 基于三维点云自动生成隧道结构有限元模型的方法及系统
CN116465302B (zh) 一种断层运动的监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7977980B (zh) 一种目标跟踪方法、设备以及可读介质
CN113420004A (zh) 隧道点云数据的存储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723090A (zh) 告警根因的定位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6255930A (zh) 一种基于点云切片的截面提取及测量方法及系统
CN115619954A (zh) 稀疏语义地图的构建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344386A (zh) 基于排序学习的云仿真计算资源预测方法、装置和设备
CN115388878A (zh) 一种地图构建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CN114910892A (zh) 一种激光雷达的标定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han et al. Implementation and evaluation of a pothole detection system on TI C6678 digital signal processor
CN109831737B (zh) 一种基于置信度的蓝牙定位方法、装置、设备和系统
CN114677284A (zh) 地图构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837420A (zh) 基于多尺度和折叠结构的兵马俑点云的形状补全方法及系统
CN114925333B (zh) 坐标转换的方法及其系统
CN110609561A (zh) 一种行人跟踪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及机器人
Polok et al. 3D reconstruction quality analysis and its acceleration on GPU clusters
Prasad PRO: A novel approach to precision and reliability optimization based dominant point detection
CN116977226B (zh) 点云数据分层的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